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锚联合支挡结构体系在寨任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生[1](2019)在《反h型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特性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其交通建设面临着地质构造复杂,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等难题。反h型双排抗滑桩作为一种新型支挡结构,较常规抗滑桩具有空间刚度大、抗滑能力强等优势,在边(滑)坡治理工程中应用前景极大,但工程应用超前于理论研究。本文依托实际工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反h型双排桩的受力特性进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概述了边坡工程常规支护结构类型,总结了滑坡推力和侧向岩土压力计算方法。对反h型双排桩的荷载分布规律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反h型双排桩的上下部计算模式。(2)依托实际工程,采用上下部计算模式计算反h型双排桩的内力与变形,分析其受力变形规律;概述了该支护结构的现场变形监测及数据分析。(3)对比分析了反h型双排桩与单排抗滑桩及门架桩在相同滑坡地质条件下的内力分布和变形,得出了反h型双排桩在受力方面的优越性。(4)使用Midas GTS NX程序结合实际工程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如桩径、桩长、排间距、嵌岩深度、连系梁刚度及前桩悬臂高度等对反h型双排桩的受力影响,提出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王元戎[2](2019)在《堆积层滑坡微型桩顶刚性连接下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微型桩广泛应用于滑坡治理领域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然而在一些常年降雨量较大山区,每年都会发生很多小中型的堆积层滑坡。由于山区地带狭窄,不平坦,滑坡体造成公路被冲断,农田被填埋等灾害。对于这些小型滑坡,使用传统的支挡结构会形成造价高,占地面积大,施工复杂等弊端,而微型桩的出现无疑解决了这些问题。在一些滑坡受灾区,需要对灾后道路工程进行重新修缮,由于可选择的施工场地有限,很多道路必须从滑坡体上通过,还有一些工程必须修建在潜在滑坡体上,这对于施工单位造成了很多难题。因此一些施工单位选择使用微型桩对滑坡先进行治理,然后将微型桩当做桩基础,进一步在桩顶修建生产建设道路以承担来自竖向的荷载(堆载物、车载等),这种方式无疑对微型桩的使用功能进行了延伸,使得“一桩多用”,既对滑坡进行了治理,同时又利用桩和土共同作用形成“桩基基础”承担来自上部所修建的生产道路的竖向荷载。但是在“一桩多用”这方面,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依据经验施工,而没有相应的理论研究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和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作者通过国内外文献查找,发现多数文献都是关于微型桩治理滑坡的单一用途研究,而在微型桩治理滑坡的同时在其顶部修建生产建设道路的文献却很少,因此本文将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基于相似理论将桩顶修建的生产道路模拟成刚性板,通过理论分析、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堆积层滑坡微型桩顶刚性连接下的力学特性。这对在实际滑坡工程中应用微型桩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微型桩在治理滑坡的同时在其顶部修建生产道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所取得的研究结论有:1)分析了堆积层滑坡的发育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了微型桩在刚性连接下加固堆积层滑坡的作用机理以及刚性板与桩的连接形式。2)通过物理模拟试验得出每组试验在相同的滑坡推力下,坡顶位移大于桩顶位移,桩顶位移大于坡脚位移。在最大滑坡推力作用下,微型桩刚性连接、微型桩刚性连接及桩顶施加4kPa荷载以及微型桩刚性连接桩顶施加8kPa荷载下相较于独立微型桩坡顶处的位移相依次降低了 18.05%、36.58%以及47.61%,桩顶处的位移依次降低了 6.24%、39.72%和43.49%,坡脚处的位移依次降低了 19.12%、38%和42%,在桩顶施加荷载,能够减小滑体下滑位移。3)在最大滑坡推力作用下,微型桩刚性连接、微型桩刚性连接桩顶施加4kPa荷载以及微型桩刚性连接桩顶施加8kPa荷载下,在滑面以上第一排桩最大弯矩值相较于独立微型桩依次减小了 4.57%、21.95%、37.77%;第二排桩较独立微型桩依次减小了 12.43%、25.08%和34.04%;第三排桩较独立微型桩依次减小1.94%、19.74%和23%。结果显示,通过在桩顶施加荷载,能够有效降低桩身最大弯矩值,使桩身弯矩分配更均匀。4)桩前土压力随着桩深方向逐渐递增,在滑面附近达到最大,桩后土压力随着桩深方向,呈现递减趋势,刚好与桩前土压力相反。基本上第一排桩前土压力大于第二排,第二排桩前土压力大于第三排。通过在桩顶施加荷载,有助于改善土压力沿桩身分配不均匀问题,并且能够提升整个微型桩组合结构的稳定性。5)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微型桩刚性连接下治理滑坡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研究了桩顶施加荷载和坡顶荷载的关系,并绘制坡顶荷载与桩顶荷载曲线图。但本课题对于桩顶在动荷载作用下是否对滑坡加固产生影响,需有待进一步探究。
