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木”不等于“橡木”

“橡木”不等于“橡木”

一、“柞木”不等于“橡木”(论文文献综述)

祝凯璇[1](2020)在《山东某企业美式家具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美式家具因其舒适性、实用性受到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家居环境、审美偏好、消费水平都存在着一定差异,美式家具若直接引入中国会面临着诸多“水土不服”或“消化不良”的问题。因此引入中国的美式家具须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即根据中国的户型大小、人体尺度、消费者审美及需求对家具进行适应性调整,形成一种与中国市场相适应的美式家具。如今国内美式家具品牌层出不穷,对于中国的美式家具企业来说,如何使自身产品的本土化在适应中国国情的同时,更加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是其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山东XD木业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比较归纳、问卷调研、李克特量表等方法对其美式家具本土化展开研究。归纳了该企业针对美式家具产品做出的本土化措施;总结出XD木业目标人群——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认知和需求特征,由此得出该企业面向中国年轻消费者的美式家具本土化原则;最终针对XD木业本土化措施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美式家具本土化改良策略:通过明确市场定位、建立品牌特色、借助外部力量等方式提升企业知名度;从家具造型风格与家具用材两方面提高产品吸引力;从提高产品性能与降低产品价格两方面提升家具性价比;通过家居装饰品与家具产品搭配出售的方式提高家具与家装环境的适配性。这些措施有助于该企业的产品更加符合中国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本文也证明了外来家具的本土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其风格的研究,更要考虑的是消费者的需求。此外,本文为同行企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刘红一[2](2020)在《基于渠道管理视角下的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支持企业经营的关键是营运资金,而科学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够保障营运资金在各项业务之间运转、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促使其高效发展。所以,提升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木材贸易企业的经营进入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时期,加上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争端,所处环境日趋严峻。怎样对木材贸易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已经成为核心关注话题。该论题研究阶段内,通过分析渠道管理活动,尝试从渠道管理角度入手,重新对营运资金进行分类,这样能够从根本入手,合理控制营运资金风险,并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由于时间关系,理论界在既有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基于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将木材贸易企业的渠道管理及营运资金管理结合起来研究的非常少;同时在实务界,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争端的叠加,运营资金保证木材贸易企业正常经营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考虑上述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将中美贸易战背景与渠道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并有效融入到木材贸易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系统内,尝试从采购、销售渠道方面入手,开展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活动,该部分研究结论影响价值十分显着。论题研究阶段内,选取A木材贸易公司作为主体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方式等,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对该公司行业背景、组织架构、基本业务情况等进行详细介绍。其次,利用传统理论方法对其营运资金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引入渠道管理方法分析该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发现A公司由于管理模式较为粗放,造成了结算方式过度依赖商业票据、物流监控措施不完善、库存堆积、忽略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销售模式单一以及采购美国木材比重过大等问题。最后,结合A公司存在的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提出其应该进一步对供应商及客户关系进行管理、完善物流跟踪流程、利用“一带一路”机遇,拓宽采购渠道、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营运资金管理优化方案,使运营资金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论题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提高A公司运营资金管理水平,提升经营业绩。同时,也为木材贸易类企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建议。

黄嘉伦[3](2019)在《基于语义感知的橱柜材质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城市住房改革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橱柜产品作为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走入消费者的家中。然而,信息技术和设计领域的发展导致不同企业的产品造型日趋同质化,相似的造型语义难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相对于国内外造型的过多探讨与研究,现代橱柜的扁平化发展趋势更加强调对质感的追求,但遗憾的是缺乏相关的研究。因此如何运用语义感知理论帮助设计师通过对潜在用户需求的挖掘而选择合适的产品材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语义感知的橱柜材质识别研究方法。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运用语义差分法和皮尔森相关分析法,实验研究铝合金材料表面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与感性评价之间的关联。同时以铝合金橱柜为案例,实验论述铝合金橱柜材质交互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与感性评价之间的关联。本文将理论研究、实验分析与课题实践相结合,本文的成果可以为橱柜的产品设计与材料选择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从语义感知理论角度出发,探索语义感知对材质的识别作用机制。根据产品语义的心理感知模型和材料感觉特性,梳理基于材质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和基于视觉感觉特性维度的材质识别模型。(2)基于视觉感觉特性维度的材质识别模型,完成基于铝合金材料表面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实验,探讨铝合金材料表面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与感性评价之间的关联。(3)基于铝合金橱柜设计项目,通过铝合金橱柜的材质交互关系实验,辅助完成铝合金橱柜设计项目的材料选择环节,并通过项目成果验证一定的应用可行性。语义感知作为新的应用理论为橱柜的产品设计与材质选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也为识别橱柜的整体产品形象提供了新的研究参考。

