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C白蛋白磁性微球的磁响应特性

MMC白蛋白磁性微球的磁响应特性

一、MMC白蛋白磁性微球的磁响应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芝[1](2020)在《紫外光引发制备壳聚糖基两亲型接枝絮凝剂与水处理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处理剂的开发与应用是提高水污染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可有效增强对水体多种污染的去除效果,提高出水质量。絮凝剂作为水处理剂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开发高效、安全环保的新型絮凝剂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天然生物絮凝剂存在的活性官能团少、水溶性差和絮凝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论文选取天然多糖类材料壳聚糖(CS)为接枝主链,旨在提高絮凝剂的可生物降解性;选取丙烯酰胺(AM)和两亲型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AO)为接枝侧链,旨在增加絮凝剂活性位点数目、改善CS的溶解特性、提高天然接枝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基于上述构思,论文通过紫外光引发方式合成了絮凝增强型壳聚糖基高分子接枝共聚物CS-g-P(AM-AO)。AO分子结构中亲水型阳离子季铵基团与疏水型苄基基团增强了接枝共聚物的表面活性和疏水缔合效应。在接枝共聚过程中,两亲特性有助于接枝侧链中形成功能型单体AO的微嵌段分布,从而增强CS-g-P(AM-AO)的絮凝性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型的磁分离技术,合成了核壳型磁性壳聚糖基接枝共聚物Mag@CS-g-PAO,旨在提高磁性天然接枝絮凝剂对有机染料分子的特性吸附能力。论文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方法系统探究了两种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特点,并将其应用于污泥脱水和染料废水处理,进一步系统探究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机制。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红外光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和差热-热重结果证实了紫外光引发CS-g-P(AM-AO)的成功合成。扫描电镜结果表明CS-g-P(AM-AO)呈现更不规则,多孔状的表面结构。这种特殊的表面形貌有助于改善接枝共聚物的水溶性。在CS-g-P(AM-AO)的优化合成实验中,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总单体摩尔浓度、引发剂摩尔浓度、单体AO与CS的摩尔比、光照时间及p H值的对接枝共聚物的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探究了单体AO和CS的摩尔比、引发剂摩尔浓度和光照时间对CS-g-P(AM-AO)合成过程的显着性影响和交互影响。确定了CS-g-P(AM-AO)在最佳合成条件下CS-g-P(AM-AO)的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分别为551.2 m L/g和78.1%。通过溶解性测试结果可知,在p H=2.0~10.0的水溶液中,CS-g-P(AM-AO)呈现出较好的水溶性,这有助于提高CS-g-P(AM-AO)的实际应用效果。(2)通过计算单体竞聚率,深入探究了CS-g-P(AM-AO)接枝共聚过程中接枝侧链的序列分布。计算得到两种单体AM和AO的竞聚率分别为0.497和1.450。结果表明接枝共聚过程中,单体AM更倾向于共聚反应,单体AO更倾向于均聚反应。序列长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单体AO投加量的增加,接枝共聚物侧链中AO序列分布变宽且长链段比例变高。由于AO单体的两亲特性,在接枝聚合反应中,AO分子之间易形成疏水微区,从而有助于单体AO在CS骨架上形成均聚侧链链段,进一步揭示了CS-g-P(AM-AO)接枝聚合机理。(3)将CS-g-P(AM-AO)与前驱体CS-g-PAM、市售阳离子絮凝剂CPAD应用于市政污泥的脱水实验。整个污泥脱水过程中,CS-g-P(AM-AO)的脱水性能优于CPAD和CS-g-PAM。CS-g-P(AM-AO)投加量为6 mg/g TSS时,污泥FCMC、SRF和CST值分别为77.98%、3.83×1011 cm/g和4.9 s。CS-g-P(AM-AO)的电中和作用和微嵌段结构的疏水缔合作用增强了其污泥脱水效果,减弱了CS-g-P(AM-AO)投加过量时的再稳定效应。此外,CS-g-P(AM-AO)的疏水缔合作用提高了S-EPS和TB-EPS组分中的PN的去除率,降低了污泥体系的粘度和可压缩性。污泥絮体形貌、沉降速率、粒径分布等结果发现CS-g-P(AM-AO)调理后的污泥絮体表面有较多空隙,形成的絮体沉降速率更快,具有更大的平均粒径,抗剪切能力更强。(4)将CS-g-P(AM-AO)应用于模拟染料废水的处理,探究了絮凝剂的投加量、初始p H值、染料初始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S、CS-g-PAM及阳离子絮凝剂CPAD相比,CS-g-P(AM-AO)的除浊脱色效果最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酸碱能力。Zeta电位及絮体红外光谱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在CS-g-P(AM-AO)染料废水去除过程中,功能型单体AO的微嵌段结构分布,大大提高了絮凝剂功能型链段与污染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增强了CS-g-P(AM-AO)的电中和作用及疏水缔合效应,从而改善了絮凝剂对染料分子的去除效果。(5)红外光谱图、热重分析等表征结果表明核壳型磁性壳聚糖表面成功接枝共聚物PAO,制备得到Mag@CS-g-PAO。通过磁滞曲线得到Mag@CS-g-PAO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2.03 meu/g,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能。将磁性接枝共聚物Mag@CS-g-PAOs应用于橙黄II、酸性红和酸性苋红三种高浓度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投加量下,Mag@CS-g-PAOs对橙黄II、酸性红和酸性苋红的去除率均远远优于Mag@CS,Mag@CS-g-PAO对三种染料的去除效果排序为:酸性红>橙黄II>酸性苋红。光学显微镜、FTIR和XPS图谱分析结果表明:Mag@CS-g-PAO的电中和作用及苄基基团与染料分子芳香基团的π-π堆积作用增强了Mag@CS-g-PAO对偶氮染料的特性吸附效果。由于Mag@CS-g-PAO的架桥能力较弱,无法形成明显的絮状体。此外,Mag@CS-g-PAO的再生回用性能良好。

侯雪梅[2](2017)在《Fe3O4磁性复合功能微球制备及蛋白分离和光催化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纳米科技的迅速崛起,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材料,扩展了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疗、环境等领域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和生产过程中,纳米材料具有难分离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吸附分离、催化等方面的应用。磁性纳米材料,很好的解决了纳米材料难分离和难回收的问题。四氧化三铁(Fe3O4)基磁性功能微球,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超顺磁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其他优异的吸附和催化等性能,在磁分离、催化、生物医学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Fe3O4微球为磁核,构筑了Fe3O4基磁性复合功能微球。并对Fe3O4基磁性复合功能微球的制备、结构表征、形貌表征、磁性能、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等进行研究:采用高温热解法合成了小粒径的Fe3O4微球。研究温度、时间因素对制备Fe3O4微球的影响,最终得到12nm Fe3O4微球。然后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对Fe3O4进行包覆得到核壳结构Fe3O4/Si O2微球。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其表面的羟基进行氨基化,接着经过戊二醛活化。由于醛基与蛋白质末端氨基发生亲和加成,生成亚胺,从而固定蛋白A。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得到蛋白A的最大固定量为203mg/g。由于蛋白A与单克隆抗体存在特异性吸附,所制备的磁性功能微球用于分离抗体,分离效率达到95.4%。合成了磁性介孔Fe3O4/Si O2/m Si O2纳米微球。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Fe3O4纳米微球。接着在其表面使用改进st?ber法包覆一层致密的Si O2。然后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在Fe3O4/Si O2微球表面包覆一层介孔Si O2,最终得到三明治结构Fe3O4/Si O2/m Si O2微球。系统地研究溶液的p H值、温度和时间因素对磁性Fe3O4/Si O2/m Si O2介孔微球对BSA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p H值在BSA等电点附近,吸附量效果最好。采用了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对Fe3O4/Si O2/m Si O2微球对BSA的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研究表明,Fe3O4/Si O2/m Si O2介孔微球对BSA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在20℃、30℃和40℃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53、289和300mg/g。水热法制备了的Fe3O4微球作为磁性核芯。采用反相包埋法合成了Fe3O4/琼脂糖微球。经光学显微镜表征,球形良好。采用环氧氯丙烷来修饰功能微球表面的羟基,接着使用戊二醛活化,交联蛋白A。由于蛋白A与抗体Ig G有特异性吸附,纯化单克隆抗体。采用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相色谱对功能微球的特异性进行分析。实验表明,Fe3O4/琼脂糖微球的非特异性吸附非常小。水热法制备了磁性Fe3O4/Si O2-Bi2 Mo O6复合微球。从SEM和TEM可以看出,Fe3O4/Si O2纳米微球固定在花状Bi2Mo O6表面上。光催化剂Fe3O4/Si O2-Bi2 Mo O6复合微球表现出超顺磁性和良好的磁响应性。在可见光照射下,对Fe3O4/Si O2-Bi2 Mo O6复合微球降解染料Rh B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准一阶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光催化数据进行模拟,ln(C0/C)与照射时间(t)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磁性光催化剂Fe3O4/Si O2-Bi2 Mo O6微球在催化反应完成后,能够借助外加磁场作用高效地从溶液中分离。并且可以重复利用,证明Fe3O4/Si O2-Bi2 Mo O6微球具备很好的化学稳定性。采用捕获实验分析Fe3O4/Si O2/Bi2 Mo O6复合微球的光催化机理,结果明显表明降解染料Rh B的主要活性物种是为O2.-和.O H,并提出了Fe3O4/Si O2-Bi2Mo O6复合微球可见光降解染料的反应机理。

