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橡胶与高压绝缘子(论文文献综述)
董海燕[1](2021)在《高污秽度环境下腕臂复合绝缘子积污与电场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腕臂绝缘子是接触网上带电体与接地体间保持电气绝缘的关键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积污特性和电场特性是衡量绝缘子性能的两大重要指标,可预测绝缘子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积污程度,并判断其绝缘状况。为了解决高污秽度环境下接触网绝缘子污闪问题,本文选取兰新铁路达坂城盐湖风区为高污秽度环境,接触网腕臂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从洁净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目标区域运行绝缘子表面自然污秽物特性、绝缘子积污分布特性、染污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和新型绝缘子设计等五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构建了腕臂绝缘子等比例几何模型,以电准静态场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清洁绝缘子电场计算数学模型。根据电场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洁净状态下不同伞型结构绝缘子的电位和电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伞间距、伞倾角及伞裙个数等结构参数相同时,伞型结构对绝缘子沿面电位和电场分布无明显影响;单个伞裙表面的电位和电场分布具有圆周对称性,电位和场强从伞根部到边缘逐渐减小。(2)采集了兰新铁路达坂城-乌鲁木齐区间盐湖风区腕臂复合绝缘子表面自然污秽样本,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污秽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离子色谱仪分析了污秽可溶盐中主要的阴、阳离子组成;运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污秽不溶物的主要成分;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首次分析了腕臂绝缘子平、斜两种特有布置方式下污秽颗粒粒度分布特性。大多数污秽颗粒的形状不规则,只有少量的污秽颗粒呈球状;可溶性污秽的主要成分是二价盐Ca SO4;污秽不溶物中晶体的主要成分为Si O2;平安装方式下,粒径集中在8~32μm;斜安装方式下,粒径集中在8~25μm。(3)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描述绝缘子的积污过程,建立了电场-流场-粒子追踪场三者单相耦合的颗粒轨道数学模型,以盐湖风区污秽物特征参数为前提条件,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上构建了腕臂复合绝缘子风洞积污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平、斜两种布置方式下风速、风向及粒径对绝缘子积污特性的影响。以碰撞系数表征绝缘子的最大积污程度,粒径越大或风速越大或气流角度[0°,±30°]时,布置方式对碰撞系数的影响越明显。(4)洁净复合绝缘子积污受潮后呈现分离水珠和湿污层两种染污状态,在分离水珠作用下,分析了水珠静态接触角、位置及间距对绝缘子电位和电场分布的影响;针对附有均匀湿污层的绝缘子提出了电场计算新方法,分析了污层厚度和电导率对电场分布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洁净、分离水珠以及附有湿污层三种状态下绝缘子电场特性,揭示了绝缘子表面电场特性演变规律。(5)从绝缘子结构高度不变、绝缘子有效爬电距离最大、伞间平均场强最小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绝缘子结构,采用数值仿真和自然积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新型伞裙结构绝缘子防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新型伞裙结构绝缘子有效改善了不同风向下绝缘子的积污能力,作为主动防污措施,从源头降低污闪事故率,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常波[2](2021)在《动车组高压隔离开关用绝缘子性能衰退及可靠性研究》文中指出动车组高压隔离开关用绝缘子是重要的户外高压设备,在服役过程中,污秽、雨水以及光照等外部自然因素会造成绝缘子的老化,进而影响其可靠性。目前,对于老化绝缘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场仿真和电气性能试验研究等方面。本文对不同服役年限的绝缘子开展了相关电气性能试验并结合电场仿真,研究了绝缘子运行过程中的放电特性以及电气性能随服役年限的衰退特性。本文以FQJG2-30-16-400-M动车组高压隔离开关用支柱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选取服役年限为3年、4年、5年、6年以及10年的绝缘子。通过测量绝缘子的泄漏电流,进而得到了其绝缘电阻,研究发现了绝缘电阻随服役年限呈下降趋势;通过对绝缘子进行喷水分级和静态接触角测量,结论表明了绝缘子憎水性随服役年限也呈下降趋势;通过对绝缘子施加正极性雷电和负极性雷电,发现了正极性雷电闪络电压远小于负极性雷电闪络电压,其值均保持在185 kV以上,符合入网要求。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对绝缘子进行了淋雨试验,雨水电导率为3000 μS/cm,研究了绝缘子在淋雨状态下的水珠分布和放电现象。以此为基础,利用COMSOL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研究了绝缘子伞裙表面覆有水珠以及形成干燥带时的放电特性。伞裙表面存在水珠时,高压端和低压端附近伞裙表面的电场畸变类似,越靠近中轴线,水珠表面电场畸变越大;伞裙表面存在干燥带时,电场畸变明显,干燥带出现在杆径处电场畸变最大,干燥带最大场强值随干燥带数量的增加反而下降。基于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研究了不同污秽度下服役年限对绝缘子闪络电压的影响。选取盐密为0.1 mg/cm2和0.4 mg/cm2两个污秽等级,分析了盐密对绝缘子闪络电压的影响。