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省商业批发业的现状、问题和改革发展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胡添钰[1](2021)在《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起我国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这预示着个人所得税的地位在提升,完善的征管体制会让个税更好的发展。国家的征税主体逐渐由企业转向自然人,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直接税,也是与我国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税种。在经受了改革后的首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考验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不足已经显而易见。传统意义上对企业的征管方法满足不了对自然人纳税人征管的需求,加快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改革步伐符合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以改革后的新个人所得税政策为整体背景,以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为研究对象,以税收博弈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在个人所得税管理岗位的工作经验及税务部门掌握的个人所得税的真实数据,对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的征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个人所得税申报征收方式有局限性、自然人信息真实性难核实、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力量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从人员配置、纳税对象、征管系统、信息获取、惩处力度及税收宣传等方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对江苏省和广东省的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经验的借鉴,对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及当地政府需完善相关税收征管政策、加强其他部门与税务部门间的交流协作以及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系统;基层税务部门需加大对纳税人的培训力度、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税务干部的征管力量以及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加强对税务干部的业务能力培训,加大对纳税人的培训力度,加大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执法力度。本文结合笔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合当下实际,从新余市市情出发,结合两个理论,提出高效有用的建议来提高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质量。
徐小云[2](2021)在《京津冀流通业协同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极之一,是提升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为国家层面的规划,表明了在当下经济发展中京津冀协同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行离不开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流通业在三地间的协同发展是推进区域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国家一直重视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颁布出台各项政策促进流通业的向好发展。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背景下,流通业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推进流通业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基础理论。然后从流通业子产业的角度切入,将流通业定义为覆盖批发业、零售业、物流业这三大子产业的集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内涵:京津冀流通业通过内部子产业在不同的地区配置资源以及在子产业与子产业之间展开合作这两个维度,从而实现京津冀流通业系统整体发展的有序性。其次,本文具体分析了流通业在三地协同的发展环境。依据上述两个维度分别分析了京津冀流通业子产业自身在区域内协同和区域内子产业间协同的发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京津冀流通业的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模型。下一步是对京津冀流通业进行定量测度,在测得京津冀流通业整体协同水平的前提下,从子产业自身在区域内的协同和区域内子产业间的协同两个角度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京津冀流通业的协同水平。结果显示,一方面子产业自身在区域内的协同水平表现为:(1)物流业在京津冀三地间发展进程不一,协同增速放缓;(2)批发业在京津冀三地内的协同性整体水平不高。而另一方面区域内子产业间的协同水平则表现为:(1)区域物流与本地零售业协同水平较低、区域物流与区域批发协同进程稳定上升;(2)区域批发业与本地零售业协同进程尚未稳定,产业间协同水平波动大。进一步的,根据上述实证结果得出了影响子产业内部协同的具体原因。最后,本文从京津冀流通业子产业具体协同的方式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协同的对策建议。
徐衍[3](2021)在《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方向。农村微型企业作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呈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伴随着农村微型企业数量增长,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问题凸显,着重表现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能力弱、动力低的现实困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发源地,完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税费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现代农业水平高,但地区营商环境差,如何有效助力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已成为东北地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全面振兴关注的焦点。那么,在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不佳情况下,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现状如何?其“成长困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促进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都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而现有研究中,关于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研究还缺乏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交叉研究范式探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营商环境不佳情境下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问题。因此,开展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不仅利于各项纾难解困扶持政策落地,还能为农村微型企业家决策提供参考,丰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外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决策参考价值。本文按照“基础理论阐述—环境特征刻画—系统实证分析—理论实践探讨”的逻辑方案展开研究。首先,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学理标准和法定标准上阐述微型企业、农村微型企业的内涵,介绍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内涵特征,明确研究基础理论,并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剖析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环境,分析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基本现状,论述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内外部困境,揭示其困境形成根源是企业成长动力不足、地区营商环境不佳、地区体制机制不活。