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洁[1](2021)在《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合成机理及其对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强化去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偶氮染料、抗生素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日益增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一种高效、可生物降解的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对壳聚糖(CTS)、阿拉伯树胶(GA)两种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改性,制备合成壳聚糖基絮凝剂(CTS-g-PAM)和阿拉伯树胶絮凝剂(GA-g-p(AM-HEMA)),并对两种絮凝剂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多种表征分析方法研究两种絮凝剂分子组成、结构及特性,并分析其合成机理。重点研究了壳聚糖基絮凝剂分子结构对其混凝特性的影响,以及阿拉伯树胶对模拟营养废水中四环素的去除。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热引发、超声波引发、紫外光引发三种不同引发条件下,CST分子链上不同的活性位点与丙烯酰胺(AM)发生接枝共聚,并生成含有官能团C=N与-NH-两种不同结构的共聚物。混凝试验和X射线衍射光谱(XPS)分析表明,这两种不同结构的共聚物在CTS-g-PAM中的比例不同,从而导致CTS-g-PAM对偶氮染料废水的混凝性能不同。C=N与偶氮染料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对提升CTS-g-PAM水处理性能起关键作用。而过量的C=N容易导致C=N水解和CTS-g-PAM分子链断裂,反而降低CTS-g-PAM分子量和活性基团数量,减少絮凝剂中官能团与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CTS-g-PAM混凝性能降低。(2)在超声波引发条件下合成的CTS-g-PAM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复配去除刚果红,其可获得最高的去除率为90.6%。通过Zeta电位和激光粒度测试分析发现,PAFC主要起电中和作用,CTS-g-PAM主要在混凝过程中起吸附架桥作用。CTS-g-PAM增大了絮体粒径,提高了絮体沉降速率。(3)在紫外光引发条件下,以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VA-044)为引发剂,GA与AM、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接枝共聚合成GA-g-p(AM-HEM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PS分析表明,合成的GA-g-p(AM-HEMA)具有-N-C=O、-C=O和-OH等官能团。差热-热重(TG/DSC)分析也证实合成的GA-g-p(AM-HEMA)具有更加稳定的分子间离子键。从透射电镜(TEM)和Zeta电位测试结果可以看出,GA-g-p(AM-HEMA)在混凝在主要起架桥作用。接触角测试结果证明,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硫酸钠(SDS)增加了GA-g-p(AM-HEMA)疏水性。(4)在GA-g-p(AM-HEMA)与PAFC、SDS复配去除四环素试验中,GA-g-p(AM-HEMA)对四环素的去除率较好。与市售PAM相比,GA-g-p(AM-HEMA)对四环素的去除在更低投加量时能够得到更好的去除率。GA-g-p(AM-HEMA)在模拟营养废水中对四环素、溶解性N和P的去除率皆比单独处理三者时有所降低,说明四环素去除与N和P混凝去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高永为[2](2021)在《过渡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渡金属类金属有机配合物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晶体材料,在众多领域如传感、离子识别、药物缓释以及固体抗菌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应用前景。本文中以提高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为前提,采用了传统的水热/溶剂热合成法合成出了三种结构新颖的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晶体材料。并采用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单晶/粉末-XRD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三种晶体材料进行了晶体结构的分析;另外,还对这三种晶体材料进行了热稳定性以及抗菌性能的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过渡金属与含氮类化合物构筑配合物,既可以使其化合物本身的稳定性提高,还使配合物同时具备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金属两方面的特性,从而丰富了配合物晶体材料在多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中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过渡金属Ni2+离子作为金属中心离子,乙二胺(en)作为有机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配合物[Ni2(en)4Cl2]Cl2(1),通过单晶X衍射分析配合物1具有零维(0D)结构,且通过N-H…Cl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通过对配合物1进行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在230℃左右时晶体骨架材料开始崩塌,且只存在一次失重现象。这也说明了乙二胺再与过渡金属发生配位后,其热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提高。此外,还对配合物1进行了抑菌圈法以及生长曲线法的抗菌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相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对革兰氏阴性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能,因此配合物1在热稳定性以及抗菌性能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2)以过渡金属Zn2+离子作为金属中心离子,乙二胺(en)作为有机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配合物[Zn(en)Cl2]n(2)。通过晶体结构分析,该配合物2具有一维链状结构,且通过N-H…Cl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通过对配合物2进行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2在160℃左右时晶体骨架材料开始崩塌,且只存在一次失重现象。这也说明了乙二胺再与过渡金属发生配位后,其热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提高。此外,还对配合物2进行了抑菌圈法以及生长曲线法的抗菌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2相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能,且抗菌效果比配合物1效果明显要好。因此配合物2在热稳定性以及抗菌性能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3)通过溶剂热合成反应,利用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H2L)配体与过渡金属Zn2+离子作用成功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配合物[Zn(L2-)(H2O)4](3)。配合物3具有零维(0D)结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对分子的构筑起到了重要作用,将配合物3连接形成了具有三维(3D)结构的超分子材料。通过对配合物3进行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3在120℃左右时晶体骨架材料开始崩塌,且存在两次失重现象。此外,对配合物3进行了抗菌性能研究,通过对比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发现配合物3在革兰氏阴性菌中的抗菌性能优于革兰氏阳性菌,为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抗菌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郑阔涛[3](2021)在《民用型煤配煤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民用燃煤对大气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型煤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燃煤污染物排放,配煤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改善燃煤特性和排放的手段在研究民用型煤方面却鲜有见刊。本文通过煤质分析、大量配煤热天平实验以及模拟实际情况下的配煤型煤燃烧实验,研究了配煤对实际型煤燃烧、排放的影响,为实际民用型煤配煤方案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实验发现,对昔阳煤、寿阳煤、优混煤进行粒径分级,粒径小于6mm时煤质特性和燃烧特性差别很小。大于6mm粒径占比都在20%以下,小于6mm粒径煤着火温度、燃尽温度平均变化幅度在2%左右。通过对包括昔阳煤、优混煤在内的7种原煤和23种配煤进行了热天平实验,发现配煤的热重燃烧曲线可以通过原煤的热重曲线线性叠加得到,并且热重曲线与计算曲线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以上。选择昔阳煤和优混煤进行掺配,在自主设计搭建的民用型煤实验平台上进行型煤燃烧实验,对配煤型煤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昔阳煤掺入30%优混煤情况下炉膛出口烟气峰值温度与优混煤相当,相对于纯昔阳煤平均时差降低了15.6%;峰值温度与掺入比例呈线性正相关,升温速率随比例增大而增加,掺入30%优混煤的升温速率提升率为152.7%;在昔阳煤中掺入优混煤有利于提高燃尽率,并且在掺入比例为30%时提升率最高,为31.9%。在污染物排放特性上,昔阳煤SO2排放量远远小于优混煤;掺入30%优混煤气态硫元素转化率升高至16%,掺入50%,转化率升高至36%;优混煤NO排放浓度是昔阳煤排放浓度的4倍以上,随着昔阳煤中掺入优混煤的比例增大,SO2和NO排放质量浓度也呈增大的趋势。颗粒物排放集中在点火阶段,旺火阶段几乎不产生颗粒物。PM1排放因子数值会随着掺入比例而发生突变。当掺入比例为30%时,PM2.5排放峰值和时长与昔阳煤相近;当掺入50%优混煤时,PM2.5排放峰值水平和优混煤相近;PM10超标排放时长与PM2.5几乎一致。
