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ffect of Cobalt on HDDR Anisotropic NdFeB(论文文献综述)
马斌[1](2021)在《HDDR-G技术制备烧结Nd-Fe-B磁粉研究》文中认为烧结Nd-Fe-B磁体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消费电子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对磁体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普遍采用速凝铸片(SC)+氢破(HD)+气流磨(JM)的方法制备烧结Nd-Fe-B用磁粉,但该法制备的磁粉存在表面富Nd相包覆不均匀、尺寸较大且分布不均匀、颗粒形状不规则等缺陷,制约了烧结后磁体的细晶化及富Nd相的均匀分布,从而限制了磁体性能特别是矫顽力的提升。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设计了一种HDDR-G(HDDR+晶体生长)制备Nd-Fe-B磁粉的技术,期望获得平均尺寸2.0-3.0 μm且粒度分布窄、颗粒形状规则、颗粒表面富Nd相包覆好的Nd-Fe-B磁粉,为制备高性能烧结Nd-Fe-B磁体奠定基础。研究了三元 Nd-Fe-B 和多元 Nd-Fe-B-M(M=Cu、Al、Ga、Co、Zr)速凝铸片的HDDR反应及反应过程的组织演变。研究表明,吸氢过程中氢气首先与晶间富Nd相发生氢化反应,并沿着富Nd相通道进入速凝铸片内部,歧化反应从速凝铸片表面和内部富Nd相通道同时开始,并扩展到整个速凝铸片。HDDR过程中,速凝铸片柱状晶被细化成Nd2Fe14B等轴晶,富Nd相经过扩散和迁移,重新分布在Nd2Fe14B等轴晶的角隅处和晶界处。研究了 HDDR处理后Nd2Fe14B晶粒的生长行为及影响晶粒长大的因素。复合形核后,Nd2Fe14B晶粒先是均匀长大,然后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现象。Nd-Fe-B合金中Nd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富Nd润湿晶界的形成,使晶界迁移由固态原子跃迁逐渐向液态原子扩散转变,提高晶界迁移率,促进晶粒均匀长大;温度升高一方面能大大提高晶粒生长速率,促进晶粒均匀长大,另一方面也会缩短晶粒异常长大孕育期,使异常晶粒提早出现。通过延长晶粒异常长大孕育期(高温短时+低温长时热处理技术)和提高晶粒生长速率获得了平均尺寸2.0-3.0μm且粒度分布窄、形状规则、表面富Nd相包覆均匀的Nd2Fe14B等轴晶组织。揭示了 HDDR Nd2Fe14B晶粒生长机制,阐明了抑制晶粒异常长大的机理。HDDR Nd-Fe-B合金中与大体积角隅富Nd相接触的Nd2Fe14B晶粒会形成facet光滑界面,并发展成异常晶粒。Faceted Nd2Fe14B晶粒具有最大晶粒生长驱动力Δgmax,当△gmax小于晶粒异常长大临界驱动力△gc时,不会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现象,当Δgmax大于Δgc时,faceted Nd2Fe14B晶粒会快速长大成异常晶粒。抑制Nd2Fe14B晶粒异常长大的方法是调控Δgmax和Δgc的值,使Δgmax低于Δgc。温度升高会降低Δgc,高温热处理Δgc值较低,晶粒异常长大孕育期较短,在△gmax即将增至Δgc时进行降温处理使△gmax重新低于Δgc,从而延长了 Nd2Fe14B晶粒异常长大的孕育期,抑制了晶粒的异常长大。采用氢破、球磨的方法制备了 HDDR-GNd-Fe-B磁粉,磁粉具有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分布窄、表面富Nd相包覆良好的优点。三元Nd-Fe-B磁粉d50、粒度分布d90/d10值分别为2.26 μm、4.07,多元Nd-Fe-B-M磁粉的d50、粒度分布 d90/d10值分别为 1.66 μm、3.52。
曾基灵[2](2020)在《HDDR技术应用于烧结钕铁硼晶界调控与表面处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个人消费类产品以及智能制造领域对高性能永磁体需求的增加,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受到更多的关注。经过三十多年的技术发展,烧结钕铁硼的最高的磁能积已经逼近其理论极限,近乎完美。材料目前所面对的挑战主要在于满足一些更为严苛的使役环境。一方面,如永磁电机等设备要求磁体具有更高的室温矫顽力以抵抗高温下的退磁效应。目前增强矫顽力最高效的手段是晶界扩散,通过该过程,重稀土元素进入晶粒表层形成具有高磁晶各向异性场薄层,从而实现高效利用重稀土元素的效果,但作用深度受限。另一方面,受制于本身微观结构与化学性质,材料在高温湿热环境中极易发生严重的晶间腐蚀而失效。提高磁体耐蚀性,目前主要是利用金属镀层,然而成本较高,且污染较重。HDDR能够通过高温下可逆的氢反应促使一些稀土-铁/钴合金生成较为均匀的纳米晶,本论文工作通过利用HDDR的反应特性实现高效提高矫顽力与改善磁体耐蚀性能。一方面,通过HDDR反应细化稀土-铁/钴化合物辅相晶粒尺寸,实现对钕铁硼晶界环境的精确调控以提升磁体综合磁性能。研究了辅相在烧结过程中与主相合金共同作用下微观结构演变过程及元素迁移行为,不同晶界相以及元素迁移对磁体最终磁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设计HDDR反应,在烧结磁体表层制备了50μm纳米晶层。研究了HDDR表面纳米化所带的耐蚀性以及表层力学强度提升的主要机理,阐释该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过程以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纳米晶辅相添加磁体在烧结过程过程中液相对重稀土向主相晶粒扩散的行为影响巨大。液相较少的区域,重稀土元素扩散停留在晶粒的浅表区域,晶粒内外层重稀土元素含量差异较大;液相较多的区域,晶粒内外层元素含量差异小。其中通过向稀土含量29wt.%的主相添加Dy Fe2,矫顽力提升效率达到了4.17 k Oe/1wt.%Dy。对Dy-Fe及Nd-Co辅相添加磁体的研究发现,Nd6Fe13Ga及Ia-3结构Nd2O3在晶界的良好分布是其最终磁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通过设计合理的HDDR反应方案,在普通烧结磁体表面形成了50μm左右的纳米晶层。表层耐蚀性提升的机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表层纳米晶区域的三角晶界富钕相分散,晶界连续性差,阻止了沿晶界发生的腐蚀;二、纳米化表面在腐蚀环境中形成了成分均匀、总体化学势较低的纳米结构导致腐蚀难以发生,抑制了腐蚀原电池的形成;三、细化的晶粒致使表层的晶界密度增加,减小了表面电导,从而减小了腐蚀电流密度。