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测度与评价——以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测度与评价——以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例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计量及评估——以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娴[1](2021)在《甘肃省输电网穿越自然保护地的避让退出和优化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徐彩仙[2](2021)在《基于供需视角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研究 ——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文中提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资源与效用,其供给和需求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链接。随着经济发展、人类需求不断增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间冲突、矛盾问题愈发突显并严重影响着区域人类福祉与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实质上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失衡或空间不匹配。当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化已相对成熟,而需求及供需综合评估正在快速发展。研究供需空间匹配及相互关系已逐渐成为协调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核心与热点议题。本研究拟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进一步科学评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特征并构建综合管理框架。甘肃白龙江流域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近年来受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灾害频发,生态脆弱,人地矛盾日益加深,严重影响着流域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本文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基于遥感影像、气象、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通过模型模拟、空间分析及问卷调查等多项方法,对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食物供给服务)的供需进行定量评估;从供需综合视角开展了生态系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权衡/协同、供需空间匹配分析;探讨了基于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区的流域生态系统管控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甘肃白龙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具明显的时空变化。2002-2018年产水服务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分别增长33.72%和262.17%;土壤保持服务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分别增长26.10%和18.70%;食物供给服务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分别增长166.89%和38.42%。流域内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主要受降水量、植被分布、地形因子、土壤质地等的影响而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从需求来看,各项服务主导因素有所差异,其中土壤保持服务需求受降雨侵蚀和地表特征综合影响,表现为流域西北与东南部需求高,中部需求低。产水服务需求和食物供给服务需求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特征关系密切,表现为人口聚集区域需求量高,距离中心城区或居民点越远的区域需求量低分布规律。(2)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权衡/协同关系如下:供给侧方面,产水-土壤保持服务供给对表现为协同关系;食物供给-产水服务供给对、食物供给-土壤保持服务供给对均表现为权衡关系。2002-2018年间流域产水-土壤保持服务、食物供给-产水服务两供给对的权衡强度呈增加趋势,食物供给-土壤保持服务供给对权衡强度呈减少趋势。需求侧方面,产水-土壤保持服务、食物供给-土壤保持服务需求对存在权衡关系;产水-食物供给服务需求对呈显着协同关系。2002-2018年间产水-土壤保持服务需求对权衡强度呈增加趋势,产水-食物供给服务、食物供给-土壤保持服务两需求对权衡强度均呈减少趋势。(3)2002-2018年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和食物供给服务在总量上均呈现供过于需的盈余态势。空间上产水服务与食物供给服务的赤字区(供需比小于0)较为相似,均主要分布在白龙江中游的舟曲-武都段和迭部主城区周围等人口聚集区域;土壤保持服务的赤字区主要在迭部北部的石质山区等坡度较大、土质松散区域。供需空间匹配类型上,产水服务的主导型为高供给-低需求;土壤保持服务的主导空间匹配类型为高供给-高需求和低供给-低需求;而食物供给服务的主导空间匹配类型为低供给-低需求。(4)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特征聚类分析,甘肃白龙江流域可分为下述亚区:城镇生活发展亚区、农业生产功能亚区、土壤保持生态亚区、水源涵养生态亚区。在此分区基础上,结合各亚区内生态环境特点、人口密度、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及供需风险等特征,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和流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相应的维持甘肃白龙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建议与对策。

秦贺营[3](2020)在《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何海燕,刘万年,杨培斌,鄢晓龙,贺颂无,冯杰[4](2020)在《保护区集体公益林管护白水江模式及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大,社区人口多,任务繁重,区内集体公益林管护成为难题。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保护区集体公益林管护的白水江模式:以社区为主导,以"全民管护+专业管护"为核心,层层协议参与。进而发现生态补偿标准偏低、生态补偿金分配不平衡、奖惩制度操作性不强等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社区深度参与、尝试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分类补偿机制等原则性对策。

