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十七届全国砖瓦、新型墙体材料设备暨配套产品博览会在重庆胜利闭幕(论文文献综述)
赖世贤[1](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韩艺宽[2](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黄瑜[3](2018)在《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面对中国城市/建筑的超速发展、建设量的突飞猛增以及文化类建筑的激长,中国当代建筑直面现实并积极应对,以实用的务实态度回归建筑基本问题,材料的表现成为学科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在纷呈多样的建筑实践探索中,存在材料观念以及评判标准的困惑与迷思。因此,建立与材料相关的历史研究,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是指导当代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对此有所助益。本文以“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建筑”为研究范围。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象出发,对现代建筑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追溯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材料观念的演变历程,解析材料策略脉络,总结其中的规律以及主线。然后回到中国,研究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并从中得到启发,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以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过程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发展趋势上展望未来。本研究试图搭建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相关的历史知识体系,拨开现代建筑材料现象的迷雾,寻找适于当下指导实践的材料策略。论文分成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提出主题(主要对应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从当代中国建筑面对的挑战、回归建筑基本问题的学科研究以及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材料实践出发,分析材料研究的背景。综合西方现代建筑历史,界定“现代建筑”的研究范围,“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及指导“选材”为研究目的,制定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历史研究与解析(主要对应第二、三、四章)第二、三章以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历史为研究核心,探究策略背后的观念演变,并据此解析材料策略的脉络。材料观念的演变沿着“线”性的历史轴进行追溯,基于历史研究梳理材料策略的脉络,分别从两个核心议题、三个策略因素以及两条实施主线以“点”带面进行解析。第四章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从“选材”入手并总结其中的因素与建筑理念。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之路,解读中国建筑材料实践概况。第三部分是构建策略(主要对应第五、六章)第五章依托历史研究与解析的成果,制定当代建筑材料策略的有效准则。综合材料策略的三个内在因素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从适于此时、因应此地和情景交融三个视角构建材料策略,并以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举证。第六章以三个分别位处乡镇、老城与新城的文化建筑设计为例,从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实施反推并关注材料未来发展趋势。结论总结了论文成果——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创新点,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周予希[4](2016)在《基于近代建筑制度视角的中国室内设计转型研究(1845-1953)》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的独立性逐渐受到学界的质疑。一方面,这是因为传统艺术与设计史观不能清晰地解释室内设计史研究中“近代”与“古代”、“当代”的区别。另一方面,由于过度依赖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成果,导致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在这种学术背景下,从新的视角开展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领域的深化研究已迫在眉睫。因此,论文以近代建筑制度为特定视角,选取1845-1953年的中国室内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的深入研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室内设计”不仅是通常所指的物质化的室内设计形态,也是室内设计行业与室内设计活动。具体而言,论文将转型中的中国室内设计置于宏观社会文化背景中,基于大量当时的文献,注重外来影响与本土室内设计自身转型的结合,以近代建筑制度作用于室内设计的主要表现为依据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或权力体系的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特点,论文试图证明,中国室内设计的现代化转型与近代建筑制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近代建筑管理机制主导了室内设计与国家(或官方)权力之间的关系的转型;近代意义的建筑法规在对建筑活动进行管理的同时,也间接对室内设计活动、形制、技术进行了法制化管理;近代营造业群体与现代建筑师群体的出现,推动了室内设计行业社会分工的细化与职业化,尤其是1930年代大批相关行业纷纷涉足室内设计业务,并出现了早期专营室内设计业务的公司,反映了当时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已经初步呈现从建筑行业中分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建筑制度于1950年代初彻底终结,中国室内设计遂在新的建筑制度下继续转型。透过近代建筑制度的视角,中国室内设计在许多方面均进行了现代化转型,例如设计实践、理论研究、社会分工、材料与技术、法制规范、设计图纸、专业术语以及整个行业的运营模式等。由此,论文充分证明了近代时期中国室内设计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特点,并构建一个不同于以往视角的的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的研究框架。
