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WDM光网络分插保护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陈成[1](2020)在《光空分复用系统中双向传输及ROADM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IP网络的集成速度日益加快,因此网络的扩展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波分复用(WDM)光传输的容量增长明显放缓,系统实验接近非线性光纤传输的香农极限,限制了全光通信的发展。由此引入空间模式维度,基于空间自由度的空分复用(SDM)技术被认为是进一步提升传输容量的重要方案,其中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分复用(MDM)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因为光纤中各个模式相互正交,MDM技术利用这种正交性,将每个模式作为独立的信道加载信号,从而有效地提高传输容量和频谱效率。同时随着传输容量的快速增长,对交换系统也带来了压力和动力,由于电子交换技术达到瓶颈,人们便引入了光子技术,其中可重构光分插复用(ROADM)技术可以灵活地进行业务疏导、路由选择和监视等功能,能够显着的提高整个网路的透明性、吞吐量、生存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在研究光传输交换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如下结构:一种是无多进多出(MIMO)WDM-MDM带宽可调的光纤双向传输系统,利用6模式选择光子灯笼(PL)分别作为模式复用器与解复用器,选取LP21模式和LP01模式2个非简并模式作为正向传输信道,LP02模式和LP01模式作为反向传输信道,同时通过光开关控制选择LP11的2个简并模式作为正反向传输信道,从而实现12.5km的双向带宽可调传输。该结构通过光交换矩阵调节传输模式数来调节带宽。我们还对该系统结构进行实验搭建,并在C波段和L波段上对系统传输性能进行测量,3个模式的模间交调均小于-24d B,分析了12.5km多模光纤(MMF)传输的误码率和眼图性能,得出了当LP01模式和LP11a模式在接受功率低至-17d Bm和-16d Bm时,2路模式信号的误码率都能达到10-3的结论。验证了该传输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适用于低成本大容量等通信场景。另一种是新颖的SDM-OADM结构,光节点是一个简单的两层体系结构,具有全光多粒度交换,业务疏导,通道分插和在线监控等功能。我们演示了多芯光纤(MCF)级和光纤级交换,光纤级粒度和波长级粒度业务疏导,通过搭建实验系统,测量其传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光信号在该交换系统中平均传输损耗为-10.5d B,平均串扰为-40d B,平均误码率(BER)为10-10,证明该结构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眼图测试单元监测光信号的传输质量,从得到的眼图可验证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通信质量。
乔铮[2](2020)在《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二平面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固网IP业务和移动4G业务的快速增长,运营商对传输网络带宽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如何利用现有的物理资源提高通信系统的性价比和网络带宽,满足日益增长的多种业务需求己成为传输网络发展的焦点。永年撤县并区乡镇农村大发展,电信业务的重心已从语音业务转移到数据业务,导致一些人口密集型乡镇,家庭宽带上网和IPTV浏览感到卡顿,个别节点传输容量已接近饱和,构建可以承载多种业务的、高速率的新型网络,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成为了当务之急。DWDM技术可以直接接入多种业务,同时也为通向未来全光传输网奠定了良好的基石,且适用于永年联通传输网络现状及移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们对信息日益膨胀的需求。2010年建设的永年中兴ZXMP M800波分系统,容量勉强满足人们网络需求,但个别节点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永年联通公司二平面的构筑是为了解决现有永年传输网络所面临的许多设备已经老化、饱和的情况。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波分二平面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DWDM技术的永年二平面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中兴一平面的容量小与速率低,构建了大容量和高速率的光信号华为波分二平面传输网。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根据业务请求在网元节点对之间的传输距离需求,据实地为该请求提供最合理的网元格式,并以最小频隙位置为华为二平面完成频谱分配过程。这样既满足了业务的传输质量需求,同时还减少了业务请求的频谱资源消耗,提高了网络频谱资源利用率。(2)从波分二平面建设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DWDM技术的永年二平面实施。该建设实施考虑到不同网元实际业务差异性,根据网络节点配置和规划原则,构建了环形网络节点配置下的20条光波道网。在此基础上,为增加不同速率业务之间的传输稳定性,测试了永年波分网络光放大单元收发光功率值,发现9网元实际输入功率趋近于理想输入功率,保障了网络上各波道指标良好,达到工程测试要求,同时还提升了业务请求的传输质量。
