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行车用汽油新标准出台(论文文献综述)
张昊楠[1](2020)在《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8年,中国已连续十年位居世界机动车产销量第一大国,机动车移动排放源已成为空气污染物、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从2013年开始,先后推行了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加速淘汰高排放车辆、提升燃油经济性、发展新能源与替代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规划和布局等一系列管控政策,不断强化机动车排放管控,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机动车排放治理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相比于外国相关研究,我国针对机动车排放治理政策评价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缺少结合我国国情的量化分析。同时,天津市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在全国66个城市中名列前十,因此研究和分析天津市机动车排放管控政策的实施路径和减排效果,特别是针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治理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机动车保有量、活动水平、排放因子、环境指标、道路分布等数据,从市域角度对机动车排放控制政策的单一减排效应和协同减排效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创新性研究如下:(1)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面板数据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机动车排放标准提升对于机动车污染物的减排效应。通过构建回归合成模型,将天津市作为干预组个体,并引入机器学习LASSO方法从全国城市中选取控制组个体构建反事实结果,从而估计了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V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的浓度,但对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污染物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进一步规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配合实施其它管控政策来治理空气质量。(2)构建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探究提升燃油经济性对于降低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本文在IPCC2006碳排放模型的基础上,将原模型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修正为燃油含碳量系数,使得模型更具一般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燃油经济性对CO2的减排效果初期并不显着,未来随着老旧汽车的逐步淘汰,提升燃油经济性的CO2减排效果会逐渐增强,到2030年预计可以达到8%。此外,“双限”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是有效降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3)构建了基于多情景模式的机动车排放清单,探究机动车排放管控措施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本研究以2016年为基准年,估计了 2017年至2030年天津市机动车的排放清单,并利用弹性系数方法,比较了各单一减排措施、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等单一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要高于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而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交通管制等单一减排措施以及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均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更佳。因此,综合考虑各项减排措施的减排强度和协同效应,应在构建机动车排放综合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提升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等减排措施。
吴凌畅,詹振翔[2](2019)在《技术标准在成品油消费税中的运用——以生物柴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一起关于消费税的税案出发,可以看到技术标准在成品油应税消费品的认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生物柴油为例,免税生物柴油除了原料含量要求以外,还须符合BD100生物柴油标准。该标准自2007年首次制定后历经两次修改,2017年更是与《B5柴油》标准合并,因此在适用标准进行生物柴油免税认定时需要注意到版本适用及精准表述等问题。另外,从宏观层面来看,关于标准法律性质的理论分析可以从拉兹的法律权威理论寻找到法理资源,而在现实中不仅存在法律对技术标准的引进情形,也有技术标准对法律的支撑机制。最后,结合生物柴油研究最新的发展动态及税法本身所应蕴含的税收逻辑,应在未来出台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税收优惠,同时应升级生物柴油免税标准、扩大生物柴油免税范围及明确生物柴油原料标准。