金坤[5](2014)在《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产业是体育科学与经济科学交叉的新领域,也是第三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中国的体育产业化目前还处在初步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公共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化的重要载体,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其设计特征和策略都有很大的变化;而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也和产业体制和政策有关。从体育产业化的角度来研究公共体育场馆,具有独特的人文社科视点。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地区差异性大,而浙江省的体育产业化在国内领先,阶段清晰,研究其公共体育场馆的相应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借鉴价值.因此从分析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化进程着手,整理和总结了该省公共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特征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而对产业化的发展和需求变动对建筑设计特征的影响及相关设计策略作了详细的分析。本研究结论也可供其它地区的体育建筑设计参考。全文共约21.2万字,图表961张。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第1章),解释研究的背景、意义、基本概念等,陈述研究方法和框架。其次(第2、3章),对体育产业和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历程、概念、相互关系作了深化及分析,对产业背景和设计特征的元素作了筛选。并把浙江省的产业化进程分为成长、过渡、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按阶段对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典型实例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归纳出产业化进程中设计特征的演变趋势—综合化、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接着(第4、5、6、7章),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和需求相联系,从总体布局和功能组合、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设计理念和形式表达四个方面,对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项研究;并考虑与产业的协调发展,结合实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策略.最后(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另外,在附录中选取了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部分实例,并作简要分析。
王河[6](2011)在《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最少保守,最富有进取精神。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为当代岭南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岭南建筑及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岭南建筑学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清朝初期西方文化开始对岭南建筑进行影响,并指出广州十三行商馆建筑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首先交汇之处,岭南建筑学派开放、吸收的特性开始最初的显现。和研究了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指出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影响了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渗透进了岭南乡村建筑景观里面。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指出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进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固守,以及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思想革新的过程中,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及融合,促使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19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出现和现代建筑思想在岭南的传播则是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林克明等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早期传播和现代建筑的早期实践则可认为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聚集了一批第一代岭南建筑师的勷勤大学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解放后岭南建筑师较好地继承了勷勤大学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囿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仍然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夏昌世提出岭南建筑应强调通风、遮阳、隔热的岭南建筑创作观,开启了现代岭南派建筑探索的道路,夏昌世的建筑创作观、建筑理论观和建筑教育观,成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丰富的思想源泉。夏昌世可被视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以佘畯南、莫伯治为首的岭南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岭南派建筑成为全国建筑创作的典范。特别是以莫伯治为主的酒家园林的创作,可以被视为岭南派建筑的开创之风。