杨静[3](2018)在《混合支挡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混合支档结构在一些边坡治理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一些地质环境比较复杂,比较陡峭的边坡工程治理中。在边坡位置通过不同类型的支档结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从而起到对边坡岩土体载荷综合支撑作用。所谓混合支档结构,就是不同的支档结构,结合具体的工程需要有机的进行结合,所以结合的方式很多,针对不同的混合支档结构的力学特征进行研究非常关键,可以结合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混合结构,不同的支档结构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但是有些作用并不是直接体现出来,所以在对混合支档结构进行应用的时候需要将这些问题充分考虑在内。本文针对混合支档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展开了详细的探究,首先就混合支档结构展开了阐述,然后就混合支档结构在工程中应用的意义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混合支档结构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对提升混合支档结构的应用效果,保障工程质量意义重大。
马洪生[4](2016)在《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的静动模型试验及抗震设计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岩土锚固是通过埋设在地层中的锚杆,将结构物与地层紧紧地联锁在一起,依赖锚杆与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承受结构物传递的拉力或使地层自身得到加固,以保持结构物和岩土体的稳定。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岩土锚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边坡稳定等工程。通过对“5.12”汶川地震公路边坡及锚固工程的震害调查发现,采用锚索框架梁加固的边坡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是对于此种结构,目前国内外在静力设计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而对抗震机理的研究较少,这也使得这一工程结构类型在抗震方面的运用上受到了很大限制。鉴于此,本文基于汶川地震路基及边坡震害调查结果,设计并完成了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岩锚体系动态拉拔试验和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论文成果不仅完善了锚索框架梁的静力设计和抗震设计方法,而且对路堑高边坡的加固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有:(1)汶川震区公路路基及边坡震害调查对“5.12”汶川地震四川、甘肃、陕西地震灾区国省干道和部分县乡道路约7081km进行了详细调查,总结了路堑边坡震害与震中距、岩土类型、边坡高度、坡角、断裂带夹角的关系:发现了未防护的边坡震害与坡高有正相关关系,有防护的边坡与边坡高度的关系不明显,得出了根据边坡的岩性、风化程度等选择不同的防护措施,丰富了震害调查资料数据库,为高烈度区边坡的支挡结构选型提供依据。(2)锚索框架梁在静力条件下的变形特性及设计方法利用离心机模型试验和FLAC3D数值计算得出了锚索框架梁上的土压力和弯矩分布规律,在锚索作用点位置附近存在着较大的正弯矩,土压力在梁中部位置较大,两端则相对较小,因此不能简单的将地基反力视为均匀分布或线性分布以进行简化计算。同时,边坡岩土体(地基)材料和锚索锚固力的不同对框架梁受力情况存在着较大影响。Winkler初参数法能较好地反映锚索框架的实际工作状态,推荐在框架梁的设计计算时优先采用。(3)岩锚体系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粘结特性设计并完成了 10组室内锚固系统的动力加载试验,分别测得锚固体系粘结面上的应变和锚头位移,得出了加载周期降低会引起体系的极限承载力下降,提出了锚固体系破坏分为弹性变形阶段、界面初期脱粘阶段、截面脱粘发展阶段和界面完全脱粘阶段,并基于破坏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临界位移给出了岩锚体系设计的位移控制原则。(4)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的抗震机理通过锚固边坡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得到边坡体内部的加速度、位移分布规律,锚索轴力和框架梁上位移的分布特性,发现:①边坡体内部的变形与框架梁面上的变形不一致,这是因为在框架梁的加固下,地震虽然使边坡浅表层出现掏空、滑塌的现象,但边坡整体稳定性仍然较好;②在低烈度地区按现有的锚索受力均摊原则可满足要求,但对于高烈度地区的锚固体系设计应考虑对边坡上、下区域进行分区设计,以达到设计的合理、安全。(5)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抗震设计方法利用FLAC3D数值软件计算结果验证了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推导了考虑水平向、竖向地震加速度和水共同作用下锚固边坡的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依据集中质量法给出了锚索自由段轴力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公式。
周龙翔[5](2010)在《土钉支护体系土拱效应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对大量中、外文献的分析及工程实践,认为土钉支护体系应用广泛,但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现有的设计计算理论仍很粗糙、不完整并与工程实践存在一些矛盾之处。通过现场试验及对已有文献的现场试验资料的分析、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就土钉支护体系中的土拱效应、滑裂面形式、作用在面层后土拱及面层板上的土压力、面层梁板及土钉的设计计算、土钉支护体系与止水帷幕组合支护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研究成果用于大型基坑工程设计计算,并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力、应变监测,检验理论分析方法,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分析了土钉支护体系中土拱的形成条件、种类、形式及影响其尺寸和承载能力的因素,分别推导出按拱轴线形状增加的连续分布荷载、均布荷载作用情况下土拱厚度及最大应力的表达式,由此求得土拱拱脚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土拱拱高、拱脚水平力、竖向力。