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超磊[1](2021)在《高面板堆石坝抗挤压破坏的工程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有良好的适应性、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在我国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筑坝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施工机械的改进,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筑坝高度也在不断增加。近期修建的面板堆石坝出现了面板挤压破坏的问题,限制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本文以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为工程背景,选取面板挤压破坏典型年资料,分析了面板挤压破坏可能出现的区域及原因。针对面板实测资料挤压破损的可能性原因,结合多体非线性接触的接触转动效应原理,进行有限元子结构数值模拟计算。最后根据面板挤压破损的原因,提出了面板抗挤压破损的工程措施:一种措施是设置软缝吸收运行期面板间挤压应力;另一种措施是面板表面设置混凝土保温层和涂刷放射隔热材料,控制和减少混凝土温度和干缩徐变裂缝。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挤压破损典型年资料,分析面板挤压破坏出现的区域和可能原因。(2)对实测数据面板挤压破坏的可能性原因,引入多体非线性接触的接触转动效应原理,通过有限元子结构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面板挤压的原因。(3)根据面板挤压破损原因,提出在面板间垂直缝填入软缝材料的工程措施。对软缝材料受到强挤压应力发生材料硬化,引入双线性模型。通过对比计算,分析河床中央面板垂直缝填入软缝材料对减少面板挤压应力的效果。(4)对面板在运行期和施工期都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干缩徐变裂缝情况,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施工期面板裂缝可能出现的区域及影响,对面板施工期设置混凝土保温层进行对比计算,分析设置混凝土保温层对面板裂缝的影响,并提出工程措施建议。
周新杰[2](2021)在《堆石流变作用下高面板堆石坝结构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因为具备适应地形能力强,能充分应用坝址区域石料,筑坝费用低,施工便捷等优点,近年来已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得到了设计人员的青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坝高超过100m的高面板堆石坝(例如:水布垭、天生桥、公伯峡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运行期堆石体会发生流变,导致混凝土面板的破坏及周边缝的开裂等工程问题,从而造成坝体防渗结构的破坏,危及到大坝的运行安全。因此在设计施工阶段对高面板堆石坝进行合理考虑堆石体流变作用的系列流变有限元分析,对大坝预沉降时间控制、面板混凝土浇筑分块分缝设计、混凝土面板防渗结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在建蓄集峡高面板堆石坝工程为依托,基于“实时反演参数、随时预测变形”的思路,可以实时跟踪蓄集峡高面板堆石坝预沉降过程,并预测蓄集峡高面板堆石坝运行期的变形过程。模型、本构和参数的选取是有限元计算准确性的重要保证。因此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建立供蓄集峡高面板堆石坝有限元计算分析的三维模型;2)在三维有限元软件ABAQUS中进行二次开发,基于考虑颗粒破碎的筑坝材料流变七参数模型,编制相关UMAT子程序;3)通过神经网络响应面建立可供实时反演参数的流变参数与流变结果的映射关系并对比分析了BP和RBF神经网络响应面的映射优劣程度,建立可供实时反演参数的目标函数,通过实时获取蓄集峡面板堆石坝预沉降变形监测资料进行位移参数反演,达到实时跟踪蓄集峡高面板堆石坝预沉降过程的目的;4)探究不同二期预沉降时间对大坝应力变形及其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寻求合理的预沉降方案;5)依据合理的施工方案、坝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二次开发的本构和实时反演得到的流变模型参数,进行了蓄集峡高面板堆石坝三维有限元计算以达到随时预测变形的目的,分析了堆石流变作用下面板及其接缝和坝体应力变形的发展规律,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
庞锐[3](2019)在《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分析及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一批200~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在此地区建设或拟建,但是本区域处于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且地震烈度较高,地震活动相对频繁,因此地震作用下的大坝安全性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尚未出现经受强震考验的200m以上的高坝为抗震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因而深入研究地震特别强震作用下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具有突出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地、深入地分析地震作用下结构性能的变化,有效估计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危险性,逐渐在很多工程领域应用发展,但是对土石坝尤其高面板堆石坝的抗震安全评价,目前仍主要采用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还刚刚起步,尤其针对高面板堆石坝还鲜有研究,主要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结构在地震下真实的响应性态应该从有效的抗震分析模型和方法中表现出来,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和从概率角度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合理的性能指标和定量化的性能目标是抗震安全评价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随机动力学角度出发,在系统考虑地震动随机性、筑坝材料参数不确定性和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性等随机因素的基础上,联合先进的高土石坝静、动力数值模拟方法和概率分析方法,力图从随机动力和概率角度建立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方法。先后构建了基于水工抗震规范谱的随机地震动生成方法,建立了高维随机参数样本生成方法和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样本生成方法,结合精细化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和易损性分析方法等,从随机动力和概率角度揭示了高面板堆石坝地震响应特性,考虑坝体变形、防渗体安全和坝坡稳定三个方面,建议了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性能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具有概率保证的性能水准,最终建立了多地震强度-多性能目标-破坏概率性能关系,初步形成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框架,为高面板堆石坝抗震设计以及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在总结土石坝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基础上,指出结合有效的概率分析方法建立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的必要性。