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瘤净片对子宫肌瘤大鼠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吴艳丽,范楷,孔守芳,赵秀芳,欧阳江华[1](2021)在《消症汤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文中提出目的:初步研究消症汤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化学药阳性对照组(米非司酮片2.25 mg/kg)、中药阳性对照组(桂枝茯苓胶囊200 mg/kg)和消症汤低、中、高剂量组(1.4、2.8、5.6 g/kg),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肌内注射雌激素和孕激素建立子宫平滑肌瘤模型。自建模第2天起,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个月。末次给药后,摘取子宫并观察其形态,计算子宫系数;分离培养子宫平滑肌瘤细胞或子宫平滑肌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子宫平滑肌瘤细胞迁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p-TAK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质内HMGB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Akt蛋白和细胞核内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肌层明显增厚,子宫平滑肌细胞明显增多且大小不一,部分区域的肌纤维排列紊乱,子宫系数和细胞中HMGB1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症汤各剂量组以及各阳性对照组大鼠的子宫平滑肌层增厚等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子宫系数以及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增殖率、相对迁移率和细胞中HMGB1 m 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p-Akt、IκBα的表达水平,细胞质中PI3K、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除消症汤低剂量组外)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p-TAK1的表达水平、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且消症汤的作用有剂量依赖的趋势。结论:消症汤可能通过下调HMGB1、PI3K、p-Akt表达,上调NF-κB p65表达,进而抑制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促使其凋亡。
马丹凤[2](2020)在《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促孕安怡方是黎烈荣教授在更年安怡方的基础上,针对高龄女性生育力下降化裁而成,在前期临床观察研究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的基础上,我们以自然衰老的雌性大鼠(10-12月龄)为初老模型,观察促孕安怡方对初老模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对其机理作初步研究,为促孕安怡方在生育力下降的高龄女性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及坚实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然衰老的10-12月龄的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二组,分别为:初老模型组和初老药物组,另外一组为正常对照组(4-6月龄大鼠)。每组的给药方式如下所示:A组(正常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纯化水12.73ml/kg,每日1次,连续15日;B组(初老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纯化水10.82ml/kg,每日1次,连续15日;C组(初老药物组):灌服促孕安怡方,剂量10.82ml/kg,每日1次,连续共15日;实验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实验为:初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通过15天对自然衰老雌性大鼠(10-12月龄)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选取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表现为动情间期延长或动情周期紊乱者作为初老雌性大鼠模型。第二部分实验为:研究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调控的影响。各组大鼠分别于给药15日后,麻醉,开腹,腹主动脉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第三部分实验为:研究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卵巢组织形态学及卵巢干细胞因子(SCF)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表达的影响。将实验二取血后的大鼠,剖取卵巢组织,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苏木素-伊红(HE)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卵巢结构,各期卵泡及黄体数目;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卵巢干细胞因子(SCF)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蛋白定量表达水平。第四部分实验为:研究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及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IF)、HOXA-10mRNA表达的影响。将实验二取血后的大鼠,剖取子宫组织,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苏木素-伊红(HE)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量和结构;制备透射电镜切片,观察胞饮突;免疫组化HRP法测定子宫内膜LIF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HOXA-1OmR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它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然后洗涤除去多余的游离反应物,通过显色,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绘制出标准曲线,同时计算出待测定物的浓度。ELISA分为多种方法,本文用双抗夹心法检测大鼠血清AMH、INH-B、FSH和LH,用竞争法检测E2。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处理标本组织石蜡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图像。本文,此法主要用于观察卵巢和子宫内膜的细胞形态及卵巢LIF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是把蛋白转移到膜上,再用抗体进行检测的方法。本文主要用此法检测卵巢干细胞因子(SCF)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蛋白定量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是指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PCR全程,然后用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文主要用此法检测子宫内膜HOXA-1OmRNA含量。