到白天鹅宾馆的创作成功,一大批岭南派建筑岭成为中国建筑创作时代新风,南建筑创作从思想、实践、风格、理论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岭南建筑也从一个流派发展到了一个学派的新水平。建筑学界已经开始认同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和成就。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岭南建筑学派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岭南建筑学派成果丰富,其创作理论亦从侧重于风格和形式发展到一个思想体系,岭南建筑学派已经用一个思想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创作,作品遍布全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逐渐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主阵地。第六章主要通过笔者二十多年来对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学习、探索和建筑创作实践的7个代表性案例,其中从珠岛宾馆到松园宾馆的设计在中国自己传统的格局中追求中国岭南的现代建筑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探索一条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和地方性的创作道路;而帽峰沁苑就强调岭南建筑空间的“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海南热带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酒店的设计,则讲求运用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的创作思想在异地的运用,表明岭南活态空间手法的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不局限于狭窄的地域主义;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则以时代的高度,把握机遇,通过大型的国际赛事的契机,挖掘岭南传统工艺美术与建筑空间的三庭叠翠的活态空间的美感,以及岭南传统吃市街道的平民市井生活氛围,展示岭南民俗民情的一面。这些项目的获奖说明已经获得政府和专家一定程度的肯定,亦是笔者继续探索岭南建筑学派理论与实践的动力。通过对岭南地域建筑历史及地理、人文环境的溯源,以及对岭南派建筑产生的条件和背景的梳理,阐释了岭南建筑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在21世纪的新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广州亚运场馆的建设,昭示岭南建筑学派已经走向成熟和取得了新的发展高度,并完成了从无派有派无派的超越,其创作理论和思想体系今后应继续充实、提高和成熟、完善。
常跃中[7](2008)在《嘉庚建筑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嘉庚建筑,在近代建筑史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陈嘉庚先生以其赤诚的爱国之心,倾资兴学,由他躬身主持、参与建设的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我国近代建筑史上被人们誉称的“陈嘉庚风格建筑”。2006年6月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的嘉庚历史建筑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嘉庚建筑”具有人文的价值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是新建筑所难以取代的。嘉庚建筑已经成为十分宝贵的城市资源,是厦门乃至闽南城市重要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本文探讨地域文化与陈嘉庚侨居生活对形成建筑风格的影响,剖析嘉庚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对嘉庚建筑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以及挖掘城市历史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提出在现代城区建设中延续历史文脉、表现城市个性特色的思路,以及嘉庚风格建筑保护与城市区域品牌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发展策略。嘉庚建筑的研究、保护将有利于厦门城市建设的发展,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弘扬嘉庚精神有积极意义。
二、第十七届全国砖瓦、新型墙体材料设备暨配套产品博览会在重庆胜利闭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七届全国砖瓦、新型墙体材料设备暨配套产品博览会在重庆胜利闭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1.事实层面的意义 |
2.史学理论的意义 |
3.现实层面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相关研究文献 |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
3.本文的解决方式 |
三、创新点 |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时空范畴界定 |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
一、论文框架组织 |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2.童寯的建筑评论 |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二、研究方法 |
1.史料搜集 |
2.多文本阅读 |
3.话语分析 |
第一章 图表来源 |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第一节 、写作特点 |
一、总体特征 |
1.数量多 |
2.范围广 |
3.周期长 |
4.连贯性强 |
二、历史编纂特征 |
1.层次 |
2.体裁 |
3.义例 |
4.程序 |
5.文笔 |
第二节 、文本分类 |
一、分类方式 |
二、产品类型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三节 、写作分期 |
一、总体分期 |
二、分类型分期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四节 、历史脉络 |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
二、学科移植 |
三、思想碰撞 |
四、现代性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
一、《建筑艺术纪实》 |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
五、其他 |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
一、《天下》月刊 |
二、《战国策》 |
三、《公共工程专刊》 |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
