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农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一、农村高血压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夏章[1](2021)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目前有关小组活动长期效果评价的研究较为少见,小组活动长期效果尚不明确。对已有研究检索发现,多数研究报告了临床指标,对糖尿病预后不良事件报告较少,故本次研究将分两部分开展,通过系统综述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临床指标的长期影响,通过随访研究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的长期影响,以补充系统综述分析结果的不足。研究目的1.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生存质量、心血管病事件、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死亡事件的长期影响。分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2.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的影响。分析干预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和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3.探讨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改进方法和干预重点。研究方法1.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7月28日发表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随机对照试验和群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与研究质量评价过程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开展。使用Cochrane Q检验和不一致指数检验评估异质性,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小或异质性大但异质性来源可识别,则选用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作为效应指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总体效应值,并进行Meta回归与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大且来源无法识别,则只进行描述性分析。参照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评估证据质量。使用Revman5.3、Microsoft Excel 2019 绘图,使用 Stata16.0、GRADE Profiler 3.6 分析数据。2.采用现场调查和信息系统匹配的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2014年7月-11月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试验的500名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通过现场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信息,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确认患者存活情况,通过北京市死因监测系统收集患者死亡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组活动与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关系。以自我管理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使用SAS9.4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系统综述共纳入25项研究5 071名随访患者。2项研究为低风险,1 1项研究为风险不确定,12项研究为高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MD=-0.39%(95%CI:-0.56,-0.21)]、舒张压[MD=-1.32 mmHg(95%CI:-2.44,-0.21)]、收缩压[MD=-1.92 mmHg(95%CI:-3.47,-0.37)]的长期效果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开展后12个月降低效果最显着,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舒张压和收缩压结果不够稳健。小组活动对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体重的长期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体质指数结果不够稳健且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心血管病事件、死亡事件无法进行Meta分析。除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体重证据质量等级为中外,其他指标证据质量等级为低或极低。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MD=-0.53%(95%CI:-0.79,-0.27)]、小组活动持续开展[MD=-0.87%(95%CI:-0.79,-0.27)]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家属/好友参与、小组患者数≤1 0人、患者年龄<60岁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可能有利因素。2.现场调查随访362人,随访率为72.40%,信息系统匹配483人,随访率为96.60%。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协变量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自我管理患者而言,自我效能得分≥80分是防止糖尿病肾病[OR=0.06(95%CI:0.01,0.59)]、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OR=0.06(95%CI:0.01,0.55)]发生的保护因素;生活在城镇[OR=0.24(95%CI:0.07,0.89)]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相比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收入在 1000-3000 元[OR=0.28(95%CI:0.08,0.98)]是防止高血脂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3000元[OR=0.36(95%CI:0.14,0.88)]、≥3000 元[OR=0.15(95%CI:0.03,0.70)]、入组前自报发生某些合并症[OR=0.20(95%CI:0.07,0.52)]是防止其他合并症发生的保护因素。居住地为城镇[OR=0.16(95%CI:0.04,0.55)]是防止入组后死亡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与自我效能得分、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入组前合并症自报情况、居住地与糖尿病病程存在相加效应交互作用。研究结论1.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一定的长期效果,对血压降低可能有长期效果,对血脂、体重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未见影响,对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的长期影响尚无法定论。2.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自我效能高是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3.建议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由医生/护士/专家来组织开展,以患者自我效能提高为核心目标,同时建立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机制,以期实现自我管理效果长期维持。4.建议把低收入人群和农村居民作为今后糖尿病干预重点人群。

徐艳艳[2](2021)在《KCNJ11 rs5210位点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内向整流钾通道蛋白J亚单位11号成员(potassium inwardly rectifying channel subfamily J member 11,KCNJ11)基因rs5210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易感性密切相关,鉴于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及T2DM同为代谢性疾病,有多种共同的危险因素,例如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或高血脂,其亦可能具有共同的易感性多态性位点,目前,尚无同时纳入CAD及NAFLD患者的KCNJ11 rs5210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在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中,KCNJ11 rs5210位点多态性与NAFLD及CAD的相关性。方法:(1)本研究共纳入905人,分为四组,包括NAFLD组246人,CAD组201人,NAFLD+CAD组116人,健康对照组342人。(2)采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信息及生物化学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r-谷氨酰转移酶(Gama-glutamyl transferase,γ-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3)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的方法进行KCNJ11 rs5210基因型测定。(4)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认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数据处理,分析KCNJ11 rs5210多态性与NAFLD、CAD、NAFLD+CA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1)四组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组之间在年龄、性别、TG、TC、LDL、HDL、BMI、ALT、AST、r-GT、ALP、TBil、FPG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经测序发现KCNJ11 rs5210具有AA、GA、GG 3种基因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rs5210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在NAFLD组、CAD组、对照组及NAFLD+CAD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两比较,GG+GA携带者与AA携带者NAFLD及CAD发病风险无明显差异(P均>0.05)。经校正年龄、性别、BMI,亦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在NAFLD组中,与携带AA基因型受试者相比,GA基因型携带者具有更高的BMI,更高的TBil水平(P均<0.05),经进一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携带KCNJ11 rs 5210 G等位基因与BMI、TBil水平升高相关(P<0.05),经校正年龄、性别、BMI,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受试人群中,携带AA基因型受试者ALP水平高于GA基因型(P<0.05),而经进一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KCNJ11位点多态性与AL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经校正年龄、性别、BMI,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NAFLD+CAD组中,携带KCNJ11 rs 5210 G等位基因与FPG水平升高相关(P<0.05),经校正年龄、性别、BMI,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MI升高、HDL降低与NAFLD患病风险具有相关性;FPG升高、HDL降低与CAD、NAFLD+CAD患病风险具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1)KCNJ11 rs5210基因多态性与青岛地区汉族人群NAFLD、CAD、NAFLD合并CAD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2)携带KCNJ11 rs5210 G等位基因与NAFLD患者BMI、TBil水平升高有关,与NAFLD合并CAD患者FPG水平升高有关。

