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硕果累累 困难重重——聚焦我省劳动监察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马静[1](2021)在《基于监管视域下的四川省A市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廖曼宁[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的问题研究 ——以广东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村问题在我国一直深受重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再到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具体部署,足以可见农村工作在我国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广大农村地区在农村建设和治理等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稳步上升,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小康,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诸多矛盾,核心之一是人才短缺。同时,我们又面临着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打通农村人才短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通道,就成为本文将要解决一个核心矛盾。本文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的问题研究分为文献分析、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现状与问题、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思路与对策几个重点部分,结合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以广东为例,本文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已经在农村就业、创业高职毕业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并通过对其身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从侧面对其工作状态做一了解,重点分析关注影响就业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就业过程中的满意度、所产生的效益等几个方面。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校学生对农村就业、创业意愿情况,为培养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者提供有效参考,同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经过深入分析发现,积累基层锻炼经验、离家近、实现个人价值、城市就业压力大是高职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就业创业的重要原因,而在农村就业创业过程中则发现,政策保障不够或落实不够到位、再就业困难、缺乏优质创业项目、缺少培训教育机会等也成为了高职学生在农村长远发展的阻碍。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本文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保障政策、畅通再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畅通城乡就业创业信息渠道、建立优质项目库,设置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励方案,提升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能力、转变就业创业观念、形成良好舆论氛围等对策建议,希望以此达到为政府制定农村人才政策、促进高职院校施行就业创业指导制度、建立农村创业项目库等提供有效参考,引导更多高职毕业生加入到乡村振兴建设队伍中来的效果。
邓少君[3](2016)在《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文中研究说明社会治理是人类追求政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社会治理作为一种工具理性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是世界各国通向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双重转型期,同时也全面进入风险社会。改革开放使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但是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治理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当下的中国面临社会矛盾多发、社会治安复杂、风险隐患凸显、社群融合困难等突出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也相应地面临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全、管控社会风险等三大基本任务,迫切需要在依法治国视域下,构建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在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首次指出,人类已进入全新的社会形态即“风险社会”时代。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社会双重转型并发生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也使中国同样迈进风险社会,并同时具有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矛盾共生的“断裂的社会”特征。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当今中国高发多发的基层矛盾纠纷,主要是涉及民生领域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相互之间基于权益基础上的民间性冲突和社会性对立。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矛盾风险类型,在类型特征上,可以从对抗性质、所涉主体、适用法律、对象规模、时代背景、主题归属等多重同角度,厘清各类矛盾纠纷的基本属性;在宏观表象上,可以归结为总量长期高企、递增幅度明显,扩散领域宽泛、发展向度多维,结构关系多元、所涉对象复杂,表现形式多样、触点难点交织,强度烈度扩张、社会燃点降低等特征;在发展态势上,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面临涉农纠纷量大面广、涉土纠纷对抗激烈、劳资纠纷高发多发、医患纠纷日渐严峻、金融纠纷破坏力强、环保纠纷成为焦点、群体纠纷组织化更加明显的发展趋势。探寻中国社会矛盾纠纷高发频发的风险源头并非易事。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人们日益增长的权利需求与落后的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也越发明显。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纠纷“井喷”的源头性归因,可以从经济、社会、行政、司法、教育、党建等多个层面寻找症结所在,可以归结为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变迁巨大与社会结构分化、政府结构膨胀与管理服务缺失、公平正义有失与法治权威有限、教育扭曲失范与文化精神失魂、基层组织涣散与先锋作用迷失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缘由,当然每个层面的不同病灶相互交织、盘根错节、复合叠加、甚至互为因果,均会不断诱发、催化出新的社会矛盾。这样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社会风险来源进行比较系统而又一定深度的剖析,对于建立完善中国社会转型期基层矛盾治理格局应该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面对社会矛盾纠纷的不同表征与多元起因,广东的改革开放和先行先试无疑做了积极而富于价值的风险调控探索实践。