采取均匀升压法和最大耐受法两种试验加压方式,得到了不同服役年限下绝缘子污闪电压以及最大耐受电压变化特性,服役10年的绝缘子在盐密为0.4 mg/cm2下闪络电压接近31 kV,最大耐受电压降到25 kV,建议更换绝缘子或加强检修次数和频率。通过上述电气性能试验分析,得到了绝缘子的电场分布特性以及电气性能随服役年限的变化特性。本研究对以后动车组高压隔离开关用绝缘子的可靠性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吴雄,闻集群,刘晓宇,柯锐,沈帆,何昌林,郭维[3](2021)在《不同结构型式的配网复合绝缘横担电气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更好指导复合绝缘横担的应用,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方管复合绝缘横担及方棒复合绝缘横担的雷电冲击电压、湿工频闪络电压、污秽闪络电压及污秽覆雪闪络电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 kV方管复合绝缘横担的50%干雷电闪络电压为388.3 kV,高于方棒复合绝缘横担的370.0 kV,但方管复合绝缘横担的湿工频耐受电压、污秽工频耐受电压及污秽覆雪闪络电压均低于方棒复合绝缘横担,最后提出了不同运行环境下复合绝缘横担差异化的应用方案。
王思华,陈龙,王军军,赵磊[4](2021)在《复合绝缘子伞套老化状态模糊综合评估》文中认为针对硅橡胶复合绝缘子长期在户外运行时出现的老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绝缘子状态评估方法。从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套材料角度出发,建立机械性能指标、憎水性指标、电气性能指标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所属的12个二级指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函数来获得各指标的隶属度,结合改进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最后根据线性加权法求取复合绝缘子的等级状态。实例证明该模型能准确高效地判断出复合绝缘子的状态,为复合绝缘子的状态检修提供依据。
谢炽新[5](2020)在《含氟/脲基硅氧烷的固载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硅橡胶由于具有优异的疏水性能、电气绝缘性能、耐高低温和耐候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压超高压电气绝缘领域。然而,随着输变电压等级逐渐提高,在污染比较严重或比较潮湿的环境,硅橡胶容易发生漏电起痕破坏,导致绝缘性丧失,给输变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主要通过添加无机填料来改善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但无机填料与硅橡胶的相容性较差,大量加入无机填料会损害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我们课题组发现含脲基或氨酯基硅烷等有机耐漏电起痕剂可以显着增强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而且不损害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但脲基或氨酯基具有相对较强的极性,会增大硅橡胶的表面能,用量较大时也会损害硅橡胶的疏水防污性能。如何兼顾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和疏水防污能力,是当前高性能硅橡胶绝缘材料发展与应用所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论文将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FAS)或不同结构的含脲基硅氧烷固载到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铁(Fe2O3),研究了SiO2和Fe2O3固载含氟/脲基硅氧烷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疏水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的影响,探讨了SiO2和Fe2O3固载含氟/脲基硅氧烷提高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FAS与Fe2O3之间的接枝反应,制备了氧化铁固载含氟硅氧烷(F-Fe2O3)。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粒径分析、磁滞回线测定等方法对F-Fe2O3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F-Fe2O3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疏水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电晕老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F-Fe2O3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的机理。研究发现,F-Fe2O3能明显提高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当F-Fe2O3用量为0.15 phr时,ALSR/F-Fe2O3达到了1A3.5等级,电蚀损率仅为0.38%。硅橡胶的疏水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电晕老化性能也得到了提高。表面电位耗散测试(SPD)表明F-Fe2O3具有耗散电荷的作用。干带电弧放电时,F-Fe2O3可以捕捉硅橡胶侧甲基氧化产生的自由基,抑制硅橡胶的氧化降解。同时,F-Fe2O3结构中的氟原子对电荷起到耗散的作用,减少电荷的累积,保护基体免遭破坏,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因此得到了提高。(2)通过FAS与SiO2之间的接枝反应,制备了二氧化硅固载含氟硅氧烷(F-SiO2)。采用FTIR、核磁硅谱(29Si-NMR)、TG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F-SiO2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斜板法耐漏电起痕试验(IP)、SPD、等离子体辐照测试、XPS和SEM等方法研究了F-SiO2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疏水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的影响,探讨了F-SiO2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的机理。