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潮与矿山灾害预测

实潮与矿山灾害预测

一、固体潮与矿井灾害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郭安宁[1](2019)在《纪念《西北地震学报》创刊40周年》文中提出倏然间,已过40载,人之寿,40既为中年之未。从1979年到2019年,40沧桑毫不为过,我华夏大地,在40余载之中变化之大,无论科学思想,理念与现实生活,观史罕见。40载,生之者老也,其历者所余者也进垂暮之岁,写此不免有悲凉之感。但更有使人催发图强之念也。

张月征,王涛,纪洪广,向鹏,彭华[2](2018)在《基于区域应变效应的冲击地压孕育及预警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孕育、诱发过程有采场范围外更大规模工程岩体的参与,为探明此类灾害与区域应力场之间的相关性、冲击灾源体与周边区域应力环境之间的耦合致灾机制和定量关系,基于应力连续监测技术开展了冲击地压灾害的区域应变效应观测与特征分析。建立了针对冲击地压矿井区域应力监测的钻孔应变观测系统,实现了采场及冲击"相关区域"地层应力的动态监测;提出了钻孔应变数据特征分析参量"应变比速率"的概念,用于量化分析区域应力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矿山开采中的冲击地压孕育、诱发过程伴随着区域应力场的调整,且钻孔应变实测数据验证了传统采动影响范围以外更大区域的应变效应;冲击地压发生前,相关区域的钻孔应变出现了"增高→极大值→降低→趋于稳定值"的"凸"型变化过程;应变比速率呈现出"0→正→0→负→0"变化过程,为分析冲击地压灾害孕育状态及预测预警提供了新的判断依据。

黄琪嵩[3](2018)在《顶板垮落动载诱发深部采场底板突水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采场受到底板突水的威胁愈发严重,动力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会显着增加,多灾害耦合并发现象更为突出。以顶板垮落、冲击地压和矿震等为代表的动力灾害发生时往往会伴随着强烈的动载扰动作用,其波及范围可达几百米,会直接影响到底板承压含水层,特别是深部开采岩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动载扰动会进一步加剧其能量聚集与释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匀性,较强动载作用极有可能导致隔水岩层的破坏,从而诱发深部采场底板突水灾害事故。然而,目前的底板突水机理研究主要关注采动应力变化和高承压水耦合作用下的突水问题,对动载等影响因素的考虑较少。面对深部的复杂力学环境,单纯的考虑静载作用还远不能阐明底板突水的全部机理,也不利于深部突水防治工作,动载等因素对深部采场底板突水的影响不可忽视。研究动载作用对底板突水的影响不仅是对深部开采条件下底板突水致灾机理的重要补充,还为探求深部底板突水预测与防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顶板岩体垮落时产生的冲击载荷对深部采场底板突水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例等方法,研究了底板隔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的动力响应特征;利用断裂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动静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含水裂隙扩展机制;并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动载作用下的完整底板和含断层底板突水的原因和显现过程,从而揭示了动静载荷联合作用下的深部采场底板突水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动力基础半空间理论,建立了顶板垮落冲击动载应力时程关系理论计算模型,得到顶板岩体垮落对采场底板产生的动载作用是典型的脉冲载荷形式,具有显着的极短作用持时和较高的应力幅值特征,且动载作用持时和应力幅值主要受顶板垮落岩体的重量、垮落高度、作用面积,以及底板岩层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等参数的影响;并探讨了冲击动载作用下的岩体破坏和损伤机制,以及动载应力在底板岩层中的传递规律,从岩石冲击动力学和损伤力学等角度定性的分析了顶板垮落冲击动载对深部采场底板突水可能造成的危害。(2)将采场底板视为半无限弹性体,考虑了底板岩层的分层特征,基于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层状底板静载应力场理论计算模型;同时还基于弹性半空间的动力学理论,编程求解出动载作用下底板的动应力场解答;并通过应力矢量叠加分析了顶板岩体垮落冲击载荷作用时的采场底板应力响应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顶板垮落冲击动载对采场底板的破坏作用。得到动载作用会造成底板应力场的动态增加和减小,应力集中程度和范围呈现出动态增加现象,从而造成底板岩层发生二次破坏,采场底板破坏深度增加。(3)应用地下水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动载作用下的承压含水层渗透方程,理论分析了底板承压含水层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征。得到动载作用会直接导致底板含水层的孔隙水压力激增,不仅会加剧承压水渗透能力,降低孔隙岩石强度,还会造成水力压裂现象突显,高水压作用下底板隔水层岩体遭受溶蚀和破坏效果更加显着,裂隙发生扩展、贯通,从而导致底板承压水导升带高度的进一步增加。(4)针对动载作用下完整底板隔水层的失稳突水问题,将底板隔水层简化为四边固支薄板,基于薄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底板隔水层的受迫振动模型,结合Mohr-Coulomb破坏准则,得到了冲击动载作用下的底板隔水层失稳判据,并基于此推导了完整底板失稳突水的最大临界动载应力计算公式。(5)对于含有断层的采场底板,首先通过对动静载联合作用下断层面应力状态分析,探讨了断层活化的动载应力触发机制,得到动载作用不仅扩大了断层发生活化的临界倾角范围,还增加了具有较大抗剪强度的断层发生活化的可能性;然后基于断裂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动静载联合作用下的含水裂隙拉剪和压剪扩展机制,得到动载作用主要通过增大孔隙水压力影响裂隙扩展模式,动载对含水裂隙的扩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且有利于裂隙发生破坏性更大的拉剪扩展。由此可见,动载的参与使底板含水裂隙发生破坏失稳的危险性较静载作用更大,且大大增加了断层发生活化的可能性,更容易导致底板断层突水事故的发生。(6)利用FLAC3D建立动力渗流耦合分析模型,模拟了动静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完整采场底板突水过程,系统研究了顶板岩体垮落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采场底板应力场、破坏区和含水层孔隙水压力的动力响应特征,以及动载作用对采场底板破坏深度和承压水导升带高度的影响。得到顶板垮落时的冲击动载作用会对底板应力场造成的较大影响,会直接加大底板的应力集中程度,从而扩大了采场底板的破坏范围和深度;动载作用还会导致底板含水层孔隙水压激增,承压水进一步向上导升,有效隔水层厚度减小,从而大大增加了底板突水的危险性。数值模拟结果不仅揭示了动静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完整底板突水机理,还很好的验证了前述的理论分析结果。