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新稻谷购销形势看我国稻米市场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张宏宇[1](2018)在《七星农场稻米供应链质量供给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稻米供应链企业的逐步发展与壮大,其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稻米供应链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核心。为了拓展利润空间,稻米供应链企业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实力,逐步向外扩大辐射范围,涉及业务不断重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不断寻求稻米供应链间的战略合作与协调发展,形成链条间主体利益相关者利润紧密相连的稻米供应链体系。质量作为影响整个稻米供应链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因素,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稻米供应链是由多个优势互补且风险共担的利益相关者组成,质量问题贯穿稻米供应链始终。链上能够产生利益分配问题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决策,使他们在拥有共同质量目标的同时,又产生利益冲突。稻米的供给质量是国家长久以来重点关注与扶持的热点项目,政府在此问题上起到宏观约束作用,对稻米供应链企业进行扶持与监管。为了顺应稻米市场规律及消费者需求趋势,提高稻米供给质量是稻米供应链稳定发展的必然条件,对此,发现影响稻米供应链高质量供给制约因素并加以解决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通过讨价还价博弈对七星农场稻米供应链上的企业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得到均衡有效的契约函数,找出稻米供应链内部制约稻米质量供给的因素,再结合有外部约束的稻米供应链三方动态博弈的结果,得出提高七星农场稻米供应链质量供给能力的策略,有益于七星农场稻米行业的长久发展,提高七星农场效益。
江文国[2](2014)在《基于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中越粮食安全区域合作》文中提出中国粮食安全前景不容乐观。继续坚持高度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政策不仅给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也意味着高成本、低效率。因此,中国有必要寻求多种途径为粮食安全增加筹码。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国,和中国的南方地区有着相同的主食消费偏好,都以稻米为主食;越南同时将稻米生产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稻米产业的发展对越南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有重要的影响;越南在粮食安全方面同样面临着来自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等因素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中越两国发挥粮食生产的各自比较优势进行粮食安全区域合作成为保障两国粮食安全的一个明智选择。本文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越南和东盟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共同挑战,以此说明中越开展粮食区域合作的客观需求和合作基础:然后对越南稻米生产和出口进行实证分析,说明其历史发展趋势,得出越南水稻单产是未来维持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的关键因素,并对越南水稻生产能力制约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随后,本文分析了中越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合作的机制、形式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越深化合作的模式选择。最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政策设计,提出加强中越粮食安全合作的具体措施。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越两国在国家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两国之间存在粮食生产能力的互补性基础;而提升越南未来稻米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的关键因素是越南稻谷单位产量的提高。单位产量的提高主一方面要依靠高产水稻品种的推广,另一方面依赖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但是,越南在提高单产方面仍面临着很多问题:高产水稻科研进展不大、育种制种能力缺乏、生产资料产能不足、专业知识技术缺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而在这些方面中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只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制定实施具体的合作措施,越南可以利用中国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推动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而越南也可以成为中国稻米进口一个稳定可靠的来源,达到一种双赢的结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粮食安全区域合作的文献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有利于全面把握粮食安全区域合作的途径和领域,对中越粮食安全合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是对合作国越南的稻米生产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使越南稻米生产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趋势得到比较清晰的呈现,为制定中越粮食安全区域合作具体措施提供参考;三是提出中越开展粮食安全区域合作可采取的多种合作模式,同时应重点分析成员国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才能把粮食安全区域合作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王晓凌[3](2012)在《中国东北粳稻供需及产业经营状况研究》文中提出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的大粮仓,承担着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的重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10年,东北地区粳稻产量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5.60%。