评述了现有土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传统概率分析方法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详细阐述了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求解流程;建立了基于谱表达-随机函数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和基于GF-偏差优化选点技术的高维随机变量生成方法,通过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验证了其结合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用于非线性复杂岩土工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后续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地震响应分析与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奠定了基础。(第二章)(2)结合高面板堆石坝弹塑性分析,揭示了随机地震动作用下大坝动力响应和概率特性,建立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方法。首先,基于正交展开理论和谱表达-随机函数方法,引入强度-频率非平稳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了具有完备概率特征的同一集系地震动加速度样本时程;然后,结合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和广义塑性模型,从随机动力和概率角度,揭示了坝体加速度、变形和面板应力响应特征和分布规律,表明地震动随机性对大坝响应有较大影响,为高面板堆石坝的地震响应和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提供参考;最后,基于坝体变形和防渗体安全两个方面,建议了合理的性能指标并划分了相应的性能水准,结合易损性分析初步建立了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第三章)(3)从随机动力和概率角度研究了材料参数随机性对高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和抗震安全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挑选出弹塑性模型参数主要随机变量进行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然后,基于GF-偏差选点优化方法生成弹塑性随机参数样本;最后,揭示了材料参数随机性与地震动随机性的异同点,并对比了随机参数不同分布类型的影响,指出确定性地震动激励下,考虑材料参数随机性的必要性,以及分布类型对大坝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第四章)(4)系统研究了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作用下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分布规律,完善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框架。首先,结合谱表达-随机函数和材料参数随机变量,同时生成随机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和随机材料参数样本;然后,详细研究了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作用下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特性,并与地震动随机性、材料参数随机性引起的地震响应随机动力和概率结果对比,揭示了不同随机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了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下,考虑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性的多地震强度-多性能目标-超越概率的性能关系和易损性曲线,完善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框架。(第五章)(5)研究了三维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规律,重点探讨了基于超应力体积比结合超应力累积时间的面板破坏性能指标和性能水准,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框架。首先,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考虑地震动随机性,结合三维弹塑性分析和概率分析,从随机动力角度揭示了坝体加速度、变形和面板应力的变化和分布规律,响应分布规律和范围对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和极限抗震能力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然后,初步探究和建议了基于面板超应力体积比结合累积时间的面板抗震安全评价性能指标和性能水准;最后,结合三维弹塑性随机动力分析结果,构建了基于坝体变形和防渗体安全的抗震安全评价框架。(第六章)(6)针对坝坡稳定,结合考虑堆石料软化效应的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法,从随机动力和概率角度系统探究了多随机因素下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抗震安全评价框架。首先,通过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揭示了地震尤其强震作用下,堆石料软化效应对坝坡稳定会产生重大影响,并表明了单纯从最小安全系数角度考察坝坡稳定的不合理性;然后,基于安全系数、安全系数超限累积时间和累积滑移量三个性能指标,探究并对比了考虑地震动随机性、材料参数不确定性和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性的坝坡稳定动力响应规律,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结果表明,三类随机性对坝坡稳定都有一定程度影响,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对坝坡稳定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性能评价标准;最后,建议了基于超限累积时间和累积滑移量的坝坡稳定安全评价性能水准,建立了考虑不同随机因素下多地震强度-多性能目标-超越概率性能关系和易损性曲线,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框架。(第七章)
冉蠡[4](2018)在《考虑低温与冻融的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分析》文中提出我国高寒、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与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为了开发这些水电资源,我国在上述区域建设了一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殊的环境特点,使面板堆石坝极易遭受低温、冻融以及地震时上游冰压力等特殊工况,而这些工况往往对面板坝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本文通过考虑低温与冻融对面板堆石坝材料的不利影响,以及遭受地震时的产生的特殊工况,研究高寒、高海拔地区面板坝的应力变形特点,为该地区面板坝设计与施工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面板堆石坝堆石体、面板混凝土、接缝及接触本构模型以及流变基本理论;以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其施工期、运行初期以及长期运行下静力应力变形特性。