贺金花[3](2018)在《100G OTN技术在骨干网传输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传输网正逐步向IP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对传输带宽和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宽带需求业务主要有宽带视频业务、IPTV业务、基站回传网和数据城域网,同时它们也对传输承载网络的容量、速率、可靠性和灵活解复用等特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传输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传输网飞速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波道调度、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局限性。而新一代光传输网0TN技术则充分发挥了光域和电域信号处理的优势,是目前传输大带宽业务的最佳选择,具有大容量和高度透明波长传输能力,还有电信级的业务保护功能。它是目前传输网研究和应用的焦点。本篇论文从0TN技术产生的背景,0TN技术的原理,0TN网络的体系架构,OTN包含的主要技术标准等方面入手,介绍了0TN系统的组网方式、映射结构和保护技术,分析并给出了宁夏电信二级干线0TN系统的组网规划方案。同时,论文还研究了0TN主要技术指标测试、网络保护等技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宁夏电信实际工程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
张腾[4](2012)在《矿井全光信息传输网络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和用煤国家,煤炭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由于开采量和日需求量巨大,每天,中国都有成千上万的矿工在矿井中作业,必然存在井下与地面进行通信的需求。矿井通信又因为其特殊复杂的环境,对于通信系统的要求有别于正常的地面通信,对于通信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目前,已经采用了多样的通信方式来实现矿井内的通信,但不同的方式都存在其技术和设计上固有的缺陷,无法做到令人完全满意,尤其是在业务信息量骤增的今天,实时有效地保持井下人员、设备与地面间的通信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的技术则已经无法适应这种信息高速增长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和选择新的通信和组网技术就尤为必要了。而光纤通信在通信容量、通信速率、通信距离、组网安全性、运行维护、网络升级等方面均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尤其是在“三网融合”的科技背景下,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分析和研究了光纤通信在高速网络构建上的新的发展趋势——全光网络,并以此为主要理论来源,论证了其在井下通信中运用的可行性,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最后运用仿真工具软件搭建了设计的网络模型,并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该设计的性能,论证了其在理论上实施的可能性。
夏珣[5](2010)在《可重构型光分插复用器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是当前最常见的光层组网技术,但是传统的波分复用系统还是一个点到点的线路系统,大多数的光层组网只能通过终端站(TM)和光分插复用器(OADM)组成的光线路来实现。但是由于OADM的功能有限,通常只能上下固定数目和波长的光通道,并没有真正实现灵活的光层组网。目前出现的可重构型OADM能通过网管远程配置,动态调节节点上下话通道的波长,实现了对网络波长资源的灵活分配和动态重构,使网络的波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由背靠背OTM到固定波长上/下的OADM,再逐步过渡到以可重构OADM为核心来组网,是目前可以预见到的DWDM网络最可行的发展脉络和方向。可重构型OADM即ROADM不仅大大简化了对网络初期规划的要求,带来了带宽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同时也使网络的保护、恢复功能更为强壮有效,是传送网迈向下一代智能全光网的重要阶梯。本文研究了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WSS技术的ROADM实现方案,并介绍了可能的单盘设计过程。文中阐述了DWD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架构,分析了传统DWDM系统的缺点,探讨了构建可重构光网络的必要性和关键技术。表明基于WSS技术的ROADM满足预期的需求,具有波长通道的重构能力,对于目前DWDM网络的重构和优化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王建忠[6](2009)在《全光通信网中基于FBG的OADM与OXC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以IP为代表的数据业务井喷式增长和新型业务的不断涌现以及联网用户急剧增长,使得网络带宽需求量成指数级增长。面对上述形势的变化,“十五”规划通信主题围绕新一代信息网、自动交换光网络等部署了一批重大课题。以IP数据为支配业务的流量具有突发性,它要求光传送网能迅速响应、动态配置,自动交换光网络的概念应运而生并被作为通信863主题的研究重点,研制具有T比特交换容量、多种类型业务接入、动态资源分配、自动连接控制和网络保护恢复等功能的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节点设备。在全光通信网中,最重要的网络设备是光分/插复用器(OADM:OpticalAdd/Drop Multiplexing)和光交叉连接器(OXC:Optical Cross-Connect),它们能完成全光网络中节点业务的分/插复用、直通以及节点之间的交换功能,而且OADM和OXC还具有解决网络交换过程中的“电子瓶颈”难题,它们具有灵活疏导业务量的能力,减轻业务层节点处理的业务量。OADM以及OXC还具有对网络客户层信号制式和速率的透明性,简化和加快高速业务的指配和业务供给速度。本论文研究了全光通信网中的OADM与OXC的关键技术。研究了基于光纤布喇格光栅的光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交叉连接器OXC的结构设计,分析研究了多波长的光分插复用器OADM的结构、损耗,串扰等、光交叉连接器OXC的结构、损耗、双向OXC特性、多粒度OXC的结构设计及其路由及波长/波带/光纤分配算法、以及基于全光网络抗毁性等问题。