研究发现,F-SiO2能显着提高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当F-SiO2添加量仅为1.0 phr时,ALSR/F-SiO2达到了1A4.5等级,电蚀损率仅为0.22%,而且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疏水性能也有所提高。SPD测试发现F-SiO2能起耗散电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弧放电时,F-SiO2能耗散注入到硅橡胶表面的电荷,降低硅橡胶中的电荷密度,减小电荷对硅橡胶分子链的破坏,从而延缓密集电弧的出现以及降低电弧的放电频率,提高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3)通过脲基硅氧烷水解后形成的羟基与二氧化硅表面的羟基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制备不同烷基结构的二氧化硅固载烷基双取代脲基硅氧烷(U-SiO2)。采用FTIR和TGA对U-SiO2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IP研究了不同烷基结构的U-SiO2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探讨了U-SiO2对ALSR漏电起痕的抑制机理。研究发现,U-SiO2能有效提高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其中,二氧化硅固载异丙基双取代脲基硅氧烷(DIPUPES-SiO2)和二氧化硅固载异丁基双取代脲基硅氧烷(DIBUPES-SiO2)效果最好,用量不到1.00 phr便能使ALSR达到1A4.5等级,电蚀损率仅为0.22%和0.45%。而且ALSR/DIPUPES-SiO2和ALSR/DIBUPES-SiO2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在水中浸泡5天后,仍能达到1A4.5等级,电蚀损率几乎不变。等离子辐照测试和马弗炉热处理结果表明,U-SiO2能促进硅橡胶高温交联形成密实的陶瓷保护层,抑制硅橡胶的热降解,以及抵抗等离子体的轰击。因此,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得到显着提高。(4)将F-SiO2与DIPUPES-SiO2复配添加到ALSR中,研究了F-SiO2和DIPUPES-SiO2对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疏水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的影响,探讨了F-SiO2和DIPUPES-SiO2协同提高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的机理。研究发现,F-SiO2和DIPUPES-SiO2复配能显着提高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F-SiO2和DIPUPES-SiO2用量均为0.75 phr时,ALSR的耐漏电起痕水平达到1A4.5等级,电蚀损率降低到0.20%,且硅橡胶的疏水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耐等离子体辐照性能也得到了改善。研究结果表明:F-SiO2能提高硅橡胶的疏水性能,延缓泄漏电流的产生;在电弧放电时,F-SiO2能够起到快速耗散电荷的作用,降低硅橡胶中电荷的密度;与此同时,DIPUPES-SiO2能够抑制Pt的团聚,提高Pt的催化效率,促进ALSR在高温下的交联反应,提高ALSR的有机-无机转化率,并在ALSR表面形成一层无机类陶瓷保护壳层,以隔绝氧气渗透和热量传递,抑制ALSR的热降解。因此,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得到显着提高。
高同虎[6](2020)在《基于SVM的附着藻类绝缘子电场畸变与闪络电压预测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环境污染和电压等级的提高复合绝缘子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输变电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电力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近年来,在世界上一些暖热高湿地区运行的复合绝缘子上发现有生物附生,其中以藻类最为常见。潮湿环境下绝缘子表层附着藻类影响其电压分布特征,对输电线路污闪防护影响较大。本文采用ANSYS仿真计算软件建立110k V复合绝缘子二维电场计算模型,计算分析藻类生长位置、天气情况、形成干燥带等因素对绝缘子电场分布的作用规律。针对线路防雷与绝缘的要求,提出一种兼具雷电防护与绝缘支撑双重作用的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相比于普通绝缘子,潮湿环境下一体化防雷绝缘子表层附生藻类对伞裙表面电场及闪络电压影响更大。采用Ansoft仿真计算软件建立35k V一体化防雷绝缘子二维电场计算模型,研究绝缘子表层附生藻类生长位置、生长状况、天气情况等因素对伞裙表面电场分布作用规律。在仿真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方法,以电场特征量作为模型的输入,实现闪络电压的预测。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对于110k V普通复合绝缘电场分布呈“U”形分布,在导线端护套与金具的交界处出现电场峰值;藻类生长越靠近高压端电场畸变越严重,低压端1~6号伞裙有藻类生长时,电场分布和清洁时大致相同,球窝处场强减小;雨天情况下,导线侧金具与伞裙的交界处的极大值并没有明显变化,但低压端场强明显增大,藻类生长位置与水带交界处电场畸变严重,闪络风险较高;藻类形成干燥带对场强的影响不显着,轴向场强在干燥带处略微增加,低压端伞裙护套交界处电场强度有所减小,发生闪络的风险较低。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电场呈“W”形分布,相比于限压段,绝缘段承受了较大的电压和场强;场强最大值出现在下金具上沿,在下限压段护套与金具的交界处出现一个电场峰值;藻类附生越靠近下限压段电场畸变越严重,上限压段附生藻类时,电场分布和清洁伞裙大致相同,但球窝处场强减小;雨天情况下,导线侧金具与伞裙交界处的极大值无明显变化,但绝缘段场强增幅较大,藻类生长位置与水带交界处电场畸变严重,闪络风险较高。