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DI-1量表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初步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瞿丰,张展筹[1](2021)在《基于家庭的护理干预对女性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基于家庭的护理干预对女性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于本院进行首次住院的两个病区的120例女性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60例接受基于家庭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期前后体质指数(BMI)、抑郁自评量表(SDS)、进食障碍量表(EDI)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BMI、SDS、EDI及FAD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BMI高于对照组;EDI、FA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抑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庭的护理干预能够显着提高女性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患者BMI,同时减轻患者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进食行为及家庭功能状态。
程凯迪[2](2020)在《女大学生社会比较和自我客体化对饮食态度的影响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探索女大学生饮食态度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干预方法。研究一以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修订了《自我客体化》问卷和《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主要用来测量女大学生的自我客体化水平和社会性体格焦虑水平;研究二以248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我客体化》问卷、《社会比较》问卷、《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和《饮食态度》问卷为研究工具,调查了女大学生饮食态度的现状与特点,并探索了女大学生社会比较、自我客体化、社会性体格焦虑和饮食态度间的关系;研究三在研究二的基础上,设计了网络化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案,以42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社会性体格焦虑进行干预,考察了网络化认知行为对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自我客体化、社会比较和饮食态度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自我客体化问卷和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可以有效测量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水平和社会性体格焦虑水平。(2)女大学生的饮食态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是是节食维度得分相对较高,需要得到一定的重视;饮食态度在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大学前长期居住地上没有显着差异,在专业和年纪方面差异显着。(3)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在社会比较/自我客体化与饮食态度间起完全中介作用。(4)短期的网络自助式认知行为干预对女大学生的负面身体自我有一定的干预效果。
梅莉[3](2020)在《进食障碍筛查问卷SCOFF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及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EDs)是指以进食行为异常,对食物和体重、体型的过度关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为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女性的一类慢性难治性精神障碍,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进食障碍的预后。目前国内缺乏简短、信效度良好的进食障碍筛查工具,进食障碍筛查问卷SCOFF问卷是目前国际上用于进食障碍初步筛查的重要工具,它条目简单、方便记忆和使用。本研究拟引进SCOFF问卷,在大学生中进行信效度研究,拟为我国提供一个简短、有效的进食障碍筛查工具;此外,本研究拟运用SCOFF问卷中文版对大学生新生进行进食障碍初步筛查,了解大学生人群进食障碍检出率。【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1.SCOFF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引进SCOFF问卷,进行翻译和回译,最终获得SCOFF问卷的中文版。在上海两所高校中方便选取953名学生进行SCOFF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进行一般资料、SCOFF问卷中文版及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6.0(Eating Disorder Examination Questionnaire 6.0,EDE-Q6.0)的施测,2周后对某一学院共计456名学生进行SCOFF问卷中文版的复测,收集数据进行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平行效度、区分效度、实证效度等信度和效度分析。根据方便原则对471名学生进行临床访谈,分析SCOFF问卷中文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确定SCOFF问卷中文版的划界分,运用ROC分析探索SCOFF问卷中文版对进食障碍的诊断价值。2.应用SCOFF问卷中文版进行大学生新生进食障碍状况调查:运用SCOFF问卷中文版在上海某所大学5024名大学生新生中进行进食障碍状况调查。【结果】1.SCOFF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分析:(1)SCOFF问卷中文版在总样本、男生和女生中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44、0.44和0.42。2周后前后两次测查问卷总分在总样本、男生和女生中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76、0.75、0.75。(2)SCOFF问卷中文版总分和EDE-Q6.0总分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在总样本、男生及女生中分别为0.54、0.48、0.53(P<0.01)。以EDE-Q6.0总分1.27为界分为进食障碍高风险和低风险两组,两组间SCOFF问卷中文版总分存在显着差异(Z=-13.41,P<0.001)。在接受MINI访谈的受试者中,进食障碍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SCOFF问卷中文版总分存在显着差异(Z=-3.88,P<0.001)。(3)在471例完成MINI访谈的被试中,共有9例确诊为进食障碍,其中神经性厌食症3例,神经性贪食症6例。有1例神经性贪食症为男性,其余均为女性。SCOFF问卷中文版总分受试者在ROC曲线下面积AUC=0.86,总分≥2分为SCOFF问卷中文版的划界分,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66.2%。2.应用SCOFF问卷中文版进行大学生新生进食障碍状况调查:(1)在5024名大学生新生中,通过SCOFF问卷中文版筛查发现,有1536人存在进食障碍倾向,检出率为30.6%。男生和女生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9.7%和35.5%,经卡方检验,女生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X2=127.53,P<0.001)。