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及脂代谢调节基因与高血压病的连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顾瞻[1](2019)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脾阳虚证的候选基因多位点遗传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候选基因研究方法,运用基因组学技术,通过多位点遗传关联分析,探索NAFLD发病的易感基因位点及其基础核心证候-脾阳虚证的基因组生物标志物,并结合基因多态性和代谢危险因素,建立并评价NAFLD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基于自主建立的上海浦东张江地区NAFLD“病-证”研究队列及“病-证”生物样本库,从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张江地区采集汉族人群,采用以社区自然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NAFLD病例组341例(包括脾阳虚证组163例和非脾阳虚证组178例)、健康对照组341例和验证集332例进行资料收集与标本采集。选取源于GWAS或候选基因研究报道的来自11个基因的22个SNP多态性位点,采用Sequenom平台的Mass ARRAY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遗传关联分析、连锁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ROC分析及趋势检验等,分析过程采用SPSS 21.0、SHEsis、Haploview 4.2、Med Calc 17.1.0等软件并参考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结果:剔除实验设计失败位点,本研究的所有SNP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1000Genomes Project数据库东亚人群中的分布大致相近,各基因型在对照组人群中的分布均符合HWE定律,研究对象具备群体代表性。1.NAFLD的多位点遗传关联研究结果显示:(1)GCKR的rs1260326、rs780094、rs780093和MBOAT7的rs626283、rs641738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差异(P<0.05);PNPLA3的rs2294918和GCKR的rs1260326、rs780094、rs780093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具有差异(P<0.05);(2)进一步的5种遗传模型的基因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CKR的rs1260326、rs780094、rs780093和MBOAT7的rs641738与NAFLD发生风险均呈正相关,且风险等位基因均为T,经校正性别、年龄、BMI、吸烟混杂因素后,rs1260326、rs780094及rs780093均在共显性、显性、隐性、加性模型下增加了NAFLD的风险(P<0.05);rs641738在加性模型下增加了NAFLD的风险(P<0.05);(3)连锁分析显示GCKR的rs1260326-rs780094-rs780093处于一段强连锁不平衡区块中;单倍型分析显示当这3个SNP的单倍型为C C C时,降低了NAFLD的风险(P<0.05);而单倍型为T T T时,增加了NAFLD的风险(P<0.05)。2.基于基因多态性和代谢危险因素的NAFLD的风险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GCKR的rs780094和MBOAT7的rs641738携带的风险等位基因数目的相加效应显示随着风险等位基因数目的升高,NAFLD的发生率呈线性升高趋势(趋势P<0.05);经校正混杂因素,随着风险等位基因数目的升高,NAFLD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升高,且OR值的差异呈线性升高趋势(趋势P<0.001);(2)基于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与代谢相关的NAFLD危险因素,包括BMI、WC、FPG、TG,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出一种与代谢危险因素相关的NCI模型参数用于预测NAFLD的发生风险;(3)ROC分析显示结合基因多态性相加效应和NCI的NCI+SNP,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于预测NAFLD的发生风险的AUC值均为最高,在验证集中AUC达到0.757,统计学差异显示均高于NCI以及HSI、Ty G、LAP(P<0.05)。3.NAFLD脾阳虚证的基因组标志物研究结果显示:(1)在NAFLD脾阳虚证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GCKR的rs1260326、rs780094、rs780093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有差异(P<0.05);5种遗传模型的基因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这3个SNP均与脾阳虚证出现呈正相关,且风险等位基因均为T,经校正混杂因素,这3个SNP均在共显性、显性、隐性、加性模型下增加了脾阳虚证的风险(P<0.05);(2)在NAFLD非脾阳虚证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这3个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差异,经校正混杂因素,在不同遗传模型下均无关联(P>0.05);在NAFLD脾阳虚证组和非脾阳虚证组的比较中:这3个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有差异,经校正混杂因素,在相关遗传模型下出现关联(P<0.05);(3)连锁分析显示这3个SNP处于一段强连锁不平衡区块中;单倍型分析显示当单倍型为C C C时,降低了脾阳虚证的风险(P<0.001);而单倍型为T T T时,增加了脾阳虚证的风险(P<0.001);(4)进一步探讨这3个SNP与脾阳虚证程度变化的关系显示随着脾阳虚证程度的加重,等位基因C频率占比下降(趋势P<0.05),T频率占比未见差异(趋势P>0.05);而携带rs1260326和rs780094的突变型CT-TT的个体较野生型CC的脾阳虚证评分均更高(P<0.05),但在rs780093中未见差异(P>0.05)。结论:1.GCKR的rs1260326、rs780094、rs780093及MBOAT7的rs641738与汉族人群NAFLD发生相关联。2.基于GCKR的rs780094、MBOAT7的rs641738的相加效应和代谢危险因素结合的风险预测模型,对于N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能力较高。3.GCKR的rs1260326、rs780094、rs780093是NAFLD脾阳虚证的基因组生物标志物,与脾阳虚证的程度变化相关。
杨毅[2](2018)在《基于卵泡液代谢组学和数据挖掘的肾阳虚型PCOS患者证候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统计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肾阳虚及非肾阳虚证的症状表现,总结归纳影响肾阳虚证候诊断的主要症状因素。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HPLC-MS)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肾阳虚型PCOS患者卵泡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辨识并确定与肾阳虚型PCOS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特征性代谢物组,以期为肾阳虚型PCOS中医证候学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通过临床调查表获取PCOS患者肾阳虚与非肾阳虚证型的症状资料,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PCOS患者567例,其中肾阳虚型患者252例,非肾阳虚型患者315例。共收集43个症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等方法对肾阳虚型患者的常见症状特征分布规律进行归纳分析。2.对纳入研究的100例因不孕症行IVF-ET的PCO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对患者分组。其中肾阳虚型PCOS患者共33例,设为观察组;单纯男方因素行IVF-ET的健康女性67例,设为对照组。以取卵日获得的卵泡液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LS-DA)从整体上对样本进行直观、可靠和有统计学意义的分析,比较两组卵泡液差异代谢物。结果:1.对肾阳虚及非肾阳虚型PCOS患者的43个症状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18个症状,包括:畏寒肢冷、腰膝酸痛、心烦、喜温喜按、体倦乏力、腰背发冷、脱发、气喘、喉咙干燥、头晕目眩、小便尿频、纳差食少、性欲减退、性欲亢进、五心烦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将其中16个症状(性欲亢进、五心烦热因出现频次少、对模型筛选影响大故剔除)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得到影响肾阳虚证候诊断的7个主要症状因素。在肾阳虚型PCOS患者中症状出现频率为:畏寒肢冷(94.42%)、腰膝酸痛(92.23%)、喜温喜按(80.08%)、舌质淡(74.90%)、脉沉迟(70.52%)、苔薄白(68.92%)、性欲减退(40.64%)。并根据AUG值对症状预测能力高低进行排序:畏寒肢冷(0.767)>喜温喜按(0.735)>脉沉迟(0.665)>苔薄白(0.653)>腰膝酸痛(0.646)>性欲减退(0.597)>舌质淡(0.586)。2.对肾阳虚型PCOS患者卵泡液进行代谢标志物分析后,共得到涉及12个代谢通路的28种代谢标志物。代谢通路包括:1.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通路:2-Oxoisovalerate、6-Oxohexanoate、2-Oxoglutarate;2.酪氨酸代谢通路:L-Phenylalanine;3.脂肪酸代谢通路:Linoleate、Oleic acid;4.鞘糖脂代谢通路:Hexadecanal;5.脂代谢通路:Arachidonate、Lyso PC(16:0)、Lyso PC(18:3)、Lyso PC(18:2)、Lyso PC(18:1)、Lyso PC(18:0)、Lyso PC(20:5)、Lyso PC(20:4);6.视黄酸代谢通路:13,14-Dihydroretinol;7.胆酸生物合成通路:Lithocholic acid、Hyodeoxycholate、27-Hydroxycholesterol、3alpha,7alpha,12alpha-Trihydroxy-5beta-cholestan-26-al、5beta-cholestane-3alpha,7alpha,12alpha,23,25-pentol;8.维生素D3代谢通路:Vitamin D3、25-Hydroxyvitamin D3;9.维生素E代谢通路:13’-hydroxy-alpha-tocopherol;10.肉毒碱穿梭系统通路:stearoylcarnitine;11.胆固醇生物合成通路:5-Dehydroepisterol;12.色氨酸代谢通路:Tryptophan。与对照组相比上调物质共9种,包括:L-Phenylalanine、Linoleate、Oleic acid、Docosahexaenoic acid、Arachidonate、Tryptophan、Lyso PC(18:1)、Lyso PC(20:5)、Lyso PC(20:4)。下调物质共17种,包括:2-Oxoisovalerate、6-Oxohexanoate、2-Oxoglutarate、Hexadecanal、13,14-Dihydroretinol、Lithocholic acid、Hyodeoxycholate、Vitamin D3、stearoylcarnitine、5-Dehydroepisterol、25-Hydroxyvitamin D3、27-Hydroxycholesterol、3alpha,7alpha,12alpha-Trihydroxy-5beta-cholestan-26-al、13’-hydroxy-alpha-tocopherol、5beta-cholestane-3alpha,7alpha,12alpha,23,25-pentol、Lyso PC(16:0)、Lyso PC(18:3)、Lyso PC(18:2)、Lyso PC(18:0)。结论:在PCOS患者中,影响肾阳虚证候诊断的主要症状因素共有7个,以影响能力高低排序为:畏寒肢冷、喜温喜按、脉沉迟、苔薄白、腰膝酸痛、性欲减退、舌质淡。为PCOS肾阳虚证型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临床依据。肾阳虚型PCOS患者卵泡液差异代谢物涉及12个代谢通路的28种物质。与对照组相比较标志物上调物质共9种,下调物质共17种。这些差异物可能成为肾阳虚型PCOS的初筛标志物。对这些代谢物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揭示肾阳虚型PCOS的生物学机制,并为其预防、诊断及治疗等开拓新的思路。同时,这些化合物也可能是中医肾阳虚证候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除此之外,尚有11种化合物未明确其具体作用机制,今后需进一步研究。