明确了土钉支护体系中土钉、面层、土体间的传力机理。建立了土钉支护体系的土拱效应原理。(2)分析了土钉支护体系作用的发挥与施工过程的关系,提出了施工节奏控制的方法。分析了土钉支护体系的滑裂面形状,钉上土拱作用使钉间土体所受竖向荷载显着减小。考虑钉上土拱的作用和施工过程的影响,提出了设计计算采用的滑裂面形式。(3)考虑最危险工况及钉上土拱的成拱过程,提出了作用在面层后土拱上的土压力分布形式及计算公式。(4)对面层梁板进行受力分析,对面层设单向连续梁、双向连续梁、只设锚座及等厚板等形式进行对比。考虑面层后土拱的作用,面层中的梁将承受土拱拱脚作用力,而面层板仅承受拱前土产生的土压力。导出了作用在面层板上的土压力计算公式,其值远小于拱后土压力。提出了面层结构的合理形式。分析了目前通常采用的平板结构出现问题的力学原因。(5)分析了土钉的受力特点,提出了土钉受力分析的结构力学模型及设计计算方法。(6)分析了土钉支护体系与止水帷幕组合支护中的土拱效应,提出了组合支护的分析方法。土钉支护体系与止水帷幕组合可用于高水位软土地区基坑支护。上述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试验吻合。按本文计算理论形成的完整设计方法进行了两项工程的设计,现场监测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土拱种类及形式与本文理论分析吻合。本论文的研究可用于顶面水平、垂直开挖的水平成层或均质岩、土基坑、边坡土钉支护体系的设计。
杨柳[6](2008)在《桩锚板支护边坡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路高陡边坡是西部公路建设常遇到的问题,有效的治理好公路高陡边坡是保证公路建设和运营顺利关键之一。工程实践表明,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已成为高陡边坡加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昆洛路k0+320~k0+380段边坡由于线路走向及边坡的重要性所限,结合景观绿化的要求,设计采用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桩间锚杆的新型支挡结构的支护方式。本论文以该边坡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种支护方式的适用性及合理性进行了室内离心模型试验、现场监测及PLAXIS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工作,对这种支护方式的边坡的稳定性及支护结构的内力、变形特征作了研究。具体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对该边坡工程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不同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案研究了该边坡在无支护和有支护的情况下进行开挖时,边坡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其次,通过长期的、全面的现场监测工作,对作用于桩、板上的土压力;对桩钢筋应力、锚索拉力、桩身位移及弯矩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历经两年多的雨季、旱季监测表明,该边坡自施工至运营期间,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最后,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软件PLAXIS对该边坡及其支护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该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在结合离心模型试验及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3种方法的基础上,对该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及支护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
王万昌[7](2006)在《广西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研究 ——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增长,高等级公路、铁路、水利等大量工程项目建成或正在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型的边坡,这些边坡质量成为影响工程项目营运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的边坡工程常常赋存于不同的工程地质环境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合理有效地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方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炭质泥岩性质和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的相关成果,为本课题提供了有力依据。然后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的炭质泥岩边坡为依托,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对广西炭质泥岩边坡进行调查与研究,研究出:(1)炭质泥岩在广西的分布状况;(2)广西炭质泥岩的化学和矿物成分,以及物理力学性质;(3)广西炭质泥岩的工程特性;(4)影响炭质泥岩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5)炭质泥岩的主要变形破坏模式;(6)炭质泥岩的稳定性评价及分类;(7)根据边坡分类,具体说明了各类边坡的防治技术。最后通过典型炭质泥岩边坡分析与应用,以论证前文的研究成果:(1)分别采用FLAC程序和极限平衡计算法对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K56+660~+860路段的炭质泥岩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论证了其分析结果的一致性;(2)利用前文的研究成果,通过方案优化设计,找到了适合该边坡的防治措施: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与植被护坡技术、浆砌片石护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3)通过施工与观测,证实了其处治方案的科学性。