周丹[3](2019)在《成品油消费税中技术标准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及石油产品以其自身的优良性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的消费量也逐年上升,石油依存度在2014年已接近60%,到2017年,全年石油净进口3.96亿吨,同比增长10.8%,对外依存度为67.4%1,这为我国的石油税收提供了充足的税源。但由于我国成品油消费税起步较晚,税制不够完善,且成品油化工产品本身较为繁杂,导致我国成品油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成品油税收也因此举步维艰。“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完成成品油消费税税改,“调整征收范围,优化税率结构,改进征收环节,增强消费税的调节功能”,这也证明我国成品油消费税制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从一则案例的分析中指出技术标准在涉案成品油应税消费品的判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本案生物柴油为例,免税生物柴油除了对原材料的含量进行要求外,还必须符合BD100生物柴油标准。该标准自2007年首次制定发布后历经多次修改,2017年更是与《B5柴油》标准合并(作为附录C存在),因此在适用技术标准进行免税生物柴油的认定时需要注意新旧版本的适用等问题。论文从这个案例中得到启示,试图在成品油消费税的其他子税目中也引入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判断;就此对技术标准在成品油消费税制中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成品油消费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绝大部分税企争议的焦点都是涉案油品的应税与否,因此提出在成品油消费税中引入技术标准对相关子税目加以框定的思路;又从技术标准本身的特点入手,借鉴我国增值税、消费税其他税目中较为成熟的技术标准应用经验,结合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情况,对已经引入的生物柴油技术标准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并具有普遍意义。最后从技术应用、政策支持、监管协调三个方面系统地给出完善我国成品油消费税制的建议。成品油消费税的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国计民生,且油品自身的繁杂和技术标准的专业性在无形中加大了成品油税改的难度,技术标准的引入并非一纸条文,希望未来成品油消费税政策的调整可以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从而防止出现政策初衷与最终结果背道而驰的现象。
詹宝军[4](2019)在《A成品油销售企业合资战略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1月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2017年8月云南省第一家炼化企业建成投运,这对国家调整优化能源布局、保障能源战略安全、缓解西南地区能源紧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云南省成品油市场带来了大的影响。此外,近年来国家成品油零售领域开放力度逐渐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第三种出行方式的渐成规模,可替代能源的不断兴起,企业规模扩张及运营成本的不断增加,这些都给云南省A成品油销售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A成品油销售企业目前发展规模、质量、当前企业发展战略,结合宏观微观发展环境、自身优劣势等,借鉴成品油销售企业中外合资成功案例,并利用战略管理理论和战略分析工具,研究提出了A成品油销售企业基于FDI的合资战略组合措施,包括调整优化组织结构,采取规模化发展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及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策略等,以期对A成品油销售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韦小泰[5](2019)在《直喷汽油机燃烧汽油和丁醇混合燃料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应对日益剧增的石油需求,寻找可以用于内燃机使用的新型燃料十分必要。丁醇的热值比甲醇和乙醇高,腐蚀性小,运输方便,既能够单独作为燃料使用,也能够与柴油和汽油混合使用,可作为未来代替部分石油使用的新型燃料,研究丁醇燃料在发动机中燃烧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采用台架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的研究方式对丁醇燃料进行研究。在一台四缸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GDI)发动机上进行台架试验,试验中使用四种不同比例的汽油/正丁醇混合燃料,正丁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15%、30%和50%,分别用Bu00、Bu15、Bu30和Bu50表示。发动机在低、中等和大负荷工况时,转速保持在2000r/min;通过改变点火时刻,研究不同的点火时刻对发动机使用不同汽油/正丁醇混合燃料时的燃烧过程、燃油经济性、排放以及爆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点火时刻提前,缸内气体压力峰值和温度峰值增加,燃烧持续期缩短。在小负荷时,点火时刻延迟,Bu30和Bu50的有效热效率(BTE)增加,但Bu00和Bu15的BTE先增加后下降;在中等负荷和大负荷工况时,BTE随点火时刻延后而下降。同时,点火时刻延后,CO的排放变化不大,但NOx和HC的排放下降,发动机的爆震倾向也随点火时刻延后下降。另一方面,混合燃料中正丁醇的含量增加,NOx的排放减少,但HC和CO的排放增加。此外,试验燃料中正丁醇的含量增加,能够提高GDI发动机的BTE,但是爆震倾向增加。使用三维CFD软件Converge模拟中等负荷工况时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仿真研究了直喷汽油机燃烧Bu30燃料的热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将GDI发动机压缩比从11提高至13,GDI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提高了4.5%,NOx的排放增加了11.3%,且会带来爆震倾向急剧增加;为了降低爆震倾向,采用进气门延迟关闭方案,结果表明,GDI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下降了1.7%,而NOx的排放下降27%,发动机的爆震倾向显着减少。上述研究对改善汽油机燃油经济性提供了参考。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6](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张萌[7](2017)在《IPCC情景下中国大陆区域2020及2050年SO2、NOx排放清单预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由于能源消费及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使资源在消耗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物,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危害人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大气排放清单预测有利于某区域中某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的排放总量估算,是改善环境质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各级政府也逐渐应用该方法进行污染物减排政策的制定,而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预测对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具有指导作用。