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粳稻生产受到耕地面积、稻农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灌溉水缺乏、科技进步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过慢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地阻碍了东北地区稻米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如何克服现实或潜在的制约因素,保证东北地区粳稻产量稳定、发展优质粳稻产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历史数据、模型构建、企业案例调研以及行业发展前景研究,着重对世界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全国级东北地区粳稻生产布局、稻米供需预测、成本变动对稻米市场价格的影响、东北粳稻(米)产业化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定性研究,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基于稻米供需视角,分析了世界稻米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全球稻米供需状况。研究表明,从总体趋势来看,世界稻米生产和消费总量增长平稳,并且产需余缺起伏不大,但稻米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其次,基于历史数据,对全国及东北地区粳稻发展趋势、生产布局进行了分析,采用综合优势指数(AAI)对中国各粳稻生产区粳稻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粳稻AAI大于1的省(市、区)依次为:江苏、云南、黑龙江、浙江、辽宁、宁夏、吉林和安徽,东北地区生产粳稻更具优势。第三,利用部门均衡模型预测东北地区2011—2015年水稻产量、农村居民水稻消费量、可外供量及出口量。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五年,东北地区粳稻产量持续、稳步、小幅增长,当地农村居民对粳米的消费量逐年减少,因此东北地区粳稻除满足当地农民口粮需求剩余部分逐年增加,从而得出粳稻出口潜力不断增长;同时,通过建立最优规划模型,分析水稻生产成本变动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认为土地费用是影响水稻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农用物质等直接投入品的价格对水稻市场价格的影响也比较大。第四,对东北粳稻(米)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了企业调研案例分析,并根据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现有基础,运用SWOT方法对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分析表明,从近期看,我国应该采用防御战略,保障本国需求,健全粳稻产业化发展机制,努力拓宽延伸产业链,打造知名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打通国内市场。根据研究结论,本论文提出了促进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稳定并增加水稻种植面积;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水稻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努力进行科技攻关,提高水稻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四是继续改进稻米的生产加工技术,加速稻米质量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五是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能力;六是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稻农持续稳定增收;七是加快仓储流通体系建设,降低仓储运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矫健[4](2012)在《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动一发而牵全身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它直接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关系到广大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更是国家安定和谐的重要基础。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健康发展,采取多元化调控政策以稳定国内市场。特别是2004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在减免农业税基础上,实施了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四补贴”等政策,配合进出口、储备和竞价销售等一系列措施,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宏观调控,对鼓励生产、调整种植结构和保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见,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市场调控体系正逐步形成。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对科学完备的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相比,中国粮食市场领域调控措施尚存在诸多不足,财政支农政策投入规模有限、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调控措施有待改进以及部分WTO规定的绿箱和蓝箱政策还尚未应用等问题依旧存在。同时,作为弱势产业,粮食市场面对的内外环境依旧严峻。人工、农业生产资料等成本上升推动国内粮价持续上涨,不断弱化各项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生产基础设施薄弱,耕地、灌溉等资源地域分布不均,限制粮食生产潜力的提升。国内需求结构转变,国外部分转基因品种低价冲击国内市场,造成大豆和玉米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国际政治经济动荡、自然灾害频繁,造成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对国内影响日益加深。