(2)其中教育学院进食障碍倾向比率最高,达38.8%;建筑工程学院的进食障碍倾向比率最低,为21.8%。其中男生和女生中进食障碍倾向比率最高的学院分别为对外汉语学院和体育学院。【结论】(1)SCOFF问卷中文版在上海大学生中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当问卷总分≥2分时,能初步筛选出有进食障碍倾向的受试者,可作为进食障碍初步筛查工具在我国使用。(2)经SCOFF问卷筛查,大学生新生中有进食障碍倾向的检出率为30.6%。女生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两者分别为35.5%和19.7%),大学生的饮食行为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王梦阳[4](2020)在《大学生受欺负对饮食失调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指出受欺负是指个体长时间或多次遭受他人或群体的攻击行为,其形式包括直接欺负(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关系欺负),受欺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如抑郁、焦虑等),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如自杀、攻击等)。饮食失调(eating disorders)是一种以异常饮食行为和饮食态度为主的心理生理疾病。研究表明,校园欺凌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后果,是饮食失调的一个风险指标,当个体遭受校园欺凌将受欺负知觉为压力时,同样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而压力往往与饮食失调有关。心理韧性是个体的积极品质,包括坚韧、自强和乐观,是对抗压力的重要资源之一,能够影响个体的压力后反应,高心理韧性的个体会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能够调节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情绪与行为,因此在压力下,低心理韧性的个体更容易受到影响,出现饮食失调的几率更大。本研究认为,压力知觉在大学生受欺负对饮食失调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压力知觉对饮食失调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欺负行为问卷》的《受欺负量表》、《压力知觉量表》、《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和《进食态度量表EAT-26》来考察大学生受欺负对饮食失调的影响,以及压力知觉和心理韧性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与调节作用,选取黑龙江、河南等高校的700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作为被试,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受欺负的发生率为29.95%,其中,关系受欺负发生率为14.90%,言语受欺负发生率为15.05%,既受关系欺负也受言语欺负的发生率为3.7%,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大学生关系受欺负和受欺负总分在性别上差异显着,女生得分显着高于男生,大学生关系受欺负、言语受欺负和受欺负总分在专业上差异显着,文科得分显着高于理工科。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关系受欺负、言语受欺负和受欺负总分在年级上差异显着,事后检验发现,大二得分显着高于大一和大四。(2)大学生压力知觉水平处于中等,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压力知觉与紧张感在性别上差异显着,女生得分显着高于男生;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紧张感和压力知觉在年级上差异显着,事后检验表明,大二得分显着高于大一和大三,大四得分显着高于大一。(3)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说明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普遍偏高。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坚韧、自强和心理韧性在性别上差异显着,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自强维度在专业上差异显着,理工科得分显着高于文科,乐观维度在家庭所在地上差异显着,城镇得分显着高于农村;大学生心理韧性、坚韧和自强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着,独生子女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4)大学生饮食失调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其中有厌食或暴食倾向的有24.73%,极有可能有厌食症或贪食症的有15.98%。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节食维度和饮食失调总分在性别上差异显着,女得分显着高于男性。(5)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受欺负、压力知觉与饮食失调呈显着的正相关,大学生受欺负和压力知觉与心理韧性呈显着的负相关,心理韧性与饮食失调呈显着的负相关。(6)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大学生受欺负对饮食失调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压力知觉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压力知觉对饮食失调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相对于高心理韧性群体,低心理韧性群体的压力知觉对饮食失调的预测作用相对更大,且低心理韧性群体的压力知觉在大学生受欺负与饮食失调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强。
宋舟,张哲,李雪霓,杨磊,陈超,张大荣,苏允爱,司天梅,王斌红,孔庆梅[5](2020)在《身份和进食障碍问卷简体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身份和进食障碍问卷简体中文版(IDEA)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187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进食障碍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进行IDEA和进食障碍调查问卷(EDI-1)量表测评,选择30例患者在2周内进行重测。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4个因子,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63.3%,有3个条目发生移动,考虑到可能与中英文表达差异有关,在后续统计中,删除了这3个条目。IDEA与EDI-1两个量表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6;患者组IDEA总分、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IDEA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5、分半信度为0.93、重测信度为0.86。结论:IDEA简体中文版测评进食障碍患者的身体感受和自我认知紊乱程度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兰彬[6](2020)在《个案社会工作缓解暴食症患者暴食行为研究 ——以L大学某女生为例》文中提出当代社会中,我们对女性的审美趋势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苛求女性的容貌与身材,使“以瘦为美”风气广为流传。