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尿道炎187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威[1](2021)在《滋肾通关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占前列腺炎的90%,该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病程长,严重影响身体及精神健康,给患者带来较重经济负担。根据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下尿路症状及盆腔疼痛,结合其肾虚为本,湿热瘀互结下焦的基本病机,以滋肾通关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因此,本研究选取滋肾通关方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滋肾通关方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探讨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并探索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减缓其向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转化进展的作用。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和WanFang Data数据库建库之日至2020年10月1日关于滋肾通关法相关补肾活血利湿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其有效性。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滋肾通关法代表方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靶点,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等药物靶点数据库,筛选滋肾通关方有效成分,构建滋肾通关方成分—靶点网络,利用CTD、PharmGKB、GAD等疾病靶点数据库,构建慢性前列腺炎疾病—靶点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平台构建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该网络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对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得到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能作用的信号通路。基于网络药理学揭示的滋肾通关方可能作用信号通路,开展滋肾通关方干预自身免疫性模型大鼠的基础实验研究,以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动物模型采用同时注射百白破疫苗和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与弗氏完全佐剂混悬液,造模时间为4周。模型大鼠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滋肾通关方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滋肾通关方及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水溶液,持续给药35天。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 IL-1β、IL-6、IL-10、TNF-α 表达,前列腺组织 IL-1β、IL-6、IL-8、IL-10、TNF-α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JAK2、p-JAK2、STAT3、p-STAT3 蛋白表达量,RT-PCR 法检测大鼠 IL6mRNA、JAK2mRNA、STAT3mRNA 表达。结果:1.对纳入25篇文献进行分析,补肾活血利湿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优于常规西药。对25篇文献中使用频次较高中药分析得知:滋补肾阴药多于温补肾阳药,体现阴中求阳,少火生气之意;利湿、清热、活血药并重,体现湿热瘀同治理念。2.滋肾通关方有168种成分,可作用于226个靶点基因,慢性前列腺炎共计26414个疾病靶点,其中109个靶点与滋肾通关方作用靶点重合。将药物和疾病的交互基因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分析,TOP5的作用蛋白分别是IL-6、EGFR、VEGFA、CCND1、AR,提示滋肾通关方有可能干预前列腺炎-癌病变。3.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形态学,结果表明滋肾通关法指导下的滋肾通关方可能减轻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并减缓平滑肌和胶原纤维化过程。滋肾通关方各剂量组均可下调大鼠血清组织IL-1β、IL-6、IL-10、TNF-α的表达(P<0.01),均可下调前列腺组织中IL-1β、IL-6、IL-8、TNF-α的表达(P<0.01)。低剂量组滋肾通关方可下调前列腺组织中IL-10表达,中剂量组滋肾通关方调控前列腺组织中IL-10表达不显着(P>0.05),高剂量组滋肾通关方可上调IL-10表达(P<0.01)。滋肾通关方各剂量组均可下调前列腺组织p-JAK2表达,存在显着差异(P<0.01),但调控JAK2、STAT3、p-STAT3表达未见显着差异(P>0.05),可下调 IL-6 mRNA、JAK2 mRNA、STAT3 mRNA 表达(P<0.01)。结论:滋肾通关方可下调大鼠体内IL-1β、IL-6、IL-8、TNF-α的表达,双向调节IL-10表达。滋肾通关方可能通过下调IL-6表达,从而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上JAK2 mRNA、STAT3 mRNA表达,以及p-JAK2表达来改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减轻间质内炎细胞浸润,并减缓平滑肌和胶原纤维化过程,从而逆转慢性前列腺炎的进展过程。提示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表达及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实现的。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同时,可能减缓其向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待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
黄胜[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分析杨文涛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剂,整理、挖掘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和新方,为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用药参考。方法:1.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病例,分析和总结导师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2.将筛选出的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导师杨文涛教授在门诊治疗过慢性列腺炎患者154例,完整有效处方268首。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V3.0)软件临床信息采集系统中录入患者病历信息,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分析”功能,对处方中的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分类进行统计,并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法方法、k均值算法+模拟回归算法挖掘常用药物组合、配伍规律、潜在新方等,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纳入154例CP患者发病多以中青年为主,以湿热瘀滞证、湿热蕴结证多见。