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论文文献综述)
韩秀丽,王秀娟[1](2021)在《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文中指出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为痰、湿、瘀、毒,病机为湿困大肠,气滞络瘀,郁而化毒,早期治疗以荡积为主,通因通用,强调及早祛除痰、湿、瘀、毒,切勿见下利甚而妄用补涩之剂,以致关门留邪。王师运用调肺通肠、祛痰瘀毒之法,通过补肺、降肺、宣肺以调理肺气,恢复肺主治节之功,达通肠降浊祛邪之效。王师不拘经方时方,采众家之言,合多年临床经验,创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疗效颇佳。
吴晓博[2](2021)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和病证组合特点,以及临床用药规律。方法1.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数据分析连续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李军教授门诊就诊的心梗后心衰患者共183例。利用Excel建立初始数据库,将Excel表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http://www.yiankb.com/)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再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可视化分析;最后分析探讨心梗后心衰的证候要素分布、组合规律及中医药治疗心梗后心衰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核心处方等用药规律。2.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的文献研究采用计算机检索与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中医药治疗阳虚血瘀型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并结合IBM SPSS Statistics 20.0对其用药规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基于临床病例的心梗后心衰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研究①183例心梗后心衰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0人和63人,年龄为50-69岁的人群患病率较高,占56.28%;合并疾病从多到少依次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2型糖尿病、室性早搏、房颤、高尿酸血症等,其中高血压120例,患病率为65.57%,高脂血症68例,患病率为37.16%。②四诊情况:183例心梗后心衰患者中共涉及64种临床症状,出现频次较高的临床症状依次为胸闷(79例,占43.17%)、乏力(78 例,占 42.62%)、心慌(61 例,占 33.33%)、气短(60 例,32.79%)、眠差(60 例,32.79%)、胸痛(56 例,30.60%)、口干(43 例,23.50%)等。舌脉多为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或脉沉。③证候分布:中医证候共有22种,其中频次>10的共有6种,依次为阳虚血瘀证(35例,19.13%)、痰瘀互结证(23例,12.57%)、气虚血瘀证(22例,12.02%)、气阴两虚证(19例,10.38%)、阴阳两虚证(13例,7.10%)、痰热内蕴证(13例,7.10%)。④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病位以心、肺为主,分别占34.43%、30.05%;病性以血瘀、阳虚、气虚、痰浊、阴虚为主,分别占49.73%、36.07%、33.88%、32.24%、26.78%。中医证素组合形式共有22种,其中单一证素辨证有2种,共11例,为气滞(6例,3.28%)、阳亢(5例,2.73%);使用两个证素同时辨证的有10种,共148例,依次为阳虚+血瘀(35例,19.13%)、痰浊+血瘀(23例,12.57%)、气虚+血瘀(22例,12.02%)、气虚+阴虚(19例,10.38%)、阴虚+阳虚(13例,7.10%)、痰浊+内火(13例,7.10%)、阳虚+内湿(7例,3.83%)、阴虚+内火(7例,3.83%)、痰浊+内火(7例,3.83%)、气虚+痰浊(2例,1.09%);同时使用三个证素辨证的有4种,共5例;同时使用四个证素辨证的有6种,共19例。⑤用药规律:(1)单味药用药频次:单味药用药频次共3188次,涉及139味药物,其中使用频次前30位依次为茯苓、桂枝、黄芪、川芎、当归、薤白、甘草、太子参、黄连、半夏、干姜、瓜蒌、赤芍、丹参、枳实、麦冬、白芍、红花、制附子、五味子、白术、陈皮、降香、砂仁、姜黄、生地、桃仁、细辛、生龙骨、生牡蛎。(2)性味归经:四气以温性药物的使用频次最多,前5位依次为温>平>微寒>寒>微温,频次依次为1109次、577次、521次、323次、186次,大热大寒之药极少使用;五味以辛味药物的使用频次最多,依次为辛>甘>苦>酸>微苦,频次依次为1345次、1340次、1028次、279次、263次;归经以归肺经药物的使用频次最多,频次>500次的依次为肺>脾>心>胃>肝>肾,频次依次为1488次、1444次、1191次、1060次、956次、607次。(3)功效:以燥湿化痰药的使用频次最多,前10位依次为燥湿化痰、利水渗湿、祛风止痛、润肠通便、温通经脉、散瘀止痛、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健脾、宁心;(4)中药聚类分析:得到8组药物组合:①茯苓-桂枝-白术-黄芪-甘草;②川芎-赤芍;③制附子-干姜-当归-红花-桃仁;④丹参-降香-砂仁;⑤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生龙骨-生牡蛎;⑥白芍-枳实;⑦柴胡-厚朴-陈皮-玄参-细辛-姜黄;⑧半夏-黄连-瓜蒌-薤白;(5)中药复杂网络分析:可得到核心处方:制附子、干姜、桂枝、丹参、赤芍、川芎、当归、茯苓、甘草、薤白、瓜蒌、半夏、枳实、太子参、黄芪、麦冬、白术和黄连共计18味药。2.中药治疗阳虚血瘀型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文献研究共纳入文献101篇,共用中药106味,药物出现频次为1094次,核心药物28种,其中方剂应用率大于50%的药物有附子、茯苓、丹参、黄芪;药物功效分类中,温阳药频次最多,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和补气药。聚类分析得到7对药对及3组药物组合。结论临床研究显示:1.心梗后心衰患者以胸闷、乏力、心慌、气短、眠差为主要临床症状,胸痛、口干、头晕、口苦、活动后加重、畏寒等症状出现较多。2.临床辨证治疗方面,通过临床调查结合文献分析可总结本病的辨证特点为:(1)多脏同病,主要责之于心肺;(2)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本虚多为阳虚、气虚,标实多为血瘀、痰浊。其中阳虚、血瘀是心梗后心衰在疾病发展中的重要证素。