对表面HDDR反应过程的研究发现,在歧化过程中,棒状组织首先在晶界附近形成并向里扩展。在磁体50~400μm深处,由棒状歧化组织演化而来氧化物颗粒镶嵌于主相晶粒之中,以及形成的晶格畸变区域是此处矫顽力恶化的主要原因。随着磁体尺寸的扩大,表层体积分数减小,表层对磁体整体退磁过程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赵东阳[3](2020)在《高性能钕铁硼磁粉的HDDR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钕铁硼磁性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已经成为制造行业的基础材料之一,世界各国对磁性材料的研发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尤其是钕铁硼磁性材料。当前,各国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不加入Dy、Tb等重稀土的情况下提升磁体的性能。经过多年的研究,最有效的方法是保证不被氧化的情况下降低钕铁硼磁粉的晶粒尺寸,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HDDR工艺(氢化-歧化-脱氢-再复合工艺)。然而,由于专用设备的缺乏和制备出的磁粉性能不稳定,使得HDDR工艺制备钕铁硼磁粉停留在实验室层次。本文所使用的HDDR处理设备是旋转式氢破炉,原料是工业生产的铸锭和速凝薄片,通过改变HDDR工艺参数研究钕铁硼磁粉性能变化。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将钕铁硼铸锭通过HDDR工艺制备钕铁硼磁粉,依次改变氢化-歧化氢压、温度和脱氢-再复合温度、氢压,通过研究工艺参数对磁粉的取向性、晶粒尺寸和富Nd相分布的影响,寻找最佳的工艺参数。钕铁硼铸锭的最佳HDDR工艺为:氢化-歧化氢压为50 k Pa,氢化-歧化温度为820℃,脱氢-再复合温度为860℃,脱氢-再复合氢压为3k Pa,磁粉的最佳磁性能为Br=7.775 k Gs、Hcj=14.679 k Oe、(BH)max=10.594 MGOe。(2)在上述实验研究基础上,在对钕铁硼速凝薄片的HDDR处理工艺中,依次改变脱氢-再复合温度、氢压。相比于原始铸锭,速凝薄片的晶粒取向性更强,经过HDDR工艺处理后,磁粉的晶粒沿着原始速凝薄片的柱状结构生长,晶粒尺寸更小,分布更均匀,但经过HDDR处理后的不同粒径磁粉之间的磁性能差别较大,一方面,粒径较大的磁粉中组成成分更均匀,经过HDDR处理后,可以重新组合形成Nd2Fe14B主相,另一方面,粒径较大的磁粉中更容易继承原始速凝薄片的晶体取向。钕铁硼速凝薄片的最佳HDDR工艺为:脱氢-再复合温度为860℃,脱氢-再复合氢压为3k Pa,磁粉的最佳磁性能为Br=6.915 k Gs、Hcj=15.174 k Oe、(BH)max=9.324 MGOe。
潘金鑫[4](2019)在《烧结钕铈铁硼磁体的晶界扩散行为及磁硬化机理》文中研究说明烧结NdFeB永磁材料因其具备高磁性能而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现在被广泛应用于高新科技领域的核心器件上。但是Nd、Pr等稀土资源的过度使用制约着钕铁硼磁体的发展。因此,双主相含Ce磁体逐渐成为永磁材料的发展重点。然而,矫顽力低和耐腐蚀性能差严重限制了含Ce磁体的应用。为此,本文探索了晶界改性调控双主相Nd-Ce-Fe-B磁体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方法,力求在双主相磁体界面调控、磁学机理等基础理论和工艺设计上取得新进展,为双主相Nd-Ce-Fe-B磁体综合性能提高和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围绕双主相Nd-Ce-Fe-B磁体的晶界改性开展相关研究,依据热力学理论计算,探索了双主相Nd-Ce-Fe-B磁体晶界改性反应规律,同时,系统地研究了PrCu合金以及DyF3和Cu粉的晶界添加对双主相Nd-Ce-Fe-B磁体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改性规律,揭示了磁体微观结构和成分的变化规律,阐述了磁体性能增强机理。晶界添加PrCu合金能够有效改善双主相Nd-Ce-Fe-B磁体的微观结构,提高磁体的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Pr取代Nd或Ce降低了主相的形成焓,提高了(Nd,Pr)2Fe14B或(Ce,Pr)2Fe14B相的形成能力;然而,Cu降低了Nd2(Fe,Cu)14B和Ce2(Fe,Cu)14B相的形成能力,说明Pr容易扩散进主相内部,而Cu元素则主要存在于晶界相中。PrCu合金添加提高了磁体的内禀矫顽力,而剩磁仅有少量降低。当PrCu合金添加量为2wt%时,磁体的矫顽力Hcj达到1130kA/m,相较未添加PrCu合金磁体的Hcj提高11.1%,而剩磁Br为0.696T,仅降低1.99%。这是因为Pr取代主相晶粒中的Nd或Ce形成了具有高各向异性场的(Nd,Pr)2Fe14B或(Ce,Pr)2Fe14B相,提高了形核场;而且增加了界面富稀土相,减弱了相邻主相晶粒间的磁耦合作用。此外,PrCu合金添加降低了磁体矫顽力可逆温度系数绝对值,提高了磁体的温度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磁体腐蚀电位,降低了磁体的腐蚀电流,改善了磁体的耐腐蚀性能。DyF3和Cu粉的晶界添加改善了双主相Nd-Ce-Fe-B磁体的性能和微观结构。基于二元合金相图分析,设计了DyF3和Cu粉的混合比例。研究发现,DyF3和Cu粉的晶界添加显着提高了磁体的内禀矫顽力Hcj,当添加量为2wt%时,磁体的Hcj达到976.7kA/m,较未添加磁体的598kA/m提升了63.33%。磁体剩磁Br出现了少量降低,较未添加磁体Br降低4.53%;然而磁体的最大磁能积(BH)max升高了2.66%。晶界改性引入的Dy元素主要存在于主相片层中,这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相一致,说明Dy易于扩散进入片层内取代主相中Nd或Ce,形成(Nd,Dy)2Fe14B或(Ce,Dy)2Fe14B相,提高主相晶粒的各向异性场,抑制反磁化畴形核,提高磁体Hcj;同时界面富稀土相增多,减少了相邻晶粒间的磁交换耦合作用,对提高磁体Hcj也有贡献。然而,非磁性相的增多和Dy与Fe间的亚铁磁性耦合是剩磁降低的主要原因。
