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马宝君[1](2020)在《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量不断增加,高速公路桥梁等项目日渐增多、建设进程快、发展迅猛成为目前交通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而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桥梁持续进行大力的开发建设,并不断地投入生产运营,导致前期建成的高速公路桥梁势必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病害。高速公路的桥梁是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其中桥面作为病害集中暴发区,总是会成为问题的焦点。高速公路桥面铺装病害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更是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故需从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控制,研究高速公路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降低病害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等的服役时间,降低其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造价,并且减少工程养护成本支出,从整体上提升高速公路桥梁等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本文以渭武高速公路陇南段的建设为研究背景,研究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混合料配合比和组合结构的物理性能指标。首先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早期损伤及病害成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路面在施工和使用初期,主要有材料原因相关的病害有路面的表层裂缝、面层变形、铺装层表面损坏、层间的粘结防水损坏等。其次分析病害原因,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入手探讨路面铺装层结构,发现初期病害的成因主要有桥面铺装层受力工况和材料的力学性能不相适应、荷载的计算不完全、铺装层间粘结的粘结度不够、原材料质量控制不足等。结果表明:防水层的粘结强度对路面主体结构的整体受力变形影响显着,防水粘结层的质量直接决定公路桥面铺装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能;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层上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石灰岩及玄武岩等碱性有机制砂,下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石灰岩碎石;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石灰岩机制砂;上面层沥青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70#石油沥青,改性剂掺量为4%;下面层沥青宜采用70#石油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矿粉宜采用洁净的优质石灰岩粉为原材料等。最后研究了铺装施工原材料性能的技术性能要求,研究了铺装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总结了沥青施工各环节的控制要点。结果表明:上面层为满足良好的抗车辙、抗滑和抗渗性能,宜采用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和低温缩裂性能的SMA-13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控制在3-4.5%之间;下面层采用高温稳定性较好的SUP-20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控制在4%;为提高路面防水粘结材料的抗剪和抗拉的性能,采用抗渗性能为承受0.05MPa的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桥梁铺装层的主要粘结材料;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应从混合料的拌和控制、运输控制以及施工控制等各方面进行。
王成[2](2020)在《钢箱梁桥面高性能铺装层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箱梁桥面铺装是钢箱梁桥梁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也是制约钢箱梁桥梁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国内外桥梁研究学术界和工程界都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今钢箱梁桥面铺装技术虽取得极大的进步,但钢箱梁桥面铺装层在使用年限内出现破坏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到目前为止,既经济又能有效解决钢桥面铺装层病害的铺装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基于轻质混凝土刚性下面层的复合铺装结构为研究对象,拟从铺装材料和铺装结构两个方面对钢桥面铺装层进行研究并进行性能检验,以求得到能有效改善钢桥面铺装层受力状况的铺装结构和提高钢桥面铺装层路用性能的铺装材料。首先针对铺装材料,本文采用混杂纤维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木纤维三种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三种纤维的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掺配比例下,混杂纤维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更适合作为钢桥面铺装层。为配制出满足钢桥面铺装要求的轻质混凝土,本文按照规范要求和以往的研究经验,对轻质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水灰比、粉煤灰掺量、钢纤维掺量三种因素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轻质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文配制的轻质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完全满足钢桥面铺装要求。其次针对该铺装结构,本文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铺装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复合铺装结构在不同位置荷载下的应力变化规律,并确定了上、下面层的主控应力和最不利荷载位置,为本铺装方案提供理论数据支撑。同时研究了不同铺装参数下铺装层应力变化规律,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对复合铺装结构的主要参数取值提出了合理性建议。最后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计算,对复合铺装方案的层间抗剪性能进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铺装方案的层间抗剪能力完全满足力学要求,进一步验证了本铺装方案的可行性。