本文研究结论为暖热高湿地区的复合绝缘子外绝缘防护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环境条件与闪络电压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仿真的试验结果和预测结果基本一致,本文为复杂环境下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毛桂云[7](2020)在《直流复合支柱绝缘子淋雨表征参数研究》文中提出由降雨引起的外绝缘闪络已成为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的薄弱环节之一。南方电网所在辖区降水较多,夏季多暴雨天气且以短时强降雨为主,近几年天生桥、高坡、兴仁和穗东换流站发生过多起外绝缘设备雨闪事故,复合外绝缘设备面临的防雨闪形势非常严峻。绝缘子伞裙边缘的液柱、液滴等对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局部放电、电弧发展和淋雨闪络电压有较大影响,伞裙间水柱和水滴放电使爬电距离未得到有效利用是雨闪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结合绝缘子淋雨闪络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淋雨特性,选取了淋雨表征参数,研究了直流复合支柱绝缘子淋雨特性试验方法,开展了不同伞裙参数、不同淋雨率条件下的淋雨特性试验,研究了淋雨表征参数的统计学特征,分析了伞裙参数、淋雨率对大伞液柱长度频率分布的影响。(1)通过分析雨闪事故相关资料中事故发生时的天气状况,结合南方地区短时强降雨降水特征和试验室中人工淋雨系统的性能,选取了多个淋雨率等级;比较了相机在不同曝光时间条件下绝缘子淋雨特性照片整体和局部效果,提出了淋雨特性试验中相机的曝光时间应小于1/2000 s;介绍了用Image J和Adobe Photoshop软件从淋雨特性照片中提取和测量各淋雨表征参数的方法和步骤并给出了计算公式。(2)介绍了使用Grubbs准则对淋雨特性试验照片进行异常数据检验的步骤;研究了复合支柱绝缘子单个大伞边缘液柱长度和伞裙单元的大伞水柱长度的概率分布特征,得出大伞边缘单个液柱的长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伞裙单元的大伞水柱长度服从正态分布。(3)以伞裙单元为单位研究了同一支绝缘子不同伞裙单元的淋雨表征参数沿绝缘子轴向从上向下的数值大小规律,得出同一绝缘子不同伞裙单元的淋雨表征参数沿绝缘子轴向从上向下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小的趋势,而是在某一数值附近上下波动。(4)伞裙参数和淋雨率对复合支柱绝缘子大伞液柱长度存在一定影响,伞间距增大、平均伞伸出增大、杆径增大、淋雨率增大时,大伞液柱长度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曲线的尾部所对应的最大液柱长度均变大。
杨忠毅[8](2019)在《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检测方法及成分对交流污闪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的蓬勃发展,电力系统外绝缘污秽成分逐渐趋于多样性,绝缘子表面污秽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了其电气性能,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传统的外绝缘设计和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方法未对污秽成分的影响进行全面考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客观存在的问题,对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检测及成分对绝缘子交流闪络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建立了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的阴阳离子配对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污秽化学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机理,综合考虑各类成分的影响,提出了混合污秽成分染污绝缘子的闪络电压预测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对多种绝缘子进行自然积污试验,并对其盐/灰密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合离子交换色谱法,测量了绝缘子表面污秽的离子成分。针对目前人工配对方法的不足,结合绝缘子表面污秽的积累特性和污秽溶解的动态电导率特性,建立了绝缘子表面污秽离子成分的配对模型。模型首先利用模糊聚类和动态改进FCM的方法,实现了阴阳离子的粗略配对;结合Avrami溶解动力学方程,研究了电力系统主要污秽成分溶解时的动态电导率特性,得到了各污秽成分溶解时电导率与时间及平衡浓度的关系曲线表达式;根据污秽溶液的动态电导率特性,结合离子成分测量与粗略配对结果,提出了基于污液动态电导率特性的阴阳离子配对子模型,用以提高配对精度,并对该子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单一可溶污秽成分的闪络试验,得到了多种可溶污秽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影响的特征参数,总结了可溶污秽离子成分对绝缘子污闪特性影响程度的一般规律:Cl-<NO3-<SO42-;K+<Na+,NH4+<Ca2+。根据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机理及规律,提出了单一易溶污秽成分的绝缘子闪络特征参数预测方程,并对其工程应用方法和价值进行了分析。通过混合可溶污秽成分的闪络试验和对比分析,提出工程设计中易溶污秽成分可按线性叠加的方法进行绝缘子闪络电压梯度预测;而对于Ca SO4,需针对其微溶特性进行单独计算。通过不溶污秽成分的闪络试验,得到了不溶污秽所对应的绝缘子闪络特征参数,在相同污秽度下,不溶物所对应的绝缘子闪络电压梯度大小顺序为:高岭土<Al2O3<Fe2O3,硅藻土<Si O2。颗粒间隙的保水作用使得绝缘子污闪电压梯度随不溶物粒径的增大而有所提升。结合电解质溶解试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别从导电和溶解特性、温度、电场、混合成分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研究了可溶污秽成分对绝缘子污闪特性的影响机理及其微观行为,解释了造成易溶污秽成分闪络特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有效ESDD测量和计算时应对成分的电导率特性和溶解特性加以考虑;不同可溶污秽成分对应的温度修正系数有所不同,在电场作用下的污秽溶液的离子电导率相对于无电场时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共存离子对电导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溶剂化作用和离子氛作用两方面,且离子氛作用占主导地位;外加离子对Ca SO4溶液在离子扩散系数和溶解度方面存在影响,且两方面作用效果相反。