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荣的职责 神圣的使命(论文文献综述)
胡杨[1](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马百亮[2](2021)在《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国的古希腊史学家乔治·格罗特是希腊史学史上分水岭式的人物。作为功利主义思想在史学领域的代表,他在政治、教育、哲学和历史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尤其是在希腊史研究方面。12卷本的《希腊史》以实证主义的科学和严谨,在批判式地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希腊史上的几乎每一个重要问题都进行了新的阐释,一举确立了雅典在希腊政治、文化和社会史上不容置疑的主导地位,系统而彻底地洗刷了长期以来对雅典民主的污名,为后世的希腊史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树立了新的标准、注入了新的动力。直至今天,人们对希腊史的研究依然绕不过他的作品。本文主要聚焦于格罗特为雅典民主所做的辩护,将其研究置于他所处的政治、历史和思想传统之中,从接受史的角度梳理了他和古代以及近代的史学家和思想家跨越时空的对话,以此阐明他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史料基础。正文分为四章,摘要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格罗特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社会背景,重点阐述了格罗特的人生经历和交游,展示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在各个领域富有成效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教育、政治和学术研究这几个领域的贡献。第二章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前格罗特时期希腊史的书写和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考察,包括米特福德、瑟尔沃尔和布尔沃-利顿的希腊史研究,尤其着眼于他们对于雅典民主制度的认识和考察,同时介绍了格罗特《希腊史》的主要内容和编纂思想,既将其置于希腊史学传统之内,也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做了铺垫。第三章通过分析陶片放逐法、米太亚德的命运、对阿吉纽西战役将领和苏格拉底的审判,为雅典民主正名。在传统的希腊史中,这些都是雅典民主最显着也最严重的罪证,格罗特像一位高明的律师,利用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渊博的学识积累,在充分尊重并重新解读各方面证据的基础上,通过对陶片放逐法和雅典民主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或案件的分析,逐一驳斥了对雅典民主的各项指控,表明了陶片放逐法在维护新生的雅典民主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表明雅典民众并非传统上所诟病的那样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暴政。第四章探讨的是精英与民主的关系,摘掉了分别贴在民众领袖和智术师身上的“蛊惑家”和“诡辩家”的标签,还原了他们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真实角色。
杨骐萌[3](2021)在《约翰·卫斯理的政治思想及其政治参与研究》文中指出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1703-1791)是18世纪英国基督教(新教)思想家,也是英国国教会(安立甘宗)牧师、循道会(循道宗)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跨越了整个18世纪。这一时期的英国,占主导地位、享有特权的国教会与政治上保守力量结盟,但由于光荣革命带来的宗教宽容,英国也有大量的非国教宗派蓬勃发展,政治形势的稳定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使得这一时期英国的关键政治问题变成了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教会几乎参与了所有的政治讨论。约翰·卫斯理的政治思想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他以《圣经》为基础,并受理性主义和自然法的影响,从上帝权威的角度探讨权力起源和政治制度,从神人关系出发讨论天赋人权和良心自由,并从上帝的形象中解读教会与国家的职能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他的思想具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双重属性,既维持政治秩序,又维护个人权利。如同当时教会的其他许多神职人员一样,卫斯理一生都在参与政治问题讨论,他秉持基督徒的怜悯和公义法则,为了社会正义不断为废奴运动、贫困人口和选举廉洁发声,但又因爱国热情而倾力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国王与议会。他的政治参与或许在18世纪的当时影响不大,但他的政治神学理念以及创立循道派的模式为后世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影响。卫斯理所设计的班会、社团、年会制度以及组织形式被工人运动和工会借用。
陈伶浪[4](2020)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文中认为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党和政府授予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着成绩的劳动者的一种崇高荣誉称号。劳模精神是通过劳模行为体现的,并通过劳模表彰得到承认,是劳模在社会实践中所展现的价值观念、道德风范、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瑞金就涌现了劳模表彰运动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劳模表彰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劳模表彰作为发动群众、联系群众、为了群众的制度固定下来。一部我国劳模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振兴史。一代又一代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积极倡导下,历经近90年的演化,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不断丰富完善、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始终把其作为影响、带动和鼓舞亿万劳动群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的风向标和精神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劳模座谈、考察调研、劳模大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作用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进一步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劳模精神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发扬光大劳模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劳模精神无疑是新时代最具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力量。因此,加强对劳模精神的研究,挖掘、阐释这一“精神富矿”的内涵功能、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对于充分焕发亿万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激发职工群众的创新活力、迸发职工群众的无穷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再铸辉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以劳模精神起源于何时?