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索沃战争对我人防工作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韩刚刚[1](2017)在《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防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防工程面积不断增加,人防工程综合防护体系初步形成。但是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还存在监管手段落后、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本文以西北某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中的质量问题控制为研究目的,针对该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目前存在的执法环境差、质量监督手段单一、对责任主体的宏观方面的监督管理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措施:(1)建立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大数据库平台,通过平台间的配合做好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的数据收集、应用、共享以及服务等;(2)通过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促进法律的修订和执法的落实;(3)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新式人防工程审批程序改革和质量监督申报方式;(4)利用大数据建立人防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施工等责任主体信用管理体系,建立技术人员的个人执业信用体系,做好各类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5)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当前人防设备存在的问题,通过经济价值分析,展现人防工程设备市场发展前景,引导社会企业参与人防产品研发制造,促进人防设备技术革新换代。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未将来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吴爽[2](2016)在《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探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当今世界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发展直接关乎到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因此全球各国对于土地资源以及城市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已由原本的地上空间,转化为了地下空间。在本科城市规划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笔者在研究生期间对于建筑设计尤其是人防工程地下室设计的研究学习中发现:人防工程地下室,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已成为人类对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整个城市提高战时防空能力的重要基础。而随着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与土地资源的受限。在城市里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资源也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现有应急避难场所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承载力将越来越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避难需求,尤其是在2015年二孩政策颁布之后。在现有住宅建筑具有抗震等级设防的前提下,还应尽可能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探寻行之有效的抗震减灾方式。在此背景下,将人防工程与民防工程相结合的“防空防灾一体化”应运而生。目前我国人防工程只具有平时正常使用功能和战时防空功能,没有平时防灾功能,迫切需要完善工程防灾建设。随着国内人防工程的发展,人防工程也将向着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功能方向发展。通过在设计中对人防工程增加平时防灾设计,增加平灾转换设计,明确人防工程的平时防灾功能,特别是通过新技术新材料,实现快速平灾转换,控制平灾转换时间,使得人防工程在现有功能基础上具有平时防灾功能。全文总共确立了以下三个研究点来对进行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探究。(1)研究了人防工程的抗震性以及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发展前景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的背景之下,将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十分必要、十分可行也是势在必行的。(2)研究了人防工程在战争灾害与平时灾害中分别能发挥的防护作用,通过总结人防工作在战争灾害时起到的作用,对战争灾害与平时灾害的相似之处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在平时灾害中人防工程能起到的作用,研究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技术措施上的可行性和存在的差异。其研究结果表明,人防工程在平时灾害发生时也能发挥其在应对战争灾害时的防护作用,可根据平时灾害与战争灾害的相似性采取相应的平灾转换措施进行平时灾害的防灾救灾。(3)研究了住宅人防工程平时功能、战时功能、平时防灾功能的相互转换,探究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技术措施。通过对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技术措施进行理论分析与案例实践,得出了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时进行平灾转换的具体措施,同时提出了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还应注意的问题。
徐顺鑫[3](2014)在《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研究 ——以常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危机,政府必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民防部门始终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围绕战时防空、平时防灾、两防一体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也暴露出民防部门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文章的整体架构上,遵循研究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文章分为五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深入剖析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研究的意义,说明写作的原因;第二部分是民防部门和城市应急管理等相关概念的界定,为全文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通过分析国内外以及常州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的现状,提出问题并找出原因;第四部分是通过比照国内外民防应急管理的现状和运行方式,为我国民防参与城市应急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最后第五部分是对以上分析和研究的理论总结,从多角度展开论述,深入探究民防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的途径和对策,以便真正有效的推动民防部门在城市应急管理中的融入步伐。笔者通过对应急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应用,结合工作实际和对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和论述,归纳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指出进一步改进和强化的意见建议,为民防应急救援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中寻找准确定位,唤起大家对民防已有优质应急资源的足够重视和科学运用。