其次,遵循复杂系统理论研究模式,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改进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机理的“动因—阶段—路径”分析框架,论述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识别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再成长期阈值,归纳得出以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及其合力为动力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路径。再次,从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状态和成长程度双维度出发,阐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因素选取理论依据和内在逻辑,构建出基于拓展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利用东北地区807份微观企业实际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得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有形制度环境、创业机会识别、朋友、情感信任和社会信任。然后,在融合彭罗斯企业资源成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GEM法、Pearson法和变差系数全面筛选并构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开展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后发现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要素包括成长资源、成长战略、成长能力三方面,可划分为波动增长、平稳增长、波动下降和平稳下降四种类型。最后,通过借鉴典型国家和东部省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从农村微型企业和制度安排两个层面提出具体、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王超胜[4](2020)在《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互联网是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到工业制造生产系统,通过感应技术实现资源要素的数字化,以工业网络大宽带为媒介传输数据信息,从而实现资源要素的全面共享融合,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产品的质量及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从而激发生产力,重构全球工业系统,为世界经济打造新动能、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工业互联网技术是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技术核心,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工业能力和工业水平提升的关键引擎。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国家不断发布政策引导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是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应用的先行者,通过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因此本文在国内外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借鉴财务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然后对工业互联网概念进行界定、对研究对象做出相关说明,结合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以及发展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产业模式,建立可以代表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特点的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形成了以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获取政策扶持能力等主因子,并对其财务竞争力做出综合财务评价,然后从综合评分得分和主成分得分的角度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存在的问题点,针对问题点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提升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为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陈阳[5](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指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张丽斯[6](2020)在《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及改造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清平中药材市场位于广州西关地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集散地型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清平市场现今的市场规模和地位由西关地区悠久的商业活动、成行成市的中药材行业发展而来,具有较明确的发展阶段和特点。随着旧城更新工作对历史脉络愈加重视,政策影响下市中心批发业态的外迁,以及人们对市场空间更高的公共性需求,清平市场将进入下一个转型阶段。本文通过历史梳理、现状调研,分析清平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动因和空间特征,从市场与城市、市场与街区、市场建筑自身出发探讨改造措施,使其适应新时期旧城更新需求,为其他专业市场的改造提供借鉴。研究过程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要阐述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分类,明确清平市场的类型划分,确定研究范围。第二章引入分析方法,对已有的市场建筑研究、理论进行综述。类型形态学是一种从时间维度阅读城市物质空间的研究方法,在国外已有较多讨论,对我国研究城市形态有着重要借鉴作用。利用类型形态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市场的演变进行解读。第三章以时间为脉络,系统梳理清平市场发展的各阶段,总结其阶段特征和形成动因,提出市场发展所面临挑战和机遇。第四章着重清平市场物质空间的分析。提炼出各时期中的形态分布特点、典型街道类型和建筑类型,分析各类型的空间特点及优劣。分析其现存物质空间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潜力,为市场改造策略制定提供切入点。第五章为案例借鉴。从城市、社区、建筑三个尺度,分析已有的市场改造的案例,探讨市场如何回应城市需求、处理与社区的关系,并通过形态设计、功能调整等措施视线自我更新,为清平市场的改造提供思路和借鉴。第六章为改造策略研究。以清平市场二期项目为例,明确清平市场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改造潜力,提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探讨市场如何回应旧城区历史保护要求,在保持商业活力的同时,为城市创造公共空间,形成新一代清平与城市的对话。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提出不足之处。