2.纳入的268首处方中共使用161味中药,四气以寒温平性药为主;五味甘苦辛味药为主;归经肝肾经脾经最多;治疗药物功效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为主。3.对161味中药进行频次统计,使用频次在40次以上且居前15位的中药分别是茯苓、萆薢、石菖蒲、黄芪、车前子、蒲公英、生地黄、马鞭草、薏苡仁、菟丝子、牡丹皮、桂枝、泽泻、甘草、续断。4.基于关联规则排在前5的组合分别是“泽泻->茯苓”“石菖蒲,车前子->茯苓”“萆薢,石菖蒲,车前子->茯苓”“萆薢,车前子->茯苓”“茯苓,石菖蒲,车前子->萆薢”。5.基于聚类分析时,挖掘出5个核心组方,分别是(1)萆薢、石菖蒲、茯苓、车前子、泽泻、菟丝子;(2)白芍、黄芪、甘草、桂枝、石菖蒲、牡蛎;(3)生地黄、牡丹皮、马鞭草、茯苓、薏苡仁、黄芪;(4)茯苓、桂枝、甘草、厚朴、续断、砂仁;(5)红花、夏枯草、路路通、牡丹皮、地龙、车前子。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数据挖掘导师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得出了较全面科学的统计结果。数据挖掘结果展现了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色,对推动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弥补总结导师临床用药经验缺乏临床数据支持的不足。
李宇栋[3](2021)在《北京市混合痔患者慢性前列腺炎患病情况及化痔栓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合痔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肛肠疾病,占全部肛肠疾病的98%。肛管、直肠和前列腺在解剖位置、微循环、生理病理之间相互影响且有密切联系,在临床上许多混合痔患者合并有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尿道灼热、射精疼痛、下腹坠胀疼痛等慢性前列腺炎的表现,并且可能具有随着混合痔病程延长、病情加重,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也随之加重的趋势,同时,很多混合痔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北京市混合痔患者慢性前列腺炎患病情况调查目的:明确慢性前列腺炎在各期混合痔患者中的发病率,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与混合痔有无关联,分别探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混合痔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规律,对混合痔和慢性前列腺炎的一些诱因进行研究,明确混合痔、慢性前列腺炎同患人群的焦虑、抑郁情况,最后明确混合痔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证型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为肛肠科、男科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以经过方法学专家论证的问卷形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医生需要填写5个客观问题,患者需要填写4部分问卷。结果:1217例混合痔患者中,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571例,整体患病率46.92%。(1)患者基本信息:根据年龄分布、户籍及医保情况、常住行政区划、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身高、体重及BMI、吸烟及饮酒情况、混合痔诱因、慢性前列腺炎危险因素、劳动或体育锻炼情况、对治疗混合痔是否有信心及焦虑抑郁评分相关情况进行是否患有前列腺炎的患者例数和比例的数据统计结果;(2)基于NIH-CPSI评分的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情况:根据1217例混合痔患者NIH-CPSI评分情况、混合痔分期的NIH-CPSI评分情况进行是否患有前列腺炎的患者例数和比例的数据统计结果;(3)根据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调查结果分别进行是否患有前列腺炎的患者例数和比例的数据统计结果;(4)医生填写部分的结果:根据北京市混合痔患者的症状分布、首次就诊的混合痔分期、前列腺质地、混合痔合并与不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中医证素分析、混合痔病程长短与慢性前列腺炎患病及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分类数据统计的结果。结论:(1)混合痔和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户籍及医保因素、长期居住的北京行政区划、不同民族对混合痔患者的慢性前列腺炎患病没有影响。(2)离异人群比已婚人群和未婚人群更容易罹患慢性前列腺炎。混合痔患者学历越高,则慢性前列腺炎的患病率越高。公务员群体和商务人员更容易罹患慢性前列腺炎,而第三产业服务人员则更不容易罹患慢性前列腺炎。超重、吸烟、饮酒会导致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且烟龄越长或饮酒频率越高,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则越高。混合痔最可能诱因的前四位分别是:便秘或排便时间长、久坐久立、喝水及吃蔬菜水果少、精神压力大及工作紧张;慢性前列腺炎危险因素前四位分别是:无节制性生活、频繁手淫、常穿紧身裤和长时间憋尿,焦虑的心理状态排在第五位。很少、从不劳动或体育锻炼是慢性前列腺炎的诱因,患者对治疗混合痔是否有信心,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患病没有影响,但对治疗混合痔有信心的患者其焦虑和抑郁的情况明显好于没有信心的患者。(3)即使在混合痔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的患病率较高,但轻、中度患者占绝大多数,严重的患者并不多。随着混合痔分期的增加,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会逐渐加重。(4)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抑郁的心理状态是慢性前列腺炎患病的重要诱因,而且,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越重,患者的焦虑障碍和抑郁程度就越重;同时,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倾向越高,其患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能就越大。(5)痔核脱出的混合痔患者更不容易罹患慢性前列腺炎,而肛门瘙痒、流分泌物、排便不净感、大便疼痛和其他症状的混合痔患者更容易患慢性前列腺炎。(6)混合痔分期越高,则患慢性前列腺炎的几率越大,Ⅳ期内痔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的诱因。(7)前列腺质地正常和饱满的患者,其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最轻,患病率也最低。前列腺质地变平、硬度增大、体积减小、结节、压痛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这些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也较重。(8)未患慢性前列腺炎的混合痔患者中其主要病位证素是脾、肾,气滞和血瘀是其主要实性证素,气虚和阴虚是其主要虚性证素;患慢性前列腺炎的混合痔患者中主要的病位证素是肾、肝,气滞和湿热是其主要实性证素,阳虚和阴虚是其主要虚性证素。(9)混合痔病程的延长是患慢性前列腺炎的危险因素。(10)两种甚至更多的盆底疾病兼夹出现,其病机主要集中在气滞血瘀和湿热毒郁两个方面,不通则痛的“瘀”和湿热蕴结酿生的“毒”是其局部病机、实性病机的终点,故此我们提出“盆底瘀毒”学说,在中医药辨治这类疾病上发挥特色优势。