一、民族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二、时代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三、真实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四、经济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五、阶级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表来源 |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层次:“述而不作” |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
3.义例:突出设计 |
4.程序:卡片收集 |
5.文笔:简练朴素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
三、小结 |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
一、写作内容 |
1.《北平两塔寺》 |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
二、发展取向 |
三、关于研究笔记 |
四、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表来源 |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江南园林志》 |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
2.体裁:述、记、志、图 |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
二、《东南园墅》 |
三、《造园史纲》 |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表来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概括 |
一、建筑评论 |
二、建筑史写作 |
三、园林史写作 |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
一、实践导向 |
二、形式主导 |
三、现代性追求 |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
第六章 图表来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童寯年谱 |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
附录 D:访谈资料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3)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当代中国建筑的挑战 |
1.1.2 建筑基本问题的回归 |
1.1.3 实际项目的材料实践 |
1.2 研究背景 |
1.2.1 材料研究基础 |
1.2.2 已有研究与文献综述 |
1.2.3 材料实践在中国 |
1.3 研究主题 |
1.3.1 研究范围:现代建筑 |
1.3.2 研究对象:材料策略 |
1.3.3 研究目的:如何“选材”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观念的演变 |
2.1 材料理论的引进 |
2.1.1 回归西方建筑历史语境 |
2.1.2 材料观念的时代更迭 |
2.2 从坚固到适用 |
2.2.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
2.2.2 阿尔伯蒂《建筑论—阿尔伯蒂建筑十书》 |
2.2.3 帕拉第奥《建筑四书》 |
2.2.4 现代材料观念的启蒙 |
2.3 从抵抗风格争论到构建新材料新风格 |
2.3.1 早期现代建筑语境 |
2.3.2 18-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 |
2.3.3 20世纪前后新材料新风格时期 |
2.4 从抵抗文化漠视到着重感官体验 |
2.4.1 20世纪60-80年代纷杂的建筑语境 |
2.4.2 地域主义中的材料观念 |
2.4.3 20世纪末期至今着重感官体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的脉络 |
3.1 两个议题 |
3.1.1 材料真实性 |
3.1.2 物质性 |
3.2 三个因素 |
3.2.1 时代、形式与风格 |
3.2.2 地域、工艺与文化 |
3.2.3 人、认知与体验 |
3.3 两条主线 |
3.3.1 从浪漫“饰面”到“表面” |
3.3.2 从结构理性到“裸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材料观念的启发与现代探索 |
4.1 传统材料观念 |
4.1.1 古代的材与料 |
4.1.2 现代对传统材料观念研究 |
4.1.3 传统选材启发 |
4.2 现代建筑之路 |
4.2.1 现代建筑早期 |
4.2.2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 |
4.2.3 21世纪初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材料策略的构建 |
5.1 有效准则 |
5.1.1 “材有美”原则 |
5.1.2 建造理性原则 |
5.1.3 以人为本原则 |
5.1.4 适应性原则 |
5.2 适于此时:材料与形式 |
5.2.1 装置与片段:旧材旧式 |
5.2.2 抽象与写意:新材旧式 |
5.2.3 重置与新生:旧材新式 |
5.2.4 革新与未来:新材新式 |
5.3 因应此地:工艺与文化 |
5.3.1 传承:地域材料手工艺 |
5.3.2 演绎:地域材料现代工艺 |
5.3.3 转译:现代材料现代工艺 |
5.3.4 场域:基于开放的地域性 |
5.4 情景交融:认知与体验 |
5.4.1 理性与知觉 |
5.4.2 裸露与表面 |
5.4.3 节点与细节 |
5.4.4 渲染与留白 |
5.4.5 陌生化重生 |
5.4.6 材料的自明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材料策略的实施 |
6.1 实例推证与反思 |
6.1.1 乡镇-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 |
6.1.2 老城-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
6.1.3 新城-济宁文化中心文化场馆 |
6.2 策略实施方法 |
6.2.1 策略整合化 |
6.2.2 设计层级化 |
6.2.3 设计连贯性 |
6.3 材料实施反推 |
6.3.1 建造实验法 |
6.3.2 材料推演法 |
6.4 材料发展趋势 |
6.4.1 全球视野下可持续发展要求 |
6.4.2 材料革新与数字化趋势 |
6.4.3 材料减量化趋势与虚拟材料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近代建筑制度视角的中国室内设计转型研究(1845-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反思与史观 |
1、问题的提出:对“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的质疑 |
2、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研究的新视角 |