王宏宇[7](2020)在《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成本处于调整的重要时期,要素成本的上升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经济开放和共享程度的不断增加,要素资源具有从低价值区域到高价值区域转移的倾向。区域经济差异和资源日益紧缺,粮食主产区的各要素资源成本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总体上存在着生产效率低、生产利润低以及经济效益低的弱质状态尚未彻底改变的问题,产业升级面临着巨大挑战。要素成本的上升将会影响粮食主产区的产业升级,然而对于这种影响国内外学者尚未有统一定论。因此,如何在综合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推动产业升级是粮食主产区发展的重要挑战。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识别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战略制定和政府引导对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识别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判断综合成本上升趋势。在界定综合成本、资源配置与产业升级的概念的基础上,理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和效益、效率测度,识别综合成本上升的趋势,判断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识别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粮食主产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和必然趋势。其次,在识别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我国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的合理性。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能够综合反映地区资源禀赋特点及其约束下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综合分析模型,进一步测度我国三次产业的技术效率、效益和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合理性,对综合成本上升的趋势下,粮食主产区产业发展现状做出判断。第三,通过产业边界模型,探索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的产业升级目标。根据厂商理论,将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联系在一起,探索综合成本对产业边界、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产业配置比例的影响机制,能够识别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的最优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粮食主产区的数据,分析得出综合成本上升与产业升级目标之间的变动关系,识别综合成本变动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及相应最优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第四,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识别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的两种主要的影响路径,为政府制定调整对策提供依据。首先,识别“要素资源流动-产业升级路径”,通过构建综合成本驱动的资源流动与产业结构演化模型,识别综合成本上升对资源流动的驱动下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其次,识别“创新拉动-产业升级路径”,构建综合成本驱动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化模型,识别综合成本、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探索综合成本对创新的影响传导下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的路径。最后,根据综合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及影响路径,分析总结我国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问题和升级偏差,从路径优化的角度对粮食主产区的产业升级提出具体政府引导对策,提高粮食主产区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应。研究以综合成本上升为切入点,从粮食主产区的资源约束和成本推动的角度确立我国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目标和定位,充分考虑了粮食主产区产业转移和升级中的资源约束和系统约束,从综合成本上升和资源配置的视角研究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不仅可以维持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同时可以促进第一产业为主要规模产业的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协同优化,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能提高粮食主产区经济战略地位,提高相关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康正宁[8](2020)在《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机理与投入产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基础设施正处在高速建设中。信息化成为这场建设的主角之一,而智慧城市是其高级的表现形式,它是信息化的城市形态,更是新型城市建设的理念,是城市发展的新方式。基础设施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从多种途径拉动经济增长。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有助于直接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升我国城市经济社会运行效率,还为美化城市生态、减少交通拥堵、解决“马路拉链”等遗留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相关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对智慧城市尤其是其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测度和评价能为政府部门和城市规划者的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目前,智慧城市的评价方法多针对信息系统项目,并主要集中在局部地区、特定产业部门以及特定项目的效益评估上,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研究和测度的文章较少。本文从研究经济学领域中智慧城市相关文献开始,参考了大量信息系统评价的文献,从经济学经典理论导出进一步研究方法。接着本文分析了城市化和信息化的互动对智慧城市带来的影响,引出了智慧城市的理念,并研究了智慧城市的内涵,而后界定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范围,从信息化和城市化的不同视角对智慧城市建设框架进行研究,然后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的成功智慧城市试点案例;深入研究了智慧城市基础设建设对经济拉动的机理,理清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非基础设施的投资顺序,并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产业带动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影响经济产出的背后机制;然后使用了投入产出法对我国智慧城市相关产业部门的投资拉动效应进行了评估,评估了投资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部门间拉动的增加值和对就业的拉动效力,阐述了对智慧城市分析的启示;最后,综合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评估我国70个试点智慧城市的经济效率。现有研究在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拉动效应时,多局限于对总产出的拉动效应,而对增加值和就业的拉动效应的估算是创新的方式。本文基于WIOD非竞争投入产出表,运用里昂惕夫需求拉动模型,从总产出、产出增加值、就业三个维度实证测算了各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中国试点智慧城市从国家选定并公布、城市开始建设至今共3年有余,从城市视角对智慧城市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本文综合使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率进行静态和动的评价。首先根据2014年数据,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下,综合使用三阶段数据包络模型和超效率分析模型估计了我国试点城市中70个地级市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率,然后使用Malmquist指数法比较试点城市在加入试点前的2011年和加入试点后2014年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最后使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估算城市基础设施对产出的系数,并分析各城市经济效率。我国地区投资效率差异明显,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分析发现试点城市中武汉的效率最高,石家庄、太原、无锡等九个城市经济发展受到源自教育、人口等方面的约束。根据Malmquist模型的分析发现,在2011到2014年间,试点城市Malmquist指数几何平均值为1.021,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且上升幅度高于全国效率提升幅度。