(3)心梗后心衰的常见证型为阳虚血瘀证,其次为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根据证候分布规律,治疗方法多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利水与祛痰并重,兼以滋阴润燥、疏肝理气。3.核心处方:制附子,干姜,桂枝,丹参,赤芍,川芎,当归,茯苓,甘草,薤白,瓜蒌,半夏,枳实,太子参,黄芪,麦冬,白术,黄连共18味药物。文献研究证明中药治疗阳虚血瘀型心力衰竭主要以温阳活血为核心,同时辅以利水、滋阴等药物,治疗的核心药物为附子、茯苓、丹参、黄芪,对于指导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3](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董雪君[4](2021)在《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收集我院冠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冠心病心衰的中医证型和临床治疗规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临床实践中冠心病心衰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用药规律,并进一步研究性别、年龄、常见危险因素、常用临床指标等对冠心病心衰证型分布的影响及诊治特点,更好地为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中医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确诊为冠心病心衰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采集入选病例资料,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病历号、入院时间、冠心病类型、常见并(伴)发疾病;中医四诊资料,包括中医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及中医辨证分型;西医观察指标,包括测量心功能的相关指标,包含住院时期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中药处方。中医辨证方法根据诊断标准中的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至少由两名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进行辨证,如出现两名医师意见不同的情况,两者协商解决或是第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参与共同决定,最终获得一致结论,辨证分型时间为入院时。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软件SPSS20.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各证型在年龄、性别、心功能、LVEF、LVEDD、NT-proBNP值等方面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着意义。结果:本次研究入选病例177例。1.一般情况比较:所有患者中70-89岁患者人数最多,各组中医证型之间在年龄分布上不存在差异。男性占49.2%,女性占50.8%,男女性别比接近1:1,各中医证型在性别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的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而心肾阳虚证和阳虚水泛证男性略多于女性。常见合并危险因素前三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2.证型分布规律:各中医证型出现的频率依次是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心肾阳虚证。3.临床指标比较:心功能以Ⅲ级和Ⅱ级为主,心功能水平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P<0.01),心功能Ⅱ级的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虚血瘀证,心功能Ⅲ级时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大,心功能Ⅳ级时最主要的证型是阳虚水泛证。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40%-49%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阳虚水泛证的LVEF值与各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明显低于其余三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为50-59 mm者数量最多,阳虚水泛证LVEDD大于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各证型之间NT-proBN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中医证型的NT-proBNP水平均数最高为气虚血瘀证,其次是气阴两虚证,然后是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在最后。4.临床用药规律:冠心病心衰中药处方的用药使用频数前54位中运用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是活血药、利水药、化痰药等。各证型使用药物频数前10位统计结果依次(降序)为,气虚血瘀证为黄芪、党参、红花、桃仁、赤芍、茯苓、甘草、丹参、郁金、桂枝,气阴两虚证为茯苓、党参、甘草、黄芪、白术、神曲、丹参、当归、陈皮、麦冬,心肾阳虚证为茯苓、党参、甘草、桂枝、白术、白芍、川芎、干姜、柴胡、当归,心衰阳虚水泛证为茯苓、黄芪、党参、甘草、葶苈子、猪苓、桑白皮、泽兰、桂枝、桃仁。结论:1.冠心病心衰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最常合并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我院冠心病心衰住院患者以心功能Ⅱ级和Ⅲ级为主,LVEF值轻度降低者(40%-49%)所占比例最大,LVEDD值为50-59 mm者数量最多。2.我院冠心病心衰的患者各中医证型出现的频率依次是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心肾阳虚证。3.冠心病心衰各中医证型在性别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的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而心肾阳虚证和阳虚水泛证男性略多于女性。冠心病心衰各组中医证型之间在年龄分布上不存在差异。4.