2.2 基本概念与问题 |
2.2.1 视角的选取:近代建筑制度 |
2.2.2 研究对象和概念:转型,中国,室内设计 |
2.2.3 时段的选取和划分:1845-1953 |
2.3 研究意义 |
3、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有关近代建筑制度的研究 |
3.2 有关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史的研究 |
3.3 部分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4、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4.1 研究方法 |
4.2 论文结构 |
5、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预计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
5.1 可行性分析 |
5.2 预期成果 |
5.3 预计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
第一章 租界建筑制度对中国室内设计的影响(1845-1943) |
1.1 租界建筑制度:以上海公共租界为例 |
1.1.1 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机制与建筑管理部门 |
1.1.1.1 公共租界市政管理机制的形成 |
1.1.1.2 公共租界的建筑管理部门 |
1.1.2 公共租界的建筑法规 |
1.1.3 公共租界设立建筑师注册登记制度的尝试与失败 |
1.1.3.1 设立建筑师注册登记制度的背景 |
1.1.3.2 工部局与租界社会的努力 |
1.1.4 公共租界设计活动中相关方的利益协调 |
1.1.4.1 业主与设计方的契约 |
1.1.4.2 业主与承揽方的契约 |
1.2 公共租界建筑法规对室内设计的间接管理 |
1.2.1 对中式建筑与室内空间形态的影响 |
1.2.2 对西式建筑与室内空间形态的影响 |
1.2.3 对其他类型建筑与室内空间形态的影响 |
1.2.4 对建筑与室内设计活动的影响 |
1.2.4.1 有关设计图纸的细部规定 |
1.2.4.2 申请单与请证相关费用 |
1.3 其他近似租界的特殊区域的建筑制度对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影响 |
1.3.1 租借地:以德租青岛为例 |
1.3.2 铁路附属地:以满铁附属地为例 |
1.3.3 避暑地:以浙江莫干山为例 |
第二章 中国建筑制度早期近代化下的室内设计初步转型(1896-1928) |
2.1 中国近代建筑管理机制的初步建立 |
2.1.1 上海:租界建筑管理机制的刺激与模板 |
2.1.2 北京:源于警政系统的建筑管理机制 |
2.1.3 广州:西方国家建筑管理机制的综合影响 |
2.2 近代室内设计行业从业群体的分工细化与初步发展 |
2.2.1 近代建筑营造业群体的产生 |
2.2.1.1 传统建筑工匠群体的率先转型 |
2.2.1.2 近代营造行业组织的早期发展 |
2.2.2 早期经营室内设计相关业务的行业 |
2.2.2.1 工程行:涉及室内设计“硬装”方面的业务 |
2.2.2.2 近代家具业:涉及室内设计“软装”方面的业务 |
2.2.3 承担室内设计任务的主要职业群体:中国建筑师的出现 |
2.2.3.1 中国建筑师的先驱及其室内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
2.2.3.2 中国早期建筑师的市场化活动 |
2.3 本土设计管理法制化的初步尝试:以1912-1924年的广州建筑法规为例 |
2.3.1 《广东省城警察厅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则》(1912) |
2.3.2 《广州市市政公所临时取缔建筑章程》(1918) |
2.3.3 《广州市修正取缔建筑章程》(1924)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建筑制度下室内设计转型的“黄金十年”(1927-1937) |
3.1 重要城市的设计管理法制化努力 |
3.1.1 各地建筑管理机制的标准化 |
3.1.2 重要城市《建筑规则》中有关室内设计的内容比较研究 |
3.2 室内设计行业从业群体的制度化建设与业务扩展 |
3.2.1 中国建筑师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3.2.1.1 建筑师群体的组织化:中国建筑师学会 |
3.2.1.2 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与室内设计收费的初步规定 |
3.2.1.3 地方与中央构建建筑师执业登记制度的努力 |
3.2.2 营造业群体的组织化与相关行业的业务扩展 |
3.2.2.1 营造业群体的开业登记制度与组织化 |
3.2.2.2 相关行业的经营策略转型:争夺室内设计市场 |
3.3 “黄金十年”期间中国室内设计的现代化转型的特征分析研究 |
3.3.1 室内设计的理论建设与研究 |
3.3.1.1 现代室内设计的概论式文献 |
3.3.1.2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及历史研究 |
3.3.1.3 现代建筑思潮在室内设计领域的早期传播 |
3.3.2 早期现代室内设计图纸的研究 |
3.3.2.1 建筑施工图纸的专业分工细化 |
3.3.2.2 建筑施工图纸中的室内设计图纸雏形及不同的表达方式 |
3.3.3 建筑活动的契约化:室内设计活动的间接契约化 |
3.3.3.1 建筑文件的本土化与标准化 |
3.3.3.2 室内设计活动契约化的重要体现:工程说明书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建筑制度下室内设计的继续转型(1938-1953) |
4.1 设计管理法制化建设的深化:国家层面建筑法规的制定 |
4.1.1 国民政府建筑管理机制的建立及其职能 |
4.1.2 全国性建筑法规的制定与施行 |
4.1.3 全国性建筑法规对室内设计的间接管理 |
4.1.3.1 《建筑法》对室内设计活动的间接影响 |
4.1.3.2 《建筑技术规则》对室内设计的间接规范化 |
4.2 室内设计行业从业群体的进一步制度化建设与自身发展 |
4.2.1 全国性法规对室内设计行业主要从业群体的行业管理 |
4.2.1.1 《管理营造业规则》对营造业群体的规范化管理 |
4.2.1.2 《建筑师管理规则》对建筑师群体的规范化管理 |
4.2.1.3 上述法规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2.2 室内设计行业相关从业群体的继续发展 |
4.2.2.1 家具业的业务与组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上海为例 |
4.2.2.2 其他相关行业的业务与组织化的进一步发展 |
4.3 不同权力体系下的室内设计理论研究与探索实践 |
4.3.1 日占区的室内设计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1905-1945) |
4.3.1.1 日方主导:东北(满洲)地区室内设计的现代化转型 |
4.3.1.2 国人为主:抗战期间日占区学者的室内设计研究 |
4.3.2 国统区的室内设计形制探索与理论研究(1938-1949) |
4.3.2.1 失败的尝试:国家层面对室内设计形制的间接标准化 |
4.3.2.2 建筑研究主导的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继续 |
4.3.2.3 现代建筑思潮的系统化传播 |
4.3.3 革命根据地建筑活动主导下的室内设计实践与管理探索(1930年代-1940年代) |