我国试点城市效率改善主要源于综合效率改善,综合效率提升又主要源于资源利用效率上升。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基础设施效率进行了再评估,发现管道等市政设施一方面对产出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劳动或资本影响投入产出效率。SFA分析也表明无效率,并非环境噪声等难以控制的因素是我国各试点城市产出低于生产前沿的主要原因。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应当以基础设施投入为主。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建议,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从城市视角出发先行规划,按不同城市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个性化建设方案。优先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并灵活的采取不同的投资形式。在设计时多考虑产业协同的作用,促进产城融合的新型智慧城市形态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将对未来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全面影响,智慧城市的规划也牵涉到城市政治、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本文侧重于分析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率研究,是我国现阶段的智慧城市的重点问题。未来分析可向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长期经济效应,智慧城市上层应用系统的深入研究,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对政治、文化方向扩展。在数据允许前提下,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使用本文的方法对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更加准确的测度。
李薪茹[9](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单衍菲[10](2019)在《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主导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丰富又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渐成为了拥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制造业第一大国。但由于人口红利,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的逐渐丧失和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垄断加强,我国制造业陷入了“低端锁定”“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传统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智能化升级趋势,制造业生产方式逐渐由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因此在当前以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下,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成为未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被理论界和企业界广泛认为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聚焦2015-2018年工信部公布的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进行研究,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梳理国内外智能制造和创新价值链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分析现有研究的欠缺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进而通过对智能制造企业升级路径和创新效率评价的理论总结,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智能制造企业升级创新过程拆分为创新技术研发阶段和创新成果转化阶段,构建智能制造企业升级创新过程的两阶段链式网络DEA理论模型;之后通过实证分析测度制造企业通过运用智能制造技术推动升级过程的创新效率变化,又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具体因素,最后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为未来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建议。结果表明,无论是从行业比较,地区比较,还是企业性质比较,中国制造企业第一阶段创新技术研发效率都比第二阶段创新成果转化效率高。目前影响企业整体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还是创新技术研发效率,而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是拉低整体效率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创新在技术研发、开发专利上创新做的较好,而专利技术能否有效转化为企业效益成了困扰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命题。另一方面,从具体影响因素来分析,企业获利能力、政府补贴对提高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税收负担对智能制造企业效率提高具有反向作用,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提高成U型相关关系。
二、江苏省商业批发业的现状、问题和改革发展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商业批发业的现状、问题和改革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2 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税收博弈理论 |
2.3 税收理论的启示 |
3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及征管现状 |
3.1 新余市税收基本情况 |
3.1.1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基本情况 |
3.1.2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基本情况 |
3.1.3 新余市税务局基本情况 |
3.2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现状 |
3.2.1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覆盖广 |
3.2.2 门市代开发票日渐规范 |
3.2.3 总部经济影响管理对象增多 |
3.2.4 注重宣传及纳税服务 |
4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
4.1.1 个人所得税申报征收方式较为局限 |
4.1.2 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乏力 |
4.1.3 自然人信息真实性难核实 |
4.2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原因分析 |
4.2.1 人员配置不科学,机构设置不合理 |
4.2.2 纳税对象设置难显公平 |
4.2.3 自然人电子税务局不完善 |
4.2.4 税收征纳信息不对称 |
4.2.5 对偷逃税款惩处力度不够 |
4.2.6 对个人所得税宣传不够全面 |
5 国内其他省市先进经验借鉴 |
5.1 江苏省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实践经验 |
5.2 江西省安福县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实践经验 |
5.3 国内经验对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启示 |
6 提升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建议 |
6.1 国家税务总局和政府支持 |
6.1.1 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相关法律法规 |
6.1.2 加强其他部门和税务部门间的交流协作 |
6.1.3 完善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的配置 |
6.2 基层税务部门层面 |
6.2.1 加大宣传及培训力度 |
6.2.2 优化纳税服务 |
6.2.3 加强税务干部的征管力量 |
6.2.4 加大税收执法力度 |
附录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京津冀流通业协同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产业协同与区域发展的相关性 |