(2)针对低温与冻融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堆石体与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根据低温与冻融循环下岩体与混凝土力学参数变化的现有研究成果,拟定低温与冻融面板坝各材料的力学参数。以某面板堆石坝工程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常温、低温、冻融三种工况下坝体与面板的应力变形情况。结果表明低温与冻融对混凝土面板影响较大。(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动力分析方法与本构模型等基本理论。针对高寒、高海拔地区地震时,坝体易受上游冰盖的动力作用,以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分别建立有冰、无冰有限元模型,分析动冰作用对坝体及面板应力变形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动冰作用对坝体应力变形具有一定影响,而对混凝土面板应力变形影响较为明显;在上游冰盖影响下,面板上部轴向压、拉应力与顺坡向压、拉应力极值均有明显增大,且随冰盖厚度增加而增大。本文通过上述研究内容,为高寒、高海拔地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研究设计与施工建设提供了一些理论探索,所获得的分析计算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许春雷[5](2010)在《高土石坝坝坡稳定的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建成、在建以及拟建的大坝中,土石坝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坝坡稳定是土石坝设计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土石坝坝坡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土石坝的筑坝材料均为天然材料,筑坝材料强度存在较大的离散性和不确定性。即使是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的坝坡依然可能会失稳,这是因为单一的安全系数法不能考虑材料强度的变异性对坝坡稳定的影响,使坝坡的稳定分析不够完备,因此需对坝坡进行可靠性分析。土石坝坝坡稳定的可靠性分析能够考虑筑坝材料强度的离散性和变异性,是对坝坡稳定分析的传统安全系数法的有益补充。本文为分析高土石坝的坝坡稳定,首先统计了全国百米级以上面板堆石坝和心墙堆石坝的筑坝料强度参数,包括主、次堆石料的非线性强度指标及心墙料的线性强度指标,整理得到各参数的均值、方差、分布类型及其相关性系数,并讨论了相关性系数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依据统计参数,计算了100m到350m高的面板堆石坝和心墙堆石坝的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以及可靠度指标。心墙堆石坝坡比值取为1.8、1.9和2.0,面板堆石坝坡比值取为1.3、1.4、1.5和1.6。计算采用课题组研制的3Dstab程序,稳定安全系数采用简化Bishop法,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搜索最危险滑弧,在安全系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序列近似规划策略的一次二阶矩法(FOSM)计算了坝坡稳定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同一坡比下,稳定指标随坝高的增加而减小,随坡比的增大而减小,蓄水期稳定指标高于竣工期。为方便快速估计堆石坝坝坡的稳定指标,根据计算结果拟合出稳定指标与坝高、坡比、地震烈度的关系曲线,并给出了计算结果与拟合结果间的最大相对误差。
张祥[6](2009)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及变形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坝型,作为当地材料坝因其具有众多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特别在近三十年来发展较快、应用较广,并逐渐成为有较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坝型。随着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的发展,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越建越高,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已成为现代面板堆石坝发展的基本趋势,开发先进的原型观测资料分析方法进行预测预报也就随之成为客观所需。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受时间、水位、地质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错综复杂,具有一定的灰色度。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选题,进行了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及变形预测的深入研究。本文讨论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原型观测资料分析技术方面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主要规律,并确定了本文的重点预测对象,即坝体沉降、混凝土面板挠度和混凝土面板应力(顺坡向应力)。通过对有限元理论的深入学习,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对公伯峡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灰色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对GM模型的各种型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立了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灰色预测模型。结合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对其原型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坝体沉降进行预测,运用新陈代谢GM(2,1)模型对混凝土面板挠度和混凝土面板应力(顺坡向应力)进行预测。将实测结果、灰色预测结果和有限元三维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具体问题得出了合理的结论。本文重点探讨了灰色理论在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预测方面的应用,针对具体的预测对象提出了适用、合理的预测模型,得出了恰当的结论,丰富了高面板堆石坝原型观测分析技术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参考应用价值。