施佳成[3](2021)在《桂林市部分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流行趋势、危险因素及简易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调查分析桂林市2011年至2017年部分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流行趋势。(2)分析HUA的危险因素,并应用nomogram模型与分类树(Classification Tree,CT)模型建立HUA的简易预测模型,检验两种模型的鉴别能力、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并进行分析,为HUA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一定帮助。方法:(1)调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部体检信息系统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213562例(男性112868例,女性100694例)体检者的血清尿酸等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HUA的流行趋势。(2)选择2017年7月至10月的10286例体检人群(男性5983例,女性430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临床资料收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分析影响HUA的危险因素,并将上述10286例样本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7169例)和验证集(3117例)。在训练集中我们通过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无创的检查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高血压患病情况四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nomogram模型,同时运用决策树模型的分类回归树算法构建CT模型,在验证集中对两种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检验两种模型的鉴别能力、准确性及临床实用性。结果:(1)HUA总患病率为23.2%,经年龄、性别标准化后,2011年至2017年HUA患病率分别为16.4%、20.5%、23.5%、23.7%、22.1%、25.7%、25.5%,2016年、2017年HUA患病率显着高于2011年(P<0.05)。(2)2011年至2017年每年男性HUA的患病率均显着高于女性(P<0.05),其中男性在30~49岁年龄组HUA患病率最高,女性在30~岁后HU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性)、高龄、高BMI、高血压、高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高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为HUA的危险因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升高为其保护因素(P<0.05)。(4)年龄、性别、BMI及高血压患病情况四项指标均被纳入HUA的简易预测模型。在鉴别能力上,nomogram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0.745和0.720,CT模型的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0.737和0.715。训练集中,nomogram模型的特异度较高,为63.48%,CT模型的灵敏度较高,为75.82%。在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上,两种模型的校准曲线及DCA均表现优异,且在验证集中仍能保持稳定。结论:(1)桂林市部分体检人群HUA患病率近年来总体呈上升趋势。(2)性别(男性)、高龄、高BMI、高血压、高Scr、高BUN、高TG、高LDLc为HUA的危险因素,高HDLc为其保护因素。(3)可以通过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无创的检查包括年龄、性别、BMI及高血压患病情况四项指标预测HUA,且本研究通过nomogram模型、CT模型建立的HUA简易预测模型的相关参数证明,这两种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高秀花[4](2021)在《山东省某三级医院住院T2DM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背景糖尿病(DM)是人类需要应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整体上看患病率和患病人数均在迅速增加。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达到4.63亿,糖尿病患病人数在未来将继续快速增长,同年糖尿病造成了 420万人口的死亡,糖尿病方面的年医疗费用支出达到7600亿美元;糖尿病医疗花费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国(2946亿美元),接下来是中国(1090亿美元)。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高居世界之首,同时人数还在继续增加。2020年的流调显示,按照目前的诊断标准,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2%。2型糖尿病(T2DM)患病人数众多,占总患病人数的9成以上。2型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早期患病不易被发觉,患病时间延长,将会带来累及患者全身各重要器官的一系列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在增加医疗费用的同时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等。目前国内外针对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情况做了很多研究,不同的研究均显示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具体患病情况存在国家及地区间的差异。目前国内的研究显示全国范围内2型糖尿病治疗现状呈现三低的特点: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达标率低,但2型糖尿病治疗现状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与目前治疗现状相关的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国内的研究显示T2DM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以及相关的医疗费用支出在不同的研究中结果也不同。2.研究目的(1)研究山东省临沂地区某三级医院住院T2DM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的现状以及伴有不同慢性并发症对住院费用的影响,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依据。(2)研究山东省临沂地区某三级医院住院T2DM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相关的因素,为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疾病综合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3.研究方法3.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5-2019年在山东省临沂地区某三级医院住院的主要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研究所需关键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研究其伴有慢性并发症的情况、住院花费情况以及伴有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本研究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2277例。3.2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山东省临沂地区某三级医院电子病历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所有在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住该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要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病史查阅,T2DM在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The 10th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中诊断编码为 E11。从医院电子病历信息数据库中筛选出主要诊断编码为E11的患者共2776例,逐一查阅2776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剔除研究所需的关键临床数据有缺失的患者499例,最终有2277例T2DM患者被纳入研究中。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2001年开展的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10年回顾性调查时制定的方案收集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住院T2DM患者中伴有慢性并发症情况、伴有合并症情况共4个方面。所有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为患者入院后首次检查测得的结果。慢性并发症以及合并症的确定和分类参考CDS 2001年开展全国性调查时制定的实施细则,并结合目前相关指南及书籍的诊断标准进行。3.3统计分析将电子病历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EXCEL表格,建立SPSS数据库,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非参数的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非参数的Kruskal-Walls H检验以及χ2检验进行数据的组间分析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住院T2DM患者中伴有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4.研究结果4.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2277例住院T2DM中,男、女分别为1213例(53.3%)和1063例(46.7%),研究对象年龄平均为60.30± 10.88岁,中位病程10(5-16)年,中位住院天数8(6-11)天。伴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平均年龄61.06±10.71岁,中位病程10(6-17)年,不伴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平均年龄56.27±10.91岁,中位病程6(1-10)年。住院费用报销方式中居民医保1236例(54.3%),职工医保583例(25.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55例(15.6%),其他报销方式103例(4.5%)。在2277例住院T2DM患者中,有DM家族史的805例(35.4%),有吸烟史的616例(27.1%),有饮酒史的616例(27.1%);超重患者1188例(52.2%),肥胖患者428例(18.8%),超重和肥胖的患者总数为1616例(71.0%);年龄在60岁以下的病例数为1037例(45.5%),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病例数为1240例(54.5%);病程小于1年者263例(11.6%),病程在1~5年者346例(15.2%),病程在5年以上1668例(73.2%)。住院 T2DM 患者的 TC、SBP、DBP、FBG、2hPBG、HbA1c、BMI 指标达到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的比例分别为40.6%、44.2%、41.1%、17.1%、19.0%、8.5%和29.0%。住院T2DM患者综合控制指标达标情况较差。4.2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有慢性并发症现状84.2%的住院T2DM患者伴有慢性并发症,其中男性为84.1%,女性为84.3%。研究对象中伴各慢性并发症的比例情况如下: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眼部病变、肾脏病变、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分别为55.7%、51.3%、37.2%、35.2%、18.5%、14.4%和10.8%。