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ECP技术测定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论文文献综述)
陈洁[1](2021)在《染料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结构相似轻烃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类由金属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组装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MOFs材料具有超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结构多样性和可设计性等优点,在吸附分离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MOFs研究重点已经从设计合成新结构MOFs材料进入到发现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MOFs材料阶段。然而,大多数MOFs材料稳定性较差、原料成本高、合成过程复杂条件苛刻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工业应用潜力。因此,本论文聚焦于稳定性好、原料廉价易得、合成过程绿色且条件温和的染料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设计制备了一系列普鲁士蓝类似物和没食子酸盐类框架材料,考察其对结构相似轻烃的吸附分离性能和作用机理,为MOFs材料在轻烃吸附分离领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研究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Zn3[Co(CN)6]2对己烷异构体的吸附分离热力学及作用机理。单组分平衡吸附结果表明,303~423 K温度范围内,Zn3[Co(CN)6]2选择性吸附直链(正己烷,nHEX)和单支链(3-甲基戊烷,3MP),排阻双支链(2,2-二甲基丁烷,22DMB),实现己烷异构体中双支链组分的筛分分离。在303 K 和 100 mbar 下,Zn3[Co(CN)6]2 具有极高的nHEX/22DMB 和 3MP/22DMB 吸附量比(20.1和19.3),仅次于当前分离效果最好的Al-bttotb(42.8和26.0)。通过固定床穿透实验评价了 Zn3[Co(CN)6]2对等摩尔己烷异构体混合蒸汽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22DMB在Zn3[Co(CN)6]2填充柱中无保留,在相当长保留时间后3MP和nHEX穿透流出,进一步证明双支链组分能从己烷异构体混合物中完全分离。高温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活化下,Zn3[Co(CN)6]2材料发生结构转变,从立方晶型变为六方晶型,初始大孔尺寸从8.5A变为5.7A,恰好实现动力学直径为6.0 A的双支链异构体从烷烃混合物中的分子筛分。进一步研究了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Zn3[Co(CN)6]2对己烷异构体的吸附动力学。一方面,基于脉冲气相色谱,采用矩量分析法计算获得了己烷异构体在普鲁士蓝类似物色谱固定相上的吸附平衡常数和微孔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双支链烷烃保留时间与不吸附组分接近,基本不保留,与热力学结果一致;相当长保留时间后直链和单支链烷烃出峰,出峰次序与热力学作用强度大小一致。考察了温度及吸附质结构对微孔扩散系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同种吸附质随着温度升高,微孔扩散系数增加;同一温度下,单支链3MP的微孔扩散系数(0.76×10-2 s-1)小于直链nHEX的(1.91 ×10-2s-1)。另一方面,采用蒸汽吸附仪动力学模块,基于容量法孔扩散传质模型计算获得了微孔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容量法微孔扩散系数与色谱法测定结果吻合,证明两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探究了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Cu3[Co(CN)6]2吸附分离烯烃/烷烃的可行性。纯组分静态吸附结果表明,298K和1 bar条件下,该材料对乙烯/乙烷(50:50)和丙烯/丙烷(50:50)IAST选择性分别高达78.5和16.1,高于许多已报道的明星MOF材料。此外,该材料对乙烯和丙烯的吸附热分别为37和27kJ·mol-1,远低于典型的配位不饱和金属位点MOFs材料M2(dobdc)(M=Mg,Mn,Fe,Co,Ni,Zn)(大于40kJ·mol-1)。固定床穿透实验进一步确认Cu3[Co(CN)6]2对等摩尔C2H4/C2H6和C3H6/C3H8气体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采用吸附CD3CN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吸附质静电势能计算探究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u3[Co(CN)6]2中含有大量不饱和配位铜金属位点,易与含有C=C双键π电子、具有较高的电子云密度的乙烯和丙烯分子相互作用,而与乙烷和丙烷分子相互作用力弱,是选择性吸附分离乙烯/乙烷和丙烯/丙烷的主要原因。研究了没食子酸盐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gallate(M=Mg,Co,Ni)对顺反异构体的吸附分离热力学及作用机理。该类材料具有合适的椭圆形孔穴尺寸,与反式-间戊二烯分子的最小截面尺寸完美匹配,同时排阻尺寸稍大的顺式-间戊二烯,通过择形筛分,实现反式/顺式-间戊二烯高效分离。单组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Mg-gallate对反式-间戊二烯吸附作用力强,298 K和100 mbar下,反式/顺式-间戊二烯吸附量比高达4.22。固定床穿透实验进一步确认M-gallate不仅有突出的反式/顺式-间戊二烯分离性能,同时可以与5A分子筛串联,将反式-间戊二烯/顺式-间戊二烯/异戊二烯三组分混合物分离为纯组分。采用负载反式-间戊二烯分子的Ni-gallate单晶X射线衍射,从分子水平证明吸附质与框架材料间强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氢键、超分子相互作用和弱的范德华相互作用,阐明了 M-gallate对反式-间戊二烯的高效吸附机理。
