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空与五台山文殊信仰(论文文献综述)
许栋[1](2020)在《唐代新样文殊造像的特征、内涵及渊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以四处唐代新样文殊造像为基础,对新样文殊造像的形成过程做了梳理。然后利用传世史料及相关题记等资料,分析了此类造像所蕴藏的社会、政治、宗教内涵。最后得出唐代新样文殊造像是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权威重构过程中产物的结论。
李雅君[2](2020)在《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佛教自汉魏时期东传入晋地,从此展开绵延千年的山西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山西古代佛寺壁画遗存面积约11940平方米,是世界宗教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间上从唐迄至明清,代有留存;在年代分布上,有“远少近多”的特点,即金元明清的佛寺壁画数量达11300平方米,占总数量的95%,而唐、五代、辽宋时期的佛寺壁画遗存较少,总计约640平方米,本论文即以此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论文的研究主要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并依靠翔实确凿的文献资料,在查阅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和借鉴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佛寺壁画的图像所绘内容进行释读,继而从山西区域文化、自然地理、佛教义理、民族关系与艺术风格等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对山西唐宋时期佛寺壁画图像的形成、演变进行分析与阐释,进而挖掘其信仰内涵、思想观念等。在壁画图像的释读方面,笔者试图达到题材内容识读的准确、风格形式的多样化分析以及图像与文本的互证。本论文将以山西地区盛唐至北宋时期(8世纪下半叶——11世纪末)佛寺壁画的典型个案为主要研究内容,涵盖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壁画的探讨。主要考察大殿北次间拱眼壁佛说法图与主尊须弥座背面毗沙门天王变相图,通过对图像题材内容、风格样式、配置组合等因素的分析,结合八世纪下半叶佛光寺的具体历史文献的考察,从而勾勒出佛光寺壁画图像的渊源、流布与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五台山佛教部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第二部分,是对平顺大云院五代壁画的研究。首先对弥陀殿东壁维摩诘经变图像、扇面墙背面残存壁画图像的释读,并重点探究壁画中“南派山水”出现的缘由,接下来通过比较,推断出大云院维摩经变的图像风格样式的两种来源途径。根据扇面墙背后以及北壁残存的图像,推测两铺壁面所绘的题材内容,为接下来西壁壁画内容的重构与复原作铺垫。基于以上问题的探讨,并通过历史性的考察东壁维摩经变与其他经变的组合形式,进一步论证西壁壁画所绘内容;第三部分,主要围绕高平开化寺北宋壁画所表现题材内容展开相关探讨。首先,重新解读北壁东侧墙面“东扆壁”所绘图像内容,明确其为弥勒上生经变,并进一步揭示出晋东南地区流传已久的弥勒上生信仰的盛行原因,以及其与高昌回鹘的密切联系。其次,对目前存有疑议的西扆壁所绘题材内容的再探讨。本章最后对东壁壁画中的卢舍那法界人中像进行溯源及对比分析,揭示出这一题材图像的时代语意及图像意涵;第四部分,是对灵丘觉山寺舍利塔辽代壁画的研究。首先从佛塔作为佛教美术的起源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探讨,以及辽代佛塔状况的考察,都直接反映了辽代社会佛教末法思想的流行。通过对壁画中白衣观音像与地藏菩萨像的识读,对壁画风格样式的探讨及溯源,阐明辽代佛教美术图像与高昌回鹘的密切联系,进一步阐释这种图像组合透射出的佛学义理及佛教部派的发展趋势,指出辽代造塔、刻经以及从图像上的“回归传统”,都是僧众祈求将佛法永传万世的愿景,是11世纪弥漫于整个佛教世界的末法思想的集中体现。本论文基于对山西境内唐宋时期佛寺壁画的实地考察与文献整理,在我国“一带一路”大的历史背景下,以区域文化的视角,对山西唐宋佛寺中的壁画艺术的题材内容、风格流变、图像演变以及图像意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试图挖掘山西古代美术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精神,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佛寺壁画艺术的思想性。
景天星[3](2017)在《中古时期丝路高僧的文殊信仰》文中研究表明中古时期的不少丝路高僧,或者致力于文殊经典之翻译,为文殊信仰奠定坚实的经典基础;或者朝礼五台山、修建与文殊相关的寺院,促进了文殊道场信仰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台山信仰的形成;或者通过崇拜文殊化现的化相,促进文殊圣相信仰的发展。从丝路高僧2世纪开始的文殊经典信仰、到6世纪开始的文殊道场信仰、再到7世纪开始的文殊圣相信仰,可以看到,文殊信仰在中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化的文殊信仰。
赵改萍[4](2017)在《论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内涵》文中研究指明五台山文殊信仰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而成的以五台山为中心的一种菩萨信仰。上至帝王官员,下至僧俗百姓,他们弘阐文殊思想、尊崇文殊神灵、朝礼文殊圣迹、修持文殊法门、供养文殊佛像,这些行为中体现着文殊信仰般若智慧的本质内涵。