第一章从国内、国外全光通信网络研究进展出发,综述目前全光通信网络在世界最新发展情况,以及全光通信网络中的关键设备OADM和OXC的最新研究现状。我国的“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均将“全光网络的基础研究”作为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同时众多光网络公司投资与研发新型全光网络设备,因此研究全光网络OADM与OXC的关键技术是全光通信网关注的焦点。第二章对基于光纤布喇格光栅和环形器的OADM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型的固定波长的OADM以及可重构的OADM结构,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对OADM的串扰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OADM的主要特性及性能指标。第三章对基于光纤布喇格光栅和环行器的OXC进行了研究。提出新型静态固定的OXC、动态可调的OXC结构、以及提出了新型双向OXC新型结构,并对其插入损耗、串扰、功率均衡以及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将新型结构与目前其它的两种新型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得出本文提出的结构具有插入损耗较小、可重构性较好等优点。对OXC的主要特性、性能指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可重构的OXC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第四章对多粒度OXC(MG-OXC)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了三层MG-OXC交换结构、二层MG-OXC结构以及单层的MG-OXC交换结构。研究了MG-OXC内部交换矩阵规模与业务交换能力以及业务汇聚能力。提出了一种路由及波长/波带/光纤分配算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实验。第五章对基于光网络抗毁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保护方案的设计,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网络的抗毁性是网络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网络的抗毁性技术有两种:保护与恢复。保护通常是以分布的方式执行,而不需要在网络中进行中央控制。恢复是利用节点间可用的任何容量,包括预留的空闲备用容量、网络专用的容量乃至低优先级业务可释放的额外容量,为网络中失效的工作通路寻找替代路由,可大大节约网络资源。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魏坚洲[7](2008)在《WDM光网络中模块化OADM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光分插复用器(OADM,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是全光网的关键器件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提出了不少OADM的方案,但大多只能上/下路固定的波长,这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研制性能可靠、成本低廉且波长可以灵活配置的新型器件已成为目前OADM技术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以城域网应用为目标,理论并实验研究了基于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的光分插复用节点的实现方案。首先,通过分析应用OADM的环网网络环境,理论实现了两纤双向共享环、四纤双向专用环和单纤双向专用环网的自愈保护功能并设计了相应的OADM节点结构。其次,通过对现有OADM方案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AOTF的OADM的体系结构。并具体设计了该OADM系统的上/下路单元,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技术。由于AOTF能通过改变施加的RF信号频率来选择上/下路任意的波长,因此该OADM系统具有多波长同时独立可调、调谐速度快和调谐范围宽等优点。最后,本文理论研究了四通道的基于AOTF的OADM上路单元,但限于设备条件限制,未能及时制作完成AOTF。因此,为了验证理论方案的可行性,通过仿真软件PTDS(Photonic Transmission Design Suite)设计并实现了四通道的基于光环形器和FBG(Fiber Bragg Grating)的OADM,同时由具体实验研究了两通道的基于光环形器和FBG的OADM的输入、输出、上路信号以及各光器件输出端信号的频谱特性,并对上述两种上路单元作了分析比较。
归律[8](2007)在《光网络节点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纤通信作为一种大容量、长距离传输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范围方面,它已经从骨干网、城域网延伸到接入网;在系统容量方面,单波长容量和波长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在传输距离方面,无中继距离越来越长,新的纪录不断诞生;在管理和控制方面,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了光层交换。光纤通信技术中,网络中的节点设备的部署非常关键。在骨干和城域网中,光纤构成网状拓扑,关键节点包括光交叉连接器(OXC)和光分插复用器(OADM),而这些节点应具有向自适应特性过渡的能力;在光接入网中,利用现有的SDH网络承载分组接入业务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其中EoS(Ethernet over SDH)技术作为以太网光接入的实现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论文将分别对动态重构型OADM(ROADM)、EoS接入节点进行详细的分析,设计了实现方案,并完成了样机的研制。现有的ASON对底层传送平面并没有进行改进。