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调整甘肃省主要领导(论文文献综述)
中共甘肃省委[1](2021)在《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六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文中研究指明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20年10月10日至12月20日,中央第十五巡视组对甘肃省开展了常规巡视。2021年2月4日,中央巡视组向甘肃省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增强推进整改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
魏玉霞[2](2021)在《兰州物价与公教人员生活状况研究(1937-1949年)》文中认为
方锦波[3](2021)在《兰州三线企业的环境问题与治理研究(1964-1990)》文中研究说明
苏亚超[4](2021)在《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扶贫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三西”是指甘肃河西、以甘肃定西市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以及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改善这一地区“苦瘠甲于天下”的贫困面貌,甘肃省虽先后开展了“兴西济中”和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等一系列扶贫项目,但皆因资金、物资、人力等方面问题而后劲不足。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在知悉这一情况后,批准了由甘肃省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针对“三西”连片贫困区域一同协商策划的扶贫项目,并于1983年正式启动。依据“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两年巩固提高”的基本规划,各地在能源、林草、农业、水利、智力教育、移民、产业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党政领导责任制,至1992年顺利完成了十年预期目标。因此,本文以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的发展进程着手,主要从背景、实施策略以及所产生的成效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探析。“三西”地区在二十世纪开展的这项以解决群众温饱为目的、大规模的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活动,在解决“三西”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增强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当时实现区域现代化建设、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大战略决策。
赵雪[5](2021)在《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综合治理黄河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了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实施,中国政府争取到苏联的技术援助,并以苏联的治河理念为指导。有关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关注。而这段被尘封的历史本身,既直接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同时还记刻下新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对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是通过社会调研及主要运用史料学的方法,在档案和各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利、林业、农业等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将该时期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活动、苏联理念对中国治黄的影响、苏联援助治黄的意义和问题等内容作为考察视角,以对中国黄河治理史、中苏关系史等进行拓展性与深入性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整理与探讨,并从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始终受到中苏关系发展与变化的影响。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是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提供援助的重要前提,而中苏关系的恶化是苏联给予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半途而废的根本因素。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导致了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工作的中断,而且直接影响到当时黄河综合治理规划目标的实现。
张小虎[6](2021)在《甘肃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现状及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和主要渠道,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教育部和中宣部规定每一位大学生必须修读“形势与政策”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渠道,也是针对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发展态势进行认识分析,对党和国家政策进行引导教育的主要路径,主要是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政育人、铸魂育人的效果,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影响力,发展形势与政策教学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中之重。国内学者在党和国家相关文件要求的基础上,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路径上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选择以甘肃省高校为例,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甘肃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设置、现状、原因、路径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从甘肃省高校在建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课堂规模、课程考核、新媒体新技术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剖析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发展的路径。