劳模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有何困境?新时代如何弘扬劳模精神?这4个问题为主线进行探析研究。首先追溯了劳模表彰运动的历史起源,以及劳模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巨大精神引领作用,并创造性地将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嬗变历程划分为萌芽期(新中国成立以前)、雏形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形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完善期(新时代),同时针对每一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精神所展现的特色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比较详细解读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的深刻含义以及劳模精神所具有的激励教育、示范引领、文化影响等功能作用,而后得出我国劳模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实践层面看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以及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从理论层面看,其根本原因在于有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指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新时代仍然是一个奋斗的时代,需要有劳模精神的力量、劳模精神的作用、劳模精神的激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群众以脚踏实地的干劲、勇往直前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钻劲建功新时代。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劳模精神的弘扬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述了社会认识偏差、社会功利化、多元价值观、西方意识形态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由于普通劳动者地位有所弱化、工人阶级归属感有所淡化、劳模管理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劳模精神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明了全社会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最”劳动精神,坚持倡导正确的劳动观,就能提高认识、主动作为,自觉弘扬、传承、践行劳模精神,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要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意见建议。
林高松[5](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是国家开展兵役工作的法律保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兵役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研究分析兵役法律制度所包含的法理价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按照“理性分析、历史沿革、价值定位、内外环境、完善之道”的逻辑顺序分五章展开研究。第一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从兵役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兵役实体法律制度、兵役程序法律制度等为研究起点,对兵役法律制度的内涵外延进行科学界定,系统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和地位作用,为论文撰写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按照古代、近代和新中国等三个阶段系统梳理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发展脉络,系统分析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现状,从体系构成、实质内涵和主要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兵役法律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现役军人制度更加适应现代化局部战争需要、退役军人制度更加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第三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所蕴含的法理价值进行全面阐述,一是兵役义务与兵役权利的价值整合,二是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序统一,三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相互融合,四是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五是和平权与发展权的有序调整等,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第四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客观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这是新时代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根基。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防实力同步增强,二是我国总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局部战争威胁始终存在,三是信息化局部战争对兵员素质要求普遍提高,四是优待军人成为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在共识,军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五是军队独生子女兵员质量不容乐观,应征青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第五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完善之道。主要从兵役法律制度建设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措施,力求为国家兵役机关开展兵役法律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一是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体系,二是大力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质量,三是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落实。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持续为国家提供优质的兵员补充,确保国家总体安全,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尹淑秀[6](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担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肩负着为党和国家造就高素质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体中华儿女砥砺奋斗、共同完成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新征途。