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地制宜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论文文献综述)
赵世秀[1](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唐绪元[2](2020)在《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之一,农业机械推广显得格外重要。而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是否健全,则又是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的保障。本论文试对农机推广的概念进行辨析、对制度与模式进行梳理分析,结合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既有状态,以及世界各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经验,通过对湖南省衡阳市当前农机推广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经费投入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详细探究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对策和发展,最终构建起与湖南基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平台和服务体系。本文研究认为,当前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主要存在着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相对滞后,农机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乏力、各地区农机普及水平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深入调查分析湖南省农机推广实际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经济转型、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方式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地对农机化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增效,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湖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的转变。
胡伟军,吴红霞[3](2020)在《黄梅县农机化助力产业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农业机械化助力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是好的发展方向。黄梅县农机化工作全面服务产业扶贫,切实发挥职能,抓引导、强服务、助提升,创新产业扶贫新路径,引导他们发展产业,实现自力更生。同时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示范带头作用,以购机补贴为抓手,以示范项目为依托,加大职业技术培训,通过以点带面,以串成线的方式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助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从而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谢梅[4](2018)在《对新时期巨野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探讨》文中提出阐述了山东省巨野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立足点及发展方向,提出了新时期搞好巨野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周琪雨[5](2018)在《新时期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农机化技术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具。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快推进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促进农业生产效率与生产水平的提升。本文从我国当前的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的现状入手,对农机化推广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以望有助于推广培训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张桃林[6](2018)在《强化创新引领 做好新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在农机化推广工作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摘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认真总结,充分肯定"十三五"以来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效"十三五"以来,全国农机推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紧紧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和农业机械化工作重点,履行职责、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在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咨询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
刘水琼,陈聪珍[7](2017)在《以沾益区为例 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战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沾益区基本概况沾益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市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国土总面积2801.1平方公里,丘陵面积占87.3%,平坝占12.7%。耕地面积40.9万亩,人均1.2亩。近十年来,沾益区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加大先进适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装备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全区农机化
牟臣德,吴岳[8](2015)在《新时期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全程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总结了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推广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周宗和,唐慧宇[9](2015)在《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原则》文中研究指明笔者从事农机推广工作近40年,认为从事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与从事其他工作一样"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故从事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需要原则。确定推广项目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结构的调整,特色优势支柱产业的需求,引进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农艺要求、农民急需,技术成熟的新技术,新机具,在实验、示范的基础上积极稳步推广,绝对避免那种认为只要是新技术不管
安徽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10](2015)在《安徽省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现状》文中研究指明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促进各地进一步加快相关政策的落实,完善工作措施,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我们专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我们分全省南北中不同区域,针对淮北、江淮之间和皖西南不同情况和特点,选择了阜阳、宿州、六安和安庆各具代表的4市的10个县区,深入
二、因地制宜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地制宜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
3.1 评价模型 |
3.1.1 DPSIR概念模型 |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3.3.3 综合权重计算 |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4.2 计算权重 |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5.2 计算权重 |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
4.2.1 计量模型说明 |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
5.3 科技人才策略 |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学术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机械 |
2.1.2 农业机械推广 |
2.2 农机推广的相关理论 |
2.2.1 农业创新扩散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
2.2.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
2.3 农机推广的理论框架 |
2.3.1 农业机械推广理论来源构架 |
2.3.2 组织化的农机推广框架模型 |
3 湖南省农机推广现状分析 |
3.1 湖南农机推广既有成就 |
3.1.1 农机拥有量及使用情况 |
3.1.2 农机人力财力投入情况 |
3.2 湖南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 |
3.2.1 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 |
3.2.2 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 |
3.2.3 农机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亟待加强 |
3.2.4 农机创新和成果转换机制乏力 |
3.2.5 湖南各地区农机普及的差异性 |
3.3 湖南省农机推广问题产生的根源 |
3.3.1 多山和丘陵的地理位置的因素 |
3.3.2 政府机构重视和扶持与否的因素 |
3.3.3 研发销售和购买经费不足的因素 |
3.3.4 农机推广和农村人才队伍的因素 |
4 国内外农机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内农机推广经验 |
4.1.1 台湾农机推广经验 |
4.1.2 南方丘陵地区农机推广经验 |
4.1.3 山东省农机推广经验 |
4.2 国内农机推广的启示 |
4.2.1 我国农机化水平呈现出不平衡性 |
4.2.2 健全制度、因地制宜和可持续性 |
4.3 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的经验 |
4.3.1 美国农机推广经验 |
4.3.2 日本农机推广经验 |
4.4 国外农机推广的启示 |
4.4.1 农机推广被视为公益事业予以重视 |