合并症方面,47.6%合并有高血压病,43.9%合并有高脂血症。男性和女性T2DM患者伴有慢性并发症的比例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020,P>0.05),但二者伴有肾脏并发症的比例(41.3%vs 28.3%)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42.069,P<0.01)。在伴有的慢性并发症数量方面,伴有1种、2种、3种、≥4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3.2%、29.9%、21.0%和20.1%,伴有0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仅为 15.8%。慢性并发症数量在不同年龄和病程的患者间的分布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慢性并发症数量的患者在住院天数上的差异也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慢性并发症和不伴有慢性并发症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上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类患者在高血压病分布上的差异也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两类患者在 HbA1c、FBG、2hPBG、TC、LDL-C、SCr、BUN、UA、SBP和TBil临床检查指标上存在不同,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的患者伴有至少一种慢性并发症的比例,以及伴有除糖尿病足外的其他6种慢并发症的比例以及伴有两种合并症的比例均不同,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合并症方面,不同病程的患者在合并高血压病和合并高脂血症的比例上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123.057和χ2=16.135,P<0.01)不同年龄的各组患者间伴有至少一个慢性并发症的比例,以及伴有除肾脏病变之外的另外6种慢性并发症的比例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组伴有两种合并症的比例也不同,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病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不可控因素。4.3伴有不同慢性并发症的患者住院费用对比住院总费用的构成中以药费、诊断费、护理费、一般医疗服务费、一般治疗操作费等为主,以上费用构成了住院总费用的90%以上,其中药费(中药费和西药费)在住院总费用中占比最大。伴有研究关注的7类慢性并发症的患者以及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的中位住院总费用高于不伴有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来看伴有糖尿病足的患者住院花费最高为8213.41(5980.71-11484.2)元,住院花费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伴有心血管并发症的花费为7100.32(5674.44-9386.63)元和伴有脑血管并发症的花费为6760.37(5153.81-8545.25)元。伴有不同数量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其在住院总费用上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H值=34.45,P<0.01)。4.4慢性并发症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住院T2DM患者伴有慢性并发症的各相关因素如下:眼部并发症:病程(OR=1.037,95%CI=1.023-1.051)、有神经并发症(OR=1.573,95%CI=1.309-1.890)。糖尿病足:年龄(OR=1.047,95%CI=1.032-1.062)、有吸烟史(OR=1.416,95%CI=1.051-1.909)。肾脏并发症:男性(OR=1.533,95%CI=1.200-1.959)、病程(OR=1.025,95%(CI=1.011-1.039)、收缩压(OR=1.028,95%(CI=1.021-1.034)、血清肌酐(OR=1.012,95%CI=1.008-1.017)、尿酸(OR=1.001,95%CI=1.000-1.002)。神经并发症:年龄(OR=1.013,95%CI=1.005-1.022)、有眼部并发症(OR=1.517,95%CI=1.264-1.821)、病程(OR=1.056,95%CI=1.042-1.070)。周围血管并发症:年龄(OR=1.037,95%CI=1.027-1.047)、BMI(OR=1.036,95%CI=1.008-1.065)、尿素氮(OR=1.034,95%CI=1.001-1.068)。心血管并发症:年龄(OR=1.057,95%CI=1.044-1.070)、病程(OR=1.035,95%CI=1.018-1.051)、BMI(OR=1.101,95%CI=1.064-1.138)。脑血管并发症:年龄(OR=1.060,95%CI=1.046-1.074)、收缩压(OR=1.008,95%CI=1.003-1.014)、BMI(OR=1.055,95%CI=1.017-1.095)。5.研究结论(1)住院T2DM患者中伴有慢性并发症的比例处于较高水平。(2)伴有不同数量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其住院花费不同,糖尿病足患者的住院花费最高。(3)年龄、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酐是慢性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不同类型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不全相同。

李慧泉[5](2021)在《福清市高山镇HBV感染者肝癌预测风险GALAD评分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给社会带来沉重医疗负担。因此,对HCC高危人群的筛查是降低该病病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感染是其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本研究以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GALAD作为HCC预测风险的指标评分,探讨HBV感染人群中GALAD评分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GALAD异常风险模型,进一步分析转录因子19(transcription factor 19,TCF19)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GALAD评分的影响,筛选出HBV感染者中GALAD评分异常的高危人群,为制定HBV感染者个体化的GALAD监测模式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1)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参加《福清市居民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HBV感染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生活习惯,同时检测各项血液指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各影响因素与GALAD的相关性,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生化及血压指标与GALAD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最后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构建GALAD评分异常的风险模型。(2)使用Illumina公司的GSA芯片进行TCF19基因(rs1419881、rs3094187、rs3095239)分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TCF19基因多态性及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GALAD的影响。结果:(1)HBV感染者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HBV感染者724名,其中男性275名,女性449名。年龄大于60岁者约占43.65%,约92.13%的HBV感染者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从事体力劳动工作者占79.42%,全家年收入在10万以下的居多(76.24%),73.48%的HBV感染者从不抽烟,11.19%的HBV感染者饮酒,19.20%的HBV感染者饮茶,BMI在18.5~23.9 kg/m2的居多(46.69%),向心性肥胖率为30.39%。40.75%的HBV感染者患有高血压,23.90%的HBV感染者患有糖尿病。(2)GALAD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待业或下岗、吸烟、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低HDL、高AST、高GLU、高DBIL及高Hb A1c浓度均可增加GALAD升高的风险,而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和全家年收入10万~30万可降低GALAD升高的风险。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分层中,全家年收入≥10万者的OR值小于1,可降低GALAD升高的风险,结果十分稳定。在大部分分层中,非脑力劳动者、吸烟、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GLU、高Hb A1c浓度的OR值大于1,可增加GALAD升高的风险,结果相对比较稳定。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表明,血清TG、HDL、ALT、AST、GLU、DBIL、TBIL及Hb A1c浓度与GALAD评分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逐步logistic回归构建的HBV感染者GALAD评分异常的风险模型中包含以下因素:职业、全家年收入、吸烟、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AST、DBI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69(95%CI:0.845~0.882)。当GALAD异常的风险模型评分为10分时,灵敏度为97.1%(95%CI:95.2%~99.1%),阴性预测值为82.7%(95%CI:80.3%~84.8%),说明得分小于10分的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概率较小;当总分为41分时,该模型的特异度为95.4%(95%CI:93.6%~97.3%),阳性预测值为94.8%(95%CI:92.1%~96.5%),说明得分大于41分的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概率较大。(3)TCF19基因多态性与GALAD的相关性研究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rs1419881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G基因型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dds ratio,OR)为1.72(95%CI:1.13~2.60),A等位基因(AG+AA)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R为1.60(95%CI:1.08~2.36)。与rs3094187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G基因型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R为1.62(95%CI:1.06~2.46),A等位基因(AG+AA)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R为1.52(95%CI:1.02~2.24)。与rs3095239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G基因型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R为1.62(95%CI:1.06~2.46),G等位基因(AG+GG)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R为1.52(95%CI:1.02~2.25)。在分层分析中,3个SNP位点结果较稳定。基因-基因联合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同时携带3个SNP位点危险基因型者,GALAD升高的风险高于未携带危险基因型者,并且随着携带危险基因型个数的增加,GALAD升高的风险也逐渐增加。