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宏雨[1](2022)在《批判、发现、重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反思与审视》文中认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从有利于推进中国发展与现代化的角度,对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进行了"批判""发现""重构"三个方面的工作。陈独秀等人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了孔子和儒学,打倒一尊、九流并美,瓦解经学、构建新子学,直接推动了服务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建立。近现代中国知识阶层发掘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现代性资源,构建新子学话语体系,既是为了化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与紧张关系,同时也是致力于建构"中国现代精神传统"。在中国现代精神传统的建构过程中,应把开放态度、批判精神、包容意识与创新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李浴洋[2](2021)在《“新文学”与“新国学”的互缘——“整理国故”运动与朱自清“新文学”思想的生成》文中认为朱自清1929年在清华大学国文系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是"新文学"学院化初期最具标志意义的事件。因其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的传世,朱自清也被追认为"新文学"("现代文学")学科的"先驱者"。若回到其置身的"后五四"语境中,则可以发现他的"新文学"思想的生成具有多重因缘,特别是"整理国故"运动扮演了重要角色。朱自清定义"新文学"的方式与他致力于建构一种平视古今的"新国学"的思路直接相关。而对于"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的高度肯定,正是他从事"新文学"研究与教育的关键背景。通过这一个案,"整理国故"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承继与展开,尤其是与"文学革命"的辩证关系,也能够得到一种新的理解。
蒋飞燕[3](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认为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王哲[4](2019)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衡派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一支文化保守主义学术流派,其成员多有留学经历,学问贯通中西,他们勇于指摘提倡新文化者对西方文化认识的偏谬之处和揭露西方近代文明的缺陷,提倡一种中国文化精华和西方优秀文化融合的文化模式。学衡派的核心思想是一战之后反思西方的新人文主义与中国传统道德意识相结合的“人文精神”,而新文化派的核心思想则表现为盛行于西方近代要求锐意进取、竞存救亡的“进化精神”。基于核心理念的分歧,两派在文学、史学、人生观等文化建设的具体方面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两派的观点主张都有可取之处和缺陷之处,两派的结局也都各有所失所得。两派的文化论争不单纯是两种学说的学理性论争,论争过程中彰显出近代中国寄希望于文化改革达到自由富强的强烈诉求。新文化派追求的是时代价值,关注时代问题的解决,最终发展至高峰,转向革命,完成了他的时代任务,但他的启蒙主张被救亡所压倒,暂时中断;而学衡派追求的是永恒价值,关注对人的关怀,虽然在论战当时败下阵来,但是中国文化渐渐以学衡派所追求的中西融合的方式发展,越来越注重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对人的关怀。
周海波[5](2018)在《策略与方法:整理国故与新国学的几个问题》文中指出整理国故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所寻找到的与"五四"新文化相关的另一链条,其一端连接着新文化运动,另一端连接着科学的方法和精神。整理国故成为新国学产生的坚实的基础,新国学是在整理国故过程中提出并形成的,因而,新国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既存在某些关联,而又是不同特质的两种文化体系。惟其如此,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几场文化论战,往往是错位的,各自从不同角度对新国学的建立阐述自己的理解。各种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相互交锋,整理国故与反整理国故、整理国故与保存国粹等问题,概念与方法、范畴与认识等问题,使本来就容易混淆的问题,在反思与转向、辨析与论争中逐渐失去整理国故讨论的意义,国学失去了应有的逻辑,新国学也在各种声音中被湮没。
何昆[6](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指出《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王富仁[7](2017)在《鲁迅与顾颉刚(六)》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历史观念、学术思想、荣辱观念(面子观念)和所谓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抄袭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事件的分析,揭示了鲁迅和顾颉刚矛盾和分歧的内在文化意义,指出鲁迅和顾颉刚的矛盾和分歧实际是在鲁迅以"立人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文化观念与顾颉刚在受教育过程形成的中国现代学院精英知识分子文化观念的差异和矛盾中形成的。
王富仁[8](2017)在《学识·史识·胆识(其四)——"鲁迅与顾颉刚"续篇(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历史观念、学术思想、荣辱观念(面子观念)和所谓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抄袭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事件的分析,揭示了鲁迅和顾颉刚矛盾和分歧的内在文化意义,指出鲁迅和顾颉刚的矛盾和分歧实际是在鲁迅以"立人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文化观念与顾颉刚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现代学院精英知识分子文化观念的差异和矛盾中形成的。