魏鹏[4](2013)在《中小城市人民防空体系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城市化的“灵魂”和“龙头”,而人防规划是城市规划和城市防灾规划或地下空间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防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城市人防规划设计规范或编制办法,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相比较,人防规划及人防工事的发展较为落后,难以形成体系。所以,本文结合我国人防规划及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人防规划编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人防规划与城市规划结合的必要性,在研究国内外人防规划及建设有关成果的基础上,以我国中小城市为视野,对中小城市人民防空体系规划展开研究,论文在研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再结合案例的分析,对论文研究主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论文主要从城市规划、防灾规划以及地下空间等方面与人防规划的拟合性进行论述分析及研究。首先,论文通过对我国人民防空指挥体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及防空与防灾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综合防灾在人防规划中的利用,以及提出人防部门应由“人防”向“民防”的职能转变。其次,主要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类型、特点及构成形式展开分析,对城市人防规划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对策及地下空间与综合防灾的结合展开论述及研究。再次,论文结合华亭县城人防专项规划的编制进行探讨,提出需改变以往单纯的人口防护或依靠单个工程实施防护的模式,应按照“城市人防防护体系—人防工程规划—人防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规划”的技术路线和框架进行。最后,通过以上对人防规划与防灾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的结合的分析,以及对案例的探讨,从而得出论文的成果。
谢新星[5](2013)在《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地下空间探讨》文中指出如果说十九世纪是桥的世纪,二十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那么二十一世纪将是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新世纪。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面空间愈来愈局促、愈来愈狭小,城市区域向外围扩张的同时,区域内有限空间的合理利用,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加快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步伐,地下铁路和其他地下交通线、地下街、地下公用建筑和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地下管线、地下城市综合体等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与此同时,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和潜伏的战争危险,对我们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也把城市人防工程作为国防备战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人防工程是提高城市抗御自然灾害和防空抗御能力的物质基础,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人防工程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下,正在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向发展,逐步融入到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中去。平战结合作为一种“立足战备,着眼平时,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人防工程,在战争时期,其作用就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在和平时期,我们应该将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以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所以,在现今的形势下探讨人防工程如何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有机的结合,解决好地下工程的平战转换问题,营造舒适的地下空间环境,既是形势使然,也是发展必然,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又是长远的战略抉择。全文总按五大章节来论述:第一章为本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相应的研究成果做了相应的介绍,并提出了研究该课题的目的和现实意义。第二章重点介绍了人防工程的分类、特点及功能因素,对人防地下工程的工作原理和防护特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参考作用。第三章对平战结合情况下国内外人防地下工程的发展,研究,相关做法做了专题研究,从中总结和归纳人防工程与地下城市建设相结合的设计要点和难点,对以后地下城市空间的发展起到启发和借鉴的作用。第四章为作者在自身学习和研究的情况下对于平战结合地下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趋势的一些思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各位专家和学者参考。第五章为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并为今后平战结合地下人防工程的发展以及与城市建设提出设计策略和意见,探求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体系的发展框架。