付耀国[2](2021)在《高原环境下变压吸附制氧工艺与制氧分子筛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压吸附(PSA)制氧已广泛应用于高原制氧领域,目前PSA高原制氧相关理论研究较少,海拔高度对制氧装置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不够系统,缺乏对高原环境适应性友好的制氧吸附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高原PSA制氧工艺实验和高原环境条件下制氧材料的分子模拟研究。基于改进的Skarstrom两床循环PSA制氧工艺建立了工艺参数灵活可调的PSA制氧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高原地区各工序时间参数,清洗气量,清洗速率及产品气流量对制氧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了高原环境不同海拔条件下工艺参数的调节策略。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PSA制氧性能较平原地区下降明显,调整制氧工艺参数能够有效改善制氧效果,适当延长吸附时间有利于提高吸附压力改善产品气性能,但吸附时间过长会导致分子筛床层穿透从而使得产品气氧浓度急剧下降;低清洗时间下制氧效果更优,清洗时间过长并不会进一步改善产品气纯度反而导致大量高纯度气体浪费;在同等清洗量时,不同清洗速率也会对产品气流量和纯度产生影响;均压时间延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吸附压力,进而改善产品气性能;但长时间均压会导致大量较低纯度均压气体进入刚完成解吸过程的吸附塔,反而影响了产品气性能;高海拔条件下需配备大功率空压机以提高制氧装置产氧性能,海拔越高,产氧效率越低;适当提高产品气流量有助于消除高纯度产品气在吸附塔顶端的集聚,防止氧气回流传质区。研究结果将为高海拔地区PSA制氧效果的优化及其实际应用操作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分子模拟和理论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高原环境(温度238~298 K),压力(0~300 kPa)条件下,两种最常用制氧分子筛(5A和Li-LSX)对N2和O2的吸附热力学性能。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和Sips模型对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得到吸附容量、强度、非均质性和N2/O2选择性等平衡参数。数值推导了吉布斯自由能、焓、熵等热力学参数的变化,并模拟了等量吸附热和势能分布。N2和O2在两种分子筛上的吸附量和吸附亲和性依次为 N2-Li-LSX>N2-5A>O2-5A>O2-Li-LSX。Li-LSX 的吸附选择性高于5A,N2/O2选择性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加,这是由于N2和O2的吸附热力学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其吸附的非均质性不同,对于5A分子筛,N2和O2分布均匀,Na+和Ca2+的亲和力范围较宽,这有利于在大昼夜温差条件下固定的PSA工艺稳定产氧。研究可为高原PSA制氧分子筛面对大温差环境时在产氧效率和产氧稳定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制氧分子筛在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降低制氧效率的实际情况,在极低露点(213 K)的进料空气中,仍能使FAU沸石对水的吸附量达到10 wt%。选取了高原地区可能达到的极端低温238 K和高温298K两个温度条件,研究制氧分子筛含水率在0~10 wt%变化时变压吸附产氧过程中N2和O2的吸附分离特性。用理想吸附溶液理论方法测定了两种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和N2/O2选择性。FAU-1沸石含水率为0wt%,温度从238 K变化到298 K时,N2/O2的选择性降低了 18.9%;而温度在298 K,含水率从0到10 wt%变化时,N2/O2的选择性降低了 58.3%。研究表明制氧分子筛含水率对N2/O2分离性能的影响要大于温度变化。水与沸石通过氢键的强烈相互作用使沸石孔容减少34.56%,并占据阳离子位置,在热力学上形成对N2和O2的竞争性吸附。Si/Al摩尔比的增加可抑制了水和温度变化的负面影响,但牺牲了 N2/O2的选择性。在高原环境条件下,应选取适当Si/Al摩尔比以达到制氧分子筛在空分性能和吸附剂稳定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构建了 FAU沸石模型,在模型FAU沸石SI’或SI位置加入Cr3+、Co3+、Zn2+、Cu2+、Fe3+、Ag+、Pt2+、Sr2+、Ba2+、Ca2+、K+、Li+、La3+、Ce3+和 Eu3+后的沸石表面结构进行了筛选,最后确定了较优的研究对象Zn-FAU。对N2和O2在构建的Li-FAU和Zn-FAU两种分子筛模型上吸附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加入混配阳离子后,N2分子在Zn-FAU上SⅡ和SⅢ位置的吸附能分别增加了 34.4%和25.8%,O2分子的吸附能分别增加了 1 8.3%和10.4%。通过吸附剂-吸附质模型的电子性质研究发现,由于SⅠ’位置Zn2+的加入,改变了沸石框架原子中的电荷分布,使得沸石框架上的氧原子对处于沸石超笼中起吸附作用的Li+屏蔽作用减弱,且Li+有向超笼中心移动趋势,在两种作用的耦合条件下,起到了 Zn-FAU对N2和O2增强吸附效果。基于DFT计算相互能曲线拟合的Morse力场参数,在Li-FAU和Zn-FAU的GCMC模拟计算模型上,得到了不同含水率和温度条件下N2和O2在两种沸石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分离系数,结合高原地区环境条件对两种分子筛的吸附分离性能进行了评价。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高海拔地区PSA制氧过程工艺优化和开发高原环境适应性良好的制氧分子筛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余颖[3](2020)在《直链/支链碳烃化合物高效分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异构分离是基础化学品制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中的关键技术。然而,由于正异构烃类化合物体系成分复杂、各组分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尺寸、结构和物理性质,使得分离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工业中普遍采用的萃取精馏技术存在能耗高、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等不足,亟待开发针对不同分离体系的低成本且高效的正异构分离技术。