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造型中的凹凸(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鸣[1](2021)在《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文中提出1949年至今,西安地区的建筑业平稳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到现在的较为成熟的设计阶段,西安市落成了大量的建筑作品,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域风格以及创作理念。通过对西安市70年以来的建筑作品统计分析,对西安市的建筑创作与理论研究具有参考意义。首先,论文尽可能科学全面地收集到各类别建筑作品:办公、居住、商业、金融、体育、文化、医疗等建筑。根据建筑不同功能分类和设计单位研究、建筑作品区域等几个分类收集。然后,运用计量史学等方法对其进行外部数据特征和理论研究特征的分析,内外、纵横对比展开。在“数据特征”分析部分,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建筑作品按每种类型进行年度变化、设计单位分布、建筑作品区域、获奖作品与未获奖作品数量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数据统计从侧面映射出西安市建国以来建筑的发展动向。在“理论研究特征”分析部分,在70年以来各个历史分期下,本文主要选取了建筑形态特征、构图设计特征进行分析,在形态特征方面采用了定量结合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西安市近70年以来的各类建筑的形态特征有了一定的梳理,在构图理论方面主要运用定性并结合一些图示的分析方法,对各类建筑进行了梳理。最后,依据本文统计的数据,归纳出西安市当代建筑在各时段下的发展趋势,结合各个时期的建筑特征,梳理出西安市当代建筑在各个时段下的理论倾向,以此希望对未来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建筑理论研究提供研究资料以及参考。
孙倩[2](2019)在《几何逻辑视角下北疆公共建筑的形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内地援疆项目的支持,新疆地区公共建筑的建设逐步扩增,数字建造技术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增多。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因为对新疆公共建筑形态认知的不足,而导致的形体不适宜、界面细部缺失、地域性表达偏差的问题。几何逻辑作为应对复杂性建筑形态设计的思维方式,能够有效的将场地环境、建筑系统和生产建造的全过程纳入几何尺度的控制系统内,建立起从概念方案到实际建造之间的明确关系,创造出完整性强、精确度与完成度高的建筑作品。近5年来,北疆城市中一些得到社会大众认可的地标性公共建筑,正是借助几何逻辑建构方法进行形态设计,在几何形体、界面设计以及地域性表达层面表现出新时代的特色。这启发笔者,对几何逻辑视角下北疆公共建筑的形态设计进行研究,以期对今后北疆公共建筑的形态创作提供一些策略和方法的支持。本文在第二章首先从思想分类、理论基础、概念定义、特征、运作方式及技术支撑6个方面详细阐明了几何逻辑的概念与特征,指出几何逻辑介入公共建筑形态设计的作用效应,并从几何逻辑视角对北疆公共建筑的形态发展、特征与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并做出趋势预判。基于上述分析,第三章分别从内在逻辑、作用效应以及发展倾向三个方面对北疆公共建筑的形态设计进行解读。最后,在第四章至第六章,以北疆公共建筑的成功实践为例,分别从形体组织,界面设计,以及地域性表达三个层面,提出能够发挥几何逻辑优势并适应北疆地区的公共建筑形态的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北疆公共建筑的群化、拓扑化以及重复与自相似的秩序化形体组织策略;第二,提出了通过几何控制方法实现北疆公共建筑的精细化界面设计策略,包含了对结构、材料以及建筑细部的探讨。第三,借助“几何逻辑”将公共建筑的形态设计与北疆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建造技艺联系起来,为实现地域性的适宜表达,提出了公共建筑形态设计层面的地域性表达策略。
林斯媛[3](2018)在《凹凸设计对建筑空间的影响——浅析凹凸变化作为建筑造型语言的具体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建筑表皮的凹凸肌理,探究其在建筑空间设计领域的发展。并以现代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凹凸设计对于建筑空间的功能意义,结合建筑实例分析凹凸设计的作用、优势与可行性。最终总结归纳凹凸设计手法的应用原则。
韩俏,林耕[4](2017)在《天津市解放北路街道侧界面质感粗糙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天津市解放北路街道侧界面为例,基于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方法,引入粗糙元概念,计算街道两侧粗糙度值.根据不同粗糙度值对应的街道空间肌理,将街道侧界面分为强质粗糙界面、弱质粗糙界面和均质粗糙界面三种质感类型,并绘制相对应的质感特征模型,总结解放北路街道侧界面的质感规律与特征,为历史街道界面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陈溢晨[5](2017)在《建筑造型与雨水回用一体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城市一方面大雨天积水成灾,另一方面供水不足。因此,就地进行雨水资源循环利用是生态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基此,文章以国内外多个典型案例,论证了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性,并结合建筑屋顶、室内、外墙考虑一体化设计,提出建筑造型与雨水回用一体化设计的策略,即"加法"和"凹凸法"。
