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实时并行信号处理的程序库及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张其宝[1](2021)在《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技术以及云服务器的发展,远程监控终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其中以工业生产制造最具代表性。工业远程监控终端主要实现工业现场的数据采集、数据上传、设备控制、远程告警等功能,现有的远程监控终端仅限于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无法对设备运行环境与操作人员进行实时性地可视化监测。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实现了可视化监测与传统的依靠数据传输测控的有机结合。该终端分为可视化子系统与工控接口子系统两个部分:(1)可视化子系统负责实现监控终端的可视化功能,可视化子系统以Zynq-7000So C FPGA为主控,嵌入了Linux操作系统。该子系统通过USB接口接收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流,进行视频编码后将文件保存至本地存储器;通过SPI通信接口控制工控接口子系统中的多种工控接口,并接收工控接口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通过LCD触控屏实现人机交互,LCD触控屏显示视频监控画面以及传感器数据,并获取操作人员对工控接口和视频监控的控制指令;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口将本地监控视频流及工控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为了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帧校验功能的远程视频传输方法。(2)工控接口子系统负责工业现场感知数据采集及设备控制,工控接口子系统以STM32 MCU为主控,采用Bare Metal形式提高实时性。该子系统通过SPI通信接口接收可视化子系统的控制指令,利用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出等接口控制工业现场的执行设备;通过开关量输入、模拟量输入、RS-485总线等接口采集工业现场的感知数据,并将感知数据上传至可视化子系统;针对RS-485总线接线极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帧有效性的RS-485总线极性自适应方法。采用标定方式提高工控接口的精度,为了方便对系统进行标定与配置,使用Qt集成开发环境设计了上位机标定与配置软件。本设计中,对该远程监控终端的原理图以及PCB进行了绘制,并对元器件进行了工装焊接,完成了样机制作;实现了可视化子系统、工控接口子系统以及上位机软件的编程工作,完成了硬件与软件的联合调试;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远程监控终端能够正常运行,符合设计指标要求。
凤志远[2](2021)在《混合动力乘用车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成为当前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中,混合动力汽车具有续航里程长和燃油消耗小的优点,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的热点方向。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是汽车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硬件在环测试作为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缩短控制策略开发时间,提高控制策略的控制性能和整车技术水平。本文以某款国产混合动力乘用车为研究对象,对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进行研究,开发了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本文的研究工作对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水平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本文对混合动力乘用车的结构特点和控制策略的测试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开发了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在硬件系统方面,开发了比例电磁阀的电流检测模块,实现了对比例电磁阀电流的检测。通过NI XNET Editor和CANdb++软件开发了CAN通信的DBC数据库,基于DBC数据库和NI PXI CAN通信模块开发了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CAN通信接口。基于NI PXI多功能I/O硬件模块和NI PXI模拟输出硬件模块开发了电流采集的信号接口和传感器模型的信号接口。在软件系统方面,基于AMEsim软件搭建了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基于同步器动作的换挡控制策略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和ECUCoder软件开发了快速原型控制器中比例电磁阀驱动信号、CAN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底层信号接口软件。为了实现对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监控与操作功能,采用Veri Stand UI Manager开发了人机交互界面软件。设计了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实验方案。对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比例电磁阀电流检测功能和CAN信号通信功能进行了测试。利用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完成了换挡控制策略的硬件在环测试。对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比例电磁阀的颤振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WM控制频率越高,比例电磁阀控制精度越高。采用无颤振信号和叠加颤振信号的控制方法开展了比例电磁阀在高PWM控制频率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叠加颤振信号的控制方法时,比例电磁阀在高频率下的动态响应速度提高了约40%。利用NI Veri Stand软件开发了混合动力乘用车控制策略的自动化测试程序,进行了自动化硬件在环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化测试程序实现了自动化测试功能,提高了硬件在环的测试效率。图81幅,表9个,参考文献71篇。
李祎[3](2021)在《基于DSP的速变参数处理装置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对遥测速变参数的测量是确定飞行器飞行环境条件的重要依据。据统计,遥测速变参数只占到全部参数种类的10%,但从总体参数的数据量来看,速变参数一般会占到80%,由此可见速变参数数据量之庞大。本文针对其在遥测带宽受限的情况下如何传输更多有效信息这一问题,研制了基于DSP的速变参数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功能要求,将采集的振动、冲击或者噪声三类速变参数进行实时时频转换数据处理,从而增强回传信息的有效性,降低回传信息的数据量。本文首先从系统方案设计上进行把握。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了基于DSP和FPGA双处理器协同处理架构的硬件总体方案,同时对双处理器的选型、装置内部数据传输接口以及对外通讯接口的选择进行分析,并对其内部逻辑和系统工作流程的设计进行说明。其次,对系统硬件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系统电源模块、TMS320C6747最小系统、模拟量采集接口、EMIFA内部数据传输接口、CAN FD对外通讯接口以及装置的小型化设计等。再次,对速变参数数据处理算法的DSP程序开发和内部通讯的可靠性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即分别针对振动、冲击、噪声三类速变参数,对功率谱密度(PSD)算法、冲击响应谱(SRS)算法以及三分之一倍频程声压级谱(SPL)算法在CCS5.3软件中进行开发;从软、硬件传输协议和数据传输可靠性等方面对DSP与FPGA间的接口控制、失联处理以及内部FIFO的仲裁管理做了详细说明。最后,对DSP内部逻辑设计和DSP程序的在线加载方案设计进行简要说明,通过模块化设计方式实现了速变参数处理装置的分时复用功能以及DSP程序的在线维护。搭建测试环境,通过对相同数据源的速变参数处理装置数据处理结果与Matlab软件计算结果在Origin软件中进行拟合对比,证明速变参数处理装置的数据处理正确性。