王平[8](2005)在《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稳定性的有限元模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顺层岩体边坡是指斜坡倾斜方向与岩层倾向一致的边坡。由于人工开挖产生临空面时,或在受地表水浸蚀等不利因素作用下,顺层岩质路堑边坡很容易沿着层间软弱结构面发生滑坡。随着我国西部开发步伐的加快和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兴建,顺层岩体边坡工程问题日渐突出,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首先,讨论了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常见病害,破坏类型及特征。建立了顺层岩体边坡典型完全平面滑动型模型,运用极限平衡原理,推导出了顺层岩体边坡保持稳定时的最大坡高的解析解。其次,对顺层岩体边坡的有限元单元和结构面的力学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给出了基于强度折减理论的边坡安全系数的求解方法和边坡破坏状态的确定方法。然后,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建立了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法,借助于ANSYS 软件,分析了边坡的应力、变形和稳定性,并计算了不稳定边坡的下推力。进一步地,通过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对结构面的强度参数、岩层倾角和岩层厚度等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总结了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规律。另外,讨论了顺层岩体路堑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应力释放问题和边坡模拟过程中的失稳判据问题,提出了边坡失稳的综合判别依据; 对顺层岩体路堑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和稳定性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最后,简要地讨论了顺层岩体路堑边坡工程中常用的支护处理方式。
兰高[9](2001)在《桩锚联合支挡结构体系在寨任路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桩锚联合支挡结构体系在高边坡滑坡加固整治中设计及施工要点
二、桩锚联合支挡结构体系在寨任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桩锚联合支挡结构体系在寨任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反h型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特性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双排桩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排桩结构概述 |
1.2.2 双排桩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反h型双排桩荷载分析与结构计算 |
2.1 抗滑机理分析 |
2.2 荷载分析 |
2.2.1 反h型双排桩荷载分布规律 |
2.2.2 滑坡推力计算 |
2.2.3 侧向岩土压力计算 |
2.3 反h型双排桩受荷段结构计算 |
2.4 反h型双排桩锚固段结构计算 |
2.4.1 桩体刚度分析 |
2.4.2 桩底支承条件分析 |
2.4.3 刚性桩计算 |
2.4.4 弹性桩计算 |
2.5 小结 |
第3章 反h型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工程应用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背景 |
3.1.2 场区地形、地貌 |
3.1.3 地质构造 |
3.1.4 地层岩性及分布 |
3.1.5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3.1.6 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
3.2 边坡支护实施方案设计 |
3.2.1 实施方案设计 |
3.2.2 方案对比分析 |
3.2.3 最终方案 |
3.3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
3.3.1 滑体稳定性评价 |
3.3.2 库伦土压力计算 |
3.3.3 受荷段计算 |
3.3.4 锚固段计算 |
3.3.5 内力、位移曲线 |
3.4 小结 |
第4章 反h型双排桩支护结构变形监测数据分析 |
4.1 施工监测的重要性和时效性 |
4.2 边坡工程监测项目 |
4.3 边坡变形监测测点布置 |
4.4 边坡监测变形值控制指标 |
4.5 支护结构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4.6 边坡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
第5章 反h型双排桩有限元数值模拟 |
5.1 有限元法的发展 |
5.2 有限元法在岩土工程的应用 |
5.2.1 有限元法计算步骤 |
5.2.2 Midas GTS NX程序简介 |
5.3 有限元数值建模 |
5.3.1 基本假定 |
5.3.2 数值模型建立 |
5.3.3 模型参数选取 |