(4)TCF19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GALAD的影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发现,TCF19基因rs1419881位点分别与吸烟(ORint=14.49,95%CI:10.15~29.11)、向心性肥胖(RERI=2.73,95%CI:0.52~4.93;ORint=4.37,95%CI:2.40~7.94)、高血压(ORint=8.70,95%CI:4.75~15.91)、糖尿病(ORint=8.14,95%CI:4.12~16.08)、冠心病(ORint=14.17,95%CI:1.81~18.07)存在交互作用;rs3094187位点分别与向心性肥胖(RERI=2.18,95%CI:0.13~4.22;ORint=4.05,95%CI:2.24~7.32)、高血压(ORint=8.02,95%CI:4.40~14.65)、糖尿病(ORint=7.42,95%CI:3.80~14.50)、冠心病(ORint=13.66,95%CI:1.74~17.20)存在交互作用;rs3095239位点分别与吸烟(ORint=11.36,95%CI:9.19~19.65)、向心性肥胖(RERI=2.18,95%CI:0.13~4.23;ORint=4.06,95%CI:2.25~7.34)、高血压(ORint=8.03,95%CI:4.40~14.65)、糖尿病(ORint=7.44,95%CI:3.81~14.53)、冠心病(ORint=13.68,95%CI:1.74~17.33)存在交互作用,使得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增加。结论:(1)待业或下岗、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低HDL、高AST、高GLU、高DBIL及高Hb A1c浓度均可增加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而受教育程度及收入高可降低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HBV感染者GALAD异常的风险模型经验证后仍显示了较好的拟合效果,当风险模型得分为41分时,阳性预测值高达94.8%,说明得分高于41分的HBV感染者GALAD异常概率较大,对该人群应进行GALAD相关指标检测,并监测其动态变化。(2)与野生基因型相比较,TCF19基因rs1419881、rs3094187及rs3095239位点变异均可增加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而且随着携带危险基因型个数的增加,GALAD升高的风险也逐渐增加,表明TCF19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有关,并且存在基因-基因联合作用。(3)rs1419881、rs3095239位点分别与吸烟、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存在交互作用,rs3094187位点分别与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存在交互作用,使得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增加,表明携带TCF19危险基因型且暴露于危险环境因素的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增加。(4)本研究是在福清地区HBV感染者中开展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其结果仍有待于在队列研究中进一步的验证。

崔亚[6](2021)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糖尿病(DM)、高血压(HTN)人群相关心血管疾病(CVD)流行现状及与CVD的关系,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DM-HTN)人群相关CVD的影响因素,探究此类人群CVD发病风险及血压与CVD的关系,为DM-HTN人群预防CVD的发生提供干预指导。方法本研究涉及两部分,第一部分横断面研究基于2011年6月-2013年12月金昌队列基线DM、HTN不同患病类型的人群,描述各组人群及CVD患病情况,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年龄、超重肥胖情况、吸烟等多个协变量后,比较各组OR值分析DM、HTN与CVD之间的关系,使用该模型对DM-HTN人群患CVD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前瞻性研究基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首次随访调查,以DM-HTN人群为暴露组,不患DM、HTN人群为非暴露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组成1:1个体匹配队列,建立相关CVD终点的Kaplan-Meier曲线并进行匹配的Cox回归分析,以评估DM-HTN与CVD的因果关系,对匹配后的队列进行亚组分析以估计同质性关联。此外,通过多变量调整的Cox回归模型分析DM-HTN患者不同血压CVD的发病风险,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剂量反应关系。结果1.队列基线人群单纯DM、单纯HTN、DM-HTN患病率分别为2.98%、24.90%、5.05%。DM人群HTN患病率为62.71%,HTN人群DM患病率为16.77%,男性和老年人患病率均较高。DM-HTN人群年龄、超重肥胖率、高脂血症等相关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均高于对照人群。DM-HTN组CHD、CVA和CVD患病率分别为10.44%、7.21%和16.13%,均高于其他三组。2.调整DM-HTN人群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对照组相比,DM-HTN人群CHD患病风险增加了122%,男性、女性OR(95%CI)分别为2.20(1.59~3.03)、2.30(1.51~3.52);CVA的患病风险增加462%,男性、女性OR(95%CI)分别为6.01(3.97~9.10)、4.83(2.61~8.93);CVD患病风险增加198%,男性、女性OR(95%CI)分别为3.26(2.48~4.28)、2.56(1.76~3.73)。3.基线2040名DM-HTN人群中,患CHD的危险因素包括≥60岁、高脂血症、CVD家族史、HTN家族史;患CVA的危险因素包括≥60岁、HTN家族史、戒酒,而饮酒、进行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患CVD的危险因素包括≥60岁、高脂血症、CVD家族史、HTN家族史,饮酒、进行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4.队列研究随访1157名DM-HTN患者,其CHD、CVA、CVD发病率依次为14.01/千人年、9.51/千人年、23.48/千人年,与基线不患两病者进行1:1倾向评分匹配,最终匹配1116对研究对象。匹配后DM-HTN人群CHD、CVA和CVD的发病风险分别是对照组人群的2.01倍、2.54倍、2.18倍。DM-HTN与相关CVD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饮茶者中DM-HTN人群CHD患病风险是对照组的5倍,超重人群中DM-HTN人群CVA患病风险是对照组的4.69倍,女性、男性人群DM-HTN人群CVD患病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6.50、1.71倍。5.调整DM-HTN人群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后,不同范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CVD的发病风险稍有不同。与参考组SBP(130~139mm Hg)相比,SBP<120mm Hg时,CHD发病风险较高HR(95%CI):6.50(1.72~24.59),男性与总人群一致,年龄分层后,SBP<120mm Hg和SBP≥140mm Hg相比于参考组,发病风险均较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范围SBP的CVD发病风险与CHD基本一致。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SBP与CHD呈J型关联,但无剂量反应关系;男性SBP与CHD之间仍存在J型非线性关联(P<0.001,Pnonlinear<0.001),DBP与CHD的J型关联不明显,但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Pnonlinear>0.05);SBP、DBP与CVA的剂量反应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但与CVD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Pnonlinear<0.05),尤以DBP的J型关联较显着。结论1.DM人群HTN患病率高;DM-HTN患病率较高,尤以男性和老年人较为显着。DM-HTN人群患CHD、CVA、CVD风险高,以老年人较为显着。DM-HTN人群患CVD的危险因素包括≥60岁、高脂血症、CVD家族史、HTN家族史;饮酒及进行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2.DM-HTN是CHD、CVA、CVD的独立危险因素。3.DM-HTN人群的SBP与CHD呈J型关联,男性及<60岁人群更显着;血压与CVA无J型关联;DBP与CVD呈J型关联。

韩晓宇[7](2021)在《云南省永胜县汉族居民高脂血症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汉族居民的高脂血症及临床分型的流行现状,探讨高脂血症患病的影响因素,为改善永胜县汉族居民血脂健康状况及相关地区高脂血症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抽取30岁至79岁的汉族居民,共10538人进行电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糖、血脂检测。不同人口学特征高脂血症患病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采用单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及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高脂血症患病率为32.76%(31.85%~33.67%),其临床分型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5.58%(5.13%~6.03%)、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 18.69%(17.93%~19.45%)、混合型高脂血症患病率为 5.25%(4.82%~5.69%)、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9.43%(8.86%~9.99%)。高脂血症患病率在性别(χ2=3.861,P=0.049)、年龄(χ2=161.206,P<0.001)、婚姻状态(χ2=11.314,P=0.010)、文化程度(χ2=38.479,P<0.001)、职业(χ2=76.816,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在性别(χ2=19.863,P<0.001)、年龄(χ2=160.888,P<0.001)、婚姻状态(χ2=25.532,P<0.001)、文化程度(χ2=56.510,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林牧渔劳动者与非农林牧渔劳动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919)。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在性别(χ2=9.315,P=0.002)、年龄(χ44.818,P<0.001)、文化程度(χ2=12.886,P=0.012)、职业(χ2=43.091,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在婚姻状态分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593,P=0.086)。混合型高脂血症患病率在性别(χ2=5.256,P=0.022)、年龄(χ2=112.971,P<0.001)、婚姻状态(;χ2=13.912,P=0.003)、文化程度(χ2=35.440,P<0.001)、职业(χ2=13.695,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在性别(χ2=104.479,P<0.001)、文化程度(χ2=23.062,P<0.001)、职业(χ2=58.979,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婚姻状态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患病率在永北镇和顺州乡两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在永北镇和顺州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均显示出年龄、职业、家庭年收入、睡眠障碍、午睡习惯、打鼾频率、高血压、糖尿病、BMI、中心性肥胖是高脂血症患病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饮酒频率、饮茶频率在单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中无统计学意义,纳入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中是高脂血症患病影响因素,体力活动、健康自评在单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中是影响因素,纳入到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中无统计学意义。