(7)同时还模拟分析了不同冲击动载参数对采场底板突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应力幅值超过一定临界值后,动载作用才会导致采场底板破坏深度和承压水导升高度增加,且随着动载幅值的增大,底板发生突水的危险性增加;动载作用持时对承压水导升带高度的影响较大,这是由于动载作用时间越长,其产生超孔隙水压力持续影响时间越久,对隔水岩层的破坏作用也就越剧烈。(8)根据肥城煤田某矿井的工程地质条件,深入研究了8503工作面坚硬顶板初次垮落产生的冲击动载对F7断层带介质力学属性、以及断层面应力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动静载荷联合作用下的采场底板断层带活化突水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工作面开采至初次来压处,没有顶板垮落动载的影响,F7断层发生活化突水灾害的可能性较小;顶板垮落冲击动载作用在底板上,会导致断层面法向应力和剪切应力呈现出明显增大和减小的动态变化特征,断层面的滑移活化指标参数Ts最大值明显增大,底板断层容易出现瞬间的动态失稳。动载应力与采动压力叠加,使得底板最大破坏深度由18m变为22m;动载的参与还导致断层带内也出现了明显的破坏区,在底板含水层和8503工作面之间形成了完整的导水通道,F7断层完全活化,诱发了底板断层突水事故。(9)为了避免动载诱发采场底板突水事故,研究了相应的底板突水防治技术,依据动载作用下的底板突水通道形成机制,提出了减小动载作用强度和降低动载扰动效应的防治思路,具体的防治措施有:强制放顶、改变开采方式和顶板管理方式、合理布置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以及加强动载监测等。

张月征[4](2016)在《开采动力灾害与区域应力场之间的协同机制与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采诱发动力灾害与区域应力场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关系。动态分析开采扰动过程中灾害危险性的时空演化过程,获取区域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和响应特征,是揭示灾害孕育、诱发机理,实现事前预警的重要途径。为了揭示开采扰动作用与井田区域应力场的协同机制,建立区域应力、潮期应力、开采扰动作用与动力灾害之间的定量关系,在地质动力区划的基础上,对开采扰动作用下动力灾害危险性的区域预测与动态评价、区域潮汐应力变化规律及其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矿震的触发作用、动力灾害灾源体结构及其与周边区域应力环境之间的协同机制和定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开采扰动过程中,诱发动力灾害的条件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因此,诱发灾害的危险性也在发生变化。为了定量分析开采过程中动力灾害各种致灾因子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对诱发灾害危险性的影响,在地质动力区划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冲击危险性、冲击势等概念,并以实验为基础,建立了冲击危险性的应力评价指标,该指标能够反映三维应力状态下岩石破接近极限破坏强度的程度,实现了开采扰动作用下动力灾害危险性的区域预测与动态评价。开采动力灾害发生,除了与地质和开采相关的触发因素密切相关外,也受固体潮活动的影响。为了定量分析固体潮作用与矿震诱发之间的相关性,以甘肃省华亭县华亭矿区的矿震监测为基础,分析了当地应变固体潮垂直、东西、南北、水平剪应力分量的日潮变化与矿震震级、矿震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固体潮汐应力作为一种附加作用力,对矿震的发生存在显着触发作用。潮汐应力对不同类型矿震的触发力学作用不同,对于重力控制型矿震,潮汐应力垂直分量最大、水平分量最小时矿震最易发生;而构造应力控制矿震的多发时刻与之相反。开采动力灾害孕育及发生,是在灾源岩体与周边相关区域地层中应力场协同作用下完成的。为定量分析开采诱发灾害所引起的的区域应力效应,建立了区域构造条件、开采工程特征与灾源体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在华亭矿区建立了针对动力灾害监测的钻孔应变观测系统,成功观测到了矿区内较大规模矿震事件和近期发生的若干次天然地震的钻孔应变响应。研究发现,较大规模的矿震,其孕育及诱发过程所涉及的地层尺度要远远大于传统的采场和采动影响范围,震源与“相关区域”应力场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矿震在周边相关区域引发的钻孔应变同震响应呈“阶跃”和“振荡”两种模式;矿震规模和观测点距震源距离的不同,钻孔应变呈现出的响应模式不同,灾源体与相关区域之问存在着“链式”相关机制。钻孔应变观测受安装环境和固体潮趋势背景等因素的干扰,造成区域应力场中微弱的异常变化被掩盖。为从钻孔应变实测数据中准确提取灾害相关特征,提出并建立了分形维数、群子统计、应变速率等信号分析与计算方法,分析了相关区域内岩体的形变异常的不同形态,判断灾害的孕育状态。研究表明,钻孔应变时程曲线的分形盒维数的“升高→降低”变化、群子统计的复合特征参量出现突增等活跃变化、应变比速率出现“0→正→0→负→0”的变化,可以认为是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反映。论文的探索研究,初步验证了矿震与区域构造应力环境的相关性,以及通过开采扰动的区域应力、应变效应观测来探索矿震孕育机理的可行性,如果同时获得矿震、冲击地压等灾害的灾源尺度、孕育的“相关区域尺度”、应变(应力)响应及相关特征参数,则有望建立开采动力灾害与区域应力场之间的协同量化机制,实现灾害的定量预测。

齐黎明,葛须宾,周凤增,赵嵘,陈学习[5](2015)在《突出与冲击地压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突出与冲击地压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在分析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归纳。结果显示,在这2类动力灾害之间,有12个方面存在相似之处,9个方面存在差异;最后,分别以它们与地质构造和综放开采工艺的关系为例分析其相同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地质构造可为冲击地压和突出提供有利条件,综放开采工艺不适用于突出煤层,但有利于控制冲击地压。