康玉芳[3](2020)在《公路工程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及质量管理》文中指出针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不同类型,如普通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改性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的特性进行科学性分析,并简要介绍了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核心内容,提出提升公路工程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包括保证热拌沥青混合料材料质量、改善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条件、优化试验检测流程,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李松涛[4](2020)在《基于介电模型的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多类反演及其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沥青混合料是沥青路面面层的构筑材料,其材料性能指标检测是沥青路面无损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地雷达作为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广谱电磁技术,具有高效、快速、连续、无损伤、高分辨率等特点,代表道路结构层无损检测的发展方向。介电特性的差异是使用探地雷达对其进行无损检测的基础,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表征混合料介电特性与各单相介质介电特性与体积率之间的函数关系,而多相体积率是计算压实度、空隙率、沥青含量等技术指标的关键条件。因此,多相体积率的确定是揭示沥青混合料介电特性与压实度、空隙率、沥青含量等指标内在本质关系以及使用探地雷达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无损检测的关键所在。在目前的研究中,关于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规律缺少系统性研究,现有经典介电模型多是针对两相介质或基于一定假设提出,是否适合于沥青混合料介电特性的解释还有待于检验;雷达电磁波传播模拟未深入考虑多相体积率对电磁波传播信号的影响,更未有基于介电模型的雷达电磁波传播模拟研究,如何建立基于介电模型的雷达电磁波传播模型,是研究多相体积率反演的基础,也是有待解决的难题;目前介电特性的反演方法多为单一算法,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反演方法是否能够应用于多相体积率反演还有待考证;以上的研究现状导致使用探地雷达对沥青路面进行快速、无损检测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针对探地雷达在沥青路面面层无损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反演研究。以复合介质介电特性以及电磁波传播理论为研究基础,开展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对介电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常用多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介电模型,构建基于介电模型的探地雷达电磁波传播正演模型,建立多类反演方法对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开展反演研究。取得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如下:(1)开展了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对介电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考虑沥青混合料的多相特性,系统研究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骨料体积率对混合料介电特性的影响最大,沥青混合料的介电常数随骨料体积率的增大而增大;空隙率对混合料介电特性的影响最小,骨料和沥青体积率的变化会抵消空隙率变化的影响;沥青含量对沥青混合料介电特性的影响介于骨料和空气之间;试验研究结果为常用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2)基于试验,对现有经典介电模型在解释沥青混合料介电特性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现有经典介电模型不适用于解释常用沥青混合料的介电特性;建立了AC-13、AC-16、SMA-13、SMA-16等四种常用沥青混合料的介电模型,对新建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新建介电模型能够解释四种常用沥青混合料的介电特性。研究成果为路面材料介电模型库的建立贡献了数据,也为揭示沥青混合料介电特性与各组分介电特性及其体积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多相体积率的确定奠定了理论基础。(3)建立了基于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的探地雷达电磁波传播正演模型。基于该正演模型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的变化对雷达电磁波回波信号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雷达电磁波回波信号对多相体积率的响应特征;通过模型试验,将实测波形与正演模拟波形进行对比,对建立的基于介电模型的雷达电磁波传播正演模型开展合理性与适用性考评,结果表明由于在雷达电磁波正演模型中考虑介电模型,使得多相体积率反演计算成为可能,为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的反演提供了计算理论基础以及精确的计算模型。(4)基于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以及雷达电磁波传播正演模型,开展了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的多类反演研究。建立了多相体积率反演的粒子群(PSO)、遗传(GA)、PSO-GA混合、BP神经网络与PSO联合、BP-GA联合等五类反演方法,实现了多相体积率的多类反演计算,通过考评检验了多类反演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研究多类反演方法的智能选择,构建前置判断逻辑,实现了多相体积率的智能反演。开展多相体积率多类反演方法的工程应用,结果验证了本文多提多相体积率智能反演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开展压实度、空隙率、沥青含量等关键指标的无损检测提供了分析新途径。本文开展了基于介电模型的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多类反演研究,探索了探地雷达对沥青混合料关键指标进行无损检测的新途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和发展探地雷达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道路无损检测与施工过程控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屈丹娜[5](2020)在《榆林风积沙地区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及数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境内风积沙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沙漠地区公路建设不断推进。但是风积沙地区的筑路材料匮乏,传统道路修筑所采用的石灰土、砂石等材料,均需要远距离运输,施工成本昂贵。因此若能就地取材利用风积沙作为筑路材料,不仅能解决筑路材料匮乏的问题,而且能够实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论文研究以榆林市境内国道210陕蒙段和省道204榆靖段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将风积沙作为路基和路面基层材料,对榆林风积沙地区路面典型结构进行研究及数值分析,并提出可供选择的路面结构方案。论文研究分析了榆林地区风积沙的微观结构特征及颗粒组成,提出了0.15mm关键筛孔,把榆林风积沙划分为三类:A类(通过率小于30%),B类(通过率在30%60%之间),C类(通过率大于60%);试验研究分析了风积沙的水泥(粉煤灰)稳定技术,并确定了配合比及材料参数,为路面结构设计及验算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调查分析了榆林地区的交通量,划分了交通荷载等级,按照公路等级和交通荷载等级,拟定了不同的沥青路面结构类型;根据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美国AASHTO设计方法,分别对拟定的路面结构进行验算分析,最终确定了各路面结构层的厚度,推荐了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分析了其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风积沙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在石灰土和碎石缺乏的地方,可以通过综合稳定技术,作为路基和路面基层的修筑材料;(2)榆林地区高速、一级公路可划分为极重、特重、重三种交通荷载等级,二级公路可划分为特重、重、中等三种交通荷载等级,三级、四级公路可划分为重、中等、轻三种交通荷载等级;(3)通过路面结构计算分析,稳定风积沙基层沥青路面完全能够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但厚度与规范推荐值相比略有变化;(4)与我国的设计方法相比,美国AASHTO法计算的沥青面层厚度稍小,而基层和底基层的厚度几乎没有变化;(5)推荐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并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发现就地取材利用风积沙作为路基和路面基层的修筑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具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