如建立了以行政为主导的制度化路径,通过着重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构建联调机制、改革信访机制等措施,使以国家行政力量为代表的国家治权主导的矛盾解决机制成为一种基础性保障;拓展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社会化路径,提出了坚定人民调解发展方向、拓展人民调解职责内涵、创新人民调解体制机制的思路,特别在如医患纠纷、交通纠纷、环保纠纷等社会矛盾风险热点领域,大力推进和发展第三方专业性、行业性社会组织的治理思路显得更富创新意义;创设了以诉前联调为机制的法治化路径,矛盾纠纷当事人到法院起诉后、在法院正式立案前,以法院为主导,法院与各行政职能部门、行业组织协调联动,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探究了以复合治理为基本框架的多元化路径,通过厘清各种解纷方式的主体与特性、关系定位与路径选择、探索经验与现实困惑,对多元解纷机制的未来进路和网络结构做了具有一定前瞻意义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中国执政党一直在探求国家长治久安之道。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综合治理,到中共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相继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这一系列重大决策无疑适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同阶段的治理需求。然而,以政府主导的国家治理体系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尽管历经多次改革,最终都是陷入了一种不良循环,特别是作为国家治理基础的镇街治理机构,由于强调与县级以上各职能部门的条条对接、垂直管理,反而造成基层治理部门分割、资源分散、单打独斗、效率低下。在这样的国情下,广东省创设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实战平台,通过有效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理顺治理机制,健全运行机制,凝聚了基层治理正能量,产生了1+1>2的治理效果。从广东经验中可以得到创新基层社会矛盾风险治理的五点启迪: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理念,强化“以人为本”价值观、推进“利民便民”服务观、践行“依法治理”法治观;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格局,盘活政府资源存量、优化镇街资源配置,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实现“官民共治共享”;创新基层矛盾治理体制,建立以县区为龙头、以镇街为支撑、以村居为基础、以网格为细胞的治理体系;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方法手段,推进指挥协调扁平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治理手段信息化、治理方式多样化;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目标管理,细化目标管理责任、强化综治政策工具、完善考评问责体系。这些思路和建议,体现了现代社会风险防控与治理的发展理念,对各地深化基层矛盾治理具有一定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武俊鹏[4](2016)在《尚志市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资作为劳动者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也是劳动者的经济来源之一。拖欠工资的行为就像一块巨石阻挡着劳动者自由的生活,尤其对于生活来源单一的建筑领域农民工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随着欠薪案件数量、涉及人数、金额的与日俱增,也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市场的自由调节力及法律的威慑力,甚至危及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统计数据及政治经济理论等的分析作为研究方法,对尚志市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的现状和产生问题作出明确的分析。通过对我国建筑领域农民工的总体分析得出,造成欠薪的成因包括户籍制度、地域分布、年龄结构、工种类型、文化程度、法律意识等方面。建筑市场中资质挂靠问题严重,各利益阶层的垫资现象,各成员之间诚信度缺失等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遗留问题,正在逐渐成为欠薪问题的导火索。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市场监管不到位,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执法力度、人员编制及设备落后等情况,各部门之间衔接制度不完善等使得欠薪问题得不到控制。法律体制不健全直接影响到的是市场和政府的运行,缺乏针对工资支付的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制裁能力薄弱,法律体制更新的速度落后于司法实践的过程。通过“囚徒困境”模型来表述政府与劳资双方的博弈过程。本文从一个县级城市的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的现状、处理方式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解决问题。在政府管理、社会观念及法制建设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指明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大众良好观念的培养和法制体系的建立。同时,提出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政府应急周转金和欠薪商业保险等制度,作为根治欠薪问题的缓冲平台,让政府联手市场的力量共同解决欠薪矛盾。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在完善各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符合实际的工资支付监控系统,将建筑领域的工期分割为三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中政府、市场、法制等需要参与的内容进行详实的分析,力争打造一个和谐稳定无欠薪的劳动力市场。
彭闯[5](2014)在《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型、社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变迁,中国已经逐渐步入现代社会发展的高风险阶段。劳资关系在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风险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劳资关系相关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成为了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资本要素缺乏、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以及政策制度的倾斜等原因,使得劳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资强劳弱”特征。这种劳资关系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一体化的劳动关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和职工也有矛盾和冲突,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体制下,劳资关系主体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在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上不需要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制度设计。中国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劳资之间的矛盾冲突凸显出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资双方开始作为独立的参与主体,基于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策略互动博弈。在要素结合的方式及产品分配比例上,双方可能存在着分歧,进而产生矛盾和冲突。