向鹏[6](2015)在《深部高应力矿床岩体开采扰动响应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采深增加和开采强度不断加大,我国煤矿冲击地压日趋严重和复杂。与浅部开采相比,深部开采时岩体处于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承压水体及爆破、机械开挖动力扰动(“三高一扰动”)的特殊复杂力学环境。深部岩体在高应力状态下具有高储能特性,受开挖扰动后积聚的高能量突然释放易造成动力灾害。深部岩体所处的应力、能量状态对于其扰动所产生的响应有关键影响。因此,论文以深部岩体原位状态分析为基础,以应力、能量演化为主线来分析深部高应力岩体的开采扰动响应特征及其致灾机理,取得以下成果:1.深部工程岩体是一个多场、多相、多状态的复杂地质体,通过对现有的研究理论和工程现象总结分析,提出以应力、温度、熵等状态函数来表征岩体的原位状态,并结合实际工程特点与需要,重点分析了应力场和能量场的特征。在应力场中着重分析了构造应力场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构造应力场是势场,非独立场、不稳定场以及变形力场,在我国目前煤矿开采深度1000-1500m范围内,构造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随着深度的增加增长显着,且大小分布较为分散,但是其方向性明显。同时针对应力应变状态空间分析深部动力灾害响应所存在的一些不足,探讨了构建应力应变梯度与能量密度梯度状态空间体系,通过现有状态空间的映射来建立相应的本构和准则的可能。2.通过设计室内岩石加卸载扰动与声发射联合试验,对高应力荷载岩石的加卸载扰动响应特征进行分析,获得以下结论:岩石单轴加卸载扰动试验分析发现选取弹性模量、声发射、变形比为响应的加卸载响应比均表现出随应力水平的变化,特别是岩石处于高应力状态快要破坏时,加卸载响应比会突然增大到一定的值,虽然岩石的岩性和极限强度不同,但是在临界失稳前,加卸载响应比急剧增大的现象却是共同存在的,可以通过扰动加卸载响应比来衡量岩体的稳定状态,从而绕开对深部不同岩体的强度,所处应力水平等条件难以准确获知的困难,单纯的以一个统一的无量纲量值来表征岩体的稳定状态。通过三轴加卸载试验对岩体的扰动能量响应进行分析,发现岩石弹塑性能比曲线在破坏前存在一个拐点,当岩石达到这一应力状态之后,岩石将快速发生破坏,拐点处的应力状态对于岩石失稳预测有重要意义。针对能量在现场难以直接获取的困难,提出建立岩体能量耗散与声发射特征的关系,试验分析显示岩体能量耗散与声发射能存在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可以拟合出二者关系公式。最后根据以上扰动响应特征分析提出岩体冲击发生的危险性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材料参数”,以此定义了扰动冲击危险势和冲击强度,强调对于某种材料其冲击危险性是由所处应力、能量状态所决定的,可以用加卸载响应比等扰动响应特征来定量分析岩体的冲击危险势和冲击强度。3.近断层开采扰动造成断层及附近岩体内的应力和能量重新分布,易引发诸如断层矿震、冲击地压等较大的地质灾害。通过引入地震学和地球物理方面的一个重要概念-应力触发,建立了开采扰动引起断层面库仑应力变化的动态模型,提出了开采对断层的扰动效应特征判据,即基于库仑扰动应力变化的断层扰动破坏应力判据,面积判据和梯度判据。库仑扰动应力水平越高,分布范围越大,应力梯度越高,失稳时释放能量就越多越激烈,则潜在的诱发动力灾害的危险性就越大。据此理论结合数值模拟综合分析了鲍店矿近断层开采对断层的扰动致灾效应,分析结果与矿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为矿井邻近断层开采过程中动力灾害的预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4.由于实际工程中某一原位状态的岩体系统,可能包含有不同储能特性的岩体。当这一原位状态受到某一扰动时,不同储能体产生的响应不一样,相互作用时的机制也不同,造成系统发生动力冲击的条件和冲击的强度也不同。在对两种不同储能岩体组合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动力失稳的条件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开采扰动冲击源模型,即在同一时间参与同一力学过程的释能体和破裂体的组合,冲击源在时间上是动态的,空间上是变边界的。分析了冲击源的力学机制与冲击条件及此过程中的能量演化特征,并以华亭煤矿开采扰动冲击事件为实例对冲击源冲击强度、空间尺度及应力降问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华亭矿区冲击源尺度在公里级范围。对巷道冲击源释能体应力降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冲击源不同位置其应力降大小与其到破裂体中心的距离存在一个指数关系。最后提出了根据两体相互作用的耦合响应特征通过监测冲击源应力相关区域来构建冲击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想。

李俊哲[7](2012)在《煤与瓦斯突出和天然地震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强度的加大,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大,煤矿的安全生产面临巨大的压力。天然地震的活动受构造活动及应力场变化的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等矿井动力灾害的发生亦受构造活动及应力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构造活动及应力场变化对天然地震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具有统一作用机理,煤与瓦斯突出和天然地震在时间、空间、强度三个方面存在相关性。论文以平顶山东矿区为研究实例,综合利用灾害防治学、地震学、统计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原理及研究方法,系统的分析了平顶山东矿区天然地震的活动特点和规律、平顶山东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规律和特征,最后确定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特征。

杨恒[8](2010)在《鹤壁八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文中指出煤与瓦斯突出是复杂的矿井动力现象,是地应力、瓦斯、煤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工作涉及到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区域预测、局部检测和采取解危措施。国内外开采实践表明,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呈区域性分布,瓦斯灾害发生区域只占整个开采区域的8%~20%。因此,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在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论文以鹤壁八矿煤与瓦斯突出为工程背景,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从地球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机理和动力源,确定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动力环境。从区域构造活动和现今应力场研究入手,采用实验室试验、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通过不同尺度和级别的构造划分,深入研究构造性质及其组合形式对煤与瓦斯突出控制作用,确定区域地质构造框架;通过建立现今地质构造模型、地应力测量和数值计算确定岩层区域构造应力分布规律;利用多源预测法和矿山统计法进行了瓦斯涌出量的预测,绘制出整个井田的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图;在理论分析和查明多个突出影响因素与突出危险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定模式识别准则、建立模式识别模型,完成模式识别系统设计、模式识别算法研究、概率预测准则确定和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而对鹤壁八矿二1煤层危险性进行了区域划分,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做出评估和预测;提出基于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治方案。