柳冬青[5](2019)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白龙江流域作为长江上游典型的山区流域,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作用突出,但位于青藏高原向秦巴山地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地形起伏多变,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处于国家级贫困县集中连片区(秦巴山区)和甘肃省“十三五”农村扶贫重点区域,该流域正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推进脱贫致富的严峻挑战。因此,在GIS空间分析和InVEST模型的支持下,对19902016年的4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食物供给、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估,并通过雷达图、时空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在流域、县区、地形(地貌、海拔)和主要地类上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结构时空变化、时空权衡与生态功能分区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系统服务结构时空变化。19902016年,除食物供给持续增加外,流域其余3种服务(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生境质量)均经2002年先降后增;4个年份的生态系统服务结构依次表现为“水土保持供给”型(1990年)、“不可持续供给”型(2002年)、“生境支持供给”型(2010年)和“可持续供给”型(2016年)。受流域自然过程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时空差异影响,食物供给聚集于宕昌和武都的中山、河谷农业区,其余3种服务则主要分布于林、草区;随海拔抬升,土壤保持整体减弱,水源涵养和生境质量则整体先增后减。这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分布最终致使各县区、地形和主要地类上的生态系统服务结构存在时空差异。(2)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相关性。流域单元上,各年份食物供给分别与其余3种服务呈静态显着负相关,其余3种服务间均呈静态显着正相关。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在前两个时段(19902002年、20022010年)为程度增加的动态显着正相关,而后(20102016年)骤变为动态显着负相关;与食物供给的关系则相反。食物供给与土壤保持在中间时段(20022010年)动态显着负相关,首末时段(19902002年、20102016年)关系不明显,与生境质量则相反。生境质量与土壤保持由前两时段的关系不明显转变为动态弱正相关;与水源涵养则由动态显着正相关渐变为弱负相关。相较于流域,服务间的时空相关性在县区、地貌和地类上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在关系方向和关系程度上均有体现。(3)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权衡与协同关系。流域单元上,食物供给分别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的权衡强度以2002年为拐点呈先增后减趋势;食物供给与生境质量间的权衡强度以及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生境质量三者间协同强度呈先减后增趋势。空间分布上,前两对服务的高权衡强度区主要集中于宕昌北部和舟曲-武都-文县段白龙江两岸的农耕区;后四对服务间的高强度区则分布在林、草区。大部分空间单元上服务间关系程度的变化均以2002年为拐点,而各单元间的关系程度及其与流域程度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各单元上服务间时空权衡与协同程度表现为全局一致性和局部差异性的统一。(4)生态功能分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将流域划分为白水江下游生态保育区、大团鱼河下游生态保育区、白龙江水源与生境保育区、白龙江生态农业区和白龙江农业核心区等5个生态功能区。并进一步综合各功能区的社会生态要素、“综合生态效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区域化生态系统管理建议,以期为本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贾哲[6](2018)在《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研究 ——以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指出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生态平衡和改善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保护区集体林属于社区农户的集体财产,是林缘社区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由于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的公益性,私益性和集体属性,在集体林管护中产生权益划分不清晰,生态理性和经济理性相冲突,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相背离三个主要问题,出现了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的困境。因此,本文以自然保护区管护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收集,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的历史与现状,基于制度分析和发展(IAD)方法对进行政府科层管护机制、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并且以IAD框架构建公众参与集体林管护机制,在此基础上,对白水江自然保护集体林管护机制进行评析和优化,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建设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政府主导的集体林管护机制博弈均衡显示,政府要把管护效率和管护成本控制在恰当的水平才能保证管护的有效性。然而实际中,自然保护区面积广袤,管护人员配置少,缺少时效性,监督效率低下,难以保证管护的效率和成本。第二,市场主导的管护机制可以保证社区居民收益的同时由市场提供生态效益。但我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支撑,林业资源市场化程度弱;国家财力有限,无法支撑大规模的政府生态购买。在目前的条件下,自然保护区集体林市场主导的管护机制无法在我国大面积推行。第三,公众参与的管护机制是原有博弈均衡状态失效参与者重复博弈的结果,政府具有推进公众参与的管护机制的动力。社区居民作为管护主体实现了“权、责、利”的统一,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保障了社区居民的收益权,同时保障集体林管护效率。第四,在构建公众参与的管护机制时,应注重匹配社区自然属性和社群属性,赋予社区管理权和收益权,政府的角色功能转变为引导、服务、激励、评估和监督,严格限定政府的行动边界,培育共同知识,采取合适的激励机制诱导内部规则产生,使内部规则制度化,尊重和培育管护机制的多样性。

杨彬如[7](2017)在《自然保护区居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生计资本核算和生计策略,帮助保护区居民根据生计资本特点选择生计策略。[方法]选取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特点各具代表性的3个自然保护区农村并分析其社会经济数据,使用可持续生计资本框架的扩展核算这3个村庄的生计资本。[结果]通过核算这3个村庄生计资本的总量和结构,发现自然资本相对优良的中沙村的生计资本总量反而最小,而自然资本相对薄弱的西靖村和李子坝的生计资本总量反而较高。李子坝村的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在其生计资本中所占比例均较高,说明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对自然保护区居民生计资本总量的作用强度较高。[结论]自然资本对自然保护区居民生计资本总量的作用强度较低,信息资本在保护区居民生计资本总量增长和积累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齐姗姗[8](2017)在《流域生态脆弱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研究 ——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文中指出甘肃白龙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错过渡带,由于地形高差悬殊,受长期冲刷和切割,境内沟壑纵横、山大沟深,不合理人类活动和资源开发严重影响着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精准评估和可视化白龙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布格局,了解流域生态脆弱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规律和探讨两者相互关系,后对流域进行生态分区并提出相关生态管理建议,为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SRP模型、层次分析法和InVEST模型等,本文量化和分析了流域生态脆弱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分异及其相关关系,并依据分区结果提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对策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可分为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5个等级。