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中水杨酸酯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贺鸿鹏[1](2021)在《金纳米棒的合成机理研究和按需制备》文中提出金纳米棒因具有高度依赖于尺寸和形貌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多样的表面功能化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在生物、医学、催化、传感和光学存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长久以来都受到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为了进一步拓展金纳米棒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热治疗和光热成像等方面的应用,需要对金纳米棒的尺寸进行调控。经过近30年的努力,尽管对其尺寸调控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一步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时,金纳米棒的长度和宽度一般会同时发生改变,换言之,难以通过简单地调节某一反应条件制备一系列宽度固定(尤其宽度小于30 nm)且长度不同的金纳米棒。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先通过调节多种反应条件来多批次制备金纳米棒,然后再从不同批次中挑选满足要求的金纳米棒。因此,如何通过简单地调节某一反应条件实现宽度固定且长度不同的金纳米棒的制备仍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此外,通过传统的种子生长法制备的金纳米棒的宽度一般都小于30nm。而目前主要是通过引入额外添加物(如芳香族化合物或油酸钠)实现宽度大于30 nm的金纳米棒的制备,但仍必须同时调节多个实验参数才能实现,调控难度较大,且很难保证尺寸的重现性。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以金纳米棒的按需制备为研究目标,首先研究一步种子生长法合成金纳米棒的机理,理解各个因素在其生长中的作用,实现其定向合成。随后,通过引入额外添加物(庚醇和十二醇)改变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子在水中的胶束化行为,从而可以通过调节单一实验参数,实现宽度大范围可调的和宽度固定(小于30 nm)且长度不同的金纳米棒的制备。本论文总共分为五章,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在第二章中,首先,在固定氯金酸和金种子浓度的条件下,通过改变银离子浓度或氢离子浓度,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尺寸(长度和宽度)的金纳米棒。接着,以氢离子和银离子浓度为主要变量,分别对所制备的金纳米棒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数学模拟。发现银离子和氢离子除了分别具有已知的银欠电位沉积作用和影响反应速率的作用以外,它们都还能够通过影响CTAB混合胶束的尺寸来调节金纳米棒的尺寸(长度和宽度)。最终,基于对金纳米棒合成机理的新认识,通过精确调控氢离子浓度、银离子浓度以及金种子的浓度,实现了金纳米棒在现有尺寸范围内(长度:23~132nm;宽度:5.4~27 nm)的定向制备,即长度固定但宽度可调的、宽度固定但长度可调的、以及长径比固定但长度和宽度可调的金纳米棒,为癌症光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光热转换材料。在第三章中,首先,在一步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时引入庚醇作为辅助模板剂,银离子需要固定在相对较低的浓度下(0.06mM,能够得到均一的金纳米棒的最低银离子浓度)才能制备宽度大范围可调的金纳米棒。此时,庚醇不仅可以改变CTAB在水中的胶束化行为,而且还能帮助银离子影响金种子的对称性打破效率,以及提高金前驱体的利用率。接着,固定银离子浓度为0.06mM,通过调节氯金酸或金种子浓度,成功实现了宽度大范围可调(6.5~175nm)的金纳米棒的制备。然后,通过探究其他具有合适烷基链长度的脂肪醇(烷基链的碳原子个数:7~12)存在下的金纳米棒的制备,证实了本方法可制备宽度大范围可调的金纳米棒的通用性和普适性。最后,选取以上金纳米棒组装成其竖直密排阵列,并以此作为SERS基底,探究其在SERS检测中的检测灵敏度和在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结果发现,由尺寸为120 nm×90nm的金纳米棒组装成的竖直密排阵列作为SERS基底,可实现对探针分子SERS信号的超高灵敏度检测(例如,结晶紫分子的检测限可低至10-16M)。由于具有极低的检测限,此竖直密排阵列还可实现对日常生活中残留的超低浓度有害物质(如,对水产品中残留的浓度为10-15M的孔雀石绿)的快速检测和鉴定。在第四章中,首先,在一步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时引入十二醇作为辅助模板剂,银离子需要固定在相对较高的浓度下(>0.24 mM)才能制备宽度(小于30 nm)固定且长度可调的金纳米棒。此时,引入的十二醇微调混合CTAB胶束的结构,使之变紧密,从而精细调控银离子在金种子表面上的吸附数量,以此协同银离子影响金种子的对称性打破效率,最终实现金纳米棒宽度固定时的长度调节。接着,在固定其他反应条件和较高的银离子浓度条件下(0.24~0.30mM),仅通过调节十二醇的浓度,就可以成功实现宽度固定(6.5,14和23 nm)且长度可调(23~35,69~109和75~130nm)的高质量金纳米棒的制备。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氯金酸、氢醌和银离子的浓度,进一步拓宽宽度固定时(6.5,14和23 nm)的金纳米棒长度调节范围(16~46,26~109和38~130 nm)。在第五章中,对以上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综上所述,在本论文中,研究了一步种子生长法合成金纳米棒的机理,揭示了氢离子和银离子在其生长中的主要作用,实现了它们在现有尺寸范围内(长度:23~132nm;宽度:5.4~27 nm)的定向制备。此外,引入额外添加物(庚醇和十二醇)作为辅助模板剂,可以通过改变某一反应条件实现宽度大范围可调和宽度固定且长度不同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刘惠中[2](2020)在《DNA参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聚集体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DNA作为一种天然的功能性生物大分子,近年来已经超越了其基因载体的角色,广泛应用于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等领域。DNA分子由于其独特的分子识别能力、精确的结构可设计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成为最重要的组装体构筑基元之一。在静电作用力驱动下,DNA结构中的磷酸基团能够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基发生自组装,通过自组装构筑多功能DNA组装体。本论文研究了 DNA参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相和无溶剂环境下的自组装行为。详细探究了 DNA参与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聚集行为,组装体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和性能,以及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对DNA组装体结构和性质的调控。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自组装的概念、DNA分子结构及多种相互作用力驱动下的DNA自组装模式、表面活性剂基本结构和性质,详细介绍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结构、性质和形成规律。从自组装驱动力、DNA结构、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环境因素等角度系统阐述了 DNA与表面活性剂离子自组装过程和机理,并总结了 DNA/表面活性剂组装体的功能应用。最后概括了本论文选题的目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二章:研究了 DNA链长调控的阴/阳离子氧化还原响应性囊泡的结构转变。合成了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的(11-二茂铁基)-三甲基氢氧化铵(FTMOH)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酸(LA)自组装构筑无盐阴阳离子囊泡(FTMOH+LA→FTML+H2O)。在FTMOH过量的条件下,正电荷的FTML囊泡与DNA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可通过改变DNA链长对其组装体结构进行有效调节。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具有50个碱基的短链DNA(50bp)分子可以作为阴离子胶促进FTML囊泡融合,形成管状囊泡结构。中长链的DNA(250 bp)可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FTML囊泡表面,形成壁厚略有增加的DNA囊泡。长链DNA(2000 bp)紧密粘附在FTML囊泡表面,构建超厚壁DNA囊泡,其平均壁厚可达14.0nm。二茂铁基赋予FTML囊泡的刚性骨架及长链DNA具有的较大电荷和更灵活的结构是构建超壁厚DNA囊泡的重要因素。此外,超壁厚DNA囊泡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刺激实现结构重排,形成更大的管状双分子层囊泡。超壁厚DNA囊泡可应用于纳米载体及基于软模板法制备的胶囊,这种简便的刺激响应性非共价自组装进一步拓宽了以DNA为构筑基元构建DNA/表面活性剂纳米材料的思路。第三章:基于表面活性剂囊泡与单链DNA(ssDNA)的静电自组装,实现长程有序DNA热致液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研究发现,单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r)与ssDNA不能形成DNA热致液晶。DTABr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酸钠(NaL)构筑带正电荷的阴阳离子双分子层囊泡(DTABr+NaL→DTAL+NaBr)后,DTAL囊泡通过静电作用与ssDNA的磷酸基团结合,其结合产物冻干脱水后,便可实现由双分子层囊泡向长程有序DNA/表面活性剂层状结构的相转变。该热致液晶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相转变温度、流变学性质、层间距等)可通过ssDNA浓度变化实现调控。这种基于ssDNA与囊泡组装构筑DNA热致液晶的方法可扩大表面活性剂的选择范围,进一步拓展生物大分子无溶剂液晶的研究思路。第四章:利用不同结构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aL构筑的带正电荷的双分子层囊泡,与ssDNA制备DNA无溶剂液晶,探究了表面活性剂结构(疏水尾链、极性头基等)对DNA无溶剂液晶的影响。研究发现,十二烷基吡啶溴化铵(DPBr)、二茂铁基表面活性剂(FTMBr)分别与NaL构筑的DPBL、FTML囊泡均能够与ssDNA制备得到DNA/表面活性剂热致液晶。表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与DNA静电自组装构筑DNA热致液晶的方法不受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影响,具有一定普适性。DNA/表面活性剂热致液晶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可通过DNA浓度、表面活性剂结构实现调控。表面活性剂囊泡中刺激响应性基团的引入可实现功能性DNA热致液晶的构筑,进一步扩展DNA热致液晶的应用探索。
马惠琳[3](2020)在《微波辅助反胶束体系甲烷氧化菌素拟酶催化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过氧化物酶具有分离过程复杂,不易保存和不稳定易失活等缺点,作为具有高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和良好稳定性的模拟酶可以替代天然过氧化物酶应用于食品、医药和疾病检测等领域。反胶束体系可避免酶与周围有机溶剂直接接触,保护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适当的微波条件可以增强酶的催化活性。本文将具有过氧化物酶模拟酶活性的甲烷氧化菌素-铜配合物增溶于反胶束体系中,利用微波辅助该模拟酶催化的反应,旨在寻找增强拟酶活性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利用甲基弯菌OB3b产生的甲烷氧化菌素(Mb)与铜配位结合合成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模拟酶Mb-Cu,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监测Mb-Cu模拟酶的合成。使用阳离子型CTAB、阴离子型AOT以及非离子型Brij35三种表面活性剂制备反胶束体系。以罗丹明B为探针确定了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10-44 mol/L,Brij35的临界胶束浓度为2?10-44 mol/L,AOT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10-44 mol/L。三种反胶束的电导率均随着含水量增加而增大,未见转折点,体系稳定。对反胶束的粒径研究发现反胶束一旦形成并稳定后不受时间影响。制备阳离子型CTAB、阴离子型Brij35和非离子型AOT三种含有模拟酶Mb-Cu的反胶束进行催化反应,紫外光谱分析表明CTAB、Brij35和AOT三种反胶束都可加快模拟酶Mb-Cu的催化反应。对反胶束体系中各表面活性的最适浓度与含水量进行研究研究。在各表面活性最适浓度与含水率条件下对反应体系的pH、KCl浓度和H2O2浓度方面进行优化发现三种反胶束最优条件相同但Mb-Cu模拟酶的拟酶活性不同,即pH为8、KCl浓度为0.03 mol/L和H2O2浓度为9×10-44 mol/L时为最佳,此时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反胶束中模拟酶的酶活分别为3.593×10-44 mol/L·s、1.356×10-44 mol/L·s、2.176×10-44 mol/L·s。由拟酶活性对比得出在阳离子型CTAB反胶束中Mb-Cu配合物模拟酶催化性能最好。最后进行微波辅助下阳离子型CTAB反胶束体系中模拟酶Mb-Cu的催化反应,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微波进一步加快了催化反应。对反应体系的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温度进行研究,并使用响应面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操作后调整微波温度56℃、微波功率500 W、反应时间为2 min,得出模拟酶的平均活性为5.267?10-33 mol/L·s,与没有微波辅助相比扩大约15倍。表明微波对反胶束体系中模拟酶催化反应有促进作用。本方法可用于与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相关的物质的快速检测。