屈争辉[9](2010)在《构造煤结构及其对瓦斯特性的控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以淮北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系统采集不同变形类型和程度构造煤样。基于构造煤宏观、微观变形构造和镜质组反射率测试,结合研究区区域、矿区及矿井地质条件分析和前人构造煤分类的理论研究成果,正确确定样品构造煤类型,并筛选出低、中、高煤级不同变形类型和变形程度的23个构造煤样品进行综合测试和研究,深入探讨了构造煤结构及其对瓦斯特性的控制机理,为矿井瓦斯赋存规律和突出预测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顺共振、核磁共振和傅立叶红外光谱等结构分析手段,压汞、低温液氮吸附、二氧化碳吸附和等温吸附/解吸等瓦斯特性实验测试技术,系统研究了不同煤级、不同变形类型和程度构造煤超微和分子结构及瓦斯特性的演化特征,深入探讨不同煤级构造煤结构演化机理及其对构造煤孔隙结构、吸附/解吸等瓦斯特性和瓦斯赋存与突出的控制机理;将煤中伴生元素分析和孔隙压缩系数计算方法应用于构造煤研究,系统分析了元素赋存的构造动力学效应和构造煤孔隙压缩系数演化特征及其对瓦斯抽采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煤级、不同应力-应变环境构造煤结构演化机理存在较大差异,变形作用对低、中煤级煤分子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使煤中大分子脂链断裂和官能团的脱落,强韧性和剪切变形还有助于煤中不成对电子键合,促进煤中分子结构的芳构化进程,变形对高煤级煤分子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煤中芳香层片在垂向上和横向上的完整性;部分伴生元素或元素组合可以作为应力-应变环境的指示剂,可以根据这部分元素在构造煤中的富集程度判定该构造煤形成的应力-应变环境类型和作用强度;不同应力-应变环境、不同煤级构造煤结构演化对不同孔径孔隙的控制机理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类型变形对大孔和中、微孔孔容和比表面积的作用机理,分别表现在控制煤中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分子结构的有序及无序化程度等方面;不同应力-应变环境中,构造煤结构演化对大孔孔隙形态的控制作用迥异,弱脆性碎裂变形作用下煤层节理、裂隙发育稀疏,中等脆性碎裂变形、剪切变形和弱韧性变形有助于构造煤中开孔的明显增加,而强脆性碎裂变形和强及较强韧性变形则破坏煤中孔隙体系和连通性,并导致细颈瓶孔的发育;不同类型构造煤吸附性的差异取决于主控孔径范围的孔隙含量;不同类型构造煤瓦斯赋存特征和突出危险性存在较大差异,依据不同类型构造煤的瓦斯特性差异,将构造煤划分为非突出、弱突出、突出和强突出四类。

李永靖[10](2007)在《矿震对建筑结构疲劳累积损伤研究》文中认为矿山开采诱发的地震(简称“矿震”)是一个严重的灾害性矿山动力现象,研究矿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减少和控制其损害,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安全都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目前,在结构设计方面建筑结构抗震设防都是按照天然地震烈度划分进行的,即保证在一次地震作用下建筑物达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原则,但对于频繁发生的矿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安全问题,目前尚无规范可循。本论文以辽宁抚顺地区矿震为工程背景,根据抚顺市地震局提供的矿震监测资料,对频繁矿震活动规律及其对建筑结构疲劳累积损伤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矿震的b值时序特征、能量蠕变曲线进行了分析,表明抚顺地区矿震的规模和强度有增大的趋势;对矿震频度—震级分布规律分析得到,抚顺地区矿震频度—震级分布服从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G-R分布);通过研究矿震震中烈度的衰减关系,说明抚顺地区矿震烈度适合采用长短轴分别衰减的椭圆模型,并给出了相关系数值;(2)首次运用模糊神经网络对矿震震级进行了初步预测,建立了基于改进的模糊神经网络矿震预测模型。通过与实际监测结果相对比,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为矿震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3)采用BAQ—PI—321震动测试仪器配65型拾震器,首次应用动力检测技术开展了矿震对城市建筑结构影响程度实测。以抚顺榆林路4号住宅楼为对象,通过发生频繁矿震前后两次测得的结果,发现建筑结构自振周期增大,层间位移变大,而层间刚度、层间强度、层间应力、层间剪力都变小,表明频繁矿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有明显衰减的趋势;(4)对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柱试件试验进行了分析。表明在频繁矿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破坏形态主要分为两种,即弯曲破坏、弯曲剪切破坏;(5)应用建筑工程疲劳累积损伤观点探讨了频繁矿震对建筑结构的疲劳累积损伤过程。从结构构件端部截面的转动刚度退化入手,建立了在频繁矿震作用下构件层次上的损伤模型;给出了频繁矿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损伤指标,并对其进行了标准化;运用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建立了频繁矿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次上的损伤模型;(6)采用一人工设计循环荷载模拟频繁矿震荷载,首次运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损伤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各构件的损伤演化走势较为相似,即结构及构件的损伤是随着循环荷载的施加而不断增加的,结构的固有频率是随着循环荷载的施加而不断减小的,且通过数值计算可得到结构中梁构件的损伤程度大于柱构件的损伤程度,这为抗震设防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固体潮与矿井灾害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体潮与矿井灾害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区域应变效应的冲击地压孕育及预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开采动力灾害孕育过程分析
2 区域应力观测系统及布置原则
3 冲击地压孕育过程的钻孔应变演化
4 基于应变比速率的冲击地压演化特征分析
    4.1 理论基础
    4.2 应变比速率
    4.3 冲击地压孕育过程及前兆特征
5 结论

(3)顶板垮落动载诱发深部采场底板突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底板突水机理研究概述
        1.2.2 底板突水影响因素研究
        1.2.3 底板突水的动力学研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顶板岩体垮落的冲击动载特征及动应力传递规律
