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深化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改革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邓智钟[1](2018)在《粮食去库存背景下的储备粮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解析 ——以中储粮菏泽直属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粮食问题不单单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战略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政府无不把粮食问题作为保证国计民生、稳定市场的头等大事来对待。而储备粮作为政府调节供需平衡、平抑市场价格、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等的重要物资和手段,其重要性已远远超出了所谓“稳市、备荒、恤农”的作用,自然也成为各级政府不可掉以轻心的重大职责。特别是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日益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历史利益的前提下,在相关粮食政策调整、市场转换、去库存、调控加压、改革倒逼等诸多矛盾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汇的环境下,不断提高中储粮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市场稳定,是作为国家粮食储备主力军的中储粮必须思考和规划的长远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选取中央储备粮菏泽直属库进行分析,勾勒出中储粮菏泽直属库的储粮基本情况。之后,在分析了储备粮的属性特别是公共属性的基础上,就储备粮管理体制机制的演变和近年以来整个储备制度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菏泽直属库日常储粮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现状和当下粮食去库存的大背景,总结出当前储粮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市场预警不足、储备主体和管理弊端大、市场改革机制效应长等;查找出储备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库存高企与收储压力、仓容利用与效益维持、库外存粮监管、企业外部竞争、经营管理目标和政策执行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明确管理机制与责任、严控库外监管风险、推进轮换购销集约经营、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强化风控和市场化运作、建设长期规划目标等对策建议。论文对当下中储粮基层直属企业在储备粮管理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指出因为企业自身角色、职能的特殊性和市场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等特点这两方面因素,作为公益类企业更需要灵活适应市场需要;尽管粮食更多的作为完全竞争商品存在于市场中,但在中国特有国情的背景下中储粮还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存在,并且继续发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宏观调控等的重要作用。
孔杰[2](2018)在《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根本,事关国计民生,世界各国历来重视。当下,我国人口数量众多、高居世界第一,粮食安全问题倍受政府和全世界重视。在土地、水等资源条件日益有限的情况下,囿于粮食生长周期、生命周期和消费的刚性、需求的不可替代性,这就决定了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当前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作为连接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桥梁与纽带,粮食流通对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引导粮食消费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粮食流通整个环节中,购销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一头连着农民,另一头连着市民,生产出的粮食正是通过它及其载体——粮食购销企业,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的有序流动。目前,在这中间起主渠道作用的当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市场化大势下,不仅粮食购销实行了全面市场化,而且市场主体也全面实现了多元化,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相关主体在市场中通过竞争继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缺陷等因素,市场化改革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体系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政策负效应日益显现,最低收购价引发了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居高不下、政府财政负担增大,粮食补贴政策达效有限;国有粮食购销体系中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不足,经营品种单一、适应市场能力不强;政企分开不彻底,“九龙治水”、多头管理,企业和职工激励机制不完善;国际大粮商利用优势加强渗透、挤压市场;等等。对此,有必要从界定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基本概念入手,综合运用国有资产管理、宏观调控、公共政策等理论,针对当前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现状和粮食流通面临的问题,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典型农业生产大国保护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粮农利益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和现行做法加以总结,在追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理性分析历次变革和政策调整的基础上,从推动粮改、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出发,努力寻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体系三者的最佳结合点。同时,着重围绕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济实体、市场主体、宏调载体的定位,进一步制定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体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政策措施,努力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好、部门落实推进好、企业谋划发展好,促使其最终在市场化改革中真正实现做大做强做优,并发挥应有的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有效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廖志毅[3](2015)在《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的市场化经营 ——以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先”,粮食问题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历来为各国政府所重视,作为粮食储备主体的国家粮食企业又为多数国家所掌控。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问题是重中之重。每年的中国国务院一号文都是事关农业和粮食生产,经历过几十年的粮食市场流通改革后,基本形成经营性粮食企业和政策性粮食企业两大类型粮食企业,而作为粮食储备主体的政策性粮食企业前期在政府财政扶持帮助下,平稳存在,随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如企业的经营成本、人力资源费用的不断在提高,对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因此,要确定新思路、提出新想法,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发挥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的作用。本文以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通过建设粮食批发市场、组建粮食龙头企业等等这些有较强针对性的解决举措,为政策性粮食企业市场化经营提供可行办法。
陈少艺[4](2014)在《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难题,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三农”政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前,由于执政党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中国的“三农”问题,导致农业凋敝,农村落后和农民贫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改革成为重要一环。20世纪80年代出台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农村改革的突破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又先后下发了11个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和内容的变化已成为中国“三农”政策的方向标。同时,由于“政策至上”的治国理念根深蒂固,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被长期漠视。无疑,这种现象不利于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因此,本研究拟从多学科视角对其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前当代中国的“三农”大事件,并对这些“三农”大事件进行述评;其次,梳理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主题、主要内容、政策亮点、影响;归纳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调整的三条主线,并进一步就“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这三条主线的主要内容做系统阐述。