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静脉血栓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婷华,李欣瑜,韩黠蔚,张亚停,周敦华,许吕宏,黄静文,方建培[1](2020)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脑静脉血栓形成14例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对策。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住院并接受化疗的ALL合并CVT的1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凝血功能、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结果 CVT发生率为2.8%(14/505)。14例患儿男11例、女3例,CVT发病年龄10(3~14)岁。11例发生在诱导缓解阶段,急性期表现为抽搐(9例)、意识障碍(6例)及头痛(4例)。凝血功能检测发现,8例发生CVT前抗凝血酶Ⅲ活性低于60%,8例出现症状当天D二聚体升高。动静脉造影示单部位(9例)或多部位(5例)静脉窦内充盈缺损,静脉窦增宽,最常见部位为上矢状窦(10例),5例继发颅内出血。抗凝治疗包括联合及序贯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华法林,分别为9例和2例,单用LMWH3例,再次使用门冬酰胺酶无CVT反复或加重。结论 ALL诱导缓解治疗中继发性凝血功能紊乱是合并CVT主要因素,需积极监测、早期预防,动静脉造影可准确诊断,LMWH和华法林抗凝治疗预后良好。
孔祥[2](2019)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与妊娠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是一种可逆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癫痫发作、头痛、视觉障碍、意识障碍或其他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它由多种原因引起,最终可能导致大脑顶叶和枕叶发生血管源性水肿。在妊娠后PRES的病例研究发现,子痫前期是引起PRES的重要原因之一。但PRES的病因尚不清楚,本文通过介绍近年来关于PRES病因、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与妊娠的相关关系。
周丹丹,吴涛,沈雷,邓本强,陈蕾,王思洋[3](2016)在《影响脑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包括大脑深、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是急性脑血管病中较为特殊、少见的疾病,占所有卒中的0.5%1%[1-2]。因其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给诊断带来困难,其误诊率可达50%[3],且由于病情变化迅速,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死亡率达4.3%[4]。因此,CVT的及时确诊至关重要。影响CVT诊断的因素,包括年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和影像学检查等[3]。本研究通过比较CVT早期诊断组和延迟诊断组之间的差异,探讨影响CVT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
彭斌[4](2014)在《脑静脉血栓形成:病因、诊断及治疗》文中研究表明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一组具有较大异质性的临床血管综合征,文献报道CVT发病率较低,为所有卒中类型的0.5%1%[1]。不过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以及诊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CVT患者被发现并获得诊治。CVT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急性期的死亡率为3%15%[2-4],但经过治疗很多患者可以痊愈。这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高度重视CVT的诊治。
严荣凯[5](2014)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技术对脑静脉血栓显像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技术对正常脑静脉系统的显像价值。2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技术对脑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按2006年Ahmed Idbaih的标准经临床及影像诊断为脑静脉血栓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8-67岁,平均年龄45+2.22岁。正常组40例,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20-50岁,平均34+1.23岁。两组均进行MRI常规平扫、MRV及SWI序列成像,然后比较SWI和MRV对正常脑静脉系统及脑静脉系统血栓的成像价值。结果:1SWI及MRV对正常脑静脉系统的成像比较:SWI和MRV对上矢状窦、横窦及直窦的显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MRV对下矢状窦的显像率较SWI高(P<0.05),MRV对乙状窦的显像率较SWI高(P<0.01),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RV和SWI对横窦、乙状窦及直窦的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WI及MRV对大脑大静脉及大脑内静脉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SWI和MRV对基底静脉的显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WI对深静脉系统属支显示数优于MRV(P<0.01)。正常静脉窦中,横窦变异较多,右侧优势型占47.5%;左侧优势型占23%;双侧基本均衡型占29.5%。深静脉变异中以基底静脉变异多见。2SWI及MRV对脑静脉血栓显像比较:MRV对脑静脉血栓显示率较SWI高(P<0.01),SWI对继发的脑出血及髓静脉扩张显示率较MRV高(P<0.01),SWI和MRV对水肿及梗塞显示率差异无显着性。结论:MRV显示静脉窦较SWI清晰,SWI与MRV均能显示大脑大静脉及大脑内静脉,但对于较细小的基底静脉及髓静脉,SWI明显优于MRV。正常脑静脉系统影像解剖变异较多。MRV对脑静脉血栓显像好,SWI具有对脑出血及髓静脉扩张成像的优势。
