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配方紫草油治疗烧烫伤的效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吕文龙[1](2016)在《中药火麻仁地榆炭粉末(M粉末)对小白鼠皮肤表面深Ⅱ度烫伤愈合情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药火麻仁地榆炭粉末(M粉末)对小白鼠皮肤表面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白鼠制成Ⅱ度烫伤模型,并分成四组,实验组分为M粉末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为磺胺嘧啶银组。四组小白鼠在月龄、性别、致伤原因、烫伤面积、深度、部位及伤情严重程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观察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方式、愈合时间、疤痕率、残疾率、止痛效果与痛苦程度、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药物毒副作用。结果:实验组小白鼠创面愈合方式、愈合时间、疤痕率、残疾率、止痛效果与痛苦程度、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药物毒副作用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火麻仁地榆炭粉末(M粉末)对小白鼠皮肤Ⅱ度烫伤创面具有促进愈合作用,具有毒副作用小、痛苦程度低、疤痕面小、愈合时间短等特点。
何素玲,石鹤坤,陈锦珊[2](2015)在《中药制剂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中药制剂治疗烧伤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就中药制剂治疗烧伤的各方面作用及疗效进行总结、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制剂在治疗烧伤方面具有镇痛、抗感染、减少创面液体渗出、成痂、脱痂、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且已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其组方、剂型优化、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等还需进一步研究。
何素玲,石鹤坤,陈锦珊[3](2014)在《中药及其外用制剂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近年来中药及其外用制剂治疗烧伤的特点及效果,总结中药及其外用制剂治疗烧伤的作用及发展近况,探讨中药治疗烧伤的未来发展方向。
张秀丽,贾传珍[4](2012)在《频谱照射配合复方紫花膏治疗婴幼儿尿布皮炎的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频谱照射配合复方紫花膏用于婴幼儿尿布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婴幼儿尿布皮炎的患儿92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用温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后,观察组用频谱治疗仪照射后,用自制的复方紫花膏外涂,对照组仅用红霉素眼药膏外涂,观察两组患儿舒适度和皮炎消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频谱照射配合复方紫花膏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患儿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频谱照射配合复方紫花膏外涂治疗婴幼儿尿布皮炎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且操作简便,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依从性。
李若志[5](2008)在《中药烧伤敷料对兔深度烧伤感染创面的促愈合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中药烧伤敷料对兔深度烧伤感染创面的促愈合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背部两侧建立深Ⅱ度烧伤创面,并于创面种植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复制出相应的感染模型。两侧创面分别以中药烧伤敷料和安信纳米银敷料进行治疗。比较创面感染情况,创面愈合情况,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计算创面愈合率,采用ELISA法检测烧伤创面组织中炎症介质TNF-α、IL-1、IL-8的含量。结果:各感染对照组创面渗出液多,局部肿胀明显,炎症反应重,而经中药烧伤敷料和安信纳米银敷料治疗后,炎症反应轻,创面愈合明显加快,各创面各时间点菌株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烧伤后第12天、15天、18天和21天以后,经中药烧伤敷料和安信纳米银敷料进行治疗后,创面愈合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中药烧伤敷料组创面愈合率较安信纳米银敷料组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中药烧伤敷料治疗后,其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1.5±1.3天,安信纳米银敷料进行治疗后,平均愈合时间为25.5±1.8天,两两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烧伤后创面局部组织中TNF-α、IL-1、IL-8含量均明显增加,而经中药烧伤敷料和安信纳米银敷料治疗后,在各时间点均能显着降低创面局部组织中TNF-α、IL-1、IL-8的含量(P<0.05),但两治疗组之间其含量改变无差异性(P>0.05)。结论:1.1.自制中药烧伤敷料和安信纳米银敷料一样,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感染,保护创面,减少渗出作用。且在促进组织再生,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明显优于安信纳米银敷料。2.中药烧伤敷料的促创面愈合作用机制可能与在局部降低炎性介质TNF-α、IL-1、IL-8的合成和释放有关。