    2.1 顶板岩体垮落产生的冲击动载分析
        2.1.1 冲击动载的理论计算模型
        2.1.2 冲击动载应力特征分析
        2.1.3 动载应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2 冲击动载作用下岩石的力学特征
        2.2.1 冲击动载作用下的岩石变形特征
        2.2.2 冲击动载对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
        2.2.3 冲击动载作用下的岩石破坏准则
        2.2.4 冲击动载作用下的岩体损伤机制
    2.3 冲击动载在底板岩层中的传递规律
        2.3.1 应力波在底板岩层中的传播规律
        2.3.2 应力波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2.3.3 动载应力波在岩体中的衰减效应
    2.4 本章小结
3 动静载荷联合作用下的采场底板应力响应计算与分析
    3.1 采场底板的动静载联合作用分析
    3.2 层状底板静载应力场分析
        3.2.1 层状底板静载应力计算模型与求解
        3.2.2 层状底板静载应力场特征
    3.3 采场底板动载应力响应分析
        3.3.1 底板动应力响应计算模型与求解
        3.3.2 采场底板动力响应特征
    3.4 动载作用下采场底板破坏规律分析
        3.4.1 底板岩层的动载破坏形式
        3.4.2 冲击动载对底板的二次破坏
    3.5 本章小结
4 冲击动载扰动诱发采场底板突水的机理分析
    4.1 冲击动载对承压含水层的影响
        4.1.1 动载对含水层孔隙水压的影响
        4.1.2 动载对岩体强度和渗透性能的影响
        4.1.3 动载对承压水的二次导升作用
    4.2 动载作用下的底板隔水层稳定性分析
        4.2.1 动载冲击底板隔水层的薄板模型
        4.2.2 动载诱发底板隔水层的失稳判据
    4.3 断层活化的动载应力触发机制
        4.3.1 动静载联合作用下的断层活化模型
        4.3.2 动载对断层活化临界倾角的影响
        4.3.3 动载扰动对断层面应力场的影响
    4.4 动载作用下的含水裂隙起裂机制
        4.4.1 动静载联合作用的等效应力强度因子
        4.4.2 动静载联合作用的含水裂隙计算模型
        4.4.3 动静载联合作用的含水裂隙拉剪扩展模式
        4.4.4 动静载联合作用的含水裂隙压剪扩展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动力渗流耦合作用下的采场底板突水数值模拟研究
    5.1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5.1.1 FLAC3D动力渗流耦合介绍
        5.1.2 计算模型和力学参数
        5.1.3 动力载荷及边界条件
    5.2 采场底板的动载响应特征分析
        5.2.1 底板应力场响应特征
        5.2.2 底板含水层的动力响应特征
        5.2.3 动载对采场底板破坏区的影响
    5.3 冲击动载特征的影响分析
        5.3.1 动载幅值的影响
        5.3.3 动载持时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顶板垮落冲击动载诱发底板断层活化突水研究
    6.1 工作面概况
        6.1.1 基本情况
        6.1.2 水文地质条件
    6.2 数值模型及计算方案
        6.2.1 数值模拟模型
        6.2.2 数值计算方案
    6.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3.1 断层面的应力响应特征
        6.3.2 断层突水通道演化过程
    6.4 动载诱发底板突水的预防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开采动力灾害与区域应力场之间的协同机制与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1.1 研究意义
        2.1.2 问题的提出
    2.2 矿震、冲击地压等开采动力灾害研究进展综述
        2.2.1 国内外矿震研究进展
        2.2.2 国内外冲击地压研究进展
        2.2.3 矿震与冲击地压的关系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内容
        2.3.2 技术路线
3 基于应力状态演化的冲击危险性分析技术
    3.1 冲击危险性概念
    3.2 深部地层初始应力场特征
        3.2.1 地球重力场形成的应力场
        3.2.2 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
        3.2.3 地应力场的地质动力特征
    3.3 基于应力状态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
        3.3.1 三维应力状态评价指标的建立分析
        3.3.2 应力状态评价指标的三轴试验研究
        3.3.3 基于应力状态的岩体稳定性危险等级划分
    3.4 基于应力场时空变化的冲击危险性分析技术
        3.4.1 华亭煤田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3.4.2 原始地应力场测量
        3.4.3 华亭煤田区域地应力场反演
        3.4.4 华亭煤田应力场、能量场及地质动力特征
        3.4.5 基于华亭煤田底板应力状态的冲击危险区域评价
        3.4.6 冲击危险性时空演化过程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区域固体潮汐应力与矿震诱发之间的相关性及触发作用机理
    4.1 地球固体潮汐应力理论
    4.2 矿震的固体潮触发效应统计分析方法
    4.3 华亭煤田地区矿震的固体潮触发效应分析
        4.3.1 华亭煤田矿震活动背景分析
        4.3.2 潮汐作用与顶板型矿震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3.3 潮汐作用与底板型矿震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4 固体潮触发作用与矿震规模的关系分析
        4.4.1 不同震级的顶板型矿震的固体潮触发效应分析
        4.4.2 不同震级的底板型矿震的固体潮触发效应分析
    4.5 潮汐应力矿震的触发作用机理分析
        4.5.1 潮汐应力的作用模式
        4.5.2 潮汐应力对顶板型矿震的触发作用
        4.5.3 潮汐应力对底板型矿震的作用
    4.6. 矿震过程对当地固体潮活动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开采动力灾害的区域应变效应观测与分析方法研究
    5.1 开采扰动效应与区域应力场之间的相关性与协同机制分析
    5.2 华亭矿区区域应力(应变)效应观测的地质及工程背景分析
    5.3 钻孔应变观测技术
    5.4 钻孔应变观测数据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研究
        5.4.1 分形特征分析方法
        5.4.2 群子统计理论分析方法