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遗留问题、市场主体不到位问题、全球化跨国资本的冲击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压力等相关问题使得“资强劳弱”的格局得以确立并进一步强化。在这样的过程中,劳资双方在契约关系的规则制定、乃至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等关涉利益博弈的各个方面的严重不对等,可能会使双方的冲突行为变得更加频繁,冲突升级并转化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风险,以至于影响社会的和谐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制度设计,协调劳资冲突,缓解劳资矛盾。而集体谈判制度作为协调劳资关系的有效方法正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集体谈判制度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劳资双方在上百年的斗争过程中,遵从现实双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要求,逐渐产生完善了集体谈判制度,集体谈判制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处理劳资纠纷最重要的手段。虽然中国的国情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政治体制、政府职能、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作为一个向着市场化积极推进的发展中国家,必定面临着与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共同规律,这一点在中国决策层和基层都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如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述就是有力的证明。在协调劳资关系,平衡企业劳资力量,促进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更加合理、更加公平上也要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本文的研究以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和工资理论为指导,借鉴其他西方劳资关系相关理论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以现阶段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现状为依据,在国内外关于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劳资关系系统理论为分析工具,以集体谈判的构成要素为分析要件,建构理论分析框架,在研究过程中,就我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进行梳理,并就现阶段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改进与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在建构分析框架上尝试进行创新探索,将公共组织或个人作为第四方主体引入传统的劳资政三方机制中进行分析研究。论文遵循“梳理理论—建构框架—实证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设计了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研究的技术路线,确定了相关的研究内容,全文包含八章内容。第一章为导论。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研究内容、意义和目的,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同时对关键概念——劳资关系与劳动关系、工资集体协商与工资集体谈判进行了界定释义。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本章细致梳理了马克思及西方其他学者的劳资关系理论和工资理论等一系列相关理论和模型,对国内外集体谈判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进行了评析,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研究,为本文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三章为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分析框架构建。本章通过分析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主体、内容、程序、结构、争议调解与仲裁、制约手段等构成要件,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是本文的创新点。其重点是针对我国劳资关系的特点和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具体实践,借鉴西方劳资关系理论,特别是邓洛普劳资关系系统理论,提出我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主体、社会环境、共同理念和规则的构建等分析框架。笔者在传统的“劳、资、政”三方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劳、资、政、公共组织或个人”的“四方合作博弈”关系及运行规则的改进的创新研究。“四方合作博弈”关系是在“劳资政”关系的基础上,加入“公共组织或个人”的第四方合作性元素,同时改进运行规则,其目的是在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运行中,通过建立新的劳资关系的合作博弈机制,进而实现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第四章为国外工资集体谈判模式分析及借鉴。本章重点研究了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工资集体谈判制度,分别就其模式的具体内容、运行效果、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就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对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制度的借鉴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五章为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发展历程、实践模式和绩效评价。本章全面梳理了中国建立工资集体谈判制度的发展历程;研究了中国推行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地方模式,对不同模式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专门的调查统计,分析了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效果。第六章为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利用劳资关系系统理论和集体行动等理论系统梳理了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分析了中国工会组织的独立性,代表性的问题、工人参与集体谈判行动的问题、政府在企业工资集体谈判问题上的认识和行为问题、资方在工资集体谈判中的行为问题、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结构问题、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第四方调节机制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制度奠定了基础。第七章为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对策分析及改进。本章从构建劳资关系的多元价值判断入手,从加强国家和地方立法,建立工资集体谈判的法律支撑体系、加强工会组织的代表性与独立性建设、通过选择性激励,促进工人参与集体行动、实现谈判的结构调整,加强雇主组织建设、加强信息披露,促进谈判的对等性、保障工会必要的集体行动权、引入第四方协调机制等方面系统提出了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在实践中有的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但面对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劳资矛盾日益加剧的现实场景,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且稳妥地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第八章为研究展望,本章作为结语部分,对未来可以研究的内容和领域做出阐述,包括工资集体谈判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工资集体谈判制度作为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节劳资关系的有效制度方法,在解决劳资冲突,协调劳资关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克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问题,将国外的成功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使集体谈判制度在中国的大地上开枝散叶,硕果累累。