1.2.2 关于流通业协同发展 |
1.2.3 关于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 |
1.2.4 简要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基础理论与概念界定 |
2.1 基础理论 |
2.1.1 协同学理论 |
2.1.2 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理论 |
2.1.3 流通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流通业 |
2.2.2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 |
3 京津冀流通业的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3.1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的发展环境 |
3.1.1 宏观制度层面保障 |
3.1.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3.1.3 互联网、数字化引领科学技术快速变革 |
3.2 子产业在区域内协同的发展成效 |
3.2.1 物流业在京津冀三地之间协同的发展成效 |
3.2.2 批发业在京津冀三地之间协同的发展成效 |
3.3 区域内子产业之间协同的发展成效 |
3.3.1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与本地零售业协同的发展成效 |
3.3.2 京津冀区域批发业与本地零售业协同的发展成效 |
3.3.3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与区域批发业协同的发展成效 |
3.4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物流业、批发业三地布局同质、区域互补性不足 |
3.4.2 物流、批发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不足,产业间协同能力弱 |
3.4.3 区域物流业与区域批发业、本地零售业的供需不匹配 |
3.4.4 区域批发业与本地零售业同质竞争现象激烈 |
4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水平测度模型的构建 |
4.1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
4.1.1 序参量 |
4.1.2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
4.1.3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3 流通业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物流业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 |
4.3.2 批发业、零售业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 |
5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水平测度的实证分析 |
5.1 京津冀流通业整体协同水平测度 |
5.2 子产业在区域内协同水平的测度 |
5.2.1 物流业在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协同度 |
5.2.2 批发业在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协同度 |
5.3 区域内子产业之间协同水平的测度 |
5.3.1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与本地零售业之间的协同度 |
5.3.2 京津冀区域批发业与本地零售业之间的协同度 |
5.3.3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与区域批发业之间的协同度 |
5.4 影响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子产业内部分析 |
6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
6.1.1 物流业错位发展,形成合理布局 |
6.1.2 营造发展环境,创新物流发展动能 |
6.1.3 引导区域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6.2 京津冀批发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
6.2.1 加大批发市场整改力度,促进批发市场区域合作与标准化 |
6.2.2 发展平台经济,走互联网化、数字化的批发业发展道路 |
6.2.3 激发批发企业经营活力,不断创新经营模式 |
6.3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区域批发、本地零售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
6.3.1 建立区域物流共享-批零线上管理体系 |
6.3.2 成立连接区域物流与批发零售的企业动态联盟 |
6.3.3 培育“区域批发业-零售业”一体化运营模式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微型企业 |
2.1.2 农村微型企业 |
2.1.3 企业成长 |
2.1.4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成长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耗散结构理论 |
2.2.4 计划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现状分析 |
3.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环境分析 |
3.1.1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
3.1.2 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2 东北地区微型企业成长现状分析 |
3.2.1 微型企业数量与占比 |
3.2.2 微型企业的就业人数 |
3.2.3 微型企业行业与增值 |
3.2.4 微型企业运行的状态 |
3.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困境 |
3.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内部困境 |
3.3.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外部困境 |
3.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困境的原因 |
3.4.1 企业成长动力不足 |
3.4.2 地区营商环境不佳 |
3.4.3 区域体制机制不活 |
3.5 本章小结 |
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机理分析 |
4.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机理框架构建 |
4.2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分析 |
4.2.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来源 |
4.2.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模型 |
4.2.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解析 |
4.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阶段分析 |
4.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阶段划分 |
4.3.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阶段特征 |
4.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路径分析 |
4.4.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资源禀赋路径 |
4.4.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制度变迁路径 |
4.4.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技术进步路径 |
4.4.4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三元合力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5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5.1.1 行为态度 |
5.1.2 主观规范 |
5.1.3 感知行为控制 |
5.1.4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2 样本来源与变量选择 |
5.2.1 样本来源 |
5.2.2 样本特征 |
5.2.3 变量选择 |
5.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交叉分析 |
5.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水平分析 |
5.3.2 企业行为态度与企业成长 |
5.3.3 企业主观规范与企业成长 |