4.3.3.1 集体主义生活下革命根据地的室内设计探索实践 |
4.3.3.2 革命政权早期的建筑管理机制与设计管理法制化建设 |
4.4 近代建筑制度的终结与室内设计现代化转型的新趋势 |
4.4.1 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终结 |
4.4.1.1 新国家体系下的土地管理机制与建筑管理机制 |
4.4.1.2 室内设计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4.4.2 新国家体系下的室内设计转型趋势:以城市住宅为例 |
综论 近代建筑制度视角下对中国室内设计转型的思考 |
1、近代建筑管理机制:主导室内设计与国家的关系的转型 |
2、近代建筑法规:间接的室内设计活动法制化建设与管理 |
3、室内设计行业:从业群体的分工细化与行业的初步独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浙江省概况 |
1.1.2 浙江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
1.1.3 全民健身和休闲体育在浙江省的普及 |
1.1.4 浙江省城市化的加速推进 |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1.2.1 概念 |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理论 |
1.4.1 方法 |
1.4.2 理论工具 |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基本框架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6 创新点陈述 |
2 概念深化及关系分析 |
2.1 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分类 |
2.1.1 内涵 |
2.1.2 内容分类 |
2.2 国内外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
2.2.1 国外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
2.2.2 国内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过程 |
2.3 国内外体育产业化发展模式、特点的比较 |
2.3.1 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 |
2.3.2 国内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 |
2.3.3 国内外体育产业比较和启示 |
2.4 公共体育场馆与体育产业化的关系 |
2.4.1 公共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的物质载体 |
2.4.2 产业化在公共体育场馆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2.4.3 相互之间的不利影响 |
2.5 消费需求的驱动力分析 |
2.5.1 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 |
2.5.2 体育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
2.5.3 关系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2.6 浙江省体育产业化的历程划分和发展趋势 |
2.6.1 浙江省体育产业化的历程划分 |
2.6.2 浙江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 |
3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历史进程及特征分析 |
3.1 建筑设计特征要素的筛选 |
3.2 成长期(1949年—1977年) |
3.2.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
3.2.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
3.2.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
3.2.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
3.2.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
3.2.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
3.2.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
3.3 过渡期(1978年—2000年) |
3.3.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
3.3.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
3.3.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
3.3.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
3.3.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
3.3.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
3.3.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
3.4 快速发展期(2001年—至今) |
3.4.1 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 |
3.4.2 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
3.4.3 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
3.4.3.1 总体布局与功能组合 |
3.4.3.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 |
3.4.3.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 |
3.4.3.4 设计理念与形式表达 |
3.5 建筑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分析 |
4 总体布局和功能组合的综合化趋势 |
4.1 产业区域规划与集群化 |
4.1.1 体育产业的区域布局 |
4.1.2 体育产业的集群化 |
4.2 总体布局的综合化 |
4.2.1 场馆的区域规划与定位 |
4.2.2 场馆的选址与共享 |
4.2.3 建筑群体的综合化布局 |
4.3 功能组合的综合化 |
4.3.1 功能组合的相互促进 |
4.3.2 功能综合的多种模式 |
4.3.3 竞技单元内的功能综合 |
4.4 大众健身休闲的综合化 |
4.4.1 健身休闲与产业的发展 |
4.4.2 健身休闲与布局综合 |
4.4.3 健身休闲与功能综合 |
5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的高效化趋势 |
5.1 体育产业的属性与结构调整 |
5.1.1 体育产业的高效属性 |
5.1.2 体育产业的结构调整 |
5.2 竞赛空间的高效化 |
5.2.1 体育场馆的类型细化 |
5.2.2 看台区的视线设计 |