姚德超[6](2014)在《“共生”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指出,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21世纪中国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追求质的飞跃的全新城镇化。至新世纪中期,我国将有约5亿农村人口成为新型城镇化大舞台的主角,他们将终结农民身份,彻底实现城市化、现代化转型。如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时代乐章不仅随着新世纪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欣然拉开序幕,而且已然成为党和政府推进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工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紧接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党的最高决策,无疑为"二元"户籍制度敲响了丧钟,它标志着实施了半个多世纪的户籍身份制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党的最高精神,无疑为几亿农民市民化铺平了道路,它意味着农业转移人口的春天已经到来。然而,欣喜之余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规模如此庞大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毕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不仅涉及几亿农民,还涉及几亿市民;更何况,农民市民化进程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必然触及国民利益格局的调整,最终绕不过"固化的社会结构"这道坎。故此,可以预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历程势必困难重重,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所言——旧事物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它必然会垂死挣扎,新事物的出现和成长必然充满艰辛和挫折。但是,几亿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化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他们的市民化进程已不可阻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消解各种阻力,化解各种困难,顺利地循序渐进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这不仅是各级政府与实践工作者必须解决的核心实践难题,也是社会科学乃至哲学、人文科学领域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服务实践为宗旨,寻求有效措施化解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各种障碍与阻力,为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提供解决策略与政策建议,正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属。本文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治理这一中心问题,提出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共同发展与共生进化的基本观点,并从"共生现状"、"共生制约因素"、"共生进化路径"三个方面谋篇布局,搭建研究框架。本文大体框架结构包括"一个中心"、"三个问题"与"两个支撑"。"一个中心"是如何从共生思想高度治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即如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共生"治理。为此,必须阐述"三个问题",即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现状如何?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阻力主要是什么?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进化?相应地,形成了本文第三、四、五章。所谓"两个支撑",一是理论工具支撑,即理论基础,包括该理论的主要原理、观点与分析方法;二是政策文本支撑,即分析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为阐述"中心"问题提供支持与帮助。相应地,形成了本文第一、二章。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具体结构及内容分述如下: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通过对相关问题的阐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标、研究思路与方案,等等。第二部分,即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五章。第一章,共生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为了深入阐述"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共同发展与共生进化"的基本思想,进而解决"如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共生’治理"问题,有必要对共生理论及其对于本研究的价值予以阐述。本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共生理论及其主要内容,包括共生概念及其发展、共生三要素、共生的条件及共生分析方法。二是社会共生理论的提出及主要观点。三是本文的话语特点、理论假设及共生分析框架的建构。第二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与范式转移。本章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对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农民工的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根据不同时期政策的特点,对农民工政策的发展阶段做了粗略区分。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农民工政策的价值取向与范式转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家农民工政策至少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范式转移,政策范式转移在政策话语、政策问题认定、政策价值取向与政策工具选择等方面均有体现。首先,我国农民工政策话语在对政策客体的称谓及政策客体定位、政策措施表述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政策话语整体上趋于平等化、丰富化与人性化。其次,政策问题认定经历了从"临时工管制"到"流动人口管理"再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转变,总体而言,政策问题认定趋于全面化、合理化、精确化、深刻化。第三,政策的价值取向也经历了从"保障城市"到"城乡统筹发展"再到"人的城镇化"的变化,总体而言,由忽视农民发展到更加注重农民发展,政策价值取向日趋有利于农民现代化,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四,在政策工具选择方面,国家农民工政策经历了"计划控制"到"市场调节"再到"多元化治理"的转移,政策工具选择越来越符合多元治理的理念与国际实践。