赵捷[4](2017)在《内河木质游船的设计及建造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木船建造历史悠久,且与其他国家的木质船舶相比,拥有着许多特殊的船体建造技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传统技艺的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内河的木质游船也越来越多,现在内河木船所用的规范为1998年起实施的《内河木质船舶检验办法》,主要针对船舶主尺度和板厚的简单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所建木船的检验需求,因此急需对木船展开大量的研究,为木船的建造和检验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对木船厂的实地考察,利用现代船舶研究理论和方法对木船的稳性、建造工艺和结构强度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结合木船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目前常用的三种稳性衡准方法的适用性,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一条具有典型特征的木船进行稳性衡准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不同的船舶选取相适应的稳性衡准方法,进而为木船的稳性检验提供参考。(2)对木船的传统建造工艺进行分析和探讨,确定船体结构的选材、建造流程和表面涂饰等关系船舶质量的关键问题,提出较为详细的木船质量的控制方法。(3)总结木船各构件间常见的连接方式,对木船结构的关键节点进行分析。选取典型连接方式--螺栓连接进行拉伸试验,并进行有限元法的数值模拟计算,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下文船体的有限元计算打下基础。(4)建立木质双体船的有限元模型,并用ABAQUS软件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变结果,对关键连接位置进行重点研究,得到木船的双体型式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结论,从结构方面分析了木船的特殊建造型式的可行性。

荣山庆二(Sakayama Keiji)[5](2013)在《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论述日本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并切入中国的古建筑修复制度与方法,作概说及论述。日本于19世纪中期开始颁布文化保存相关法律:明治四年(1871)《古器旧物保存方》、明治十三年(1880)年《古社寺保存金》、明治三十年(1897)《古社寺保存法》制定法律,昭和四年(1929)《国宝保存法》、昭和二十五年(1950)发布了完整的《文化财保护法》;而中国则从清末开始重视文物建筑的保护,民国19年(1930年)发布了《古物保护法》,50年后,于1982年颁布了《文物保护法》。论文以日本的维修准则的变化谈起,涉及技术概况、修复资财以及自古以来的工匠传承、现代的训练方式、发展到保存活用、历史的环境保存方法等内容,进而得出结论。作者在日本从事文物建筑维修工作,并且编写了数册修复报告书,了解日本方面的体制与维修操作方法,并据此论述日本的文物建筑修复方法。除了维修实例、制度上的论述外,材料的确保,维修事业人才培养也是重要的环节,也作详细的说明。文物建筑在修复环节上,设计监理是最重要的。另外维修调查的方法及调查细部的论述,古材的判断方法与榫口接榫式样,古式建筑原样的分析方法也在论文中说明。保护事业亦然不能忽略保护原则,日本与中国同样追求复古与“修旧如旧”的原则。本论文在历史建筑修复保护的论述上以日本为主,中国为辅,特别在后章具体例举说明日本的史迹整备方法,各具备代表性大型修复现场作概述。其中涵盖了数栋亲自修复文物建筑的详细现状变更的资料,作为中国方面提供参考的思路。

周乐[6](2013)在《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视觉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莘莘学子们营造一个学习、探索、成长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并在美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养成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人格。正如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许多大学都面临着合并、改建、扩建等问题,高校原有的校园环境受到较大冲击,一些曾经非常美丽的校园变得局促和凌乱,老校区的校园环境景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出现了功能、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校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植物种类单一,季相变化单调,植物种类配置形式雷同,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质量,已经大大不能满足师生对于优美、宜人、安全、和谐及视觉审美方面的要求,因此营造具有视觉美、文化美、生态美及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成为大家研究的重点。西南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校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的校园环境已经不能为师生营造优美宜人的环境空间,不能满足师生的审美要求,校园环境亟待优化改建。基于此,本文对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了视觉美学评价和优化建设研究。首先,本文对植物景观和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经过分析比较,本文采用主观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视觉美学评价。其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观赏特性、季相变化、空间层次、文化内涵,以及校园典型区域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形成的效果进行了探析。然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获得了影响校园植物景观视觉效果的因子及师生对校园植物景观的满意度。最后,根据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总结分析出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建设途径。综上所述,通过对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研究得出了四个结果。第一是西南大学校园植物种类繁多,主要以常绿树种为主;观赏性植物主要为观花和观形植物,且观赏期集中在春秋季,季相变化不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单调,空间类型单一,缺乏文化内涵。第二是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美学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校前区、教学科研区、生活区、运动区、道路都属于Ⅱ级,只有自然林地属于Ⅲ级;同时从评价指标评分结果总结出植物生长适应性和植物与景观要素的协调性的评价较高,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和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评价较低,且不同分区植物景观美学质量的影响因子不同。第三是通过对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主观评价,总结出师生对校园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评价较低,而对植物景观与其他园林要素协调性的评价较高,这与客观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普通大众与专业人士评价具有一致性。第四是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总结出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根据西南大学本身的自然历史条件,结合生态学、园林美学、植物造景等理论知识,从总体规划、特色性、观赏性、文化性等方面提出了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优化建设途径,为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指导。本文通过对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建立了校园植物景观视觉美学评价模型,提出了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优化途径,为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建设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指导,也为其他相类似高校校园的植物景观评价及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杨涛[7](2012)在《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文中研究指明建筑是时代的载体,具有民族性,中国人不是西方人,中国人的建筑不该、更不可能西方化。民族的本性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要借助中国现代建筑得以体现:借助中国传统可以,但必须现代化;借助西方建筑也可行,但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建筑缺失的是近现代以来一直没有探索到的,可以指引中国建筑在正确发展方向上前进的“新风格”。借鉴西方建筑的成功经验以解决中国建筑健康发展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根本动机,探寻建筑形态演进的真正动因是本文写作的目标。