1990-2014年,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中等脆弱性区面积比例较大;极度、重度脆弱区集中分布在白水江和白龙江及大团鱼河近岸区;中度脆弱性区主要分布在宕昌县中北部、舟曲南部、白水江北部及武都南部等;微度和轻度脆弱性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北部和南部自然保护区等。(2)甘肃白龙江流域各个县(区)中,武都区农作物生产产值最大,宕昌县、文县、舟曲县次之,迭部县最小。由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格局可知:白龙江流域产水量和碳储量空间分布相似,即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宕昌南部和白水江南岸山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区域及农耕作区。土壤保持服务与生境质量高值区分布状况相似,高值区多分布在山林区和自然保护区;低值区主要是且地质灾害高发的白龙江舟曲—武都段的近岸河谷区。(3)生态脆弱性与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为:生态脆弱性除与农作物生产服务呈正相关关系外,与碳储存、产水量、土壤保持服务和生境质量均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分别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均衡、农作物生产优先、生态保护优先等三种情景下生态脆弱性与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关系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均衡情景和生态保护优先情景下,生态脆弱性与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为负相关关系;农作物生产优先情景下,生态脆弱性与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呈正相关关系。(4)基于流域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脆弱性相关分析结果,选取2014年生态保护优先情景下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脆弱性进行叠加分析,得到4大类生态环境组合形式:(1)综合发展兼顾区、(2)重点林业保护区、(3)农业生产密集区及(4)生态保护恢复区,并提出相应的生态系统管理措施与对策。

王春晶[9](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指出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吴言松[10](2016)在《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仅关系到西藏本身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在新的历史时期,西藏面临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双重任务,因此需要重新审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生计问题。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特别是对于西藏而言,贫困地区与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重合性。而农牧民是西藏地区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者也是生态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因此从农牧民视角研究西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协调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梳理西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关系,进而从微观农牧民层面,分析研究区域农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从而为本研究设计二者协调机制提供支撑。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研究区域农牧民农旧资源并不丰富,且存在农地细碎化现象,因此很难进行规模化经营。农牧民的森林资源也并不丰富,特别是公益林占到了农牧民林地的68.07%。而农牧民可利用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第二,研究区域生产方式落后,种植业结构仍以粮食作物为主,以自给自足为主,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不大。由于实施了退牧换草政策,导致很多农牧民饲料不够用。牧民资本约束的存在使得其短期内很难转变畜牧方式。第三,农牧民的自然资源利用收入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55%,有7%的农牧民其生计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超过90%,表明农牧民对自然资源依赖度是较高的。从自然资源的绝对收入看,最富裕组的人均自然资源收入是最贫穷组的4.1倍,表明尽管自然资源收入对较为贫穷的农牧民更为重要,较为富裕的农牧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然资源。第四,大多数农牧民对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近十年生态环境整体变好了。从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态度来看,农牧民多数对自然资源持有较为积极的保护态度。在藏族人民的思想中生态意识很强烈,他们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第五,退耕地选种经济林的农牧民其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从而满意度更高。和休牧轮牧的农牧民相比,禁牧的农牧民其对退牧还草工程的满意度下降68.3%。农牧民在生态保护中获得的收益及承受的损失同他们对生态保护的态度相关。第六,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后,牧户从事畜牧业生产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饲草料不足。退牧组的非农收入要高于非退牧组的非农收入,表明了退牧还草工程一定程度上将农牧民从草原中释放出来,有利于农户的非农就业。第七,退耕还林对农牧民家庭收入影响为正,其余三个工程(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均为负。第八,在考虑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PSM估计后,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作用明显减少(不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通过传统线性回归的方法评估生态工程的效果存在明显的高估现象。本论文有以下几点可能的创新:(1)立足西藏现实生态现状与农牧民经济收入现状,结合国家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地设计既使西藏农牧民得增收又使西藏生态得保护的对策建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区特色,对于研究和解决西藏当前“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新颖性;(2)采取调查问卷与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数据实证模型推导和分析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持续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研究西藏地区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了一种新的可行的备选方法。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计量及评估——以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计量及评估——以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供需视角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研究 ——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1.2.3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框架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与地貌
