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崔彤[1](2020)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大作用。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新时代的一系列新挑战,不断改进和优化其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更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和职工发展的多重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效:始终坚持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具备了相对成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积累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当然,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业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包括国有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国有企业自身改革发展中内部出现的新问题的挑战、新兴媒体广泛普及带来的挑战等。对标新时代的目标要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仍然不足,导致实际工作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待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与时俱进的程度不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仍然比较传统与老套;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的急剧变革导致职工思想观念的快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一定程度上脱离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生活实际;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导致吸引力不强和实际效果不佳;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水准不能满足新时代需要。针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原因,必须把握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遇,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包括: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坚定落实党的领导,以党建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落实“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任职方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新机制;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基础;精准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
庞婷[2](2020)在《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40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艰难历程。新时代,民营企业不仅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中坚力量。民营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总量的80%,这一数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民营企业职工在我国工人队伍中占比之高,已然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急切需要做作到全覆盖,这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展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党和政府多次要求。在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提高民营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民营企业精神的形成、提升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方面成就显着。但是与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呈现为民营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亟待加强、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不平衡、内容和方法缺乏新时代的针对性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民营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未达到全覆盖,忽视企业文化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促进作用,以及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陈旧、方式单一。在民营企业职工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和民营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民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要拓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充分做到贴近企业实际经营和职工的日常生活。在实际的运用中要在加强党工青团组织建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合力作用、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武装民营企业职工队伍的头脑、利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四个渠道下功夫,理论结合实际,发挥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对民营企业民主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民营经济粗放型向集约型、高增速向高质量的转变。
邱铁鑫[3](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刘锦春[4](2020)在《山西金地矿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特殊的国情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国民营企业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以企业领导为导向、以企业员工为基础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其中,领导人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领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团体以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对其成员加以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的影响,使其具有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才能有效地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创造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增强竞争实力,凝聚意识,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消除内部矛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促进两者的有效性最大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本文以山西金地矿业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研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山西金地矿业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历程进行分析研究。在简要论述企业文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山西金地矿业集团实地调研和访谈,并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山西金地矿业集团在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以促进山西金地矿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杜民娜[5](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企业团队精神塑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协作日益紧密,团队精神成为企业维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纽带,企业团队精神建设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学术界对企业团队精神的研究主要在组织行为学学科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较少涉及。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研究团队精神及其培育,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团队精神培育在主体、内容、方法具有一致性,分析企业团队精神的现状,并从思想政治视角探析企业团队精神培育的路径。本论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团队、团队精神的概念、建设及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相关文献,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企业团队精神的现状。分析团队精神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总结国内企业团队精神缺失的表现和原因,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主体的一致性及企业团队精神的塑造。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即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和企业团队精神塑造主体即领导者、管理者及企业员工的一致性特点,探讨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企业团队精神的路径。第四部分:内容的契合性及企业团队精神塑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企业团队精神核心的契合点是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合作共享精神,并探讨其内涵及如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企业团队精神。第五部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塑造企业团队精神。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如理论、实践、榜样激励教育,将其创新性运用到企业团队精神塑造中。