郑欣[4](2021)在《基于图卷积网络的片上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嵌入式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片上系统(SoC)的设计复杂度也越来越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软硬件协同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SoC设计方法学,经过几代的发展,SoC设计逐步向全自动化流程方向发展。软硬件划分是软硬件协同设计中的关键步骤,它可以显着缩短SoC设计的时间,提高嵌入式系统的性能。但对于大规模系统来说,大多数相关研究提出的软硬件划分方案具有搜索时间长、划分结果质量不高等问题。在信息安全领域,数字签名SoC系统在保障用户数据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签名系统软硬件划分的实现仍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且硬件设计完成后才开始软件设计,这将使得系统开发周期变长,设计效率低。现有的SoC软硬件协同设计没有形成完备统一的验证流程,使得验证过程繁琐,验证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迁移学习和字典学习的任务分类问题,从图分类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再扩展到结点分类,最后到软硬件划分问题的研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分类模型。其次,根据设计需求搭建SoC系统架构,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高效软硬件划分和调度方法—GCPS,在满足系统硬件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资源利用率,寻找最优的软硬件划分方案,并进行系统的快速软硬件划分。在此基础上,基于任务静态优先级设计任务调度算法完成系统的调度并回馈给划分模型,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并行性。最终将GCPS模型应用于数字签名系统中,实现数字签名系统的SoC软硬件协同设计和验证。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大规模系统中分类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迁移学习的任务分类问题,并设计基于迁移学习和字典学习的DMTTL模型,通过迁移学习和并行执行的特性,提升了系统的分类性能和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进一步对具有图结构数据的任务进行分类,设计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字典学习的图模型,其分类效果优于大部分最新的图分类模型。通过引入多视角,GMADL模型扩展性强,可以将GMADL模型应用于结点分类问题,故本文对GMADL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 NMADL结点分类模型,并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研究该模型在软硬件划分问题上的可行性,同时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验支撑。(2)针对大规模系统设计复杂度高,软硬件划分速度慢等问题,本文基于图卷积网络(GCN),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系统的快速软硬件划分方法——GCPS。GCN可以有效地处理图结构数据,并聚合邻居结点的特征来生成新的结点表示。该算法能够快速收敛,有效地实现结点分类。本文研究的划分问题可以描述为在硬件面积约束下最小化所有任务的执行时间的优化问题。可以利用GCN和梯度下降的方法来求解该优化问题,实现高效的系统软硬件划分,尤其针对于大规模系统而言,该方法与传统启发式算法相比效率更高。(3)为了进一步提高软硬件划分的性能和通过并行化减少系统的执行时间,在实现软硬件划分后对系统进行任务调度,设计任务调度算法。通过计算每个结点的静态优先级,设计基于静态优先级的表调度算法实现任务调度和量化软硬件划分的质量,进一步缩短执行时间。从而在满足系统约束条件下最小化任务调度时间和最大化硬件资源利用率,对系统任务图实现最优的调度。(4)为了进一步增强数字签名系统的安全性,本文针对ECDSA算法进行改进,在明文的预处理阶段设计防护手段,实现了高安全的数字签名片上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在完成系统任务图的构建、系统软硬件划分和调度后,针对数字签名系统应用,本文采用了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首先,将GCPS模型应用于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划分过程。其次,实现系统的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和接口设计,并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进行软硬件综合,采用C/C++和Verilog编程语言实现ECDSA数字签名验签。(5)针对SoC软硬件协同验证效率低、流程不统一等问题,构建协同仿真验证平台,通过设计PLI/VPI共享接口实现测试向量和输入数据的共享,并且由高级语言模型随机产生测试向量,提高系统验证效率。研究完备统一的SoC软硬件协同验证流程,对系统设计的验证可以达到实时比特级验证,并实时反馈软硬件协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体化的验证平台提高了系统的验证效率。
胡镇守[5](2021)在《基于GNSS-RTK边坡形变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边坡形变引起的地质灾害例如滑坡、泥石流、落石等,每年在世界各地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针对边坡形变主要的监测措施是监测边坡体出现的位移,对这种位移的监测精度必须要达到厘米甚至毫米级别,采用传统监测技术不仅设备昂贵且不具备实时性。为了弥补传统监测技术不足,本文重点研究了GNSS-RTK(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用于实现高精度、低成本的边坡形变监测,并设计一套具有实时监测性的边坡形变监测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本文完成BDS-GPS双模单频算法推导,并深入分析GNSS应用于边坡监测的主要困难,系统分析了主要影响边坡监测精度的原因。提出一种适用于边坡监测快速模糊度的固定算法,该算法能够明显降低浮点解的个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模糊的固定率和定位精度。(2)本文为了验证低成本的硬件设备可以用于边坡形变监测,对GNSS天线、低成本GNSS接收机、不同基线长度下定位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在实验室搭建模拟边坡位移装置,利用提出快速模糊度的固定算法配合低成本硬件测试不同形变位移速度下的监测精度。同时为了进一步对低成本硬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MATLAB开发了一款GNSS数据后处理分析软件,该软件可实现RTK定位和误差分析。(3)本文完成了对GNSS-RTK边坡监测系统方案设计,其中包括RTK解算程序多线程开发,提出本地解算和服务器解算两种RTK解算方案,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双层基线监测的方案。然后,针对复杂环境下定位结果难免出现少量野值(较大的误差)的情况,提出一种实时野值剔除程序。最后,阐述了河道边坡,高速公路边坡两实际应用实例,其中针对河道边坡完成GNSS监测站设计,数据传输网络设计,并对静态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监测精度误差,水平方向为2.1mm,高程方向为4.6mm;针对高速公路边坡完成监测站及基站的设计,RTK服务器解算模式的设计,并采集实时数据完成改进模糊度算法的分析,实践证明提出的边坡监测快速模糊度的算法,有利于提高模糊度的固定率和定位精度。