马富英[6](2012)在《中俄关系中的边疆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边疆的安全与稳定,历来是一个国家繁荣安定的体现。边疆作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屏障,因其地缘政治位置的特殊性,在国家安全方面表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国家安全的各个层面均有深远影响。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使得边疆地区成为国际社会大国势力相互争夺和渗透的场所。自近代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一直存在影响安全与稳定的诸多不安定因素,既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如何在和平时期科学认识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有效维护我国边疆安全与发展,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是本论文的主要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本文主要沿着历史回顾——形势分析——战略思考这一思路展开研究。从历史的纵向和现实的横向角度,重新梳理近代以来中国和沙俄、苏俄、苏联与俄罗斯的领土争端和边界冲突,力图通过对中苏(俄)各个历史阶段的领土争端、边界冲突和边疆利益争夺的研究,将影响边疆安全与稳定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总结,以发现其规律和共性,为营造良好的边疆安全环境,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以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边疆而临的安全环境及其态势变化为背景,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对边疆安全与防御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全文由绪论、主体论述和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在绪论中,简要陈述了本篇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方法及原则,进行相关文献综述。主体论述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追溯:近代中俄关系与边疆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对近代沙俄侵占中国领土、侵害中国主权利益的梳理和分析,来探讨造成近代中国出现严重边疆危机的内外部因素。第二章,超越:历的误解与边疆危机。文章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中苏关系,以及双边关系中边疆问题的发展与变化进行审视和总结,来探讨边界事务与国家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苏结成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两国的边界处于友好和睦的状态。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不断恶化,两国边界冲突与纠纷不断升级,边界斗争日益政治化。边界问题,成为影响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国家关系的恶化又进一步加剧了边界事务的矛盾与冲突。第三章,正态:珍宝岛——个改变世界冷战格局的弹丸之地。随着中苏边界流血事件的不断扩大和升级,爆发了中苏珍宝岛边界武装冲突。两国由此进入了长期的政治、军事全面对峙时期。本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中苏珍宝岛事件的背景、对两国关系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及历史意义。第四章,威德:面对未来边界冲突与边疆安全。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新安全观的形成,边疆的内涵及外延不断丰富和延伸,国家而对未来海疆、空疆、天疆等多重边疆安全及利益的挑战。本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从军防和民防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积极构筑坚固的边疆安全防御。结语部分,总结了前四章论述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概括为:国家实力是边疆安全的保障,边界问题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边界冲突是国家政治的体现,边疆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在总结和概括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筑未来边疆安全的战略思考。总之,本文的写作基于这样一个目的,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对影响中俄边疆安全与稳定的因素进行探讨和总结,力图在构建21世纪中国边疆安全理论建设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以期为有效维护国家的边疆安全与民族利益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张玉凤[7](2011)在《和平时期人防工程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的和平时期里,人防工程管理工作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和平时期中的人防工程由过去的单纯军事斗争堡垒设施,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服务设施。如果和平时期的人防工程管理不能够坚持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防灾救灾相结合的原则,就无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由此可见,在和平时期做好人防工程的管理,就是要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和大胆改革,将探索人防工程管理的发展思路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和平时期,虽然人防工程的形式和作用有所改变,但是从根本意义上还是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和平时期做好人防工程管理,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的整体效益。和平时期,人民防空工作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此看来,人防工程的管理不仅仅关系到工程的本身,而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甚至关键时刻对整个国家的兴亡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防工程管理体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陶双[8](2010)在《论增强高校日常国防教育的实效性》文中认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日常国防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日常国防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和形式的日常化,但在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上存在一致性,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高校日常国防教育的实效性是对高校日常国防教育工作过程和结果表现的客观评价,确立实效性评价标准时应从效率、效益、效果三个维度考虑,即:效率依据是日常国防教育实施的可行度和操作的便捷度,效益依据是日常国防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及对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满足度,效果依据是内容的科学性及与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规律和接受能力的吻合度。