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型与心功能水平具有相关性,心功能Ⅱ级的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虚血瘀证,心功能Ⅲ级时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大,心功能Ⅳ级时以阳虚水泛证为主。冠心病心衰阳虚水泛证的LVEF值明显低于其余各组,阳虚水泛证LVEDD大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各中医证型的NT-proBNP水平均数依次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5.我院心内科冠心病心衰的临床用药总体以补虚药为主,治疗气虚血瘀证以补气药和活血药为主,治疗气阴两虚证以补脾益气药和养血滋阴药为主,治疗心肾阳虚证用补气药兼用温阳通阳药物,治疗阳虚水泛证以利水渗湿药和补气通阳药为主。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5](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研究指明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刘子浩[6](2021)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与心衰严重程度、心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比较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心衰严重程度、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为今后中医辨别体质防治心力衰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乌鲁木齐市幸福路社区、炉院街社区等社区人群中,符合纳排标准的调查样本共135例。调研心衰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实验室及影像检查指标、中医四诊体质采集与辨析、明尼苏达心衰量表(生活质量评分)等资料,建立研究数据库,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研究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与心衰严重程度、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虚证体质>实证体质,虚证体质中: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实证体质中: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2.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性别、年龄分布:无论男女,均阳虚质占比最大,男性痰湿质、湿热质人数多于女性。70岁以上老年心衰患者阳虚质占比最大,50-70岁相对较年轻心衰患者气虚质占比最大,实证体质中,50-70岁心衰患者多见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3.(1)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心功能分级情况:①虚证体质中,阳虚质在心功能Ⅲ级、Ⅳ级中均占比最高,气虚质在心功能Ⅱ级最高;②实证体质中,血瘀质在心功能Ⅲ级、Ⅳ占比高,痰湿质在心功能Ⅱ级占比高;(2)同一体质类型不同心功能分级比较:阳虚质不同心功能分级,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 5)。4.不同心功能分级间心功能相关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1)不同中医体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虚质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更短,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痰湿质左室射血分数EF更高,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更长,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更低。(2)实证体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质NT-proBNP水平更高,左室射血分数EF更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更短,明尼苏达评分更高;痰湿质NT-proBNP水平更低,左室射血分数EF更高,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更长,明尼苏达评分更低。(3)血瘀质加血瘀倾向体质的实证体质中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不同体质与心功能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①NT-proBNP:湿热质与其呈正相关,阴虚质与其呈负相关;②EF%:所有体质均未体现相关性(p>0.05);③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阳虚质、血瘀质与其呈正相关,湿热质与其呈负相关;④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阳虚质、血瘀质与其呈负相关。结论:1.心力衰竭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存在差异,无论性别,70岁以上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阳虚质均占比最高。2.实证体质中,血瘀质心衰严重程度较重、生活质量较差,而痰湿质心衰严重程度较轻、生活质量较佳;虚证体质中,阳虚质心衰严重程度更重、生活质量更差。3.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心功能标记物、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存在相关性。