建筑形态演进追随科学技术进步的规律是建筑风格追随时代的理论、实践印证,这值得我们反思150年中国近现代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片面重视形式问题,这一状况导致我们难以很好地做到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难以统筹兼顾的把握建筑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在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建筑形态的演进关系密切。本文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干,以建筑技术、建筑形态为枝叶,构筑了一幅建筑形态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不断演进的美妙画卷。古代科技处于手工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人们的需求相对稳定,因而科技发展缓慢,建筑技术革新力度不大,建筑形态相对稳定。近代科学依靠科学实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科学与技术逐步走向密切结合实现了两次技术革命。西方近代建筑借助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应用,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对砖石结构体系的古典建筑的革命。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依靠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趋势,使西方建筑迅速摆脱了旧技术的限制,探索着更新的材料和结构,特别是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采用,促使在建筑形式上开始摒弃了古典建筑的“永恒”范例,掀起了创新运动——现代建筑完成了对近代建筑的批判,并使建筑形态得以升华。当代,计算机参数化技术帮助建筑师设计和控制更高级、更复杂的几何形体。计算机已不再是简单的绘图工具,而是从最初的直觉行为转成由系统理论指导的理性应用,带给建筑更多形式上的可能性。借助计算机技术,当代建筑实现了形态由量变到质变的“大爆发”。几千年的建筑实践表明,传统中国虽没有出现类似西方的完备的建筑学科与建筑体系,却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建筑具有自己独到的建筑定位,即以实用为主旨的中国传统建筑“器物论”。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由于科学精神的缺失,在西方Architecture的冲击下,中国建筑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力,盲目地接受西方Architecture的理念并把它当成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建筑发展应回归以人为本,风格当随时代。研究发现,西方建筑的发展演进中隐含着一条科学技术进步影响、制约建筑形态的内在规律,其建筑形态的演进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而然发生的。反观中国近现代以来建筑形态的发展,却主要走在模仿与追随的道路上,“固化”了中国建筑的风格。“风格”是果,不是因。中国现代建筑的“新风格”的真正来源是我们对当代中国人的建筑要求与中国当代状况的全面的、正确的研究与把握——既要做到以现代中国人为本,又要做到风格追随时代要求。

黄圣游[8](2011)在《重组竹新中式家具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竹子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受到了家具行业的重视,另一方面,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中国家具需要发展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新中式家具。目前我国的重组竹产业规模正迅速扩大,但其应用却局限于地板生产,迫切需要扩大应用领域。本文首次提出重组竹新中式家具这一特定的家具形式,并对重组竹家具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重组竹材料利用率高,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环保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家具制造的要求,特别是在继承传统造型与工艺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其纹理和质感相比天然木材有所不足,且价格偏高,应在设计和生产中采取相应的策略予以弥补。(2)新中式家具的核心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中国传统家具在精神内涵、造型样式、结构形式等方面对其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和现代家具体系的影响,归纳出了新中式家具的精神内涵和造型特征。(3)重组竹新中式家具是材料与风格结合的典范。重组竹的材料特点决定了重组竹家具适合以圆润的线形构件组成轻巧的造型,整体简洁且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而这些造型策略与新中式家具的造型特点相一致。(4)重组竹家具的造型设计应根据材料特点和成型工艺进行单元体形态的设计和组合,适当体现竹质材料的特点,并进行多样的装饰。(5)重组竹家具充分发挥材料高强度的特点,可以用更小的断面尺寸达到构件强度的要求,其最佳的结构形式是框式与板式相结合的复合结构。本研究根据结点强度试验,详细阐述了榫接合、钉与木螺钉接合、连接件接合的工艺要求。

张天星[9](2011)在《中国传统家具的创新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中国传统家具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红木家具企业。由于传统家具自身所具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投资价值以及收藏价值,导致“仿制”现象遍布于传统家具行业,阻碍了中国传统家具创新的脚步,希望本文能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创新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借鉴。本文以中国传统家具的创新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与演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家具创新的理论基础即传统家具的相关概念、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家具工艺进行梳理;通过调查分析法探析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将中国传统家具的创新定位于改良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原始创新;通过对红木家具企业及其消费者的调研,得知三个方面的因素尤其影响中国传统家具创新的脚步即传统家具设计师的稀缺,消费者的观念,产学研脱节;最后得出本文的创新思路及创新思路的特点。本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创新的艺术风格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创新的工艺应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并遵循“有根”的设计理念。其次,影响传统家具创新的直接因素是传统家具设计师的稀缺;间接因素是消费者缺乏传统家具文化知识和“唯古”的收藏观念;根本因素是产学研的脱节。再次,在明式家具、清式家具、海派家具的基础上提出四种创新的艺术风格:简约得体的明式造型、适当装饰的清式造型、“新海派”家具造型以及当代艺术家具造型;在榫卯结构、雕刻工艺的基础上,总结出几种创新的传统家具工艺即榫卯结构的转换利用、现代机械加工理论运用、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以及丝翎檀雕的开发。最后,本文所提出的创新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工艺,既能使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又可以扩大消费群体,还可达到传播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之目的。

