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与写作》伴随我成长(论文文献综述)
马赫[1](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白素英[2](2020)在《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及使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满足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工匠”型人才的要求。中职语文课程,作为文化基础课,首当其冲地承担起这个重任。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中职语文教材使用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以及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第一章,通过对教材使用的对象、中职语文课程的地位、教材使用中的问题的分析,论述了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使用的现状。第三部分是第二章,从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两册教材的研究入手,首先对教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阐述的基础上,对教材的选文进行了梳理,并对选文特点与编写体例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现行教材的选文及编写体例的优缺点。通过用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与普通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2进行对比,确定了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在中职语文课程中的定位,进一步阐述了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功能的特点。第四部分是第三章在分析教材优缺点以及确定了教材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教材使用的策略及建议。
宁宇[3](2020)在《新媒体时代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研究》文中认为本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展现出爆发式的生命力,新兴媒介平台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而蓬勃发展,极大程度地改变了当下的信息传播格局,新旧媒体不断碰撞融合,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理念、效果发生了深刻变革。当前的中国,社会转型速度和经济发展速度均驶入快车道,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经历大变动、大调整,利益格局重新划分,思想观念也面临颠覆性的巨变。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行业,遭受的冲击尤为巨大。近年来,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有所增加,传统的舆论引导方式已经不适应于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要求。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新媒体环境带来的信息传播方面的一系列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都考验着政府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开展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水平,并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深远影响。针对新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开展积极有效的引导,将会极大促进突发事件的妥善解决,并推动政府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重塑政府公信力和正面形象。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成熟的传播学理论,探究梳理新媒体时代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及发展规律,提出当下交通运输政府部门开展合理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的新思路,为交通运输政府部门应对当下瞬息万变的舆论走向、转危为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出构想和建议。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就该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阐述,对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节对新媒体时代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研究开展划定空间范围,为论文写作打下理论基础。第三章节对新媒体时代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基本情况和举措作以客观阐述,剖析当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政府对自媒体的运用不足、针对网络舆论的实时监管不足、政府新闻工作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政府部门对意见领袖的规范不足等问题,并从主客观多个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章节对国内外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列举国外政府部门应对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以及国内其他行业政府部门应对本行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事实案例,分析探讨可被借鉴的成熟经验和可被规避的失误判断。第五章节提出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强调树立科学思想观念,补齐机制建设短板,强化能力建设,从而引导公众共同努力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方西河[4](2017)在《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在写作中成长的故事》文中研究表明20多年的笔墨生涯,伴随自身成长的是数不尽的艰辛,好在反思这些成长中的阵痛,我找到了写作这一门径。我的成长得益于写作,它让我补齐了读书时代的短板,找到语文教学的门径,从而有了自己较为鲜明的教学风格。