导致有些需要减肥的女性因为不正确的减肥方式加上对自己错误的认知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了暴食症。女大学生群体的的节食、暴食行为占比最大,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暴食症相关问题的研究,帮助解决暴食症患者的相关问题,帮助女大学生群体养成正确的进食习惯,引导社会采取针对性的价值引导,同时有利于改进社会工作方法和优化社会工作理论。本文以选取辽宁省沈阳市L大学一名患有暴食症的在读大三女学生为服务对象,以社会工作认知行为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和依据,开展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三种主要研究方法对暴食症患者进行干预。研究过程主要分为5个步骤,即前期准备中的资料收集和暴食症患者问题的研究,其次是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方法的选择,之后是个案社会工作各个阶段的开展和实施,最后是对整个介入过程的反思和总结。通过制定一个以行为治疗法为主,以行为塑造、心理治疗为辅的咨询治疗方案。此治疗法方案大大减轻了案主的暴食行为,并改变案主不合理的信念,缓解案主焦虑情绪和自卑心理,重新帮助案主建立了人际关系网络,帮助其重新树立自信心。作为社会工作者,笔者重视女大学生这一群体面临的严峻身心健康挑战问题,此论文的研究可以引导并帮助这些青少年暴食症患者们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行为,调节消极和自卑的情绪,重新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观念,使其社会功能和社会认知得到恢复,能够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同时本次研究对解决暴食症相关问题的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新的尝试。克服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从微观的层面出发,采用有效的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为解决暴食症患者暴食行为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当然,本文的相关方法还有待完善、理论指导的深度有待加深,关于改善暴食症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上升的空间。
林钰婷,杨昆[7](2019)在《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1例》文中认为1病例患者,女性,18岁,体质量指数(BMI)为16. 47。因反复厌食及暴食、烦躁4月入院。患者在当地某中学复读,学习成绩不佳,学习压力大,常通过吃甜食减压。在一次学校体检中,患者无法接受自己49 kg的体重,开始节食减肥,每天仅进食少量鸡蛋、蔬菜和水果。一周后,患者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每天都纠结于食物和肥胖等问题。后患者偶然看到蛋糕便产生了强烈的食欲并出现暴食行为,事后
廖雪梅,陈超,张大荣,李雪霓,苏允爱,司天梅,孔庆梅[8](2019)在《神经性厌食不同亚型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初步探讨女性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患者不同亚型,即限制型(anorexia nervosa restricting type,ANR)和暴食/清除型(anorexia nervosa binge-purging type,ANBP)临床及心理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进食障碍问卷(eating disorder questionnaire,EDQ)及进食障碍调查量表-1(eating disorders inventory-1,EDI-1),对269例ANR和151例ANBP女性AN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对其人口学资料、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EDI-1量表因子分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可能影响AN分型的因素。结果:ANBP组当前BMI高于ANR组,但其期望的BMI却低于ANR组。ANBP组EDI-1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ANR组。Logistics回归显示暴食、无效感分值越高,越倾向于ANBP亚型;成熟恐惧分值越高,越倾向于ANR亚型。结论:暴食、无效感、成熟恐惧对女性AN的诊断分型具有预测作用;ANBP与ANR亚型可能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许翼翔[9](2019)在《进食障碍患者的肥胖恐惧:外显态度与内隐联系》文中提出【目的】从外显与内隐认知两个层面,了解不同类型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ED)患者肥胖恐惧的特征与机制,并为ED诊断、评估行为指标的发现提供实证参考。【方法】对象:本研究共纳入57名13-30岁女性、初发、疾病初期门诊或住院ED患者与31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临床心理评估与行为实验。测量:采用进食障碍检测问卷(EDE-Q)、进食障碍问卷(EDI)及贝克抑郁问卷、贝克焦虑问卷、感受应激量表等工具对被试ED症状及其它临床心理特征进行评估。采用4项临床常用的测量工具(EDE-Q增重恐惧项、体形顾虑分量表、体重顾虑分量表、EDI求瘦倾向分量表)对被试与肥胖恐惧有关的外显态度进行评估。采用一项内隐联系测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对被试的胖-坏/瘦-好内隐联系进行测量。统计分析:按“主观期望体重指数小于实际体重指数及相应年龄正常体重指数的85%”这一操作性标准,将ED患者分为怕胖型与非怕胖型,并使用卡方检验对ED诊断分类与怕胖表型的关联进行分析。根据诊断分类与怕胖表型对被试进行分组,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肥胖恐惧相关指标及临床心理特点进行比较。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胖-坏/瘦-好内隐联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分型结果显示:ED样本总体(N=57)中非怕胖型患者比例为26.3%(95%CI:17.0%-40.6%)。诊断为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的患者(n=31)中有48.4%(95%CI:33.6%-69.6%)属非怕胖型,而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BN)患者(n=26)均为怕胖型。(2)将被试分为非怕胖AN组(n=15)、怕胖AN组(n=16)、BN组(n=26)、健康对照组(n=31)四组进行比较。临床心理评估显示:非怕胖AN组在多个临床症状指标(EDE-Q总分与限制症状、抑郁、焦虑、感受应激水平)和人格心理特征(EDI内感意识、禁欲主义、冲动调节)上与怕胖AN组存在显着差异。(3)四项对肥胖恐惧有关外显态度的测量一致显示:怕胖AN、BN组表现出比健康对照组更强的怕胖外显态度,而非怕胖AN组的相应态度测量值与健康对照组无显着差异。(4)内隐联系测试显示:怕胖AN、BN组的胖-坏/瘦-好内隐联系显着强于健康对照组,但未显示非怕胖AN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相应内隐联系强度存在显着差异。胖-坏/瘦-好内隐联系效应与EDE-Q体形顾虑、体重顾虑和EDI求瘦倾向测量值呈显着正相关,并与贝克抑郁问卷、感受应激量表得分呈显着正相关。与4项外显态度测量相比,内隐联系测试显示的怕胖/非怕胖AN组间差异更大(Cohen’s d=1.22)。【结论】本研究显示AN与BN患者的肥胖恐惧与内隐认知过程中的胖-坏/瘦-好联系增强有关。中国常见的非怕胖AN患者不但未显示出显着的怕胖外显态度,且表现出较弱的胖-坏/瘦-好内隐联系,在临床症状与人格心理特征上也与怕胖AN存在较多差异,提示其可能具有与后者不同的、与怕胖无关的精神病理机制,而不仅是单纯否认或隐瞒其肥胖恐惧。本研究从内隐认知的角度对ED的精神病理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澄清,并显示内隐联系测试或有助于区分机制不同的ED类型,在疾病诊断与评估中可能具有潜在价值。