罗志田[9](2017)在《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文中研究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个"会合的历史运动",也是一个有中心主旨并自具体相的运动。一个同质性的五四形象,既是在无意中形成,也包括时人和后人的构建。从相对宏观的视角观察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关联,探索后者究竟是外来冲击的反应还是自我的觉醒,并考察民初新旧之争怎样发展为向"文化"开战、一体两面的正本清源努力如何兼容破坏与建设,以及学生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相互影响等面相,进而从后五四时代的认知去检视新文化运动的遗产,可以看出五四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识。
薛子燕[10](2015)在《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文中研究说明1915—1924年的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价值观问题的凸显,不仅最为鲜明的代表了中国现代哲学的精神内核与具体风貌,同时也体现了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哲学变革的历史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梳理和考察,能够使我们对于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思想足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重建提供了值得挖掘和思考的丰富资源。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的形成、变动、更新,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社会基础和自身发展规律。从中国近代价值体系变迁的过程来看,新文化运动中的价值观变迁是在新旧价值体系的冲突、嬗变和自我更新中完成的。旧的价值体系逐渐瓦解,新的价值观体系通过吸取西方价值理念和传统价值观中的合理资源,融贯一体、综合创新、终以确立。这些与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开展的范式、问题和内容都息息相关。在本论文中,以五章正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展开探讨。第一章是对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总体说明。从历史背景看,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是辛亥革命后复辟帝制运动和军阀混战直接影响所致。新文化运动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在巴黎和会失败等重大事件,也在国内引起了一次次波澜。这些历史大变局共同造成了中国人对于新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西方思想资源的不断引入、教育体制的改革、知识分子身份的转变以及现代报刊业的发达,为新文化运动价值观的重建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和途径。这些背景和条件使价值观变迁呈现出三个总体特征:其一是对于旧价值观的重新估定;其二是新价值观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由思想解放阶段进入到社会改造阶段;其三是对于价值观的理解多元化,造成不同立场和思想派别的人们围绕新价值观的合理性展开争鸣和探讨。而在这种复杂的价值观变迁格局中,“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作为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核心价值观,主导着整个运动的思想基调,成为当时大多数人认可的理想追求。第二章以科学观念为考察重点,厘清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观念呈现的形态、特点和影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科学作为实现救国的重要手段一直受到近代爱国人士的重视,不过“科学”作为一种价值观的确立却经历了一个由器而道的演变过程。新文化运动期间,科学观念的内涵得以不断泛化和扩大。它不仅仅代表西方的坚船利炮,或是科学宇宙论所讲的进化法则,还是由思想精英们所揭橥的科学态度、理性精神和科学方法,作为一种内在解放力量蕴含于人们头脑当中,引导中国人的思考与活动。以《科学》杂志和中国科学社为中心,自然科学家们对于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进行了广泛传播;以“整理国故”运动为中心,科学方法对于人文学科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了历史学科转型和历史方法论的自觉;以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为中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围绕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相激互动,使中国人对科学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第三章以民主观念为考察重点,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观念,由单纯的政治思想理念扩大为自由独立、个性解放和追求社会平等的普遍价值观。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首先将民主革命的任务引入社会文化领域和思想心理层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思想家们,沿着辛亥革命开辟的民权建设的道路,继续探索政治民主建设的新方案;以胡适为代表的民主主义者们,对于西方民主价值的理论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阐发;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将民主理想与民主实践联系起来,从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反思中,提出无产阶级民主理论。这些内容,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深化的体现。第四章以社会主义观念为考察重点,剖析社会主义观念如何伴随新文化运动发展而盛行,成为人们寻求“中国向何处去”的核心价值理念,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心向往之的新型社会和理想人格。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当时较为流行的三派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它们共享着相同的平等价值资源,提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救世方案。