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拉木图预报实验场的地壳形变作用(外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盛峰[1](2019)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暨CSEP-CN计划的若干统计地震学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CSEP计划第二阶段工作的开展,统计地震学的基础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包含地震数据质量评估、不同地震预测模型和统计检验方法在某一区域开展的回溯性、“向前”预测和效能检验。本工作针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区域,空间范围为97.5°-105.5°E,21°-32°N,介绍了研究区构造背景及地震活动性特征,以及陈述了实验场工作、CSEP计划、统计地震学等前沿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利用不同的数据评估方法对研究区1970/01/01至2019/04/01期间的地震目录质量进行了评估,主要包含基于地震目录的评估方法和基于台网检测能力的概率评估方法。在对研究区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和数据质量有了准确认识后,利用不同的地震预测概率模型对本地区开展了预测试验,如中长期预测模型图像信息学PI算法、短期预测模型Reasenberg-Jones模型和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新近提出的Earthquake Nowcasting概念。利用图像信息学PI算法对研究区进行了算法参数的搜索,包含网格尺度、预测时长和预测时间窗起始时刻,发现参数组合具有一定的优势分布,选取优势参数组合对未来时段进行了“向前”预测,得到了可表征地震危险性趋势的“热点”分布;利用Reasenberg-Jones模型对研究区已发生的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序列进行了参数拟合,分析了二者序列演化特征,根据得到的最优参数分别计算了余震发生率和发生概率水平,基于N-test检验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效能检验;利用时-空ETAS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模型参数最大似然法拟合,得到了背景地震发生率和丛集发生率的空间分布,并给出了截至目录最新时间的地震发生强度水平;使用基于ETAS模型的随机除丛方法对背景地震事件和丛集地震事件进行了分离,并分别研究了二者的时空展布特征;借鉴在金融和气象领域广泛应用的Nowcasting概念,利用Earthquake Nowcasting方法对研究区的当前地震危险性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针对Mλ5.0的EPS值达到0.68,并分析了这一方法在不同强震水平下的研究结果。在中国地震科学试验工作以及地震可预测性研究CSEP2.0计划相关工作全面推进之际,本工作内容可为实验场区域的地震可预测性问题及不同统计地震学方法的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结果。
高小其,刘耀炜,热甫克提,杨晓芳,聂晓红,鲁娜,梁卉,向阳[2](2014)在《哈萨克斯坦地震生物前兆现象观测和地震预测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从哈萨克斯坦地震生物观测的发展历史入手,简要介绍了哈萨克斯坦地震生物观测网的现状,地震生物观测的对象与方法,地震生物观测的信息采集内容等;归纳了利用地震生物行为资料开展地震预测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比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对地震生物观测认识的差异等;最后,阐述了计划在新疆地区建立专业地震生物观测站的思路。
高小其,刘耀炜,陆明勇,王琼,杨晓芳,朱成英,陈玲,李艳萍,李新勇,许秋龙,史杰,郭伟英[3](2007)在《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现状与对比》文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研究的国家之一。本文介绍了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和中国新疆开展的该项工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双方的优势和特点。
高小其,陈华静,魏若平,王海涛,刘耀炜,陆明勇,高国英,郭伟英,鲁娜,朱成英,杨晓芳,李志海,史杰,许秋龙[4](2007)在《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测的现状及其震兆异常特征的分析》文中指出40多年来,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台网历经初期建网、系统清理、政策调整和优化提高4个阶段,目前已形成与中国北京地区流体监测网相当的规模。分析了哈萨克斯坦流体监测台网的地位、台站分布、观测项目、仪器配置及地震分析预测情况。最后,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观测资料的特点,并就哈萨克斯坦流体交换资料的震兆异常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