洪雪娇[7](2020)在《八段锦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八段锦锻炼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康复的疗效,进而探讨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对冠心病CHF患者的康复的安全性评估、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脏康复模式,并为八段锦在心脏康复中的运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课题采取随机对照平行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厦门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常规药物、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行八段锦运动处方的心脏康复。康复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康复前和康复8周后的6MWT、VO2 peak、Peak METs、NT-proBNP、LVEF及MLHFQ。记录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数据的变化观察疗效,所得到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课题最终有效统计资料共67例,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34例,总脱落率4.29%。2.基线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构成、年龄、慢性心衰病程、NYHA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及基础用药情况方面,经过相关检验,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肺功能方面:在6MWT、VO2 peak、Peak METs、NT-proBNP、LVEF方面,两组康复前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后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方面:MLHFQ分值,两组康复前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后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方面:本课题研究中,两组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1.以八段锦应用于冠心病CHF患者的康复是安全有效的。2.以八段锦作为冠心病CHF患者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能够改善心肺功能,显着提高运动耐量、N端前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峰值摄氧量及峰值代谢当量。3.以八段锦作为冠心病CHF患者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能够显着改善疾病主观感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李晓云[8](2019)在《益肾解郁方对慢性心衰合并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现代统计学手段,探求益肾解郁方对慢性心衰合并抑郁肾虚肝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通过治疗前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各量表及评分变化,探讨益肾解郁方对慢性心衰合并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抑郁提供临床客观研究依据及新的诊疗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心血管一科、心血管二科、干部保健科的门诊及病房已确诊的慢性心衰合并抑郁肾虚肝郁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一天一次,一次两片,晨起空腹服;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解郁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进行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评分;检测治疗前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变化,探求益肾解郁方对慢性心衰合并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pro BNP、SDS评分、MLHFQ评分等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NT-pro BNP、SDS评分以及MLHFQ评分等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论:益肾解郁方能够提高慢性心衰合并抑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助于推动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石丽艳[9](2019)在《温阳解郁汤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状态阳虚气郁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温阳解郁汤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状态阳虚气郁证患者的临证诊疗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状态患者提供临床客观研究依据和新的诊疗思路。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70例慢性心衰并抑郁状态阳虚气郁证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药、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外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10.5mg/次.每天一次.晨起空腹服;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外加用温阳解郁汤每日一剂,200ml/次,分早、晚两次饭后半小时温服。治疗6周后,观察治疗后慢性心衰疗效、抑郁状态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成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组减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慢性心衰疗效、抑郁状态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NT-proBNP水平及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着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温阳解郁汤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状态阳虚气郁证患者安全有效,能显着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心衰和抑郁状态,使NT-proBNP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论文提纲范文)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肺与大肠相表里 |