化痔栓治疗湿热下注型Ⅱ期内痔合并慢性前列腺炎68例疗效观察目的:通过外用药物治疗内痔,观察内痔改善对合并的慢性前列腺炎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5日-2020年12月15日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湿热下注型Ⅱ期内痔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8例,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应用化痔栓治疗1、2、4周后分别评价该人群的内痔疗效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在治疗前和4周治疗完成后分别评价EPS化验结果评分,并比较前列腺液中WBC及卵磷脂小体计数结果。结果:化痔栓使用1周后,患者便血量减少、便血频率降低,内痔症状改善,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时慢性前列腺炎重度症状患者明显减少,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化痔栓使用2周后,便血量和频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此时慢性前列腺炎中度、重度症状患者比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化痔栓使用4周后,内痔的总有效率为94.1%,慢性前列腺炎中度症状患者仅占14.7%,无重度症状患者。治疗前后的EPS化验结果评分、前列腺液中WBC及卵磷脂小体计数均明显好转,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内痔及合并慢性前列腺炎二者呈平行好转。结论:化痔栓在改善内痔症状同时能减轻其合并的慢性前列腺炎严重程度,说明慢性前列腺炎的严重程度与内痔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存在内在联系。这为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思路。
丁浩[4](2021)在《益肾通淋针法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应用益肾通淋针法联合中成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评价其临床疗效,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针刺方法与依据。方法:选取在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及泌尿外科就诊的6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益肾通淋针法联合中成药组)和对照组(中成药组)各30例,两组患者按设定的治疗方案规律治疗4周。观察并记录前后NIH-CPSI总分、中医证候评分、简明生活质量(SF-12)评分,并对各量表评分做组内和组间同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基线情况(1)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2)各项评分在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2.临床观察结果(1)两组患者在改善NIH-CPSI总体评分、简明生活质量评分(SF-12)和中医证候评分上,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内比较,在改善NIH-CPSI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上皆有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改善NIH-CPSI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经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更显着(P<0.01)。(4)观察组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53.3%;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6.7%,观察组总有效率(53.3%)明显高于对照组(16.7%)。结论:益肾通淋针法联合中成药与单独口服中成药治疗均可改善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症状,但前者改善明显,特别是在提高生活质量上,得出该针法治疗本病疗效明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孔罗巍[5](2020)在《昆明地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证候学与体质学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门诊对昆明地区1840岁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患者的临床调查,探索该病的中医证候、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泌尿男科门诊就诊的昆明本地居民,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发放《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候及体质类型调查表》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表,对符合入选标准的400名病例患者进行调研,将收集好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判断患者体质与证候类型,分析患者证型与体质分布规律;运用SPSS20.0 for Windows对数据进行构成比、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从证候总体类型来看,400例CP患者有单一证型和复合证型,复合证型的比例67.75%,其中湿热下注证兼气滞血瘀证最多186例(46.50%);从单一证型来看,实证居多,虚证少,湿热下注证175例(43.75%),气滞血瘀证146例(36.5%),阴虚火旺证34(8.50%),肾阳虚损证45例(11.25%)。400例CP患者9种体质类型均有分布,平和质仅43例,占10.75%,偏颇质有357例,占89.25%;偏颇质中以湿热质86例(21.50%),气郁质70例(17.50%),血瘀质55例(13.75%)最为常见,其次是阴虚质35例(8.75%),痰湿质33例(8.25%),气虚质32例(8.00%),阳虚质30例(7.50%),特禀质16例(4.00%);CP中医各体质的四个证型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特禀质多见湿热下注证;气郁质、血瘀质常见气滞血瘀证;平和质以湿热下注证多见,也与气滞血瘀证关系密切;阴虚质常见阴虚火旺证和湿热下注证;阳虚质以肾阳虚损证多见。结论:昆明地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证型以复合证型、实证为主,体质与中医证型存在密切关系,对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候的易感性和倾向性具有重要影响,从调整体质入手,辨体辨证辨病相结合,为慢性前列腺炎及其他男科常见的难治性、易复发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方向和一定的理论支撑。