秦小军[5](2006)在《构造块体系统的非连续运动变形模型和南天山地区现今地壳运动与构造应力场》文中研究表明高、新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已能够从三度空间、动态地探测地球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形态,使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能以踏实的实测资料为基础,从而促进地球各层圈运动的研究从定性向定量,从局部向全球,从三维空间向四维时空,从各向同性向各向异性、从线性向非线性介质发展。新探测技术为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资料保证,而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也将会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因此如何适应探测技术的革命,是地球科学理论研究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大量地球系统数据的收集、储存、处理和分析,对数据信息系统网络的硬件和软件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已成为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以空间大地测量为标志的现代大地测量学正进入一个学科发展的新阶段,其学科性质将从工程应用为主转向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目前观测技术和观测工作发展较快,理论方法尤其是真正用于地学基础研究的部分相对滞后。作者试图将数学力学的新方法引入块体现今运动模型研究之中,在理论方法方面做一些工作,促进地壳运动与动力学基础问题研究,使观测技术更好地为地球科学服务,进而为地震大形势预报开拓新的途径,也希望能对强震发生理论,大陆动力学研究等地球科学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从空间大地测量学、动力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综合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数学力学的新方法: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结合空间大地测量取得的大量实测数据,以及地质,地球物理的研究成果构建具有明确力学意义的构造块体及边界带系统运动变形模型,研究构造块体系统运动在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上的运动学特征,勾划构造块体系统的运动方式,活动规律、幅度与过程,探索构造块体边界条件的合理处置,提出了建立现今地壳构造块体系统运动变形定量模型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南天山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和构造应力场特征,模拟研究了该地区伽师强震群的发震机制。并将空间大地测量GPS数据观测和模拟的结果与构造地质、震源机制,深部细结构探测、构造物理实验及其它大地测量等研究成果进行相互印证分析,讨论了南天山现今地壳运动快速缩短、活动断裂和伽师强震群发震机制等若干问题。为此,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从二维DDA的基本理论出发,在较严谨的运动学、力学基础上,推演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数据确定顾及块体及边界带系统弹性变形和不同块体间非均匀性运动定量模型的基本方程和方法。包括块体自由度与系统自由度的考虑和选定,运动方程的建立,运动学模型的正、反演算法。(2)研究将DDA方法应用于数十乃至数百公里的大尺度构造块体系统时的精度控制因素及其必要的调整研究。(3)根据实际GPS数据和研究区域的情况研究DDA方法的荷载加载方式及其效果。
王广才,车用太,刘成龙,刘春国,谷元珠,鱼金子[6](2003)在《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现状和趋势》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经历了"创建阶段—发展阶段—提高阶段"到目前开始的"全面现代化阶段",形成了国家级基本台(网)、省级区域台(网)与县市级地方台(网)三类台(网),记录到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海量数据,为相关的灾害、环境、资源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九五"期间,完成了对全国114个台站以水位、水温(地热)、氡(Rn)与汞(Hg)观测为主的数字化改造。"十五"和以后更长一段时间内,计划大规模推广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技术,建设三个"前兆台阵",初步建立流动观测系统,完善与健全学科台网中心,建立学科观测技术质检中心,并就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中的一些基本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使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沿着"台网(站)布设科学化,测项配套合理化,监测技术系统自动化和现代化,观测规范化和观测数据质量评价定量化"的方向稳步发展。
А.В.吉霍米罗夫,Л.А.拉迭尼娜,柏美祥[7](2000)在《阿拉木图预报实验场的地壳形变作用(外文)》文中指出用形变与倾斜仪方法研究了地壳形变 ,论述了仪器的技术特点、不同地质构造的形变台站以及形变记录的精度。对地震前形变干扰的识别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春、秋季间形变过程的季节特征 ,表明春季记录为引张形变 ,而秋季为压缩形变。
The Seismological Delegation of SSB to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Beijing,100036)[8](1993)在《中国地震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概况》文中研究说明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的邀请,以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何永年为团长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于1992年9月14—28日访问考察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并签定了地震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该共和国简况、代表团工作简况、哈萨克斯坦的地震预报研究与灾害防御,以及第一次中哈天山地震预报国际讨论会的情况和访问体会。
卢振恒[9](1993)在《地震学界近期提出的地震预报理论和方法》文中指出近期,地震学家对地震预报理论和监测预报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新进展,本文对外电、外刊报道的地震预报理论和预报方法作了介绍.
