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遗传多样性时的玉米群体取样策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柴旭田[1](2018)在《利用SCoT分子标记分析箭筈豌豆不同裂荚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表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是我国重要的一年生、自花授粉、二倍体豆科牧草。该牧草具有适应能力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但是,由于大部分箭筈豌豆品种存在裂荚现象,致使大量种子散落,造成种质资源的损失,限制了良种的推广。目前有关不同裂荚种质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尚未报道。鉴于此,本论文首先随机挑选了4个箭筈豌豆种质,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箭筈豌豆的群体取样策略进行了优化;再依据优化的取样策略对27个不同裂荚性状的箭筈豌豆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期为箭筈豌豆抗裂荚、高产新品种的培育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筛选出的5个高多态性SCoT标记对4个箭筈豌豆群体的取样策略进行了优化。每个群体设置1、2、3、5、8、10、20、30、40、50和60个单株,共11个取样梯度,统计分析对应梯度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表明,当取样单株数为10株时,各遗传参数变化趋于稳定。取样10株时与取样60株时的聚类结果一致,自展支持率相近。且当取样数为10株时,4个群体90%以上遗传变异得到保留。因此,考虑到遗传变异的保留率和工作量,我们认为研究箭筈豌豆群体遗传多样性时,最佳取样数为10个单株。2.依据优化的取样策略,利用20个SCoT标记研究了17个抗裂荚、10个易裂荚箭筈豌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共得到478个等位基因(Na),其中435个等位基因(Na)呈现出多态性,多态比率(PPL)为91%。抗裂荚种质的期望杂合度(He)与香农指数(I)分别为0.96和0.66;易裂荚种质的期望杂合度(He)与香农指数(I)分别为0.89和0.61;因此抗裂荚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优于易裂荚种质。在抗裂荚种质中,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47,易裂荚种质为0.43,所以抗裂荚种质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大于易裂荚种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易裂荚种质形成了两个独立的集群B和C;3个易裂荚种质和17个抗裂荚种质形成了集群A,各种质与其来源地无关。因此,27个不同裂荚性状箭筈豌豆种质的遗传距离与裂荚存在一定相关性,与地理来源无关。不同裂荚性状种质的杂交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荚的裂荚机械力(PSMF)介于父母本之间,单株种子重(SWP)和单株干重(DWP)这两个性状均大于父母本,表现出杂种优势。
张晓聪[2](2013)在《主要玉米种质群体遗传变异分析》文中指出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利用效率低,已成为玉米遗传育种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分析玉米群体的遗传变异和杂种优势关系对于种质有效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主要玉米种质群体中综5号、中综6号、中综7号、BSSS和Suwan1为材料,采用GriffingIV配制10个双列杂交组合,通过分析配合力、杂种优势、遗传多样性等明确群体间的遗传关系,解析群体的遗传变异,为种质改良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5个主要玉米种质群体在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多个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ability, GCA)表现优良,利用潜力较大。中综5号百粒重和产量GCA在黄淮海区,穗行数GCA在两种环境下表现优异。中综6号行粒数GCA在黄淮海区,产量GCA在两种环境下表现优异。中综7号行粒数GCA在黄淮海区,百粒重和产量GCA在两种环境下表现优异。BSSS行粒数GCA在两种环境下表现优异。Suwan1抽丝期GCA在黄淮海区,株高GCA在两种环境下表现较高。2.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将5个群体划分为三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中综5号,第二类群包括中综6号和Suwan1,第三类群包括中综7号和BSSS。3.中综7号×中综6号、中综7号×Suwan1、中综5号×中综6号和中综5号×中综7号等组合杂种优势较强,表明上述类群间的群体之间易形成强杂种优势。4.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中综5号、中综6号、中综7号、BSSS和Suwan1的基因多样性(Genediversity, D)分别为0.35、0.34、0.43、0.36和0.39。根据改良罗杰距离(Modified Roger’s distance,MRD),中综5号与中综6号(0.54)、中综6号与BSSS(0.54)的遗传距离最大,中综5号与BSSS(0.52)、BSSS与Suwan1(0.51)的遗传距离次之,中综6号与中综7号的遗传距离最小(0.40)。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群体可初步分为三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中综5号,第二类群含有中综6号、Suwan1和中综7号,第三类群包括BSSS。5.综合产量SCA和杂种优势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了BSSS与中综7号、中综6号与Suwan1的遗传关系较近;BSSS与中综6号、BSSS与Suwan1、中综7号与中综6号、中综7号与Suwan1、中综5号与其余4个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远。群体间等位基因频率变异分析表明,两个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远,其等位基因频率变异程度较大,等位基因频率差异较大的等位基因所占比例较大。等位基因频率差异较大的等位基因可能是群体间杂种优势形成的重要遗传基础。