权锋,杨伟龙,吴勇,张西锋[7](2009)在《公伯峡面板堆石坝三维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基于邓肯-张E-B模型,对公伯峡面板堆石坝进行了应力变形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获得了其竣工期及运行期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并将运行期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公伯峡面板堆石坝运行期面板的应力变形特性,所得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李炎隆[8](2008)在《混凝土面板极端破坏情况下堆石坝渗流与应力变形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土石坝的主要坝型之一。大坝主体由堆石或砾石组成,起支承作用,其上游面设置混凝土面板起防渗作用。面板坝具有对基础要求低、导流简易、造价较低、施工简便快速等特点,是目前许多工程的首选坝型之一。现代混凝土堆石坝的发展趋势是坝越建越高、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准确预测面板极端破坏情况下堆石坝的渗流与应力变形特性,对面板堆石坝的设计及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对于混凝土面板极端破坏情况下堆石坝的渗流及应力变形特性问题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研究的深度还十分有限。本文首先结合两座已建的面板堆石坝工程,对混凝土面板极端破坏的特点、成因及危害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基于等宽缝隙水流运动规律,结合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渗流机理,研究建立了面板接缝及面板裂缝的渗流计算模型、密集裂缝型面板渗流计算的等效准连续介质模型及面板极端破坏情况堆石坝的渗流计算模型,通过渗流场与温度场计算原理的相似性的对比分析,论证了用通用软件ADINA的“T”模块进行面板堆石坝渗流场分析的可行性;利用ADINA通用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在其材料库中加入了邓肯-张E-B本构模型,获得了基于通用软件进行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三维有限元计算的有效途径;在对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研究分析基础上,研究探讨了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计算中诸如接触、分级加载、面板裂缝与接缝等特殊边界模拟的问题,并通过二次开发,在ADINA软件中实现了上述特殊边界的模拟。最后,结合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工程,针对正常及面板极端破坏等计算工况,进行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流与应力变形的三维有限元计算,获得了各工况大坝渗流与应力变形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并将大坝蓄水期渗流与应力变形的计算结果与相应的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吻合程度较高,说明本文的计算结果是较为合理和准确的。本文所建立或提出的上述模型及方法,为混凝土面板极端破坏情况下堆石坝渗流与应力变形特性的研究和预测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所获得的分析计算成果对类似工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吕海东[9](2007)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关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流场及应力场问题的研究,通常均是分别考虑、单独进行的,极少进行二者的耦合研究。事实上,面板堆石坝渗流场与应力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关于面板堆石坝的渗流分析计算方面,通常又均假定堆石体的渗流为各向同性的,而实际工程中面板堆石坝一般均采用振动碾压施工方法,由此使得堆石坝体在水平与竖直方向的渗透特性往往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正交异性的渗透特征。堆石体的本构模型与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密切相关,而通用有限元软件目前普遍缺乏适用于堆石体的邓肯-张E-B本构模型,但通用软件却具有前后处理功能强大、运算速度快、通用性强等优点,因此,如何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引入邓肯-张E-B本构模型,使之能够满足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三维有限元计算的需要,也是一个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达西定律,系统地阐述了考虑堆石体渗透正交异性的渗流有限元计算原理,对渗流场与温度场计算原理的相似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提出了基于通用软件的温度场计算模块进行渗流场分析的基本方法,并结合某一面板堆石坝算例,利用通用软件进行了大坝渗流场的模拟分析。利用通用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在材料库中加入了邓肯-张E-B本构模型,获得了基于通用软件进行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三维有限元计算的有效途径。以堆石体孔隙率作为桥梁,对多孔岩土介质渗透系数与其体积应变之间的数学表达式进行了分析推导,建立了多孔岩土介质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数学模型。最后,结合公伯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针对是否考虑堆石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这两种情况,进行了大坝渗流场及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获得了上述两种情况下大坝渗流场及应力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在面板堆石坝渗流分析中考虑了堆石体的渗透正交异性;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实现了E-B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建立了面板堆石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阿里木江[10](2006)在《复杂地基上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性态研究》文中认为结合河谷狭窄、覆盖层深厚、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的甘肃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深入研究了其静、动力结构性态、流变性态以及挤压边墙施工技术模拟分析,研究总结了复杂地基上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一般规律,论证了九甸峡大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1.根据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实际情况,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和分级加载技术,详细模拟了该坝的施工过程和蓄水过程。获得了该坝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坝体位移和应力、防渗墙的应力和位移、面板的挠度和应力以及周边逢、面板逢的位移等。计算表明,尽管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址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坝址河谷狭窄,覆盖层深厚,但坝体的应力和变形符合一般规律,数值也在设计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说明坝体设计在技术上是合理可行的。 2.建立了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施工技术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表明,采用挤压边墙施工技术后,竣工期和蓄水期坝体的位移和应力都有所减小,但影响不大。面板的挠度减小,应力得到了较大改善。 3.采用广义开尔文和伯格斯两种不同的流变模型,模拟了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填筑过程和蓄水过程,预测运行10年后坝体和面板的长期变形,比较考虑堆石料流变和不考虑流变时坝体变形和面板挠度等的变化规律,指出了堆石体流变对坝体拱效应的影响。 4.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坝体的地震反应和地震永久变形的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坝体及其接缝的地震反应特性及其一般规律,包括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应力反应等。计算表明,该坝的动力反应特性和抗震稳定符合一般规律,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其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二、黄河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面板堆石坝抗挤压破坏的工程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面板应力变形实测资料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大坝运行期面板破损情况简介 |
