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ASP实现Internet网络数据查询(论文文献综述)
黄晨[1](2018)在《社会化考试监考人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考试科目的不断增加和考生人数的大幅度增长,使得社会考试考务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目前社会考试考务管理模式仍是基于传统高校的人工操作方式,考试中心主要使用单机对报名信息进行统计并进行后期的处理,这种效率低下、容易出错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发展的需求。建设社会化的监考管理系统是考试中心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务管理更为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目前社会考试相关的教务人员大多采用office等办公软件及通讯软件传输数据,对考试的安排需提前一两个月,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发布的信息也有所延迟。并且,考前通知及核实时间不方便,只有考前培训,没有考核,是否真能胜任监考工作无从知晓,对人员素质的高低多凭记忆和直观感受,考试期间无时时记录和反馈,考完没有评估。如何科学高效的安排考务人员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能将考务综合管理工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提升监考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还能提升工作效率。本文按照系统开发的规范的原则、结合模块化的开发方法来实现监考人员管理系统的开发;系统架构采用B/S模式,开发平台为Windows Server 2003,调试和运行环境为IIS6.0,系统实现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10,使用SQL Server 2012数据库,将ASP.NET作为开发语言,将C#作为开发工具。本文结合社会化考试监考人员安排的实际情况,采用B/S开发模式,运用SQL Server数据库和JSP开发技术实现了具有考试信息管理、人员管理、信息浏览功能及合理安排监考人员的考务管理系统。设计的考务综合管理系统,其功能包含监考人员信息管理、监考人员考务管理、消息中心管理功能、监考人员培训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和监考管理功能这六大模块。实现考前通知,核实反馈信息,网上签到学习考务手册,考前培训,考务知识考核,开考前消息提醒,考试中监督记录,考试结束评分备案等一系列活动。结合数据库、软件工程等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每场考试的记录和考评结果,时时显示每位考务人员的评分,为以后考试安排考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和筛选功能。依靠人员信息库,整合人力资源,建立一支稳定专业的监考团队。
高雪[2](2018)在《面向物联网的机房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机房数量迅猛增涨,同时机房作为信息的存储和交换中心,也向着智能化方向迈进。然而机房在运行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处于无人监守状态,一旦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为了确保机房内计算机设备稳定、安全地运行,对机房环境监控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某高校机房为例,设计了一套面向物联网的机房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对物联网技术在机房环境监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以机房环境变量和设备参数作为研究对象,以物联网技术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了远程监控终端DTU的软硬件设计以及系统的异常判断、报警、告警、预警处理,力求监控的实时性以及数据的准确性。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主要包括UPS电源系统,空调系统,市电通断状态监测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漏水监测系统,消防监测系统,安防监测系统以及自诊断系统。首先,对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及物联网技术做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深入调研,发现了现有监控系统存在实时性差、能耗大和缺乏预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系统总体架构,系统整体数据流。其次,搭建系统软硬件环境,对监测物理量和监测点进行布局,并对系统各部分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系统监控终端,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其中终端和服务器端是本论文设计的重点,终端包括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以及关键功能设计:空调监控,能耗控制,视频监控;服务器端包括数据库设计和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机房环境预警处理。除此之外,又对前台客户端WEB端进行了设计,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通过MQTT协议的高实时性,简化的JSON数据格式,高速的WIFI传输共同实现了系统高响应实时性。本论文设计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已经在某高校机房投入使用,实现了对机房环境的实时有效监控,保障了机房环境安全,同时也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
高玉光[3](2017)在《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网络试验平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井提升设备负责人员与矸石的运输,其在煤矿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故障,就会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因此,开发能够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与故障诊断的试验平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组态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ASP.NET技术,分别开发了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现场试验子平台、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互联网试验子平台、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移动互联网试验子平台。第一,基于提升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原理将提升设备划分为运行系统、制动系统、电控系统、主轴系统、磁粉制动器加载系统,通过这种方式的划分,分别开发其监测与诊断功能,不仅达到了全面监测提升设备的目的,而且逻辑较为清晰,用户体验较好。第二,基于组态技术对提升设备上述各系统的监测与诊断子平台进行了开发,子平台分为技术参数查询、监测与诊断、数据报表、趋势曲线等四个功能模块,分别实现了提升设备各个系统的技术参数、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实时数据报表和历史数据报表、趋势曲线的查询。第三,鉴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上述基于组态技术的现场试验子平台进行了扩展,分别开发了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互联网试验子平台和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移动互联网试验子平台,其中互联网试验子平台包括设备监测、设备诊断、设备资料、操作规程等在内的十一个功能模块,移动互联网试验子平台包括设备监测、设备诊断、曲线查询、数据查询等在内的七个功能模块。方便了人们使用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如手机)对提升设备进行远程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第四,本文针对开发出来的平台,进行了测试与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有效的对提升设备以现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