1.1经脉络属 |
1.2生理配合 |
1.3病理相关 |
2 法——调肺通肠,祛痰瘀毒 |
2.1补肺通肠 |
2.2降肺通肠 |
2.3宣肺通肠 |
3 方药 |
3.1补肺通肠汤 |
3.2降肺通肠汤 |
3.3宣肺通肠汤 |
4 典型病案 |
(2)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西医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研究概况 |
1. 流行病学 |
2. 病理生理改变 |
3. 西医治疗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证候要素 |
4. 中医治疗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基于临床病例的心梗后心衰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文献研究 中药治疗阳虚血瘀型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指南制定方法 |
2.1 临床问题构建 |
2.2 中成药遴选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
2.4.1 纳入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4.3 资料提取 |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6 证据综合分析 |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
2.8 推荐意见形成 |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
3.1 稳定性心绞痛 |
3.1.1 临床问题 |
3.1.2 推荐意见 |
3.1.3 证据描述 |
3.1.3.1 通心络胶囊(1C) |
3.1.3.2 脑心通胶囊(1C) |
3.1.3.3 丹蒌片(2B) |
3.1.3.4 麝香保心丸(1B) |
3.1.3.5 复方丹参滴丸(1B) |
3.1.3.6 丹红注射液(2D) |
3.1.3.7 红花注射液(2C) |
3.1.3.8 芪参益气滴丸(1C) |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
3.2.1 临床问题 |
3.2.2 推荐意见 |
3.2.3 证据描述 |
3.2.3.1 通心络胶囊(1C) |
3.2.3.2 脑心通胶囊(2D) |
3.2.3.3 丹蒌片(2C) |
3.2.3.4 麝香保心丸(1B) |
3.2.3.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2.3.6 血府逐瘀胶囊(2D) |
3.2.3.7 丹红注射液(1C) |
3.2.3.8 红花注射液(2D) |
3.2.3.9 参麦注射液(2C) |
3.3 急性心肌梗死 |
3.3.1 临床问题 |
3.3.2 推荐意见 |
3.3.3 证据描述 |
3.3.3.1 麝香保心丸(1B) |
3.3.3.2 参麦注射液(2C) |
3.4 围介入手术期 |
3.4.1 临床问题 |
3.4.2 推荐意见 |
3.4.3 证据描述 |
3.4.3.1 通心络胶囊(1C) |
3.4.3.2 脑心通胶囊(2D) |
3.4.3.3 丹蒌片(2B) |
3.4.3.4 麝香保心丸(1C) |
3.4.3.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4.3.6 丹红注射液(2C) |
3.4.3.7 参麦注射液(2C) |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 |
3.5.1.1 临床问题 |
3.5.1.2 推荐意见 |
3.5.1.3 证据描述 |
3.5.1.3.1 稳心颗粒(1B) |
3.5.1.3.2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
3.5.2.1 临床问题 |
3.5.2.2 推荐意见 |
3.5.2.3 证据描述 |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
3.5.3.1 临床问题 |
3.5.3.2 推荐意见 |
3.5.3.3 证据描述 |
3.5.3.3.1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3.3.2 稳心颗粒(1C) |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
3.6.1 临床问题 |
3.6.2 推荐意见 |
3.6.3 证据描述 |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
3.7.1 临床问题 |
3.7.2 推荐意见 |
3.7.3 证据描述 |
3.7.3.1 速效救心丸(1C) |
3.7.3.2 复方丹参滴丸(1C) |
3.7.3.3 麝香保心丸(1C) |
3.7.3.4 宽胸气雾剂(1C) |
4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药物推荐及证候分型判断流程(见图1、图2) |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
5.1 药物的遴选 |
5.2 干预措施 |
5.3 结局指标 |
5.4 证据的筛选 |
5.5 诊断标准 |
5.6 辨证分型 |
5.7 共识结果 |
6 更新计划 |
6.1 更新时间 |
6.2 更新方法 |
(4)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1 古代文献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 心力衰竭的现代中医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各组中医证型一般资料比较 |
2 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比较 |
3 冠心病心衰的中医用药规律 |
第三节 讨论 |
1 冠心病心衰总体资料讨论 |
2 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3 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
4 中药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临床应用特点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指南制定方法 |
2.1 临床问题构建 |
2.2 中成药遴选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