厉向杰[3](2016)在《表面蛋白印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可控制备及识别机理》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在微观即分子层面对生物现象研究的逐步深入,极大地推进了蛋白结构解析,蛋白质药物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与此同时也对上游蛋白质产品提出了高纯度、高产率、低成本的要求,诸多先进材料和技术被开发并应用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印迹聚合物因具有稳定性高、低成本、易制备、特异识别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其中磁性分子印迹材料由于易分离、简化操作而成为研究热点。但迄今关于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依然缓慢,印迹识别机理尚不成熟。另外,蛋白印迹聚合物洗脱再生困难,载体表面性质对印迹位点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印迹聚合物表面非特异性吸附致使识别能力降低等科学问题尚待深入研究。基于此背景,本论文提出以磁性颗粒表面包被聚合物层作为印迹载体,针对蛋白分离富集开展磁性印迹识别材料的构筑、调控与识别性能方面的系统理论研究,并制备出兼具高吸附量、高选择性、强再生能力的表面蛋白印迹磁性微球材料。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蛋白印迹聚合物洗脱再生困难的问题,本文有效结合表面印迹和温敏材料的智能响应性,制得了温敏型表面BSA印迹磁性微球Fe3O4@SiO2@BSA-MIP,并建立了印迹位点捕获模板蛋白吸附模型,同时阐明了识别机理。研究发现:Fe3O4@SiO2@BSA-MIP微球具有良好的温度响应性,可通过外界温度的变化来调控印迹微球对BSA的吸附与解吸。微球对模板蛋白的吸附能力和印迹因子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着减小,21℃时,印迹微球的单次解吸率高达90.81%。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的研究显示,Fe3O4@SiO2@BSA-MIP微球对BSA的吸附识别过程分为:BSA向印迹微球表面的接近附着、BSA在印迹层中渗透、印迹位点捕获BSA,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印迹识别机理方面,形状记忆效应、尺寸效应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的多重非共价相互作用是影响印迹效果和模板识别能力的重要因素。温敏型聚合物作为印迹层有效改善了材料的洗脱再生性能,但温敏单体的引入会降低聚合物基体的强度进而影响模板分子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因此,我们通过调控印迹层厚度及交联度,对温敏蛋白印迹层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印迹壳层太薄或太厚均不利于印迹效果,太薄,印迹位点不能完整地记录模板蛋白信息,太厚,印迹位点的有效利用率下降。过高或过低的交联度也均不利于印迹效果,通过优化发现壳层厚度为17 nm,交联度为20%时,温敏型表面BSA印迹磁性微球的印迹因子可达3.41,单次洗脱后的洗脱率为78.60%。该策略同样适用于另一种模板蛋白Lyz,这说明在保证良好温度响应性的前提下,印迹层交联度的控制可以为提高温敏印迹聚合物的识别能力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了探究表面印迹技术中载体表面官能团对印迹位点的作用,本文选取马来酸酐表面改性的丙烯酸羟乙酯壳层包覆Fe3O4粒子,设计制备了核壳界面羧基密度可控的表面蛋白印迹磁性微球Fe3O4@HEA@protein-MIP,系统研究了核壳界面羧基密度对不同模板蛋白印迹效果的影响及与吸附动力学之间的构效关系,并明确了临界印迹层厚度与模板蛋白尺寸的关系。结果表明,核壳界面羧基密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印迹位点的特异性吸附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吸附量及印迹位点的选择性识别能力,且这种增幅对具有高等电点的模板蛋白来说更为明显。最后,核壳界面羧基对印迹效果有影响的必要条件是印迹层厚度小于某一临界值,而该临界值与模板蛋白的尺寸成正比。为了降低印迹聚合物表面非特异性吸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选择性识别能力,本文设计制备了印迹层中含有“惰性组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的表面BSA印迹磁性微球,并系统研究了“惰性组分”存在下磁性印迹微球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及选择性。研究结果显示:MPC的引入可以显着抑制印迹聚合物表面对BSA的非特异性吸附,MPC含量为10 mol%时,印迹微球对BSA的印迹因子最高,为8.32,远高于未引入MPC时的1.90,但吸附量仅为21.79 mg/g,较引入MPC前的32.11 mg/g有明显下降。同时,吸附平衡时间的明显增长,表明MPC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模板蛋白与印迹位点的结合。即便MPC的引入会导致上述不良现象的产生,但它可使印迹微球的选择性大幅提高。此外,该策略对于Lyz模板蛋白有着相同的效果,表明了所提策略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为兼顾选择性与吸附量,本文采用AGET-ATRP法替代共聚法,在印迹壳层的表面接枝“惰性组分”MPC,制备了抗蛋白非特异性吸附的表面BSA印迹磁性微球Fe3O4@SiO2@Pdop-MIPs@PMPC。系统研究了MPC链段长度对印迹效果、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MPC/Fe3O4@SiO2@Pdop-MIPs-Br的质量比太小时,MPC链段长度太短,抗蛋白吸附能力太弱,不能很好的降低印迹聚合物对竞争蛋白的吸附;太大时,MPC链段长度太长,抗蛋白吸附能力太强,会阻碍印迹位点捕获模板蛋白;当质量比为12/1时,印迹聚合物表面的抗蛋白吸附能力最适宜。所得印迹微球的印迹因子为5.74,吸附量为8.26 mg/g,相较于引入MPC前的8.87 mg/g,仅下降了6.88%,远小于共聚引入方式所下降的32.14%,表明AGET-ATRP法引入“惰性组分”对材料使用性能提升方面具有优势。

王珍[4](2016)在《磁性纳米复合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磁性纳米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研究近年来获得大量的关注,由于其兼具无机和有机材料的特性,磁性纳米复合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对两种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有:单分散交联氨基化PS-DVB-GMA磁性微球的制备与应用和油酰肌氨酸包覆Fe3O4接枝PGMA微球的制备。(1)采用种子溶胀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单分散的PS-DVB-GMA交联微球,再通过乙二胺对微球表面进行功能化,然后在表面原位共沉淀制备出壳核型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通过各种形貌分析、化学组分的研究、磁性能研究,磁性高分子微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表面具有氨基功能团,可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达到吸附平衡后,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将磁性微球从水中迅速分离,从而达到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作用。(2)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制备出核桃状的PGMA微球,再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出表面包覆油酰肌氨酸的Fe3O4磁流体,在高温下,使用乙二胺将磁性颗粒接枝在微球表面,形成磁性颗粒壳层,与(1)中所制备磁性微球相比,采用这种方法所制备的PGMA微球表面具有褶皱,大大增加其比表面积,在改性过程中可以使磁性微球表面包覆的磁性颗粒更多,磁含量更高且通过乙二胺的双氨基使微球GMA上的环氧基团与油酰肌氨酸的羧基发生化学反应,使磁性颗粒连接更牢,磁性颗粒不容易脱落,连接更为牢固,使其能被更好的应用。

