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培育出不需施肥的新稻种(论文文献综述)
于晓森[1](2010)在《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孕育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在一个地区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是人们把自然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风景园林研究和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都是对自然进行有目的的改造,所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论文在农业诸多的要素中选取了与风景园林密切相关的要素:农业景观、农业工程、观光农业、农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推理论证、并通过实践加以证实,研究了各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首先,文章通过对于历史资料的分析与总结,按照时间的脉络,分别对东西方古代园林与农业景观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东西方园林的雏形都源自农业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业景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影响有限;而西方古代园林一直受农业景观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实用性和欣赏性兼而有之。同时,文章从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等方面研究了农业景观对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认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该从农业景观中汲取营养。其次,文章对于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实例分析,认为农业工程与风景园林可以相互融合。农业工程引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以后,可以实现生产、生态、文化、美学等多重效益。再次,文章研究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观光农业中的作用。观光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新兴产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不同类型的观光农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文章针对不同类型的观光农业,提出了规划设计的新的思路,并通过具体规划设计项目的实践加以验证。最后,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实例,总结经验,探讨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农业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作用,并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农业遗产的保护原则,以期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效益的综合提高。
阮思华[2](2003)在《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文中认为“农业”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两种内涵。狭义农业主要指种植业,广义农业则除种植业之外,还包括有畜牧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众多生产部门,现在也有人称之为“大农业”。本文选择1683~1895年这一历史时段,按照大农业的研究范围,从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人口状况、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水利事业的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分布、渔牧副业的发展等方面入手,分农业发展的条件与农业生产部门的具体状况两大部,力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论从史出,在分析有关正史、别史、笔记、文集、方志、档案、碑刻等资料的基础上,试图综合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研究方法,研究处于清王朝统一政权下的台湾的农业生产的分布、形成、发展及变化状况,并揭示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
王强[3](2002)在《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共分三篇。第一篇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安排进行了分类总结。第一章《优先工业化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安排》对改革前我国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粮食购销制度与农产品流通体制演变、农业投入的制度安排(包括农村金融、农业税赋)按历史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剖析了以上各项制度安排对于农业的作用以及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必然性。最后,在上述分类总结的基础上对优先工业化进行了深刻地时代总结。论文认为改革前的片面工业化战略选择与制度安排强制性地过度榨取基础薄弱的农业剩余,严重削弱了农业的自我积累能力,抑制了农业的发展;同时,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排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过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于十分有限的土地并承受半失业、失业的痛苦。为保证优先实现工业化而建立的户籍制度逐步成为分隔城乡的主要壁垒,此后,食物供给制度、住宅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生产资料供给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婚姻制度等等逐步诱致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并造成了深刻的负面效应。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政策选择》首先回顾了农业经济改革的总体历程。对户籍制度变革、劳动力转移及其特征、劳动力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论述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然性及其理想模式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败得失。对粮食流通与农产品贸易制度、农业投入机制的改革与变迁都作了系统总结,揭示了农村金融歧视、农村税赋与农民负担恶化以及财政支农的新趋势。在分析了农业改革制度变迁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现代化的局部经验和政策资源潜力以及农业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得出了农业市场化、城乡一体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第二篇主要对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模式与理论模式进行了比较总结。第三章《世界农业现代化典型实践模式分析》系统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对美国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机械化与科技应用、农业市场化与农业国际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日本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科技发展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力变迁、农业合作组织以及农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对韩国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新村运动”等农业现代化基本历程,对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台湾的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战略变迁以及农业投资与技术合作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概括,得出了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市场化的农业现代化基本结论。第四章《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总结》系统分析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带动模式)、结构转变模式、改造传统农业模式和诱导技术变迁模式。对工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业发展与农业市场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对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结构转变中的农业变迁以及工业化、结构转变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中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要素引入的制度安排问题,对农业技术变迁与农业发展、农业技术变迁的诱导机制以及工业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关系等都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针对中国的农业现状<WP=4>进行了比较总结。第三篇《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与政策选择》。第五章首先介绍了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规则,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正反双重影响,择要论述了我国应对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对策在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效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并有必要针对农产品贸易规则,加强农业支持与保护。最后,为迎接WTO的挑战,论文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创新,如: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决策机制的制度创新、政策法规的制度创新以及政府职能的制度创新。第六章《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的系统创新》是作者本人长期工作实践的思考与总结。在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判断下,我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系统创新进行了分类总结。一是改革户籍制度,改城乡分割为城乡平等融合,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二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比较优势,论文在创造性地提出积极抛荒与消极抛荒概念的基础上,对土地抛荒合理性、适度规模经营以及粮食安全战略进行了科学分析;三是促进农业技术变迁,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出中国农业发展的现阶段,不可能选择忽视机械技术进步的单纯生物化学技术进步路线,更不能选择轻视生物化学技术进步的单纯的机械技术进步路线,而只能选择一条非均衡、动态式、中间型技术创新路线。针对我国小农经济普遍、市场发育程度低以及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资源约束,证明我国必须建立政府主导型的现代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四是针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探索新的农产品定价机制,建立土地资源税制(生态税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五是大胆而深刻地剖析了涉农部门的运行机制、行为变迁及其实践影响,提出了新时期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保护的战略安排,创造性地指出必?
