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小林[1](2021)在《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经营模式创新及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全面推动和促进非运输业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出台了《青藏集团公司关于全面推动和促进非运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促进非运输业深度融入市场,拓展经营领域,打造优势产业,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然而,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作为青藏集团公司下属的非运输企业,近年来的经营收入和利润连年下降。如何抓住国家、国铁集团以及青藏集团公司对物流产业大发展带来的机遇,打造核心竞争力,找准适合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发展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战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的经营现状,分析了公司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体系,指出了公司当前存在员工整体素质较低、对运输主业的依赖性太强、业务结构和营收项目单一、管理的有效性不足、设施设备落后以及管理体制需要转变等问题。通过借鉴几种典型的铁路物流公司经营模式,在实地调查滨铁公司周边铁路和物流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对公司经营项目进行调整,在专用线租赁、仓储以及装卸业务的基础上,拓展商贸和第三方物流业务,重构了利润来源和公司经营体系。运用SWOT分析方法,提出了公司转型发展战略。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格尔木滨铁公司应该选择扩张战略,即在格库铁路茫崖站和花土沟站新建货场,在兰州局东川站和阿克塞站开辟经营基地,同时,强化内部管理,加大装卸设施设备和物流信息化建设投入,以优质的服务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图33幅,表10个,参考文献39篇。
郑忠治[2](2016)在《基于TPL思想的WX公司转型分析与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球经济低位运行且波动较大,我国的进出口情况受到很大干扰,这直接影响了以运输和仓储为主要业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比如:在刚过去的2015年,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了“L”型的发展格局,增速明显下滑,产能过剩。但正是这样的局面,也增强了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实现转型的决心,如何在竞争激烈、价格不断下行的情形下,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当下物流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是本论文的出发点。对于传统物流行业,第三方物流是其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专业精细化、服务全面化、管理高效化、成本低位化、周转可控化是物流企业发展的新通路。为此,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必须从传统物流的被动服务向第三方物流的主动服务理念实现转型,通过合理整合各种社会物流资源,提供整合优化后的全程高质高速率的相关物流服务。基于以上问题背景,本论文以我国一家传统物流企业WX公司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了当前传统物流企业的现状和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并应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的思想,探索传统物流企业如何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出发点和实施策略;然后,针对WX公司的现有运作模式进行刨析,并详细解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针对WX公司的转型策略,首先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公司的优劣势和机会、威胁进行了研究;然后,提出了对现有公司运作模式进行再设计的具体策略;最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再设计后的绩效进行了预测评价分析。本文的研究对目前我国传统物流企业的转型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千有美[3](2013)在《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专业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一步分工细化发展的产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第三方物流日益成为物流产业的增长动力,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不断扩大。为进一步开拓和抢占中国物流市场,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目前,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势在于与中国近的地理位置、具有较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较完善、管理水平较高以及机制灵活度较高,但是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输模式、物流网络、管理、合作方面上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一些发展的劣势如价格竞争力压力较大、中国政府政策的不规范、环境成本日益上升、对第三方物流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交易费用较高等问题。未来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仍需要构建符合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式。为此,本论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中国物流产业和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研究了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利用QSPM方法分析适合规模不同的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这对明确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向,进而促进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依据本研究的实地调查发现,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且中国本土货主企业日益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主体,大部分货主企业把自营的物流部门将转给专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作,这意味着未来外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中国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对于增值服务和综合服务的需求增多。第二,中国物流市场的需求在地区和行业上都存在着差异,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根据对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地域或行业进行细分,对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市场来进一步分析市场定位,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进行区域和行业的市场细分,最终选择自己合适的目标市场。