        2.1.2 气候与水文
    2.2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概况
        2.2.1 行政区划简介
        2.2.2 资源与社会经济
        2.2.3 生态环境状况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获取与处理
    3.2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评估方法
        3.2.1 产水服务供给
        3.2.2 土壤保持服务供给
        3.2.3 食物供给服务供给
    3.3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化
        3.3.1 产水服务需求
        3.3.2 土壤保持服务需求
        3.3.3 食物供给服务需求
    3.4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
        3.4.1 相关性分析
        3.4.2 均方根偏差
    3.5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析
        3.5.1 供需平衡方程
        3.5.2 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
    3.6 生态系统服务分区:聚类分析
第四章 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变化
    4.1 产水服务
        4.1.1 产水服务供给
        4.1.2 产水服务需求
    4.2 土壤保持服务
        4.2.1 土壤保持服务供给
        4.2.2 土壤保持服务需求
    4.3 食物供给服务
        4.3.1 食物供给服务供给
        4.3.2 食物供给服务需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供需视角下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关系
    5.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间的关系
    5.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间的关系
    5.3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间匹配
        5.3.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间数量关系分析
        5.3.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匹配类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生态系服务供需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建议
    6.1 综合管理框架
    6.2 流域生态功能类型分区
        6.2.1 生态功能类型区划分
        6.2.2 各生态功能类型区特征
    6.3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风险识别
    6.4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建议与对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之处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
    2.1 核心概念阐述
        2.1.1 城乡一体化
        2.1.2 城乡空间
        2.1.3 空间模式
    2.2 相关文献梳理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2.2.2 城乡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相关案例借鉴
        2.3.1 国外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2.3.2 国内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3.1.1 陕南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现状
        3.1.2 陕甘川交界区域城乡发展现状
        3.1.3 略阳县城乡发展现状
    3.2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价
        3.2.1 评价内容
        3.2.2 指标选取原则
        3.2.3 指标体系构建
        3.2.4 评价方法确定
        3.2.5 评价结果分析
    3.3 略阳县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经济空间:区域联动发展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3.3.2 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公服设施配套不足
        3.3.3 文化空间:文化发展水平低、文化元素融合度弱
        3.3.4 生态空间:生态脆弱性明显、生态效益转化率低
        3.3.5 城乡体系:城镇结构性不强、城乡关联有待完善
    3.4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分析
    4.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4.1.1 生态化发展理念
        4.1.2 集约化发展理念
        4.1.3 均等化发展理念
        4.1.4 动态化发展理念
        4.1.5 地域化发展理念
    4.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自然因素
        4.2.2 产业因素
        4.2.3 文化因素
        4.2.4 交通因素
        4.2.5 政策因素
    4.3 空间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4.3.1 内生驱动
        4.3.2 外部推力
        4.3.3 协同平台
    4.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4.4.1 城乡空间要素的提取
        4.4.2 城乡空间模式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5.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5.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5.1.2 合理划分空间管制
        5.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5.2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5.2.1 农业特色化发展
        5.2.2 工业绿色化发展
        5.2.3 文旅融合化推进
    5.3 城乡空间开发策略
        5.3.1 加强城区联动发展
        5.3.2 强化城镇承接带动