宋婷婷[5](2019)在《热变形Nd-Fe-B前驱磁粉微结构调控及磁体磁性能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稀土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高矫顽力Nd-Fe-B永磁体对重稀土元素的过度依赖,研究者致力于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无重稀土Nd-Fe-B材料。由于热变形工艺流程短,热变形磁体的晶粒细小(约300 nm)、温度稳定性优异、耐腐蚀性强,有望替代烧结磁体。然而目前热变形磁体的矫顽力未达预期,尽管通过晶界扩散技术实现热变形磁体矫顽力大幅提升,但同时磁体的剩磁大幅降低,制约磁体的应用。并且晶界扩散会使快淬磁粉本身的粗晶区进一步异常长大,形成热变形磁体内部存在无取向的准周期性粗晶区,导致磁体结构不均匀,不利于磁体综合性能的提升。本论文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升热变形磁体的矫顽力和剩磁:1、预扩散工艺使Pr-Cu合金均匀扩散到条带内部,减少共晶相在条带界面的聚集,抑制因合金扩散产生的晶粒异常长大。低熔点合金的充分利用使晶界中非磁性相增加,减弱主相的铁磁耦合,同时抑制条带内部主相晶粒的生长,使矫顽力有效增量明显增加。通过预扩散方式引入低熔点合金,磁体中富钕相分布更均匀,有助于均匀传导压力,改善晶粒表面的缺陷,有利于矫顽力增加的同时减少剩磁降低。同时,预扩散热变形磁体的晶粒尺寸分布均匀,方形度得到改善。2、为了抑制低熔点合金扩散引起的粗晶区晶粒异常长大,引入Nb对快淬粉体的微结构进行调控。由于Nb在Nd2Fe14B中的溶解性低、易析出,过量的Nb形成Nb和NbFeB,分布于晶界和三角晶界处。由于NbFeB在晶界处具有钉扎效应,使硬磁性相的晶界迁移变得困难,有效的细化了条带内部以及粗晶区的晶粒尺寸,减小材料内部的杂散场,改善了磁体的矫顽力和温度稳定性。Nb的扩散促进稀土Nd的扩散,且晶间相Nb和NbFeB均为非磁性相,增强去磁耦合,提升矫顽力。增厚的晶界富钕相易释放变形压力,使主相晶粒错取向排列;同时,NbFeB在主相析出时形成结构缺陷,上述两种因素抑制了剩磁提升。3、扩散基体剩磁的提升有助于获得高矫顽高剩磁磁体。研究发现纳米双相复合可提升磁体剩磁,结合Nb对热变形磁体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选用FeSiCuNbB软磁条带与MQU-F粉混合,制备热变形磁体。由于热变形过程中挤出的富稀土相存在于软硬磁条带的界面,与软磁条带中Fe、B反应形成Nd2Fe14B,有效的减少了液相在界面处的堆积,抑制界面处等轴晶粒生长,有利于提升矫顽力,同时优化织构。在热变形过程中,软磁条带中的Nb部分扩散至过渡区,有效的细化了热变形过渡区域的晶粒尺寸,同时,过渡区的晶界相分别为c-Nb和fcc-Nd2O3,减少了晶粒与晶界的失配度,有助于提升过渡区矫顽力。通过双相复合制备出Hc=15.2 kOe、Br=14.05 kGs,(BH)max=49 MGOe的热变形磁体。研究表明,尽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快淬磁粉的微观结构,获得优异性能的热变形磁体,但是由于单辊快淬技术的限制,快淬粉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存在准周期性粗晶区,因此寻找一种新的磁粉替代快淬磁粉制备高性能热变形磁体成为研究热点。HDDR(氢化-歧化-脱氢-复合)工艺制备的磁粉具有纳米晶结构,且具有低成本和高各向异性等优点,被认为可替代快淬磁粉。但是目前HDDR磁粉的矫顽力低,流变能力差,其内在机理并不清楚,限制了高性能HDDR磁粉为基础的热变形磁体的制备,因此本论文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探索其矫顽力提升和高塑性流变能力的内在机理:1、铸锭合金经细化热处理,使铸锭粉的富稀土相均匀化,制备的HDDR磁粉的矫顽力高达16.4 kOe。添加Pr-Cu,经预扩散后,热压成致密的磁体,其矫顽力显着提高到15.5 kOe。混合粉末的热处理有利于富稀土相沿晶界扩散。扩散磁体的晶界由Nd2O3和c-PrO2两相组成,减小晶界与晶粒界面失配度,提升矫顽力。但是仍有部分区域缺乏晶界相,这不利于制备高性能热变形磁体,因此在HDDR形核前加入低熔点合金。制备的HDDR磁粉矫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微观结构表明在歧化之前引入低熔点合金破坏了局部区域的元素分布,生成NdFe2相,增强了晶粒表面与晶界的交换耦合作用,恶化矫顽力。2、研究前驱合金晶粒尺寸对HDDR磁粉微结构的影响。发现纳米晶初始粉体制备的HDDR磁粉,其富钕相分布均匀,晶粒尺寸分布较窄,消除了缺乏富钕相区域。研究富钕相分布对HDDR磁粉流变能力及其热变形磁体磁性能的影响,发现富钕相均匀分布的热压磁体,其变形能力显着提高,且制备的热变形磁体矫顽力也有所提升。消除富钕相缺乏区域,降低晶粒在热变形过程中转动的摩擦力,使主相晶粒Nd2Fe14B晶粒更容易沿外部压力方向排列,剩磁也大幅提升。分析表明纳米晶-亚微米晶工艺优化了HDDR粉体的微观结构。
谭敏,赵扬,陈红升,席龙龙,李安华,冯海波[6](2019)在《钕铁硼晶界扩散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晶界扩散是通过热处理使扩散源沿晶界进入钕铁硼磁体内部以提高矫顽力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稀土使用量少、能保持磁体的剩磁和磁能积基本不变,在制备小尺寸高矫顽力磁体时具有成本优势。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了矫顽力提高原理及各向异性扩散机制,详细讨论了涂覆方法以及扩散源对磁体矫顽力提高的影响,并对晶界扩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杨俊,杨彩云,程欢欢,黄东亚,张逸伦[7](2019)在《HDDR各向异性NdFeB磁粉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主要介绍了近年来HDDR各向异性机理,HDDR工艺、合金成分及微观组织对磁粉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批产状况。