在选择污染物的总量预测方法时,文章研究选用了情景分析法,相比于传统预测方法,情景分析法能够充分考虑到外界驱动因子的影响,如在本文中情景分析法考虑到GDP、能源强度及能源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污染物排放量带来的影响,得到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文章参考IPCC情景设计方法,设置了三种社会经济情景。采用IPAT方程预测未来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情景(A1B、A2及B1情景)下中国大陆区域2020、2050年能源消费需求清单,结合分部门、分燃料类型的SO2、NOx排放因子,以及污染控制措施加强导致的排放因子的变化情况,建立了大陆区域2020、2050年SO2、NOx排放清单。其结果表明:2020年A2情景下SO2、NOx排放量最高,A1B次之,B1排污量最少;到了2050年,A1B、B1情景下污染排放量均持续下降,其中B1下降幅度最大,而针对A2情景,虽有一定的污染控制措施,但SO2、NOx排放较2020年仍旧有一定的增长;在加强污染控制措施下,2050年相比于加强控制措施前各情景SO2、NOx排放量均下降,SO2、NOx的排放量相较之前分别多了473.5421.3、224.3335.4,152.7204.9万吨;SO2、NOx排放量在部门的分布上与以往相比无明显变化,SO2、NOx的排放量主要来自工业、交通运输业及火力发电业,因此以上部门仍旧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控制的关键部门。
朱岩[8](2015)在《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石油产业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为上游,以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运输与加工为中游,以石油化工销售为下游的一条产业链条。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体制经历了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三分四统”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规制体制三个阶段,形成了目前的规制机构、规制内容和规制手段。在这一历史变迁过程中,政府对石油产业属性的认识逐渐的从垄断性过渡到竞争性,而中国石油产业仍然是行政垄断与寡头垄断并存的市场结构,因此石油产业的政府规制必不可少。与国际其他国家对石油产业的规制经验相对比,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还存在着缺乏独立规制机构、立法体系不完善、石油定价机制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等问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中国石油产业规制改革也呈现逐渐放松的趋势,政府规制效果的好坏,规制目标是否实现,直接影响着石油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安全。因此,从政府规制角度探讨中国石油产业发展问题,通过对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完善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别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了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从政府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石油产业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去探讨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的目标。其次,通过回顾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政府规制体制的演变过程,对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出中国政府对石油产业属性的认识变化的过程,对中国石油产业的目前市场结构进行判断,并提出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还存在着缺乏独立规制机构、立法体系不健全、石油定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本文重点部分是通过分别对石油产业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进行梳理,并设计规制指标,根据规制的演进过程赋予了相应的数值。为了检验规制效果设计规制效果的检验标准和相应的指标,构建了总量、利润、效率、环境、石油安全五个检验模型,分别对中国石油产业经济性规制效果和社会性规制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验。通过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效果的结论。最后,依据石油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国际经验和规制效果检验结果,针对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失灵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及保障措施。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石油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的目标除了一般经济规制的平衡供给与需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社会性规制的保护环境目标外,还有特殊的目标,即保证国家石油安全。其次,中国石油产业在经济规制方面呈现逐渐放松的趋势,而在环境规制方面呈现逐渐强化趋势,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国家石油安全,加强了在石油安全方面的规制。第三,在环境规制和石油安全规制方面,政府规制都取得了良好的规制效果。在经济规制方面,政府规制并没有实现预期的规制目标。研究发现,中国石油产业规制存在着规制者被“俘获”现象,没有起到抑制垄断利润的作用。最后,解决规制者被“俘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放松规制、深化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加强法制建设、政府规制的程序与制度建设,提高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本文在参考其他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效果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石油产业本身的特点,对石油产业规制效果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国内石油产业规制效果方面研究做了有益的补充。