唐仲兴,李正蒙,张炜[10](1990)在《国外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预报地震的进展和动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合介绍了苏联、美国、日本等国近几年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预报地震的成果,内容包括:水文地球化学观测台网的建设、地震实验场的工作、水文地球化学和地震关系的研究、预报方法的探索、观测技术的改进和新仪器的研制以及前兆机理的探讨等;最后对该学科的研究动向做了扼要的介绍。
二、阿拉木图预报实验场的地壳形变作用(外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拉木图预报实验场的地壳形变作用(外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暨CSEP-CN计划的若干统计地震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CSES)项目 |
1.2“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CSEP)计划” |
1.3 地震预测模型 |
1.4 统计检验方法 |
1.5 本工作基本逻辑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所用数据 |
2.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 |
2.3 使用数据 |
第三章 研究区最小完整性震级评估 |
3.1 基于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评估 |
3.1.1 震级-序号方法 |
3.1.2 MAXC (Maximum Curvature)方法 |
3.1.3 GFT (Goodness-of-fit Test) |
3.1.4 MBS (Mc by b-value stability)方法 |
3.1.5 EMR (Entire Magnitude Range)方法 |
3.1.6 MBASS (Median-Based Analysis of the Segment Slope)方法 |
3.1.7 昼夜噪声调制(Day-to-night from Synthetic Catalogs)方法 |
3.2 基于地震台网的完整性震级评估 |
3.2.1 Probabilistic Magnitude of Completeness (PMC) |
3.2.2 PMC方法原理 |
3.2.3 应用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地震预测模型Ⅰ—图像信息学(PI)算法 |
4.1 图像信息学(PI)算法简介 |
4.1.1 算法的提出 |
4.1.2 PI算法应用于地震预测 |
4.1.3 算法的改进与探索 |
4.2 PI算法基本原理 |
4.3 PI算法在研究区的探索与应用 |
4.3.1 使用目录分析 |
4.3.2 算法参数 |
4.3.3 优化参数下的PI预测结果 |
4.3.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震预测模型Ⅱ—Reasenberg-Jones模型 |
5.1 模型定义与参数似然估计 |
5.2 参数残差分析 |
5.3 地震发生率和发生概率预测 |
5.4 模型效能检验 |
5.5 对相关地震序列的应用 |
5.6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地震预测模型Ⅲ—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 |
6.1 时间-空间ETAS模型 |
6.2 基本原理 |
6.3 随机除丛法 |
6.4 模型应用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地震预测模型Ⅳ—“Nowcasting” |
7.1 Earthquake Nowcasting基本思路 |
7.2 研究区及使用数据分析 |
7.3 Earthquake Nowcasting评估当前危险性状态 |
7.4 Nowcasting与Forecasting概念的不同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与总结 |
8.1.1 对研究区数据资料质量的评估 |
8.1.2 中长期地震预测模型的应用 |
8.1.3 短期地震预测模型的应用 |
8.1.4 新的统计预测方法的应用 |
8.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哈萨克斯坦地震生物前兆现象观测和地震预测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地震生物观测网 |
1.1 基本情况 |
1.2 观测网概况 |
1.3 观测站建设的基本要求 |
1.4 生物观测的对象和方法 |
1.4.1 生物观测对象 |
1.4.2 生物观测方法 |
1.4.3 目测观测 |
1.4.4 仪器自动化观测 |
1.4.5 气象辅助观测与特殊环境条件 |
(1) 气象观测 |
(2) 冬眠动物的特殊环境条件 |
1.5 地震生物观测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
1.5.1 信息采集时间 |
1.5.2 信息采集内容 |