王永锋,郑富祥[4](2000)在《德国培育出不需施肥的新稻种》文中认为
二、德国培育出不需施肥的新稻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培育出不需施肥的新稻种(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农业 |
1.4.2 农业相关要素 |
1.4.3 风景园林 |
1.5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6 研究的方法 |
1.6.1 文献综合 |
1.6.2 实例考察 |
1.6.3 归纳分析 |
1.6.4 实践检验 |
1.7 研究框架 |
2 农业景观与东西方古代园林 |
2.1 认识农业景观与古代园林 |
2.1.1 农业景观的特点 |
2.1.2 古代园林的特点 |
2.2 农业景观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
2.2.1 农业景观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的地位与作用 |
2.2.2 农业景观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的地位与作用 |
2.2.3 农业景观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的地位与作用 |
2.2.4 农业景观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的地位与作用 |
2.2.5 农业景观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后期的地位与作用 |
2.2.6 小结 |
2.3 农业景观对西方古代园林的影响 |
2.3.1 农业景观与古代西方园林(4世纪之前) |
2.3.2 农业景观与中世纪西方园林(5—15世纪) |
2.3.3 农业景观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园林(15—17世纪) |
2.3.4 农业景观与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17世纪) |
2.3.5 农业景观与西方风景式园林(18世纪) |
2.3.6 小结 |
3 农业景观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
3.1 农业景观对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的类型及案例分析 |
3.1.1 农业景观对于规划设计理念的影响 |
3.1.2 农业景观对于规划设计手法的影响 |
3.2 小结 |
4 农业工程与风景园林 |
4.1 认识农业工程 |
4.2 农业工程与风景园林的结合 |
4.2.1 中国古代农业工程与中国古典园林 |
4.2.2 农业工程与现代风景园林的结合 |
4.3 可借鉴的工程与风景结合的案例 |
4.3.1 大地艺术——螺旋形防波堤(Spiral Jetty) |
4.3.2 与周围景观的融合——Arlund大坝(Arlund Weir) |
4.3.3 巧妙处理工程垃圾——东斯尔德大坝(Oosterschelde Weir) |
4.3.4 复杂环境的综合处理——马赛市的门户派尼斯(Les Pennes:City Entrance to Marseille) |
4.4 小结 |
5 观光农业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
5.1 认识观光农业 |
5.1.1 观光农业的特征 |
5.1.2 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 |
5.1.3 观光农业的类型 |
5.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各类型观光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
5.2.1 观光园区类 |
5.2.2 休闲度假类 |
5.2.3 租赁自助类 |
5.2.4 综合性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 |
5.2.5 小结 |
5.3 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实践 |
5.3.1 性质与总体功能的定位 |
5.3.2 生态系统规划 |
5.3.3 景观系统规划 |
6 农业遗产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
6.1 认识农业遗产 |
6.2 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概况 |
6.2.1 现代保护运动的兴起 |
6.2.2 现代历史意识和现代保护思想的形成 |
6.2.3 以国际保护宪章和法规为基础的保护理论的逐步形成与完善 |
6.2.4 后工业社会遗产保护思想 |
6.2.5 文化遗产保护新的趋势 |
6.3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各类型农业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作用 |
6.3.1 农业遗址类遗产 |
6.3.2 农业工程类遗产 |
6.3.3 农业系统类遗产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塑造中国自己的风景园林 |
7.2.2 对于工程与风景的思考 |
7.2.3 中国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7.2.4 农业遗产的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台湾农业史的研究现状 |
3 本文研究范围和内容 |
第1章 清代台湾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
1.1 地理环境概述 |
1.2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
第2章 清政府的治台政策 |
2.1 同治甲戌(1874)年前的治台政策 |
2.2 同治甲戌(1874)年后的治台政策 |
2.3 清政府对台农业政策和措施 |
第3章 清代台湾人口状况 |
3.1 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
3.2 人口的职业构成 |
3.3 人口增长与技术传播 |
第4章 清代台湾土地的开发与利用 |
4.1 汉族移民耕地的获取与垦殖 |
4.2 汉族移民垦殖的形式及特点 |
4.3 土地开发的历史进程 |
第5章 清代台湾水利建设 |
5.1 台湾水利建设概况 |
5.2 水利设施的类型与技术构成 |
5.3 水利设施的兴修和管理 |
第6章 清代台湾粮食作物的种植与生产 |
6.1 水稻种植与生产 |
6.2 杂粮生产 |
第7章 清代台湾经济作物的种植与生产 |
7.1 蔗糖业的发展 |
7.2 樟脑业的发展 |
7.3 茶业的发展 |
第8章 清代台湾农副业经济的发展 |
8.1 渔业 |
8.2 捕鹿业 |
8.3 养畜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论文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 论文的主体结构与框架构思 |
三、 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四、 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篇 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章 优先工业化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 改革以前,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 |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年-1957年 |
(三) 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0年 |
(四) 调整时期(1961年-1965年 |
(五) “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 |
二、 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
(一) 中国的农村户籍制度 |
(二)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结构 |
三、 农村土地制度 |
(一) 土地改革:土地私有化运动 |
(二) 土地集体化 |
四、 粮食购销制度与农产品流通体制 |
(一) 粮食购销制度的变迁 |
(二) 农产品流通制度 |
五、 农业投入的制度安排 |
(一) 农村金融简况 |
(二) 农业税赋安排 |
六、 “优先”工业化的时代总结 |
(一) 片面工业化过度榨取农业剩余 |
(二) 片面工业化排挤农业剩余劳动力 |
(三) 片面工业化诱致二元社会结构及其负面效应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回顾 |
(一)1978 年-1984年:农业解锢与迅速发展 |
(二)1985 年-1991年:工业迅速发展与农业总体徘徊 |
(三)1992 年至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 劳动力就业与市场发展 |
(一) 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所松动 |
(二) 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
(三) 农业劳动力移转的特征 |
三、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