谭恒[6](2021)在《基于双视图像的带式输送机异常状态检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煤炭开采与消费大国,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支撑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式输送机作为煤矿生产中的关键运输设备,经常处在高负荷运转状态下,加之矿井生产环境复杂恶劣,输送带在遇到异物摩擦、金属工具阻塞、托辊结构发生变化等因素下,容易发生输送带纵向撕裂和跑偏故障。输送带纵向撕裂会引起输送带局部温度过高,增加引发火灾的几率。输送带跑偏会造成输送机堆煤现象,进一步引起运输巷道封堵、输送带摩擦断裂、矿井火灾等事故。因此需要研究设计一套可以检测煤矿带式输送机异常状态的检测系统,保障带式输送机在生产作业时平稳安全运行。系统采用两个工业相机组成双目视觉成像系统,在辅助光源的作用下采集输送带图像,通过对两个相机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拼接来获得具有完整输送带视角的图像数据。由于煤矿下光照不足以及粉尘过多,导致采集的输送带图像质量较差,本文设计了图像预处理方案,对在煤矿井下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噪声滤除、灰度增强、提高对比度等措施,同时对相关算法进行改进与性能提升,使采集到的输送带图像可以满足后续故障检测要求。针对输送带故障识别判定,分别设计了输送带纵向撕裂和输送带跑偏故障的检测方案。通过对输送带发生撕裂时图像中的几何特征进行分析,设计检测方案,优化相关算法,实现对几何特征的提取识别,达到检测的目的;通过提取输送带边缘直线并获取边缘直线的位置信息,计算输送带边缘的斜率以及与输送机支架的相对位置,实现对输送带跑偏故障的检测。同时,对Canny算法提出改进方法,经实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极大地提升边缘检测效果。在检测系统的软件实现方面,搭建基于VS2015和Open CV3.4.0的软件开发环境,根据API函数接口实现计算机对可编程相机进行捕捉和调用;其次采用C++编程语言编写图像处理算法和故障识别算法程序,对输送带图像中的故障特征进行识别判定;最后结合MFC应用程序框架,编写上位机远程监控界面,同时结合MFC ODBC数据库功能实现对故障数据的保存和管理,以便于后于进行故障成因分析,可以更好地预防输送带故障。最后,在搭建模拟实验平台,实现整个检测系统的基础上,对各个子系统功能开展实验测试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输送带撕裂状态下的图像角点与直线特征,实现对输送带纵向撕裂的检测;对改进后边缘检测算法进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算法处理后的图像C/A值和C/B值较原算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可以准确检测出输送带边缘位置信息,实现对跑偏故障的准确识别。整个检测系统的算法运行时间在25ms-30ms之间,可以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提高煤矿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平稳性,对输送带故障监控和保障煤矿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路赛利[7](2021)在《复杂型面透波构件IPD测量装备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的高端装备中,存在一类具有特定电磁性能的透波构件。此类构件可以保证雷达天线的通讯、制导等正常工作,一般具有复杂的廓形。插入相位移(insert phase delay,IPD)是评价复杂型面透波构件生产是否满足要求的综合评判指标之一,现阶段主要受限于材料成型和加工工艺水平,多采用修磨的方式调整几何厚度来修正补偿构件IPD误差。一方面,透波构件IPD逐点精密测量可以筛选出合格产品;另一方面,也是为机械补偿方式确定厚度调整量分布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大型复杂型面透波构件IPD测量装备的控制系统,并对测量过程中的多轴协调轮廓控制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针对测量装备和工件的特殊性以及测量过程中所满足的特定条件,采用基于“IPC+GALIL控制器”的双CPU数控系统,规划测量装备硬件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控制系统主要电路搭建及伺服系统的设计与选型。此外,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开发测量装备调整与校准主界面和微波系统程控界面,并编写下位机运动程序和底层PLC程序。最终构建完成测量装备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平台。然后,针对测量过程中多轴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不匹配、轴间耦合带来的轮廓误差问题,在分析系统轮廓误差的基础上,将非线性PID控制器应用于单轴位置控制和交叉耦合控制。对于任意轮廓曲线,非线性PID交叉耦合轮廓控制在加快伺服轴动态响应提高单轴跟踪精度的同时,实时估计轮廓误差后进行动态增益补偿至各轴,实现轴间信息共享减小系统轮廓误差,提高IPD测量精度。利用X-Y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相比,非线性PID交叉耦合轮廓控制在轮廓误差的均方根值、最大值和平均值三方面分别减少了30.77%、32.65%和30.43%,有效加快了伺服轴动态响应,提高了系统的轮廓精度。最后,对测量装备控制系统进行软、硬件调试。为满足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和动静态性能要求,并对各轴伺服电机的PID参数和速度/加速度前馈参数进行整定。为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利用激光干涉仪检测装备各伺服轴的位置误差,设计基于“误差表”的补偿方法,并进行定位误差补偿实验,实验表明:X、Y、Z轴定位精度均小于0.04mm,重复定位精度均小于0.02mm;A轴定位精度小于1′,重复定位精度小于0.6′;C轴定位精度小于2′,重复定位精度小于1.2′;设计的控制系统满足精度设计指标要求。
蔡亚刚[8](2021)在《船舶远程数据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船舶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航运业以及现代造船业也正在向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船舶的安全航行、规范管理的重要性也显得日益突出,这对船舶的数据监测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船联网技术为基础,探索了通信技术在船舶远程数据监测领域应用,设计实现了基于船联网的远程数据监测系统,打破了不同船舶、不同设备之间信息互通难、数据保存难的局面。针对船端设计了船载信息采集系统,针对远程端设计了远程数据监测平台,数据的远程传输采用卫星、4G和MANE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调研了船舶远程数据监测的背景和现状,分析了目前船舶通信的主要手段以及数据监测的方法,设计了通过船联网的方式实现船舶数据远程监测的系统框架,整体上将系统分为三个部分:船载信息采集、远程数据传输、远程数据监测平台。(2)针对船载信息采集,设计了以嵌入式Linux为核心的船上信息采集系统,支持多设备、多传感器通过通用总线或LoRa无线的方式接入。(3)针对远程数据传输,使用卫星网络、3/4G网络、MANE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MANET网络基于VDES通信网络实现,设计了符合船舶实际运动规律的节点移动模型,使用ns-3仿真平台基于节点移动模型和VDES网络通信特性,从分组投递率和端到端平均时延评估了几种路由协议的性能,得出AODV协议是最适合作为MANET网络的路由协议。(4)针对远程数据监测平台,使用MQTT和Kafka设计并实现了用于接收船载系统信息上传的接口。通过数据转发任务、数据处理任务和持久化任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实时消息的预警以及与MySQL数据库的对接。最后使用Django和Ant Design设计了 Web服务为用户提供Web界面,另外设计了通过RESTful API获取数据的方式,方便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处理。