新时代、新征途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使命担当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时代新人的培养、更关系到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因此,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担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担当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使命担当的基本途径四个方面来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担当。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命担当的基本内涵的概括论述。通过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明确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就是通过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并进一步论述了教师要秉持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与紧迫感,以饱满高涨的职业精神和过硬的职业素养积极主动地践行使命担当。第二部分主要是从现实出发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命担当的现实意义。分别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四个方面论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命担当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命担当的现实状况的分析阐释。从积极表现与消极表现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既肯定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践行使命担当的过程中取得的显着成绩,又指出了目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欠缺与弊端。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现使命担当的基本途径的探讨阐释。主要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欠缺与弊端,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增强政治责任感、提升职业荣誉感、增加工作紧迫感和提高职业素养四条基本途径来实现使命担当。
向洋[7](2020)在《保禄六世与当代天主教礼仪更新 ——以《礼仪宪章》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教宗保禄六世任期内结束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是教会两千年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为天主教会的现代化进程打开了一扇不可逆转的大门。梵二大公会议想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进行对话,走革新与开放的道路。其核心是在现代社会如何建设天主的子民,梵二礼仪改革的目的即在于重振礼仪使之更加扎根于早期教会传统,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梵二大公会议通过的第一份文件是教宗保禄六世颁布的《礼仪宪章》,它是存在于礼仪革新和整体教会生活革新之间的一个很紧密和有机的连接。它为梵二的礼仪改革奠定神学基础,也是梵二后教会礼仪生活的准则。礼仪是教会生活的泉源与顶峰,教宗保禄六世想透过礼仪的改革来促进教会生活的革新,而藉由教会生活的革新来推动社会的革新和促进社会正义的伸展。鉴于教宗保禄六世是梵二礼仪改革主要的推动者和阐释者,本文选择他的礼仪思想进行研究,并以梵二礼仪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礼仪宪章》为基本文献,以更深入地理解梵二礼仪改革的实质和天主教会对现代牧灵需要的回应。本文首先于绪论的文献综述部分,介绍学术界对保禄六世和梵二礼仪改革的研究状况,接着重点探索梵二礼仪改革的历史背景。教会古老的礼仪传统,及特伦多大公会议改革、十九世纪礼仪运动和梵二前历任教宗对礼仪的训导,已为梵二系统的礼仪改革奠定基础。其次,本文回溯了保禄六世的生平和他的礼仪思想的来源。受益于良好的家庭宗教教育,礼仪运动中众多学识丰富的礼仪学者的教导,及其对孕育礼仪运动的本笃会修道院生活的体验,使他很早就关注礼仪,并对礼仪中的问题有很强的敏锐性和系统的思考。最后,在罗马教廷长期的行政工作经验和任米兰大主教时对地方教区的治理,使他有能力领导和有效执行梵二的礼仪改革。保禄六世对礼仪改革有自己的思考,他意识到当时社会上宗教意识正在衰退,传统仪式中的一些陋习妨碍人的理解和参与。他也注意到人类不可能自给自足,人需要祈祷,需要一种更深刻的天人之间的交流,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灵性支撑。而从教会的历史和经验来看,最好的祈祷就是礼仪。礼仪是最有力的,因为礼仪不仅包含祈求者的倾诉,也包含天主的临在。西方当时所经历的严重精神危机可在礼仪祈祷的恢复实践中找到一条非常有效的出路,现代人可通过礼仪进入对神的奥秘的深刻体验。因此,保禄六世将礼仪改革作为教会生活更新的核心动力。在梵二礼仪改革的具体执行层面,保禄六世组织大公会议研究礼仪草案,颁布《礼仪宪章》,为整个改革确立宗旨和原则。梵二礼仪改革的神学依据是礼仪是天主圣三的救世工程,以天父为根源和终向,是基督司祭职的施行,是教会团体在圣神内共融并对天主进行的公开敬拜。礼仪改革的宗旨是加强信徒生活的基督化,让信徒能更清楚的理解礼仪的内在含义,促进信徒对教会礼仪的积极参与,缔造并加深信徒与天主之间的对话和相遇。改革的原则则是强调礼仪高贵质朴的神圣性,重视圣言的宣讲和信徒的积极参与,明确神职人员与平信徒各自的职务,并允许本地语言的使用。梵二大公会议以后,各项仪式的改革与礼仪书籍修订随即展开,因为只有这些礼仪形式本身有所变革,才能在礼仪中呈现出新的神学观。新的礼仪书籍均由保禄六世批核并颁令执行,变革的具体内容包括罗马弥撒经书、七件圣事及其它礼仪庆典等各个层面的改革。除制定积极参与的原则外,保禄六世亦强调与礼仪传统的契合和警惕礼仪去神圣化的倾向及重视礼仪的教育功能,确保改革后的礼仪真正成为天主子民的学校。其中《礼仪的“十诫”》的训导是保禄六世对信徒、家庭、教会各自于礼仪中的责任等方面的具体建议。在礼仪方面,他所颁布的每一条训令、所做的每一项训导,都成为梵二礼仪改革所遵循的规范和举行礼仪时的具体操作原则。某种程度上,因梵二礼仪改革由保禄六世所主导,他个人的礼仪思想亦成为梵二礼仪改革的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将二者强行分开会造成撕裂感。本文最后部分对保禄六世的礼仪思想加以总结。他关于礼仪的思考既很深邃,把握住礼仪的核心逾越奥迹,将礼仪更新作为教会生活革新的核心动力。又系统的兼顾到礼仪的各个层次,大至积极参与、允许本地语言的使用、对传统的继承等礼仪方针的制定,细到蜡烛的摆放、祭台的装饰等,他都有全面细致的考虑。保禄六世在礼仪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他的贡献有目共睹,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因对过去的固守或对未来的激进而攻击改革、拒绝教会的更新、把教会推向分崩离析的暗礁时,保禄六世始终把握着伯多禄船的航线,对礼仪改革秉守忠诚和信心,认为这是整个天主教会复兴的动力源泉。梵二改革后的礼仪正如保禄六世所祈盼的,不仅激发了世界各地天主教堂区的教会活力,还为基督教各宗派及与其它宗教的的礼仪提供了对话与参考。梵二后的礼仪改革虽尚是一项仍有待完成的议程,但已犹如水晶,天主的奥秘透过它折射出绚丽光芒。