再次,总结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的转换与“三农”政策变动给我们留下了经验与启示。即:“三农”政策对错的标准主要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否相适应;“三农”政策制订的基本要求是实事求是;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三农”政策制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强农惠农富农”;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是保持社会繁荣稳定的关键;贯彻落实文件的关键是保持“三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最后,本研究认为“中央一号文件”起到了政策导向作用,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解放农村生产力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起到关键作用,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也功不可没。但是,文件也有自身的缺陷,随着社会的进步,文件治国已不符合现代民主国家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文件与法律的关系至关重要,执政党应摒弃“政策至上”的治国思维,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带头遵守法律,实行依法治国;党政要真正做到分开,执政党的发文范围应仅限于政治性文件,而不应发布管理性文件;各级政府管理性的文件也应逐步被法律和规章所取代,这样政府才更具合法性和权威性。然而,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它牵涉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只有摒弃文件治国思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不会仅是一句空话;只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中国“三农”的困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张倩[5](2014)在《中储粮直属库规范化管理研究 ——以泰安直属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国家安全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近几年,随着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粮食储备库存也达到粮食总产量的40%。然而目前的粮食安全、粮食规模、粮库管理问题却十分令人担忧,粮库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基层腐败高发、粮库管理漏洞问题凸显,这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粮库管理粗放,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深入研究中储粮直属库的规范化管理,发现企业管理问题的不足,从而对我国粮食企业的安全管理起到一定作用。本论文首先介绍企业规范化管理的相关理论,重点阐述中储粮直属库规范化管理的内容与要求,并结合泰安直属库的实际案例,重点分析了粮库各项规范化管理现状,从而讨论了如何才能形成较为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达到了企业管理的井然有序和协调高效。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框架,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中储粮直属库规范化管理进行概要分析,重点进行了加强中储粮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第三部分描述了中央储备粮管理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全面分析中储粮直属库现行基本管理制度安排,指出中储粮直属库规范化管理运作实践成效;第四部分以泰安直属库规范化管理的实践考察,分析现状和特点,指出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因素分析;第五部分是对深化泰安直属库规范化管理改革作出思考,在分析泰安直属库规范化管理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探索中储粮直属库规范化管理体系构建,总结和提炼泰安直属库规范化管理改革的经验和特色,力求为中储粮直属库的规范化管理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杨羽宇[6](2014)在《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13亿多的人口,这意味着必须坚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治国方针。粮食生产与气候、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在极端天气反复发生、城镇化不断推进的今天,粮食生产不可测因素增加,耕地抛荒、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失等现象日益严重。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蓄水池”——粮食储备为最大限度减少粮食市场波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了物质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走过了萌芽、初步发展、调整完善的发展历程。在整个变迁过程中,粮食储备管理的主体都是政府。虽然在特殊历史阶段也鼓励农户储备,但农户储备和民营粮食企业的周转储备只占整个粮食储备的很小部分。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实施的各具特色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当时的环境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粮食储备的内容也走过了“周转储备→周转储备+战略储备→周转储备+战略储备+国家专项储备”的不断完善发展之路。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从管理制度的角度思考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未来发展以及如何改进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因此,为了更有效地从管理制度视角研究我国粮食储备问题,本文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2000年到当下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上,通过对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博弈分析,围绕以下问题开展:第一,未来该选择什么样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第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问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路径选择?现阶段由于地方政府的“搭便车”、民营企业的逐利性以及农户储备的发展缓慢,为了提高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确保政府储备粮食数量的真实且质量完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作为公共产品的粮食其储备必须由政府直接承担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而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储备必须以政府储备为核心,坚持中央政府在粮食储备工作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垂直管理可以更好的贯彻中央政策意图、高效落实调控任务,有效克服过去专储粮分级负责时的权责不清、职责不明、调不动、用不上等弊端,有效地保障政令畅通、调配及时。在坚持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的同时,辅以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制度,强化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是提高粮食储备效率,落实粮食储备工作,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重点,是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粮食储备,优化储备品种和布局的动力,是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步骤。强化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有利于实现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的优势互补,有利于推动地方政策性粮食储备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减轻中央政府粮食储备压力和财政负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文的研究在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的背景下,综合公共产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博弈理论,紧紧围绕“动因”→“问题”→“改进”→“选择”四个层次,逐层推进,展开研究。具体而言,“动因”就是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思考其形成的原因;“问题”即对不同历史时期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特别是基于博弈模型对现阶段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展开分析;“改进”即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的经验,给出关于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和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的建议。“选择”即回答“未来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走向”问题。围绕“动因”→“问题”→“改进”→“选择”这四个层次,论文共分为七章对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展开了研究,主要的内容和章节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回顾并总结了粮食储备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进行了说明。