王永莉[8](2018)在《晶界扩散改善NdFeB磁粉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目前综合磁性能最佳的永磁材料,钕铁硼永磁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它的居里温度低(314℃),热稳定性较差,温度升高时,矫顽力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降低。尤其是近年来,在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都需要钕铁硼永磁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即在室温下的高矫顽力可以抵抗高温(大于150℃)工作环境下磁体的热退磁问题。钕铁硼磁粉经常用作粘结磁体的原材料,它的矫顽力和热稳定性通常较低,晶粒尺寸通常小于3μm且晶界相非常薄,相较于晶粒尺寸大于3μm且晶界相较厚的烧结钕铁硼而言,其矫顽力的提升空间更大,更有可能获得高的矫顽力。因此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晶界扩散的方法提高钕铁硼磁粉的矫顽力,从而提高粘结磁体的矫顽力及其热稳定性,最终尽可能的减弱粘结磁体在高温环境下的磁通损失,进而满足一些高温应用领域对钕铁硼磁体热稳定性的需求。本实验利用晶界扩散改善钕铁硼磁粉磁性能,利用氢化和快淬方法制备得到NdCu、PrCu、NdAl、PrAl、NdCuAl、PrCuAl 及 NdCuAIZnx等扩散源,系统的探究了影响扩散效果的各种因素并得出最终的优选工艺参数;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设备系统地研究了晶界扩散前后磁粉磁性能、微观结构的改变,对扩散过程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最终制备粘结磁体进行了热稳定性的表征。(1)影响磁粉晶界扩散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扩散的温度、时间、扩散源与磁粉的粒度配比、扩散源比例、扩散源种类等。快淬磁粉进行扩散时磁粉与扩散源粒度的配比应为80目:80目,磁粉矫顽力会随扩散源比例的增加而不断升高最终趋于饱和,而不同种类扩散源对应的优选温度、时间不同,其中NdCu、NdCuAl为650℃、1h,PrCu、PuCuAl 为 625℃、3h,NdAl、PrAl 为 675℃、0.5h。各向异性(HDDR)磁粉进行扩散时磁粉与扩散源粒度的配比应为80目:200目,扩散NdCuAl及NdCuAlZnx的优选温度、时间为760℃、1h,同时扩散源比例最好控制在2%~4%之间;另外,当Zn的原子百分比x=3时,扩散效果相对最好。(2)晶界扩散后,快淬磁粉矫顽力发生明显变化,扩散6%、10%及20%的NdCuAl后,矫顽力分别提升41%、131%及189%,当扩散源比例达30%时,矫顽力最大,达到23.14kOe,较初始磁粉提高211%;由于磁粉中添加进入大量的非磁性合金,导致磁能积(BH)max及剩磁Br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初始磁化曲线表明,初始磁粉中同时存在矫顽力的形核和钉扎机制,随扩散源比例的增加,磁化过程中钉扎机制逐渐占主导地位。扩散2%的NdCuAl及NdCuAlZn3后,HDDR磁粉矫顽力提升IkOe~2kOe,其中NdCuAlZn3相较于扩散NdCuAl矫顽力提高0.1kOe~0.2kOe。(3)快淬磁粉XRD分析结果表明,未扩散磁粉中只存在Nd2Fe14B相及少量α-Fe相,但当扩散源比例超过10%后,还出现了富Nd相及一些未知相,推测当扩散源比例较大时,并不能全部进入磁粉中而会有一部分熔化后包裹在磁粉周围,这一推测由扩散后磁粉的SEM图得到证实;另外,10%及30%NdCuAl扩散磁粉的有效扩散量约为44%及50%。快淬磁粉的TEM图表明随扩散源比例的增加,晶界相的数量、厚度、均匀性及连续性都会逐渐提升,晶界厚度会由最初的1nm增长为5nm,而晶粒尺寸会由最初的30nm生长到50~70nm。晶界扩散形成的富Nd相薄层可以作为非常有效的阻止畴壁运动的钉扎中心,这种钉扎效应最终表现为矫顽力的提升。HDDR磁粉SEM图表明扩散后晶界相数量明显增多,但整体分布不均匀;扩散2%的NdCuAlZn3后,出现了明显的晶界带,说明Zn的添加可能有助于增加扩散源的流动性,从而增大扩散效率。(4)晶界扩散后,相同温度及时间下,粘结磁体的磁通损失最大能够降低约80%;矫顽力温度系数β由-0.39%/℃提高到-0.37%/℃,且温度升高到175 ℃时矫顽力由未扩散的3.1kOe提高到9.8kOe,由此粘结磁时效稳定性及热稳定得到明显提升。
李梦玉[9](2018)在《热变形Nd-Fe-B磁体微观结构及磁性能温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热压/热变形工艺已成为制备全密度各向异性Nd-Fe-B磁体的重要方法,热变形磁体主要由扁平片状晶粒构成,其c轴平行于压力方向,具有明显的单轴各向异性。热变形磁体各向异性织构的形成以及微观结构的均匀性对磁体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行取向晶粒、异常晶粒形成及演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磁体取向织构的形成并优化热压/热变形磁体的微观结构,并以此为指导,通过改善制备工艺等方法提高磁体性能。本文通过分析热压及热变形磁体的磁性能、微观形貌、成分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变形过程中取向织构的形成过程,以及异常晶粒的产生原因和演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热变形磁体的磁性能温度特性。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次通过实验验证晶粒旋转和取向长大模型,研究了热变形磁体各向异性形成机理,对热变形过程中晶粒长大及转动过程进行了观察与统计。随着变形量的增加Nd2Fe14B晶粒沿垂直于c轴方向伸长,而沿c轴方向大小基本不变,晶粒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渐旋转至c轴与压力方向平行从而形成取向织构。随着变形量从0%到70%,晶粒长宽比从1:1增长至6.63:1,c轴与压力方向平均角度从45°减小至6.4°。最终变形量为70%的磁体片状晶粒大小为长858nm、宽130 nm,取向度1.62,磁性能如下:Br=14.30 kGs,HCj=10.73 kOe,(BH)max=48.3 MGOe。(2)首次探讨了热变形磁体中异常晶粒的产生阶段与形成原因,异常晶粒包括柱状晶和粗大等轴晶。快淬带贴辊面存在非晶组织,而自由面结晶度高。结合微观形貌及成分等结果分析:柱状晶是由快淬带结晶度较高的面彼此贴合形成,产生于热压阶段;而存在非晶组织的贴辊面互相贴合后在热变形加热过程中会发生晶化,形成粗大等轴晶。(3)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所有磁体的矫顽力和剩磁均有明显降低。通过实验首次明确了热压/热变形磁体的矫顽力温度系数与晶粒尺度的关系。热压磁体晶粒细小,矫顽力温度系数最低。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晶粒平均面积逐渐变大,矫顽力温度系数绝对值增加,且不同测试温度区间矫顽力温度系数之间的差值增大。