张灏[3](2017)在《ABO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易感性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ABO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关联性研究目的:探讨AB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Nanjing stroke registry program,NSRP)登记的急性LAA脑梗死的患者,并确定无血缘关系。对照为同期在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当地居民。病例纳入的标准包括:(1)中国汉族人群;(2)年龄≥18岁;(3)首次起病14天以内的并且依据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 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明确的LAA脑梗死患者;(4)签署知情同意。患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2)伴有肿瘤病史;(3)伴有自身免疫或炎症性疾病者;(4)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者;(5)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对照的纳入标准包括:(1)中国汉族人群;(2)年龄≥18岁;(3)既往无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史;(4)既往无心脑血管疾病史;入组次日清晨空腹抽取外周肘静脉血,检测血液指标,并提取DNA的样本。对ABO基因进行精细作图,强制纳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报道的位点rs505922,共筛选出10个标签SNP,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进行基因分型。运用效能和样本量估算(Power and Sample Size Calculation,PS)软件进行效能分析。根据卡方拟合优度法验证Hardy-Weinberg方程进一步明确对照组每个SNP分布频率。采用Haploview v4.2软件分析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以及确定单倍域。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分类变量的差别,t检验比较组间连续变量区别。Logistic回归模型用来评估SNP多态性与LAA脑梗死相关性。采用PHASE软件(版本2.1)构建单倍型。多因子降维(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MDR)分析10个SNP位点在LAA脑梗死发病中可能的交互作用。双尾P<0.05认为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入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例644例,入组健康对照642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P=0.877)、性别(P=0.683)、高脂血症(P=0.877)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高血压(P=2.222×10-37)、糖尿病(P=1.209×10-19)、吸烟(P=0.042)和体重指数(P=1.538×10-4)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在高加索人群GWAS报道的位点rs505922与中国汉族人群LAA脑梗死发病存在关联(TT基因型,校正OR=1.32;95%CI,0.94-1.87),但发现rs8176668(AT基因型)rs2073824(AA基因型)对LAA脑梗死发病有保护效应(OR=0.71;95%CI,0.55-0.92;OR=0.65,95%CI,0.46-0.93)。在单倍型分析中,单倍型TC(OR=0.72;95%CI,0.54-0.95)和单倍型ACA(OR=0.73;95%CI,0.58-0.91)均降低LAA脑梗死风险。采用MDR分析,研究未发现10个SNP之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ABO基因遗传变异和LAA脑梗死的发病有关。第二部分rs505922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rs505922与LAA脑梗死主要血管事件复发和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登记在NSRP的急性LAA脑梗死患者。病例纳入的标准包括:(1)中国汉族人群;(2)年龄≥18岁;(3)首次起病14天以内的并且依据急性卒中治疗Org 10172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明确的LAA脑梗死患者;(4)签署知情同意。患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2)伴有肿瘤病史;(3)伴有自身免疫或炎症性疾病者;(4)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者;(5)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根据既往GWAS报道的位点确定研究的SNP位点。患者入组次日清晨抽取空腹外周肘静脉血,提取DNA的样本。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进行基因分型。在患者入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各进行一次随访。随访的主要终点事件为主要血管事件复发、全因死亡。随访过程中患者出现以上主要终点事件均截止随访。最终随访时间为2016年3月。本研究的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Statistics 22.0版本(Armonk,NY)进行操作。采用哈-温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评价目标SNP基因型分布特征。使用ANOVA比较不同组的发病年龄。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不同基因型无主要终点事件的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与终点事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认为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12个月的随访,本研究最初纳入的714例患者中有39例未获得随访信息先后退出本研究。此外,有8例基因分型失败。最终共有667例纳入数据分析。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复发47例(7.0%),其中脑梗死复发37例(5.5%),TIA发作6例(0.9%),4例(0.6%)发生了心梗,全因死亡共36例(5.4%)。按照rs505922基因分型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CC组143例,CT组332例,TT组192例,三组之间的基线资料年龄(P=0.786)、性别(P=0.086)、高血压病史(P=0.932)、糖尿病病史(P=0.345)、血脂异常史(P=0.895)、吸烟史(P=0.268)、饮酒史(P=0.076)、BMI指数(P=0.495)、入院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P=0.910)均无显着差异。CC组平均发病年龄61.4±9.6岁,CT组平均发病年龄60.8±10.09岁,TT组平均发病年龄61.1±10.2岁,三组发病年龄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786)。在校正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饮酒及入院时NIHSS评分等相关因素后,在共显性遗传模式下实施Cox回归分析发现,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相比携带TT基因型的患者心脑血管病主要事件复发风险高1.67倍(HR=2.67,95%CI 1.19-6.01)。在隐性遗传模式下,携带CC基因型患者相比携带CT/TT基因型患者心脑血管病主要事件复发风险高1.05倍(HR=2.05,95%CI 1.13-3.74)。多元Cox回归模型评估在不同遗传模式下未发现rs505922基因分型与LAA脑梗死死亡的相关性。在共显性遗传模式下,相比TT基因型携带者,CC和CT基因型携带者LAA型卒中风险并未增高(HR=2.32,95%CI 0.90-6.03;HR=1.80,95%CI 0.74-4.34)。在显性遗传模式中,相对于TT基因型携带者,CC和CT基因型携带者LAA型脑卒中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异(HR=1.97,95%CI 0.86-4.53)。在隐性遗传模式下,携带CC基因型患者相比携带CT基因型患者/TT基因型患者并未增加LAA脑梗死死亡风险(HR=1.58,95%CI 0.78-3.22)。结论rs505922 CC等位基因可能是LAA脑梗死复发的一个危险因素,rs505922可能与LAA脑梗死的死亡无明显相关性。