        5.3.3 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5.4 城乡设施系统建设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4.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5.4.3 搭建城乡共享平台
    5.5 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5.5.1 加快区域交通建设
        5.5.2 融入秦巴全域旅游
        5.5.3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4)保护区集体公益林管护白水江模式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管护模式及其困难
    1.1 公益林面积大,管护难度高
    1.2 社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与资源管理矛盾突出
    1.3 集体公益林村集体所有,林权没有改革到户
2 白水江模式架构
    2.1 协议管护制度
    2.2 层层落实管护责权利
    2.3 生态补偿与管护成效挂钩
    2.4 管护能力建设
    2.5 提高社区生计水平
3 成效与问题
    3.1 成功经验
    3.2 多维度复合式管理格局保障管护成效
        3.2.1 社区主导实现集体公益林的有效管护
        3.2.2 多级监督管护到位
    3.3 制约因素
        3.3.1 生态补偿标准偏低
        3.3.2 生态补偿金分配不平衡
        3.3.3 奖惩制度可操作性不强
4 对策建议
    4.1 促进社区深度参与集体公益林管护
    4.2 尝试多元化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
    4.3 建立集体公益林分类补偿制度
5 结束语

(5)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1.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识别及其成因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4.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内容
        1.4.4 论文框架
        1.4.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1.3 土壤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3.1.1 食物供给
        3.1.2 土壤保持
        3.1.3 水源涵养
        3.1.4 生境质量
    3.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3.2.1 制图法:生态系统服务结构雷达图
        3.2.2 统计分析法:相关性分析、均方根偏差
        3.2.3 分区方法:生态系统服务簇
        3.2.4 分区成因:地理探测器
第四章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的时空关系
    4.1 不同空间单元下生态系统服务结构变化
        4.1.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结构变化
        4.1.2 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结构变化
        4.1.3 各地貌区生态系统服务结构变化
        4.1.4 各用地上生态系统服务结构变化
    4.2 不同空间单元下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相关性时空分析
        4.2.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4.2.2 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4.2.3 各地貌区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4.2.4 各用地上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4.3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时空量化
    5.1 不同空间单元上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时空分析
        5.1.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时空分析
        5.1.2 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时空分析
        5.1.3 各海拔段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时空分析
        5.1.4 各用地上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时空变化
    5.2 景观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成因初探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流域分区与管理意见
    6.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集成分区
        6.1.1 各生态功能区社会生态差异
        6.1.2 各生态功能区服务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
    6.2 流域生态功能分区成因
        6.2.1 单一因子贡献率
        6.2.2 双因子交互作用
    6.3 流域分区管理意见
        6.3.1 流域命运共同体构建方针
        6.3.2 流域各生态功能区管理意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研究 ——以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区域、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0 研究区域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自然保护区集体林
        2.1.2 集体林管护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
        2.2.2 制度演进理论
        2.2.3 博弈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政府科层控制的森林管护机制
        2.3.2 市场参与的森林管护机制
        2.3.3 公众参与的森林管护机制
        2.3.4 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的研究综述
        2.3.5 小结
第三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发展现状
    3.1 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分布情况
    3.2 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中存在的问题
        3.2.1 林地权益问题
        3.2.2 生态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冲突
        3.2.3 集体理性和个人理性的背离
    3.3 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发展历程
        3.3.1 政府科层管护时期
        3.3.2 市场机制引入
        3.3.3 公众参与的管护机制引入
第四章 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比较分析
    4.1 IAD分析范式
    4.2 政府主导的管护机制分析
        4.2.1 外部规则
        4.2.2 政府主导的管护机制博弈均衡分析
    4.3 市场主导的管护机制分析
        4.3.1 市场主导的管护机制的规则
        4.3.2 市场主导的管护机制的运作
    4.4 公众参与的管护机制分析