杨倩[5](2017)在《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典型文本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符号学、新闻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框架,结合具有典型性的体育新闻报道,对体育新闻的伴随文本、符号修辞、双轨运作机制等进行分析,旨在梳理体育新闻报道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体育新闻文本的伴随文本共有六种类型,分别是副文本、型文本、前文本、评论文本、链文本和先后文本。伴随文本对于体育新闻文本的内在意义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新闻文本的符号修辞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明喻、暗喻、转喻、象征等也决定着文本符号的意义;体育新闻报道的双轴运转机制表现在组合轴与聚合轴双效运作中。体育新闻文本中新闻要素、词汇、句法、叙述视角、叙述声音等都遵循双轴运作规律。将新闻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落实到体育新闻中,在经过对体育新闻文本的伴随文本、符号修辞和双轴运转机制、叙述性等进行分析后,能够清晰的剖析体育新闻文本的一些规律和属性。伴随文本对体育新闻文本意义重大,符号修辞将语言修辞坐实在文本中,符号学中的双轴运转机制同样适用于体育新闻文本。这对于研究体育新闻生产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杜茂林[6](2017)在《“和战之间”中共的政治传播框架与机制研究 ——以《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为例》文中指出1945年8月15日,为期十四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渴望和平建国的呼声响彻神州大地。然而,在如何建国以及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等问题上,国共两党存在着根本上的冲突。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在“七大”上明确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与国民党在政治军事上展开了全方面的较量。这其中就包括在新闻传播事业上的博弈。本研究试图回顾1945年8月15日到1946年6月26日这段时期的新闻报道,借机观察中共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开展政治传播活动,建构政治认同,进而使得形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笔者特意选取了分别代表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去解析中共的政治传播活动。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主要剖析了政治传播的概念,指出了有关这一时期研究中的不足,介绍了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以及笔者在本论文中试图回答的问题,即中共在这段时期的政治传播中“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如何说”。正文总体上分作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这一时期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从而为国共在新闻事业上的较量提供必要的背景舞台。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本论文的第二章。第二部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的报道文本,论述两份党报的政治传播主体、政治传播内容和政治传播的客体,回答它们“说了什么”和“如何说”这两个问题,并且从合法性的角度,分析了它们的传播战略和策略分别是什么。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本论文的第三、四章。第三部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结合第二部分的成果,着重探讨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两份党报政治传播的异同,回答“为什么说”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论文的第五章。第四部分,着重阐述本研究的结论,说明中共的政治传播给我们带来的经验与启示,以应对愈发复杂的国际国内的舆论形势。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论文的第六章。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在1945年8月15日——1946年6月26日这段时期,始终紧紧围绕“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开展党的新闻传播工作,并根据自己的所处环境和形势变化调整政治传播的策略,以获得国内民众的政治认同,争取政党领导权。总之,中共的政治传播通过文本符号、话语建构等方式,传播了中共所主张的政治文明、政治价值及其意识形态。由于《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存在的共同媒介体制模式,因此他们的传播战略和遵循的相关原则是一致的,只不过,两份党报身处社会政治环境的不同,又决定了在策略上和报道的文风上有所区别。本论文发现,尽管在革命时期,中共建立起来的类似“极化多元主义”的媒介体制模式,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在这一模式下,中共党报逐渐形成的“政治家办报”、“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富有战斗性精神”和“统一战线”等理念,仍然为我们当下党的政治传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周惠[7](2016)在《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语篇评价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绕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学界涌现出了诸多针对其语类特征、语篇结构、词汇语法偏误、培养模式与质量标准的研究。同时,由于国际上以英语作为媒介发表学术论文、开展学术交流的情况日益普遍,国外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英语作为二语/外语的学术写作中的困难及其影响因素。但是,这些研究中,对英语学位论文的词汇语法偏误等语言问题关注较多,却忽视了较深层次的学术语篇评价与立场表达问题。学术语篇评价与立场表达指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作者在学术语篇中表明自我立场的同时也在进行与读者的动态互动,既包括对于某个实体或命题的作者观点阐释和态度表达,又涉及就这个实体或命题的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因此,对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术语篇评价与立场表达进行研究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拓展语篇评价意义研究的理论探索,也可以深入了解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写作的现状,从而提出改进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建议,提高英语学位论文写作水平。有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语篇评价资源分布与使用差异,探究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使用二语/外语进行评价立场的建构、态度情感的表达和作者-读者关系的协商时,呈现出的语篇评价意义的规律性特征,揭示二语/外语学术作者在这一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与学方面的建议。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语篇评价意义生成的主要词汇手段具有哪些特征?(2)语篇评价意义生成的主要语法手段具有哪些特征?(3)词汇语法共同作用下的语篇评价资源具有哪些特征?