2.3 面板变形位移及应力监测资料分析 |
2.4 面板接缝位移监测资料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应变计算相关理论 |
3.1 堆石材料的本构模型 |
3.2 面板的设计及单元选择 |
3.3 接触面单元本构与接缝结构 |
3.4 有限元软件简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面板堆石坝中面板挤压破损原因分析 |
4.1 天生桥一级堆石坝面板挤压破损实测数据分析 |
4.2 基于有限元子结构计算的面板挤压破损机理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面板堆石坝中面板破损修复的工程措施计算分析 |
5.1 全硬方案施工期三维变形计算结果 |
5.2 软缝方案施工期三维变形计算结果 |
5.3 本章小章 |
第六章 高面板堆石坝中面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
6.1 工程结构裂缝的基本概念 |
6.2 面板混凝土温度场分析理论 |
6.3 高面板堆石坝中面板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堆石流变作用下高面板堆石坝结构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堆石流变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计算模型与数值方法 |
2.1 堆石坝的本构模型 |
2.1.1 线弹性模型 |
2.1.2 邓肯张E-B模型 |
2.1.3 七参数流变模型 |
2.2 面板垂直缝、周边缝和接触面模型及模拟方法 |
2.2.1 垂直缝和周边缝 |
2.2.2 接触面 |
2.3 面板堆石坝施工运行全过程有限元计算方法 |
2.3.1 计算软件介绍 |
2.3.2 坝体变形的分解 |
2.3.3 堆石料的本构模型实现 |
2.3.4 计算条件和三维网格 |
第3章 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
3.1 坝体变形监测结果整理 |
3.1.1 坝体内部变形监测仪器布置 |
3.1.2 坝体内部变形监测结果整理 |
3.2 流变模型参数反演 |
3.2.1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流变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3.2.2 参数反演目标函数 |
3.2.3 神经网络响应面模型 |
3.2.4 神经网络响应面模型的性能比较 |
3.2.5 利用MPGA算法进行参数反演 |
3.3 小结 |
第4章 不同预沉降时间对稳定期坝体应力变形影响 |
4.1 计算条件和三维网格 |
4.2 不同二期预沉降期坝体应力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蓄水期和不同运行期坝体应力变形预测分析 |
5.1 计算条件和三维网格 |
5.2 不同运行期坝体应力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
5.2.1 坝体应力变形结果分析 |
5.2.2 面板应力变形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分析及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水电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
1.1.2 面临的问题与研究的必要性 |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设计 |
1.2.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基本概念 |
1.2.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提出与发展 |
1.3 基于性能的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3.1 混凝土坝 |
1.3.2 土石坝 |
1.4 面板堆石坝地震响应数值分析 |
1.4.1 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
1.4.2 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动力特性 |
1.5 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性能指标和目标 |
1.5.1 坝体变形 |
1.5.2 坝坡稳定 |
1.5.3 防渗体面板安全 |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 |
1.6.1 存在主要问题 |
1.6.2 本文主要思路和工作 |
2 土石坝地震响应概率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土石坝地震响应中的不确定性 |
2.2.1 地震动随机性 |
2.2.2 堆石料参数不确定性 |
2.3 概率分析方法 |
2.3.1 破坏概率定义 |
2.3.2 一次二阶矩法 |
2.3.3 蒙特卡洛法 |
2.3.4 响应面法 |
2.4 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法 |
2.4.1 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程 |
2.4.2 概率空间离散代表点选取方法 |
2.4.3 概率密度演化方程数值求解方法 |
2.5 非平稳随机地震动模型 |
2.5.1 改进的Clough-Penzien功率谱模型 |
2.5.2 基于谱表达-随机函数的随机地震动生成 |
2.6 动力可靠度概率分析 |
2.7 算例验证和应用 |
2.7.1 基于解析解的验证 |
2.7.2 基于Duffing振子的验证 |
2.7.3 基于多层边坡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的验证 |
2.7.4 基于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的验证 |
2.8 地震易损性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3 考虑地震动随机性的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计算本构模型 |
3.2.1 堆石料广义塑性静、动力统一模型 |
3.2.2 广义塑性接触面模型 |
3.3 地震动输入方法 |
3.4 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分析 |
3.4.1 有限元模型和材料参数信息 |
3.4.2 坝体加速度 |
3.4.3 坝体变形 |
3.4.4 面板应力 |
3.5 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初步探究 |
3.5.1 坝体变形 |
3.5.2 面板防渗体安全 |
3.6 本章小结 |
4 考虑材料参数不确定性的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高面板堆石坝弹塑性材料参数随机变量确定 |
4.3 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分析 |
4.3.1 基本信息 |
4.3.2 坝体加速度 |