贾艳玲[4](2020)在《水分散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功能化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性涂料因其特有的安全环保优势在最近备受关注。同时,石墨烯作为一种二维层状纳米碳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高、阻隔性好和气液渗透性低等优点,是当前防腐改性剂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针对石墨烯应用于水性防腐涂料中存在的水分散性不高、相容性不好和可能引起电偶腐蚀等问题,采用具有还原-稳定效果的还原剂,通过原位反应-复合方法的设计,并结合智能纳米控释技术,制备出一系列具有良好水分散性的二元和三元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rGO-NC),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全面表征。将制备的rGO-NC作为防腐改性剂,用于水性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对涂层在介质中的防腐行为开展了系统研究,发现主动-被动协同防腐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涂层防腐性能。此外,作为本论文原位反应-复合方法的进一步延伸,还设计并通过原位同步还原凝聚法制备了具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效应和催化还原功能的rGO-NC。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rGO-NC(BTA@SN-rGO)的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对水性防腐涂料的改性研究: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利用天然抗氧化剂芦丁为还原-稳定剂,制备芦丁-还原氧化石墨烯(R-rGO)。在R-rGO的水分散体中引入溶胶凝胶反应前驱体、模板导向剂以及苯并三氮唑(BTA)缓蚀剂,实现含BTA的二氧化硅纳米容器(BTA@SN)向R-rGO的原位负载,并对所得BTA@SN-rG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优化的初始投料比条件下,BTA@SN-rGO可以在水中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其中所含的BTA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加速释放行为。将BTA@SN-rGO加入自制环氧-丙烯酸聚合物乳液,制备水性复合防腐涂料,并应用于碳钢表面,当添加量为0.25 wt%时,涂层的耐介质性能显着提升。划痕涂层浸泡实验发现,BTA在破损处响应性释放后可以形成钝化膜,实现防腐自修复。通过电化学测试对涂层的浸泡和失效过程进行表征,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和等效电路模型拟合结果都表明,石墨烯的阻隔效应和由缓蚀剂智能释放所带来的自修复效应之间有协同增强作用,使涂层的防腐性能提高。2、rGO-NC(HNTs-rGO)的原位还原凝聚法制备及对水性防腐涂料的改性研究:以GO为原料,单宁酸为还原-稳定剂,利用GO的还原为凝聚触发条件,实现了埃洛石纳米管(HNTs)-rGO纳米复合物的一步制备,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形成的HNTs-rGO可以在超声条件下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的水分散体。将HNTs-rGO加入自制环氧-丙烯酸聚合物乳液中,当添加量为0.5 wt%时,所得到的涂层在酸、碱、盐中的耐介质性与BTA@SN-rGO添加量为0.25 wt%的改性涂层相似,在去离子水中其耐介质性进一步提高。通过涂层的电化学测试,发现HNTs-rGO使涂层的阻隔性大幅提高,1D/2D纳米复合物的微观形态复杂性增加了腐蚀粒子扩散路径的曲折性。3、HNTs-rGO对缓蚀剂的负载及主动-被动协同水性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和研究:利用HNTs的空心管状结构,通过真空辅助法,实现缓蚀剂L-组氨酸(L-His)向HNTs-rGO的负载,制备出L-His@HNTs-rGO纳米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复合物的水分散性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可以在搅拌条件下快速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水分散体。与BTA对比,发现L-His在HNTs-rGO上的负载量更大且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能表现出显着的加速释放行为。将L-His@HNTs-rGO分别加入自制环氧-丙烯酸聚合物乳液和商业化的环氧乳液中,其与两种水性聚合物基体都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当添加量达到1 wt%时,涂层的耐介质性能相比纯聚合物涂层,增幅可达106%(酸)、95%(碱)、128%(盐)和421%(去离子水),显着高于前述各涂层。结合划痕涂层浸泡实验、电化学测试以及等效电路模型拟合结果,我们发现,L-His响应性释放所引发的自修复主动智能防腐作用和HNTs-rGO所带来的高阻隔被动防腐作用相互协同,以纳米复合材料的形式实现了 L-His@HNTs-rGO防腐改性效果的最优化。4、rGO-NC(Ag-rGO)的原位同步还原凝聚法制备及SERS和催化性能研究:以GO为原料,AgNO3为前驱体,芦丁为还原-稳定剂,通过GO和AgNO3的同步还原和原位凝聚,得到Ag-rGO纳米复合物,并对纳米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用作SERS基底和催化剂,通过拉曼光谱测试、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以及对反应动力学的跟踪和与Ag纳米粒子的对比,发现在优化条件下,纳米Ag经与石墨烯原位复合后,SERS和催化性能均有所提升,同时,Ag-rGO的添加量对催化还原速率有显着影响。
王丽聪[5](2020)在《表面胶束吸附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文中认为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酚类化合物、染料及农药等进入水体和土壤,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已成为研究热点。吸附法因操作简单、吸附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已成为处理环境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手段。疏水性材料有利于吸附有机污染物,但在水中难以分散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吸附在固体材料表面自组装形成聚集体,被称作“表面胶束”。与胶束类似,表面胶束对疏水性物质具有增溶吸附作用。本文基于阳离子-π电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力,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具有大π键的固体吸附材料,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材料表面自组装形成具有疏水中心、可以增溶吸附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表面胶束吸附剂。本论文以表面胶束增溶吸附有机污染物为目的,研究了一系列新型表面胶束吸附剂,在固体基材选择、表面胶束制备条件优化、表面胶束表征、吸附条件优化、吸附性能测定、表面胶束吸附机理探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石墨,得到一种新型表面胶束吸附剂,对环境有机污染物双酚A(BPA)有良好吸附性能。原子力显微镜(AFM)显示,改性石墨表面有大量三角锥形表面胶束聚集体,高度达30 nm。Brunauer-Emmet-Teller(BET)比表面积分析,改性后石墨表面被大的表面胶束聚集体覆盖,比表面积从1.46 m2/g下降到0.95 m2/g。FT-IR显示,石墨改性后在2917 cm-1和2849 cm-1位置处出现了CTAB的甲基、亚甲基的C-H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峰,吸附BPA后,1632-1457 cm-1处出现苯环振动峰,3425 cm-1处出现BPA中-OH的伸缩振动峰。进一步证实了CTAB在石墨表面成功聚集并吸附了BPA。探讨了不同CTAB浓度及CTAB与石墨振荡吸附时间对石墨表面胶束形成的影响。CTAB浓度为9.6 mmol/L,与石墨振荡吸附时间24 h为石墨表面胶束形成最佳条件。BPA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CTAB进行紫外光谱分析,证实CTAB与BPA之间有强相互作用力。研究了溶液pH对改性石墨吸附BPA的影响。pH<pKa,抑制了BPA电离,BPA疏水作用增强,有利于BPA增溶到表面胶束中,吸附量增大;pH≥pKa,BPA电离,虽然BPA与CTAB静电作用增强,但吸附量反而降低,表明表面胶束的增溶吸附机制为主,静电作用机制为辅。改性石墨表面对BPA的增溶吸附主要依靠CTAB与BPA之间的阳离子-π电子作用力和疏水作用。改性石墨对BPA的平衡吸附容量为125.01 mg/g,为改性前的3.7倍。吸附较好地满足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为多层吸附。吸附过程在15 min内能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为自发的、放热反应。二、基于CTAB改性石墨对环境污染物BPA良好的吸附性能,选取水杨酸、菲和苯胺作为带负电荷、中性分子和带正电荷的有机污染物代表,研究了溶液pH对改性石墨吸附水杨酸、菲和苯胺的影响。探讨CTAB改性石墨对有机污染物吸附的适用性,并采用改性石墨对70种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与BPA相似,pH<pKa,改性石墨对水杨酸的吸附量大,pH≥pKa,水杨酸电离,吸附量降低,说明分子极性越小,越易于增溶至表面胶束。溶液pH改变不影响改性石墨对中性分子菲的吸附。pH2.0-12.0,改性石墨对苯胺都没有吸附效果。改性石墨对水杨酸吸附能力最高,平衡吸附容量达到9.28 mg/g;对中性分子菲,平衡吸附容量为3.62 mg/g。改性石墨对水杨酸的吸附较好地满足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吸附过程在15 min内能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改性石墨对70种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吸附试验,去除率大于70%的25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中,多环芳烃占44%,酚类占36%,含取代基的环烯、醚、邻苯二甲酸酯类和苯类占20%。由此可知,改性石墨对具有大π键的多环芳烃吸附效果最好。污染物的疏水性、污染物大π键与CTAB发生的阳离子-π电子作用以及污染物与CTAB的静电作用决定了CTAB改性石墨对半挥发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大小。三、采用CTAB对聚苯乙烯微球(PS)改性,得到一种表面胶束吸附剂,研究了其对菲的吸附行为。以苯乙烯(St)为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分散聚合制备PS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明,PS微球大小均匀,平均直径为1.3μm(RSD=5.6%,n=100)。AFM显示,当CTAB改性PS微球后,PS微球表面均匀分散的PVP高分子聚集体被柱状堆积的CTAB表面胶束部分取代,这是由于CTAB与PS微球间强的阳离子-π电子作用和疏水作用大于PVP与PS微球之间分子间作用力。BET分析可知,PS微球的比表面积从0.56 m2/g增加到2.08 m2/g,形成表面胶束的CTAB聚集体取代了PS表面的PVP高分子聚集体,使得比表面积增大,与AFM结论相一致。