张玉兰[6](2020)在《国有企业员工敬业精神的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要求,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是企业的内在软实力和发展驱动力,对个人、企业以及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以来,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给国有企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综合实力,国有企业需要及时培育和塑造内部员工的敬业精神。目前,国有企业员工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在培育敬业精神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分析产生偏差的具体原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纠正偏差的建议和意见。本课题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阐释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同时梳理了敬业度、敬业精神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敬业精神关系的研究现状,为展开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之后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敬业精神的内涵与作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敬业精神的来源、内涵以及培育员工敬业精神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这三个方面全面具体地了解敬业精神。第三部分:国有企业员工敬业精神方面存在的偏差及原因。这一部分是本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五个方面分析存在偏差的具体表现,之后有针对性地从不同方面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第四部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育国企员工敬业精神。针对第三章所分析的偏差表现及原因,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激励和规范功能,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周玮琳[7](2019)在《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一线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就业的“大户”,因此其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一线青年员工是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的主力军,也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激发一线青年员工的“三性”,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长远发展提供人力支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四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引言。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而进一步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理论概述。从基本的概念入手,阐释了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习近平人民群众观、习近平青年观,为下文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现状分析。笔者以金乡县为例进行实证调查,整理分析数据发现,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一线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些许成绩: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增强了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提升了一线青年员工素质;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忽视员工主体地位,员工主人翁意识未被激发;员工认识存在偏差,思想政治工作认可度不高;沟通交流对接不畅,供给与员工实际需求脱节;激励机制不够合理,一线青年员工缺乏公平感;企业文化建设薄弱,员工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为寻求对策奠定基础第四部分对策研究。结合前文的分析,笔者从五个方面提出完善对策: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彰显一线青年员工的主体地位;强化理论学习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认可度;优化薪酬分配体系,满足一线青年员工公平追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满足一线青年员工精神需求;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满足一线青年员工发展需求。
高元[8](2018)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企业伦理管理研究 ——以G保险公司为例》文中指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能否保持健康发展,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企业伦理管理不仅可以保证企业始终保持正确的经营方式,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存,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减少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经营成本、同时降低与合作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创造正面阳光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企业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笔者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从企业外部核心利益相关者营销管理和内部核心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证实企业进行伦理管理的必要性和伦理管理对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同时结合笔者所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如何进行伦理管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采取从一般分析到特定企业分析的方法,对企业营销伦理管理和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同时结合笔者在G保险公司的工作经验和笔者自身对于G公司相关经营情况的调查,对G保险公司营销伦理管理和人力资源伦理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措施,分别从树立核心价值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公平公正企业环境﹑人文关怀和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角度对G公司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推动保险企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繁荣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葛强[9](2018)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以曹县移动分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作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秉承着网络覆盖广、业务品牌丰富、通信质量高、服务好等优势成为我国消费者满足通信需求的首选品牌,其用户规模已达到8.8亿户。但是随着市场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同行业的竞争加剧,技术持续创新,互联网等跨行业运营商的进入,都给中国移动带来了诸多挑战,并且中国移动也面临着融合转变和携号转网等自身战略转型,这就对中国移动要长期保持企业品牌优势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机遇。