雷敬玲[5](2015)在《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蚯蚓纤溶酶是从蚯蚓体内提取的同时具有纤溶酶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活性的蛋白质,是一种具有抗凝、溶纤、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的血栓病治疗药物,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以环氧基活化后偶联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固定化蚯蚓纤溶酶,为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以Fe304纳米粒子为磁核,戊二醛为交联剂,span-80为乳化剂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其最佳工艺条件:壳聚糖溶液浓度10 mg·mL-1,油水比5:1,搅拌速率600 r·min-1,戊二醛体积分数3%(v/v)。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磁强计等对磁性壳聚糖微球的物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粒径分布均一分散性好,成功包裹Fe304粒子后最小粒径为215 nm。通过磁响应性分析该微球的饱和磁强度为67 emu·g-1,具有超顺磁响应性。(2)以环氧氯丙烷为活化剂对制备得到的磁性壳聚糖微球进行活化,其最佳工艺条件: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50%(v/v),环氧氯丙烷体积分数40%(v/v),NaOH浓度1.6 mol·L-1,反应时间4h,活化温度40℃,微球表面环氧基修饰密度为211 μmol·g-1。(3)以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为配基偶联到活化的微球上,得到微球偶联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最佳工艺条件:pH7,反应时间6 h,振动转速200 r·min-1,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16%(v/v),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偶联率为14 mg·g-1微球。(4)以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为配基偶联的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对蚯蚓纤溶酶固定化,得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2.5 h,pH 7.5,微球与蚯蚓纤溶酶的固液比1:20,酶浓度15 KU·mL-1,得固定化蚯蚓纤溶酶最高活性为166U·mg-1,活力回收率为55%。固定化与游离蚯蚓纤溶酶具有相似的酶学性质,但固定化酶的耐酸碱性较游离酶更好,稳定范围更宽;储藏稳定性好,4℃保存30天后酶活仍保留78%而游离酶仅保留32%;随温度升高固定化和游离蚯蚓纤溶酶活性减小趋势逐渐增大,酶失活速率加快,当温度超过60℃时,两者失活现象明显,但固定化蚯蚓纤溶酶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游离酶。动力学分析表明,在30~60℃范围内,固定化和游离蚯蚓纤溶酶热失活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30.43 kJ·mol-1和116.65 kJ·mol-1。

谢晓灵[6](2012)在《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纤维素酶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能源等领域,但是纤维素酶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着易失活、难回收等问题,使得纤维素酶成本较高,严重限制其在更广泛的产业中应用。对酶进行固定化能提高酶的稳定性,实现回收和反复利用,降低成本,利于酶的大规模生产利用。本课题研究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制备技术,以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采用吸附-交联法和吸附-沉淀-聚集-交联法,分别制备磁性固定化交联纤维素酶和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聚集体(固定化CLEAs),以实现纤维素酶的在磁场中快速回收利用,对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两种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技术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综合物性测量仪等仪器对微球的结构、形态和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磁性壳聚糖微球表面光滑呈球形,内部均匀分布Fe3O4微粒,平均粒径为2-10μm,饱和磁化强度为16.1emu/g,具有较好的磁分离效果。2、采用吸附-交联法,将50mg/mL纤维素酶液,在0.25g磁性载体上吸附2h后,用2%戊二醛,于20℃交联反应3h,得到磁性固定化交联纤维素酶,酶活回收率为35%,酶活力为327.2U。3、采用吸附-沉淀-聚集-交联法,将12.5mg/mL纤维素酶,在0.2g磁性载体上吸附2h后,添加硫酸铵溶液沉淀30min,形成酶聚集体,再添加3%戊二醛,于20℃交联反应7h,能够实现纤维素酶聚集体的有效固定,酶活回收率为50%,酶活力为412.5U。4、对两种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发现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0℃,比游离纤维素酶提高10℃;磁性固定化CLEAs最适反应pH为4.0,而磁性固定化交联酶最适反应pH升高到5.0;对pH5-7环境和高温的耐受性均有提高。固定化CLEAs对温度、pH的稳定性要优于磁性固定化交联纤维素酶。5、两种固定化酶在储藏28d后相对酶活回收率在50%以上,储藏稳定性有所增加;磁性固定化交联纤维素酶在重复使用9次后仍有32%相对酶活;磁性固定化CLEAs在反复利用过程的初期活性下降较快,5次使用后酶活性保持稳定,操作性能良好。

郝丽[7](2012)在《磁性复合粒子Fe3O4/SiO2/β-CD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磁性复合微球自其问世以来,由于其特有磁响应性和易功能化特点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探索复合微球的功能化、智能化以及将这些微球应用于药物释放、生物大分子分离、生物传感和固定化酶等方面是复合微球一个重要研究的方向。磁性复合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磁性复合微球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使有机物与无机磁性粒子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结构的复合微球。与常规微球相比,具有超顺磁性的磁性复合微球能够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迅速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这为生物分离和检测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路,也给功能材料的研发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着功能性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用于药物释放的性能研究展开,具体涉及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Fe304)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核-壳结构的磁性二氧化硅复合粒子(Fe304/8i02)的制备以及具有超顺磁性的复合微球(Fe304/Si02/β-CD)的制备,最后,将这种功能性磁性复合微球用于药物释放的性能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具有超顺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并使用柠檬酸对纳米粒子进行了改性,制备了电荷稳定的磁流体。利用改性后的磁流体作为种子,通过Stober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Fe304/Si02复合粒子,进一步使用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仪、EDX能谱、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我们成功制备了具有超顺磁性的核-壳复合粒子。2.用硅烷偶联剂APTES对Fe304/Si02进行了修饰,使Fe304/Si02表面带氨基并改善了其与有机物的亲和力,用顺丁烯二酸酐将p-环糊精改性,使其改性为羧基-p-环糊精,利用氨基和羧基之间的反应制备了Fe304/Si02/β-CD磁性复合微球,通过TEM、激光粒度仪、VS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微球的粒径为120nm左右,水溶液中分散性较好,磁响应性能较好。3.以Fe3O4/SiO2/β-CD磁性复合微球为载体,咖啡因为模拟药物进行了药物释放研究,分别研究了载体在pH=7.4的缓冲溶液中的缓释行为和载药微球的环境稳定性。研究发现,该载体的载药量为28.83%,且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有很好的环境稳定性。结果表明,Fe304/Si02/β-CD磁性复合微球是一种合适的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