李瑜[4](2015)在《不同肾素型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及其与ADRBK1基因变异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最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能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高血压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很多不同的亚型,不同亚型高血压其发病机制不同。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可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和“容量依赖性高血压”,二者的界点是血浆肾素活性水平。HOPE研究提示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患者中,高肾素活性水平是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肾素的分泌是RAAS的起点,影响肾脏水、Na+平衡、细胞外液总量及血压的长期调节。而上皮细胞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s,ENaC)在调节水盐代谢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β肾上腺受体激酶1(Beta-adrenergic receptor kinase 1,ADRBK1)因介导ENaC的表达及降解过程而参与血压调节,是高血压的候选基因。本课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不同肾素亚型高血压其遗传机制不同”角度出发,拟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肾素型、等肾素型、低肾素型,分别探讨不同肾素型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肾素活性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并继续从遗传基因水平出发,来研究ADRBK1与不同肾素亚型高血压(高肾素、等肾素、低肾素型高血压)的相关性;为揭示高血压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为高血压的有效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EH患者,年龄30-60岁,三代内无异族通婚史。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查后入选研究对象共1831例。收集人口学、临床资料及高血压相关表型资料,采集清晨10:30(空腹至少10小时)坐位15min以上静脉血,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lamse renin activity,PRA)、醛固酮(Plasma aldosterone,PAC)及生化指标。根据检测的PRA将EH患者应用四分位法进行分组,即分为低肾素组(Q1组)PRA<0.44mmol/L,等肾素1组(Q2组)0.44-1.07ng/mL/h,等肾素2组(Q3组)1.08-2.36ng/mL/h,高肾素组(Q4组)PRA>2.36ng/mL/h。分析不同肾素水平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的分布情况。2)选择第一部分高血压患者中行心脏彩超和动态血压检查的8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肾素活性水平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3)选择第一部分高血压患者中行肾功能检测和24h尿电解质检测的患者1614例纳入为本研究对象。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肾素活性水平与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探讨肾素活性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4)选择第一部分1831例eh患者为高血压组和426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从数据库中选取adrbk1基因的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应用taqman-pcr技术进行基因型鉴定及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探讨adrbk1基因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5)对第四部分adrbk1基因的rs1894111、rs7127431和rs4930416位点进行不同肾素型亚型高血压的关联分析。结果:1)男性与女性的肾素活性、醛固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10岁为一年龄段分组,30-40岁、41-50岁和51-60岁组的肾素活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肾素水平将eh患者分为四组,男性构成比、年龄、身高、体重、腹围、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肾素活性、醛固酮、arr比值、tc、tg、ldl-c和血脂紊乱在四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间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左室肥厚的发生率和正常左室几何构型(ng)、向心性重构(ccr)、向心性肥厚(cch)和离心性肥厚(ech)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提示:校正性别、年龄、bmi、血钠、hdl-c、tc、tg、超敏c反应蛋白、24h平均动脉压、和24h平均心率后,pra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lvm和lvmi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lglvmi为因变量,pra与高血压患者lvmi存在线性相关;以有无左室肥厚为因变量,肾素活性是高血压伴发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or=1.163,95%ci1.0651.271);以有无左室肥厚为因变量,高肾素组是低肾素组发生左室肥厚风险的2.269倍(95%ci1.2564.100)。3)四组间肌酐和cystc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bmi、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和高肾素组(or=0.491,1.390,1.330,1.016,0.981,2.087)是cystc的影响因素。4)高血压组的rs1894111变异ct基因型频率,显性模型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7127431和rs4930416的基因型频率、显性模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894111变异ct+tt基因型组收缩压高于cc基因型组,在校正性别、年龄和bmi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h1(rs7127431c-4930416a-s1894111c)在高血压组的频率低于对照组,h2(rs7127431c-4930416a-s1894111t)在高血压组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和bmi后,rs1894111变异的显性模型ct+tt基因型是患eh的危险性因素(or=1.771,95%ci1.0922.871,p=0.02)。5)adrbk1基因的rs1894111位点的显性模型(ccvs.ct+tt)及等位基因在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肾素组ct+tt的频率分布高于低肾素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和BMI后,rs1894111变异的显性模型CT+TT基因型是患低肾素型EH的危险性因素(OR=1.845,95%CI 1.119-3.042,P=0.016)。结论:女性肾素活性低于男性,而醛固酮水平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肾素活性降低,而ARR比值增高;高肾素组男性构成比、吸烟和饮酒的比率,腹围、血压、血脂异常高于低肾素组,而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和高血压病程低于低肾素组。肾素活性是高血压发生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高肾素组是低肾素组发生左室肥厚风险的2.269倍,且高肾素组高血压患者左室离心性肥厚的发生率高。肾素活性是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危险因素,高肾素组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Cyst C较低肾素组明显升高。ADRBK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rs1894111位点CT+TT基因型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ADRBK1基因rs1894111的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低肾素型高血压的风险性较低,而携带T等位基因者发生低肾素型高血压的风险性增加。
刘莹[5](2012)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及血管病变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比例高,其中高血压先于糖尿病发生者较常见,分析本研究中高血压人群的糖代谢状况,及其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方法:这是一项横断面调查,收集来自中山医院心内科门诊(2009.07-2010.03),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11名(排除了已知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肾上腺CT怀疑内分泌高血压者)。所有患者进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颈动脉彩超检查、眼底摄片检查、代谢指标检查及三次24小时尿液收集。最终1011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分析此高血压人群的糖代谢状况。校正年龄、性别等变量后比较不同的血压控制水平、不同高血压病程及不同降压药物的应用对血糖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的相关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011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正常473例(47%),伴有糖调节受损362例(38%),糖尿病患者共176例(17%)(其中新诊断糖尿病30例,已诊断糖尿病146例)。17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先于糖尿病发生者136例,占绝大多数(77.3%),糖尿病先于高血压发生者仅有20例(11.4%),糖尿病与高血压同时发现者20例(11.4%)。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随着血压控制不良糖代谢异常加重,但血糖变化与高血压病程及用药个数无关;应用ARB组血糖较低。分别以FPG及2hPG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腰围、BMI、血脂(TG、TC、 HDL、LDL)、血压(SBP、DBP、MABP、脉压)、FINS、2hINS、高血压病程及吸烟状况逐步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在此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脉压(b=0.247P<0.001)、TG(b=0.203P<0.001)、FINS(b=0.144P<0.001)、腰围(b=0.098P=0.013)与FPG呈正相关,而2hINS(b=-0.151P<0.001)及HDL(b=-0.087P=0.029)与FPG呈负相关;脉压(b=0.243P<0.001)、TG(b=0.084P=0.020)、2hINS(b=0.170P<0.001)、FINS(b=0.123P=0.002)、BMI(b=0.077P=0.039)与2hPG呈正相关。分别将有无合并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教育情况、工作类别、吸烟、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腰围、BMI、血脂、2hINS、FINS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G(OR=I.24195%CI1.083-1.421P=0.002)、FINS(OR=I.02995%CI1.008-1.050P=0.008)、脉压(OR=1.02595%CI1.013-1.038P<0.001)、腰围(OR=1.02395%CI1.002-1.045P=0.033)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05595%CI1.032-1.079P<0.001)、2hINS(OR=1.01795%CI1.013-1.021P<0.001)、男性(OR=1.72495%CI1.152-2.580P=0.008)及TC(OR=1.29995%CI1.050-1.606P=0.016)是发生糖调节受损的危险因素结论:(1)1011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正常473例(47%),伴有糖调节受损362例(38%),糖尿病患者共176例(17%),其中新诊断糖尿病30例,已诊断糖尿病14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高血压先于糖尿病发生的比例高于糖尿病先于高血压发生的比例(77.3%VS11.4%)。