4.4.2 构建多元化的农机推广体系 |
4.4.3 建立稳定的农机推广保障体制 |
4.4.4 注重促进农村农业的长远发展 |
5 完善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政策与建议 |
5.1 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 |
5.1.1 健全法律保障 |
5.1.2 加大资金投入 |
5.1.3 落实既有政策 |
5.1.4 深化政府公益性服务 |
5.2 健全农机推广的运行机制 |
5.2.1 构建务实长效的推广机制 |
5.2.2 加强市场监管 |
5.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
5.3.1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
5.3.2 加强农机推广培训 |
5.3.3 构建农、科、教结合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 |
5.4 优化农机化装备结构,调整区域布局 |
5.4.1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机械区域布局 |
5.4.2 不断改善农机性能和质量 |
5.4.3 充分利用农机展览会的契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推广调查问卷 |
致谢 |
(3)黄梅县农机化助力产业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机化基本情况 |
2 农机化助力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 |
2.1 以农机购机补贴为指引,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机械装备水平 |
2.2 以农机技术推广为手段,加快推广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 |
2.3 以农机技术培训为基础,大力培养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人才 |
2.4 以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为载体,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户和产业的覆盖面 |
3 存在的问题 |
3.1 农机购机补贴范围不够宽泛 |
3.2 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不强 |
3.3 基层农机推广队伍不稳定 |
3.4 农机新型经营主体不强 |
4 下一步工作思路 |
4.1 做好农机购机补贴的实施工作 |
4.2 抓好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
4.3 加强基层农机队伍的建设工作 |
4.4 加大对农机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工作 |
5 结语 |
(4)对新时期巨野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巨野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立足点及发展方向 |
2 新时期搞好巨野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
2.1 落实重点项目推动科技创新 |
2.2 加大扶持力度突破发展“瓶颈” |
2.3 科技示范带动拓宽发展空间 |
2.3.1 加快农机化创新示范步伐 |
2.3.2 努力实现农机与农艺结合 |
2.4 强化人才培养发展“智慧农机” |
(5)新时期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期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培训取得的成效 |
1.1 培训主体持续增多 |
1.2 培训能力不断提升 |
2 加强农机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的措施 |
2.1 提高推广服务水平 |
2.2 完善培训工作体制 |
2.3 健全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投入机制 |
2.4 强化推广人员专业技术培训能力 |
2.5 规范推广流程 |
2.6 加大宣传力度 |
3 结语 |
(6)强化创新引领 做好新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在农机化推广工作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摘登)(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真总结, 充分肯定“十三五”以来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效 |
1. 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夯实了基础 |
2. 为发展乡村主导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
3. 为推进绿色技术应用, 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
4. 为规范有效实施重大政策项目, 配合农机化主管部门履职尽责提供了支撑 |
二、认清形势, 准确把握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任务 |
三、创新引领, 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转型升级 |
1. 要改进试验示范方式, 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效果 |
2. 要加强技术集成, 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能力 |
3. 要构建多元协同推广机制, 增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活力 |
4. 要推进“互联网+推广”, 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效率 |
(7)以沾益区为例 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沾益区基本概况 |
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入实施,农机装备水平显着提升 |
2.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范围逐年扩大,农机与农艺融合逐步加快 |
3.农机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深入开展 |
4.农机服务组织逐步成长,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
(二)沾益区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优势 |
1. 农机化发展宏观环境更加优化,发展机遇依然良好 |
2. 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补贴政策带动效果更加显着 |
3. 沾益区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为农机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三)沾益区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农机化发展缺乏财政经费保障 |
2. 农机装备总量不高,装备结构不合理 |
3. 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不利于农机规模化作业 |
二、沾益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思想 |
三、沾益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对策 |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创造条件 |
(二)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逐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现状 |
(三)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农机化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
(四)加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建设,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
(五)切实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
(六)加大农机推广资金投入,为农机化发展创造条件 |
(8)新时期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 |
2 对策建议 |
2.1 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推广 |
2.2 加快农机装备更新换代 |
2.3 拓宽农机化推广空间 |
2.4 抓好宣传发动和沟通配合 |
(10)安徽省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目前现状 |
1. 机构设置情况 |
2. 队伍建设情况 |
3. 经费保障和条件建设情况 |
4. 管理体制情况 |
二、存在问题 |
1. 改革频繁, 管理体制不顺 |
2. 投入不足, 保障措施不力 |
3.体制限制, 年龄素质堪忧 |
三、调研启发 |
1. 发挥好县级推广机构的带头作用, 是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关键 |
2. 农机合作社是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载体和延伸, 应加大扶持力度 |
3. 做好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必须主动融入大农业, 才能借力发展 |
四、建议 |
1. 全面理顺财政预算形式 |
2. 重点加强县级推广机构建设 |
3.因地制宜建设乡镇农机服务站 |
4. 加快提升基层农机推广队伍素质 |
5. 开拓思路, 积极创新, 整合力量, 全力推进农机化新技术的应用 |
四、因地制宜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2]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D]. 唐绪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3]黄梅县农机化助力产业扶贫研究[J]. 胡伟军,吴红霞. 湖北农机化, 2020(03)
- [4]对新时期巨野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探讨[J]. 谢梅. 当代农机, 2018(12)
- [5]新时期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的探讨[J]. 周琪雨. 农业与技术, 2018(23)
- [6]强化创新引领 做好新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在农机化推广工作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摘登)[J]. 张桃林. 农机科技推广, 2018(09)
- [7]以沾益区为例 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 刘水琼,陈聪珍. 中国农机监理, 2017(01)
- [8]新时期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牟臣德,吴岳. 农业工程, 2015(05)
- [9]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原则[J]. 周宗和,唐慧宇. 中国农机监理, 2015(07)
- [10]安徽省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现状[J]. 安徽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 农机科技推广,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