吴世曦[8](2012)在《荧光标记磁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与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靶向载药体系在肿瘤治疗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使用价值取决于是否具备优秀的超顺磁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有效的药物活性等。所以,在近些年来制备功能不同的磁靶向载药体系已经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希望能实现其优秀的磁响应性,且给予其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药物活性以及靶向示踪等性质。本论文在这一研究背景之下,从制备超顺磁性纳米磁核开始,将实验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章、第三章)的目标是探索出一种新的磁靶向微球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表征;第二阶段(第四章、第五章)的目标是在继承上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探索对磁靶向微球进行荧光化修饰和药物负载的方法,然后分别进行表征;第三阶段(第六章)的目标是在继承前两阶段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同时对磁靶向微球进行荧光化修饰与药物负载,得到了荧光标记磁靶向载药微球,并对所制备的微球进行表征。具体研究结果如以下几个方面所示:(1)第一阶段:使用水热共沉淀和油相热分解这两种方法,分别制备出了两种四氧化三铁(Fe304)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材料表征,测试了两种纳米材料的磁性能、热重分析、颗粒形貌等,并研究比较了两种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异同,然后选择水热共沉淀法作为后续制备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超声乳液反应法制备了纳米磁性蛋白微球。着重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于制备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大量实验得出最优化的实验制备条件。另外还对于超声乳液反应法的反应原理进行了探讨。研究了超声空化效应在乳液体系中的作用,阐述了牛血清蛋白分子结合成微球壳层的机理。(2)第二阶段:利用超声乳液反应法制备了荧光标记磁性纳米微球。先后使用了两种方法探讨在制备过程中引入荧光功能基团的途径。第一种方法是在超声反应聚合前,对牛血清蛋白进行荧光修饰。第二种方法是在超声反应聚合后,利用微球壳层中牛血清蛋白的-NH2作为反应位点,对己成型的纳米微球进行表面荧光修饰。实验结果证明,在超声聚合前进行荧光修饰,有可能会影响到蛋白质壳层的形成。而在超声聚合后对微球表面进行荧光修饰则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通过对其进行材料表征发现,微球在磁响应性与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均没有受到荧光修饰过程的影响。而对其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后发现,微球的荧光强度与样品的浓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将超声乳液反应法与超细化粉碎技术相结合,制备出了磁性四环素载药微球。使用超细化技术将四环素粉末的平均粒径降至1μm左右,改善了四环素药物颗粒在乳液反应体系中的大小以及分布情况,使其能更好的溶解分散在微乳液滴中,从而得到磁性四环素载药微球。通过进行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细菌抑制实验等测试,可以发现微球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因为包覆药物而被破坏。在抑菌实验中,磁性四环素载药微球展现了十分明显的药物活性。这些说明由超声乳液反应法所制备的磁性纳米微球可以用于负载治疗药物,并在磁场的引导下,使其进行靶向运输。(3)第三阶段:结合制备荧光标记磁性纳米微球与磁性四环素载药微球的经验,制备出荧光标记磁性抗癌载药微球。为了使超声乳液反应方法具有更广泛的药物适用性,选用了亲水性较强的氟尿嘧啶作为包覆对象。使用湿式球磨法,加入了硬脂酸作为改性剂。最后制得了粒径合适而且具有一定疏水性的氟尿嘧啶复合微纳米粒子。当药物负载完成后,使用异硫氰酸罗丹明B对载药微球进行表面荧光修饰,从而得到荧光标记磁性抗癌载药微球。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与荧光光谱分析发现,荧光标记磁性抗癌载药微球依然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和荧光发光性,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验发现,荧光标记磁性抗癌载药微球对于小鼠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从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磁核开始,利用超声乳液反应的方法,结合超细化粉碎改性技术,先后制备完成了纳米磁性蛋白微球、荧光标记磁性纳米微球、磁性四环素载药微球、荧光标记磁性抗癌载药微球。探索了在制备纳米磁靶向载药体系的一系列问题与解决方案,制备出饱和磁化强度35emu/g以上,微球粒径300nm以下,具有能与荧光等功能基团反应的活性位点,并拥有药物活性的纳米磁靶向载药体系。这为纳米磁靶向载药体系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拓宽了范围。

王雪琴[9](2009)在《超顺磁性蛋白微球荧光免疫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标志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免疫分析是生物学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高、检测限低、适用性广、以及极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等特点,免疫分析现已成为临床诊断、生物医药等研究领域中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但常规免疫分析技术存在的一些缺陷限制了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广泛应用。免疫磁珠( immunomagnetic beads, IMB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一项新的免疫学技术,该技术把固相化试剂特有的优点与免疫学的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结合起来,大大改良了免疫分析检测的性能,基于IMBs的诸多优点,IMBs技术在科研和临床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素-亲合素系统(biotin-avidin system,BAS)是70年代后期应用于免疫学,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生物反应放大系统。把BAS与免疫分析偶联起来,可大大提高免疫分析的灵敏度,由于生物素-亲和素之间高度的亲和力、强烈的特异性、良好的稳定性及桥联作用,BAS系统已被广泛用于免疫分析研究中。根据超顺磁性微球的特性及磁场免疫分析技术原理,以自制超顺磁性γ-Fe2O3/HSA蛋白微球为固相载体,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的桥联作用连接捕获抗体和固相载体,以荧光标记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利用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为检测仪器,我们成功建立了基于超顺磁珠的AMI早期标志蛋白H-FABP/Myo的双抗体夹心荧光免疫分析技术,获得得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 Fe3O4/γ-Fe2O3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首先采用部分还原共沉淀法合成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然后以Fe3O4为前驱材料,通过盐酸酸化、空气氧化的方法制备了γ-Fe2O3纳米颗粒,经表征γ-Fe2O3纳米颗粒粒径为10-15 nm,且颗粒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并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2. HSA/γ-Fe2O3超顺磁性微球的合成、表征与亲和素修饰以自制超顺磁性γ-Fe2O3纳米颗粒为前提材料,采用改进的高温乳化法制备HSA/γ-Fe2O3微球。表征结果表明我们制备出表面光滑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8μm的蛋白磁性微球,蛋白微球磁响应性能良好,具有超顺磁性。利用异源双功能交联剂Sulfo-SMCC/SATA对人血清白蛋白超顺磁性微球表面亲和素修饰,经BCA蛋白试剂盒检测,亲和素与蛋白微球的偶联量为67 mg/g。3.捕获抗体Anti-FABP10E1/ Anti-Myo7C3生物素化及HSA/γ-Fe2O3微球连接利用EZ-Link-Sulfo-NHS-LC-Biotinylation Kit进行捕获抗体的生物素化;并通过HABA方法测定生物素与抗体结合的数量。根据BCA实验与HABA实验检测结果:0.1 mg/mL生物素化的anti-Myo7C3与anti-FABP10E1(100μL)分别需要结合16μL与11μL avidin修饰蛋白微球。4.检测抗体Anti-Myo4E2/Anti-FABP9F3的荧光标记及浓度检测。利用MicroBCA试剂盒检测荧光标记检测抗体Alexa fluor 594标记anti-Myo 4E2 and FITC标记anti-FABP 9F3的浓度。结果表明Alexa fluor 594标记anti-Myo 4E2 and FITC标记anti-FABP 9F3的浓度分别为1.55 mg/mL与1.48 mg/mL。5.夹心荧光免疫分析AMI早期标志物肌红蛋白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本文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超顺磁性蛋白微球的夹心荧光免疫分析法,成功实现对AMI早期标志物Myo与H-FABP的分析。我们利用亲和素修饰的的超顺磁性蛋白微球为载体,结合生物素-亲和素的高度亲和力与免疫分析的特异性实现快速、高效的检测分析物。与传统的分析法相比该种分析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分析时间短、检测限低、操作简单,而且不需要大型贵重的仪器。60min-75min内能顺利完成样品的分析;抗原用量仅为10μL就可以完成检测工作;样品的检测范围分别是0-30 ng/mL(H-FABP)和0-200 ng/mL(Myo),检测限分别为10ng/mL(Myo)和1 ng/mL(H-FABP)。