为此,根据WTO《农业协定》相关规则,系统研究分析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体系,测算黄箱、绿箱政策支持总量、8.5%的政策空间使用情况,以及财政支农政策效率值,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未来产业健康发展和市场调控体系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归纳总结粮食市场调控相关概念、目标和原则;二是回顾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市场调控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特点,重点评述2002年至今政策实施情况;三是对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4个品种进行案例分析,回顾政策实施细则,评价措施效果;四是回顾WTO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及加入WTO时我国农业和粮食产业所作出的减让承诺;五是根据WTO规定及支农政策分类,测算黄箱和绿箱政策实施情况,以及所剩政策实施空间;六是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主要调控政策效率情况和发展趋势;七是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调控政策历程、主要措施及调整趋势。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调控政策成效显着,调控体系初步形成;第二,黄箱政策空间宽裕,年际支持有所波动;第三,调控目标有待调整,口粮作物亟需重视;第四,把握国情主要特点,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第五,粮食特殊商品属性,自由贸易步履维艰。提出促进粮食生产健康发展和完善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一是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坚持市场调控原则;二是加快粮食立法进程,依法调控粮食市场;三是有效利用黄箱政策,确保农民生产收益;四是充分利用政策空间,扶持生产健康发展;五是完善产业运行机制,建设服务支撑体系;六是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粮食余缺;七是分类指导粮食价格,确保食用粮食安全。
董巍[5](2011)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的变迁与绩效评价 ——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长期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与生态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共同构成了国家的经济安全体系。粮食安全不仅影响农民收入、人民生活、物价稳定和社会秩序,而且影响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甚至影响国家的主权和独立。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气候等因素都较有利于农业生产,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但由于粮食安全保障机制还未建立,致使我国仍存在粮食安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以及一些潜在性的危机。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欠佳,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还没有真正建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资源有效配置基础与机制。上述因素致使我国粮食总产量、粮食人均占有量及播种面积在2003年均下降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与“三农”问题紧密联系的粮食问题重要性突显出来。2011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做了以下阐述:“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人均占有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否解决粮食的有效供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能否保障粮食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可以肯定的说,粮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党和政府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确保粮食”粮食写进公报;中央“十五”规划《建设》提出,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设》强调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些都显示了粮食安全问题在现阶段的重要性。粮食安全保障对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十分重要。因此,研究粮食安全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粮食消费刚性增长。粮食生产面临耕地和水资源等约束,尤其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40%、人均淡水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8%。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2007—2008年国际粮食形势异常严峻,全球粮食危机、粮食价格剧烈波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全球粮食价格再度上涨。2009年11月食品价格指数再度达到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如何客观衡量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无论从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的变迁来看,还是用新制度经济学以制度变迁为主导的分析范式,基本方法都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规范化评价。本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这些问题的分析属于实证研究范围,而对制度绩效评价及其这个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权力(权利)结构变化的分析则是要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属于规范分析的范围。而对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变迁实证分析结果的应用最终还是要落到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的建构分析之上。纵观我国现阶段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制度体系未形成,制度建构不完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多存在于党的政策文件中,每一年都有不同的重点、不同程度的变化。直接的后果就是政策的不连续及不稳定。即使是2003年,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但这部修订后的法律中所规定的有关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内容原则性太强,不具有可操作性。制度的重要性在于不同制度下人们行为选择的不同,从而对应着不同的效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就在于不同的制度规则下,粮食安全的实现度的不同。