龙丹[6](2015)在《基于荆楚传统文化的地标景观建筑造型创新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当代建筑呈现多元化、包容性的特征,各地文化和风俗不断交融,原有的城市区域特色也随之日渐模糊,出现了建筑风格混杂的局面,地标景观建筑逐步走向追求体量和形式感的误区,出现趋同化面貌,地域文化急需复兴。我们需要从底蕴深厚的古老文明中探索,在传统中寻根,唤醒地标景观建筑造型中的传统文化特色,重塑建筑文化亲和性,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保护意识。本文通过对考古发现的楚文化遗存载体(包括器皿、刺绣绘画、文学典籍、建筑遗址等)进行调研,探寻荆楚地区的文化潜力,对楚文化资源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所蕴含的意蕴特征:崇尚自然、浪漫空灵、张扬奔放;以及人文精神:不拘传统,敢于突破,坚韧不拔。本文从荆楚传统文化的本源形态开始演变研究,解脱出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从形态、色彩、装饰纹样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分析造型特点:楚建筑重檐层阙、高台基、深出檐、重视对自然因素的因借;而器皿和纹样造型曲线优美、浪漫空灵,奔放张扬,形态组合大胆创新,倾向于对比鲜明的色彩装饰,这些都是当代建筑造型中所缺少的。在对楚文化进行详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的两个原则:地域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从代表原型中分析出意蕴风格及造型特点,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简约化提炼,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重构:形态样式、布局组合、色彩再现和意蕴融合,应用于景观建筑造型设计上,实现由“形”取“神”,由“神”化“形”的转变。同时还要将繁复华丽、气势恢宏的楚文化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融合各地的特色文化背景,运用现代材料和创新方法,设计出一批既能展现荆楚传统文化大气、绚丽、张扬的神韵特点,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建筑需求的地标景观建筑。对传统元素进行传承与创新,提取代表性元素,在文化意蕴风格的引导下进行演变设计,最终得到造型方法。并在文章部分章节进行具体展示,以此说明本文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同时是不同于其他荆楚风格的建筑研究,是独具创新意义的。本文旨在充分利用荆楚传统文化,力图传承文化特色,融合时代特征,突出地域文化特点,赋予传统新的活力。
王柬辉[7](2014)在《折线元素在现代建筑形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从历史来看,建筑形态的研究早已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人们对建筑形态的探讨也从未中断过。通过对众多大师们的成功作品的学习和分析,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在建筑形态设计方面运用了恰当的造型手法。而折线元素作为一种基本的造型方式从未曾被建筑师们忽视和遗忘,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造型方法也越来越得到设计者们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在分析了折线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折线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特点、设计策略和表达方法,以指导具体建筑设计实践。论文首先从折线元素的基本问题出发,对建筑形态与折线元素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然后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而实现对建筑中折线元素的准确剖析。对折线元素基本形态进行分类研究,从各类折线元素的形态特征中挖掘其视觉原理,并将现代建筑形态构成的视觉要求与折线元素的视觉心理效应联系起来,探究折线元素与当代视觉审美观的关系,以及相关理论对折线元素构成的建筑形态的影响。其次,论文深入地挖掘了折线元素的建筑形态创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指导思想,探讨折线建筑的存在意义及创作策略。最后,论文从线、面、体三个角度来研究折线元素建筑形态表达方法,对折线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和体现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以此来指导设计实践中的建筑形态创作过程。本文通过对建筑造型语汇中的折线元素的表达规律和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系统地研究,从而为我们多方位、多层地了解折线建筑,认识折线建筑,从一个新的,更高的、更全面的角度探寻折线建筑的本质和含义起到重要作用。希望为以后的折线元素类型性建筑形态的创作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从全局角度整体性的把握设计过程,使折线元素不是简单的形式或装饰上的叠加,而是作为加入了众多客观因素的对各种矛盾的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解决方案,为建筑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理念。