郑毓?[10](2017)在《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在中国的现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的临床实用性,比较中国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对该部分诊断指南的使用情况、与他国或地区专业人员指南使用情况的一致性及可能存在的差异,与中国进食障碍患者的自然分类进行比较,为ICD-11在中国的应用提供相关依据和评价。【方法】从两个方面探讨诊断标准的临床实用性和在中国的适用性:1.在353名GCPN注册的中文使用者中进行网络测试。通过情景模拟研究设计相关问题,通过Qualtrics软件系统采集数据后,将结果纳入全球五个语言区的总样本中进行统计。2.采用自制问卷和EDI量表对379名2010-2016年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进食障碍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使用SPSS20.0及Latent GOLD 4.5处理数据。【结果】1.网络测试:(1)八组配对案例的比较结果均显示,ICD-11和ICD-10诊断指南均能有效区分出不同案例,且所有诊断分类的案例区分度ICD-11均优于ICD-10(除第六组配对诊断结果p<0.05外,余均p<0.01)。另外,ICD-11对于个别案例的诊断正确率优于ICD-10(p<0.05)。在指南的易用性、对于案例描述适合度等方面,专业人员对ICD-11的评价结果均优于ICD-10(p<0.001)。(2)大部分案例中,中国和全球专业人员使用ICD-11得到的诊断意见趋于一致。但在部分案例中,中国专业人员的诊断正确率较低。2.分类研究:依据潜在剖面分析结果可以将进食障碍分成极低体重限制进食组(23.17%),无怕胖暴食-清除组(21.54%),低水平怕胖暴食组(19.27%),怕胖暴食组(19.27%),极低体重无怕胖组(16.76%)。在提取的临床症状表现中,BMI、有无暴食行为、有无催吐、有无服用导泻剂及怕胖观念存在显着性差异,而有无限制性进食并无显着性差异(p=0.57)。【结论】1.和ICD-10相比,ICD-11进食障碍相关部分的临床实用性明显提高。2.ICD-11在中国精神卫生从业人员中的适用性同全球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情况较为接近,具有跨文化适用性。3.中国进食障碍患者的分类结果基本符合新版ICD-11指南的诊断分类;但中国人群的低体重标准和怕胖观念的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EDI-1量表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初步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DI-1量表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初步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家庭的护理干预对女性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家庭参与 |
1.2.2 家庭结构评估 |
1.2.3 情绪护理 |
1.2.4 出院指导 |
1.3 评价指标 |
1.3.1 一般资料 |
1.3.2 BMI |
1.3.3 抑郁发生率 |
1.3.4 进食障碍量表(Eating Disorders Inventory-I,EDI-I) |
1.3.4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评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BMI的比较 |
2.2 两组干预前后抑郁发生率的比较 |
2.3 两组进食障碍量表(EDI)得分的比较 |
2.4 两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对比 |
3 讨论 |
4 小结 |
(2)女大学生社会比较和自我客体化对饮食态度的影响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社会性体格焦虑 |
2.1.1 概念 |
2.1.2 测量 |
2.1.3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饮食行为 |
2.2 饮食失调 |
2.2.1 定义及基本特征 |
2.2.2 诊断标准 |
2.2.3 流行病学资料 |
2.2.4 测量 |
2.2.5 影响因素 |
2.2.6 进食障碍的预防和干预 |
2.3 社会比较 |
2.3.1 定义 |
2.3.2 社会比较的分类 |
2.3.3 社会比较的测量 |
2.3.4 社会比较的情绪结果 |
2.3.5 社会比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
2.4 自我客体化 |
2.4.1 概念 |
2.4.2 自我客体化的类型和测量 |
2.4.3 自我客体化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
2.4.4 自我客体化的相关研究 |
2.5 网络认知行为干预 |
2.5.1 定义 |
2.5.2 优势 |
2.5.3 效果 |
3 问题提出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内容 |
3.4 研究意义 |
3.4.1 理论意义 |
3.4.2 实践意义 |
3.5 研究创新点 |
3.6 研究假设 |
4 研究一:自我客体化问卷和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的修订 |
4.1 自我客体化问卷的修订 |
4.1.1 特征词初步筛选 |
4.1.2 特征词的二次筛选 |
4.1.3 问卷有效性分析 |
4.2 社会性体格焦虑量表修订 |
4.2.1 研究目的 |
4.2.2 被试 |
4.2.3 研究工具 |
4.2.4 结果 |
4.3 讨论 |
5 研究二:女大学生社会比较和自我客体化与饮食失调的关系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工具 |
5.2.1 自编人口学量表 |
5.2.2 社会体格焦虑问卷修订版 |
5.2.3 社会比较倾向量表 |
5.2.4 自我客体化问卷修订版 |
5.2.5 饮食态度问卷 |
5.3 研究过程及数据分析 |
5.4 研究结果 |
5.4.1 女大学生饮食态度的特点 |
5.4.2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
5.4.3 上行社会比较、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饮食态度的中介效应分析 |
5.4.5 自我客体化、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饮食态度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 讨论 |
5.5.1 女大学生进食态度的特点 |
5.5.2 女大学生上行社会比较、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饮食态度的关系探讨 |
5.5.3 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饮食态度的关系探讨 |
6 研究三: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网络认知行为干预 |
6.1 研究对象 |
6.2 研究工具 |
6.2.1 自编人口学问卷 |
6.2.2 社会性体格焦虑量表 |
6.2.3 负面身体自我量表 |
6.2.4 上行社会比较量表 |
6.2.5 进食态度问卷 |
6.3 干预程序及方案 |
6.4 数据分析 |
6.5 研究结果 |
6.5.1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各量表得分的比较 |
6.5.2 实验组干预前后各量表分数的差异检验 |
6.5.3 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量表分数的差异检验 |
6.6 讨论 |
7 总讨论 |
7.1 系统性讨论 |
7.2 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修订后) |
附录 B 负面身体自我问卷(整体维度) |
附录 C 社会比较倾向问卷(上行社会比较维度) |
附录 D 饮食态度问卷 |
附录 E 自我客体化问卷(修订后) |