采用电导率法测定CTAB在PS分散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发现电导率-CTAB浓度曲线有两个拐点,分别在0.78 mmol/L和1.72 mmol/L处。第一个是CTAB在PS微球表面形成表面胶束的临界浓度,第二个是CTAB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临界浓度。CTAB表面胶束CMC为其在水溶液中CMC的2/3,这个结果再次验证了CTAB在PS微球表面形成了表面胶束。改性PS微球对菲的增溶吸附主要依靠CTAB与菲之间的阳离子-π电子作用力和疏水作用。探讨了不同CTAB浓度及CTAB与PS微球振荡吸附时间对PS微球表面胶束形成的影响。CTAB浓度为1.72 mmol/L,与PS微球振荡吸附时间18 h为PS微球表面胶束形成最佳条件。吸附研究表明,改性PS微球对菲的平衡吸附容量达到11.67 mg/g,是改性前吸附量的3倍。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在30 min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较好地满足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说明吸附过程是多层吸附而不是单层吸附。四、采用CTAB表面胶束改性磁性PS(MPS)纳米粒子(NPs),制备了一种可以进行磁分离的新型纳米吸附剂。功能单体苯乙烯和油酸改性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MNPs)作为油相分散在辛烷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乳化剂,细乳液聚合制备MPS NPs。MPS NPs和CTAB改性的MPS NPs分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AFM、BET比表面积、Zeta电位和电导率进行表征。TEM显示MPS NPs呈规则球形,平均粒径为140 nm(n=100,RSD=12.6%)。Fe3O4 NPs分散在PS纳米球中,并且有向边缘靠近的趋势,不是核-壳结构。究其原因,Fe3O4 NPs和PS相容性较差,Fe3O4和PVP之间存在螯合作用力,因此Fe3O4 NPs被亲水的PVP向外拉,被中心的PS向外推,两种力使得Fe3O4 NPs到了纳米球的边缘。MPS NPs和CTAB改性的MPS NPs的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49.04 emu/g和32.52 emu/g。与以SDS作为乳化剂制备的MPS NPs的Ms相比,以PVP作为乳化剂的MPS NPs的Ms翻了一番,磁性Fe3O4 NPs位于纳米球的边缘导致MPS NPs高的磁强度。CTAB表面胶束屏蔽了磁场,改性后Ms急剧下降。AFM显示,MPS NPs表面聚集体的高度为64 nm,是PS微球的5.3倍。这是因为除了PVP和PS之间的分子作用力外,PVP和Fe3O4之间还存在螯合作用力使得PVP表面胶束在MPS NPs表面吸附更牢固。CTAB改性后MPS NPs表面胶束继续增大,聚集体高度达到99.9 nm,推测原因是CTAB分子以PVP聚集体为软模板,通过疏水作用以及与PS之间的阳离子-π电子作用进一步自组装。BET比表面积分析可知,改性后MPS NPs的比表面积由2.36 m2/g降到1.06 m2/g,间接证实大的CTAB表面胶束形成。改性前MPS NPs的Zeta电位为-25.96 mV,改性后为22.49 mV,进一步证实MPS NPs表面形成了CTAB聚集体。在MPS NPs的CTAB溶液中,与PS球相同,CTAB浓度分别为0.78 mmo/L和1.72 mmo/L时,电导率-CTAB浓度曲线分别出现两个拐点,即出现两个临界胶束浓度(CMC),第一个是CTAB在MPS NPs表面形成表面胶束的浓度,第二个是CTAB在溶液中形成的胶束浓度。阳离子-π电子作用使得菲在MPS NPs上的CTAB表面胶束中增溶。CTAB改性的MPS NPs对菲的平衡吸附容量为24.3 mg/g,分别比未改性的MPS NPs、CTAB改性的PS微球和PS微球增加1.7、2.1和6倍。五、上述研究结果表明,MPS NPs表面的PVP聚集体对菲有一定的吸附力。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Fe3O4@SiO2 NPs,并用PVP改性Fe3O4@SiO2 NPs作为吸附剂,选择菲做为疏水物质代表,测定其吸附性能。细乳液自组装法制备Fe3O4磁纳米晶簇,采用PVP作为Fe3O4纳米簇稳定剂,St?ber法合成SiO2壳,合成了具有高Ms的超顺磁性核-壳结构Fe3O4@SiO2 NPs。PVP改性Fe3O4@SiO2 NPs作为吸附剂,测定其对菲的吸附性能。Fe3O4@SiO2 NPs和PVP改性的Fe3O4@SiO2 NPs用TEM、VSM、AFM、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BET分析进行表征。TEM显示,改性前后Fe3O4@SiO2 NPs均呈规则球形,平均粒径均为128 nm(n=100,RSD=9.2%)。XRD分析,Fe3O4@SiO2 NPs所有峰与Fe3O4的特征衍射峰一致,表明合成过程没有导致Fe3O4的相变。VSM可知,改性前后的Fe3O4@SiO2 NPs的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30.78 emu/g和30.89 emu/g。PVP表面胶束与SiO2固相壳层相比,对Fe3O4磁性屏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FT-IR分析可知,PVP改性前后Fe3O4@SiO2 NPs特征峰的位置都相同,PVP特征峰强度增加。XPS分析表明,改性前PVP分子嵌入Fe3O4@SiO2 NPs的壳中。改性后,在SiO2壳中和Fe3O4@SiO2 NPs表面都发现了PVP。AFM显示,改性后Fe3O4@SiO2 NPs表面聚集体高度从0.8 nm增加到12.6 nm,Fe3O4@SiO2 NPs表面形成了柱状胶束。比表面积从88.74 m2/g降低到60.82 m2/g,Fe3O4@SiO2 NPs表面被大的聚集体覆盖。疏水作用使得菲在PVP胶束中增溶。改性后Fe3O4@SiO2 NPs对菲的平衡吸附容量达到18.84 mg/g,是改性前吸附量的2.01倍。小分子表面活性剂CTAB或大分子PVP改性的磁性纳米材料吸附剂,吸附污染物后,基于表面胶束易于被有机溶剂破坏的特点,磁性纳米材料经乙醇清洗,可快速简便地清除污染物。采用磁分离收集,再用表面活性剂吸附改性形成表面胶束,磁性纳米材料表面胶束吸附剂可再生而反复使用,再生过程简单快速,因此,磁性纳米材料表面胶束吸附剂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
侯肖邦[6](2020)在《氧化还原响应性纤维素载体的制备及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在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的农用化学品剂型存在活性成分含量低、化学稳定性不佳、施用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农用化学品容易流失,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刺激响应性控制释放技术具有可控性强、选择性高等优点,能够实现农用化学品持续、稳定、高效的释放,并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但目前刺激响应性载体,尤其是氧化还原响应性载体在农用化学品控制释放领域的研究较少,尚无较为成熟的技术与应用。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并制备了纤维素基氧化还原响应性农用化学品控制释放体系,对其控制释放和同步控制重金属污染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具体工作如下:(1)氧化还原响应性纤维素水凝胶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以胱胺为交联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制备了氧化还原响应性水凝胶载体。以预负载法和后负载法分别负载了两种农用化学品6-苯甲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包封率分别为94.6%和24.3%,载药量分别为2.85和0.73 mg/g。水凝胶具有三维网络结构,溶胀率可达1500%。通过二硫苏糖醇(DTT)控制农用化学品释放,其释放行为符合Kopcha模型,完全释放时间可被控制在125-600 min。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对于Hg2+和Cu2+的吸附容量分别可达38.9 mg/g和36.7 mg/g。(2)纤维素基pH、氧化还原双重响应性纳米水凝胶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以棕榈酰氯(PCl)为疏水侧链修饰羧甲基纤维素,然后与3,3’-二硫代双(丙酰肼)(DTP)交联,并负载了模型农用化学品水杨酸(SA),制备了 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纳米水凝胶载体(SA@CNG)。SA@CNG的形貌为均匀的微球,平均直径为116 nm,在水中的溶胀率为282%,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也能够维持稳定的形态。SA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可达74.5%和38.5%。在酸和谷胱甘肽(GSH)的控制下,SA能在4-12小时内释放完全,释放动力学符合扩散-溶蚀机理。在模拟土壤浸出液中,纳米凝胶对二价铜离子的去除率可达89%,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3)酶、氧化还原双重响应性球形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以人造沸石为核,羧甲基纤维素为外壳,通过环糊精-二茂铁(CD-Fc)包合物为连接,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氧化还原和酶双响应性球型载体,并负载了模型药物水杨酸(SA@CCZ)。载体的平均粒径为1.78 μm,比表面积为36.401 m2/g,SA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3.8%和27.7%。在过氧化氢和纤维素酶作用下SA的最大累积释放量分别能够达到85.2%和80.4%,释放持续时间能够被控制在4-12小时,释放动力学符合扩散-溶蚀机理。综上所诉,本论文构建的纤维素基氧化还原响应性控制释放体系能够实现农用化学品的精确可控释放,提高了农用化学品的利用效率,并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Hg2+和Cu2+的浓度。阐明了氧化还原响应性载体及多重响应性载体的响应性机理和载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研究成果对氧化还原响应性材料在农用化学品控制释放和重金属离子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王鹤霏[7](2019)在《表面活性剂增效分离去除水中芳香有机污染物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芳香性有机污染物大多具有难降解、易致癌等特性,多存在于工业废水中。这类废水成分相对复杂、有机物含量高。针对此类废水中可能存在的大量微溶和可溶性小分子苯系物的难处理问题,本论文采用表面活性剂增效分离方法予以解决,为去除废水中的小分子苯系物提供一个新思路。本研究采用吸附胶束絮凝(Adsorptive Micellar Flocculation,AMF)和吸附增溶技术去除水中的芳香性有机污染物。这两种方法均以表面活性剂增溶有机污染物为核心,具有快速、简单、经济和可回收的特点。通过对反应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和工艺优化,以及表面活性剂胶团增溶有机物的过程及机理等的研究,达到有效去除水中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小分子苯系物的目的,为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支持。对于AMF技术,研究的重点是确定适合的反应条件,包括pH、表面活性剂浓度、有机物浓度和絮凝剂剂量。对于吸附增溶技术,研究的关键在于使用表面活性剂改性制备得到有效的吸附剂。研究以Al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絮凝反应作为AMF方法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基础,采用AMF去除水中苯甲酸、苯酚和苯胺类有机物。此外,本文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高岭土和松木屑进行改性,以制备得到有机吸附剂,通过吸附增溶技术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本研究考察了硫酸铝作为无机絮凝剂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絮凝反应。未经调节pH条件下絮凝,pH随着A1盐浓度的增高而降低。随着Al盐浓度的增高,SDS浓度大于其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会出现复溶现象,而SDS浓度小于CMC则不会产生复溶现象。SDS溶液中Na+浓度过高时,会影响A1-SDS的絮凝反应。当SDS溶液中存在Ca2+时,可以促进Al-SDS的絮凝反应,提高SDS的去除率。控制pH为3.0条件下,A1盐以A13+形态为主,絮凝过程以电性中和作用为主。pH为6.5条件下A1盐以A113(OH)4(H2O)247+和Al(OH)3形态存在,吸附架桥起主要作用,最低有效絮凝剂剂量CAl/CSDS=2。pH为4.5条件下Al盐以低聚合羟基A1形态为主,絮凝过程由多种方式共同作用,最低有效絮凝剂剂量CAl/CSDS=1。SDS的去除率随着pH的增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初始SDS浓度为0.05 mol/L,pH为4.5条件下SDS的去除率达到最高,超过99.0%。(2)研究选取SDS和无机絮凝剂硫酸铝,采用AMF方法去除水中的苯甲酸、苯酚和苯胺类有机污染物。