(2)随着血压控制不良糖代谢异常加重。应用ARB组血糖较低。(3)FPG与脉压、TG、FINS及腰围呈正相关,与2hINS及HDL呈负相关;2hPG与脉压、TG、2hINS、FINS、BMI呈正相关。(4)血TG及FINS增高、脉压及腰围的增大均是高血压人群发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增龄、男性、血TC及2hINS增高是高血压人群发生糖调节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背景及目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作为早期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指标已经得到普遍认可,CIMT的增加预示着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形成可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的替代终点。CIMT不仅可用来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还可以反映高血压病患者的大中型血管病变的危险程度。视网膜血管直径改变是高血压、糖尿病在小血管病变的表现,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定量测量出视网膜动脉直径(Central retinal arteriolar equivalent, CRAE),视网膜静脉直径(Central retinal venular equivalent, CRVE)以及动静脉比值(Arteriole-to-venule ratio, AVR)。这部分研究旨在初步探讨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小血管病变(视网膜血管直径)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糖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1011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同时完成颈动脉彩超测量及眼底摄片合格者共370名纳入分析。颈动脉彩超测量CIMT以及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对眼底摄片视网膜血管直径进行定量测量。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比较血压控制达标组与控制不良组之间,不同病程之间的CIMT和视网膜血管直径(CRAE、CRVE、AVR);比较斑块阳性组与阴性组及CIMT三分位组的视网膜血管直径(CRAE、CRVE、AVR);分别以CIMT及视网膜血管直径(CRAE、CRVE)为因变量,以代谢相关因素为自变量,对CIMT增厚、CRAE缩小及CRVE增宽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高血压中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各级血管病变及脉压与FPG、2hPG、FINS、2hINS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糖及胰岛素对CIMT及脉压的危险因素的影响。结果:将370名完成颈动脉彩超检查及视网膜血管直径测量的高血压患者分为血压控制达标组和控制不良组,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血糖、血脂、BMI、ACEI/ARB用药情况及吸烟状况后,血压控制不良组较达标组CIMT增厚(P=0.004),但两组间CRAE、CRVE、AV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程的三分位比较中,在校正了上述因素及血压水平后,CIMT随着病程延长而增厚(P=0.045):CRVE随着病程的延长而缩小(P=0.016),比较三组病人间的CRAE、AVR,未见显着性差异。37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阳性率为26.76%。校正年龄、性别、血脂、血压、血糖、BMI、高血压病程及吸烟状况等因素后,斑块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RAE、CRVE、AV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根据有无斑块作为因变量,将吸烟、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腰围、BMI、血糖、血脂及视网膜血管直径、胰岛素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脉压(OR=1.04395%CI1.018-1.069P=0.001)、高血压病程(OR=1.00495%CI1.002-1.006P=0.001)是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此370名患者的CIMT平均值为0.61mm。根据CIMT作三分位分组后,校正了年龄、性别、血脂、血压、血糖、病程、BMI及吸烟状况后,比较三组病人间的CRAE、CRVE、AVR,未见显着性差异。以CIMT为因变量,将上述因素及CRAE、 CRVE、AVR纳入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在此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CIMT与年龄(b=0.227P<0.001)、腰围(b=0.218P<0.001)、脉压(b=0.225P=0.001)呈正相关。此370名患者的CRAE平均值为128.30μm。根据CRAE作三分位分组后,校正了年龄、性别、血脂、血压、血糖、病程、BMI及吸烟状况后,三组间CIMT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以CRAE为因变量,将上述因素及CIMT纳入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在此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CRAE与性别(b=0.153P=0.024)密切相关,进一步将CRVE纳入线性模型后,CRAE与CRVE(b=0.470P<0.001)呈正相关,与性别(b=0.182P=0.002)仍密切相关,女性患者的CRAE高于男性患者。此370名患者的CRVE平均值为196.03μm。根据CRVE作三分位分组后,同样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三组间CIMT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以CRVE为因变量,将上述因素及CIMT纳入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在此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CRVE与吸烟(b=0.175P=0.010)密切相关。进一步将CRAE纳入线性模型后,发现吸烟(b=0.169P=0.005)及CRAE的增宽(b=0.456P<0.001)是CRVE增宽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CIMT与2hPG(r=-0.190P<0.001)和FINS(r=0.158P=0.019)呈正相关;脉压与2hPG(r=0.190P<0.001)呈正相关。但视网膜血管直径(CRAE、CRVE及AVR)与血糖及胰岛素均无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纳入年龄、腰围等危险因素后,CIMT仅与年龄、腰围及脉压呈独立正相关,而与2hPG及FINS无独立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纳入年龄这个危险因素后,脉压与年龄呈独立正相关,而与2hPG无独立相关性。结论:(1)血压控制不良组较达标组CIMT增厚。CIMT随着病程延长而增厚;高血压病程长者CRVE缩小。(2)此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阳性率为26.76%。脉压增大及高血压病程延长是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3)此人群的CIMT平均值为0.61mm。CIMT与年龄、腰围、脉压呈正相关。(4)此人群的CRAE及CRVE平均值分别为128.30u m和196.03μm。CRAE与CRVE呈正相关。CRAE与性别密切相关,女性患者的CRAE高于男性患者;吸烟者CRVE较宽。(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CIMT与2hPG和FINS呈正相关;脉压与2hPG呈正相关。但视网膜血管直径(CRAE、CRVE及AVR)与血糖及胰岛素均无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纳入年龄、腰围等危险因素后,CIMT仅与年龄、腰围及脉压呈独立正相关,与2hPG及FINS无独立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纳入年龄后,脉压仅与年龄呈独立正相关,而与2hPG无独立相关性。背景及目的:微量白蛋白尿可代表全身血管内皮广泛受损,是高血压、糖尿病微血管受损在肾脏的表现,亦是患者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重要预测因子。这部分研究旨在分析微量白蛋白尿与各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危险因素。方法:370名完成颈动脉彩超检查及视网膜血管直径测量的高血压患者中,完成3次24小时尿白蛋白测定的266名患者纳入分析。比较微量白蛋白尿阳性与阴性组的视网膜血管直径与CIMT;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视网膜血管直径、CIMT之间的关系;以尿微量白蛋白(对数转换)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纳入回归模型,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危险因素。结果:266名完成3次24h尿白蛋白测定的高血压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的阳性率为9%。根据尿微量白蛋白三分位分组的比较中,校正年龄、性别、血糖、血脂、血压、病程、吸烟及BMI等因素后,随着CIMT的增大(P=0.037)及CRAE的缩小(P=0.005),尿微量白蛋白增多,进一步校正CRVE的影响后,差异仍然存在(P=0.006)。以尿微量白蛋白(对数转换)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BMI、吸烟状况、GFR、ACEI/ARB用药情况、CRAE、CRVE及CIMT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后,发现CIMT增厚(b=1.000P=0.033)、BMI增大(b=0.061P<0.001)、GFR升高(b=0.005P=0.021)及CRAE缩小(b=-0.011P=0.006)均是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66名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阳性率为9%。随着CIMT的增大、CRAE的缩小,尿微量白蛋白增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IMT增大、BMI增大、GFR升高以及CRAE的缩小。