附录 F 身体监视量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进食障碍筛查问卷SCOFF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及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SCOFF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分析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进食障碍概述 |
1.2 进食障碍的主要评估工具 |
1.3 SCOFF问卷简介 |
1.4 SCOFF问卷的心理测量学研究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量估算 |
1.2 样本来源 |
1.3 入排标准 |
2 测量工具 |
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
2.2 SCOFF问卷中文版 |
2.3 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6.0(EDE-Q6.0) |
2.4 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 |
3 研究内容 |
4 统计分析 |
5 研究流程图 |
第三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项目分析 |
3 信度 |
3.1 内部一致性 |
3.2 重测信度 |
4 效度 |
4.1 平行效度 |
4.2 区分效度 |
4.3 实证效度 |
5 敏感度、特异度 |
第四章 讨论 |
1 一般资料 |
2 信度 |
2.1 内部一致性 |
2.2 重测信度 |
3 效度 |
3.1 平行效度 |
3.2 区分效度 |
3.3 实证效度 |
4 敏感度、特异度 |
第五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大学生新生进食障碍状况调查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测量工具 |
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
2.2 SCOFF问卷中文版 |
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进食障碍检出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1 一般资料 |
2 进食障碍检出情况 |
第五章 结论 |
总结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4)大学生受欺负对饮食失调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假设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受欺负的研究综述 |
(一)受欺负的概念界定 |
(二)受欺负的测量 |
(三)受欺负的相关研究 |
二、压力知觉的研究综述 |
(一)压力知觉的概念界定 |
(二)压力知觉的理论 |
(三)压力知觉的测量 |
(四)压力知觉的相关研究 |
三、心理韧性的研究综述 |
(一)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 |
(二)心理韧性的理论 |
(三)心理韧性的测量 |
(四)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
四、饮食失调的研究综述 |
(一)饮食失调的概念界定 |
(二)饮食失调的理论 |
(三)饮食失调的测量 |
(四)饮食失调的相关研究 |
五、受欺负、压力知觉、心理韧性与饮食失调的关系 |
六、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问卷的测量学鉴定 |
一、被试选择 |
二、研究工具 |
三、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受欺负、压力知觉、心理韧性和饮食失调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各主变量人口学差异分析 |
(一)受欺负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二)压力知觉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三)心理韧性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四)饮食失调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二、各主要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一)各主要变量及其维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和相关矩阵 |
(二)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分析 |
(三)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四章 讨论 |
一、大学生受欺负的人口学差异讨论 |
二、大学生压力知觉的人口学差异讨论 |
三、大学生心理韧性的人口学差异讨论 |
四、饮食失调的人口学差异讨论 |
五、各变量相关的讨论 |
六、压力知觉的中介效应讨论 |
七、心理韧性的调节效应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身份和进食障碍问卷简体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工具 |
1.2.1身份和进食障碍问卷(Identity and Eating Disorders,IDEA)[9] |
1.2.2进食障碍调查量表( 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EDI-1)[17] |
1.3 统计方法 |
2 结 果 |
2.1 进食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的IDEA和EDI-1得分情况 |
2.2 IDEA量表的效度分析 |
2.2.1结构效度 |
2.2.2效标效度 |
2.2.3 实证效度 |
2.3 IDEA量表的信度分析 |
2.3.1内部一致性 |
2.3.2 分半信度 |
2.3.3 重测信度 |
3 讨 论 |
(6)个案社会工作缓解暴食症患者暴食行为研究 ——以L大学某女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问题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创新点与不足 |
1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向 |
1.1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1.1 国内文献综述 |
1.1.2 国外文献综述 |
1.2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向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暴食症 |
2.1.2 暴食症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行为理论 |
2.2.2 人格结构理论 |
2.2.3 需求层次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3 研究方法 |
3.1 个案社会工作的研究方法 |
3.1.1 文献研究法 |
3.1.2 行动研究法 |
3.1.3 个案访谈法 |
3.2 认知行为疗法 |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4 暴食症患者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4.1 女大学生群体“暴食症”调查基本现状分析 |
4.2 暴食症患者的问题及表现 |
4.2.1 有暴食现象 |
4.2.2 固定且频繁的暴食规律 |
4.2.3 思想被暴食占据 |
4.3 暴食症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社会审美观异变 |
4.3.2 自我认知不清晰 |
4.3.3 过于追求极端完美 |
4.3.4 人际关系中的负面评议 |
5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暴食症患者的实务过程 |
5.1 接案 |
5.1.1 案主的基本情况 |
5.1.2 案主的背景资料 |
5.1.3 案主的社会生态图 |
5.1.4 接案基本途径及初步建立专业关系 |
5.2 预估 |
5.2.1 收集整理案主资料 |