本文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结合中国石油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较为全面的中国石油产业规制效果评价标准,并构建了石油产业规制效果检验模型,对石油产业政府规制效果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石油产业效率不高还另有原因。即规制部门可能被石油产业所“俘获”,从而使规制方案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这些有创新性的结论对中国石油产业发展,完善石油产业规制体制,提高产业规制质量,保证国家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滑海宁[9](2014)在《车用汽油性能测试技术》文中认为近年来,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很多负面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品油供应日趋紧张等。提高车用燃料品质,不仅可以从源头减少甚至杜绝非常规排放污染物的生成,还可以改善混合气的形成质量,提高车用燃料燃烧的完全程度,减少车用燃料的消耗和常规排放污染物的生成。但是很多车用燃料的生产厂家和经营者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过度追求自身利益,不顾大局,以次充好,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车用汽油的使用性能、总结车用汽油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完善车用汽油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对于指导正常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真研究了车用汽油的使用性能,将车用汽油使用性能大致分为车用汽油的抗爆性、蒸发性、氧化安定性、腐蚀性、清洁性以及车用汽油中的有害物质等几大类;分析了车用汽油各项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车用汽油各项性能指标的意义;汇总了车用汽油各项指标测试方法用到的试验仪器、试剂材料、具体试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为车用汽油性能指标检测提供操作指南;提出了马达法辛烷值测试法、研究法辛烷值测试法、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试法、气相色谱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在测定车用汽油马达法辛烷值、研究法辛烷值、馏程、苯含量、芳烃和烯烃含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还阐述了采用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车用汽油辛烷值、馏程、苯含量、芳烃含量和烯烃含量的优势和基本原理,总结了采用中红外汽油分析仪测定车用汽油辛烷值、馏程、苯含量、芳烃含量和烯烃含量的具体实验步骤。
赵志武[10](2014)在《汽柴油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日益增长的汽车保有量,所以不断开发汽车汽油和柴油市场。然而市场上的汽油和柴油质量好坏兼而有之,劣质油到处都是。劣质油不仅造成大量汽车燃油机,并可加重废气对空气污染的程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低碳环保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环境法规和质量严格要求推动我国汽车汽油和柴油产品质量稳步上升,其主要体现在汽车的汽油和柴油的产品标准不断更新,对检测设备检测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等方面。汽柴油产品质量检测意义重大,汽柴油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研究更有其实用价值。尽管我国的检测技术和欧美的一些国家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车用汽柴油产品标准体系不断健全。标准体系的完善要有科学准确的检测技术作为保障,要有更新更完备的检测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才能满足标准更新对检测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汽柴油检测技术的研究也是保障和提高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努力,我们的国家汽车柴油和汽油的质量标准体系越来越完善,以强制性标准为基础,推荐性标准补充,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存。标准体系的完善要有科学准确的检测技术作为保障,要有更新更完备的检测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才能满足标准更新对检测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汽柴油检测技术的研究也是保障和提高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现行车用汽油新标准出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行车用汽油新标准出台(论文提纲范文)
(1)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反事实框架下政策效应评估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机动车排放模型及排放清单的相关研究 |
1.2.3 机动车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评价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机动车排放清单 |
2.1.1 排放清单编制原理 |
2.1.2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排放源分级 |
2.1.3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 |
2.2 机动车排放模型 |
2.2.1 机动车排放基本模型 |
2.2.2 机动车车队信息 |
2.2.3 机动车存活曲线 |
2.2.4 机动车活动水平 |
2.3 机动车排放因子 |
2.3.1 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测定方法 |
2.3.2 污染物排放因子 |
2.3.3 CO_2排放因子 |
2.4 反事实分析理论 |
2.4.1 潜在结果框架 |
2.4.2 因果效应识别策略 |
2.4.3 回归合成方法 |