最后,本章对国家农民工政策的范式迁移进行了简要评价,认为尽管政策日渐有利于农民工与市民共生,但改变农民工现状,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共生进化,仍是今后国家政策调整应该努力的方向。第三章,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关系——基于农民工调查样本的分析。本章运用相关农民工调查数据,首先从经济共生、社会共生、文化与心理共生三个层面,对农民工与市民的共生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民工与市民共生的测量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从政治权利、基本公共服务、经济生活与生活观点四个方面对农民工与市民的共生指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一是农民工与市民的共生指数(即市民化指数)整体偏低,其中,经济共生指数较高,这是因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治理力度。其他三个方面的共生则不容乐观。二是农民工与市民的共生指数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别差异。即东部地区农民工与市民共生指数比中部地区要低、大都市农民工与市民共生指数比中小城市农民工与市民共生指数要低、女性农民工群体与市民共生指数比男性农民工群体与市民共生指数要低。最后,本章得出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一种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的总体结论以及其他若干推论。第四章,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共生制约因素分析。本章的基本结论是:若干共生因素,既造成了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现状,又进一步制约这种非对称性共生互惠关系向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进化。进一步地,运用共生理论的相关原理、分析方法,对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关系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认为,首先,作为共生单元的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知识、技能与素质不高,是影响其与市民的共生关系及其进化的基本因素。其次,作为中观层面的共生界面,社区特别是家庭对共生形成的掣肘作用极强。来自家庭的因素主要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家庭离散,它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失去了与市民共生的基本载体。家庭离散与居住分散,进而又致使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之间的社会距离拉大,并无法进入城市社区,社区成为家庭之后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第三,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共生的最大阻力来自城乡二元结构所主导的宏观社会共生界面割裂。城乡二元结构在共生资源、共生利益分配,共生环境与共生机制等方面都产生了弱化农业转移人口地位,不利于他们实现市民化的负面影响。第五章,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共生进化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本章遵循共生价值导向,围绕"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共生弱势地位,促进其与市民共同发展与共生进化"目标,针对家庭、社区、制度、城市管理、性别歧视等共生制约因素,构建治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总体思路、基本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可行性操作方案,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认为,治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首先,要树立共生理念,理顺各种共生关系。目前,政府政策以及一些对政策的解读还没有真正树立共生理念,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目的有被误当做手段的危险。有必要牢固树立共生理念,并以此作为调整政策措施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恰当处理各种类型共生关系,包括个人与家庭共生、家庭与社区共生、不同区域共生、不同性别共生等等。其次,在治理策略上,要以家庭为突破口,健全共生界面。第三,在具体治理方案方面,要针对地区、城市、性别之间的差异采取差别化、个性化的分层分类路径。第四,要围绕当前市民化政策、城市管理中的薄弱项,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政策,完善管理。包括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深化制度改革、完善以投资为导向的家庭政策以及改善进城务工女性群体共生环境。第三部分,余论。本部分指出,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进化是一种理想,为了实现这种理想,需要运用高超的智慧推动制度变革与创新。为了使理论更好地服务实践,学界应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问题的创新研究。第四部分,附件。主要包括改革开放前有关政策文件、本文所使用的调查问卷。作为一个源自生物学领域同时又在社会科学领域经常运用的理论,共生理论及其分析工具的运用,既给本研究注入了不少特色元素,又使本研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所谓特色,首先,运用共生理论工具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无疑是独特且新颖的。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尽管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多有使用,但主要是用来研究企业共生、资本共生、金融共生、城乡共生、都市共生等社会共生现象,尚没有学者将共生理论直接运用于某个"人群"之间的共生关系研究,更没有人运用于研究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关系。其次,共生理论的运用,也使本文具有独特的研究视角。用"共生"来分析、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是本文的整体视角。此外,共生理论的运用,还使本文在研究观点上具有新颖性。比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本质上就是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及共生进化的问题;治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就是治理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关系,或称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共生"治理,等等。此外,选题时代感强,研究视野开阔、具有前瞻性也不失为本文特色之处。本文着眼长远、综观全局,认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从个体、家庭、社区与社会的多个层面出发予以系统权衡、全面规划。单纯从个体或者抽象化的社会角度出发,并不能彻底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唯有从家庭角度出发,才能为农民市民化奠定基础。无论是现有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还是未来增量进城农民的市民化,家庭才是突破口,家庭的地位与意义重大。当然,作为一种尝试,将共生理论运用于本研究也存在风险,比如分析问题不够深入或顾此失彼,论证不严谨,说服力不强,甚至可能生搬硬套原理,这些都可能致使本研究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左,甚至南辕北辙,这正是本研究运用共生理论面临的挑战。