陈诗[8](2020)在《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文中研究说明北大师生对五四历史的集体记忆对北大的发展也曾起过相当的作用,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对五四运动的回忆和纪念不断影响着北大人的现实行动和精神世界。五四运动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发生时,北大师生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这场运动,并看到了不同的五四面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五四记忆。不同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北大中的老师和同学走上不同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事件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逐步展现出来,曾经亲历五四的北大的师生们也根据现实的需求向五四运动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有一部分人将五四前发生在北大的文学纷争、思潮变化视作五四运动的思想铺垫,将五四后发生在社会上的思想变化视作五四运动的成果,从而将北大内部的文化生态和五四运动的发生、社会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在渲染五四历史的同时也放大了记忆里北大的荣光。还有一部分人聚焦于五四运动的革命内涵。但无论是回忆五四的文化性还是革命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下的回忆总是不一致的。此外,北大师生与五四运动历史的互动是在多个层面发生的,他们不仅仅是利用五四运动来呼吁自己的事业,也不仅仅是用北大的历史来理解五四,赋予五四新的内涵,还会将五四历史放入北大的校史框架中认识和勉励自己,并以此奠定了五四的作为北大神话素材的基础,为一代又一代人利用五四建构北大的社会形象、影响师生行动做下了铺垫。在战争时代,艰难生存的北大便以五四历史作为斗争武器。每当学校受到冲击或国家社会面临危机时,五四记忆就会得到召唤,支持和影响着北大师生的行动。在学校面临合并的时候,他们手握的利剑便是自己的历史,对五四运动的记忆既在精神上支撑着他们不妥协,也在行动上予以了参考。在国家遭受侵略,政府却无所作为的时候,五四记忆就是他们反思现状、反思内部分歧的一面镜子。在猛烈的炮火中,北大的师生总是以各种形式延续着五四记忆,在西南联大时期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坚持纪念五四。每当他们为了控诉政府进行学生运动的时候,他们都认为他们延续了五四精神。五四记忆对于北大人来说蕴含了绵延不尽的精神力量。建国以后,心向人民的新政权对记忆的统一做出了要求,北大内部也开始对五四记忆进行改造和适应,但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现实的迷茫,以及大家对五四历史和中国现实的关系变化的认识不到位,曾一度造成记忆的混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加深,五四运动影响北大师生的方式以及北大师生回忆、纪念五四运动的原因、目的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新的世纪,五四运动的记忆不再作为北大师生具体行动的指导而存在,而是作为北大师生的精神支撑而存在。人们纪念五四时也不再指向当下的具体问题,而是指向未来。随着五四历史和现实的关系的改变,北大人的五四记忆内容、传递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除了官方主导的纪念行为,北大里的许多老师们更是身体力行地传递五四记忆。其内部坚持纪念五四所形成的共识构成了北大师生集体认同的坚实基础。但是五四记忆同样给北大带了很多现实挑战,对内它需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警惕对五四历史的滥用和误用,对外要能够承受五四运动的社会记忆所带来的压力。
于猛[9](2020)在《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时至今日,如何实现审判权的独立公正运行,已经超越国界的限制,成为各国司法改革中共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而解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审判权独立运行与司法责任制之间的关系。作为保障审判权独立运行、完善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制度安排,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应运而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初步建立了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各地法院亦展开了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实践探索。但是,法官司法豁免的衡量标准、规范程序以及该制度本身如何恰当嵌入我国的司法传统和政法体制当中,进而产生积极效果等问题却并未得到妥善解决。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向维度,既要符合法官司法豁免的制度发生规律,也要契合中国特色的司法国情与体制机制;既要对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实践运作进行反思与检讨,也要将之上升到制度建构的层面进行理论关照,以建立符合审判权运行基本规律、契合法官职业特点,并兼具中国特色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体系。为此,本文对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原理、演变脉络、运行现状、积极功效、存在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未来改革和发展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设计以及与相关配套制度的衔接协调等,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司法公正以审判权独立运行为前提,以司法责任制为保障,要实现司法公正,必须坚持审判权独立运行与司法责任制的统一。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即是在司法改革实践中所得来的关于审判权独立运行与司法责任制之间关系的能动反映,并经历了观念萌生、初步建构、渐趋成型的演进过程。它以司法公正和权利保障为价值追求,强调赋权与限权的有机统一,基于这样的内涵和实质,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对审判权独立公正运行机制建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司法责任制改革、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建设以及司法公正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就目前来看,囿于司法传统观念、法院治理机制和法官素质现状的影响,我国司法责任制更侧重于如何对法官进行司法追责,而对于法官司法豁免未报以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出现了制度设计合理性不足、运行机制泛行政化与法官依法独立履行审判职责实质退隐等系列问题,减损了该项制度所产生的实际效益,也对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造成了影响。基于现实考量可以发现,推进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改革及完善,具有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正当性方面,法官司法豁免制度非但不会危及或破坏司法责任制,相反可以通过对司法追责权力的规范,改变“重追责轻豁免”体制下的司法责任制,并推动其全面落实。实际上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作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过程,必然包括对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完善。维护法官的中立性地位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而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及完善不仅为法官中立审判提供了基本保障,还有利于消除司法干预现象。在必要性方面,面对法官权责失衡难题、法官职业角色紧张以及法官职业风险趋增的新态势,现有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已然不能满足审判权独立公正运行的发展需要,必须通过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及其完善,才能破解难题、缓解紧张及防范风险。