一、青海省经济金融结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赵计芹[2](2021)在《青海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在收入分配的调节、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经济的增长能够促进税收的产生,同时税收的发展亦会带来经济的发展,所以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紧密联系。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术界逐渐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青海省地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的东段,自然条件较为复杂,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经济发展动能不足,人们生活水平有待提高。众所周知,税收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研究分析青海省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为制定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加强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本文为了更加深入、准确地研究青海省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二者之间关系获得更为科学的认知,所以采用了文献研究,并结合实证分析的写作方法。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以下几个方面: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得出了青海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税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税收总量增速波动大,税收弹性不合理,税收结构体系不够优化,税收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利用计量经济学相关知识,借助Eviews10.0软件分析了青海省不同税种收入与GDP增长率之间的作用关系,并且根据回归结果构建了税种收入与GDP增长率之间的VAR模型,得出不同税种上一时期的税收增长率对本期经济增长率均具有正向作用,其中增值税对GDP增长率的拉动作用最明显。针对青海省存在的税收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建议。青海省既要创新优化税种结构,同时做好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也要制定与本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此外,对于青海省来说,还要创造高效的税收服务环境,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严玉婷[3](2021)在《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就是资本结构,根据不同维度,可以分为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也可以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不同性质资本的构成就是最佳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的取值主要有两种观点:⑴最优资本结构是一个具体的数值;⑵最优资本结构是一个变动区间。在这个区间内,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调整和实现。现实中不同行业的企业,其资本结构存在很大个性和共性差异,因此,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研究对象是青海互助青棵酒有限公司(下称“青稞股份公司”),研究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首先,从债务资本结构和权益资本结构出发,对青稞股份公司近五年的资本结构进行纵向分析,同时,与企业所在白酒行业市值前五大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横向对比,总结出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和不足。针对不足,通过静态模型和动态数理分析,逐步调整青稞股份公司资产负债率的最优区间。首先,建立资本结构静态模型方程,得出青稞股份公司最优资产负债率理论均值为50.40%,为了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得出符合实际和可操作性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本文选用样本回归模型进行动态数理分析,建立关于资产负债率影响因素的固定面板回归模型,得到青稞股份公司动态最优资产负债率拟合值为24.79%。结合静态模型和动态数理分析,确定青稞股份公司最优资本结构变动区间为[24.79%,50.40%]。根据模型和数理分析结论,从债务资本机构、权益资本结构和企业内生动力三个方面给出资本结构优化建议和保障措施。本文拟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以个性化的思考和研究为宗旨,从财务和实务两个视角,研究青稞股份公司的资本结构,探寻使其价值最大化的合适的资本结构模式或区间,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白酒行业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资本结构方案,以应对多变复杂的市场竞争。
王桂英[4](2020)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问题研究——以青海省为例》文中认为青海省是全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在新时代经济新常态深度演化的背景下,开展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问题研究,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青海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问题研究为例,通过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分析三大动力变化对全省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此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分析结论。
陆利军[5](2020)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至今,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园大致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营目的的林木生产空间到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消费空间的转变。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森林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在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公园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森林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森林旅游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信息流的集散对森林公园旅游目的地、运营企业,及旅游者的影响越发显着;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理论与实践分析略显滞后,以点、线形态存在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静态研究已很难满足当下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本需求,多源信息融合正在推动,或者说倒逼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发展,促使学者们对森林旅游的关注从对森林旅游资源这一旅游活动中客体要素的单一关注转向对旅游活动中人(地)互动双方要素的系统考察。在当前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以静态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论文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纳入“旅游流”研究范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信息流集散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式,在“面”的层次上探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空特征、区域效应、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优化策略,拓展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论文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展望”的基本路径展开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pearson相关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其一,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呈现出持续迅速增长态势,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更迭,旅游者获取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的路径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其二,旅游者对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和不明显的“双峰”特征;其三,周内PC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基本特征,而移动指数则呈现出“工作日低,双休日高”的特征。(2)借助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和地理集中指数(G)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比较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一,除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四个省区之外,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区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且省际差异比较稳定,波动甚微;其二,从季节性指数变化情况看,各区域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差异,但是,这种季节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省区间的溢出效应比较突出。