5.2.3 疏散方式的选择 |
5.2.4 比赛厅和休息厅的氛围 |
5.3 使用模式的高效化 |
5.3.1 场馆的经营风险 |
5.3.2 赛时和赛后的平衡 |
5.3.3 比赛场地的多功能设计 |
5.3.4 看台的灵活组合和空间利用 |
5.3.5 附属用房的转变 |
5.4 赛后转型与临时建筑 |
5.4.1 与城市融合的赛后转型 |
5.4.2 拆卸和循环使用的临时建筑 |
6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的专业化趋势 |
6.1 产业运行机制转变与专业化 |
6.1.1 产业运行机制的转变 |
6.1.2 场馆管理模式专业化 |
6.1.3 竞技体育的职业化 |
6.1.4 竞技体育的院校化 |
6.2 配套设施的专业化转变 |
6.2.1 竞赛辅助空间的专业化改变 |
6.2.2 服务配套设施的专业化 |
6.2.3 跨产业的服务配套设施 |
6.3 技术应用的专业化 |
6.3.1 体育工艺的内容与拓展 |
6.3.2 新材料应用 |
6.3.3 结构选型 |
6.3.4 场地设计 |
6.3.5 物理环境设计 |
6.3.6 智能信息设计 |
6.4 特殊群体—残疾人体育建筑的专业化 |
6.4.1 残疾人体育的特点 |
6.4.2 特殊的管理模式 |
6.4.3 配套设施的特殊性 |
6.4.4 室外空间的无障碍技术应用 |
6.4.5 室内空间的无障碍技术应用 |
6.4.6 设备系统的专业化 |
7 设计理念和形式表达的多元化趋势 |
7.1 体育产业模式的多元化 |
7.1.1 体育产业模式的特点 |
7.1.2 体育产业与城市人文、设计特征 |
7.2 建筑潮流的多元化及整合 |
7.2.1 建筑潮流的发展与流派 |
7.2.2 多元整合的趋势 |
7.2.3 公共体育场馆与建筑潮流 |
7.3 设计理念的多元化 |
7.3.1 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 |
7.3.2 高技术的运用 |
7.3.3 新地域主义 |
7.4 形式表达的多元化 |
7.4.1 新体育风格的形成 |
7.4.2 非几何构成——解构 |
7.4.3 柔和弹性——简约 |
7.4.4 整体覆盖—表皮 |
8 结论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1.1 体育产业化和公共体育场馆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 |
8.1.2 应在产业化的背景中研究公共体育场馆的设计特征 |
8.1.3 公共体育场馆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是综合化、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 |
8.1.4 公共体育场馆的设计策略要与体育产业的属性和发展趋势相符合 |
8.2 设计策略总结 |
8.2.1 布局和功能的整合 |
8.2.2 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的优化 |
8.2.3 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的拓展 |
8.2.4 理念和形式的多元兼容 |
8.2.5 前期策划和后期评估的完善 |
8.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3.1 产业的发展变动对体育场馆发展的不利影响 |
8.3.2 产权制度改革对体育场馆发展的影响 |
8.3.3 重视社区健身休闲场所的设计研究 |
8.3.4 借鉴和学习国外体育产业化和体育建筑设计的经验 |
8.3.5 加强对场馆投资、产出的经济分析和比较研究 |
8.3.6 对体育场馆特有的设计特征作进一步的重点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实例 |
1. 浙江省体育馆 |
2. 杭州游泳健身中心 |
3. 杭州黄龙体育中心 |
4. 台州体育中心 |
5. 杭州奥体博览城 |
6. 金华体育中心 |
7. 嘉兴体育中心体育场 |
8. 湖州南太湖湿地奥体公园 |
9. 温州奥体中心 |
10. 舟山体育中心体育馆 |
11.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 |
12. 慈溪体育中心 |
13. 义乌梅湖体育会展中心 |
14. 椒江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
15. 临海市体育文化中心体育馆 |
16. 三门金鳞体育中心 |
17. 嘉兴市残疾人奥林匹克中心 |
18. 浙江省残疾人体训中心 |
作者简历 |
(6)岭南建筑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半个多世纪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1.1.2 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地域建筑建筑流派建筑学派 |
1.2 研究对象 |
1.2.1 岭南建筑环境综述 |
1.2.2 岭南地域建筑 |
1.2.3 岭南派建筑的界定 |
1.2.4 岭南建筑学派 |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 |
2.1 西风渐进与行商建筑初变 |
2.1.1 海外贸易下的广州十三行 |
2.1.2 贸易制度的产物广州十三行 |
2.1.3 西洋式建筑初现十三行 |
2.2 广州行商庭园(18 世纪中期至19 世纪中期) |
2.2.1 潘家花园 |
2.2.2 潘长耀花园 |
2.2.3 伍家花园 |
2.2.4 海山仙馆 |
2.3 近代岭南城市化进程 |
2.3.1 条约口岸城市的进化 |
2.3.2 张之洞与岭南城市的晚清革新 |
2.3.3 民国初期的市政建设 |
2.4 岭南乡村进化的中西合璧风尚 |
2.4.1 广府祠堂传统形制下的西式风格运用 |
2.4.2 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 |
2.4.3 开平碉楼 |
2.4.4 潮汕民居进化典型古今相糅、西式致用的陈慈簧宅第 |
2.5 小结 |
第三章 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
3.1 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 |
3.1.1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岭南的发展 |
3.1.2 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作——骑楼 |
3.2 岭南古典主义与岭南教会建筑的演变 |
3.2.1 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形式古典复兴 |
3.2.2 岭南教会建筑的中国式演变 |
3.3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复兴 |
3.3.1 民族主义建筑的尝试——中山纪念堂 |
3.3.2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革新 |
3.4 小结 |
第四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 |
4.1 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 |
4.1.1 岭南新建筑产生之初所表现的进取性、务实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