在可行性方面,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及完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具有宪法法律层面的依据,是对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的贯彻和落实。而且,我国当下不断推进的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也为其提供了制度和智识支持。再加上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各地法院通过法官依法履职保障制度化建设和实践则使其深化改革更加有章可循。党的十九大再一次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主题,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价值追求,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以此为契机,要破除法官司法豁免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必须审时度势,积极稳妥推进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首先应明确法官司法豁免改革应遵循司法规律、有限豁免和统筹协调三个基本原则,防止其偏离正确性的方向。并通过完善立法设计、畅通运行机制和强化监督管理三个层面依次改进、创新和优化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内部构成,实现制度的规范完整、运行畅通和实施有效。同时,为了克服推进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障碍,还需与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关联性制度如司法追责制、法官员额制、法官职业伦理和法官职业保障等制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实现有序的衔接协调,以达成司法改革之目标。
王佩[10](2020)在《论卡拉马暴乱与奥古斯丁的政治回应》文中研究说明奥古斯丁被称为古代世界的最后一人和现代世界的第一人。他所生活的罗马帝国正处于基督教化的历史时期,异教、大公教会、多纳图派和摩尼教等之间纷争不断。奥古斯丁面临着现实中的宗教暴力冲突和理论上的多重难题。不同于古典政治哲学,他从城邦之爱转向上帝之爱,提出宗教强制和忏悔体制等实践准则,最终发展出较为系统的基督教政治伦理思想。对此,学者们争论不休:其一,奥古斯丁是否终结了古代西方文明,是否建立了足以取代古代政治伦理的基督教政治伦理;其二,奥古斯丁所提出的宗教强制政策及其忏悔政策是否是政治权威主义的代表。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关键在于理解奥古斯丁与西塞罗之间的思想关系。本文聚焦于奥古斯丁与异教徒内卡塔瑞通信。双方围绕408年卡拉马宗教暴力事件往来多封书信。其中,内卡塔瑞赞扬西塞罗式的罗马传统德性,秉持西塞罗教导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以此作为向奥古斯丁求情的说辞;奥古斯丁回应了这些说辞,重新定义人民共同体,划开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开始以一种新的态度去重新看待罗马的荣耀,重新思考真正的德性,重新审视过往所珍视的传统爱国主义,否定西塞罗宣扬的公民与国家之间的神圣关系,最终用基督教的上帝之爱的德性取代西塞罗式的城邦之爱的德性和罗马公民对荣耀的追求。要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探析奥古斯丁在四、五世纪罗马帝国复杂的宗教状况中所面临的宗教暴力问题,和由此而发展出的宗教强制理论。他论证了惩罚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强调惩罚的目的是出于爱,而不是以恶制恶,完全不同于宗教迫害。
二、光荣的职责 神圣的使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荣的职责 神圣的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乔治·格罗特与他所处的时代 |
第一节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 |
第二节 乔治·格罗特其人其事 |
第二章 《希腊史》及雅典民主制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格罗特时代的希腊史书写 |
第二节 格罗特《希腊史》概述 |
第三节 前格罗特时代英国学者的雅典民主观 |
第三章 为雅典民主正名 |
第一节 陶片放逐法 |
第二节 善变而薄情的雅典人? |
第三节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 |
第四章 精英与雅典民主 |
第一节 是民众领袖还是蛊惑家 |
第二节 是智术师还是诡辩家 |
结语 对乔治·格罗特的再评价 |
附录一:乔治·格罗特与约翰·密尔 |
附录二:格罗特年谱 |
附录三: 文中主要人物肖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3)约翰·卫斯理的政治思想及其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约翰·卫斯理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来源 |
第一节 约翰·卫斯理政治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二节 约翰·卫斯理政治思想的来源 |
第二章 约翰·卫斯理的政治思想 |
第一节 约翰·卫斯理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权力起源、合法性及其职责 |
二、政体形式 |
三、良心自由 |
四、教会与国家 |
第二节 约翰·卫斯理政治思想的特点 |
一、约翰·卫斯理的保守主义倾向 |
二、约翰·卫斯理的宪政主义立场 |
第三章 约翰·卫斯理的政治参与 |
第一节 约翰·卫斯理与美国独立战争 |
一、独立战争前期卫斯理的态度 |
二、独立战争中后期卫斯理的态度 |
第二节 约翰·卫斯理与废奴运动 |
第三节 约翰·卫斯理与英国选举 |
第四章 约翰·卫斯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循道会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英国政治及社会的影响 |
第三节 对英国工人阶级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1.6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及经验启示 |
2.1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 |
2.1.1 新中国成立前——劳模精神内涵的萌芽期 |
2.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精神内涵的雏形期 |
2.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发展期 |
2.1.4 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成形期 |
2.1.5 新时代——劳模精神内涵的完善期 |
2.2 劳模精神发展历程的经验启示 |
2.2.1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
2.2.2 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 |
2.2.3 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 |
2.2.4 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 |
2.2.5 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 |
第3章 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及弘扬意义 |
3.1 劳模精神的主要内涵 |
3.1.1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
3.1.2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