李凤仪[5](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张书彬[6](2017)在《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与信仰空间重现,是佛教美术史上一个关键的视觉命题,对于研究东亚佛教的传播与接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放在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跨语境、跨文化背景下,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唐宋时期,随着天竺、西域、日本、朝鲜半岛等地朝圣者的巡礼和王权的支持,五台山文殊信仰在东亚文化圈内得到广泛传播,并在东亚多地实现信仰空间的异地建构。本文重点关注佛教在东亚范围内的视觉传播模式,以唐宋时期五台山信仰在东亚跨语境交流中的传播和视觉呈现作为研究主线,结合实地考察体验和相关史料、视觉材料的梳理解读,反思“五台山信仰”对阐释艺术和宗教的关系所呈现的典型意义。一方面探究五台山形象在东亚佛教传播过程中发生多层次演变的原因及“文殊—五台山”信仰的流动过程;另一方面探究如何通过国家、宗教以及民间的力量实现五台山圣地的建构及信仰空间的重现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信仰空间的不断建构及复制来确立国家与宗教的正统地位。全文共分为五章。绪论“清凉圣境:五台山信仰在东亚”,重点呈现了五台山信仰建构的大画面及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语境,并通过批判性思考提出关键视觉命题。第一章“示现与感通:圣地信仰建构的缘起”,侧重于分析五台山信仰形成与发展的外缘,关注圣地建构的理论依据、影响因素及其他可能性。第二章“巡礼与见证:五台山信仰的流动”,重点分析五台山信仰在东亚信仰体系内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因,关注圣地异地建构过程中的人为力量、政治互动等因素。第三章“五台灵石:圣地的异地建构与正当性”,重点关注圆仁如何通过延历寺文殊楼的营造设计来完成五台山圣地在日本的异地建构,并借助皇室支持,确立比叡山的正统法脉。第四章“释迦瑞像的摹刻与渡海:奝然与日本清凉寺的建构”,主要关注奝然借助安置栴檀释迦瑞像和宋版大藏经的契机,欲在日本建立清凉寺的一系列举措、构想和宗教背景。第五章“视觉朝圣与神圣导引:敦煌五台山图的时空逻辑”,试图将《五台山图》作为“神圣舆图”,着眼于其神圣导引作用,探究该图的时空逻辑、视觉设计和朝圣之途的视觉化,并试图整理出新的敦煌壁画的观看与阐释模式。结语“像教精严:五台山与东亚佛教的跨语境传播”部分,则重新将五台山问题置于唐宋时期东亚佛教跨语境传播的大画面中进行反思。
释学诚[7](2017)在《文殊信仰的中国化表达(下)——以山西五台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文殊信仰的中国化历程之二:圆融格局与普门效应文殊信仰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既有大乘经典的思想基础,又有五台山圣地的道场载体,可谓具备了软硬件条件。而不同宗派、教派的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又有历代帝王的大力扶持,高僧大德的舍身求法,以及充满了神通感应的民间信仰,所汇聚成浩瀚的信仰洪流,使中国的文殊信仰呈现出极大的圆融性、深入性、普遍性,不仅焕发出强烈的宗教感召力,而
王颂[8](2017)在《五台山文殊信仰与华严初祖崇拜》文中认为本文试图通过对华严宗初祖杜顺与五台山关系的分析,揭示中古东亚佛教宗派建构史上的一种模式:圣境与圣僧———指那些被视为菩萨化现的高僧———的双重交互确认。杜顺在中唐以后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并于宋初被尊奉为华严宗初祖。本文首先考证了杜顺乃文殊化现这则传说的来源及其形成时间,进而追问这则传说产生的思想史背景,并得出以下结论:五台山在南北朝末期成为佛教圣山,并在唐高宗至代宗时代确立了其文殊菩萨道场的神圣地位,密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华严宗人希望借助五台山来抬高自身的地位。以澄观为代表的华严宗人凭借《华严经》之于五台山文殊道场的经证渊源,提高了文殊在华严义学体系中原本并不突出的地位,创立了文殊与普贤并重的三圣圆融观。同时,他们通过僧传等文字,编纂了早期华严传习者与五台山的历史渊源,其中的代表就是杜顺乃文殊化身的传说。于是,杜顺通过五台山获得了神圣地位,而五台山则通过杜顺被确立为华严宗的圣山。五台山文殊信仰与华严宗构建起了稳固的相互关联,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栋[9](2017)在《中国中古文殊信仰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文殊信仰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国内外关于中国中古时期文殊信仰的研究成果与现状做一分类说明,进而指出学术界对中国中古文殊信仰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研究的展望。
赵慧,许栋[10](2016)在《镇国与消灾: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的五台山文殊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敦煌石窟中留存下来的文殊信仰资料极其丰富,这些资料包括文殊类经典、文学作品及绘画、彩塑等多种类型,时间多集中于晚唐五代宋初,即曹氏归义军时期。通过对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五台山文殊信仰盛行的原因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认为镇国与消灾是这一时期该地区文殊信仰的基本内容。
二、不空与五台山文殊信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空与五台山文殊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新样文殊造像的特征、内涵及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阳摩山石窟中的新样文殊造像 |