王红梅[6](2010)在《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人高血压与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基因变异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据此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为1.6亿;人群患病特点是北方高于南方,农村已接近城市,但按我国人口分布特征来看,估计农村高血压患者已达1.16亿。高血压是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完成和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的单体型图谱构建完成,人类遗传学研究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但是在特殊的人群中,尤其是在稀有突变及低频率SNPs方面,传统的候选基因研究策略在高血压等复杂疾病的遗传机制研究中仍是不可替代的。众所周知,水盐代谢失衡是高血压的原因之一,而上皮细胞钠通道(ENaC)在调节水盐代谢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 (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4-like, NEDD4L)因介导ENaC的表达及降解过程而参与血压调节,是高血压的候选基因。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新疆哈萨克族人是高血压的高发民族,而且是一个遗传背景单一、影响血压的环境因素较为一致的相对隔离群体,是进行高血压遗传研究的理想人群。故了解新疆农牧区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并研究该人群高血压高发的遗传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本课题对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牧民进行了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高血压病流行现状,以期为制定该民族特异性的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然后采用候选基因研究策略,研究NEDD4L基因变异与该人群高血压及其中间表型的关系,以期探讨高血压可能的遗传学机制,从而为早期预防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法对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人群进行了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象30-70岁,三代内无异族通婚史,收集人口学、病史及高血压相关表型资料,采集空腹(至少10小时)及服糖后2小时静脉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2)在总体样本中随机选择94例30-60岁高血压患者,利用美国ABI公司3100XL基因分析仪对NEDD4L基因编码区和启动子区直接测序筛查该基因的变异位点,测序结果通过Sequencher 4.7基因序列分析软件与NEDD4L基因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找出变异位点并明确其在基因序列中的位置及变异性质,利用专业遗传学分析软件SNPAlyze Ver.7.0.1 pro (日本)确定该人群代表性、低频率SNPs和稀有突变。(3)在883例30-60岁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人中采用TaqMan PCR技术对筛查出的NEDD4L基因代表性、低频率SNPs和稀有突变进行基因分型:按病例-对照设计来分析NEDD4L基因变异与该人群高血压的关系。(4)遗传学分析如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关联分析、单体型分析采用专业遗传学分析软件SNPAlyze Ver.7.0.1 pro(日本)进行分析。其他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version 16; SPSS Inc., Chicago, Illinois, USA)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所有资料进行分析之前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如有非正态性分布的数据经转换为对数并满足正态分布条件后再进行分析。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临床表型定量资料在进行两组比较时应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以决定是采用t检验或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等;分类资料用构成比、率描述其基本特征。高血压组、血压正常组间临床表型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NEDD4L变异对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并校正了吸烟、饮酒、年龄、肥胖等影响因素,关联程度用优势比(odd ratio, 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 CI)表示。不同基因型间临床表型资料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吸烟、饮酒等)。检验标准α=0.05。结果:(1)30-70岁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居民中高血压年龄标化患病率为46.8%;高血压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94例高血压患者中,在NEDD4L基因31个外显子、部分内含子以及转录起始点上游约1000bp测序范围内共检出11个变异位点,除了位于第6内含子区的271420T>C (rs2288774)、271454A>G(rs2288775)变异与NCBI公共数据库中报道一致外,其余9个均为新发现的变异位点;在筛查出的11个变异位点中,271420T>C(rs2288774)、271454A>G(rs2288775)和296921-296923delTTG为高频率SNPs,其余为低频率SNPs或稀有突变;采用SNPalyzer软件(日本)分析11个变异位点的LD,结果提示此11个变异位点无LD关系。因为6个低频率SNPs在内含子区,另外2个是稀有突变,虽然在外显子区,但是为同义突变,因此最终选择271420T>C(rs2288774)、271454A>G(rs2288775)和296921-296923delTTG三个SNPs进入下一步在大样本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人群中的关联研究。(3)应用TaqMan技术对入选样本进行NEDD4L基因271420T>C (rs2288774)、271454A>G(rs2288775)和296921-296923delTTG三个SNPs位点的扩增和基因分型成功,三个SNPs在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牧民中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符合均Hardy-Weinberg平衡。①单个位点关联分析结果:在女性中,rs2288774多态性的显性模型(AA vs. AG+GG,P=0.040),等位基因(P=0.038)频率在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AG+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血压正常组;296921-3delTTG多态性的三种基因型模型(additive model, P=0.024)、隐形模型(II+ID vs DD, P=0.007)及等位基因频率(P=0.028)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了年龄、肥胖、吸烟、饮酒等影响因素后,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rs2288775的AG+GG基因型仍与女性哈族人高血压相关(OR=1.479,95% CI1.011-2.064,P=0.044);296921-3delTTG多态性的DD基因型仍与女性哈族人高血压相关(OR=1.908,95% CI 1.020-3.568,P=0.043)。②单体型分析:NEDD4L基因三个SNPs在该人群中构建了4种主要单体型,分别为ITA,DCG, ICA和DCA(H 1-4),其中H2(DCG)单体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有差异。③校正了年龄、吸烟、饮酒、肥胖等混杂因素后,协方差分析结果提示在总体及女性中,29692 1-296923delTTG多态性的DD基因型的尿钠排泄率低于II+ID基因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271420T>C (rs2288774)、271454A>G(rs2288775)和296921-296923delTTG三个SNPs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超重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中心性肥胖组及其相应的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新疆阜康牧区30-70岁哈萨克族人高血压年龄标化患病率高;高血压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提示应该针对特殊人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民族特异性的高血压防治策略,这对于该人群的高血压成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在NEDD4L基因启动子区、31个外显子、部分内含子内共检出11个变异位点,其中9个为新发现变异位点;3个为高频SNPs,6个低频率SNPs,2个稀有突变,但为同义突变;本研究没有在NEDD4L基因编码区发现错义突变,这种高度保守性进一步说明了NEDD4L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过程中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NEDD4L基因的296921-296923delTTG及rs2288775变异与新疆阜康牧区哈族女性自然人群的高血压病相关,296921-296923delTTG的DD基因型以及rs2288775变异的AG+GG基因型、G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阜康牧区哈族女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
王盛春[7](2009)在《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中风前病”针灸干预方案的文献研究》文中认为“治未病”思想奠定了现代中医预防医学的理论基础,以其非凡的超前意识显示出独特魅力,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治未病”思想多以养生保健的形式指导疾病的预防,概念过于笼统,临床具体到某一疾病的系统可操作的“治未病”方案少有报道和研究。我们基于“治未病”思想提出“中风前病”的新概念,来指导临床中风病的预防。将“中风前病”的状态实质划分为无病有证的易感体质阶段、高危疾病阶段、中风先兆证阶段并对三阶段病因病机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中风前病”的病理基础。借助古人的“逆针灸”治未病的理念及现代的针灸预处理方法,对“中风前病”各阶段的针灸干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总结针灸选经用穴及针灸方法规律,结合临床经验,制定相应针灸干预的具体方案。本研究首次为“治未病”思想具体到临床中风病的预防作了示范。本论文希望在创新的基础上,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杨玉梅[8](2009)在《脂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表明脑梗死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类复杂疾病。