丰林[7](2002)在《硕果累累 困难重重——聚焦我省劳动监察工作》文中认为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这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也迅猛发展起来,但也由此带来了劳动关系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和显性化,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逐年在上升。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组数字:96年、97年、98年、99年和2000年全省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案件分别为1326起、4299起、5140起、9991起和10963起。在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我们看到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劳动监察工作方面所经历的艰辛,看到他们所取得的成果,更要透过数字看到他们所面临的困难。
二、硕果累累 困难重重——聚焦我省劳动监察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硕果累累 困难重重——聚焦我省劳动监察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的问题研究 ——以广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乡村振兴 |
2.1.2 高职院校 |
2.1.3 就业创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理论 |
2.2.3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3章 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现状分析 |
3.1 乡村发展的人才基础需求 |
3.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必要性 |
3.1.2 农村基层就业创业主要形式 |
3.1.3 农村基层建设人才需求 |
3.2 农村就业创业市场需求 |
3.3 农村基层就业创业政策 |
3.3.1 我国针对人才前往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出台引导激励政策 |
3.3.2 激励政策下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规模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问题调查 |
4.1 高职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效果 |
4.1.1 确定访谈对象 |
4.1.2 访谈提纲设计 |
4.1.3 访谈结果分析 |
4.2 在校大学生的农村就业创业意愿 |
4.2.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4.2.2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4.3 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存在的障碍 |
4.3.1 城乡劳动力市场发展差距大 |
4.3.2 农村市场人才供给单一 |
4.3.3 配套政策有待更新 |
4.3.4 缺少农村基层实践机会 |
4.3.5 缺乏有效激励 |
4.3.6 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有待完善 |
4.3.7 农村基础软硬件建设有待提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思路与对策 |
5.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
5.1.1 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保障 |
5.1.2 开发公共服务岗位,完善基层管理模式 |
5.1.3 开辟金融“绿色通道”,提供资金支持 |
5.1.4 改善乡村环境,提高教学医疗质量 |
5.2 共同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2.1 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拓宽再就业的渠道 |
5.2.2 组建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提供优质项目 |
5.3 合理设置激励方案 |
5.4 提升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能力 |
5.4.1 增加专业实践教育 |
5.4.2 增加定向招生 |
5.4.3 提供就业创业培训 |
5.5 转变就业创业观念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
5.5.1 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 |
5.5.2 培育和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中国执政党治国理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二、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三、中国基层矛盾治理需求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风险社会研究 |
二、基层矛盾治理 |
三、基层社会治理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式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厘定 |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 |
一、社会风险演变 |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会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基本内涵 |
二、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
三、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厘定 |
一、社会转型与风险社会 |
二、基层与基层矛盾 |
三、治理体制与治理机制 |
第三章 风险形式:基层矛盾表现特征 |
第一节 矛盾纠纷的基本类型 |
一、从矛盾性质划分 |
二、从所涉主体划分 |
三、从人员规模划分 |
四、从适用法律划分 |
第二节 基层矛盾的宏观表征 |
一、在数量上:总量长期高企,递增幅度明显 |
二、在走向上:扩散领域宽泛,发展向度多维 |
三、在主体上:结构关系多元,所涉对象复杂 |
四、在形态上:表现形式多样,触点难点交织 |
五、在强度上:矛盾张力扩大,社会燃点降低 |
第三节 基层矛盾的多发领域 |
一、涉农纠纷量大面广 |
二、涉土涉房矛盾对抗激烈 |
三、劳资纠纷高发多发 |
四、医患纠纷日渐严峻 |
五、金融纠纷破坏力强 |
六、环境纠纷成为焦点 |
七、群体纠纷组织化明显 |
第四章 风险来源:基层矛盾源头归因 |
第一节 经济转型: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失衡 |
一、粗放型增长 |
二、城市化失序 |
三、房地产泡沫 |
第二节 社会分层:社会变迁巨大与社会结构分化 |
一、个体分化 |
二、群体分化 |
三、阶层分化 |
第三节 执政效率:政府结构膨胀与服务管理缺失 |
一、政府结构臃肿膨化 |
二、决策管理时有失控 |
三、基本公共服务滞后 |
四、维稳模式呆板僵化 |
第四节 司法实践:公平正义有失与法治权威有限 |
一、地方立法滞后 |
二、司法公正有失 |
三、基层法治薄弱 |
四、法治文化缺失 |
第五节 教育文化:教育扭曲失范与文化精神失魂 |
一、教育扭曲失范 |
二、主体文化受侵 |
三、精神信仰丧失 |
第六节 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弱化与先锋作用淡化 |
一、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弱化 |
二、基层党的领导干部蜕化 |
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淡化 |
第五章 风险调控:基层矛盾解决路径 |
第一节 制度化路径:行政主导 |
一、着重顶层设计,强化制度牵引 |
二、落实主体责任,健全体制机制 |
三、构建联调机制,打造综治平台 |
四、改革信访机制,畅通诉求渠道 |
第二节 社会化路径:人民调解 |
一、坚定发展方向 |
二、拓展职责内涵 |
三、创新组织机制 |
第三节 法治化路径:诉前联调 |
一、诉前联调的出台背景 |
二、诉前联调的基本内涵 |
三、诉前联调的运行机制 |
四、诉前联调的司法效率 |
第四节 复合化路径:多元衔接 |
一、历史与现实:多元解纷机制价值判断 |
二、主体与特性:多元解纷方式辨析 |
三、定位与选择:多元解纷方式的关系 |
四、探索与困惑:来自广东的实践经验 |
五、讨论与结论:多元解纷机制的未来进路 |