李红英[3](2013)在《利用SSR标记进行玉米自交系化学诱变后代遗传变异的研究》文中指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对种群自然产生的变异进行选择的过程。自发突变的频率一般为百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一,人工诱变是在较短的周期内获得大量有价值的突变体及优良种质的有效方法之一,对诱变后代的遗传变异及其分子基础进行研究,将对现代育种策略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经化学诱变的玉米(Zea mays L.) AS-9自交系为研究对象,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及测序技术,研究了诱变玉米自交后代的表型遗传变异及SSR多态性,获得了差异片段的DNA序列,为有效利用诱变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论文获得以下实验结果:1.SSR标记实验体系的优化和取样策略。改进了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优化了SSR-PCR扩增体系,PCR产物回收采用枪头直取法获得目的条带,二次PCR10个循环非目的条带数最少;对诱变玉米自交系同一单株不同叶位的SSR标记检测无差异,稳定性良好,而单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植株的SSR检测是有一定多态性,采用混合取样的方法可以进行弥补2.化学诱变后代种子发芽和幼苗抗盐性的变化。M1和M4代诱变系种子的发芽率、芽长与根数与基础材料系在5%水平上差异显着;诱变后的M1代和M4代幼苗经盐处理,株高与根长在5%水平上差异显着,诱变Ⅳ400根数增加了23%,诱变系Ⅳ1600根长2、根长3分别为对照1.69倍、2.16倍。说明化学诱变后种子活力发生改变,为提高抗逆能力奠定了基础。3.化学诱变后代遗传变异的研究。利用筛选出的54对SSR引物对M1和M4代诱变系进行SSR分析: M1和M4代诱变系与对照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3647和0.4346;遗传相似系数中心化后的数据在-0.02处,可将M1-M4分为四个类群,四个对照为一类,表明基础材料自交系经过自交种植4代后,没有发生遗传改变,基础材料是比较稳定的,而其他诱变系分属于另外三个类群,表明化学诱变已使玉米自交系AS-9产生了广泛的遗传变异。SSR-PCR扩增产物与数据库中序列比对发现,诱变系SSR长度的变异是由于SSR重复基元和重复次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关于测序片段在功能基因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
孙峰成[4](2012)在《12个玉米群体重要性状的遗传及改良利用潜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群体的遗传基础广泛,分析和掌握其来源、系谱关系及遗传差异,并据此将其合理地划分为不同的杂优类群,建立杂种优势模式,对于避免杂交种组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至关重要。为提高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改良利用效率,本研究以蒙群1、蒙群2、蒙群3、蒙群4、蒙A群、蒙B群、蒙C群7个自有群体,中综5号、中综7号2个国内合成的群体,以及3个加拿大引进群体C群1、C群2、C群3为供试材料,B73、Mo17、丹340、黄早4、掖4785个自交系为测验种,通过田间鉴定和分子水平检测,对其表型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增密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划分杂种优势群,确定高效杂种优势利用模式,鉴别和筛选出利用前景广、育种潜力大的优良群体,为玉米种质创新与杂交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12个玉米群体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次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重、株高、穗粒数、穗长、穗行数、穗位高和秃尖长度,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次是穗粒数、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株高、穗粗、穗位高、穗长与秃尖长度。2.12个玉米群体在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三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15个农艺性状GCA效应分析表明,蒙C群、蒙群3、蒙群4、中综7号4个群体产量潜力高,主要农艺性状优良,是选育自交系和培育杂交种的理想材料,可优先考虑作为育种材料直接利用。产量SCA效应分析表明,除C群2外,其余11个群体划分成4个杂优类群。3.在12个群体与测验种测交的60个杂交组合中,中综7号×掖478、蒙A群×Mo17、蒙B群×B73、蒙C群×B73、蒙群4xB73、C群1×黄早4、C群2×黄早4、中综5号×B73这8个组合的SCA值均较高,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大,优良非加性基因频率高,具有潜在杂种优势模式和强杂种优势,可用于构建杂种优势模式。4.综合产量与抗性指标,玉米群体增密效应分析得出,蒙A群、蒙群4适宜增密种植,蒙群1、蒙B群、蒙C群、中综7号4个群体可适当增密,C群2、C群3、蒙群3、蒙群2、C群1、中综5号6个群体不适于增密。5.群体改良效果分析得知,蒙群2、蒙群4、中综7号、蒙C群、蒙A群产量遗传增益均较大,并在其它农艺性状中改良效果显着,可直接选择优株自交进行选系,而其余7个群体遗传增益小,改良利用潜力不大。6.玉米群体DNA取样试验确定出,每个群体60株、每12株叶片混合提取DNA,组成5个样本,为玉米群体DNA的最优取样方法。7.利用筛选出的86对SSR适宜引物,对12个玉米群体及6个对照自交系的基因组DNA扩增得到391条多态性带,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2-11之间,平均5.67条,各群体间的GD值在0.268-0.807之间,平均为0.528,群体遗传基础较宽。以GD值0.67为基准,将12个群体及6个对照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
崔永霞,张名昌,白建荣,程宇坤,张效梅,任元[5](2012)在《利用SSR分析山西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混合取样方法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48对引物对山西省38个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368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4个,平均为7.48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在0.24~0.89之间,平均为0.66。总共检测出185个稀有等位基因,21个特有等位基因。SSR标记聚类分析把38个品种大体分成了4个群。研究表明,山西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很多品种具有频率很高的独特基因,它们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而,山西玉米地方品种对于拓宽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可能会起很大的作用。