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学术语篇评价研究的文献梳理与述评,本研究阐释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核心思想,进而提出了 "学术语篇评价意义实例化理论模型"以及"语篇发生层面的学位论文语篇评价意义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自建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语料库(CEMTC)和本族语者学位论文语料库(NSTC)。CEMTC语料源自中国知网硕博论文库中来自我国7个不同地区共计50篇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NSTC语料源自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PQDT)数据库中由北美地区英语本族语学生撰写的共计50篇语言学与TESOL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本研究语料库总容量为1,675,748形符。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本研究分别考察了学位论文语篇中典型的评价性词汇手段(包括标示名词、投射动词和评价性形容词)、语法手段(包括语气系统中的人称代词系统与情态附加语成分,以及情态系统中的情态动词)和词汇语法共同作用下的评价手段(包括学术立场语块和语法隐喻)。通过分析与讨论以上三个方面、多个范畴的语篇评价资源的使用差异,深入探讨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的语篇评价意义的规律性特点。通过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具体发现如下:(1)在使用频数上,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评价性词汇手段使用匮乏,尤其过少使用标示名词和投射动词;评价性形容词的结构模式也趋于简单化和单一化,体现出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储备的评价性词汇资源尚存在完备性与多样性上的不足。标示名词的过少使用表明,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浓缩命题信息、打造学术语篇抽象性上遇到困难,对于论辩型和语篇型标示名词的使用偏好和程序型、证据型以及观点型标示名词的使用匮乏也说明,我国英语学位论文语篇常常难以呈现清晰的研究立场,客观性较低、思辨性也有所欠缺。投射动词的具体使用差异表明,开启对话空间的投射动词没有得到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应有的重视,但是挤压对话空间的投射动词却被他们过度使用,只关注与持有相同意见的读者建立一致关系,却忽视与持不同立场的读者建立联盟关系,不利于与假定读者共同建构语篇的对话性和主体间性。评价性形容词使用的单一化表明,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二语学位论文语篇中的评价站位(positioning)过于偏向积极性、断言性、强加性,对于客观情态取向、试探性立场及研究者身份的建构明显不足,影响了立场鲜明度。(2)在使用频数上,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对评价性语法手段使用过度,过多使用语气系统中的人称代词系统和情态附加语成分,以及情态系统中的情态助动词。从人称代词系统使用来看,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自我指称时较多使用we,但过少使用人称代词I,从而减损了作者的主体凸显度。在身份建构上,他们倾向回避人际风险较大的思想者及知者身份,而青睐人际风险较低的学生身份。就语篇互动性来看,我国英语学位论文语篇中的作者-读者人际距离较远,主体间性较低。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过多使用确定性情态附加语,闭合了语篇对话空间,而过少使用表达语篇协商性的情态附加语,如可能性情态附加语,难以介入读者共同建构语篇的对话性。核心情态动词及半情态动词的使用差异也表明,我国英语学位论文语篇不及本族语者学位论文语篇的对话性及主体间性强,立场的表达缺乏试探性与礼貌性,观点表述不够谨慎,也欠缺说服力。(3)我国英语学位论文中词汇语法共同作用下的评价手段使用趋势呈现波动性。就立场语块来说,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总体上显着过多使用立场语块,尤其是认知立场语块与评判语块,但少用模糊语语块,致使学术立场表达过于确凿,评价立场倾向于积极性,缺乏必要的协商性立场。同时,语块的共选机制也非常有限,类联接与搭配缺乏多样性,难以体现形式、意义与功能三者之间的优选。就语法隐喻来看,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对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严重不足,导致语篇的信息结构建构低效,缺乏读者友好度,从而降低了论证说服力。综上所述,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语篇存在客观性、专业性、权威性、互动性与介入性建构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语篇主观性失衡,研究惯例生疏,身份意识模糊,表述直白武断,对话空间闭合。具体来说,本应该凸显自己的评价站位,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却偏好主观性的客观化,弱化主体凸显度;当需要谨慎地表达观点和降低人际风险的时候,他们却强化确定程度,体现高值的人际投入;协商的、开放的对话空间在本族语者学位论文语篇中俯拾皆是,但在我国英语学位论文语篇中却很少见。根据以上主要发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与本族语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对评价性资源的使用存在显着差异,体现出二语/外语学术语篇评价意义的规律性特点。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二语/外语学术写作中评价意义的协商与表达,在学术写作教学中提升语篇评价意识,并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指导。首先要强化学术写作的规范意识并加强读者意识,其次要树立学生作者的研究信心,再次要融入国际学术惯例,并采取加大目标语篇阅读量、避免强加性与确定性词汇语法资源的过度使用、排除母语负迁移影响等方法,促进我国较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外语学术英语写作实践。此外,本研究对我国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大纲内容修订与学位论文修改这两方面也提出了建议。总而言之,本研究课题在理论上深化了评价机制与评价意义发生的理论考察,拓宽了评价研究的范畴,在研究方法上丰富了基于使用的研究范式下的二语修/外语学术语篇对比研究,在实践上为增进我国较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二语/外语写作现状的认识和推进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尤其是学位论文写作教学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赵阳[8](2016)在《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文中指出于我国而言,奥林匹克运动是典型的外生性文化,它从“舶来品”成长为中国当今主流的文化是多元的社会主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中互动协商和社会建构的结果,是社会结构中权力与意识形态相互博弈的产物。