3.1.3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
3.2 劳模精神的功能作用 |
3.2.1 劳模精神的激励教育功能 |
3.2.2 劳模精神的示范引领功能 |
3.2.3 劳模精神的文化影响功能 |
3.3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
3.3.1 弘扬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3.3.2 弘扬劳模精神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有力保证 |
3.3.3 弘扬劳模精神是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
第4章 劳模精神的理论诠释 |
4.1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是劳模精神成因的理论基石 |
4.1.1 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
4.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
4.1.3 劳动创造价值 |
4.1.4 劳动理应得到社会尊重 |
4.2 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是劳模精神产生的理论支撑 |
4.2.1 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强大阶级力量 |
4.2.2 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
4.2.3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和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
4.2.4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
4.3 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劳模精神发扬光大的理论指导 |
4.3.1 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4.3.2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 |
4.3.3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
第5章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遇到的困境及其原因 |
5.1 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偏差 |
5.1.1 劳模精神缺乏时代性 |
5.1.2 劳模精神缺乏民本性 |
5.1.3 劳模精神缺乏普遍适用性 |
5.2 影响劳模精神弘扬的主要因素 |
5.2.1 弘扬劳模精神受功利化的负面影响 |
5.2.2 弘扬劳模精神受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
5.2.3 弘扬劳模精神受西方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
5.3 弘扬劳模精神遇到困境的原因分析 |
5.3.1 普通劳动者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
5.3.2 工人阶级的归属感有所淡化 |
5.3.3 劳模的管理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 |
5.3.4 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到位 |
第6章 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 |
6.1.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
6.1.2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
6.1.3 坚持弘扬“四最”劳动精神 |
6.2 创新弘扬劳模精神的方式方法 |
6.2.1 注重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渠道作用 |
6.2.2 注重提高新媒体的宣传效能 |
6.2.3 注重加强劳模纪念场所建设 |
6.2.4 注重创作劳模影视作品 |
6.3 完善弘扬劳模精神的制度保障 |
6.3.1 着力加强党对弘扬劳模精神工作的领导 |
6.3.2 着力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
6.3.3 着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
6.3.4 着力提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 |
6.3.5 着力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
6.4 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
6.4.1 聚焦科学选树劳模 |
6.4.2 聚焦加强劳模培养教育 |
6.4.3 聚焦切实关心爱护劳模 |
6.4.4 聚焦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兵役法律制度的科学界定 |
一、相关概念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实体法律制度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程序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制度的法律特征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时代特征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容特征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
一、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军事制度的重要内容 |
二、兵役法律制度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 |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组织兵役工作的有效规范 |
第二章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
一、我国古代兵役法律制度 |
二、我国近代兵役法律制度 |
三、新中国兵役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
一、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体系构成 |
二、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实质内涵 |
三、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客观分析 |
一、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 |
二、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优劣之处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 |
第一节 兵役义务与兵役权利的价值整合 |
一、依法参加兵役是公民和法人的基本义务 |
二、参加兵役人员依法享有各种基本权利 |
三、正确处理兵役权利与兵役义务的关系 |
第二节 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序统一 |
一、兵役必须以实现国家价值优先 |
二、公民通常是实现个人价值优先 |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调节器 |
第三节 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相互融合 |
一、国防是全体公民的国防 |
二、兵役实质是少数公民参加兵役 |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实现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统一的平衡器 |