张德贵[6](2010)在《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中叶以来,利用具有丰富遗传变异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拓宽玉米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种质基础已成为国内外玉米育种者的共识。对于遗传基础狭窄的中国来说,利用外来种质,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来改良和拓展现有种质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地区种植通常表现出不适应性,如雌雄开花不协调、空秆率高等,大多不能作为直接选系的原始材料,这是玉米具有光周期敏感性造成的。为了使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适应温带生态条件,需要进行种质的适应性改良。在群体改良方案中,混合选择法既可以保持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又可以防止近交衰退。许多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通过混合选择法进行改良获得了良好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原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采用控制双亲授粉的混合选择法成功改良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基因库POOL33和POOL34,改良后的基因库分别被命名为中群13和中群14。本研究以POOL33和POOL34及其改良群体中群13和中群14、热带玉米群体POB43和SUWAN-1、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原始群体CO及采用控制双亲授粉混合选择法改良的不同轮次群体为材料,通过2年2点试验分析其在适应性改良过程中开花期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同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各个群体不同轮次的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揭示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不同轮次间遗传变异水平和适应性的改良效果,为其进一步改良和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热带环境(海南)下,同一群体的不同轮次多数性状差异不显着;在温带环境(北京)下,开花期等大多数性状在同一群体的不同轮次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多数性状对混合选择发生了显着的相关响应,主要表现为:(1)开花期提前、ASI缩短,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抽丝期分别从99.2d和90.7 d缩短为79.5 d和76.2 d,平均每轮提前4.9 d和3.6 d,散粉期从90.8 d和77.8 d缩短为76.7 d和74.7 d,平均每轮提前3.5 d和0.8 d,抽丝散粉间隔(ASI)分别从8.3 d和12.8 d缩短为2.8 d和3.5 d,平均每轮缩短1.4 d和2.3 d;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抽丝期分别从78.3 d和81.8 d缩短为69.2 d和69.0 d,平均每轮提前2.3 d和3.2 d,散粉期分别从71.0 d和72.5 d缩短为67.5 d和68.0 d,平均每轮提前0.9 d和1.1 d,抽丝至散粉间隔(ASI)分别从7.3 d和9.3 d缩短为1.7 d和2.7 d,平均每轮缩短为1.4 d和1.7 d。抽丝期和散粉期的选择响应幅度不同,散粉期提前的幅度较小,因而散粉至抽丝间隔(ASI)缩短。开花期性状的选择响应和RD值随改良轮次增加而降低。(2)植株高度和穗位逐渐降低,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株高分别从378,8cm和310.0cm降低至334.1cm和301.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11.2cm和2.2cm;穗位分别从213.1cm和179.6cm降低至176.1cm和166.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9.3cm和3.4cm;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株高分别从301.2cm和287.5cm降低至270.3cm和263.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7.7cm和6.1cm,穗位从144.8cm和142.3cm分别降低至131.9cm和131.6cm,平均每轮降低3.2cm和2.7cm。(3)产量、出籽率和结穗率大幅度提高,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出籽率分别从62.8%和81.4%提高至81.1%和80.7%,平均每轮分别提高4.58%和-0.18%,结穗率分别从36.1%和71.0%提高至85.1%和85.0%,平均每轮分别提高12.3%和4.4%,籽粒产量分别从1232.1 kg/hm2和3693.7公斤/hm2提高至6228.2公斤/hm2和5726.9公斤/hm2;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出籽率分别从77.7%和79.4%均提高至82.7%,平均每轮分别提高1.25%和0.83%,结穗率分别从68.1%和58.6%均提高至86.9%,平均每轮提高4.7%和8.6%,产量分别从3419.3 kg/hm2和2642.8 kg/hm2提高至4559.0 kg/hm2和4624.3kg/hm2,平均每轮分别提高284.93kg/hm2和508.30kg/hm2。(4)穗部性状及其它农艺性状大多数存在一定的相关响应,但群体不同,响应方向和响应程度不同。(5)测交种的开花期也在提前,株高穗位降低,产量逐步提高。2.用40对SSR引物对24份玉米群体的DNA样本进行扩增,用全自动DNA遗传分析仪的SSR荧光标记检测。40对SSR引物在所有的供试材料中都有多态性,共检测出343条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3(nc133等)-17(phi090等)条,平均每个位点8.575个。每个SSR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的变幅为0.257-0.899,平均值为0.747;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H))分布范围为1.038-2.494,平均值为1.657。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群体的改良群体与原始群体相比,遗传多样性未发生显着变化。(1)40对SSR引物在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检测到的基因数目分别为104、111、105、107、108和101,与其原始群体CO检测到等位基因数目(分别为98、114、87、88、106和102)差别不明显。(2)计算六个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的平均PIC值分别为0.411、0.400、0.395、0.394、0.423和0.366,与各自原始群体C0的平均PIC值(分别为0.346、0.420、0.333、0.359、0.422和0.363)相比,没有降低。(3)计算六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87、1.281、1.286、1.283、1.284和1.279,与各自原始群体C0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74、1.281、1.285、1.281、1.287和1.274)无明显差异。(4)从各改良群体与原始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POB43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55-0.845之间,SUWAN-1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32-0.848之间,POB69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00-0.793之间,POB70各轮次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26-0.819之间;利用遗传相似系数对24个群体进行聚类,发现POB43、SUWAN.1和POB69的原始群体CO分别和各自的改良群体C1-4聚在了一类,而POB70的原始群体和改良群体C1-3聚在了一类,C4没有聚在一起。结论:利用控制双亲授粉混合选择法改良热带、亚热带群体可有效提高其在温带的适应性,缩短ASI,降低株高和穗位,提高结穗率和产量等,同时可有效地保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些改良群体为提高我国温带玉米遗传变异和杂种优势利用水平提供有效的种质材料。