在控制层实现光路的拆分、上下和路由时,传送平面缺少对光信号智能的监控和调节,由于色散、功率不均衡和信号的损伤,ASON的传送质量和业务的生存性就无法得到保障。针对这个问题,现在业界提出了自适应光网络的概念。较之ASON,自适应光网络拥有更好的自适应和自组织能力。它能够对各种业务实现自适应地接入,根据业务要求和实际网络状况自适应地调整节点传输参数,优化网络性能。本文将讲述自适应光网络的体系结构、技术特点,并提出一种由WDM网络向自适应光网络演进的新型节点方案。本论文以“基于PC和LAN技术的集中监控和接入综合系统”等项目为依托,具体创新并完成了以下内容:1.设计并完成一种新型的可搬移式ROADM设备的整体方案,该方案属于国内首创。设计了调谐型动态波长上下路模块,有效地实现了设备的动态重构特性、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波长变换单元(OTU)插卡的通用性;对当前OADM组件的类型、结构进行分析比较,对波长上下路单元和光性能监测单元的具体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详细叙述,进行了实验验证。提出了使用“一镜斜置三镜腔型”可调谐解复用光接收集成器件改进节点结构,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新结构性能的优越性。2.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分析了ROADM节点各模块的特性,并综合起来讨论了节点光信噪比、功率代价等主要性能指标,同时分析了级联时系统的传输性能变化状况,提出了使用直通功率代价和下路功率代价来进行节点设计的方法。以上理论可用于未来多波长网络的设计。3.分析比较了在SDH系统中实现以太网业务接入的各种方案。设计实现了基于LAPS技术的EoS接入节点系统,可在现有SDH网络中提供以太网业务的接入,该方案提供的E1接口能够很好地满足ITU-T G.703规范的各项指标。4.对自适应光网络的网络体系结构、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自适应光网络的发展进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OSC自适应技术、可调谐解复用光接收集成技术和波长选择开关(WSS)技术的WDM网络向自适应光网络演进的节点方案。
温培辛[9](2005)在《光纤城域网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信息港的建设在全国一浪高过一浪,而宽带城域网作为信息港建设的通信基础设施,将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新风景线。城域网以宽带光传输为核心,结合了广域网和局域网的组网技术,主要提供数据业务和分组化的话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应用的综合业务,覆盖范围一般在80km之内,中继距离为5-7km。具有网络传输容量大、信息传送高效化、接入手段多样化等优点。本项目的研究内容是当前城域网建设的网络技术,特别是通过对基于DWDM 技术城域光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未来光城域网的发展前景和建设发展方向。本文首先系统地概述了光网络的发展、宽带城域网的概念、特点及其主要组网方案;然后通过对五种方案的比较,提出了城域DWDM 是城域网建设的发展方向之一;接着详细讨论了DWDM 城域网络的特点、关键技术、网络保护与恢复、网络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并着重讨论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流量工程控制技术与光交叉连接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光互联技术——多协议波长交换(MPLmS),分析了MPLmS 网络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MPLS控制平面技术,及其对光网络的控制方式;最后讨论了城域网已有的几种接入方式对高带宽接入的限制,详细分析了能够满足高带宽接入需求的接入方式FSO(自由空间光通信),并对其系统组成、性能和限制因素作了详细的研究。
丁耿辉[10](2004)在《基于IP over DWDM技术的城域网络》文中认为介绍了IPoverDWDM城域光网络的技术特点、网络结构以及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IPoverDWDM技术必将成为全光因特网的核心技术之一。
二、DWDM光网络分插保护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WDM光网络分插保护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光空分复用系统中双向传输及ROADM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光纤通信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挑战 |
1.1.2 空分复用技术的发展 |
1.2 基于PL的双向光纤传输系统研究现状 |
1.3 ROADM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传输交换技术 |
2.1 光纤双向传输技术 |
2.2 光交换技术 |
2.2.1 光交换的原理 |
2.2.2 光交换技术的分类 |
2.3 光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 |
2.3.1 光交换网络 |
2.3.2 节点设备OADM功能与结构 |
2.3.3 节点设备OXC的功能和结构 |
2.4 ROADM结构特性及原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L的双向传输实验研究 |
3.1 双向光纤传输系统设计 |
3.1.1 网络节点设备 |
3.1.2 双向传输系统的结构设计 |
3.2 双向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
3.2.1 传输模式性能测试 |
3.2.2 误码率测试及讨论 |
3.3 双向带宽可调传输的实现演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粒度SDM-ROADM实验研究 |
4.1 SDM-ROADM结构和工作原理 |
4.2 SDM-ROADM实验系统及性能分析 |