张洁[10](2011)在《橱窗设计意境营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商业广告中,橱窗陈列已经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广告形式,并且也是装饰商店店面的有效手段。橱窗作为商店形象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传达商品信息的陈列空间,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部分,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文化面貌。一个构思新颖、主题鲜明、风格独特、艺术表现手法丰富的商店橱窗,它应是结合了现代时尚流行元素,采用巧妙的构思和设计,既能带给消费者视觉的欢愉与心里的某种满足,又能为消费者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商品陈列空间,从而调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商品销售的目的。因此,在现代商品社会中,橱窗陈列越来越多的受到商家的重视与青睐。本课题就是基于这个前提,以现代橱窗设计的发展环境和时代背景为基础,联系当代的橱窗设计,将普通橱窗设计的操作手法多样化,从静中求动,从静中取动,增强橱窗设计的文化内涵,提高商品陈列的效果,突破现有的陈列体制框架结构,为未来橱窗设计道路多元化奠定基础。本课题对现代国内外橱窗设计的发展现状做了全面分析,阐述了国内外橱窗设计的历史概况和发展现状,总结出我国的橱窗设计现状,要着眼与国际,必需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展示国家发展的魅力,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精彩。在橱窗设计时除了要注重颜色、表现形式、灯光材料外,还必须注重意境的营造。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忽略对橱窗设计意境的营造,或认识不足,因而常常导致橱窗陈列,虽感觉华美,但吸引力却不够。通过对国内外的现状的调研以及对橱窗设计意境的研究,就其橱窗设计的历程和发展现状来看,橱窗设计艺术对展示商品,推销品牌,营造商业氛围具有极其重要的重用。运用科学技术对橱窗设计进行必要的完善和充实,营造良好的橱窗设计意境,使其更加适合现代生活气息,从而增强橱窗设计艺术的效果。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也将成为橱窗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柞木”不等于“橡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柞木”不等于“橡木”(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某企业美式家具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美式家具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家具本土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路线
        1.4.2 研究方法
2.山东XD木业有限公司及其产品研究
    2.1 企业发展情况
        2.1.1 企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2.1.2 企业产品发展策略
    2.2 XD木业家具产品分析
        2.2.1 XD木业家具特点
        2.2.2 XD木业家具本土化措施
    2.3 XD木业优劣势分析
        2.3.1 企业优势
        2.3.2 企业劣势
    2.4 本章小结
3.美式家具市场调研及消费者需求特征分析
    3.1 美式家具市场调研
        3.1.1 其他美式家具品牌产品调研分析
        3.1.2 以8090后为代表的消费者调研及人群特征分析
        3.1.3 基于网络数据报告的8090后家居审美消费需求分析
    3.2 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认知和需求特征分析
        3.2.1 审美认知分析
        3.2.2 需求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4.面向中国年轻消费者的美式家具本土化原则
    4.1 设计风格的控制
        4.1.1 家具的造型设计
        4.1.2 家具的色彩把握
    4.2 家具材料的应用
        4.2.1 美式传统家具材料的保留
        4.2.2 材料的经济性
        4.2.3 材料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4.3 家具功能的定位
        4.3.1 适合小户型的设计
        4.3.2 多功能设计
    4.4 性价比的提高
    4.5 中国元素的融入
    4.6 本章小结
5.XD木业美式家具本土化改良策略
    5.1 企业产品评估
        5.1.1 评价指标建立
        5.1.2 评估结果分析
    5.2 XD企业美式产品的本土化改良建议
        5.2.1 提高品牌认知度
        5.2.2 提高家具产品吸引力
        5.2.3 提高家具产品性价比
        5.2.4 提高美式家具与家装环境的适配性
    5.3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美式家具的调查问卷
附录B 山东XD木业美式家具产品评价估量调查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2)基于渠道管理视角下的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1.2.2 关于渠道管理视角下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1.2.3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案例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营运资金管理理论
    2.2 渠道管理理论
    2.3 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3 A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3.1 行业现状分析
    3.2 公司基本情况
        3.2.1 公司概况
        3.2.2 组织机构设置
    3.3 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3.3.1 A公司营运资金流动性分析
        3.3.2 A公司营运资金安全性分析
        3.3.3 A公司营运资金效益性分析
        3.3.4 A公司营运资金内部结构单项管理分析
    3.4 A公司引入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的适用性
4 基于渠道管理视角下的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4.1 A公司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4.1.1 A公司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4.1.2 A公司销售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4.2 基于渠道管理视角剖析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问题
        4.2.1 A公司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
        4.2.2 A公司销售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
5 基于渠道管理视角的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改进建议
    5.1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优化建议
        5.1.1 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
        5.1.2 完善物流跟踪流程
        5.1.3 利用“一带一路”机遇,拓宽采购渠道
    5.2 销售渠道营运资金管理优化建议
        5.2.1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5.2.2 完善华东、华南市场双销售渠道
        5.2.3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5.2.4 完善货物质、量监控及反馈流程
    5.3 基于渠道管理视角的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保障措施
        5.3.1 完善信息化建设
        5.3.2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制度的建设
        5.3.3 注重员工培养,落实奖惩制度
6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3)基于语义感知的橱柜材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橱柜材质识别研究背景
        1.1.2 语义感知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材质识别研究现状
        1.2.2 语义感知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产品语义中的心理感知模型
    2.1 引言
    2.2 产品语义感知的概述
        2.2.1 语义与产品语义的基本概念
        2.2.2 产品语义感知的基本概念
    2.3 产品语义的感知通道分类
        2.3.1 运用视觉单通道的感知方式
        2.3.2 运用触觉单通道的感知方式
        2.3.3 运用听觉、嗅觉、味觉单通道的感知方式
        2.3.4 运用联觉双通道的感知方式
    2.4 产品语义的心理感知模型
        2.4.1 产品语义的感知作用机制
        2.4.2 产品语义感知与产品识别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产品语义感知的材质识别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感觉特性的概述
        3.2.1 材料及其相关属性指标
        3.2.2 材料感觉特性的基本含义
        3.2.3 材料感觉特性的通道分类
    3.3 材料感觉特性的基本语义
        3.3.1 材料感觉特性的语义
        3.3.2 材料感觉特性语义的因子分析
    3.4 材料感觉特性语义的应用