第二章,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界定。本文展开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公共产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博弈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在认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这些理论融会于论文研究中,思考、分析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选择、改进问题。为了明确研究范围,研究概念,本章从储备和管理制度的角度对粮食、粮食储备、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与思考。本章按照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粮食储备历史发展的脉络,将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分为三个阶段,思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被选动因,并对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不同历史时期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是其所处历史阶段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必然选择的结论。第四章,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本章从政府储备、社会储备这两个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主要实行的是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为主,辅以地方分级管理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为接下来第五章的分析做好铺垫。第五章,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针对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性储备和商业性经营混合、政策性储备出库难问题、托市收购中的“转圈粮”问题、地方储备“搭便车”等主要问题,本章从实际案例中提炼、总结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建立“警察与小偷”模型、合谋模型、多任务委托代理等博弈模型对原因进行博弈分析。第六章,国外经验借鉴与未来路径选择。在分析了现阶段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章试图从国外的粮食储备管理建设中寻找到值得借鉴、学习的经验,结合国情,思考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未来发展问题。第七章,制度改进建议与展望。通过之前六章的分析,层层深入,逐步展开。在对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变迁历史梳理,对现状及其问题原因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的粮食储备管理经验,在得出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情,必须坚持中央政府储备为重,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逐步加强地方储备责任,推动“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结论的基础上,就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研究视角的创新和博弈模型应用的创新。每个方面的创新都与文章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过往关于粮食储备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粮食物流建设、粮食储备规模优化、粮食储备规模测算等方面,而从管理制度这一视角对粮食储备进行探讨的比较少。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纵向梳理,尤其是对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博弈分析,试图寻找到关于“什么样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才是适合当下粮食储备需要的制度”这一问题的答案。第二,博弈模型应用的创新。将博弈论运用于粮食问题研究由来已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做出了更进一步的构建博弈模型尝试。比如,将地方粮食储备“搭便车”行为的博弈拓展到有限次重复博弈层次进行模型构建;对政策性粮食储备出库难问题展开了纯粹策略Nash均衡和混合策略Nash均衡分析;以Holmstrom和Milgrom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为蓝本,构建了“中储粮”政策性粮食储备和商业性粮食经营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的总结、分析、寻找规律,本文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本文认为粮食作为公共产品,其储备具有明显外部性,因此必须由政府直接承担。而地方政府在储备上往往会选择“搭便车”,缺乏储备动力,再加上民营粮食企业的逐利性、农户储备发展的缓慢、外资粮食企业的战略威胁以及应对国际粮食市场变化的压力等因素,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在国家急需时粮食能调得动、用得上的必然选择。第二,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中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混合、政策性储备出库难、托市收购“转圈粮”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借鉴国外的管理制度经验,本文提出了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剥离、加强内外监管与处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等改进建议。第三,稳步推进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与分工。“中央→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减轻中央政府的储备压力和财政负担,推进地方粮食储备建设,并对解决粮食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强化从粮食生产到饭桌的地方全程负责起到了积极作用。第四,促进储备主体多元化发展。在坚持粮食储备的政府中心地位的同时,鼓励企业储备,支持民营粮食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专业粮食储备企业发展。改善储备条件,鼓励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储备,促进储备主体多元化发展,并积极推进粮食立法工作进程,构建现代化粮食物流网络。
蒋薇[7](2012)在《江西省粮食储备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粮食安全问题十分重要,而粮食产量受自然因素、突发情况影响较大,因此,要确保粮食安全建立粮食储备必不可少。本文首先从粮食储备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粮食储备的公共管理特点以及粮食储备的功能出发,论述了政府建立粮食储备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我国及江西省粮食储备体系的历史演变和管理现状,以及国内外粮食储备管理实践和制度;分析了江西粮食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得出:粮食储备管理是公共管理所需;加强粮食储备管理是保障粮食安全所需;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及其运作模式不断完善粮食储备管理,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意图等结论。最后就完善江西省粮食储备管理提出了思路和措施。
游栋明[8](2010)在《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世界各国政府用于干预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历经数次改革,近年来除了继续保留粮食储备和保护价收购政策性贷款外,专门开拓商业性贷款而非政策性贷款业务,不能发挥其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有的功能。国内外研究有较多成果,肯定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的重要性,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如何进行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在理论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目前农发行在综合开发性金融理论的指导下转型,忽视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开拓,偏离了政策性银行的办行宗旨,引起学术界较大的争议。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进行功能拓展和体制创新,如何更好地开拓农业政策性信贷服务,协助政府更好地促进大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社会目标。并希望通过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研究,为政府及农发行领导层对农发行转型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文章基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外部环境出发,认为农村金融市场最主要缺少的是农发行农业政策性信贷功能的发挥,而对此功能的需求提出了要对农发行进行功能拓展和体制创新,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出发,运用混合经济、分工、交易费用和制度创新等理论,对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提出了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并对其进行理论论证,再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证明农发行进行体制创新和功能拓展的可行性,接着用问卷调查法取得专家意见,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体制创新的对策和配套措施。