第三,依据本研究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实地的问卷调查可知:从类型上看,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包括3个大类:第一类是担当生产或流通企业内部物流部门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为母公司提供物流服务而产生的物流企业),第二类是跨国的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有来自在韩国总部的财务支持的物流企业),第三类是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在物流园区内的中小物流企业)。从规模上看,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和资金较小,大部分的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员工人数是100名以下的中小型企业。从经营范围上看,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企业经营范围还局限于区域物流,在被调查的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只有6.76%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营业,其他93.24%的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在省内或省和省之间提供物流服务。从区域分布上看,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和华东地区,地区分布比较集中,没有呈现分散的分布特征。从服务内容上看,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服务项目集中于国际物流项目,主要集中在国际联运、航空海运、国际快递等,新兴和综合物流服务项目和增值物流服务方面比例还不高。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上看,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没有在中国建立独立的运输模式,在中国境内陆运输服务仍然依赖于中国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的核心业务不突;对中国境内营销力量较弱;缺乏综合型的物流人才;在有些城市之间缺乏物流网络,导致提供物流服务时区域之间的不通畅。第四,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内部因素总评分大于平均总加权分,这说明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较有优势,特别是在管理水平、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等方面。另外,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EFE Matrix总评分高于平均总加权分,这表明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中国能够对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做出反应,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去利用有利的机会,避开不利的威胁。第五,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IE Matrix中,处于产业内部的中等优势地位,面临着中等程度的外部威胁,这说明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该维持或者扩展市场渗透和产品开发战略。第六,依据对在中国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EFE、IFE、IE Matrix和TOWS方法分析数据,对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进行QSPM分析评价。通过QSPM分析,在整体多角化战略、集中差别化战略、提高核心能力战略、可持续战略中,集中差别化战略是最佳选择。因此,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采用集中差别化战略,利用企业现有的优势,抓住机会,提供有竞争力的物流服务。第七,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实施集中差别化战略,努力寻找有差别的新盈利模式,强化与韩国货主企业包括流通企业合作,打造核心服务,推进市场营销战略,借助多边合作降低交易费用,加强与中国政府的协调沟通以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对具体的发展对策方面,本论文认为与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相比,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有以下4个方面的差别。首先,机制差别化,包括技术机制和管理机制。在技术机制方面,应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在管理机制方面,应制定一套完整的物流运作程序,加强对自己物流资源供应链的管理,并通过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使对中国物流关心的韩国籍员工了解中国的物流现状以及系统,为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做准备,此外,还应建立对各层员工的激励制度,防止遗失被培训的人才。其次,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加快开发新型物流服务形式和内容。韩国有一句俗话“顾客就是王”,物流企业基本上应把这理念完全体现在具体业务中,全面考虑交易前、中、后的服务。服务内容方面,物流企业需要强化增值服务和电子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如提供Web-DB物流管理系统e-MLBM(e-MobileLogistics Business Model)和e-Payment的服务,实现与其他中国境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差别化,这也将减少长期的管理费用。再次,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不如进入中国的欧美以及日本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以必须要对现有的企业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如兼并和收购(M&A),尽量扩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打造可以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最后,中国市场内部并不是同质,所以应按照客户的行业、地理区域、服务方式等对物流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尤其是,中部地区要继续完善物流网络,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中部地区以合适的服务价格、产品、服务质量、销售渠道、品牌等进行企业营销活动,将获得较快的发展。第八,依据本研究,不同规模类型的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大型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把战略目标定为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构建区域第三方物流网络,具体的战略措施包括: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确立企业的品牌地位、采用竞争力产品高价格战略(value pricing)、树立对逆向物流发展策略以及对中国内陆的经营战略。中小型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把战略目标定为依靠韩国货主企业来保持高增长率,具体的战略措施包括:选好合适的保税物流园区,集中特定服务领域,采用对特定物流服务项目的低价格战略等。第九、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重视基础物流服务的提供。企业获得利润并快速成长是很难的事。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首先从提供基础物流服务开始,展示自身的能力把这些服务做好,随后才开始提供高价值的服务。虽然基础服务的利润比较低,但只有这些服务做好了才能提高自身的信用度,使客户说服对整合的供应链管理。