5.4 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对比分析 |
5.5 反h型双排桩与普通抗滑桩对比分析 |
5.6 反h型双排桩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
5.6.1 嵌岩深度及倾角α的影响分析 |
5.6.2 排间距变化影响分析 |
5.6.3 连系梁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5.6.4 前桩悬臂长度变化影响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堆积层滑坡微型桩顶刚性连接下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微型桩的发展历程 |
1.3.2 微型桩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3 微型桩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3.4 微型桩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5 微型桩刚性连接应用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微型桩刚性连接下加固堆积层滑坡作用机理 |
2.1 滑坡的影响因素和发育特征 |
2.1.1 影响滑坡因素 |
2.1.2 滑坡发育的基本特征 |
2.2 堆积层滑坡形成机理 |
2.3 微型桩加固滑坡作用机理 |
2.3.1 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形式 |
2.3.2 独立微型桩治理滑坡工作机理 |
2.3.3 微型桩刚性连接下治理滑坡工作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微型桩刚性连接下加固堆积层滑坡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
3.1 试验研究目的 |
3.2 物理模拟试验框架设计与制作 |
3.2.1 相似理论研究 |
3.2.2 模拟相似比确定 |
3.2.3 试验模型设计和所需设备 |
3.3 试验操作过程 |
3.3.1 试验工况设计 |
3.3.2 试验监测仪器布置方式 |
3.3.3 试验步骤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微型桩独立布置 |
3.4.2 微型桩刚性连接 |
3.4.3 微型桩刚性连接下桩顶施加4kPa荷载 |
3.4.4 微型桩刚性连接下桩顶施加8kPa荷载 |
3.5 各试验工况结果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微型桩刚性连接下加固堆积层滑坡数值模拟研究 |
4.1 FLAC3D有限差分法软件简介 |
4.1.1 FLAC3D介绍 |
4.1.2 FLAC3D计算原理 |
4.2 数值模型建立 |
4.3 模型验证 |
4.4 FLAC3D数值模拟各试验工况结果及分析 |
4.4.1 微型桩刚性连接桩顶无荷载下与最大滑坡推力计算 |
4.4.2 微型桩刚性连接桩顶8kPa荷载下与最大滑坡推力计算 |
4.4.3 微型桩刚性连接桩顶临界荷载下与最大滑坡推力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混合支挡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关于混合支档结构的概述 |
2 混合支档结构的具体分类 |
2.1 斜撑式抗滑支档结构 |
2.2 椅式抗滑支档结构 |
2.3 抗滑桩 |
2.4 桩板式挡土墙 |
3 几种常见的混合支档结构的实际应用 |
3.1 上层柱锚结构和下层肋锚结构的结合 |
3.2 桩基托梁重力式挡墙 |
3.3 上层桩锚结构和下层肋锚结构的结合 |
3.4 上层肋锚结构和下层桩锚结构的结合 |
4 结语 |
(4)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的静动模型试验及抗震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静力计算研究 |
1.2.2 动力计算研究 |
1.2.3 路基边坡震害调查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汶川地震路基及边坡震害调查 |
2.1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概述 |
2.2 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调查 |
2.2.1 震害调查范围 |
2.2.2 震害调查方法 |
2.2.3 路基震害调查分类 |
2.3 汶川地震公路边坡震害 |
2.3.1 边坡震害分布 |
2.3.2 边坡震害与烈度区关系 |
2.3.3 边坡震害类型 |
2.3.4 不同边坡防护结构的震害差异 |
2.3.5 地层岩性及断层上下盘震害差异 |
2.3.6 边坡震害影响因素 |
2.4 汶川地震公路边坡锚固工程震害特点 |
2.4.1 边坡锚固防护工程抗震效果 |
2.4.2 锚固工程震害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的离心机试验研究 |
3.1 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 |
3.1.1 离心机模型试验的原理 |
3.1.2 试验相似率确定 |
3.1.3 试验模型制作 |
3.2 离心模型试验数据分析 |
3.2.1 弯矩 |
3.2.2 土压力 |
3.2.3 预应力对弯矩影响 |
3.2.4 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
3.3 数值计算验证 |
3.3.1 模型建立 |
3.3.2 参数选取 |
3.3.3 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锚固体动态拉拔试验研究 |
4.1 试验简介 |
4.1.1 试验材料与监测元件 |
4.1.2 试件制作 |
4.1.3 加载工况 |
4.2 试验成果分析 |
4.2.1 试件破坏模式 |
4.2.2 轴向抗拔力与变形 |
4.2.3 锚束体-灌浆体界面粘结分析 |
4.2.4 参数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
5.1 振动台装置与主要技术指标 |
5.2 试验相似关系设计 |
5.3 模型设计与制作 |
5.3.1 模型箱设计制作 |
5.3.2 结构模型设计制作 |
5.4 测试元件介绍 |
5.4.1 土压力计 |