首先,从整体层面看,网络信息流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分省层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部省区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网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核心省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向南移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湖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为中心的东南部省区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西北部省区;诸如湖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异军突起,影响力逐年攀升。(4)借助OLS回归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研究发现,森林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舒适度、节假日安排和时空距离;空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目的地接待能力、目的地吸引力、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等。其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集散起到主要作用;目的地接待能力、社会人口发展、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和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起到次要作用。(5)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效率等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其一,上一章节明确的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其二,由社会人口发展等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体系与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系统间的发展较为同步;其三,省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四,各省区森林公园的环境影响体系建设均滞后于网络信息流的发展。提高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作用效率势在必行。(6)借助fs QC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借助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其中,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森林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则是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还据此提出,各省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并根据对这些基础条件的系统认知,采用差异化的因果组合策略,促成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总之,论文在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方式对“信息流”和“旅游流”相关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纳入“流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从“旅游流空间”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论文描述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动态格局与空间网络;探索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效率分析探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与网络信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聚散和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地最佳因果组合策略。论文无论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深度的延伸;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广度的拓展;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框架的完善;还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方法的丰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王家波[6](2020)在《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调查与研究》文中指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总量的增长和质量提升,对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一个长期、动态且又复杂的过程,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有效发挥调节和干预作用,以使区域内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青海省地处西北内陆区域,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政策创新和科技发展力度不够。近年来,青海省政府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不断显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看,政府的引导和服务等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本文重点从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源配置、产业引导承接、财政税收和融资支持、人才引进、公共服务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对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政府尽管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但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资源配置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出台了推动产业转型的相关政策,但执行力度不够;公共服务还有改善的空间,经济环境还需优化等。因此,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必须完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源配置,加强产业引导承接力度,加大财政税收、融资、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营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环境。
焦雪琴[7](2020)在《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只有地区经济具有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偏远地区经济,才能使我国整体的经济具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环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各个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而人类是知识的创造者、技术创新的执行者,因此,作为知识和技术创新载体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即人力资本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理论和实践均表明,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人力资本推动,同时人力资本也是缩小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性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成为关键。近年来,青海省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均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但是,与全国东、中部省份相比,青海省经济总量仍处于落后地位。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家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所需的主要理论,接着从经济总量、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企业家人力资本结构等方面对青海省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家人力资本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青海省经济发展及企业家人力资本发展较全国平均水平依旧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之后,文章构建了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以及经济发展的模型,选取相应的指标,利用Eviews 9.0软件从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结构、质量三个层面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最后对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并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优化企业家成长内外部环境、促进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为青海省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缩小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栗向阳[8](2020)在《西北地区城市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北五省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习俗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西北五省之间的区域发展差距被逐渐拉大,进而导致各个地区对外竞争及要素的吸引上存在巨大的差别。‘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打开了我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大门。