本学位论文汲取了“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分层理论”、“场域”和“文化表征”等社会文化理论以及奥运文化及中国奥运史的相关文献资料要点,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以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系统全面地探究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研究结果表明:1.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经历了 1900年至1949年的“萌芽期”、1949年至1979年的“蛰伏期”、1979年至2008年的“多元成长期”和2008年至今的“人本回归期”四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行动者主要涵盖了多元场域下的政治机构、教育机构、大众传媒机构、商业机构和体育类社会组织和团体等。2.在不同历史阶段下奥运文化在我国社会建构的多元场域中,奥运文化社会建构的动机和原因由于社会建构行动者在国际和国内社会关系中特定的身份与地位不尽相同,但是社会建构的动因又遵循着利用奥运文化的价值与功能(体育的意识形态)在旧的“身份认同”的基础上改造和建构新的“身份认同”的基本逻辑。在本质上,“奥运文化”是国人改变与创造新的现实的“合理性”工具。3.奥运文化在我国社会建构的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建构主体依据其组织方式与机制进行着文化意义的生产和社会现实的建构。而对于任何场域的建构者而言,他们都遵循着文化表征模式,以社会化生产的方式将奥运文化的象征性符号输入到公共社会生活中,进而开启文化意义的客观化→主观化→客观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建构和再建构的进程。4.奥运文化在我国的社会建构产物不仅仅包涵了体育运动与身体文化和围绕“奥林匹克精神”为中心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同时鉴于社会建构场域中不同的主体及其动因,奥运文化在我国社会建构的产物还呈现出与场域和主体相匹配的文化意义和符号,涵盖了政治性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商业性的消费主义、媒介化的多元意义集合和“公民精神”等文化客体。
何燕[9](2016)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以富民县赤鹫中学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针对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存在的地域差异导致学生视野狭窄,生活单调使学生无作文素材来源,家长教育观念落后不重视孩子的教育等问题,致使农村初中学生对作文存在恐惧心理,作文模式化严重,作文内容缺乏童心等问题;农村教师作文教学存在“重读不重写”、“重文不重才”、“重流不重源”等问题。教学结合富民县的县情:历史悠久、汉纳益州、蜀属秦臧、唐得梨灢,宋归大理,元设富民,明清沿袭,既保留有深厚的古代历史文化沉淀,又有近代丰富的文史遗存。充分挖掘富民的历史文化、历史事件、名人事迹、民族风情、民族节日、山川风物、名胜古迹、民间传说故事、花灯小调、山歌对歌等地方乡土资源,渗透、运用于作文教学中。让赤鹫中学的作文教学在教育产业化、教育高度现代化、城市化的的夹缝中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作文教学途径:引导学生发掘乡土资源,并通过学生的语言将乡土资源与学生作品紧密联系。一方面,是对乡土资源的价值的一次开发与有效利用;一方面,用乡土资源本身的丰富多彩来使学生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是对农村作文教学创新的一次大胆探索。
李宣莹[10](2016)在《《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的编辑业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诞生于媒介融合时代的微信公众平台由于功能众多,信息的承载模式多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要,因而发展势头迅猛,信息的传播影响力极其强大。传统媒体为了摆脱现有困境,获得更好的发展,纷纷抢占先机,进驻微信公众平台,将其作为开拓市场和打造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自2012年11月开通至今,经过不断的实践、发展与探索,媒介影响力得到迅速提升,其内容的受关注度也在持续增高。在本篇论文写作的前期,笔者通过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在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这一个自然年中的91个有效样本日期。之后,在进行具体研究时,笔者将微信公众账号和网络新闻编辑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和定量分析三种研究方法,对抽样日期内《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的编辑业务进行了多方面的详细探究。首先,通过对《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推送信息的数量、推送信息的类型、信息的推送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推送的时间和频率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宏观层面编辑对信息发布的总体控制。其次,从中观层面,包括版面阅读的视觉流程、版面的构成元素以及信息推送界面版块的设置三方面探讨了编辑对《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版面空间的多角度设计。最后,在微观层面,笔者从编辑对具体信息内容进行修改、加工、整合的角度出发,对《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推送信息的标题、稿件文字内容、图片和语言表达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分析,笔者总结出《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在编辑业务方面所呈现出的特点,并指出编辑在信息发布、版面设计和具体内容的加工等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望编辑能够认清实际的工作状况,改进不足,从而不断提升《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的影响力。
二、《新闻与写作》伴随我成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与写作》伴随我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流行文化 |
1.4.2 明星偶像 |
1.4.3 偶像崇拜 |
1.4.4 青少年 |
1.4.5 失范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1.5.3 评述 |
1.6 研究理论依据 |
1.6.1 功能论 |
1.6.2 结构分析 |
1.6.3 亚文化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7.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
2.3 小结 |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
4.1.2 粉丝消费 |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
4.2 自我的丧失 |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
4.3 狭隘性 |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
4.4 非道德化 |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
4.5 娱乐极端化 |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