4.3.3 坝体变形 |
4.3.4 面板应力 |
4.3.5 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考虑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性的高面板坝随机动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本信息 |
5.3 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分析 |
5.3.1 坝体加速度 |
5.3.2 坝体变形 |
5.3.3 面板应力 |
5.4 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三维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地震响应和性能安全评价 |
6.1 引言 |
6.2 高面板堆石坝基本信息 |
6.3 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分析 |
6.3.1 坝体加速度 |
6.3.2 坝体变形 |
6.3.3 面板超应力体积比和超应力累积时间 |
6.4 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 |
6.4.1 坝体变形 |
6.4.2 面板防渗体安全 |
6.5 本章小结 |
7 高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随机动力分析和性能安全评价 |
7.1 引言 |
7.2 考虑堆石料软化的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 |
7.2.1 坝坡有限元动力稳定分析方法 |
7.2.2 堆石料软化 |
7.3 基于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的堆石料软化特性影响 |
7.3.1 计算基本信息 |
7.3.2 计算结果分析 |
7.3.3 小结 |
7.4 高面板堆石坝抗剪强度参数统计分析 |
7.5 考虑地震动随机性的坝坡稳定性能安全评价 |
7.5.1 基本信息 |
7.5.2 高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随机动力分析 |
7.5.3 基于性能的坝坡稳定安全评价 |
7.6 考虑抗剪强度参数不确定性的坝坡稳定随机动力分析 |
7.6.1 基本信息 |
7.6.2 安全系数 |
7.6.3 安全系数超限累积时间 |
7.6.4 累积滑移量 |
7.7 考虑地震动-抗剪强度参数耦合随机性的坝坡稳定性能安全评价 |
7.7.1 基本信息 |
7.7.2 安全系数 |
7.7.3 安全系数超限累积时间 |
7.7.4 累积滑移量 |
7.7.5 安全系数超限累积时间与累积滑移量关系讨论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考虑低温与冻融的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分析 |
1.2.2 低温和冻融对岩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1.2.3 冰压力的模拟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基于MSC.Marc软件二次开发的面板堆石坝静力分析 |
2.1 静力分析的基本理论 |
2.1.1 堆石体本构模型 |
2.1.2 混凝土本构模型 |
2.1.3 接缝和接触模拟 |
2.1.4 材料流变模型 |
2.2 基于MSC.Marc软件二次开发的有限元模型实现 |
2.2.1 E-B模型 |
2.2.2 线弹性模型 |
2.2.3 接触与接缝模型 |
2.2.4 博格斯流变模型 |
2.3 算例 |
2.3.1 工程概况 |
2.3.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2.3.3 静力计算结果 |
2.3.4 坝体流变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低温和冻融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分析 |
3.1 低温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分析的基本理论 |
3.1.1 低温对混凝土材料参数的影响 |
3.1.2 低温对岩石材料参数的影响 |
3.2 冻融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分析的基本理论 |
3.2.1 冻融对混凝土材料参数的影响 |
3.2.2 冻融对岩石材料参数的影响 |
3.3 算例 |
3.3.1 工程概况 |
3.3.2 数值模型和材料参数 |
3.3.3 计算成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考虑地震冰压力的寒区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分析 |
4.1 面板堆石坝动力分析方法 |
4.1.1 动力平衡方程 |
4.1.2 质量矩阵 |
4.1.3 阻尼矩阵 |
4.1.4 动力平衡方程求解 |
4.2 动力本构模型 |
4.2.1 堆石体动力本构模型 |
4.2.2 混凝土动力本构模型 |
4.2.3 接触面与连接缝动力本构模型 |
4.2.4 动水压力 |
4.3 地震冰压力 |
4.4 考虑地震冰压力的混凝土面板坝动力计算分析步骤 |
4.5 算例 |
4.5.1 工程概况 |
4.5.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4.5.3 输入地震波 |
4.5.4 冰盖对坝体动力响应的影响 |
4.5.5 冰盖对混凝土面板动力响应的影响 |
4.5.6 不同厚度冰盖对面板动力响应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高土石坝坝坡稳定的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坝坡稳定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坝坡稳定可靠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堆石料强度参数统计分析 |
2.1 堆石料强度的非线性 |
2.2 堆石料强度参数统计 |
2.3 随机变量分布的检验 |
2.4 统计参数检验 |
2.4.1 堆石料容重的检验 |
2.4.2 堆石料非线性摩擦角的检验 |
2.4.3 堆石料非线性摩擦角增量的检验 |
2.5 堆石料强度统计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3 程序介绍及验证 |
3.1 边坡稳定的可靠性计算 |
3.2 拟静力法理论 |
3.3 地震作用下坝坡可靠性分析理论 |
3.4 程序验证 |
3.5 相关性系数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土石坝坝坡静力稳定及可靠度分析 |
4.1 坝坡静力稳定分析 |
4.2 静力稳定结果拟合 |
4.3 本章小结 |
5 土石坝坝坡动力稳定及可靠度分析 |
5.1 坝坡动力稳定分析 |
5.2 动力稳定结果拟合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参加项目 |
致谢 |
(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及变形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 |
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1.2.1 坝体分区技术 |
1.2.2 面板、趾板和面板防裂技术 |
1.2.3 接缝和止水结构 |
1.3 高面板堆石坝原型观测资料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1.4.1 研究的必要性 |
1.4.2 研究意义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方法研究 |
2.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主要规律 |
2.2 坝体沉降的计算分析方法 |
2.3 面板挠度的计算分析方法 |
2.4 面板应力的计算分析方法 |
2.5 基于实测资料的应力变形预测方法 |
2.5.1 静态预测方法 |
2.5.2 动态预测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 |
3.1 ADINA软件简介 |