按照研究思路,得出以下结论:一、根据混合经济和分工理论,农村金融市场应综合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配置信贷资金资源,并且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间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和配合才更有效率二、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不全,体制有缺陷。用统计和调查研究方法分析表明,我国初期的农发行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越了财政之位,2004年之后的农发行属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主业偏向了商业性信贷,错了商业银行之位,均有缺陷,不能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不符合世界经济规律和国情。市场失灵的外部环境和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弊端引致了体制创新的要求。三、提出农发行体制创新目标模式是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是多功能、低风险、以扶持大农业为主、自主性强、计划与市场手段适当配合、政策性风险基金作保障、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农发行应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和职责,进行体制创新并开拓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提出体制创新目标的任务是要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保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提高就业、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四、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为:农发行业务的政策规定,农发行政策性贷款范围小,农业信贷的政策优惠,农发行机构网点和人员少,财政对政策亏损是否补贴,企业与农民信用意识不强6个主要因素。五、提出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路径设计主要有: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的战略创新;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理论边界、规模边界和业务边界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受到风险基金、盈利能力和风险损失率的限制;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拓展扶持、逆向选择、诱导、辅助和服务功能;农发行的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应分设两个部门分别经营政策性信贷和商业性信贷业务,把责权利重心和信贷审批权下放;应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完善内部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体制,进行抵押担保体制创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提出非拍卖式的农地租金抵押贷款制度创新设计方案,完善征信体系。六、提出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配套措施主要有:加强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的配合,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基金补偿机制和理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外部关系。总之,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世界各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金融功能观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现象严重的外部环境提出了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的需求,而该功能由农发行来承担效率更高,效果更佳,因此农发行应进行多功能、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本文认为农发行的目标应定位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通过放宽信贷条件,接受特殊的抵押担保方式,设立风险准备基金等措施,尽力帮助那些获得商业贷款困难的合格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向他们提供农业政策性贷款,增加我国大农业的信贷资本投入,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创新性地提出并界定了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边界。认为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要受到财政风险补贴基金、农业政策性银行盈利金额和风险损失率三个因素的限制。二是把层次分析法引入到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研究领域,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三是提出并论证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目标模式: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颜波,陈玉中[9](2009)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30年》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为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全局高度,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大事来抓,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
曲政[10](2006)在《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突出问题,破解新时期“三农”问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资源的稀缺性尤为突出,资金投入瓶颈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农村资金净输入的重要源泉,融“政策性”与“金融性”为一体,是在农业之外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但是,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其可持续能力,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有作为的金融服务。本文在分析农业政策性银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位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重点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为:一是对中外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借鉴国外高效运行的组织体制、灵活的制度和政策、明确合理的外部关系、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合适的资金运用和完善的政策性银行功能等成功经验。二是阐述了农业政策银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银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采取问题与原因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剖析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对其存在的制度性根源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完善它的产业开发功能。四是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研究,澄清了人们对农发行认识片面的看法,分析了决定可持续发展定位的决定因素,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的原则和基本思路,进一步确立了其可持续发展定位是农业产业开发银行。五是分析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深化体制改革,建设现代银行;理顺经营关系,改善外部环境:加快立法进程,推进依法治行;健全经营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多元化融资,构建资金来源体系:调整资金运用,逐步扩展业务领域;完善风险机制,确保信贷资产质量。
二、对深化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改革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深化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改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粮食去库存背景下的储备粮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解析 ——以中储粮菏泽直属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粮食去库存研究 |
1.2.2 关于储备粮管理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储粮直属企业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粮食“去库存”对储备粮管理的挑战 |
2.1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储备粮 |
2.1.1 储备粮的概念与内容 |
2.1.2 储备粮的公共属性分析 |
2.2 我国储备粮管理体系的演变 |
2.3 粮食高库存形成原因及影响分析 |
2.3.1 当前粮食高库存形成的原因 |
2.3.2 粮食高库存对储备粮管理造成的影响 |
2.4 粮食“去库存”对储备粮管理造成的挑战 |
第3章 菏泽直属库储备粮管理状况分析 |
3.1 菏泽直属库储备粮管理的总体情况 |
3.1.1 菏泽直属库情况介绍 |
3.1.2 菏泽直属库高库存状况 |
3.2 菏泽直属库当前高库存的特征 |
3.3 菏泽直属库去库存面临的挑战 |
第4章 菏泽储备粮当前储备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菏泽直属库当前储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