丁超[8](2014)在《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造型语言特征与言语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区域开发建设不断加强,在多元文化对我国本是不自信的传统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建筑也随之进入一个无个性的时代。国内外传承文脉的呼声日高,当下流行的传承文脉的设计手法是追求某种切合传统的说法,仅在视觉上结合貌似高技术的材料,对建筑采用某些历史构建的形式进行装饰,建筑单体沦为表面化的附属装饰品,城镇变成无个性的建筑群体的堆积。乡镇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每个乡镇都有其特定的建筑性格,我国对于乡镇建筑的资源投入较之城市更少,乡镇建筑设计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本课题对秦岭西段和中东段典型的河谷型乡镇分别调研,详细记录建筑的造型,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统筹获取其他规划建设方面的资料。对于建筑造型的研究包括体量组合及立面处理,另外还有对于装饰细部的研究。通过分类、对比、归纳等方法着重研究,发现目前乡镇建筑的功能日趋现代完善,而其风貌造型往往杂乱无章,对此常见的手段或是因循守旧,或是模仿城市、照搬外地样式,造型发展方向仍不很明朗。对于秦岭的乡镇建筑来说,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无论是历史维度还是地理维度,加上人工环境的比选,其造型语言的真正传承还未为人揭示。本文是基于人居环境科学和广义建筑学,采取宏观意义上建筑学的概念,运用建筑类型学、现象学,语言学,形态学,环境学心理学,传统风水学等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并对造型语言的各种影响因素及适宜的造型做以解读,试图把握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特定环境下的特定造型设计方向。通过系统研究表明,总结出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造型语言的设计应用重点应是在于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当地材料的应用、经典造型的延续、功能结构的统一、生产方式的协调、适用人群的参与等等。本文虽然是从建筑的造型这一表象入手,却不属于形式主义范畴。每一例建筑造型都是根据不同复杂环境条件协调出来的独特设计,正如每一段文章都是在不同的背景下独特的创作,这里独特的表达不是为突出某种风格而个性的,而是与功能协调的、与自然结合的、与技术适应的。语言是有章法可以探寻的,言语就是语言根据实际需要做的表达。本文对建筑造型的语言研究,总结出适宜于当地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的通用理论,是希望以此指导各个乡镇各个建筑风貌造型的个性化设计。
谢琳[9](2014)在《通辽市建筑设计中蒙古族文化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文化能否延续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和未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从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对民族文化反思的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随之席卷而来。目前,城市本土化、民族化特征逐渐消失的问题在逐渐增多。通辽市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松辽平原西部的科尔沁草原,蒙古族人口总数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2,占全区蒙古族人口总数的1/3,占全国蒙古族人口总数的1/4,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关系到全市近一半人口的文化发展水平。选择通辽市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蒙古族文化延续和发展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归纳、总结收集到的历史文献、相关理论书籍,研究国内外民族文化发展现状,并且结合实地调研法,以通辽市科尔沁区为研究范围,按照建筑类别选取了24幢典型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把其中应用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按照类别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通辽市现今建筑设计中蒙古族文化的应用现状,找出影响通辽市城市风格塑造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符合通辽市民族文化的建筑设计原则,为今后实际建筑项目提供理论支撑,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通过举例证明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可操作性,为本研究提供现实意义。