夏亮,谢传晓,赵琦,张世煌[7](2009)在《混合取样方法在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简要综述了基于混合取样方法结合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基因频率分析及其在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分析总结了混合样本中单株数目、遗传距离的估算及混合取样中策略问题。
雍洪军[8](2008)在《利用SSR荧光标记分析我国糯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表明糯玉米起源于中国或东南亚,是玉米属玉米种的一个亚种。玉米地方品种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质资源,它们往往对地方环境的适应性强,具有一些特异的适应性状。在目前我国收集的糥玉米地方种质资源中,79.55%的来源于西南地区,但是这些糯玉米地方品种大多数无系谱记录,亲缘关系模糊不清,育种利用比较困难。研究和分析这些糯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对于糯玉米种质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取混合取样策略,利用荧光标记SSR技术,对来源于我国7个省份的90份糯玉米地方品种和6个标准测验种自交系基因组的31个简单序列重复(SSR)位点进行分析。在90份糯玉米地方品种中,共检测到216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检测出2-12个不等,平均等位基因6.97个,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67,标记指数(MI)为4.92。研究发现,供试糯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组成较为丰富,不同地理来源的糯玉米地方品种都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广西和贵州的糯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更为丰富,是重要的糯玉米遗传多样性中心。经过对90份糯玉米地方品种与标准测验种自交系比较,糯玉米地方品种内存在大量的特异等位基因。90份糯玉米地方品种可初步划为3个类群。每个类群均包含中国6个地区的糯玉米地方品种和1-3个标准测验种自交系。本研究分析了供试糯玉米品种的类群,建立了糯玉米地方品种与标准测验种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这些材料的育种与生产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延飞,卢新雄,陈晓玲,张志娥,辛萍萍,王建华[9](2007)在《基于SSR标记的30份玉米种质遗传完整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70对SSR引物,对30份玉米地方品种种质进行遗传完整性检测,每一份种质包含来自两个不同繁种年份的供试亚群体。取样方法为DNA混合取样。结果表明,30份种质的供试亚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除红包谷(统一编号00230080)为0.77外,其他都大于0.80。聚类分析表明,除二黄(统一编号00210055)和红包谷两份种质的亚群体出现分支外,其他28份种质亚群体分支都按照同一种质群分别聚类。本文同时探讨了个别种质亚群体之间遗传分化的原因,以及SSR标记作为玉米种质遗传完整性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侯本军[10](2007)在《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是我国玉米育种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是解决玉米种质基础狭窄问题的唯一途径。研究不同群体遗传组成和多样性及其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对于种质改良创新和合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以金皇后综合种和豫综5号两个玉米群体为基础材料,通过对SSR标记技术在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等应用中不同DNA取样方法和不同估算方法的比较研究,明确了一个较为合理SSR标记分析方法。同时分析和比较了2个群体的遗传结构。在此基础上,以代表我国主要玉米种质杂优类群及不同来源的12个改良群体为材料,研究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了不同的杂优类群。又以金皇后综合种轮回选择改良群体为材料,研究和比较了不同轮次群体遗传变异的特点。主要结果如下:1、以金皇后综合种和豫综5号2个玉米群体各60个单株的DNA样本为供试材料,利用50对SSR引物,通过对2个群体6种DNA样本不同取样处理(单株DNA样本,5株、10株、15株、20株和30株DNA分别混合样本)之间评价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利用单株DNA样品能检测到频率较低的基因,在混合样本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随着混合单株数目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未检测到的基因频率逐步增大;在6种DNA样本不同取样处理中,10个单株的DNA混合取样效果最好。2、用3种方法估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发现随着混合单株数的增加,GD、GDJ和GDN3种遗传距离均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但GDJ、GDN增加幅度更大,用混合样本估算的GDJ、GDN值与GD值之间存在着明显偏差;根据各处理的结果和不同遗传距离估算方法的比较,采用SSR技术研究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类群划分时,根据0,1数据可先计算出群体间的Nei遗传距离GDN和Jaccard遗传距离GDJ,再用(GDN)+GDJ)/2来估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更接近于按基因频率估算的遗传距离。3、通过SSR标记对2个群体多态性位点比例、位点的平均杂合度、遗传距离以及基因型种类和频率的比较表明,两个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总体上看,豫综5号群体的遗传变异更丰富。4、利用56对SSR引物在12个玉米群体中共检测到20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9个,平均为3.61个,说明12个群体的遗传变异较丰富;12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目变化范围在112-143个,平均每个位点在2-2.55个,黄金群变异最丰富,辽旅综的变异最小;根据估算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群体可分为金皇后、Reid、塘四平头、旅大红骨、Tuxpeno和热带亚热带种质6个杂优类群,第一类包括四一群、137群、金皇后和黄金群四个群体,第二类为豫综5号,第三类中综5号,第四类为辽旅综,第五类为Pob21,第六类包括Pob501、Pob26、黄墨49和自T36四个群体。杂优类群划分结果与已知来源和系谱关系基本一致。5、根据16个SSR引物在不同群体中所检测到的特有等位基因的谱带及等位基因组合的谱带,可以将12个群体完全区分开。其中,用单一引物可将Pob21、四一群、中综5号、豫综5号、137群、137群、辽旅综群体与其他群体区分开,用2个引物组合可将黄金群和黄墨49与其他群体区分开,用3个以上引物组合可将自T36与其他群体区分开。6、利用56对SSR引物,在通过混合选择改良的金皇后综合种5轮群体中共检测到135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为2.41个,不同轮次改良群体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改良群体仍保持较丰富遗传多样性,为其进一步改良和育种利用提供了依据。