庄菁,吴成翰[6](2014)在《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的诊断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脑静脉血栓是一种少见疾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在过去,本病诊断十分难,容易误诊。近年来,随着非创伤性CT、磁共振成像(MR)和数字减影血管显像技术(DSA)等高分辨放射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确诊率大为提高。文章着重从本病发病率、病因、临床特征,中枢神经影像学诊断等方面作一综述。
闵朋,彭虹[7](2013)在《脑静脉系统血栓的CT与MR诊断价值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CT及MRI对脑静脉血栓(CVT)形成的诊断价值并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脑血管造影(DSA)证实的脑静脉血栓患者的CT、MRI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对比研究其差异性。结果:18例患者中,CT及CT增强检出6例阳性病例,其中上矢状窦4例,横窦1例,乙状窦1例,总检出率33.3%。MRI及MR静脉成像(MRV)联合使用检出16例,分别为上矢状窦7例,横窦3例,乙状窦1例,横窦并乙状窦3例,直窦1例,海绵窦1例,总检出率88.9%。当血栓位于上矢状窦、横窦及乙状窦,CT检出率分别为57.1%、33.3%、50.0%,而MR检出率分别为100%、100%、50.0%。结论:CT检查假阴性率高,敏感性及特异性低。MRI平扫结合MRV检查对脑静脉血栓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且2D-TOF MRV能清楚显示脑静脉血栓的空间构象,对指导临床手术有所帮助。
陈峰[8](2010)在《大脑浅静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测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大脑浅静脉形态特征的CT血管成像表现,探讨大脑浅静脉形态特征的性别、年龄差异,为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机制的探讨提供活体形态学依据;通过观测大脑浅静脉注入硬脑膜窦处蛛网膜颗粒的显微解剖、组织学和CT表现,阐明注入处蛛网膜颗粒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进一步完善蛛网膜颗粒的形态学资料,为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提供依据;通过观测大脑浅静脉外侧面吻合支的CT血管成像表现,探究吻合支的影像解剖特征,为颅脑外科相关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①110例经临床证实无脑静脉血管病变或损伤的受检者,其中男59例、女51例,年龄41±15岁(10~78岁),行脑静脉CT成像(CTV)检查,将大脑浅静脉分为上矢状窦组、横窦组及颅中窝组,观测不同性别和年龄受检者各组脑浅静脉的数量、管径、横截面积及注入静脉窦的角度等形态特征,其中依据浅静脉注入角度的不同,将注入角度定义为逆行(10°~65°)、垂直(66°~105°)与顺行(106°~170°);②40例成人头部CTV资料,观测注入处蛛网膜颗粒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并与33例成人头颅湿标本显微解剖与组织学观测结果相比较;③110例成人头部CTV资料,应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与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大脑浅静脉及其吻合支的血管影像,观测吻合支的影像解剖特征。结果1.上矢状窦组大脑浅静脉:①上矢状窦前段(S1段)脑浅静脉共261支,其中23.4%、42.5%和34.1%的脑浅静脉分别逆行、垂直或顺行注入上矢状窦;女性注入角度明显小于男性;20~29岁组大脑浅静脉注入角度明显小于其它各年龄组;S1段脑浅静脉横径为(2.6±0.8)mm,纵径为(1.9±0.5)mm,横截面积为(5.2±2.9)mm2;20~29岁组女性脑浅静脉管径、横截面积明显小于男性;②上矢状窦后段(S3段)脑浅静脉共698支,其中65.0%、26.4%和8.6%的脑浅静脉分别逆行、垂直或顺行注入上矢状窦;女性注入角度明显小于男性;S3段脑浅静脉横径为(3.5±1.2)mm,纵径为(2.6±0.7)mm,横截面积为(9.0±4.6)mm2;40~49岁、≥60岁组女性脑浅静脉管径、横截面积明显小于男性;③注入口处蛛网膜颗粒:主要集中在上矢状窦的S3段及其两侧的静脉陷窝,在S1段有少量颗粒散在分布。CTV图像上,上矢状窦内蛛网膜颗粒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充盈缺损,部分或全部被造影剂包绕,呈等密度或低密度与脑脊液或脑实质相近;④吻合静脉:Trolard静脉参与构成外侧面静脉吻合共有3型,Ⅰ型为大脑上静脉与中静脉间吻合,占34%(37/110);Ⅱ型为大脑上、中、下静脉间吻合,占49%(54/110);Ⅲ型为大脑上静脉间吻合,占33%(36/110)。浅表静脉间的吻合个体差异较大,单侧大脑半球浅表静脉吻合显示类型以1~3种居多(占84%,92/110),3种以上较少见(占7%,8/110),8%(7例)双侧大脑半球未发现任何类型的浅表静脉吻合。