同时,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社会分配不均衡、贫富差距过大、价值观的多元化、企业片面的追求效益最大化,员工思想意识动摇,这就为中国移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局面下中国移动的经营发展要保持高速增长,就要不断发挥员工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制定有效的战略对策,保证人力资源优势,注重员工队伍素质建设,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促使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法律观念,并且有意识的给与员工以正确的和积极的价值引导,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在如何能够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等现实问题上提出可行有效的对策。本文以中国移动山东曹县分公司(以下简称曹县移动分公司)为具体研究对象,围绕曹县移动分公司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展开。首先介绍了中国移动员工层次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曹县移动分公司进行实地调查,进行员工访谈,结合调查问卷等方法,系统的归纳该公司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针对调查结果和公司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并及时反馈于主客体双方,以修正该公司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缺陷,为企业下一步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周恩智[10](2018)在《加强和改进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宁夏地处西北内陆,经济水平较低,同时又是回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特别是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3,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氛围。研究这一地区范围内非公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从中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特点、规律、方法和途径,有助于宁夏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期待通过对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共同思考一个问题: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存在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它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途径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组合,使得社会主义中国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亦能够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品质。目前,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工作定位不够准确、组织不够健全,为企业提供的经济支持不够充分,专门人才的输送和培养不够到位,企业负责人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企业方面保障不利,员工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可利用的时间和精力太少以及较多关涉民族与宗教因素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在以下方面积极作为:强化政府引导,开拓新的筹资渠道,攻坚解决企业负责人的认识问题,加大力度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依托党组织搞好工会建设,品德塑造与政治引导有分有合,将思想政治教育适度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寻找和利用人文条件中的积极因素,从某些关键点入手逐步营造良好的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环境。同时,要避免出现三种情况:避免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避免出现教育浅表化、形式化的情况和避免出现急进性全面推广的情况。在完善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强调三点:第一,在大面积推进和展开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必须首先做好前期的理论准备、队伍配备和政策筹备工作,在已经“利其器”的情况下,再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第二,应当突出强调企业的“双责任”:使宁夏非公企业既有能力为经济建设“造血”,也有水平为精神文明“输氧”,争取建立个人、企业和社会相互负责的人文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益最大化。第三,应当下大力气做好“诗外”的功夫1,让员工“放心、安心、暖心”,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创造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基础。
二、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2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及新挑战 |
2.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
2.2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
2.3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
2.4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
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就和问题——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 |
3.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情况调研 |
3.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成就 |
3.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4 优化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
4.1 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 |
4.2 坚定落实党的领导以党建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
4.3 落实“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任职方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新机制 |
4.4 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 |
4.5 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
4.6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基础 |
4.7 精准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查问卷(企业职工卷) |
附录2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访谈提纲(企业职工)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
2.1 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无产阶级使命理论 |
2.1.2 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
2.1.3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 |
2.1.4 西方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理论 |
2.2 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依据 |
2.2.1 坚持党对民营企业领导的要求 |
2.2.2 民营企业职工的政治定位 |
2.2.3 塑造高质量民营企业职工队伍的要求 |
2.3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发展变化的时代依据 |
2.3.1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构成的发展变化 |
2.3.2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 |
第3章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状况 |
3.1 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 |
3.1.1 发挥了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 |
3.1.2 提高了民营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 |
3.1.3 促进了民营企业精神的形成 |
3.1.4 提升了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 |
3.2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
3.2.1 新时代民营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
3.2.2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不平衡 |
3.2.3 内容和方法缺乏新时代的针对性 |