4.通过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龄是高脂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与30~岁年龄组相比,40~岁(OR=1.293,95%CI:1.028~1.626)、50~岁(OR=1.733,95%CI:1.375~2.184)、60~岁(OR=1.619,95%CI:1.250~2.097)、70~79 岁(OR=1.557,95%CI:1.112~2.182)的高脂血症患病风险高。与未正规上过学相比,文化程度为小学者是高脂血症患病的保护因素(OR=0.872,95%CI:0.762~0.998)。与农林牧渔劳动者相比,工人(OR=1.802,95%CI:1.359~2.390)、家务(OR=1.235,95%CI:1.047~1.456)是高脂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与家庭年收入<12000元的研究对象相比,家庭年收入为12000~19999元(OR=0.815,95%CI:0.678~0.980)、20000~59999 元(OR=0.780,95%CI:0.640~0.951)是高脂血症患病的保护因素。与从不或几乎不喝酒相比,每天喝是保护因素(OR=0.793,95%CI:0.647~0.972)。与不喝茶相比,每天饮茶是保护因素(OR=0.876,95%CI:0.779~0.986)。睡眠障碍是高脂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OR=1.170,95%CI:1.046~1.308)。有午睡习惯是高脂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OR=1.231,95%CI:1.097~1.382)。与无打鼾习惯者相比,经常打鼾是高脂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OR=1.244,95%CI:1.084~1.426)。高血压(OR=1.300,95%CI:1.153~1.465)、糖尿病(OR=1.931,95%CI:1.628~2.290)、中心性肥胖(OR=1.998,95%CI:1.735~2.300)是高脂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与BMI正常者相比,超重(OR=1.473,95%CI:1.279~1.696)、肥胖(OR=1.659,95%CI:1.286~2.140)是高脂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偏瘦(OR=0.529,95%CI:0.412~0.678)是保护因素。[结论]1.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汉族居民高脂血症标化患病率低于2012年全国血脂异常水平,但患病情况仍不容乐观。2.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汉族居民中高脂血症的流行以高TG血症和低HDL-C血症两类临床分型为主。3.在村委会/街道水平上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存在聚集性,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比传统单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更具科学性,能够充分考虑数据的层次结构。4.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饮酒频率、饮茶频率、睡眠障碍、午睡习惯、打鼾频率、高血压、糖尿病、BMI、中心性肥胖是高脂血症患病的影响因素。5.建议通过高脂血症高危人群识别,尽早发现高脂血症患者,鼓励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加强当地居民血脂健康教育,提高对高脂血症危害的认识,支持居民定期进行血脂检测,鼓励高脂血症患者及时就医就诊。

蔡莹莹[8](2021)在《环状非编码RNA及环境因素与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患病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筛选及验证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的外周血差异表达circ RNAs,评估其表达水平对诊断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患病的价值,研究circ RNAs与环境影响因素对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的影响及其之间潜在的交互作用。方法(1)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集高血压前期病例665例、高血压病例2227例,正常血压(对照)678例,并进行问卷调查和与临床资料收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患病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验证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差异表达的circ RNA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ROC曲线及叉生分析法分析特定circ RNAs是否为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患病的表观遗传影响因素的及其与环境的联合作用。结果(1)吸烟(OR=1.858,95%CI:1.128~3.060)、屏幕时间≥4h/天(OR=2.120,95%CI:1.176~3.823)、超重(OR=1.751,95%CI:1.139~2.693)、肥胖(OR=2.686,95%CI:1.204~5.996)、高胆固醇(OR=1.219,95%CI:1.001~1.485)及对生活感到不满意(OR=2.608,95%CI:1.541~4.412)是高血压前期患病的危险因素。(2)年龄(OR=3.144,95%CI:2.207~4.481)、高血压家族史(OR=6.342,95%CI:3.424~11.746)、糖尿病(OR=2.463,95%CI:1.579~3.843)、腹型肥胖(OR=3.071,95%CI:2.082~4.531)、超重(OR=1.555,95%CI:1.058~2.287)、肥胖(OR=3.293,95%CI:1.640~6.612)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相比于植物油,混合用油(OR=0.583,95%CI:0.393~0.865)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3)相比正常人群,外周血白细胞circ_0000284表达水平在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均上调(均P<0.05)。(4)circ_0000284联合环境指标诊断高血压前期、高血压诊断效果较好,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731(95%CI:0.646~0.816)和0.994(95%CI:0.889~0.998)且诊断准确性高于单独circ_0000284(均P<0.05)。(5)circ_0000284高表达且年龄>65岁者、circ_0000284高表达且腹型肥胖者患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升高。结论(1)吸烟、屏幕时间≥4h/天、超重、肥胖、高胆固醇及对生活感到不满意是高血压前期患病危险因素。(2)高龄、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史、腹型肥胖、超重、肥胖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混合用油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相对较低。(3)circ_0000284高表达是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circ_0000284与环境因素指标联合诊断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的准确性高于单个指标。(4)circ_0000284与年龄、腹型肥胖存在联合致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的作用。

刘璐[9](2021)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老年龋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预测方法学比较的泛化能力验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立足我国老年龋病常见且多发的现状,且大量文献提示老年龋病引起的疼痛、咀嚼障碍往往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导致其他全身慢性系统疾病的患病几率增高,成为困扰其生活的主要问题。我国最近一次的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指出,我国老年患龋率为98.0%,由此可见,我国老年龋病的防控和治疗工作迫在眉睫。因此,寻找老年龋病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构建其有效的预测模型,以及在外推人群中进行其泛化能力的验证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通过辽宁省城、乡老年龋数据库筛选出影响老年龋发生及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老年龋预测模型,并对新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比较与评估;再利用不同于前面部分的独立数据集,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的新预测模型分别带入东北三个省份地区老年人群数据库进行方法学比较的泛化能力验证,从而为老年龋病的早期诊断、早期筛查和防治提供科学的支撑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辽宁省2015年5月-12月的老年龋现场抽样数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随机抽取辽宁省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65-74岁的老年人各584例(男女各半)作为调查对象。对每位受检者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完成面对面口腔问卷调查。实际完成的总样本量为1168例,符合要求且回收有效问卷,最终计入结果为1144例。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进行患龋情况中的计数资料的按照城、乡分层做描述性分析。在影响龋病发生的因素分析中,先进行单因素分析(χ2检验)筛选出P<0.05的自变量,再将这些统计学上有意义的自变量全部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然后分别就容忍度和方差膨胀因子对多因素Logistic模型筛选出来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的诊断。2)将收集到的1144例老年龋观测数据随机抽取80%(共915例)作为训练总集,剩余20%(共229例)作为测试集用于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前向法对纳入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训练总集中的老年龋样本进行逐步回归;其中,因变量为结局变量,即受检者是否患老年龋,自变量为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筛选变量。采用Matlab 2012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编程建立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将训练集中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输入,结局变量作为输出。使用SPSS 22.0绘制模型预测结果的ROC曲线。将训练集中的约登指数最大值时对应的预测模型预测概率值作为最佳诊断值作为模型预测概率的判别标准,统计学显着性水平设置为0.05。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建立使用R软件RSNNS包完成。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隐含层选择为1层。本研究从3个隐含层神经元开始,每次增加1个,到20个神经元为止,以找到合适的隐含层神经元数量。将学习率设置为0.01;隐含层和输出层的激活函数选择sigmoid函数。最大迭代次数设置为1000次,当验证集的均方误差达到最小时为训练停止条件。使用标准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进行模型的训练。