张小娟[10](2009)在《功能化磁性高分子纳米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改进的一步细乳液共聚技术,制备出具有良好分散性、粒径分布范围窄、表面带有丰富官能团、高磁含量的超顺磁性高分子纳米球,并在磁性纳米球表面固载组氨酸,开展普通羰基铼的初步模拟标记实验。本研究为最终实现放射性核素188Re的成功标记提供了详实的实验数据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无机磁性核体材料的选择是影响磁性高分子纳米球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盐助甘氨酸法制备了纳米铁氧体,并用改性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磁流体,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相比纳米铁氧体而言,Fe3O4粒子不仅单分散、粒径小且均一、饱和磁化强度值更大、而且经修饰后与油相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更适于制备磁性高分子纳米球。其次,以Fe3O4磁流体为核,苯乙烯为聚合主单体,选用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功能单体,采用改进的一步细乳液共聚法分别制备出了表面酰胺基化、酯基化的核壳Fe3O4/聚合物纳米球。并探讨了功能单体和表面活性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磁流体浓度对磁性纳米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控,可以制得粒径小且均一、分散性好、磁含量高、功能基团丰富、饱和磁化强度达40-50emu/g的超顺磁性纳米球。而且,一步细乳液共聚法具有工艺简单、功能单体丰富可调、包覆完全等优点,可以推广为制备表面功能化磁性纳米球的普适性方法。此外,基于酯基化磁性纳米球的制备工艺,引入另一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细乳液共聚反应,制备出了表面环氧基化的磁性纳米球。结果表明,环氧基化磁性纳米球包覆完全、分散好、粒径分布窄,并显示超顺磁性,其平均粒径为60nm、磁含量为19.8wt.%、饱和磁化强度为18.54emu/g。此外,相比于酰胺基和羧基化磁性纳米球,环氧基化磁性纳米球更易进行氨基官能团的转化,所得的氨基化磁性纳米球球体完整,并能保持良好的分散性,可用于后续的标记实验。最后,严格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化合物[N(Et)4][Re(CO)3Br3],将其溶于水后,得到了标记前体化合物普通羰基铼fac-[Re(CO)3(H2O)3]+,并设计出普通羰基铼模拟标记氨基化磁性纳米球的技术路线。以自制的氨基化磁性纳米球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在氨基化磁性纳米球表面成功固载了组氨酸。结果表明,固载组氨酸后,磁性纳米球球体完整、分散性较好、且保持超顺磁性,其磁含量为20wt.%、饱和磁化强度值为9.43emu/g,可进行下步模拟标记实验。再以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球作为磁靶向载体,开展普通羰基铼的初步模拟标记实验。结果表明,模拟标记产物分散性好,磁含量为16wt.%,超顺磁性且饱和磁化强度值为9.10emu/g。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吸光度并计算出模拟标记率达80.4%。由此表明,普通羰基铼对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球有较好的标记能力,有望实现放射性核素188Re的成功标记。