5.2.2 问题的诊断及界定 |
5.3 计划 |
5.3.1 计划目标 |
5.3.2 制定计划 |
5.4 介入 |
5.4.1 第一次个案介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初次介入 |
5.4.2 第二次个案介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暴食行为的解释 |
5.4.3 第三次介入:行为和认知疗法改变歪曲认知 |
5.4.4 第四次介入:克服催吐,打破死循环 |
5.4.5 第五次介入:家人配合,齐心协力 |
5.4.6 第六次介入:朋友助力,战胜暴食 |
5.5 评估 |
5.5.1 过程评估 |
5.5.2 结果评估 |
5.6 结案 |
5.7 追踪服务 |
6 总结与建议 |
6.1 总结 |
6.2 对策建议 |
6.2.1 增强女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认同感 |
6.2.2 采取科学的手段缓解暴食行为 |
6.2.3 帮助暴食症患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6.2.4 发挥社工专业优势,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 |
2 讨论 |
(8)神经性厌食不同亚型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对象 |
1.2方法 |
1.2.1进食障碍问卷 (Eating Disorder Questionnaire, EDQ) [8] |
1.2.2体质量指数 (BMI) |
1.2.3进食障碍调查量表-1 (EDI-1) [7] |
1.3 统计方法 |
2 结 果 |
2.1人口学资料分析 |
2.2 BMI比较 |
2.3 EDI-1评分比较 |
2.4 Logistics回归分析 |
3 讨 论 |
(9)进食障碍患者的肥胖恐惧:外显态度与内隐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论文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进食障碍概述 |
1.1.1 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分类 |
1.1.2 进食障碍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
1.2 进食障碍患者的肥胖恐惧 |
1.2.1 肥胖恐惧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
1.2.2 非怕胖进食障碍现象 |
1.2.3 肥胖恐惧的理论意义 |
1.2.4 肥胖恐惧的临床意义 |
1.2.5 肥胖恐惧的机制 |
1.3 肥胖恐惧与内隐认知 |
1.3.1 外显态度与内隐联系 |
1.3.2 内隐联系的测量 |
1.3.3 内隐联系与精神障碍 |
1.3.4 进食障碍患者的肥胖恐惧与内隐联系 |
1.4 研究问题、目的与假设 |
1.4.1 问题总结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假设 |
第二章 研究对象、方法与流程 |
2.1 研究对象 |
2.1.1 进食障碍患者组纳入标准 |
2.1.2 健康对照组纳入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一般情况、人口学资料收集 |
2.2.2 进食障碍患者的临床分型 |
2.2.3 临床心理评估 |
2.2.4 肥胖恐惧的外显态度测量 |
2.2.6 统计分析 |
2.3 研究流程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人口学与临床特征 |
3.2 进食障碍患者临床分型结果 |
3.3 各组一般情况与临床心理特征 |
3.4 肥胖恐惧的外显态度测量 |
3.4.1 EDE-Q“增重恐惧”项 |
3.4.2 EDE-Q体形顾虑分量表 |
3.4.3 EDE-Q体重顾虑分量表 |
3.4.4 EDI求瘦倾向分量表 |
3.5 内隐联系测试结果 |
3.5.1 胖-坏/瘦-好内隐联系效应 |
3.5.2 组间差异效应值 |
3.5.3 内隐联系测试结果的相关因素 |
第四章 讨论 |
4.1 进食障碍患者临床分型结果讨论 |
4.1.1 进食障碍患者样本中非怕胖型比例较高 |
4.1.2 临床诊断分类与怕胖表型的关系 |
4.1.3 非怕胖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 |
4.2 肥胖恐惧外显态度测量结果讨论 |
4.2.1 EDE-Q测得的中国进食障碍患者肥胖恐惧水平较低 |
4.3 内隐联系测试结果讨论 |
4.3.1 怕胖进食障碍患者胖-坏/瘦-好内隐联系增强 |
4.3.2 非怕胖进食障碍患者胖-坏/瘦-好内隐联系较弱 |
4.3.3 内隐测量效应的组间差异 |
4.3.4 内隐测量效应的相关因素 |
4.4 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 |
第五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4 未来研究方向 英文论文 |
Chapter 1 Background |
1.1 Eating disorders: a brief overview |
1.1.1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eating disorders |
1.1.2 Et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eating disorders |
1.2 Fat phobia in eating disorders |
1.2.1 Concept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fat phobia |
1.2.2 Non-fat phobic eating disorders |
1.2.3 Theoretic implications of fat phobia |
1.2.4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fat phobia |
1.2.5 Mechanisms of fat phobia |
1.3 Fat phobia and implicit cognition |
1.3.1 Explicit attitudes and implicit associations |
1.3.2 Measuring implicit associations |
1.3.3 Implicit associations and mental disorders |
1.3.4 Fat phobia and implicit associations |
1.4 Research questions, purposes and hypothesis |
1.4.1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present study |
1.4.2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study |
1.4.3 Hypotheses to be examined in the present study |
Chapter 2 Subjects, methods, and research process |
2.1 Subjects |
2.1.1 Inclusion Criteria for the patient group |
2.1.2 Inclusion criteria for healthy controls |
2.2 Methods |
2.2.1 General an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
2.2.2 Grouping of the patient sample |
2.2.3 Clinical and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s |
2.2.4 Measures of explicit fat phobic attitudes |
2.2.5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
2.2.6 Statistical analysis |
2.3 Research process |
Chapter 3 Results |
3.1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s |
3.2 Grouping of the patient sample |
3.3 Group comparisons of clinical and psychometric data |
3.4 Explicit measures of fat phobic attitudes |