本文针对碳五(C5)烯烃同分异构体的分离纯化、费托合成石脑油中正异构烃的分离,分别研究了吸附分离法和物理络合法对正异构烃的分离效果,并探索其分离机理,为正异构烃的分离过程提供研究基础。本文针对C5混合烯烃体系(1-戊烯、反-2-戊烯和异戊二烯),通过分析C5烯烃组分的分子结构和差异性,采用穿插型阴离子柱撑材料为吸附剂,利用其孔道结构中较强的静电场以及孔径可精准调控的特性,通过改变无机阴离子和金属离子对孔道结构进行调控,制备了一系列穿插型阴离子柱撑材料,包括ZU-62(NbOFFIVE-2-Cu-i)以及TIFSIX-2-Cu-i。系统研究了材料对1-戊烯、反-2-戊烯和异戊二烯的吸附平衡、吸附容量和分离性能,动态穿透实验数据证明TIFSIX-2-Cu-i和ZU-62可对三种C5烯烃进行高效分离。TIFSIX-2-Cu-i对反-2-戊烯/异戊二烯,1-戊烯/异戊二烯的IAST选择性分别为51-115和11-26;ZU-62对等摩尔1-戊烯/异戊二烯在低压下(0~6kPa)的分离选择性高达300,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材料[Cu3(BTC)2]。此外,TIFSIX-2-Cu-i还表现出对正构C5烯烃的高吸附容量,在298K,45kPa下反-2-戊烯的吸附容量高达3.1 mmol g-1,为5A分子筛的1.5倍。基于分子识别和孔径筛分协同策略,实现了 C5混合物中正异构烯烃的分离,并与传统的5A分子筛进行对比。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D)计算了 1-戊烯、反-2-戊烯和异戊二烯与TIFSIX-2-Cu-i的作用位点和方式,研究其相互作用机理。采用动态穿透实验证明了 TIFSIX-2-Cu-i和ZU-62优异的C5烯烃分离性能,可识别具有微小尺寸差异的α烯烃和β烯烃,在常温下通过惰性气体吹扫便可实现再生。针对煤基费托合成石脑油组分含量复杂,碳数分布较宽(C4-C12)、多为正异构烃的特点,本文研究了物理络合法分离精制费托合成石脑油(碳数分布在C4-C12)以及切割费托合成石脑油(碳数分布为C8-C12)中正异构烃的实验条件。利用尿素和硫脲可形成具有不同大小的六边形螺旋晶体孔道结构,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了分别以尿素和硫脲作为络合剂,乙醇作为活化剂下的络合分离实验最优条件。采用模型油探究尿素络合与硫脲络合的络合影响因素并得到最佳络合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络合条件下,尿素络合可将模型油中的正构烃含量从原来的80%提升至95.6%;可将精制费托合成石脑油的正构烷烃含量从原来的94%提升至99.3%;将切割费托合成石脑油中的正构烃含量从原来的87%提升至96%(排除含氧化合物的影响)。采用硫脲络合并进行实验优化后,可将模型油正构烷烃含量从原来的80%提升至93.7%。研究表明物理络合法可以高效分离煤基费托合成石脑油中正异构烃。
田鹏,王焕,莫周胜,秦玉才,李强,宋丽娟[4](2018)在《甲基戊烷和正己烷在ZSM-5上的吸附与扩散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运用智能重量分析仪研究了ZSM-5分子筛对2-甲基戊烷和正己烷吸附脱附及扩散行为,并与5A分子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5A分子筛,ZSM-5分子筛对甲基戊烷吸附容量显着增大,提升了近26倍;ZSM-5分子筛对正己烷的吸附容量比5A分子筛低,但由于其更易于脱附,使其在单位质量吸附剂的情况下,正己烷单循环脱附量与5A分子筛相近;甲基戊烷在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热仍较大,且扩散系数较小,导致脱附温度较高。因此,可进一步通过优化ZSM-5分子筛传质性能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石脑油吸附分离吸附剂。
吴庆玲[5](2018)在《基于分子管理的石脑油中不同族烃类分子定向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族烃类分子的定向分离和高效利用是提高石脑油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本文在合成单甲基异构烷烃吸附剂ZSM-5分子筛的基础上,研究了 5A分子筛、13X分子筛和ZSM-5分子筛的耦合对石脑油中正构烷烃、芳烃和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定向分离性能。首先采用水热法合成了 ZSM-5分子筛,并通过离子交换进行孔道调控。ZSM-5分子筛适宜的硅铝比为80,采用浓度为O.1mol/L的Ni2+在60°C下交换4h后,25℃下改性ZSM-5分子筛对2-甲基戊烷的吸附量达到4.8g/100g,比原ZSM-5分子筛提高9.1%。相同条件下,改性ZSM-5分子筛对2-甲基异构烷烃的饱和吸附量大于3-甲基异构烷烃。相同甲基位置的单甲基异构烷烃,随着碳数的增加饱和吸附量减小。单甲基异构烷烃在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方程描述。25℃下,2-甲基异构烷烃的表观扩散系数大于3-甲基异构烷烃,2-甲基己烷和3-甲基己烷的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9.17kJ/mol 和 21.14 kJ/mol。采用固定床吸附器分别考察了 5A分子筛、13X分子筛和改性ZSM-5分子筛及其二元和三元组合对石脑油中正构烷烃、芳烃和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分离性能。优化条件下,5A分子筛对正构烷烃的吸附量为5.9g/100g,13X分子筛对芳烃的吸附量为1.9g/100g,改性ZSM-5分子筛对单甲基异构烷烃的的吸附量为1.8g/100g。经过5A分子筛和ZSM-5分子筛组合吸附分离后,脱正构脱单甲基异构烷烃吸余油中正构烷烃和单甲基异构烷烃含量分别由石脑油中的31.9%和23.5%降低到0.6%和3.8%。经过5A分子筛、13X分子筛和ZSM-5分子筛三元组合吸附分离后,脱正构脱芳烃脱单甲基异构烷烃吸余油中正构烷烃、芳烃和单甲基异构烷烃含量分别由石脑油中的31.90%、12.80%和23.50%降低到0.65%、2.02%和1.74%,实现了石脑油中正构烷烃、芳烃和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定向分离。