4.3 多粒度交换和业务疏导演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二平面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DWDM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DWDM技术介绍 |
2.1 DWDM技术简介 |
2.2 常见通信传输技术对比 |
2.3 DWDM原理概述 |
2.3.1 DWDM技术原理 |
2.3.2 DWDM技术优缺点 |
2.4 DWDM的组网关键技术 |
2.4.1 DWDM网络结构 |
2.4.2 DWDM组网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网二平面总体设计 |
3.1 城域本地网概述 |
3.2 工程实施的背景与必要性 |
3.3 现有网络及业务现状简要说明 |
3.3.1 固网业务传输系统现状 |
3.3.2 移动网传输系统现状 |
3.4 系统需求分析 |
3.4.1 固网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3.4.2 移动网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3.5 本工程设计 |
3.5.1 波道配置 |
3.5.2 节点类型选取 |
3.6 DWDM网络保护方案 |
3.7 DWDM网络监控的实现方案 |
3.7.1 全网网元ID规划 |
3.7.2 DWDM网络监控通道的实现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郸永年DWDM系统二平面建设的实施 |
4.1 设备选型 |
4.2 ID及波道配置 |
4.3 DWDM模块配置 |
4.4 单站配置示例 |
4.5 永年DWDM网络放大单元收光功率理想值计算 |
4.6 永年DWDM网络放大单元系统调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性能测试与总体评价 |
5.1 网络性能测试 |
5.2 10 GE通道性能测试 |
5.2.1 测试概述 |
5.2.2 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 |
5.3 10 GE单波道保护测试 |
5.3.1 测试概述 |
5.3.2 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 |
5.4 OSC监控通道保护测试 |
5.4.1 测试概述 |
5.4.2 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 |
5.5 网络总体评价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100G OTN技术在骨干网传输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光纤网络发展史 |
1.1.2 光纤网络的新技术 |
1.1.2.1 光纤传输技术 |
1.1.2.2 宽带接入技术 |
1.1.2.3 无源光网络技术 |
1.1.2.4 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 |
1.1.2.5 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 |
1.1.2.6 OTN光传送网络技术 |
1.2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宁夏电信二级干线100G OTN系统工程 |
2.1 二干OTN系统现状 |
2.2 二干80*10G |
2.3 业务需求 |
2.4 现有波分系统存在的问题 |
2.5 本期工程建设方案 |
2.5.1 二干OTN系统建设方案 |
2.5.1.1 系统设计 |
2.5.1.2 组网方案 |
2.5.1.3 保护方案 |
2.5.1.4 波道配置 |
2.6 工程建设规模及纤芯使用 |
2.7 二干100G OTN系统电路配置 |
2.8 本期新增OSN9600设备功耗统计 |
2.9 设备介绍 |
2.9.1 产品特点 |
2.9.2 冗余和保护 |
2.9.2.1 网络级保护(OTN) |
2.9.2.2 网络级保护(分组) |
2.9.2.3 OSN9800 U64/U32/U16设备级保护 |
2.9.2.4 OptiX OSN通用型平台子架设备级保护 |
2.9.3 自动光功率管理 |
2.9.4 智能管理维护 |
2.9.4.1 SOM智慧光管系统 |
2.9.4.2 智能光纤管理系统 |
第三章 测试系统概况及验证 |
3.1 参考点定义 |
3.2 测试系统模型 |
3.4 系统验证测试 |
3.4.1 各段光纤长度验证测试 |
3.4.2 各段光纤及跨段衰耗测试 |
3.4.3 各段光纤色度色散系数验证测试 |
3.5 100Gbit/s波长转换器(OTU)单机测试 |
3.5.1 100Gbit/s客户侧光接口测试 |
3.5.2 发送端中心波长/频率及偏移 |
3.5.3 发送端平均总发送功率 |
3.5.4 发送端单通道传输脉冲形状(眼图及消光比) |
3.5.5 接收端单通道接收机灵敏度 |
3.5.6 接收端单通道接收机接收过载功率 |
3.5.7 100Gbit/s线路侧光接口测试 |
3.5.8 发送端中心波长/频率及偏移 |
3.5.9 发送端平均发送总功率 |
3.5.10 发送端信号光谱特征 |
3.5.11 接收端接收机灵敏度 |
3.5.12 接收端接收机过载功率 |
3.5.13 背靠背OSNR容限 |
3.5.14 背靠背色散容限 |
3.5.15 背靠背PMD/DGD容限 |
第四章 网络改造和优化 |
第五章 事件或故障定义描述 |
5.1 一级故障定义 |
5.2 二级故障定义 |
5.3 不同级别的故障影响 |
5.4 事件或故障处置原则 |
第六章 传输设备应急预案 |
6.1 二干华为100G OTN |
6.2 二干100G OTN上承载的一干重要业务调度 |
6.3 IPRAN上联业务调度方案 |
6.4 STN调度方案 |
6.5 二干华为10G OTN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OTN的现状 |
7.2 OTN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矿井全光信息传输网络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矿井通信概述 |
1.2 矿井通信的重要性及其面对的问题 |
1.3 光纤通信的优势 |
1.4 课题选取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
2 矿井通信网络的发展与现状 |
2.1 井巷漏泄通信系统 |
2.2 井下小/大灵通(CDMA)无线通信系统 |