通过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不溶物吸水机理和微观行为,建立了不溶物吸水的微观模型;并从吸附能、径向分布函数、平均力势、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等方面对不溶物的表面吸附、孔洞吸附和层间吸附作用进行了分析。分子模拟结果与闪络试验结果相互印证。根据污秽成分的溶解特性和电导率特性,对污秽成分的有效污秽度进行了定量表征;结合污秽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机理和规律、阴阳离子测量和配对方法,综合考虑易溶物、微溶物、不溶物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混合污秽染污绝缘子的闪络电压(梯度)预测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可大幅度减小绝缘子闪络电压梯度的预测误差,此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
施荣,霍锋,万小东,南敬[9](2019)在《750 kV复合横担外绝缘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合材料横担凭借其耐污性、耐雷性优良、重量轻、便于安装等优点,在架空输电线路中具有大规模应用的潜力。为了深入研究复合横担绝缘子的外绝缘特性,实现在750 kV交流输电线路上改造应用的目标,采用750 kV复合横担真型塔头试品,通过模拟系统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对试品进行塔头冲击电压试验,同时在大型环境气候试验室开展了全尺寸复合横担绝缘子人工污秽工频电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横担塔头绝缘强度可以满足我国西北地区海拔1500 m条件下的750 kV交流输电线路运行要求。
卢明,侯胜任,刘泽辉,王子潇,高超[10](2019)在《在运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检测与性能分析》文中提出对四支运行了不同年限的特高压复合绝缘子进行了电气和机械参数研究,其中包括外观检测,额定机械负荷耐受试验,交流耐压试验和陡波冲击试验。同时,对特高压绝缘子伞裙进行了傅里叶光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复合绝缘子的电气和机械性能保持良好。通过分析光谱发现,运行10年的绝缘子内外硅橡胶红外光谱有明显区别,推测是老化导致的水解造成。研究结果为特高压复合绝缘子相关运行性能的检测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硅橡胶与高压绝缘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橡胶与高压绝缘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污秽度环境下腕臂复合绝缘子积污与电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绝缘子电场特性研究 |
1.2.2 绝缘子表面污秽特性研究 |
1.2.3 绝缘子积污特性研究 |
1.2.4 绝缘子防污闪措施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洁净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研究 |
2.1 典型伞型结构的腕臂复合绝缘子 |
2.2 洁净绝缘子电场计算模型 |
2.2.1 绝缘子电场计算控制方程 |
2.2.2 绝缘子电场计算有限元原理 |
2.2.3 绝缘子电场计算有限元仿真步骤 |
2.3 洁净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 |
2.3.1 电位分布 |
2.3.2 电场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3 绝缘子表面污秽物特性分析 |
3.1 兰新铁路典型环境绝缘子样本 |
3.2 污秽微观形貌特征及元素组成 |
3.3 污秽的化学成分 |
3.4 污秽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 |
3.4.1 污秽颗粒粒度的对数正态分布特征 |
3.4.2 不同布置方式下污秽颗粒粒径分布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绝缘子表面积污分布的风洞数值模拟 |
4.1 绝缘子积污过程的气固两相流计算模型 |
4.1.1 连续相控制方程 |
4.1.2 离散相控制方程 |
4.1.3 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 |
4.2 绝缘子外部流场特性 |
4.2.1 流速分布 |
4.2.2 静压分布 |
4.3 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 |
4.3.1 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的影响因素 |
4.3.2 绝缘子表面积污分布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 染污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研究 |
5.1 分离水珠作用下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 |
5.1.1 静态接触角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5.1.2 水珠位置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5.1.3 水珠间距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5.2 附有均匀湿污层的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 |
5.2.1 绝缘子电场计算模型 |
5.2.2 电位分布 |
5.2.3 电场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6 新型绝缘子设计及防污性能分析 |