西北五省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地区,区域内的众多城市都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这些城市的发展及之间的空间联系不仅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对于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及加强我国对外联系也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根据地理学的相关理论,选取西北地区41个地级市(自治州)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西北地区城市空间联系强度进行分析:首先,构建城市综合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城市综合发展质量水平;其次,综合多种交通方式及城市综合发展质量水平修正传统的引力模型,构建城市空间联系强度矩阵;最后,基于城市空间联系强度矩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西北五省城市空间联系强度进行探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西北五省地区城市综合发展质量水平差异显着;城市综合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的是西安市,最低的是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五省地区中,省会及陕西省内部分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较高,青海省诸多自治州较低。(2)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出的城市联系强度表明:西北地区城市联系强度略微存在方向性差异;城市联系强度总量差距较大,较高的城市有西安市、咸阳市、酒泉市、嘉峪关市、渭南市、西宁市、海东市、兰州市、铜川市和宝鸡市;省域间城市联系强度弱于省内城市联系强度,省内城市联系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省域间城市联系具有空间梯度临近关联特征。(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的城市空间联系网络表明:西北整体对外辐射能力和对外吸引能力持平;各省对外辐射和吸引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区域城市联系依赖少数“媒介城市”,例如嘉峪关、海东等;西北地区整体城市网络密集程度偏低,网络结构呈“东密西疏”特征,省内城市网络密度高于区域整体,五省城市网络密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宁夏、陕西、新疆、甘肃和青海;西北地区城市网络体系可分为8个三级子群和4个二级子群,可以组成陕西—陇南城市小团体、宁夏城市小团体、兰白西城市小团体和新疆—陇西城市小团体。(4)西北地区城市空间联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地形因素、河流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因素及行政制约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城市空间网络发展初期,自然环境因素占主导作用,随着城市空间网络发展,社会发展因素的作用越来越明显。(5)针对城市联系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强化城市间的空间联系,提高城市网络体系优势;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提升地区通达性;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区域管制力度;强化中心城市的核心职能,培育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构建多形态城市空间联系形式,促进城市群、城市带联动发展;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资源配置作用,优化产业结构。
王祥林[9](2020)在《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防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迅猛发展,已成为与资产、负债并重的三大主要业务之一。同时,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已超过传统的信贷业务。近年来,国内各银行对发展中间业务产品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中间业务产品已成为银行向经济主体提供综合化服务、拓宽自身发展之路、实现现代化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自1994年成立以来,国开行在重大基础设施、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开行的日益发展壮大,其中间业务规模和盈利贡献额逐年提升。与之不匹配的是,一直以来中长期信贷银行的定位,导致国开行对信贷业务风险防控有力,表内贷款不良率多年保持在1%以内,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则较为薄弱。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具有独特特征,一方面,与当地商业银行相比,中间业务与表内业务具有天然粘性,甚至较多中间业务是从表内信贷业务中派生而出;另一方面,脆弱的地域金融生态,导致中间业务时常被用作补充表内信贷业务的临时手段。中间业务风险由于其复杂性、隐蔽性、监管难度大等特征,加之近年来中间业务风险不断暴露,如何建立合理的中间业务识别防控策略,是目前国开行青海省分行在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其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服务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防控风险”为主体结构。首先,通过分析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现状,运用风险地图树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建立风险矩阵等方法,识别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等8大风险及其风险等级;其次,运用三重软预算约束理论对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成因进行理论分析;同时,通过定量分析,建立风险矩阵,评估每种风险带来影响;最后,结合业务实际,以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强化内控体系等为基础,针对每种风险提出对应防控措施。
徐世栋[10](2019)在《社会治理视野下藏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基于青海藏区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青海省经济金融结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经济金融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文献分析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国内文献分析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 |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
3.2.2 生态产品价值 |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
4.1 三江源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条件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1.4 生态地位 |
4.1.5 生态保护 |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
5.1.2 问卷基本情况 |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1.4 描述性统计 |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
5.2.1 问卷基本情况 |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2.3 描述性统计 |
5.2.4 空间交叉分析 |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
6.1.1 生态农畜产品 |
6.1.2 淡水资源产品 |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
6.2.3 绿电交易现状 |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2)青海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税收负担 |
2.1.2 税收弹性 |
2.2 税收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2.2.1 凯恩斯的税收与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供给学派的税收与经济增长理论 |
2.3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2.3.1 税收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2.3.2 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第三章 青海省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3.1 青海省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分析 |
3.1.1 青海省经济总量分析 |
3.1.2 青海省经济结构分析 |
3.2 青海省税收现状分析 |
3.2.1 青海省税收总量分析 |
3.2.2 青海省税收结构分析 |
第四章 青海省税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关系分析 |
4.1 税收弹性分析 |
4.2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率分析 |
4.3 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4.3.1 模型选择与数据说明 |
4.3.2 ADF检验与滞后阶数的确定 |
4.3.3 建立VAR模型 |
4.3.4 AR根的图 |
第五章 影响青海省经济增长的税收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青海省经济增长存在的税收问题分析 |
5.1.1 税收与经济增长不协调 |
5.1.2 税收结构不合理 |
5.1.3 税收收入增幅波动大 |
5.2 青海省经济增长中税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5.2.1 税收制度建设方面 |
5.2.2 税收结构体系方面 |
5.2.3 税收征管方面 |
第六章 基于青海省经济增长视角下税收优化的对策建议 |
6.1 创新优化税种结构 |
6.1.1 调整和改革主要税种体系 |
6.1.2 扩大和完善辅助税种 |
6.2 运用税收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6.2.1 重视和培育新兴税源 |
6.2.2 制定人才激励的税收政策 |
6.3 完善税收征管建设 |
6.4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
6.4.1 大力推进“费改税” |
6.4.2 保证税收优惠政策公平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特色与局限 |
1.3.1 研究特色 |
1.3.2 研究局限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概念涵义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MM理论 |
2.2.2 权衡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现状评价 |
3.1 青稞股份公司简介 |