证明AMF去除苯甲酸类有机物是由胶束对有机物的增溶作用及A1盐与有机物络合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苯甲酸类有机物的去除率均随着SDS和A1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有机物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苯甲酸和对甲基苯甲酸的去除率均随着pH的增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H为4.5时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76.5%和92.4%。水杨酸由于羟基的存在能够与Al盐发生较强的络合作用,因此其去除率随着pH的升高而提高,并在pH为5.5条件下达到最高去除率84.5%。AMF去除苯酚类有机物主要归因于胶束对有机物分子的增溶作用。双酚A(Bisphenol A,BPA)和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DCP)的去除率随着pH的升高而略有降低,随着SDS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初始Al盐和有机物浓度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未调节pH条件下双酚A和二氯苯酚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2%和88.2%。AMF去除苯胺类有机物主要是由于SDS与苯胺阳离子的电性中和作用。苯胺类有机物的去除率随着SDS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pH的增高而降低,随着A1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H为3.0条件下苯胺、4-氯苯胺和2,6-二甲基苯胺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1.3%,98.0%和97.6%。(3)研究通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etylpyridinium chloride,CP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按(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CTAC)改性粘土矿物高岭土(kaolin,K),制备吸附剂CPC-K和CTAC-K用于去除水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双酚A。红外图谱(FT-IR)及X-射线衍射图谱(XRD)证明了 CPC和CTAC成功负载于高岭土表面制得吸附剂CPC-K和CTAC-K。使用CPC-K和CTAC-K对100 mg/L的双酚A进行吸附,反应在9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双酚A的实验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1.4和13.4 mg/g。CPC-K和CTAC-K吸附作用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双酚A,该吸附作用适宜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进行,受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并不显着。双酚A的去除率随着CPC-K和CTAC-K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至80.6%和88.1%CPC-K和CTAC-K对双酚A的吸附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反应均为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4)本研究利用CPC改性生物质松木屑(pines,PS),制备吸附剂CPC-PS用于去除水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双酚A和二氯苯酚。FT-IR及热重曲线(TGA)证明了 CPC与松木屑成功结合制得吸附剂CPC-PS。利用CPC-PS对100 mg/L的双酚A和二氯苯酚进行吸附,90 min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双酚A和二氯苯酚的实验平衡吸附量分别是24.1和12.4 mg/g。松木屑和CPC-PS对双酚A和二氯苯酚的吸附均适宜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进行,吸附量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强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总体来说影响不显着。双酚A的去除率随着松木屑和CPC-PS投加量的增大可分别提高至65.8%和90.2%。同时,二氯苯酚的去除率也会伴随松木屑和CPC-PS投加量的增大而上升至52.8%和80.0%。CPC-PS对双酚A和二氯苯酚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松木屑和CPC-PS对双酚A和二氯苯酚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改性后的CPC-PS与原料松木屑相比,对双酚A和二氯苯酚的吸附量均有明显提高。本研究采用AMF及吸附增溶技术有效去除水中的芳香类有机污染物,为利用表面活性剂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应用提供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参考。在本文工作的基础上,后续可以进一步研究处理后所得固体的物质分离,回收及循环使用等。
李开明[8](2019)在《响应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体系结构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自然界中存在这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在结构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结构,即亲水的原子团和憎水的原子团,正是因为存在这两种不同的结构导致了这类物质具有亲油和亲水的性质,我们把含有这样结构的物质简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拥有很高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在表面及界面上的性质很活跃,它可以在临界胶束浓度上自发聚集成各种有序的分子组合体,而且这种性质被广泛的运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当前,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学科已经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其中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验证的主要是:临界胶束浓度、聚集分子数、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大小和流变性质等等,很多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停留在宏观实验的阶段,但是只是通过宏观的实验不能在微观的角度上去解释表面活性剂的反应机理,只是在宏观的现象上研究和验证。同时在现阶段关于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上有一类是关于无机盐和有机盐对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影响,在研究的时候主要根据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因素以及化学变化来探究无机盐和有机盐对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影响,而关于这种影响主要是因为那些微观的机理,通过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角度在研究上还是比较稀少。如果利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去研究这些宏观的物理化学现象,在分子的层面上去模拟这些过程所发生的理论机理,就会对我们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很大的指导意义。本论文通过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表面活性剂在p H、温度的变化的影响下自身聚集体形态的变化通过自组装体系进行微观结构及微观性质的研究。本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十六烷基溴化铵/水杨酸钠(CTAB/Na Sal)聚集体结构在不同的酸性条件下的变化在分子动力学模拟角度的探讨。结果发现,当p H值等于7,p H值等于2和p H值等于0,这三种不同的p H情况下CTAB/Na Sal体系形成的聚集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胶束结构分别为刚性棒状胶束,球型胶束和蠕虫状胶束。通过分析分子的均方根位移和径向分布函数等动力学性质函数,去分析研究胶束结构的变化的原因。(2)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温度对于十六烷基溴化铵/水杨酸(CTAB/Sal)聚集体的状态在酸性环境下变化的作用。通过模拟的结果表明在高的温度和高的酸度条件下,CTAB/Sal的体系会形成球形胶束。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分子的均方根位移和径向分布函数等分子动力学的结论,我们可以发现在温度升高的时候,分子运动可以显着提升,导致CTA+和水杨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尤其是聚集体胶束周围的阴离子扩散作用导致极性头基之间的相互排斥力增大,从而在80℃的温度,强酸性的环境下,聚集体胶束的结构成为球形胶束。模拟证明,通过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可以研究胶束体系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从而解释了温度和酸碱性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体聚集性质的影响原因。(3)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SDBS/BMAB体系的油水界面自组装行为机理.通过模拟SDBS/BMAB体系的界面吸附构型来探索自组装行为机理,并给出了SDBS和BMAB在界面上的吸附过程.表面张力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有高度的吻合性,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SDBS/BMAB体系在界面上的自组装结构形成原因。同时,计算了密度曲线、径向分布函数和单层膜扩散系数,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并探究了SDBS与BMAB之间的界面自组装对于降低界面张力的影响。
王斌[9](2019)在《2-甲基烯丙基氯的水解与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2-甲基烯丙醇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用于农药、医药、香料、树脂和聚羧酸减水剂等有机合成领域,工业上大多以2-甲基烯丙基氯为原料,通过一步直接水解或者酯化-水解两步法合成。现有文献均关注于2-甲基烯丙醇合成工艺的优化,未见相关动力学研究的报道,为此,本文重点对2-甲基烯丙基氯的水解和酯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采用气相色谱对不同水解反应时间的产物进行监测,探究水解反应机理,并建立动力学模型。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2-甲基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水解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83.15K,氢氧化钠和2-甲基烯丙基氯的摩尔比为1.0,氢氧化钠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0%,反应60 min,此时2-甲基烯丙基氯的转化率为97.12%,2-甲基烯丙醇的收率为87.63%。在排除传质影响后,对2-甲基烯丙基氯的水解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发现反应在水相中进行,主要生成2-甲基烯丙醇,同时产生副产物二-(2-甲基烯丙基)-醚。对动力学方程通过积分法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2-甲基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98.25 kJ/mol,2-甲基烯丙基氯和2-甲基烯丙醇钠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3.89 kJ/mol,主反应活化能大于副反应,升高温度对反应有利。其次,本文对2-甲基烯丙基氯和乙酸钠水溶液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该酯化反应同样发生在水相,主要产物是2-甲基烯丙醇乙酸酯,同时还有2-甲基烯丙基氯直接水解产物2-甲基烯丙醇。对动力学方程通过积分法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2-甲基烯丙基氯和乙酸钠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93.59 kJ/mol,2-甲基烯丙基氯和水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95.02 kJ/mol。该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会形成更多的2-甲基烯丙醇。最后,本文还对2-甲基烯丙基氯和乙酸钠固体进行固一液两相相转移催化酯化反应进行了探究,得到了鎓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酯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方程,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固一液相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反应符合拟一级反应的动力学规律,2-甲基烯丙基氯和乙酸钠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97.61 kJ/mol。