6.1 新型绝缘子结构 |
6.2 不同伞裙结构绝缘子积污特性仿真分析 |
6.2.1 平安装绝缘子 |
6.2.2 斜安装绝缘子 |
6.3 新型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 |
6.3.1 绝缘子自然积污收集方法 |
6.3.2 绝缘子污秽度测量方法 |
6.3.3 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动车组高压隔离开关用绝缘子性能衰退及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憎水性测试方法研究 |
1.2.2 绝缘电阻测试方法研究 |
1.2.3 雷电冲击试验方法研究 |
1.2.4 动车组车顶绝缘子电场分布特性研究 |
1.2.5 人工污秽试验方法研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服役年限绝缘子的性能衰退测试 |
2.1 喷水分级法 |
2.1.1 试验方法 |
2.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 静态接触角法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 绝缘电阻测量 |
2.3.1 试验布置 |
2.3.2 试验方法 |
2.3.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2.4 雷电冲击试验 |
2.4.1 试验装置 |
2.4.2 试验方法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顶污秽绝缘子沿面弱放电现象研究 |
3.1 试验装置及接线 |
3.2 试验方法 |
3.2.1 淋雨试验 |
3.3 污秽状态下绝缘子电场仿真 |
3.4 绝缘子模型的建立 |
3.4.1 绝缘子仿真模型 |
3.4.2 材料和边界条件设置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1 洁净及干湿污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 |
3.5.2 干燥带存在时的绝缘子电场分布 |
3.5.3 表面覆有水珠时的绝缘子电场分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顶污秽绝缘子闪络电压变化特性研究 |
4.1 试验装置及接线 |
4.2 试验方法 |
4.2.1 污液的配置 |
4.2.2 试验步骤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闪络现象分析 |
4.3.2 干闪电压随服役年限的变化 |
4.3.3 湿闪电压随服役年限的变化 |
4.3.4 污闪电压随服役年限的变化 |
4.4 最大耐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不同结构型式的配网复合绝缘横担电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 |
1.1 试验内容及装置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设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雷电冲击闪络电压试验 |
2.2 湿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
2.3 人工污秽工频电压试验 |
2.4 污秽覆雪电压试验 |
3 结论 |
(5)含氟/脲基硅氧烷的固载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电压绝缘材料 |
1.1.1 陶瓷绝缘材料 |
1.1.2 玻璃绝缘材料 |
1.1.3 聚合物绝缘材料 |
1.2 硅橡胶材料 |
1.2.1 硅橡胶的分类 |
1.2.2 硅橡胶的性能及应用 |
1.2.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
1.3 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研究进展 |
1.3.1 漏电起痕现象及破坏机理 |
1.3.2 增强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方法 |
1.4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本研究的特色与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F-Fe_2O_3的制备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的作用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F-Fe_2O_3及ALSR样品的制备 |
2.1.4 测试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F-Fe_2O_3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2.2.2 F-Fe_2O_3 用量对ALSR疏水性能的影响 |
2.2.3 F-Fe_2O_3 用量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
2.2.4 F-Fe_2O_3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SiO_2的制备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的作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原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F-SiO_2及ALSR样品的制备 |
3.1.4 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F-SiO_2的结构表征 |
3.2.2 F-SiO_2 用量对ALSR硫化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F-SiO_2 用量对ALSR疏水性能的影响 |
3.2.4 F-SiO_2 用量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
3.2.5 F-SiO_2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SiO_2的制备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的作用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原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U-SiO_2及ALSR样品的制备 |