王财全[9](2021)在《无线端对端通信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无线通信中数据的可靠性一直是通信领域的热点。本文以无线端对端通信应用场景为背景,采用了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方法,利用64阶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信号于ZC706开发板上实现了两个通信端点的端到端数据传输,具体实现的内容如下。首先论文实现了WINDOWS与ZC706之间的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DMA)的逻辑部分开发,用于PC的上位机与开发板之间进行数据的交互;并利用Modelsim对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 erconnect Express,PCIE)的数据收发逻辑进行了仿真。且根据ZC706的PCIE接口特性对所设计的驱动进行了装载以及逻辑代码的测试。其次,论文针对基带处理中的各关键模块进行了算法的设计,主要对闭环反馈结构的Gardner符号同步环路、极性判决(Polarity Decision,PD)以及判决导向(Decision Directed,DD)算法的联调载波同步环路进行了功能上的仿真。除此之外,论文设计了一种64QAM基带数据接收机的实现方案,利用了ZYNQ可扩展平台的高灵活控制性,对数据解调链路进行了实现方案的软硬件功能划分,主要内容包括:(1)处理系统(processing system,PS)端完成数据的高精度符号同步,为后续载波同步提供高准确度的最佳采样点数据。(2)数据的其他模块由可编程逻辑(programmable logic,PL)端完成,主要包括基带数据调制电路、以及载波同步等解调模块。(3)PS与PL端的数据交互接口,数据采用块随机存储器(Block Random Access Memory,BRAM)存取,控制信号采用通用I/O端口(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 Ports,GPIO)。采用软硬件协同的数据接收链路方案充分利用了PL的并行计算以及PS高精度的特点,能同时兼顾数据的处理速度以及可靠度,提高无线端对端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最后,对整个通信系统的各模块进行了整合,数据由一台PC经PCIE发送给ZYNQ开发板,通过AD9361软件无线电平台进行射频信号的收发,接收到的数据存在DDR3中,数据解调后又通过PCIE链路传递给接收方PC端,以完成整个通信过程。最终的测试表明,在有线信道以及部分无线信道条件下,系统能较为准确的实现64QAM信号的数据传递。
武文凯[10](2021)在《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液力变矩器是汽车动力传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无级调速和传递扭矩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或工程机械领域。泵轮作为液力变矩器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其自身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性能,因此在泵轮总成出厂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检测。为了能够高效可靠地检测其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总体方案设计基于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的检测对象及工艺流程,提出泵轮总成检测设备的总体方案:确定检测设备主要由机械单元、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所组成,采用以工件旋转、检测机构固定的方式对工件进行检测,并阐述各个单元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机械结构设计根据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的工艺流程,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检测设备进行三维建模;分别对检测设备各个工位(传输工位、测量工位、分料工位以及安全防护装置)功能、结构及组成进行设计与分析;针对测量工位中主要执行机构(测量机构、升降气缸机构以及伺服旋转机构)的结构和相关参数进行设计计算。(3)泵轮自动检测设备测量系统设计及圆度误差仿真分析以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作为上位机对泵轮总成测量系统进行设计。根据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完成其硬件选型;对测量信号及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检测设备存在的误差;以检测要素中的圆度为例进行误差分析,采用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对圆度误差评定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分析,圆度误差的结果比原始误差有所减小,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4)泵轮自动检测设备的控制系统设计根据泵轮总成检测设备的工艺流程以及控制要求,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完成控制系统的点数统计与硬件选型;绘制气动控制原理图,并对气动控制的主要元器件进行选型等;采用TIA Portal V14作为下位机平台进行硬件组态,完成下位机软件控制程序编写及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并与上位机LabVIEW通过OPC通讯技术实现通讯。本课题研究设计的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能够实现同时检测多个待测要素,一分钟可完成检测10~15件,与人工检测相比,检测效率明显提高,大幅度减少人工参与的负担,同时通过引入智能算法使得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得以改善,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二、高速实时并行信号处理的程序库及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实时并行信号处理的程序库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远程监控终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需求分析 |
2.2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设计指标 |
2.3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
2.4 主控芯片选型 |
3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硬件平台设计 |