李健乐[6](2019)在《G60湘潭至邵阳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沥青路面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逐渐达到了使用年限,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将逐步由“以建为主”的发展时期过渡到“养建并重”的发展时期。因此,亟需解决的是如何科学地选择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方案,系统地解决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中质量控制等问题。论文在现场实地调查和查阅工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 G60湘潭至邵阳高速公路存在的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为确定大修方案提供了工程依据;总结分析了目前我国常用的沥青路面大修方案,初拟了旧路面综合处治后加铺沥青面层、厂拌冷再生后加铺沥青面层、厂拌热再生后加铺沥青面层的三种结构方案;依据现行设计规范对三种路面结构方案的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和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两大设计指标进行验算;同时对三种结构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估;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沥青路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考虑到G60高速公路重载车辆较多的情况,分别模拟了标准荷载和极重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变形破坏;通过综合经济技术分析,推荐出一种性价比最优的结构方案为厂拌热再生后加铺沥青面层;运用马歇尔设计方法确定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及RAP最佳掺量,从设计、设备、施工等方面对潭邵大修工程进行质量控制,最后通过对潭邵大修路面结构的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渗水系数的检测,检测表明结构路用性能良好,进一步验证了结构方案的工程可行性。通过论文研究,得出了适合于潭邵高速大修工程的沥青路面结构方案,为我国南方地区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方案设计、施工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宋波[7](2019)在《既有沥青路面结构评价与延寿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为484.6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26万公里。随着全国路网的基本建成,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干线公路逐步进入养护期,养护投入快速增长。据统计,2015年公路养护投资达到3389.9亿元。全国公路养护维修工程中,国、省干道大中修率在15%以上,每年公路路面大修养护里程达到50多万公里,大修养护费用达到数千亿元。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的主要形式,在国省道干线路面中占90%以上。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一般为1015年,达到使用寿命后大部分需要结构性大修。搞好沥青路面大修养护特别是对结构性大修的科学决策,事关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目前在沥青路面大修养护中,对既有沥青路面的利用价值没有开展系统地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沥青路面大修养护设计方法。由于在路面结构损伤检测方面缺技术,在路面结构评价上缺指标,在既有路面延寿设计上缺方法,传统的沥青路面大修养护管理方法,尚无法实现沥青路面的保值增值。本文以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和破坏特征为现象学基础,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无损检测技术、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安定理论、传感器实时监测技术等研究理论和方法,在路面综合性能分类、结构状况检评、延寿设计指标和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初步形成了既有沥青路面结构分类评价和延寿设计方法,对于完善我国大修养护设计方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基于过去30年的沥青路面历史数据,多特征、多维度对比分析路面基础数据。通过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典型结构力学分析,发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性能普遍优于普通公路,基本具备了长寿命路面的基础。路面厚度对结构的疲劳寿命影响大于材料模量,可以建立基于统计的沥青面层厚度与结构使用寿命之间的函数关系。对于无结构性病害或出现轻微结构性病害的旧路,可以通过加铺沥青面层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而无须采取翻修改造的大修处治方式。通过对北京市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主要病害调研,发现既有沥青路面大修的主要病害是网状裂缝,路面延寿设计必须以疲劳开裂作为控制指标,以保证沥青路面在“延寿期”内的结构安全。既有沥青路面受交通荷载、外界环境、材料老化等内外因素的耦合作用,通过沥青路面综合性能聚类分析,发现路面综合性能可以分类为四种不同模式。其中,A类和B类的沥青路面,是优质的材料、合理的结构、严格的质量控制、规范的预防性养护四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和有损测试技术结合,典型路段检测评价与验证,构建了多指标的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态分类评价体系。针对探地雷达受系统带宽限制无法精准检测薄层路面厚度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基于探地雷达信号处理的沥青面层分层厚度检测方法,通过对雷达回波的迭代作谱峰搜索,重现雷达重叠信号,实现对不同沥青面层界面的区分,分层厚度估计最大相对误差小于5%;首次提出了路面结构损伤评价参数的两个新指标——路面损伤指数PDI和路面结构模量,再辅以高速公路的面层损伤指数SDI和基层损伤指数BDI,形成基于FWD弯沉盆数据的沥青路面损伤自动判别技术,其判定精度经现场验证,对于高速公路既有沥青路面的判别符合度达到89.88%,普通公路既有沥青路面判别符合度达到96.02%,符合度整体上可达到90%以上,为路面结构隐形病害诊断和分类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基于半刚性基层三阶段性能演化规律和既有沥青路面综合性能的四种演变模式,提出了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况的四分类方法,并建立了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分类处治策略。对于结构状况良好的A和B类路面进行既有沥青路面延寿设计,基于控制路面结构的疲劳破坏和结构性车辙,以“半刚性基层疲劳损伤、加铺结构的安定荷载”为设计指标,以半刚性基层模量取值为重要设计参数,形成了既有沥青路面延寿设计方法。通过试验路的路用性能长期监测和传感器监测数据分析,验证了既有路面延寿期的结构安全和结构安定的目标。既有沥青路面延寿设计方法在精细化检测的基础上合理加铺沥青面层,可以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该方法适用于在A类和B类路面的基础上延长结构使用寿命一倍以上,为路面保值增值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促进我国路面养护水平的提升。