杨蓉,胥艳[6](2014)在《小金胶囊治疗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分析小金胶囊对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顺序纳入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肾内科及泌尿外科诊疗的男性尿道炎后综合症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抗菌药物以及α-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治疗组7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金胶囊,均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采取经尿道微波热疗、尿道药物灌注、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结果:150例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患者前列腺液检查以及病原体分析,59例磷脂小体减少的患者,占39.33%;65例白细胞阳性患者,占43.33%;细菌学检测阳性患者15例,占10.00%;支原体抗原阳性患者例4例,占2.66%;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占4.67%,所选患者前列腺检测结果中,慢性无菌前列腺炎患者70例(46.67%);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32例(21.33%);前列腺痛18例(12.00%);性病神经症患者30例(20.00%),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且临床的表现较多。通过前列腺液的检查,并根据细菌学标准进行检测,采取小金胶囊及尿道微波热疗,尿道药物灌注,抗菌消炎药以及α-受体阻滞剂等综合治疗,其治疗的效果较佳,具有推广的意义。
俞金水[7](2014)在《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136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136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泌尿外科诊疗的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患者136例,从一般资料、检测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136例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患者前列腺液检查以及病原体分析,51例磷脂小体减少,占37.50%;46例白细胞阳性,占33.82%;细菌学检测阳性19例,占13.97%;支原体抗原阳性7例,占5.15%;13例支原体培养阳性,占9.56%。所选患者前列腺检测结果中,慢性无菌前列腺炎69例(50.74%),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30例(22.06%),前列腺痛14例(10.29%),性病神经症23例(16.91%)。综合治疗后,痊愈47例(34.56%),有效72例(52.94%),无效17例(12.50%),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7.50%。结论: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且临床的表现较多。通过前列腺液的检查,并根据细菌学标准进行检测,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其治疗的效果较佳,具有推广意义。
杨雨曼[8](2013)在《龙胆泻肝汤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对197名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简称BV)病例进行临床治疗,在治疗前后对各种临床症状的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加减龙胆泻肝汤内服联合甲硝唑外用治疗湿热下注型BV的综合疗效,为BV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1995例病例的BV患病率、影响BV的相关因素,从其中随机抽取197例湿热下注型BV病例采用双盲法进行临床治疗及疗效分析。197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109例,对照组88例,实验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加甲硝唑泡腾片阴道纳药,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内服加甲硝唑泡腾片阴道纳药,均10天为一疗程;疗效分析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SAS)、Amsel法联合Nugent评分法分析治疗前后各种临床症状的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临床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96.33%,有效率为100%,30天内复发率为0.95%,90天内复发率为3.81%;对照组治愈率为85.22%,有效率为93.18%,30天内复发率为12.00%,90天内复发率为25.33%,两组均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主要症状阴部疼痛、带下量、色、味和质的治疗疗效、次要症状口苦且腻、纳谷不运、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的治疗疗效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意义(P﹤0.05),次要症状尿黄、尿急尿痛尿频、接触痛的治疗疗效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均值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SAS均值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意义(P﹤0.05)。2.实验室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清洁度、Nugent评分、pH均值、乳酸杆菌、加德纳菌及类杆菌、动杆菌的菌群密度比较统计学上无显着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组间组内比较均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意义(P﹤0.05);治疗前线索细胞上吸附的球杆菌(加德纳菌为主)和弯曲杆菌(动弯杆菌)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意义(P﹤0.05),治疗后均未查到线索细胞。结论:细菌性阴道病(BV)的患病率与病例的年龄、所受的教育程度、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焦虑程度等多种流行病学因素有关;加减龙胆泻肝汤内服联合甲硝唑阴道局部外用治疗湿热下注型BV具有促进阴道优势菌乳酸菌恢复的作用,与单一使用甲硝唑外用相比较,治愈率高,有效率高,对湿热下注型BV的临床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均有改善作用,预后复发率低,对病例的焦虑症状有显着减轻作用,对病例的阴道微生态有明显改善作用,能促进优势菌乳酸杆菌恢复优势地位,使阴道恢复健康。
胡叶成,莫俏峰[9](2013)在《热淋清联合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治疗儿童期尿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热淋清颗粒联合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治疗儿童期尿道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7例尿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及对照组92例。