张少君[10](2019)在《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文中认为溢油事故不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海洋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生态灾难。溢油事故发生后,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可以快速清理大部分的溢油,但对于残留在海水表面的薄油膜、悬浮油、乳化油,生物法降解最为经济有效。而采用生物法处理溢油存在三个关键问题:其一,石油成分非常复杂,采用单一降解菌很难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二,采用游离态的降解菌处理海上浮油尚存在一定缺陷,投放到现场多因比重大、亲油性差、适应环境性差等问题而导致降解菌大量损失;其三,海洋中生物降解溢油过程极为复杂,应用经典动力学模型处理溢油缺乏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其可行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菌群、载体和溢油降解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混合菌群,解决溢油多组分的同时降解问题。从溢油污染的海滩沉积物中分离得到5种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并复配构成菌群MF371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的构建,初步鉴定菌群包括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食烷菌属、海杆菌属和微球菌属。对温度、盐度、pH值、表面活性剂等一系列环境条件优化后,菌群的7 d降解率从72.24%提高至92.67%。对降解残油组分的分析显示,菌群在降解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因此可同时降解溢油中的多组分。为了探讨菌群降解的作用机制,以鼠李糖脂(Rha)作为先导化合物,提出并建立一种溶剂体系的新算法,应用于HSCCC分离纯化菌群的次生代谢产物,经一步分离纯化得到6种纯度均高于84.41%的Rha。对添加Rha的菌群细胞的疏水、增溶和乳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Rha的浓度与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增强呈正相关性,添加高浓度的Rha有助于烷烃的乳化和降解。(2)为解决生物降解效率低的问题,制备了一系列可漂浮、疏水性、生物亲和性强的固定化菌群导弹载体,来增加菌群与浮油的有效接触。首先,制备了接触角θ为149.300°、机械强度为2.52 mN的大孔SA/PVA载体,通过对组分比例和密度的调控实现该载体的浮漂性。然后,以聚乳酸作为基质,分别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内部携带极性基团、外部接枝疏水脂肪族聚酯的可漂浮疏水性大孔聚乳酸(RMPLA)载体。实验测得RMPLA对油粒子的饱和吸附率高达18.17 g/g,固定化菌群的7 d降解率为88.95%。最后,将Fe3O4纳米粒子经PEG和SDS修饰得到双亲性胶体磁核,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接触角θ为133.4°、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95 emu/g的磁性Fe3O4StMD载体,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处理船舶机舱产生的乳化油废水。经过12h的降解,固定化比游离态菌群处理乳化油的降解率提高了 13.86%,体现了反应启动快、处理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污染可望成为解决海洋油污染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替代办法。为了分析菌群的降解中间产物,制备Fe3O4MNG@CTAB作为分散固相萃取材料,通过对多环芳烃及模式化合物菲的降解中间产物检测,结果显示检测限低至1.5~5.0 ng/L、样品加标回收率达到74.01%~94.67%。分析证明,通过水杨酸和邻苯二甲酸两条代谢途径,菌群最终完全降解溢油。(3)采用实验数据验证经典动力学方程的适用性,明确菌群降解溢油的限速步骤。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描述载体与溢油的吸附效应,计算得到表观活化能Ea为21.65 kJ/mol,确定载体的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通过吸附动力学分析,证明粒子内扩散并不是吸附过程的唯一速率控制步骤。通过降解动力学验证了菌群对菲的吸附速率远大于其降解速率,造成菲在菌体表面和内部富集,而促使其降解速率远大于其溶解速率,推断出溶解过程是菌群降解溢油的限速步骤。该研究成果可为大规模的菌群应用于海洋溢油污染治理提供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支持。
二、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中水杨酸酯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中水杨酸酯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金纳米棒的合成机理研究和按需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纳米棒的性质与制备 |
1.2.1 金纳米棒的简介 |
1.2.2 金纳米棒的性质 |
1.2.3 金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
1.3 种子生长法中影响金纳米棒生长的因素及其研究现状 |
1.3.1 表面活性剂——CTAB胶束 |
1.3.1.1 CTAB胶束的形成、结构组成及胶束化行为 |
1.3.1.2 表面活性剂在金纳米棒生长中的作用 |
1.3.1.3 表面活性剂对金纳米棒生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2 银离子 |
1.3.2.1 银离子的作用 |
1.3.2.2 银离子对金纳米棒生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3 pH值对金纳米棒生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4 其他影响金纳米棒生长的因素 |
1.3.4.1 金种子对金纳米棒生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4.2 还原剂对金纳米棒生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4 金纳米棒的应用 |
1.4.1 生物标记成像与传感 |
1.4.2 药物运输 |
1.4.3 光热治疗 |
1.4.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1.4.5 偏振光驱动的分子马达 |
1.4.6 光学存储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总体设计思想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通过数学模型揭示氢离子和银离子在金纳米棒制备中的作用及其定向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金纳米颗粒种子的制备 |
2.2.4 固定金种子浓度下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2.2.5 模拟方法 |
2.2.6 通过调节金种子的浓度实现具有宽尺寸范围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和[H~+]浓度对混合CTAB胶束的影响 |
2.3.1.1 [Ag~+]对混合CTAB胶束尺寸的影响 |
2.3.1.2 [H~+]对混合CTAB胶束尺寸的影响 |
2.3.2 不同长度和宽度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2.3.3 以[H~+]和[Ag~+]为变量,对金纳米棒长度和宽度的数学模拟 |
2.3.4 [A~+]对CTAB胶束行为和金纳米棒生长的影响 |
2.3.4.1 金纳米棒长度和宽度随[A~+]的变化趋势 |
2.3.4.2 [A~+]对CTAB胶束行为和金纳米棒生长的影响的分析 |
2.3.5 [H~+]对CTAB胶束行为和金纳米棒生长的影响 |
2.3.5.1 金纳米棒长度和宽度随[H~+]的变化趋势 |
2.3.5.2 [H~+]对CTAB胶束行为和金纳米棒生长的影响的分析 |
2.3.6 通过调节金种子的浓度实现在更大尺寸范围内金纳米棒的制备 |
2.3.6.1 [A~+]固定为0.27 mM |
2.3.6.2 [Ag~+]固定为0.06 mM |
2.3.7 金纳米棒的定向制备 |
2.3.8 定向制备的金纳米棒在光热治疗中的初步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庚醇辅助合成宽度范围可从6.5到175 nm的均一金纳米棒以实现超低浓度SERS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金种子的制备 |
3.2.3 庚醇存在时,不同银离子浓度下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3.2.4 不同庚醇浓度下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3.2.5 庚醇存在时,不同氯金酸浓度下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3.2.6 庚醇存在时,不同金种子浓度下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3.2.7 不同长度烷基链的脂肪醇存在时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3.2.8 拉曼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银离子浓度对庚醇-金纳米棒制备的影响 |
3.3.1.1 庚醇-金纳米棒的尺寸变化 |
3.3.1.2 庚醇-金纳米棒的长径比和消光光谱的变化 |
3.3.1.3 庚醇-金纳米棒的形貌 |
3.3.1.4 银离子浓度对庚醇-金纳米棒的宽度的影响 |
3.3.2 庚醇浓度在庚醇-金纳米棒制备中的影响 |
3.3.2.1 制备尺寸形貌均一的金纳米棒的合适庚醇浓度范围研究 |
3.3.2.2 合适浓度的庚醇对金纳米棒尺寸和形貌的影响 |
3.3.3 庚醇在庚醇-金纳米棒合成中的作用 |
3.3.3.1 庚醇提高氯金酸利用率的作用研究 |
3.3.3.2 庚醇影响金种子对称性打破效率的作用研究 |
3.3.4 氯金酸浓度在庚醇-金纳米棒制备中的影响 |
3.3.5 庚醇-金纳米棒的制备中金种子浓度对庚醇浓度的依赖关系 |
3.3.6 在其他脂肪醇存在下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3.3.6.1 烷基链的碳原子数小于7的脂肪醇对金纳米棒尺寸的影响 |
3.3.6.2 烷基链的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醇对金纳米棒尺寸的影响 |
3.3.6.3 烷基链的碳原子数为11和12的脂肪醇对金纳米棒尺寸的影响 |
3.3.7 金纳米棒的竖直密排阵列在SERS检测方面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十二醇辅助合成宽度固定且长度大范围可调的均一金纳米棒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金种子的制备 |
4.2.3 十二醇存在时,不同银离子浓度下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4.2.4 不同浓度十二醇下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4.2.5 十二醇存在时,不同氯金酸浓度下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银离子浓度对十二醇-金纳米棒制备的影响 |
4.3.1.1 十二醇-金纳米棒的尺寸、长径比和光谱变化 |
4.3.1.2 银离子浓度对十二醇-金纳米棒尺寸的影响 |
4.3.2 十二醇浓度在十二醇-金纳米棒制备中的影响 |
4.3.3 十二醇调控金纳米棒长度和宽度机理的研究 |
4.3.3.1 十二醇协同银离子调控金纳米棒尺寸的机理分析 |
4.3.3.2 十二醇在十二醇-金纳米棒合成中作用的进一步验证 |
4.3.4 通过改变金种子浓度,固定其他宽度时长度可调的十二醇-金纳米棒的制备 |
4.3.4.1 十二醇存在下,金种子浓度对金纳米棒尺寸的影响 |
4.3.4.2 固定其他宽度的不同长度的金纳米棒的制备 |
4.3.4.3 十二醇-金纳米棒制备中银离子浓度对金种子浓度的依赖关系 |
4.3.5 氯金酸浓度在十二醇-金纳米棒制备中的影响 |