董建美[6](2008)在《紫草油外敷辅助治疗压疮46例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兰萍,单淑波,宋建玲[7](2006)在《紫草冰片油防治静脉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
杜海燕,孙芳,张剑[8](2004)在《新配方紫草油治疗烧烫伤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
二、新配方紫草油治疗烧烫伤的效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配方紫草油治疗烧烫伤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火麻仁地榆炭粉末(M粉末)对小白鼠皮肤表面深Ⅱ度烫伤愈合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M粉末制备 |
1.2 动物模型制作及分组 |
1.3 预防感染治疗实验 |
1.4 创面愈合 |
1.5 创面抑菌实验 |
1.6 创面面积和终止观察时疤痕面积测量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创面大体观察 |
2.2 烫伤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
2.3 烫伤创面愈合面积比较 |
2.4 烫伤创面羟脯氨酸水平变化比较 |
2.5 组织学观察 |
3 讨论 |
(2)中药制剂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镇痛 |
1.1黄连解毒膏 |
1.2美宝湿润烧伤膏 |
1.3四黄烧伤油 |
1.4中药烧伤膏 |
1.5复方烧伤止痛液 |
1.6中药烧伤解毒膏 |
1.7祛腐生肌膏 |
2抗感染 |
2.1野木瓜 |
2.2落地生复方烧伤喷雾剂与烧伤酊 |
3减少创面液体渗出 |
3.1蜂胶总黄酮溶液 |
3.2烧伤膜 |
4成痂作用 |
4.1桃胶溶液 |
4.2复方黄柏喷剂 |
5脱痂作用 |
5.1脱痂Ⅰ号 |
5.2雾化烧伤灵 |
6促进创面愈合 |
6.1珍石烧伤膏 |
6.2雄竭烫烧伤膏 |
6.3鲜芦荟肉汁 |
6.4王氏金宝烧伤膏 |
6.5矾冰纳米乳与矾冰液 |
7减少瘢痕 |
7.1瘢痕膏 |
7.2烧伤贴 |
8免疫调节 |
8.1清营汤 |
8.2生肌玉红膏 |
9结语 |
(3)中药及其外用制剂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镇痛 |
2、抗感染 |
3、减少创面液体渗出 |
4、成痂作用 |
5、脱痂作用 |
6、促进创面愈合 |
7、减少瘢痕 |
8、增强免疫调理 |
(5)中药烧伤敷料对兔深度烧伤感染创面的促愈合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英文缩略语表 |
二、中文摘要 |
三、英文摘要 |
四、正文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五、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六、致谢 |
(8)新配方紫草油治疗烧烫伤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2 紫草油配制 |
2.1 配制方法: |
2.2 功能 |
3 治疗方法 |
4 治疗效果 |
5 讨论 |
四、新配方紫草油治疗烧烫伤的效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火麻仁地榆炭粉末(M粉末)对小白鼠皮肤表面深Ⅱ度烫伤愈合情况研究[J]. 吕文龙. 亚太传统医药, 2016(12)
- [2]中药制剂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J]. 何素玲,石鹤坤,陈锦珊. 中国药房, 2015(36)
- [3]中药及其外用制剂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A]. 何素玲,石鹤坤,陈锦珊. 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2014
- [4]频谱照射配合复方紫花膏治疗婴幼儿尿布皮炎的护理体会[J]. 张秀丽,贾传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07)
- [5]中药烧伤敷料对兔深度烧伤感染创面的促愈合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李若志. 南华大学, 2008(02)
- [6]紫草油外敷辅助治疗压疮46例效果观察[J]. 董建美. 齐鲁护理杂志, 2008(05)
- [7]紫草冰片油防治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 王兰萍,单淑波,宋建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06(09)
- [8]新配方紫草油治疗烧烫伤的效果观察[J]. 杜海燕,孙芳,张剑. 齐鲁护理杂志,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