第六章 风险治理:基层矛盾治理创新 |
第一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理念 |
一、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二、践行“依法治理”的执政观 |
三、推进“利民便民”的服务观 |
第二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格局 |
一、党委政府领导:担当主体责任 |
二、国家治权主导:发挥职能作用 |
三、社会组织担当:激发自治活力 |
四、公民广泛参与:加快全民普法 |
第三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体制机制 |
一、镇街中心是支撑 |
二、村(居)工作站是基础 |
三、县级中心是龙头 |
第四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方法手段 |
一、指挥协调扁平化 |
二、社会治理精细化 |
三、治理手段信息化 |
四、治理方式多样化 |
第五节 创新基层矛盾治理目标管理 |
一、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
二、实施综治政策工具 |
三、建立考评问责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尚志市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总体分析 |
2.1 建筑领域的主要特点分析 |
2.1.1 我国建筑领域的历史发展 |
2.1.2 我国建筑领域工人的构成及特点 |
2.1.3 我国建筑领域用工的形式及特点 |
2.2 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
2.2.1 市场运行机制对建筑领域欠薪问题的分析 |
2.2.2 政府管理体制对欠薪问题的影响 |
2.2.3 法律健全程度体制对欠薪问题的影响 |
2.3 各地区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现状分析 |
2.3.1 各地区建筑领域农民工规模的现状 |
2.3.2 各地区建筑领域农民工的收入及生活现状 |
2.3.3 各地区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尚志市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分析 |
3.1 尚志市建筑领域的基本情况概述 |
3.1.1 建筑领域总体情况 |
3.1.2 建筑领域用工情况 |
3.2 尚志市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现状 |
3.2.1 市场管理体制下解决欠薪问题的现状 |
3.2.2 政府管理体制下解决欠薪问题的现状 |
3.2.3 法律体制下解决欠薪问题的现状 |
3.3 博弈论视角下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解决尚志市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对策 |
4.1 政府管理的对策 |
4.1.1 转变政府处理问题的观念 |
4.1.2 强化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 |
4.1.3 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
4.2 社会观念的对策 |
4.2.1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
4.2.2 建立社会道德评价机制 |
4.3 法制建设的对策 |
4.3.1 加强建筑领域各职能部门的执法能力 |
4.3.2 增加用人单位的欠薪成本 |
4.3.3 提高欠薪问题的法治宣传力度 |
4.3.4 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分析 |
4.4 完善解决欠薪问题的基金制度 |
4.4.1 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 |
4.4.2 妥善推行政府应急周转金制度 |
4.4.3 尝试引入欠薪商业保险制度 |
4.5 建立建筑领域农民工支付监控系统 |
4.5.1 工程施工前准备阶段的系统流程 |
4.5.2 工程施工阶段的系统流程 |
4.5.3 欠薪问题产生时的系统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5)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关键概念的释义和界定——劳资关系与劳动关系,集体协商与集体谈判 |
1.3.1 关于对劳资关系与劳动关系的释义 |
1.3.2 关于对集体谈判与集体协商概念的释义与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局限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局限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与工资理论 |
2.1.1 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工资理论 |
2.2 其他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与工资理论 |
2.2.1 其他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 |
2.2.2 其他学派的工资理论 |
2.3 国内外关于工资集体谈判的研究述评 |
2.3.1 研究综述 |
2.3.2 研究评析 |
3. 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3.1 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理论分析框架的构成要件 |
3.1.1 谈判的主体 |
3.1.2 谈判的内容 |
3.1.3 谈判的程序 |
3.1.4 谈判的结构 |
3.1.5 谈判的争议调解与仲裁 |
3.1.6 谈判的制约手段 |
3.2 集体谈判运行规则的分析 |
4. 国外工资集体谈判模式分析及借鉴 |
4.1 美国工资集体谈判模式研究 |
4.1.1 美国工会组织情况 |
4.1.2 美国工资集体谈判制度发展情况 |
4.1.3 美国工资集体谈判具体形式 |
4.1.4 美国工资集体谈判中的“强制性议题” |
4.2 日本工资集体谈判模式研究 |
4.2.1 日本工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
4.2.2 日本工资集体谈判权的保障 |
4.2.3 日本工资集体谈判之“春斗” |
4.3 德国工资集体谈判模式研究 |
4.3.1 德国工会组织情况 |
4.3.2 德国工资集体谈判的发展情况 |
4.3.3 德国工资集体谈判的特点 |
4.3.4 德国五金工会集体谈判情况分析 |
4.4 对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制度的借鉴意义 |
4.4.1 完善中国集体谈判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 |
4.4.2 立法保障罢工权 |
4.4.3 明确法律责任 |
4.4.4 加强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建设 |
4.4.5 选择合理的谈判结构 |
5. 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发展历程、实践模式与绩效评价 |
5.1 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发展历程 |
5.1.1 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起步阶段 |
5.1.2 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重新确立和推进阶段 |
5.1.3 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深化阶段 |
5.2 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实践模式 |
5.2.1 模式之一——政府主导模式 |
5.2.2 模式之二——工会推动模式 |
5.2.3 模式之三——职工倒逼模式 |
5.3 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绩效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
5.3.1 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在四川省的开展情况 |
5.3.2 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在四川省的效果评价 |
5.3.3 企业工资集体谈判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问题及原因探析 |
