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卵巢非孕性绒毛膜癌1例(论文文献综述)
石一复,李娟清[1](2021)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肿瘤医学专有名词汇集和解读》文中提出随着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诊治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其相关的病因、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论文逐步增多,因此GTD/GTN相关专有名词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现结合国情,从妊娠滋养层细胞、GTD的分类、GTD组织分型、葡萄胎、葡萄胎后属有关的GTD/GTN、绒毛膜癌、GTD治疗、治疗评分后分度、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ophin,hCG)分子家族及临床问题等九个分类进行详细阐述,汇集和解读了GTD/GTN相关的专有名词,便于妇产科医师对这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和使用。
李艳,谭一楠[2](2021)在《1例双侧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原因及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多与妊娠有关。在我国大约3 000次妊娠中就有一次绒毛膜癌。可继发于葡萄胎(50%)、足月产(25%)、流产(25%)和宫外孕(2.5%)。该肿瘤好发于子宫,发生于输卵管的绒毛膜癌属于异位绒毛膜癌的一种,非常少见,文献多为个案报道。Peter于1993年报道在5 333例输卵管妊娠中曾发生1例妊娠后绒毛膜癌。
王洁[3](2020)在《27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等诊断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卵巢肿瘤被发现。孕期增大的子宫和卵巢肿瘤同时存在,肿瘤容易发生扭转、破裂等急腹症,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手术干预时机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现时间、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和妊娠期间手术方式及手术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7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发现卵巢肿瘤的时间,肿瘤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271例病例中,患者发病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2.89±5.01岁。孕前发现卵巢肿瘤患者占19.56%(53/271),孕早期发现占25.46%(69/271),孕中期发现占6.27%(17/271),孕晚期发现占4.06%(11/271),剖宫产术中首次发现卵巢肿瘤的占44.65%(121/271)。卵巢肿瘤直径1~40cm,平均7.29±4.05cm。卵巢肿瘤直径<5cm组112例,5~10cm组142例,>10cm组17例,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8%(2/112)、20.42%(29/142)、29.41%(5/17)。三组组间两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病理类型中,良性卵巢肿瘤260例(95.94%),以成熟型囊性畸胎瘤多见,共121例(44.65%),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9例(18.08%),浆液性囊腺瘤37例(13.65%),粘液性囊腺瘤35例(12.92%);交界性肿瘤8例(2.95%),其中妊娠合并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2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3例(1.11%),其中妊娠合并Sertoli-leydig细胞瘤(中分化)1例,转移性肿瘤2例。271例病例中,除外妊娠28周前手术干预后失访的16例,妊娠早期经手术干预6例,足月分娩5例,流产1例;妊娠中期经手术干预59例,足月分娩56例,早产2例,流产1例;妊娠晚期干预1例,早产;剖宫产手术干预189例,足月分娩176例,早产13例。结论:妊娠期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超声检查是可靠易行的检查手段,发现卵巢肿瘤可继续妊娠,若怀疑存在恶性卵巢肿瘤可尽早干预。肿瘤标志物对于孕期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有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类型以成熟型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浆粘液性囊腺瘤居多。妊娠期卵巢肿瘤直径>5cm并持续存在,警惕发生急腹症。孕期进行手术干预是安全可行的,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手术方式可选择腹腔镜手术或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能优于开腹手术。
葛岩,冷宗祥[4](2020)在《1例原发性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探究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临床表现,总结其诊治方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例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发现,该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停经、下腹痛、阴道少量出血、查血HCG值升高异常等方面。本病例术中诊断:右侧输卵管伞端妊娠。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左侧输卵管美兰通液术。观察左侧输卵管未见美兰流出,提示左侧输卵管阻塞。最后病理回报提示,右侧输卵管绒毛膜癌,右侧输卵管伞端见浸润。明确临床诊断:右侧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II期。给予手术+化疗(5次)后,定期随访,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输卵管异位妊娠中有发生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容易漏诊或误诊。需要提高警惕,并给予重视。