3.4.1 EDE-Q item fear of weight gain |
3.4.2 EDE-Q Shape Concern subscale |
3.4.3 EDE-Q Weight Concern subscale |
3.4.4 EDI Drive for Thinness subscale |
3.5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
3.5.1 Implicit fat-bad/thin-good associations |
3.5.2 Effect sizes of group differences |
3.5.3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D-score and other factors |
Chapter 4 Discussions |
4.1 Discussion on the patient sample grouping results |
4.1.1 High proportion of non-fat phobic individuals in the patient sample |
4.1.2 Presence of fat phobia in different types of eating disorders |
4.1.3 Clin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FP-AN patients |
4.2 Explicit attitudes of fat phobia |
4.2.1 Generally low level of fat phobia in Chinese ED patients as measured by the EDE-Q |
4.3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
4.3.1 Stronger implicit fat-bad/thin-good associations in fat phobic ED patients |
4.3.2 Weak fat-bad/thin-good associations in NFP-ED patients |
4.3.3 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IAT results |
4.3.4 Factors related to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s |
4.4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
Chapter 5 Summary |
5.1 Conclusions |
5.2 Novelty of the study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5.4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进食障碍患者与身体相关的认知偏向:理论与实验认知心理学证据 |
参考文献 附录2 综述:进食障碍患者的体象障碍:概念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附录3 评估问卷 攻读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期间发表及录用论文 八年制学位论文要求 致谢 |
(10)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在中国的现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全称对照表 |
中文部分 |
研究背景 |
1 ICD-11 指南的修订 |
1.1 ICD-11 修订工作及评估标准 |
1.2 ICD-11 修订重点和主要目标 |
1.3 ICD-11 的修订及评估工作现状 |
1.4 团队前期研究与成果 |
2 进食障碍的诊断 |
2.1 诊断的现存问题和修改方案 |
2.2 诊断的跨文化适用性 |
3 研究目的、假设及意义 |
3.1 研究目的和假设 |
3.2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ICD-10 与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的比较分析及其在中国临床工作者中的适用性 |
1 研究现状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来源 |
2.1.2 入组标准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主要工具 |
2.2.2 量表 |
2.2.3 配对案例 |
2.2.4 研究问卷 |
2.3 研究过程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ICD-10 与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的比较分析 |
3.1.1 样本的一般资料 |
3.1.2 ICD-11 与ICD-10 对不同案例诊断结果 |
3.1.3 案例严重程度和功能损害评估 |
3.1.4 诊断一致性 |
3.1.5 对指南的主观评价 |
3.2 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及同全球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比较 |
3.2.1 样本的一般资料 |
3.2.2 中国和全球参与者使用ICD-11 对不同案例诊断结果 |
4 讨论 |
4.1 ICD-10 与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的比较分析 |
4.1.1 样本的一般资料 |
4.1.2 ICD-11 和ICD-10 进食障碍相关部分诊断结果比较 |
4.1.3 网络测试中所用虚拟案例的评价 |
4.1.4 ICD-11 和ICD-10 进食障碍相关部分的评价 |
4.2 中国和全球参与者使用ICD-11 对不同案例诊断结果 |
4.2.1 样本的一般资料 |
4.2.2 中国和全球参与者使用ICD-11 对不同案例诊断结果 |
4.2.3 进食障碍的体重标准 |
4.2.4 暴食的定义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进食障碍患者临床诊断的分类研究 |
1 研究现状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测量工具 |
2.2.1 一般人口学调查表 |
2.2.2 进食障碍调查量表-I(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 EDI-I)中的瘦身倾向分量表(Drive for Thinness,DT) |
2.3 研究流程 |
2.3.1 专家诊断 |
2.3.2 量化统计 |
2.3.3 模型评价与选择 |
3 研究结果 |
3.1 人口统计学资料 |
3.2 潜在剖面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中国进食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统计学分类和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诊断分类的比较 |
4.2 怕胖观念的标准 |
4.3 与DSM-5 诊断指南的比较 |
5 结论 |
总结 |
英文论文 |
General Introduction |
1 Revision of the ICD-11 Guidelines |
1.1 Revision and assessment criteria of ICD-11 |
1.2 The objective of the revision |
1.3 Current progress of the revision and assessment of ICD-11 |
1.4 Proceding of our previous researches |
2 The classification of Eating Disorders |
2.1 Existing problems of diagnosis of eating disorders and revising plan |
2.2 Cross-cultural applicability of ICD-11 |
3 Aims, hypothesi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
3.1 Aims and hypothesis |
3.2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
Part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Utility of ICD-10 and ICD-11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Chinese Clinical Practitioners |