2.4.1 纳入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4.3 资料提取 |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6 证据综合分析 |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表1~3) |
2.8 推荐意见形成 |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
3.1 稳定性心绞痛 |
3.1.1 临床问题 |
3.1.2 推荐意见 |
3.1.3 证据描述 |
3.1.3. 1 通心络胶囊(1C) |
3.1.3. 2 脑心通胶囊(1C) |
3.1.3. 3 丹蒌片(2B) |
3.1.3. 4 麝香保心丸(1B) |
3.1.3. 5 复方丹参滴丸(1B) |
3.1.3. 6 丹红注射液(2D) |
3.1.3. 7 红花注射液(2C) |
3.1.3. 8 芪参益气滴丸(1C) |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
3.2.1 临床问题 |
3.2.2 推荐意见 |
3.2.3 证据描述 |
3.2.3. 1 通心络胶囊(1C) |
3.2.3. 2 脑心通胶囊(2D) |
3.2.3. 3 丹蒌片(2C) |
3.2.3. 4 麝香保心丸(1B) |
3.2.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2.3. 6 血府逐瘀胶囊(2D) |
3.2.3. 7 丹红注射液(1C) |
3.2.3. 8 红花注射液(2D) |
3.2.3. 9 参麦注射液(2C) |
3.3 急性心肌梗死 |
3.3.1 临床问题 |
3.3.2 推荐意见 |
3.3.3 证据描述 |
3.3.3. 1 麝香保心丸(1B) |
3.3.3. 2 参麦注射液(2C) |
3.4 围介入手术期 |
3.4.1 临床问题 |
3.4.2 推荐意见 |
3.4.3 证据描述 |
3.4.3. 1 通心络胶囊(1C) |
3.4.3. 2 脑心通胶囊(2D) |
3.4.3. 3 丹蒌片(2B) |
3.4.3. 4 麝香保心丸(1C) |
3.4.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4.3. 6 丹红注射液(2C) |
3.4.3. 7 参麦注射液(2C) |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 |
3.5.1. 1 临床问题 |
3.5.1. 2 推荐意见 |
3.5.1. 3 证据描述 |
3.5.1. 3. 1 稳心颗粒(1B) |
3.5.1. 3. 2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
3.5.2. 1 临床问题 |
3.5.2. 2 推荐意见 |
3.5.2. 3 证据描述 |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房颤 |
3.5.3. 1 临床问题 |
3.5.3. 2 推荐意见 |
3.5.3. 3 证据描述 |
3.5.3. 3. 1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3. 3. 2 稳心颗粒(1C) |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
3.6.1 临床问题 |
3.6.2 推荐意见 |
3.6.3 证据描述 |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
3.7.1 临床问题 |
3.7.2 推荐意见 |
3.7.3 证据描述 |
3.7.3. 1 速效救心丸(1C) |
3.7.3. 2 复方丹参滴丸(1C) |
3.7.3. 3 麝香保心丸(1C) |
3.7.3. 4 宽胸气雾剂(1C) |
4 |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
5.1 药物的遴选 |
5.2 干预措施 |
5.3 结局指标 |
5.4 证据的筛选 |
5.5 诊断标准 |
5.6 辨证分型 |
5.7 共识结果 |
6 更新计划 |
6.1 更新时间 |
6.2 更新方法 |
(6)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与心衰严重程度、心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4.研究方法 |
5.统计学分析 |
6.流程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7)八段锦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脱落病例处理 |
2.8 中止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试验类型 |
3.2 分组方法 |
3.3 干预方法 |
3.4 八段锦运动处方的制定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情况指标 |
4.2 疗效性指标 |
4.3 安全性观察 |
4.4 依从性观察 |
5 不良反应评价 |
5.1 不良反应观察及程度分级 |
5.2 评估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 |
6 安全性评价 |
7 心血管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8 质量控制 |
9 统计学处理 |
10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病例的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基础情况比较 |
2.1 两组患者性别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慢性心衰病程比较 |
2.4 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 |
2.5 两组患者伴随基础疾病比较 |
2.6 两组患者基础用药情况比较 |
3 疗效性指标比较 |
3.1 6 MWT检测结果 |
3.2 VO2 peak检测结果 |
3.3 Peak METs检测结果 |
3.4 NT-proBNP检测结果 |
3.5 LVEF检测结果 |
3.6 生活质量比较 |
4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 |
3 立题思路 |
3.1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终末期转归 |
3.2 中医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认识 |
3.3 中医特色的心脏康复更加适合中国国情 |
3.4 八段锦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试验完成情况 |
4.2 基础情况分析 |
4.3 疗效指标分析 |
4.4 安全性分析 |
5 八段锦作用机理分析 |
5.1 八段锦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
5.2 八段锦的现代研究 |
6 课题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益肾解郁方对慢性心衰合并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案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 |