二其他唐代新样文殊造像概况 |
三唐代新样文殊造像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
(一)四处新样文殊造像中骑狮文殊像的细节特征 |
(二)四处新样文殊造像中于阗王像的细节特征 |
四唐代新样文殊图像的内涵及渊源 |
五新样文殊造像出现的历史背景 |
六结语 |
(2)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条件 |
五、文中所涉基本及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唐代壁画 |
第一节 山西唐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
第二节 佛光寺东大殿北次间拱眼壁壁画——佛说法图 |
一、佛说法图的图像内容 |
二、佛说法图中主尊神格问题的再探讨 |
第三节 佛光寺主尊像须弥座壁画——毗沙门天王经变图 |
一、佛光寺毗沙门天王经变图的图像内容识读 |
二、佛光寺毗沙门天王图像的来源 |
第四节 佛光寺唐代壁画所反映的密教因素 |
一、唐代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密教化 |
二、佛光寺东大殿壁画塑像与密教的关系 |
第五节 佛光寺唐代塑像壁画的具体创制年代的问题探讨 |
一、佛光寺造像组合的年代考证 |
二、佛光寺壁画的具体年代考证 |
第二章 山西五代平顺大云院佛寺壁画 |
第一节 山西五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关于大云院弥陀殿东壁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探讨 |
一、弥陀殿东壁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内容的释读 |
二、东壁壁画中山水图景的“南传北”的表现 |
三、大云院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来源 |
第三节 大云院弥陀殿西壁壁画的构思复原 |
一、大云院弥陀殿扇面墙背面与北壁壁画的题材内容的再认识 |
二、与东壁维摩诘经变相对置——西壁壁画的复原重构 |
第三章 山西北宋高平开化寺佛寺壁画 |
第一节 山西北宋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北宋高平开化寺大殿东扆壁壁画图像——弥勒上生经变 |
一、晋东南地区发现的关于弥勒上生信仰的新史料 |
二、北宋高平开化寺壁画弥勒上生经变图像分析 |
第三节 开化寺大殿西扆壁、东壁壁画图像的相关探讨 |
一、与弥勒上生经变相对置的——西扆壁图像内容的再商榷 |
二、东壁华严经变中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的图像来源及意涵 |
第四章 山西辽代灵丘觉山寺舍利塔佛寺壁画 |
第一节 山西辽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灵丘觉山寺辽代佛塔壁画的图像内容 |
一、觉山寺舍利塔的整体布局 |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图像内容释读 |
第三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中的白衣观音像 |
一、觉山寺舍利塔白衣观音像的特征 |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白衣观音图像的来源及传播路线 |
第四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中的地藏菩萨像 |
一、地藏菩萨图像的演变 |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地藏菩萨图像的分析 |
三、觉山寺舍利塔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图像组合形式 |
第五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艺术风格 |
一、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风格特点 |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风格溯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论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客体 |
2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主体 |
3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方式 |
3.1 弘阐文殊思想 |
3.2 尊崇文殊神灵 |
3.3 朝礼文殊圣迹 |
3.4 修持文殊法门 |
3.5 供养文殊佛像 |
(5)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
1.3.2. 寺庙园林 |
1.4. 研究现状 |
1.4.1. 概念解析 |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跨学科研究法 |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
2.1.1. 地质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环境 |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
2.2.1. 经典论证 |
2.2.2. 皇家扶持 |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
2.4.1. 文殊菩萨信仰 |
2.4.2. 汉藏佛教并存 |
2.4.3. 大乘八宗并行 |
2.4.4. 十方子孙并重 |
2.5. 小结 |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
3.4. 小结 |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