(一) 中国农村选择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然性 |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想模式 |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败得失 |
四、 粮食流通与农产品贸易 |
(一)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二) 农产品贸易 |
五、 农业投入的改革与变迁 |
(一) 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工与重组 |
(二) 民间金融组与活动 |
(三) 农业税赋与农民负担问题 |
(四) 财政支农的新变化 |
六、 农业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一) 农业改革的制度变迁特征 |
(二) 农业现代化的局部经验和政策资源潜力 |
(三) 农业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
第二篇 世界农业现代化比较与农业发展的理论总结 |
第三章 世界农业现代化典型实践模式分析 |
一、 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美国农业的资源禀赋 |
(二) 美国的农业机械化与科技应用、发展 |
(三) 美国农业市场化发展与农业国际化 |
(四) 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五) 美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二、 日本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日本农业的资源禀赋 |
(二) 日本农业科技发展与农业生产率 |
(三) 日本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变迁 |
(四) 日本农业发展的政府推进 |
(五) 日本农业合作组织 |
(六)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三、 韩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韩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历程 |
(二) 韩国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 |
(三) 韩国的“新村运动” |
(四) 韩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四、 中国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台湾的土地改革 |
(二) 台湾的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战略变迁 |
(三) 台湾的农业投资与技术合作 |
(四) 台湾农业现代化 |
(五) 台湾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第四章 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总结 |
一、 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带动模式 |
(一) 工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
(二) 工业发展与农业市场化 |
(三)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
(四) 工业化与中国农业发展 |
二、 结构转变发展模式 |
(一) 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 |
(二) 结构转变中的农业变迁 |
(三) 工业化、结构转变与农业现代化 |
(四) 中国农业发展中的结构转变 |
三、 改造传统农业模式 |
(一)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
(二) 人力资本投资与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
(三) 要素引入的制度安排 |
(四) 引进现代要素改造中国传统农业 |
四、 诱导技术变迁模式 |
(一) 农业技术变迁与农业发展 |
(二) 农业技术变迁的诱导机制 |
(三) 工业化与农业技术变迁 |
(四) 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变迁 |
第三篇 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与政策选择 |
第五章 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发展 |
一、 农产品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 |
(一) 市场准入规则 |
(二) 国内支持承诺的削减规则 |
(三) 出口补贴减让规则 |
(四) 其它的有关规则 |
二、 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
(一) 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的负面影响 |
(二) 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的积极影响 |
三、 我国应对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对策 |
(一) 提高我国农业效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
(二) 针对农产品贸易规则,加强农业支持与保护 |
四、 迎接WTO的挑战,中国农业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
(一) 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 |
(二) 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 |
(三) 决策机制的制度创新 |
(四) 政策法规的制度创新 |
(五) 政府职能的制度创新 |
第六章 市场导向下,中国农业发展的政策系统创新 |
一、 改革户籍制度,改城乡分割为城乡平等融合 |
(一)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 |
(二) 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
二、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比较优势 |
(一) 土地抛荒合理性与适度规模经营 |
(二) 粮食安全战略 |
(三) 结构调整中的比较优势与战略选择 |
三、 促进农业技术变迁,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
(一) 选择正确的农业技术变迁路线 |
(二) 建立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变迁的进步机制 |
(三)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
四、 探索新的农产品定价机制和生态税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一) 现代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与农产品定价机制 |
(二) 建立资源税制与生态税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五、 农业保护:涉农部门改革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一) 涉农部门的行为变迁 |
(二) 农业保护的战略安排 |
(三) 迅速抢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制高点 |
六、 财政支农中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村金融制度 |
(一) 农村公共产品建设 |
(二) 财政支农与农业科技投入 |
(三) 消除金融歧视与金融抑制 |
七、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制度建设 |
(一)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市场化 |
(二) 加大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德国培育出不需施肥的新稻种(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研究[D]. 于晓森.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2]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D]. 阮思华. 暨南大学, 2003(04)
- [3]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 王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4]德国培育出不需施肥的新稻种[J]. 王永锋,郑富祥. 河南农业, 2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