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影响的敏感性评价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吕奕彤[1](2021)在《干旱绿洲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碳平衡的短期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田土壤碳库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类能够直接干预短期调控的碳库。绿肥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碳储备的有效措施。西北干旱绿洲灌区绿肥还田利用对土壤碳库影响研究缺乏系统性,限制了绿肥还田生态效益的科学评价。因此,明确玉米农田土壤碳平衡对绿肥还田利用的效应及其机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绿肥全量翻压、根茬翻压、绿肥覆盖免耕与根茬免耕四种绿肥还田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有机碳输入特征、土壤呼吸碳排放及土壤碳平衡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绿肥全量翻压与绿肥覆盖免耕可提高玉米农田土壤全碳、有机碳含量,微生量碳。绿肥覆盖免耕与根茬免耕可提高0-3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含量、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与无绿肥种植相比,绿肥全量翻压、绿肥覆盖免耕显着提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13.3-44.4%、26.2-37.9%;绿肥覆盖免耕显着提高了播前收后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6.3-9.2%、5.4-7.9%;绿肥覆盖免耕、根茬免耕提高了0-30 cm土层粒径≥0.5 mm各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增幅分别为30.0-184.4%、17.9-141.0%,提升主要集中在1-2 mm粒级;绿肥覆盖免耕显着提高了0-30 cm玉米各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幅为39.5-69.0%。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中,绿肥覆盖免耕是提升土壤碳储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及提升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有效措施。(2)绿肥全量翻压、绿肥覆盖免耕与根茬免耕对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影响显着;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及无绿肥种植各土层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显着正相关。线性回归结果表明,0-30 cm土层土壤温度解释了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70.3-80.3%。土壤水热、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呼吸速率显着相关(α=0.001)。与无绿肥种植相比,玉米灌浆期前绿肥全量翻压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绿肥覆盖免耕、根茬免耕对土壤呼吸速率的降幅分别为5.1-17.1%、6.6-12.8%,同时降低了7.0%、6.8%的土壤CO2排放量,差异显着;灌浆期后土壤呼吸速率差异不显着。绿肥全量翻压、绿肥覆盖免耕分别提高0-30 cm土层4.2-15.3%、6.5-25.5%的土壤含水量。绿肥覆盖免耕、根茬免耕处理下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解释程度较低,分别为70.3%、71.4%。10-30 cm土层,绿肥全量翻压Q10较低,分别为2.226、2.270;绿肥覆盖免耕和根茬翻压处理下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解释程度较低,分别为72.6%、70.9%和70.6%、70.6%。0-30cm土层,仅有绿肥覆盖免耕与根茬翻压处理下土壤呼吸与土壤含水量显着正相关。绿肥覆盖免耕是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呼吸速率、减少土壤CO2排放量的有效措施。(3)与无绿肥种植相比,绿肥全量翻压和绿肥覆盖免耕处理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玉米地下部固碳量、碳排放效率、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土壤碳汇强度;仅有绿肥覆盖免耕下的固碳潜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土壤碳平衡显着高于绿肥全量翻压、根茬翻压及根茬免耕。绿肥全量翻压和绿肥覆盖免耕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差异不显着,分别为15329.3 kg·hm-2和14641.1 kg·hm-2;绿肥全量翻压的碳排放效率显着低于绿肥覆盖免耕,分别为2.65 kg·kg-1和2.84 kg·kg-1,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分别为11295.4 kg(C)·hm-2和11977.9 kg(C)·hm-2。绿肥覆盖免耕下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和土壤碳平衡分别为12.2 kg(C)·kg-1和4966.0 kg(C)·hm-2。绿肥覆盖免耕能够在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强度与土壤碳汇强度。绿肥覆盖免耕提升土壤碳储量与固碳潜力、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提高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贡献率、降低土壤呼吸速率及碳排放效果明显,获得了较高的碳排放效率、农田生态系统碳汇与土壤碳汇强度,是干旱灌区固碳减排的推荐生产模式。
纪磊[2](2021)在《放牧和割草对内蒙古羊草草原土壤呼吸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提出土壤呼吸是地球物质循环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调控大气中CO2的浓度并直接影响气候变化。中国草地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有重要作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放牧、割草、围封不同利用方式下内蒙古羊草(Leymus chinensis)典型草原土壤呼吸各组成要素(根、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水平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揭示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呼吸变化对土壤呼吸产生的生态学效应,探讨不同利用方式下羊草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的响应机制,不仅有利于增加我们对于这一独特生态机制的理论知识,而且对于提高羊草草原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草原管理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开展,选择以羊草为建群种的典型草原植被类型,试验从2000年开始,设置放牧(G,grazing)、割草(M,mowing)、围封(E,enclosure)3种不同利用方式。在测定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基础上,开展放牧、割草、围封利用下土壤呼吸及土壤微生物特征的研究,分析不同利用方式对典型草原土壤、植被和微生物的影响,尤其是生态系统土壤碳平衡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放牧、割草、围封影响了羊草典型草原土壤CO2排放,与放牧相比割草和围封增加了羊草典型草原土壤呼吸速率,而放牧延缓了羊草典型草原土壤呼吸速率。割草利用下典型草原CO2累积排放量最高,CO2累积排放量排序为割草11301.9 Kg·C·hm-2·a-1>围封10055.3 Kg·C·hm-2·a-1>放牧7526.247 Kg·C·hm-2·a-1。2.羊草典型草原土壤根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38.25-42.50%,土壤微生物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57.50-61.75%。3.相对于割草和放牧处理,围封增加了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相对于割草和围封处理,放牧利用增加了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相对于放牧和围封处理,割草利用增加了典型草原根呼吸的温度敏感性。4.土壤因子、气候因子、微生物因子、植被因子对土壤呼吸的解释度依次减小,土壤因子中土壤容重、p H、土壤含氮量对土壤呼吸影响显着(P<0.05)。5.长期(15年)放牧、割草、围封改变了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围封下细菌和真菌在属水平上丰富度最高,放牧利用显着降低(P<0.05)了典型草原土壤真菌群落生物量及物种丰富度。6.放牧、割草、围封下的典型草原土壤碳输入的主要来源为植被地下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密度占土壤碳储量的97%,不同利用方式下羊草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密度无差异(P>0.05),与割草、围封利用相比,放牧利用削弱了土壤CO2排放能力,减少了典型草原碳输出。因此适度放牧不仅可以增加草原物质循环,而且可以提高草原生产力,是发展低碳高效草牧业的重要方式。
崔思远[3](2021)在《秸秆还田对稻麦复种农田土壤碳氮组分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秸秆还田是一项重要的农田管理措施,秸秆还田方式与还田年数对土壤有机碳与氮素周转、作物生产具有重要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集约化的稻麦复种生产系统保障了粮食持续稳定高产,但也面临着面源污染、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2]。因此,探讨秸秆还田方式和年数对稻麦复种农田土壤碳库和氮库变化以及作物生产的影响,对促进稻麦复种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由两个试验组成,试验一于2013年开始设置定位试验,包括秸秆少耕还田(MT)、秸秆旋耕还田(RT)、秸秆翻耕还田(CT)和翻耕秸秆不还田(CT0)4个处理(2016、2017年取样);试验二于2010年开始设置定位试验,包括秸秆不还田(NR)和秸秆还田1~7年(SR1~SR7,2016-2017年)或秸秆还田1~8年(SR1~SR8,2017-2018年)8个或9个处理,通过分析秸秆还田不同方式和年数对碳库与氮库组成变化以及其对稻、麦产量的影响,以期提出稻麦复种区合理的碳氮管理策略和秸秆管理措施。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不同方式下秸秆还田深度不同,还田4年后相应提高不同土层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和碳氮比。与CT0相比,MT处理显着提高0~5 cm 土层SOC和TN含量及0~5 cm与其他各层次SOC和TN含量层化率;CT处理增加了 0~20 cm土层内SOC含量,且在10~20 cm 土层达显着水平,提高了各土层TN含量(9.08%~12.10%)[1]。耕作强度越大,10~20 cm 土层土壤碳氮比越低。2.秸秆还田不同方式4或5年后调节了0~20 cm内各土层土壤各SOC组分和TN组分含量,但对不同土层影响不同。与RT和CT处理相比,MT处理显着提高了 0~5 cm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和颗粒态氮(PTN)含量,但降低了 10~20 cm HFOC、POC和轻组氮(LFTN)、重组氮(HFTN)、PTN和矿物结合态氮(MTN)含量;CT处理各土层LFOC、LFTN、POC 和 PTN 含量均高于 CT0。土壤 LFOC、HFOC、POC、MOC(LFTN、HFTN、PTN、MTN)含量与SOC(TN)含量均呈极显着相关关系,均可以作为SOC(TN)变化的指标,LFOC和LFTN变化率分别与SOC和TN变化率有较高相关性,且对秸秆还田方式表现出了最高的敏感性,分别是指示秸秆还田方式对SOC和TN影响的最佳指标。3.秸秆还田不同方式4或5年后各处理土壤SOC和TN主要分布在>0.25 mm大团聚体中,其中SOC含量较微团聚体提高30.53%~44.96%;>2 mm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受秸秆还田方式影响最大,均随着耕作强度的降低而增加。MT处理显着提高>2 mm团聚体和>0.25 mm大团聚体比例。与CTO处理相比,CT处理有利于提高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而对各粒级团聚体全氮含量影响均不显着。秸秆还田方式显着影响>2 mm团聚体对SOC(TN)的贡献率,MT较CT0显着提高>2 mm团聚体对SOC贡献率,且0~20 cm SOC含量和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显着正相关;CT处理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提高了 9.4%,增幅为13.24%。>2 mm团聚体对TN贡献率MT显着高于CT、CT0;0.25~0.053 mm及<0.053 mm团聚体对TN贡献率CT0显着高于其他处理。4.秸秆还田方式对SOC、氮储量有显着影响,其中MT处理提高了 0~20 cm有机碳储量和0~10 cm 土壤全氮储量;CT处理各土壤层次有机碳储量均高于CT0处理,并且在0~10 cm和0~20 cm差异显着,0~20 cm 土壤氮储量也较高。5.随秸秆还田年数增加,各土层SOC和TN含量逐渐提高,但增幅减小;各处理5~10 cm 土层SOC含量高于其他土层;与NR处理相比呈显着性差异的拐点,各土层SOC含量在秸秆还田1~3年,TN含量在秸秆还田1~2年。各土层仅0~5 cm土壤碳氮比在秸秆还田0~3年内随着还田年数增加而显着提高,其他层次与还田年数间均无明显变化趋势。随着还田年数增加,表层0~5 cm与其他层次有机碳层化率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而TN层化率的变化趋势相反。当秸秆还田年数≤3年时,0~5 cm 土层土壤碳氮比随着秸秆还田年数增加而显着提高。6.土壤各SOC组分和TN组分含量均随着秸秆还田年数的增加而提高,但是LFOC、POC、LFTN 和 PTN 的增速高于 HFOC、MOC、HFTN 和 MTN,其中 HFOC、MOC 含量增幅在还田6年后有降低的趋势。各处理POC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但土壤MOC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所呈现的特征因秸秆还田年数长短有所不同,当秸秆还田年数<3年时,各处理MOC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升后降,当秸秆还田年数≥3年时,各处理MOC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LFOC、HFOC、POC、MOC(LFTN、HFTN、PTN、MTN)含量与SOC(TN)含量之间均极显着正相关,均可指示SOC变化,其中LFOC和LFTN分别与SOC和TN有较高相关性,且对秸秆还田年数表现出了最高的敏感性,分别是体现秸秆还田年数对SOC和TN影响的最佳指标。7.随着秸秆年数增加,土壤中不同粒级团聚体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其中>2mm团聚体含量逐渐增加,2~0.25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含量先上升后下降,<0.053 mm团聚体含量逐渐下降。