2010年全国范围内物价的大幅度上涨与粮食价格持续走高有一定的关联度,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进行调控。这说明粮食价格、粮食供给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能否持续、稳定的关键要素。而实现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供给则首先需要有相关的制度供给。本文以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作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切入点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对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变迁与现状的评述,确立了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研究的一个整体框架。通过对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变迁主体的行为与变迁的路径选择的分析,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变迁的绩效进行评价。结合国外经验,对我国粮食安安全保障制度的完善提出如下建议:建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应包括粮食安全保障法、粮食安全保障法规、粮食安全保障政策三个不同层级的制度。现阶段应首先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在法律、法规制定中应坚持以建构对农户种粮激励机制为核心内容,制度建构的重点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同时对实现主产区与主销区地方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有明确的规定,从而能实现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均衡。在现存的制度中忽视市场对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因此,制度中应就如何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中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在粮食储备制度与贸易建构方面应考虑如何降低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成本。
潘文博[6](2009)在《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粮食增产潜力与供求趋势,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问题。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人口增加,使得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并存,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持续加大。粮食增产潜力及其转化,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供求平衡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具有稳定的商品粮供给能力,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以东北地区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东北水稻生产发展的现状、水稻生产潜力及开发的技术途径,并对东北水稻竞争力、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战略对策。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对建国后到2007年共59年的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状况、生产特点、水稻类型及分布和水稻生产发展态势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的生产自然条件好、稻米品质优、产量持续增长、商品率高等优势,明确了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也论证了挖掘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是实现我国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运用1949—2007年东北水稻面积、单产和产量数据,长期波动趋势线和短期波动趋势线,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大;平均波峰值小于波谷值,表明促进东北水稻持续、稳定增产难,而减产则较为容易;单产提高或下降的幅度极大,带来相应年份产量波动的幅度加大,表明东北水稻受某些特殊条件的影响程度大,在实际生产中必须重视这些极端因素的影响。3、应用FAO的生态区域法研究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特别对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进行了系统评测;光温生产潜力反映了最高投入水平下特定作物在一个地区的灌溉农田可能达到的产量上限,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水稻的光温生产潜力理论值在14135.13—15978.05公斤/公顷,平均值为15321公斤/公顷;气候生产潜力反映了现阶段某地区水稻最大的生产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生产价值,东北地区水稻的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值在7655.76—14792.46公斤/公顷,平均值为11890.55公斤/公顷;黑龙江省水稻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理论值均最大、吉林均最小、辽宁均居中;根据水稻生产开发难度系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与增进技术途径和措施。4、分析了气象、水资源、耕地资源、经济条件和种植效益,比较准确地测算了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了东北水稻增产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价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性天气发生频率会更高,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会更大,尤其旱、涝灾害发生将更频繁。5、通过对东北水稻的比较优势、竞争力及产业经济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水稻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由于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东北水稻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市场竞争潜力。