2.①横窦组大脑浅静脉:共361支,其中30.2%、50.1%和19.1%的脑浅静脉分别逆行、垂直或顺行注入上矢状窦;男女性别间脑浅静脉注入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浅静脉横径为(2.7±0.7)mm,纵径为(2.1±0.5)mm,横截面积为(5.7±2.9)mm2;女性脑浅静脉管径、横截面积明显小于男性;另有6例CTV资料未发现横窦上缘有脑浅静脉注入。②注入口处蛛网膜颗粒:Labbe静脉注入横窦入口处常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蛛网膜颗粒形成的充盈缺损;边界清晰,呈类圆形及不规则形,多呈等密度或低密度灶;③吻合静脉:Labbe静脉参与构成的浅表静脉吻合通常有3型,Ⅰ型为大脑中静脉与下静脉间吻合,占43%(47/110);Ⅱ型为大脑上静脉与下静脉间吻合,占9%(10/110);Ⅲ型为大脑上、中、下静脉间吻合,占49%(54/110)。3.①颅中窝组大脑浅静脉:共185支,所有脑浅静脉均顺行注入硬脑膜窦,男女性别间注入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脑中浅静脉横径为(2.9±0.6)mm,纵径为(2.5±0.5)mm,横截面积平均为(6.9±2.7)mm2;30~39岁、40~49岁、50~59岁三个年龄组的脑浅静脉管径与横截面积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颅中窝内蛛网膜颗粒:大多分布在脑膜中静脉窦、蝶顶窦、圆孔外侧及海绵窦;颗粒多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光镜下可将颗粒分为单个型和分叶型;显微解剖和CTV观察颅中窝内颗粒的平均数量分别为6.9和2.0个,CTV观察海绵窦内颗粒显示不清;③吻合静脉:Sylvian静脉参与构成的浅表静脉吻合通常有4型,大脑上中静脉间吻合、大脑中下静脉间吻合、大脑上中下静脉间吻合及大脑中浅静脉间吻合(仅占3%)。结论①大脑浅静脉的管径、横截面积及注入角度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上矢状窦组脑浅静脉女性管径、横截面积及注入角度小于男性;20-29岁组S1段大脑浅静脉注入角度小于其它各年龄组;横窦组脑浅静脉女性管径与横截面积小于男性;大脑浅静脉的性别与年龄差异,可能是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的形态学基础。②颅中窝内存在大量蛛网膜颗粒,主要分布在脑膜中静脉窦、蝶顶窦、圆孔外侧及海绵窦;CT能够显示颗粒的分布规律;脑浅静脉注入上矢状窦和横窦处的蛛网膜颗粒,是造成CTV检查引起脑浅静脉入口处显示不清的形态学基础。③大脑浅静脉吻合类型多样且个体差异较大,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个体化、多角度、完整、有效的显示其活体解剖学特点。
胡雅娟,汪凯,李友海[9](2009)在《脑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文中指出
李宝民[10](2007)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文中提出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因为脑循环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所继发的脑水肿、梗死、出血所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常见症状有长期的渐进性头痛、头闷,并反
二、脑静脉血栓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静脉血栓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3)影响脑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基线资料 |
2.2 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
2.3 两组脑脊液压力的比较 |
2.4 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分析 |
3 讨论 |
(4)脑静脉血栓形成:病因、诊断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特点 |
1.1 起病形式 |
1.2 发病年龄 |
1.3 病因复杂多样 |
1.4 发病机制独特 |
1.5 临床表现变化多样 |
2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
3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
4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流程 |
5 展望 |
(5)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技术对脑静脉血栓显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 |
1.1 病例组 |
1.2 正常组 |
2 检查设备及检查方法 |
2.1 检查设备 |
2.2 检查技术 |
3 图像后处理 |
4 影像学分析 |
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SWI与MRV对正常脑静脉窦及深静脉系统的成像比较 |
1.1 SWI与MRV对脑静脉窦的成像比较 |
1.2 SWI与MRV对脑内深静脉系统的成像比较 |
2 正常脑静脉的SWI和MRV表现 |
3 SWI及MRV对脑静脉血栓及继发性脑内病变的成像比较 |
讨论 |
1 脑静脉血栓的病因、机制及临床表现 |
2 脑静脉系统的影像解剖及变异 |
3 SWI、MRV的成像原理及其静脉成像比较 |
3.1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成像原理 |
3.2 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的成像原理 |
3.3 SWI与MRV对正常脑静脉的成像比较 |
3.4 SWI及MRV显示脑静脉的优势 |
4 MRI对脑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