随着秸秆还田年数增加,各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0.25~0.053 mm粒级除外);仅>2 mm团聚体对SOC和TN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其他粒级均呈下降趋势。>0.25 mm大团聚体对SOC和TN的贡献率最大。8.0~20 cm内各土层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均随着秸秆还田年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秸秆还田6年内增加较为显着,秸秆还田6 a后土壤碳氮固存量增幅明显降低。9.秸秆还田不同方式处理下,水稻产量表现为CT>RT>MT>CT0,并与5~10 m土层LFOC和PTN,10~20 m土层SOC、HFOC、POC、MOC、LFTN、PTN含量显着正相关,且相关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有机碳组分中10~20 cm 土层MOC含量的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TN组分中LFTN含量的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PTN次之。各级团聚体有机碳以及>2和2~0.25 mm团聚体全氮含量均与水稻产量正相关,且>2 mm团聚体有机碳和TN含量与水稻产量相关性最高,而0.25~0.053 mm及<0.053 mm团聚体全氮含量则与水稻产量负相关。表明,增加大团聚体有机碳和TN含量能提高水稻产量,而增加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不利于水稻增产。0~20 cm内有机碳和全氮储量与水稻产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10.不同秸秆还田年数处理下,小麦产量随着秸秆还田年数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并且与除了 5~10 cm 土层HFOC、MOC和10~20 cm 土层MOC外,0~20 cm内各土层其他SOC、TN及其组分含量显着正相关,LFOC和LFTN含量的增加对小麦增产贡献最高;土壤各级团聚体中,>2 mm团聚体有机碳和TN含量与小麦产量相关性最高;小麦产量与有机碳储量和全氮储量显着相关,0~20 cm有机碳和全氮储量每增加1Mg·hm-2,小麦产量分别增加 47.4kg·hm-2 和 621.3kg·hm-2。
吴江琪[4](2021)在《植被退化对尕海湿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湿地植被退化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热点问题。这种退化现象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然而,对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高海拔湿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却知之甚少。因此,研究尕海湿草甸植被退化(4个退化程度:未退化湿草甸,N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重度退化,HD)过程的土壤理化性质(p H值;孔隙度;颗粒组成;容重,BD;全氮,TN;全磷,TP;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颗粒有机碳,POC;轻组有机碳,LFOC)和酶活性(脲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变化规律以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对高海拔退化湿草甸生态系统调控土壤有机碳组分稳定和提高自身碳汇功能尤为重要。通过对大量土壤指标数据进行趋势性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中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Pearson—双尾分析法进行不同土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结论:1.随着植被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容重整体呈增大趋势,降低的土壤通气性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延伸生长。其中土壤平均容重由未退化样地的0.46 g·cm-3增大到重度退化样地的0.71 g·cm-3;土壤p H值均呈弱碱性;土壤颗粒组成由细沙(<0.2 mm)为主(54.52%)变成了由粗沙(2~0.2 mm)为主(57.02%)。此外,土壤养分的循环转化能力随着植被退化程度的加剧逐渐降低,导致湿草甸土壤环境恶化。其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明显下降,而土壤全磷逐渐增大(重度退化土壤全磷含量最高,为50.91 mg·kg-1);土壤C:N值低于中国平均土壤的C:N值(14.4),而土壤C:P和N:P值显着高于中国土壤的平均值(136和9.3)。2.随着植被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碳含量逐渐降低。其中0-100 cm层未退化土壤SOC、MBC、DOC、EOC、POC和LFOC含量分别比重度退化高出了50.77%、30.46%、49.89%、45.09%、114.65%和186.84%。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SOC不同组分含量均降低,且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0-20 cm层)。此外,SOC不同组分含量的月变化和季节动态并不一致。土壤SOC与POC、EOC、MBC、DOC、LFOC呈极显着的正线性关系(P<0.01,R2分别为0.9153、0.946、0.8957、0.8991、0.8305)。土壤SOC不同组分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地负相关性,与p H值和全氮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与土壤全磷呈较弱的正相关性或负相关关系(P>0.05)。3.随着植被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0-100 cm层未退化土壤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比重度退化高出了30.53 mg·g-1、0.20 ml·g-1和71.56 mg·g-1,而重度退化的土壤脲酶最高(137.17 mg·g-1)。季节和植被退化对4种酶均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且不同种类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一致。此外,土壤容重和p H值与4种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蔗糖酶)呈显着的负相关性(P<0.01或P<0.05);土壤全氮与过氧化氢酶、淀粉酶、蔗糖酶均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脲酶负相关(P<0.01);土壤全磷与蔗糖酶显着正相关(P<0.01),与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SOC与4种酶活性呈极显着的正线性关系(P<0.01)。4.随着植被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活性碳、碳库管理指数和土壤质量综合得分逐渐降低,植被退化对湿草甸土壤质量和碳库特征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其中0-100 cm层未退化样地土壤活性碳含量比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分别高出了0.59 g·kg-1、0.76 g·kg-1和0.90 g·kg-1;0-100 cm层未退化样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比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分别高出了20.36%、25.96%和30.56%;土壤质量综合得分具体表现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植被严重退化能够显着降低1 m深SOC不同组分含量和酶促反应速率。如果湿草甸在未来继续退化,会造成湿地植被的恢复过程非常艰难,使得湿草甸土壤的生产力和深层土壤SOC储量严重降低,最终将导致湿草甸生态系统功能由“碳汇”完全转变为“碳源”。该研究成果在理论上为科学认识与评价我国青藏高原湿草甸植被退化条件下土壤碳变化提供技术参数,为高寒湿草甸生态系统调控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的稳定和提高自身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王静静[5](2020)在《盐碱土区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最活跃的碳库之一;有机碳库中,活性有机碳库最为活跃,它具有活性高、周转快、易被氧化、矿化的特点,是土壤碳库变化的指示因子。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最重要和基本的结构单元,储存着表层土壤中大多数的有机碳,团聚体有机碳尤其是活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将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深远影响。吉林西部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东北样带,位于世界三大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为满足粮食需求,大量盐碱土地被开垦为农田。盐碱土区玉米的广泛种植引起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变化,而目前对其变化特征尚不清楚,对盐碱农田团聚体固碳机理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相同耕作管理模式的不同盐碱程度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8年分别采集表层(0~20 cm)和底层(20~40cm)土壤,采用干筛法将土壤分为粗大团聚体(>2 mm)、细大团聚体(0.25~2mm)和微团聚体(<0.25 mm),测试其有机碳组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合秸秆添加模拟实验,研究玉米生长过程中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动态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从土壤团聚体角度探讨有机碳转化机制,为指导盐碱土区土地开发与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生长过程中,不同粒级团聚体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量碳(MBC)及可矿化碳(PMC)均表现为抽穗期>成熟期>幼苗;可溶性有机碳(DOC)变化情况除底层细大团聚体中表现为成熟期>幼苗期,其余土壤团聚体DOC均表现成熟期<幼苗期;玉米生长有助于团聚体MBC、ROC和TOC的累积,促进了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不利于团聚体DOC的保持。(2)研究中土壤类型为粉砂质壤土和砂质壤土,表层土壤粘粒含量范围3.35~5.55%,低于底层(4.14~7.69%);表层土壤表面吸附的土壤颗粒物较多。玉米生长过程中粗大团聚体、细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表现为幼苗期>成熟期>抽穗期,细大团聚体则相反,表明玉米生长促进土壤大团聚体的破碎及微团聚体的形成,降低了土壤的稳定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表现为抽穗期>成熟期>幼苗期,表明玉米生长增加了土壤可交换性阳离子的含量;土壤碱化度(ESP)和电导率(EC)表现为成熟期<幼苗期,说明玉米生长能够降低土壤盐碱化水平。土壤含水率(WC)、容重(BD)、孔隙度(SP)表现出层次差异,表层土壤中其均随玉米生长呈先减后增的变化特征,成熟期WC和BD低于幼苗期,而SP高于幼苗期,这表明玉米生长调节表层土壤水分、增加孔隙结构、降低紧实度,改善了土壤环境。不同样地土壤p H动态变化情况存在差异,表层土壤中,轻度盐碱土p H值逐渐增加,中度碱化土和碱土p H值逐渐降低,表明玉米生长更有利于降低中度和重度盐碱化表层土壤的p H。(3)玉米生长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季节性变化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含量有重要影响。冗余分析(RDA)发现,表层土壤中粗大团聚体ESP和CEC分别解释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异的41.90%和20.60%;细大团聚体ESP和BD分别解释有机碳组分变异的29.70%和20.00%;微团聚体p H和CEC分别解释有机碳组分变异的27.30%和20.90%。底层土壤中,p H和MWD分别解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异的24.30~41.90%和16.30~25.00%,>0.25 mm大团聚体中p H解释率较高,微团聚体中MWD影响较大。(4)轻度、中度盐碱土和碱土中蔗糖酶(INV)、淀粉酶(AMY)和脲酶(URE)主要分布在细大团聚体中,其活性分别为113.13~1785.63μg g-1h-1、12.40~72.33μg g-1h-1和170.44~478.78μg g-1h-1;过氧化氢酶(CAT)主要分布在粗大团聚体中,活性为1.26~2.10 m L g-1h-1;β-葡糖苷酶(GLU)在微团聚体中活性最高,为27.37~183.28μg g-1h-1。表层土壤细大团聚体中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活性最大,底层土壤粗大团聚体NAG活性最高。RDA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土壤中,INV能够解释粗大团聚体、细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异的61.00%、50.90%和60.00%;底层土壤中,CAT、NAG和AMY分别解释粗大团聚体、细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异的57.60%、60.10%和62.00%。(5)恒温培养实验显示,玉米秸秆的腐解改变了土壤颗粒表面结构,引起团聚体TOC、ROC、DOC、MBC及矿化的动态变化,造成团聚体DOC、MBC和矿化速率的迅速增加。培养120天时,粗大团聚体、细大团聚及微团聚体累积矿化量分别增加了39542.11mg kg-1、40142.25 mg kg-1和44340.13mg kg-1;不同粒级团聚体TOC、ROC、DOC和MBC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秸秆腐解增加了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含量。