注重实效性是高校日常国防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根本要求,是高校国防教育学学科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是顺应高校国防教育背景变化的现实诉求。本文通过对长沙市九所普通高校开展调查,归纳出由于制度规范形成迟、机制建设不完善、思想意识存偏见、主体接受被忽视等原因造成了当前高校日常国防教育效率不高、效益不良、效果不佳等困境。在探究增强高校日常国防教育实效性意义的基础上开展了策略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建立高效化日常国防教育运行机制提高效率、如何通过完善全方位日常国防教育保障体系优化效益、如何通过构筑多样化日常国防教育综合网络增强效果。选择高校日常国防教育作为研究视野,并始终围绕效率、效益、效果三个维度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李林娜[9](2009)在《关于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防肩负着保障公共安全的责任。然而,随着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的频频发生,单一的人防体制已经不能够承担起现代经济的发展与民生的需要了,同时具备防空与防灾双重功能的人防与民防一体化体制的建立是广州人防乃至中国人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广州市人防工作坚持以军事斗争与人防应急准备为牵引,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在人防组织指挥体系建设、人防工程建设、人防宣传教育、全民人防意识的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面对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面对我国所处安全环境的要求以及复合型灾害的频频发生,与国外民防以及国内人防与民防先进城市相比,当前广州人防探索建立人防与民防一体化体制方面已处于滞后状态,成为制约广州人防科学发展的重要体制性因素。在长期和平环境下,单纯的“战时应战激励”对人防发展的推动力日趋减弱。为此,广州市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和建设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工作大局出发,深化改革,走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一体化,从根本上增强人防可持续发展动力,使人民防空体系在保持其战备效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在平时防灾救灾中发挥更多、更重要的作用,直接造福社会、惠及民生,推动人防发展由单一的“战时应战激励”向“战时应战与平时应急双重激励”的人防与民防一体化体制转变,为广州人防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广州市建立防空防灾相结合的人防与民防一体化体制,可以通过组织机构改革,实现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立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进应急机制、专业队伍及资源建设以及实现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等途径,加快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建设的步伐。
张元奇[10](2009)在《中美俄民防体系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局部战争和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仍时有发生。在这种国际、国内形势下,政府必须提高应对这些公共危机的能力,必须建立健全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尽量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从人民防空发展而来的民防,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结合起来,在危机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职责作用。经过多年的摸索,我国的民防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系统,在防空防灾、应急处置方面有自己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与国际上的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本文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指出民防体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核心:指挥体系、人力资源和地下空间,通过分析介绍中国、美国、俄罗斯三个国家民防的指挥体系、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的现状,比较异同。如指挥体系方面,中国是军政结合的民防指挥体系,实行军队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在基层指挥体系建设方面比较薄弱;美国的民防是政府主导,俄罗斯以军队指挥为主。人力资源建设方面,我国的专业队伍是群众性组织,由各个部门、单位独立组建,分开训练,集中演练,经费物资由各个组建单位进行保障,且没有统一的培训机构;而美国和俄罗斯都有专职的民防队伍和专职的民防培训学校。地下空间开发,虽然三国都是越来越重视在发挥地下空间防护作用基础上,提高地下空间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三国的发展水平、国际地位等方面的原因,在具体做法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点。分析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对中国民防工作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民防指挥体系建设不系统、民防工程开发不到位、民防人力资源建设不专职等问题提出四点建议及努力方向,即:制定全国性民防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建立系统的组织指挥体系、建立专职的民防部队和民防教育学校、开发利用好地下空间。做好这些,将提高民防在中国的应急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完善防灾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危机管理水平和灾害处置能力。
二、科索沃战争对我人防工作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索沃战争对我人防工作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人防工程的基本知识 |
2.1.1 人防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 |
2.1.2 人防工程与分类 |
2.1.3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措施 |
2.1.4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质量的基本要求 |
2.2 大数据的基本内涵 |
2.2.1 大数据的概念 |
2.2.2 大数据的应用 |
2.3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大数据的基本内容 |
2.3.1 人防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