2.5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模型选取 |
2.5.1 回归模型的收缩与选取 |
2.5.2 机器学习LASSO方法的基本模型 |
2.5.3 基于LASSO的反事实分析方法 |
第3章 中国机动车排放特征与排放治理演进 |
3.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与车队构成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
3.1.2 中国机动车车队构成现状 |
3.2 中国机动车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特征分析 |
3.2.1 排放现状分析 |
3.2.2 排放历史趋势分析 |
3.3 中国机动车排放治理的演进 |
3.3.1 新车准入管理 |
3.3.2 在用车辆排放检测及管控 |
3.3.3 燃油质量标准管理 |
3.3.4 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 |
3.3.5 强化交通规划治理和经济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 |
4.1 基于反事实分析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
4.1.1 基于回归合成方法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
4.1.2 预测精度的分析和比较 |
4.1.3 政策干预的显着性检验 |
4.2 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
4.2.1 基于LASSO方法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
4.2.2 Monte Carlo模拟对比分析 |
4.3 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污染物减排效应分析 |
4.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3.2 实证分析结果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动车燃油经济性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研究 |
5.1 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 |
5.1.1 碳排放基本模型 |
5.1.2 模型参数设定 |
5.2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现状 |
5.2.1 天津市机动车流量及碳排放时空分布 |
5.2.2 天津市机动车燃油消耗现状 |
5.2.3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量估算 |
5.2.4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变化趋势 |
5.3 机动车排放控制对温室气体的治理效应评估 |
5.3.1 提升燃油经济性 |
5.3.2 限制道路机动车数量 |
5.3.3 推广替代燃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与策略优化 |
6.1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模型与排放因子模拟 |
6.1.1 保有量及车队构成 |
6.1.2 车辆活动水平 |
6.1.3 污染物排放因子 |
6.1.4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
6.2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情景设置 |
6.2.1 保有量预测分析 |
6.2.2 年均行驶里程预测分析 |
6.2.3 排放控制情景设计 |
6.3 基于情景分析的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
6.3.1 基准年排放估计 |
6.3.2 目标年排放预测 |
6.3.3 减排情景下机动车减排效应分析 |
6.3.4 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
6.4 天津市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成品油消费税中技术标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技术标准与成品油消费税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述 |
一、成品油消费税 |
二、技术标准 |
第二节 技术标准与成品油消费税的关系 |
一、技术标准在成品油生产销售中的应用 |
二、成品油消费税中的技术标准及其应用 |
第三节 技术标准应用于成品油消费税的重要性分析 |
一、有利于完善成品油消费税税制 |
二、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
三、有助于应对复杂的税源环境 |
第二章 成品油消费税中技术标准应用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成品油消费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现行成品油消费税法律政策不完善 |
二、相关专业人才缺失问题 |
三、相关技术标准或缺或繁,尚未统一 |
第二节 技术标准在成品油消费税中的应用现状 |
一、税收条文对技术标准的引用 |
二、实务操作中技术标准的应用 |
第三节 技术标准在成品油消费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税目注释不清,未以技术标准加以规范 |
二、技术标准版本不清 |
三、技术标准的版本过渡问题 |
第三章 技术标准在成品油消费税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基本情况介绍 |
一、公司基本情况 |
二、案情总体情况 |
第二节 税务机关处理及案情分析 |
一、基本案情 |
二、案例争议点 |
三、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案例启示 |
一、加快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研究 |
二、加快消费税中技术标准的引用 |
三、注意所引用版本的精确描述 |
四、注意表述的精准性 |
第四章 技术标准应用于成品油消费税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在成品油消费税中合理应用技术标准 |
一、在应税油品的界定中引入技术标准 |
二、明确技术标准编号 |
三、设置过渡期,合理适用新标准 |
四、及时更新技术标准 |
第二节 完善成品油消费税的相关政策支持 |
一、完善成品油消费税相关的法律体系 |
二、加快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 |
三、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
第三节 各部门监管协调以净化成品油市场 |
一、与质监部门结合对油品质量进行督察 |
二、设置严厉的惩罚措施来提高从业者的违法成本 |