刘明光[8](2018)在《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茂名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温和气候条件的特点,广东省信宜(桂粤界)至茂名公路路面施工中,对PG82沥青进行改性研究,能够增强沥青路面的抗老化的性能以及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基于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特点,本文制定了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生产及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机械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对PG82沥青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PG82改性沥青的分级,并对PG82改性沥青技术控制指标进行了具体的介绍,由此确定了原材料的选择方法及此沥青技术控制指标,分析PG82沥青抗老化性的机理,并制PG82改性沥青工业生产工艺及现场存储工艺。接着确定了PG82中GAC-16C改性沥青的上面层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方法,得到沥青用量与马歇尔实验技术指标的关系。分介绍了上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并详细的描述了PG82改性GAC-16C沥青的拌合、摊铺、碾压等过程,从施工温度、矿料级配、沥青用量、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几方面进行质量抽检,并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如何注意安全及防护工作。最后采用伺服液压或气压材料试验系统控制试验温度,然后贯入试验压头,进行数据采集,对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研究与探讨,详细的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新型试验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广东省信宜(桂粤界)至茂名公路LM1合同段路面工程加以成功应用。改性沥青的研究大部分从多个角度出发,需要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的搭配,而且包含了材料特点、机械性能、检测手段、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涉及了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机械与材料间的互相作用特性、机械设备的配套及工作特性、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跟踪检测等内容。经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在实际情况中通过合理地配置施工设备、严格地控制PG82改性沥青的拌合、摊铺、碾压等必要过程,最终能够有效地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及提高路面的路用性能。
陈梅干[9](2016)在《橡胶沥青在SMA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新时期我国路桥路面施工中常用的沥青混凝土材料,SMA是橡胶沥青和沥青马蹄脂碎石二者结合的重要材料,其可以在有效解决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早期破坏问题,延长路面使用年限,同时也有助于使废旧沥青变废为宝,增加建设经济效益。本文从橡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入手,对其性能检测以及相应路面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地探究,以期确保SMA应用的质量。
王玉恒[10](2016)在《大型钢桥桥面铺装高黏沥青及混合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交通产业的发展,大型钢桥的数量与日俱增,在钢桥的使用过程中,因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铺装结构出现了一系列的病害。桥体变形大、通风差,铺装层混合料性能不足等是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大型钢桥桥面铺装材料主要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环氧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三类。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存在高温稳定性差,拌合温度高的缺点,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复杂,造价高且养护时间长,本文选用砂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5作为铺装材料。同时,为预防钢桥面病害问题的出现,研发适用于钢桥面铺装层的高黏度的改性沥青。本文通过在基质沥青中添加多种改性剂,研发适用于钢桥面铺装层用的高黏改性沥青,并与多种常用改性沥青进行对比。针对高黏改性沥青设计砂粒式的沥青马蹄脂混合料(SMA-5),对混合料的高温、低温、疲劳、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混合料的抗剪、动态模量等力学性能,并将试验获得结果与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比对分析。然后,在铺装层沥青的基础上研发粘结层沥青,通过抗剪、拉拔试验确定最佳洒布用量,采用重复冻融、抗剪疲劳等试验进行性能研究,并与环氧沥青进行对比。最后,铺筑试验段,验证铺装材料的实用效果。本文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研发的高黏改性沥青在针入度分级体系和PG分级体系下性能表现优异,数据对比优于SBS改性沥青;2.高黏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表现突出,与环氧沥青混合料相比,在造价和后期养护中更具优势,对大型钢桥有很好的适用性;3.试验确定研发的粘结层高黏沥青洒布量在1.5-1.8kg/m2的范围内适宜;4.在济南黄河三桥铺筑试验段,试验段的实用效果良好,使用至今,未有明显病害出现。
二、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概况 |
1.2.2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概况 |
1.2.3 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发展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目的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桥面铺装层病害分析及质量控制 |
2.1 工程实例介绍 |
2.2 桥面铺装层病害调查 |
2.3 桥面铺装层病害原因分析 |
2.3.1 结构理论与设计的影响 |
2.3.2 水的影响 |
2.3.3 温度的影响 |
2.3.4 施工工艺的影响 |
2.3.5 桥面防水粘结层的影响 |
2.3.6 桥面铺装层结构受力的影响 |
2.4 桥面铺装受力情况分析 |
2.4.1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特点 |