所有实验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资料以(?)形式表示,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One-Way ANOVA)并进行多重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初老雌性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4-6月龄雌性大鼠的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均观察到周期出现的规律动情周期。10-12月龄雌性大鼠做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可以观察到动情间期延长或动情周期紊乱,但极少数有个体差异性。2.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调控的影响促孕安怡方能够提高初老模型大鼠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和雌二醇(E2)水平,降低促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初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老药物组与初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卵巢组织形态学及卵巢干细胞因子(SCF)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表达的影响促孕安怡方能够提高初老模型大鼠的卵巢脏器指数和干细胞因子(SCF)及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表达,改善卵巢显微结构。初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老药物组与初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HOXA-10mRNA表达的影响促孕安怡方能够提高初老模型大鼠的子宫脏器指数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及HOXA-10mRNA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显微结构并增加胞饮突数量。初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老药物组与初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促孕安怡方能够调控初老模型大鼠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上调卵巢干细胞因子(SCF)和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表达;增强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HOXA-10mRNA的表达;改善卵巢和子宫显微结构;从而改善初老模型大鼠的卵巢储备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强初老雌性大鼠的生育力。
丁正香[3](2011)在《妇瘤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药效学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子宫肌瘤(uterinemyoma)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导致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无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故中医药治疗突显其优势,因而研究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新药有很大的必要性。妇瘤方是全国名老中医尤昭玲教授的临床经验方,本研究为其研制中药新药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目的:(1)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妇瘤方的主要药理作用进行研究。(2)在建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妇瘤方对子宫肌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妇瘤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一系列试验对妇瘤方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2)采用雌孕激素负荷法复制子宫肌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六组灌胃给药;在灌胃28天后观察各指标以探求妇瘤方对子宫肌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对子宫肌瘤大鼠的治疗作用选用大鼠子宫形态学变化等指标;对其作用机制的探求从对局部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以及雌激素代谢的相关酶17β-羟甾类脱氢酶I mRNA(17β-HSDImRNA)的表达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方法则为检测血清E2、P的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法或原位杂交法观察对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及17β-HSDI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1)妇瘤方能改变子宫肌瘤大小鼠的子宫形态学指标,降低其子宫平滑肌的厚度;能改变子宫肌瘤大小鼠的病理;能降低大鼠血清雌、孕激素水平,能调节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能改变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能减少小鼠断尾的止血时间。(2)妇瘤方可降低子宫肌瘤组织ER、PR的表达,并降低与雌激素代谢相关的酶17β-HSDI的表达。结论:(1)妇瘤方对子宫肌瘤大鼠、小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具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2)妇瘤方可降低大鼠子宫肌瘤组织ER、PR的表达,并降低17β-HSDImRNA的表达,可能是妇瘤方对子宫肌瘤治疗作用机制之一。
朱澄漪[4](2008)在《消瘤颗粒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及对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消瘤颗粒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研究其对大鼠模型子宫肌瘤的影响,从而探讨消瘤颗粒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理。方法:临床部分:选取41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消瘤颗粒一个疗程,观察且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均用B超监测子宫及肌瘤大小,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及子宫和肌瘤大小的变化,并按照相关标准判定其中医征候疗效,肌瘤疗效和综合疗效;实验部分:对105只SD大鼠,随机分组,雌孕激素负荷法建立大鼠模型,对造模大鼠分别给予消瘤颗粒和桂枝茯苓胶囊,实验结束计算各组大鼠的子宫系数及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的雌孕激素受体及bcl-2蛋白水平。