徐莎莎[7](2021)在《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址的变迁对全县乃至周边地区都是一件大事。本文以新中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迁址的县城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史料,得出相应的结论。首先,理清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总共有401个县级政区迁址县城,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皆有之。空间分布上除西南地区分布较多以外,其余地区数值分布较均。迁址次数方面,全国各地区都是以一次迁址为主,迁址次数与迁址个数呈反比,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迁址次数所占的比例有着细微的差别;时间分布上,县城迁址集中在建国初期,整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其次,分析总结出影响县城迁址的因素。通过分析,本文概括了县城迁址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势、水源、地理位置、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以及行政区划调整、交通、经济发展、水利工程修建、匪患、开展行政工作等人为因素。再次,以江华瑶族自治县城、长江三峡库区移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迁址为例,作为个案分析,具体阐述不同因素影响下县城迁址的具体情况,以小窥大,从个性中寻找共性,归纳概括县城迁址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最后,通过前文的阐述,分析得出县城迁址总体上是一个以官方为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官方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民众的参与度较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县城迁址会引发民众不满,从而导致县城迁址作罢。县城迁址整体上以积极影响为主,迁址后促进了县境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了当地的民生状况,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旧县城的历史文物等等。但是县城迁址也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比如致使迁出地经济衰退、地名混乱等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政府在决定县城迁址时,应该实地调查新址的各种情况,决策时谨慎为之,做好科学规划,科学建城,避免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对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李蔚暄[8](2021)在《“条块”管理下的制度张力——以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为中心的考察(1958—1962)》文中提出"条条"与"块块"是中国计划经济中两种主要的管理体制。"大跃进"时期,国家对"一五"时期形成的"条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大量企业和经济管理权力下放地方,从而形成了"块块"管理体制。但此次改革却造成了全国工业管理的混乱,"条块"管理制度之间的张力是造成这一现象重要的原因。在计划管理体制与对企业领导关系两个方面,"条块"之间均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企业不得不通过与上级"讨价还价"来化解实际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条块"管理中的制度性矛盾。"条块"管理制度之间的张力,使得"条块"权力划分始终难以达成平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治乱循环,从而对计划经济时期及其后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雪[9](2021)在《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甘肃日报》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脱贫攻坚报道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对所涉及的720篇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在研究中运用坦卡特的框架清单,并结合研究需要,从报道数量、报道地域、报道视角、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消息来源八个方向进行了类目建构。得出《甘肃日报》在脱贫报道中,数量稳中有所增加、地域涉及广泛但有重点、官方视角为主、消息通讯体裁并重、版面数量多并增加专版、正面倾向为主、政治类主题多、官方消息来源占比高等报道特点。又通过臧国仁教授的三层次框架理论,总结出《甘肃日报》在脱贫相关报道中常使用的框架为:政治政策框架、典型引领框架、脱贫措施框架、成效对比框架,其中政治政策框架占比最高。呈现出的特征为:政策指引性强、党报属性明显、正面宣传为主、注重舆论引导的特点。相应的也可以发现,在《甘肃日报》的脱贫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报道主题比例不均衡、从官方视角进行的报道多、对于脱贫主体的报道占比较小、文风、结构方面的固化问题、相应的社会舆论监督功能行使少等问题。
柳泽兴[10](2021)在《重构连接:甘肃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和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自提出以来,在全国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随着物理空间的打造和硬件设施的建设告一段落,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为重点。甘肃作为欠发达地区,媒体融合成效关乎全局。本研究以甘肃省县级融媒体中心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在回顾甘肃省县级媒体融合典型模式和政策路径的基础上,总结了甘肃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关对策。在案例分析中,本研究选取了庆城、玉门和陇南的媒体融合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甘肃省媒体融合路径呈现出多元探索和省级统筹的特点。在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出前,庆城、玉门和陇南就开始了自主探索媒体融合的进程。庆城通过连接平台资源,入驻大平台,打造自主平台的方式拓展媒体边界;玉门通过连接服务资源,打造综合服务平台“爱玉门”APP的方式推动媒体融合;陇南通过连接数据资源,借助产业升级,联通市—县层级的方式,实现纵向融合。三者都体现出多元探索、自发连接的特点。随着媒体融合政策路径下“新甘肃云”省级技术平台的建设,从上到下、整体连接格局逐渐形成。在访谈中,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的形式对甘肃省内多个县/区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市/县宣传部工作人员、媒体融合领域的专家和老师等17人进行访谈,部分结合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和总结甘肃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当下甘肃省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围绕着内容生产能力建设、传播渠道拓展、媒体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展开,有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运行机制的灵活性有待提升、平台建设过程中缺乏多方协同、与用户未能建立有效连接、服务资源的连接进展较慢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深度嵌入基层社会治理进程中,在县域实现广泛和有效的连接。首先需要重构县级融媒体中心与政府的连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政民沟通平台;其次需要重构县级融媒体中心与平台的连接,推动多平台共建,加强资源共享;第三需要重构县级融媒体中心与用户的连接,重回基层,遏制“新闻荒漠”、重建共同体,建立情感连接;最后需要重构县级融媒体中心与服务的连接,争取政府购买服务、连接公共服务、承接政务服务、拓展增值服务。通过重构县域连接,加强县域多元主体间的交流互动,组织协商,最终实现基层善治。
二、中央调整甘肃省主要领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央调整甘肃省主要领导(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六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论文提纲范文)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增强推进整改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
二、坚持从严从实整改,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务实过硬的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