张修建[4](2011)在《基于Web的工业污水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将传统的监控系统与Web技术相结合的B/S(Browser/Server)模式远程监控系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工业污水处理监控系统,采用现有常规监控方法,难以做到快速准确、动态地监测与决策,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工业监控要求。所以建立基于Web的工业污水远程监控系统,对于污水处理厂和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监控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并对远程监控系统的原理、层次结构以及实现方案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不同监控模式的比较,确立了基于B/S模式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然后,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主要包括Web数据库访问技术、动态数据实时显示、曲线的动态绘制等技术,并给出解决技术难点的路线和改进措施,解决了系统在实时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实际项目的背景和需求,提出了基于Web的工业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系统的网络架构和应用方案。以无线传感器网络、Web应用技术和实时数据库技术等为基础,详细地设计了系统各功能模块,实现了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监督管理和远程控制等功能。本系统面向工业污水处理监控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现场监控端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实时监测的信息进行采集,控制服务器采用Visual C++ 6.0开发,以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平台,系统用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实现对工业现场数据进行动态数据访问、曲线显示、流程监视以及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查询等功能。通过在上海宝钢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应用,运行状态良好,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王萍[5](2011)在《基于C/S和B/S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它加速了高校的信息化进程。管理信息系统能有效地收集、管理、分析、处理学校中的数据,进而提供信息,支持学校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因此,开发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后,校园管理信息化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高校的信息化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它极大地改变着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促使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走向网络化、个性化、国际化。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全面深入分析学生信息管理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信息管理过程的网络化。确保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和规范。论文分析了国内外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对高校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业务需求和网络办公需求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阐述了该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方法和实现手段。论文首先对客户机/服务器与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进行比较,说明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与浏览器/服务器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方案实现本系统。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流程,得出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根据工作流程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其次利用结构化与面向对象方法重点进行了系统分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在系统分析中,主要对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班级管理模块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当前网站开发中常用的各种实现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问题的特点,决定采用基于ASP.NET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实现WEB服务功能,本系统数据库平台选择Oracle数据库系统作为数据库存储工具。在数据库设计时,首先对数据库理论进行了探讨,然后借助数据库建模理论结合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实体联系方法建模,采用规范化准则规范模型。结果表明,我们所设计和开发的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其功能较为合理、完善,能有效地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对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系统在应用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肯定。