5.3.4 企业感知行为控制与企业成长 |
5.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5.4.1 实证模型 |
5.4.2 模型检验 |
5.4.3 估计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 |
6.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理论分析 |
6.1.1 成长资源 |
6.1.2 成长能力 |
6.1.3 成长战略 |
6.1.4 成长性评价理论模型 |
6.2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指标选择 |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
6.2.3 评价指标关键性筛选 |
6.2.4 评价指标相关性筛选 |
6.2.5 评价指标代表性筛选 |
6.2.6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6.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 |
6.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思路 |
6.3.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 |
6.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实证评价 |
6.4.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指标权重 |
6.4.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水平分析 |
6.4.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分类分析 |
6.4.4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共性问题 |
6.4.5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差异解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
7.1 国外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1.1 美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1.2 日本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1.3 德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 国内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1 上海市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2 江苏省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3 浙江省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3 国内外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对东北地区的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促进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政策建议 |
8.1 农村微型企业政策建议 |
8.1.1 夯实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资源 |
8.1.2 提高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能力 |
8.1.3 实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战略 |
8.1.4 搭建农村微型企业社会信任 |
8.2 制度建设政策建议 |
8.2.1 推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长效政策 |
8.2.2 优化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有形环境 |
8.2.3 完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无形环境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专家打分表 |
附录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企业打分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财务竞争力概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财务竞争力概述 |
2.1.1 财务竞争力的定义 |
2.1.2 财务竞争力的特征 |
2.1.3 财务竞争力的构成 |
2.1.4 财务竞争力评价的目的意义 |
2.2 财务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2 财务战略管理理论 |
2.2.3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3 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 |
3.1 工业互联网简介 |
3.2 评价方法简介 |
3.3 评价指标的构建 |
3.3.1 营运能力的指标选取 |
3.3.2 盈利能力的指标选取 |
3.3.3 发展能力的指标选取 |
3.3.4 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 |
3.3.5 获现能力的指标选取 |
3.3.6 偿债能力的指标选取 |
3.3.7 获取政府扶持能力的指标选取 |
3.3.8 评价指标体系表 |
4 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4.1 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
4.1.1 样本选取及基本情况 |
4.1.2 原始数据整理 |
4.2 评价分析的过程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2 因子分析的前提检验 |
4.2.3 主因子的提取 |
4.2.4 因子旋转与命名 |
4.2.5 因子得分 |
4.2.6 评价模型建立及综合得分的计算 |
4.3 总体评价结果的验证 |
4.4 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分析 |
4.4.1 整体评价分析 |
4.4.2 主因子分析 |
4.4.3 分组评价结果分析 |
4.4.4 技术行业细分评价结果分析 |
4.5 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4.5.1 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整体偏弱 |
4.5.2 财务竞争力的各个能力因子发展不均衡 |
4.5.3 盈利能力下降,投资增速放缓 |
4.5.4 创新投入加大,但成长乏力 |
4.5.5 软体、硬体行业基础技术薄弱 |
5 提升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建议 |
5.1 增强财务竞争意识,制定高效财务战略 |
5.2 补足能力短板,均衡发展 |
5.3 以创新为引擎增强企业财务竞争力 |
5.3.1 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核心技术 |
5.3.2 加强企业间的创新融合 |
5.4 加快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布局推广,促进企业成长 |
5.5 优化政府调控 |
5.5.1 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顶层设计 |
5.5.2 加大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 |
5.5.3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业互联网建设 |
5.5.4 加强人才管理及培养 |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
1.2 研究问题 |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
1.3 研究意义 |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
1.4 相关概念 |
1.4.1 旧城中心区 |
1.4.1.1 概念定义 |
1.4.1.2 范围界定 |
1.4.2 土地混合利用 |
1.4.3 可持续更新 |
1.5 研究综述 |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1.1 跨学科综合 |
1.7.1.2 历史研究 |
1.7.1.3 比较归纳 |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7.1.1 分析要素确立 |
7.1.2 分析对象界定 |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
7.2.1.3 小结 |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
7.2.2.3 小结 |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