然而由于各自汲取的国外社会主义理论来源的差异和传统思维方式的作用,导致它们对平等观念的追求大异其趣,尤其是在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理想的方式和道路问题上,存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观点,造成不同社会主义思潮间的激烈竞争,促成新文化运动后期关于社会主义的三次大论战。论战的最终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取得胜利,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对于原先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进行重估和选择,将马克思主义视作观察国家命运、解决中国前途问题的新理想。第五章选取康有为和梁漱溟为代表,考察两位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思想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旧价值更替之际对于传统的儒学价值体系的现代转化,从不同的思想进路出发所作的探索。康有为鼓吹立孔教为国教运动,试图从儒学宗教化的路向重建儒学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结果与袁世凯、张勋的复辟活动捆绑在一起而走向失败。梁漱溟则以建立文化儒学为思路,从儒学学术化的路向重建儒学价值体系,开辟了现代新儒学的发展路径。上述五章表明,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激荡,“科学”、“民主”、“社会主义”由外来的观念实现了自身的本土化过程,成为了20世纪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核心价值观;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开展出了现代转化的方向。这些哲学领域中的价值观变革,重构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思想世界,逐渐形成一条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谱系。
二、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批判、发现、重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反思与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批判:讨伐儒圣,推倒孔子和儒学一尊的地位 |
二、发现:九流并美,发掘古代文化中的现代性资源 |
三、重构:会通中西,构建中华现代精神传统 |
1. 研究问题。 |
2. 输入学理。 |
3. 整理国故。 |
4. 再造文明。 |
(2)“新文学”与“新国学”的互缘——“整理国故”运动与朱自清“新文学”思想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从学科史视野到“后五四”语境 |
二“整理国故”运动与“现代”的发现 |
三作为“新国学”的“新文学” |
结语 |
(3)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科学 |
(二)价值和价值观 |
(三)科学价值观 |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五)分期说明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关于学衡派历史背景研究 |
2.关于《学衡》杂志及其作者研究 |
3.关于新人文主义与学衡派关系研究 |
4.关于学衡派文化观研究 |
5.关于新文化派进化文化观的研究 |
6.学衡派与新文化派论争研究 |
一、传统与变革之间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概况 |
(二)思想的启蒙——新文化运动 |
(三)西方思想的反思——新人文主义 |
(四)新人文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珠联璧合——学衡派 |
1.学衡派的知识背景 |
2.学衡派的酝酿 |
3.学衡派的形成 |
二、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建构理路之争 |
(一)不同的文化观:进化论与体用论 |
(二)不同的文化建构路向:反传统而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 |
(三)两派文化建构理路之争的终极体现——时代价值与永恒价值之争 |
三、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建构方案之岐 |
(一)文学 |
1.文学的载体:白话与文言 |
2.文学的内容:自由解放的“人的文学”与文以载道的“人间文学” |
(二)史学 |
1.求真的“疑古”史学 |
2.致用的“信古”史学 |
(三)人生观 |
1.科学的人生观 |
2.道德的人生观 |
四、学衡派与新文化派论争的结局 |
(一)新文化派趋向革命 |
(二)学衡派黯然退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
一、以“俗”证“文” |
二、以“诗”为“史” |
三、移风易俗 |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的延续:从辛亥到五四 |
二、文化运动的延续:冲击反应与自我觉醒 |
三、文化在开战中兴起 |
四、一体两面的正本清源 |
五、学生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
六、新文化运动的遗产 |
七、简论五四时代的结束 |
八、余论:五四与后五四 |
(10)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新文化运动视域中的价值观问题 |
第一节 何为价值观问题 |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
二、价值观的形成、变动与更新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问题 |
一、价值观问题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凸显 |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问题的来源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变动的基础 |
四、新文化运动对价值观变迁的推动 |
五、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与20世纪中国哲学开展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思路、方法与结构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结构 |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背景、特征与追求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历史语境 |
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 |