王怀庆[4](2021)在《SBR改性复配型慢裂乳化沥青制备及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化沥青是一种常温下就可以施工的沥青类型,乳化沥青产品使用方便,与矿料有很好的粘附性,乳化沥青混合料常温下有较好的流动性,对道路快速修复和养护有优异的效果,可以节约成本,延长施工季节。微表处和稀浆封层用的乳化沥青为慢裂型乳化沥青,目前大多乳化沥青为快裂和中裂,不适用于微表处和稀浆封层,而慢裂型乳化沥青的研究与应用又比较少。所以,本研究复配阳离子乳化剂与一种新型非离子乳化剂,结合两种乳化剂的优势,制备出慢裂型沥青乳化剂,用于微表处施工。本文介绍了乳化沥青以及复配型乳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复配的优势,介绍了乳化沥青的作用机理。同时也分析了SM-100非离子乳化剂与以往使用OP-10非离子乳化剂的区别。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复配型乳化沥青的制备工艺。设计对比试验得到SM-100非离子和阳离子乳化剂的最佳配比,乳化剂和稳定剂的最佳掺量。软化点和储存稳定性在乳化剂配比为7:3时为最佳,稳定剂含量为0.4%时,软化点和5d储存稳定性最佳,乳化剂的掺量为2.5%时,性能最均衡。因此,得到乳化沥青最佳乳化配方:乳化剂配比为7:3,稳定剂掺量0.4%,乳化剂掺量2.5%。使用自制乳化沥青与OP-10非离子乳化剂的复配产品进行对比,发现自制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较好。并且加入SM-100非离子乳化剂后,不仅乳化沥青的可拌和时间延长,而且破乳时间也延长。自制复配型乳化沥青属于慢裂型乳化沥青。使用SBR胶乳对复配型乳化沥青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改性。通过分析0%-5%胶乳使用量下蒸发残留物的技术指标,发现在胶乳掺量为5%时,针入度最小;软化点,延度,恩式粘度最大,因此最佳胶乳掺量为5%。使用差热-热重热性能分析仪对自制改性复配型乳化沥青与不同破乳速度的乳化沥青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慢裂型乳化沥青的吸热峰值热流量和峰值温度区间都要高于另外两种乳化沥青。使用差热-热重分析仪也可以对不同破乳速度的乳化沥青破乳过程和蒸发残留物含量进行测定。使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测定自制乳化沥青、复配型乳化沥青和基质沥青的流变性能,发现SBR胶乳和非离子乳化剂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有较好的提高。使用自制乳化沥青进行微表处路用性能研究。级配选用MS-3级配,通过拌和试验测得最佳拌和水掺量为10%。水泥掺量为1%-1.5%时,拌和状态最好,综合拌和试验来确定最佳水泥掺量为1%。湿轮磨耗试验测定最低油石比为6.5%,负荷轮粘附砂试验测得最高油石比为7.5%,结合两个试验曲线得到最佳油石比为6.8%。由此确定了微表处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
李传省[5](2021)在《矿用高水胶嚢材料防灭火性能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同时煤矿存在的事故灾害也非常严重,并且在煤矿灾害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煤层自然发火现象。随着对煤矿安全性的提高,煤矿中的煤层自燃问题逐渐转变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方式,这就对矿用防灭火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调研现阶段的防灭火材料并结合煤自燃机理,研制出了以海藻酸钠和轻质碳酸钙为基料,葡萄糖酸内酯为缓释剂,混合反应而成的高水胶囊防灭火材料。以高水胶囊的初凝时间和保水性为优选指标,确定了不同使用情况的选型:当需要较好的流动性和较慢的成型速度时可选择配比为2%SA+0.5%PCC+1%GDL,成型时间为4.5min的高水胶囊;当需要更强的保水性和更快的成型速度时可选择配比为2.5%SA+1%PCC+1%GDL,成型时间为2.5min的高水胶囊。通过测试温度和pH对高水胶囊的影响,确定制备高水胶囊的最优条件为温度低于40℃,pH为6~7。通过热稳定性测试和封堵胶结实验,证明高水胶囊的耐热性和堵漏效果良好,并且具有粘附煤体的能力。通过程序升温实验和热重实验发现高水胶囊降低了标志性气体的浓度并且可以推迟特征温度点和增大煤氧化的活化能,说明高水胶囊可以有效抑制低温阶段时的煤自燃进程。利用红外光谱实验研究高水胶囊的微观阻化机理,结果表明高水胶囊主要是通过降低煤中的Ar-C-O-、-COO-、-CH3、-CH2和-OH的活性来达到抑制煤自燃的目的。最后,通过小型灭火实验和中型灭火实验对高水胶囊的灭火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高水胶囊可以有效扑灭煤体火灾,能够作为煤矿灭火材料使用。
周健生[6](2021)在《煤炭多联产半焦制备污染物处理用活性炭的研究》文中提出以热解为基础的煤炭多联产技术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煤炭利用技术。在多联产系统生产过程中,煤半焦是重要的中间产物之一,有一定的孔隙结构,经活化后就可得到具有发达孔隙结构的活性炭。为了提高煤半焦的附加值,本文以煤半焦为原料,采用了不同活化方法制备了用于污染物处理的颗粒活性炭。以制得的不同活性炭为吸附剂,进行了烟气脱硫、水中苯酚和重金属离子去除的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以煤炭多联产热解半焦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CO2活化、碳酸钾/水蒸气联合活化、模拟烟气活化四种活化方法制备了煤半焦基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活化剂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不同方法的最佳制备条件,最后制得了不同孔径分布的活性炭。水蒸气活化倾向产生中孔,可以得到中孔率达63%的活性炭;碳酸钾/水蒸气联合活化倾向得到微孔,制得微孔率高达83%的活性炭。实验分析了联合活化的反应机理:水蒸气的引入对碳酸钾活化有促进作用,使联合活化活性炭有发达的微孔结构;而碳酸钾对水蒸气活化产生中孔的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联合活化活性炭的中孔和总孔体积比单一水蒸气活化低。(2)对不同活化方法制得的活性炭进行了大气污染物SO2的吸脱附测试。SO2吸附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微孔结构中,所以微孔发达的联合活化活性炭具有最高的脱硫值,达31.24 mg/g。由烟气活化制得的活性炭脱硫能力稍次之,脱硫值达27.48 mg/g,但该制备方法就地取材,操作简单,具有巨大工业应用潜力。水蒸气活性炭、CO2活性炭脱硫效果相近,均达到脱硫脱硝活性炭的国家标准。(3)对不同活化方法制得的活性炭进行了水中污染物Cd2+和苯酚的吸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孔径为1-2 nm的微孔结构对水中苯酚吸附起主要作用,所以微孔发达的联合活化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佳,苯酚吸附值达105.2 mg/g。而水中Cd2+容易形成水合离子,需要更大的孔结构进行吸附,中孔发达的水蒸气活性炭对水中Cd2+吸附量最大,达22.54 mg/g。
张靖[7](2021)在《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的阻燃型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机阻燃剂中氢氧化镁以热稳定性好、无毒、抑烟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已然成为阻燃剂领域的热点话题。但普通氢氧化镁作阻燃剂仍存在所需填充量大,表面呈亲水疏油性,与高分子材料基体相容性差,导致被填充材料性能减弱等缺点。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减少氢氧化镁的粒径,提升氢氧化镁的比表面积进而减少阻燃剂的填充量;另一方面是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使其表面性质由亲水疏油性向亲油疏水性进行转变,从而增加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现今,对普通氢氧化镁的粒径超细化和表面改性研究已经成了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然而以微乳液同时作分散剂和改性剂制备出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则主要以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作分散剂的同时作改性剂,并采用三种不同的工艺方法制备出聚丙烯酸酯改性的阻燃型纳米氢氧化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以六水合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同时作分散剂和改性剂,采用机械搅拌共混的方式原位制备出改性纳米氢氧化镁。并探究出此制备工艺最佳反应条件为:常温常压下,m(聚丙烯酸酯)/m(Mg(OH)2)=0.8,以4000 rpm的搅拌速率,反应时间4 h;通过表征测试对比表明,此条件下制得的改性纳米氢氧化镁晶型完美,呈规则纳米片状,粒径分布均匀且无团聚现象,测得接触角约为102°,表现出了良好的疏水亲油性。(2)以纳米氢氧化镁浆料为原料,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作改性剂,采用机械搅拌共混的方式制备出改性纳米氢氧化镁。并探究出此改性研究最佳反应条件为:常温常压下,m(聚丙烯酸酯)/m(Mg(OH)2)=0.6,以4000 rpm的搅拌速率,反应时间4 h;通过表征测试对比ND-43硅烷偶联剂改性试样,发现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的纳米氢氧化镁具备更好的分散性,且109°的接触角远大于ND-43改性试样的接触角;综合表明,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作改性剂具备较好的改性效果。(3)以普通市售氢氧化镁为原料,新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同时作分散剂和改性剂,采用利于工业放大化的机械球磨法制备出改性纳米氢氧化镁。