5.4.2 加速度计 |
5.4.3 位移计 |
5.4.4 锚索轴力计 |
5.5 测试元件布设及试验实施 |
5.5.1 元件布置 |
5.5.2 加载地震波 |
5.6 边坡结构受力分析 |
5.6.1 锚索轴力响应时程分析 |
5.6.2 结构受力分布规律分析 |
5.7 边坡体及框架梁变形分析 |
5.7.1 框架梁上的位移响应规律 |
5.7.2 坡体内的位移响应规律 |
5.8 加速度动力响应特性 |
5.8.1 台面实测与输入加速度响应时程曲线对比 |
5.8.2 软弱结构面对边坡体地震加速度响应的研究 |
5.8.3 坡体内部基岩内的加速度响应 |
5.8.4 坡面测点的加速度响应 |
5.8.5 边坡加速度临空面放大效应 |
5.9 小结 |
第6章 锚索框架梁的抗震数值计算与设计 |
6.1 边坡振动台数值分析 |
6.1.1 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 |
6.1.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6.1.3 计算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
6.2 框架梁抗震设计方法 |
6.2.1 锚固边坡稳定性系数求解 |
6.2.2 自由段锚索地震轴力响应计算 |
6.2.3 工程实例计算 |
6.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土钉支护体系土拱效应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土钉支护的方法、特点及分类 |
1.3 土钉支护的应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 |
1.4 土钉支护应用与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 土拱效应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7 本文的创新点 |
2 土钉支护体系中的土拱效应原理 |
2.1 现场试验资料分析 |
2.1.1 山西JL-2黄土边坡土钉支护工程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2 武汉葛店化工厂专用线的加筋土挡墙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3 陕西口镇加筋土挡墙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 土钉支护体系中土拱形成的机理及类型 |
2.3 面层后土拱分析计算 |
2.3.1 面层后土拱的拱脚形式 |
2.3.2 面层后土拱的形状 |
2.3.3 设单向连续梁面层后土拱的受力分析 |
2.3.4 设双向连续梁面层后土拱的受力分析 |
2.3.5 设锚座面层后土拱的受力分析 |
2.4 第一排土钉的钉上土拱分析计算 |
2.4.1 基本假定 |
2.4.2 土拱受力分析 |
2.4.3 拱的正截面厚度计算 |
2.4.4 拱的轴向应力计算 |
2.5 第二排及以下各排土钉的钉上土拱分析计算 |
2.6 影响土拱尺寸、承载能力的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3 土钉支护体系中潜在滑裂面形式及作用在面层后土拱上的土压力分析 |
3.1 施工过程控制与支护体系作用的发挥 |
3.1.1 土拱及土钉、面层作用的发挥 |
3.1.2 施工过程控制 |
3.2 土钉侧面摩阻力及轴力分析 |
3.3 坑底隆起分析 |
3.4 潜在滑裂面形式分析 |
3.4.1 土钉支护边坡的破坏形式 |
3.4.2 目前常采用的土钉支护体系潜在滑裂面形式 |
3.4.3 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滑裂面形式 |
3.4.4 现场试验资料对比分析 |
3.5 作用在面层后土拱上的土压力分析计算 |
3.5.1 柔性支挡结构的侧向土压力分布 |
3.5.2 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作用于面层后土拱上的土压力分布 |
3.5.3 现场试验资料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面层梁、板受力分析及其合理形式选择 |
4.1 面层梁、锚座的受力分析 |
4.1.1 面层设有水平单向连续梁的情况 |
4.1.2 面层设有竖直单向连续梁的情况 |
4.1.3 面层设有等间距双向连续梁的情况 |
4.1.4 面层设有锚座的情况 |
4.2 面层板上的土压力分析 |
4.3 面层结构的合理形式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5 土钉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方法 |
5.1 土钉受力的结构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
5.1.1 土钉受力的结构力学模型 |
5.1.2 土钉的受力分析 |
5.1.3 土钉设计计算方法 |
5.2 土钉支护体系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
5.3 本章小结 |
6 土钉支护体系与止水帷幕组合支护中的土拱效应分析与计算 |
6.1 土钉支护体系与止水帷幕组合支护的应用 |
6.2 现场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 |
6.2.1 工程概况及现场试验方案 |
6.2.2 试验结果分析 |
6.3 止水帷幕的作用分析 |
6.3.1 抗管涌稳定分析 |
6.3.2 抗隆起稳定性分析 |
6.3.3 根部抗冲剪、抗弯折计算 |
6.3.4 面层破坏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土钉支护体系的设计方法、数值模拟与工程应用 |
7.1 设计方法 |
7.1.1 设计计算过程及步骤 |
7.1.2 设计计算软件编制 |
7.2 数值模拟 |
7.2.1 FLAC3D程序概述 |
7.2.2 FLAC3D程序求解问题的一般过程 |
7.2.3 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模型的建立 |
7.2.4 土拱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7.3 工程应用实例 |
7.3.1 工程概况 |
7.3.2 现场试验结果与分析 |