二、MMC白蛋白磁性微球的磁响应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MC白蛋白磁性微球的磁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紫外光引发制备壳聚糖基两亲型接枝絮凝剂与水处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处理对象概述
        1.2.1 污泥特点及化学调理
        1.2.2 染料废水特点及危害
    1.3 絮凝法与传统絮凝剂概述
        1.3.1 絮凝法概述
        1.3.2 无机絮凝剂
        1.3.3 有机合成絮凝剂
        1.3.4 天然生物絮凝剂
    1.4 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1.4.1 接枝共聚常用的有机合成单体
        1.4.2 接枝共聚常用的引发方式
        1.4.3 接枝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1.5 磁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1.5.1 常规磁絮凝
        1.5.2 新型磁性水处理材料
    1.6 壳聚糖与两亲型表面活性单体概述
        1.6.1 壳聚糖的性质
        1.6.2 两亲型表面活性单体的性质
        1.6.3 壳聚糖基接枝共聚物的应用
    1.7 研究目的、构思及内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论文主要构思
        1.7.3 主要研究内容
        1.7.4 技术路线
2 CS-g-P(AM-AO)的制备、表征及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CS-g-P(AM-AO)的制备
        2.3.2 产物的表征方法
        2.3.3 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计算方法
        2.3.4 接枝共聚物的溶解性
    2.4 CS-g-P(AM-AO)结构表征结果
        2.4.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2 核磁共振氢谱图分析(~1H NMR)
        2.4.3 差热-热重分析(TG-DSC)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5 扫描电镜及元素分布分析(SEM和 EDS-Mapping)
    2.5 CS-g-P(AM-AO)的单因素优化
        2.5.1 总单体摩尔浓度对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2.5.2 引发剂摩尔浓度对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2.5.3 单体AO和CS的摩尔比对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2.5.4 光照时间对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2.5.5 溶液p H值对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2.6 CS-g-P(AM-AO)的响应面优化
        2.6.1 实验设计与方差分析
        2.6.2 响应曲面分析
        2.6.3 最佳合成条件的预测与验证
    2.7 CS-g-P(AM-AO)溶解性测试
    2.8 CS-g-P(AM-AO)生产成本分析
    2.9 本章小结
3 CS-g-P(AM-AO)接枝单体竞聚率和序列长度分布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阳离子度测试方法
        3.3.2 单体竞聚率计算方法
        3.3.3 聚合物链段组成曲线及序列长度分布计算方法
    3.4 竞聚率结果分析
    3.5 侧链聚合物组成曲线和序列长度分布结果分析
    3.6 接枝共聚机理
    3.7 本章小结
4 CS-g-P(AM-AO)对污泥脱水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污泥脱水实验步骤
        4.3.2 污泥总悬浮物浓度(TSS)和挥发性悬浮物浓度(VSS)测试方法
        4.3.3 污泥比阻及滤饼含水率测定方法
        4.3.4 污泥毛细吸水时间及压缩性系数测定方法
        4.3.5 污泥EPS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4.3.6 污泥上清液Zeta电位测试方法
        4.3.7 絮凝剂表观粘度及表面张力测试方法
        4.3.8 污泥絮体的表征及粒径分布测定方法
    4.4 污泥脱水效果评价
        4.4.1 CS-g-P(AM-AO)系列絮凝剂和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4.4.2 絮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4.4.3 Zeta电位、表观粘度和表面张力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4.4.4 絮凝剂投加量对EPS组分的影响
        4.4.5 污泥脱水机理探究
    4.5 本章小结
5 CS-g-P(AM-AO)对模拟酸性染料废水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4 CS-g-P(AM-AO)絮凝效果评价
        5.4.1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4.2 染料废水初始p 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4.3 染料初始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4.4 絮凝机理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Mag@CS-g-PAO的制备及相关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试剂与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Mag@CS-g-PAO制备方法
        6.3.2 Mag@CS-g-PAO表征方法
        6.3.3 染料废水去除实验
    6.4 Mag@CS-g-PAO结构表征结果
        6.4.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6.4.2 热重及磁响应性分析(TG/VSM)
        6.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6.4.4 扫描电镜分析(SEM)
        6.4.5 接触角分析
    6.5 酸性偶氮染料废水的去除效果研究
        6.5.1 磁性聚合物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5.2 染料溶液初始p 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5.3 染料废水的去除机理研究
        6.5.4 反应时间及动力学分析
        6.5.5 再生回用性能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国家发明专利目录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2)Fe3O4磁性复合功能微球制备及蛋白分离和光催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磁性纳米材料
        1.2.1 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
        1.2.2 磁性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研究
        1.2.3 磁性介孔微球的制备
    1.3 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1.3.1 细胞分离
        1.3.2 蛋白质分离
        1.3.3 核酸分离
        1.3.4 污水处理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设备
    2.2 材料制备方法
        2.2.1 Fe_3O_4纳米微球的制备
        2.2.2 Fe_3O_4/SiO_2微球的制备
    2.3 表征方法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3 X射线衍射技术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3.5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
        2.3.6 振动样品磁强计
        2.3.7 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9 纳米粒度仪
第3章 Fe_3O_4/SiO_2功能微球的制备及抗体分离研究
    3.1 引言
    3.2 磁性Fe_3O_4/SiO_2微球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3.2.1 Fe_3O_4纳米微球的制备
        3.2.2 Fe_3O_4/S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
        3.2.3 磁性Fe_3O_4/SiO_2微球的结构表征
    3.3 磁性Fe_3O_4/SiO_2功能微球表面修饰及蛋白A固定研究
        3.3.1 功能微球表面修饰
        3.3.2 功能微球交联蛋白A
    3.4 单克隆抗体分离研究
        3.4.1 初始浓度对单克隆抗体结合量的影响
        3.4.2 孵化时间对单克隆含量的影响
        3.4.3 单克隆抗体的洗脱研究
        3.4.4 重复使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性介孔Fe_3O_4/SiO_2/mSiO_2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磁性Fe_3O_4/SiO_2/mSiO_2微球的制备
        4.2.1 Fe_3O_4纳米微球的制备
        4.2.2 Fe_3O_4/SiO_2/mSiO_2微球的制备
    4.3 磁性Fe_3O_4/SiO_2/mSiO_2微球的结构研究
        4.3.1 磁性Fe_3O_4/SiO_2/mSiO_2微球的XRD表征
        4.3.2 磁性Fe_3O_4/SiO_2/mSiO_2微球的XPS表征
        4.3.3 磁性Fe_3O_4/SiO_2/mSiO_2微球的FT-IR表征
        4.3.4 磁性Fe_3O_4/SiO_2/mSiO_2微球的磁性能表征
        4.3.5 磁性Fe_3O_4/SiO_2/mSiO_2微球的BET表征
    4.4 磁性Fe_3O_4/SiO_2/mSiO_2微球的吸附性能研究
        4.4.1 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4.2 接触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4.3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4.4 壳厚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4.5 吸附等温线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磁性琼脂糖微球的制备及抗体纯化研究
    5.1 引言
    5.2 磁性琼脂糖微球制备及表征
        5.2.1 磁性琼脂糖微球制备
        5.2.2 磁性琼脂糖微球表征
    5.3 表面修饰和交联蛋白A
        5.3.1 表面修饰
        5.3.2 交联蛋白A
    5.4 免疫球蛋白IgG的纯化研究
        5.4.1 凝胶电泳
        5.4.2 高效液相色谱
        5.4.3 重复性使用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Fe_3O_4/SiO_2-Bi_2MoO_6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Fe_3O_4/SiO_2-Bi_2MoO_6复合微球的制备
    6.3 Fe_3O_4/SiO_2-Bi_2MoO_6复合微球的表征
        6.3.1 Fe_3O_4/SiO_2-Bi_2MoO_6复合微球的XRD分析
        6.3.2 Fe_3O_4/SiO_2-Bi_2MoO_6复合微球的TEM分析
        6.3.3 Fe_3O_4/SiO_2-Bi_2MoO_6复合微球的FT-IR分析
        6.3.4 Fe_3O_4/SiO_2-Bi_2MoO_6复合微球的SEM分析
        6.3.5 Fe_3O_4/SiO_2-Bi_2MoO_6复合微球的Uv-vis光谱分析
        6.3.6 Fe_3O_4/SiO_2-Bi_2MoO_6复合微球的磁学性能研究
    6.4 Fe_3O_4/SiO_2-Bi_2MoO_6复合微球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探究
        6.4.1 可见光降解RhB研究
        6.4.2 一阶动力学研究
        6.4.3 可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6.4.4 光催化机理研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表面蛋白印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可控制备及识别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1.2.1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制备方法
        1.2.2 多功能复合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构筑
        1.2.3 环境响应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1.3 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发展动态
        1.3.1 表面蛋白印迹聚合物
        1.3.2 抗原决定基蛋白印迹聚合物
        1.3.3 离子液体辅助蛋白印迹聚合物
        1.3.4 环境响应型蛋白印迹聚合物
        1.3.5 新型功能单体、特殊结构交联剂的研制以及生物大分子辅助识别链段的引入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温敏型磁性BSA表面印迹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
        2.2.2 Fe_3O_4粒子的制备
        2.2.3 Fe_3O_4@SiO_2粒子的制备
        2.2.4 Fe_3O_4@SiO_2粒子的双键改性
        2.2.5 Fe_3O_4@SiO_2@BSA-MIP印迹微球的制备
        2.2.6 Fe_3O_4@SiO_2@BSA-MIP印迹微球的洗脱
        2.2.7 Fe_3O_4@SiO_2@BSA-MIP印迹微球吸附识别性能测定
        2.2.8 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实验方案设计的出发点
        2.3.2 Fe_3O_4@SiO_2@BSA-MIP(NIP)微球的表征
        2.3.3 Fe_3O_4@SiO_2@BSA-MIP(NIP)微球印迹效果的温敏特性研究
        2.3.4 Fe_3O_4@SiO_2@BSA-MIP(NIP)微球的吸附性能研究
        2.3.5 Fe_3O_4@SiO_2@BSA-MIP(NIP)微球的特异性结合
        2.3.6 Fe_3O_4@SiO_2@BSA-MIP(NIP)微球的再生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敏型磁性BSA表面印迹结构的优化及性能评价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
        3.2.2 温敏型BSA印迹微球T-MIPs的制备
        3.2.3 温敏型BSA印迹微球T-MIPs的吸附识别性能测定
        3.2.4 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印迹层厚度对印迹因子的影响
        3.3.2 印迹层交联度对印迹因子的影响
        3.3.3 不同交联度印迹层的洗脱效率
        3.3.4 BSA表面印迹磁性微球的表征
        3.3.5 BSA表面印迹磁性微球的吸附行为
        3.3.6 BSA表面印迹磁性微球的特异性结合
        3.3.7 蛋白混合物中BSA的选择性分离
        3.3.8 印迹层厚度及交联度优化策略的通用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面印迹核壳界面羧基密度对印迹识别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
        4.2.2 Fe_3O_4@HEA核壳微球的制备
        4.2.3 Fe_3O_4@HEA@protein-MIP(NIP)微球的制备
        4.2.4 Fe_3O_4@HEA@protein-MIP(NIP)微球吸附识别性能测定
        4.2.5 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_3O_4@HEA@protein-MIP的设计
        4.3.2 Fe_3O_4@HEA@protein-MIP微球的表征
        4.3.3 Fe_3O_4@HEA(1/2/3)-COO-C=C-COOH微球表面的羧基密度
        4.3.4 核壳界面羧基密度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4.3.5 核壳界面羧基密度对吸附性能和识别性能的影响
        4.3.6 Fe_3O_4@HEA(1)@BSA-MIP和Fe_3O_4@HEA(1)@Lyz-MIP的再生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表面抗蛋白吸附链段的引入对印迹识别性能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
        5.2.2 BSA印迹磁性微球的制备
        5.2.3 Fe_3O_4@SiO_2@BSA-MIPs印迹磁性微球吸附识别性能测定
        5.2.4 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PC含量对MIPs和NIPs吸附性能的影响
        5.3.2 BSA印迹磁性微球的表征
        5.3.3 BSA印迹磁性微球的吸附性能研究
        5.3.4 提高特异性识别能力策略的通用性
        5.3.5 蛋白混合溶液中模板蛋白的选择性分离
        5.3.6 MPC-MIPs-3 微球的再生性能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MPC辅助下抗非特异性吸附多巴胺基表面蛋白印迹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识别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
        6.2.2 BSA印迹磁性微球的制备
        6.2.3 含AGET-ATRP引发位点BSA印迹磁性微球的制备
        6.2.4 表面富含MPC链段BSA印迹磁性微球的制备
        6.2.5 Fe_3O_4@SiO_2@Pdop-MIPs-Br微球的洗脱
        6.2.6 Fe_3O_4@SiO_2@Pdop-MIPs@PMPC印迹磁性微球吸附识别性能测定
        6.2.7 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多巴胺层厚度对Fe_3O_4@SiO_2@Pdop-MIPs微球印迹效果的影响
        6.3.2 PMPC链长度对Fe_3O_4@SiO_2@Pdop-MIPs@PMPC微球印迹效果的影响
        6.3.3 Fe_3O_4@SiO_2@Pdop-MIPs@PMPC印迹磁性微球的表征
        6.3.4 Fe_3O_4@SiO_2@Pdop-MIPs@PMPC微球的吸附性能研究
        6.3.5 蛋白混合溶液中模板蛋白的选择性分离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4)磁性纳米复合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分子微球的研究进展
        1.2.1 高分子微球的特性
        1.2.2 高分子微球的种类
        1.2.3 高分子微球的制备
    1.3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研究进展
        1.3.1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种类
        1.3.2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
        1.3.3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4.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单分散交联氨基化PS-DVB-GMA磁性微球
    2.1 引言
    2.2 实验步骤和测试方法
        2.2.1 主要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分析测试方法
    2.3 实验内容
        2.3.1 PS种子微球的制备
        2.3.2 PS-DVB-GMA微球的制备
        2.3.3 PS-DVB-GMA微球的表面氨基化
        2.3.4 PS-DVB-GMA-amino-Fe_3O_4磁性微球的制备
        2.3.5 吸附试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红外光谱分析
        2.4.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4.3 形貌分析
        2.4.4 热重分析
        2.4.5 磁性能分析
        2.4.6 吸附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酰肌氨酸Fe_3O_4接枝PGMA磁性微球
    3.1 引言
    3.2 实验步骤和测试方法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材料
        3.2.3 分析测试方法
    3.3 实验内容
        3.3.1 PGMA微球的制备
        3.3.2 油酰肌氨酸磁流体制备
        3.3.3 油酰肌氨酸Fe_3O_4接枝PGMA磁性微球制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形貌研究
        3.4.2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化学组分研究
        3.4.3 磁性微球的磁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总结
    4.2 进一步的工作和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录用及发表情况
致谢