识别和筛查脑梗死的易感基因及易感位点,阐明其遗传本质,对脑梗死的早期预警和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动脉粥样硬化(AS)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与脂代谢障碍有关,因此脂代谢通路相关的基因与脑梗死发病的关联研究已成为脑血管病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脂代谢通路上的LPL基因和PON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为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和针对基因功能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705例中国北方汉族脑梗死患者及431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按TOAST分型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406例,腔隙性脑梗死299例。选取脂代谢通路基因脂蛋白脂酶(LPL)﹑对氧磷酶1(PON1)基因为候选基因,在这2个候选基因上选择5个SNPs位点为遗传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个体基因型。SPSS15.0软件应用卡方检验对基因型频率进行分析;应用拟和优度X2检验(Goodness-of-fit chisquare test)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是否符合H-W平衡定律;UNPHASED遗传学软件应用Cocaphase对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应用Qtphase分析数量性状与SNPs的关系;应用UNPHASED软件分析两个SNPs之间的LD程度和多位点联合作用。探讨了①LPL基因和PON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②在分层分析中探讨LPL基因和PON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各亚型的关系;③LPL基因和PON1基因多态性与AS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关系;④多个位点联合作用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rs326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X2=3.597, P=0.047 ,OR=1.64,95%CI=1.12-1.84),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风险是正常对照组人群的1.64倍;②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rs328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X2=4.83, P=0.034,OR=1.47,95%CI=1.03-2.13),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风险是正常对照组人群的1.47倍;③rs328G等位基因频率与空腹血糖水平显着相关( X2=3.952,P=0.0468);④rs326(G)-rs328(G)单倍型在病例组出现过多(X2=8.325,P=0.00391);⑤rs326-rs328单倍型系统与脑梗死的发病相关(X2=10.1566,P=0.0172);⑥PON1基因上的rs2299262位点与LPL基因上的rs328位点联合作用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X2=6.26,df =2,P=0.043)。研究结论:①LPL基因rs328、rs326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相关;②未发现PON1基因rs2299262、rs854552、rs662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相关;③LPL基因rs328多态性可能与高血糖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相关;④LPL基因rs326-rs328单倍型系统与脑梗死的发病相关,LPL基因rs326(G)-rs328(G)单倍型可能携带脑梗死的易感位点;⑤PON1基因上的rs2299262位点与LPL基因上的rs328位点联合作用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本研究为阐明脂代谢障碍与脑梗死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提供了依据,为临床上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易感个体的筛查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线索。
李春娟[9](2008)在《五苓散影响代谢性高血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五苓散对大鼠代谢性高血压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五苓散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五苓散组给予自制高脂高盐饲料喂养。同时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五苓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0%、10%、5%五苓散水溶液,0.1ml/10g日一次灌胃,共6周。观察大鼠血压、体重(W)、体长(H)、腹围、肥胖指数(Lee’s index,LI),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敏感系数(ISI)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和空白组比较平均压、收缩压、舒张压、体重、腹围、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肥胖指数、空腹血糖显着升高(P<0.01),胰岛素敏感系数显着降低(P<0.01)。高剂量组平均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体重、腹围显着降低(P<0.01),肥胖指数显着降低(P<0.001),胰岛素敏感系数明显升高(P<0.05)。五苓散中、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五苓散通过改善机体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代谢性高血压的血压。
高鹏[10](2008)在《炎症反应通路相关基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属于人类复杂疾病。该病的发生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国内外学者在脑卒中易感基因的筛查和定位研究中已经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但由于脑卒中是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数个基因的迭加作用或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发病,其遗传学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因此,在基因水平上确定脑卒中的病因是当今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本研究以756例中国北方汉族人脑卒中患者及404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炎症反应通路基因PPARγ﹑NOS2A﹑PTGS2﹑PLA2R1为候选基因,在这4个候选基因上选择7个SNPs为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个体基因型,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及UNPHASED遗传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PPARγ基因与中国女性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特别是与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发病关系更密切;②PPARγ基因与女性糖代谢异常的发病密切相关;③NOS2A基因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男性冠心病的关系更密切;④PTGS2基因与女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⑤数量性状遗传学分析发现,PLA2R1基因rs2203053位点C→T突变明显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⑥NOS2A、PTGS2和PLA2R1基因与脑卒中的发病不相关,PPARγ基因与男性脑卒中的发病不相关;⑦炎症反应通路基因rs1875796、rs28944190、rs689466、rs2203053及rs4665135位点的联合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无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同时本研究结果为药物基因组学的开发提供了平台,为PPARγ配体激动剂应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糖及脂代谢调节基因与高血压病的连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及脂代谢调节基因与高血压病的连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脾阳虚证的候选基因多位点遗传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多位点遗传关联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资料收集与标本采集 |
1.1.3 诊断标准与纳入、排除标准 |
1.1.4 基因多态性位点的选取 |
1.1.5 实验室检测 |
1.1.5.1 基因组DNA提取 |
1.1.5.2 基因多态性分型检测 |
1.1.6 统计分析 |
1.2 研究结果 |
1.2.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1.2.2 研究对象的群体代表性 |
1.2.3 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分布 |
1.2.4 不同遗传模型的基因型关联分析 |
1.2.5 连锁分析和单倍型分析 |
1.3 研究小结 |
2.基于基因多态性和代谢危险因素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资料收集与标本采集 |
2.1.3 基因多态性位点的选取和实验室检测 |
2.1.4 统计分析 |
2.2 研究结果 |
2.2.1 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相加效应 |
2.2.2 变量筛选与模型建立 |
2.2.3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2.2.4 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和评价 |
2.3 研究小结 |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脾阳虚证的基因组标志物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资料收集与标本采集 |
3.1.3 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确立 |
3.1.4 基因多态性位点的选取和实验室检测 |
3.1.5 统计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3.2.2 脾阳虚证组和对照组间的比较 |
3.2.2.1 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分布 |
3.2.2.2 不同遗传模型的基因型关联分析 |
3.2.3 其余组间的比较 |
3.2.4 连锁分析和单倍型分析 |
3.2.5 GCKR多态性与脾阳虚证程度变化的关系 |
3.3 研究小结 |
4.讨论 |