胥平平,陈乐,钟璟,何明阳,陈群,姚超[6](2017)在《凹土基5A分子筛的合成及正构烷烃吸附分离的研究》文中提出以廉价易得的凹凸棒土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优化原料配比、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等条件,制备了凹土基5A分子筛吸附剂。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合成的5A分子筛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应用于正构烷烃的吸附分离,测定了吸附正己烷(n-C6)和正庚烷(n-C7)有机蒸汽的静态吸附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5A分子筛中既有微孔又有一定的中孔,晶体颗粒直径达到纳米级,呈现规整的立方晶体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在n(SiO2)∶n(Al2O3)=2.3、n(Na2O)∶n(H2O)=12∶600(试样B)、晶化温度为85℃、晶化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制备的5A分子筛晶粒更加规整、比表面积更大、吸附速率更快,对n-C6,n-C7的静态饱和吸附量最大,分别为149 mg/g和144 mg/g。
袁志全,彭磊,罗运柏,于萍[7](2017)在《5A分子筛吸附分离溶剂油重组分中正己烷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5A分子筛吸附分离溶剂油中重组分得到高纯度正己烷。考察不同厂家的5A分子筛、吸附温度、空速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国药分子筛对溶剂油重组分中的正己烷有着更强的吸附作用和更大的饱和吸附量,吸附温度80℃、吸附空速3 h-1时效果最佳,吸余油中的正构烷烃含量显着减少,其异构烷烃含量不变,脱附液中正己烷含量超过99%。
李晓艳[8](2016)在《重整拔头油的综合利用研究》文中指出重整拔头油是一种宝贵的石油资源,采用合适的工艺技术可以将其分离得到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分别加以加工、利用,可以实现这部分资源价值最大化利用的目标。为实现重整拔头油组分的分离,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了蒸馏分离的模拟计算,进行了正戊烷和正己烷在5A分子筛上的液相吸附热力学的研究,探索了正异构烷烃的吸附分离工艺,同时,利用SPYRO软件对分离得到的正构烷烃进行了蒸汽裂解的模拟计算,开展了正构烷烃催化裂解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精馏或液相吸附分离操作,均能实现重整拔头油的组分分离,得到相应的高纯度正构烃和异构烃产品;正构烷烃蒸汽裂解的烯烃收率要比重整拔头油蒸汽裂解提高7.6%左右,而采用催化裂解工艺技术,可以在比蒸汽裂解低的多的温度条件下实现正构烷烃裂解制烯烃的目标,正构烷烃较异构烷烃具有更高的烯烃收率。
陈翔[9](2016)在《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分子管理的理念,采用择形吸附的5A分子筛将石脑油中的正构烷烃与非正构烃分离可以实现乙烯和芳烃收率的双目标优化,显着增加油品的利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石脑油吸附分离过程的效率,在传统微孔5A分子筛的基础上,合成了具有微孔和介孔复合结构的多级孔道5A分子筛,并考察了其吸附性能。首先,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简单分子在一维分子筛孔道中的扩散过程,扩散系数随孔道直径的增大而增加。应用过渡态理论计算了不同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中的扩散系数,450K下,C3-C8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中的扩散系数为4.22×10-10 cm2/s至4.68×10-14 cm2/s,扩散过程非常缓慢,合成多级孔道5A分子筛以提高吸附速率极为必要。选择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TPOAC)作为软模板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多级孔道5A分子筛,微孔孔道在0.5 nm左右,介孔孔道集中在7-13 nm,通过改变模板剂用量可以调控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介孔数量。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为:原料摩尔配比n(SiO2):n(Na2O):n(Al2O3):n(H2O): n(TPOAC)=100:333:67:20000:0.1,晶化时间6h,晶化温度100℃,甲醇洗涤至pH=8脱除模板剂,经钙离子交换得到多级孔道5A分子筛。合成的多级孔道分子筛的介孔体积为0.0674 cm3/g,相当于总孔体积的26.7%,288K下,正己烷吸附量为0.1183g/g分子筛。考察了不同正构烷烃在多级孔道5A分子筛中的吸附动力学,288K下,模板剂用量为0.1%的多级孔道5A分子筛中正戊烷、正己烷和正庚烷的液相扩散系数约为微孔5A分子筛中的2.02-3.94倍。正构烷烃在多级孔道5A分子筛中的扩散系数随模板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扩散活化能随正构烷烃碳数的增加而增大。最后,本文还对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成型进行了考察,优化挤条成型配方为:成型助剂田菁粉用量8%、溶胶剂为浓度10%硝酸。直径为1mm的条形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正己烷吸附量为0.1048g/g,液相扩散系数为条形微孔5A分子筛的2.01倍。
王文艳,冯敏超,周晓龙[10](2015)在《正戊烷和正己烷在5A分子筛上的液相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测定了373453K温度条件下正戊烷和正己烷在5A分子筛上的液相吸附平衡数据,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实验吸附等温线数据进行了拟合计算。结果表明,在453K温度下,正戊烷和正己烷在5A分子筛上仍可以达到7%左右的吸附容量,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类型,Langmuir吸附方程能够很好的拟合实验结果。Clapeyron-Clausius方程计算得到的正戊烷和正己烷在5A分子筛上吸附热、吸附熵等热力学数据表明,正戊烷、正己烷均易吸附于5A分子筛上,其吸附热为-24kJ/mol左右。
二、利用ECP技术测定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ECP技术测定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论文提纲范文)