柏宏斌[6](2010)在《基于B/S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但目前众多信息管理系统在技术研究和设计、开发上的步伐仍滞后于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资源得不到高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同时,也为信息管理人员增加了不少额外负担和工作量。因此,人们呼唤能更好体现信息资源管理特征、能更好与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融合的新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文章根据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研究了基于B/S架构信息管理系统的优缺点,着重分析了与信息管理系统有关的先进互联网技术,重点研究了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关技术和相关算法,比如: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的信息存储技术(海量存储技术、网络存储的高速通道和虚拟存储技术,以及存储系统的技术)和数据安全与访问控制的技术与理论,同时,对海量数据的压缩技术与查询算法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常用理论和技术的分析,以及信息存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和海量数据压缩等先进技术的研究,解决和实现了以下内容:第一、提高系统开发人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数量,从而加快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简化部署。第二、为从事基于B/S架构的信息系统开发的人员提供具有新一代互联网特征的信息网络存储理论知识和有关技术。第三、使得新型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更好的容灾与备份能力。第四、提供了大规模数据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基于对象存储系统中多维服务质量保证模型。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自贡柯瑞丽精密铸造厂人事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试点使用,发现基于本课题研究成果的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最大程度的性能优化。文章认为该研究成果对开发基于B/S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起到很好的帮助,也可使得因此而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更具有先进性和效用性,提高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等。
杨省[7](2010)在《电大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是一所综合性开放大学,它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多元化办学、各种类型教育相互协调发展。在实践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电大对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大力投资建设,它是在互联网和宽带专用网基础上的,提供了现代远程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为教育教学。可是电大的教务管理系统还是在客户端/服务器的系统的基础上,它使用只可以单机,安装调试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不能公开被方便查询在网上。所以,今天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广大师生的需求该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给师生一个超越时空限制的现代化网上教务管理支持服务系统,使得教师管理水平与办公效率提高,工作负担被减轻,达到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真正新水平,同时提供给学生便捷的支持服务系统,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开发WEB基础上的电大教务管理系统。根据电大现在的教务管理需求,文章中设计和实现了一套教务管理系统在WEB技术基础上的,系统的主要实现方案被分析和比较,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技术解决方案被确定,开发技术是采用三层结构和组件化的基础上的WEB的ASP技术和Browser/Servers模式的。在用户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本文对电大教务管理的操作流程进行了提炼,打下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的基础。本文对总体设计系统的框架以和前、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分别进行了介绍,划分了系统的模块,对每个模块的功能进行简单介绍。重点介绍了几个主要模块的实现步骤在系统实现一章中,简要地描述了基础信息的维护操作,最后对如何保持数据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做了技术说明和进一步的设想在该系统中。
杨瑞宇[8](2009)在《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及软件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监控技术与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本文研究了远程监控系统的基本层次模型,对控制网络技术和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技术作了详细的讨论。通过对不同软件结构的比较,提出了基于Web的远程监控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并对Web监控系统的功能、所涉及的各种技术、层次结构以及实现方案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采用不同数据通信技术实现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方案。其次,借鉴基于DCOM的分布式系统设计方式,采用OPC数据交换技术来实现工业现场控制网络与企业信息网络之间的数据共享,并提出了OPC客户端以ActiveX控件的形式在浏览器中与现场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案,不但实现了异构网络之间的数据共享,而且改善了传统的以数据库为中心的Web监控解决方案所带来的实时性差等缺点,设计实现各种监控功能的ActiveX控件、JavaApplet嵌入到HTML文件中,形成友好的人机界面作为对现场进行监控的窗口。再次,分析了影响基于Web监控系统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系统实时性和安全性的措施和方案。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方案,本文以基于Devicenet的网络控制系统和THBSY-1型过程控制系统为例,分别实现了现场和Web远程数据采集、数据监视、参数修改以及数据查询等功能,通过实际运行验证了实施基于Web远程监控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袁亚滨[9](2008)在《基于代理服务器的网络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计费管理可以跟踪个人和团体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其收取合理的费用。这一方面可以维护网络的运行和发展,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可以根据情况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他所需的资源,并促使用户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本文围绕着基于代理服务器的网络计费系统研究课题,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与实现工作:1.在对现有网络计费系统的实现方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计费实现方式的优缺点,阐述了使用基于代理服务器技术路线的原因。2.结合校园网的特点和计费难点,分析了校园网计费系统的实际需求。3.研究了WWW代理服务器、FTP代理服务器的实现模型、数据包转发的实现方法以及对于Cache的处理。4.提出了网络计费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工作流程和数据库的表结构,对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维护和数据查询给出了详细方案。5.对网络计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基于网络层和应用层安全计费模式的优缺点。