结果:临床部分:消瘤颗粒对改善中医症候疗效显着(P<0.001),而对于子宫肌瘤瘤体的大小无明显缩小作用(P>0.05),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中医症状总疗效为78.0%,肌瘤体积总疗效为53.7%,综合总有效率为80.5%;实验部分:1子宫大体指标及病理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重量增加(P<0.5),子宫平滑肌层病理组织学改变为出现不规则增厚,肌细胞增生明显,排列紊乱(P<0.001),表明局部平滑肌增殖活跃,和临床子宫肌瘤病理组织学很相似,说明雌、孕激素负荷法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实验性子宫肌瘤动物模型;2消瘤颗粒可明显减轻雌、孕激素负荷大鼠子宫重量,减小子宫系数(P<0.05),抑制大鼠的子宫肌瘤样病变(P<0.05);3子宫肌瘤局部ER、PR的含量增高(P<0.05),消瘤颗粒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ER、PR的表达(P<0.05);4子宫肌瘤局部bcl-2蛋白过表达(P<0.05),消瘤颗粒可使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消瘤颗粒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有效;实验研究显示子宫肌瘤的产生与雌孕激素及受体,及bcl-2蛋白过表达有关系,消瘤颗粒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与降低ER、PR,拮抗雌孕激素及调节bcl-2蛋白,恢复细胞凋亡有关。
靳冉[5](2007)在《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中提出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中西药治疗均未取得满意疗效,手术切除子宫是最终采用的主要手段,但由此给女性身心健康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适宜的动物模型,是临床前药物筛选和发病机制深入研究的关键,而目前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的建立需长达4个月之久,这使得候选药物的初步筛选过程大大延长,造成资金和时间上的浪费。因此,研究可用于子宫肌瘤模型早期筛选的生物标记性指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近年来,国外开始探索利用代谢组学(metabonomics)进行药物筛选,但多用于药物毒性成分的研究,鲜有用于动物模型的研究报道。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可在无损伤的情况下以窗口形式动态监控机体的病理变化,对随时间改变的代谢物进行检测、确定、定量和分类,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及相关生物标记物,为药物临床前的快速筛选,药效判定以及其毒理,临床等方面提供一崭新的技术平台。本实验通过给予外源性激素复制大鼠子宫肌瘤模型,在造模不同时间点动态观察其尿液和血浆的代谢组变化,找出模型早期生物标记物,采用生化和病理组织学的同步检查对结果进一步验证,同时观察中药金草片提取物对所得生物标记物的干预作用。1目的寻找与大鼠子宫肌瘤模型相关的早期生物标记物,探讨标志模型成功及药物有效性评价的动态和无损伤性指标。2方法肌注外源性雌、孕激素复制大鼠子宫肌瘤模型,于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收集大鼠尿液和血浆,测定其核磁共振谱,并利用模式识别法对其代谢谱进行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细胞增殖指数(PCNA)进行含量测定;子宫组织普通染色和子宫平滑肌特殊染色后进行病理学检查。3结果3.1代谢组学研究由大鼠尿样和血浆的1H-NMR谱中看出,模型组中大鼠尿样和血浆的内源性代谢物谱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变化。对造模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所采集生物体液的1H-NMR谱峰的积分值进行模式识别,结果显示分别于造模4,8,12,16周所采集的代谢谱,其PC积分值分布于椭圆形散点图的四个区域中,不同时间点采集的样本与对照组间均无明显交叉和重叠,从相应的因子载荷图中看出,造成不同时间点模型组大鼠与同期正常对照组代谢状态差异的主成分是远离原点的化学位移,经分析,在尿液中它们分别是1.94(醋酸酯),2.7(二甲胺),3.42(牛磺酸)和3.26(氧化三甲胺);血浆中是3.52(糖类),1.24(3-羟基丁酸),1.36(苏氨酸),1.40(乳酸盐),1.32(脂类),0.92(极低密度脂蛋白)和2.28(丙酮),这些化合物是与模型最为相关的代谢成分。其中造模4周模型组代谢表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变化,造模8周变化最为显着,造模12周和16周模型组的代谢表型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将造模8周模型、正常对照组和给药组1H-NMR谱的谱峰积分值进行PCA分析得出,三组样本间可明显分开,其中给药组在空间上位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对相应的因子载荷图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给药组中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均接近正常对照组。3.2免疫组化研究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大鼠子宫组织中ER、PR和PCNA进行动态检测发现,随造模时间延长,其在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均相应增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16周,模型组中ER、PR和PC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给予金草片提取物8周和16周后,大鼠子宫组织中ER、PR和PC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3.3病理组织检查分别采用普通HE和平滑肌特异性染色VG法,对大鼠子宫肌组织进行染色,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子宫平滑肌层较薄,平滑肌细胞细长,排列整齐。造模4、8周模型组子宫平滑肌未见明显增生,造模12、16周子宫平滑肌细胞增多,肌层显着增厚,肌组织排列不规则,有的呈漩涡状结构,失去正常子宫平滑肌层次。肌细胞多呈卵圆或杆状,胞核染色较深,胞浆明显减少。给予金草片提取物后,子宫平滑肌厚度增加和肌细胞排列紊乱状态明显减轻。4结论外源性性激素给予大鼠子宫肌瘤模型,造模8周尿样中与模型相关的代谢物的变化状态可作为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的早期生物标志物群。此特异性指标可用于临床前药物的快速筛选以及药效判定,同时该生物标志物对临床新药有效性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于玲[6](2007)在《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与PR、IGF-1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雌激素+孕激素”方法建立子宫肌瘤大鼠模型,观察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病理增生情况、血液流变学情况以及肌瘤组织中孕激素受体(P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情况的作用。