3.3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党的基层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未达到全覆盖 |
3.3.2 忽视企业文化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促进作用 |
3.3.3 内容陈旧、方式单一 |
第4章 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4.1 以组织凝聚人:加强党团组织和工会等群团建设为重点 |
4.1.1 建立全覆盖的党的基层组织和共青团组织 |
4.1.2 健全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 |
4.2 以文化塑造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合力作用 |
4.2.1 企业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
4.2.2 企业行为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结合 |
4.2.3 企业制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相一致 |
4.3 以内容教化人:学习“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4.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4.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4.3.3 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
4.3.4 创新意识教育 |
4.3.5 爱国主义教育 |
4.4 以方式培育人:运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4.4.1 榜样示范引领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
4.4.2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
4.4.3 创建校企共育新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4)山西金地矿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企业文化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
2.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2.1.2 企业文化的结构 |
2.2 企业文化的作用与特征 |
2.2.1 企业文化的作用 |
2.2.2 企业文化的特征 |
第三章 山西金地矿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
3.1 山西金地矿业集团概况 |
3.2 山西金地矿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阶段 |
3.2.1 企业文化萌芽阶段 |
3.2.2 企业文化形成阶段 |
3.2.3 企业文化发展阶段 |
3.3 山西金地矿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3.3.1 追求卓越的文化 |
3.3.2 和谐团队文化 |
3.3.3 保障员工权益 |
3.3.4 社会责任的承担 |
3.4 山西金地矿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
3.4.1 理念层面不断统一 |
3.4.2 体系层面不断完善 |
3.4.3 安全环保层面不断夯实 |
第四章 山西金地矿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思路不明晰 |
4.1.1 管理层及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
4.1.2 管理层对“以人为本”价值观认识不到位 |
4.1.3 企业愿景不清晰 |
4.1.4 企业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4.2 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不够系统 |
4.2.1 公司组织架构设计不完善 |
4.2.2 缺乏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
4.2.3 人事管理激励制度不完善 |
4.2.4 企业思政工作保障机制不健全 |
4.3 企业行为文化建设发挥不充分 |
4.3.1 管理层以身作则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
4.3.2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
4.3.3 员工与管理层沟通渠道不够畅通 |
4.4 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 |
4.4.1 企业办公及生活环境建设投入不足 |
4.4.2 忽视品牌文化建设 |
4.4.3 缺少企业文化传播载体 |
第五章 加强山西金地矿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
5.1 促进企业精神文化发展 |
5.1.1 加强管理层及员工企业文化知识培训力度 |
5.1.2 提高管理层对“以人为本”价值观认识 |
5.1.3 确定明晰的企业愿景 |
5.1.4 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 |
5.2 推进企业制度文化落实 |
5.2.1 合理设计公司组织架构 |
5.2.2 建设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
5.2.3 完善人事管理激励机制 |
5.2.4 健全企业思政工作保障机制 |
5.3 强化企业行为文化建设 |
5.3.1 打造以身作则企业家文化 |
5.3.2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5.3.3 搭建内部沟通交流平台 |
5.4 夯实企业物质文化基石 |
5.4.1 加大办公及生活环境建设力度 |
5.4.2 打造品牌文化 |
5.4.3 搭建企业文化传播平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B 企业文化建设访谈提纲 |
(5)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企业团队精神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关于团队精神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团队精神建设的研究 |
1.2.3 思想政治教育与团队精神关系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企业团队精神的现状 |
2.1 团队精神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
2.1.1 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职业素质 |
2.1.2 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
2.2 国内企业团队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 |
2.2.1 团队意识浅薄削弱了企业凝聚力 |
2.2.2 能力不足阻碍团队合力形成 |
2.2.3 缺乏完善激励制度抑制了员工积极参与意识 |
2.2.4 缺乏有效的竞合机制导致过度关注个人利益 |
2.3 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影响 |
2.3.1 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对建设企业团队精神的影响 |
第三章 主体的一致性与企业团队精神的塑造 |
3.1 企业领导者与管理者 |
3.1.1 设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
3.1.2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3.1.3 实施合适的激励制度 |
3.1.4 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 |
3.1.5 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 |
3.2 企业员工 |
3.2.1 积极接受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
3.2.2 坚持自我教育,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
第四章 内容的契合性与企业团队精神的塑造 |
4.1 集体主义精神 |
4.1.1 集体主义精神的涵义 |
4.1.2 发挥集体主义精神的价值导向作用 |
4.2 奉献精神 |
4.2.1 奉献精神的涵义 |
4.2.2 营造奉献精神的企业文化氛围 |
4.3 合作共享精神 |
4.3.1 合作共享的内涵 |
4.3.2 培养企业员工合作共享意识 |
第五章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塑造企业团队精神 |
5.1 通过理论教育加强团队精神的宣传 |
5.1.1 采用多元化理论教育方式 |
5.1.2 建立完善的教育反馈体系 |
5.2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
5.2.1 个体互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
5.2.2 团体活动营造团结氛围 |
5.3 通过榜样激励活动推动团队精神建设 |
5.3.1 树立团队模范 |
5.3.2 宣传先进典型 |
5.3.3 学习团队榜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国有企业员工敬业精神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敬业度的相关研究 |
1.2.2 敬业精神的相关研究 |
1.2.3 思想政治教育与敬业精神关系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敬业精神的内涵与作用 |
2.1 敬业精神的来源 |
2.1.1 “敬业”一词的由来及含义 |
2.1.2 马克思主义关于敬业精神的理论论述 |
2.2 敬业精神的内涵 |
2.2.1 对职业价值高度认可的职业素养 |
2.2.2 热爱欢乐的职业情感 |
2.2.3 勤劳尽责的职业操守 |
2.2.4 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职业追求 |
2.2.5 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
2.3 敬业精神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
2.3.1 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