第四节 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
一、公平与效率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 |
二、兵役法律制度优先考虑军事效率 |
三、兵役法律制度充分体现公平原则 |
第五节 和平权与发展权的有序调整 |
一、追求国家和平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基本目标 |
二、保障国家发展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 |
三、统筹和平权与发展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功能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 |
第一节 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基础 |
一、经济实力 |
二、法治环境 |
三、军事改革 |
第二节 国家严峻安全形势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
一、国家统一困境 |
二、周边事态纷争 |
三、西方大国遏制 |
第三节 信息化局部战争对兵员素质要求普遍提高 |
一、信息化局部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样式 |
二、高技术武器装备占据未来战场的主导地位 |
三、高素质的兵员成为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关键 |
第四节 优待军人成为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在共识 |
一、尊重军人共识 |
二、优待军人传统 |
三、军人权益维护 |
第五节 军队独生子女兵员质量不容乐观 |
一、独生子女成为军队服役主体 |
二、应征青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
三、入伍后退兵比例呈逐年上升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完善之道 |
第一节 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体系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 |
第二节 大力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质量 |
一、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 |
二、统筹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规划计划 |
三、科学组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起草拟制 |
第三节 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落实 |
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兵役法律意识 |
二、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确保法律制度落到实处 |
三、严格组织对违反兵役法律制度行为的惩治 |
结语: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
一、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与其它军事政策制度之间的关系 |
二、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与新时代强军要求的关系 |
三、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制定与实施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担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命担当的基本内涵 |
(一)新时代的基本概述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
2.新时代的深刻内涵 |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 |
1.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
2.塑造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
3.涵养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命担当的重要意义 |
(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
(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
(三)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四)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命担当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方面的表现 |
1.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
2.筑牢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基础 |
3.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入脑入心 |
(二)消极方面的表现 |
1.少数教师的政治责任感淡薄 |
2.少数教师的职业荣誉感缺失 |
3.少数教师的工作紧迫感不够 |
4.少数教师的职业素养不够 |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现使命担当的基本途径 |
(一)增强政治责任感 |
1.坚定政治信仰 |
2.强化政治担当 |
3.严守政治纪律 |
(二)提升职业荣誉感 |
1.明确职业定位 |
2.坚定职业信仰 |
3.担当职业责任 |
(三)增加工作紧迫感 |
1.充分认识培育时代新人的迫切性 |
2.强化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意识 |
3.树立敬业乐业情怀 |
(四)提高职业素养 |
1.提升理论水平 |
2.加强师德修养 |
3.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保禄六世与当代天主教礼仪更新 ——以《礼仪宪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礼仪更新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礼仪在天主教会中的演变 |
第二节 特伦多大公会议礼仪改革 |
第三节 十九世纪礼仪运动 |
第四节 梵二前教廷礼仪训导 |
第二章 梵二第二期会议前的保禄六世 |
第一节 保禄六世的礼仪思想 |
一、保禄六世生平简介 |
二、保禄六世与礼仪运动 |
三、保禄六世对于礼仪的理解 |
第二节 保禄六世早期的礼仪改革 |
一、保禄六世面对的时代问题 |
二、米兰的礼仪牧灵经验总结 |
第三节 保禄六世对梵二第一期会议的贡献 |
第三章 梵二会议与礼仪改革 |
第一节 《礼仪宪章》的制定 |
第二节 梵二的礼仪神学 |
一、以天父为根源和终向 |
二、基督司祭职的施行 |
三、在圣神内共融 |
四、礼仪是教会的泉源与顶峰 |
第三节 《礼仪宪章》所确立的原则 |
一、礼仪高贵质朴 |
二、重视圣言宣讲 |
三、信徒积极参与 |
四、明确各项职务 |
五、从拉丁语到本地语言 |
第四章 梵二礼仪改革的执行 |
第一节 “礼仪宪章执行委员会”的任务 |
第二节 保禄六世的弥撒经书 |
一、进堂式(Ritus initiales) |
二、圣道礼仪(Liturgia Verbi) |
三、圣祭礼仪(Liturgia eucharistica) |
四、礼成式(Ritus conclusionis) |
第三节 七件圣事的改革 |
一、入门圣事 |
二、治疗圣事 |
三、为共融服务圣事 |
第四节 其它礼仪庆典 |
一、时辰颂祷礼(日课) |
二、主日与礼仪年 |
三、最后的逾越:丧礼 |
第五章 梵二礼仪改革的争议与回应 |
第一节 对信众的训导与劝勉:顺服和参与 |
第二节 致枢机主教:新旧秩序的取代 |
第三节 最后几年的坚定:庆祝和忠诚 |
第四节 未完成的议程:对话与适应 |