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必须转变增长方式,稳定面积,降低单产波动幅度,最终实现稳定发展。从发展趋势看,开垦湿地、扩张稻田已没有可能性,挖掘现有耕地生产能力,改造中低产田是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6、针对目前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东北水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及政策支撑体系。提出了以培育及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为核心,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为关键的水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提出了东北水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技术以及生产和贸易保护的政策建议。
中华粮网[7](2008)在《2007年度中国粮油市场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总评]2007年是我国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一年,也是粮食工作适应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的关键一年。正确分析,全面把握粮食市场走势,搞好宏观调控,对于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和粮食市场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对2007年全年国内粮食市场走势的监测来看,今年我国的粮食市场一方面受全球粮食供需形势趋紧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依赖度不断提高的植物油市场.价格具有强劲的上涨动能;另一方面又受国内粮食产量连续第四年增产,库存不断增加的下行压力。文中内容仅供参考.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李军民[8](2007)在《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大米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稻谷年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0%。近年来,随着加工水平的提高及品质的提升,大米己成为我国大宗作物产品中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湖南省是我国稻谷生产第一大省,当前,湖南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优质稻米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这种增长既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这对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机遇;另一方面,湖南优质稻米产品不仅要在国内市场竞争,更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优质稻米质量涉及到稻米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消费各环节,优质稻米产业面临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本论文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湖南优质稻米产业链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及消费各环节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通过实证分析与案例分析,探讨了湖南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为政府、优质稻米产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以及其他研究人员正确认识湖南优质稻米产业链提供依据,从而推进优质稻米产业链的发展,提高湖南优质稻米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益参考。主要观点如下:(1)优质稻米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及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安全品质等指标。优质稻米产业链包括优质稻品种选育、优质稻生产、优质稻谷供应、优质稻米加工、优质稻米贮运、优质稻米销售、消费等功能环节,并对应不同的功能主体,各功能主体之间通过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相互联系、相互竞争。(2)促进优质稻米质量形成,既要抓好优质稻品种的培育和推广等产前工作,又要搞好生产技术指导等产中工作,同时更要做好收购加工转化、市场推广等产后工作,各项工作必须环环相扣。我国加入WTO后,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安全标准的挑战,要使更多的稻米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同时要积极制定有利于本国的国际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稻米产品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满足人们对稻米产品绿色、无公害、有机化、安全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我国稻米产业向前发展。(3)大米在世界谷物生产与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与消费均主要集中在亚洲,因此世界大米贸易市场狭小,并具有垄断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同时,世界稻谷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稻米产量居世界首位,而贸易量仅占4%左右。日、韩市场的开放及美、欧削减对大米生产和出口的扶持有利于中国扩大稻米的出口,但又面临来自泰国、越南与美国的竞争压力。(4)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具有生产条件的组合优势、产业开发优势、品质改良优势、“订单粮食”初具规模、企业带动功能不断增强,但其发展面临着品种更新换代、生产比较效益低、优质稻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健全、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稻米加工转化率低等问题。(5)湖南是我国籼稻主产区,也是籼米的主要消费地区。对湖南省稻米区域比较优势、成本优势、质量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等进行分析,湖南省稻谷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比较优势、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不明显,没有成本优势。