3.2 堆石体的本构模型 |
3.2.1 E-μ本构模型表达式 |
3.2.2 E-B本构模型表达式 |
3.2.3 E-μ、E-B本构模型的讨论 |
3.3 破坏准则 |
3.4 堆石体材料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原理 |
3.5 施工及蓄水过程的模拟 |
3.5.1 施工过程的模拟 |
3.5.2 蓄水过程的模拟 |
3.6 特殊边界的模拟 |
3.7 基于ADINA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模拟计算流程图 |
3.8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计算 |
3.8.1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
3.8.2 计算工况 |
3.8.3 计算结果 |
3.8.4 计算结果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灰色系统理论 |
4.1 灰色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4.1.1 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 |
4.1.2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 |
4.1.3 灰色系统理论的两条基本原理 |
4.2 GM模型 |
4.2.1 灰色模型 |
4.2.2 数据处理 |
4.2.3 光滑离散函数 |
4.3 GM(N,H)模型和GM(1,1)模型 |
4.3.1 灰色微分方程 |
4.3.2 GM(1,1)模型 |
4.4 GM(1,1)模型的精度检验及其预测值精度评估 |
4.4.1 GM(1,1)模型的精度检验 |
4.4.2 预测值精度评估 |
4.5 残差GM(1,1)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
5.1 GM(1,1)模型群 |
5.1.1 GM(1,1)模型比较 |
5.1.2 新信息模型和新陈代谢模型比较 |
5.2 GM(2,1)模型 |
5.3 坝体沉降的灰色预测模型 |
5.3.1 影响面板坝沉降变形的主要因素 |
5.3.2 坝体沉降的灰色预测模型 |
5.4 面板挠度的灰色预测模型 |
5.4.1 影响面板坝面板挠度的主要因素 |
5.4.2 面板挠度的灰色预测模型 |
5.5 面板应力(顺坡向应力)的灰色预测模型 |
5.5.1 影响面板坝面板应力(顺坡向应力)的主要因素 |
5.5.2 面板应力(顺坡向应力)的灰色预测模型 |
5.6 GM建模的前提条件及实现方法 |
5.7 本章小结 |
6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预测研究 |
6.1 工程概况 |
6.2 监测布置 |
6.3 监测成果分析及灰色预测研究 |
6.3.1 坝体内部沉降预测研究 |
6.3.2 混凝土面板挠度预测研究 |
6.3.3 混凝土面板应力(顺坡向应力)预测研究 |
6.3.4 灰色预测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分析 |
6.4 评价新陈代谢GM(2,1)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公伯峡面板堆石坝三维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2.1 计算工况及荷载施加 |
2.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2.3 计算原理及计算参数 |
3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4 与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5 结语 |
(8)混凝土面板极端破坏情况下堆石坝渗流与应力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 |
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研究的进展 |
1.2.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混凝土面板极端破坏的成因及其危害 |
2.1 混凝土面板极端破坏的工程实例分析 |
2.1.1 实例1:西北口面板堆石坝 |
2.1.2 实例2:株树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
2.2 混凝土面板极端破坏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
2.2.1 混凝土面板极端破坏的特点 |
2.2.2 混凝土面板裂缝成因分析 |
2.2.3 接缝止水失效的成因分析 |
2.3 面板发生极端破坏对大坝的危害 |
2.4 极端破坏情况下面板坝研究的关键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面板极端破坏情况下堆石坝的渗流计算模型 |
3.1 渗流计算的基本理论 |
3.1.1 达西定律 |
3.1.2 连续性方程 |
3.1.3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
3.1.4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 |
3.2 渗流有限元计算的基本原理 |
3.2.1 渗流计算方法简介 |
3.2.2 渗流有限元法的计算原理 |
3.2.3 渗流有限元计算的基本步骤 |
3.3 极端破坏情况下混凝土面板的渗流计算模型 |
3.3.1 面板裂缝与接缝的水力特性 |
3.3.2 面板接缝的渗流计算模型 |
3.3.3 面板裂缝的渗流计算模型 |
3.4 面板极端破坏情况下堆石坝渗流计算有限元模型 |
3.5 基于ADINA软件的面板堆石坝渗流有限元分析 |
3.5.1 ADINA软件简介 |
3.5.2 ADINA-T模块计算渗流场的理论基础 |
3.5.3 面板坝渗流场有限元分析在ADINA中的实现 |
3.6 算例验证 |
3.6.1 计算工况 |
3.6.2 有限元模型 |
3.6.3 计算参数 |
3.6.4 计算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混凝土面板裂缝及接缝应力变形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
4.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材料本构模型 |
4.1.1 混凝土面板的本构模型 |
4.1.2 堆石体的本构模型 |
4.2 材料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
4.3 混凝土面板与垫层之间接触面的有限元模拟 |
4.4 面板接缝与裂缝的有限元模拟 |
4.4.1 面板接缝的有限元模拟 |
4.4.2 面板裂缝的有限元模拟 |
4.5 基于ADINA软件的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 |
4.5.1 ADINA二次开发 |
4.5.2 大坝施工及运行过程的模拟 |
4.5.3 ADINA软件对特殊边界的模拟 |
4.5.4 基于ADINA软件面板坝应力变形有限元计算流程图 |
4.6 算例验证 |
4.6.1 计算工况 |
4.6.2 有限元模型 |
4.6.3 计算参数 |
4.6.4 计算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渗流与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 |
5.1 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概况 |
5.2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渗流有限元分析 |
5.2.1 计算工况 |
5.2.2 有限元模型 |
5.2.3 计算参数 |
5.2.4 计算结果分析 |
5.3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 |
5.3.1 计算工况 |
5.3.2 有限元模型 |
5.3.3 计算参数 |
5.3.4 加载过程 |
5.3.5 计算结果分析 |
5.4 与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5.4.1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观测设计 |