2.4.2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结构受力分析 |
2.4.3 桥面铺装受力分析结论 |
2.5 材料质量控制 |
2.5.1 集料的质量控制 |
2.5.2 沥青质量控制 |
2.5.3 填料质量控制 |
2.5.4 纤维的质量控制 |
2.5.5 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及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面铺装桥面防水粘层材料及性能研究 |
3.1 桥面铺装防水粘层材料应具备的功能 |
3.2 本文研究的防水粘层材料和铺装层结构型式 |
3.2.1 本文研究的防水粘层材料 |
3.2.2 研究的桥面结构型式 |
3.3 不同防水粘层材料的层间抗剪性能 |
3.4 不同粘层材料的层间抗拉性能 |
3.5 不同粘层材料的层间抗渗性能 |
3.5.1 加压渗水试件的制备 |
3.5.2 加压渗水装置的开发与加压渗水试验 |
3.5.3 加压渗水试验结果分析 |
3.6官亭1#特大桥公路桥面铺装工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4.1 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确定 |
4.1.1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4.1.2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4.2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 |
4.2.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2 确定最佳油石比 |
4.3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性能验证 |
4.3.1 谢伦堡析漏试验检验(烧杯法) |
4.3.2 肯塔堡飞散试验检验 |
4.3.3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试验检验 |
4.3.4 动稳定度试验检验 |
4.3.5 低温抗裂性检验 |
4.4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 |
4.4.1 初选级配 |
4.4.2 沥青用量的估计 |
4.4.3 试验级配的评价 |
4.4.4 选择设计级配的沥青用量 |
4.4.5 最大次数验证 |
4.4.6 设计结论 |
4.5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性能验证 |
4.5.1 水稳定性检验 |
4.5.2 高温稳定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 |
5.1 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控制 |
5.1.1 矿料级配的控制 |
5.1.2 拌合温度的控制 |
5.1.3 油石比的控制 |
5.2 防水粘结层施工质量控制 |
5.2.1 桥面板的准备工作 |
5.2.2 机械设备要求 |
5.2.3 防水粘层材料施工质量控制 |
5.3 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
5.4 桥面铺装压实质量控制 |
5.4.1 合理的碾压温度 |
5.4.2 合理的压实速度与遍数 |
5.4.3 压实中的其他问题 |
5.4.4 沥青混合料碾压工程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渭武高速公路官亭1#特大桥桥面铺装工程性能检测 |
6.1 检测指标要求 |
6.2 检测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钢箱梁桥面高性能铺装层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钢箱梁桥面铺装研究现状 |
1.2.1 钢桥面铺装材料研究现状 |
1.2.2 钢桥面铺装结构形式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钢箱梁桥面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 |
2.1 试验材料 |
2.1.1 沥青 |
2.1.2 矿料 |
2.1.3 矿料级配 |
2.1.4 纤维 |
2.1.5 最佳油石比 |
2.2 试验研究 |
2.2.1 纤维作用机制 |
2.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3 试验结果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陶粒轻质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陶粒轻质混凝土概述及试验材料 |
3.1.1 陶粒轻质混凝土概述 |
3.1.2 试验材料 |
3.2 试验研究 |
3.2.1 试验方案设计 |
3.2.2 配合比计算 |
3.2.3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工作性分析 |
3.3.2 极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箱梁桥面复合铺装层受力特性分析 |
4.1 有限元模型及基本假设 |
4.1.1 有限元基本原理 |
4.1.2 有限元模型 |
4.1.3 基本假设 |
4.2 复合铺装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 |
4.2.1 有限元基本参数 |
4.2.2 荷载简化和荷位布置 |
4.3 铺装层上面层受力特性分析 |
4.3.1 纵桥向受力分析 |
4.3.2 横桥向受力分析 |
4.4 铺装层下面层受力特性分析 |
4.5 铺装层与钢顶板间剪应力分析 |
4.6 铺装层参数影响分析 |
4.6.1 刚性下面层厚度影响分析 |
4.6.2 剪力连接键直径影响分析 |
4.6.3 剪力连接键高度影响分析 |
4.6.4 剪力连接键布置间距影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铺装结构层间抗剪性能研究 |
5.1 轻质混凝土-沥青面层层间抗剪性能研究 |
5.1.1 防水粘结层设置 |
5.1.2 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技术要求 |
5.1.3 轻质混凝土-沥青面层层间抗剪强度试验 |
5.2 轻质混凝土-钢顶板层间抗剪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公路工程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及质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类型与特性 |
1.1 普通沥青混合料 |
1.2 改性沥青混合料 |
1.3 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 |
1.4 改性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 |
2 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核心内容 |
2.1 检测施工作业材料 |
2.2 标准试验 |
2.3 验证试验 |
2.4 抽样试验 |
3 提升公路工程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
3.1 保证热拌沥青混合料材料质量 |
3.2 改善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条件 |
3.3 优化试验检测流程 |
4 结语 |
(4)基于介电模型的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多类反演及其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混合料材料特性及探地雷达研究 |
1.2.2 探地雷达电磁波传播正演模拟 |
1.2.3 介电模型 |
1.2.4 介电特性反演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对介电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2.1 沥青混合料的多相特性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材料与类型 |
2.2.2 试验过程 |
2.3 测试频率对沥青混合料及其单相介电特性的影响分析 |
2.3.1 测试频率对单相介质介电特性的影响 |
2.3.2 测试频率对沥青混合料介电特性的影响 |
2.4 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对其介电特性的影响 |