二、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遗传多样性时的玉米群体取样策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遗传多样性时的玉米群体取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SCoT分子标记分析箭筈豌豆不同裂荚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箭筈豌豆裂荚研究进展 |
2.1.1 植物裂荚研究进展 |
2.1.2 箭筈豌豆研究现状 |
2.1.3 箭筈豌豆裂荚研究进展 |
2.2 SCoT分子标记概况 |
2.2.1 SCoT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
2.2.2 SCoT分子标记的相关应用 |
2.3 取样策略与遗传多样性 |
2.3.1 取样策略的相关研究 |
2.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2.3.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2.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2.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箭筈豌豆群体取样策略的优化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取样梯度 |
3.1.2 DNA提取与检测 |
3.1.3 SCoT引物筛选 |
3.1.4 SCoT-PCR扩增 |
3.1.5 SCoT标记凝胶电泳 |
3.2 数据处理 |
3.2.1 数据统计 |
3.2.2 遗传参数的类型与计算 |
3.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SCoT位点多态性分析 |
3.3.2 不同取样梯度基因保留比例及多态性分析 |
3.3.3 不同取样梯度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箭筈豌豆裂荚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荚果裂荚率与裂荚机械力测定 |
4.1.3 DNA提取与检测 |
4.1.4 SCoT引物筛选 |
4.1.5 SCoT-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
4.2 数据处理 |
4.2.1 数据统计 |
4.2.2 遗传参数的类型及计算 |
4.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4 杂交实验与农艺性状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27份种质裂荚率与裂荚力分析 |
4.3.2 SCoT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
4.3.3 箭筈豌豆不同裂荚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4 箭筈豌豆不同裂荚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4.3.5 箭筈豌豆杂交植株农艺性状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主要玉米种质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玉米种质概述 |
1.1.1 玉米种质概念 |
1.1.2 玉米种质类型 |
1.2 玉米种质研究的必要性 |
1.2.1 玉米种质研究利用进展 |
1.2.2 种质研究的必要性 |
1.2.3 群体在种质研究中的重要性 |
1.3 玉米种质研究方法 |
1.3.1 杂种优势群划分和杂种优势模式构建 |
1.3.2 遗传多样性评价 |
1.3.3 群体改良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主要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方差分析 |
2.2.2 主要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分析 |
2.2.3 产量特殊配合力(SCA)分析 |
2.2.4 杂种优势分析 |
2.2.5 杂种优势类群划分 |
2.3 讨论 |
2.3.1 关于主要玉米种质群体利用潜力的初步探讨 |
2.3.2 主要玉米种质群体的遗传关系 |
2.3.3 关于高产组合的探讨 |
第三章 主要玉米种质群体的 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DNA 提取 |
3.1.3 SSR 检测 |
3.1.4 数据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群体内遗传多样性 |
3.2.2 群体间遗传多样性 |
3.3 讨论 |
3.3.1 采用 SSR 分子标记分析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取样策略 |
3.3.2 主要玉米种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3.3.3 遗传多样性与产量 SCA 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的比较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利用SSR标记进行玉米自交系化学诱变后代遗传变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2 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1.3 SSR标记特点及分布 |
1.4 SSR标记突变的分子机制 |
1.5 SSR生物学功能 |
1.5.1 编码区SSR功能 |
1.5.2 调控区SSR功能 |
1.5.2.1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
1.5.2.2 影响染色质结构 |
1.5.3 翻译调控功能 |
1.6 SSR应用 |
1.6.1 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1.6.2 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在QTL中的应用 |
1.6.3 种质资源保存、品种鉴定方面的应用 |
1.6.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及杂种优势的预测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SSR分子标记实验体系的优化及取样策略的研究 |