2.3 井下光纤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
2.4 煤矿通信的发展趋势 |
3 全光网络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
3.1 光波分复用(WDM) |
3.1.1 光波分复用(WDM)的原理 |
3.1.2 光波分复用(WDM)的实现 |
3.2 光开关 |
3.3 光分插复用(OADM) |
3.3.1 光分插复用(OADM)的原理 |
3.3.2 光分插复用(OADM)的实现 |
3.4 光交叉连接(OXC) |
3.4.1 光交叉连接(OXC)的原理 |
3.4.2 光交叉连接(OXC)的实现 |
3.5 全光中继技术 |
3.5.1 中继技术的原理 |
3.5.2 光中继技术的实现 |
3.6 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 |
3.6.1 半导体光源 |
3.6.2 马赫曾德(Mach-Zehnder)光调制器 |
3.6.3 光发射机 |
3.6.4 光接收机 |
4 光纤通信网络的组网技术 |
4.1 SDH/SONET的发展 |
4.1.1 SDH/SONET概述 |
4.1.2 SDH的网络拓扑结构 |
4.1.3 网络自愈和保护 |
4.2 SDH的环网自愈保护 |
4.3 全光网络的保护 |
4.3.1 网络的生存性 |
4.3.2 WDM环型网络的生存性 |
4.3.3 WDM环网的失效保护 |
5 方案设计和仿真环境 |
5.1 方案设计 |
5.1.1 具体措施 |
5.1.2 拟解决的问题 |
5.2 仿真环境 |
5.2.1 仿真工具软件介绍 |
5.2.2 仿真软件的使用 |
6 仿真设计与性能测试 |
6.1 传输链路的设计 |
6.2 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 |
6.2.1 光发射机传输码型的选择 |
6.2.2 系统的传输性能 |
6.2.3 系统的误码率分析 |
6.2.4 系统的扩容升级 |
6.2.5 系统仿真实验的结论 |
6.3 网络的规划 |
6.3.1 组网器件的设计 |
6.3.2 网络的总体设计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可重构型光分插复用器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
1.2.1 ROADM节点设备的参考模型和参考点 |
1.2.2 ROADM节点设备的基本功能要求 |
1.3 论文各章节的介绍 |
1.4 我参与的工作 |
第2章 ROADM技术原理 |
2.1 ROADM和FOADM的比较 |
2.1.1 固定OADM的工作原理 |
2.1.2 ROADM的优点 |
2.2 WB型ROADM的原理分析 |
2.3 IPLC型ROADM的原理分析 |
2.4 WSS型ROADM的原理分析 |
2.5 ROADM节点中的其它关键技术 |
2.5.1 可调谐滤波器 |
2.5.2 可调波长激光器 |
2.5.3 光性能监控技术 |
2.5.4 光功率均衡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概要 |
3.1 光通信的发展 |
3.2 DWDM基本原理 |
3.3 传统DWDM系统的缺点 |
3.4 DWDM的发展前景——全光网 |
3.4.1 大容量光传送技术 |
3.4.2 全光网的节点技术 |
3.4.3 全光网的网络管理技术 |
3.4.4 全光网的组网技术 |
3.5 ROADM发展的驱动力和组网应用 |
3.5.1 ROADM发展的驱动力 |
3.5.2 ROADM组网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单盘的设计 |
4.1 ROADM实现的技术难点 |
4.2 整体设计思路 |
4.3 单盘原理框图介绍 |
4.3.1 CPLD的设计 |
4.3.2 DPRAM接口结构 |
4.4 模块间的电接口关系和信号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与测试 |
5.1 单盘性能测试 |
5.1.1 插入损耗测试 |
5.1.2 隔离度测试 |
5.1.3 通带谱宽特性测试 |
5.1.4 ROADM上下话路波道对其它波道的影响测试 |
5.2 ROADM动态重构组网能力测试 |
5.2.1 波长可重构能力测试 |
5.2.2 ROADM的重构时间测试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6)全光通信网中基于FBG的OADM与OXC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网络发展的历史回顾 |
1.3 国外研究动态 |
1.4 国内研究动态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FBG的OADM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FBG的理论分析 |
2.2.1 FBG工作原理 |
2.2.2 光纤光栅的反射特性 |
2.3 OADM结构、功能与分类 |
2.3.1 OADM结构 |
2.3.2 OADM的功能 |
2.3.3 OADM的分类 |
2.4 OADM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 |
2.4.1 OADM设计原则 |
2.4.2 OADM的发展趋势 |
2.5 基于FBG的新型OADM结构设计与分析 |
2.5.1 新型OADM的结构与功能 |
2.5.2 ODAM插入损耗的理论分析 |
2.5.3 OADM串扰特性的理论分析 |
2.6 动态多信道OADM结构设计与分析 |
2.6.1.动态OADM结构(Ⅰ) |
2.6.2 动态OADM结构(Ⅱ) |
2.6.3 动态OADM结构(Ⅲ) |
2.6.4 新型动态OADM结构设计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FBG的OXC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OXC的功能 |
3.3 OXC的主要性能指标 |
3.4 OXC结构分析 |
3.4.1 基于空间交换的OXC结构 |
3.4.2 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OXC结构 |
3.4.3 光纤Bragg光栅型OXC |
3.5 新型的OXC结构设计分析 |
3.6 OXC插入损耗理论分析 |
3.7 OXC串扰理论分析 |
3.8 功率均衡与功率管理技术 |
3.9 多波长双向OXC设计分析 |
3.9.1 三种新型双向的OXC结构设计 |