刘骞[6](2020)在《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土壤有机碳(SOC)是土壤有机质中的重要组成,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土壤有机碳并非由单一物质组成,它既包括易氧化、不稳定、易矿化,且其形态和空间位置对植物和微生物有较高活性的土壤碳素;也包括颜色较深、与黏粒矿物紧密结合、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腐殖物质。因此,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必然受到其组分的共同作用。同时,土壤碳库的变化与碳的存在形态和生物有效性之间关系密切,这种关系进而影响到土壤碳与地球表层系统间的交换,与温室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吉林西部是世界三大盐碱土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区,区域内的前郭灌区是东北四大灌区之一,种稻后盐碱土壤经过熟化形成了独特的碳库组成。目前,关于耕作方式、耕作年限、管理制度等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方面已有不少研究,但对于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演变的年际特征研究相对较少,对土壤碳的内循环中活性有机碳组分、腐殖质组分、微生物对有机碳影响的研究也相对薄弱,因此限制了人们对盐碱稻田土壤碳循环的认知。本研究以吉林西部前郭灌区盐碱稻田土壤为例,探讨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演变特征,分析活性有机碳组分、腐殖质组分、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和作用,明确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各组分、腐殖质组分与有机碳之间的响应关系,揭示盐碱稻田土壤有机碳分解、转化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组分、腐殖质组分的碳含量均呈现伴随种稻年限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盐碱稻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ROOC)呈伴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增加,而可提取腐殖质(HE)、胡敏酸(HA)、富里酸(FA)、胡敏素(HM)碳含量呈伴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的趋势。盐碱稻田土壤WSOC、MBC、ROOC、HE、HA、FA、HM的碳含量与土壤SOC含量呈显着相关,在水稻生长季内[ROOC/SOC]的值波动较大,而[MBC/SOC]和[WSOC/SOC]的值波动较小。土壤WSOC、MBC含量在水稻分蘖期最低,抽穗期最高;土壤ROOC、HE、HA、FA碳含量在水稻分蘖期最低,成熟期最高。(2)碳库指数(CPI)、碳库管理指数(CMI)与SOC含量变化响应明显,呈现随着种稻年限延长逐渐上升,合理种植水稻显着改善了盐碱稻田土壤碳库质量,有助于提高土壤碳汇功能。(3)盐碱稻田土壤细菌归属于39门97纲203目325科507属538种,其中优势菌门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主,S5(种稻55年)土壤细菌OTU数较高。随着种稻年限的延长,土壤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等有益微生物丰度下降,种稻影响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形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盐碱稻田土壤真细菌归属于8门19纲33目54科62属53种,其中优势菌门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主,随着种稻年限的延长,土壤真菌优势菌种明显,这些优势菌对提高土壤抗盐性具有一定的作用。盐碱稻田土壤古菌归属于8门14纲19目21科25属25种,其中优势菌门以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为主,种稻对盐碱稻田古菌群落及多样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S5样地广古菌门、奇古菌门的丰度高于其他样地,表明土壤环境变化对古菌丰度具有促进作用。(4)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组分、腐殖质组分与真菌、细菌、古菌OTU数呈显着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对SOC、WSOC贡献率呈现古菌>细菌>真菌;对ROOC贡献率呈现真菌>古菌>细菌;细菌、真菌、古菌对MBC贡献率无明显差异。对HE、HA、FA贡献率呈现古菌>真菌>细菌。(5)通过多元回归、逐步回归、降维因子分析和冗余分析得出,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活性有机碳组分、腐殖质组分、微生物均可作为一组影响因子影响有机碳含量变化。土壤活性有机碳中ROOC、MBC,腐殖质组分中HE、HM,微生物中古菌对土壤SOC含量变化作用较大。通过碳库管理指标指示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发现,盐碱稻田碳库管理指标中L、CMI与古菌、真菌群落丰度关系密切,故土壤古菌和真菌对于盐碱稻田有机碳库的转化和稳定性作用更为明显。通过以上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伴随种稻年限延长而逐渐增加,活性有机碳组分与腐殖质组分与有机碳含量的年际变化基本一致,其中ROOC、HM对SOC含量变化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伴随种稻年限延长土壤碳库活度指标呈现下降,碳库管理指数上升,因此,可以说明种稻年限的延长使盐碱稻田土壤碳库稳定性和土壤质量有所提高。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逐年丰富,土壤盐碱程度降低及淹水状态可能是影响微生物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壤古菌、真菌与有机碳和腐殖质响应明显,故在有机碳累积和土壤腐殖质化过程中古菌和真菌起到了主要驱动作用。
孔德杰[7](2020)在《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指出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措施是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壤氮素高效利用和保持农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中碳氮元素组分变化规律以及对土壤细菌、真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科研试验基地农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试验处理设置为:秸秆还田(NS:秸秆不还田、HS:秸秆半量还田、TS:秸秆全还田处理)和施肥处理(NF:不施肥、0.8TF:优化施肥、TF:传统施肥)的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冗余分析(RD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小麦、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麦豆轮作系统土壤中氮素、碳素不同组分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指标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筛选节本高效、地力提升的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了如下结论:1、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提升,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秋季、冬季含量较高,而春季3~5月份小麦生长旺盛期含量较低。优化施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常规施肥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秸秆腐解初期全量还田处理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低于半还田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及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微生物氮占土壤总氮的比值都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有显着性差异,并且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大于下层土壤微生物量。9个处理组合中,0.8TF+TS处理的全氮、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06 g/kg、36.59 mg/kg,TF+TS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2.37、15.93mg/kg。2、秸秆还田和施肥提升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素含量秸秆还田和施肥增加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有机碳、溶解性全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微生物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值、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随着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中的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随着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肥处理变化趋势相反,增施秸秆导致土壤碳氮比增加,微生物碳氮比减少。9个处理组合中,TF+T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2.14 g/kg、95.70mg/kg,345.53mg/kg,溶解性全碳平均含量0.8TF+TS处理最高为198.90 mg/kg,溶解性无机碳平均含量0.8TF+NS处理最高为119.73 mg/kg。3、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改变了长期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中细菌、真菌菌群多样性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随着施肥量增加有减少的趋势。Simpson指数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处理门水平上菌群数量年内动态变化表现为冬季数量最高,在小麦收获后大豆播种前最低。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是土壤中的优势菌种,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8.06%、24.05%、13.90%、10.68%。子囊菌门是土壤真菌中的优势菌门,优化施肥降低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增加了壶菌门相对丰度;常规施肥增加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担子菌门相对丰度。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的响应RDA分析显示:土壤细菌、真菌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与无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分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土壤p H值、可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是土壤细菌相对丰度最高的菌群,与土壤p H值极显着负相关,芽单胞菌门与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碳、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担子菌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显示: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是否种植作物是影响土壤中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上的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施肥处理对麦豆轮作下土壤碳氮含量与农田肥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8TF+TS组合处理全氮、微生物氮、溶解性碳含量最高,虽然产量比TF+TS组合处理减产了0.55%,化肥施用量却减少了20%,是一种节本增效的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发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大,真菌受温度影响较大,该变化是由土壤p H值、碳氮各组分之间的比值以及地上作物长势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的季节动态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张海欧[8](2020)在《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也是京津冀一带沙尘暴的沙源地,被国家列为“两屏三带”重点治理区域。长期以来,实施沙地综合治理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和需要解决的难题。以生态安全为前提,能够在有限条件下,增大耕地面积更是有价值的沙地治理方向。近年来,砒砂岩与沙快速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中推广很快,已见成效。然而,砒砂岩与沙复配工程化手段只实现了从“沙”到“土”的土体无机重构这一基础目标,“复配上”长期或一定时期利用过程后,质量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是检验从“土”到“壤”质的提升标准,其质量以及质量如何演变才是关键,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说明本质问题。本文基于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发生发育过程和作用机理,把土壤结构、肥力和作物生产力等作为从母质到成土过程的主要标准和判据,利用田间定位试验、室内实验模拟和模型拟合等,微观与宏观结合,找到复配土质量稳定性的关键控制因素,探索复配土的成土机理及质量演化趋势。主要研究进展及结论如下:(1)揭示了不同比例复配土有机无机胶结物质类型及演变,从微观-宏观角度解析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的内在机理。基于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复配土颗粒间开始相互黏结,颗粒间胶结物质丰富,土粒表面出现大量黏团,具备了团聚体特性,复配土大团聚体表面出现较多的铁质胶结点。复配土壤团聚化的主要有机胶结物质是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各土层1:1、1:2处理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较其他处理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库处于良性管理状况,土壤改良效果较好。复配土壤中无机胶结剂主要是碳酸钙和游离氧化铁,1:2复配比例更有利于0-30 cm耕层土壤中无机胶结剂的累积。(2)探明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复配土壤结构稳定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1:1、1:2、1:5复配土壤均呈现出粘粒和粉粒含量上升,砂粒含量下降,分形维数值呈增加趋势,耕层土壤颗粒级配趋于细化及合理化,复配土壤质地总体由壤砂-砂壤-壤土类别过渡,即向适宜作物生长的良好状态发展。种植9年后,随着粉粒、粘粒的向下运移,耕作层厚度增加,在30-40 cm 土层形成了一层相对致密的黏化层,提高了复配土壤保水保肥性。有机无机胶结物质分别显着提升了 0.25-0.5 mm、0.5-1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3)分析了砒砂岩对复配土的持水保水能力,阐明了冻融交替对复配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水分特征曲线,拟合精度均在0.96以上,发现粒径<1mm砒砂岩的持水性强于粒径<2mm,在同一吸力下,含水量平均高约5.2%。