(5)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血栓及抗血栓药物
        1.1.1 血栓简介
        1.1.2 抗血栓药物
    1.2 蚯蚓纤溶酶
        1.2.1 蚯蚓纤溶酶的概述
        1.2.2 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
    1.3 磁性微球的概述
        1.3.1 磁性微球的结构
        1.3.2 磁性微球的制备
        1.3.3 磁性微球的应用
    1.4 选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4.1 选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1.4.2 选题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2.2.2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工艺优化
        2.3.2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活化和偶联工艺研究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磁性壳聚糖微球活化
        3.2.2 磁性壳聚糖微球环氧基活化度分析
        3.2.3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提取
        3.2.4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
        3.2.5 磁性壳聚糖微球偶联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磁性壳聚糖微球活化工艺优化
        3.3.2 磁性壳聚糖微球偶联工艺优化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蚯蚓纤溶酶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蚯蚓纤溶酶提取
        4.2.2 蚯蚓纤溶酶的固定化
        4.2.3 蚯蚓纤溶酶活性测定
        4.2.4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pH稳定性
        4.2.5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储藏稳定性
        4.2.6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热稳定性
        4.2.7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失活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尿激酶标准曲线
        4.3.2 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工艺条件研究
        4.3.3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的活力回收率
        4.3.4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的酶学性质
        4.3.5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热失活动力学参数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纤维素酶概述
        1.1.1 纤维素酶的来源与分类
        1.1.2 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原理
        1.1.3 纤维素酶的应用
        1.1.4 游离酶在应用上的不足
    1.2 酶的固定化概述
        1.2.1 有载体固定化酶技术
        1.2.2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1.2.3 无载体固定化酶技术
    1.3 磁性高分子微球在固定化酶中的研究进展
        1.3.1 磁性微球的结构与性质
        1.3.2 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1.3.3 磁性壳聚糖微球
    1.4 选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2.3.2 磁性壳聚糖微球性质的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结果
        2.4.2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吸附-交联法制备磁性固定化交联纤维素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设备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磁性壳聚糖微球对纤维素酶吸附性研究
        3.3.2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3.3.3 磁性微球固定化交联纤维素酶制备条件的选择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纤维素酶在不同载体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3.4.2 磁性微球固定化交联纤维素酶制备条件的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聚集体的制备及优化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设备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4.3.2 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聚集体制备条件的选择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磁性微球固定化 CLEAs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吸附时间的确定
        4.4.2 载体活化的影响
        4.4.3 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的确定
        4.4.4 交联时间的确定
        4.4.5 纤维素酶添加量的确定
        4.4.6 交联温度的确定
        4.4.7 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参数
        4.4.8 扫描电子显微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设备
        5.2.1 主要试剂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制备
        5.3.2 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酶学性质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5.4.2 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 pH
        5.4.3 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
        5.4.4 固定化酶的 pH 稳定性
        5.4.5 固定化酶的储藏稳定性
        5.4.6 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性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3、本文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磁性复合粒子Fe3O4/SiO2/β-CD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磁性复合微球的概述及其分类
    1.2 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进展
        1.2.1 共混包埋法
        1.2.2 单体聚合法
        1.2.3 界面沉积法
        1.2.4 原位法
    1.3 环糊精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
    1.4 磁性复合微球的应用
        1.4.1 靶向给药
        1.4.2 细胞分离
        1.4.3 固定化酶
    1.5 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
第2章 磁性Fe_3O_4/SiO_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改性
        2.2.4 Fe_3O_4/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及预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柠檬酸改性Fe_3O_4纳米粒子对制备Fe_3O_4/SiO_2复合粒子的影响
        2.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3 全自动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4 复合微球的形貌观察及粒径分析
        2.3.5 磁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磁性复合微球Fe_3O_4/SiO_2/β-CD的制备及其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Fe_30O_4/SiO_2复合粒子的表面改性(氨基化)
        3.2.4 β-环糊精的改性(羧基化)
        3.2.5 磁性复合微球Fe_3O_4/SiO_2/β-CD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氨基化Fe_3O_4/SiO_2复合粒子的FT-IR分析
        3.3.2 羧基化β-环糊精的FT-IR分析
        3.3.3 磁性复合微球的形貌观察及粒径分析
        3.3.4 磁性复合微球的EDX能谱分析
        3.3.5 磁性能分析
        3.3.6 磁性复合微球的亲水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性复合微球的药物释放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
        4.2.2 仪器
        4.2.3 缓冲溶液的配置
        4.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4.2.5 磁性微球Fe_3O_4/SiO_2/β-CD对咖啡因的吸附
        4.2.6 药物释放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磁性微球Fe_3O_4/SiO_2/β-CD的药物缓释研究
        4.3.2 载药Fe_3O_4/SiO_2/β-CD磁性微球的稳定性测试
        4.3.3 载药量的测定
    4.4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荧光标记磁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肿瘤的治疗
        1.1.1 化学药物治疗
        1.1.2 肿瘤化疗的缺陷
    1.2 纳米载药系统
        1.2.1 纳米载药系统的性质及特点
        1.2.2 纳米载药系统分类
    1.3 磁靶向纳米载药系统概述
        1.3.1 磁性纳米球的结构
        1.3.2 磁性纳米球的特性
        1.3.3 磁性纳米球的热力学稳定性
        1.3.4 磁靶向载药系统的药代动力学
        1.3.5 磁性载药系统的靶向性评价
    1.4 磁靶向载药系统的制备
        1.4.1 磁流体的制备
        1.4.2 磁性纳米球的制备
    1.5 超细化药物的制备
        1.5.1 药物超细化的目的
        1.5.2 药物超细化的基本原理
        1.5.3 影响粉碎的因素
    1.6 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6.1 荧光探针的性质
        1.6.2 荧光探针应用举例
    1.7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7.1 研究背景
        1.7.2 研究思路
        1.7.3 研究内容
2 磁性无机核体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本章实验试剂与仪器分析
        2.1.1 本章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表征方法
    2.2 水热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磁流体
        2.2.1 实验部分
        2.2.2 实验结果表征
    2.3 油相热分解法制备Fe_3O_4磁流体
        2.3.1 实验部分
        2.3.2 实验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纳米磁性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3.1 本章实验试剂与仪器分析
        3.1.1 本章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表征方法
    3.2 实验部分
        3.2.1 磁性蛋白纳米微球制备条件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3.3.3 热重分析
        3.3.4 透射电镜分析
        3.3.5 磁性能分析
        3.3.6 微球亲水性测试
        3.3.7 合成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荧光标记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4.1 本章实验试剂与仪器分析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分析
        4.1.2 表征方法
    4.2 实验部分
        4.2.1 荧光标记蛋白质的反应机理
        4.2.2 预先荧光标记牛血清蛋白的方法
        4.2.3 先包覆后荧光标记磁性微球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3.1 红外光谱分析
        4.3.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4.3.3 热重分析
        4.3.4 透射电镜分析
        4.3.5 磁性能分析
        4.3.6 荧光对照分析
        4.3.7 合成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磁性四环素载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5.1 本章实验试剂与仪器分析
        5.1.1 本节实验试剂与仪器分析
        5.1.2 表征条件
    5.2 实验过程
        5.2.1 药物超细化处理
        5.2.2 超细化作用的必要性
        5.2.3 微球制备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红外光谱分析
        5.3.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5.3.3 热重分析
        5.3.4 透射电镜分析
        5.3.5 磁性能分析
        5.3.6 紫外光谱与高效液相色谱
        5.3.7 双硫键在生物体内分解情况的研究
        5.3.8 抑菌试验
        5.3.9 合成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荧光标记磁性抗癌载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6.1 本章实验试剂与仪器分析
        6.1.1 本章实验试剂与所需仪器
        6.1.2 表征分析方法
    6.2 实验部分
        6.2.1 药物超细化改性处理
        6.2.2 制备荧光修饰磁性抗癌载药微球
    6.3 结果与讨论
        6.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6.3.2 热重分析
        6.3.3 透射电镜及粒径分布分析
        6.3.4 磁性能分析
        6.3.5 荧光性质分析
        6.3.6 紫外光谱与高效液相色谱
        6.3.7 抗癌效能分析
        6.3.8 合成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节
7 结论
    7.1 本文结论
    7.2 本论文创新点
    7.3 本课题今后工作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期间研究成果