2.4.1 骨料体积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2.4.2 沥青含量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2.4.3 空隙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常用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的建立 |
3.1 现有经典介电模型概述 |
3.2 经典介电模型适用性检验 |
3.2.1 线性模型(Brown模型)适用性检验 |
3.2.2 均方根模型(CRIM模型)适用性检验 |
3.2.3 立方根模型(Looyenga模型)适用性检验 |
3.2.4 小结 |
3.3 常用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的建立 |
3.3.1 AC-13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介电模型 |
3.3.2 AC-16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介电模型 |
3.3.3 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介电模型 |
3.3.4 SMA-16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介电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的探地雷达电磁波传播正演模拟及模型试验 |
4.1 基于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的探地雷达电磁波传播正演模拟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
4.1.1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
4.1.2 探地雷达电磁波传播正演模拟 |
4.2 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对雷达电磁波回波信号的影响分析 |
4.2.1 骨料体积率对雷达电磁波回波信号的影响 |
4.2.2 沥青体积率对雷达电磁波回波信号的影响 |
4.2.3 空隙率对雷达电磁波回波信号的影响 |
4.3 模型试验 |
4.3.1 试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
4.3.2 探地雷达检测 |
4.3.3 钻芯取样及试件多相体积率测试 |
4.4 正演模型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的多相体积率多类反演 |
5.1 概述 |
5.2 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反演分析的粒子群算法 |
5.2.1 多相体积率反演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及流程 |
5.2.2 算例分析 |
5.3 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反演分析的遗传算法 |
5.3.1 多相体积率反演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及流程 |
5.3.2 算例分析 |
5.4 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反演分析的PSO-GA混合算法 |
5.4.1 PSO-GA混合算法的提出 |
5.4.2 多相体积率反演PSO-GA混合算法基本原理与流程 |
5.4.3 算例分析 |
5.5 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反演分析的BP-PSO联合算法 |
5.5.1 多相体积率反演BP-PSO联合算法基本原理及流程 |
5.5.2 算例分析 |
5.6 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反演分析的BP-GA算法 |
5.6.1 多相体积率反演BP-GA联合算法反演分析流程 |
5.6.2 算例分析 |
5.7 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多类反演方法考评 |
5.7.1 反演精度考评 |
5.7.2 反演效率考评 |
5.8 基于多类反演方法的多相体积率智能反演 |
5.8.1 多相体积率智能反演的提出 |
5.8.2 多相体积率反演智能反演分析流程 |
5.9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 |
6.1 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反演分析多类反演的工程应用 |
6.1.1 多相体积率反演PSO算法工程应用 |
6.1.2 多相体积率反演GA算法工程应用 |
6.1.3 多相体积率反演PSO-GA算法工程应用 |
6.1.4 多相体积率反演BP-PSO联合算法工程应用 |
6.1.5 多相体积率反演BP-GA联合算法工程应用 |
6.1.6 多相体积率智能反演工程应用 |
6.2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个人简历 |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
三、在学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榆林风积沙地区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及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积沙的研究现状 |
1.2.2 路面设计方法及结构类型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榆林地区风积沙的基本特性 |
2.1 依托工程及风积沙取样 |
2.1.1 依托工程 |
2.1.2 风积沙取样 |
2.2 风积沙的基本技术特性 |
2.2.1 风积沙的微观结构特征 |
2.2.2 风积沙的矿物成分及密度 |
2.2.3 风积沙的颗粒组成 |
2.3 风积沙的工程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积沙的稳定技术及材料参数 |
3.1 风积沙的稳定技术 |
3.1.1 原材料 |
3.1.2 水泥稳定风积沙的推荐配合比 |
3.1.3 水泥粉煤灰稳定风积沙的推荐配合比 |
3.2 水泥稳定风积沙的材料参数 |
3.2.1 弯拉强度 |
3.2.2 弹性模量 |
3.2.3 泊松比 |
3.3 水泥粉煤灰稳定风积沙的材料参数 |
3.3.1 弯拉强度 |
3.3.2 弹性模量 |
3.3.3 泊松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的选择 |
4.1 榆林地区自然条件及路面结构类型 |
4.1.1 自然条件 |
4.1.2 路面结构类型调查 |
4.1.3 路面材料供应情况 |
4.2 交通量及交通荷载等级 |
4.2.1 交通量分析 |
4.2.2 交通荷载等级划分 |
4.3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选择 |
4.3.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
4.3.2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选择 |
4.3.3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 |
4.3.4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论证与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面弹性层状体系的验算分析 |
5.1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的路面结构验算方法 |
5.1.1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 |
5.1.2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 |
5.1.3 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 |
5.2 材料参数的确定 |
5.2.1 面层材料参数 |
5.2.2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设计参数 |
5.2.3 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 |
5.3 拟定结构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的验算分析 |