刘存发[10](2013)在《浅谈对建筑造型设计的认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什么是建筑造型,接着对建筑造型与功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最后主要从建筑物的平面构思设计、单体立面设计和建筑的细部设计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二、建筑造型中的凹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造型中的凹凸(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西安建筑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建筑作品与理论转译方法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计量史学研究现状 |
1.2.4 计量史学方法下建筑学领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当代西安建筑发展概况 |
2.1 历史分期划分依据 |
2.1.1 1949-1952年 |
2.1.2 1953-1957年 |
2.1.3 1958-1964年 |
2.1.4 1965-1976年 |
2.1.5 1977-1989年 |
2.1.6 1990-2000年 |
2.1.7 2000年至今 |
2.2 西安当代建筑发展概述 |
2.2.1 新中国成立后 |
2.2.2 改革开放后 |
2.2.3 二十一世纪以来 |
2.3 西安城市建设相关政策 |
2.3.1 建筑风貌控制 |
2.3.2 汉唐风貌区 |
2.3.3 明清风貌区 |
2.3.4 风貌协调区 |
2.3.5 现代建筑区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作品的数据统计分析 |
3.1 资料收集流程 |
3.1.1 建筑作品定义 |
3.1.2 地方志与城建档案 |
3.1.3 确定建筑设计机构 |
3.1.4 建筑作品收集 |
3.2 建筑理论研究范围 |
3.3 建筑作品分类 |
3.4 建筑作品统计分析 |
3.4.1 建筑作品类型统计 |
3.4.2 创作团队量化分析 |
3.4.3 建筑作品地理分布 |
3.4.4 建筑作品数量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建筑作品的理论特征分析 |
4.1 研究框架的确定 |
4.2 建筑形态特征 |
4.2.1 居住类建筑 |
4.2.2 酒店、金融与商业类建筑 |
4.2.3 文化类建筑 |
4.2.4 办公类建筑 |
4.2.5 医疗类建筑 |
4.2.6 教育类建筑 |
4.3 建筑构图特征 |
4.3.1 1949-1952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2 1953-1957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3 1958-1964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4 1965-1989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5 1990-2000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6 2001-2010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7 2011年—至今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特征总结 |
5.1.1 数据特征总结 |
5.1.2 理论特征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一)图录 |
(二)表录 |
附录2 |
致谢 |
(2)几何逻辑视角下北疆公共建筑的形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国家层面 |
1.1.2 学科层面 |
1.1.3 个人实践认知 |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几何逻辑的理论与实践综述 |
1.4.2 国内几何逻辑的理论与实践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组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组织框架 |
第二章 几何逻辑及其视角下北疆公共建筑的形态特征 |
2.1 几何逻辑的基本概述 |
2.1.1 几何逻辑的思想分类 |
2.1.2 几何逻辑的理论基础 |
2.1.3 几何逻辑的概念定义 |
2.2 几何逻辑的特征与运作方式 |
2.2.1 几何逻辑的特征 |
2.2.2 几何逻辑的控制方式 |
2.2.3 几何逻辑的技术媒介 |