2、通过临床观察,了解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大小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1、“雌激素+孕激素”方法大鼠给药,通过1月、4月不同受药时间,对其结果进行比较,选择更符合子宫肌瘤病理改变的大鼠模型;2、临床方面,通过B超检测肌瘤大小、采集中医症状评分了解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1、“雌激素+孕激素”的“一月组”造模方法能够成功造出子宫肌瘤大鼠模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其病理增生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着差异(P<0.001);2、消瘤颗粒能够显着改善模型组大鼠的瘤样增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消瘤颗粒能够显着改善模型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减轻大鼠的血瘀程度,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发现消瘤颗粒能够显着减少肌瘤组织中PR、IGF-1的含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消瘤颗粒能够显着改变B超监测下的子宫肌瘤的大小,治疗前后有显着差异(P<0.01);6、消瘤颗粒能够显着减轻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有极显着差异(P<0.001);7、消瘤颗粒能够显着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病情分级,治疗前后有显着差异(P<0.01);8、消瘤颗粒的临床综合疗效为77.1%,中医症状疗效为74.3%,肌瘤体积疗效为14.3%。结论:“雌激素+孕激素”方法能够成功模拟子宫肌瘤大鼠模型。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的病理增生情况、血液流变学情况以及肌瘤组织中PR、IGF-1的表达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临床方面,消瘤颗粒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能够明显延缓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对于中年女性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此,消瘤颗粒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肯定、实验指标明确,病人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的开发和临床推广。
童妍,吴晓青[7](2006)在《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实验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
徐晓丽[8](2006)在《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至少有25%生育期女性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手术标本病理检查诊断率可达77%,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子宫肌瘤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现已研究证明有多种因素参与了肌瘤的生长,其中细胞凋亡受抑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众多凋亡基因中,bc1-2和bax表达与子宫肌瘤细胞凋亡异常最为密切。 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受抑制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bc1-2基因家族在调控细胞凋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be1-2家族由一系列与bc1-2同源的基因组成,目前共发现15个家族成员,他们分别对细胞凋亡起着促进或抑制作用,bc1-2和bax是其中最重要的凋亡正负调节基因。bc1-2是最早发现的哺乳类凋亡调控基因,其生物学功能是延长细胞寿命并抑制多种刺激诱导的细胞凋亡。而bax能拮抗bc1-2的作用,其表达增多时促进细胞凋亡。bc-2家族成员相应的蛋白自身或彼此之间能形成二聚体,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调节着细胞的存活与凋亡,以bc1-2和bax的相互作用为中心。bc1-2与bax的二聚体使bc1-2失去抑制细胞死亡的功能,因此两者在细胞内的比例是细胞凋亡的调节因素之一。细胞凋亡与增殖是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现象,以往认为是两个完全互不相关的过程,目前认为细胞凋亡与增殖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受到一系列信号及其传导机制的调控,细胞凋亡和增殖平衡的失调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细胞增殖加强而凋亡速度减慢,或应凋亡的细胞没有凋亡,致使细胞数目增多,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以往的研究认为细胞凋亡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但近年的研究发现,属于良性肿瘤范畴的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自1997年Matsuo等首次报道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内bc1-2表达在分泌期高于增生期以来(孕激素(P)水平分泌期高于增生期),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子宫肌瘤中细胞凋亡基因及其与性激素关系进行了研究。李卫平等报道肌瘤内bc1-2 mRNA增多,bax mRNA减少,bc1-2/bax mRNA增大;肌瘤内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与bc1-2/bax mRNA呈正相关,其中PR与bc1-2/bax mRNA的相关性更强。目前研究认为,子宫肌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也存在细胞凋亡异常现象。性激素对子宫肌瘤一方面通过某些机制促进细胞增殖,另一方面雌激素(E)、P尤其是P通过调控调亡基因bc1-2或bc1-2/bax抑制细胞凋亡,从而间接刺激肌瘤细胞数目增多,这是肌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相对于临床研究,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研究的报道很少,但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国外应用的子宫肌瘤动物模型主要有三种,外源性性激素给予豚鼠模型,转基因小鼠模型和自发性Eker大鼠模型。国内由于条件所限,只使用其中外源性性激素给予的子宫肌瘤动物模型。该模型虽存在造模时间长的缺点,但其病理组织学表现与人类疾病有较大的相似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豚鼠是国内外外源性性激素造模的首选动物,国内除豚鼠外,还常选用大鼠。
黄爱华[9](2005)在《宫瘤清含药血清对子宫肌瘤细胞ER、PR、EGFR、IGF-1R及肌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是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导师以肌瘤的“冲任瘀阻,瘀热成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滋阴清热养阴、消症散结”的治疗大法,研制中药新药“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本课题以子宫肌瘤体外细胞培养,观察宫瘤清含药血清抑制肌瘤细胞增殖的时效及量效关系,以及对肌瘤细胞增殖因子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生长因子受体EGFR、IGFR的影响以及对肌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以期阐明宫瘤清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人子宫肌瘤体外细胞培养方法,结合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进行宫瘤清含药血清治疗子宫肌瘤的体外实验研究。四唑盐(MTT)比色法观察肌瘤细胞(10h~40h,24h~144h)增殖活性。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肌瘤细胞(20h,48h,72h,3次加药实验)的ER、PR及EGFR、IGF-1R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肌瘤细胞(20h,48h,72h,3次加药实验)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结果:1 宫瘤清能直接抑制肌瘤细胞的增殖作用似中剂量组为有效浓度。2宫瘤清具有调节ER、EGFR、IGF-1R作用,但无调节PR作用。3宫瘤清能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率。结论:宫瘤清具有防治子宫肌瘤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调节ER、EGFR、IGF-1R细胞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从而降调肌瘤细胞增殖信号传导、抑制肌瘤细胞抗凋亡途经作用有关。