5.3.1 高速、一级公路拟定路面结构的验算分析 |
5.3.2 二级公路拟定路面结构的验算分析 |
5.3.3 三级、四级公路拟定路面结构的验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美国AASHTO法的数值计算分析 |
6.1 设计方法 |
6.2 设计参数的对应关系 |
6.3 计算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推荐路面典型结构及经济效益分析 |
7.1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推荐 |
7.1.1 典型结构设计原则 |
7.1.2 典型结构的推荐 |
7.2 经济效益分析 |
7.2.1 基层经济效益分析 |
7.2.2 底基层经济效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G60湘潭至邵阳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沥青路面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潭邵高速旧沥青路面情况调查 |
2.1 实体工程基本概况 |
2.2 旧沥青路面情况调查 |
2.2.1 旧沥青路面病害检测 |
2.2.2 原路面使用性能预测分析 |
2.3 旧沥青路面处治方案 |
2.3.1 我国常见沥青路面处治方案 |
2.3.2 拟采用沥青路面处治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潭邵大修沥青路面结构方案研究 |
3.1 潭邵大修路面结构方案验算 |
3.1.1 大修工程路面结构验算流程 |
3.1.2 潭邵大修主要路面结构方案 |
3.1.3 潭邵高速交通参数及设计指标 |
3.1.4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 |
3.1.5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 |
3.2 潭邵大修路面结构方案经济性评价 |
3.2.1 各沥青路面结构方案工程造价 |
3.2.2 各沥青路面结构经济评价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潭邵大修路面结构荷载应力分析 |
4.1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可靠性分析 |
4.1.1 有限元模型的基本假设及材料参数 |
4.1.2 原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及验证 |
4.2 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
4.2.1 标准轴载下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
4.2.2 不利状态下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60潭邵高速大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
5.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流程 |
5.1.1 厂拌热再生技术 |
5.2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
5.2.1 配合比设计说明 |
5.2.2 原材料实验 |
5.2.3 AC-20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
5.2.4 AC-20C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试验 |
5.3 施工过程关键技术质量控制 |
5.3.1 RAP中再生沥青质量控制 |
5.3.2 热再生生产设备质量控制 |
5.3.3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 |
5.3.4 热再生AC-20C路面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7)既有沥青路面结构评价与延寿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延寿的可行性分析 |
2.1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概况 |
2.2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力学分析 |
2.2.1 力学分析模型 |
2.2.2 普通公路结构计算与分析 |
2.2.3 高速公路结构计算与分析 |
2.3 路面厚度与使用寿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既有沥青路面综合性能聚类分析 |
3.1 既有沥青路面主要病害调研 |
3.2 路面性能演变的因素分析 |
3.3 沥青路面综合性能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综合检测方法 |
4.1 既有沥青路面厚度检测方法 |
4.1.1 GPR检测路面厚度工作原理 |
4.1.2 WRELAX时延估计算法 |
4.1.3 实验结果与验证 |
4.2 沥青路面结构状况综合检测方法 |
4.2.1 路面常用检测方法 |
4.2.2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检测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况分类评价标准 |
5.1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况评价指标 |
5.1.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理念 |
5.1.2 国内外结构评价指标分析 |
5.1.3 沥青路面结构状况评价指标 |
5.2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况分类评价标准 |
5.2.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状态划分标准 |
5.2.2 既有路面结构状态评价标准 |
5.3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况检评与分类处治流程 |
5.3.1 沥青路面结构状况检测流程 |
5.3.2 既有沥青路面分类处治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既有沥青路面延寿设计方法研究 |
6.1 半刚性基层非线性疲劳损伤分析 |
6.2 基于安定理论的沥青加铺层设计 |
6.3 既有沥青路面延寿设计方法 |
6.4 既有路面延寿设计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PG82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和技术指标控制 |
2.1 沥青PG分级 |
2.2 PG82改性沥青技术控制指标的确定 |
2.2.1 常规指标确定 |
2.2.2 推荐PG82改性沥青控制指标 |
2.3 PG82SBS改性沥青性能原材料选择 |
2.3.1 SBS改性沥青效果与基质沥青的关系 |
2.3.2 SBS改性剂掺量的确定 |
2.3.3 稳定剂的选用 |
2.4 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及技术指标控制措施 |
2.4.1 设备的选用 |
2.4.2 改性沥青生产中对于温度的控制 |
2.4.3 改性沥青成品的贮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配合比设计 |
3.1 沥青路面上面层配合比设计简介 |
3.2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
3.2.1 原材料数据技术指标 |
3.2.2 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的确定 |
3.2.3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
3.2.4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3.2.5 沥青混合料的检验 |
3.2.6 室内配合比设计结论 |
3.3 PG82改性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 |
3.3.1 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 |
3.3.2 确定各热料仓的矿料比例 |
3.3.3 生产配合比室内拌和马歇尔试验 |
3.3.4 配合比设计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 |
4.1 施工概述 |