吕蒙,李文献,朱明原,胡业旻,金红明,李瑛[10](2017)在《低熔点元素及合金改性HDDR钕铁硼磁粉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氢化-歧化-脱氢-再复合(HDDR)工艺是制备各向异性钕铁硼(NdFeB)磁粉的主要方法.但HDDR磁粉实际矫顽力(HC)较低,重稀土元素Dy的引入可以显着提高其HC,经研究发现引入的Dy主要分布于磁体晶界,起调控晶界相的作用:增加晶界厚度,提高磁粉的各向异性场(HA).但重稀土元素Dy自然资源匮乏且价格昂贵,限制了HDDR磁粉的发展.为减少磁粉中重稀土元素用量、降低成本,研究人员通过晶界扩散低熔点元素及合金来替代重稀土元素Dy,因低熔点物质在扩散过程中呈液相,提高了扩散介质与晶界相的接触面积及扩散系数,有利于其沿晶界扩散并调控晶界相,使磁粉HC提高.对近些年晶界扩散低熔点元素及合金提高HDDR-NdFeB磁粉HC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
二、Effect of Cobalt on HDDR Anisotropic NdFeB(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 of Cobalt on HDDR Anisotropic NdFeB(论文提纲范文)
(1)HDDR-G技术制备烧结Nd-Fe-B磁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 |
2.2 烧结Nd-Fe-B磁体概述 |
2.2.1 制备工艺 |
2.2.2 显微组织结构 |
2.2.3 磁性能参数 |
2.2.4 矫顽力机理及强化机制 |
2.3 烧结Nd-Fe-B磁体研究现状 |
2.3.1 成分优化 |
2.3.2 细晶强化 |
2.3.3 边界结构优化 |
2.4 HDDR工艺概述 |
2.4.1 HDDR相变机理 |
2.4.2 HDDR制备Nd-Fe-B单晶磁粉研究 |
2.5 固液体系晶粒生长 |
2.5.1 晶粒生长驱动力 |
2.5.2 晶粒生长行为 |
2.5.3 晶粒异常长大混合控制机理 |
2.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3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 速凝铸片的制备 |
3.2 HDDR及晶体生长热处理 |
3.3 磁粉的制备 |
3.4 显微组织表征 |
3.4.1 XRD表征相结构 |
3.4.2 扫描电镜分析 |
3.4.3 透射电镜分析 |
3.4.4 三维原子探针显微技术 |
3.5 磁性能测量 |
3.6 粉末粒度测量 |
4 Nd-Fe-B速凝铸片HDDR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Nd-Fe-B速凝铸片歧化反应研究 |
4.3.1 温度对歧化反应的影响 |
4.3.2 氢压对歧化反应的影响 |
4.3.3 吸氢时间对歧化反应的影响 |
4.4 Nd-Fe-B速凝铸片HDDR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
4.4.1 Nd-Fe-B速凝铸片原始组织 |
4.4.2 Nd-Fe-B速凝铸片歧化组织 |
4.4.3 Nd-Fe-B速凝铸片脱氢复合组织 |
4.5 HDDR Nd-Fe-B合金磁性能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HDDR Nd_2Fe_(14)B晶粒生长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三元Nd-Fe-B合金晶粒生长行为 |
5.3.1 Nd含量及温度对Nd_2Fe_(14)B晶粒生长的影响 |
5.3.2 控制Nd_2Fe_(14)B晶粒均匀长大研究 |
5.4 多元Nd-Fe-B-M合金晶粒生长行为 |
5.4.1 温度及元素添加对Nd_2Fe_(14)B晶粒生长的影响 |
5.4.2 控制Nd_2Fe14B晶粒均匀长大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HDDR Nd_2Fe_(14)B晶粒生长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HDDR Nd-Fe-B合金富Nd相研究 |
6.3 富Nd相促进Nd_2Fe_(14)B晶粒均匀长大机理 |
6.4 Nd_2Fe_(14)B晶粒生长混合控制模型 |
6.5 温度影响Nd_2Fe_(14)B晶粒异常长大机理 |
6.6 元素添加抑制Nd_2Fe_(14)B晶粒生长机理 |
6.7 本章小结 |
7 Nd-Fe-B磁粉的制备与表征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 |
7.3 Nd-Fe-B磁粉的制备与形貌分析 |
7.4 Nd-Fe-B磁粉粒度分析 |
7.5 Nd-Fe-B磁粉表面富Nd相包覆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HDDR技术应用于烧结钕铁硼晶界调控与表面处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永磁材料发展及特性 |
1.1.1 钐钴1:5及2:17 永磁材料 |
1.1.2 钕铁硼永磁材料 |
1.2 材料磁学特性及其表示方法 |
1.3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研究现状 |
1.3.1 晶粒细化技术 |
1.3.2 HDDR反应 |
1.3.3 重稀土化合物晶界扩散 |
1.3.4 晶界相(成分、磁性及晶体结构)对矫顽力的影响 |
1.3.5 磁体耐蚀性及力学性能 |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与测试分析方法 |
2.1 样品制备 |
2.1.1 磁体的制备 |
2.1.2 HDDR技术与工艺 |
2.2 测试和表征方法 |
2.2.1 磁学相关数据测量 |
2.2.2 微观组织结构表征 |
2.2.3 元素含量测量与物性分析 |
2.2.4 力学及其它性能测试 |
第3章 晶界添加HDDR纳米晶 |
3.1 引言 |
3.2 HDDR纳米晶制备 |
3.2.1 Dy-Fe合金 |
3.2.2 含其它元素(Al,Co,Cu)的合金 |
3.3 纳米晶辅相液相烧结行为及影响 |
3.3.1 微观结构变化与元素迁移过程 |
3.3.2 主相合金稀土含量对添加磁体性能影响 |
3.4 晶界相调控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