2.3 几何逻辑介入公共建筑形态的作用效应 |
2.3.1 丰富空间形态的秩序性与层次感 |
2.3.2 增强形态界面的可控性与精确性 |
2.3.3 提升整体形态与环境的协调性 |
2.4 几何逻辑视角下北疆公共建筑的形态特征 |
2.4.1 集中对称的三段式构成期(1950-1959) |
2.4.2 拉伸并置的几何体初型期(1960-1979) |
2.4.3 抽象重组的组团式布局期(1980-1999) |
2.4.4 多元变异的地域性表达期(2000-今) |
2.4.5 形态特征总结 |
2.4.6 现状分析与问题指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几何逻辑视角下北疆公共建筑的形态设计解析 |
3.1 几何逻辑视角下北疆公共建筑的形态生成逻辑 |
3.1.1 几何逻辑视角下北疆公共建筑形态生成的内因 |
3.1.2 几何逻辑视角下北疆公共建筑形体产生的逻辑 |
3.1.3 几何逻辑视角下北疆公共建筑界面产生的依据 |
3.2 几何逻辑在北疆公共建筑形态设计中的作用机制 |
3.2.1 控制建筑形体的秩序化组织 |
3.2.2 控制建筑界面的精细化生成 |
3.2.3 影响建筑地域性的表达 |
3.3 几何逻辑介入的北疆公共建筑形态设计的发展倾向 |
3.3.1 北疆公共建筑形体组织的发展倾向 |
3.3.2 北疆公共建筑界面设计的发展倾向 |
3.3.3 北疆公共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发展倾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疆公共建筑形体的秩序化组织策略研究 |
4.1 形体的群化组织策略 |
4.1.1 变异的欧式几何启发建筑形体的创新 |
4.1.2 形体的群化组织策略 |
4.2 形体的拓扑化组织策略 |
4.2.1 拓扑几何启发对建筑形体的变革 |
4.2.2 形体的拓扑重构组织策略 |
4.2.3 形体的虚实拓扑组织策略 |
4.3 形体的重复与自相似组织策略 |
4.3.1 分形几何启发对自然原型的嬗变 |
4.3.2 形体的重复与自相似组织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疆公共建筑界面的精细化设计策略研究 |
5.1 由结构主导的界面设计策略 |
5.1.1 结构的设计策略 |
5.1.2 结构的几何控制与优化策略 |
5.2 表皮的精致化设计策略 |
5.2.1 表皮材料的多层次表达策略 |
5.2.2 表皮肌理的生成策略 |
5.3 界面细部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
5.3.1 细部的精细化设计原则 |
5.3.2 细部要素的设计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疆公共建筑形态中的地域性表达策略研究 |
6.1 回应自然环境的几何表达策略 |
6.1.1 以几何形态回应基地环境特征 |
6.1.2 以几何化的序列连接建筑与城市 |
6.2 回应历史文化的参数化表达策略 |
6.2.1 几何逻辑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表达原则 |
6.2.2 人文要素的参数化转译策略 |
6.3 回应地方建造特征的低技策略 |
6.3.1 几何逻辑介入的低技策略 |
6.3.2 参数化设计与建造技艺的结合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创新性与局限性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凹凸设计对建筑空间的影响——浅析凹凸变化作为建筑造型语言的具体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凹凸的概念 |
2 凹凸设计的功能意义 |
2.1 强调与隐藏 |
2.2 光影与韵律 |
2.3 分割与延伸 |
3 凹凸设计的处理手法 |
3.1 控制疏密 |
3.2 握把尺度 |
3.3 材质搭配 |
4 结语 |
(4)天津市解放北路街道侧界面质感粗糙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概念 |
1.1 历史街道侧界面 |
1.2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
2 粗糙度计算 |
2.1 研究范围的选取 |
2.2 街道粗糙度的计算 |
3 粗糙度值与街道侧界面质感特征分析 |
3.1 粗糙度值与街道空间肌理关系综合分析 |
3.2 街道侧界面质感分类与质感特征模型的构建 |
3.3 粗糙度值在街道质感中的应用 |
4 结语 |
(5)建筑造型与雨水回用一体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1.1 雨水回用的发展 |
1.2 雨水回用的理论研究 |
1.3 雨水回用的实践问题 |
2 一体化的集雨方式 |
2.1 屋顶集雨方式 |
2.2 室内集雨方式 |
2.3 外墙集雨方式 |
3 一体化的造型策略 |
3.1 加法 |
3.2 凹凸法 |
4 结语 |
(6)基于荆楚传统文化的地标景观建筑造型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的确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荆楚传统文化概述及传承元素提炼 |
2.1 荆楚传统文化的概念 |
2.2 荆楚传统文化的遗存载体 |
2.3 荆楚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风格特征 |
2.4 荆楚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元素提炼 |
2.4.1 形态样式 |
2.4.2 布局和组合样式 |