三、与成品油专用发票结合做好成品油的精确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A成品油销售企业合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石化行业中外合资实践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1.1 企业战略 |
2.1.2 企业战略管理 |
2.2 战略管理工具 |
2.2.1 PEST分析 |
2.2.2 波特五力分析 |
2.2.3 SWOT分析 |
2.3 合资理论 |
2.3.1 交易费用理论 |
2.3.2 资源依赖理论 |
2.3.3 资源基础理论 |
第三章A成品油销售企业现状 |
3.1 A成品油销售企业发展历史沿革 |
3.1.1 第一阶段:改制重组时期(1999-2003) |
3.1.2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时期(2004-2008) |
3.1.3 第三阶段:稳健发展时期(2009-2018) |
3.2 A成品油销售企业生产经营现状 |
3.2.1 组织机构设置 |
3.2.2 业务管控模式 |
3.2.3 业务发展现状 |
3.2.4 当前发展规划 |
3.2.5 经营效益分析 |
第四章 内外部环境分析及结论 |
4.1 PEST分析 |
4.1.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波特五力分析 |
4.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4.2.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分析 |
4.2.4 替代品的威胁分析 |
4.2.5 同业竞争者的威胁分析 |
4.3 A成品油销售企业SWOT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3.3 机遇 |
4.3.4 威胁 |
4.4 分析小结 |
4.4.1 网络发展受限,市场份额难以提升 |
4.4.2 主营业务相对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
4.4.3 营管理成本过高,盈利能力难以维持 |
4.4.4 客户服务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突出 |
第五章 A成品油销售企业合资战略 |
5.1 合资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1.1 SA公司概况 |
5.1.2 SA公司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
5.1.3 双方利益诉求的一致性与合资的互补性 |
5.2 合资战略的目标及重点内容 |
5.2.1 合资战略的目标 |
5.2.2 合资战略的主要内容 |
5.3 合资战略的保障措施 |
5.3.1 积极争取加快合资进程 |
5.3.2 积极协调地方政府给予优惠政策 |
5.3.3 积极争取“一套机构、两块牌子”运作模式 |
5.3.4 争取成品油资源遵循市场化定价机制 |
5.3.5 保留核心队伍,维护员工队伍正常权益 |
5.3.6 力争将与运输公司的合作纳入合资条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直喷汽油机燃烧汽油和丁醇混合燃料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化石能源危机 |
1.1.2 环境污染问题与排放限值 |
1.1.3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评价 |
1.2 代用燃料的发展及应用 |
1.2.1 代用燃料种类 |
1.2.2 丁醇燃料的发展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内燃机热效率的研究动态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直喷汽油机燃烧汽油/丁醇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
2.1 试验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对缸内压力以及放热率影响 |
2.3.2 对缸内平均温度的影响 |
2.3.3 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2.3.4 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
2.3.5 对排放的影响 |
2.3.6 对压力升高率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喷汽油机燃烧汽油/丁醇混合燃料的CFD建模仿真 |
3.1 CFD软件CONVERGE简介 |
3.2 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建模 |
3.2.1 基本控制方程 |
3.2.2 湍流模型 |
3.2.3 燃烧模型 |
3.2.4 燃油喷射模型 |
3.2.5 排放模型 |
3.2.6 计算边界设定 |
3.2.7 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喷汽油机燃烧汽油/丁醇混合燃料的热效率仿真优化 |
4.1 提高压缩比对直喷汽油机的影响 |
4.1.1 直喷汽油机模型的修改 |
4.1.2 提高压缩比对缸内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
4.1.3 提高压缩比对发动机指示热效率的影响 |
4.1.4 提高压缩比对监测点压力波动的影响 |
4.2 进气门延迟关闭对直喷汽油机的影响 |
4.2.1 直喷汽油机进气门模型修改 |
4.2.2 进气门延迟关闭对缸内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
4.2.3 进气门延迟关闭对发动机指示热效率的影响 |
4.2.4 进气门延迟关闭对监测点压力波动的影响 |
4.2.5 进气门延迟关闭对NOx排放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7)IPCC情景下中国大陆区域2020及2050年SO2、NOx排放清单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主要内容 2 情景分析法概述 |
2.1 情景分析法内涵 |
2.1.1 情景分析法概念 |
2.1.2 情景分析法特点 |
2.1.3 情景分析法步骤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3 排放清单研究技术路线 |
3.1 研究范围 |
3.2 排放清单的建立 |
3.3 能源预测的方法 |
3.4 排放因子的选择 |
3.5 排放清单预测技术路线 4 情景设置 |
4.1 情景选择 |
4.2 IPAT模型及改进 |
4.3 能源情景 |
4.3.1 能源消耗总量情景 |
4.3.2 燃料消耗情景 |
4.3.3 分部门燃料消耗情景 |
4.4 排放因子情景 |
4.4.1 火力发电 |
4.4.2 工业 |
4.4.2.1 水泥行业 |
4.4.2.2 钢铁行业 |
4.4.2.3 燃煤锅炉 |
4.4.3 交通运输业 |
4.4.4 其余排放因子 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1 排放总量的情景分析结果 |
5.2 排放因子和能源结构的情景分析结果 |