治疗组用热淋清联合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治疗,对照组用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治疗,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8%和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耐受并坚持治疗,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热淋清联合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治疗儿童期尿道炎优于单用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治疗,且热淋清的口感好,方便服用,且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王万春[10](2012)在《解毒活血汤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疗效观察及对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IL-8、IL-10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观察解毒活血汤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前列腺液中TNF-α、IL-8、IL-10及WBC的影响,探求中医药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并提供实验依据。2.观察解毒活血汤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 IL-8、IL-10的影响。[方法]1.临床观察:按就诊顺序纳入80名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解毒活血汤组)和对照组(舍尼通组),每组40人。治疗组以解毒活血汤口服,每次1袋(150ml),日2次,早晚分服。对照组予以舍尼通片,每次1片,日2次,早晚分服。两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受试前后均使用NIH-CPSI表进行症状评分和中医证侯症状评分。在受试前后,分别收集患者的前列腺液保存。所有受试者临床治疗前后使用EL ISA法检测前列腺液中的TNF-α、IL-8、IL-10含量。2.动物实验:从4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30只,去势后,经皮下多点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造成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剩余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组)。造模成功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再随机分成模型组、舍尼通组、解毒活血汤组。解毒活血汤组给药量为1g/kg·d(即4ml/d),舍尼通组给药量为0.025mg/kg·d(即4ml/d),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蒸馏水。以上各组均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30d。治疗结束后将各组大鼠称重后处死。取前列腺组织,观察其病理改变,用ELISA法测定前列腺组织匀浆TNF-α、IL-8、IL-10的含量。[结果]1.临床研究:①解毒活血汤能有效治疗ⅢA型CPPS,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NIH-SCPI积分,能明显改善中医证侯症状积分,能够明显降低EPS中WBC含量。②解毒活血汤能够明显降低患者EPS中TNF-α、IL-8的水平。它对ⅢA型CPPS患者的局部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③EPS中TNF-α、IL-8、IL-10的含量与NIH-CPSI中疼痛症状积分呈正相关(p<0.05)。2.动物实验:①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现为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其前列腺腺体普遍与周围组织粘连,腺体呈暗红色或棕黄色,质稍硬。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间质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前列腺上皮破坏、萎缩及脱落,前列腺管壁的增生或破坏。对前列腺病理切片的分级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造模成功。②解毒活血汤组大鼠前列腺上皮组织基本恢复正常,管壁结构完整,间质水肿消失。病理分级统计结果显示解毒活血汤组及舍尼通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③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IL-8的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1);解毒活血汤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L-8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IL-10的水平较模型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1.解毒活血汤能有效治疗ⅢA型CPPS,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NIH-SCPI积分,能明显改善中医证侯症状积分,能够明显降低EPS中WBC含量,消除炎症,减轻患者的病痛,是目前值得提倡的治疗方法和临证思维方法。2.ⅢA型CPPS,疼痛症状积分与细胞因子TNF-α、IL-8、IL-10呈正相关,可作为ⅢA型CPPS病情和治疗效果制定的主要参考指标。3.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8、IL-10水平升高,说明细胞因子参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过程,通过对其调节,能够达到减轻或消除前列腺组织炎症反应,达到治疗作用。4.解毒活血汤能够减轻或消除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炎症反应,修复其破坏的组织结构,对前列腺组织起到明显保护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5.解毒活血汤能够降低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内促炎性因子TNF-α、 IL-8的水平,从而减轻前列腺组织炎症反应的程度。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尿道炎18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尿道炎187例(论文提纲范文)
(1)滋肾通关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滋肾通关法相关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前列腺解剖特点 |
3.2 调节机体自身免疫能力 |
3.3 纳入文献高频中药分析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滋肾通关方有效成分虚拟筛选 |
1.2 滋肾通关方潜在作用靶点构建 |
1.3 慢性前列腺炎靶点网络构建 |
1.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构建与合并 |
1.5 基本本体功能富集分析(GO富集分析) |
1.6 核心靶点网络的KEGG通路分析 |
2 结果 |
2.1 滋肾通关方有效成分虚拟筛选 |
2.2 活性成分靶点收集结果 |
2.3 疾病靶点收集结果 |
2.4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
2.5 GO富集分析 |
3 讨论 |
3.1 调控IL-6炎症因子表达 |
3.2 干预前列腺炎-癌病变进展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 |
实验一 滋肾通关方对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造模方法 |
3 给药方法 |
4 实验取材 |
5 HE染色、Masson染色切片制备 |
6 实验结果 |
实验二 滋肾通关方对调控大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1 对大鼠血清IL-1 β/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