4.3.6 通过改变氯金酸、氢醌和银离子浓度,更大长度范围的宽度固定的十二醇-金纳米棒的制备 |
4.3.6.1 固定宽度14nm时,十二醇-金纳米棒长度范围的拓展 |
4.3.6.2 固定宽度23nm时,十二醇-金纳米棒长度范围的拓展 |
4.3.6.3 固定宽度6.5nm时,十二醇-金纳米棒长度范围的拓展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本论文创新点 |
5.3 有待开展的工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DNA参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聚集体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组装(self-assembly) |
1.2 脱氧核糖核苷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
1.2.1 DNA分子结构 |
1.2.2 DNA分子自组装 |
1.2.2.1 静电作用力诱导的DNA自组装 |
1.2.2.2 π-π堆积、配位作用诱导的DNA自组装 |
1.2.2.3 氢键作用诱导的DNA自组装 |
1.3 表面活性剂 |
1.3.1 表面活性剂结构和性质 |
1.3.2 表面活性剂分类 |
1.3.3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 |
1.3.4 囊泡 |
1.4 DNA与表面活性剂自组装 |
1.4.1 DNA/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机理 |
1.4.2 DNA/表面活性剂自组装的影响因素 |
1.4.2.1 表面活性剂结构 |
1.4.2.1.1 表面活性剂疏水尾链 |
1.4.2.1.2 表面活性剂极性头基 |
1.4.2.1.3 表面活性剂反离子 |
1.4.2.2 盐效应 |
1.4.2.3 DNA结构 |
1.4.3 DNA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自组装 |
1.5 DNA/表面活性剂组装体应用 |
1.5.1 DNA/表面活性剂组装体在水相中的应用 |
1.5.2 DNA/表面活性剂组装体在无水环境下的应用 |
1.5.2.1 DNA热致液晶的制备及应用 |
1.5.2.2 DNA/表面活性剂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
1.5.2.3 DNA/表面活性剂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 |
1.6 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DNA调控的氧化还原响应性囊泡的结构转变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样品制备 |
2.2.3 表面张力测试 |
2.2.4 循环伏安(CV)测试 |
2.2.5 电导率测试 |
2.2.6 浊度测试 |
2.2.7 Zeta电势和动态光散射(DLS)测试 |
2.2.8 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观察 |
2.2.9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TMOH/LA/H_2O体系相行为 |
2.3.2 FTML囊泡与长链DNA的静电自组装 |
2.3.3 超壁厚DNA囊泡的稳定性 |
2.3.4 不同链长的DNA与FTML囊泡自组装 |
2.3.5 超壁厚DNA囊泡的氧化还原响应性 |
2.3.6 超壁厚DNA囊泡的形成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囊泡调控的DNA热致液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单链DNA的制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观察 |
3.2.5 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FF-TEM)观察 |
3.2.6 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试 |
3.2.7 Zeta电势测试 |
3.2.8 偏光显微镜(POM)观察 |
3.2.9 傅里叶转换红外(FT-IR)谱图测试 |
3.2.10 流变学性质表征 |
3.2.11 热重分析(TGA)测试 |
3.2.1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
3.2.13 圆二色(CD)光谱测试 |
3.2.14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NA-DTAL液晶的制备 |
3.3.2 DNA-DTAL液晶性质 |
3.3.3 DNA-DTAL液晶形成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不同结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阴阳离子囊泡用于DNA热致液晶的制备及性能调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样品制备 |
4.2.3 Zeta电势及动态光散射(DLS)测试 |
4.2.4 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观察 |
4.2.5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 |
4.2.6 偏光显微镜(POM)观察 |
4.2.7 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试 |
4.2.8 傅里叶转换红外(FT-IR)谱图测试 |
4.2.9 热重分析(TGA)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NA-FTML复合物的制备 |
4.3.2 DNA-FTML热致液晶性质 |
4.3.3 DNA-DPL热致液晶的制备及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微波辅助反胶束体系甲烷氧化菌素拟酶催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过氧化物酶及模拟酶的研究现状 |
1.2 甲烷氧化菌素概述 |
1.2.1 甲烷氧化菌素简介 |
1.2.2 甲烷氧化菌素的研究现状 |
1.3 反胶束概述 |
1.3.1 反胶束的概念及优势 |
1.3.2 反胶束体系常用参数 |
1.3.3 反胶束体系中酶及模拟酶的增溶与催化研究 |
1.3.4 反胶束体系的研究现状 |
1.4 微波辅助酶催化反应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甲烷氧化菌素-铜拟酶配合物合成及反胶束体系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主要实验材料 |
2.2.2 仪器设备 |
2.2.3 甲烷氧化菌菌种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甲基弯菌OB3b的限铜条件培养 |
2.3.2 Mb的分离与纯化 |
2.3.3 Mb的浓度测定 |
2.3.4 Mb-Cu拟酶合成 |
2.3.5 Mb-Cu模拟酶活性测定 |
2.3.6 反胶束体系制备 |
2.3.7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 |
2.3.8 反胶束体系中增溶水量的测定 |
2.3.9 反胶束电导率及粒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Mb的浓度测定 |
2.4.2 甲烷氧化菌素模拟酶的合成 |
2.4.3 Mb-Cu拟酶活性测定 |
2.4.4 反胶束体系中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2.4.5 表面活性浓度和类型对反胶束中饱和增溶水量的影响 |
2.4.6 反胶束体系含水量对电导率的影响 |
2.4.7 含水量对反胶束粒径的影响 |
2.4.8 陈化时间对反胶束体系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反胶束中甲烷氧化菌素-铜配合物过氧化物酶拟酶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主要实验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模拟酶及反胶束体系制备 |
3.3.2 反胶束体系中甲烷氧化菌素模拟酶的拟酶活性测定 |
3.3.3 含水量对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5 pH对 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6 KCl浓度对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7 H_2O_2 浓度对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8 Mb-Cu模拟酶的稳定性研究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底物甲基氢醌的标准曲线 |
3.4.2 反胶束体系中Mb-Cu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光谱变化 |
3.4.3 含水量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5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6 pH对 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7 KCl浓度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8 H_2O_2 浓度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3.4.9 反胶束中Mb-Cu模拟酶的稳定性 |
3.4.10 反胶束中模拟酶的动力学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微波辅助反胶束体系中Mb-Cu的拟酶催化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主要实验材料 |
4.2.2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模拟酶及反胶束体系制备 |
4.3.2 微波辅助反胶束中甲烷氧化菌素模拟酶的拟酶活性测定 |
4.3.3 温度对Mb-Cu拟酶活性影响 |
4.3.4 微波功率对Mb-Cu拟酶活性影响 |
4.3.5 反应时间对Mb-Cu拟酶活性影响 |
4.3.6 响应面优化实验 |
4.3.7 微波辐射与水浴加热方式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紫外光谱分析微波辅助模拟酶的催化 |
4.4.2 温度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4.4.3 微波功率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4.4.4 反应时间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4.4.5 响应面优化实验 |
4.4.6 微波辐射与水浴加热方式对Mb-Cu拟酶活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水分散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功能化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墨烯的制备和分散 |
1.1.1 石墨烯的制备 |
1.1.2 石墨烯的分散 |
1.2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 |
1.2.1 石墨烯/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 |
1.2.2 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
1.3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改性聚合物的研究 |
1.4 基于石墨烯和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防腐涂层的研究进展 |
1.4.1 石墨烯直接制备防腐涂层 |
1.4.2 石墨烯/聚合物复合防腐涂层 |
1.4.3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物/聚合物复合防腐涂层 |
1.4.4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物/聚合物智能防腐涂层 |
1.5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rGO-NC (BTA@SN-rGO)的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对水性防腐涂料的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2.2.2 氧化石墨烯(GO)及芦丁-还原氧化石墨烯(R-rGO)的制备 |
2.2.3 石墨烯/二氧化硅负载缓蚀剂(BTA@SN-rGO)的制备 |
2.2.4 水性防腐涂料用聚合物乳液的制备 |
2.2.5 水性复合防腐涂料和涂层的制备 |
2.2.6 表征及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R-rGO的还原与表征 |
2.3.2 BTA@SN-rGO的制备及表征 |
2.3.3 BTA@SN-rGO的释放性能研究 |
2.3.4 BTA@SN-rGO改性水性涂料 |
2.3.5 水性复合涂层的电化学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GO-NC (HNTs-rGO)的原位还原凝聚法制备及对水性防腐涂料的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3.2.2 石墨烯/埃洛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HNTs-rGO)的制备 |