2.3.2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象的数据信息 |
2.4 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程序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某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西北某市人防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总结 |
3.2 西北某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
3.2.1 西北某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情况 |
3.2.2 目前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的方式方法 |
3.3 目前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依法行政和机构自身问题 |
3.3.2 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3 人防工程设备制造工艺和人防工程施工工艺亟需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措施 |
4.1 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大数据平台建设 |
4.2 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执法管理 |
4.3 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新式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
4.4 对人防工程建设责任主体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
4.5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人防设备技术革新换代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2)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基本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研究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相关理论研究 |
1.3 国内外防空防灾工程建设项目开发利用状态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做地震应急避难所的发展前景 |
2.1 人防工程的抗震优越性 |
2.2 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必要性 |
2.3 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做地震应急避难所的可行性 |
2.4 本章小结 |
3 战争灾害中人防工程的作用 |
3.1 人防工程对于常规武器的防护作用 |
3.2 人防工程对于核武器的防护作用 |
3.3 人防工程对于生化武器的防护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平时灾害中人防工程可发挥的作用研究 |
4.1 地震类灾害中人防工程可发挥的作用 |
4.1.1 地震类灾害与战争灾害的相似之处 |
4.1.2 地震类灾害人防工程可发挥的作用 |
4.2 其他类灾害中人防工程可发挥的作用 |
4.2.1 其他类灾害与战争灾害的相似之处 |
4.2.2 其他类灾害中人防工程能起到的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5 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技术措施及几个相关问题的研究 |
5.1 住宅建筑人防工程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设计要求上的差异性研究 |
5.1.1 在场地选择与灾害转换上的差异 |
5.1.2 在功能设计上的差异 |
5.1.3 在平战转换与平灾转换内容与施工要求上的差异 |
5.1.4 在平战转换与平灾转换时限要求上的差异 |
5.2 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转换的工程转换分类研究 |
5.3 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转换的技术措施研究 |
5.4 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案例分析 |
5.5 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 |
5.5.1 对于规范化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要求的讨论 |
5.5.2 对于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观念及体质转变的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研究 ——以常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重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一节 民防部门 |
第二节 城市应急管理 |
第三节 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现状 |
第二节 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四章 国外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典型借鉴 |
第一节 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二节 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指挥体系 |
第三节 精干的专业救援队伍 |
第四节 卓有成效的教育训练 |
第五章 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的有效途径 |
第一节 健全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的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制订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 |
第三节 强化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的力量体系 |
第四节 完善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的指挥通信体系 |
第五节 加大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的宣传引导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小城市人民防空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中小城市人防规划与大城市人防规划的区别 |
1.2.2 研究中小城市人民防空体系规划的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人防规划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人防规划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人防规划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城市人防工程专项规划编制概况 |
1.4 城市人防规划的发展趋势 |
1.4.1 防护功能与防灾功能相统一 |
1.4.2 城市人防规划与地下空间利用相统一 |
1.5 相关理论及基本概念的确定 |