2 对前列腺组织IL-1β/IL-6/IL-8/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
实验三 滋肾通关方对IL-6/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实验四 滋肾通关方对IL-6/JAK2/STAT3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1 滋肾通关法建立 |
2 慢性前列腺炎与免疫调节 |
2.1 前列腺疾病与免疫功能 |
2.2 自身免疫性CP大鼠模型构建 |
2.3 中医学肾与免疫功能相关性 |
2.4 湿瘀与免疫功能相关性 |
2.5 滋肾通关方对前列腺炎性反应与胶原纤维化的作用 |
2.6 滋肾通关方调节免疫功能 |
3 滋肾通关方干预前列腺炎-增生-癌疾病进展 |
3.1 前期研究表明滋肾通关解毒法可降低PSA |
3.2 滋肾通关方可能抑制EMT过程 |
3.3 滋肾通关方调控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2)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1.2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研究 |
1.3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证型 |
1.4 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
1.5 总结与展望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2.1 慢性前列腺炎定义及分类 |
2.2 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研究 |
2.3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的研究 |
2.4 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 |
2.5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
2.6 总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对象来源 |
2.2 疾病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
2.3 门诊病历收集、录入及分析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年龄统计 |
3.2 证型统计 |
3.3 症状统计 |
3.4 性味归经统计分析 |
3.5 药物频次统计及类别分析 |
3.6 高频中药统计分析 |
3.7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结果 |
3.8 聚类分析及核心方挖掘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常见证型、症状分析 |
3 用药经验分析 |
3.1 性味归经分析 |
3.2 药物功效分析 |
3.3 高频用药分析 |
3.4 组方规律分析 |
4 聚类及新方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英文词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北京市混合痔患者慢性前列腺炎患病情况及化痔栓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1 痔病及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研究进展 |
1.1 痔病病因学研究进展 |
1.2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研究进展 |
2 痔病及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病因病机探析 |
2.1 痔病中医病因病机探析 |
2.2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病因病机探析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北京市混合痔患者慢性前列腺炎患病情况调查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1217例混合痔患者基本信息 |
2.2 基于NIH-CPSI评分的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情况 |
2.3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调查结果 |
2.4 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调查结果 |
2.5 医生填写部分的结果 |
3 讨论 |
3.1 1217例混合痔患者基本信息调查讨论 |
3.2 基于NIH-CPSI的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情况 |
3.3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调查结果 |
3.4 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调查结果 |
3.5 医生填写部分的结果 |
4 结论 |
4.1 混合痔患者基本信息和慢性前列腺炎患病的关系 |
4.2 基于NIH-CPSI的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情况 |
4.3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调查结果 |
4.4 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调查结果 |
4.5 医生填写部分的结论 |
4.6 “盆底瘀毒”学说的提出与临床实践 |
第二章 化痔栓治疗湿热下注型Ⅱ期内痔合并慢性前列腺炎68例疗效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
1.6 治疗方法 |
1.7 观察指标 |
1.8 疗效标准 |
1.9 统计学方法 |
1.10 样本量计算 |
2 结果 |
2.1 基线资料 |
2.2 治疗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北京市混合痔患者慢性前列腺炎患病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问卷调查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临床研究患者知情同意书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益肾通淋针法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认识 |
1.1 中医对前列腺及前列腺炎认识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1.4 小结 |
2. 慢性前列腺炎西医研究 |
2.1 前列腺炎定义及流行病学 |
2.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分类 |
2.3 前列腺炎的诊断 |
2.4 前列腺炎的病因 |
2.5 前列腺炎的治疗 |
2.6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试验病例的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疗效评估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3.2 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
3.3 临床观察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益肾通淋针法联合中成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
2. Ⅲ型前列腺炎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3. 益肾通淋针法的定义 |
4. 益肾通淋针法的组成 |
5. 结合现代医学的思考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缩略词 |