3.1.1 青稞股份公司经营情况 |
3.1.2 青稞股份公司财务情况 |
3.2 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现状与对比 |
3.2.1 债务资本结构现状及对比 |
3.2.2 权益资本结构现状及对比 |
3.3 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内生问题 |
3.3.1 债务资本结构问题 |
3.3.2 权益资本结构问题 |
3.4 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 |
3.4.1 政策因素分析 |
3.4.2 行业原因分析 |
3.4.3 自身原因分析 |
第四章 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数理分析 |
4.1 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静态优化 |
4.1.1 模型选择 |
4.1.2 数据带入 |
4.1.3 研究结论 |
4.2 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动态优化 |
4.2.1 样本与变量选取 |
4.2.2 固定面板回归分析 |
4.2.3 实证分析 |
4.2.4 研究结论与意义 |
4.2.5 最优资本结构调整区间 |
第五章 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对策及保障措施 |
5.1 资本结构优化对策 |
5.1.1 债务资本结构优化对策 |
5.1.2 权益资本结构优化对策 |
5.1.3 提升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
5.2 保障措施 |
5.2.1 融资渠道保障 |
5.2.2 集团强力支持 |
5.2.3 组织结构保障 |
5.2.4 财务人才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问题研究——以青海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常态下青海经济发展基本态势 |
二、投资、消费、出口与青海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 |
(一)近年来投资、消费、出口变化情况 |
(二)数据选取及计量分析模型建立 |
(三)运用Evie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
三、政策措施 |
(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基础 |
(二)加快消费提档升级是促进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 |
(三)坚持把扩大出口作为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重点 |
(四)坚持把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作为经济动能转换的动力源 |
(5)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导图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特征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
3.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
3.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与区域效应 |
4.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 |
4.2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交互结构 |
4.3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有效关联 |
4.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
4.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区域溢出效应 |
4.6 本章小结 |
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关键影响因素 |
5.1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
5.2 时间与气候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3 时间与空间距离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4 社会人口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5 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6 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7 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8 目的地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9 目的地吸引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0 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1 森林旅游资源禀赋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2 本章小结 |
6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作用机理 |
6.1 研究方法 |
6.2 网络信息流与各影响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协调效率分析 |
6.3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协调效率分析 |
6.4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耦合协调效率识别及划分 |
6.5 本章小结 |
7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与优化策略 |
7.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 |
7.2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优化策略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基础数据统计表 |
附录 (B)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校准后的模糊值 |
附录 (C)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校准后的模糊值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基本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 |
三、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四、地方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调查研究设计 |
第一节 调查情况说明 |
一、调查缘由 |
二、调查范围 |
第二节 调研方法和手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二、访谈与座谈 |
第三节 调查的重难点 |
一、调查的重点 |
二、调查的难点 |
第二章 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的调查情况描述 |
第一节 基本数据 |
一、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
二、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源配置情况 |
三、政府对产业引导承接情况 |
四、政府的财政税收和融资支持情况 |
五、人力资源素质及人才引进 |
六、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营商环境 |
第二节 主要事实 |
一、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
二、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源配置 |
三、产业引导承接 |
四、财政、税收和融资支持 |
五、人力资源素质 |
六、优化公共服务职能和营商环境 |
第三节 总体状况 |
第三章 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不够完善明晰 |
二、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
三、产业引导承接力度不够 |
四、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实施效果不尽人意 |
五、人才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
六、公共服务和发展环境不能满足需要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缺乏明确细则 |
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性、弥补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
三、政府对区域产业承接及结构变化的整体认识还有不足 |
四、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税收、金融支持与服务不到位 |
五、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不足 |
六、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足,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
第四章 改进措施 |
第一节 完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
一、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
二、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形成长效导向机制 |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源配置 |
一、合理利用资源禀赋 |
二、做好资源统筹规划 |
第三节 强化认识,加大新兴产业的引导承接力度 |
一、强化产业引导承接认知 |
二、加大新兴产业承接力度 |
第四节 加大财政税收和融资支持与服务力度 |
一、提高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
二、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
三、加强融资扶持力度 |
第五节 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
一、转变发展思路,淡化传统政绩观念 |
二、加大政府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
第六节 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环境建设 |
一、优化公共服务 |
二、加强环境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企业家的概念 |
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概念 |
第二节 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征 |
第三节 企业家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一、宏观层面分析 |
二、微观层面分析 |