曹晓琴[4](2009)在《A公司第三方物流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科学地规划、系统地设计、整体地控制已经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原则,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被视为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后的又一个改革实验基地的滨海新区,要实现传统支柱产业的不断提升、整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从挖掘第三利润源入手,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滨海新区的发展。因此,对天津开发区大型仓储企业A公司的第三方物流实施策略展开研究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第三方物流理论、国内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国内物流环境、A公司经营业务及经营困难、A公司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A公司的优势、劣势及所面临的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A公司的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需要加快公司的发展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根据A公司的现状提出,公司在总体上采用的主要竞争战略应该是差异领先与成本领先一体化的战略。支持这一战略的依据是,企业可以在获得高差异的同时保有或者同时创造低成本的优势,进而要维护和发展公司在高质量、低成本和快速反应能力、良好的服务客户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本研究给出了A公司第三方物流系统发展的实施建议:建立第三方物流的运营机制;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完善业务流程和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宗锦武[5](2008)在《试析中国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变》文中提出传统储运企业的顾客需求、生产流通关系的转变等原因使得传统储运企业必须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变,这种转变既有业务功能的继承性,又可以盘活企业原有资源、使其快速成长、发展壮大。文章在对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对策。
丁蓉蓉[6](2008)在《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不仅提升了经济的运行效率,也创造出新的利润源泉,而第三方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标志,其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兴起,一些有远见和有实力的企业纷纷投资进入,有的已形成气候。对于我国长期从事以仓储、运输业务为主的传统储运企业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能否把握这次机遇,关系到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选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部分,论述我国传统储运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阐明其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意义。第三部分,论述传统储运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制定合理战略,实施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策略。第四部分,结合江苏中外运有限公司实例,对其展开SWOT分析,为其向第三方物流转型提供策略建议。作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总体水平,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策略建议,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形象,创建多样化灵活的客户服务,发挥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江舰[7](2007)在《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引擎正经历着由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服务经济”转型的深刻变革。交通运输是国务院确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先领域,发展物流业又是重中之重。履行入世承诺的逐步深入,我国在航运、物流、货代等方面进一步放宽外商准入条件,外资的高端综合物流服务商企业在华的独资化趋势愈发明显,中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国际化竞争加剧。如何整合现有的企业优势,积极拓展物流外延业务与服务,发展综合物流能力,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这是所有业界人应该深入研究、不懈探索的理论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经营行策。本文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与现实要求下,着力探讨了我国传统大型物流企业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进行了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就本文所研究的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战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供应链理论做了有效的概念明晰;就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业务与组织机构优化理论、供应链及战略联盟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总结与比较,既是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学习,又是尝试讲经典理论与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相结合的学术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现代物流服务市场的特征与我国物流服务企业所面临的战略选择。紧密结合时代特点与新近研究成果,就现代服务业与物流服务进行了初步分析。对现代物流服务市场和现代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进行了层次细分,同时深入比较研究了国内外多家高端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经验与经营优势。并就我国物流服务市场及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与瓶颈做了深入的分析与剖析,随之提出了适应时代及客户要求的企业经营策略与战略选择。第三部分,就转型过程中本文深入探讨的四个关键问题进行了逐一细致研究。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及相应管理做分析与表述;就业务组合与流程再造的经典理论及其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优化做深入探讨,其中特别分析比较了多家业界高端企业的业务优势,斯以借鉴。我国物流企业的组织机构优化与创新部分,就其现状、成因、革新必要性进行了阐释,提出了重组的原理、思路、过程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及优化后的有效管控。最后,就提升整体供应链竞争能力及战略联盟的伙伴选择与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影响因素及供应链竞争力的构造原则,论述了战略伙伴的选择、评价与谈判等问题,并对合作伙伴相互选择与合作进行了博弈分析。第四部分,结合上文所作的学术与理论探讨,围绕企业转型中至为重要的上述四个问题,以中外运集团总公司为研究主体,就集团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沿革,现今面临的战略环境及发展机遇做了深入探讨,解决了中外运集团建立与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业务组合战略、组织机构创新与有效管控模式等转型中的关键问题,与企业集团进行战略合作的实例研究与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及实践措施。