4.1.4 测试与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U-SiO_2的结构表征 |
4.2.2 DIPUPES-SiO_2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
4.2.3 DIPUPES-SiO_2对ALSR疏水性能的影响 |
4.2.4 不同烷基结构的U-SiO_2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
4.2.5 ALSR/ U-SiO_2 的耐水性能 |
4.2.6 U-SiO_2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SiO_2与DIPUPES-SiO_2 协同提高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的作用 |
5.1 实验部分 |
5.1.1 主要原料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ALSR样品的制备 |
5.1.4 测试与表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F-SiO_2和DIPUPES-SiO_2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
5.2.2 F-SiO_2和DIPUPES-SiO_2对ALSR疏水性能的影响 |
5.2.3 F-SiO_2和DIPUPES-SiO_2协同提高 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的机理探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基于SVM的附着藻类绝缘子电场畸变与闪络电压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数值仿真运算的有限元法 |
2.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2.1.1 工频电准静电场 |
2.1.2 有限元边界问题 |
2.2 基于有限元法的仿真工具 |
2.3 基于有限元法的仿真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附着藻类对110kV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影响 |
3.1 仿真模型 |
3.2 清洁时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 |
3.3 藻类附着时复合绝缘子电场分析 |
3.3.1 晴天藻类不同生长位置的影响 |
3.3.2 雨天藻类含水量的影响 |
3.3.3 藻类形成干燥带的影响 |
3.4 藻类不同存在状态电场分布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藻类附生对35kV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电场分布影响 |
4.1 仿真模型 |
4.2 清洁时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电场分析 |
4.2.1 Ansoft仿真结果分析 |
4.2.2 COMSOL三维仿真结果分析 |
4.3 藻类附生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电场分析 |
4.3.1 晴天藻类生长位置的影响 |
4.3.2 雨天藻类含水量的影响 |
4.4 藻类不同附生状态电场分布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VM的附着藻类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 |
5.1 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流程 |
5.1.1 支持向量机的训练 |
5.1.2 支持向量机的参数选择 |
5.1.3 预测方法实现流程 |
5.2 训练和测试样本集 |
5.2.1 电场特征值定义 |
5.3 闪络电压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直流复合支柱绝缘子淋雨表征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绝缘子人工淋雨试验方法 |
1.2.2 绝缘子淋雨闪络特性 |
1.2.3 绝缘子淋雨闪络机理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淋雨特性及淋雨表征参数选取 |
2.1 淋雨特性 |
2.2 淋雨表征参数选取 |
2.2.1 大伞水柱长度及数量、大伞间水滴数 |
2.2.2 大伞边水滴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淋雨特性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条件及装置 |
3.2 试品参数及试验布置 |
3.2.1 试品参数 |
3.2.2 试验布置 |
3.3 试验步骤 |
3.4 淋雨率选取 |
3.5 相机曝光时间选取 |
3.6 淋雨表征参数提取和测量 |
3.6.1 大伞水柱长度及数量、大伞边水滴数提取和测量 |
3.6.2 大伞间水滴数提取和测量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淋雨表征参数统计特征研究 |
4.1 淋雨表征参数异常值检验 |
4.2 大伞边缘单个液柱长度概率分布 |
4.3 伞裙单元大伞水柱长度概率分布 |
4.4 伞裙单元淋雨表征参数值沿绝缘子轴向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伞液柱长度频率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
5.1 伞间距 |
5.2 平均伞伸出 |
5.3 杆径 |
5.4 淋雨率 |
5.5 复合支柱与瓷支柱绝缘子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检测方法及成分对交流污闪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绝缘子表面污秽来源及分布 |
1.2.2 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检测方法 |
1.2.3 可溶污秽对绝缘子电气性能的影响 |
1.2.4 不溶物对绝缘子电气性能的影响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绝缘子表面自然污秽成分测量与分析 |