4.1.2 林克明对现代主义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人 |
4.1.3 勷勤大学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 |
4.1.4 第一代建筑师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现代主义的自觉实践者 |
4.2 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夏昌世 |
4.2.1 岭南新建筑的地域性展现与夏昌世建筑思想的渊源 |
4.2.2 夏昌世的三个岭南新建筑思想观 |
4.3 岭南建筑学派的确立 |
4.3.1 “酒家园林”对岭南派建筑的开创意义 |
4.3.2 岭南派建筑形成的有利条件 |
4.3.3 佘畯南与莫伯治的创作将岭南建筑推入学派高峰 |
4.3.4 岭南派建筑的“活态空间”形态特色探析 |
4.3.5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确立和主流地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 |
5.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岭南建筑学派的贡献 |
5.1.1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的第一次探索时期(1932-1945) |
5.1.2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华工院的初创期 (1945-1977) |
5.1.3 岭南建筑学派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华工院的建设期(1977-1999) |
5.1.4 岭南建筑学派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新发展时期(1999 年以来 |
5.2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新发展两观三性创作理论 |
5.2.1 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特征 |
5.2.2 两观三性建筑创作理念的提炼 |
5.2.3 从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看岭南建筑学派的新成绩 |
5.3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新成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
5.3.1 中国馆:传统韵味的现代演绎 |
5.3.2 从中国器到东方之冠 |
5.3.3 中国馆对于岭南建筑学派创作价值的思考 |
5.4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5.4.1 重大节事对建筑创作的契机 |
5.4.2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全面提升 |
5.5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力量 |
5.5.1 华南理工大学的主流设计力量 |
5.5.2 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辅助力量 |
5.6 小结 |
第六章 笔者对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
6.1 笔者作为岭南建筑学派中青年建筑师的成长过程 |
6.2 和而不同、敢为人先的大屋顶设计——珠岛宾馆东一号工程 |
6.3 道法自然、古典意象和岭南建筑相融合——松园宾馆西一号工程 |
6.4 岭南建筑空间“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帽峰沁苑 |
6.5 岭南休闲文化与海南“岛”派风格设计——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 |
6.6 岭南季候风下的现代传染医院设计——广州市第八医院(新院) |
6.7 “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 |
6.8 “三庭叠翠”与岭南传统工艺魅力——广州亚运城村长院 |
6.9 岭南传统食街与现代市井风情——广州美食园 |
6.10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嘉庚建筑的保护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动机、目标 |
0.2 研究意义 |
0.3 嘉庚建筑研究乳状 |
0.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注释 |
第一章 嘉庚建筑历史背景 |
1.1 陈嘉庚先生与教育 |
1.2 嘉庚建筑定义与建设情况 |
1.3 嘉庚建筑的文化背景 |
注释 |
第二章 嘉庚建筑风格与艺术特征 |
2.1 传统与地域文化的影响 |
2.2 侨居生活的影响 |
2.3 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
2.4 嘉庚建筑的艺术美 |
2.5 代表建筑与细部装饰 |
注释 |
第三章 嘉庚建筑的科学文化内涵 |
3.1 关注发展的科学规划设计理念 |
3.2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
3.3 以人为本的育人建筑环境 |
3.4 人文教育的大观园 |
注释 |
第四章 嘉庚建筑的价值与保护 |
4.1 嘉庚建筑的场所精神 |
4.2 教育与旅游经济的载体 |
4.3 闽南建筑艺术的创造性杰作 |
4.4 嘉庚建筑的保护 |
4.5 嘉庚建筑的生态环境维护 |
注释 |
第五章 嘉庚建筑与现代城市的共生发展 |
5.1 延续城区文脉,弘扬嘉庚精神 |
5.2 建筑文化内涵和特色的挖掘、延续 |
5.3 嘉庚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发展 |
5.4 城市区域形象和品牌的塑造 |
注释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第十七届全国砖瓦、新型墙体材料设备暨配套产品博览会在重庆胜利闭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2]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3]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D]. 黄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4]基于近代建筑制度视角的中国室内设计转型研究(1845-1953)[D]. 周予希. 东南大学, 2016(03)
- [5]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D]. 金坤. 浙江大学, 2014(07)
- [6]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 王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7]嘉庚建筑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 常跃中. 江南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