并探究出此制备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常温常压下,m(聚丙烯酸酯)/m(Mg(OH)2)=0.6,以300 r/min的球磨机工作转速,反应时间3 h;通过表征测试此条件下制备的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结果表明,此工艺方法将普通市售氢氧化镁纳米化的同时完成了对其的表面改性,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钱敏杰[8](2021)在《氨类基团改性壳聚糖与纳米Fe3O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物质。目前,我国面临着南方水质性缺水、北方资源性缺水和中西部工程性缺水的窘境。水体一经污染就会对人体、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污染的一类,在一定浓度下重金属不仅有致癌作用、能引起各类疾病还会影响人的生殖和神经系统。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金属污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吸附、化学沉淀、离子交换、膜过滤、生物修复、离子交换、催化、反渗透、电化学处理等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研究,其中吸附法高效、环保、操作简便是最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壳聚糖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和氨基可作为配体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是一种天然的金属离子吸附剂。然而,壳聚糖在一定条件下溶于弱酸且在溶解后易降解、机械性能较差、难以实现吸附后的回收等缺点都限制了它的应用。通过改性不仅可以使壳聚糖材料的理化性质更加稳定,还能增加亲核官能团的数量,从而增强结合金属离子的能力,达到改善吸附性能的效果。改性壳聚糖与四氧化三铁的复合材料能同时得到理想的吸附和分离效果。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氨类基团改性壳聚糖与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并对它们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出四乙烯五胺改性壳聚糖(TEPA-CS),随后将其与菱形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制备成复合材料(TEPA-CS/d-Fe3O4)。系统性研究了其对Cu2+的吸附:在T=298 K,p H=5.5,t=30 min,C0=250 mg·L-1的条件下,其对Cu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52.69 mg·g-1,吸附实验的数据与Langmuir等温模型以及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良好。材料经5次吸附再生后,对Cu2+吸附容量为首次吸附的72.22%。(2)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使用相同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出三乙烯四胺(TETA)、四乙烯五胺(TEPA)、多乙烯多胺(PEPA)改性壳聚糖与球形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复合材料(TETA-CS/s-Fe3O4、TEPA-CS/s-Fe3O4、PEPA-CS/s-Fe3O4)。系统研究了改性剂中氨类基团数量的多少对复合材料吸附Cu2+的影响。三种材料的吸附均可用Langmuir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5次吸附再生后的吸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2.02%、81.42%和77.60%。(3)对四乙烯五胺改性壳聚糖与球形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TEPA-CS/s-Fe3O4的吸附性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Pb2+和Ni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T=298 K,p H=5.5,t=1.5h,C0=200 mg·L-1,投放量为10 mg/25 m L的条件下,材料对Pb2+和Ni2+同时能达到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82.53和66.95 mg·g-1。材料对2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数据均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5次吸附再生的吸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2.90%和87.10%。
刘建国[9](2021)在《基于煤尘润湿与爆炸影响机制的防爆抑尘材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沉积煤尘的二次飞扬对工人职业健康、矿区大气环境均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对于井下沉积煤尘,其在冒顶片帮、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中,因冲击波作用可迅速扬起,达到煤尘爆炸浓度,对矿井安全生产与工人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分析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影响机制,提出煤尘防爆抑尘材料研制方法,据此研究制备一种环保型复合防爆抑尘剂,并配套研发抑尘剂应用技术与装备,以期对井下沉积煤尘的二次飞扬与爆炸进行高效控制。为认识井下原始煤尘理化特性,表征分析了井下沉积煤尘的物理化学特性。采集了我国华北地区1 8个井下综采回风巷沉积煤尘,并对其润湿性、粒径分布、孔参数、爆炸参数、工业成分、元素含量、镜质组含量及碳官能团含量进行了表征,得到38个煤尘理化参数。将所得结果与文献中球磨煤尘的理化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井下煤尘具有粒径小、孔结构发达的特征。18组煤尘粒径特征参数D10、D50、D90的平均值分别为5.64、26.49、65.83μm,呼吸性粉尘(P10)平均占比21%、最高占比42%;18组煤尘的平均BET比表面积为8.24 m2/g,平均孔体积为22.85 cm3/g,平均孔径为11.82 nm。较小的粒径分布、较发达的孔结构参数使得井下煤尘更加不易沉降。基于井下煤尘理化特性参数,利用多因素分析法构建了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探究了影响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核心因素,为研发防爆抑尘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由皮尔斯相关系数分析得到煤尘润湿性受其多个理化参数共同影响,结合因子分析法与多元回归法构建了煤尘润湿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得到煤尘孔参数和化学组分是影响其润湿性的核心因素,二者累积影响贡献值为53.75%。由皮尔斯相关系数分析得到影响煤尘爆炸性的理化参数较少,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多元回归法构建了煤尘爆炸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得到了影响煤尘爆炸强度的核心因素是固定碳含量、C含量与H含量,三者累积影响贡献值为79.40%。根据影响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核心因素,总结得到了提高煤尘润湿性、降低煤尘爆炸性的方法,即增加煤尘氧化程度、提高煤尘含水率、增加煤尘粒径、降低煤尘表面粗糙度;据此结合井下应用条件,提出复合防爆抑尘材料应具有润湿、粘结与吸水保湿三种功能,且其pH值应保持中性。研究了糖工业废料——糖蜜对煤尘的防爆抑制特性,结果表明糖蜜溶液具有弱酸性,其对煤尘具有一定润湿性与保湿性,具有显着粘结性与抑爆性。针对糖蜜溶液抑尘性能中的不足,先利用单因素变量法探究了其与润湿剂、吸湿剂及pH中和剂的协同配伍性,之后利用多因素正交实验法进一步探究了各组分对煤尘抗风蚀性与抑爆性的影响强度,确定了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的最佳组分配比。研究设计了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的工业制备工艺流程,并对其单位生产成本与应用成本进行了分析,得到其单位生产成本为2626.45元/吨(产量为500吨时),综采回风巷应用成本为0.16元/吨煤。基于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组分的环保性与无毒性,提出了在井上水塔直接配制抑尘剂的应用技术。为提高抑尘剂应用效果,基于井下压风送水管路自主研发了一套超声雾化喷洒装置与井下气水共用型过滤装置,该装置具有耗水量小、雾化性能强的特点,其可将抑尘剂溶液均匀喷洒在巷道表面,为抑尘剂溶液的高效应用提供了设备保障。最后,对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的抑尘性能进行了工业级测试,得到该抑尘剂对井下综采回风巷沉积煤尘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喷洒后三天内抑尘率均高达62.86%,第四天后抑尘率开始下降,第七天时回到未喷洒前水平,即抑尘剂的有效抑尘周期为6—7天;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测试了防爆抑尘剂对三种煤尘的抑爆特性,得到其对次烟煤、烟煤和无烟煤煤尘最大爆炸压力的抑制率在20%-30%间,对三者爆炸指数的抑制率分别为57.45%、51.47%和76.98%。该研究成果对保障井下工人职业健康与安全、推动矿山绿色和谐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本论文包含图片100幅,表31个,参考文献264篇。