三、巩固和拓展整改成果,努力开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4)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扶贫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准备工作 |
(一)研究方法 |
(二)准备工作 |
第一章 “三西”建设的背景 |
第一节 “三西”地区的基本状况 |
一、自然状况 |
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二节 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与“兴西济中” |
一、河西商品粮基地 |
二、“兴西济中” |
第三节 “三西”建设决策的提出 |
第二章 1983 年至1992 年“三西”建设决策实施 |
第一节 “三西”地区建设的基本路径 |
一、甘肃开展“两西”建设 |
二、宁夏西海固地区实现“三条路”并走 |
第二节 “三西”建设决策实施的具体策略 |
一、三年停止破坏(1983-1985):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 |
二、五年解决温饱(1986-1990):移民和支柱产业建设 |
三、两年巩固提高(1991-1992):构建党政领导责任制 |
第三章 1983 年至1992 年“三西”建设决策的实施成效 |
第一节 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 |
第二节 促进了“三西”地区各业发展 |
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二、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
三、区域性支柱产业开始形成 |
第三节 增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
一、坚持宗旨,为人民办实事 |
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
三、团结一致,动员全社会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 |
第二节 中苏关系的恶化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 |
第一节 治理黄河的历史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黄河问题 |
第三节 国家治理黄河机构的建立 |
第四节 黄河综合规划的制定 |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 |
第一节 中国提出援助治理黄河的请求 |
第二节 苏联决定援助中国治理黄河 |
第三节 苏联援华专家的保障条件 |
第四节 苏联援助治黄工作的开展 |
第五节 苏联专家撤走后的黄河治理 |
第四章 20 世纪50 年代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 |
第一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 |
第二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问题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辞 |
(6)甘肃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现状及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调查研究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归纳总结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五)访谈法 |
第一章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概述 |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涵和特征 |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涵 |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征 |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容 |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发展历程 |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基本内容 |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
(一)有利于挖掘课程内涵,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
(二)有助于引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 |
(三)有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四)有利于及时了解、认清国内外社会发展形势 |
第二章 甘肃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现状 |
一、甘肃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调查说明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 |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甘肃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现状 |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管理体系状况 |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运行状况 |
(四)“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状况 |
(五)关于访谈内容方面 |
三、甘肃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取得的成绩与基本经验总结 |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取得的成绩 |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取得的基本经验 |
第三章 甘肃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面临的问题原因剖析 |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问题原因剖析 |
(一)教学管理不规范 |
(二)督导督查机制执行力不高 |
二、师资结构缺乏合理性问题原因剖析 |
(一)师资背景不同 |
(二)师资学习培训有待加强 |
三、课程建设不完善问题原因剖析 |
(一)课堂教学规模太大 |
(二)教学形式单调、方法单一 |
(三)网络阵地建设有待加强 |
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问题原因剖析 |
(一)考核形式不够丰富和灵活 |
(二)考核观念需要更新 |
第四章 甘肃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路径优化对策思考 |
一、进一步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体制 |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 |
(二)完善教学督导督查机制 |
(三)增强参与部门之间的合力 |
二、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择优遴选教师队伍 |
(二)提高集体备课程度 |
(三)加强师资培训 |
(四)聘请先进模范人物进校讲学 |
三、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范化 |
(一)加强教学管理且保证规范教学 |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手段 |
(三)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并增强内容时效性 |
(四)推动甘肃省特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 |
四、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
(一)完善考核方式 |
(二)转变考核观念和健全考核机制 |
五、加强网络新媒体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Ⅱ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问卷调查结果 |
附录Ⅲ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
(二)计量分析法 |
(三)图表分析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历史时期政区研究 |