将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警模型、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与非条件Logisitic回归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在分类一致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方面比较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应用优势,并进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3)利用不同于前面部分的独立数据集,运用已构建好的预测模型对中国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三个省份口腔健康抽样调查数据库中的老年龋的发生进行预测,研究申请获得了中国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三个省份口腔健康抽样调查数据库中的老年龋数据的使用权限(数据来自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及黑龙江省口腔病防治院),包含每位老年受检者的口腔健康检查资料及口腔问卷调查资料,最终计入结果为1236例。分别利用论文第二部分由软件Matlab2012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已建立好的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及R软件RSNNS包已建立完成的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对三个省份的老年龋数据库进行预测,将两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分别就分类一致率、特异度和灵敏度方面与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较,并进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以验证多场景下的人工神经网络老年龋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1)1144例老年人的患龋率达68.5﹪,患龋均数为2.43。危险因素分析中,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老年人群中,过去一年有牙痛史(OR=1.550,95%CI:1.164-2.063)、上颌义齿修复(OR=4.320,95%CI:2.647-7.051)、下颌义齿修复(OR=4.420,95%CI:2.477-7.885)、吸烟(OR=1.469,95%CI:1.084-1.992)、喝酒(OR=1.591,95%CI:1.130-2.240)是老年人易患龋的危险因素;而农村户口(OR=0.676,95%CI:0.503-0.908)、自我口腔卫生评价良好(OR=0.606,95%CI:0.423-0.868)是老年人患龋的保护因素。对多因素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筛选出来的有统计学意义的七个变量进行了多重共线性的诊断,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都小于2,可以认为该多因素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2)采用Matlab2012软件编程建立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了确定广义回归网络模型的最优光滑因子,从训练总集(共915例)中随机选取20%(183例)作为检验集。按照Sprecht提出的光滑因子法寻找光滑因子,最终确定为0.7。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建立使用R软件RSNNS包完成。以单因素卡方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15个变量作为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入神经元个数为15。以结局变量作为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输出,输出神经元个数为1(即是否患龋)。从3个隐含层神经元开始,每次增加1个,到20个神经元为止,当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隐含层神经元数为14时,验证集的均方误差达到最小值,因此本研究中隐含层神经元数设置为14。选择训练集中的约登指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模型预测概率值作为本研究的最佳诊断值。训练集中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和0.733,对应基线的P值均<0.001。两个模型的AUC比较的统计学检验P值<0.001;训练集中BP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和0.733,对应基线的P值均<0.001。两个模型的AUC比较的统计学检验P值为0.001。最终,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概率的最佳诊断值为0.606,对应的约登指数为0.370;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概率的最佳诊断值为0.680,对应的约登指数为0.638。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概率的最佳诊断值为0.703,对应的约登指数为0.591。当选择最佳诊断值时,Logistic回归模型和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8和0.777,对应的P值为0.056和<0.001。两个模型ROC曲线下面积比较的统计学检验P值为0.000;当选择最佳诊断值时,Logistic回归模型和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8和0.721,和基线相比,对应的P值为0.056和<0.001。两个模型ROC曲线下面积比较的统计学检验P值为0.012。3)当用已经建立好的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及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对东北三个省份老年龋数据库进行风险预测的外推验证研究时,结果显示,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的特异度、分类一致率均低于两种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而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BPNN反向传播神经模型预测的的灵敏度结果在三省份间略有差异。吉林地区验证结果显示,其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8,95%可信区间为(0.544,0.673),P值为0.001;而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95%可信区间为(0.675,0.793),P值<0.001;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95%可信区间为(0.719,0.832),P值<0.001。辽宁省的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2,95%可信区间为(0.612,0.731),P值<0.001;而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可信区间为(0.767,0.864),P值<0.001;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95%可信区间为(0.809,0.900),P值<0.001。而黑龙江省的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5,95%可信区间为(0.607,0.722),P值<0.001;而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95%可信区间为(0.731,0.832),P值<0.001;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95%可信区间为(0.769,0.864),P值<0.001。和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较高的预测精度。结论:辽宁省老年人(65-74岁)龋齿的患病率较高。居住城市、有上颌或下颌义齿修复、过去12个月内有牙痛史、有吸烟习惯、有饮酒习惯、自我口腔卫生评价不佳的老年居民更容易患上老年龋这种慢性疾病。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是准确和有意义的老年龋预测工具,可用于老年龋病的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计划,为老年龋病的预测及防控提供科学的支撑依据。

郑晓艳[10](2021)在《豫中农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目前农村高血压患者数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血压控制率仍偏低,这使得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了我国农村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豫中地区农村中青年(18-59岁)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人群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血压控制率的相关因素,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中青年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一格式的调查问卷及体格检查,对豫中地区农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研究共发放17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04份,有效率为94.35%,其中男性患者1007人,占比62.78%,女性患者597人,占比37.22%。本次研究检出血压控制达标患者共计281人,控制率为17.52%。2.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因素分析:(1)吸烟(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达标组吸烟率低于未达标组(22.42%VS 35.75%);(2)饮酒:达标组饮酒率低于未达标组(8.90%VS 14.97%);(3)高盐饮食:达标组高盐饮食率低于未达标组(38.43%VS63.87%);(4)运动情况:达标组运动良好率高于未达标组(37.37%VS 20.03%);(5)高血压病家族史:达标组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人数占比高于未达标组(50.18%VS28.50%);(6)服药依从性:达标组服药依从性良好比例高于未达标组(50.89%VS24.64%);(7)联合用药:达标组联合用药比例高于未达标组(54.09%VS 33.94%),P<0.05。3.血压控制的有利因素:高血压病家族史(OR=0.232,95%CI:0.072~0.635)、服药依从性好(OR=0.213,95%CI:0.082~0.579)、联合用药(OR=0.205,95%CI:0.073~0.485)、运动良好(OR=0.458,95%CI:0.219~0.722),P<0.05;血压控制的不利因素:高盐饮食(OR=2.346,95%CI:1.052~5.356)、主动吸烟(OR=2.251,95%CI:1.025~4.712)、被动吸烟(OR=1.706,95%CI:1.027~3.827)、饮酒(OR=2.187,95%CI:1.062~4.503),P<0.05。结论1.豫中地区农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较低。2.高血压病家族史、服药依从性好、联合用药、运动良好等可能是该地区血压控制的有利因素,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可能是不利因素。

二、农村高血压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高血压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目的
    4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随访效果: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设计与相关定义
        4.2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4.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4.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4.5 文献质量评价
        4.6 统计分析
        4.7 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
        5.1 文献检索结果
        5.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5.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
        5.4 自我管理干预效果评价
        5.5 证据质量评价