赵茹[10](2021)在《绿色化学理念下菥蓂草资源的多级利用研究》文中认为菥蓂(Thlaspi arvense L.)作为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因菥蓂常被看作一种田间杂草而忽略了其应用价值,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潜在的经济损失。本论文针对菥蓂种子、叶和根茎等主要利用部位中目标成分分离及应用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菥蓂资源综合利用的工艺路线,以实现菥蓂资源的高效多级利用,满足社会需求。取得主要成果如下:建立了微波辅助双相溶剂同时提取(MABE)菥蓂种子油和黑芥子苷的方法。创新性工艺替代了以往不同极性目标组分分次提取的方法,使脂溶性的菥蓂种子油和强水溶性的黑芥子苷同时被提取。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菥蓂种子油和黑芥子苷的实际得率分别为23.46%±0.78%和18.42±0.35 mg/g。与常规方法相比,MABE法具有更高的提取效率,得到的菥蓂种子油具有更好的品质。GC-MS分析结果表明菥蓂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中,芥酸占比最高(38.12%),这表明菥蓂种子油不宜作为食用油,但在未来工业新能源的制备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菥蓂种子油在新型的Fe3O4@GO@PBIL核-壳磁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生物柴油。为了使种子油合成生物柴油的过程更绿色环保,首先制备了 Fe3O4@GO@PBIL核-壳磁性催化剂,并采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综合表征,结果证明Fe3O4@GO@PBIL核-壳磁性催化剂已被成功合成。对Fe3O4@GO@PBIL核-壳磁性催化剂用于生物柴油制备的过程进行优化,生物柴油的得率为92.38%。该催化剂循环使用多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这表明其在新能源制备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均符合ASTM D6751和EN 14214的评定标准。菥蓂种子油是一种合适的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采用本法制备生物柴油既提高了菥蓂的自身价值,又有利于环境的绿色友好发展。采用微波辅助植物油原位萃取菥蓂叶和菥蓂籽精油。创新工艺中用植物油脂作为萃取剂替代了二氯甲烷、石油醚、乙醚等挥发性的石油基溶剂在植物精油萃取过程中的使用。首先对植物油脂的种类进行筛选,选择椰子油为精油萃取剂,通过优化得到菥蓂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在此条件下菥蓂叶精油和菥蓂籽精油的得率分别为0.72±0.02 mg/g,2.56±0.08 mg/g。GC-MS测定结果表明菥蓂叶精油成分中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C)成分占比为9.66%,菥蓂籽精油成分中AITC占比为44.69%,由于AITC具有杀虫、抑菌等多种功能,因此高占比的AITC成分使菥蓂精油具有多种应用可能。采用微波辅助酸性氨基酸离子液体提取菥蓂叶精油提取剩余物里的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咪唑型离子液体为溶剂用于植物成分的提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咪唑型离子液体由于其化学结构特点仍具有潜在的土壤环境风险。为了避免这种风险,本章制备了多种氨基酸离子液体,并筛选出苯丙氨酸离子液体([Phe][HSO4])为用于菥蓂叶中提取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的最佳溶剂。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的得率分别为0.86±0.04 mg/g,3.39± 0.09 mg/g。本工艺方法较常规方法,具有更高的提取效率并对环境更友好。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提取液在新型磁性硼酸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Fe3O4@SiO2@BA-Zn-MOFs)作用下将上述两种不同类型黄酮成分分离。采用大孔树脂X-5对菥蓂提取液中的目标成分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进行初步富集,40%乙醇溶液解吸。制备的磁性硼酸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Fe3O4@SiO2@BA-Zn-MOFs)用于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的吸附的参数条件为:吸附时间120 min,pH 8,吸附剂用量为10 mg。在循环使用5次后,该合成新材料对异荭草苷的吸附效率仍可达60%以上。其吸附机理为Fe3O4@SiO2@BA-Zn-MOFs在碱性条件下捕获异荭草苷并形成五元环酯,而在酸性条件下五元环酯又被解离成原物质,从而实现了对异荭草苷的特异性吸附和分离。采用超声辅助反溶剂沉淀法制备菥蓂根茎纳米木质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每个实验变量对获得的纳米木质素平均粒径(LPS)大小影响的变化趋势,采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优化得出制备纳米木质素的最佳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所制备的纳米木质素的LPS为118±3 nm。对用超声辅助反溶剂法制备得到的纳米木质素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木质素进行对比,该方法所制备的纳米木质素呈球形,分布均匀且结构未被破坏。溶解度试验表明经过超声辅助反溶剂法制备的木质素样品具有更强的溶解能力。抗氧化能力测定表明纳米化后的木质素样品具有较高的清除自由基活性,这为以菥蓂木质素(对羟苯基木质素)为结构特征的一类草木质素的多方面利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了菥蓂叶、籽精油及其主成分AITC对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的抑制活性研究。抑菌圈实验、MIC和MBC测定和时间致死曲线的结果表明菥蓂叶、籽精油及其主成分AITC对扩展青霉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且AITC对扩展青霉的抑制活性最强。SEM菌丝形貌观察发现,与空白对照扩展青霉的菌丝结构相比,经样品处理后的扩展青霉菌丝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说明菥蓂叶、籽精油、AITC对扩展青霉具有高效抑制活性。制备的AITC和纳米木质素掺杂的复合淀粉基可生物降解膜同时兼备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将制备的AITC可生物降解膜用于P.expansum致苹果腐败的研究,表明AITC可生物降解膜的包被显着抑制了扩展青霉的感染和生长,这对于由扩展青霉引起的水果腐败的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菥蓂叶、籽、根茎提取剩余物制备六价铬离子(Cr(VⅥ))吸附剂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铬离子。对影响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Cr(VⅥ)初始浓度、pH和温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Cr(VⅥ)初始浓度可在吸附系统中形成较大的驱动力,更有利于Cr(VⅥ)克服溶液中的分子阻力从而被吸附到吸附剂上;酸性条件更有利于六价铬离子的吸附;在较高温度下吸附剂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umir吸附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单层吸附。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该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
二、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合成机理及其对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强化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现状 |
1.2.1 偶氮染料废水污染现状 |
1.2.2 含四环素废水污染现状 |
1.3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及混凝机理 |
1.3.1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现状 |
1.3.2 混凝机理 |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2 改性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
2.3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改性的单因素影响研究试验 |
2.3.1 壳聚糖基絮凝剂改性的单因素影响研究试验 |
2.3.2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改性的单因素影响研究试验 |
2.4 絮凝剂特性测定方法 |
2.4.1 共聚物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
2.4.2 共聚物特性粘度和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
2.5 混凝试验方法 |
2.5.1 壳聚糖基絮凝剂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混凝试验方法 |
2.5.2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处理四环素的混凝试验方法 |
2.6 絮凝剂和混凝产物的表征方法 |
2.6.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方法 |
2.6.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方法 |
2.6.3 透射电镜(TEM) |
2.6.4 差热-热重(TG/DSC)测试方法 |
2.6.5 接触角的测量方法 |
2.6.6 Zeta电位测定方法 |
2.6.7 絮体激光粒度的测定方法 |
第3章 壳聚糖基絮凝剂分子结构与其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性能的关系研究 |
3.1 前言 |
3.2 壳聚糖基絮凝剂改性的单因素影响研究 |
3.2.1 热引发体系合成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3.2.2 超声波引发体系合成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3.2.3 紫外光引发体系合成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3.3 壳聚糖基絮凝剂对偶氮染料去除的混凝性能 |