5.1.1 文化与认同 |
5.1.2 个体与组织 |
5.1.3 制度与科技 |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
6.1 政府层面 |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
6.2 多元社会层面 |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
6.3 个人层面 |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
6.3.2 偶像的角色 |
6.3.3 传媒者的角色 |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
第7章 结语 |
7.1 回视偶像崇拜 |
7.2 本研究的结论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2)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及使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材编写理念 |
(二)教材的选文研究 |
(三)教材的编写体系研究 |
(四)校本教材的开发 |
(五)对教学及教材使用策略研究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 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第一章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使用的现状 |
一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使用的对象 |
(一)学生语文知识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 |
(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学习目标也不同 |
(三)中职语文教师的边缘化处境 |
二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使用中的问题 |
(一)教材使用的概念 |
(二)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使用中常见的问题 |
第二章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分析 |
一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概述 |
(一)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介绍 |
(二)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
(三)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选文的特点与不足 |
(四)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编写体例特点 |
二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在中职语文课程中的定位 |
(一)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的过渡作用。 |
(二)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2)教材的对比 |
三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的基本功能 |
(一)立足于"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
(二)重视"人文素养",具有引导、陶冶、审美的情感功能 |
第三章 充分使用教材的策略与建议 |
一 基础知识教学的策略 |
(一)注重教科书的字词注释,以赛促学,改善教学困境。 |
(二)充分挖掘教材选文,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
(三)利用好教材的辅材,将基础知识与训练相结合 |
(四)运用教材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文学常识”部分,进行专题教学 |
二 基本能力培养的策略 |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
(二)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
(三)写作教学的策略 |
三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使用的建议 |
(一)灵活使用教材,进行单元再构 |
(二)充分发挥教材的社会功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
(三)教材使用凸显职教特色,服务于专业教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新媒体时代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新媒体时代 |
2.1.2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 |
2.1.3 网络舆论引导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守门人理论 |
2.2.2 沉默的螺旋理论 |
2.2.3 议程设置理论 |
2.2.4 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
2.2.5 4R危机管理理论 |
3 新媒体时代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现状分析 |
3.1 新媒体时代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相关举措及取得成效 |
3.1.1 树立舆论引导新思维 |
3.1.2 建立完善相关机制 |
3.1.3 培育锻造人才队伍 |
3.2 新媒体时代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
3.2.1 对自媒体平台的运用不足 |
3.2.2 针对网络舆论的实时监管不足 |
3.2.3 从业人员素养不高 |
3.2.4 对意见领袖的规范不足 |
3.3 新媒体时代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舆论主客体及载体发生显着变化 |
3.3.2 守门人作用弱化 |
3.3.3 政府议程设置滞后 |
3.3.4 法律法规不完善 |
4 国内外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
4.1 国外交通运输行业领域相关案例分析 |
4.1.1 “9·11”事件:融入行业自律和技术管制手段 |
4.1.2 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 搜救联合协调中心牵头统一发声 |
4.1.3 “岁月”号沉船事件: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造成舆论危机 |
4.2 国内其他行业领域相关案例分析 |
4.2.1 “5·12”汶川特大地震: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良性互动 |
4.2.2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 主流媒体介入扞卫公众知情权 |
4.2.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举旗定向引导舆论走向 |
4.3 经验借鉴与启示 |
4.3.1 引导激发网民自主自发意识 |
4.3.2 强化与主流媒体的合作 |
4.3.3 尊重民意顺应民情 |
5 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 |
5.1 树立科学理念 |
5.1.1 明确角色定位 |
5.1.2 正确设置议题 |
5.1.3 加大新媒体平台运用力度 |
5.2 补齐机制建设短板 |