3.2.3 聚合物乳液和水性复合防腐涂料与涂层的制备 |
3.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NTs-rGO的制备和表征 |
3.3.2 HNTs-rGO改性水性涂料 |
3.3.3 水性复合涂层的电化学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NTs-rGO对缓蚀剂的负载及主-被动协同水性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4.2.2 石墨烯/埃洛石纳米管负载缓蚀剂(L-His@HNTs-rGO)的制备 |
4.2.3 聚合物乳液和水性复合防腐涂料与涂层的制备 |
4.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His@HNTs-rGO的表征 |
4.3.2 HNTs-rGO对缓蚀剂(L-His、BTA)的吸附和释放 |
4.3.3 L-His@HNTs-rGO改性水性涂料 |
4.3.4 水性复合涂层的电化学研究 |
4.3.5 不同纳米复合物及改性涂层的对比研究 |
4.3.6 L-His@HNTs-rGO改性其他聚合物乳液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GO-NC (Ag-rGO)的原位同步还原凝聚法制备及SERS和催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5.2.2 石墨烯/银纳米复合物(Ag-rGO)的制备 |
5.2.3 表征及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g-rGO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5.3.2 Ag-rGO纳米复合物的形貌表征 |
5.3.3 不同还原剂对rGO及不同复合方法对纳米复合物的影响 |
5.3.4 Ag-rGO性质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主要创新点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及待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表面胶束吸附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吸附概述 |
1.2 吸附材料 |
1.2.1 传统吸附材料 |
1.2.2 新型吸附材料 |
1.3 表面活性剂(SAA)改性吸附材料 |
1.3.1 SAA与固体材料之间的作用力 |
1.3.2 SAA改性材料吸附机理 |
1.3.3 SAA改性材料的应用 |
1.3.4 SAA改性材料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
1.4 表面胶束 |
1.4.1 表面胶束的定义 |
1.4.2 表面胶束的表征 |
1.4.3 表面胶束的应用 |
1.5 环境有机污染物简介 |
1.6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CTAB改性石墨对双酚A的吸附行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改性石墨的制备 |
2.2.3 吸附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改性石墨结构表征 |
2.3.2 改性石墨制备条件优化 |
2.3.3 改性石墨对BPA的吸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TAB改性石墨吸附环境污染物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改性石墨的制备 |
3.2.3 吸附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H对改性石墨吸附水杨酸、菲和苯胺的影响 |
3.3.2 吸附等温线研究 |
3.3.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3.4 CTAB改性石墨对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研究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CTAB改性聚苯乙烯微球对菲的吸附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PS微球的制备 |
4.2.3 改性PS微球的制备 |
4.2.4 吸附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改性PS微球表征 |
4.3.2 CTAB改性聚苯乙烯条件优化 |
4.3.3 改性PS微球对菲吸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TAB改性磁性聚苯乙烯纳米粒子对菲的吸附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油酸包覆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 |
5.2.3 磁性聚苯乙烯纳米粒子(MPS NPs)的制备 |
5.2.4 改性MPS NPs的制备 |
5.2.5 吸附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PS NPs和CTAB改性MPS NPs表征 |
5.3.2 CTAB改性MPS NPs对菲吸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VP改性Fe_3O_4@Si_O2纳米粒子对菲的吸附行为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油酸包覆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 |
6.2.3 Fe_3O_4@Si_O2 NPs的制备 |
6.2.4 PVP改性Fe_3O_4@Si_O2 NPs的制备 |
6.2.5 吸附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Fe_3O_4@Si_O2 NPs和PVP改性Fe_3O_4@Si_O2 NPs表征 |
6.3.2 PVP改性Fe_3O_4@Si_O2 NPs条件优化 |
6.3.3 PVP改性Fe_3O_4@Si_O2 NPs对菲吸附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氧化还原响应性纤维素载体的制备及环境污染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壤农用化学品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 |
1.2 农用化学品控制释放技术研究现状 |
1.3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
1.4 刺激响应性载体的分类 |
1.4.1 物理刺激响应性载体 |
1.4.2 化学刺激响应性载体 |
1.4.3 多重刺激响应性载体 |
1.5 刺激响应性载体控制释放研究进展 |
1.5.1 农化在植物体内释放 |
1.5.2 农化在植物体外释放 |
1.6 模型和机理研究 |
1.6.1 释放动力学模型 |
1.6.2 吸附等温模型 |
1.7 论文研究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论文研究路线 |
1.7.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氧化还原响应性纤维素水凝胶载体的制备和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水凝胶的制备与农用化学品的负载 |
2.2.3 水凝胶载体的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氧化还原响应性水凝胶载体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2.3.2 水凝胶载体的溶胀性能 |
2.3.3 水凝胶载体的氧化还原响应行为 |
2.3.4 水凝胶载体的载药和控释性能 |
2.3.5 水凝胶载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
2.3.6 水凝胶载体在模拟土壤中的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H、氧化还原双响应性纤维素纳米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双响应性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
3.2.3 双响应性水凝胶的表征 |
3.2.4 纳米凝胶的溶胀性能测试 |
3.2.5 纳米凝胶的响应性溶胶-凝胶转化 |
3.2.6 纳米凝胶的响应性释放性能 |
3.2.7 纳米凝胶的重金属离子络合性能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凝胶的制备 |
3.3.2 纳米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3.3 纳米凝胶的体外释放行为表征 |
3.3.4 纳米凝胶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酶、氧化还原双响应性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双响应性球形载体的制备 |
4.2.3 球形载体的性质表征 |
4.2.4 球形载体的响应性释放性能表征 |
4.2.5 球形载体的再生性能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双响应性球形载体的制备机理 |
4.3.2 双响应性球形载体的结构与性质 |
4.3.3 CMC-Fc的氧化还原响应性表征 |
4.3.4 双响应性球形载体的释放性能 |
4.3.5 球形载体的再生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表面活性剂增效分离去除水中芳香有机污染物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及分类 |
1.2.2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环境影响 |
1.2.3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 |
1.2.4 表面活性剂的胶束理论 |
1.3 表面活性剂与无机盐和有机物的相互作用 |
1.3.1 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的影响 |
1.3.2 铝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絮凝 |
1.3.3 表面活性剂对有机物的增溶作用 |
1.4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水处理技术 |
1.4.1 胶团强化超滤技术 |
1.4.2 吸附胶束絮凝法的研究 |
1.4.3 吸附增溶法的研究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铝盐与SDS水溶液絮凝过程的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1 实验仪器 |
2.1.2 药品和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1.4 分析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SDS胶束溶液理化性质的研究 |
2.2.2 不同浓度配比下Al-SDS絮凝过程的研究 |
2.2.3 离子强度对Al-SDS絮凝影响的研究 |
2.2.4 Al-SDS絮凝的pH响应研究 |
2.2.5 Al-SDS的絮凝过程 |
2.2.6 沉淀样品的结构分析 |
2.2.7 絮凝机理推测 |
2.3 本章小结 |
3 吸附胶束絮凝法分离去除水中小分子苯系物的特征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实验仪器 |
3.1.2 药品和试剂 |
3.1.3 实验方法 |
3.1.4 分析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pH条件下有机物的解离度及辛醇/水分配系数 |
3.2.2 SDS胶团增溶有机物的研究 |
3.2.3 Al-SDS-苯甲酸类复合絮凝反应的研究 |
3.2.4 Al-SDS-苯酚类复合絮凝反应的研究 |
3.2.5 Al-SDS-苯胺类复合絮凝反应的研究 |
3.2.6 吸附胶束絮凝法同时去除两种有机物的研究 |
3.2.7 吸附胶束絮凝法处理对甲基苯胺生产废水的研究 |
3.2.8 絮凝沉淀物的结构表征 |
3.2.9 絮凝反应机理推测 |
3.3 本章小结 |
4 CPC和CTAC改性高岭土吸附水中双酚A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1.1 实验仪器 |
4.1.2 药品和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分析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吸附剂的表征 |
4.2.2 吸附双酚A的研究 |
4.2.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双酚A |
4.3 本章小结 |
5 CPC改性松木屑吸附水中双酚A和二氯苯酚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1.1 实验仪器 |
5.1.2 药品和试剂 |
5.1.3 实验方法 |
5.1.4 分析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预实验 |
5.2.2 吸附剂表征 |
5.2.3 吸附双酚A和二氯苯酚的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响应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体系结构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及其自组装体系 |