(1)染料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结构相似轻烃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2.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发展 |
1.2.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领域 |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轻烃吸附分离中的应用 |
1.3.1 直链和支链烷烃异构体的吸附分离 |
1.3.2 烯烃和烷烃的吸附分离 |
1.3.3 立体异构体的吸附分离 |
1.4 吸附动力学研究方法 |
1.4.1 脉冲气相色谱法 |
1.4.2 容量法 |
1.4.3 零长柱法 |
1.4.4 重量法 |
1.4.5 核磁法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吸附分离直/支链己烷异构体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材料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基础表征 |
2.3.2 材料结构和分离示意图 |
2.3.3 单组分平衡吸附 |
2.3.4 分离选择性评价和吸附热 |
2.3.5 吸附作用机理 |
2.3.6 固定床吸附分离性能 |
2.3.7 材料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对己烷异构体的吸附动力学 |
3.1 前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脉冲气相色谱法 |
3.2.2 容量法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脉冲气相色谱谱图 |
3.4.2 色谱法平衡常数影响因素 |
3.4.3 色谱法传质系数影响因素 |
3.4.4 容量法传质系数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符号说明 |
第四章 普鲁士蓝类似物框架材料吸附分离C_2-C_3烯烃和烷烃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材料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组分平衡吸附 |
4.3.2 分离选择性评价和吸附热 |
4.3.3 吸附作用机理 |
4.3.4 固定床吸附分离性能 |
4.3.5 材料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没食子酸盐类框架材料吸附分离顺/反-间戊二烯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材料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结构 |
5.3.2 单组分平衡吸附 |
5.3.3 分离选择性评价和吸附热 |
5.3.4 吸附作用机理 |
5.3.5 固定床吸附分离性能 |
5.3.6 材料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高原环境下变压吸附制氧工艺与制氧分子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PSA制氧技术 |
2.1.1 制氧分子筛 |
2.1.2 制氧分子筛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3 PSA制氧原理 |
2.1.4 PSA制氧特点 |
2.1.5 PSA制氧工艺 |
2.1.6 PSA制氧性能表征和工艺参数 |
2.1.7 PSA制氧技术发展方向 |
2.2 高原制氧的重要性及制氧方法选择 |
2.2.1 高原制氧的重要性 |
2.2.2 高原制氧方法的选择 |
2.3 高海拔环境对变压吸附制氧的影响 |
2.3.1 高原低气压对变压吸附制氧的影响 |
2.3.2 高原环境温度对变压吸附制氧的影响 |
2.4 分子模拟在吸附科学中的应用 |
2.4.1 巨正则蒙特卡洛法(GCMC) |
2.4.2 分子动力学法(MD) |
2.4.3 密度泛函法(DFT) |
2.4.4 沸石分子筛的模拟研究 |
2.5 论文研究意义、方法及内容 |
2.5.1 研究意义 |
2.5.2 研究方法 |
2.5.3 研究内容 |
3 高原变压吸附制氧研究 |
3.1 PSA制氧过程数学模型及理论分析 |
3.1.1 PSA制氧过程物理模型 |
3.1.2 单塔吸附器内制氧过程数学模型及求解 |
3.1.3 结果分析 |
3.2 实验装置 |
3.3 工艺流程 |
3.4 高原实验方法 |
3.4.1 高原测试地点 |
3.4.2 测试仪器的校准 |
3.4.3 高原测试实验条件 |
3.5 高原环境下制氧工艺对制氧效果的影响与优化策略 |
3.5.1 吸附时间参数对制氧效果的影响 |
3.5.2 均压时间参数对制氧效果的影响 |
3.5.3 清洗时间参数对制氧效果的影响 |
3.5.4 清洗量参数对制氧效果的影响 |
3.5.5 清洗速率参数对制氧效果的影响 |
3.5.6 产品气流量参数对制氧效果的影响 |
3.5.7 不同海拔高度下最优PSA制氧工艺规律总结 |
3.6 高原地区PSA制氧工艺参数优化调节策略 |
3.7 本章小结 |
4 高原环境下制氧分子筛热力学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模型与方法 |
4.2.1 制氧分子筛模型 |
4.2.2 吸附质-吸附剂相互作用势 |
4.2.3 模拟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模型验证 |
4.3.2 吸附等温线和平衡参数 |
4.3.3 吸附热力学参数 |
4.3.4 N_2和O_2在两种制氧分子筛上吸附热力学性质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原环境对制氧分子筛吸附分离N_2/O_2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模型与方法 |
5.2.1 研究模型 |
5.2.2 吸附质-吸附剂相互作用势 |
5.2.3 模拟方法 |
5.2.4 吸附过程参数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模型验证 |
5.3.2 N_2和O_2在FAU-m沸石上的吸附平衡 |
5.3.3 含水量对N_2/O_2选择性吸附的影响 |
5.3.4 高原环境下PSA制氧用FAU沸石选择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制氧分子筛增强吸附机理及高原适应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计算方法与模型 |
6.2.1 计算方法 |
6.2.2 表面模型 |
6.3 FAU沸石负载阳离子筛选 |
6.4 N_2和O_2在M-FAU模型上吸附对比 |
6.5 Zn-FAU与Li-FAU沸石增强吸附机理分析 |
6.5.1 电荷差分密度分析 |
6.5.2 态密度分析 |
6.5.3 成键分析 |