李绪增[10](2008)在《移动Agent在分布式查询系统中间件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分布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分布式数据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分布式数据查询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应用之一,查询优化算法是分布式查询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在分布式查询处理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巨大的通信流量。一种性能优良的查询算法能有效降低查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通信流量。反之,如果算法性能较差,分布式查询过程会产生较大的通信流量,导致一段时间内的网络拥塞。因此,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的查询算法是降低通信流量的关键。本文对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查询处理及优化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W算法和PERF算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查询算法(WPERF+算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比W算法和PERF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能更加有效地降低查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通信流量。在分布式查询处理过程中应用该新型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通信流量过大引起的网络拥塞问题。移动Agent是一种新的网络计算技术,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在分布式查询处理过程中应用移动Agent技术,不象应用通常技术一样,需要保持各服务器站点之间的网络连接畅通,只需在移动Agent的整个移动路径中,移动Agent从当前站点向下一站移动时它们之间的网络保持畅通就可以了。因此,移动Agent技术应用,可进一步减少由于网络中断引起的分布式查询失败。本文在现有局部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查询中间件系统。该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地理位置透明性、数据库类型透明性问题,且能有效地减少因网络流量产生的网络拥塞和网络中断等问题。本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特性和可移植性。本文最后对当今研究和应用热点“数据挖掘”进行了简单讨论,并阐述了分布式查询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前景。
二、用ASP实现Internet网络数据查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ASP实现Internet网络数据查询(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化考试监考人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技术 |
2.1 系统开发环境平台的介绍 |
2.1.1 J2EE的介绍 |
2.1.2 .NET的介绍 |
2.1.3 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平台 |
2.2 系统B/S结构介绍 |
2.3 C#语言 |
2.4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集成技术 |
2.4.1 数据库技术 |
2.4.2 应用集成技术 |
第3章 社会化监考人员管理系统分析 |
3.1 功能需求分析 |
3.1.1 整体功能 |
3.1.2 监考人员信息管理功能需求 |
3.1.3 监考人员考务管理功能需求 |
3.1.4 消息中心管理功能需求 |
3.1.5 监考人员培训管理功能需求 |
3.1.6 安全管理功能需求 |
3.1.7 监考管理功能需求 |
3.1.8 奖惩管理功能需求 |
3.2 业务流程分析 |
3.2.1 监考人员基本信息管理业务流程 |
3.2.2 监考人员考务信息管理业务流程 |
3.2.3 消息中心信息管理业务流程 |
3.2.4 监考人员培训管理业务流程 |
3.2.5 安全管理业务流程 |
3.2.6 监考管理系统业务流程 |
3.2.7 奖惩管理系统业务流程 |
第4章 社会化考试监考人员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社会化考试监考人员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4.1.2 系统架构设计 |
4.1.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2 系统的各个子功能模块设计 |
4.2.1 监考人员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2.2 监考人员考务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2.3 消息中心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2.4 监考人员培训管理模块设计 |
4.2.5 安全管理模块设计 |
4.2.6 监考管理模块设计 |
4.2.7 奖惩管理模块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3.2 数据库物理设计 |
4.4 社会化考试监考人员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面向物联网的机房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总体概述 |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 监测物理量及监测点布局 |
2.3 系统架构总体设计 |
2.3.1 感知层 |
2.3.2 传输层 |
2.3.3 应用层 |
2.3.4 显示层 |
2.4 系统整体数据流设计 |
2.5 系统环境搭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终端设计与实现 |
3.1 终端整体架构设计 |
3.2 机房环境监控终端硬件设计 |
3.2.1 终端硬件结构设计 |
3.2.2 终端核心处理单元电路设计 |
3.2.3 终端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2.4 终端继电器模块电路设计 |
3.2.5 终端扩展板电路设计 |
3.3 机房环境监控终端软件设计 |
3.3.1 终端采集节点总程序设计 |
3.3.2 数据轮询采集机制 |
3.3.3 终端控制节点总程序设计 |
3.4 机房环境监控终端关键功能设计 |
3.4.1 空调设备监控功能设计 |
3.4.2 机房局部能耗控制系统数学模型构建 |
3.4.3 视频监控功能设计与实现 |
3.4.4 短信告警功能设计与实现 |
3.4.5 报警功能设计与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服务器端设计与实现 |
4.1 服务器端整体架构设计 |
4.2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4.2.1 数据库功能需求分析 |
4.2.2 数据库表设计 |
4.3 BP神经网络算法的机房环境预警 |
4.3.1 机房环境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
4.3.2 BP神经网络预警算法的选择 |