3.4 壳聚糖基絮凝剂分子结构与其混凝性能的关系 |
3.4.1 壳聚糖基絮凝剂中C=N基团与-NH-基团的比值 |
3.4.2 壳聚糖基絮凝剂结构对偶氮染料去除率的影响 |
3.4.3 壳聚糖基絮凝剂结构对絮体粒径大小的影响 |
3.4.4 壳聚糖基絮凝剂结构对电荷中和的影响 |
3.4.5 处理偶氮印染废水时C=N与-NH-的比例与性能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合成及其对模拟含四环素废水处理效率研究 |
4.1 前言 |
4.2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改性的单因素影响研究 |
4.2.1 总单体质量分数对改性阿拉伯树胶的影响 |
4.2.2 引发剂浓度对改性阿拉伯树胶的影响 |
4.2.3 光照强度对改性阿拉伯树胶的影响 |
4.2.4 光照时间对改性阿拉伯树胶的影响 |
4.2.5 单体配比对改性阿拉伯树胶的影响 |
4.3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结构及特性研究 |
4.3.1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分子结构研究 |
4.3.2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差热-热重(TG/DSC)分析 |
4.4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对四环素去除的混凝性能 |
4.5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结构与混凝性能的关联 |
4.5.1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表面形态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4.5.2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亲疏水性对四环素去除的影响 |
4.5.3 阿拉伯树胶絮凝剂结构对电荷中和的影响 |
4.6 市售PAM与阿拉伯树胶絮凝剂混凝性能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2)过渡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金属有机骨架的概述 |
1.1.1 金属有机骨架的概念 |
1.1.2 金属有机骨架的结构特点 |
1.2 金属有机骨架的构筑 |
1.2.1 金属有机骨架中的次级结构单元(SBUs) |
1.2.2 金属有机骨架的几何结构 |
1.3 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方法 |
1.3.1 水热(溶剂热)合成法 |
1.3.2 微波及超声波合成法 |
1.3.3 电化学合成法 |
1.3.4 机械化学合成法 |
1.3.5 扩散合成法 |
1.3.6 溶剂蒸发和离子热合成法 |
1.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 |
1.4.1 发光器件及化学传感器方面 |
1.4.2 药物运输方面 |
1.4.3 固体抗菌剂方面 |
1.5 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所用药品 |
2.1.2 实验所用仪器 |
2.2 测试手段 |
2.2.1 元素分析 |
2.2.2 红外光谱分析 |
2.2.3 单晶X-射线衍射 |
2.2.4 粉末X-射线衍射 |
2.2.5 热稳定性分析 |
2.2.6 抗菌性能分析 |
2.3 配合物[Ni_2(en)_4Cl_2]Cl_2(1)的合成 |
2.3.1 配合物1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2 配合物1的合成 |
2.4 配合物[Zn(en)Cl_2]_n(2)的合成 |
2.4.1 配合物2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2 配合物2的合成 |
2.5 配合物[Zn(L~(2-))(H_2O)_4](3)的合成 |
2.5.1 配体(H_2L)的合成 |
2.5.2 配合物3 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3 配合物3 的合成 |
第3章 配合物[Ni_2(en)_4Cl_2]Cl_2的表征以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配合物1 晶体结构分析以及表征 |
3.2.1 配合物1 的晶体结构分析 |
3.2.2 配合物1 的P-XRD分析 |
3.3 配合物1 的性质研究 |
3.3.1 配合物1 的热重分析 |
3.3.2 配合物1 的抗菌活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合物[Zn(en)Cl_2]_n的表征以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配合物2 晶体结构分析以及表征 |
4.2.1 配合物2 的晶体结构分析 |
4.2.2 配合物2 的P-XRD分析 |
4.3 配合物2 的性质研究 |
4.3.1 配合物2 的热重分析 |
4.3.2 配合物2 的抗菌活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配合物[Zn(L~(2-))(H_2O)_4]的表征以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晶体结构解析、表征和性质测定 |
5.2.1 配合物3 的晶体结构分析 |
5.2.2 配合物3 的P-XRD分析 |
5.3 配合物3 的性能研究 |
5.3.1 配合物3 热重分析 |
5.3.2 配合物3 抗菌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民用型煤配煤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民用型煤燃烧排放研究现状 |
1.3 配煤在民用型煤燃烧排放方面研究现状 |
1.3.1 实验室中配煤及民用型煤的研究现状 |
1.3.2 利用实际民用炉对型煤配煤燃烧排放研现状 |
1.4 影响民用型煤配煤的因素分析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粒径分级对煤特性影响及混煤热重研究 |
2.1 粒径分级实验装置、方法及煤样 |
2.1.1 分级采样质量分布 |
2.1.2 粒径对煤质的影响 |
2.1.3 粒径对燃烧的影响 |
2.2 热天平下配煤燃烧特性变化 |
2.2.1 配煤热重实验煤样和实验条件 |
2.2.2 配煤燃烧过程叠加特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民用型煤燃烧实验平台设计及型煤制作 |
3.1 平台系统原理设计 |
3.2 系统管路设计 |
3.2.1 烟气量估算 |
3.2.2 水路系统设计 |
3.3 排烟温度计算 |
3.4 系统设备选型及搭建 |
3.5 实验型煤制作 |
3.6 实验平台调试 |
3.6.1 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 |
3.6.2 调试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配煤对型煤燃烧、排放的影响 |
4.1 实验步骤 |
4.2 不同煤种型煤的燃烧特性与排放特性 |
4.2.1 不同煤种型煤的燃烧特性 |
4.2.2 不同煤种型煤的气态污染物排放特性 |
4.3 配煤对型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
4.3.1 对着火特性的影响 |
4.3.2 对旺火阶段燃烧特性的影响 |
4.3.3 对燃尽特性的影响 |
4.4 配煤对型煤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4.4.1 配煤对气态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
4.4.2 配煤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SBR改性复配型慢裂乳化沥青制备及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乳化沥青发展历史 |
1.2.1 国外发展历史 |
1.2.2 国内发展历史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乳化沥青研究现状 |
1.3.2 改性乳化沥青研究现状 |
1.3.3 非-阳离子乳化剂复配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复配型乳化沥青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
2.1 乳化沥青的乳化机理 |
2.2 乳化沥青的破乳机理 |
2.3 原材料的选用 |
2.4 仪器的使用 |
2.5 复配乳化沥青配方设计 |
2.5.1 制备工艺 |
2.5.2 蒸发残留物含量 |
2.5.3 正交试验 |
2.5.4 单因素分析 |
2.5.5 对比实验 |
2.6 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 |
2.7 乳化沥青拌和试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SBR改性复配型乳化沥青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
3.1 SBR胶乳改性剂 |
3.2 改性乳化沥青制备工艺选择 |
3.2.1 先改性后乳化 |
3.2.2 先乳化后改性 |
3.2.3 边乳化边改性 |
3.3 胶体磨剪切时间 |
3.4 SBR胶乳掺量确定 |
3.5 差热-热重热分析 |
3.5.1 快裂型乳化沥青热分析 |
3.5.2 中裂型乳化沥青热分析 |
3.5.3 慢裂型乳化沥青热分析 |
3.5.4 自制改性乳化沥青热分析 |
3.6 动态剪切流变性能分析 |
3.6.1 复数剪切模量G* |
3.6.2 相位角δ |
3.6.3 车辙因子G*/sin?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表处路用性能研究 |
4.1 微表处材料技术要求 |
4.1.1 改性乳化沥青 |
4.1.2 集料 |
4.1.3 其他材料 |
4.2 微表处混合料级配设计 |
4.3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
4.3.1 可拌和时间试验 |
4.3.2 粘聚力试验 |
4.3.3 湿轮磨耗试验 |
4.3.4 负荷轮粘附砂试验 |
4.3.5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5)矿用高水胶嚢材料防灭火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矿井防灭火材料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高水胶囊的制备及基料配比优选 |
2.1 原材料及其性质 |
2.2 高水胶囊的制备原理及指标优选 |
2.2.1 制备原理 |
2.2.2 原料及仪器 |
2.2.3 性能优选指标 |
2.3 高水胶囊基料配比优选 |
2.3.1 制备过程 |
2.3.2 材料掺量对高水胶囊成型时间的影响 |