1.5.3 信息处理 |
1.5.4 信息传送 |
2 地震生物分析预测方法 |
2.1 地震生物行为异常的一般分析方法 |
2.2 地震生物分析预测的现状和震例 |
2.2.1 哈萨克斯坦拜萨隆6.3级地震 |
2.2.2 苏萨梅尔7.5级地震 |
2.2.3 哈萨克斯坦6.1级地震 |
3 问题与讨论 |
3.1 对地震生物观测的认识 |
3.2 地震生物观测的管理 |
3.3 地震生物观测技术的发展 |
(3)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现状与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两地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1 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的发展历史 |
1.2 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地位与现状 |
1.2.1 观测项目、方法及仪器 |
1.2.2 台网的组成与分布 |
1.2.3 地下流体观测网井 (泉) 简介 (表2) |
1.3 中国新疆地震地下流体的地位及现状 |
2 两地监测网对比与分析 |
2.1 监测台网基本情况方面 |
2.2 监测台网布设思路方面 |
2.3 监测管理与数据分析方面 |
2.4 观测项目与观测技术水平方面 |
2.5 观测点布设密度方面 |
3 结语 |
(4)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测的现状及其震兆异常特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发展历史 |
1.1 初期建网 |
1.2 系统清理 |
1.3 政策调整 |
1.4 优化提高 |
2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地位及现状 |
2.1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地位 |
2.2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现状 |
2.2.1 观测项目、方法及仪器 |
2.2.2 监测台网的组成与分布 |
2.2.3 地下流体观测网井 (泉) 概况 |
3 地震分析预测的现状 |
3.1 地下流体资料的分析 |
3.2 将地下流体资料用于地震预测 |
3.3 地震预测的基础性研究 |
4 震兆异常特征 |
4.1 震例总结中交换地震资料的筛选 |
4.2 震兆异常的分析 |
4.2.1 异常空间分布特点 |
4.2.2 异常的中期、短期、临震特点 |
4.2.3 异常的时空转移特点 |
4.2.4 异常形态特点 |
5 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网的特点 |
5.1 在开展广泛国际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 |
5.2 建网原则具有明显的区域及科学实验性 |
6 结语 |
(5)构造块体系统的非连续运动变形模型和南天山地区现今地壳运动与构造应力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现今板块、块体运动定量模型的发展 |
1.1 板块、块体运动的几何学描述 |
1.1.1 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定量描述 |
1.1.2 基于欧拉固定点定理的板块、块体几何学描述 |
1.2 现今板块、块体运动定量模型 |
1.2.1 基于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的模型 |
1.2.2 基于大地测量数据的定量模型 |
1.2.3 顾及板块、块体弹性性质的数学力学新方法 |
1.2.4 基于地幔流变和对流的现今板块运动模型 |
1.3 我国的研究情况 |
1.4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二维构造块体系统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位移和变形模式 |
2.3 正分析模型 |
2.3.1 弹性子矩阵 |
2.3.2 运动阻尼矩阵 |
2.3.3 初始应力 |
2.3.4 点荷载 |
2.3.5 线荷载 |
2.3.6 体荷载 |
2.3.7 锚杆连接 |
2.3.8 惯性力 |
2.3.9 粘性力 |
2.3.10 在一个方向上的位移固定 |
2.3.11 在一点的位移约束 |
2.4 反分析模型 |
2.4.1 最小二乘等式 |
2.4.2 一点的测量位移 |
2.4.3 沿一个方向的测量位移 |
2.4.4 两点间的测量伸长 |
2.4.5 块体的测量应变 |
2.4.6 沿一个方向的测量正应变 |
2.4.7 沿一个方向的测量应力 |
2.4.8 位移阻尼矩阵 |
2.5 运动学条件 |
2.5.1 块体间的距离 |
2.5.2 接触和侵入及侵入的准则 |
2.5.3 正分析中刚硬弹簧接触子矩阵 |
2.5.4 正分析的固定点和固定点方向的选择 |
2.5.5 反分析中的接触惩罚子矩阵 |
2.5.6 反分析中固定点和固定点方向的选择 |
2.6 块体的确定和积分 |
2.6.1 块体的边界追踪 |
2.6.2 确定内外区域 |
2.6.3 曲面块体上的积分 |
2.7 小结 |
第三章 精度控制及理论数据建模试验 |