5.2.1 健全舆情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建设 |
5.2.2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
5.3 强化能力建设 |
5.3.1 加强对意见领袖的引导管理 |
5.3.2 提升队伍整体新闻素养 |
5.3.3 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 |
5.3.4 完善舆论引导法制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在写作中成长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遥想当年真困惑 |
二、写作敲开一扇门 |
三、只在文中自在行 |
(5)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典型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选题依据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新闻报道领域 |
2.2 符号学/体育新闻符号学领域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内容分析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体育新闻报道的伴随文本研究 |
4.1.1 副文本 |
4.1.2 型文本 |
4.1.3 前文本 |
4.1.4 评论文本 |
4.1.5 链文本 |
4.1.6 先/后文本 |
4.1.7 体育新闻报道普遍伴随文本的意义 |
4.2 体育新闻报道的符号修辞分析 |
4.2.1 符号修辞的形象化 |
4.2.2 概念比喻的超语言跨文化性 |
4.2.3 符号明喻的强制性关联 |
4.2.4 符号隐喻解读的开放性 |
4.2.5 符号转喻的代替性 |
4.2.6 象征符号的精神境界 |
4.3 体育新闻报道的双轴运转机制 |
4.3.1 组合轴、聚合轴和双轴运转机制 |
4.3.2 体育新闻文本中新闻要素的双轴运作 |
4.3.3 体育新闻文本中词汇的双轴运作 |
4.3.4 体育新闻文本中句法的双轴运作 |
4.3.5 体育新闻文本中叙述视角的双轴运作 |
4.3.6 体育新闻文本中叙述声音的双轴运作 |
5 结论与思考 |
5.1 伴随文本对体育新闻文本意义重大 |
5.2 符号修辞将语言修辞坐实在文本中 |
5.3 符号学中的双轴运转机制同样适用于体育新闻文本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和战之间”中共的政治传播框架与机制研究 ——以《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政治传播的研究综述 |
1.3.2 政党政治传播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样本选择及其范围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1.5.4 信度检测 |
第2章 “和战之间”中共政治传播环境的基本概述 |
2.1 抗战结束后的中国命运 |
2.2 抗战结束后的各方势力 |
2.2.1 国共两党对峙 |
2.2.2 第三条道路的活跃 |
2.2.3 美苏在远东的博弈 |
2.3 “和战之间”的阶段划分 |
2.3.1 抗战胜利初期 |
2.3.2 重庆谈判时期 |
2.3.3 国共双方停战时期 |
2.4 各方政治势力的主要传播载体 |
第3章 《新华日报》——中共国统区的政治传播研究 |
3.1 政治传播的主体的特征 |
3.1.1 多渠道构建 |
3.1.2 重要的权威人士 |
3.2 政治传播内容的媒介呈现 |
3.2.1 报道主题的分布与选取: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
3.2.1.1 抗战胜利初期的主题选择:受降、外交与和平谈判 |
3.2.1.1.1 努力争取受降权 |
3.2.1.1.2 积极塑造外交角色 |
3.2.1.1.3 应对蒋介石电邀毛泽东的舆论战 |
3.2.1.2 重庆谈判时期的主题选择:政治为主,军事更具特色 |
3.2.1.3 国共双方停战时期的主题选择:内战之责在于国民党 |
3.2.2 报道类别:人物/事件报道的分布与选取 |
3.2.2.1 事件:无处不在的国共军事冲突 |
3.2.2.2 人物:对蒋介石的态度 |
3.2.3 报道体裁的分析:新闻与评论的紧密配合 |
3.2.3.1 政治新闻的要素分析 |
3.2.3.1.1 时效性:迅速及时 |
3.2.3.1.2 接近性:贴近国统区 |
3.2.3.1.3 典型性:反复集中报道 |
3.2.3.1.4 真实性:“较场口事件”:国共党报的直接较量 |
3.2.3.2 政治评论的文风分析:情感共鸣式的政治沟通 |
3.2.3.3 少量的政治广告 |
3.2.4 报道类型的考察 |
3.2.4.1 占主流的解读式报道 |
3.2.4.1.1 个案解读:政治协商会议的解读式报道 |
3.2.4.2 控诉式报道的阶段变化 |
3.3 政治传播中报道对象的媒介建构 |
3.3.1 人物政治归属和报道倾向型的交互分析:被负面报导包围的国民党 |
3.3.2 人物社会关系归属和报道倾向型的交互分析:二元对立的两个阶级 |
3.3.3 人物形象的框架分析 |
3.3.3.1 毛泽东的形象 |
3.3.3.2 美苏的形象 |
3.3.4 事件地域归属和报道倾向型的交互分析:国统区的多角度呈现 |
3.4 政治传播效应:政治合法性的建构策略和效果 |
3.4.1 建构策略 |
3.4.1.1 人民与民主的共建 |
3.4.1.2 苦难的控诉和成就的赞美 |
3.4.1.3 统一战线中的团结与斗争 |
3.4.1.3.1 团结:与团结对象的政治沟通 |
3.4.1.3.2 斗争:《新华日报》与《大公报》舆论场上的剑拔弩张. |
3.4.2 建构效果 |
3.5 小结——议题建构的战略和策略 |
第4章 《解放日报》——中共解放区的政治传播研究 |
4.1 政治传播主体的特征 |
4.1.1 无处不在的新华社 |
4.1.2 政治家的作用 |
4.2 政治传播内容的媒介呈现 |
4.2.1 报道主题的分布与选取 |
4.2.1.1 抗战胜利初期的主题选择:控诉“蒋伪”合流 |
4.2.1.2 重庆谈判时期的主题选择:重点报道“重庆谈判事件” |
4.2.1.3 国共停战时期的主题选择:残忍的国民党军 |
4.2.2 报道类别:人物/事件的分布与选取 |
4.2.2.1 事件:政治教育模式下的“一二·九”运动的报道 |
4.2.2.2 人物:报道对象众多 |
4.2.3 报道体裁的分析:73.4%的政治新闻 |
4.2.3.1 政治新闻的要素分析 |
4.2.3.1.1 时效性:迅速及时 |
4.2.3.1.2 接近性:文风上的直白通俗 |
4.2.3.1.3 典型性:指导工作的需要 |
4.2.3.1.4 真实性:据理力争 |
4.2.3.2 少而精的社论 |
4.2.3.3 政治广告:犀利的政治漫画 |
4.2.4 报道类型的考察 |
4.3 政治传播中报道对象的媒介建构 |
4.3.1 人物的政治归属和报道倾向型交互分析:多元化策略下的共产党 |
4.3.2 人物的社会关系归属和报道倾向型交互分析:二元对立的两个阶级 |
4.3.3 人物形象的框架分析 |
4.3.3.1 蒋介石的标签化报道 |
4.3.3.2 孙中山的特殊意义 |
4.3.4 事件的地域归属和报道倾向型交互分析:国统区与解放区统筹兼顾 |
4.4 政治传播效应:政治合法性的建构策略和效果 |
4.4.1 建构策略 |
4.4.1.1 打造民主生活的样板 |
4.4.1.2 报刊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
4.4.1.3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4.4.1.4 个案解读:收复东北地区过程中中共的合法性建构策略 |
4.4.2 建构效果 |
4.5 小结——政治传播的战略和策略 |
第5章 两份党报政治传播异同的比较及其形成原因 |
5.1 《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政治传播异同的比较 |
5.2 《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政治传播异同的形成原因 |
5.2.1 媒介体制模式 |
5.2.2 政治社会环境 |
第6章 “和战之间”中共党报政治传播的经验启示 |
6.1 坚持“政治家办报”理念 |
6.2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6.3 坚持党报的战斗性作风 |