3.9.2 三种新型双向的OXC插入损耗对比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粒度OXC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多粒度OXC设计分析 |
4.2.1.三层多粒度交换结构 |
4.2.2.二层多粒度交换结构 |
4.2.3.单层的多粒度交换结构 |
4.3 内部交换矩阵规模和业务交换及汇聚能力比较 |
4.4 3种交换结构的阻塞性能比较 |
4.5 基于MG-OXC路由与多粒度分配算法 |
4.5.1 基于MG-OXC的路由算法 |
4.5.2 基于MG-OXC多粒度分配算法 |
4.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光网络抗毁性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网络抗毁性基础 |
5.3 网络抗毁性策略 |
5.4 网络抗毁保护结构模型研究 |
5.4.1 点到点网络抗毁保护结构模型 |
5.4.2 环形网络抗毁保护结构模型 |
5.4.3 网状光网络的抗毁性 |
5.5 新型部分共享路径保护(P-SPP) |
5.5.1 光互联网协议模型 |
5.5.2 光互联层的保护与恢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论文主要内容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简历 |
(7)WDM光网络中模块化OADM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WDM光网络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
1.2.1 WDM的工作原理及技术优点 |
1.2.2 WDM光网络的应用现状 |
1.2.3 WDM光网络的发展前景 |
1.3 光分插复用器(0ADM) |
1.3.1 OADM的分类 |
1.3.2 可重构型OADM方案 |
1.4 基于AOTF的OADM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OADM的环网应用 |
2.1 基于AOTF的OADM应用网络环境 |
2.1.1 OADM节点在城域网中的位置 |
2.1.2 网络环境对OADM设计的要求 |
2.2 OADM光环形网 |
2.2.1 两纤双向共享环 |
2.2.2 四纤双向专用环 |
2.2.3 单纤双向专用保护环 |
2.3 OADM环网的实际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块化OADM的设计 |
3.1 基于AOTF的OADM |
3.1.1 基于AOTF的OADM系统架构 |
3.1.2 AOTF工作原理 |
3.1.3 基于AOTF的OADM的设计 |
3.2 OADM上/下路设计 |
3.2.1 上路单元设计 |
3.2.2 下路单元设计 |
3.3 OADM中AOTF的控制 |
3.4 OADM中的关键技术 |
3.4.1 光放大技术 |
3.4.2 色散技术 |
3.4.3 光复用与解复用技术 |
3.4.4 网络管理技术 |
3.4.5 有源/无源光器件 |
3.4.5.1 有源光器件 |
3.4.5.2 无源光器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仿真、实验研究及验证 |
4.1 基于AOTF的OADM实现 |
4.1.1 AOTF的RF驱动电路 |
4.1.2 采用AOTF实现OADM的上路 |
4.2 基于光环形器和FBG的OADM实现 |
4.2.1 采用光环形器和FBG的OADM仿真实现 |
4.2.1.1 PTDS仿真软件介绍 |
4.2.1.2 四通道OADM运行仿真 |
4.2.2 采用光环形器和FBG实现OADM的上路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8)光网络节点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通信的器件和系统 |
1.2 光网络的发展概况与OTN |
1.3 光网络发展前景展望 |
1.4 本人博士期间完成的工作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调谐型完全可重构 ROADM节点研究与实现 |
2.1 ROADM组件研究 |
2.1.1 开关型 ROADM |
2.1.2 调谐型 ROADM |
2.1.3 开关型结构与调谐型结构的比较 |
2.2 新型完全可重构ROADM节点的设计 |
2.2.1 系统架构设计 |
2.2.2 设备结构设计 |
2.2.3 节点硬件结构 |
2.2.4 节点软件结构 |
2.3 波长上下路单元(ADU)的设计与实现 |
2.3.1 主要器件与原理 |
2.3.2 上下路单元实验验证 |
2.4 光性能监测单元(PMU)的研制 |
2.4.1 光性能监测单元的设计 |
2.4.2 光性能监测单元的所采用的器件与原理 |
2.4.3 光性能监测单元功能验证 |
2.5 采用“一镜斜置三镜腔型”可调谐解复用光接收集成器件改进节点结构 |
2.5.1 “一镜斜置三镜腔型”解复用光接收集成器件 |
2.5.2 “一镜斜置三镜腔”结构的可调谐解复用光接收集成器件 |
2.5.3 采用—镜斜置三镜腔结构的可调谐解复用光接收集成器件改进节点结构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ROADM节点性能的理论仿真及实验分析 |
3.1 ROADM节点理论仿真 |
3.1.1 链路指标预算 |
3.1.2 EDFA模块理论模型 |
3.1.3 可调谐滤波器模型 |
3.1.4 耦合器模型 |
3.1.5 DCE及 DGE模型 |
3.2 ROADM节点性能理论分析 |
3.2.1 下路功率代价 |
3.2.2 直通功率代价 |
3.3 ROADM节点设备性能指标实验 |
3.3.1 实验平台基本结构 |
3.3.2 设备灵敏度的测量 |
3.3.3 波长上下路的测试 |
3.3.4 自动功率均衡功能的测试 |
3.3.5 功率代价的测试 |
3.4 节点级联性能分析[24]-[30]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SDH网络承载以太网接入业务的研究和实现 |
4.1 Ethernet over SDH(EoS)技术概况 |
4.1.1 Ethernet over SDH协议框架 |
4.1.2 Ethernet over SDH封装协议类型 |
4.2 Ethernet over SDH的封装协议 |
4.2.1 LAPS封装协议的技术特点 |
4.2.2 GFP协议技术特点 |
4.2.3 LAPS和 GFP协议性能比较 |
4.3 Ethernet over SDH中虚级联与链路容量调整技术(LCAS) |