丁蓉蓉[8](2007)在《储运企业如何向第三方物流转变》文中提出文章结合我国物流业对外全面开放的新局面,旨在通过分析储运企业转型的条件及优劣势,为储运企业积极探索对策,整合资源,以便成功向第三方物流转变,与国际物流接轨融入国际市场提供策略思考。
鲁杰[9](2006)在《道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公司趋向于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经历了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全世界第三方物流市场明显表现出潜能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第三方物流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流。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和谐、健康发展,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可是道路运输企业发展并不乐观,道路运输企业由于受体制的限制,以及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思想,没有科学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道路运输企业发展举步为艰。 本文立足于道路运输企业,力求于第三方物流寻找到结合点,重点研究道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对策。运用所学的市场经济、管理、物流等相关理论,运用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对第三方物流和道路运输企业的各要素、各环节、各层次、各部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从物流的基本概念出发,叙述了第三方物流概念、特征以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历史和状况,论述了第三方物流相关理论思想,揭示了第三方物流市场状况、市场竞争状况。运用SWOT方法对分析了道路运输企业向物流转型进行优劣比较分析,运用动态权变的管理思想,结合道路运输企业的实际情况,揭示转型趋势,分析了转型存在问题趋势,提出了灵活应对措施。 本文对“第三物流”的概念,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结合当代“第三方物流”的最新理论,运用经济博弈论的思想,创新性地提出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经济博弈的结果,并且对“第三方物流”的经济博弈的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得出了第三方物流”的经济博弈向合作、要素整合、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结论。
陈建校[10](2006)在《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企业战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物流服务市场的扩大开放,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对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进行研究,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运用企业管理学、物流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汲取企业战略理论和第三方物流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试图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基本框架。 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总体设计——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基础理论——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理论框架与假设——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内外部因素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建议”的研究思路,在综合评述了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ERSCA分析模型,深入研究了物流企业战略、企业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与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机理,通过实证分析,为培养和提升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综合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框架——ERSCA分析模型,提出了相应若干层面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假设,强调通过整合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从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视角,来制订和实施适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方案,从而形成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ERSCA模型拓展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提供了基本理论分析平台。 运用PEST分析、五力分析、分类比较分析等方法或模型,分别从企业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三个不同层面,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类企业的优势和不足等,得出了一些重要的事实论断或结论,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管理活动提供了实证依据。 深入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及其竞争能力的构成要素,构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识别和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并从企业数量、规模、市场份额、运营网络、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机制和水平、物流服务及其运营效率等方面,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总结。 系统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功关键要素,构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价值链分析模型,提
二、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经营模式创新及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铁路物流发展的研究 |
1.3.2 关于铁路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研究 |
1.3.3 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工作 |
2 公司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公司经营模式和体系 |
2.1.1 公司经营模式 |
2.1.2 公司经营体系 |
2.2 经营现状分析 |
2.2.1 近几年经营收入情况 |
2.2.2 近几年运量情况 |
2.2.3 运量下降的原因 |
2.3 现有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
2.3.1 员工整体素质较低 |
2.3.2 对运输主业的依赖性太强 |
2.3.3 业务结构和营收项目单一 |
2.3.4 管理的有效性不足 |
2.3.5 设施设备落后 |
2.3.6 管理体制需要转变 |
2.4 小结 |
3 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