不同粒径下的饱和含水量均以砒砂岩含量大于风沙土时为大,其中粒径<1mm的饱和含水量高于<2 mm的8.24%。沙地表层由于含水量小,从地表以下一段距离内形成冻结层,最大冻深98.0 cm,表层通常会形成干沙层,风蚀强烈。复配土壤由于有较好的保水持水性,表层含水量高,其从表层开始冻结,增强了抗风蚀能力,最大冻深达116.0 cm。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耕层团粒结构有一定的分散作用,而粘粒含量越高,其对团粒结构稳定性的破坏作用越小,1:1复配土壤经冻融交替后团粒结构稳定性大于1:2和1:5。短期的冻融交替作用增加了复配土壤碳氮矿化累积量,改善表层土壤的结构,而非破坏作用占主导,其中1:2复配土壤增加速率更显着,对有机质和氮素保持性能较好。综上,粉粒、粘粒、有机无机胶结物质是研究区沙化土地中土壤质量改善的最关键驱动因素。(4)明确了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随着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年限的增加,不同比例复配土壤≥0.2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WMD值呈持续增加趋势,成为团聚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小粒径0.25~0.5mm为主,占比为36.6%~40.4%;与种植前相比较,1:1、1:2、1:5复配土壤WMD值分别增加了 1.05倍、1.62倍和2.13倍,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尤其是更能有效促进1:2和1:5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在1:2和1:5复配土中,粘粒含量、分形维数值、有机质含量增加速率快,玉米和马铃薯产量高,SYI值最大,CV值最小,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最好。研究结果证明,1:2和1:5复配土壤分别最适合玉米和马铃薯的种植,这两种比例表现出了复配土壤无机-有机胶体的良好复合状态,能够提高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及农业适应性。综上所述,经过多年耕种后,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结构得到日益改善,逐步向无机-有机胶体复合状态发展,实现了从“土”到“壤”质的提升过程。复配土壤能够维持质地良好、发育稳定,不需要多年后再进行复配改良,但复配土养分含量整体较低,后期需要针对性提升。研究说明复配成土技术将土地沙化过程扭转为初育化成土过程,并加速了成土过程。
李桂静[9](2020)在《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迁移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碳循环引发了日益增多的关注。岩石圈作为地球最大的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岩溶作用通过驱动碳元素在不同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形成一种特殊碳迁移过程,这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近年来针对岩溶区碳元素在大气-植被-土壤-岩石-水界面的研究多集中于部分界面碳的迁移过程,且岩溶区生境异质性强,导致对不同程度石漠化碳迁移过程相关研究的缺失。由于岩溶作用对外界环境响应敏感,岩溶区碳元素在不同界面间的迁移规律较为复杂。基于此,本研究于2018年在对云南建水县岩溶区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基岩裸露度、植被类型、植被盖度、土层厚度和岩土接触面积5个指标模拟了5种不同程度石漠化(非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采用人工降雨方式开展岩溶区碳元素在土-气、土-岩和土-水界面的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汇特征。本研究可阐释岩溶区不同程度石漠化碳元素在不同界面碳通量的差异及影响机制,有助于更加精确的计算岩溶碳汇量,旨在为后续碳水循环耦合模型的建立提供参数信息和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随石漠化程度增加,土壤p H值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降低,土壤碳氮比值增加。土壤p H偏碱会对土壤CO2浓度和岩溶系统碳的运移方向及产生重要影响。土壤碳氮比过高会限制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机械组成主要以粉粒为主(66.68%~77.35%),其次是粘粒(19.15%~27.04%),砂粒所占比例(1.91%~14.17%)最小。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孔隙度均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土下岩溶作用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弱。(2)通过土-气界面碳迁移特征研究发现,降雨显着激发了土气界面的碳迁移。与降雨前相比,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分别增加了1.04~3.31倍,1.57~3.63倍,1.23~3.34倍,1.17~3.47倍和1.26~3.77倍。较大降雨量引发更长时间的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响应周期。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石漠化程度的增加限制了土气界面的碳迁移。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及碳累积释放量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模拟降雨期间,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累积释放量分别是150.80g,128.88 g,118.61g,107.48g,93.38g。暴雨(90mm)显着增加了土气界面的碳排放,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排放量占碳累积排放量的比例为13.54%~14.19%。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与表层5cm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之间均呈指数函数相关。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Q10值分别是2.529,2.088,1.994,1.557,1.435,说明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3)岩溶系统中土壤CO2浓度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与石漠化程度呈负相关。非石漠化土壤CO2浓度垂向变化特征为单向梯度,而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为双向梯度。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迁移都强烈依赖于0-15cm处土壤CO2浓度,表明土壤向大气排放的CO2是土壤中CO2的产生及其向地表运移的结果。石漠化程度和降雨量的交互作用对土壤CO2最大释放速率和不同深度土壤CO2浓度有极显着影响(P<0.01),对土壤CO2平均浓度有显着影响(P<0.05)。(4)采用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分析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岩界面的碳迁移特征,发现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土岩界面的碳迁移速率减少。其中,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溶蚀速率分别是2.116 mg·cm-2·a-1,1.704 mg·cm-2·a-1,1.379 mg·cm-2·a-1,0.995 mg·cm-2·a-1,0.811 mg·cm-2·a-1,非石漠化标准试片平均溶蚀速率分别是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的1.24倍,1.53倍,2.13倍,2.61倍。非石漠化、潜在、轻度和中度石漠化试片溶蚀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重度石漠化试片溶蚀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即土下5cm<地表<土下15cm<土下30cm,这是由于相对地下5cm,重度石漠化地表的溶蚀试片受降雨直接撞击、冲刷以及岩石物理风化的作用均比较强,导致地表岩溶作用相对较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影响土岩界面碳迁移的重要因素。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土壤CO2浓度与试片溶蚀速率之间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这表明土气界面的CO2排放与土壤中的CO2浓度,均受到岩溶作用的直接影响。(5)利用岩溶系统下渗水DIC通量分析岩溶系统土-水界面的碳迁移特征发现,不同程度石漠化程度岩溶系统下渗水DIC主要是HCO3-。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平均含量表现为潜在(132.50 mg/L)>轻度(125.25 mg/L)>中度(113.33 mg/L)>重度(112.44 mg/L)>非石漠化(76.70 mg/L),这是由于非石漠化土水界面碳迁移受降雨稀释、水-气作用的影响,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水界面碳迁移受到降雨稀释以及水-岩-气作用的共同影响。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通量表现为潜在(2720.77 mg)>中度(2522.15 mg)>重度(2503.75mg)>轻度(2459.67 mg)>非石漠化(1420.63mg),研究结果表明产流量是控制下渗水DIC通量的决定性因素。模拟降雨期间,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水界面累积碳排放量分别为2.38g,4.56g,4.13g,4.23g和4.20g。降雨量对下渗水DIC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稀释效应,石漠化程度、降雨量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下渗水DIC含量及DIC通量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综上所述,岩溶系统不同界面间的碳迁移过程非常复杂。岩溶系统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其土壤和植被的有机碳储量下降明显,但岩溶系统的碳排放量也是减小的。不同程度石漠化的岩溶系统碳排放主要集中于土气界面,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土气界面排放碳量是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的63.36倍,28.26倍,28.72倍,25.41倍和22.23倍。研究进一步发现,由碳酸盐形成的碳储量在中度以上岩溶系统总碳储量中的比重高达90%,其中,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总的碳储量是非石漠化的5.56倍,但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的有机碳储量和植被碳储量只有非石漠化的0.21和0.61倍。稳定同位素δ13C分析结果表明,岩溶系统的排放碳主要来自土壤,其中土气界面排放碳中,来自土壤的比例是来自碳酸盐岩比例的9.82~14.32倍,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中,来自土壤的比例是来自碳酸盐岩比例的1.11~1.86倍,研究结果为定量分析岩溶系统碳汇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林建美[10](2020)在《塞罕坝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择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不同林分类型: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落叶松纯林为研究对象,以次生裸地作为对照样地,分析研究了土壤总有机碳及其各组分活性有机碳在各林分类型下的含量变化、分配比例、季节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旨在阐明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并为塞罕坝地区森林土壤碳库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总有机碳及各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轻组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在3种林分及次生裸地0~50cm土层深度的平均含量变化均表现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纯林>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次生裸地。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则在0~50cm土层平均含量以华北落叶松纯林最高,其次分别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次生裸地最低。(2)活性有机碳各个组分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大小依次为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分别介于11.07%~34.59%、7.95%~23.65%、1.40%~3.57%、0.37%~0.85%、0.28%~0.59%之间。(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及各组分活性有机碳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也与土壤含水率、全氮之间表现出极显着正相关。土壤p H值与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之间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与颗粒有机碳则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4)不同季节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在春季含量最高,夏季含量最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季节变化大致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表现为春季含量最高,秋季略高于夏季,而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季节变化则表现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
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影响的敏感性评价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影响的敏感性评价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绿洲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碳平衡的短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进展 |
1.1 农田土壤碳库概述 |