3.4.1 含Ga主相合金添加DyFe_2 |
3.4.2 NdCo_2添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烧结磁体HDDR表面纳米化 |
4.1 引言 |
4.2 表面纳米化磁体非磁学特性研究 |
4.2.1 微观结构 |
4.2.2 耐蚀性 |
4.2.3 力学性能 |
4.2.4 HDDR反应过程及微观结构演变 |
4.3 磁性能与适用性探究 |
4.3.1 氢反应对磁性能的影响 |
4.3.2 HDDR反应与缺陷 |
4.3.3 不同尺寸磁体退磁曲线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高性能钕铁硼磁粉的HDDR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磁性材料的发展 |
1.2.1 SmCo_5系第一代稀土永磁材料 |
1.2.2 Sm_2Co_(17)系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 |
1.2.3 Nd_2Fe_(14)B系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 |
1.3 技术磁参量 |
1.3.1 居里温度T_c |
1.3.2 饱和磁化强度M_s |
1.3.3 磁晶各向异性场 |
1.3.4 磁滞回线 |
1.4 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研究进展 |
1.4.1 晶界扩散 |
1.4.2 晶界掺杂 |
1.4.3 细化晶粒尺寸 |
1.5 HDDR磁粉研究进展 |
1.5.1 HDDR磁粉工艺研究进展 |
1.5.2 HDDR磁粉的矫顽力形成机理 |
1.5.3 HDDR磁粉的各向异性形成机理 |
1.6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样品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样品制备 |
2.1.1 材料成分及制备流程 |
2.1.2 工艺路线 |
2.2 性能表征 |
2.2.1 XRD物相分析 |
2.2.2 微观组织分析 |
2.2.3 磁性能测试分析 |
第三章 钕铁硼合金铸锭的HDDR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钕铁硼铸锭HDDR工艺处理组织结构变化 |
3.3 不同氢化-歧化条件对铸锭磁粉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氢化-歧化氢压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氢化-歧化温度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4 不同脱氢-再复合条件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4.1 不同脱氢-再复合温度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4.2 不同脱氢-再复合氢压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钕铁硼速凝薄片的HDDR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速凝薄片HDDR过程组织变化 |
4.3 不同脱氢-再复合条件对钕铁硼磁粉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脱氢-再复合温度对钕铁硼磁粉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脱氢-再复合氢压对钕铁硼磁粉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烧结钕铈铁硼磁体的晶界扩散行为及磁硬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发展 |
1.2 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微观结构 |
1.3 烧结钕铁硼磁体的性能指标 |
1.3.1 矫顽力H_c |
1.3.2 剩磁B_r |
1.3.3 最大磁能积(BH)max |
1.4 含Ce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发展现状 |
1.5 提高磁体矫顽力的途径和研究现状 |
1.5.1 晶界添加法 |
1.5.2 晶界扩散法 |
1.6 提高磁体耐腐蚀性能的途径和研究现状 |
1.7 本文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主要仪器 |
2.2 实验流程和样品制备过程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磁性能测试 |
2.3.2 腐蚀实验测试 |
2.3.3 磁体密度测量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 |
2.3.5 热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晶界添加PrCu对双主相Nd-Ce-Fe-B磁体性能和微观结构影响 |
3.1 引言 |
3.2 PrCu晶界添加双主相Nd-Ce-Fe-B磁体的制备 |
3.2.1 双主相Nd-Ce-Fe-B磁体制备参数选择 |
3.2.2 PrCu晶界添加双主相Nd-Ce-Fe-B磁体的制备流程 |
3.3 PrCu合金与双主相Nd-Ce-Fe-B磁体的热力学理论计算 |
3.4 PrCu晶界添加对双主相Nd-Ce-Fe-B磁体性能的影响 |
3.4.1 PrCu晶界添加对磁体室温磁性能的影响 |
3.4.2 PrCu晶界添加对磁体高温磁性能的影响 |
3.5 PrCu晶界添加对双主相Nd-Ce-Fe-B磁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
3.6 双主相Nd-Ce-Fe-B磁体矫顽力的增强机理 |
3.7 PrCu晶界添加对双主相Nd-Ce-Fe-B磁体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3.7.1 磁体在 3.5%Na Cl 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
3.7.2 磁体在 1% H_2SO_4 溶液中的腐蚀失重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晶界添加DyF_3和Cu粉对双主相Nd-Ce-Fe-B磁体性能和微观结构影响 |