(9)超顺磁性蛋白微球荧光免疫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磁性纳米颗粒概述
        1.1.1 纳米、纳米材料、纳米技术
        1.1.2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现状
        1.1.3 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1.1.4 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2 磁性微球概述
        1.2.1 磁性微球分类
        1.2.2 生物医学用磁性微球特性
        1.2.3 磁性微球的主要制备方法
        1.2.4 磁性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3 免疫磁珠概述
        1.3.1 概念、结构和性质
        1.3.2 免疫磁珠制备
        1.3.3 微球的致敏方式
        1.3.4 免疫磁珠应用
    1.4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简介
        1.4.1 BAS 系统的反应原理
        1.4.2 BAS 系统的特点
        1.4.3 BAS 系统的应用
    1.5 急性心肌梗塞(AMI)
第二章 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γ-Fe_20_3 纳米粒子X 射线衍射分析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2.2.3 γ-Fe_20_3 纳米颗粒红外光谱表征分析
        2.2.4 磁性能表征结果分析
    2.3 讨论
        2.3.1 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2.3.2 马弗炉煅烧Fe_3O_4 法制备γ-Fe_20_3 纳米颗粒
    2.4 小结
第三章 白蛋白超顺磁性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HSA /γ-Fe_20_3 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3.2.2 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分析
        3.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分析
        3.2.4 FT-IR 光谱分析
        3.2.5 铁元素浓度测定
        3.2.6 磁性能测试结果
        3.2.7 磁响应性能测定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超顺磁性蛋白微球的亲和素修饰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3.1 Avidin 修饰HSA/γ-Fe_20_3 微球
        4.3.2 Avidin 与蛋白磁微球结合量的检测
    4.4 小结
第五章 超顺磁珠基的夹心荧光免疫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物素结合量测定
        5.2.2 荧光标记抗体的浓度测定
        5.2.3 免疫反应参数优化
        5.2.4 特异性分析
        5.2.5 荧光光谱(RLU)和光稳定性实验
        5.2.6 免疫分析结果
    5.3 讨论
        5.3.1 捕获抗体Anti-FABP10E1
        5.3.2 IMBs 及其制备
        5.3.3 磁珠基的夹心免疫分析
    5.4 小结
        5.4.1 免疫磁珠的制备
        5.4.2 检测抗体的荧光标记
        5.4.3 磁珠基的夹心荧光免疫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功能化磁性高分子纳米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载药系统
        1.1.1 纳米载药系统的主要类型
        1.1.2 纳米载药系统的性能
    1.2 磁靶向纳米载药系统简介
        1.2.1 磁性高分子纳米球的定义
        1.2.2 磁性高分子纳米球的结构分类
        1.2.3 磁性高分子纳米球的特性
        1.2.4 磁性高分子纳米球的生物应用要求
    1.3 磁性无机核体材料的制备
        1.3.1 固相法
        1.3.2 液相法
    1.4 磁性高分子纳米球的制备
        1.4.1 共沉淀法
        1.4.2 聚合—沉淀法
        1.4.3 聚合—吸附—包埋法
        1.4.4 配位法
        1.4.5 单体共聚法
    1.5 磁性微球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1.5.1 磁性微球在肿瘤磁靶向热疗中的应用
        1.5.2 磁性微球在肿瘤磁靶向化疗中的应用
        1.5.3 磁性微球在肿瘤磁靶向放疗中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背景
        1.6.2 研究思路
        1.6.3 主要研究内容
2 磁性无机核体材料的制备和选择
    2.1 本章实验试剂与仪器分析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测试条件
    2.2 盐助甘氨酸法制备系列 MeFe_2O_4(M=Ni、Co、Mg)纳米铁氧体
        2.2.1 实验部分
        2.2.2 盐助甘氨酸法制备 MeFe_2O_4的工艺优化
        2.2.3 高分散 MeFe_2O_4纳米晶形成的可能机理
        2.2.4 盐助甘氨酸法制备系列 MeFe_2O_4(Me=Co,Mg)
    2.3 改性共沉淀法制备油基 Fe_3O_4磁流体
        2.3.1 实验部分
        2.3.2 结果与讨论
    2.4 磁性无机核体材料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细乳液共聚法制备酰胺基化磁性高分子纳米球
    3.1 本章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理论基础
        3.2.1 细乳液体系的组成
        3.2.2 细乳液法的聚合机理
        3.2.3 细乳液法的乳化方式
        3.2.4 细乳液共聚法制备功能化磁性高分子纳米球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3.3.2 样品的制备
        3.3.3 样品的表征
    3.4 结果和讨论
        3.4.1 影响因素探讨
        3.4.2 产物磁含量的测定
        3.4.3 产物的磁性能分析
    3.5 细乳液共聚法制备磁性高分子纳米球的初步机理探讨
    3.6 本章小结
4 细乳液共聚法制备羧基化磁性高分子纳米球
    4.1 本章实验试剂及仪器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4.2.2 样品的制备
        4.2.3 样品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影响因素探讨
        4.3.2 产物磁含量的测定
        4.3.3 产物的磁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细乳液共聚法制备环氧基化磁性高分子纳米球
    5.1 本章实验试剂及仪器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5.2.2 样品的制备
        5.2.3 样品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FT-IR分析
        5.3.2 TEM分析
        5.3.3 TG分析
        5.3.4 VSM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普通羰基铼对功能化磁性纳米球的模拟标记实验
    6.1 本章实验试剂及仪器
    6.2 理论基础
    6.3 实验过程
        6.3.1 氨基化磁性纳米球的制备
        6.3.2 氨基化磁性纳米球固载组氨酸
        6.3.3 普通三羰基铼的合成
        6.3.4 普通三羰基铼对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球的模拟标记
    6.4 样品的表征
    6.5 结果与讨论
        6.5.1 氨基化磁性纳米球的表征
        6.5.2 氨基化磁性纳米球固载组氨酸产物的表征
        6.5.3 普通三羰基铼标记磁性纳米球产物的表征
    6.6 本章小结
7 全文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7.1 全文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其它工作

四、MMC白蛋白磁性微球的磁响应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紫外光引发制备壳聚糖基两亲型接枝絮凝剂与水处理应用研究[D]. 刘永芝. 重庆大学, 2020
  • [2]Fe3O4磁性复合功能微球制备及蛋白分离和光催化应用研究[D]. 侯雪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3]表面蛋白印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可控制备及识别机理[D]. 厉向杰.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5)
  • [4]磁性纳米复合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应用[D]. 王珍. 苏州大学, 2016(02)
  • [5]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及其性质研究[D]. 雷敬玲. 广西大学, 2015(05)
  • [6]磁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 谢晓灵.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3)
  • [7]磁性复合粒子Fe3O4/SiO2/β-CD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行为研究[D]. 郝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8]荧光标记磁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与表征[D]. 吴世曦.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9]超顺磁性蛋白微球荧光免疫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标志物的研究[D]. 王雪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10]功能化磁性高分子纳米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小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MMC白蛋白磁性微球的磁响应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