1.2 影响农田土壤碳平衡的关键因素 |
1.3 绿肥对农田土壤碳库的影响 |
1.4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试验材料 |
2.6 项目测定与计算方法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3.1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玉米地下部固碳量与绿肥还田固碳量 |
3.2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玉米全生育期平均土壤全碳含量 |
3.3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有机碳含量 |
3.4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
3.5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碳排放的影响 |
4.1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变化 |
4.2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土壤CO_2排放量 |
4.3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0-3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 |
4.4 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及Q_(10)对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的响应 |
4.5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热、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绿肥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碳平衡的短期效应 |
5.1 玉米产量对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的响应 |
5.2 碳排放效率对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的响应 |
5.3 农田碳收支特征对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的响应 |
5.4 土壤碳平衡对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的响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放牧和割草对内蒙古羊草草原土壤呼吸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平衡研究 |
1.2.2 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 |
1.2.3 放牧利用和割草对羊草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
1.2.3.1 放牧利用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
1.2.3.2 割草利用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状况 |
2.1.4 植被状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取样和测定方法 |
2.3.1 野外取样及监测 |
2.3.2 样品处理与制备 |
2.3.3 样品分析方法 |
2.3.4 指标计算 |
2.4 主要分析统计方法 |
第三章 放牧与割草对典型草原植被、土壤和微生物的影响 |
3.1 放牧和割草利用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1.1 放牧和割草利用对植被组成及重要值的影响 |
3.1.2 放牧和割草利用对植被数量特征的影响 |
3.1.3 放牧、割草利用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
3.1.4 放牧、割草利用对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2 土壤理化性状对放牧、割草利用的响应 |
3.2.1 放牧、割草利用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2.2 放牧、割草利用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3.3 土壤微生物特征对放牧、割草利用的响应 |
3.3.1 放牧、割草利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影响 |
3.3.2 放牧、割草利用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影响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典型草原土壤呼吸对放牧、割草利用的响应 |
4.1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总呼吸变化特征 |
4.1.1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总呼吸日动态变化 |
4.1.2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总呼吸月动态变化 |
4.2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根呼吸变化特征 |
4.2.1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根呼吸日动态变化 |
4.2.2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根呼吸月动态变化 |
4.3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微生物呼吸特征 |
4.3.1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微生物呼吸日动态变化特征 |
4.3.2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微生物呼吸月动态变化 |
4.4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呼吸各组分年际间动态变化 |
4.5 放牧、割草利用下典型草原土壤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分配 |
4.5.1 放牧、割草利用下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累积排放量 |
4.5.2 放牧、割草利用下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根呼吸对总呼吸的贡献 |
4.6 小结 |
第五章 环境对放牧、割草利用下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的诱导途径 |
5.1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互作关系 |
5.1.1 土壤呼吸与降水的关系 |
5.1.2 土壤呼吸与温度的关系 |
5.1.3 土壤呼吸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5.1.4 土壤呼吸与土壤、植被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1.5 冗余分析 |
5.1.6 土壤呼吸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关系 |
5.2 放牧、割草利用下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互作关系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放牧、割草利用下典型草原土壤碳储量估算 |
6.1 放牧和割草对典型草原植被-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
6.1.1 放牧和割草对植被碳密度的影响 |
6.1.2 放牧和割草对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
6.2 放牧和割草对典型草原土壤碳输入-输出的影响 |
6.2.1 放牧和割草对典型草原碳输入的影响 |
6.2.2 放牧和割草对典型草原碳释放量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放牧和割草利用对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 |
7.1.2 放牧和割草利用对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7.1.3 放牧和割草利用下典型草原生物及非生物因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7.1.4 放牧和割草利用对典型草原土壤碳输入-输出的影响 |
7.2 结论 |
7.3 研究成果实绩贡献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项目来源与资助 |
作者简历 |
(3)秸秆还田对稻麦复种农田土壤碳氮组分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2.2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
2.3 秸秆还田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 |
2.4 秸秆还田对土壤层化率的影响 |
2.5 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碳氮的影响 |
2.6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目的意义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秸秆还田方式对稻麦复种农田土壤碳组分及分布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分析 |
1.4 有机碳或全氮储量的计算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2.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层化率的影响 |
2.3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轻组有机碳与重组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率的影响 |
2.4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颗粒态碳和矿物结合态碳含量和分配比率的影响 |
2.5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含量变化率的影响 |
2.6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
2.7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秸秆还田方式对稻麦复种农田土壤氮组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分析 |
1.4 全氮储量的计算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全氮含量、层化率和碳氮比的影响 |
2.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轻组氮、重组氮含量和分配比率的影响 |
2.3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颗粒态氮及矿物结合态氮含量和分配比率的影响 |
2.4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全氮及其各组分含量变化率的影响 |
2.5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全氮分布的影响 |
2.6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全氮储量的影响 |
2.7 土壤有机碳库和氮库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秸秆还田年数对稻麦复种农田土壤碳组分及分布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分析 |
1.4 有机碳储量计算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2.2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层化率的影响 |
2.3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与分配比率的影响 |
2.4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颗粒态碳及矿物结合态碳含量和分配比率的影响 |
2.5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含量变化率的影响 |
2.6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
2.7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秸秆还田年数对稻麦复种农田土壤氮组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分析 |
1.4 全氮储量计算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全氮含量及层化率的影响 |
2.2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轻组氮与重组氮含量和分配比率的影响 |
2.3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颗粒态氮及矿物结合态氮含量和分配比率的影响 |
2.4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全氮及其各组分含量变化率的影响 |
2.5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团聚体全氮分布的影响 |
2.6 秸秆还田年数对土壤全氮储量的影响 |
2.7 土壤有机碳库和氮库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分布的调控效应 |
1.2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全氮组分的调控效应 |
1.3 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分布的调控特征 |
1.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 |
1.5 土壤有机碳库和氮库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
2 结论 |
3. 创新点 |
4.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植被退化对尕海湿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资助说明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植被退化研究现状 |
1.3.2 植被退化对土壤物理特征的影响 |
1.3.3 植被退化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
1.3.4 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3.5 植被退化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1.3.6 植被退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3.7 湿地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
1.5.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 |
2.4 测定方法 |
2.4.1 土壤物理性状测定方法 |
2.4.2 土壤养分的测定方法 |