4.1.4. 五台龙脉 |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
4.2.2. 朝山路线分类 |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
4.4. 小结 |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
5.1. 寺院选址特点 |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
5.2. 村落分布特点 |
5.2.1. 依谷而建 |
5.2.2. 村寺相依 |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
5.5. 小结 |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
6.1. 寺院空间布局 |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
6.2.1. 引导空间类型 |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
6.4. 结论 |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
7.3.1. 文学 |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
7.3.3. 清代皇家园林 |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
7.5.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
8.2. 讨论 |
8.2.1. 创新点 |
8.2.2. 局限性 |
8.2.3. 余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清凉圣境:五台山信仰在东亚 |
第一节 五台山信仰的建构与传播语境 |
第二节 学术史上的五台山 |
第三节 五台山研究的视觉命题 |
第一章 示现与感通:圣地信仰的建构缘起 |
第一节 示现的佛教史源 |
第二节 文殊示现与五台圣迹 |
第三节 行化东瀛为行基 |
第四节 秘传新罗:慈藏入唐及五台想象 |
第二章 巡礼与见证:五台山信仰的流动 |
第一节 西域梵僧:佛陀波利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的流行 |
第二节 求法巡礼:圆仁眼中的五台胜景 |
第三节 法难遗珠:正统法脉的“刻意转移” |
第四节 皇权与佛法:五台山的政治互动 |
第三章 五台灵石:日本延历寺文殊楼的营造 |
第一节 弘法与营造:日本延历寺文殊楼的缘起 |
第二节 求法巡礼所见的唐代佛寺建筑 |
第三节 圆仁遗戒:文殊楼的兴建 |
第四节 圆仁对不空三藏的“效仿” |
第五节 圆仁与日本的文殊造像传统 |
第六节 大圣五智:土石为基的宗教意义 |
第四章 释迦瑞像的摹刻与渡海:奝然与日本清凉寺的建构 |
第一节 海上闻梵声:奝然的渡海巡礼之行 |
第二节 释迦瑞像的摹刻 |
第三节 造像的圣化术 |
第四节 圣像与宗派竞争 |
第五节 “清凉寺式”与摹刻系统 |
第六节 像教思维 |
第五章 视觉朝圣与神圣导引:敦煌五台山图的时空逻辑 |
第一节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 |
第二节 文本和图像的想象空间 |
第三节 视觉朝圣与修行实践 |
第四节 神圣舆图 |
结语 像教精严:五台山与东亚佛教的跨语境传播 |
附录一 敦煌石窟《五台山图》一览表 |
附录二 圆仁入唐所见建筑样式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8)五台山文殊信仰与华严初祖崇拜(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关杜顺传说的解析 |
二、五台圣山与文殊菩萨道场 |
三、文殊的地位与三圣圆融 |
四、五台山与《华严经》的关系 |
五、华严宗人将五台山奉为华严圣山的努力 |
六、小结 |
(10)镇国与消灾: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的五台山文殊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的文献与图像资料 |
(一) 文殊类经典。 |
(二) 中土撰述。 |
(三) 文殊变及相关的图像资料。 |
二、曹氏归义军时期五台山文殊信仰在敦煌地区流行的原因 |
三、曹氏归义军时期五台山文殊信仰的特点 |
四、不空与五台山文殊信仰(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新样文殊造像的特征、内涵及渊源[J]. 许栋. 中原文物, 2020(03)
- [2]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D]. 李雅君.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中古时期丝路高僧的文殊信仰[J]. 景天星. 世界宗教文化, 2017(06)
- [4]论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内涵[J]. 赵改萍.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5]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D]. 张书彬.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5)
- [7]文殊信仰的中国化表达(下)——以山西五台山为例[J]. 释学诚. 法音, 2017(02)
- [8]五台山文殊信仰与华严初祖崇拜[J]. 王颂. 世界宗教研究, 2017(01)
- [9]中国中古文殊信仰研究综述[J]. 许栋. 中国佛学, 2017(01)
- [10]镇国与消灾: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的五台山文殊信仰研究[J]. 赵慧,许栋. 五台山研究,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