2.1 SSR分子标记实验体系的优化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1.1 实验材料 |
2.1.1.2 实验试剂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2.1 玉米自交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
2.1.2.2 SSR-PCR扩增体系优化 |
2.1.2.3 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对SSR-PCR产物检测的影响 |
2.1.2.4 凝胶银染程序优化 |
2.1.2.5 SSR-PCR 目的片段回收纯化方法 |
2.2 玉米自交系取样策略研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2.1 同一单株不同叶位SSR标记的稳定性检测 |
2.2.2.2 同一个果穗不同部位籽粒植株SSR标记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
3 玉米自交系化学诱变后代抗盐性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玉米诱变系发芽实验及抗盐性检测 |
3.1.2.2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SSR标记的PCR检测 |
3.1.2.3 数据分析 |
3.1.2.4 PCR测序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化学诱变对玉米发芽和抗盐性的影响 |
3.2.1.1 化学诱变对发芽的影响 |
3.2.1.2 化学诱变对玉米幼苗抗盐性的影响 |
3.2.2 SSR标记引物的筛选 |
3.2.3 化学诱变后代遗传变异分析 |
3.2.3.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3.2.3.2 SSR标记遗传相似性分析 |
3.2.3.3 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
3.2.3.4 SSR标记的主成分(PCA)分析 |
3.2.4 化学诱变玉米自交系部分SSR-PCR产物序列分析 |
4 讨论 |
4.1 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取样策略 |
4.2 化学诱变的有效性 |
4.3 SSR分子标记分析玉米诱变系遗传多样性的可行性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12个玉米群体重要性状的遗传及改良利用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及育种利用研究进展 |
1.1.1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1.2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
1.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研究 |
1.2.1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2.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3 划分杂种优势群和构建杂种优势模式的方法 |
1.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1.3.3 米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取样技术 |
1.4 米群体改良主要创新途径和方法 |
1.4.1 米种质资源拓展创新的主要途径 |
1.4.2 米群体改良的方法 |
1.5 今后研究方向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12个玉米群体产量、品质、抗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间试验设计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14个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2.2.2 主要数量性状分析 |
2.2.3 主要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
2.2.4 主要数量性状聚类分析 |
2.2.5 品质性状分析 |
2.2.6 米群体的产量及营养品质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3 12个玉米群体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田间试验设计 |
3.1.3 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自然气候条件 |
3.1.4 田间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5个农艺性状联合方差分析 |
3.2.2 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GCA分析 |
3.2.3 米群体的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 |
3.2.4 60个杂交组合的产量、杂种优势反应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分析 |
3.2.5 60个组合的产量在3个试验环境下的综合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4 12个玉米群体的密度效应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9个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4.2.2 在2种密度下玉米株高、穗位及产量性状比较 |
4.2.3 在2种密度下抗性性状分析 |
4.2.4 在2种密度下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5 混合选择法对群体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群体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变化 |
5.2.2 穗部性状的变化 |
5.2.3 植株性状的变化 |
5.2.4 群体的遗传变异 |
5.3 讨论与小结 |
6 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DNA最优取样技术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SSR扩增带型 |
6.2.2 遗传变异分析 |
6.2.3 单株DNA样本与多株混合叶片提取的DNA样本的PCR扩增比较 |
6.2.4 单株DNA样本与单株DNA混合样本的扩增结果比较 |
6.2.5 12、10株混合叶片提取的DNA样本与其相应单株DNA混合样本扩增结果比较 |
6.3 讨论与小结 |
7 12个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 |
7.1.2 研究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SSR多态性分析 |
7.2.2 遗传距离(GD)分析 |
7.2.3 SSR聚类分析 |
7.3 讨论与小结 |
8 全文讨论 |
8.1 四种划分类群方法的比较 |
8.2 在3种不同环境下玉米群体杂种优势群划分及其与SSR聚类结果的比较 |
8.3 12个玉米群体育种潜力综合评价 |
8.3.1 塘四平头群 |
8.3.2 兰卡斯特群 |
8.3.3 P群 |