7.4.1.3 小结 |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
7.4.3.3 小结 |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6)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及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市场建筑的转变 |
1.1.2 类型形态学的引入及作用 |
1.1.3 选取清平中药材市场的原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释义 |
1.3.1 专业市场 |
1.3.2 形态演变 |
1.4 专业市场发展沿革、分类及特点 |
1.4.1 专业市场发展沿革 |
1.4.2 专业市场分类及特点 |
1.5 研究对象、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市场建筑研究综述 |
2.1.1 清平中药材市场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内市场建筑相关研究 |
2.1.3 国外市场建筑相关研究 |
2.2 类型形态学研究概述 |
2.2.1 国外类型形态学理论缘起及特点 |
2.2.2 国内类型形态学引入 |
2.2.3 类型形态学理论在具体案例中的运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平中药材市场发展历史 |
3.1 市场前身:形态成型期 |
3.1.1 明清以前 |
3.1.2 明清时期(1368-1912) |
3.1.3 民国至建国初期(1913-1977) |
3.2 清平1.0:清平农副产品市场(1978-2000) |
3.2.1 自发形成与政策推动 |
3.2.2 与需求相适应的丰富业态 |
3.3 清平2.0:清平中药材市场(2000-2019) |
3.3.1 管理模式转变 |
3.3.2 规划中的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 |
4.1 区位演变 |
4.1.1 演变特点 |
4.1.2 形成动因 |
4.2 街道形态 |
4.2.1 清平市场街道分布 |
4.2.2 清平市场街道平面演变特点 |
4.2.3 近代以来医药街形态类型 |
4.2.4 街道剖面尺度 |
4.2.5 小结:街道的主角 |
4.3 建筑类型 |
4.3.1 类型一:组成市场街的建筑单元 |
4.3.2 类型二:街市空间 |
4.3.3 类型三:多层综合体建筑 |
4.3.4 类型四:高层综合体建筑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市场的改造策略 |
5.1 规划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 |
5.1.1 构建市场网络的城市策略 |
5.1.2 将市场打造成城市名片 |
5.2 社区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 |
5.2.1 容纳社区活动 |
5.2.2 营造街道公共空间 |
5.2.3 织补街区肌理 |
5.3 建筑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 |
5.3.1 形态升级:大屋顶策略 |
5.3.2 功能升级:复合化 |
5.3.3 历史价值的挖掘和再策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平3.0:清平市场二期改造策略研究 |
6.1 现状问题梳理及改造策略框架 |
6.1.1 现状梳理 |
6.1.2 改造策略框架 |
6.2 宏观策略 |
6.2.1 基于旧城保护的开发强度数值制定 |
6.2.2 区域发展定位 |
6.2.3 区域内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 |
6.2.4 构建慢行街区 |
6.3 中观策略 |
6.3.1 渐进式更新:分区分时序建设 |
6.3.2 区域统筹:优化市场与交通的相互关系 |
6.3.3 文化提升:打造多功能文化社区 |
6.4 微观策略 |
6.4.1 首层营造城市广场空间 |
6.4.2 屋顶空间利用 |
6.4.3 建筑立面回应旧城区风貌 |
6.4.4 单体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和综合成本上升趋势分析 |
2.1 综合成本、资源配置与产业升级 |
2.1.1 概念界定 |
2.1.2 资源配置在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2.2 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2.2.1 基本模型与变量设计 |
2.2.2 资源配置的效率、效益测度 |
2.2.3 结果分析 |
2.3 综合成本识别与上升趋势分析 |
2.3.1 综合成本构成 |
2.3.2 综合成本的影响因素识别 |
2.3.3 综合成本趋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与资源配置协同性分析 |
3.1 基本模型 |
3.2 粮食主产区第一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
3.2.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
3.2.2 随机前沿的第一产业技术效率测度 |
3.2.3 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分析结果 |
3.2.4 结果分析 |
3.3 粮食主产区第二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
3.3.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
3.3.2 随机前沿的工业技术效率测度 |
3.3.3 工业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3.3.4 工业对区域资源使用效益测度 |
3.3.5 结果分析 |
3.4 粮食主产区第三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
3.4.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
3.4.2 相对前沿的服务业技术效率测度 |
3.4.3 各地服务业发展形态分析 |
3.4.4 粮食主产区服务业发展与区域资源的协同性分析 |
3.4.5 结果分析 |
3.5 三次产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综合成本上升的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识别 |
4.1 基本模型 |
4.1.1 产业升级目标与产业边界 |
4.1.2 产业边界模型 |
4.1.3 模型分析 |
4.2 综合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目标及最优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机理 |
4.2.1 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目标的驱动机理分析 |
4.2.2 综合成本对资源配置最优结构的驱动机理分析 |
4.2.3 综合成本对产业资源配置最优比例的驱动机理分析 |
4.3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 |
4.3.1 数据获取及主要指标计算 |
4.3.2 基于当前综合成本现状的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 |
4.3.3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基于资源流动路径 |
5.1 相关理论分析 |
5.2 基本模型 |
5.3 综合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 |
5.3.1 资源成本对产业产出的驱动作用 |
5.3.2 资源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 |
5.4 粮食主产区仿真分析 |
5.5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作用——基于技术创新路径 |
6.1 相关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6.1.1 概念界定 |
6.1.2 研究假设 |
6.2 基于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设计 |
6.3 技术创新路径的数据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3.2 结构方程模型 |
6.3.3 路径系数分析 |
6.3.4 各变量之间的效应 |
6.3.5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考虑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影响的引导策略分析 |
7.1 考虑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影响的对策设计 |
7.2 考虑资源流动影响路径的引导对策 |
7.2.1 提升劳动力素质 |
7.2.2 加强金融创新力度 |
7.2.3 引导资源有序流动 |
7.2.4 推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创新转型 |
7.3 考虑创新影响路径的引导对策 |
7.3.1 发挥成本上升对创新的正面作用 |
7.3.2 鼓励技术创新 |
7.3.3 规范产品创新制度和新产品发展保障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机理与投入产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论文结构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从智慧城市的研究对象方面 |