皮莲娇[5](2018)在《Ⅰ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比较探讨Ⅰ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株洲市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并住院治疗的160例患者资料,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3组,A组:MTX+米非司酮预处理后清宫术52例;B组: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清宫术46例;C组:直接行宫腔镜引导经阴道宫腔下段吸宫术62例。从患者一般资料(孕产次、剖宫产次数、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二次清宫、术后血清β-HCG下降情况、月经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寻找一种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方法。结果:1.术中情况比较:MTX+米非司酮预处理后清宫、子宫动脉栓塞清除术、经宫腔镜引导宫腔下段吸宫术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40±18.36ml、30.00±9.94ml、30.48±10.35,介入组和宫腔镜组比较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但药物组与介入组及宫腔镜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MTX+米非司酮预处理后清宫、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经宫腔镜引导宫腔下段吸宫术三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药物组9.55±2.38、宫腔镜组8.67±2.43、介入组9.44±2.5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来比较药物组34.04±4.24、宫腔镜组30.38±2.93、介入组34.91±5.26,宫腔镜组明显短于药物干预组和介入治疗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比较:药物预处理+宫腔镜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宫腔镜清宫术、直接行宫腔镜手术组住院时间比较26.67±8.75天、6.39±1.82天,5.68±1.83天,三组间比较宫腔镜组与介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住院费用药物组5512.75±1019.79、宫腔镜组448.61±332.61、介入组16398±1078.54,三组数据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4.术中术后并发症及二次手术、中转开腹、子宫全切的发生:MTX+米非司酮预处理后清宫的患者发生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等并发症4例,发生率7.1%,介入预处理后清宫发生下肢肿胀、疼痛1例,卵巢早衰1例,并发症发生率4.4%,宫腔镜直接清宫术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10.24±4.34天、8.68±3.19天、10.33±4.87天,药物预处理组有3例患者行二次清宫,发生率5.3%。介入治疗有1例患者行二次清宫,发生率2.2%,直接行宫腔镜组有4例患者行二次清宫,发生率5.9%,三组患者无一例切除子宫防,其中药物治疗组有2例因保守治疗期间阴道大出血开腹行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结论:宫腔镜引导经阴道宫腔下段吸宫术是Ⅰ、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介入预处理后清宫更适合停经时间长、血βHCG高、绒毛活性好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或处理过程中已发生大出血的抢救;MTX、米非司酮等药物治疗适用于HCG值低、经手术治疗后HCG下降缓慢的辅助治疗。
覃春霞,韩娜,张永学,兰晓莉[6](2017)在《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8F-FDG PET/CT影像诊断思路探讨》文中认为一、临床资料患者女,15岁,未婚,否认性生活史,因"不规则阴道出血3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近3个月出现无明显诱因不规则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无其他不适;平素月经周期紊乱,经期持续12个月,曾口服中成药调经,无明显好转。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腹部外形及触诊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提示:子宫增大,内膜厚度1.3 cm,双侧附件非均质性包块。实验室检查:性激素六项(孕酮、促卵泡生成素、泌乳素、
赵媛,张春芳,陈昊[7](2017)在《4例非妊娠性绒毛膜癌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非妊娠性绒毛膜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例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初诊均未得到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行BEP方案化疗;随访332个月。1例术后26个月时因肺转移死亡;1例失访;2例一般情况可。结论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是罕见的高度侵袭性的滋养叶细胞肿瘤,易早期发生血行转移,治疗推荐采用手术及术后结合多药联合化疗。
刘津,王瑛坚,刘雪莹,孙子茜,叶聪,邹积艳[8](2015)在《输卵管绒毛膜癌1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多原发于子宫,极少数原发于输卵管,临床上易误诊为输卵管异位妊娠。输卵管绒毛膜癌非常少见,以下就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输卵管绒癌进行如下报道,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1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停经51天,阴道流血7天,下腹痛5h就诊于我院。患者停经51天,7天前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少于平素月经量,5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微下腹痛,可忍受,伴肛门坠胀感就诊于我
汪大军[9](2013)在《卵巢非孕性原发性绒毛膜癌1例》文中研究表明临床资料患者,16岁。下腹痛3 h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则。体检:神清面色苍白,血压83/40 mmHg,脉搏114次/min,下腹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妇检:子宫漂浮感,子宫双侧附件触诊不满意。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腹穿刺抽到不凝血3 ml。开腹见腹腔内出血约2500ml,右侧卵巢增大约8 cm×8 cm×4 cm大小,表面多
刘瑛,任彤,冯凤芝,万希润,沈铿,向阳[10](2012)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合并肺转移15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合并肺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出现肺转移时间、治疗及预后。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8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MOCCT合并有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临床特点: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3±11)岁(6~48岁)。首发临床表现以腹部疼痛和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分别为8、4例。原发灶位于卵巢左、右侧者分别为8、6例,双侧者1例。转移灶仅为肺者12例,其他3例为多部位转移。(2)诊断:15例患者中,单纯性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绒癌;NGOC)9例,含有绒癌成分的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3例(包括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合并绒癌1例、卯黄瘤为主伴绒癌及胚胎癌成分1例、绒癌伴无性细胞瘤1例),不含绒癌成分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3例(包括内胚窦瘤2例、未成熟性畸胎瘤1例)。