4.1 引言 |
4.2 晶界添加DyF_3和Cu粉双主相磁体制备 |
4.3 DyF_3和Cu粉与双主相Nd-Ce-Fe-B磁体的热力学理论计算 |
4.4 晶界添加DyF_3和Cu粉对双主相Nd-Ce-Fe-B磁体性能的影响 |
4.4.1 晶界添加DyF_3和Cu粉对磁体室温磁性能的影响 |
4.4.2 晶界添加DyF_3和Cu粉对磁体高温磁性能的影响 |
4.4.3 Cu粉粒度对添加DyF_3和Cu粉双主相Nd-Ce-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4.5 晶界添加DyF_3和Cu粉对双主相Nd-Ce-Fe-B磁体微观结构影响 |
4.6 晶界添加DyF_3和Cu粉对双主相Nd-Ce-Fe-B磁体矫顽力的提升机理 |
4.7 晶界添加DyF_3和Cu粉对双主相Nd-Ce-Fe-B磁体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热变形Nd-Fe-B前驱磁粉微结构调控及磁体磁性能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永磁材料简介 |
1.2 稀土永磁材料的技术磁参数 |
1.2.1 内禀磁特性 |
1.2.2 结构敏感磁特性 |
1.3 热压/热变形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技术 |
1.4 热变形Nd-Fe-B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热变形磁体前驱磁粉的研究 |
1.4.2 热变形磁体变形机制及微结构的研究 |
1.4.3 热变形磁体晶界扩散 |
1.5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制备工艺流程 |
2.1.1 低熔点合金粉末制备 |
2.1.2 前驱磁粉的制备 |
2.1.3 热压/热变形磁体制备 |
2.2 微观结构及磁化行为表征 |
2.2.1 磁性测试方法 |
2.2.2 微观组织及结构表征 |
2.2.3 畴结构分析表征 |
第3章 快淬磁粉微结构调控及优化 |
3.1 引言 |
3.2 低熔点合金预扩散对热变形磁体的影响 |
3.2.1 预扩散工艺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3.2.2 预扩散磁体微观结构分析 |
3.2.3 预扩散磁体磁化行为分析 |
3.3 Nb元素对热变形Nd-Fe-B磁体磁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 |
3.3.1 Nb元素对热变形磁体的磁性能的影响 |
3.3.2 Nb元素对热变形磁体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相复合对热变形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辅相添加对热变形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4.3 预扩散磁体微观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HDDR磁粉结构调控及其热变形磁体流变能力的优化 |
5.1 引言 |
5.2 前驱合金微结构调控对HDDR结构的影响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前驱合金微结构调控对磁粉微结构的影响 |
5.3 低熔点合金添加对HDDR磁粉结构的影响 |
5.3.1 制备方法 |
5.3.2 低熔点合金对HDDR热压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5.4 前驱合金结构对HDDR磁粉以及热变形磁体流变能力的影响 |
5.4.1 前驱合金结构对HDDR磁粉的影响 |
5.4.2 HDDR磁粉结构对热变形磁体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钕铁硼晶界扩散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矫顽力增强机制 |
2 扩散涂层制备方法的影响 |
3 扩散源对矫顽力的影响 |
3.1 扩散源中的元素 |
3.2 扩散源形式 |
3.2.1 化合物 |
3.2.2 低熔点合金 |
3.2.3 镝铽金属 |
4 晶界扩散的各向异性 |
5 结束语 |
(7)HDDR各向异性NdFeB磁粉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DDR相变及各向异性形成机理 |
2 HDDR工艺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 合金成分及微观组织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1 合金成分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2 母合金微观组织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4 HDDR NdFeB磁粉批产状况 |
5 总结 |
(8)晶界扩散改善NdFeB磁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NdFeB的主要技术磁参量及晶界相 |
1.2.1 矫顽力 |
1.2.2 剩余磁化强度 |
1.2.3 磁能积 |
1.2.4 稳定性 |
1.2.5 晶界相 |
1.3 晶界扩散提高NdFeB矫顽力及其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2 实验方案 |
2.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2.2.1 真空熔体快淬 |
2.2.2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5 X射线衍射(XRD) |
2.3 实验技术流程 |
2.4 预期实验目标 |
3 Nd-Fe-B快淬磁粉晶界扩散工艺参数探究 |
3.1 热处理对Nd-Fe-B快淬磁粉性能的影响 |
3.2 晶界扩散热处理温度、时间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3 扩散源与磁粉粒度配比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4 扩散源比例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5 扩散源种类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6 扩散源氢化与快淬处理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Nd-Fe-B快淬磁粉晶界扩散磁性能分析及热退磁研究 |