        5.4.3 应变速率时程变化分析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开采动力灾害的区域应变效应及灾害相关特征分析
    6.1 矿震诱发时的区域应变响应模式及其与矿震特征之间的关系
        6.1.1 矿震及天然地震的区域应变同震响应模式
        6.1.2 矿震的区域应变响应模式与矿震特征关系
    6.2 基于钻孔应变数据时程变化的灾害特征提取分析
        6.2.1 分形盒维数特征分析
        6.2.2 群子统计特征参量分析
        6.2.3 应变速率特征分析
    6.3 开采动力灾害的前兆特征分析
        6.3.1 开采动力灾害前兆力学机理与盒维数特征分析
        6.3.2 基于岩层形变趋势演化的灾害孕育及前兆特征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突出与冲击地压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突出与冲击地压的相同点
2 突出与冲击地压的不同点
2 种形式, 尤其在发生过程中, 突出主要以瓦斯作用下的拉伸破坏为主。
3 地质构造对冲击地压和突出的影响
    3.1 模型设计
    3.2 数值计算参数设置
    3.3 计算结果
4 综放开采工艺对突出和冲击地压的影响
5 结论

(6)深部高应力矿床岩体开采扰动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深部资源开采现状及冲击地压研究现状
        2.2.1 国内外深部开采现状
        2.2.2 高地应力概念
        2.2.3 冲击地压定义及分类
        2.2.4 冲击地压机理研究现状
        2.2.5 冲击地压的监测预报
    2.3 岩体变形失稳能量分析研究现状
    2.4 组合岩体整体失稳灾变研究现状
        2.4.1 对于组合煤岩冲击倾向性的测试研究
        2.4.2 对于组合体破裂失稳机理的研究
        2.4.3 对于组合体破裂过程中声、电等信号特征分析
    2.5 应力触发理论研究现状
        2.5.1 应力触发理论的概念
        2.5.2 应力触发理论的力学原理
        2.5.3 应力触发理论的研究现状
    2.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6.1 研究内容
        2.6.2 技术路线
3 深部高应力岩体的状态及其表征
    3.1 引言
    3.2 岩体原位状态及其表征
    3.3 岩体原位状态的应力场及其表征
        3.3.1 自重应力场及其表征
        3.3.2 构造应力场及其表征
        3.3.3 有效应力场及其表征
        3.3.4 热应力场及其表征
    3.4 深部岩体原位状态能量场及其表征
        3.4.1 岩体能量场及其表征系数
        3.4.2 岩体初始应变能状态
    3.5 岩体原位状态的熵表征
    3.6 深部高应力岩体扰动状态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高应力荷载岩石扰动响应特征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岩石单轴加卸载扰动响应特征试验
        4.2.1 单轴加卸载扰动及声发射试验研究
        4.2.2 荷载岩体扰动加卸载响应比分析
    4.3 岩石三轴加卸载扰动能量响应特征试验分析
        4.3.1 岩石三轴加卸载试验
        4.3.2 能量耗散与声发射响应特征关系
    4.4 基于扰动状态理论的岩体扰动响应特征分析
    4.5 基于开采扰动响应特征的冲击危险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邻近断层开采的扰动响应特征及致灾效应评价
    5.1 引言
    5.2 邻近断层开采扰动响应特征分析
        5.2.1 库仑扰动应力模型及其动力学特征判据
        5.2.2 动力学特征判据
    5.3 鲍店矿临近断层开采扰动致灾效应分析
        5.3.1 断层库仑扰动应力变化结果分析
        5.3.2 不同应力级度扰动区域面积的比较
        5.3.3 库仑扰动应力梯度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高应力岩体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开采扰动致灾判据
    6.1 引言
    6.2 开采动力灾害冲击源模型
        6.2.1 冲击源模型的物理力学理论基础与特征
        6.2.2 冲击源孕育发生强冲击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2.3 冲击源系统冲击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6.2.4 巷道冲击源释能体的应力降特征分析
    6.3 冲击源空间尺度、应力降及冲击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6.3.1 冲击源的应力水平
        6.3.2 冲击源应力降大小
        6.3.3 冲击事件消耗的总能量
        6.3.4 冲击源空间特征尺度
    6.4 冲击源孕育产生冲击的前兆特征及其监测分析
        6.4.1 冲击源的前兆特征分析
        6.4.2 基于钻孔应变观测的冲击地压前兆特征监测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煤与瓦斯突出和天然地震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煤与瓦斯突出研究概况
    1.2.1 煤与瓦斯突出国内外概况
    1.2.2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国内外研究概况
    1.2.3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煤与瓦斯突出等矿井动力灾害与天然地震相关性研究概况
    1.3.1 矿震与天然地震相关性研究概况
    1.3.2 煤矿瓦斯灾害与天然地震相关性研究概况
    1.3.3 天然地震与矿井动力灾害统一相关性研究概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煤与瓦斯突出和天然地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2.1 地震
    2.1.1 中国地震活动的时序特征
    2.1.2 中国地震活动的平面分布特征
2.2 中国活动构造
    2.2.1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
    2.2.2 华北地块活动构造
2.3 煤与瓦斯突出与天然地震的相关性
    2.3.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和矿震机理
    2.3.2 煤与瓦斯突出、矿震发生机理的异同点
    2.3.3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与天然地震机理的相关性
2.4 本章小结 3 平顶山及邻区天然地震分析
3.1 地质构造及地震带
    3.1.1 地质构造特征
    3.1.2 构造地震带及其活动特征
3.2 天然地震分析
    3.2.1 平顶山及邻区及最小完整记录震级确定
    3.2.2 平顶山及邻区天然地震活动的时序趋势分析
    3.2.3 平顶山及邻区天然地震空间特征分析