    6 讨论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关系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关系
        6.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脂关系
        6.4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压关系
        6.5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体重控制关系
        6.6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生存质量关系
        6.7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事件关系
        6.8 国内外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差异比较
        6.9 本研究的可靠性与局限性
    7 小结
第二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5年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随访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现场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5 质量控制
        4.6 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情况
        5.2 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情况
        5.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
        5.4 自我管理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因素
    6 讨论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6.3 自我效能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
        6.4 低收入、农村居住地与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6.5 农村居住地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6.6 随访研究结果与系统综述研究结果关系
        6.7 本研究的局限性
    7 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国内外糖尿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KCNJ11 rs5210位点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主要仪器、试剂及来源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NAFLD组、CAD组、NAFLD+CAD组、健康对照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2 四组之间的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
    3 KCNJ11 rs5210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
    4 KCNJ11 rs5210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发病风险
    5 KCNJ11 rs5210位点多态性不同基因型之间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6 患病风险因素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KCNJ11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桂林市部分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流行趋势、危险因素及简易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2011-2017 年桂林市部分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流行趋势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二部分 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分析及简易预测模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山东省某三级医院住院T2DM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1. 研究的对象的基本情况
    2.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有慢性并发症现状
    3. 伴有不同慢性并发症的患者住院费用对比
    4. 慢性并发症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结论
优势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福清市高山镇HBV感染者肝癌预测风险GALAD评分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福清市高山镇HBV感染者肝癌预测风险GALAD评分的危险因素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福清市高山镇HBV感染者TCF19 基因多态性与GALAD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本研究局限性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癌预测风险GALAD评分研究现况
    参考文献
致谢

(6)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技术路线图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3.1 问卷调查
        2.3.2 体格检查
        2.3.3 临床生化指标检测
    2.4 相关概念定义
    2.5 统计分析
        2.5.1 基本人口学特征及患病情况
        2.5.2 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2.5.3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2.5.4 剂量反应关系研究
    2.6 质量控制
        2.6.1 研究设计阶段
        2.6.2 现场数据收集阶段
        2.6.3 数据录入、整理及分析阶段
第三章 结果
    3.1 基线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与心血管疾病的现况研究
        3.1.1 糖尿病、高血压人群基本特征及患病情况
        3.1.2 糖尿病、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
        3.1.3 糖尿病、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3.1.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基线特征比较
        3.1.5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前瞻性研究
        3.2.1 基于倾向性匹配评分法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
        3.2.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
第四章 讨论
    4.1 糖尿病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病率及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高
    4.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
    4.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偏低
    4.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4.5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群SBP和DBP与心血管疾病呈J型关联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云南省永胜县汉族居民高脂血症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概述
    2 高脂血症的国内外流行状况
    3 高脂血症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 大型流调资料应用多水平模型的必要性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2 样本含量计算及抽样方法确定
    3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4 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
        4.1 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的影响因素
        4.2 体格检查需收集的影响因素
        4.3 实验室检测需收集的影响因素
    5 现场调查实施
        5.1 问卷调查
        5.2 体格检查收集指标
        5.3 血液采集及指标检测
    6 数据整理
    7 统计分析
        7.1 人群分布及空间分布描述采用的统计方法
        7.2 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
    8 质量控制
        8.1 调查员培训
        8.2 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
        8.3 资料整理分析阶段的质量控制
    9 伦理学问题
    10 主要技术路线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1.1 人口学特征
        1.2 经济状况
        1.3 患病情况
    2 高脂血症及其临床分型的患病率
    3 高脂血症及其临床分型的流行特征
        3.1 人群分布
        3.1.1 高脂血症的人群分布特征
        3.1.2 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分布特征
        3.1.3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人群分布特征
        3.1.4 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人群分布特征
        3.1.5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人群分布特征
        3.2 空间分布
        3.2.1 高脂血症的空间分布特征
        3.2.2 高胆固醇血症的空间分布特征
        3.2.3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空间分布特征
        3.2.4 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空间分布特征
        3.2.5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空间分布特征
    4 高脂血症患病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4.1 人口经济学特征
        4.2 生活方式
        4.2.1 吸烟
        4.2.2 饮酒
        4.2.3 饮茶
        4.2.4 体力活动
        4.2.5 膳食情况
        4.2.6 睡眠
        4.3 健康状况
        4.4 心理状态
        4.5 社会支持
    5 高脂血症患病单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5.1 人口经济学特征
        5.2 生活方式
        5.3 健康状况
    6 高脂血症患病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模型分析
        6.1 两水平空模型
        6.2 两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6.2.1 人口经济学特征
        6.2.2 生活方式
        6.2.3 健康情况
讨论
    1 高脂血症及其临床分型的流行特征
    2 高脂血症患病影响因素