(6)能否提高优质稻的种植效益是农户是否愿意采用优质稻新技术的关键,也是农户决策理性的体现。对农户采用优质稻新技术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采用优质稻技术意愿与农户家庭中20-50岁农业劳动力人数、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含初中)的人数、从事农业劳动成员是否有人拥有技术特长或受职业培训呈正相关。(7)对湖南省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中信息链、组织链、价值链、物流链管理及食品安全链进行实证分析。在信息链管理层面,加工企业比较重视信息沟通技术(ICT),但信息在加工产业链中的流动不很流畅,信息共享不够充分;在组织链管理层面,加工企业与农户主要是以市场为联系纽带,缺乏有效合作机制,加工企业难以得到优质稻米稳定供应与质量方面的保障;在价值链管理层面,目前湖南省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上的价值创新主要由农户、加工企业、销售商独立承担,产业链运作效率不高,价值创新成果有限;在物流管理层面,运输与仓储费用是加工企业最主要的物流成本,要从加工产业链管理中获得利益,关键是通过减少存货与改善物流运作以削减产业链成本;在食品安全链层面,加工企业主要采用质量报告、内部认证、外部认证来保障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但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内部质量控制程序而不是外部认证来验收稻谷,这是湖南省乃至全国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质量管理存在的一大缺陷。湖南省深加工企业的运作效率与组织效率都比初加工企业高,但深加工企业与初加工企业的组织效率都处于较低的状态。(8)人们对优质稻米的选择性普遍增强,其选择内容由过去的单项选择(以价格选择为主)转为多项选择,包括优质稻米的安全、营养、质量、品种、外观、风味、价格、包装、产地以及服务等,优质稻米的需求在湖南呈增加趋势。影响城镇居民优质稻米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依据效用最大化原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花色、品种等差异性的需求也会不断提高。在目前稻米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自身的偏好将成为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政府确保优质稻米的高价与优质对等,促进优质稻米产业链持续发展。(9)对湖南金健米业、天龙米业的优质稻米产业链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其实施途径主要有股权投资和契约投资两种方式;组织形式以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占主导地位。由于我国各地优质稻米产业链组织的形成条件、市场发育程度、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为获取较高的产业链运行绩效,各主体必须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产业链发展模式。(10)“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优质稻米产业链组织的基本原则。湖南省龙头企业基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建立了具有适度规模效益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实现了优质优价,保证了大米价格的稳定和所联结农户的利益。
叶慧[9](2007)在《贸易自由化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准入、境内支持和出口补贴是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的三大核心内容。过去一段时期,各国为支持国内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将关税以及各种非关税壁垒作为控制他国农产品输入的主要措施,将出口补贴和价格支持作为增加国内农产品输出的主要措施。这种贸易政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挥了保护农业产业发展的作用。但其弊端也是惊人的,长时期的贸易阻碍,扭曲了世界农产品贸易体系,造成了各国农产品生产过剩与政府负担增加,使国际农业产业分工机会减少,也使农产品消费价格提高。持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农业保护的不利影响逐渐受到各国所认识,为追求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合理性,农业产业支持必须由价格支持转变为收入支持。至此,符合贸易自由化的农业支持政策逐渐形成。粮食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所受保护力度最大,其中境内支持政策是对其进行保护的主要措施。2006年在我国完成WTO五年过渡期之后,无论是为了实践履约的承诺,还是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国内粮食市场必然开放,建构符合贸易自由化的农业支持政策显得非常必要。当前,我国对粮食产业进行保护的财政政策主要为最低收购价政策、直接收入补贴政策、要素补贴政策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目标不一,各有侧重,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比如:最低收购价政策被认为是严重扭曲市场机制的“黄箱”措施,且该项政策实行所需要的庞大收购支出增加了主产区政府的财政负担,需要对其进行削减;在生产支持政策方面,直接补贴和要素补贴政策的目的在于弥补粮食市场化过程中粮农的收益损失,因此稳定地提高农民收入是其首要目标,这必然与粮食安全目标产生出入;在进口贸易方面,我国一般施行关税配额措施,但未来必须逐步降低配额外高关税以及增加配额量,这必将导致国外大量优质低价进口品冲击国内粮食市场,粮食财政支持政策作用又必须加强。此外,农业多功能特性与粮食支持政策目标也存在一定冲突,如生态退耕政策与粮食支持政策存在较大矛盾,同时同地实施,将相互抵消政策绩效,浪费财政投入。基于上述问题的提出,目前粮食财政支持政策须进行调整,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即在于寻找出一个既能够符合世贸组织规范,又能增加农民收益、确保粮食安全,减少政府财政支出的粮食财政支持政策调整方式。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分析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对粮食产业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从有利的一面看,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提高粮食经营效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不利的角度看,一方面我国不具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将受到廉价优质进口品的冲击,东南沿海主销区粮食产业可能萎缩,中西部主产区粮食会与进口产品形成竞争。另一方面市场准入空间减小,境内支持政策面临缩减压力,粮食财政支持政策需进行变革。第二,分析贸易自由化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实施现状及问题。