        4.4.1 公众参与的管护机制形成原因
        4.4.2 政府推进公众参与的管护机制的动因分析
        4.4.3 公众参与的管护机制的管护效率分析
第五章 公众参与的集体林管护机制构建
    5.1 匹配社区自然环境
        5.1.1 社区本底调查
        5.1.2 社区组织作为管护主体
    5.2 匹配社区群体属性
        5.2.1 引导和培育共同知识
        5.2.2 设计与内部规则相适应的外部规则
    5.3 多层次的制度安排
        5.3.1 赋予社区权利
        5.3.2 规定政府行动边界
        5.3.3 激励机制
        5.3.4 监督机制
        5.3.5 培育管护机制的多样性
第六章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评价与优化
    6.1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现状
        6.1.1 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演化历程
        6.1.2 保护区管护机制框架
    6.2 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评析
        6.2.1 李子坝村管护机制评析
        6.2.2 关口村、阳尕山村管护机制评析
    6.3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优化
        6.3.1 尊重和认可机制的多样性
        6.3.2 赋予社区真正的集体林管理权
        6.3.3 培育共同知识
        6.3.4 合理的激励机制
        6.3.5 诱导、培育社区自发的内部规则
第七章 结束语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7)自然保护区居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保护区外围区居民生计资本框架及生计策略选择
    1.1 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生计资本框架及核算方法
        1.1.1 自然资本
        1.1.2 人力资本
        1.1.3 物质资本
        1.1.4 金融资本
        1.1.5 社会资本和信息资本
    1.2 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生计策略
        1.2.1 自然保护区居民生计策略的特点
        1.2.2 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生计策略选择
2 基于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乡村调查的生计资本
    2.1 村庄基本情况
        2.1.1 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区的中沙村
        2.1.2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李子坝村
        2.1.3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昌岭山保护站的西靖村
    2.2 生计资本
3 讨论与结论

(8)流域生态脆弱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研究 ——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生态脆弱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脆弱性概念
        1.2.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征
    1.3 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演变
        1.3.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1.3.3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方法
    1.4 生态脆弱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研究内容
    1.7 论文框架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与水文
    2.4 土壤植被
    2.5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3.1 评价指标数据获取的原则
    3.2 生态脆弱性研究方法
    3.3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方法
    3.4 生态脆弱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方法
第四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
    4.1 生态脆弱性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2 生态脆弱性数据指标标准化
    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 In VEST模型运行原理
        4.4.1 农作物生产服务
        4.4.2 碳储存服务
        4.4.3 产水服务
        4.4.4 土壤保持服务
        4.4.5 生境质量
第五章 生态脆弱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异特征
    5.1 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5.1.1 白龙江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
        5.1.2 讨论
    5.2 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异特征
        5.2.1 农作物生产服务时空分布格局
        5.2.2 碳储存服务时空分布格局
        5.2.3 产水服务时空分布格局
        5.2.4 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分布格局
        5.2.5 生境质量时空分布格局
        5.2.6 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流域生态脆弱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
    6.1 生态脆弱性与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
    6.2 生态脆弱性与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
    6.3 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分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1.2.1 气候变化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1.2.3 保护策略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1 引言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4 小结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果
        4.3.2 讨论
    4.4 小结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1 引言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4 小结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6.3 结果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西藏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1.2 西藏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1.3 提高西藏农牧民收入的迫切性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环境