第五节 对中国天主教会礼仪更新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四) 研究现状 |
1.记忆史的相关研究 |
2.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的相关研究 |
3.关于五四运动阐释的研究 |
4.关于北大精神研究 |
5.文献述评 |
(五) 研究问题 |
(六) 研究方法 |
一、亲历五四: 当事师生的记忆 |
(一) 从经历到回首: 北大师生定义五四 |
(二) 从一天到一个时代: 五四内涵的延伸 |
(三) 从影响他人到勉励自己: 北大历史荣耀的起点 |
二、利用五四: 硝烟中记忆的延续 |
(一) 复校风波中的五四回响 |
(二) 反日与反思五四 |
(三) 联大岁月的五四纪念 |
三、改造五四: 解放以后适应中的记忆 |
(一) 红色语境下对五四记忆的扬弃 |
(二) 迷茫现实中对五四记忆的误用 |
(三) 五四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改变 |
四、传承五四: 新世纪的五四记忆 |
(一) 安静的精神力量 |
(二) 五四记忆在北大的代际传递 |
(三) 北大五四记忆面对的时代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创新点 |
三 本文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意义辨析 |
一 司法豁免的历史源流与现代含义 |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
三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与其他主体司法豁免制度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理论基础 |
一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构成要素 |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 |
一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价值取向 |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二章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演变脉络与运行现状 |
第一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演变脉络 |
一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观念萌生 |
二 改革开放后到十八大前(1979—2011):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初步建构 |
三 十八大以后(2012至今):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渐趋成型 |
第二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运行的基本现状 |
一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规范依据 |
二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积极功效 |
三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现有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三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 传统司法观念对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制约 |
二 法院治理机制泛行政化对法官权利的侵蚀 |
三 法官素质现状对司法豁免制度运行的影响 |
第三章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现实考量 |
第一节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正当性 |
一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应有之义 |
二 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
三 维护法官中立性地位的制度保障 |
第二节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必要性 |
一 破解法官权责失衡难题的必要条件 |
二 回应法官职业角色紧张的实践需要 |
三 防范法官职业风险趋增的有效途径 |
第三节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可行性 |
一 制度保障 |
二 技术条件 |
三 现实依据 |
第四章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建构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原则 |
一 遵循司法规律 |
二 有限豁免原则 |
三 统筹协调原则 |
第二节 健全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的基本路径 |
一 完善法官司法豁免的立法设计 |
二 畅通法官司法豁免的运行机制 |
三 强化法官司法豁免的监督管理 |
第三节 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与司法体制改革的衔接协调 |
一 司法豁免与司法追责制 |
二 司法豁免与法官员额制 |
三 司法豁免与法官职业伦理制度 |
四 司法豁免与法官职业保障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论卡拉马暴乱与奥古斯丁的政治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四、五世纪罗马帝国宗教基本状况的研究 |
二、关于卡拉马异教徒忏悔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奥古斯丁宗教强制思想的研究 |
四、关于奥古斯丁与西塞罗思想关系的研究 |
五、相关博硕士论文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卡拉马暴乱与罗马帝国的宗教转型 |
第一节 卡拉马暴乱的过程 |
第二节 四、五世纪罗马帝国的宗教转型 |
第三章 内卡塔瑞:西塞罗的城邦之爱 |
第一节 西塞罗论城邦之爱 |
第二节 内卡塔瑞回应卡拉马暴乱 |
第四章 奥古斯丁:基督教的上帝之爱 |
第一节 奥古斯丁回应卡拉马暴乱 |
第二节 爱的政治:从城邦之爱到上帝之爱 |
一、早期教会中爱的观念的发展 |
二、西塞罗、保罗与奥古斯丁论羞耻与荣耀 |
三、奥古斯丁论作为新德性的上帝之爱 |
四、从古代城邦到上帝之城 |
第五章 主教的政治职责:温柔的严厉 |
第一节 宗教强制与宽容 |
一、爱与两种暴力 |
二、惩罚的必要性 |
三、温柔的边界 |
四、主教的政治职责 |
第二节 信仰视域下的俗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光荣的职责 神圣的使命(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D]. 马百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约翰·卫斯理的政治思想及其政治参与研究[D]. 杨骐萌.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D]. 陈伶浪. 吉林大学, 2020(03)
- [5]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D]. 林高松. 武汉大学, 2020(04)
- [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担当研究[D]. 尹淑秀.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保禄六世与当代天主教礼仪更新 ——以《礼仪宪章》为中心[D]. 向洋.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D]. 陈诗.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我国法官司法豁免制度研究[D]. 于猛. 郑州大学, 2020(02)
- [10]论卡拉马暴乱与奥古斯丁的政治回应[D]. 王佩. 华侨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