研究发现,我国正逐渐形成以直接补贴为主,最低收购价为辅,生态要素补贴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的粮食财政支持政策体系。该体系以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为基本目标。通过观察2002-2006年的实践,粮食财政支持政策效果明显,具有可持续性,但是也存在若干问题,主要包括,粮食财政支持政策投入力度不足且结构不合理,最低收购价政策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直接收入补贴政策在操作上存在一些不足,生产要素补贴与环境保护目标存在冲突,以及各项支持政策尚未整合等问题。第三,评价贸易自由化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施绩效。在界定支持政策实施成本与效益内容基础上,对直接收入补贴政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粮食最低收购价,以及生产要素补贴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分析,并选取粮食主产市和主销市进行个案调查及典型分析。研究发现,支持政策结构尚未实现优化,政策绩效并不显着,尤其是直接收入补贴政策,农田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要素补贴中的农资增支综合直补政策。从成本效益角度来研究支持政策实施效果具有独特性。第四,构建农户粮食生产行为模型,进行多目标体系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施的微观经济分析。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农情”条件下,量化支持政策,构建我国农户粮食生产函数。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考察支持政策和生态退耕制度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和环境品质的影响。此部分研究主要是探究在农户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多重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政策组之间的协调性关系。研究发现,农业政策之间存在明显的目标矛盾,表现为最低收购价与生态退耕政策的矛盾,直接收入补贴与生态退耕政策的矛盾。此部分内容在研究上具有创新性。第五,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建立我国粮食部门均衡模型(Grain Sector Equilibrium Model,GSEM),并以2004年为基期,进行实证分析,以考量支持政策的福利经济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可以提高粮食部门社会福利,弥补贸易自由化对生产者福利损失,其中,面积直接补贴比产量补贴更有效率。此外,生态退耕政策减少了粮食产业部门的社会福利。此研究方法在探寻最优的粮食支持政策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当前国内的研究中较为少见。第六,借鉴WTO主要成员国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实施经验。以欧、美、日和中国台湾为分析对象,了解国际社会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与我国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发现,贸易自由化程度与各国AMS使用率具有负关联性,多元化的政策目标必然会产生多样化的支持政策结构,但直接收入补贴代替价格支持政策成为国际趋势,且各国均对粮食财政支持政策与生态退耕政策进行了整合调整,此外,各国均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来配合粮食支持政策实施,以及对支持政策均进行法制化管理。第七,论文提出一系列优化调整粮食财政支持政策,提高政策绩效的建议及措施。主要包括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粮食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如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以减轻粮食补贴压力,以及提出要加强农业补贴法制建设,以实现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可持续性的对策及措施。这些建议对于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完善我国粮食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保护国内弱势产业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曾华忠[10](2006)在《广西优质稻生产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广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广西优质稻生产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但是,广西优质稻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特别是高档优质稻米至今不能自给自足,泰国香米仍然占较大的市场。所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优质稻生产,加速其产业化开发是广西现阶段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作者通过查阅资料、查阅文献、网上调查、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了国内外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开发现状,找出了广西优质稻生产中存在的投入不足、龙头企业性质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示范基地,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允许“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生产模式并存;培养龙头企业,开发广西优质米品牌;以科技创新推进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等对策。在此基础上,与有关部门共同进行了广西百万亩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实践,并对项目实施效果、取得的主要成绩、积累的主要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论文分析认为,项目创造性地应用“企业+科技+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从种业到米业、从种植到加工,“育、繁、试、推、销”一体化的优质稻新品种产业开发新路子;应用“科、工、农、贸”一体化经营的新模式,取到了科研、农户、企业三赢利的结果,为广西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从新稻谷购销形势看我国稻米市场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新稻谷购销形势看我国稻米市场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七星农场稻米供应链质量供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优质稻米 |