4.1.1 施工部位及时间 |
4.1.2 施工采用的配合比 |
4.2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技术 |
4.2.1 上面层施工工艺流程 |
4.2.2 拌合 |
4.2.3 运输与卸料 |
4.2.4 摊铺 |
4.2.5 碾压 |
4.2.6 接缝处理 |
4.2.7 交通管制 |
4.2.8 质量检验标准 |
4.2.9 施工机械配置 |
4.3 试验路施工过程中质量抽检 |
4.3.1 施工温度 |
4.3.2 矿料级配 |
4.3.3 沥青用量 |
4.3.4 马歇尔试验 |
4.3.5 车辙试验 |
4.4 施工后路面性能检测 |
4.4.1 压实度、厚度检测 |
4.4.2 平整度检测 |
4.4.3 渗水系数 |
4.4.4 弯沉检测 |
4.4.5 构造深度 |
4.5 试验段取得的施工参数 |
4.5.1 确定配合比 |
4.5.2 确定拌合站 |
4.5.3 确定运输车辆 |
4.5.4 确定松铺系数 |
4.5.5 确定摊铺工艺 |
4.5.6 混合料温度控制及碾压组合 |
4.6 施工保障措施 |
4.6.1 质量保证措施 |
4.6.2 安全保证措施 |
4.6.3 环保与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研究与探讨 |
5.1 仪器与试验准备 |
5.1.1 加载设备 |
5.1.2 贯入压头 |
5.2 步骤与方法 |
5.2.1 试件准备 |
5.2.2 试验步骤 |
5.3 数据处理 |
5.4 非标准试件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G82沥青混合料在信茂高速公路的应用 |
6.1 项目背景 |
6.1.1 工程概况及特点 |
6.1.2 工程数量 |
6.2 技术突破 |
6.2.1 PG82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和技术指标控制 |
6.2.2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确定 |
6.2.3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控制 |
6.2.4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研究与探讨 |
6.3 目前已产生的效益 |
6.3.1 经济效益分析 |
6.3.2 社会效益分析 |
6.4 应用前景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橡胶沥青在SMA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橡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 |
1.1 集料的要求 |
1.1.1 粗集料 |
1.1.2 细集料 |
1.1.3 填料 |
1.2 级配的设计 |
1.2.1 橡胶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类型 |
1.2.2 橡胶沥青混合料骨架型结构判据 |
2 橡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性能检测 |
2.1 高温性能研究 |
2.2 低温性能研究 |
2.3 水稳定性研究 |
3 橡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
3.1 混合料拌制 |
3.2 混合料运输 |
3.3 混合料摊铺 |
3.4 混合料压实施工 |
(10)大型钢桥桥面铺装高黏沥青及混合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铺装层材料 |
1.2.2 砂粒式SMA |
1.2.3 高黏沥青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桥面铺装层高黏性改性沥青的研究 |
2.1 室内制备高黏改性沥青 |
2.1.1 原材料 |
2.1.2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
2.1.3 制备工艺的确定 |
2.1.4 正交试验 |
2.1.5 高黏沥青配方设计 |
2.2 微观特性分析 |
2.2.1 红外光谱分析 |
2.2.2 荧光显微镜 |
2.3 高黏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
2.3.1 沥青高温性能的研究 |
2.3.2 沥青低温性能的研究 |
2.3.3 沥青疲劳性能的研究 |
2.3.4 沥青稳定性能的研究 |
2.4 本章小节 |
3 桥面铺装层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研究 |
3.1 高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1 材料 |
3.1.2 配合比设计 |
3.2 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1 材料 |
3.2.2 配合比设计 |
3.3 高温性能 |
3.3.1 车辙形成机理 |
3.3.2 车辙试验记录 |
3.4 低温性能 |
3.4.1 混合料低温病害产生机理 |
3.4.2 低温弯曲试验记录 |
3.5 水稳定性 |
3.5.1 粘附理论 |
3.5.2 试验比选 |
3.5.3 冻融劈裂试验记录 |
3.6 疲劳性能 |
3.6.1 四点梁弯曲试验过程 |
3.6.2 四点梁疲劳试验记录 |
3.7 力学性能——动态模量 |
3.7.1 动态模量试验记录 |
3.7.2 动态模量主曲线确定 |
3.8 力学性能——抗剪强度 |
3.8.1 抗剪强度试验 |
3.8.2 抗剪强度试验记录 |
3.9 本章小节 |
4 桥面粘结层高黏改性沥青的研究 |
4.1 粘结层高黏改性沥青的研发 |
4.1.1 研发路线 |
4.1.2 粘结层沥青的研发 |
4.2 粘结层沥青洒布用量的确定 |
4.2.1 拉拔试验 |
4.2.2 抗剪试验 |
4.2.3 最佳洒布量确定 |
4.3 不同粘结层材料性能对比 |
4.3.1 拉拔、剪切试验对比 |
4.3.2 冻融抗剪试验对比 |
4.3.3 抗剪疲劳试验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节 |
5 高黏沥青铺装技术与应用 |
5.1 原材料性质 |
5.2 铺装层混合料配合比 |
5.3 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 |
5.3.1 桥面铺装结构方案 |
5.3.2 病害面积开挖维修 |
5.3.3 桥面处理 |
5.3.4 粘结层洒布 |
5.3.5 铺装层摊铺 |
5.3.6 混合料的压实和成型 |
5.3.7 开放交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D]. 马宝君. 长安大学, 2020(06)
- [2]钢箱梁桥面高性能铺装层试验研究[D]. 王成.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3]公路工程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及质量管理[J]. 康玉芳. 交通世界, 2020(19)
- [4]基于介电模型的沥青混合料多相体积率多类反演及其工程应用[D]. 李松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5]榆林风积沙地区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及数值分析[D]. 屈丹娜. 长安大学, 2020(08)
- [6]G60湘潭至邵阳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 李健乐.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7]既有沥青路面结构评价与延寿设计方法研究[D]. 宋波.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8]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D]. 刘明光.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橡胶沥青在SMA中的应用研究[J]. 陈梅干.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6(24)
- [10]大型钢桥桥面铺装高黏沥青及混合料的研究[D]. 王玉恒.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标签:沥青混合料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配合比论文;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论文; 路面结构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