4.3.3 BP神经网络理论推导和编码实现 |
4.3.4 训练BP神经网络 |
4.3.5 BP神经网络训练结果 |
4.3.6 验证训练后的神经网络的有效性 |
4.4 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收敛性 |
4.4.1 改进BP神经网络理论推导和编码实现 |
4.4.2 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训练结果及其有效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客户端设计与系统性能测试 |
5.1 系统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
5.1.1 客户端功能模块架构搭建 |
5.1.2 实时数据展示模块 |
5.1.3 数据库查询模块 |
5.1.4 报警管理模块 |
5.2 系统响应实时性测试 |
5.2.1 数据格式的简化 |
5.2.2 高实时性传输协议的选择 |
5.2.3 高效传输网络的选择 |
5.2.4 系统响应实时性测试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网络试验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提升设备故障诊断 |
1.3.2 监测诊断平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小结 |
第二章 网络试验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平台设计目标 |
2.3 试验平台体系结构设计 |
2.4 试验平台开发环境设计 |
2.4.1 开发技术 |
2.4.2 开发平台 |
2.4.3 开发工具 |
2.4.4 开发语言 |
2.5 试验平台功能设计 |
2.5.1 现场与远程运行系统监测与诊断试验 |
2.5.2 现场与远程制动系统监测与诊断试验 |
2.5.3 现场与远程电控系统监测与诊断试验 |
2.5.4 现场与远程主轴系统监测与诊断试验 |
2.5.5 现场与远程磁粉制动器加载系统监测与诊断试验 |
2.6 小结 |
第三章 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现场试验子平台 |
3.1 引言 |
3.2 现场试验子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3.2.1 工况监测与诊断方案 |
3.2.2 子平台构成框架图 |
3.2.3 子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3.3 现场试验子平台功能模块实现 |
3.3.1 技术参数查询 |
3.3.2 运行工况的监测 |
3.3.3 运行工况的诊断 |
3.3.4 数据报表 |
3.3.5 曲线查询 |
3.3.6 网络传输 |
3.4 现场试验子平台开发 |
3.4.1 子平台主页面设计 |
3.4.2 子平台技术参数查询界面设计 |
3.4.3 子平台监测与诊断界面设计 |
3.4.4 子平台数据报表界面设计 |
3.4.5 子平台趋势曲线界面设计 |
3.5 小结 |
第四章 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互联网试验子平台 |
4.1 引言 |
4.2 互联网试验子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4.2.1 设计原则 |
4.2.2 服务原理 |
4.2.3 工况监测与诊断方案 |
4.2.4 子平台构成框架图 |
4.2.5 子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4.3 互联网试验子平台功能模块实现 |
4.3.1 设备监测模块 |
4.3.2 设备诊断模块 |
4.3.3 设备选型模块 |
4.3.4 学术论文 |
4.3.5 设备资料模块 |
4.3.6 操作规程 |
4.3.7 安全规程 |
4.3.8 相关标准 |
4.3.9 实用技术 |
4.3.10 书籍资料 |
4.3.11 技术培训 |
4.4 互联网试验子平台开发 |
4.4.1 子平台主页面设计 |
4.4.2 设备监测界面设计与开发 |
4.4.3 设备诊断界面设计与开发 |
4.4.4 设备资料等其他功能模块 |
4.5 小结 |
第五章 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移动互联网试验子平台 |
5.1 引言 |
5.2 移动互联网试验子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5.2.1 子平台构成框架图 |
5.2.2 子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5.3 移动互联网试验子平台功能模块实现 |
5.3.1 设备资料模块 |
5.3.2 设备监测模块 |
5.3.3 曲线查询模块 |
5.3.4 数据查询模块 |
5.3.5 设备诊断模块 |
5.3.6 操作规程模块 |
5.3.7 自我学习模块 |
5.4 移动互联网试验子平台开发 |
5.4.1 子平台主页面设计 |
5.4.2 设备资料界面设计与开发 |
5.4.3 设备监测界面设计与开发 |
5.4.4 曲线查询界面设计与开发 |
5.4.5 数据查询界面设计与开发 |
5.4.6 设备诊断界面设计与开发 |
5.4.7 操作规程模块与自我学习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
5.5 小结 |
第六章 网络试验平台测试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试验系统设备简介 |
6.2.1 现场试验设备简介 |
6.2.2 WEB服务器简介 |
6.3 测试方案设计 |
6.3.1 测试原则 |
6.3.2 测试内容 |
6.3.3 测试方法 |
6.4 试验平台测试 |
6.4.1 现场试验子平台 |
6.4.2 互联网试验子平台 |
6.4.3 移动互联网试验子平台 |
6.4.4 测试结果分析 |
6.5 试验平台应用 |
6.5.1 提升设备运行系统试验 |
6.5.2 提升设备制动系统试验 |
6.5.3 提升设备电控系统试验 |
6.5.4 提升设备主轴系统试验 |
6.5.5 提升设备磁粉制动器加载系统试验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主要结论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4)基于Web的工业污水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 |
1.3 远程监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远程监控系统总体结构分析 |
2.1 系统监控模式比较与分析 |
2.1.1 传统的C/S 模式系统结构 |
2.1.2 B/S 模式系统结构 |
2.1.3 C/S 模式与B/S 模式的比较 |
2.2 系统的设计目标 |
2.3 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远程监控系统关键技术分析及解决方案 |
3.1 Web 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及数据库访问技术 |
3.1.1 Web 应用程序开发技术 |
3.1.2 Web 数据库访问技术 |
3.2 基于Web 动态数据实时显示技术 |
3.2.1 Web 页面的实时刷新技术 |
3.2.2 基于ActiveX/Java Applet 的数据实时显示 |
3.2.3 基于Ajax 技术的数据实时显示 |
3.3 曲线的动态绘制技术 |
3.4 视频监控技术 |
3.4.1 ActiveX 控件技术 |
3.4.2 视频监控方案选择及关键技术 |
3.5 系统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分析 |
3.5.1 系统实时性分析 |
3.5.2 系统安全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Web 的工业污水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网络构架 |
4.1.1 系统的功能要求 |
4.1.2 系统的网络构架 |
4.2 系统开发平台与开发工具 |
4.3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设计 |
4.3.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4.3.2 控制服务器设计分析 |
4.3.3 Web 服务器模块设计 |
4.3.4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4.4 本系统的特点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污水远程监控系统的具体实现 |