2.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4 高水胶囊的选型 |
2.4 高水胶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1 温度的影响 |
2.4.2 pH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水胶囊对煤自燃的阻化性能研究 |
3.1 高水胶囊耐热性测试 |
3.2 封堵承压和胶结性能研究 |
3.2.1 封堵承压性能 |
3.2.2 胶结性能 |
3.3 高水胶囊对煤自燃阻化性能测试 |
3.3.1 程序升温实验装置及原理 |
3.3.2 高水胶囊对标志性气体的影响 |
3.4 高水胶囊对煤自燃特征温度和活化能的影响 |
3.4.1 热重实验 |
3.4.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4.3 氧化动力学分析 |
3.5 高水胶囊对煤中官能团的影响 |
3.5.1 红外光谱实验 |
3.5.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高水胶囊的灭火性能研究 |
4.1 小型灭火实验 |
4.1.1 实验装置和方法 |
4.1.2 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 |
4.2 中型灭火实验 |
4.2.1 实验系统 |
4.2.2 实验过程 |
4.2.3 具体步骤 |
4.2.4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煤炭多联产半焦制备污染物处理用活性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热解半焦的性质与利用 |
1.3 活性炭制备的研究现状 |
1.3.1 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 |
1.3.2 活性炭的制备原料 |
1.3.3 活性炭制备的活化方法 |
1.4 活性炭在污染物处理领域的利用 |
1.4.1 烟气脱硫 |
1.4.2 水中有机物脱除 |
1.4.3 水中重金属离子脱除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原料、系统及方法介绍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 |
2.3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4 实验系统及方法 |
2.4.1 正交试验法 |
2.4.2 活性炭制备系统及方法 |
2.4.3 SO_2的吸脱附测试系统 |
2.4.4 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 |
2.5 表征手段及测试方法 |
2.5.1 收率计算 |
2.5.2 碘值测试 |
2.5.3 苯酚吸附值 |
2.5.4 脱硫值 |
2.5.5 表面形貌分析 |
2.5.6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
2.5.7 表面官能团测试 |
2.5.8 溶液离子浓度测试 |
2.5.9 热重分析 |
3 煤炭多联产半焦制备活性炭 |
3.1 引言 |
3.2 水蒸气活化 |
3.2.1 制备流程 |
3.2.2 活化工艺对收率的影响 |
3.2.3 活化工艺对碘值的影响 |
3.3 二氧化碳活化 |
3.3.1 制备流程 |
3.3.2 活化工艺对收率的影响 |
3.3.3 活化工艺对碘值的影响 |
3.4 碳酸钾/水蒸气联合活化 |
3.4.1 制备流程 |
3.4.2 活化工艺对收率的影响 |
3.4.3 活化工艺对碘值的影响 |
3.5 模拟烟气活化 |
3.5.1 制备流程 |
3.5.2 活化工艺对收率的影响 |
3.5.3 活化工艺对碘值的影响 |
3.6 不同活性炭的表征 |
3.6.1 表面形貌 |
3.6.2 表面官能团 |
3.6.3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
3.7 活化机理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半焦基活性炭对SO_2的吸脱附 |
4.1 引言 |
4.2 不同活性炭对SO_2吸脱附性能 |
4.2.1 测试流程 |
4.2.2 SO_2的吸附曲线 |
4.2.3 SO_2的脱附曲线 |
4.2.4 活性炭脱硫值对比 |
4.3 活性炭的再生 |
4.3.1 再生性能 |
4.3.2 吸附与再生机理 |
4.4 烟气活性炭的技术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5 半焦基活性炭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 |
5.1 引言 |
5.2 活性炭对水中Cd~(2+)的吸附 |
5.2.1 不同活性炭对Cd~(2+)的吸附 |
5.2.2 水蒸气活化工艺对Cd~(2+)吸附量的影响 |
5.2.3 吸附模型拟合 |
5.3 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 |
5.3.1 不同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 |
5.3.2 联合活化工艺对苯酚吸附值的影响 |
5.3.3 水蒸气活化工艺对苯酚吸附值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的阻燃型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阻燃剂 |
1.2.1 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
1.2.2 阻燃剂的市场分析 |
1.2.3 阻燃剂的发展现状 |
1.3 无机阻燃剂 |
1.3.1 氢氧化铝(ATH) |
1.3.2 氢氧化镁(MH) |
1.4 氢氧化镁存在的问题 |
1.5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改进研究现状 |
1.5.1 粒径超细化和粒度分布合理化 |
1.5.2 表面改性 |
1.5.3 和其他阻燃剂复合使用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其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位制备新型聚丙烯酸酯改性的纳米氢氧化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新型聚丙烯酸酯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原位制备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丙烯酸酯添加质量比对原位制备工艺的影响 |
2.3.2 搅拌速率对原位制备工艺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原位制备工艺的影响 |
2.4 表征与分析 |
2.4.1 红外光谱分析对比 |
2.4.2 热重分析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聚丙烯酸酯对纳米氢氧化镁的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新型聚丙烯酸酯对纳米氢氧化镁的改性研究 |
3.3 测试方法及表征手段 |
3.3.1 活化指数测试 |
3.3.2 沉积体积测试 |
3.3.3 接触角测试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热重分析 |
3.3.6 扫描电镜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聚丙烯酸酯添加质量比对纳米氢氧化镁改性效果的影响 |
3.4.2 搅拌速率对纳米氢氧化镁改性效果的影响 |
3.4.3 反应时间对纳米氢氧化镁改性效果的影响 |
3.5 表征与分析 |
3.5.1 改性前后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2 改性前后样品的接触角测试 |
3.5.3 改性前后样品的热重分析 |
3.5.4 改性前后样品的扫描电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械球磨法制备改性纳米氢氧化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机械球磨法制备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 |
4.3 测试方法及表征手段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聚丙烯酸酯添加质量比对球磨法制备工艺的影响 |
4.4.2 球磨机工作转速对球磨法制备工艺的影响 |
4.4.3 反应时间对球磨法制备工艺的影响 |
4.5 表征与分析 |
4.5.1 机械球磨法制备前后样品的扫描电镜分析 |
4.5.2 机械球磨法制备前后样品的接触角测试 |
4.5.3 机械球磨法制备前后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4.5.4 机械球磨法制备前后样品的热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氨类基团改性壳聚糖与纳米Fe3O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重金属水体污染的概况及其危害 |
1.2 重金属水体污染的处理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壳聚糖材料简介 |
1.3.1 甲壳素和壳聚糖概况 |
1.3.2 壳聚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1.3.3 壳聚糖的应用 |
1.4 改性壳聚糖在重金属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
1.4.1 壳聚糖的吸附作用原理 |
1.4.2 壳聚糖的改性研究 |
1.5 改性壳聚糖与磁性物质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1 磁性物质的选择 |
1.5.2 Fe_3O_4与改性壳聚糖的复合研究 |
1.6 课题研究的依据及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的依据 |
1.6.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3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四乙烯五胺改性壳聚糖与菱形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四乙烯五胺改性壳聚糖的制备(TEPA-CS) |
2.2.3 TEPA-CS与菱形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制备(TEPA-CS/d-Fe_3O_4) |
2.2.4 样品表征 |
2.2.5 吸附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3 热重分析 |
2.3.4 扫描电镜分析 |