4.1 晶界扩散磁性能分析 |
4.2 晶界扩散热退磁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Nd-Fe-B快淬磁粉晶界扩散行为及微观结构分析 |
5.1 晶界扩散行为分析 |
5.2 晶界扩散微观结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各向异性(HDDR) Nd-Fe-B磁粉晶界扩散探究 |
6.1 晶界扩散优选工艺探究 |
6.2 晶界扩散微观结构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热变形Nd-Fe-B磁体微观结构及磁性能温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稀土永磁材料发展概况 |
1.2 钕铁硼永磁材料制备方法 |
1.2.1 烧结法 |
1.2.2 粘结法 |
1.2.3 热压/热变形法 |
1.3 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磁参量 |
1.4 热压/热变形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4.1 热压/热变形工艺 |
1.4.2 成分调控对热压/热变形磁体的影响 |
1.4.3 工艺参数对热压/热变形磁体的影响 |
1.4.4 热压辐射取向永磁环研究现状 |
1.5 热压/热变形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变形机制及微观结构 |
1.5.1 热压/热变形钕铁硼的变形机制 |
1.5.2 热压/热变形钕铁硼的微观结构 |
1.6 论文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论文选题意义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
2.1 热压及热变形磁体的制备方法 |
2.1.1 热压压坯的制备 |
2.1.2 不同变形量热变形磁体的制备 |
2.1.3 热变形磁体变形量的控制 |
2.2 分析与测试方法 |
2.2.1 磁性能测量 |
2.2.2 XRD分析 |
2.2.3 电镜观察微观形貌 |
2.2.4 同步热分析DSC/TG |
2.2.5 密度测试 |
第三章 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各向异性形成过程的研究 |
3.1 变形量对热变形磁体性能的影响 |
3.1.1 磁体的密度 |
3.1.2 磁体的磁性能 |
3.2 变形量对热变形磁体晶粒微观形貌的影响 |
3.2.1 热压及热变形磁体的晶粒微观形貌 |
3.2.2 晶粒的各向异性长大 |
3.2.3 晶粒的旋转和滑移 |
3.2.4 热变形过程的阶段性变化 |
3.2.5 热变形过程中晶界相的变化 |
3.3 变形量对热变形磁体取向的影响 |
3.3.1 磁体的磁性能各向异性 |
3.3.2 磁体的取向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中异常晶粒的形成及演变 |
4.1 快淬带的微观形貌及成分分布 |
4.1.1 快淬带自由面与贴辊面的微观构成 |
4.1.2 快淬带横截面的微观构成 |
4.2 热压/热变形磁体中异常晶粒的形成及变化过程 |
4.2.1 热压磁体及0%热变形磁体的微观构成 |
4.2.2 不同变形程度磁体的微观构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压/热变形Nd-Fe-B磁体的磁性能温度特性 |
5.1 热压/热变形磁体的室温磁性能 |
5.1.1 变形量对磁体磁化过程的影响 |
5.1.2 变形量对磁体室温磁性能的影响 |
5.2 热压/热变形磁体磁性能与温度的依赖关系 |
5.2.1 磁性能对温度的依赖关系 |
5.2.2 热压/热变形磁体的矫顽力温度特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与项目及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10)低熔点元素及合金改性HDDR钕铁硼磁粉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晶界扩散低熔点金属对HDDR磁粉性能影响 |
2 晶界扩散低熔点合金对HDDR磁粉性能影响 |
3 其他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晶界扩散 |
4 小结 |
四、Effect of Cobalt on HDDR Anisotropic NdFeB(论文参考文献)
- [1]HDDR-G技术制备烧结Nd-Fe-B磁粉研究[D]. 马斌.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HDDR技术应用于烧结钕铁硼晶界调控与表面处理的研究[D]. 曾基灵.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20(02)
- [3]高性能钕铁硼磁粉的HDDR工艺研究[D]. 赵东阳.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4]烧结钕铈铁硼磁体的晶界扩散行为及磁硬化机理[D]. 潘金鑫. 江苏大学, 2019(02)
- [5]热变形Nd-Fe-B前驱磁粉微结构调控及磁体磁性能的影响机制[D]. 宋婷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19(01)
- [6]钕铁硼晶界扩散研究进展[J]. 谭敏,赵扬,陈红升,席龙龙,李安华,冯海波. 粉末冶金工业, 2019(02)
- [7]HDDR各向异性NdFeB磁粉的研究进展[J]. 杨俊,杨彩云,程欢欢,黄东亚,张逸伦.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19(01)
- [8]晶界扩散改善NdFeB磁粉性能的研究[D]. 王永莉.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8(01)
- [9]热变形Nd-Fe-B磁体微观结构及磁性能温度特性的研究[D]. 李梦玉. 钢铁研究总院, 2018(12)
- [10]低熔点元素及合金改性HDDR钕铁硼磁粉的研究进展[J]. 吕蒙,李文献,朱明原,胡业旻,金红明,李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