5.4.2 渗流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5.4.3 应力变形结果与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概况 |
1.2 面板堆石坝渗流分析研究现状 |
1.3 堆石体应力变形研究现状 |
1.4 堆石体的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 |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考虑堆石体渗透正交异性的面板堆石坝渗流分析 |
2.1 渗流的基本理论 |
2.1.1 达西定律 |
2.1.2 连续性方程 |
2.2 渗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
2.2.1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
2.2.2 定解条件 |
2.3 渗流分析的有限元法计算原理及实施步骤 |
2.3.1 渗流计算方法比较 |
2.3.2 有限元法插值函数 |
2.3.3 渗流有限元分析的步骤 |
2.4 渗流自由面求解的基本方法 |
2.4.1 变动网格法 |
2.4.2 固定网格法 |
2.5 基于 ADINA 的面板堆石坝正交异性渗流分析 |
2.5.1 ADINA 软件简介 |
2.5.2 温度场与渗流场计算理论的相似性分析 |
2.5.3 渗流场分析在 ADINA 中的实现 |
2.6 算例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邓肯-张E-B本构模型的 ADINA 二次开发 |
3.1 堆石体的本构模型 |
3.1.1 E-μ 本构模型表达式 |
3.1.2 E-B 本构模型表达式 |
3.1.3 E-μ、E-B 本构模型的讨论 |
3.2 破坏准则 |
3.3 堆石体材料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原理 |
3.4 ADINA的二次开发 |
3.4.1 E-B 本构模型的开发过程 |
3.4.2 在 ADINA 中开发 E-B 本构模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3.5 施工及蓄水过程的模拟 |
3.5.1 施工过程的模拟 |
3.5.2 蓄水过程的模拟 |
3.6 特殊边界的模拟 |
3.7 基于 ADINA 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模拟计算流程图 |
3.8 数值验证 |
3.9 本章小结 |
4 面板堆石坝的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 |
4.1 渗流场与应力场的相互影响 |
4.1.1 渗流场对应力场的影响 |
4.1.2 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 |
4.2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有限元方程 |
4.2.1 应力场的有限元方程 |
4.2.2 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方程 |
4.3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方法与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概况 |
5.2 面板堆石坝各向同性渗流有限元分析 |
5.2.1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
5.2.2 计算工况 |
5.2.3 计算结果分析 |
5.3 面板堆石坝正交异性渗流有限元分析 |
5.3.1 计算结果 |
5.3.2 结果分析 |
5.3.3 与观测结果的对比 |
5.4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计算 |
5.4.1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
5.4.2 计算工况 |
5.4.3 计算结果 |
5.4.4 计算结果分析 |
5.5 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 |
5.5.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5.5.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复杂地基上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性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历程 |
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有限元计算原理及方法 |
2.1 静力分析方法 |
2.2 动力分析方法 |
2.3 流变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模型 |
3.2 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成果 |
3.3 主要结论和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挤压边墙有限元分析 |
4.1 挤压边墙模型 |
4.2 计算参数 |
4.3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有限元流变分析 |
5.1 流变分析模型 |
5.2 主要计算成果 |
5.3 主要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 |
6.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6.2 主要计算成果 |
6.3 主要结论和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黄河公伯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面板堆石坝抗挤压破坏的工程措施研究[D]. 方超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堆石流变作用下高面板堆石坝结构稳定性分析[D]. 周新杰. 青海大学, 2021(01)
- [3]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分析及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D]. 庞锐.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4]考虑低温与冻融的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分析[D]. 冉蠡.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5]高土石坝坝坡稳定的可靠性研究[D]. 许春雷. 大连理工大学, 2010(10)
- [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及变形预测研究[D]. 张祥.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7]公伯峡面板堆石坝三维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J]. 权锋,杨伟龙,吴勇,张西锋.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02)
- [8]混凝土面板极端破坏情况下堆石坝渗流与应力变形特性研究[D]. 李炎隆.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1)
- [9]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D]. 吕海东.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2)
- [10]复杂地基上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性态研究[D]. 阿里木江. 河海大学, 2006(08)
标签: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论文; 预测模型论文; 概率计算论文; 非线性论文; 地震成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