        2.1 单水平与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比较
        2.2 两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2.2.1 生活方式
        2.2.2 健康状况
    3 多水平模型在高脂血症患病研究中的可行性
    4 高脂血症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4.1 高危人群识别
        4.2 患者的自我健康监测
        4.3 多方协作共同防治高脂血症
    5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高脂血症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环状非编码RNA及环境因素与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单词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环境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对象
        2.3 资料收集方法及内容
        2.4 质量控制
        2.5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环状RNA与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的关联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对象
        2.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2.4 实验方法
        2.5 基因与环境联合作用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编码RNA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老年龋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预测方法学比较的泛化能力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老年龋病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研究对象与检测指标
        2.2.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2.2.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2.2.3 检测指标
        2.3 诊断标准与测量方法
        2.4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主要研究因素与赋值方法
        2.6.1 建立数据库
        2.6.2 老年龋的流行特征分析研究
        2.6.3 老年龋病影响因素分析
    3 结果
        3.1 老年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1.1 老年人群患龋总体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3.1.2 老年人群口腔健康问卷知、信、行概况
        3.2 老年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
        3.2.1 单因素χ~2检验结果
        3.2.2 多因素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分析结果
        3.2.3 多重共线性诊断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老年龋病预测模型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老年龋的诊断标准
        2.3 神经网络的建立
        2.4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主要研究因素与赋值方法
        2.6.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2.6.2 GRNN及BPNN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
        2.6.3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评估,及与传统预测模型效果比较
    3 结果
        3.1 非条件Logistic Regression预测模型研究
        3.1.1 单因素χ~2检验结果
        3.1.2 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3.1.3 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结果
        3.2 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研究
        3.2.1 建立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警模型
        3.2.2 利用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
        3.2.3 非条件Logistic和 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3.3 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研究
        3.3.1 建立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警模型
        3.3.2 利用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预测
        3.3.3 非条件Logistic和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4 讨论
        4.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各函数、参数的设置
        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龋病预测能力的比较
        4.3 人工神经网络的缺陷与不足
    5 结论
第三部分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老年龋病预测的泛化能力验证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研究对象检测指标
        2.3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2.4 主要研究方法
        2.4.1 三省份地区老年龋影响因素分布状况差异分析
        2.4.2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验证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辽、吉、黑地区老年龋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3.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老年龋病预测的泛化能力验证(吉林省地区)
        3.2.1 吉林省老年龋预测结果
        3.2.2 吉林省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3.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老年龋病预测的泛化能力验证(辽宁省地区)
        3.3.1 辽宁省老年龋预测结果
        3.3.2 辽宁省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3.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老年龋病预测的泛化能力验证(黑龙江省地区)
        3.4.1 黑龙江省老年龋预测结果
        3.4.2 黑龙江省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人工神经网络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前言
    一、人工神经网络的起源及发展
    二、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原理
        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2 人工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2.1 有师学习
        2.2 无师学习
        3 人工神经网络优越性和特点
        4 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
        4.1 按拓扑结构分类
        4.1.1 前馈网络
        4.1.2 反馈网络
        4.2 按网络模型分类
        4.2.1 感知器模型
        4.2.2 反向传播模型
        4.2.3 径向基函数RBF模型
        4.2.4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GRNN)模型
        4.2.5 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模型
    三、人工神经网络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1 人工神经网络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策略
        1.1 信息处理
        1.2 模式识别
        1.3 医疗专家系统
        2 人工神经网络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方向
        2.1 疾病诊断
        2.2 临床决策分析
        2.3 预后预测分析
        3 人工神经网络在临床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3.1 心血管疾病
        3.2 肿瘤
        3.3 神经系统疾病
        3.4 内分泌疾病
        3.5 口腔疾病
    四、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豫中农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血压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农村高血压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D]. 夏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KCNJ11 rs5210位点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 徐艳艳. 青岛大学, 2021(02)
  • [3]桂林市部分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流行趋势、危险因素及简易预测模型研究[D]. 施佳成.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4]山东省某三级医院住院T2DM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高秀花. 山东大学, 2021(12)
  • [5]福清市高山镇HBV感染者肝癌预测风险GALAD评分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慧泉.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D]. 崔亚. 兰州大学, 2021(09)
  • [7]云南省永胜县汉族居民高脂血症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韩晓宇.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8]环状非编码RNA及环境因素与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的关联研究[D]. 蔡莹莹.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9]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老年龋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预测方法学比较的泛化能力验证研究[D]. 刘璐.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10]豫中农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郑晓艳. 新乡医学院, 2021(01)

标签:;  ;  ;  ;  ;  

农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