李冬华,何裕民[10](2004)在《瘤净片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性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 研究瘤净片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共同肌注的方法建立子宫肌瘤大鼠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 ,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 2 (IL 2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雌、孕激素与TNF 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 ,IL 2降低。瘤净片组大鼠血清雌激素与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 ,IL 2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结论 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瘤净片通过调整内分泌、提高免疫功能 ,从而抑制肌瘤的生长。
二、瘤净片对子宫肌瘤大鼠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瘤净片对子宫肌瘤大鼠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消症汤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消症汤的配制 |
2.2 分组、造模与给药 |
2.3 大鼠子宫形态的观察与子宫系数的检测 |
2.4 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的培养 |
2.5 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增殖率的检测 |
2.6 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相对迁移率的检测 |
2.7 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凋亡率的检测 |
2.8 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HMGB1 m RNA表达水平的检测 |
2.9 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p-Akt、NF-κB抑制蛋白α、磷酸化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表达水平的检测 |
2.1 0 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HMGB1、PI3K、p-Akt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2.1 1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大鼠子宫形态与子宫系数变化 |
3.2 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的存活情况 |
3.3消症汤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 消症汤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相对迁移率的影响 |
3.5 消症汤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
3.6 消症汤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细胞质中HMGB1 m 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
3.7 消症汤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p-Akt、IκBα、p-TAK1表达水平的影响 |
3.8 消症汤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PI3K、p-Akt、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2)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中医学对于女性生育力的研究 |
1 中医对女性生育力发展过程的认识 |
2 中医对女性生育力下降乃至不孕的机理探究 |
3 中医药对改善高龄女性生育力下降的对策研究 |
二、西医学对女性生育力的研究 |
1 西医对女性基础生殖内分泌的研究 |
2 女性生育力及其影响因素 |
3 改善女性生育力的西医疗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初老雌性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调控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卵巢组织形态学及卵巢 SCF、GDF-9 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及LIF、HOXA-10m RNA 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促孕安怡方的组方依据及配伍特点 |
1 促孕安怡方的组方依据 |
2 促孕安怡方的配伍特点 |
二、促孕安怡方的治疗优势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附1 |
附2 |
文献综述 高龄女性生育力下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妇瘤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药效学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妇瘤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资料 |
1.1 药物与试剂 |
1.2 动物 |
1.3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对雌、孕激素负荷子宫肌瘤模型大鼠的影响 |
2.1.1 方法 |
2.1.2 结果 |
2.2 对雌激素负荷子宫肌瘤模型小鼠的影响 |
2.2.1 方法 |
2.2.2 结果 |
2.3 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 |
2.3.1 方法 |
2.3.2 结果 |
2.4 对小鼠单次力竭游泳时间的影响 |
2.4.1 方法 |
2.4.2 结果 |
2.5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
2.5.1 方法 |
2.5.2 结果 |
2.6 对大鼠白细胞游走的影响 |
2.6.1 方法 |
2.6.2 结果 |
2.7 对小鼠醋酸扭体的影响 |
2.7.1 方法 |
2.7.2 结果 |
2.8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
2.8.1 方法 |
2.8.2 结果 |
2.9 对小鼠断尾止血时间的影响 |
2.9.1 方法 |
2.9.2 结果 |
2.10 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
2.10.1 方法 |
2.10.2 结果 |