4.1.1 中央事权粮食库存高企与收储压力大并存 |
4.1.2 有效利用仓容轮换与维持效益无法兼顾 |
4.1.3 储粮库外监管与委托租赁风险 |
4.1.4 企业外部竞争压力日益增大 |
4.1.5 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与执行国家政策的矛盾交织 |
4.2 菏泽直属库当前储粮管理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
第5章 菏泽直属库完善储备粮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
5.1 建立和明确统一协调的储备粮管理机系与责任 |
5.2 严格库外监管风险预警、防范和控制 |
5.2.1 建设和完善风险防控预警体系 |
5.2.2 各方共同落实各类防控措施 |
5.2.3 坚持落实各项措施,防范监管风险 |
5.3 强力推进轮换购销集约化经营 |
5.4 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实现对储备粮管理的全覆盖 |
5.5 以强化内外部业务控制与提高市场化运作能力相结合 |
5.5.1 业务管理与控制 |
5.5.2 提高运作能力和效率 |
5.6 建设从上到下的适应新形势下的长期规划与建设目标 |
5.6.1 适应新形势下建设的总体思路 |
5.6.2 规范直属企业管理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系统分析法 |
四、经验总结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粮食 |
二、粮食安全 |
三、粮食流通 |
四、粮食流通体系 |
五、国有粮食购销体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国有资产管理理论 |
二、宏观调控理论 |
三、公共政策理论 |
第二章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发展演变和组织架构 |
一、发展演变 |
二、当前组织架构 |
第二节 现状 |
一、粮食流通主渠道 |
二、粮食储备载体 |
三、国家粮食政策执行主体 |
第三节 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政策的负效应羁绊了市场化 |
二、激发整个体系活力的难度较大 |
三、管理体系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 |
四、国际大粮商先发优势带来冲击 |
第三章 国内外粮食政策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粮食政策经验借鉴 |
一、美国:世界粮食生产最发达国家 |
二、欧盟:世界粮食主要生产和消费区 |
三、日本:地少人多的发达国家 |
四、巴西:地广人稀的发展中大国 |
第二节 我国粮食政策历史沿革及主要成效 |
一、我国粮食政策的历史沿革 |
二、粮食生产直补政策及成效 |
三、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成效 |
四、后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成效 |
第四章 完善市场化下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理顺粮食流通管理体系 |
一、粮食须有工作部门管理 |
二、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为切入点 |
第二节 科学制定粮食政策 |
一、制定科学的粮食收购政策 |
二、合理调整粮食信贷政策 |
第三节 提升粮食储备管理水平 |
一、更新观念,强化运用新技术,着力推广生态储粮 |
二、运用现代物流理论,指导粮食储备管理,降低流通成本 |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化做好粮食储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
第四节 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一、强化市场竞争意识 |
二、确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深入探索多种经营 |
四、优化选人用才机制 |
第五节 拓展国有粮食购销体系服务功能 |
一、在“强身健体”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
二、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
三、在“多元服务”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
第六节 加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代化改造 |
一、确立现代管理理念 |
二、完善现代管理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3)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的市场化经营 ——以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粮食储备企业市场化概况 |
1.3.1 国内粮食储备企业市场化演进情况 |
1.3.2 国外粮食储备企业市场化概况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4.1 案例研究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现状 |
2.1 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的购销收储进展情况 |
2.1.1 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继续承担各级政府粮食储备任务 |
2.1.2 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财政补贴收入-储备粮保管费 |
2.2 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的资产设施情况 |
2.3 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的市场经营情况 |
第3章 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市场化经营的必然性 |
3.1 市场化经营是企业保证粮食安全的需要 |
3.1.1 市场化经营需要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 |
3.1.2 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主要靠政策性粮食企业 |
3.2 市场化经营是企业生存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2.1 市场化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3.2.2 市场化让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走向市场 |
第4章 国有政策性粮食市场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4.1 市场化经营存在的国家政策问题及分析 |
4.1.1 市场化经营存在的国家政策问题 |
4.1.2 国家政策问题的分析 |
4.2 市场化经营存在的经营管理体制问题及分析 |
4.2.1 市场化经营存在的经营机制问题 |
4.2.2 市场化经营存在的管理体制问题 |
4.2.3 经营管理体制问题的分析 |
4.3 市场化经营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分析 |
4.3.1 市场化经营存在的风险问题 |
4.3.2 风险问题的分析 |
第5章 实例分析-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化经营与对策 |
5.1 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况 |
5.1.1 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情况 |
5.1.2 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情况 |
5.2 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化经营情况 |
5.2.1 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经营市场化情况 |
5.2.2 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粮食储备市场化情况 |
5.2.3 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粮食经营市场化情况 |
5.3 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化对策 |
5.3.1 政策扶持 |
5.3.2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
5.3.3 储备粮订单采购 |
5.3.4 建设粮油批发市场 |
5.3.5 开展粮食产销合作 |
5.3.6 组建粮油龙头企业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现状 |
六、研究思路 |
七、概念界定 |
八、创新与不足 |
注释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当代中国“三农”大事件述评 |
第一节 1950—1958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
第二节 1958—1965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
第三节 1966—1978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跨越两个世纪的“中央一号文件” |
第一节 1982—198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
第二节 2004—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的主线之一:发展现代农业 |
第一节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 |
第二节 关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的政策 |
第三节 关于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政策 |
第四节 关于粮食与农产品市场流通的政策 |
注释 |
第四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主线之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土地的政策 |
第二节 关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政策 |
第三节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的政策 |
注释 |
第五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主线之三:促进农民增收 |
第一节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 |