2.4.3 文化题材元素 |
2.4.4 色彩与材料工艺 |
2.4.5 造型设计手法 |
第三章 文化地标景观建筑 |
3.1 相关理论阐述 |
3.2 文化地标景观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
3.3 文化地标景观建筑的作用 |
3.3.1 指向作用 |
3.3.2 承载作用 |
3.3.3 公众性 |
3.3.4 交流作用 |
3.4 文化地标景观建筑的分类 |
第四章 基于荆楚传统文化的地标景观建筑造型设计实例研究 |
4.1 基于荆楚传统文化的地标景观建筑的研究来源及意义 |
4.1.1 荆楚传统文化地标景观建筑的研究来源 |
4.1.2 荆楚传统文化与当代地标景观建筑之间的关联性 |
4.2 现有建筑实例造型方法借鉴研究 |
4.2.1 湖北省博物馆的造型设计分析 |
4.2.2 洪山礼堂的造型设计分析 |
4.2.3 武汉楚城中楚天台的造型设计分析 |
4.3 小结与思考 |
第五章 荆楚传统文化元素在地标景观建筑造型中的创新应用方法探索 |
5.1 荆楚传统文化元素在地标景观建筑造型设计中创新应用的基本原则 |
5.1.1 尊重地域性:地标景观建筑造型对环境的尊重 |
5.1.2 尊从时代性:沿袭传统又高于传统 |
5.2 基于荆楚传统文化的地标景观建筑造型设计方法分析 |
5.2.1 形态样式的传承与创新 |
5.2.2 布局组合的传承与创新 |
5.2.3 材料色彩的传承与创新 |
5.2.4 抽象意蕴的传承与创新 |
5.2.5 化简 |
5.3 基于荆楚传统文化传承下地标景观建筑的共性与个性 |
5.4 基于荆楚传统文化的地标建筑造型设计方法的范围界定 |
5.4.1 文化传承的选择范围 |
5.4.2 造型方法的应用范围 |
5.5 基于荆楚传统文化的地标景观建筑造型设计展示 |
5.5.1 旅游遗址类建筑 |
5.5.2 文化教育类建筑 |
5.5.3 休闲观赏类建筑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折线元素在现代建筑形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折线元素基本问题解析 |
2.1 折线元素的相关概念阐释 |
2.1.1 形态及其相关概念 |
2.1.2 折线元素的概念 |
2.1.3 建筑形态中的折线元素 |
2.2 折线元素基本形态分类及特征 |
2.2.1 折线基本形态分类及特征 |
2.2.2 折面基本形态分类及特征 |
2.2.3 折体基本形态分类及特征 |
2.3 折线元素的视觉原理 |
2.3.1 建筑形态构成的视觉要求 |
2.3.2 折线元素的视觉心理效应 |
2.3.3 折线元素与现代视觉审美观 |
2.4 相关理论对折线元素建筑形态的影响 |
2.4.1 突变理论对折线元素建筑形态的影响 |
2.4.2 折叠思想对折线元素建筑形态的影响 |
2.4.3 非线性科学对折线元素建筑形态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折线元素的建筑形态设计策略 |
3.1 折线元素与基地环境的结合 |
3.1.1 与城市区域环境的融合 |
3.1.2 与基地环境的有机共生 |
3.1.3 建筑自身生态环境优化 |
3.2 折线元素与地域文化的演绎 |
3.2.1 传统文化中建筑符号的还原与转化 |
3.2.2 建筑语汇中抽象语言的隐喻与象征 |
3.2.3 追求场所精神的建筑空间意境营造 |
3.3 折线元素与视觉审美的表达 |
3.3.1 追求视觉冲击效应的动态强化 |
3.3.2 基于视觉均衡原理的量感调节 |
3.3.3 视觉结构影响下的表皮空间化 |
3.4 折线元素与空间结构的组织 |
3.4.1 基于线性空间组织的形体折叠化 |
3.4.2 四维空间连续与形体扭结化缠绕 |
3.4.3 空间碎化影响下的晶体集群簇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折线元素的建筑形态表达方法 |
4.1 折线元素的建筑形态线性表达 |
4.1.1 定向性几何排列 |
4.1.2 无规律网格变异 |
4.1.3 树枝状有机衍生 |
4.1.4 随机性母题复制 |
4.2 折线元素的建筑形态界面表达 |
4.2.1 界面自由旋转 |
4.2.2 折纸重复镶嵌 |
4.2.3 多维形体切削 |
4.2.4 空间坐标拉伸 |
4.3 折线元素的建筑形态形体表达 |
4.3.1 几何体块折叠 |
4.3.2 带状连续包裹 |
4.3.3 体块折叠扭转 |
4.3.4 立体折化变异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造型语言特征与言语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的社会背景 |
1.1.2 研究的学科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目的 |
1.4.3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小结 |
第二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造型语言现状分类调查与研究分析 |
2.1 调研情况概述 |
2.1.1 调研范围 |
2.1.2 乡镇建筑造型语言现状调研的内容与方式 |
2.2 调研资料分析 |
2.2.1 调研情况概述 |
2.2.2 秦岭西段河谷型乡镇调研分析(天水、徽县) |
2.2.3 秦岭中东段河谷型乡镇调研分析(长安户县、陕南安康) |
2.3 调研对比分析 |
2.3.1 秦岭西段与秦岭中东段河谷型乡镇建筑造型语言特征对比 |
2.3.2 河谷型乡镇与非河谷型乡镇建筑造型语言特征对比 |
2.3.3 小结 |
2.4 乡镇建筑造型存在问题与原因剖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造型语言影响因素分析 |
3.1 环境技术影响因素——环境角度 |