5.3 部门分析结果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攻读硕士学期期间发表论文 |
(8)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石油产业的界定 |
1.2.2 政府规制的界定 |
1.2.3 规制效果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政府规制 |
1.3.2 石油产业政府规制 |
1.3.3 政府规制效果评价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访谈方法 |
1.5.3 统计分析方法 |
1.5.4 计量经济方法 |
第2章 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的理论依据与规制目标 |
2.1 政府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与市场失灵 |
2.2 石油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2.1 石油产业的规模经济性与范围经济性 |
2.2.2 石油产业的整体竞争性与部分自然垄断性 |
2.2.3 石油产业的资源约束性与战略性 |
2.2.4 石油产业的外部性与石油资源的公共属性 |
2.3 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的目标 |
2.3.1 平衡国内石油市场供给与需求 |
2.3.2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2.3.3 保护资源与环境 |
2.3.4 保证国家石油安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石油产业发展及其政府规制体制演进分析 |
3.1 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1 石油产业初创阶段(1949—1959年) |
3.1.2 石油会战阶段(1960—1978年) |
3.1.3 市场化改革起步阶段(1979—1997年) |
3.1.4 深化改革与结构调整阶段(1998至今) |
3.2 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体制的历史演进 |
3.2.1 集中统一管理体制阶段(1949-1980年) |
3.2.2“三分四统”管理体制阶段(1981-1997年) |
3.2.3 市场化规制体制建立与完善阶段(1998至今) |
3.3 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现状 |
3.3.1 规制机构 |
3.3.2 规制内容 |
3.3.3 规制工具 |
3.4 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现状分析 |
3.4.1 产业属性的认知过程:垄断到竞争 |
3.4.2 市场结构的再认识:行政垄断与寡头垄断 |
3.4.3 现行规制体制剖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石油产业经济性规制效果分析 |
4.1 中国石油产业经济性规制历史演进与规制指标设计 |
4.1.1 中国石油产业经济性规制历史演进 |
4.1.2 规制指标设计 |
4.2 规制效果检验标准与指标选择 |
4.2.1 总量标准与指标选择 |
4.2.2 利润标准与指标选择 |
4.2.3 效率标准与指标选择 |
4.3 模型构建与假设 |
4.3.1 总量检验模型与假设 |
4.3.2 利润检验模型与假设 |
4.3.3 效率检验模型与假设 |
4.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4.1 总量检验模型数据来源与处理 |
4.4.2 利润检验模型数据来源与处理 |
4.4.3 效率检验模型数据来源与处理 |
4.5 估计结果与分析 |
4.5.1 总量检验结果与分析 |
4.5.2 利润检验结果与分析 |
4.5.3 效率检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石油产业社会性规制效果分析 |
5.1 资源与环境规制效果分析 |
5.1.1 资源与环境规制历史演进与规制指标设计 |
5.1.2 规制效果检验标准与指标选择 |
5.1.3 模型构建与假设 |
5.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5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2 石油安全规制效果分析 |
5.2.1 石油安全规制的历史演进与指标设计 |
5.2.2 规制效果检验标准与指标选择 |
5.2.3 模型构建与假设 |
5.2.4 石油安全度测算及模型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5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改善中国石油产业规制效果的政策建议 |
6.1 政策建议主要依据 |
6.1.1 产业属性 |
6.1.2 规制效果检验结果 |
6.1.3 国际经验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石油产业市场竞争主体,实现石油产业有效竞争 |
6.2.2 放松市场准入规制,完善石油定价机制 |
6.2.3 完善石油期货市场,提高国际石油定价话语权 |
6.2.4 加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
6.2.5 改革规制机构的权力制衡机制,提高规制机构的独立性 |
6.3 保障措施 |
6.3.1 重视规制影响分析 |
6.3.2 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规制监督作用 |
6.3.3 健全规制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程序与制度 |
6.3.4 健全规制相关法律法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车用汽油性能测试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车用汽油的使用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
1.2.1 抗爆性 |
1.2.2 蒸发性 |
1.2.3 安定性 |
1.2.4 腐蚀性 |
1.2.5 有害物质 |
1.2.6 清洁性 |
1.3 现行车用汽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车用汽油抗爆性的测定 |
2.1 评定车用汽油抗爆性的意义 |
2.1.1 划分车用汽油的牌号 |
2.1.2 评价汽油质量,指导油品生产 |
2.2 测定车用汽油的抗爆性 |
2.2.1 车用汽油抗爆性的测试方法 |
2.2.2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2.2.3 具体测试步骤 |
第三章 车用汽油蒸发性的测定 |
3.1 车用汽油馏程的测定 |
3.1.1 测定车用汽油馏程的意义 |
3.1.2 车用汽油馏程的测定方法 |
3.1.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3.1.4 具体测试步骤 |
3.2 车用汽油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
3.2.1 测定车用汽油饱和蒸气压的意义 |
3.2.2 车用汽油饱和蒸气压的测定方法 |