4.3.1 虚容器级联技术 |
4.3.2 链路容量调整技术 |
4.4 基于Ethernet over SDH技术的集中监控和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4.1 系统总体结构 |
4.4.2 网桥卡的硬件设计 |
4.4.3 网桥卡的软件设计 |
4.4.4 系统传输性能的调测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光网络节点自适应技术及实现方案的研究 |
5.1 自适应光网络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 |
5.1.1 自适应光网络的研究进展 |
5.1.2 自适应光网络的分层模型 |
5.1.3 自适应光网络各平面的结构和功能 |
5.1.4 自适应光网络的关键技术 |
5.2 DWDM网络向自适应的演进 |
5.2.1 DWDM网管系统结构 |
5.2.2 OSC信道的结构 |
5.2.3 演进的步骤 |
5.3 DWDM自适应节点的方案研究 |
5.3.1 核心功能的选择 |
5.3.2 总体方案设计 |
5.3.3 可调谐解复用光接收集成器件的采用 |
5.3.4 业务自适应的设计 |
5.3.5 OSC自适应的设计 |
5.3.6 传送自适应的设计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光纤城域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一代光纤通信系统 |
1.1.1 复用光纤通信 |
1.1.2 光孤子通信 |
1.1.3 相干光通信 |
1.1.4 量子光通信 |
1.2 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 |
1.2.1 DWDM 原理概述 |
1.2.2 WDM 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1.2.3 WDM 系统的必要性和特点 |
1.3 基于DWDM 技术的光城域网简介 |
1.4 本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二章 光城域网技术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城域网特点 |
2.3 城域网的分层结构 |
2.4 城域网典型解决方案 |
2.4.1 基于SDH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 |
2.4.2 基于以太网的方案 |
2.4.3 城域网RPR 方案 |
2.4.4 城域网WDM 方案 |
2.4.5 以ATM 为基础的多业务平台 |
第三章 DWDM 光城域网技术 |
3.1 DWDM 光城域网的特点 |
3.2 城域网对DWDM 系统的要求 |
3.3 城域DWDM 光网络基本结构 |
3.3.1 DWDM 光复用方案 |
3.3.2 DWDM 可配置光环方案 |
3.3.3 DWDM 网状网方案 |
3.4 DWDM 城域网中关键器件的技术问题 |
3.5 DWDM 城域网的保护恢复问题 |
3.6 DWDM 城域网的网络管理问题 |
3.7 华为DWDM 在城域网的实际应用 |
3.7.1 业务特点 |
3.7.2 技术特点 |
第四章 基于MPLMS 的DWDM 光城域网控制平面技术 |
4.1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 |
4.1.1 MPLS 的基本思路 |
4.1.2 MPLS 的关键技术 |
4.2 MPLMS 技术 |
4.2.1 MPLmS 技术原理 |
4.2.2 波长标签交换的组网模式 |
4.2.3 MPLmS 网络中MPLS 控制平面技术 |
4.2.4 MPLmS 网络的控制方式 |
4.3 MPLS 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
第五章 城域网接入新技术—FSO |
5.1 FSO 与其他接入技术的比较 |
5.2 FSO 系统组成 |
5.3 影响FSO 系统性能的因素和解决方法 |
5.4 FSO 的网络结构 |
5.5 华为FSO 在不同方式下的应用 |
5.6 FSO 的市场前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0)基于IP over DWDM技术的城域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域IP over DWDM光因特网技术 |
2 IP over DWDM城域网的网络结构 |
3 目前IP over DWDM在城域网中应用应解决的问题 |
3.1 系统的价格问题 |
3.2 关键器件的技术问题 |
3.3 网络设计问题 |
3.4 网络的管理问题 |
3.5 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
4 结论 |
四、DWDM光网络分插保护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空分复用系统中双向传输及ROADM技术研究[D]. 陈成.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2]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二平面设计与实现[D]. 乔铮.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3]100G OTN技术在骨干网传输系统中的应用[D]. 贺金花.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4]矿井全光信息传输网络的研究与设计[D]. 张腾. 安徽理工大学, 2012(12)
- [5]可重构型光分插复用器的研究与实现[D]. 夏珣.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6]全光通信网中基于FBG的OADM与OXC的研究[D]. 王建忠.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7]WDM光网络中模块化OADM的设计与实现[D]. 魏坚洲. 浙江工业大学, 2008(11)
- [8]光网络节点关键技术的研究[D]. 归律.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6)
- [9]光纤城域网的研究[D]. 温培辛. 吉林大学, 2005(06)
- [10]基于IP over DWDM技术的城域网络[J]. 丁耿辉. 广东通信技术,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