2.3.2 员工实现人生价值不可或缺的品质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员工敬业精神方面存在的偏差及原因 |
3.1 国有企业员工敬业精神方面存在的偏差 |
3.1.1 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
3.1.2 主人翁意识淡薄 |
3.1.3 缺失责任意识 |
3.1.4 缺少进取创新精神 |
3.1.5 欠缺契约精神 |
3.2 国有企业员工敬业精神产生偏差的原因 |
3.2.1 客观经济环境因素 |
3.2.2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
3.2.3 法制环境建设缺位 |
3.2.4 企业内部不良因素 |
3.2.5 员工个人主观因素 |
第四章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育国企员工敬业精神 |
4.1 发挥导向功能 |
4.1.1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导向功能 |
4.1.2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导向功能 |
4.1.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功能 |
4.2 发挥激励功能 |
4.2.1 开拓民主沟通渠道 |
4.2.2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4.2.3 优化奖惩激励机制 |
4.2.4 重视企业人文关怀 |
4.3 发挥规范功能 |
4.3.1 加强法律的约束规范作用 |
4.3.2 加强制度规范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一线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 |
2.1.2 一线青年员工 |
2.1.3 一线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 |
2.2.2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 |
2.2.3 习近平青年观 |
第3章 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一线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
3.1 一线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调查概况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问卷设计 |
3.1.3 调查实施 |
3.1.4 调查样本分析 |
3.2 一线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 |
3.2.1 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 |
3.2.2 增强了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 |
3.2.3 提升了一线青年员工的素质 |
3.3 一线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忽视员工主体地位,员工主人翁意识未被激发 |
3.3.2 员工认识存在偏差,思想政治工作认可度不高 |
3.3.3 沟通交流对接不畅,供给与员工实际需求脱节 |
3.3.4 激励机制不够合理,一线青年员工缺乏公平感 |
3.3.5 企业文化建设薄弱,员工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
第4章 完善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一线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4.1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彰显一线青年员工主体地位 |
4.1.1 坚持发展依靠员工,尊重员工主体地位 |
4.1.2 坚持发展聚焦员工,关注员工主体需要 |
4.1.3 坚持发展为了员工,维护员工主体利益 |
4.2 强化理论学习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认可度 |
4.2.1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员工认知水平 |
4.2.2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员工认同程度 |
4.3 优化薪酬分配体系,满足一线青年员工公平追求 |
4.3.1 坚持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 |
4.3.2 建立计功行赏的激励机制 |
4.3.3 引入灵活的弹性福利制度 |
4.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满足一线青年员工精神需求 |
4.4.1 改善企业环境,增强人文关怀 |
4.4.2 丰富活动形式,培育青年文化 |
4.5 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满足一线青年员工发展需要 |
4.5.1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员工合理规划 |
4.5.2 完善人才培训机制,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8)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企业伦理管理研究 ——以G保险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关于文献综述的小结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内容 |
第五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六节 本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企业伦理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
第二节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一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二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三 ﹑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 |
第三节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一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二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三章 企业外部核心利益相关者——营销伦理管理 |
第一节 企业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概述 |
第二节 企业营销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极端利己主义导致的企业道德缺失 |
二 ﹑“非对称信息”带来的“市场失灵”导致市场诚信缺失 |
三 ﹑“政府失灵”使企业制衡机制短缺,从而导致企业营销伦理问题产生 |
第三节 营销伦理管理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一 ﹑企业营销伦理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营销力 |
二 ﹑企业营销伦理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并改善企业营销组织效率 |
三 ﹑企业营销伦理管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创造效益 |
第四节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营销伦理管理的作用 |
一 ﹑人文关怀环境的建设 |
二 ﹑道德规范引导作用 |
三 ﹑凝聚员工的作用 |
第五节 企业营销伦理管理实施的措施和对策 |
一 ﹑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
二 ﹑创建学习型组织,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
第四章 企业内部核心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源伦理管理 |
第一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概述 |
一 ﹑工作安全问题 |
二 ﹑工作压力问题 |
三 ﹑薪资福利不合理问题 |
第二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人力资源伦理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一 ﹑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本的充分发挥 |
二 ﹑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有利于形成企业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
三 ﹑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能够节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减轻负担 |
第四节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作用 |
第五节 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实施的措施和对策 |
一 ﹑树立企业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
二 ﹑树立企业激励机制,促进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 |
三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素质 |
第五章 G保险公司伦理管理探究 |
第一节 G保险公司简介 |
第二节 G保险公司营销管理出现的问题 |
一 ﹑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
二 ﹑由部分进行欺诈营销的营销人员销售的产品产生的理赔难的问题 |
三 ﹑保险销售人员流动性较大 |
四 ﹑G公司营销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 |
第三节 G保险公司营销管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一 ﹑G公司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的薄弱 |