5.1 系统软件的功能设计 |
5.2 控制服务器的技术实现 |
5.2.1 串口通讯模块 |
5.2.2 数据处理模块 |
5.2.3 数据库侦听模块 |
5.3 系统功能的实现及演示 |
5.3.1 系统登录与注册 |
5.3.2 参数实时显示 |
5.3.3 远程控制 |
5.3.4 曲线动态绘制 |
5.3.5 视频监控的设计与实现 |
5.3.6 流程监控 |
5.3.7 历史数据查询及分析 |
5.4 系统应用及运行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C/S和B/S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项目背景和意义 |
1.2 论文的工作内容 |
1.3 论文的组织和结构 |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及现有技术现状 |
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 |
2.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
2.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
2.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变革 |
2.2.1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
2.2.2 Internet/Intranet 的发展和 MIS 的变革 |
2.3 国内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现状 |
2.3.1 国内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 |
2.3.2 相关系统的缺陷 |
2.4 C/S 结构和B/S 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2.4.1 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模式 |
2.4.2 Client/Server 结构 |
2.4.3 Browser/Server 结构 |
2.4.4 Client/Server 与 Browser/Server 的比较 |
2.4.5 分析 Client/Server 与 Browser/Server 不足 |
2.4.6 Client/Server 与 Browser/Server 运行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项目总述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软件工程方法概述 |
3.2.2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3.2.3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功能、角色及相关用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1 网络结构设计 |
4.2 软件结构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4.3.2 业务流程设计 |
4.3.3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4.3.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3.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5.1.1 C/S 模块功能简述 |
5.1.2 C/S 模块系统功能设计 |
5.1.3 B/S 模块功能简述 |
5.1.4 B/S 模块系统功能设计 |
5.2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Web 功能实现 |
5.2.1 B/S 模式的数据库访问方式 |
5.2.2 ASP 技术 |
5.2.3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B/S 结构功能实现 |
5.3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C/S 结构功能实现 |
5.3.1 客户端开发工具—PowerBuilder |
5.3.2 C/S 结构的数据库访问方式 |
5.3.3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内部管理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评价及运行管理 |
6.1 测试环境 |
6.2 测试方法和内容 |
6.2.1 测试方法 |
6.2.2 测试内容 |
6.3 测试结果评价 |
6.4 运行情况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B/S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基于 B/S 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
1.2 论文结构安排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B/S 架构信息系统开发常用技术分析 |
2.1 数据库设计平台分析 |
2.2 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分析 |
2.3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平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S 架构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存储理论分析与研究 |
3.1 B/S 架构网络存储管理概述 |
3.1.1 B/S 架构网络存储管理技术产生的背景 |
3.1.2 B/S 架构网络存储管理的具体内容 |
3.1.3 B/S 架构网络存储模型分析 |
3.2 B/S 架构信息管理系统存储技术 |
3.2.1 基于对象的海量存储技术研究 |
3.2.2 新一代网络存储的高速通道研究 |
3.2.3 虚拟存储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S 架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安全理论分析与研究 |
4.1 B/S 架构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存储系统的安全性 |
4.1.1 B/S 架构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存储安全性概述 |
4.1.2 动态安全策略框架体系 |
4.1.3 自安全存储与存储IDS |
4.1.4 网络存储系统的安全模型 |
4.2 B/S 架构信息管理系统容灾与备份理论 |
4.2.1 容灾与备份系统网络结构 |
4.2.2 容灾与备份功能模块设计 |
4.2.3 容灾与备份功能模块实现 |
4.2.4 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服务普适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S 架构信息管理系统中大规模数据服务质量研究 |
5.1 大规模数据服务技术和方法研究 |
5.2 基于对象存储系统中多维服务质量保证模型 |
5.2.1 支持多维QoS 的基于对象存储系统体系结构 |
5.2.2 多维QoS 交互机制 |
5.2.3 支持多维QoS 要求的OSD 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贡柯瑞丽精密铸造厂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6.1 设计思想与功能分析 |
6.1.1 开发设计思想 |
6.1.2 系统功能分析 |
6.2 数据库设计 |
6.2.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6.2.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6.2.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6.2.4 选择建库工具 |
6.3 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
6.4 SQL 语言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6.4.1 SQL 语言可以完成许多功能 |