2.4.3 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的测定方法 |
2.4.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3.1 植被退化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 植被退化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
3.3 植被退化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
3.4 植被退化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养分的季节动态 |
4.1 植被退化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4.2 植被退化对土壤全磷的影响 |
4.3 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4.4 植被退化对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4.5 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的相关性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碳组分在植物生长季内的月变化特征 |
5.1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5.2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
5.3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
5.4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
5.5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
5.6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5.7 植物生长季土壤有机碳与有机碳不同组分间的相关性 |
5.8 讨论 |
5.9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碳组分的季节动态 |
6.1 植被退化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6.2 植被退化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
6.3 植被退化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
6.4 植被退化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
6.5 植被退化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
6.6 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的影响因素 |
6.7 讨论 |
6.8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
7.1 植被退化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7.2 植被退化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7.3 植被退化对土壤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7.4 植被退化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7.5 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
7.6 讨论 |
7.7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碳储量、碳库特征及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8.1 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
8.2 植被退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8.3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8.3.1 评价模型的建立 |
8.3.2 计算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特色与创新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5)盐碱土区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
1.3.2 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 |
1.3.3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
1.3.4 土壤酶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
1.3.5 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
1.3.6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水文与地貌 |
2.4 土壤与植被 |
2.5 玉米种植情况 |
2.6 土地盐碱化情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采样点位选取 |
3.1.2 土壤样品采集 |
3.1.3 玉米秸秆采集 |
3.2 土壤团聚体分离 |
3.3 土壤有机碳组分测定 |
3.3.1 土壤总有机碳 |
3.3.2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
3.3.3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
3.3.4 土壤微生物量碳 |
3.3.5 土壤可矿化碳 |
3.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4.1 土壤含水率和容重 |
3.4.2 土壤孔隙度 |
3.4.3 土壤机械组成 |
3.4.4 土壤田间持水量 |
3.4.5 平均重量直径 |
3.4.6 土壤pH |
3.4.7 土壤电导率 |
3.4.8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
3.4.9 土壤交换性钠 |
3.4.10 土壤碱化度 |
3.5 土壤酶活性测试方法 |
3.5.1 土壤淀粉酶 |
3.5.2 土壤蔗糖酶 |
3.5.3 土壤β-葡糖苷酶 |
3.5.4 土壤过氧化氢酶 |
3.5.5 乙酰氨基葡糖苷酶 |
3.5.6 土壤脲酶 |
3.6 秸秆添加实验设计 |
3.7 数据处理 |
第4章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
4.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
4.1.1 总有机碳 |
4.1.2 易氧化有机碳 |
4.1.3 可溶性有机碳 |
4.1.4 微生物量碳 |
4.1.5 可矿化碳 |
4.2 讨论 |
4.2.1 团聚体总有机碳 |
4.2.2 团聚体活性有机碳 |
4.2.3 团聚体有机碳组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壤理化性质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5.1 土壤物理性质 |
5.1.1 土壤质地 |
5.1.2 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 |
5.1.3 土壤含水率 |
5.1.4 土壤容重 |
5.1.5 土壤孔隙度 |
5.2 土壤化学性质 |
5.2.1 土壤pH值 |
5.2.2 土壤电导率 |
5.2.3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
5.2.4 土壤碱化度 |
5.3 土壤理化性质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土壤团聚体动态变化 |
5.4.2 土壤物理性质动态变化 |
5.4.3 土壤化学性质动态变化 |
5.4.4 土壤性质对团聚体有机碳碳组分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壤酶活性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6.1 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情况 |
6.1.1 土壤团聚体分布 |
6.1.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分布 |
6.2 土壤酶活性 |
6.2.1 过氧化氢酶 |
6.2.2 β-葡糖苷酶 |
6.2.3 蔗糖酶 |
6.2.4 淀粉酶 |
6.2.5 乙酰氨基葡糖苷酶 |
6.2.6 脲酶 |
6.3 土壤酶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土壤酶分布特征 |
6.4.2 土壤酶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秸秆添加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7.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
7.1.1 总有机碳 |
7.1.2 易氧化有机碳 |
7.1.3 可溶性有机碳 |
7.1.4 微生物量碳 |
7.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 |
7.2.1 有机碳矿化动态 |
7.2.2 有机碳累积矿化量 |
7.3 讨论 |
7.3.1 秸秆添加对团聚体总有机碳的影响 |
7.3.2 秸秆添加对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影响 |
7.3.3 秸秆添加对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7.3.4 秸秆添加对团聚体固碳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8.3 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农田土壤有机碳研究现状 |
1.2.2 农田土壤活性碳组分研究现状 |
1.2.3 农田土壤腐殖质组分研究现状 |
1.2.4 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与微生物关系 |
1.2.5 农田土壤碳库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 |
2.2 实验设计 |
2.2.1 确定供试土壤 |
2.2.2 样品采集 |
2.3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3.1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
2.3.2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
2.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方法 |
2.3.4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
2.3.5 土壤碳库管理指标的计算方法 |
2.3.6 土壤腐殖质碳的测定方法 |
2.3.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第3章 盐碱稻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
3.1.2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
3.1.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
3.1.4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
3.1.5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关系 |
3.2 讨论 |
3.2.1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累积的特点 |
3.2.2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累积的特点 |
3.2.3 盐碱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对有机碳累积的贡献与响应 |
3.3 小结 |
第4章 盐碱稻田土壤碳库管理指标的变化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土壤稳态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
4.1.2 土壤碳库管理指标变化特征 |
4.1.3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库管理标的耦合关系 |
4.2 讨论 |
4.2.1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稳态碳累积特点及贡献 |
4.2.2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碳库管理指标对有机碳累积的响应 |
4.3 小结 |
第5章 盐碱稻田土壤腐殖质组成变化及对有机碳的作用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土壤可提取腐殖质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
5.1.2 土壤胡敏酸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
5.1.3 土壤富里酸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
5.1.4 土壤胡敏素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
5.1.5 土壤腐殖质组分与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关系 |
5.2 讨论 |
5.2.1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组分累积的特点 |
5.2.2 盐碱稻田土壤腐殖质组分对有机碳累积的贡献与响应 |
5.3 小结 |
第6章 盐碱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
6.1.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
6.1.3 土壤古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
6.1.4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盐碱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
6.2 讨论 |
6.2.1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点 |
6.2.2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点 |
6.2.3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古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点 |
6.2.4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库含量变化的贡献与响应 |
6.3 小结 |
第7章 盐碱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估 |
7.1 结果与分析 |
7.2 讨论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秸秆还田和施肥研究 |
1.3.2 土壤氮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土壤碳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碳氮组分的相互影响关系 |
1.3.6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