3.1 经营模式的含义 |
3.2 铁路物流公司的几种典型经营模式 |
3.2.1 提供仓储型服务的经营模式 |
3.2.2 提供流通加工服务的经营模式 |
3.2.3 基于货运站场开展商贸业务的经营模式 |
3.2.4 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的经营模式 |
3.3 滨铁公司经营模式和体系的创新 |
3.3.1 需求特征分析 |
3.3.2 调整经营项目 |
3.3.3 经营模式创新 |
3.3.4 重构经营体系 |
3.4 小结 |
4 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经营战略转型研究 |
4.1 相关理论介绍 |
4.1.1 内部环境分析方法 |
4.1.2 外部环境分析方法 |
4.2 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4.2.1 内部环境分析 |
4.2.2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3 备选战略方案制定和评估 |
4.3.1 制定备选战略方案 |
4.3.2 备选战略方案评估 |
4.3.3 扩张发展战略措施制定 |
4.4 战略目标及路径 |
4.5 小结 |
5 重点措施研究 |
5.1 强化内部管理 |
5.2 努力开拓物流市场 |
5.3 完善物流网络布局 |
5.4 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力度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TPL思想的WX公司转型分析与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第三方物流思想的发展综述 |
1.2.1 国外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
1.2.2 国内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传统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
2.1 传统物流同第三方物流的比较 |
2.1.1 传统物流概述 |
2.1.2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
2.1.3 传统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
2.2 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
2.2.1 市场个性化需求要求传统物流企业转型 |
2.2.2 行业激烈竞争环境要求传统物流企业转型 |
2.3 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
2.3.1 传统物流企业的转型有着自身优势 |
2.3.2 国家政策鼓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 |
2.3.3 增长的国际贸易量推进传统物流企业转型 |
2.4 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障碍分析 |
2.4.1 现有体制制约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
2.4.2 企业对第三方物流认知度低 |
2.4.3 员工对转型有抵触情绪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的策略方法 |
3.1 企业转型的出发点分析 |
3.1.1 以储运业务为依托拓展其他物流业务 |
3.1.2 围绕物流园区发展现代物流业务 |
3.1.3 发展全过程的现代物流业务 |
3.1.4 将管理体制完善的企业作为目标客户 |
3.2 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理论研究 |
3.2.1 运作流程整合分析 |
3.2.2 资源整合的分析 |
3.2.3 基于信息技术的集成分析 |
3.2.4 组织整合分析 |
3.3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X公司物流业务的运作模式分析 |
4.1 WX公司发展背景分析 |
4.2 WX公司运作模式分析 |
4.2.1 公司的组织结构分析 |
4.2.2 公司业务流程分析 |
4.2.3 公司信息系统分析 |
4.3 WX公司存在问题分析 |
4.3.1 业务流程不适应公司的发展 |
4.3.2 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满足要求 |
4.3.3 全过程化的物流集成服务功能不具备 |
4.3.4 缺少现代物流管理知识人才队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PL思想的WX公司转型与发展策略分析 |
5.1 基于SWOT分析的WX公司发展战略 |
5.1.1 公司的优劣势分析 |
5.1.2 公司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
5.1.3 公司的战略思想 |
5.2 WX公司业务模式再设计分析 |
5.2.1 业务流程的重新梳理 |
5.2.2 业务拓展的路径分析 |
5.3 WX公司资源整合的策略分析 |
5.3.1 物流供应商的资源整合策略分析 |
5.3.2 客户资源的整合分析 |
5.4 WX公司发展的信息系统支撑分析 |
5.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司发展绩效预测评价分析 |
5.5.1 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的构造 |
5.5.2 层次总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的内涵 |
一、 第三方物流的界定 |
二、 第三方物流的类型 |
三、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形成机理 |
一、 交易费用理论 |
二、 供应链管理理论 |
三、 社会分工理论 |
第三节 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
一、 作业方面的利益 |
二、 经济方面的利益 |
三、 管理方面的利益 |
四、 战略方面的利益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现状 |
一、 宏观环境 |
二、 需求状况 |
三、 供给状况 |
第二节 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现状 |
一、 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类型 |
二、 中国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 |
三、 外国第三方物流企业 |
第三节 中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特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中国境内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美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以 FedEx 为例) |
一、 物流资源 |
二、 优势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日本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日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例) |
一、 物流资源 |
二、 优势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现状 |
一、 分类 |
二、 规模 |
三、 数量 |
四、 服务功能 |
五、 员工情况 |
第二节 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与中国境内其他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比分析及启示 |
一、 中国境内其他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经验优势 |
二、 中国境内其他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对韩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对策 |
第一节 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环境 |
第二节 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外部环境 |
第三节 TOWS 方法引导的 4 种对策 |
第四节 InternalExternal(IE)Matrix |
第五节 QSPM(Quantitative Strategic Planning Matrix)评价 |