        3.4.1 同一材料表达不同的感觉特性语义
        3.4.2 不同材料交互的感觉特性语义
    3.5 基于视觉感觉特性维度的材质识别分析
        3.5.1 基于工业产品材料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
        3.5.2 基于视觉感觉特性维度的材质识别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实验的铝合金材料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分析
    4.1 引言
    4.2 铝合金材料的主要表面工艺
    4.3 铝合金材料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预实验设计
        4.3.1 预实验目的
        4.3.2 预实验原理
        4.3.3 预实验样本
        4.3.4 预实验被试
        4.3.5 预实验感性词汇
        4.3.6 预实验步骤
        4.3.7 预实验任务
        4.3.8 预实验分析
    4.4 铝合金材料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正式实验设计
        4.4.1 正式实验目的
        4.4.2 正式实验原理
        4.4.3 正式实验样本
        4.4.4 正式实验被试
        4.4.5 正式实验感性词汇
        4.4.6 正式实验步骤
        4.4.7 正式实验任务
    4.5 铝合金材料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正式实验分析
        4.5.1 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与感性词汇的关联分析
        4.5.2 铝合金材料表面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与感性词汇的综合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实验的铝合金橱柜的产品设计与材质选择案例
    5.1 引言
    5.2 铝合金橱柜设计项目背景与目标
    5.3 铝合金橱柜设计调研分析
        5.3.1 铝合金橱柜的基本概念
        5.3.2 现有橱柜的材料调研
        5.3.3 铝合金橱柜的用户调研
    5.4 铝合金橱柜用户画像与用户需求
        5.4.1 轻奢型用户画像分析
        5.4.2 轻奢型用户需求分析
    5.5 铝合金橱柜材质交互关系预实验设计
        5.5.1 预实验目的
        5.5.2 预实验原理
        5.5.3 预实验样本
        5.5.4 预实验被试
        5.5.5 预实验感性词汇
        5.5.6 预实验步骤
        5.5.7 预实验任务
        5.5.8 预实验分析
    5.6 铝合金橱柜材质交互关系正式实验设计
        5.6.1 正式实验目的
        5.6.2 正式实验原理
        5.6.3 正式实验样本
        5.6.4 正式实验被试
        5.6.5 正式实验感性词汇
        5.6.6 正式实验步骤
        5.6.7 正式实验任务
    5.7 铝合金橱柜材质交互关系正式实验分析
    5.8 铝合金橱柜材料选择与设计方案评估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A (预实验-铝合金材料的视觉感觉特性维度因子数据)
附录B (正式实验-铝合金材料样本)
附录C (铝合金橱柜的材料选择样本)

(4)内河木质游船的设计及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木质船舶稳性计算的发展概况
        1.2.2 木材连接方式研究的发展现状
        1.2.3 有限元法在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1.2.4 有限元法在木质船舶研究中的应用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木材特性及有限元法在木材方面的应用
    2.1 木材的基本构造
    2.2 木材的均质化假设
    2.3 木材的正交各向异性和弹性常数
        2.3.1 正交各向异性
        2.3.2 本构方程
        2.3.3 木材的弹性常数
    2.4 木材的物理及力学性质
        2.4.1 木材的密度
        2.4.2 木材的干缩及湿胀
        2.4.3 木材强度
        2.4.4 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2.5 有限元法在木质材料中的应用
        2.5.1 有限元法概述
        2.5.2 ABAQUS单元
        2.5.3 ABAQUS接触问题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内河木质游船的稳性分析
    3.1 稳性计算原理
    3.2 常用的稳性分析方法对比
        3.2.1 不同方法的稳性衡准下限值
        3.2.2 完整稳性计算方法
        3.2.3 稳性简易计算方法
    3.3 实例计算
        3.3.1 典型木质游船相关参数
        3.3.2 不同衡准方法核算与分析
    3.4 影响木质游船稳性的特殊因素
        3.4.1 木材的吸水性
        3.4.2 人为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河木质游船的建造工艺技术分析
    4.1 传统木船主要建造工艺分析
    4.2 传统木船的建造流程
    4.3 木船的表面涂饰
        4.3.1 桐油的特性
        4.3.2 桐油的优势
        4.3.3 船用桐油的检验
    4.4 木质船舶的质量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木船构件间的典型连接方式研究
    5.1 典型构件间的连接方式
        5.1.1 纵向桁材的连接
        5.1.2 肋骨的连接
        5.1.3 艏柱及艉柱的连接
        5.1.4 船体外板与甲板的连接
        5.1.5 横舱壁的连接
        5.1.6 横梁与肋骨的连接
        5.1.7 梁与柱的连接
    5.2 螺栓连接方式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件的设计
        5.2.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5.2.4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5.2.5 试验现象
        5.2.6 载荷-应变曲线
    5.3 螺栓连接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5.3.1 建立模型
        5.3.2 边界条件与载荷
        5.3.3 应力应变云图
    5.4 螺栓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的对照及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特殊造型的双体木船的强度分析
    6.1 双体木质游船的主要参数
        6.1.1 主要参数
        6.1.2 船体结构尺寸
    6.2 设置材料参数
    6.3 模型有限元计算与强度分析
        6.3.1 计算模型
        6.3.2 边界条件
        6.3.3 双体船载荷分析
        6.3.4 双体船载荷计算
        6.3.5 载荷施加
        6.3.6 计算结果
    6.4 应力校核及分析
    6.5 连接桥的改进
        6.5.1 改进后的计算结果
        6.5.2 改进前后应力结果对比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物建筑的保护
        1.1.2 论文研究的范围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构成
    1.4 重要定义阐释
        1.4.1 中国“文物”的演变
        1.4.2 日本“文化财”的产生
        1.4.3 文化财的语义
    1.5 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历史
        1.5.1 文物建筑保护的萌芽
        1.5.2 中国早期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史料汇编整理
        1.5.3 近代以后的文物建筑保护
        1.5.4 文化遗产
    1.6 日本的文物建筑保护历史
        1.6.1 近代以前的文化财保存
        1.6.2 文物保存意识的萌芽
        1.6.3 奈良时代开始重视文物保护
        1.6.4 平安时代初期的继承
        1.6.5 中世、近世维修修复的开端
        1.6.6 明治维新(1866年)前半期的文化财保存
    1.7 中日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组织和国家预算
        1.7.1 文物保护法律的历史
        1.7.2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的重要法律
        1.7.3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组织机构
        1.7.4 中日文物保护预算