8.3.4 BSSS群 |
8.4 12个玉米群体进一步改良利用潜力探讨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作者简介 |
(5)利用SSR分析山西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SSR标记的引物 |
1.3 SSR分析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SR标记分析 |
2.2 38份玉米地方品种中检测到的稀有和特有等位基因数目 |
2.3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利用SSR标记分析遗传多样性时的玉米群体取样策略 |
3.2 关于从不同材料检测到的稀有和特有等位基因数目的探讨 |
3.3 同一个材料不同来源的比较 |
(6)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 |
1.2.1.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 |
1.2.1.2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种类 |
1.2.1.3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 |
1.2.1.4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杂优利用模式 |
1.2.1.5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在中国的应用 |
1.2.1.6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 |
1.2.2 玉米群体改良 |
1.2.2.1 群体改良方法 |
1.2.2.2 影响轮回选择遗传增益的因素 |
1.3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
1.3.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种质研究中的应用 |
1.3.3 SSR标记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24个群体 |
2.1.2 40测交组合 |
2.2 田间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田间数据分析方法 |
2.3 分子标记试验方法 |
2.3.1 引物 |
2.3.2 试验方法 |
2.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2.3.2.2 扩增体系 |
2.3.2.3 扩增产物的纯化和产物的变性 |
2.3.3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期性状的差异分析 |
3.1.1 热带亚热带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期性状的选择响应 |
3.1.2 热带亚热带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性状光敏性RD值的变化 |
3.2 热带亚热带群体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对混合选择的相关响应 |
3.2.1 株高和穗位各轮次的差异及光周期敏感性RD值变化 |
3.2.2 穗部性状各轮次间差异及光敏性RD值变化 |
3.2.3 产量及其组成性状的相关响应及光敏性RD值变化 |
3.3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对混合选择响应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
3.3.1 40对SSR引物在24份玉米群体样本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变异 |
3.3.2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
3.3.3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分析 |
3.3.4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
3.3.5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3.4 热带亚热带群体测交种的选择响应 |
3.4.1 POB43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
3.4.2 SUWAN-1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
3.4.3 POB69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
3.4.4 POB70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
4 讨论 |
4.1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光周期敏感性降低 |
4.2 供试群体开花期及其它农艺性状发生了显着的选择响应,但选择响应程度因群体不同而异 |
4.3 改良过程中,同一群体不同轮次的选择响应程度不同 |
4.4 热带亚热带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未发生明显变化 |
4.5 热带亚热带群体的测交种抽丝期提前,穗位降低,产量逐步提高 |
4.6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育种价值的初步探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混合取样方法在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取样策略 |
2 国外研究进展 |
3 国内研究进展 |
4 混合取样方法策略 |
(8)利用SSR荧光标记分析我国糯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糯玉米的分布与用途 |
1.1.1 糯玉米的分布 |
1.1.2 糯玉米的用途 |
1.2 糯玉米起源进化研究现状 |
1.3 糯玉米发展现状 |
1.3.1 糯玉米遗传基础 |
1.3.2 国外糯玉米发展现状 |
1.3.3 我国糯玉米发展现状 |
1.3.4 糯玉米育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地方种质资源的意义 |
1.5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6 SSR 荧光标记的应用 |
1.7 分子标记在研究糯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上的应用 |
1.8 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取样策略 |
1.9 论文研究 |
1.9.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9.2 研究基础 |
1.9.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利用SSR 荧光标记分析90 份糯玉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取样方法 |
2.1.2 引物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31 对SSR引物在90份糯玉米地方品种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 |
2.2.2 90 份糯玉米地方品种中存在的一些特异基因 |