3.1 可视化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3.1.1 摄像头接口电路 |
3.1.2 LCD驱动电路 |
3.1.3 本地存储模块 |
3.1.4 远程通信接口电路 |
3.2 工控接口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3.2.1 极性自适应的RS-485 总线接口电路 |
3.2.2 模拟量采集与输出电路 |
3.2.3 温度采集电路 |
3.2.4 I/O控制接口电路 |
3.2.5 北斗/GPS授时与定位 |
3.3 系统电源设计 |
3.3.1 工控接口子系统 |
3.3.2 可视化子系统 |
3.4 印刷电路板设计 |
4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设计框架 |
4.2 可视化视频监控方案 |
4.2.1 可视化视频监控软件框架 |
4.2.2 基于时间的终端视频文件检索方法设计 |
4.2.3 基于图片空间域的数字盲水印设计 |
4.3 可视化子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
4.3.1 开发环境搭建 |
4.3.2 视频监控程序设计 |
4.3.3 LCD显示驱动设计 |
4.3.4 LCD触控屏界面开发 |
4.4 工控接口子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
4.4.1 模拟量与温度采集程序 |
4.4.2 极性自适应的RS-485 总线通信 |
4.5 远程通信程序设计 |
4.6 子系统间互联通信软件设计 |
4.7 上位机标定与配置软件设计 |
5 系统测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
5.1 可视化子系统测试 |
5.1.1 电源测试 |
5.1.2 可视化视频监控测试 |
5.1.3 盲水印性能测试 |
5.1.4 LCD触控屏测试 |
5.1.5 远程通信接口测试 |
5.1.6 存储器读写测试 |
5.2 工控接口子系统测试 |
5.2.1 精度测试 |
5.2.2 实时性测试 |
5.2.3 RS-485 总线通信测试 |
5.3 子系统间互联通信测试 |
5.4 功耗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混合动力乘用车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混合动力乘用车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混合动力乘用车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混合动力乘用车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自动化测试功能开发 |
2.1 混合动力乘用车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
2.2 混合动力乘用车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总体方案 |
2.2.2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功能设计 |
2.2.3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开发平台分析及选型 |
2.3 混合动力乘用车硬件测试系统自动化测试功能开发 |
2.3.1 自动化测试功能开发环境及开发流程 |
2.3.2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自动化测试用例开发 |
2.3.3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自动化测试程序开发 |
2.4 本章小结 |
3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硬件系统开发 |
3.1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硬件系统组成 |
3.2 混合动力变速箱的比例电磁阀电流检测模块开发 |
3.2.1 比例电磁阀工作原理分析 |
3.2.2 比例电磁阀电流检测模块开发 |
3.3 基于NI平台的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硬件接口开发 |
3.3.1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CAN通信硬件接口开发 |
3.3.2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I/O信号硬件接口开发 |
3.4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硬件系统调试 |
3.5 本章小结 |
4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软件系统开发 |
4.1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软件系统组成 |
4.2 混合动力乘用车整车模型建立 |
4.2.1 发动机模型 |
4.2.2 电机模型 |
4.2.3 混合动力变速箱模型 |
4.2.4 整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
4.3 混合动力乘用车换挡控制策略开发 |
4.3.1 基于同步器动作的换挡过程动力学分析 |
4.3.2 基于同步器动作的换挡控制策略 |
4.4 快速原型控制器信号接口软件开发 |
4.4.1 快速原型控制器驱动信号接口软件开发 |
4.4.2 快速原型控制器CAN信号接口软件开发 |
4.4.3 快速原型控制器模拟信号接口软件开发 |
4.5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开发 |
4.5.1 测试系统人机交互界面总体设计 |
4.5.2 测试系统数据采集与存储界面开发 |
4.5.3 测试系统操作与监控界面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5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实验研究 |
5.1 混合动力乘用车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实验方案 |
5.2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功能测试 |
5.2.1 比例电磁阀电流检测功能测试 |
5.2.2 CAN信号通信功能测试 |
5.3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性能测试实验 |
5.3.1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换挡控制策略实验 |
5.3.2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比例电磁阀特性实验 |
5.4 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自动化测试实验 |
5.4.1 换挡控制策略自动化测试实验 |
5.4.2 模式切换控制策略自动化测试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DSP的速变参数处理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发展研究动态 |
1.2.2 我国遥测数据处理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安排 |
2 系统方案设计 |
2.1 功能需求分析 |
2.2 硬件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
2.2.1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2.2.2 关键器件选型 |
2.2.3 DSP与FPGA数据通讯接口的选择 |
2.2.4 对外通讯接口的选择 |
2.3 FPGA和 DSP内部逻辑设计 |
2.4 算法分析 |
2.5 总体工作流程设计 |
2.6 本章小节 |
3 硬件设计与分析 |
3.1 系统电源设计与分析 |
3.1.1 需求分析 |
3.1.2 方案设计 |
3.1.3 电路设计及上电时序控制 |
3.2 DSP最小系统设计 |
3.2.1 时钟与倍频设计 |
3.2.2 复位设计 |
3.2.3 JTAG在线调试接口设计 |
3.2.4 BOOT模式配置 |
3.3 硬件接口设计 |
3.3.1 采集接口电路设计 |