1.5.1 人民防空的涵义 |
1.5.2 民防的概念 |
1.5.3 人防工程规划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人民防空工程专项规划案例分析 |
2.1 乌苏市人防工程专项规划案例分析 |
2.1.1 乌苏市人防专项规划的编制路径与技术框架 |
2.1.2 《乌苏市人防工程规划》编制工作的特点 |
2.2 东营市人防工程规划案例分析 |
2.2.1 引入人防工程控制体系规划的新概念和探索方法 |
2.2.2 人防工程专项规划重要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人防规划与防灾规划相结合 |
3.1 我国民防组织体系现状 |
3.1.1 人民防空指挥体系 |
3.1.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体系 |
3.2 建构城市综合防空、防灾体系发展战略 |
3.2.1 建构我国城市综合防空、防灾体系,高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
3.2.2 防空与防灾体制相结合,人防向民防转换 |
3.3 地下空间与城市综合防灾 |
3.3.1 城市综合防灾的现状 |
3.3.2 地下空间与城市综合防灾结合的可能性 |
3.3.3 地下空间(人防)与城市综合防灾的整合策略 |
3.4 城市人防和防灾规划相结合规划分析——以与抗震防灾相结合为例 |
3.4.1 人防疏散场所与避震疏散场所相结合 |
3.4.2 人口疏散与避震疏散通道相结合规划 |
3.4.3 构建区域化人防和抗震防灾应急管理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人防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 |
4.1 城市地下空间的类型、特点及构成形式 |
4.1.1 城市地下空间的类型 |
4.1.2 地下空间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的基本功能 |
4.1.3 城市地下空间的构成形式 |
4.2 城市人防规划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 |
4.2.1 人防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必要性 |
4.2.2 城市人防规划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可行性分析 |
4.2.3 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实施对策 |
4.3 本章小结 |
5 人防规划实例分析—以华亭县城综合防灾规划中人防篇为例 |
5.1 规划编制背景 |
5.1.1 宏观政策背景 |
5.1.2 微观规划背景——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
5.2 华亭县城综合防灾规划中人防规划部分内容的创新 |
5.2.1 规划编制思路的转变——由单纯“人防”转变为“两防一体” |
5.2.2 增强人防规划的“实用性”——分层控制方法的引入 |
5.3 “两防”背景下人防工程规划重要内容的探索 |
5.3.1 城市人防总体防护体系 |
5.3.2 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规划重点 |
5.3.3 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近期规划重点 |
5.4 华亭县城综合防灾规划中人防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
5.4.1 华亭县城概况 |
5.4.2 华亭县城人防工程现状 |
5.4.3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防工程的发展策略 |
5.4.4 规划原则 |
5.4.5 信息化战争下,华亭县城面临的打击强度分析 |
5.4.6 城市人防防护体系规划 |
5.4.7 人防工程规划 |
5.4.8 人防工程近期建设 |
5.4.9 人防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规划 |
5.5 城市人防工程规划编制的内容及深度要求探索 |
5.5.1 总则 |
5.5.2 规划背景及城市威胁环境分析 |
5.5.3 城市和人民防空建设情况 |
5.5.4 城市总体防护与措施 |
5.5.5 市(县)域城镇人防工程控制体系规划 |
5.5.6 中心城区综合防护体系规划 |
5.5.7 中心城区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布局 |
5.5.8 中心城区重点人防工程建设规划 |
5.5.9 中心城区相关事业协调发展规划 |
5.5.10 中心城区人防工程近期建设规划 |
5.5.11 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规划 |
5.5.12 规划实施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5)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地下空间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插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相关理论研究 |
1.3 人防工程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
1.3.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 |
1.3.2 人防工程对战争所起的作用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2章 人防工程的分类、特点及功能因素分析 |
2.1 人防工程的分类 |
2.1.1 按战时使用功能分类 |
2.1.2 按施工方法和所在环境条件分类 |
2.1.3 人防工程的分级 |
2.2 结构安全及抗爆防化特点 |
2.2.1 防空地下室主要结构特点 |
2.2.2 人防地下工程对常规武器的防护 |
2.2.3 人防地下工程对核爆冲击波的防护 |
2.2.4 人防地下工程对生化武器的防护 |
2.2.5 对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的防护 |
2.3 口部空间特征 |
2.3.1 出入口部的分类 |
2.3.2 设计口部的位置大小与形式 |
2.3.3 口部的滤毒洗消和消波设施设计 |
2.3.4 口部防护设施的综合布置 |
2.4 机械通风采光及给排水措施特点 |
2.4.1 人防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设计 |
2.4.2 人防地下室的给排水措施 |
2.5 内部消防系统特点分析 |
2.5.1 人防地下空间的环境特点分析 |
2.5.2 防空地下室的防火设计 |
第3章 平战结合地下空间的设计特点探讨 |
3.1 地下空间现状的分析 |
3.1.1 地下空间使用功能的分类及与城市的关系 |
3.1.2 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3.1.3 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
3.2 国外地下空间平战结合建设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3.2.1 发达国家平战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
3.2.2 国外地下工程平战结合建设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3.3 地下建筑防护的平战转换 |
3.3.1 使用功能的平战转换 |
3.3.2 大型地下综合体使用功能的平战转换 |
3.3.3 地下室平时出入口平战转换 |
3.4 辅助性自然通风采光的引入 |
3.4.1 辅助性自然通风采光的几种形式 |
3.4.2 平战转换时口部封堵的问题 |
3.5 口部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与伪装 |
3.6 地下车库设计举要 |
3.7 地下商业街设计举要 |
3.8 地铁通道及地铁车站设计举要 |
第4章 几个问题的思考 |
4.1 对于人防工程单体与系统之间关系的思考 |
4.2 对地下空间人防兼顾设防发展趋势的思考 |
4.3 加快人防向民防转变工作的思考 |