2.2.3 90 份糯玉米地方品种样本的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
2.2.4 聚类分析 |
2.2.5 90 份糯玉米地方品种与6 个标准测验种的遗传关系 |
2.2.6 90 份糯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结构分析 |
2.3 讨论 |
2.3.1 SSR 荧光标记检测技术 |
2.3.2 关于90 份糯玉米地方品种的类群划分 |
2.3.3 探索糯玉米地方品种和标准测验种自交系的对应关系 |
2.3.4 90 份糯玉米地方品种混合样本的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
2.3.5 关于糯玉米地方品种的收集和整理 |
2.3.6 关于糯玉米地方品种的利用价值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3.1 90 份糯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
3.2 90 份糯玉米地方品种混合样本的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
3.3 90 份糯玉米地方品种的类群划分 |
3.4 糯玉米地方品种的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SSR标记的30份玉米种质遗传完整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SR标记分析 |
2.2 遗传相似性分析 |
2.3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维持异质种质遗传完整性 |
3.2 SSR分子标记检测玉米种质遗传完整性 |
(10)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质资源概述 |
1.1.1 玉米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
1.1.2 玉米种质资源类型划分 |
1.1.3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1.4 玉米群体在玉米种质资源中的重要地位 |
1.2 玉米群体改良概述 |
1.2.1 玉米群体改良的基本概念 |
1.2.2 玉米群体改良的方法 |
1.2.3 国内外玉米群体改良现状 |
1.2.4 群体改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概述 |
1.3.1 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概念 |
1.3.2 研究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意义 |
1.3.3 国外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研究进展 |
1.3.4 我国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研究进展 |
1.3.5 分子标记在杂种优势群划分中的应用 |
1.4 取样策略的研究 |
1.4.1 混合取样在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价和品种资源的收集上的应用 |
1.4.2 混合取样在评价玉米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
1.5 构建品种DNA指纹图谱 |
1.5.1 DNA分子标记指纹图谱 |
1.5.2 指纹图谱技术在农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1.6 遗传多样性 |
1.6.1 遗传多样性概述 |
1.6.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一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样品DNA提取 |
3.1.3 DNA取样处理 |
3.1.4 引物筛选 |
3.1.5 PCR反应 |
3.1.6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3.1.7 数据处理 |
3.2 试验二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群体材料 |
3.2.2 DNA样品的采集 |
3.2.3 SSR引物筛选 |
3.2.4 PCR和电泳检测 |
3.2.5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试验一 结果与分析 |
4.1.1 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2 2个群体单株DNA样本与混合DNA样本扩增结果的比较 |
4.1.3 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
4.1.4 两个群体遗传结构特征分析 |
4.2 试验二 结果与分析 |
4.2.1 12个群体遗传关系分析 |
4.2.2 金皇后综合种不同轮次改良群体遗传分析 |
4.2.3 12个群体SSR特异带型分析 |
5 讨论 |
5.1 混合取样对群体基因数目和基因频率的影响 |
5.2 混合取样对遗传距离的影响 |
5.3 关于12个群体进行类群划分的讨论 |
5.4 关于群体特有的等位基因特异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发表的论文 |
四、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遗传多样性时的玉米群体取样策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SCoT分子标记分析箭筈豌豆不同裂荚性状的遗传多样性[D]. 柴旭田. 兰州大学, 2018(09)
- [2]主要玉米种质群体遗传变异分析[D]. 张晓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3]利用SSR标记进行玉米自交系化学诱变后代遗传变异的研究[D]. 李红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9)
- [4]12个玉米群体重要性状的遗传及改良利用潜力分析[D]. 孙峰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7)
- [5]利用SSR分析山西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 崔永霞,张名昌,白建荣,程宇坤,张效梅,任元.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05)
- [6]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D]. 张德贵. 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
- [7]混合取样方法在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J]. 夏亮,谢传晓,赵琦,张世煌. 玉米科学, 2009(02)
- [8]利用SSR荧光标记分析我国糯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D]. 雍洪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9]基于SSR标记的30份玉米种质遗传完整性分析[J]. 马延飞,卢新雄,陈晓玲,张志娥,辛萍萍,王建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04)
- [10]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关系[D]. 侯本军. 河南农业大学,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