3.3.2 EMIFA接口电路设计 |
3.3.3 CAN FD接口设计与分析 |
3.4 小型化设计 |
3.4.1 刚柔线路板设计 |
3.4.2 结构小型化设计 |
3.4.3 结构干涉检验 |
3.5 本章小节 |
4 关键技术研究及DSP内部逻辑设计 |
4.1 振动信号处理 |
4.1.1 功率谱密度算法实现过程 |
4.1.2 功率谱密度算法验证 |
4.1.3 功率谱密度算法程序设计 |
4.2 冲击信号处理 |
4.2.1 冲击响应谱SRS算法实现过程 |
4.2.2 MATLAB算法验证 |
4.3 噪声信号处理 |
4.3.1 声压级谱密度算法实现过程 |
4.3.2 MATLAB算法验证 |
4.3.3 声压级谱算法程序设计 |
4.4 DSP与 FPGA通讯设计 |
4.4.1 硬件传输协议设计 |
4.4.2 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
4.4.3 通讯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
4.5 DSP内部逻辑设计 |
4.6 DSP程序在线加载设计 |
4.6.1 C6747自举引导流程 |
4.6.2 在线升级程序流程设计 |
4.7 本章小节 |
5 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系统电源上电时序验证 |
5.3 数据处理结果验证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图卷积网络的片上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 |
1.2.2 图卷积网络 |
1.2.3 数字签名密码算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章节安排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和图神经网络 |
2.1 片上系统的组成与设计方法学 |
2.1.1 SoC集成模型 |
2.1.2 SoC设计方法学 |
2.2 软硬件协同设计流程 |
2.3 软硬件划分技术研究 |
2.3.1 问题描述及优化目标 |
2.3.2 基于精确算法的软硬件划分技术 |
2.3.3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软硬件划分技术 |
2.4 图神经网络架构研究 |
2.4.1 图卷积网络模型 |
2.4.2 GraphSage网络模型 |
2.4.3 图注意力网络模型 |
2.4.4 图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迁移学习和字典学习的任务分类研究 |
3.1 迁移学习与字典学习 |
3.1.1 迁移学习 |
3.1.2 字典学习 |
3.2 基于多任务迁移学习的字典学习模型 |
3.2.1 DMTTL模型描述与设计 |
3.2.2 DMTTL模型优化 |
3.2.3 多线程并行优化学习低维表示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数据集与对比方法 |
3.3.2 评估指标与参数设定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特征提取与分析字典 |
3.4.1 子图特征提取 |
3.4.2 多视角分析字典 |
3.5 多视角字典学习的分类模型 |
3.5.1 基于PCA和LDA的图数据预处理 |
3.5.2 基于分析字典的特征提取 |
3.5.3 多视角SVM图分类模型构建与优化 |
3.5.4 软硬件划分结点分类模型构建 |
3.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1 数据集与对比方法 |
3.6.2 评估指标与参数设定 |
3.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软硬件划分模型研究 |
4.1 基于TGFF构建系统任务图 |
4.1.1 系统任务图的存储与表示 |
4.1.2 具有物理意义的任务图属性设定 |
4.1.3 基于TGFF的系统任务图生成 |
4.2 GCN软硬件划分模型设计 |
4.2.1 数据预处理与输入层设计 |
4.2.2 图卷积层设计 |
4.2.3 输出层设计 |
4.3 LSSP任务调度算法设计 |
4.3.1 静态优先级计算 |
4.3.2 任务分配规则设计 |
4.4 GCPS软硬件划分、调度模型设计与优化 |
4.4.1 GCPS模型优化与改进策略 |
4.4.2 预训练及GCPS算法实现 |
4.4.3 GCPS算法应用 |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1 实验平台及设定 |
4.5.2 实验评估指标 |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 |
5.1 基于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算法 |
5.1.1 ECC密码算法 |
5.1.2 ECDSA数字签名算法 |
5.2 ECDSA任务模型与系统框架构建分析 |
5.2.1 软硬件划分粒度选择 |
5.2.2 目标体系架构与任务模型设定 |
5.2.3 确定SoC系统架构 |
5.3 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划分 |
5.3.1 数字签名系统的任务图构建 |
5.3.2 ECDSA软硬件划分与调度 |
5.4 ECDSA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 |
5.4.1 ECDSA软件设计与优化 |
5.4.2 ECDSA核心硬件设计与优化 |
5.4.3 AHB-Lite总线接口设计 |
5.5 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协同验证 |
5.5.1 协同仿真验证流程设计 |
5.5.2 仿真工具与数字签名系统协同验证 |
5.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1 实验平台及设定 |
5.6.2 实验评估指标 |
5.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5)基于GNSS-RTK边坡形变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成本接收机实现相对定位的研究现状 |
§1.2.2 GNSS技术应用于形变监测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GNSS系统及高精度定位算法概述 |
§2.1 GNSS系统 |
§2.1.1 GPS系统 |
§2.1.2 北斗系统 |
§2.2 GNSS高精度定位模型及误差源 |
§2.2.1 基本观测量 |
§2.2.2 误差源分析 |
§2.2.3 载波相位相对定位模型 |
§2.3 常用数据处理软件 |
§2.3.1开源GNSS数据处理软件RTKLIB |
§2.3.2 RTKLIB相对定位算法流程 |
§2.3.3 RINEX文件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GNSS-RTK双模单频算法及快速模糊度固定算法 |
§3.1 BDS-GPS双模单频RTK算法模型 |
§3.1.1 BDS-GPS单频RTK双差模型 |
§3.1.2 扩展卡尔曼滤波浮点解算 |
§3.1.3 整数模糊度解算 |
§3.2 快速模糊度固定算法 |
§3.2.1 部分模糊固定算法 |
§3.2.2 一种适用于边坡监测的快速模糊的固定算法 |
§3.2.3 数据测试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GNSS-RTK硬件性能论证及数据精度分析软件设计 |
§4.1 GNSS-RTK低成本硬件性能论证 |
§4.1.1 GNSS天线性能测试 |
§4.1.2 低成本GNSS接收机性能测试 |
§4.1.3 不同基线长度测试 |
§4.2 模拟边坡形变性能测试 |
§4.2.1 实验方案 |
§4.2.2 实验数据分析 |
§4.2.3 实验结果 |
§4.3 BDS/GPS数据精度分析软件设计 |
§4.3.1 BDS/GPS数据精度分析软件功能设计 |
§4.3.2 BDS/GPS数据精度分析软件界面展示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GNSS-RTK边坡监测系统设计及实现 |
§5.1 边坡形变监测系统设计 |
§5.1.1 RTK多线程解算程序设计 |
§5.1.2 RTK解算模式方案设计 |
§5.1.3 双层基线监测方案设计 |
§5.2 实时野值剔除处理 |
§5.3 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实现 |
§5.3.1 河道边坡监测实例 |