第二节 关于培育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政策 |
注释 |
第六章 历史启示与相关思考 |
第一节 历史启示 |
第二节 相关思考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储粮直属库规范化管理研究 ——以泰安直属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粮食储备制度及启示 |
1.2.1 国外粮食储备制度 |
1.2.2 国内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框架 |
1.3.1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框架 |
1.4 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中储粮直属粮库规范化管理概要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粮食储备 |
2.1.2 粮食安全 |
2.1.3 粮食储备体系 |
2.1.4 中央储备粮及中储粮直属库 |
2.1.5 企业规范化管理 |
2.2 加强中储粮直属库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2.2.1 有助于发挥中储粮直属库调控粮食安全的作用 |
2.2.2 有利于加强中储粮直属库支持三农发展的功用 |
2.2.3 有助于完善中储粮直属库在粮食流通体系中的优势 |
2.2.4 有助于促进中储粮直属库综合经营效益的提升 |
3 粮食储备制度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 中储粮直属库管理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
3.1.1 中储粮直属库管理制度的建立 |
3.1.2 中储粮直属库管理制度的形成 |
3.1.3 中储粮直属库管理制度的发展 |
3.2 中储粮直属库现行基本管理制度安排 |
3.2.1 精细化管理 |
3.2.2 资金集中管理 |
3.2.3 安全生产管理 |
3.2.4 全面风险管理 |
3.3 中储粮直属库规范化管理运作实践成效 |
3.3.1 执行国家粮食调控任务,确保实现保供稳价调控目标 |
3.3.2 强化储粮管理,推行绿色储粮 |
3.3.3 掌控粮源,提高服务“三农”质量 |
3.3.4 提高风险防控和集团管控水平,加强队伍建设 |
4 泰安直属库规范化管理的实践考察 |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4.1.1 泰安直属库情况介绍 |
4.1.2 泰安直属库储粮情况 |
4.2 泰安直属库规范化管理现状和特点 |
4.2.1 泰安直属库规范化管理现状 |
4.2.2 泰安直属库规范化管理的特点 |
4.3 泰安直属库规范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
5 提升泰安直属库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
5.1 提升直属库规范化管理的总体思路 |
5.2 直属库规范化管理体系构建 |
5.2.1 对人的管理 |
5.2.2 对财务的管理 |
5.2.3 物的管理 |
5.3 提升泰安直属库规范化管理具体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文献研究回顾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1.2.2 粮食储备规模研究 |
1.2.3 粮食储备与宏观调控研究 |
1.2.4 区域粮食储备研究 |
1.2.5 农户粮食储备研究 |
1.2.6 中储粮研究 |
1.2.7 其他领域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2.1 理论依据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2.1.2 宏观调控理论 |
2.1.3 博弈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粮食 |
2.2.2 粮食储备 |
2.2.3 制度与体系 |
3 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与思考 |
3.1 自由购销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3.1.1 主要内容 |
3.1.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
3.2 统购统销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3.2.1 主要内容 |
3.2.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
3.3 经济转型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3.3.1 主要内容 |
3.3.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 |
4.1 政府储备 |
4.1.1 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 |
4.1.2 地方储备分级管理制度 |
4.2 社会储备 |
4.2.1 民营粮食企业储备 |
4.2.2 农户储备 |
4.3 实施特色 |
4.3.1 依托粮改谋求发展 |
4.3.2 深化绿色储粮管理理念 |
4.3.3 推动主产区粮食储备 |
4.3.4 建设粮食应急机制 |
4.3.5 设立粮食风险基金 |
4.4 本章小结 |
5 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 |
5.1 中储粮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
5.1.1 政策性储备和商业性经营混合 |
5.1.2 政策性粮食储备出库难 |
5.1.3 托市收购“转圈粮”频发 |
5.2 地方储备分级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
5.2.1 地方粮食储备“搭便车” |
5.2.2 储备粮规模与布局欠合理 |
5.2.3 储备目标、储备主体模糊 |
5.2.4 地方国有粮企缺乏活力 |
5.2.5 储备粮轮换静态管理 |
5.2.6 仓库日常管理效率低 |
5.2.7 特种粮食储备单列 |
5.3 本章小结 |
6 国外经验借鉴与未来路径选择 |
6.1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经验 |
6.1.1 美国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2 俄罗斯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3 澳大利亚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4 印度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5 日本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6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启示 |
6.2 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 |
6.2.1 中储粮垂直管理的动力来源 |
6.2.2 中储粮垂直管理的成效 |
6.3 稳步推进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 |
6.3.1 地方分级管理的动力来源 |
6.3.2 地方分级管理的成效 |
6.4 本章小结 |
7 制度改进建议与展望 |
7.1 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的建议 |
7.1.1 混合业务的剥离问题 |
7.1.2 加强储备的内外监管 |
7.2 改进地方储备分级管理的建议 |
7.2.1 明确储备目标 |
7.2.2 分清中央与地方责权 |
7.2.3 强化地方储备责任 |
7.3 促进主体多元化和相关配套建设 |
7.3.1 围绕市场鼓励企业储备 |
7.3.2 改善条件搞活农户储备 |
7.3.3 加快粮食立法工作进程 |
7.3.4 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网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7)江西省粮食储备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
第2章 粮食储备理论概述 |
2.1 粮食储备的概念 |
2.2 储备粮的公共产品属性 |
2.2.1 什么是公共产品 |
2.2.2 粮食储备是公共产品 |
2.2.3 储备粮管理是公共管理所需 |
2.3 政府建立粮食储备的必要性 |
2.3.1 政府建立粮食储备是连接生产和需求、实现供需平衡的“蓄水池” |
2.3.2 政府建立粮食储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
2.3.3 政府建立粮食储备是促进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 |
2.3.4 政府建立粮食储备是市场化条件下保证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 |
第3章 我国储备粮管理体制的发展历史及制度 |
3.1 我国储备粮体制的历史演变 |
3.1.1 粮食自由购销体制下的粮食储备 |
3.1.2 粮食统购统销体制下的粮食储备 |
3.1.3 粮食购销及价格“双轨”运行体制下的粮食储备 |
3.1.4 粮食购销市场化体制下的粮食储备 |
3.2 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管理制度 |
3.2.1 对中央储备粮实行中央直接垂直管理 |
3.2.2 对地方储备粮实行地方对应层级管理 |
3.2.3 粮食储备相关法规制度已基本建立 |
3.2.4 国家储备粮体系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4章 江西粮食储备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4.1 江西地方粮食储备管理的现状 |
4.1.1 粮食储备规模实物基本落实到位 |
4.1.2 省级粮食储备计划管理基本有序 |
4.1.3 粮食储备仓储管理逐步规范 |
4.2 当前江西粮食储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储备布局和品种安排不尽合理 |
4.2.2 储备粮调控机制不够健全 |
4.2.3 储备粮轮换经营风险保障不够 |
4.2.4 粮食仓储建设发展滞后 |
4.2.5 储备粮监督力度不够 |
4.3 江西粮食储备管理运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政府认识偏差 |
4.3.2 市场和政府关系不清 |
4.3.3 法律制度不健全 |
4.3.4 地方财力限制 |
第5章 国内外粮食储备管理实践及其启示 |
5.1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实践 |
5.1.1 美国的粮食储备管理 |
5.1.2 日本的粮食储备管理 |
5.1.3 印度的粮食储备管理 |
5.2 国内储备粮管理实践 |
5.2.1 安徽、湖南两主产省的地方储备粮管理 |
5.2.2 福建、浙江两主销省的地方储备粮管理 |
5.3 国内外粮食储备管理实践的启示 |
5.3.1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国家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 |
5.3.2 对储备规模布局进行优化设置,拓展国家粮食储备体系 |
5.3.3 改进粮食储备轮换方式,探索储备粮产业化经营途径 |