4.1 核磁共振常规扫描(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技术(MRV) |
4.2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的诊断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率 |
2 病因 |
3 临床表现 |
4 神经影像学诊断 |
4.1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
4.2 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 |
4.3 数字减影血管显像技术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 |
(7)脑静脉系统血栓的CT与MR诊断价值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3.1 CT诊断标准 |
1.3.2 MRI平扫诊断标准 |
1.3.3 MRV诊断标准 |
2 结果 |
2.1 CT及CT增强表现 |
2.2 MR及MRV表现 |
2.3 CT及MR检查结果 |
3 讨论 |
3.1 CT对脑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
3.2 MR对脑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
3.3 CT及MR检查容易出现的伪像及鉴别 |
3.3.1 CT伪像及鉴别 |
3.3.2 MR伪像及鉴别 |
3.4 CT和MR对脑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比较 |
(8)大脑浅静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大脑浅静脉的64 层螺旋CT 血管成像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脑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VT定义和历史 |
2 脑静脉和静脉窦的解剖生理特点 |
3 病因 |
3.1 抗凝血酶Ⅲ, 蛋白S |
3.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叶酸缺乏 |
3.3 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基因多态性 |
3.4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 |
3.5 其他 |
4 临床症状 |
5 诊断以及神经影像学表现 |
5.1 CT及CT静脉血管成像 (CTV) |
5.2 磁共振 (MRI) 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MRV) |
5.3 DSA 可直接显示血栓的部位和轮廓, 是CVT诊断的金标准, 但是有创检查。 |
5.4 实验室检查 |
5.4.1 脑脊液检查 |
5.4.2 D-二聚体检测 |
5.4.3 其他 |
6 治疗 |
6.1 急性期治疗 |
6.1.1 病因治疗 |
6.1.2 抗凝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
6.1.3 溶栓 |
6.1.4 对症处理 |
6.2 远期治疗 |
7 预后 |
(10)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检查 |
2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 |
2.1 血管内治疗 |
2.1.1 溶栓治疗 |
2.1.2 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 |
2.2 抗凝治疗 |
2.3 对合并颅内出血的脑静脉血栓的治疗 |
2.4 对症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 |
3 静脉窦溶栓治疗后的转归 |
四、脑静脉血栓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脑静脉血栓形成14例诊治分析[J]. 刘婷华,李欣瑜,韩黠蔚,张亚停,周敦华,许吕宏,黄静文,方建培. 中华儿科杂志, 2020(09)
- [2]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与妊娠关系的研究进展[J]. 孔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13)
- [3]影响脑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分析[J]. 周丹丹,吴涛,沈雷,邓本强,陈蕾,王思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6(10)
- [4]脑静脉血栓形成:病因、诊断及治疗[J]. 彭斌. 中国卒中杂志, 2014(10)
- [5]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技术对脑静脉血栓显像的对比研究[D]. 严荣凯. 中南大学, 2014(02)
- [6]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的诊断研究进展[J]. 庄菁,吴成翰. 北方药学, 2014(01)
- [7]脑静脉系统血栓的CT与MR诊断价值对比研究[J]. 闵朋,彭虹.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3(06)
- [8]大脑浅静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D]. 陈峰. 安徽医科大学, 2010(01)
- [9]脑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J]. 胡雅娟,汪凯,李友海. 安徽医学, 2009(03)
- [10]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J]. 李宝民. 中国卒中杂志,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