6.6 Zn-FAU和Li-FAU沸石吸附性能对比与高原环境适应性评价 |
6.6.1 Zn-FAU和Li-FAU沸石结构模型 |
6.6.2 分子力场建立 |
6.6.3 Li-FAU和Zn-FAU沸石吸附性能和高原环境适应性评价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直链/支链碳烃化合物高效分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C5烯烃分离方法 |
1.2.1 萃取精馏法 |
1.2.2 吸附分离法 |
1.2.2.1 分子筛吸附分离液态低碳烃 |
1.2.2.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吸附分离液态低碳烃 |
1.3 阴离子柱撑材料 |
1.3.1 阴离子柱撑材料的孔径调节策略 |
1.3.1.1 改变有机配体 |
1.3.1.2 改变金属离子 |
1.3.1.3 改变阴离子种类 |
1.3.2 穿插型阴离子柱撑材料 |
1.4 中碳数正异构烃分离方法 |
1.4.1 MaxEne工艺 |
1.4.2 物理络合法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穿插型阴离子柱撑材料对C5烯烃分离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SIFSIX-2-Cu-i的合成 |
2.2.3.2 TIFSIX-2-Cu-i的合成 |
2.2.3.3 ZU-12-Ni (TIFSIX-2-Ni-i)的合成 |
2.2.3.4 ZU-62 (NbOFFIVE-2-Cu-i)的合成 |
2.2.3.5 ZU-32 (GeFSIX-2-Cu-i)的合成 |
2.2.4 材料的表征 |
2.2.4.1 粉末X射线衍射 |
2.2.4.2 静态单组份气体吸附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穿插型阴离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
2.3.2 单组分蒸汽吸附平衡及分离性能 |
2.3.3 吸附热 |
2.3.4 基于IAST模型的C5组分选择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穿插型阴离子柱撑材料与C5烯烃的作用机理及固定床吸附分离性能 |
3.1 引言 |
3.2 阴离子杂化多孔材料与C5组分作用机理研究 |
3.2.1 计算方法 |
3.3 C5组分固定床穿透实验 |
3.3.1 实验装置 |
3.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3.2.1 两组分气体穿透实验 |
3.3.2.2 三组分气体穿透实验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材料与C5各组分相互作用方式 |
3.4.2 两组分固定床吸附分离性能 |
3.4.3 三组分固定床吸附分离性能 |
3.4.4 材料的再生性能评价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物理络合法分离煤基费托产物油中的正异构烷烃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4.2.2 实验流程 |
4.2.2.1 尿素络合法实验过程 |
4.2.2.2 硫脲络合法实验过程 |
4.2.3 络合正交实验 |
4.2.3.1 尿素络合正交实验 |
4.2.3.2 硫脲络合正交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络合条件对络合产物纯度的影响 |
4.3.1.1 尿素络合结果分析 |
4.3.1.2 硫脲络合结果分析 |
4.3.2 尿素/硫脲络合法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甲基戊烷和正己烷在ZSM-5上的吸附与扩散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 |
1.2 分析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甲基戊烷和正己烷的吸附-脱附规律 |
2.1.1 甲基戊烷的吸附脱附等温线 |
2.1.2 正己烷的吸附脱附等温线 |
2.2 甲基戊烷在ZSM-5上的吸附热力学探究 |
2.3 甲基戊烷在ZSM-5上的吸附动力学探究 |
3 结论 |
(5)基于分子管理的石脑油中不同族烃类分子定向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石脑油资源现状及应用 |
1.1.1 石脑油资源现状 |
1.1.2 乙烯工业及现状 |
1.1.3 催化重整工业及现状 |
1.2 分子筛的结构及应用 |
1.2.1 5A分子筛的结构及应用 |
1.2.2 13X分子筛的结构及应用 |
1.2.3 ZSM-5分子筛的结构及研究进展 |
1.3 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1.3.1 水热合成法 |
1.3.2 模板剂法 |
1.4 ZSM-5分子筛的孔道调控 |
1.4.1 离子交换法 |
1.4.2 化学沉积法 |
1.5 固定床吸附分离工艺 |
1.5.1 固定床吸附分离工艺 |
1.5.2 固定床吸附的工作过程 |
1.6 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技术路线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3.1 ZSM-5分子筛的合成 |
2.3.2 ZSM-5分子筛的成型 |
2.3.3 ZSM-5分子筛的孔道调控 |
2.3.4 固定床气相吸附分离实验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静态饱和吸附量的测定 |
2.4.2 石脑油中烃类总吸附量的测定 |
2.4.3 微结构分析 |
2.4.4 扫描电镜分析 |
2.4.5 元素分析 |
2.4.6 机械强度测定 |
2.4.7 石脑油及烃类组成分析 |
第3章 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孔道调控 |
3.1 水热法合成ZSM-5分子筛 |
3.2 离子交换法调控ZSM-5分子筛孔径 |
3.2.1 离子种类对改性ZSM-5分子筛吸附量的影响 |
3.2.2 交换温度对改性ZSM-5分子筛吸附量的影响 |
3.2.3 离子浓度对改性ZSM-5分子筛吸附量的影响 |
3.2.4 交换时间对改性ZSM-5分子筛吸附量的影响 |
3.3 改性ZSM-5分子筛的结构表征 |
3.3.1 XRD分析 |
3.3.2 元素分析 |
3.3.3 微结构分析 |
3.4 ZSM-5分子筛对石脑油中烃类的吸附性能考察 |
3.5 小结 |
第4章 ZSM-5分子筛对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规律 |
4.1 ZSM-5分子筛对不同甲基位置异构烷烃的吸附规律 |
4.1.1 改性ZSM-5分子筛对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量 |