第二章 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及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青海省经济发展现状 |
一、经济总量现状 |
二、地区产业结构及就业现状 |
三、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 |
第二节 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存量 |
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结构 |
三、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质量 |
第三章 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方程的构建与要素的测算 |
一、GDP的测算 |
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测算 |
第二节 模型的回归分析与检验 |
一、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
二、模型的协整检验 |
三、模型的修正与参数估计 |
第三节 模型的检验结果分析 |
一、整体回归结果及分析 |
二、企业家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企业家人力资本质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
一、经济总量较小 |
二、城乡差距较大 |
第二节 企业家人力资本状况 |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不足 |
二、企业家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 |
三、企业家人力资本质量不高 |
第五章 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
一、全面深化改革以提升内生动力 |
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优化企业家成长的内外部环境 |
一、重视企业家人力资本培育 |
二、优化企业家人力资本结构 |
三、提升企业家人力资本质量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8)西北地区城市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网络研究综述 |
2.1.1 城市联系网络理论研究 |
2.1.2 城市联系网络研究方法 |
2.1.3 城市联系网络研究视角 |
2.1.4 城市空间联系研究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2 中心地理论 |
2.2.3 中心—外围理论 |
2.2.4 社会网络结构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与模型 |
3.3.1 基于综合时间距离的修正引力模型 |
3.3.2 隶属度模型 |
3.3.3 中心度 |
3.3.4 网络密度 |
3.3.5 凝聚子群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
4.1 西北地区城市联系强度分析 |
4.1.1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质量评价 |
4.1.2 西北地区城市之间联系强度分析 |
4.1.3 西北地区省域间城市联系强度分析 |
4.1.4 小结 |
4.2 西北地区城市联系网络分析 |
4.2.1 城市联系矩阵预处理 |
4.2.2 城市网络中心性分析 |
4.2.3 城市网络结构分析 |
4.2.4 城市网络聚类分析 |
4.2.5 小结 |
4.3 西北地区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影响机制分析 |
4.3.1 自然环境因素 |
4.3.2 社会发展因素 |
第五章 西北地区城市空间联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5.1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市综合实力有待提高 |
5.1.2 核心城市的城市中心职能强度不足,区域城市职能强度空间分布不均衡 |
5.1.3 空间联系差异较大且整体水平较低 |
5.1.4 省间城市联系强度较弱 |
5.1.5 便捷通达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尚未形成 |
5.2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建议 |
5.2.1 强化城市间的空间联系,提高城市网络体系整体优势 |
5.2.2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提升地区通达性 |
5.2.3 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区域管制力度 |
5.2.4 强化中心城市的核心职能,培育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 |
5.2.5 构建多形态城市空间联系形式,促进城市群、城市带联动发展 |
5.2.6 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资源配置作用,优化产业结构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间业务 |
2.1.2 中间业务风险 |
2.1.3 风险防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开发性金融理论 |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3 软预算约束理论 |
第三章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防控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及其中间业务概况 |
3.1.1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概况 |
3.1.2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 |
3.2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防控现状 |
3.2.1 中间业务风险防控起步较晚、起点较低 |
3.2.2 中间业务风险防控缺乏系统性、统一性安排部署 |
3.2.3 合二为一的中间业务开发与风险防控部门设置 |
3.2.4 中间业务风险管理表内信贷化 |
3.3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
3.3.1 中间业务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体现不足 |
3.3.2 中间业务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缺失 |
3.3.3 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
3.3.4 中间业务政策敏感度不足 |
3.3.5 中间业务定价机制不完善 |
第四章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评估及成因分析 |
4.1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识别 |
4.1.1 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
4.1.2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地图设计 |
4.1.3 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预警地图 |
4.2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评估 |
4.2.1 定性分析 |
4.2.2 定量分析与风险矩阵 |
4.3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成因分析 |
4.3.1 中间业务客户对国开行青海省分行的软预算约束 |
4.3.2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对政府(外部监管机构)的软预算约束 |
4.3.3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对表内中长期项目的软预算约束 |
第五章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防控对策 |
5.1 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强化中间业务风险防控基础 |
5.1.1 强化国家开发银行公司治理 |
5.1.2 建立中间业务管理委员会 |
5.2 建立中间业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防控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
5.2.1 建立中间业务风险预警机制 |
5.2.2 严格执行中间业务风险监测机制 |
5.3 强化内控体制建设,防范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 |
5.3.1 完善中间业务内控体系建设 |
5.3.2 建立中间业务产品操作指引,提升员工操作能力 |
5.4 搭建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系统,防控信息技术风险 |
5.4.1 提升中间业务的电子化发展水平 |
5.4.2 建立中间业务风险联防信息机制 |
5.4.3 强化中间业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5.5 建立多维度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国别项目风险管理 |
5.5.1 构建国别项目风险预警机制 |
5.5.2 定期开展国别项目限额审查管理 |
5.6 加强舆情管理,防控声誉风险 |
5.6.1 强化制度约束 |
5.6.2 强化风险文化建设 |
5.7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员工风险防控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青海省经济金融结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青海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赵计芹.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3]青稞股份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 严玉婷. 兰州大学, 2021(02)
- [4]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问题研究——以青海省为例[J]. 王桂英. 青海社会科学, 2020(03)
- [5]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D]. 陆利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6]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调查与研究[D]. 王家波.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7]青海省企业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焦雪琴.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8]西北地区城市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D]. 栗向阳. 兰州大学, 2020(01)
- [9]国开行青海省分行中间业务风险防控研究[D]. 王祥林. 兰州大学, 2020(01)
- [10]社会治理视野下藏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基于青海藏区的调查[D]. 徐世栋. 天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