    3.2.4 平顶山及邻区天然地震深度分布统计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平顶山东矿区井田地质和动力灾害特征分析
4.1 平顶山东矿区井田地质
    4.1.1 八矿井田地质
    4.1.2 十二矿井田地质
    4.1.3 十矿井田地质
4.2 平顶山东矿区煤与瓦斯动力灾害特征与规律分析
    4.2.1 煤与瓦斯突出类型
    4.2.2 煤与瓦斯突出时序分布特征
    4.2.3 煤与瓦斯突出深度分布特征
    4.2.4 煤与瓦斯突出空间分布特征
    4.2.5 煤与瓦斯突出强度分布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平顶山东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和天然地震相关性分析
5.1 平顶山东矿区煤与瓦斯突出与天然地震的相关性
    5.1.1 时间相关性
    5.1.2 空间相关性
    5.1.3 强度相关性
5.2 平禹煤电公司四矿 10.16 煤与瓦斯突出和天然地震的相关性
    5.2.1 12190 采面概况
    5.2.2 10.16 煤与瓦斯突出与天然地震的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鹤壁八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
        1.2.2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研究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与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区域地质构造对突出的控制作用
    2.3 地应力对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分布的影响
    2.4 瓦斯参数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2.5 其他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2.5.1 开采深度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2.5.2 固体潮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2.5.3 煤体结构及煤质
        2.5.4 顶底板岩性
        2.5.5 煤层厚度及其变化
    2.6 本章小结
3 地质动力环境分析与构造形式划分
    3.1 地质动力区划方法
        3.1.1 地质动力区划的原理
        3.1.2 地质动力区划的工作原则
    3.2 区域构造特征分析
        3.2.1 区域构造特点
        3.2.2 豫北地区的构造特点
    3.3 鹤壁矿区地质动力环境分析
        3.3.1 矿区构造控制特征
        3.3.2 区域地质地貌的一般特点
        3.3.3 鹤壁煤田地质动力环境评估
    3.4 鹤壁矿区断块划分
    3.5 地质动力区划野外调查
        3.5.1 野外调查的内容
        3.5.2 断裂地貌片断
    3.6 活动断裂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岩体应力状态和弹性潜能研究
    4.1 井下地应力测量
        4.1.1 测量方法
        4.1.2 测量地点
        4.1.3 地应力测量
    4.2 区域岩性分布确定
        4.2.1 岩性分布对地应力影响
        4.2.2 鹤壁八矿岩性分布的确定
    4.3 岩体应力状态分析
        4.3.1 岩体应力状态研究意义
        4.3.2 鹤壁八矿二1 煤层岩体应力状态分析
        4.3.3 鹤壁八矿二1 煤层构造应力区划分
    4.4 鹤壁八矿煤岩体弹性潜能分析
        4.4.1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能量准则
        4.4.2 弹性潜能计算及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5.1 瓦斯基础参数种类
    5.2 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的测定
        5.2.1 煤层瓦斯压力测定
        5.2.2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
        5.2.3 八矿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的测定
    5.3 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
        5.3.1 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因素
        5.3.2 二1 煤层瓦斯涌出量分布规律
    5.4 本章小结
6 煤与瓦斯突出模式识别与预测
    6.1 引言
    6.2 煤与瓦斯突出模式识别理论及方法
        6.2.1 煤与瓦斯突出模式识别方法提出
        6.2.2 模型建立
        6.2.3 影响因素映射
        6.2.4 模式确定方法
    6.3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6.3.1 单元危险性预测
        6.3.2 临界值确定及危险区域划分
    6.4 模式识别软件系统
        6.4.1 模式识别软件系统主要功能
        6.4.2 数据管理子系统
        6.4.3 数据前处理子系统
        6.4.4 区域预测子系统
        6.4.5 数据可视化子系统
    6.5 本章小结
7 鹤壁八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
    7.1 地理位置与交通
    7.2 区域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7.2.1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7.2.2 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7.3 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7.4 煤与瓦斯突出分析
    7.5 鹤壁八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
        7.5.1 鹤壁八矿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
        7.5.2 网格划分
        7.5.3 区域预测结果
        7.5.4 区域预测结果输出
    7.6 鹤壁八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方案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构造煤结构及其对瓦斯特性的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与含煤地层
    2.2 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3 区域岩浆活动