附录二 临床疗效评定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昆明地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证候学与体质学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布规律 |
2 主诉 |
3 现病史 |
4 性生活情况 |
5 证候类型分布情况 |
6 中医体质与证型 |
结果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 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研究 |
综述二 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及体质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候及体质类型调查表》 |
致谢 |
(6)小金胶囊治疗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检查的方法 |
1.2.2 治疗的方法 |
1.3 疗效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治疗的疗效情况 |
3 讨论 |
(7)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13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方法 |
1.3.1 检查方法 |
1.3.2 治疗方法 |
1.4 疗效评价标准 |
2 结果 |
2.1 前列腺液检查与病原体分析情况 |
2.2 前列腺液的检测结果 |
2.3 治疗效果 |
3 讨论 |
(8)龙胆泻肝汤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药物、试剂、仪器 |
3. 测量量表 |
4. 方法 |
5. 诊断标准 |
结果 |
1. 1995 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结果 |
2. 影响细菌性阴道病(BV)的各因素调查结果 |
3. 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统计 |
4. 两组湿热下注型 BV 病例的基本信息统计 |
5. 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6. 两组药物对病例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的疗效比较 |
7. 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比较 |
8. 预后复发率比较 |
9. 实验室检测结果 |
结论 |
讨论 |
一、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分析 |
二、当前国内外细菌性阴道病的患病情况比较 |
三、当前 BV 的治疗情况 |
四、龙胆泻肝汤组方特点及治疗湿热下注型 BV 的机理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9)热淋清联合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治疗儿童期尿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10)解毒活血汤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疗效观察及对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IL-8、IL-10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试验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试验结果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ⅢA型CPPS的认识 |
2 免疫因素在ⅢA型CPPS西医发病机制中占有更重要地位 |
3 解毒活血汤治疗ⅢA型CPPS的作用机理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各组实验大鼠一般形态学观察 |
2 各组实验大鼠前列腺湿重、体重比 |
3 显微镜下观察 |
4 解毒活血汤对CPPS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中TNF-α水平的影响 |
5 解毒活血汤对CPPS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中IL-8水平的影响 |
6 解毒活血汤对CPPS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中IL-10水平的影响 |
讨论 |
1 造模方法的选择 |
2 解毒活血汤对实验性CPPS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的影响 |
3 解毒活血汤对TNF-α、IL-8、IL-10的调节作用 |
结论 |
课题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附录一:解毒活血汤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临床验证 |
附录二: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论着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尿道炎18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滋肾通关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D]. 陈志威.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D]. 黄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北京市混合痔患者慢性前列腺炎患病情况及化痔栓治疗的研究[D]. 李宇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益肾通淋针法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D]. 丁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昆明地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证候学与体质学分布规律研究[D]. 孔罗巍.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小金胶囊治疗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疗效研究[J]. 杨蓉,胥艳. 中国医药导刊, 2014(04)
- [7]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136例分析[J]. 俞金水. 中外医学研究, 2014(05)
- [8]龙胆泻肝汤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D]. 杨雨曼. 苏州大学, 2013(01)
- [9]热淋清联合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治疗儿童期尿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胡叶成,莫俏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16)
- [10]解毒活血汤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疗效观察及对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IL-8、IL-10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万春.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08)
标签:前列腺增大的原因论文; 慢性前列腺炎论文; 男性尿道炎症状论文; 前列腺炎症状论文; 活血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