2.1 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 |
2.1.1 自然积污试验点 |
2.1.2 试验试品 |
2.1.3 积污试验条件 |
2.2 自然积污绝缘子表面污秽度的测量与分析 |
2.2.1 测量方法 |
2.2.2 测量结果及分析 |
2.3 绝缘子表面污秽离子成分的测量与分析 |
2.3.1 测量装置和方法 |
2.3.2 测量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的阴阳离子配对模型 |
3.1 配对模型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 |
3.1.1 离子配对的研究现状 |
3.1.2 利用聚类分析实现粗略配对 |
3.1.3 利用污液动态电导率特性提高配对精度 |
3.2 基于聚类分析的离子配对方法 |
3.2.1 基于模糊聚类的离子配对原理与方法 |
3.2.2 基于动态改进FCM的离子配对方法 |
3.2.3 配对结果及方法评价 |
3.3 基于污液动态电导率特性的离子配对模型 |
3.3.1 盐类溶解的动力学方程 |
3.3.2 盐类溶解的动态电导率特性 |
3.3.3 污液动态电导率特性的影响因素 |
3.3.4 阴阳离子配对模型 |
3.3.5 模型验证与运用分析 |
3.4 配对模型及其应用流程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4 污秽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4.1 单一可溶污秽下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及规律 |
4.1.1 试验装置和方法 |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3 闪络特性规律及对比分析 |
4.2 混合可溶污秽下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及规律 |
4.3 不溶污秽成分下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及规律 |
4.3.1 试验和数据处理方法 |
4.3.2 高岭土和硅藻土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 |
4.3.3 不溶污秽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 |
4.4 不溶物颗粒直径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 |
4.4.1 不同粒径的不溶污秽成分制备 |
4.4.2 不溶物粒径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污秽成分对绝缘子电气性能的影响机理及微观行为研究 |
5.1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5.1.1 研究思路 |
5.1.2 分子动力学方法 |
5.1.3 蒙特卡罗方法 |
5.2 可溶污秽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机理 |
5.2.1 导电和溶解特性的影响 |
5.2.2 温度的影响 |
5.2.3 电场的影响 |
5.2.4 混合成分的相互影响 |
5.3 不溶物吸水机理及微观模型 |
5.3.1 机理及模型概述 |
5.3.2 表面吸水作用 |
5.3.3 孔洞吸水作用 |
5.3.4 层间吸水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混合污秽成分染污绝缘子的闪络电压预测 |
6.1 污秽成分的有效污秽度表征 |
6.1.1 有效盐密与等值盐密的差异 |
6.1.2 硫酸钙的有效污秽度 |
6.1.3 混合污秽成分的有效污秽度 |
6.2 绝缘子闪络电压梯度预测方法 |
6.2.1 混合污秽成分下绝缘子的闪络梯度计算方法 |
6.2.2 应用闪络规律减少试验量 |
6.2.3 应用硝酸盐统一拟合方法减少计算量 |
6.3 预测算例及方法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专利情况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在运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检测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方法 |
1.1 复合绝缘子样品选取 |
1.2 运行后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机械和电气性能研究 |
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绝缘子伞裙性能 |
2 结果 |
2.1 绝缘子机械和电气性能检测结果 |
2.2 绝缘子伞裙性能检测结果 |
3 结语 |
四、硅橡胶与高压绝缘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污秽度环境下腕臂复合绝缘子积污与电场特性研究[D]. 董海燕.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2]动车组高压隔离开关用绝缘子性能衰退及可靠性研究[D]. 常波.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不同结构型式的配网复合绝缘横担电气性能研究[J]. 吴雄,闻集群,刘晓宇,柯锐,沈帆,何昌林,郭维. 绝缘材料, 2021(05)
- [4]复合绝缘子伞套老化状态模糊综合评估[J]. 王思华,陈龙,王军军,赵磊. 中国电力, 2021(05)
- [5]含氟/脲基硅氧烷的固载及其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作用的研究[D]. 谢炽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SVM的附着藻类绝缘子电场畸变与闪络电压预测研究[D]. 高同虎.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7]直流复合支柱绝缘子淋雨表征参数研究[D]. 毛桂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检测方法及成分对交流污闪特性的影响研究[D]. 杨忠毅. 重庆大学, 2019(02)
- [9]750 kV复合横担外绝缘特性试验研究[J]. 施荣,霍锋,万小东,南敬. 智慧电力, 2019(10)
- [10]在运特高压复合绝缘子检测与性能分析[J]. 卢明,侯胜任,刘泽辉,王子潇,高超. 湖北电力,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