4.1.2 改性ZSM-5分子筛对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速率 |
4.2 ZSM-5分子筛对不同碳数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规律 |
4.3 单甲基异构烷烃在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动力学 |
4.4 小结 |
第5章 13X分子筛吸附分离石脑油中芳烃研究 |
5.1 操作条件对13X分子筛吸附分离芳烃性能的影响 |
5.1.1 吸附温度对13X分子筛吸附分离芳烃性能的影响 |
5.1.2 进料空速对13X分子筛吸附分离芳烃性能的影响 |
5.1.3 脱附时间对13X分子筛吸附分离芳烃性能的影响 |
5.1.4 操作条件的正交实验考察 |
5.2 13X分子筛对石脑油中芳烃的吸附分离性能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分子管理的石脑油中不同族烃类分子定向分离 |
6.1 5A分子筛对石脑油中正构烷烃的吸附分离性能 |
6.2 基于分子管理的石脑油中正构烷烃和芳烃吸附分离 |
6.2.1 13X分子筛对脱正构油中芳烃的吸附分离效果 |
6.2.2 石脑油及其脱正构油中芳烃的吸附分离效果 |
6.3 基于分子管理的石脑油中正构烷烃和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分离 |
6.3.1 ZSM-5分子筛对脱正构油中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分离效果 |
6.3.2 石脑油及其脱正构油中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分离效果 |
6.4 基于分子管理的石脑油中芳烃和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分离 |
6.4.1 ZSM-5分子筛对脱芳烃油中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分离效果 |
6.4.2 石脑油及其脱芳烃油中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分离效果 |
6.5 基于分子管理的石脑油中正构烷烃、芳烃和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吸附分离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凹土基5A分子筛的合成及正构烷烃吸附分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5A分子筛的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XRD表征结果 |
2.1.1 凹凸棒土原料和改性后凹凸棒土的XRD表征结果 |
2.1.2 凹凸棒土原料及4A分子筛的XRD表征结果 |
2.2 SEM表征结果 |
2.2.1 碱水比对分子筛晶体尺寸的影响 |
2.2.2 晶化温度对分子筛晶体尺寸的影响 |
2.2.3 晶化时间对分子筛晶体尺寸的影响 |
2.3 孔结构的表征结果 |
2.3.1 3种5A分子筛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 |
2.4 分子筛静态饱和吸附性能 |
2.4.1 3种5A分子筛的静态吸附速率曲线 |
2.4.2 3种5A分子筛的静态饱和等温线 |
3 结论 |
(7)5A分子筛吸附分离溶剂油重组分中正己烷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吸附实验 |
1.3 吸附剂的脱附再生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附分离 |
2.1.1 5A分子筛筛选 |
2.1.2 吸附温度的影响 |
2.1.3 空速的影响 |
2.2 吸附剂的表征 |
2.2.1 SEM形貌分析 |
2.2.2 BET分析 |
2.2.3 分子筛的XRD分析 |
3 结论 |
(8)重整拔头油的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炼厂轻质烃的利用 |
1.2.1 轻质烃作为调和汽油组分使用 |
1.2.2 轻质烃作为蒸汽裂解的原料 |
1.2.3 轻质烃作为催化裂解原料 |
1.2.4 用轻质烃做制氢原料 |
1.2.5 轻质烃异构化/芳构化 |
1.2.6 以轻质烃生产高纯度戊烷油和EPS发泡剂 |
1.3 轻质烃的分离研究 |
1.3.1 分馏精制 |
1.3.2 吸附分离 |
1.4 烯工业的发展与展望 |
1.4.1 世界乙烯工业发展情况 |
1.4.2 国内乙烯工业发展趋势 |
1.4.3 裂解反应模拟研究 |
1.5 催化裂解工艺 |
1.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2 催化剂的研究 |
1.5.3 催化裂解工艺介绍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1.1 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
2.2 实验仪器及装置 |
2.2.1 吸附分离装置 |
2.2.2 静态吸附装置 |
2.2.3 催化裂解装置 |
2.3 分析方法 |
第3章 重整拔头油的分离 |
3.1 基于Aspen Plus的轻烃精馏分离模拟计算 |
3.1.1 模拟流程的确定 |
3.1.2 模拟结果与讨论 |
3.2 基于分子水平上的轻烃吸附分离研究 |
3.2.1 正构烷烃的吸附热力学性能考察 |
3.2.2 吸附分离工艺条件研究 |
3.3 小结 |
第4章 重整拔头油组分蒸汽裂解模拟 |
4.1 热裂解过程模拟软件介绍 |
4.2 热裂解模拟结果与讨论 |
4.2.1 反应温度对拔头油裂解效果的影响 |
4.2.2 正异构烷烃的裂解效果 |
4.2.3 碳数对正构烷烃裂解效果的影响 |
4.2.4 蒸汽裂解原料的优化 |
4.3 小结 |
第5章 重整拔头油催化裂解工艺初步探究 |
5.1 反应温度对正己烷催化裂解效果的影响 |
5.2 剂油比对正己烷催化裂解效果的影响 |
5.3 碳数对催化裂解效果的影响 |
5.4 正异构烷烃及拔头油的催化裂解性能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撤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石脑油中正构烷烃的分离与应用 |
1.2 分子筛的结构与合成工艺 |
1.2.1 分子筛的结构 |
1.2.2 A型分子筛的结构 |
1.2.3 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1.3 5A分子筛的应用进展与存在问题 |
1.4 多级孔道分子筛的合成与应用 |
1.4.1 多级孔道分子筛的应用 |
1.4.2 多级孔道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1.5 分子筛的成型技术 |