2.3.5 TEPA-CS/d-Fe_3O_4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5.1 pH值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2.3.5.2 吸附剂投放量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2.3.5.3 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2.3.5.4 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分析 |
2.3.5.5 Cu~(2+)初始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线分析 |
2.3.5.6 吸附剂吸附再生次数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种氨类基团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三种氨类基团改性壳聚糖(TETA-CS、TEPA-CS、PEPA-CS)的制备 |
3.2.3 改性壳聚糖与球形纳米Fe_3O_4复合材料(TETA-CS/s-Fe_3O_4 、TETA-CS/s-Fe_3O_4 、TETA-CS/s-Fe_3O_4)的制备 |
3.2.4 样品的表征 |
3.2.5 吸附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 |
3.3.3 热重分析 |
3.3.4 扫描电镜分析 |
3.3.5 复合材料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5.1 pH值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3.3.5.2 吸附剂投放量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3.3.5.3 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3.3.5.4 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分析 |
3.3.5.5 Cu~(2+)初始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线分析 |
3.3.5.6 吸附剂吸附再生次数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ETA-CS/s-Fe_3O_4对Pb~(2+)、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TETA-CS/s-Fe_3O_4对Pb~(2+)吸附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pH值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4.2.2 吸附剂投放量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4.2.3 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及吸附热力学分析 |
4.2.4 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分析 |
4.2.5 Pb~(2+)初始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线分析 |
4.2.6 吸附剂吸附再生次数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4.3 TETA-CS/s-Fe_3O_4对Ni~(2+)吸附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pH值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4.3.2 吸附剂投放量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4.3.3 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及吸附热力学分析 |
4.3.4 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分析 |
4.3.5 Cu~(2+)初始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线分析 |
4.3.6 吸附剂吸附再生次数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4.4 TEPA-CS/s-Fe_3O_4对Cu~(2+)、Pb~(2+)和Ni~(2+)的吸附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煤尘润湿与爆炸影响机制的防爆抑尘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煤尘的产生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煤尘的产生与危害现状 |
1.2.2 我国对煤尘的研究历程 |
1.2.3 煤尘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煤尘爆炸机理及其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煤尘爆炸特性与机理研究现状 |
1.3.2 煤尘抑爆机制与技术研究现状 |
1.4 煤尘润湿性影响机制研究现状 |
1.4.1 煤尘润湿性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
1.4.2 煤尘润湿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4.3 表面活性剂对煤尘润湿性影响研究现状 |
1.5 煤矿用化学抑尘剂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1 单功能化学抑尘剂研究现状 |
1.5.2 复合型化学抑尘剂研究现状 |
1.6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7.3 技术路线 |
2 井下沉积煤尘物理化学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煤尘采集与表征方法 |
2.2.1 煤尘采集地区及方法 |
2.2.2 煤尘物理特性表征方法 |
2.2.3 煤尘化学特性表征方法 |
2.3 煤尘物理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
2.3.1 煤尘润湿性分析 |
2.3.2 煤尘粒径分布分析 |
2.3.3 煤尘孔结构参数分析 |
2.4 煤尘化学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
2.4.1 煤尘爆炸特性分析 |
2.4.2 煤尘工业组分分析 |
2.4.3 煤尘元素分析 |
2.4.4 煤尘表面碳官能团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润湿性与爆炸性的影响模型与机制 |
3.1 引言 |
3.2 分析模型与方法 |
3.2.1 皮尔斯相关性分析法 |
3.2.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3.2.3 因子分析法 |
3.2.4 多元线性回归法 |
3.3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润湿性的影响模型与机制 |
3.3.1 煤尘理化特性与润湿性的皮尔斯相关性分析 |
3.3.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煤尘润湿性影响模型 |
3.3.3 基于因子分析的煤尘润湿性影响模型 |
3.3.4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润湿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
3.4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爆炸性的影响模型与机制 |
3.4.1 煤尘理化特性与其爆炸性参数的皮尔斯相关性分析 |
3.4.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煤尘爆炸性影响模型 |
3.4.3 基于因子分析的煤尘爆炸性影响模型 |
3.4.4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爆炸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
3.5 复合防爆抑尘剂研制方法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糖蜜溶液理化特性及其对煤尘粘结抑爆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糖蜜溶液物理化学特性分析 |
4.3.1 pH值变化规律 |
4.3.2 表面张力变化规律 |
4.3.3 粘度变化规律 |
4.3.4 蒸发特性分析 |
4.4 糖蜜溶液对煤尘的抑尘性能分析 |
4.4.1 对煤尘润湿性分析 |
4.4.2 对煤尘抗蒸发性的影响 |
4.4.3 对煤尘吸湿性的影响 |
4.4.4 对煤尘的粘结性分析 |
4.5 糖蜜溶液对煤尘的抑爆性能分析 |
4.5.1 对煤尘爆炸特性的影响 |
4.5.2 对煤尘热分解过程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防爆抑尘材料的复配优选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抑尘剂辅料与糖蜜的协同拮抗性研究 |
5.3.1 润湿添加材料 |
5.3.2 吸湿添加材料 |
5.3.3 pH中和添加材料 |
5.4 抑尘剂主辅料正交复配实验与抑尘机制研究 |
5.4.1 主辅料正交复配实验设计 |
5.4.2 抑尘剂组分对煤尘抑尘率的影响分析 |
5.4.3 抑尘剂组分对煤尘抑爆率的影响分析 |
5.4.4 防爆抑尘剂最优配方与抑尘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防爆抑尘剂制备工艺与应用技术及装备研究 |
6.1 引言 |
6.2 防爆抑尘剂制备工艺与成本分析 |
6.2.1 防爆抑尘剂制备工艺流程设计 |
6.2.2 防爆抑尘剂成本分析 |
6.3 防爆抑尘剂应用技术与装备研究 |
6.3.1 防爆抑尘剂应用技术研究 |
6.3.2 基于井下压风送水管路的气水喷雾装置研究 |
6.4 防爆抑尘剂防爆抑尘性能测定 |
6.4.1 综采回风巷抑尘性能工业级测试 |
6.4.2 防爆抑尘剂抑爆性能实验室测定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图 |
A1 煤尘等温N_2吸附解吸曲线图 |
A2 煤尘孔分形维数计算过程图 |
A3 煤尘爆炸压力曲线图 |
A4 煤尘表面碳官能团分峰拟合图 |
附录B 附表 |
表B1 煤尘理化特性因子分析因子得分系数表 |
表B2 煤尘理化特性因子分析所得成分计算值 |
附录C 灰色关联度计算MATLAB程序语言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绿色化学理念下菥蓂草资源的多级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菥蓂草起源及地理分布 |