6.4 建立新闻界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语篇评价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目标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学术英语写作语类 |
第二节 二语学术语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学术语篇的语篇评价意义 |
1. 语篇评价的定义 |
2. 语篇评价研究的理论视角 |
3. 语篇评价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
4. 学术英语语篇评价研究的主要体裁 |
第四节 研究空间 |
第三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语篇评价意义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意义研究的核心思想 |
1. 意义发生与进化的思想 |
2. 语言的系统、层次与语境的思想 |
第二节 学术语篇评价意义实例化理论模型 |
第三节 语言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分析框架 |
1. 评价系统研究范畴概述 |
2. 语篇发生层面的学位论文语篇评价意义分析框架 |
3. 语篇评价意义生成的词汇手段 |
4. 语篇评价意义生成的语法手段 |
5. 词汇语法共同作用下的语篇评价手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语料库研究方法概述 |
第二节 语料库研究方法在二语学术英语研究中的运用 |
1. 语料库方法在我国学习者二语研究中的运用 |
2. 语料库方法在学术英语研究中的运用 |
第三节 本研究的语料库研究方法 |
1. 语料库建库与文本信息标记 |
2. 语料库标注工具与方法 |
3. 语料库检索工具与方法 |
4. 数据统计方法 |
5. 具体研究步骤 |
6. 语料库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五章 词汇手段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第一节 标示名词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1. 标示名词的总体分布异同 |
2. 各范畴标示名词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3. 小结 |
第二节 投射动词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1. 投射动词的总体分布异同 |
2. 各范畴投射动词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3. 小结 |
第三节 评价性形容词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1. 评价性形容词的总体分布异同 |
2. 不同语义模式下评价性形容词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3. 各范畴评价性形容词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4. 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语法手段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第一节 语气系统与语篇评价意义 |
1. 人称代词系统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2. 情态附加语成分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第二节 情态系统与语篇评价意义 |
1. 情态动词的总体分布异同 |
2. 情态动词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3.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词汇语法共同作用下的语篇评价意义 |
第一节 词汇语法的共选机制——立场语块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1. 学术立场语块的总体分布异同 |
2. 共用高频立场语块的语义韵与语篇评价意义 |
3. 小结 |
第二节 词汇语法的隐喻方式——语法隐喻的使用与语篇评价意义 |
1. 学位论文摘要中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 |
2. 学位论文摘要中人际语法隐喻的使用 |
3. 学位论文摘要语类结构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评价意义 |
4.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研究启示 |
1. 理论贡献 |
2. 应用价值 |
3. 对教学与课程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8)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文化与文化社会学 |
2.1.1 关于文化的概念、特征、分类和结构 |
2.1.2 关于文化社会学 |
2.2 关于奥运文化 |
2.3 关于中国奥运史 |
2.4 社会建构主义及其应用 |
2.4.1 关于社会建构主义的概念和特征 |
2.4.2 关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应用 |
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个案研究法 |
3.2.4 文本分析法 |
3.3 研究思路 |
3.4 研究创新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4.1.1 奥运文化概念的界定和内涵 |
4.1.2 社会建构的概念界定 |
4.2 奥运文化在中国社会建构的环境、参照系与要素分析 |
4.2.1 奥运文化在中国社会建构的环境——国际国内社会背景 |
4.2.2 奥运文化在中国社会建构的参照系——演进的奥运文化 |
4.2.3 奥运文化在中国社会建构的要素 |
4.2.4 小结 |
4.3 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之萌芽期(190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
4.3.1 社会背景 |
4.3.2 演进的奥运文化 |
4.3.3 政治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
4.3.4 社会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
4.3.5 大众媒介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
4.3.6 小结 |
4.4 奥运文化在中国社会建构之蛰伏期(1949年——1979年) |
4.4.1 社会背景 |
4.4.2 演进的奥运文化 |
4.4.3 政治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
4.4.4 小结 |
4.5 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之多元成长期(1979年——2008年) |
4.5.1 社会背景 |
4.5.2 演进的奥运文化 |
4.5.3 政治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
4.5.4 教育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
4.5.5 经济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
4.5.6 大众媒介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
4.5.7 小结 |
4.6 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之人本回归期(2008年——至今) |