6.1 工会组织的相关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1 行政化——中国工会的组建模式 |
6.1.2 行政依赖——中国工会经费收缴 |
6.1.3 工会主席的理性经济人角色 |
6.1.4 工会的制约手段——行动权的缺失 |
6.2 工人的相关问题及原因分析 |
6.2.1 工人不参与集体谈判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分析之一 |
6.2.2 工人不参与集体谈判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分析之二 |
6.3 政府相关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3.1 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偏好影响集体谈判制度的推行 |
6.3.2 严重滞后的行业协会等雇主组织 |
6.3.3 政府管理职能发挥不够充分 |
6.4 资方相关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4.1 国有控股企业工资集体谈判问题 |
6.4.2 私营企业工资集体谈判问题 |
6.4.3 外商独资企业工资集体谈判问题 |
6.5 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分析 |
6.5.1 立法的层次较低 |
6.5.2 法律规定刚性不足 |
6.5.3 法律规定缺乏系统性 |
6.6 企业工资集体谈判的结构问题分析 |
6.7 企业工资集体谈判三方机制的问题分析 |
7. 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对策分析及改进考量 |
7.1 建立多元的价值判断体系 |
7.2 建立工资集体谈判的法律支撑体系 |
7.3 加强工会组织的代表性与独立性建设 |
7.3.1 改变工会经费拨交制度 |
7.3.2 改变工会主席产生方式 |
7.3.3 加强工会主席的职业化探索 |
7.4 选择性激励促进工人参与集体行动 |
7.5 实现谈判的结构调整 |
7.6 培育雇主及雇主组织 |
7.7 加强信息披露促进谈判的对等性 |
7.8 保障工会必要的集体行动权 |
7.9 引入第四方协调机制 |
8. 研究展望 |
8.1 理论创新 |
8.2 制度创新 |
8.3 机制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共生”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
(一) 研究对象及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预期目标 |
四、研究思路与方案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设计 |
五、创新意图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
(二)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共生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一、共生理论及其基本原理 |
(一) 生物共生概念的缘起与发展 |
(二) 共生体及其构成要素 |
(三) 共生的条件与影响因素 |
(四) 共生理论的分析方法 |
二、社会共生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
(一) 社会共生概念的提出 |
(二) 社会共生理论要点 |
三、本研究的话语体系和分析框架 |
(一)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二) 研究使用的话语体系 |
(三) 本研究的共生分析框架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与范式转移 |
一、农民工政策的演变轨迹与发展历程 |
(一) 改革开放前的管制政策与封闭模式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的发展进程 |
二、农民工政策的价值取向与范式转移 |
(一) 政策的话语谱系及其特征 |
(二) 政策问题变化:临时工管制—流动人口管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三) 政策的价值取向:保障城市——城乡统筹发展——人的城镇化 |
(四) 政策工具的选择:计划控制——市场调节——多元化治理 |
三、走向"共生"的市民化政策取向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的共生关系——基于农民工调查样本的分析 |
一、样本概况与变量特征 |
(一) 数据来源与样本信息 |
(二) 样本统计特征描述 |
二、农民工与市民的共生现状描述 |
(一) 经济共生状态 |
(二) 社会共生状态 |
(三) 文化与心理共生 |
三、农民工与市民的共生指数测量 |
(一) 方法设计 |
(二) 指数测量 |
四、基本结论 |
(一) 农民工与市民的共生度 |
(二) 农民工与市民的共生关系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共生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共生基本条件不完备 |
二、家庭界面不统一 |
(一) 家庭离散流动及其代价 |
(二) 家庭离散的共生掣肘 |
三、社区界面阻隔 |
(一) 社区共生界面的缺损 |
(二) 非社区化对共生的影响 |
四、城乡界面割裂 |
(一) 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固化 |
(二) 城乡二元界面对共生资源的影响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
一、总体思路:树立共生理念,改善共生条件 |
(一) 树立共生理念,理顺多层共生关系 |
(二) 改善共生环境,消除共生掣肘因素 |
二、基本策略:以家庭为突破口,健全共生界面 |
(一) 理顺"个人—家庭—国家"关系 |
(二) 重塑家庭在社会政策中的合法性地位 |
三、操作方案:实施分层分类的差别化推进路径 |
(一) 分层次逐步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各项基本权益 |
(二) 分类别有效实施个性化市民化策略 |
四、政策建议:以改革为利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共生进化 |
(一)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二) 搭建以社区为依托,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支持网络 |
(三) 消除以户籍为主的制度障碍,实现人本化管理 |
(四) 将性别意识纳入市民化政策主流,切实改善进城务工女性的共生环境 |
(五) 完善以投资为导向的家庭政策,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
五、本章小结 |
余论共生的理想与智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展望 |
一、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共生进化的理想与政策目标 |
二、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共生进化的智慧与变革措施 |
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展望与创新领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致谢 |
四、硕果累累 困难重重——聚焦我省劳动监察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监管视域下的四川省A市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马静. 四川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的问题研究 ——以广东为例[D]. 廖曼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风险社会视域下基层矛盾治理研究 ——基于广东省的实践样态[D]. 邓少君. 武汉大学, 2016(06)
- [4]尚志市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 武俊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5]中国企业工资集体谈判关系研究[D]. 彭闯.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共生”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治理研究[D]. 姚德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6)
- [7]硕果累累 困难重重——聚焦我省劳动监察工作[J]. 丰林. 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