6.4.2 查询 |
6.4.3 数据更新 |
6.5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
6.5.1 应用对象的创建 |
6.5.2 登录窗口的设计 |
6.5.3 员工信息窗口设计 |
6.5.4 部门信息窗口设计 |
6.5.5 条件查询窗口设计 |
6.6 系统特色与运行环境 |
6.6.1 系统特色 |
6.6.2 运行环境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电大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背景研究 |
1.1.2 意义及目的的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目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状况 |
1.2.2 教务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原有电大教务管理系统的缺点 |
1.3.2 教务管理系统基于WEB 的优点 |
1.4 本文安排的各章 节 |
第二章 系统的技术基础 |
2.1 概述 WEB 技术 |
2.1.1 WEB 技术发展的过程 |
2.1.2 WEB 技术发展的趋势 |
2.2 系统结构 |
2.2.1 C/S 模式存在的不足 |
2.2.2 选择B/S 模式 |
2.3 WEB 数据库技术 |
2.3.1 WEB 与数据库的连接实现用API |
2.3.2 WEB 与数据库的连接实现用CGI |
2.3.3 WEB 与数据库的连接实现用ASP |
2.4 数据库管理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用户 |
3.2 系统业务流程 |
3.3 功能性的系统需求 |
3.3.1 教师方面需求分析 |
3.3.2 学生方面需求分析 |
3.3 3 管理员方面需求分析 |
3.4 非功能性的系统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体的系统设计方案 |
4.1 设计系统的目标 |
4.2 设计系统的原则 |
4.3 数据流程图 |
4.4 系统操作流程 |
4.5 系统模块功能划分及其说明 |
4.5.1 系统首页功能 |
4.5.2 管理成绩模块 |
4.5.3 管理学籍模块 |
4.5.4 管理班级模块 |
4.5.5 管理课程模块 |
4.6 数据库设计 |
4.6.1 设计数据库原则 |
4.6.2 设计数据字典 |
4.6.3 E-R 图设计 |
4.6.4 数据表分析 |
4.7 服务器及客户机环境要求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主界面设计 |
5.1.1 设计系统登陆界面 |
5.1.2 系统主界面设计 |
5.1.3 系统主要界面设计 |
5.2 解决一些关键模块 |
5.2.1 系统登陆 |
5.2.2 管理成绩模块 |
5.3 基础信息维护 |
5.3.1 信息录入功能 |
5.3.2 信息查询功能 |
5.3.3 信息修改功能 |
5.4 数据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
5.4.1 数据的可用性 |
5.4.2 数据的安全性 |
5.5 系统测试 |
5.5.1 功能测试 |
5.5.2 性能测试 |
5.5.3 可用性测试 |
5.6 系统的主要特点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功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及软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远程监控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
1.3 基于Web 的远程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 |
2.1 远程监控系统简介 |
2.1.1 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 |
2.1.2 远程监控系统的任务和要求 |
2.1.3 远程监控系统所具备的优点 |
2.1.4 远程监控系统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
2.2 远程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 |
2.2.1 现场设备层 |
2.2.2 监控层(SCADA 层) |
2.2.3 远程监控层 |
2.3 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模式 |
2.3.1 工业控制网络远程监控模式 |
2.3.2 C/S 模式与B/S 模式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远程监控系统中基于Web 的信息访问技术 |
3.1 动态数据交换技术 |
3.1.1 DDE 和Net DDE 技术 |
3.1.2 DCOM 技术和OPC 技术 |
3.1.3 ODBC 技术 |
3.2 动态页面发布技术 |
3.2.1 CGI 技术 |
3.2.2 Java Applet 技术 |
3.2.3 ActiveX 技术 |
3.3 Web 数据库技术 |
3.3.1 Web 数据库连接技术 |
3.3.2 基于ASP 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
3.4 Web 服务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eb 的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
4.1 远程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 |
4.2 异构网络下Web 监控的实现方案 |
4.2.1 异构网络的集成 |
4.2.2 人机交互方案 |
4.3 远程监控系统体系结构的选择 |
4.3.1 传统的基于Web 的监控方案 |
4.3.2 改进的基于Web 的监控方案 |
4.4 远程监控系统的信息交互机制 |
4.4.1 现场监控层与Web 服务器的信息交互 |
4.4.2 Web 服务器与Web 客户端的信息交互 |
4.5 数据的动态Web 发布 |
4.5.1 远程监控系统数据通信的实现 |
4.5.2 Web 页面的实时刷新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Web 的远程实验监控系统的实现 |
5.1 远程监控系统结构框图 |
5.2 现场监控系统的实现 |
5.2.1 RSLinx 与RSView32 的通讯 |
5.2.2 RSLinx 与WinCC 的通讯 |
5.3 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 |
5.3.1 Web 服务器的实现 |
5.3.2 OPC 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实现 |
5.3.3 Web 数据库的实现 |
5.3.4 远程客户端模块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性及安全性分析 |
6.1 实时性分析 |
6.1.1 实时性概念 |
6.1.2 网络负载对实时性的影响 |
6.1.3 B/S 结构远程监控系统的实时性 |
6.2 安全性分析 |
6.2.1 安全性概念 |
6.2.2 ActiveX 控件在浏览器中的安全运行 |
6.2.3 B/S 结构远程监控系统的安全性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代理服务器的网络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计费系统概述 |
2.1 研究现状 |
2.1.1 校园网的特点和计费管理的难点 |
2.1.2 网络计费系统实现方法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系统功能要求 |
2.2.2 系统性能要求 |
2.2.3 系统运行要求 |
2.3 系统组成 |
2.4 开发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代理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3.1 代理服务器 |
3.1.1 代理服务器概述 |
3.1.2 代理服务器的优点 |
3.2 WWW 代理的设计与实现 |
3.2.1 HTTP 代理服务器的实现 |
3.2.2 基于Web 的FTP 代理服务器的实现 |
3.3 Proxy 对Cache 的管理和使用 |
3.3.1 Proxy 对Cache 的管理和使用的原理 |