        1.7.5 中日文物数量比较
    1.8 日本《文化财保护法》中的保护修复
        1.8.1 概要
        1.8.2 民家(民居)的保存和修理
        1.8.3 近代社寺建筑的保存和修理
        1.8.4 近代建筑等的保存
        1.8.5 近代建筑等的修理和整备利用
        1.8.6 登记有形文化财的保存和利用
    1.9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Ⅰ:调查准备
    2.1 调查概要
        2.1.1 调查
        2.1.2 指定
    2.2 调查技法的历史过程
        2.2.1 实证调查
        2.2.2 复原调查与科学的调查
    2.3 调查的方法
        2.3.1 遗构调查
        2.3.2 文献及资料调查
    2.4 现场调查
        2.4.1 调查计划的制定
        2.4.2 布局
        2.4.3 规模和构造形式
        2.4.4 各部分的作法
        2.4.5 实测
        2.4.6 后世的改造、维修和复原
        2.4.7 照片拍摄和篆本、拓本、摺本
    2.5 细部手法和时代判定
        2.5.1 柱间的尺寸和结构
        2.5.2 中国历代古尺分析
    2.6 现状变更-申报和援助
        2.6.1 现状变更的概念
        2.6.2 与重要文化财相关的援助措施
    2.7 设计、监理与发包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Ⅱ:修理技法
    3.1 保护维修概要
        3.1.1 维修的分类
        3.1.2 修理规划
        3.1.3 修理内容
    3.2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维修技术
        3.2.1 日本的保护修理技术
        3.2.2 中国的保护维修技术
    3.3 工程样式的解释
        3.3.1 临时设施(脚手架)
        3.3.2 基础维修
        3.3.3 落架调查
    3.4 保护维修工程
        3.4.1 木作工程
        3.4.2 屋顶工程
        3.4.3 其他工程
        3.4.4 国宝、重要文化财建造物保存维修补助项目概要
        3.4.5 保存维修补助项目的流程
        3.4.6 保存维修补助项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Ⅲ:材料与技术
    4.1 维修用材料
        4.1.1 概论
        4.1.2 木材
        4.1.3 屋顶材
        4.1.4 壁材
        4.1.5 石材
        4.1.6 涂装、上色及其他
        4.1.7 工具
    4.2 保护维修技术
        4.2.1 概述
        4.2.2 木工技术
        4.2.3 墙壁工程
        4.2.4 石工技术
        4.2.5 日本涂装、彩色及其他技术
        4.2.6 技术保存
        4.2.7 “茅葺”
    4.3 现存的植物性材质屋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物建筑保护实施Ⅳ:抗震与防灾
    5.1 抗震加固概述
    5.2 木构建筑的抗震加固
    5.3 砖瓦建筑的抗震加固
    5.4 地基的加固
        5.4.1 中国的防灾设施
        5.4.2 日本的防灾设施
第6章 文物建筑保护实施Ⅴ:建筑的活用
    6.1 文物建筑活用的概念
    6.2 古社寺的活用
    6.3 民家建筑的活用
    6.4 近代建筑的活用
第7章 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
    7.1 进行保存修理的技术人员
    7.2 保存修理技术者的培养
    7.3 主任技术者的认定
    7.4 选定保存技术的保存
    7.5 修理材料的确保
第8章 修复实例
    8.1 遗址保护整备
        8.1.1 平城宫遗址整备
    8.2 社寺的保护修复
        8.2.1 饭高寺讲堂修复
        8.2.2 本国寺本堂
        8.2.3 那古寺观音堂保存修理
    8.3 佛塔建筑保护维修
        8.3.1 身延山久远寺五重塔复原
    8.4 近代建筑保护维修
        8.4.1 东京车站丸之内站舍的维修复原
    8.5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正确理解和实施文物建筑的修缮原则
    二. 培育训练设计监理人材及文物建筑施工技艺职能制度
    三.作好文物建筑调査工作与制定正确的修缮方针
    四.解决材料和技术问题是修缮文物建筑的基本
    五.文物建筑修缮制度检讨
    六、 自然灾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中日古建筑术语对照图表

(6)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视觉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景观
        1.2.2 植物景观
        1.2.3 校园植物景观
        1.2.4 视觉美学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1.3.2 景观评价研究概况
        1.3.3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概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对象和内容
        1.5.1 研究的对象
        1.5.2 研究的内容
    1.6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历史沿革
        2.1.2 自然环境概况
        2.1.3 人文景观资源概况
    2.2 调查方法
    2.3 调查结果分析
        2.3.1 植物景观的观赏特性分析
        2.3.2 植物景观的空间分析
        2.3.3 植物景观的季相分析
        2.3.4 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分析
        2.3.5 植物景观的生态美分析
        2.3.6 西南大学典型区域植物景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3.1 评价内容与方法
        3.1.1 评价方法
        3.1.2 评价对象
        3.1.3 评价程序
        3.1.4 评价者的选择
    3.2 校园植物景观视觉美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3.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3.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3 校园植物景观视觉美学评价体系
        3.2.4 综合评判计算
    3.3 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3.3.1 样本数据分析
        3.3.2 西南大学各功能分区植物景观综合评价
        3.3.3 评价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主观感受评价
    4.1 研究方法
        4.1.1 调查方法
        4.1.2 调查问卷设计
    4.2 主观感受评价结果分析
        4.2.1 基本信息分析
        4.2.2 校园植物景观总体主观感受结果分析
        4.2.3 校前区植物景观主观感受结果分析
        4.2.4 教学科研区植物景观主观感受结果分析
        4.2.5 生活区植物景观主观感受结果分析
        4.2.6 运动区植物景观主观感受结果分析
        4.2.7 道路植物景观主观感受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5.1 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5.1.1 植物景观缺乏总体规划
        5.1.2 植物景观的特色性不显着
        5.1.3 植物景观的观赏效果不佳
        5.1.4 植物景观空间类型不丰富
        5.1.5 植物景观文化内涵缺乏
    5.2 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5.2.1 重视植物景观的总体规划
        5.2.2 增强植物景观的特色性
        5.2.3 丰富植物景观的观赏性
        5.2.4 增加植物景观空间的多样性
        5.2.5 增强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7)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已有研究回顾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其他相关问题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解读
    2.1 建筑的涵义与理解
    2.2 建筑形态
    2.3 演进的概念与理解
    2.4 科学与技术
        2.4.1 科学的概念
        2.4.2 技术的概念
        2.4.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4.4 科学技术与建筑的关系