二、西方思潮的涌入与接受 |
三、新知识阶层的孕育与教育制度的变革 |
四、近现代报刊业的繁荣与发达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总体特征 |
一、总体重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
二、急剧变化:五四运动深化了新价值观的内涵 |
三、多元竞争:不同价值观的并存与竞争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主要追求 |
一、科学观念 |
二、民主观念 |
三、社会主义观念 |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观念的凸显 |
第一节 科学:从知识到价值 |
一、中国近代科学概念的语义演变 |
二、中国近代科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三、陈独秀对科学观念的提倡 |
第二节 《科学》月刊与科学社:科学精神与自然科学 |
一、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对科学观念的宣传 |
二、任鸿隽的科学思想与活动 |
第三节 “整理国故”:科学方法与人文学术 |
一、“整理国故”的渊源与兴起 |
二、科学与近代历史学科转型 |
三、科学对历史方法的影响 |
第四节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激互动 |
一、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背景及其阶段 |
二、“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 |
三、科学哲学化与哲学科学化 |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的深化 |
第一节 民主:中国近代政治理想的探寻 |
一、从“民本”到“民主” |
二、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特点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维度 |
第二节 三民主义的民主理论建设 |
一、孙中山的民权建设 |
二、由“间接民主”转向“直接民主” |
第三节 民主主义内涵的展开 |
一、民主与启蒙 |
二、“自由的民主”与“平等的民主” |
三、新自由主义民主观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念的深化 |
一、社会民主 |
二、经济民主 |
三、平民主义 |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观念的确立 |
第一节 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的兴起 |
一、社会主义与中国古代思想资源 |
二、社会主义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介绍 |
三、中国近代思想家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平等:不同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追求 |
一、平等观念的古今之变 |
二、中国近代平等观 |
三、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凸显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与理想乌托邦 |
一、五四运动之前的无政府主义 |
二、五四运动之后的无政府主义 |
第四节 基尔特社会主义:自由与平等之间 |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及其主张 |
二、“贫乏之可患甚于不均”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念 |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 |
二、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的批评 |
三、马克思主义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批评 |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价值观的现代转化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儒学价值观的困境 |
第二节 康有为与孔教: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宗教化思路 |
一、儒学宗教化思想的提出 |
二、儒学宗教化的制度实践 |
第三节 梁漱溟与文化儒学: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学术化思路 |
一、反对宗教儒学 |
二、文化儒学的提出 |
第四节 两种路向的比较与评价 |
一、康有为与梁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转化的相同之处 |
二、康有为与梁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重建的不同路向 |
结语 价值观多元时代的现代性文化选择 |
一、中国与世界:现代性文化的选择 |
二、自觉与启蒙:价值观重建的主题 |
三、理想与现实: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
研究综述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批判、发现、重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反思与审视[J]. 杨宏雨. 决策与信息, 2022(03)
- [2]“新文学”与“新国学”的互缘——“整理国故”运动与朱自清“新文学”思想的生成[J]. 李浴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11)
- [3]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D]. 王哲. 青岛大学, 2019(02)
- [5]策略与方法:整理国故与新国学的几个问题[J]. 周海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 [6]《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
- [7]鲁迅与顾颉刚(六)[J]. 王富仁. 华夏文化论坛, 2017(02)
- [8]学识·史识·胆识(其四)——"鲁迅与顾颉刚"续篇(下)[J]. 王富仁. 现代中文学刊, 2017(04)
- [9]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J]. 罗志田. 近代史研究, 2017(03)
- [10]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D]. 薛子燕. 武汉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