§5.3.2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实例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双视图像的带式输送机异常状态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
1.2.1 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研究现状 |
1.2.2 输送带跑偏故障检测研究现状 |
1.2.3 机器视觉发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输送机异常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2.1 输送机检测系统结构 |
2.1.1 检测系统结构设计 |
2.1.2 双视成像系统原理分析 |
2.2 检测系统硬件选型 |
2.2.1 图像采集装置 |
2.2.2 辅助光源选型 |
2.3 双视图像拼接方法与实验验证 |
2.3.1 重叠区域推导 |
2.3.2 重投影面选择与图像拼接实现 |
2.4 图像预处理算法研究与实验分析 |
2.4.1 图像中值滤波原理分析 |
2.4.2 图像均值滤波原理分析 |
2.4.3 均值滤波算法改进方案与实验验证 |
2.4.4 图像增强方法与实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方案设计 |
3.1 输送带纵向撕裂特征分析 |
3.2 输送带撕裂图像灰度变换 |
3.2.1 图像线性灰度变换 |
3.2.2 图像分段线性灰度变换 |
3.2.3 图像非线性灰度变换 |
3.3 输送带纵向撕裂故障特征检测 |
3.3.1 角点特征检测方法及实验验证 |
3.3.2 直线特征检测方法及实验验证 |
3.4 输送带纵向撕裂故障定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输送带跑偏故障检测方案设计 |
4.1 输送带跑偏故障特征分析 |
4.2 输送带跑偏图像边缘提取 |
4.2.1 边缘直线检测算法 |
4.2.2 Canny检测算法原理分析 |
4.2.3 Canny检测算法改进与性能提升研究 |
4.2.4 改进Canny检测算法实验对比 |
4.3 输送带跑偏故障判定方法 |
4.3.1 输送带扭曲故障判定 |
4.3.2 输送带偏移故障判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结构方案设计与实验验证 |
5.1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5.2 OpenCV基本架构 |
5.2.1 OpenCV概述 |
5.2.2 OpenCV基本架构 |
5.3 软件开发环境配置 |
5.3.1 CCD相机配置与编程 |
5.3.2 MFC框架与环境配置 |
5.4 上位机软件界面设计 |
5.4.1 登录界面设计 |
5.4.2 检测系统主界面设计 |
5.5 系统测试运行与实验结果分析 |
5.5.1 实验平台搭建与测试 |
5.5.2 改进Canny算法性能分析 |
5.5.3 故障检测算法性能实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复杂型面透波构件IPD测量装备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轮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IPD测量装备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
2.1 IPD测量方法和装备机械结构 |
2.1.1 IPD测量方法 |
2.1.2 测量装备机械结构 |
2.2 控制系统整体方案 |
2.2.1 双CPU开放式数控系统 |
2.2.2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3 伺服系统设计 |
2.3.1 伺服系统结构设计 |
2.3.2 伺服系统电机选型 |
2.3.3 伺服系统的连接 |
2.4 控制系统主要电路设计 |
2.4.1 系统主回路设计 |
2.4.2 系统控制回路设计 |
2.4.3 摇杆模式电路设计 |
2.4.4 输入输出控制信号电路设计 |
2.4.5 电气控制柜线路设计 |
2.5 电磁兼容和安全保护设计 |
2.5.1 电磁兼容设计 |
2.5.2 安全保护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IPD测量装备软件系统开发 |
3.1 测量装备软件系统总体开发思想 |
3.2 系统管理软件初步设计 |
3.2.1 上位机软件开发概述 |
3.2.2 机床调整与校准程序设计 |
3.2.3 微波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3.3 调试运动程序开发 |
3.3.1 伺服轴定位运动 |
3.3.2 多轴插补运动 |
3.4 PLC程序开发 |
3.4.1 PLC模块化设计 |
3.4.2 主要PLC程序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伺服系统轮廓控制器设计 |
4.1 轮廓误差模型 |
4.1.1 轮廓误差建模 |
4.1.2 轮廓误差的计算方法 |
4.2 交叉耦合轮廓控制器设计 |
4.2.1 非线性PID控制器 |
4.2.2 非线性PID交叉耦合轮廓控制器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单轴对比仿真实验与分析 |
4.3.2 非线性PID交叉耦合轮廓控制器仿真实验与分析 |
4.4 轮廓控制实验 |
4.4.1 实验平台介绍 |
4.4.2 轮廓控制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IPD测量装备控制系统调试与误差补偿 |
5.1 控制系统的调试 |
5.1.1 电路连线调试 |
5.1.2 伺服系统调试 |
5.1.3 限位及回零调试 |
5.1.4 控制面板调试 |
5.2 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
5.2.1 GALIL的伺服控制算法 |
5.2.2 PID参数整定 |
5.2.3 前馈环节参数整定 |
5.3 控制系统定位误差补偿 |
5.3.1 误差来源分析 |
5.3.2 定位误差补偿原理 |
5.3.3 系统定位精度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测量装备控制系统部分程序 |
附录 B 测量装备控制系统调试现场照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船舶远程数据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技术发展 |
1.3 船舶远程数据监测的必要性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系统分析与总体方案研究 |
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3 船联网的系统架构 |
2.4 信息采集 |
2.5 数据传输 |
2.6 远程监测平台 |
2.7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般载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船载系统架构设计 |
3.2 系统软件环境搭建 |
3.3 硬件设计 |
3.4 软件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ANET通信网络模型研究 |
4.1 MANET |
4.2 节点移动模型 |
4.3 节点移动模型设计 |
4.4 MANET路由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远程数据监侧平台设计与实现 |
5.1 远程数据监测平台框架设计 |
5.2 数据库设计 |
5.3 消息接口设计与实现 |
5.4 Web服务设计与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无线端对端通信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阶QAM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定时同步技术发展现状 |
1.2.3 载波同步技术发展现状 |
1.2.4 PCIE高速接口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端到端通信的架构及原理描述 |
2.1 系统整体架构 |
2.2 QAM调制解调基带算法设计 |