3.1 精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
3.2 计算精度与速度的相互协调 |
3.3 正分析算例 |
3.3.1 计算模型 |
3.3.2 计算结果 |
3.4 反分析算例 |
3.4.1 计算模型 |
3.4.2 计算结果及侵入量控制的意义 |
3.4.3 反分析的精度评定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南天山地区现今地壳运动与构造应力场 |
4.1 构造环境和块体系统的划分 |
4.1.1 南天山地区的地质背景 |
4.1.2 块体系统的划分 |
4.2 GPS 观测数据与荷载输入方式 |
4.2.1 GPS 观测数据处理及结果 |
4.2.2 DDA 计算方法的荷载输入方式 |
4.3 南天山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 |
4.4 南天山地区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 |
4.5 伽师强震群发震机制的模拟 |
4.6 小结 |
第五章 南天山地区现今地壳运动与伽师强震群若干问题的认识 |
5.1 天山现今地壳的缩短 |
5.2 南天山地区主要断裂的活动 |
5.3 伽师强震群的走滑发震机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和主要进展 |
6.3 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现状和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发展历史 |
1.1 创建阶段 |
1.2 发展阶段 |
1.3 提高阶段 |
1.4 全面现代化阶段 |
2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地位和作用 |
3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现状 |
3.1 观测项目 |
3.2 台网的组成与布局 |
(1) “水位井网”与“水化台网”的基本格架 |
(2) 地震地下流体台网的现今框架 |
3.3 地下流体观测井 (泉) 的现状 |
3.4 观测技术 |
3.5 地下流体流动观测 |
3.6 地下流体观测数据的管理 |
4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发展趋势 |
4.1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
4.2 “十五”计划的预期结果 |
4.3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基础研究 |
四、阿拉木图预报实验场的地壳形变作用(外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暨CSEP-CN计划的若干统计地震学问题[D]. 张盛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9(09)
- [2]哈萨克斯坦地震生物前兆现象观测和地震预测研究现状[J]. 高小其,刘耀炜,热甫克提,杨晓芳,聂晓红,鲁娜,梁卉,向阳. 国际地震动态, 2014(09)
- [3]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现状与对比[J]. 高小其,刘耀炜,陆明勇,王琼,杨晓芳,朱成英,陈玲,李艳萍,李新勇,许秋龙,史杰,郭伟英. 西北地震学报, 2007(03)
- [4]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测的现状及其震兆异常特征的分析[J]. 高小其,陈华静,魏若平,王海涛,刘耀炜,陆明勇,高国英,郭伟英,鲁娜,朱成英,杨晓芳,李志海,史杰,许秋龙. 中国地震, 2007(02)
- [5]构造块体系统的非连续运动变形模型和南天山地区现今地壳运动与构造应力场[D]. 秦小军.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6(01)
- [6]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现状和趋势[J]. 王广才,车用太,刘成龙,刘春国,谷元珠,鱼金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06)
- [7]阿拉木图预报实验场的地壳形变作用(外文)[J]. А.В.吉霍米罗夫,Л.А.拉迭尼娜,柏美祥. 内陆地震, 2000(04)
- [8]中国地震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概况[J]. The Seismological Delegation of SSB to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Beijing,100036). 国际地震动态, 1993(05)
- [9]地震学界近期提出的地震预报理论和方法[J]. 卢振恒. 山西地震, 1993(01)
- [10]国外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预报地震的进展和动向[J]. 唐仲兴,李正蒙,张炜. 国际地震动态, 19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