4.3.1 民防的概念和历史地位 |
4.3.2 对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促进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6)中俄关系中的边疆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追溯:近代中俄关系与边疆问题 |
第一节 近代以来中国与沙俄的边界问题 |
一、雅克萨战争及前清东北边疆防务 |
二、近代以来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及晚清边防危机 |
第二节 十月革命后(1917—1924年)中国与苏俄的边界问题 |
一、对华宣言及苏俄早期的对华政策 |
二、《中俄解决悬疑大纲协定》的签订及中苏建交 |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1926—1945年)中国与苏联之间的边界问题 |
一、中东路事件及中苏交恶 |
二、外蒙古独立的由来 |
第二章 超越:历史的误解与边疆危机 |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 |
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中苏结盟 |
二、和谐中的裂痕 |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的中苏关系与边疆问题 |
一、中苏分歧公开化 |
二、中苏大论战与边疆问题 |
第三章 正态:珍宝岛——一个改变冷战格局的弹丸之地 |
第一节 “两个拳头打人”外交战略的形成 |
一、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
二、毛泽东关于中国外患内忧的思考 |
第二节 中苏珍宝岛边界冲突 |
一、20世纪60年代的战备 |
二、中苏珍宝岛边界冲突的爆发 |
第三节 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
一、走向战争的边缘: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的影响 |
二、在两极中崛起:珍宝岛边界冲突的历史意义 |
第四章 威德:未来边界冲突与边疆安全 |
第一节 21世纪的中俄友好关系 |
一、21世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及发展 |
二、中俄边界问题的解决及意义 |
三、关于新时期中俄关系的战略思考 |
第二节 面对未来多重边疆的新挑战 |
一、新时期多重边疆的挑战 |
二、构筑坚固的边疆安全防御 |
结语 |
一、国家实力是边疆安全的保障 |
二、边界问题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 |
三、边界冲突是国家政治的体现 |
四、边疆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核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和平时期人防工程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外人防工程建设综述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1、关于和平时期的界定 |
2、工程管理的定义 |
3、人防工程 |
4、早期人防工程 |
5、现代人防工程 |
(四) 运用的理论 |
1、公共选择理论 |
2、理性选择理论 |
3、集体非理性理论 |
4、委托代理理论 |
(五) 研究方法 |
二、和平时期政府人防工作的重要性 |
(一) 和平时期政府人防工作的职能 |
(二) 和平时期做好人防工作的作用 |
(三) 和平时期做好人防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
三、和平时期人防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和平时期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 |
(二) 和平时期政府人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人防功能的“闲置”导致人防工程不被重视 |
2、工程数量的急剧增多加大了管理难度 |
3、人防工程管理的人员流动性大,管理的素质有待提高 |
4、人防工程产权归属不明晰容易引发违规问题 |
四、和平时期人防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客观原因 |
(二) 主观原因 |
五、加强人防工程管理的对策 |
(一) 明确和平时期人防工程的所有权问题 |
(二) 明确和平时期人防工程的法规体系 |
(三) 不断完善人防管理模式 |
(四) 进一步加强人防工程的组织领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所承担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论增强高校日常国防教育的实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课题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关于国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0.2.2 国外关于国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0.2.3 国内外关于高校日常国防教育的研究 |
0.3 选题理据 |
0.4 研究方法 |
0.4.1 文献搜集法 |
0.4.2 问卷调查法 |
0.4.3 访谈调查法 |
0.4.4 数理统计法 |
0.5 创新之处 |
0.5.1 研究的内容 |
0.5.2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理论探究 |
1.1 认知、体验、实践:高校国防教育的三个层次 |
1.1.1 概念界定 |
1.1.2 三个层次 |
1.2 需要、责任、延伸:高校日常国防教育的定位 |
1.2.1 高校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需要 |
1.2.2 法律赋予高校和学生的责任 |
1.2.3 军训与军事理论教学的延伸 |
1.3 效率、效益、效果:实效性的三个维度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实效性评价依据 |
1.3.3 实效性意义诉求 |
第二章 意义解析 |
2.1 现状描述 |
2.1.1 国防教育现状 |
2.1.2 日常国防教育现状 |
2.2 困境初探 |
2.2.1 效率不高 |
2.2.2 效益不良 |
2.2.3 效果不佳 |
2.3 瓶颈溯源 |
2.3.1 制度规范形成迟 |
2.3.2 机制建设不完善 |
2.3.3 思想意识存偏见 |
2.3.4 主体接受被忽视 |
2.4 意义探寻 |
2.4.1 遵循历史规律、发扬国防传统的需要 |
2.4.2 应对国内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
2.4.3 全面加强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 |
第三章 策略研究 |
3.1 提高效率:建立高效化日常国防教育运行机制 |
3.1.1 运筹计划,创新目标体系 |
3.1.2 规范制度,健全启动机制 |
3.1.3 干预迅速,健全调控机制 |
3.1.4 跟踪实时,健全评价机制 |
3.2 优化效益:完善全方位日常国防教育保障体系 |
3.2.1 制定法规,寻求支持 |
3.2.2 统一认识,健全机构 |
3.2.3 确保经费,建好队伍 |
3.3 增强效果:构筑多样化日常国防教育综合网络 |
3.3.1 优化高校日常国防教育主体接受 |
3.3.2 构筑高校日常国防教育综合网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关于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人防与民防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人防的概念 |
1.2.2 民防的概念 |
1.2.3 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的概念 |