4.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证结合研究现状 |
4.2 GCKR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脾阳虚证的关系 |
4.3 MBOAT7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
4.4 其余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
4.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风险预测研究 |
4.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发表文章 |
附录 :文章、奖项及会议情况 |
(2)基于卵泡液代谢组学和数据挖掘的肾阳虚型PCOS患者证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现代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 |
(一)发病机制研究 |
(二)临床表现研究 |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与分型研究 |
(四)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研究 |
二.祖国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 |
(一)病因研究 |
(二)中医病机研究 |
(三)中医治疗研究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PCOS肾阳虚证候研究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三 研究方法 |
(一)制定症状观察表 |
(二)专家组辩证 |
(三)数据处理 |
(四)统计结果 |
四.结论 |
第三部分 肾阳虚型PCOS患者卵泡液生物标志物研究 |
一、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病例来源 |
(三)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
二 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治疗药物 |
(三)实验样品及试剂 |
(四)实验设备 |
(五)实验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一)一般情况 |
(二)分析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 中医证候研究 |
(一)中医的“证”与“辨证论治” |
(二)中医证候的研究单元 |
(四)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 |
(五)肾阳虚中医证候研究 |
二 PCOS与卵泡液代谢组学 |
(一)卵泡液代谢组学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
(二)PCOS与卵泡液组分 |
三 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液标志物研究 |
(一)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痛通路物质 |
(二)酪氨酸代谢通路物质 |
(三)脂肪酸代谢通路物质 |
(四)脂代谢通路物质 |
(五)维生素代谢 |
(六)色氨酸代谢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论文着作 |
(3)ABO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卒中的流行病学 |
1.2 缺血性卒中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3 ABO基因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ABO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伦理声明 |
2.2.2 研究对象 |
2.2.3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3.1 基线特征 |
2.3.2 ABO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
2.3.3 单倍域结构和LD分析 |
2.3.4 SNP-SNP交互作用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rs505922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资料收集 |
3.2.3 SNP位点选择策略 |
3.2.4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保存,DNA提取和分型 |
3.2.5 随访和终点事件 |
3.2.6 质量控制 |
3.2.7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分析 |
3.3.2 rs505922多态性与发病年龄的相关性 |
3.3.3 基因分型结果与心脑血管病事件复发的相关性 |
3.3.4 基因分型结果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不同肾素型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及其与ADRBK1基因变异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肾素水平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研究 |
引言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伦理事宜 |
1.3 内容与方法 |
1.4 质量质控 |
1.5 诊断标准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肾素活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 |
引言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肾素活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 |
引言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质控 |
1.4 诊断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ADRBK1基因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
引言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伦理事宜 |
1.3 材料 |
1.4 实验方法 |
1.5 基因分型的质量控制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部分 ADRBK1基因变异与不同肾素型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
引言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伦理事宜 |
1.3 调查内容 |
1.4 质量控制 |
1.5 主要器材 |
1.6 实验方法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ADRBK1与高血压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及血管病变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中文摘要 |
PART Ⅰ ABSTRACT |
第二部分 中文摘要 |
PART Ⅱ ABSTRACT |
第三部分 中文摘要 |
PART Ⅲ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 |
1.1 前言 |
1.2 研究方法 |
1.2.1 研究人群 |
1.2.2 糖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的定义 |
1.2.3 数据分析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级血管病变的特征及与糖代谢的关系 |
2.1 前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人群 |
2.2.2 视网膜血管直径测量 |
2.2.3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量 |
2.2.4 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定义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尿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血管病变的关联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人群 |
3.2.2 24小时尿液收集及检测和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致谢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表 |
(6)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人高血压与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基因变异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的群体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伦理事宜 |
1.3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程序 |
1.4 调查内容 |
1.4.1 一般项目 |
1.4.2 体格检查 |
1.5 质量控制 |
1.6 诊断标准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人群NEDD4L基因变异位点筛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样本来源 |
1.1.2 研究对象 |
1.1.3 调查内容 |
1.1.4 主要器材 |
1.2 实验方法 |
1.2.1 样本的DNA提取 |
1.2.2 DNA浓度测定 |
1.2.3 NEDD4L基因启动子区和外显子区测序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NEDD4L基因变异与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伦理事宜 |
1.3 调查内容 |
1.3.1 一般项目 |
1.3.2 体格检查 |
1.4 质量控制 |
1.5 诊断标准 |
1.6 主要器材 |
1.6.1 主要仪器 |
1.6.2 主要试剂 |
1.7 实验方法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7)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中风前病”针灸干预方案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中风前病”概念 |
一、“中风前病”概念的提出 |
(一) “治未病”思想的古代记载 |
(二) 现代“治未病”思想的内涵 |
二、“中风前病”的状态实质 |
第二部分 “中风前病”状态的实质分析 |
一、第一阶段——易感体质阶段 |
(一) 体质是影响“无病有证”状态的核心因素 |
(二) “中风前病”与易感体质 |
(三) 中风病易感体质的病理机制 |
二、第二阶段——中风病高危疾病阶段 |
(一) 三高症——易引发中风的高危疾病 |
(二) 三高症病因病机的纵向分析 |
(三) 三高症病因病机的横向比较分析 |
(四) 三高症共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发病的基础 |
三、第三阶段——发病预兆阶段 |
(一) 中风先兆证——中风病的预警信号 |
(二) 中风先兆证的病因病机分析 |
四、“中风前病”总的病因病机分析 |
五、“中风前病”干预原则的确立 |
第三部分 “中风前病”与针灸干预 |
一、针灸干预“中风前病”的可行性分析 |