4.6.1 社会背景 |
4.6.2 演进的奥运文化 |
4.6.3 政治经济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
4.6.4 社会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
4.6.5 小结 |
4.7 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的规律性 |
4.7.1 社会建构行动者的规律性 |
4.7.2 社会建构过程的规律性 |
4.7.3 社会建构产物的规律性 |
5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
5.1 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以富民县赤鹫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选题背景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方法 |
六、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
一、恐惧心理 |
二、模仿化严重 |
三、缺乏童心的书写 |
第二节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
一、重读不重写 |
二、重文不重才 |
三、重流不重源 |
第二章 充分开发和运用富民特有的乡土资源 |
第一节 亲近富民热爱家乡——积累乡土素材排拒作文恐惧心理 |
一、亲近自然放眼家乡美丽山川 |
二、学习富民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情 |
三、了解富民名人事迹增强民族自豪感 |
四、了解地理风物树立建设家乡理想 |
第二节 融入富民书写家乡——书写乡村生活去除模式化 |
一、关注学生内心告白真情 |
二、体验乡村生活书写乡村世界 |
三、走进乡村感受泥土芬芳 |
第三节 乡土乡风传承文化——语言生活化回归童心童趣 |
一、整理民间文学丰富语言 |
二、阅读民俗文化积累语言 |
三、巧记俗语方言锤炼语言 |
第三章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 |
第一节 多渠道激发农村初中生的作文兴趣 |
一、教师写下水作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
二、多渠道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第二节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
一、语文教师必须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理念 |
二、语文教师要多渠道提高自身的素质 |
三、语文教师要多方位提高语文专业素养 |
第三节 课外写作活动指导 |
一、第二课堂——写作训练的广阔天地 |
二、写作日记指导 |
三、文学社团的指导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三、对研究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10)《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的编辑业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抽样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抽样方法 |
第2章 《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的编辑业务分析 |
2.1 《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的发展现状 |
2.2 宏观层面——对信息发布的总体控制 |
2.2.1 推送信息的数量分析 |
2.2.2 推送信息的类型分析 |
2.2.3 推送信息的来源分析 |
2.2.4 信息的推送方式分析 |
2.2.5 信息推送时间和推送频率分析 |
2.3 中观层面——对版面空间的多角度设计 |
2.3.1 版面阅读的视觉流程设计 |
2.3.2 版面空间的构成元素 |
2.3.3 版块架构 |
2.4 微观层面——对具体内容的细节考量 |
2.4.1 标题分析 |
2.4.2 稿件文字内容分析 |
2.4.3 图片分析 |
2.4.4 语言表达分析 |
第3章 《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编辑业务存在的问题 |
3.1 从信息发布看编辑业务存在的问题 |
3.1.1 本地新闻内容所占比重较小 |
3.1.2 缺乏原创,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
3.1.3 推送界面信息的编排顺序有时混乱 |
3.2 从版面设计看编辑业务存在的问题 |
3.2.1 版块设计没有特色,许久不更新 |
3.2.2 色彩搭配混乱繁杂,造成阅读障碍 |
3.3 从具体内容看编辑业务存在的问题 |
3.3.1 黄色新闻的趋势 |
3.3.2 推送内容深度不足,精品内容较少 |
3.3.3 信息的组合程度不高 |
第4章 《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编辑业务的改进建议 |
4.1 加大本地新闻在微信公众账号中的比重 |
4.2 注重原创内容的推送 |
4.3 结合本地特色与受众需要,优化版块设置 |
4.4 减少浮夸、繁杂的色彩搭配,聚焦核心内容 |
4.5 挖掘新闻深度,让碎片化信息体现出“意义”感 |
4.6 编辑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加强社会责任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闻与写作》伴随我成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2]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及使用策略研究[D]. 白素英.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新媒体时代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 宁宇.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4]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在写作中成长的故事[J]. 方西河. 教育视界, 2017(Z1)
- [5]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典型文本研究[D]. 杨倩.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2)
- [6]“和战之间”中共的政治传播框架与机制研究 ——以《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为例[D]. 杜茂林.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7]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语篇评价意义研究[D]. 周惠.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8]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D]. 赵阳.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9]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以富民县赤鹫中学为例[D]. 何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10]《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的编辑业务分析[D]. 李宣莹.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