第六节 具体发展对策 |
一、 机制差别化 |
二、 服务差别化 |
三、 经营模式差别化 |
四、 思维差别化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1 附录2 |
(4)A公司第三方物流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基本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管理理论与应用综述 |
2.1 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理论 |
2.2 国内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况 |
2.3 国内物流环境分析 |
第三章 A 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
3.1 A公司简介 |
3.2 公司业务经营情况 |
3.3 公司向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
第四章 A 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战略分析 |
4.1 A 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策略分析 |
4.2 总体战略 |
第五章A公司物流系统发展的实施建议 |
5.1 建立第三方物流的运营机制 |
5.2 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
5.3 不断完善业务流程 |
5.4 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
5.5 物流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 |
5.6 重视网络安全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试析中国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变是必然选择 |
2 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优劣势分析 |
3 我国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对策 |
(6)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课题的来源 |
1.3.1 源于物流教学的实际需要 |
1.3.2 源于对现有理论、研究的验证和深化 |
1.3.3 源于不同观点的争议 |
1.4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主要研究的内容 |
2 传统储运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现状分析 |
2.1 传统储运企业现状分析 |
2.1.1 储运企业的起源和发展 |
2.1.2 传统储运业的优势和不足 |
2.1.3 传统储运业的机遇与挑战 |
2.2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分析 |
2.2.1 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 |
2.2.2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与作用 |
2.2.3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2.3 传统储运企业与第三方物流 |
2.3.1 传统储运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
2.3.2 传统储运企业转型第三方物流的原因分析 |
2.3.3 传统储运企业转型第三方物流的可行性分析 |
2.4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的意义 |
2.4.1 庞大的经济总量必然带来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
2.4.2 有利于促进物流业的合理化和物流资源整合 |
3 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实施方法 |
3.1 传统储运向第三方物流转化的拓展路径 |
3.1.1 以储运业务为基础向其他物流业务拓展 |
3.1.2 依托有形市场发展现代物流业务 |
3.1.3 发展全过程、多功能的现代物流业务 |
3.1.4 寻求机制完善、约束硬化的企业作为目标市场 |
3.2 传统储运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实施策略 |
3.2.1 建立以市场营销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 |
3.2.2 整合资源培育核心竞争能力 |
3.2.3 实施集中化战略 |
3.2.4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3.2.5 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
3.2.6 改造现有物流设备并提升物流服务能力 |
3.2.7 建立并完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
3.2.8 加强物流网络建设 |
3.2.9 提高服务质量注重增值服务 |
4 江苏中外运有限公司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实例研究 |
4.1 江苏中外运有限公司概况 |
4.2 江苏中外运有限公司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会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4.2.5 江苏中外运有限公司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SWOT定量分析 |
4.3 江苏中外运有限公司转型第三方物流的战略选择 |
4.4 江苏中外运有限公司转型过程中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构建 |
4.4.1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
4.4.2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技术支持 |
4.5 江苏中外运有限公司转型第三方物流的实施建议 |
5 结论 |
5.1 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 |
5.2 今后的研究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现代物流与第三方物流 |
1.2.2 第三方物流企业 |
1.2.3 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与供应链管理 |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1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回顾 |
1.3.2 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理论研究 |
1.3.3 业务与组织机构优化理论研究 |
1.3.4 供应链战略与战略联盟理论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思路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现代物流服务市场特征分析及我国物流服务商的战略选择 |
2.1 现代服务业与物流服务 |
2.1.1 现代服务业的基本产业特性 |
2.1.2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在交通领域的集中体现 |
2.1.3 国家推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2.1.4 现代物流服务总体结构与经营战略 |
2.2 现代物流服务市场与物流服务提供商 |
2.2.1 物流服务的种类 |
2.2.2 物流服务市场的划分 |
2.2.3 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层次细分 |
2.2.4 国内外物流服务提供商比较与借鉴 |
2.3 我国物流服务市场及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
2.3.1 我国物流服务市场的需求分析 |
2.3.2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类型及其优劣势 |
2.3.3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
2.3.4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瓶颈 |