1.5.1 分子筛成型的目的 |
1.5.2 分子筛的成型方法 |
1.6 分子在分子筛孔道中的扩散行为研究 |
1.6.1 扩散的分类 |
1.6.2 扩散系数实验测定方法 |
1.6.3 扩散系数理论计算方法 |
1.7 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
1.7.1 技术路线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与试剂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制备步骤 |
2.4 液相吸附试验 |
2.4.1 液相吸附动力学的测定 |
2.4.2 静态饱和吸附量的测定 |
2.5 分析测试方法 |
2.5.1 微结构分析 |
2.5.2 扫描电镜分析 |
2.5.3 X射线衍射分析 |
2.5.4 热重分析 |
2.5.5 石脑油及烃类混合物组成分析 |
第3章 分子筛孔道中扩散行为研究 |
3.1 分子筛孔道直径大小对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
3.1.1 扩散体系模型的建立 |
3.1.2 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扩散系数 |
3.1.3 分子筛孔道直径大小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
3.2 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孔道中的扩散 |
3.2.1 过渡态理论方法计算扩散系数 |
3.2.2 模拟计算中非键能的理论计算 |
3.2.3 C1-C8正构烷烃在A型分子筛中的扩散系数 |
3.3 小结 |
第4章 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合成 |
4.1 多级孔道5A分子筛合成工艺的优化 |
4.1.1 模板剂的选择 |
4.1.2 晶化温度的优化 |
4.1.3 晶化时间的优化 |
4.1.4 洗涤过程的优化 |
4.1.5 模板剂用量与吸附量的关系 |
4.2 模板剂用量与5A分子筛孔道结构的关系 |
4.2.1 不同模板剂用量下5A分子筛晶体结构 |
4.2.2 不同模板剂用量下5A分子筛表观形貌 |
4.2.3 多级孔道5A分子筛粒径分布 |
4.2.4 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热重分析 |
4.2.5 不同模板剂用量下5A分子筛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吸附饱和和吸附动力学 |
5.1 正构烷烃在多级孔道5A分子筛中的吸附量 |
5.1.1 吸附温度对多级孔道5A分子筛吸附量的影响 |
5.1.2 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上吸附等温线 |
5.2 介孔结构对5A分子筛液相吸附速率的影响 |
5.2.1 不同模板剂用量5A分子筛的液相吸附速率 |
5.2.2 不同模板剂用量5A分子筛中的液相扩散系数 |
5.3 正构烷烃在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液相吸附动力学 |
5.3.1 正构烷烃在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液相吸附速率曲线 |
5.3.2 正构烷烃在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液相扩散系数 |
5.4 小结 |
第6章 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成型及其对扩散性能的影响 |
6.1 多级孔道5A分子筛成型配方的优化 |
6.1.1 助挤剂用量对成型效果的影响 |
6.1.2 硝酸浓度对成型效果的影响 |
6.1.3 拟薄水铝石对成型效果的影响 |
6.2 成条直径对吸附速率的影响 |
6.2.1 不同成条直径5A分子筛的液相吸附速率 |
6.2.2 不同成条直径5A分子筛的液相扩散系数 |
6.3 不同烷烃在成型分子筛上吸附速率 |
6.3.1 不同烷烃在成条5A分子筛的液相吸附速率曲线 |
6.3.2 不同烷烃在成条5A分子筛的液相扩散系数 |
6.4 正庚烷在不同模板剂用量分子筛中扩散行为研究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正戊烷和正己烷在5A分子筛上的液相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
1.1试剂、仪器 |
1.2实验方法和内容 |
2结果与讨论 |
2.1静态吸附等温线 |
2.2吸附等温方程 |
2.2.1 Freundlich方程 |
2.2.2 Langmuir方程 |
2.3吸附热力学参数 |
3结论 |
四、利用ECP技术测定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论文参考文献)
- [1]染料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结构相似轻烃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D]. 陈洁. 浙江大学, 2021(01)
- [2]高原环境下变压吸附制氧工艺与制氧分子筛性能研究[D]. 付耀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直链/支链碳烃化合物高效分离技术研究[D]. 余颖. 浙江大学, 2020
- [4]甲基戊烷和正己烷在ZSM-5上的吸附与扩散行为研究[J]. 田鹏,王焕,莫周胜,秦玉才,李强,宋丽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8(03)
- [5]基于分子管理的石脑油中不同族烃类分子定向分离研究[D]. 吴庆玲.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6]凹土基5A分子筛的合成及正构烷烃吸附分离的研究[J]. 胥平平,陈乐,钟璟,何明阳,陈群,姚超. 石油化工, 2017(09)
- [7]5A分子筛吸附分离溶剂油重组分中正己烷的试验研究[J]. 袁志全,彭磊,罗运柏,于萍. 应用化工, 2017(03)
- [8]重整拔头油的综合利用研究[D]. 李晓艳.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9]多级孔道5A分子筛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D]. 陈翔.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10]正戊烷和正己烷在5A分子筛上的液相吸附性能研究[J]. 王文艳,冯敏超,周晓龙. 化学世界, 2015(12)
标签:分子筛论文; 吸附等温线论文; zsm-5分子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