第二部分 妇瘤方治疗子宫肌瘤大鼠的分子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药物制备 |
1.1.1 处方组成 |
1.1.2 实验药品制备 |
1.2 动物模型与造模方法 |
1.2.1 材料与动物 |
1.2.2 造模方法 |
1.3 分组与给药方法 |
1.4 免疫组织化学材料与方法 |
1.4.1 材料 |
1.4.2 方法 |
1.5 原位杂交材料与方法 |
1.5.1 材料 |
1.5.2 方法 |
2 结果 |
2.1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
2.1.1 一般情况 |
2.1.2 ER表达半定量分析 |
2.1.3 PR表达半定量分析 |
2.2 原位杂交结果 |
2.2.1 一般情况 |
2.2.2 17p-寒苗类脱氢酶I吐N |
(17p-HSDI吐NA)表达半定量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中医学研究棍况 |
1.1.1 子宫肌瘤溯源 |
1.1.2 现代中医对子宫肌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实验研究现状 |
1.1.4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现状 |
1.2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2.1 病因病机研究 |
1.2.2 西医治疗子宫肌瘤 |
1.3 妇瘤方的组方依据及配伍意义 |
1.4 妇瘤方的药理作用 |
1.4.1 妇瘤方具有杭子宫平滑肌瘤样增生的作用 |
1.4.2 妇瘤方具有调节TNF-a的作用 |
1.4.3 妇瘤方具有杭炎、镇痛的作用 |
1.4.4 妇瘤方具有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 |
1.4.5 妇瘤方具有调节ER、PR、17p-HSDI的作用 |
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消瘤颗粒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及对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子宫肌瘤的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 |
1.西医病因及发病机理 |
2.子宫肌瘤的西医治疗 |
二.子宫肌瘤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进展 |
1.中医学对子宫肌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
2.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现状 |
3.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观察结果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益气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立法依据 |
二.消瘤颗粒的组方特点 |
三.消瘤颗粒的临床疗效 |
四.消瘤颗粒的作用机理 |
五.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照片附图 |
致谢 |
附录1:综述 |
附录2:个人简历 |
(5)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1 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综述2 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综述3 代谢组学技术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前言 |
第2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6)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与PR、IGF-1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中医学对子宫肌瘤的认识 |
(一) 中医病因病机 |
(二) 中医药研究进展 |
(三) 实验研究进展 |
二、西医学对子宫肌瘤的认识 |
(一) 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因素 |
(二)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一) 实验动物和饲料 |
(二) 实验用药 |
(三) 实验药物配制 |
(四) 实验条件 |
二、实验过程与方法 |
(一) 动物模型的制备 |
(二) 给药 |
(三) 指标检测 |
(四) 统计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造模情况 |
(二) 消瘤颗粒对模型大鼠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
(三) 消瘤颗粒对模型大鼠子宫系数的影响 |
(四) 消瘤颗粒对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五) 消瘤颗粒对模型大鼠子宫肌细胞中相关受体的影响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一般资料 |
二、诊断标准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二)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一) 纳入标准 |
(二) 排除病例标准 |
四、治疗药物及服药方法 |
五、观察指标 |
(一) 妇科B超情况 |
(二) 子宫肌瘤中医症状积分 |
(三) 子宫肌瘤体积评分 |
六、疗效标准 |
(一) 根据子宫肌瘤体积确定疗效 |
(二) 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判定中医证候疗效 |
(三) 确定总体疗效 |
七、统计方法 |
八、治疗结果 |
(一) 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大小的影响 |
(二) 消瘤颗粒对中医症状评分及肌瘤评分的影响 |
(三) 消瘤颗粒对病情分级的影响 |
(四) 消瘤颗粒的疗效情况 |
(五) 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
九、讨论 |
(一) 消瘤颗粒的组方分析 |
(二) 消瘤颗粒的临床疗效 |
(三) 消瘤颗粒的作用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一) 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二) 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实验部分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大鼠子宫肌瘤模型 |
2.1.1 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 |
2.1.2 细胞凋亡生化特征观察 |
2.1.3 凋亡基因bcl-2和bax表达免疫组化SABC显色 |
2.2 豚鼠子宫肌瘤模型 |
2.2.1 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 |
2.2.2 凋亡基因bcl-2和bax表达ELISA测定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细胞凋亡的研究 |
3.1.1 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 |
3.1.2 细胞凋亡生化特征观察 |
3.1.3 凋亡基因表达的测定 |
3.2 凋亡调控因素的研究 |
3.2.1 血清E_2、P水平测定 |
3.2.2 子宫大体形态学观察 |
3.2.3 子宫病理形态学 |
3.3 大鼠和豚鼠模型成功标志性指标的比较研究 |
4. 研究结论 |
5. 讨论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宫瘤清含药血清对子宫肌瘤细胞ER、PR、EGFR、IGF-1R及肌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材料 |
1.1.实验药物 |
1.2.实验动物 |
1.3.药物含药血清制备 |