1.2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 |
1.3 外界环境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 |
1.4 理论计算和分子模拟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pH值刺激响应CTAB/NaSal聚集体胶束结构的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2.1 引言 |
2.2 模拟体系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温度变化导致的CTAB/SA聚集体胶束结构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1 引言 |
3.2 模拟体系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SDBS/BMAB油水界面自组装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1 引言 |
4.2 模拟体系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
5.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本论文工作展望 |
5.3 本论文工作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2-甲基烯丙基氯的水解与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2-甲基烯丙醇的合成方法 |
1.2.1 不饱和醛基还原法 |
1.2.2 一步直接水解法 |
1.2.3 酯化-水解两步法 |
1.2.4 其它方法 |
1.3 2-甲基烯丙基氯的水解反应 |
1.4 2-甲基烯丙基氯的酯化-水解反应 |
1.4.1 相转移催化反应 |
1.4.2 液-液两相酯化反应 |
1.4.3 固-液两相酯化反应 |
1.4.4 酯碱性水解反应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装置与步骤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步骤 |
2.3 分析方法 |
2.3.1 气相色谱分析 |
2.3.2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测定 |
第三章 2-甲基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水解反应研究 |
3.1 反应体系物料衡算 |
3.2 反应条件对2-甲基烯丙基氯水解反应的影响 |
3.2.1 搅拌转速对2-甲基烯丙基氯水解反应的影响 |
3.2.2 反应温度对2-甲基烯丙基氯水解反应的影响 |
3.2.3 原料配比对2-甲基烯丙基氯水解反应的影响 |
3.2.4 氢氧化钠浓度对2-甲基烯丙基氯水解反应的影响 |
3.3 2-甲基烯丙基氯水解反应动力学 |
3.3.1 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 |
3.3.2 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
3.3.3 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甲基烯丙基氯和乙酸钠溶液的酯化反应研究 |
4.1 反应体系的物料衡算 |
4.2 传质影响的排除 |
4.3 有无相转移催化剂对2-甲基烯丙基氯酯化反应的影响 |
4.4 2-甲基烯丙基氯液-液酯化反应动力学 |
4.4.1 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 |
4.4.2 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
4.4.3 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甲基烯丙基氯和乙酸钠固体的酯化反应研究 |
5.1 反应过程分析 |
5.2 2-甲基烯丙基氯固-液酯化反应动力学 |
5.2.1 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 |
5.2.2 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
5.2.3 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5.3 2-甲基烯丙基氯固-液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5.3.1 搅拌转速对2-甲基烯丙基氯固-液酯化反应的影响 |
5.3.2 催化剂用量对2-甲基烯丙基氯固-液酯化反应的影响 |
5.3.3 催化剂种类对2-甲基烯丙基氯固-液酯化反应的影响 |
5.3.4 溶剂对2-甲基烯丙基氯固-液酯化反应的影响 |
5.3.5 其它添加物对2-甲基烯丙基氯固-液酯化反应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10)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海上溢油处理技术 |
1.1.2 石油烃降解菌 |
1.1.3 石油烃降解菌群 |
1.2 石油烃降解菌群降解溢油的影响因素 |
1.2.1 石油烃的理化性质 |
1.2.2 石油烃降解菌的种类 |
1.2.3 温度 |
1.2.4 营养条件 |
1.2.5 氧的含量 |
1.2.6 酸碱环境 |
1.2.7 盐度 |
1.2.8 生物表面活性剂 |
1.3 固定化石油烃降解菌的载体 |
1.3.1 无机材料 |
1.3.2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1.3.3 合成高分子材料 |
1.3.4 复合载体材料 |
1.3.5 可漂浮载体材料 |
1.4 动力学研究 |
1.4.1 吸附动力学 |
1.4.2 降解反应动力学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与降解性能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 |
2.2.1 石油烃降解菌的特性分析 |
2.2.2 石油烃降解菌显微镜形态观察 |
2.2.3 16S rDNA测定 |
2.2.4 生理生化鉴定 |
2.2.5 菌群的复配 |
2.3 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因素 |
2.3.1 温度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
2.3.2 盐度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
2.3.3 菌群耐盐性的提升 |
2.3.4 pH值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
2.3.5 溶解氧对菌群的影响 |
2.3.6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群的降解效果影响 |
2.4 鼠李糖脂协同菌群降解溢油的作用机制 |
2.4.1 Rha的分离纯化 |
2.4.2 pH值对Rha增溶烷烃的影响 |
2.4.3 Rha的临界胶束浓度 |
2.4.4 Rha对细胞表面的疏水性的影响 |
2.4.5 菌群的降解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漂浮载体的制备与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的性能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2 可漂浮的SA/PVA载体制备及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性能 |
3.2.1 可漂浮的大孔SA/PVA载体的制备 |
3.2.2 SA/PVA载体的吸附性能 |
3.2.3 SA/PVA载体的FTIR光谱 |
3.2.4 SA/PVA载体的疏水性 |
3.2.5 SA/PVA载体的密度和机械强度 |
3.2.6 SA/PVA载体的传质性能 |
3.2.7 接种量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
3.2.8 SA/PVA载体的生物亲和性 |
3.2.9 固定化与游离态菌群的降解效果比较 |
3.3 可漂浮的RMPLA载体制备及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性能 |
3.3.1 可漂浮的RMPLA微球的接枝聚合 |
3.3.2 RMPLA载体的吸附性能 |
3.3.3 RMPLA载体的FTIR光谱 |
3.3.4 RMPLA载体的静态接触角 |
3.3.5 RMPLA载体固定化菌群 |
3.3.6 RMPLA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原油 |
3.4 可漂浮的Fe_3O_4StMD磁性载体制备及处理油船洗舱水 |
3.4.1 Fe_3O_4StMD载体的吸附性能 |
3.4.2 Fe_3O_4StMD载体的静态接触角 |
3.4.3 Fe_3O_4StMD载体的X射线衍射 |
3.4.4 Fe_3O_4St/MAA/DVB载体的磁性 |
3.4.5 Fe_3O_4St/MAA/DVB载体固定化菌群 |
3.4.6 Fe_3O_4StMD载体的吸附机理分析 |
3.4.7 Fe_3O_4StMD载体的石油降解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AHs及菌群降解中间产物的富集检测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2 胶束形成剂与形成胶束的关键因素 |
4.2.1 胶束形成剂的优选 |
4.2.2 胶束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 |
4.3 Fe_3O_4MNG@CTAB富集检测材料的表征测试 |
4.3.1 VSM表征磁性强度 |
4.3.2 Zeta电位测试胶束的形成过程 |
4.3.3 FTIR表征官能团的变化 |
4.3.4 XRD表征颗粒的粒径 |
4.3.5 SEM表征材料的形貌 |
4.4 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离子强度和pH值 |
4.4.2 吸附平衡时间 |
4.4.3 解吸附溶解和解吸附时间 |
4.5 方法学验证 |
4.6 菲的菌群降解中间产物分析及代谢途径解析 |
4.6.1 菌群降解中间产物的色谱分析 |
4.6.2 菲的菌群降解途径解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定化菌群的吸附动力学与降解动力学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5.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2 可漂浮载体的吸附动力学 |
5.2.1 可漂浮载体的吸附平衡 |
5.2.2 吸附速率动力学 |
5.2.3 表观活化能 |
5.2.4 粒子内扩散动力学模型 |
5.3 固定化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
5.3.1 底物降解速率方程 |
5.3.2 游离态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
5.3.3 固定化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
5.3.4 生物降解的限速步骤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说明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中水杨酸酯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纳米棒的合成机理研究和按需制备[D]. 贺鸿鹏. 山东大学, 2021(11)
- [2]DNA参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聚集体结构与性能研究[D]. 刘惠中. 山东大学, 2020(11)
- [3]微波辅助反胶束体系甲烷氧化菌素拟酶催化反应研究[D]. 马惠琳.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4]水分散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功能化及性能研究[D]. 贾艳玲.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5]表面胶束吸附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 王丽聪. 江南大学, 2020(01)
- [6]氧化还原响应性纤维素载体的制备及环境污染控制研究[D]. 侯肖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7]表面活性剂增效分离去除水中芳香有机污染物特征的研究[D]. 王鹤霏.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8]响应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体系结构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理论研究[D]. 李开明. 聊城大学, 2019(08)
- [9]2-甲基烯丙基氯的水解与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D]. 王斌. 浙江大学, 2019(02)
- [10]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D]. 张少君.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标签:表面活性剂论文;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论文; ctab论文; 反应动力学论文; 临界胶束浓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