2.4 不良事件观察与评估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心衰指标比较 |
3.2 生活质量评价指标比较 |
3.3 抑郁评价指标比较 |
3.4 中医证候疗效指标比较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的认识 |
1.1 慢性心衰 |
1.2 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症状 |
2 祖国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的认识 |
2.1 慢性心衰 |
2.2 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症状 |
3 益肾解郁方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的疗效分析 |
3.1 益肾解郁方现在药理分析 |
3.2 益肾解郁方临床应用分析 |
3.3 益肾解郁方有效性分析 |
3.4 慢性心衰疗效分析 |
3.5 MLHFQ评分分析 |
3.6 抑郁疗效分析 |
3.7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现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现状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9)温阳解郁汤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状态阳虚气郁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一般资料 |
(一) 病例来源、数目及分组 |
(二) 病例选择标准 |
(三) 病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四) 病例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
二. 研究方法 |
(一) 治疗方法 |
(二) 观察指标 |
(三) 疗效判定标准 |
(四) 统计学处理 |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两组患者可比性分析(表3) |
(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三)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四)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评分比较 |
(五) 两组患者治疗后慢性心衰疗效比较 |
(六)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
(七) 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状态疗效比较 |
(八)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 |
(九)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水平比较 |
(十)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水平比较 |
(十一) 安全性指标观察 |
讨论 |
一. 慢性心衰与抑郁状态相关性 |
(一) 慢性心衰促发抑郁状态 |
(二) 抑郁状态加重慢性心衰 |
(三) 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状态的治疗进展 |
二. 慢性心衰、抑郁状态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 |
(一) 慢性心衰与NT-proBNP相关性 |
(二) 慢性心衰、抑郁状态与IL-6,TNF-α相关性 |
三. 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状态与阳虚气郁 |
(一) 心肾阳虚、肝气郁滞是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状态的病理基础 |
(二) 阳虚气郁是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状态的重要病机 |
四. 温阳解郁汤分析 |
(一) 方药组成 |
(二) 方义分析 |
(三) 方药分析 |
(四) 现代药理研究 |
五. 临床疗效分析 |
(一)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二) 慢性心衰疗效分析 |
(三) 抑郁状态疗效分析 |
(四) NT-proBNP,IL-6,TNF-α水平变化分析 |
结语与展望 |
(一) 课题研究结论 |
(二) 本课题研究创新点 |
(三)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状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标准(HAMD) |
附表2 中医证候积分观察表(阳虚气郁型) |
附表3 Lee氏心衰评分标准 |
致谢 |
论文着作 |
附件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 韩秀丽,王秀娟. 湖南中医杂志, 2021(12)
- [2]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研究[D]. 吴晓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4]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探讨[D]. 董雪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4)
- [6]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与心衰严重程度、心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D]. 刘子浩.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八段锦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D]. 洪雪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益肾解郁方对慢性心衰合并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 李晓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9]温阳解郁汤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状态阳虚气郁证的临床研究[D]. 石丽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