1 Research background |
2 Objects and methods |
2.1 Research objects |
2.1.1 Sample source |
2.1.2 Inclusion criteria |
2.2 Research Methods |
2.2.1 General Methods |
2.2.2 Scales |
2.2.3 Paired vignettes |
2.2.4 Questionnaires |
2.3 Procedure of study |
2.4 Statistical analysis |
3 Results |
3.1Comparison of ICD-10 and ICD-11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
3.1.1 General information on samples |
3.1.2 Results of diagnosis for different cases under ICD-11 and ICD-10 |
3.1.3 Symptom Severity and Impairment Assessment |
3.1.4 Diagnostic consistency |
3.1.5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guidelines |
3.2 Comparison of ICD-11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in Chinese professionals withglobal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
3.2.1 General information on samples |
3.2.2 Results of diagnosis for different cases under ICD-11 and ICD-10 |
4 Discussion |
4.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CD-10 and ICD-11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
4.1.1 General information on samples |
4.1.2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results of ICD-11 and ICD-10 Feeding and EatingDisorders |
4.1.3 Evaluation of vignettes in the online study |
4.1.4 Evaluation of ICD-11 and ICD-10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
4.2 Diagnostic results of different cases in Chinese and global participants under ICD-11 |
4.2.1 General information on samples |
4.2.2 Results of diagnoses in Chinese and global participants |
4.2.3 Weight Standard for eating disorders |
4.2.4 Definition of binge eating |
5 Conclusion |
Part 2 Latent Class Structure of Chinese Eating Disorder |
1 Research background |
2 Objects and methods |
2.1 Research objects |
2.2 Measuring method |
2.2.1 General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
2.2.2 The Drive for Thinness (DT) subscale in the 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EDI-I) |
2.3 Research process |
2.3.1 Expert diagnosis |
2.3.2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
2.3.3 Model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
3 Results |
3.1 Demographic data |
3.2 Results of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
4 Discussion |
4.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ICD-11 classificationof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eating disorders |
4.2 The concept of fear of fat |
4.3 Comparison with other diagnostic guidelines |
5 Conclusion |
Summary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喂养和进食障碍网络测试 调查问卷 |
附录 2:ICD-11 喂养和进食障碍诊断指南 |
附录 3:网络测试中所用案例 |
附录 4: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DI-1) |
综述 喂养和进食障碍诊断标准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EDI-1量表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初步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家庭的护理干预对女性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影响[J]. 瞿丰,张展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01)
- [2]女大学生社会比较和自我客体化对饮食态度的影响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中介作用[D]. 程凯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3]进食障碍筛查问卷SCOFF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及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 梅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大学生受欺负对饮食失调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王梦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身份和进食障碍问卷简体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J]. 宋舟,张哲,李雪霓,杨磊,陈超,张大荣,苏允爱,司天梅,王斌红,孔庆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4)
- [6]个案社会工作缓解暴食症患者暴食行为研究 ——以L大学某女生为例[D]. 兰彬. 辽宁大学, 2020(01)
- [7]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1例[J]. 林钰婷,杨昆. 四川精神卫生, 2019(05)
- [8]神经性厌食不同亚型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J]. 廖雪梅,陈超,张大荣,李雪霓,苏允爱,司天梅,孔庆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07)
- [9]进食障碍患者的肥胖恐惧:外显态度与内隐联系[D]. 许翼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在中国的现场研究[D]. 郑毓?. 上海交通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