5.3.4 进一步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储备粮规范管理 |
5.3.5 根据产销区特点建立和完善地方粮食储备 |
第6章 完善江西粮食储备管理措施的思考 |
6.1 科学合理确定粮食储备规模 |
6.2 按照调控有效储存安全的要求布局储备粮 |
6.2.1 粮食储备布局的总体原则 |
6.2.2 统筹兼顾择优选择承储库点 |
6.3 完善储备粮运作管理机制 |
6.3.1 建立和完善中央、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轮换协调机制 |
6.3.2 积极探索建立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地方储备粮轮换机制 |
6.4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调控配套体系 |
6.5 进一步加强储备粮法治建设 |
6.6 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做好粮食储备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可能的创新 |
1.4.1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4.2 本论文可能创新 |
2 基础理论、概念与国外经验 |
2.1 市场失灵、国家干预与混合经济理论 |
2.1.1 市场失灵理论 |
2.1.2 国家干预理论 |
2.1.3 政府失灵理论 |
2.1.4 混合经济理论 |
2.2 金融功能观和金融机构观理论 |
2.2.1 金融功能观 |
2.2.2 金融机构观 |
2.2.3 金融功能观与金融机构观的比较 |
2.3 分工、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理论 |
2.3.1 分工理论 |
2.3.2 农村金融市场的分工 |
2.3.3 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理论 |
2.4 制度创新与网络理论 |
2.4.1 制度创新理论 |
2.4.2 金融制度创新理论 |
2.4.3 网络理论 |
2.5 农业政策性银行及其体制的概念 |
2.5.1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农业政策性贷款的概念 |
2.5.2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的概念 |
2.6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与体制的经验 |
2.6.1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完善 |
2.6.2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体制健全 |
3 政策目标、农村金融环境与农发行体制 |
3.1 "三农"政策目标 |
3.1.1 粮食安全目标 |
3.1.2 农业政策目标 |
3.1.3 农民增收目标 |
3.1.4 建设新农村目标 |
3.1.5 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3.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 |
3.2.1 农村金融的政策要求 |
3.2.2 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工 |
3.2.3 农村金融的功能 |
3.2.4 农村金融体制 |
3.3 农发行计划化体制及功能演化 |
3.3.1 农发行多领域计划体制及功能演化(1994—1997) |
3.3.2 农发行单领域计划体制及功能演化(1998—2004) |
3.4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及功能演化 |
3.4.1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改革(2004- ) |
3.4.2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经营状况 |
3.4.3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功能演化 |
3.4.4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经营业绩与缺陷 |
3.4.5 农发行市场化的体制分析 |
3.4.6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错位 |
3.5 农发行体制的功能缺陷分析 |
3.5.1 计划化体制功能缺陷分析 |
3.5.2 市场化体制功能缺陷分析 |
3.5.3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缺陷分析 |
3.5.4 农发行机构的缺陷分析 |
3.6 市场化体制缺陷的典型调查 |
3.6.1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弊端多方面的调查 |
3.6.2 农业政策性银行政策性信贷业务问卷调查 |
3.6.3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弊端引致体制创新要求 |
4 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与体制创新目标模式 |
4.1 外部环境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和体制的需求 |
4.1.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功能 |
4.1.2 政策目标提出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需求 |
4.1.3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提出政策性银行功能需求 |
4.1.4 农发行适宜承担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 |
4.1.5 政策性银行功能缺失提出农发行体制创新要求 |
4.1.6 农发行体制错位引发体制创新需求 |
4.1.7 政策目标与外部环境冲突引发农发行体制创新需求 |
4.2 目标模式设计: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 |
4.2.1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
4.2.2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划分为5种模式 |
4.2.3 目标模式: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 |
4.2.4 体制创新目标的理论分析 |
4.3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任务 |
4.3.1 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 |
4.3.2 保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 |
4.3.3 提高就业、维护社会公平稳定 |
4.3.4 满足城乡居民小康生活水平 |
4.3.5 风险可控和可持续发展 |
4.3.6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
4.4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立论依据 |
4.4.1 体制目标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
4.4.2 体制目标是政府农业政策的需要 |
4.4.3 体制目标是金融改革的需要 |
4.4.4 我国更需要计划结合市场的农发行 |
4.5 农发行创新能力案例分析一以开拓农业小企业贷款为例 |
4.5.1 选择农业小企业贷款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的原因 |
4.5.2 农发行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概况 |
4.5.3 农发行创新能力体现—农业小企业贷款案例介绍 |
4.5.4 农发行创新能力分析—农业小企业贷款案例分析 |
4.5.5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
5 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实现体制创新的内部制约因素 |
5.1.1 确定内部制约因素的准则层一级指标 |
5.1.2 确定内部制约因素的指标层二级指标 |
5.2 实现体制创新的外部制约因素 |
5.2.1 确定外部制约因素的准则层一级指标 |
5.2.2 确定外部制约因素的指标层二级指标 |
5.3 实现体制创新制约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
5.3.1 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问卷调查 |
5.3.2 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计算 |
5.3.3 准则层指标的计算 |
5.3.4 二级指标层指标的计算 |
5.3.5 体制创新制约因素一、二级指标的总排序 |
5.4 实现体制创新制约因素的总结分析 |
5.4.1 实现体制创新一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
5.4.2 实现体制创新主要二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
5.4.3 实现体制创新次要二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
6 实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路径设计 |
6.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战略创新 |
6.1.1 保证"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 |
6.1.2 农发行转型为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
6.1.3 农发行转变为多功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
6.1.4 从依赖国家财政补贴转变为依赖风险控制 |
6.1.5 从扶持城市发展改变为扶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
6.1.6 从保本微利和盈利目标转变为综合效益最大化 |
6.2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边界创新 |
6.2.1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理论边界 |
6.2.2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边界 |
6.2.3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业务边界 |
6.2.4 农业商业性贷款的业务边界 |
6.3 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的拓展 |
6.3.1 扶持功能的拓展 |
6.3.2 逆向选择功能的拓展 |
6.3.3 诱导功能的拓展 |
6.3.4 辅助功能的拓展 |
6.3.5 服务功能的拓展 |
6.4 农业政策性银行组织体系创新 |