3.1.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
3.1.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
3.1.3 经济条件影响因素 |
3.1.4 技术手段影响因素 |
3.2 建筑造型影响因素——建筑自身角度 |
3.2.1 建筑类型与造型语言 |
3.2.2 功能布局与造型语言 |
3.2.3 材料结构与造型语言 |
3.2.4 空间形态与造型语言 |
3.3 建筑的视觉及造型感——观赏、评价者角度 |
3.3.1 整体风貌与单体建筑造型 |
3.3.2 环境行为关系与建筑造型 |
3.3.3 人的视觉规律与造型感 |
3.3.4 人的情感需要与建筑造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造型语言的理论解析 |
4.1 相关基础理论解析 |
4.1.1 语言学理论 |
4.1.2 建筑形态学、类型学、现象学理论 |
4.1.3 美学理论 |
4.2 建筑语言构成要素解析 |
4.2.1 建筑语言的三大系统 |
4.2.2 建筑的造型语言及画境语言 |
4.2.3 建筑造型语言之形体语言 |
4.2.4 建筑造型语言之光照语言 |
4.2.5 建筑造型语言之色彩语言 |
4.2.6 建筑造型语言之肌理语言 |
4.3 建筑形体语言设计要素及其中的形态构成 |
4.3.1 体块 |
4.3.2 表面 |
4.3.3 平面 |
4.4 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造型语言特征归纳分析 |
4.4.1 传统建筑造型语言特征 |
4.4.2 当代建筑造型语言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多维度语境下的乡镇建筑造型语言特征解读 |
5.1 环境技术方面语境下的造型语言特征 |
5.1.1 自然环境语境 |
5.1.1.1 气候环境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1.1.2 地形地貌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1.2 人文环境语境 |
5.1.2.1 乡土文化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1.2.2 宗教文化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1.2.3 社会文化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1.3 经济条件语境 |
5.1.3.1 经济条件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1.3.2 产业模式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2 建筑自身方面语境下的造型语言特征 |
5.2.1 建筑类型语境 |
5.2.1.1 居住建筑的造型语言 |
5.2.1.2 公共建筑的造型语言 |
5.2.2 功能布局语境 |
5.2.3 材料结构语境 |
5.2.3.1 材料技术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2.3.2 结构技术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2.3.3 建造技术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2.4 空间形态语境 |
5.2.4.1 空间结构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2.4.2 空间尺度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2.4.3 空间界面与建筑的造型语言 |
5.3 使用人群方面语境下的造型语言特征 |
5.3.1 环境行为关系语境 |
5.3.1.1 符合连贯性的建筑造型 |
5.3.1.2 符合易识别性的建筑造型 |
5.3.1.3 符合复杂性与神秘性的建筑造型 |
5.3.2 人的视觉规律语境 |
5.3.2.1 造型设置重点的把握 |
5.3.2.2 平视角度的建筑造型语言 |
5.3.2.3 俯视角度的建筑造型语言 |
5.3.2.4 仰视角度的建筑造型语言 |
5.3.3 人的情感需要语境 |
5.3.3.1 具有归属感的建筑造型 |
5.3.3.2 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的建筑造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造型言语表达策略 |
6.1 乡镇建筑造型设计原则 |
6.1.1 以人为本、生态自然 |
6.1.2 延续文脉、整体协调 |
6.1.3 两种需求的满足 |
6.1.4 设计与居民互动 |
6.2 建筑造型的设计手法 |
6.2.1 造型生成的步骤 |
6.2.2 建筑群体造型设计 |
6.2.3 建筑形态弱化手法 |
6.3 延续文脉的建筑造型的言语表达策略 |
6.3.1 传统建筑维护与改造 |
6.3.2 言语表达借鉴传统的形式 |
6.3.3 言语表达创新于传统形式 |
6.4 乡镇更新过程中造型的整体协调策略 |
6.4.1 杂交 |
6.4.2 共生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通辽市建筑设计中蒙古族文化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民族建筑研究现状 |
1.4.2 案例分析——新疆国际大巴扎 |
1.4.3 国外民族建筑研究现状 |
1.4.4 案例分析——和风在日本建筑中的传承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蒙古族民族文化 |