    2.4 矿区地质概况
3 构造煤样品的采集及实验方案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的构造煤类型
    3.3 实验方案
4 构造煤超微和分子结构
    4.1 构造煤超微结构演化
    4.2 构造煤X 射线衍射结构演化
    4.3 构造煤电子顺磁共振结构演化
    4.4 构造煤核磁共振结构演化
    4.5 构造煤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构演化
5 构造煤伴生元素赋存特征
    5.1 X 射线荧光测试
    5.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试
    5.3 构造煤伴生元素聚类分析
    5.4 构造煤伴生元素赋存特征
6 构造煤瓦斯特性
    6.1 构造煤孔隙特征
    6.2 构造煤吸附/解吸特征
    6.3 构造煤孔隙压缩性特征
7 构造煤结构与瓦斯特性
    7.1 构造煤结构演化机理
    7.2 构造煤结构演化的元素响应
    7.3 构造煤结构演化对孔隙结构的控制机理
    7.4 构造煤结构演化对瓦斯吸附的控制机理
    7.5 构造煤结构对瓦斯赋存与突出的控制作用
8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与图版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矿震对建筑结构疲劳累积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矿震概况
        1.1.2 矿震造成的灾害和危害
        1.1.3 矿震的一般特征
    1.2 国内外研究矿震现状
    1.3 疲劳损伤理论研究进展
        1.3.1 疲劳裂纹扩展理论
        1.3.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意义
2 频繁矿震活动规律及预测研究
    2.1 矿山地震现象描述
    2.2 抚顺地区矿震情况简介
        2.2.1 抚顺区域地质概况
        2.2.2 抚顺煤田开采概况
    2.3 抚顺矿山地震活动规律初步研究
        2.3.1 矿震b 值时序特征趋势分析
        2.3.2 矿震释放能量随时间蠕变曲线分析
        2.3.3 矿震震级与频度分布规律
        2.3.4 矿震震中烈度与地面加速度、速度、震级之间相关性分析
    2.4 模糊神经网络在矿震震级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本章小结
3 频繁矿震对城市建筑结构影响动力检测技术
    3.1 研究的背景及前景
    3.2 建筑结构自振周期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3.2.1 测试仪器介绍
        3.2.2 测试方法
    3.3 建筑物抗震能力实测
        3.3.1 动力检测基本原理
        3.3.2 动力检测现场试验测试技术
        3.3.3 动力检测试验结果及分析
    本章小结
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疲劳损伤破坏试验研究
    4.1 试验目的及意义
    4.2 试验概况
        4.2.1 试件制作
        4.2.2 试验加载
        4.2.3 裂缝观测方法
        4.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节
5 频繁矿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频繁矿震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疲劳累积损伤研究
        5.2.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层次上的损伤模型建立
        5.2.2 钢筋混凝土框架整体结构层次上的损伤模型建立
    本章小结
6 频繁矿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疲劳累积损伤演化数值模拟
    6.1 数值计算模型
        6.1.1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6.1.2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6.1.3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6.1.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力学模型
        6.1.5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单元的力学模型
        6.1.6 恢复力模型
        6.1.7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学模型
    6.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ADINA 数值模拟
        6.2.1 ADINA 软件功能简介
        6.2.2 数值计算分析程序
        6.2.3 数值算例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博士学位申请者简介
附录

四、固体潮与矿井灾害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念《西北地震学报》创刊40周年[J]. 郭安宁. 地震工程学报, 2019(06)
  • [2]基于区域应变效应的冲击地压孕育及预警机制[J]. 张月征,王涛,纪洪广,向鹏,彭华.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05)
  • [3]顶板垮落动载诱发深部采场底板突水机理研究[D]. 黄琪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5)
  • [4]开采动力灾害与区域应力场之间的协同机制与响应特征研究[D]. 张月征.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5)
  • [5]突出与冲击地压的对比分析[J]. 齐黎明,葛须宾,周凤增,赵嵘,陈学习. 煤矿安全, 2015(07)
  • [6]深部高应力矿床岩体开采扰动响应特征研究[D]. 向鹏.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6)
  • [7]煤与瓦斯突出和天然地震相关性研究[D]. 李俊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2(05)
  • [8]鹤壁八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D]. 杨恒.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05)
  • [9]构造煤结构及其对瓦斯特性的控制机理研究[D]. 屈争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10(04)
  • [10]矿震对建筑结构疲劳累积损伤研究[D]. 李永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实潮与矿山灾害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