二 ﹑公司营销人员和客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
三 ﹑G公司内部的营销伦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
第四节 G公司营销伦理管理的实施措施和对策 |
一 ﹑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二 ﹑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营销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
第五节 G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
一 ﹑公司培训缺乏伦理关注 |
二 ﹑缺乏系统的工作引导和人文关怀 |
三 ﹑公司员工的薪酬福利管理存在不合理现象 |
第六节 G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第七节 G公司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实施措施和对策 |
一 ﹑树立G公司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
二 ﹑树立G公司激励机制,促进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 |
三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功能,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 |
四 ﹑树立企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9)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以曹县移动分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中国移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述 |
第一节 中国移动员工结构层次及特点 |
第二节 中国移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功能 |
第三节 中国移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 |
第四节 中国移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
第二章 中国移动曹县分公司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曹县移动分公司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调查范围及方案 |
第二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曹县移动分公司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三章 曹县移动分公司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曹县移动分公司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影响曹县移动分公司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因素 |
第四章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启示研究 |
第一节 践行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 |
第二节 完善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
第三节 改革创新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
第四节 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 |
第五节 健全和完善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加强和改进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第一节 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
一、非公企业的涵义 |
二、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二节 搞好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非公企业员工提升个人素质和改善生活品质 |
二、有利于非公企业获得长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三、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
四、对宁夏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
第三节 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一、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的成绩 |
二、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不足 |
第二章 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政府方面的问题 |
一、对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位不够准确 |
二、为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经济支持不够充分 |
三、为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输送和培养不够到位 |
第二节 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企业方面的问题 |
一、非公企业负责人不够重视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缺乏进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
三、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企业方面保障不力 |
第三节 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员工方面的问题 |
一、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
二、非公企业员工可利用的时间和精力太少 |
三、实际工作中较多关涉民族与宗教因素 |
第三章 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参与主体存在不足 |
一、政府主管部门主抓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建设不完善 |
二、非公企业负责人对待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强 |
三、非公企业员工缺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足够热情 |
第二节 内容安排有失妥当 |
第三节 队伍建设欠缺较多 |
第四节 环境营造氛围不够 |
第四章 完善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讨 |
第一节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政府部门要在四个方面积极作为 |
一、强化政府引导 |
二、开拓新的筹资渠道 |
三、攻坚解决企业负责人的认识问题 |
四、加大力度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
第二节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非公企业要在四个方面积极作为 |
一、依托党组织搞好工会建设 |
二、品德塑造与政治引导有分有和 |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适度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
四、寻找和利用人文条件中的积极因素 |
第三节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要共同努力,营造有利的内外环境 |
一、积极倡导和形成“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企业作风 |
二、积极建立和保持顺达畅通的意见通道 |
三、积极打造和建设以身作则的党员队伍 |
第四节 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出现三种情况 |
一、避免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 |
二、避免出现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浅表化、形式化的情况 |
三、避免出现在非公企业急进性全面推广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D]. 崔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2]新时代民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 庞婷.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山西金地矿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刘锦春.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企业团队精神塑造研究[D]. 杜民娜.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6]国有企业员工敬业精神的培育研究[D]. 张玉兰.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7]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一线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周玮琳. 湖北工业大学, 2019(12)
- [8]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企业伦理管理研究 ——以G保险公司为例[D]. 高元. 南京工业大学, 2018(01)
- [9]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以曹县移动分公司为例[D]. 葛强. 聊城大学, 2018(09)
- [10]加强和改进宁夏非公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 周恩智. 北方民族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