1.4.实验试剂 |
1.5.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人子宫肌瘤组织来源与制备 |
2.2 子宫肌瘤细胞培养 |
2.3 实验分组 |
2.4 实验指标 |
2.4.1 四唑盐(MTT)法检测肌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2.4.2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肌瘤细胞ER、PR及EGFR、IGF-1R的影响 |
2.4.3 流式细胞仪检测肌瘤细胞周期、凋亡率的影响 |
3 数据统计 |
实验结果 |
1 宫瘤清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1.1.含药血清作用10h~40h对肌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1.2.含药血清作用24h~144h对肌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1.3.含药血清抑制肌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时效关系 |
1.4.含药血清抑制肌瘤细胞作用的量效关系 |
小结 |
2.宫瘤清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ER、PR的影响 |
2.1 宫瘤清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ER的影响 |
2.2 宫瘤清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PR的影响 |
小结 |
3 宫瘤清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EGFR、IGF-1R的影响 |
3.1 宫瘤清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EGFR的影响 |
3.2 宫瘤清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IGF-1R的影响 |
小结 |
4.宫瘤清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周期、凋亡率的影响 |
4.1.宫瘤清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
4.1.1.宫瘤清含药血清作用20h对肌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
4.1.2.宫瘤清含药血清作用48h对肌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
4.1.3.宫瘤清含药血清作用72h对肌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
4.1.4.宫瘤清含药血清三次加药实验对肌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
小结 |
4.2.宫瘤清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讨论 |
1.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立法、组方依据 |
2.选择米非司酮作为阳性对照药的依据 |
3.宫瘤清含药血清对子宫肌瘤细胞ER、PR的作用 |
4.宫瘤清含药血清对子宫肌瘤细胞EGFR、IGF-IR的作用 |
4.1.EGF R与子宫肌瘤 |
4.2.IGF-1 R与子宫肌瘤 |
4.3.宫瘤清含药血清抑制肌瘤细胞EGFR、IGF-IR表达 |
5.宫瘤清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信号传导的调控 |
5.1.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 |
5.2.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雌孕激素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 |
5.3.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EGF、IGF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 |
5.4.含药血清对肌瘤细胞多信号通路调控的影响 |
6.宫瘤清含药血清诱导肌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
7.宫瘤清含药血清抑制肌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
8.宫瘤清对肌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概况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声明 |
(10)瘤净片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性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药物和试剂 |
1.2 仪器 |
1.3 分组与给药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瘤净片对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2.2 瘤净片对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3 讨论 |
四、瘤净片对子宫肌瘤大鼠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消症汤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J]. 吴艳丽,范楷,孔守芳,赵秀芳,欧阳江华. 中国药房, 2021(20)
- [2]促孕安怡方对初老雌性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马丹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妇瘤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药效学及其机制研究[D]. 丁正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09)
- [4]消瘤颗粒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及对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D]. 朱澄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8)
- [5]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 靳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7(06)
- [6]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与PR、IGF-1影响的研究[D]. 于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1)
- [7]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实验研究概况[J]. 童妍,吴晓青. 现代临床医学, 2006(04)
- [8]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因素的研究[D]. 徐晓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09)
- [9]宫瘤清含药血清对子宫肌瘤细胞ER、PR、EGFR、IGF-1R及肌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 黄爱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07)
- [10]瘤净片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性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李冬华,何裕民.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