1.3 菥蓂的研究现状 |
1.4 菥蓂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4.1 挥发油类 |
1.4.2 黄酮类 |
1.4.3 多糖类 |
1.4.4 脂肪酸类 |
1.4.5 芥子油苷类 |
1.4.6 有机酸类 |
1.4.7 木质素及纤维素 |
1.4.8 其他成分 |
1.5 菥蓂草的药理作用 |
1.5.1 抗氧化作用 |
1.5.2 抗肿瘤作用 |
1.5.3 抑菌作用 |
1.5.4 抗炎作用 |
1.5.5 其他作用 |
1.6 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
1.6.1 生物柴油的研究背景 |
1.6.2 生物柴油制备的催化剂种类 |
1.6.3 生物柴油制备的原料 |
1.7 精油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 |
1.8 生物质加工废弃物的利用 |
1.9 绿色化学过程 |
1.10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10.1 研究目的意义 |
1.10.2 研究内容 |
2 微波辅助双相溶剂法同时提取菥蓂种子油和黑芥子苷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微波辅助双相溶剂提取 |
2.2.2 索氏提取法 |
2.2.3 实验优化设计 |
2.2.4 高效液相测定条件 |
2.2.5 GC-MS测定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 |
2.2.6 种子油的理化性质测定 |
2.2.7 扫描电镜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实验 |
2.3.2 BBD优化实验 |
2.3.3 验证试验 |
2.3.4 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 |
2.3.5 种子油的理化性质 |
2.3.6 扫描电镜分析 |
2.3.7 微波辅助双相溶剂提取方法的机理分析 |
2.4 种子油和黑芥子苷提取过程的绿色化学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核-壳磁性催化剂用于菥蓂种子油制备生物柴油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苯丙氨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的合成 |
3.2.2 核-壳磁性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
3.2.3 核-壳磁性催化剂的表征 |
3.2.4 生物柴油的制备 |
3.2.5 GC-MS分析生物柴油组成 |
3.2.6 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质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核-壳磁性催化剂的表征 |
3.3.2 生物柴油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3 核-壳磁性催化剂的回收及循环利用 |
3.3.4 生物柴油的质量评价 |
3.4 生物柴油制备过程的绿色化学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微波辅助植物油原位萃取菥蓂精油及提取黄酮成分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微波辅助植物油原位萃取菥蓂精油 |
4.2.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菥蓂精油含量 |
4.2.3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制备 |
4.2.4 微波辅助氨基酸离子液体提取菥蓂叶中的黄酮 |
4.2.5 不同方法提取菥蓂叶中的黄酮 |
4.2.6 高效液相检测条件 |
4.2.7 GC-MS检测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波辅助植物油原位萃取菥蓂精油过程优化 |
4.3.2 菥蓂精油的组成成分分析 |
4.3.3 微波辅助氨基酸离子液体菥蓂叶黄酮 |
4.3.4 与其它提取方法进行比较 |
4.4 精油和黄酮提取过程的绿色化学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磁性硼酸基材料用于分离菥蓂叶提取物中的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 |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磁性硼酸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2 磁性硼酸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表征 |
5.2.3 菥蓂叶提取液中目标化合物的初步富集 |
5.2.4 磁性硼酸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分离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磁性硼酸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表征分析 |
5.3.2 菥蓂叶提取液中目标物的初步富集结果 |
5.3.3 磁性硼酸基材料分离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的过程 |
5.4 分离组分的HPLC检测 |
5.5 磁性硼酸基复合材料分离过程的绿色化学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超声辅助反溶剂沉淀法制备菥蓂根茎纳米木质素 |
6.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试剂 |
6.1.3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木质素 |
6.2.2 木质素溶剂和反溶剂的选择 |
6.2.3 超声辅助反溶剂法制备纳米木质素 |
6.2.4 实验优化设计 |
6.2.5 菥蓂根茎木质素纳米化前后理化性质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单因素实验 |
6.3.2 PBD筛选影响纳米木质素制备的显着因素 |
6.3.3 BBD优化制备纳米木质素的最佳条件 |
6.3.4 纳米木质素的表征 |
6.3.5 溶解度测定 |
6.3.6 抗氧化能力分析 |
6.4 纳米木质素制备的绿色化学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7 菥蓂精油的抑菌特性及其可生物降解膜的应用研究 |
7.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实验试剂 |
7.1.3 实验仪器 |
7.2 实验方法 |
7.2.1 扩展青霉的活化、培养及传代 |
7.2.2 菥蓂精油及主成分对扩展青霉的抑制实验 |
7.2.3 AITC可生物降解膜的制备 |
7.2.4 AITC可生物降解膜的表征 |
7.2.5 AITC可生物降解膜在扩展青霉感染的苹果中的应用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菥蓂精油及其主成分AITC对扩展青霉菌的抑制活性分析 |
7.3.2 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
7.3.3 时间致死曲线的结果分析 |
7.3.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抑菌前后菌丝的形态差异 |
7.3.5 AITC可生物降解膜的表征分析 |
7.3.6 AITC可生物降解膜在苹果保藏中的应用 |
7.4 AITC可生物降解膜的绿色化学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菥蓂提取剩余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 |
8.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8.1.1 实验材料 |
8.1.2 实验试剂 |
8.1.3 实验仪器 |
8.2 实验方法 |
8.2.1 试剂配制 |
8.2.2 重铬酸钾标准曲线的绘制 |
8.2.3 菥蓂提取剩余物吸附剂的制备 |
8.2.4 菥蓂剩余物对铬离子的吸附过程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影响因素分析 |
8.3.2 吸附等温线分析 |
8.3.3 吸附动力学分析 |
8.3.4 吸附热力学分析 |
8.4 不同吸附剂吸附性能的比较分析 |
8.5 菥蓂提取剩余物吸附水中铬离子的绿色化学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四、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合成机理及其对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强化去除研究[D]. 郑洁.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2]过渡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D]. 高永为.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3]民用型煤配煤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D]. 郑阔涛. 浙江大学, 2021(09)
- [4]SBR改性复配型慢裂乳化沥青制备及路用性能研究[D]. 王怀庆.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5]矿用高水胶嚢材料防灭火性能实验研究[D]. 李传省.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6]煤炭多联产半焦制备污染物处理用活性炭的研究[D]. 周健生. 浙江大学, 2021(09)
- [7]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的阻燃型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研究[D]. 张靖.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8]氨类基团改性壳聚糖与纳米Fe3O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 钱敏杰.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9]基于煤尘润湿与爆炸影响机制的防爆抑尘材料研究[D]. 刘建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10]绿色化学理念下菥蓂草资源的多级利用研究[D]. 赵茹.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