    2.5 建筑技术
        2.5.1 建筑材料
        2.5.2 建筑结构
        2.5.3 建筑设备
    2.6 小结
第三章 古代科技与建筑形态相对稳定的状况
    3.1 古代埃及的科技与建筑形态
    3.2 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与建筑形态
    3.3 古代希腊
    3.4 古代罗马
    3.5 中世纪欧洲
    3.6 小结
第四章 近代科技发展引起的古典建筑形态的革命
    4.1 近代科学技术
        4.1.1 近代科学的发展
        4.1.2 近代技术革命
    4.2 近代工程师的贡献和结构科学的发展
        4.2.1 工业革命之前建筑结构概况
        4.2.2 工业革命之后结构科学的发展
        4.2.3 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
    4.3 近代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发展
        4.3.1 近代前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发展
        4.3.2 近代中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4.3.3 近代后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4.4 小结
第五章 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对近代建筑形态的批判
    5.1 现代科学技术
        5.1.1 数学
        5.1.2 物理学
        5.1.3 化学
        5.1.4 生物学
        5.1.5 天文学
        5.1.6 地学
        5.1.7 系统科学
    5.2 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
        5.2.1 现代前期(1871-1918)建筑技术的发展
        5.2.2 现代中期(1918-1945)建筑技术的发展
        5.2.3 现代后期(1945 年以后)建筑技术的发展
    5.3 现代建筑形态对近代建筑形态的批判
        5.3.1 现代前期对新建筑的探索
        5.3.2 现代中期建筑形态的发展
        5.3.3 现代后期建筑形态的发展
    5.4 现代主义之后的非理性建筑形态
    5.5 小结
第六章 当代科学技术引起建筑形态“大爆发”
    6.1 当代科学技术
        6.1.1 信息技术
        6.1.2 生物技术
        6.1.3 新材料技术
        6.1.4 新能源技术
        6.1.5 空间技术
        6.1.6 光电子技术与激光技术
        6.1.7 传统产业技术的新进展
        6.1.8 海洋资源及海洋技术
    6.2 当代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6.2.1 计算机技术与建筑形态
        6.2.2 参数化设计
        6.2.3 数字建构
        6.2.4 非线性与复杂性建筑形态
    6.3 未来建筑形态发展趋势
        6.3.1 追随绿色的建筑形态
        6.3.2 追随生态的建筑形态
        6.3.3 智能建筑
        6.3.4 未来建筑可能性猜想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建筑科技发展与形态演变
    7.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7.1.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7.1.2 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7.2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7.2.1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7.2.2 近代中国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7.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7.3.1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7.3.2 现代中国的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7.3.3 用科学精神梳理中国当代建筑的乱象
    7.4 日本的经验借鉴
        7.4.1 从模仿到创新
        7.4.2 西方Architecture的日本化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对中国建筑问题的思考
    8.1 中国建筑与Architecture的差异
    8.2 中国当代建筑问题的文化解读
    8.3 风格的来源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说明
致谢

(8)重组竹新中式家具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关于重组竹新中式家具
        1.1.1 重组竹
        1.1.2 新中式家具
        1.1.3 重组竹新中式家具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1 课题背景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课题相关研究的现状
        1.3.1 重组竹研究现状
        1.3.2 新中式家具研究现状
        1.3.3 重组竹家具的研究进展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课题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重组竹的特性
    2.1 重组竹材的制造工艺
    2.2 重组竹的物理力学性能
        2.2.1 基本特性
        2.2.2 力学性能
    2.3 纹理与色彩
    2.4 加工性能
    2.5 环保性能
    2.6 经济性
    2.7 重组竹家具基材的挑选与检验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式家具研究
    3.1 当前新中式家具研究的误区
    3.2 中国传统家具的特征及其对新中式家具的影响
        3.2.1 明式家具是新中式家具继承传统的主体对象
        3.2.2 传统家具的精神内涵
        3.2.3 传统家具的造型特征
        3.2.4 传统家具的结构特征
        3.2.5 传统家具对新中式家具的影响
    3.3 现代家具体系对新中式家具的影响
        3.3.1 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
        3.3.2 现代科技与生产方式的影响
        3.3.3 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
    3.4 新中式家具的风格特征
        3.4.1 现代家具的一般特征
        3.4.2 新中式家具的设计理念
        3.4.3 新中式家具的造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组竹新中式家具的造型设计
    4.1 竹文化与重组竹家具造型
        4.1.1 中国传统竹文化
        4.1.2 现代竹文化
        4.1.3 竹文化在家具中的体现
    4.2 重组竹家具形态的实现方法
        4.2.1 重组竹家具的生产工艺
        4.2.2 主要成型技术
    4.3 重组竹家具的形态设计方法
        4.3.1 遵循造型的美学法则
        4.3.2 重组竹造型的基本形态
        4.3.3 二维图形的立体化方法
        4.3.4 基本单元体的造型方法
        4.3.5 多单元体的组合与构成
    4.4 重组竹特性与新中式风格的结合
        4.4.1 重组竹的特点及相应的家具造型策略
        4.4.2 重组竹新中式家具是材料与风格结合的典范
        4.4.3 重组竹新中式家具的造型特点
    4.5 重组竹新中式家具的装饰
        4.5.1 色彩搭配与纹理组合
        4.5.2 涂饰
        4.5.3 雕刻与镶嵌
        4.5.4 其他材料的选用与搭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组竹家具结点接合强度试验
    5.1 试验内容与条件
    5.2 胶粘剂种类对圆榫抗拔力的影响
    5.3 配合尺寸对重组竹板面圆榫抗拔力的影响
    5.4 榫头宽度与榫眼长度间配合参数对椭圆榫抗拉强度的影响
    5.5 榫头厚度与榫眼宽度间配合参数对椭圆榫抗拉强度的影响
    5.6 榫头宽度对椭圆榫抗弯矩强度的影响
    5.7 螺钉接合强度正交试验
    5.8 典型接合方式的强度对比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组竹家具的结构设计
    6.1 重组竹家具整体结构形式
        6.1.1 木质家具结构类型
        6.1.2 重组竹家具合理的结构形式
    6.2 构件尺寸的计算与设计
        6.2.1 重组竹书柜搁板的变形计算
        6.2.2 重组竹床梁的强度计算
        6.2.3 重组竹构件尺寸设计
    6.3 重组竹家具的接合方式
        6.3.1 榫接合
        6.3.2 钉与木螺钉接合