2.2.1 加扰及解扰 |
2.2.2 差分编解码及星座映射 |
2.2.3 脉冲成型及匹配滤波 |
2.3 锁相环同步技术原理介绍 |
2.3.1 锁相环基本结构 |
2.3.2 环路滤波器参数设计 |
2.4 PCIE开发工具介绍 |
2.5 基于AD9361 的软件无线电平台 |
2.5.1 AD9361 内部结构 |
2.5.2 AD9361 寄存器配置 |
2.6 数据的采集与存储 |
2.6.1 MIG IP核配置 |
2.6.2 MIG IP核读写时序 |
2.6.3 DDR3 读写控制电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CIE高速接口的软硬件实现 |
3.1 PCIE总线协议 |
3.1.1 PCIE协议分层 |
3.1.2 PCIE协议的TLP包 |
3.1.3 存储器读写TLP |
3.1.4 完成包CPLD |
3.2 PCIE IP核配置及使用 |
3.2.1 IP核基本配置 |
3.2.2 BAR空间 |
3.2.3 PCIE中断 |
3.3 PCIE的 BMD逻辑代码实现 |
3.3.1 PCIE接收引擎 |
3.3.2 PCIE发送引擎 |
3.3.3 PCIE中断处理模块 |
3.4 BMD控制器的配置时序 |
3.4.1 存储器写时序 |
3.4.2 DMA数据读写时序 |
3.5 PCIE驱动开发 |
3.5.1 DMA操作命令控制 |
3.5.2 DMA中断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64QAM基带链路的软硬件实现 |
4.1 Gardner定时同步算法实现 |
4.1.1 PS与PL的数据交互接口 |
4.1.2 内插滤波器 |
4.1.3 Gardner误差检测算法 |
4.1.4 环路滤波器 |
4.1.5 插值控制器 |
4.1.6 Gardner定时同步C语言实现 |
4.1.7 Gardner定时同步仿真 |
4.2 载波同步环路的实现 |
4.2.1 载波同步鉴相算法原理 |
4.2.2 载波同步仿真分析 |
4.2.3 载波同步环路的FPGA实现 |
4.3 信道盲均衡 |
4.3.1 均衡滤波器 |
4.3.2 盲均衡算法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端到端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
5.1 端对端通信的测试环境搭建 |
5.1.1 端对端通信的实物架构 |
5.1.2 系统测试参数及方案说明 |
5.2 PCIE模块通信测试 |
5.2.1 PIO通信测试 |
5.2.2 DMA通信测试 |
5.3 DDR3 读写电路测试 |
5.4 有线信道下QAM传输测试 |
5.4.1 AD9361 射频发送测试 |
5.4.2 定时同步测试 |
5.4.3 载波同步测试及信道均衡仿真 |
5.4.4 帧头检测及解扰 |
5.5 无线信道下QAM传输测试 |
5.5.1 定时同步测试 |
5.5.2 载波同步及均衡仿真 |
5.5.3 帧头检测及解扰 |
5.6 端对端系统的性能分析 |
5.7 问题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自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工作安排 |
2 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总体方案设计 |
2.1 检测要素及检测工艺分析 |
2.1.1 检测要素 |
2.1.2 自动检测工艺 |
2.2 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的基本要求 |
2.3 泵轮自动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2.3.1 泵轮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 |
2.3.2 检测方式设计 |
2.3.3 机械单元组成 |
2.3.4 测量控制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结构设计 |
3.1 检测设备整体结构设计 |
3.2 传输工位结构设计 |
3.3 检测工位结构设计 |
3.3.1 测量机构 |
3.3.2 升降气缸机构 |
3.3.3 伺服旋转机构 |
3.4 分料工位设计 |
3.5 安全防护装置 |
3.6 本章小结 |
4 泵轮总成检测系统设计及圆度误差仿真 |
4.1 图形化编程软件平台LabVIEW |
4.1.1 LabVIEW简介 |
4.1.2 LabVIEW的特点 |
4.2 检测系统组成 |
4.3 数据采集系统 |
4.3.1 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
4.3.2 数据采集性能指标 |
4.3.3 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选型 |
4.3.4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4 测量信号分析及数据处理 |
4.4.1 测量数据处理 |
4.4.2 数据存储与数据回放 |
4.4.3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 |
4.5 形位误差评定及分析 |
4.5.1 圆度误差评定分析 |
4.5.2 果蝇算法基本原理及性能分析 |
4.5.3 基于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评定圆度误差 |
4.5.4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
5.1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 |
5.1.1 I/O点统计 |
5.1.2 PLC硬件选型 |
5.2 伺服系统控制原理及选型 |
5.2.1 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 |
5.2.2 伺服电机及驱动器选型 |
5.3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
5.3.1 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5.3.2 气动控制原理图 |
5.3.3 气动控制主要元件选型 |
5.4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4.1 下位机程序设计 |
5.4.2 人机交互界面 |
5.5 通讯模块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四、高速实时并行信号处理的程序库及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D]. 张其宝.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混合动力乘用车功率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研究[D]. 凤志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DSP的速变参数处理装置的研制[D]. 李祎. 中北大学, 2021(09)
- [4]基于图卷积网络的片上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D]. 郑欣.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
- [5]基于GNSS-RTK边坡形变监测技术研究[D]. 胡镇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6]基于双视图像的带式输送机异常状态检测[D]. 谭恒.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复杂型面透波构件IPD测量装备控制系统研究[D]. 路赛利.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船舶远程数据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蔡亚刚. 山东大学, 2021(12)
- [9]无线端对端通信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与实现[D]. 王财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泵轮总成自动检测设备的研究与设计[D]. 武文凯.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