其中,仅1例于术前明确诊断。(3)出现肺转移时间:12例NGOC或含绒癌成分的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中,11例在初始治疗的过程中即出现肺转移,1例为肿瘤复发后出现肺转移;3例不含绒癌成分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均为肿瘤复发后在疾病晚期出现肺转移。(4)治疗:15例MOGCT合并有肺转移患者均采用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平均化疗疗程数为16个(5~43个)。(5)预后:10例(10/15)完全缓解,其病理类型均为NGOC或含绒癌成分的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死亡(1例:NGOC,1例内胚窦瘤,1例未成熟性畸胎瘤),2例肿瘤进展(1例NGOC,1例内胚窦瘤)放弃治疗后失访。结论 MOGCT发生肺转移以含绒癌成分者多见。MOGCT合并肺转移患者给予手术联合化疗的结合治疗,多数可获完全缓解,病理类型为NGOC或是含绒癌成分的混合生殖细胞肿瘤肺转移患者的预后远较其他类型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合并肺转移者为好。
二、卵巢非孕性绒毛膜癌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卵巢非孕性绒毛膜癌1例(论文提纲范文)
(2)1例双侧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原因及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巨检 |
2.2 镜检 |
2.3 免疫组化 |
2.4 病理诊断 |
3 讨论 |
3.1 临床特点 |
3.2 病理学特征 |
3.3 鉴别诊断 |
3.3.1 输卵管妊娠 |
3.3.2 非妊娠性绒毛膜癌 |
3.3.3 胚胎性癌 |
3.3.4 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 |
3.4 治疗与预后 |
(3)27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2.1 诊断方法 |
1.2.2 资料采集 |
1.3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处理方式及结局 |
2.3 卵巢肿瘤大小与并发症的关系 |
2.4 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比较 |
2.5 妊娠期卵巢肿瘤病理类型与并发症 |
2.6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与肿瘤标记物 |
2.7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病理类型 |
2.8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的妊娠结局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4)1例原发性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临床诊断 |
3.2 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的临床治疗 |
(5)Ⅰ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2 研究进展 |
第2章 临床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疗效评估 |
2.2.5 调查方法 |
2.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统计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各组患者治疗过程情况比较 |
3.3 各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情况比较 |
3.4 术中术后并发症及二次手术、中转开腹、子宫全切的发生 |
第4章 讨论 |
4.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定义及发病率 |
4.2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 |
4.3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 |
4.4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鉴别诊断 |
4.5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分型 |
4.6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 |
4.7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4例非妊娠性绒毛膜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2.1 外观 |
2.2 镜检 |
2.3 免疫表型 |
2.4 TNM分期 |
2.5 随访 |
3 讨论 |
3.1 临床表现 |
3.2 诊断及鉴别诊断 |
3.3 治疗及预后 |
(8)输卵管绒毛膜癌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2讨论 |
(9)卵巢非孕性原发性绒毛膜癌1例(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讨论 |
四、卵巢非孕性绒毛膜癌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肿瘤医学专有名词汇集和解读[J]. 石一复,李娟清.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1(05)
- [2]1例双侧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原因及临床病理分析[J]. 李艳,谭一楠.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05)
- [3]27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病例分析[D]. 王洁. 青岛大学, 2020(01)
- [4]1例原发性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诊治分析[J]. 葛岩,冷宗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10)
- [5]Ⅰ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探讨[D]. 皮莲娇. 南华大学, 2018(01)
- [6]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8F-FDG PET/CT影像诊断思路探讨[J]. 覃春霞,韩娜,张永学,兰晓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7(04)
- [7]4例非妊娠性绒毛膜癌临床病理分析[J]. 赵媛,张春芳,陈昊. 重庆医学, 2017(01)
- [8]输卵管绒毛膜癌1例分析[J]. 刘津,王瑛坚,刘雪莹,孙子茜,叶聪,邹积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05)
- [9]卵巢非孕性原发性绒毛膜癌1例[J]. 汪大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03)
- [10]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合并肺转移15例临床分析[J]. 刘瑛,任彤,冯凤芝,万希润,沈铿,向阳.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