2.1 论文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
2.1.1 “文化” |
2.1.2 地域文化 |
2.1.3 民族文化 |
2.2 蒙古族发展简史 |
2.3 蒙古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2.3.1 蒙古族文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2.3.2 蒙古族文化的形成与精神文化的关系 |
2.3.3 蒙古族文化的形成与政治的关系 |
2.3.4 蒙古族文化的形成与经济的关系 |
2.3.5 蒙古族文化的发展 |
2.4 蒙古族文化中典型的传统建筑分析 |
2.4.1 蒙古包文化起源 |
2.4.2 蒙古包的构成 |
2.4.3 蒙古包内部空间特征 |
2.4.4 蒙古包外部艺术风格 |
2.4.5 蒙古包文化的延续及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蒙古族文化在通辽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3.1 通辽市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理环境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文化资源 |
3.2 人口情况 |
3.2.1 人口数量及分布 |
3.2.2 民族构成 |
3.3 通辽市中受蒙古族文化影响的建筑现状和调研分析 |
3.3.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3.3.2 蒙古包顶部造型 |
3.3.3 壁画和文字 |
3.3.4 蒙古族礼帽 |
3.3.5 蒙古族其他图案在通辽市建筑中的应用 |
3.3.6 城市景观小品中蒙古族元素的应用 |
3.4 调研分析发现的问题 |
3.4.1 蒙古族文化内涵缺失 |
3.4.2 地域文化只保留未发展 |
3.4.3 建筑使用蒙古族元素完全相同 |
3.4.4 建筑材料、颜色与现代审美观脱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塑通辽市建筑中蒙古族文化的应用 |
4.1 蒙古族文化特征 |
4.1.1 民族文化特征 |
4.1.2 蒙古族民族文化特征 |
4.2 重塑通辽市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
4.2.1 政治价值的体现 |
4.2.2 文化价值的体现 |
4.2.3 传统与现代交汇产生的历史价值 |
4.2.4 生态价值的体现 |
4.3 影响蒙古族文化在通辽市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原因 |
4.3.1 缺乏相应政策引导 |
4.3.2 缺乏配套的审核制度 |
4.3.3 蒙古族文化教育不深入 |
4.3.4 过度追求“全球化” |
4.4 蒙古族文化在通辽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
4.4.1 共生性原则 |
4.4.2 地域性原则 |
4.4.3 整体性原则 |
4.4.4 可持续性原则 |
4.4.5 创新性原则 |
4.5 蒙古族文化在通辽市建筑设计中应用策略 |
4.5.1 建筑材料的选择 |
4.5.2 建筑色彩的选择 |
4.5.3 建筑外部造型的更新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浅谈对建筑造型设计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概述建筑造型 |
二、建筑造型与功能分析 |
三、建筑的平面构思设计 |
四、建筑的单体立面设计 |
1. 材质在建筑造型中的运用 |
2. 色彩在建筑造型中的运用 |
3. 建筑造型外轮廓线的处理 |
4. 虚实与凹凸的处理 |
六、结语 |
四、建筑造型中的凹凸(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D]. 张子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几何逻辑视角下北疆公共建筑的形态设计研究[D]. 孙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凹凸设计对建筑空间的影响——浅析凹凸变化作为建筑造型语言的具体应用[J]. 林斯媛. 居业, 2018(09)
- [4]天津市解放北路街道侧界面质感粗糙度研究[J]. 韩俏,林耕.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7(06)
- [5]建筑造型与雨水回用一体化设计[J]. 陈溢晨. 福建建筑, 2017(04)
- [6]基于荆楚传统文化的地标景观建筑造型创新设计研究[D]. 龙丹.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7]折线元素在现代建筑形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王柬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3)
- [8]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造型语言特征与言语表达研究[D]. 丁超. 长安大学, 2014(03)
- [9]通辽市建筑设计中蒙古族文化的应用研究[D]. 谢琳. 吉林建筑大学, 2014(04)
- [10]浅谈对建筑造型设计的认识[J]. 刘存发. 城市建筑, 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