7.3.3 按本文方法设计计算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桩锚板支护边坡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目标 |
1.3.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桩锚板支护体系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
2.1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意义 |
2.2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原理及误差问题 |
2.2.1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2.2.2 误差问题 |
2.3 模型试验设计 |
2.3.1 试验方案和目的 |
2.3.2 模型比尺的确定 |
2.3.3 边坡的模拟 |
2.3.4 支护桩的模拟 |
2.3.5 支护桩挡板和桩顶冠梁的模拟 |
2.3.6 锚索的模拟 |
2.3.7 锚杆的模拟 |
2.4 试验程序 |
2.5 模型试验及成果整理 |
2.5.1 无支护模型 |
2.5.2 桩锚板支挡模型 |
2.6 小结 |
第3章 桩锚板支护体系的现场测试研究 |
3.1 概述 |
3.2 测试方案设计 |
3.2.1 测试内容 |
3.2.2 测试断面 |
3.2.3 测试方法 |
3.3 现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1 测试元器件工作情况 |
3.3.2 锚索拉力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3 位移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4 钢筋计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5 桩身弯矩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桩锚板支护体系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4.1 边坡稳定分析的强度折减法 |
4.1.1 强度折减法中的安全系数 |
4.1.2 强度折减法边坡临界失稳的判据 |
4.1.3 影响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的因素 |
4.2 PLAXIS有限元程序简介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计算假设和边界条件 |
4.3.2 计算范围和网格划分 |
4.3.3 计算参数 |
4.3.4 计算工况的组合 |
4.4 自然状态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4.5 工程状态下的无支护开挖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
4.6 工程状态下的有支护开挖边坡数值分析 |
4.6.1 施工模拟计算过程 |
4.6.2 施工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6.3 稳定性分析 |
4.7 有限元分析结果同现场测试、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7.1 位移分析 |
4.7.2 土压力分析 |
4.7.3 锚索拉力分析 |
4.7.4 弯矩分析 |
4.7.5 稳定性分析 |
4.8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7)广西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研究 ——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炭质泥岩边坡防治的研究现状 |
1.3 广西炭质泥岩边坡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研究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 |
研究技术路线框图 |
第二章 广西炭质泥岩的分布及其工程特性 |
2.1 炭质泥岩在广西的分布概况 |
2.2 炭质泥岩的化学及矿物成分 |
2.3 炭质泥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
2.4 炭质泥岩的工程特性 |
第三章 广西炭质泥岩边坡失稳类型及防治技术 |
3.1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3.1.1 炭质泥岩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
3.1.2 雨水、热能等自然营力作用 |
3.1.3 边坡形态 |
3.1.4 施工工艺 |
3.2 炭质泥岩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
3.3 炭质泥岩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四章 典型炭质泥岩边坡分析与应用 |
4.1 寨任路K56+660~+860路段工程概况 |
4.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4.2.1 地形地貌及地层构造 |
4.2.2 岩土体特征及工程评价 |
4.2.3 水文地质条件 |
4.2.4 岩土体特征及工程评价 |
4.3 左侧边坡稳定性分析 |
4.3.1 炭质泥岩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简介 |
4,3.2 FLAC程序分析 |
4.3.3 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 |
4.4 加固整治方案设计 |
4.4.1 方案优化选择 |
4.4.2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
4.5 工程效果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8)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稳定性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问题现状的研究 |
1.2.1 顺层岩体边坡稳定性问题分析方法 |