3.3.2 各模块的设计及流程 |
3.4 Windows Sockets 及编程思路 |
3.4.1 面向连接的数据流应用程序 |
3.4.2 无连接的数据报应用程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计费系统的模块结构 |
4.2 计费管理系统的表结构与数据流程 |
4.2.1 计费依据 |
4.2.2 数据库表的结构 |
4.2.3 计费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
4.3 数据采集 |
4.4 数据处理 |
4.4.1 计时器模块 |
4.4.2 日处理模块 |
4.4.3 月处理模块 |
4.5 系统维护 |
4.6 数据查询 |
4.6.1 数据查询实现的方法分析 |
4.6.2 开发工具的选择 |
4.6.3 ASP 工作原理 |
4.6.4 ASP 中使用web 数据库的原理 |
4.6.5 查询模块的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计费的安全性探讨 |
5.1 计费系统的安全 |
5.2 两种安全计费模式 |
5.2.1 网络层基于IP 流量采集的安全计费 |
5.2.2 基于应用层的安全计费 |
5.2.3 基于代理和基于认证模式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10)移动Agent在分布式查询系统中间件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背景 |
1.1.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由来和发展 |
1.1.2 分布式数据库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概述 |
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
2.1.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定义 |
2.1.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
2.1.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分类 |
2.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
2.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
2.2.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
2.3 数据分片与数据分布 |
2.3.1 关系分类 |
2.3.2 数据分片 |
2.3.3 数据分布 |
2.4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事务管理和恢复 |
2.4.1 分布式事务定义 |
2.4.2 分布式事务的特性 |
2.4.3 分布式事务管理的问题和目标 |
2.4.4 两阶段提交协议 |
2.5 访问分布式数据库应用程序编程法 |
2.5.1 在同一VB 应用程序中同时访问多台服务器上数据库的方法 |
2.5.2 用ASP 技术在WEB 程序中访问数据库地方法和步骤 |
2.5.3 用ASP 技术在 WEB 程序中同时访问分布式数据库的例子 |
第三章 分布式查询处理与优化算法 |
3.1 分布式查询优化的准则和代价估算 |
3.1.1 查询优化的准则 |
3.1.2 查询代价分析 |
3.1.3 查询代价的估算方法 |
3.1.4 分布式查询策略的重要性 |
3.2 基于半连接的分布式查询优化 |
3.2.1 连接、自然连接、半连接的含义 |
3.2.2 采用半连接方法表示连接操作 |
3.3 采用半连接算法优化连接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3.4 SDD_1 算法 |
3.5 WPERF+ 分布式查询连接算法 |
3.5.1 记号和假设 |
3.5.2 W 算法和PERF 算法 |
3.5.3 WPERF+ 算法 |
3.5.4 WPERF+算法计算复杂性 |
第四章 移动 Agent 概述 |
4.1 Agent 概述 |
4.2 Agent 的定义 |
4.3 移动 Agent 模式的特点 |
4.4 移动 Agent 的总体结构 |
4.5 基于 Java 语言的移动 Agent 开发平台 Voyager |
第五章 JSP 编程技术及AJAX 技术 |
5.1 JSP 技术概述 |
5.2 JSP 的优势及与其他 Web 开发工具的比较 |
5.2.1 Web 服务器和运行平台 |
5.2.2 组件技术 |
5.3 用 JSP 开发 Web 的几种主要方式 |
5.3.1 直接使用JSP |
5.3.2 JSP+JavaBeans |
5.3.3 JSP+JavaBeans+Servlet |
5.4 J2EE 开发模型 |
5.5 本系统用到的开发工具及获得方法 |
5.6 AJAX 技术概述 |
5.6.1 AJAX 技术工作流程 |
第六章 分布式数据库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中间件概述 |
6.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目标 |
6.3 现状与前景 |
6.4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 |
6.5 分布式数据库查询系统总体设计 |
6.6 分布式数据库查询系统详细设计 |
6.7 移动 Agent 在分布式数据库查询系统应用实现 |
6.7.1 移动 Agent 在分布式查询中应用的基本思想 |
6.7.2 移动 Agent 应用在分布式查询中的伪代码 |
6.8 WPERF+算法在分布式数据库查询系统应用实现 |
6.8.1 WPERF+算法在分布式查询中应用的基本思想 |
6.8.2 WPERF+算法在分布式查询中应用的基本步骤 |
6.9 分布式数据库查询系统实现 |
第七章 分布式数据库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
7.1 数据挖掘及分布式数据挖掘 |
7.2 分布式数据挖掘的特点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进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四、用ASP实现Internet网络数据查询(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化考试监考人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黄晨. 湖北工业大学, 2018(01)
- [2]面向物联网的机房环境智能监控系统[D]. 高雪.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3]提升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网络试验平台[D]. 高玉光.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
- [4]基于Web的工业污水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修建. 燕山大学, 2011(12)
- [5]基于C/S和B/S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萍.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
- [6]基于B/S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理论研究[D]. 柏宏斌.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7]电大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杨省.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8]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及软件实现[D]. 杨瑞宇. 天津理工大学, 2009(07)
- [9]基于代理服务器的网络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袁亚滨.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8(03)
- [10]移动Agent在分布式查询系统中间件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 李绪增. 北方民族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