3.2.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3.2.4 具体测定步骤 |
第四章 车用汽油安定性的测定 |
4.1 车用汽油胶质含量的测定 |
4.1.1 测定车用汽油胶质含量的意义 |
4.1.2 测定车用汽油胶质含量的方法 |
4.1.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4.1.4 具体测试步骤 |
4.2 车用汽油诱导期的测定 |
4.2.1 测定车用汽油诱导期的意义 |
4.2.2 测定车用汽油诱导期的方法 |
4.2.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4.2.4 具体测试步骤 |
第五章 车用汽油腐蚀性的测定 |
5.1 车用汽油硫含量的测定 |
5.1.1 测定车用汽油中硫含量的意义 |
5.1.2 测定车用汽油中硫含量的方法 |
5.1.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5.1.4 具体测试步骤 |
5.2 车用汽油中硫醇含量的测定 |
5.2.1 测定车用汽油中硫醇含量的意义 |
5.2.2 测定车用汽油中硫醇含量的方法 |
5.2.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5.2.4 具体实验步骤 |
5.3 车用汽油铜片腐蚀试验的测定 |
5.3.1 车用汽油铜片腐蚀试验的意义 |
5.3.2 测定车用汽油铜片腐蚀性的方法 |
5.3.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5.3.4 具体测试步骤 |
5.4 车用汽油水溶性酸或碱的测定 |
5.4.1 测定车用汽油水溶性酸、碱的意义 |
5.4.2 测定车用汽油水溶性酸、碱的方法 |
5.4.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5.4.4 具体测试步骤 |
第六章 车用汽油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
6.1 车用汽油中苯含量的测定 |
6.1.1 测定车用汽油中苯含量的意义 |
6.1.2 测定车用汽油中苯含量的方法 |
6.1.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6.1.4 具体测试步骤 |
6.2 车用汽油芳烃、烯烃含量的测量 |
6.2.1 测定车用汽油中芳烃、烯烃含量的意义 |
6.2.2 测定车用汽油中芳烃、烯烃含量的方法 |
6.2.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6.2.4 具体测试步骤 |
6.3 车用汽油中铅含量的测定 |
6.3.1 测定车用汽油中铅含量的意义 |
6.3.2 测定车用汽油中铅含量的方法 |
6.3.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6.3.4 具体测试步骤 |
6.4 车用汽油中锰含量的测定 |
6.4.1 测定车用汽油中锰含量的意义 |
6.4.2 测定车用汽油中锰含量的方法 |
6.4.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6.4.4 具体测试步骤 |
6.5 车用汽油中铁含量的测定 |
6.5.1 测定车用汽油中铁含量的意义 |
6.5.2 测定车用汽油中铁含量的方法 |
6.5.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6.5.4 具体测试步骤 |
第七章 车用汽油中其它物质含量的测定 |
7.1 车用汽油中机械杂质及水分的测定 |
7.1.1 测定车用汽油中机械杂质及水分的意义 |
7.1.2 测定车用汽油中机械杂质及水分的方法 |
7.1.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7.1.4 具体测试步骤 |
7.2 车用汽油中氧含量和甲醇含量的测定 |
7.2.1 测定车用汽油中氧含量和甲醇含量的意义 |
7.2.2 测定车用汽油中氧含量和甲醇含量的方法 |
7.2.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7.2.4 具体测试步骤 |
总结与展望 |
工作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汽柴油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汽油与柴油检测基础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汽柴油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及评价指标 |
2.1 国内外相关质量标准 |
2.2 汽柴油质量评价性能指标 |
2.3 汽柴油检测指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柴油产品质量检测方法 |
3.1 标准规定的汽柴油质量检测方法 |
3.2 汽油组分检测方法 |
3.3 柴油组分检测方法 |
3.4 汽柴油质量检验核心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柴油产品质量检测关键技术 |
4.1 汽柴油检测仪器的选配 |
4.2 规划检测流程 |
4.3 监测数据处理及图谱分析 |
4.4 检测结论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总硫含量分析法的汽柴油质量检测 |
5.1 汽柴油总硫含量测定方法选择 |
5.2 汽柴油硫含量测定 |
5.3 实验及其数据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现行车用汽油新标准出台(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张昊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2]技术标准在成品油消费税中的运用——以生物柴油为例[J]. 吴凌畅,詹振翔. 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 2019(01)
- [3]成品油消费税中技术标准的应用研究[D]. 周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4]A成品油销售企业合资战略研究[D]. 詹宝军.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直喷汽油机燃烧汽油和丁醇混合燃料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 韦小泰. 湖南大学, 2019(07)
- [6]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7]IPCC情景下中国大陆区域2020及2050年SO2、NOx排放清单预测[D]. 张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8]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D]. 朱岩. 辽宁大学, 2015(06)
- [9]车用汽油性能测试技术[D]. 滑海宁. 长安大学, 2014(03)
- [10]汽柴油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D]. 赵志武.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