2.4 我国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机遇与前景 |
2.5 我国物流服务商的战略选择与发展策略 |
2.5.1 一体化物流战略 |
2.5.2 国际化物流战略 |
2.5.3 组织机构优化战略 |
2.5.4 供应链一体化战略 |
第3章 转型关键问题之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
3.1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形成机制 |
3.1.1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价值链分析 |
3.1.2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 |
3.2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 |
3.2.1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2 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 |
3.3 培养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分析 |
3.3.1 内部积累与外部获取 |
3.3.2 针对实际问题因循而动 |
3.4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
3.4.1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鉴别 |
3.4.2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
3.4.3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持 |
第4章 转型关键问题之业务组合与流程再造 |
4.1 业务组合管理战略理论 |
4.1.1 业务组合计划 |
4.1.2 业务组合概念 |
4.1.3 多元化观点 |
4.1.4 三层面业务组合增长的观点 |
4.2 业务组合战略理论的应用框架 |
4.2.1 评估实现增长的途径与自身的准备情况 |
4.2.2 进行实现增长的战略设计 |
4.2.3 战略实施的设计 |
4.3 国内外先进物流服务提供商业务优势比较与分析 |
4.3.1 UPS的业务优势分析 |
4.3.2 DHL的业务优势分析 |
4.3.3 马士基的业务优势分析 |
4.3.4 美集物流(APL Logistics)的业务优势分析 |
4.3.5 中海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的业务优势分析 |
4.3.6 中远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的业务优势分析 |
4.3.7 大田(收购前)的业务优势分析 |
4.4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现状与再造问题 |
4.4.1 我国传统物流企业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
4.4.2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再造 |
第5章 转型关键问题之组织机构优化与创新 |
5.1 我国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现状 |
5.2 我国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成因分析 |
5.3 我国物流企业组织结构革新的必要性 |
5.4 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机构重组 |
5.4.1 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结构重组的基本原理 |
5.4.2 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结构重组的思路 |
5.4.3 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机构创新的过程 |
5.4.4 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应注意的问题 |
5.5 大型物流企业组织机构创新的实践过程 |
5.5.1 物流企业业务线之间重要的业务关联关系 |
5.5.2 获取业务关联关系的价值 |
5.5.3 业务线关联性对组织架构的影响 |
5.6 组织机构优化后总部管控模式 |
第6章 转型关键问题之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
6.1 供应链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及构造原则 |
6.1.1 决定供应链竞争能力的因素 |
6.1.2 供应链竞争力的构造原则 |
6.2 合作伙伴选择原则 |
6.3 合作伙伴的评价 |
6.3.1 评价合作伙伴的指标 |
6.3.2 指标的定量评价方法 |
6.4 合作伙伴相互选择的博弈分析 |
6.4.1 两个企业间相互选择的策略问题 |
6.4.2 与合作伙伴的谈判策略问题 |
第7章 中国外运集团公司转型关键问题的实施 |
7.1 中国外运集团物流服务的发展沿革 |
7.2 中国外运集团的战略环境分析 |
7.2.1 外部环境 |
7.2.2 内部环境 |
7.2.3 发展机遇 |
7.3 中国外运集团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定位 |
7.4 中国外运集团建立发展核心竞争力实例分析 |
7.5 中国外运集团业务组合战略实例分析 |
7.5.1 中国外运集团的主营业务 |
7.5.2 业务组合战略发展愿景 |
7.5.3 业务组合发展实施措施 |
7.6 中国外运集团组织机构创新与管控模式实例分析 |
7.6.1 中国外运现有组织机构 |
7.6.2 对中外运组织架构和管控模式的主要建议 |
7.7 中国外运集团与企业集团战略合作的实例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8)储运企业如何向第三方物流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变”是大势所趋 |
1.储运企业的顾客需要发生了重大变化。 |
2.传统储运业存在着体制、经营管理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
二、储运企业转型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1.储运企业存在的优势。 |
2.在转型过程中, 储运企业存在的劣势。 |
三、储运企业转型第三方物流的策略思考 |
1.面向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
2.积极转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
3.业务流程的精简和组织结构的转变。 |
4.改变现有的储存和发货方式, 加强配送中心的建设。 |
5.改善物流设施与技术。 |
6.加强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 |
7.加强网络建设。 |
四、结束语 |
(9)道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物流发展概述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现代物流发展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相关理论及市场分析 |
2.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
2.2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
2.3 第三方物流的相关理论 |
2.4 第三方物流市场分析 |
第三章 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适应性研究 |
3.1 道路运输企业现况分析 |
3.2 道路运输企业发展方向分析 |
3.3 道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化的SWOT分析 |
第四章 道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对策 |
4.1 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战略 |
4.2 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经营策略 |
4.3 昆明交通运输企业转型案例分析研究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物流与第三方物流 |
1.2.2 第三方物流企业 |
1.2.3 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竞争优势 |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1 第三方物流理论综述 |