6.4.1 复合机构组织体系的完善 |
6.4.2 农发行内部应分工为两部门管理模式 |
6.4.3 农发行责权利重心下移至分支行 |
6.5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制度创新 |
6.5.1 经营制度创新 |
6.5.2 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 |
6.5.3 内部监督考核体制的完善 |
6.5.4 农业政策性银行法制创新 |
6.6 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制创新 |
6.6.1 信贷风险防范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
6.6.2 信贷风险防范体制的完善 |
6.6.3 抵押担保体制创新的路径设计 |
6.6.4 信贷风险防范制度的创新 |
6.6.5 完善征信系统功能 |
7 实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配套措施 |
7.1 加强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配合 |
7.1.1 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配合的必要性 |
7.1.2 农业政策要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 |
7.1.3 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配合的措施 |
7.2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
7.2.1 建立为农村信用提供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 |
7.2.2 建立企业互助担保基金 |
7.2.3 诱导企业间组织联合担保体系 |
7.3 完善农村信用环境 |
7.3.1 加强社会的信用教育 |
7.3.2 完善农村信用环境提升信用价值 |
7.3.3 运用信用激励机制提升信用价值 |
7.3.4 完善农村法制建设 |
7.4 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基金补偿机制 |
7.5 理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外部关系 |
7.5.1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
7.5.2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政府财政部门的关系 |
7.5.3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客户的关系 |
7.5.4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代理行社的关系 |
7.5.5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银监会的关系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粮食流通体制改革3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历程 |
二、辉煌成就 |
(一) 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 实现了粮食购销体制从过去统购统销到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根本性转变 |
(二) 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初步实现了粮食管理体制从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转变 |
(三)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初步实现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的转变 |
(四) 粮油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 初步实现了粮食流通管理手段从过去的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国有粮食企业向依法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转变 |
(五) 粮食流通体系建设逐步加强, 初步实现了粮食流通发展方式从传统的粮食流通业向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转变 |
三、主要启示 |
(一)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处理好大胆探索与稳步推进的关系 |
(二) 必须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 处理好放开市场与加强调控监管的关系 |
(三) 必须坚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和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 处理好“主渠道”和“多渠道”的关系 |
(四) 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 处理好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关系 |
(五) 必须坚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理念, 处理好促进粮农增收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关系 |
(六) 必须坚持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省长负责制,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
四、未来展望 |
(一) 继续深化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
(二) 继续深化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
(三) 继续深化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
(四) 继续深化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 |
(10)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
2.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基本理论 |
2.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2.2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农业经济 |
2.3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与行为特征 |
3.中外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比较分析及启示 |
3.1 中外农业政策性银行概况 |
3.2 发展比较分析 |
3.3 国外经验启示 |
4.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4.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4.2 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4.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 |
5.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
5.1 业务萎缩,功能弱化 |
5.2 资产与负债约束失衡 |
5.3 自主筹资功能缺乏,资金来源不足 |
5.4 信贷结构不合理,资金投放过于集中 |
5.5 收购资金封闭运行难度加大 |
5.6 经营风险呈现新变化,持续运营困难重重 |
5.7 制度性根源剖析 |
6.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位 |
6.1 澄清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片面认识 |
6.2 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定位的决定因素 |
6.3 科学地定位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
7.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对策建议 |
7.1 WTO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冲击 |
7.2 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农村金融形势 |
7.3 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8.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原创性声明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四、对深化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改革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粮食去库存背景下的储备粮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解析 ——以中储粮菏泽直属库为例[D]. 邓智钟. 山东大学, 2018(02)
- [2]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孔杰. 东南大学, 2018(12)
- [3]国有政策性粮食企业的市场化经营 ——以厦门市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D]. 廖志毅. 华侨大学, 2015(03)
- [4]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D]. 陈少艺. 复旦大学, 2014(12)
- [5]中储粮直属库规范化管理研究 ——以泰安直属库为例[D]. 张倩.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6]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 杨羽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7]江西省粮食储备管理研究[D]. 蒋薇. 南昌大学, 2012(06)
- [8]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D]. 游栋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1)
- [9]粮食流通体制改革30年[J]. 颜波,陈玉中. 中国粮食经济, 2009(03)
- [10]农业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 曲政. 贵州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