二、从智慧城市的评价形式方面 |
三、从智慧城市实践的指导方面 |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智慧城市评价相关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经济学相关的基础理论 |
一、宏观经济理论 |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 |
三、公共经济学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投入产出理论模型 |
二、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三章 智慧城市内涵及其建设模式的研究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 |
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界定 |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城市化与信息化互动对智慧城市的影响分析 |
一、城市化与信息化互动对智慧城市的管理领域影响 |
二、城市化与信息化互动对智慧城市的社会领域影响 |
三、城市化与信息化互动对智慧城市的经济领域影响 |
四、城市化与信息化互动对智慧城市的影响小结 |
第三节 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化模式 |
一、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
二、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框架 |
第四节 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化模式 |
一、城市化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
二、城市化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框架 |
第五节 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
一、国外智慧城市案例分析 |
二、国内智慧城市案例分析 |
第四章 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提升经济效率的机理 |
第一节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非基础设施投资顺序的研究 |
第二节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产业带动效应研究 |
一、公共设施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
二、智慧城市相关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促进作用的研究 |
第三节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和启示 |
第五章 我国智慧城市相关行业对经济拉动作用分析及对智慧城市的启示 |
第一节 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分析 |
一、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
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
三、封闭经济下的拉动效应 |
四、非竞争投入产出框架 |
第二节 我国各智慧城市相关行业投入对经济拉动作用分析 |
一、各部门直接消耗系数测算 |
二、各部门总产品的完全拉动系数测算 |
三、各部门增加值拉动系数测算 |
四、各部门就业拉动系数测算 |
五、智慧管网和地下综合管廊投资拉动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和启示 |
第六章 我国试点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比较分析 |
第一节 DEA和 SFA模型的应用分析 |
一、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相关说明 |
第三节 智慧城市之间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比较——DEA模型 |
一、静态效率比较——三阶段DEA 模型和超效率DEA 模型 |
二、动态效率比较——Malmquist指数模型 |
第四节 智慧城市之间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评价——SFA模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和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 |
二、政策启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专业结构调整 |
三、产业需求 |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适配理论 |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案例研究方法 |
二、案例选择 |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
第三节 案例描述 |
一、案例背景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智能制造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创新价值链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本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2.1 智能制造升级路径相关理论 |
2.1.1 生命周期理论 |
2.1.2 系统层级理论 |
2.2 创新效率评价相关理论 |
2.2.1 创新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理论 |
2.2.2 创新效率实现的关键环节 |
2.3 智能制造企业创新过程理论机制 |
2.3.1 智能制造创新过程模型 |
2.3.2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模型 |
2.4 实证模型构建 |
2.4.1 DEA模型概述 |
2.4.2 两阶段链式DEA模型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两阶段链式DEA的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测度 |
3.1 样本的选取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样本统计描述 |
3.2 指标的选取 |
3.2.1 创新技术研发阶段 |
3.2.2 创新成果转化阶段 |
3.3 结果分析 |
3.3.1 整体效率分析 |
3.3.2 分阶段分析 |
3.3.3 阶段效率关联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智能制造企业升级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4.1 变量设定及模型构建 |
4.1.1 Tobit模型 |
4.1.2 变量设定 |
4.1.3 模型构建 |
4.2 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对制造企业的建议 |
5.2.2 对政府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江苏省商业批发业的现状、问题和改革发展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D]. 胡添钰.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京津冀流通业协同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D]. 徐小云.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3]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D]. 徐衍.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超胜. 河南大学, 2020(06)
- [5]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6]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及改造策略研究[D]. 张丽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 王宏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8]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机理与投入产出分析[D]. 康正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9]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10]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D]. 单衍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