1.3.2 企业战略研究综述 |
1.3.3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简要评述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及主要观点 |
2.1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理论分析框架——ERSCA分析模型 |
2.2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理论假设 |
2.2.1 主要观点 |
2.2.2 理论假设 |
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3.1 第三方物流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
3.1.1 物流市场的产生及其发展的阶段性 |
3.1.2 第三方物流的兴起 |
3.1.3 全球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
3.2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前景 |
3.2.1 计划经济时期的第三方物流 |
3.2.2 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的第三方物流 |
3.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的第三方物流 |
3.3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
3.3.1 宏观经济环境 |
3.3.2 政治法律环境 |
3.3.3 社会技术环境 |
3.4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产业环境分析 |
3.4.1 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与结构分析 |
3.4.2 第三方物流产业变革驱动因素分析 |
3.4.3 第三方物流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
3.5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
3.5.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类型 |
3.5.2 各类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与能力及其发展战略分析 |
3.5.3 各类竞争对手优劣势分析 |
4.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 |
4.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
4.1.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
4.1.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社会作用 |
4.1.3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顾客服务 |
4.2 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及竞争力分析 |
4.2.1 物流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4.2.2 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
4.3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
4.3.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规模、市场份额、经营网络与地域分布 |
4.3.2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设备设施与信息技术水平 |
4.3.3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经营管理机制与水平 |
4.3.4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与运营效率 |
4.3.5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状况分析 |
5.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 |
5.1 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理论研究 |
5.1.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与构成要素理论研究 |
5.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评价研究 |
5.1.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途径理论研究 |
5.2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形成途径分析 |
5.2.1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2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 |
5.2.3 培养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分析 |
5.3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升途径 |
6.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6.1 市场定位战略 |
6.1.1 物流服务产品定位 |
6.1.2 物流服务地域定位 |
6.1.3 物流服务行业定位 |
6.1.4 物流服务客户定位 |
6.1.5 物流企业市场定位的方法 |
6.2 企业并购与联盟战略 |
6.2.1 企业并购战略 |
6.2.2 企业联盟战略 |
6.3 信息化战略与网络化经营战略 |
6.3.1 物流技术、物流网络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
6.3.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
6.3.3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网络化经营战略 |
6.4 企业组织与企业文化战略 |
6.4.1 加强企业制度与经营机制建设 |
6.4.2 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
6.4.3 积极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
6.5 企业人才战略 |
7.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完成的科研成果 |
四、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经营模式创新及战略转型研究[D]. 马小林.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基于TPL思想的WX公司转型分析与改善研究[D]. 郑忠治. 天津大学, 2016(03)
- [3]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 千有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4]A公司第三方物流实施策略研究[D]. 曹晓琴. 天津大学, 2009(S2)
- [5]试析中国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变[J]. 宗锦武. 中国西部科技, 2008(36)
- [6]传统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研究[D]. 丁蓉蓉.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1)
- [7]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关键问题研究[D]. 江舰. 大连海事大学, 2007(07)
- [8]储运企业如何向第三方物流转变[J]. 丁蓉蓉. 经济师, 2007(04)
- [9]道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探讨[D]. 鲁杰.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2)
- [10]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D]. 陈建校. 长安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