1.2.4 防空与防灾一体化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 选题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的特点、功能与任务 |
2.1 人防与民防的历史和发展 |
2.1.1 我国人防的历史和发展 |
2.1.2 国外民防的历史和发展 |
2.2 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的特点 |
2.2.1 军事性 |
2.2.2 社会性 |
2.2.3 复杂性 |
2.2.4 时效性 |
2.3 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的基本功能 |
2.4 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的主要任务 |
2.4.1 战时的主要任务 |
2.4.2 平时的主要任务 |
第三章 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3.1 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建设的现状 |
3.1.1 广州面临的形势分析 |
3.1.2 体制机制建设情况分析 |
3.1.3 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分析 |
3.1.4 组织机构、指挥体系情况分析 |
3.1.5 专业队伍建设情况分析 |
3.1.6 宣传教育情况分析 |
3.2 目前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体制问题 |
3.2.2 相关法律法规问题 |
3.2.3 指挥体系、组织机构职能问题 |
3.2.4 专业队伍建设问题 |
3.2.5 公众知晓度问题 |
3.3 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观念和意识尚未转变 |
3.3.2 没有形成组织机构及职能的调整方案 |
3.3.3 专业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且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
3.3.4 宣传和教育不到位 |
第四章 国外民防及我国其他城市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民防的建设情况及经验借鉴 |
4.1.1 国外民防建设的主要特点 |
4.1.2 国外民防的发展 |
4.1.3 国外民防法律法规建设 |
4.1.4 国外民防建设的新动向 |
4.1.5 对广州实现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的启示 |
4.2 我国其他城市民防的建设情况及经验借鉴 |
4.2.1 我国其他省市民防建设现状分析 |
4.2.2 对广州建立人防与民防一体化机制的启发 |
第五章 解决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
5.1 推进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
5.1.1 找准切入点,合理界定职责定位 |
5.1.2 坚持循序渐进,立足长远发展 |
5.1.3 正确处理防空与防灾两者之间的关系 |
5.2 建立和健全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体制 |
5.2.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
5.2.2 建立军地共管的“防空防灾一体化”指挥机构 |
5.2.3 明确职责和功能 |
5.2.4 发挥人防“准军事化”优势,不断提高协同指挥能力 |
5.2.5 加强人防与民防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全社会人民的防空防灾意识 |
5.3 加快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立法 |
5.4 推进应急机制、专业队伍及资源建设 |
5.4.1 推进应急机制建设,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
5.4.2 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 |
5.4.3 资源及经费保障 |
5.5 实现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 |
5.5.1 科学构建人防与民防一体化信息系统 |
5.5.2 增强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力度 |
5.5.3 突出信息对抗体系的建设 |
5.5.4 以指挥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提高防空防灾快速反应能力 |
5.5.5 加强人防与民防一体化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美俄民防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研究综述 |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与民防工作 |
第一节、公共危机管理相关概念 |
第二节、民防的定义 |
第三节、民防的任务 |
第三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三个重要体系 |
第一节、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组织指挥体系 |
第二节、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人力资源体系 |
第三节、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保障体系 |
第四节、民防的三个核心 |
第四章 中美俄民防体系比较 |
第一节、指挥体系比较 |
第二节、民防人力资源比较 |
第三节、地下空间比较 |
第五章 中美俄民防体系产生差异的原因 |
第一节、对民防工作理解不同 |
第二节、传统文化认识不同 |
第三节、国家发展水平不同 |
第六章 中国民防与美俄相比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民防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二节、民防指挥体系建设不系统 |
第三节、民防人力资源建设不专职 |
第四节、民防工程开发不到位 |
第七章 我国民防体系的改革方向 |
第一节、制定全国性民防法及配套法律法规 |
第二节、建立系统的组织指挥体系 |
第三节、建立专职的民防部队和民防教育学校 |
第四节、开发利用好地下空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科索沃战争对我人防工作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D]. 韩刚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2]住宅建筑人防工程兼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探究[D]. 吴爽. 西华大学, 2016(05)
- [3]民防部门参与城市应急管理研究 ——以常州为例[D]. 徐顺鑫. 苏州大学, 2014(04)
- [4]中小城市人民防空体系规划研究[D]. 魏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5]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地下空间探讨[D]. 谢新星. 湖南大学, 2013(06)
- [6]中俄关系中的边疆安全研究[D]. 马富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7]和平时期人防工程管理问题研究[D]. 张玉凤. 苏州大学, 2011(06)
- [8]论增强高校日常国防教育的实效性[D]. 陶双. 中南大学, 2010(05)
- [9]关于广州人防与民防一体化问题研究[D]. 李林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10]中美俄民防体系比较研究[D]. 张元奇.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