        2.1.2 农牧民收入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发展经济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生态保护政策
        2.3.2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2.3.3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实践
3 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一般关系
    3.1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协调关系
        3.1.1 生态保护对农牧民增收的促进
        3.1.2 农牧民增收对生态保护的促进
    3.2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关系
        3.2.1 生态保护对农牧民收入的制约
        3.2.2 农牧民增收对生态保护的制约
    3.3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动态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西藏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现状
    4.1 西藏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4.1.1 地质基础的不稳定性
        4.1.2 地貌基础的不稳定性
        4.1.3 土壤物质不稳定性
        4.1.4 气候与生态环境不稳定性
    4.2 西藏生态资源保护现状
        4.2.1 自然资源
        4.2.2 生态退化状况
        4.2.3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4.3 西藏社会经济
        4.3.1 农业经济发展
        4.3.2 农牧民收入现状
        4.3.3 农牧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4.4 本章小结
5 资源依赖度与农牧民生计的关系
    5.1 人口及自然资源禀赋现状
        5.1.1 人口和家庭特征
        5.1.2 自然资源禀赋
        5.1.3 家庭收入支出特征
    5.2 农牧民的自然资源利用特征
        5.2.1 种植业
        5.2.2 林业经营
        5.2.3 放牧
        5.2.4 自用材采集
        5.2.5 薪柴采集
        5.2.6 野生植物采集
    5.3 农牧民的自然资源依赖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3.1 变量选择
        5.3.2 模型设定
        5.3.3 估计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保护政策与农牧民收入的关系
    6.1 农牧民参与生态工程的差异性
        6.1.1 不同收入农牧民参与生态工程差异性分析
        6.1.2 不同生态工程下农牧民收入的差异性分析
    6.2 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线性回归的分析
        6.2.1 模型和方法
        6.2.2 参与生态工程对贫困农牧民收入影响:分位数回归结果
        6.2.3 参与生态工程对农牧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
    6.3 基于异质性的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处理效应估计
        6.3.1 方法
        6.3.2 模型估计结果
        6.3.3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农牧民保护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及态度
        7.1.1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
        7.1.2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工程的态度
        7.1.3 农牧民的生态保护态度及保护意愿
    7.2 农牧民对生态工程保护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7.2.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7.2.2 农牧民生态工程保护态度影响因素估计结果分析
    7.3 农牧民生态保护态度及保护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7.3.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7.3.2 农牧民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序选择模型
    7.4 本章小结
8 西藏生态保护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政策启示
    8.1 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牧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8.2 帮助农牧民转变自然资源依赖导向的传统发展模式
    8.3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拓宽农牧民收入的渠道
    8.4 将农牧民纳入生态保护机制闭环,使其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
9 研究结论与创新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与不足
        9.2.1 创新之处
        9.2.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计量及评估——以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输电网穿越自然保护地的避让退出和优化调整研究[D]. 张文娴.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供需视角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研究 ——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D]. 徐彩仙. 兰州大学, 2021
  • [3]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秦贺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保护区集体公益林管护白水江模式及其分析[J]. 何海燕,刘万年,杨培斌,鄢晓龙,贺颂无,冯杰. 甘肃林业科技, 2020(01)
  • [5]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D]. 柳冬青. 兰州大学, 2019(09)
  • [6]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管护机制研究 ——以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贾哲. 兰州大学, 2018(09)
  • [7]自然保护区居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J]. 杨彬如.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3)
  • [8]流域生态脆弱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研究 ——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D]. 齐姗姗. 兰州大学, 2017(03)
  • [9]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D]. 吴言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测度与评价——以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