(一) 针灸“治未病”的古代记载 |
(二) 针灸“治未病”机理的现代文献记载 |
(三) “逆针灸”与“治未病” |
(四) 现代“针灸预处理”与“针灸良性预应激假说” |
(五) 针灸预防中风的文献记载 |
二、“中风前病”三个阶段的针灸干预方案的探讨 |
(一) 第一阶段易感体质与针灸干预 |
(二) 第二阶段三高症与针灸干预 |
(三) 第三阶段中风先兆证与针灸干预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中风前病”主要病因病机的探讨 |
(一) 第一阶段易感体质病理机制的探讨 |
(二) 第二阶段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相关性的探讨 |
(三) 第三阶段中风先兆证与二阶段三高症病因病机的关联性的探讨 |
二、“中风前病”针灸干预方案遵循的规律 |
(一) 针灸取穴组方规律探讨 |
(二) 针灸补泻原则探讨 |
(三) 针灸方法应用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科技查新报告 |
详细摘要 |
(8)脂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脑梗死的传统危险因素 |
2 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 |
3 脑卒中遗传学研究的遗传标记 |
第2章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联研究 |
第1节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
3 仪器与试剂 |
4 人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 的提取 |
5 确定候选基因上拟检测的SNPs |
6 引物设计 |
7 基因型鉴定 |
8 统计学处理 |
第2节 实验结果 |
1 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及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
2 LPL 基因rs328 位点和rs326 位点Harding-Weinberg 平衡分析结果 |
3 LPL 基因rs328 位点和rs326 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 |
4 脑梗死及各亚组与对照组LPLSNPs 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比较 |
5 LPL 基因与AS 相关的脑梗死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
6 LPL 基因与AS 相关的脑梗死危险因素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关系的数量性状分析 |
7 LPL 基因SNP1 位点和SNP2 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8 两个SNPs 单倍型传递的卡方检验结果 |
9 单倍型系统传递卡方检验结果 |
第3节 讨论 |
1 选择LPL 基因为脑梗死遗传学研究的候选基因 |
2 LPL 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及各亚型的关系 |
3 LPL 基因与AS 相关的脑梗死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的关系 |
4 LPL 基因与AS 相关的脑梗死危险因素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关系的数量性状分析 |
小结 |
第3章 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联研究 |
第1节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
3 仪器与试剂 |
4 人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 的提取 |
5 确定候选基因上拟检测的SNPs |
6 引物设计 |
7 基因型鉴定 |
8 统计学处理 |
第2节 结果 |
1 所选的PON1 基因上的3 个SNP 位点的Harding-Weinberg 平衡分析结果 |
2 PON1 基因各SNP 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 |
3 脑梗死及各亚组与对照组PON1SNPs 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比较 |
4 PON1 基因与AS 相关的脑梗死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的关系 |
5 PON1 基因与AS 相关的脑梗死危险因素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关系的数量性状分析 |
6 PON1 基因遗传标记之间连锁不平衡程度的检验 |
7 两个SNPs 单倍型传递卡方检验结果 |
8 单倍型系统传递卡方检验结果 |
9 条件检验结果 |
第3节 讨论 |
1 选择PON1 基因为脑梗死遗传学研究的候选基因 |
2 PON1 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及各亚型的关系 |
3 PON1 基因与AS 相关的脑梗死危险因素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关系 |
4 PON1 基因与AS 相关的脑梗死危险因素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关系的数量性状分析 |
5 基因与基因间相互作用与脑梗死的关系 |
小结 |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9)五苓散影响代谢性高血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缩略语表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对代谢性高血压的认识 |
2.代谢性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探讨 |
3.代谢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探讨 |
4.代谢性高血压的治则治法探讨 |
4.1 传统医学疗法 |
4.2 现代医学疗法 |
4.3 非药物疗法 |
实验研究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与分析 |
1.痰湿是导致代谢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
2.五苓散降压作用机制 |
3.展望 |
4.意义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炎症反应通路相关基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脑卒中概述 |
二、脑卒中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一) 脑卒中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基本策略 |
(二) 脑卒中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 脑卒中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遗传标记 |
(四) 中间表型在脑卒中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 |
三、与脑卒中发病相关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一) 炎症反应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
(二)炎症反应通路基因 PPARγ、NOS2A、PTGS2 和 PLA2R1 的交互联系 |
(三) PPARγ的生物学效应 |
(四)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生物学效应 |
(五)环氧合酶-2 的生物学效应 |
(六)磷脂酶A2(PLA2)的生物学效应 |
第二部分 炎症反应通路相关基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PPARγ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联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实验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第二章 NOS2A 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联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实验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第三章 PTGS2 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联研究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实验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第四章 PLA2R1 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联研究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实验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第五章 PPARγ、NOS2A、PTGS2 和PLA2R1 基因联合作用与脑卒中的关系 |
(一) 材料和方法 |
(二) 实验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性 |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糖及脂代谢调节基因与高血压病的连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脾阳虚证的候选基因多位点遗传关联研究[D]. 顾瞻.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基于卵泡液代谢组学和数据挖掘的肾阳虚型PCOS患者证候学研究[D]. 杨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ABO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 张灏. 南京大学, 2017(08)
- [4]不同肾素型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及其与ADRBK1基因变异的关联研究[D]. 李瑜.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5)
- [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及血管病变的关联研究[D]. 刘莹. 复旦大学, 2012(02)
- [6]新疆阜康牧区哈萨克族人高血压与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基因变异的关联研究[D]. 王红梅.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8)
- [7]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中风前病”针灸干预方案的文献研究[D]. 王盛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8]脂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联研究[D]. 杨玉梅. 吉林大学, 2009(08)
- [9]五苓散影响代谢性高血压的实验研究[D]. 李春娟.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8(03)
- [10]炎症反应通路相关基因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D]. 高鹏. 吉林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