1.4.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
1.4.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pH值、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1.4.4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4.5 土壤碳氮形态及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试验设计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材料 |
2.4 测试方法 |
2.4.1 土壤全氮的测定 |
2.4.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 |
2.4.3 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总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的测定 |
2.4.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氮的测定 |
2.4.5 麦豆小区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
2.4.6 土壤总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
2.4.7 土壤水分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氮素动态影响 |
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
3.1.1 土壤全氮含量 |
3.1.2 土壤无机氮含量 |
3.1.3 土壤有机氮占比 |
3.2 麦豆轮作轮作模式下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 |
3.2.2 土壤中铵态氮的层化比 |
3.2.3 土壤中铵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
3.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
3.3.1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 |
3.3.2 土壤中硝态氮层化比 |
3.3.3 硝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
3.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
3.4.1 土壤中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
3.4.2 土壤微生物量氮层化比 |
3.4.3 微生物氮占全氮含量比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
4.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总碳动态变化 |
4.2.1 土壤溶解性总碳含量动态变化 |
4.2.2 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
4.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3.1 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3.2 溶解性有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例 |
4.3.3 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
4.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
4.4.1 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 |
4.4.2 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比例 |
4.4.3 土壤无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
4.4.4 土壤无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的比例 |
4.5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
4.5.1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
4.5.2 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
4.6 不同处理下土壤和微生物碳氮化学计量比 |
4.6.1 土壤碳氮比 |
4.6.2 土壤微生物碳氮比 |
4.7 小结 |
第五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水分、pH值及产量的影响 |
5.1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5.2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pH值动态变化 |
5.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 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6.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6.1.1 各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6.1.2 对各分类水平上细菌菌群数的影响 |
6.1.3 对细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
6.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
6.2.1 各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6.2.2 对各分类水平上真菌菌群数的影响 |
6.2.3 对土壤真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
6.3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结构相关性分析 |
6.3.1 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
6.3.2 土壤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
6.3.3 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菌上群群落的相关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氮组分关系 |
7.1 土壤氮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2 土壤碳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3 土壤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4 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碳氮养分环境的关系 |
7.5 土壤细菌、真菌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5.1 土壤细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5.2 土壤真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
8.1 讨论 |
8.1.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
8.1.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碳素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
8.1.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8.1.4 土壤碳氮组分对细菌、真菌门分类水平菌群结构的影响 |
8.2 结论 |
8.2.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氮素含量 |
8.2.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碳素含量 |
8.2.3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 |
8.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趋势的响应 |
8.3 创新性 |
8.4 本研究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
8.4.1 研究不足 |
8.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土壤微观结构及颗粒胶结力分析 |
1.2.3 土体重构中有机无机胶体研究 |
1.2.4 气候环境-冻融交替作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小区设计 |
2.2.1 试验田一布设 |
2.2.2 试验田二布设 |
2.3 研究方法 |
2.3.1 实验一:土壤微观结构特征及胶结物质分析方法 |
2.3.2 实验二:复配土持水保水特性分析方法 |
2.3.3 实验三:复配土壤冻融特征分析方法 |
2.3.4 实验四: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分析方法 |
3 不同种植年限下不同比例复配土壤胶结物质演变分析 |
3.1 复配土微观结构特征及团胶结类型分析 |
3.1.1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微观结构特征 |
3.1.2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团聚体剖面孔隙特征 |
3.1.3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团聚体表面胶结类型能谱分析 |
3.1.4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团聚体剖面胶结类型分析 |
3.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有机胶体的演变分析 |
3.2.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总有机碳的演变 |
3.2.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演变 |
3.2.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演变 |
3.2.4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颗粒有机碳的演变 |
3.2.5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状况分析 |
3.3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无机胶体的演替与变化 |
3.3.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碳酸钙的演变 |
3.3.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游离氧化铁的演变 |
3.3.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游离氧化铝的演变 |
3.4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胶结物质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
3.4.1 不同耕种年限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变化 |
3.4.2 不同耕种年限水稳性团聚体MWD的演变 |
3.4.3 复配土中有机无机胶体与水稳性团聚体的关系 |
3.5 讨论 |
3.5.1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微观结构特征及团胶结类型分析 |
3.5.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有机无机胶体的演变 |
3.5.3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胶结物质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
3.6 小结 |
4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结构性对季节性冻融循环的响应 |
4.1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持水保水特性分析 |
4.1.1 不同粒径、不同复配质量比下水分特征曲线分析 |
4.1.2 不同粒径、不同复配质量比下非饱和导水率分析 |
4.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冻融特征 |
4.2.1 风沙土与复配土冻结层形成特征分析 |
4.2.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的冻融过程 |
4.3 冻融交替作用对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结构的影响 |
4.3.1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4.3.2 粘粒与冻融循环的交互作用对复配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4.4 冻融交替作用对不同比例复配土壤养分的影响 |
4.4.1 冻融频率对复配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4.2 冻融交替作用下复配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的关系 |
4.4.3 冻融交替作用对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氮素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冻融特征 |
4.5.2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4.5.3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5.4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氮素的影响 |
4.6 小结 |
5 玉米种植模式下不同比例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分析 |
5.1 复配土壤颗粒组成动态变化特征 |
5.1.1 砒砂岩含量对复配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
5.1.2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
5.1.3 复配土壤粉粒和粘粒分布随土层深度的变化 |
5.1.4 不同种植年限下复配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
5.2 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变化分析 |
5.2.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组成 |
5.2.2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5.2.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年际变化特征 |
5.3 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
5.3.1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 |
5.3.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分布 |