(二)现代行政区划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县城迁址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县城和县级政区 |
二、县城迁址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中心地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第二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时空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情况 |
一、东北地区 |
二、华北地区 |
三、华东地区 |
四、华中地区 |
五、华南地区 |
六、西南地区 |
七、西北地区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空间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时间分析 |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一、地形地势 |
二、水源 |
三、地理位置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人为因素 |
一、行政区划调整 |
二、交通 |
三、经济 |
四、水电站、水库、河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 |
五、匪患、战略等政治军事因素 |
六、政府开展工作 |
七、其他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行政区划调整引起的迁址——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 |
第二节 三峡库区县城迁址 |
第三节 综合因素带来的县城变迁——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迁址为例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县城迁址的特点 |
一、县城迁址是一个协调矛盾的过程 |
二、县城迁址缓冲时间越来越长 |
三、县城迁址是官方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 |
第二节 县城迁址的影响 |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
三、对“移民”和“土着民”融合问题的影响 |
四、对地名的影响 |
第三节 县城迁址的借鉴意义 |
一、政府决策时,应慎之又慎 |
二、协调新城与旧城的发展关系 |
三、注重科学规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条块”管理下的制度张力——以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为中心的考察(1958—1962)(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从集权到分权:20世纪50年代“条块”管理的变化 |
二 “变轨”的计划:计划管理中的“条块”矛盾 |
三 部委与地方党委:企业领导关系中的“条块”分歧 |
四 “讨价还价”:企业应对“条块”分歧的方式 |
结 语 |
(9)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
1.3.2 脱贫攻坚报道的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框架理论 |
1.4.2 脱贫报道 |
1.5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设计 |
1.5.3 分析类目的建立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甘肃日报》脱贫新闻报道的类目分析 |
2.1 报道数量:稳中有所增长 |
2.2 报道地域:涉及全省重点突出 |
2.3 报道视角:以官方视角为主 |
2.4 报道体裁:消息、通讯为主 |
2.5 报道版面:版面多、要闻版为主 |
2.6 报道倾向:负面倾向过少 |
2.7 报道主题:以政策动态为主 |
2.8 报道来源:自采新闻数量多 |
2.9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
3.1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框架类型 |
3.2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框架及文本分析 |
3.2.1 政治政策框架:脱贫政策发布解读 |
3.2.2 脱贫措施框架:体现具体措施 |
3.2.3 典型引领框架:正面宣传塑造正面形象 |
3.2.4 成效对比框架:体现脱贫成效 |
3.3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特点与问题 |
4.1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特点 |
4.1.1 政策指引性强,党报属性明显 |
4.1.2 正面宣传为主,注重舆论引导 |
4.1.3 “软化”硬新闻 |
4.2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问题 |
4.2.1 报道主题比例不均衡 |
4.2.2 报道结构、文风固化 |
4.2.3 舆论监督缺位 |
4.2.4 报道来源偏强势 |
4.3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本文研究样本 |
(10)重构连接:甘肃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从自发连接到整体连接:甘肃省县级媒体融合的路径探究 |
一、自发连接:甘肃省县级媒体融合路径的多元探索 |
二、整体连接:甘肃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下的“全省一张网” |
第二章 初建连接:甘肃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及探索 |
一、重视内容生产能力建设 |
二、探索扩大传播渠道 |
三、加强媒体人才培养 |
四、小结 |
第三章 连接之困:甘肃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运行机制的灵活性有待提升 |
二、平台建设过程中缺乏多方协同 |
三、与用户未能建立有效连接 |
四、服务资源的连接进展较慢 |
第四章 重构连接:甘肃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及思考 |
一、重构县级融媒体中心与政府的连接 |
二、重构县级融媒体中心与平台的连接 |
三、重构县级融媒体中心与用户的连接 |
四、重构县级融媒体中心与服务的连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央调整甘肃省主要领导(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六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N]. 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日报, 2021
- [2]兰州物价与公教人员生活状况研究(1937-1949年)[D]. 魏玉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兰州三线企业的环境问题与治理研究(1964-1990)[D]. 方锦波. 兰州大学, 2021
- [4]1983年至1992年“三西”建设扶贫战略研究[D]. 苏亚超.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5]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D]. 赵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6]甘肃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现状及路径优化研究[D]. 张小虎.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7]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D]. 徐莎莎. 西南大学, 2021(01)
- [8]“条块”管理下的制度张力——以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为中心的考察(1958—1962)[J]. 李蔚暄. 史林, 2021(02)
- [9]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D]. 杨雪. 兰州大学, 2021(12)
- [10]重构连接:甘肃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柳泽兴. 兰州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