1.2.2 顺层岩体边坡工程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
1.2.3 顺层岩体边坡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破坏特征及模型 |
2.1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常见病害 |
2.2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破坏类型及特征 |
2.3 典型顺层岩体边坡概化模型及其极限平衡方程 |
3 顺层岩体边坡稳定性的有限元解法 |
3.1 边坡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原理 |
3.2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弹塑性模型 |
3.2.1 岩体的本构关系和屈服准则 |
3.2.2 流动法则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3.3 顺层路堑边坡的结构面模拟及解法 |
3.3.1 顺层路堑边坡结构面模拟 |
3.3.2 Newton-Raphson 法求解非线性问题 |
3.3.2.1 Newton-Raphson 法概述 |
3.3.2.2 用Newton-Raphson 法解材料非线性问题 |
4 顺层岩体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4.1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法 |
4.1.1 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原理 |
4.1.2 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 |
4.1.3 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模型. |
4.1.4 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的求解方法 |
4.1.5 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边坡稳定性的优点 |
4.2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分析条件和计算参数 |
4.3 顺层岩体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4.4 不稳定顺层岩体路堑高边坡的下推力计算 |
5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稳定性的特征及规律 |
5.1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稳定性与结构面强度的关系 |
5.2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稳定性与岩层厚度的关系 |
5.3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稳定性与岩层倾角的关系 |
5.4 影响顺层岩体边坡稳定性的其他因素 |
6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动态仿真模拟 |
6.1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应力释放问题 |
6.2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模拟分析的失稳判据 |
6.3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的动态模拟分析 |
6.3.1 边坡开挖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模型 |
6.3.2 边坡开挖过程的位移模拟分析 |
6.3.3 边坡开挖过程的应力模拟分析 |
6.3.4 边坡开挖过程的稳定性模拟分析 |
7 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支护与加固 |
7.1 锚杆支护 |
7.2 抗滑桩支护 |
7.3 预应力锚索支护 |
7.4 联合支护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及完成的科研课题 |
四、桩锚联合支挡结构体系在寨任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反h型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特性与工程应用研究[D]. 陈俊生. 贵州大学, 2019(09)
- [2]堆积层滑坡微型桩顶刚性连接下力学特性研究[D]. 王元戎. 西安工业大学, 2019
- [3]混合支挡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J]. 杨静. 四川水泥, 2018(05)
- [4]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的静动模型试验及抗震设计方法[D]. 马洪生.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5]土钉支护体系土拱效应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 周龙翔.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3)
- [6]桩锚板支护边坡的试验研究[D]. 杨柳. 西南交通大学, 2008(12)
- [7]广西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研究 ——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为例[D]. 王万昌. 广西大学, 2006(05)
- [8]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稳定性的有限元模拟分析[D]. 王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9]桩锚联合支挡结构体系在寨任路工程中的应用[J]. 兰高. 广西交通科技,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