        6.3.3 连接件接合
    6.4 可拆卸与结构标准化
        6.4.1 可拆卸设计
        6.4.2 结构标准化
    6.5 结构装饰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重组竹新中式家具设计实践
    7.1 设计规划
        7.1.1 市场定位
        7.1.2 风格定位
    7.2 产品特点分析
        7.2.1 造型特点
        7.2.2 结构特点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详细摘要
Abstract

(9)中国传统家具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传统家具的辉煌历史
        1.1.2 中国传统家具产业的发展前景
        1.1.3 中国传统家具的市场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对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现状
        1.5.1 国内对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现状及水平
        1.5.2 国外对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现状及水平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简介
        2.1.1 中国传统家具
        2.1.2 传统硬木家具
        2.1.3 红木家具
        2.1.4 明式家具
        2.1.5 清式家具
        2.1.6 海派家具
        2.1.7 艺术家具
        2.1.8 红木艺术家具
    2.2 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创新的源泉
        2.2.1 风格与文化
        2.2.2 中国传统家具的用材与文化
    2.3 中国传统家具的工艺——创新的基础
        2.3.1 木材干燥工艺
        2.3.2 家具制造图样
        2.3.3 精湛的木工工艺
        2.3.4 髹饰工艺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传统家具创新的定位
    3.1 改良创新
        3.1.1 改良创新的概念
        3.1.2 改良与中国传统家具创新的关系
    3.2 集成创新
    3.3 原始创新
        3.3.1 原始创新的概念
        3.3.2 原始创新与中国传统家具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影响中国传统家具创新的因素
    4.1 传统家具设计师
        4.1.1 传统设计师的稀缺
        4.1.2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2 消费者
        4.2.1 缺乏必要的传统家具知识
        4.2.2 "唯古"的收藏观念
        4.2.3 小结
    4.3 产、学、研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传统家具创新的思路探析——创新思路
    5.1 创新思路的提出
        5.1.1 消化吸收明式家具中的"简约美"
        5.1.2 取"清式家具"之精华——适当的雕饰
        5.1.3 秉承"海派家具"之精神
        5.1.4 形与神的完美结合——当代艺术家具
        5.1.5 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展现"
        5.1.6 现代技术的应用
        5.1.7 创新的雕刻工艺
    5.2 创新思路的特点
        5.2.1 继承与创新并存
        5.2.2 市场风险
        5.2.3 消费群体与中国传统文化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传统家具创新的实例解析——创新的结果
    6.1 创新的艺术风格的实例解析
        6.1.1 简约得体的明式造型——"后明式"椅与"天地"系列
        6.1.2 适度装饰的清式造型——梅花茶台
        6.1.3 "新海派"家具造型——"架子床"
        6.1.4 形神兼备的现代艺术家具造型——呼吸椅
    6.2 创新工艺的实例解析
        6.2.1 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6.2.2 丝翎檀雕
        6.2.3 鲁班凳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橱窗设计意境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途径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4.2 课题研究的途径
第2章 橱窗设计的发展概述
    2.1 橱窗设计的历史概况
    2.2 橱窗设计的发展现状
    2.3 后现代主义风格对现代橱窗设计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橱窗设计中的信息传达
    3.1 橱窗设计中的视觉思维
        3.1.1 橱窗设计中的视觉要素
        3.1.2 视觉运用
        3.1.3 橱窗设计中的视觉与照明
    3.2 橱窗设计中的心理情绪
    3.3 增强信息传达的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橱窗设计对经济的影响
    4.1 橱窗设计对企业品牌文化的作用
        4.1.1 概述文化与设计
        4.1.2 橱窗设计与企业品牌文化
    4.2 橱窗设计对引导消费的作用
    4.3 橱窗设计对产品销售的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橱窗意境与理念设定
    5.1 概述中国艺术中的意境论
        5.1.1 意境审美的发展过程
        5.1.2 当代中国艺术意境存在的形态与发展趋势
    5.2 分析意境在橱窗设计中的运用
        5.2.1 橱窗设计中主题的意境营造
        5.2.2 橱窗设计中色彩的意境营造
        5.2.3 橱窗设计中背景道具的意境营造
        5.2.4 橱窗设计中灯光的意境营造
    5.3 橱窗设计意境营造的形式美
        5.3.1 统一与对比
        5.3.2 重复与渐变
        5.3.3 对称与均衡
        5.3.4 节奏与韵律
    5.4 橱窗设计意境营造的处理手法
        5.4.1 实景与借景
        5.4.2 共享与包含
        5.4.3 错位空间
        5.4.4 象征手法
        5.4.5 迷幻空间
    5.5 橱窗陈列艺术表现手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橱窗设计意境营造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6.1 民族文化对橱窗设计意境营造的影响
    6.2 经济对橱窗设计意境营造的影响
    6.3 新技术在橱窗设计意境营造中的应用
        6.3.1 视频技术在橱窗设计中的应用
        6.3.2 电子光学显示
        6.3.3 计算机控制的应用
        6.3.4 虚拟现实技术
        6.3.5 电脑雕刻喷绘系统
    6.4 新材料在橱窗设计意境营造中的应用
        6.4.1 结构材料
        6.4.2 橱窗设计地板材料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柞木”不等于“橡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某企业美式家具本土化研究[D]. 祝凯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渠道管理视角下的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D]. 刘红一.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3]基于语义感知的橱柜材质识别研究[D]. 黄嘉伦. 东南大学, 2019(06)
  • [4]内河木质游船的设计及建造关键技术研究[D]. 赵捷. 江苏科技大学, 2017(02)
  • [5]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D]. 荣山庆二(Sakayama Keiji). 清华大学, 2013(01)
  • [6]西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视觉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D]. 周乐. 西南大学, 2013(12)
  • [7]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D]. 杨涛. 天津大学, 2012(07)
  • [8]重组竹新中式家具的设计研究[D]. 黄圣游.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中国传统家具的创新与发展研究[D]. 张天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10]橱窗设计意境营造[D]. 张洁. 河北科技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橡木”不等于“橡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