5.3.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 |
5.4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有机质年际变化特征 |
5.5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玉米产量的变化特征 |
5.6 讨论 |
5.6.1 复配土壤颗粒组成动态变化特征 |
5.6.2 复配土壤团聚体变化及稳定性分析 |
5.6.3 复配土壤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特征 |
5.6.4 玉米产量可持续性及稳定性分析 |
5.7 小结 |
6 马铃薯种植模式下不同比例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分析 |
6.1 不同种植年限下复配土壤机械组成分析 |
6.1.1 复配土壤机械组成年际变化特征 |
6.1.2 复配土壤颗粒组成空间变化分析 |
6.1.3 复配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年际变化分析 |
6.2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状况 |
6.2.1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
6.2.2 复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析 |
6.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变化特征 |
6.3.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状况 |
6.3.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分析 |
6.4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6.5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马铃薯产量可持续性分析 |
6.6 讨论 |
6.6.1 马铃薯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机械组成特征 |
6.6.2 马铃薯种植模式下复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析 |
6.6.3 马铃薯不同种植年限下复配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 |
6.6.4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马铃薯产量年际变化特征 |
6.7 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不同耕种年限复配土壤微观结构特征及团胶结类型 |
7.1.2 复配土有机无机胶结物质与团聚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
7.1.3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结构性对季节性冻融循环作用的响应 |
7.1.4 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复配土壤质量变化特征及作物适宜性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迁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作用与碳迁移过程 |
1.2.2 岩石化学风化过程对碳迁移的影响 |
1.2.3 影响岩溶区碳迁移的其他因素 |
1.2.4 岩溶碳迁移过程与碳汇的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装置及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 |
2.2.4 试验测试分析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性质差异 |
3.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3.1.1 土壤机械组成 |
3.1.2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
3.2 土壤化学特征分析 |
3.2.1 土壤pH值 |
3.2.2 土壤有机碳、氮含量 |
3.3 土壤微生物量特征分析 |
3.4 讨论 |
3.4.1 土壤物理性质对碳迁移的影响 |
3.4.2 土壤化学性质对碳迁移的影响 |
3.5 小结 |
4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迁移特征 |
4.1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动态特征 |
4.1.1 降雨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激发效应 |
4.1.2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平均释放速率对降雨的响应周期 |
4.1.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对降雨量的响应特征 |
4.2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土壤温度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
4.2.2 土壤湿度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
4.2.3 土壤温湿度共同作用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
4.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累积释放量 |
4.4 不同程度石漠化降雨后土气界面累积碳排放量及响应特征方差分析 |
4.5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时空特征 |
4.5.1 降雨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的激发效应 |
4.5.2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平均浓度对降雨量的响应特征 |
4.5.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
4.6 土壤CO_2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4.6.1 土壤温度对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 |
4.6.2 土壤湿度对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 |
4.6.3 土壤温湿度共同作用对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 |
4.7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对碳迁移的影响 |
4.8 不同程度石漠化降雨后土壤CO_2浓度及响应特征方差分析 |
4.9 讨论 |
4.9.1 土气CO_2通量变化特征 |
4.9.2 土壤CO_2浓度变化特征 |
4.9.3 土气CO_2通量和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因素 |
4.10 小结 |
5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岩界面碳迁移特征 |
5.1 不同程度石漠化标准试片溶蚀量 |
5.2 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溶蚀速率 |
5.3 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碳汇量 |
5.4 岩溶溶蚀速率影响因素 |
5.4.1 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对溶蚀速率的影响 |
5.4.2 土气界面CO_2释放速率对溶蚀速率的影响 |
5.4.3 土壤CO_2浓度对溶蚀速率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溶蚀速率变化特征 |
5.5.2 溶蚀速率影响因素 |
5.6 小结 |
6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水界面碳迁移特征 |
6.1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水化学性质动态变化 |
6.1.1 下渗水水化学指标动态变化及其对降雨量的响应 |
6.1.2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水化学指标差异 |
6.2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含量动态变化 |
6.2.1 下渗水DIC含量动态变化及其对降雨量的响应 |
6.2.2 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渗水DIC平均含量 |
6.2.3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含量差异 |
6.3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通量及土水界面累积碳排放量 |
6.4 下渗水DIC通量影响要素分析 |
6.4.1 降雨量及产流量对下渗水DIC通量的影响 |
6.4.2 下渗水DIC含量对下渗水DIC通量的影响 |
6.4.3 下渗水产流量和DIC含量共同作用对下渗水DIC通量的影响 |
6.5 不同程度石漠化降雨后下渗水DIC通量及响应特征方差分析 |
6.6 讨论 |
6.6.1 下渗水水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
6.6.2 下渗水DIC含量变化特征 |
6.6.3 下渗水DIC通量变化特征 |
6.7 小结 |
7 不同程度石漠化表层岩溶系统碳汇功能与排放碳的来源特征研究 |
7.1 不同程度石漠化表层岩溶系统土壤δ~(13)C含量变化特征 |
7.2 岩溶系统土-气界面碳排放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
7.2.1 石漠化程度对土-气界面CO_2δ~(13)C含量的影响 |
7.2.2 降雨量对土-气界面CO_2δ~(13)C含量的影响 |
7.2.3 岩溶系统土-气界面排放碳来源分析 |
7.3 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
7.3.1 石漠化程度对土-水界面δ~(13)C_(DIC)含量的影响 |
7.3.2 降雨量对土-水界面δ~(13)C_(DIC)含量的影响 |
7.3.3 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来源分析 |
7.4 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汇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
7.5 讨论 |
7.5.1 土壤δ~(13)C含量变化特征 |
7.5.2 土气界面CO_2δ~(13)C含量变化特征 |
7.5.3 δ~(13)C_(DIC)含量变化特征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塞罕坝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组成 |
1.2.1 易氧化有机碳 |
1.2.2 微生物量碳 |
1.2.3 可溶性有机碳 |
1.2.4 颗粒有机碳 |
1.2.5 轻组有机碳 |
1.3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因素 |
1.4 林分类型对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2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 |
2.5 测定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总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特征 |
3.1 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 |
3.2 易氧化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分配比例 |
3.3 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分配比例 |
3.4 可溶性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分配比例 |
3.5 颗粒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分配比例 |
3.6 轻组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分配比例 |
3.7 .相关性分析 |
4 土壤总有机碳及其组分季节变化 |
4.1 土壤总有机碳季节变化 |
4.2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季节变化 |
4.3 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变化 |
4.4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季节变化 |
4.5 土壤颗粒有机碳季节变化 |
4.6 土壤轻组有机碳季节变化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不同林分类型总有机碳变化特征 |
5.1.2 不同林分类型易氧化有机碳变化特征 |
5.1.3 不同林分类型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 |
5.1.4 不同林分类型可溶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
5.1.5 不同林分类型颗粒有机碳变化特征 |
5.1.6 不同林分类型轻组有机碳变化特征 |
5.1.7 不同林分类型下各活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 |
5.2 主要结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影响的敏感性评价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绿洲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碳平衡的短期效应[D]. 吕奕彤.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2]放牧和割草对内蒙古羊草草原土壤呼吸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纪磊. 内蒙古大学, 2021
- [3]秸秆还田对稻麦复种农田土壤碳氮组分及产量的影响[D]. 崔思远. 扬州大学, 2021
- [4]植被退化对尕海湿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D]. 吴江琪.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5]盐碱土区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 王静静. 吉林大学, 2020(03)
- [6]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骞. 吉林大学, 2020(03)
- [7]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孔德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稳定性分析[D]. 张海欧.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9]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迁移机制研究[D]. 李桂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10]塞罕坝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特征研究[D]. 林建美.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