2.1.2 稻米供应链 |
2.1.3 稻米供应链的质量供给 |
2.2 基础理论 |
2.2.1 农产品供应链结构 |
2.2.2 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 |
2.2.3 Rubinstein讨价还价博弈和动态博弈 |
2.3 理论框架设计 |
2.3.1 稻米供应链各利益主体间博弈关系 |
2.3.2 稻米供应链质量供给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七星农场稻米供应链质量供给现状分析 |
3.1 稻米生产阶段质量供给现状 |
3.1.1 优质稻米种植面积调整及产量变化 |
3.1.2 优质稻谷市场供需情况 |
3.2 稻米加工阶段质量供给现状 |
3.3 稻米销售阶段质量供给现状 |
3.4 稻米供应链质量供给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七星农场稻米供应链内部质量供给决策分析 |
4.1 七星农场稻米供应链供给结构分析 |
4.2 “稻米供应商+稻米加工企业”的二级供应链质量供给决策 |
4.2.1 稻米供应商与稻米加工企业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构建 |
4.2.2 模型求解 |
4.2.3 结果分析 |
4.3 “稻米加工企业+稻米销售商”的二级供应链质量供给决策 |
4.3.1 稻米加工企业与稻米销售商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构建 |
4.3.2 模型求解 |
4.3.3 结果分析 |
4.4 算例分析 |
4.4.1 模型构建 |
4.4.2 模型求解 |
4.5 本章小结 |
5 有外部约束的七星农场稻米供应链质量供给决策分析 |
5.1 基于政府、稻米供应链、消费者三方的动态博弈分析 |
5.1.1 动态博弈模型假设与构建 |
5.1.2 模型的求解与相关说明 |
5.1.3 稻米供应链质量供给决策 |
5.1.4 结果分析 |
5.2 算例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模型求解 |
5.3 本章小结 |
6 七星农场提高稻米供应链质量供给能力的策略 |
6.1 提高七星农场稻米供应链各主体间竞争实力 |
6.1.1 扩大优质稻米供给规模 |
6.1.2 建立优质稻米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 |
6.1.3 完善优质稻米溯源追踪系统 |
6.1.4 建立优质稻米供应链利益协调机制 |
6.1.5 加强优质稻米供应链产销衔接能力 |
6.2 营造良好的稻米供应链外部环境 |
6.2.1 促进稻米供应链利润上移 |
6.2.2 加大政府对稻米供应链扶持力度 |
6.2.3 完善优质稻米市场监管体系 |
6.2.4 增强消费者认知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中越粮食安全区域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本文的主要结构与内容 |
1.2.1 本文的结构 |
1.2.2 本文主要内容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关于粮食安全内涵的研究 |
2.2 中国粮食保障研究综述 |
2.3 粮食安全区域合作研究综述 |
3 中越粮食安全合作背景与基础 |
3.1 中国、越南粮食安全成就 |
3.2 中国、越南粮食安全合作背景 |
3.2.1 人口总量增加和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推高粮食需求 |
3.2.2 膳食结构变化增加粮食消耗 |
3.2.3 资源约束 |
3.2.4 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
3.2.5 自然灾害多发,威胁粮食生产 |
3.3 中越粮食安全区域合作基础 |
3.3.1 越南稻米生产出口与中国稻米进口 |
3.3.2 中越水稻生产要素供给 |
3.3.3 中越两国水稻生产水平 |
3.4 本章小结 |
4 越南稻米生产与出口发展实证分析与制约因素 |
4.1 越南稻米生产与出口概况 |
4.2 分析方法 |
4.3 越南水稻生产实证分析 |
4.3.1 越南稻米种植面积、单位和总产量变化趋势 |
4.3.2 越南水稻种植面积、单位产量和总产量增长幅度分析 |
4.3.3 越南稻米种植面积与单产对总产量贡献度分析 |
4.4 越南水稻生产主要制约因素 |
4.4.1 高产稻种供应量过于依赖进口 |
4.4.2 高产稻种质量不稳定 |
4.4.3 高产水稻经济效益不明显 |
4.4.4 水利设施老化和缺乏 |
4.4.5 收获后损失较大 |
4.5 本章结论 |
5 中越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合作 |
5.1 中越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合作现状 |
5.1.1 中越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合作机制 |
5.1.2 中越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合作形式 |
5.1.3 存在的问题 |
5.2 中越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合作模式选择 |
5.3 中越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合作预期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政策建议 |
6.1 总结 |
6.2 政策建议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东北粳稻供需及产业经营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稻米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
1.2.2 外部因素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 |
1.2.3 科技进步对中国水稻生产发展影响的研究 |
1.2.4 市场发展对中国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 |
1.2.5 世界大米模型方面的研究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世界稻米产业发展概况 |
2.1 全球稻米供需状况 |
2.1.1 全球稻米供需总体趋势 |
2.1.2 亚洲主导稻米生产和消费,全球供需状况分化明显 |
2.2 全球稻米贸易格局 |
2.2.1 稻米出口总量增长幅度较大,但是贸易空间相对狭小 |
2.2.2 稻米出口国高度集中,国际稻米细分市场差异显着 |
2.3 世界各国稻米政策 |
2.3.1 正常情景下的长期稻米政策选择 |
2.3.2 应对危机中的短期稻米政策反应 |
第三章 中国粳稻(米)产业政策变化 |
3.1 中国粳稻(米)生产、流通政策的变化 |
3.2 中国粳稻(米)进出口政策的变化 |
3.3 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政策演变及主要政策 |
3.3.1 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政策的演变 |
3.3.2 现阶段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政策 |
第四章 全国及东北地区粳稻生产布局 |
4.1 全国粳稻发展趋势 |
4.1.1 全国粳稻产量变化趋势 |
4.1.2 全国粳稻面积变化趋势 |
4.1.3 全国粳稻单产变化趋势 |
4.2 全国粳稻优势区域 |
4.2.1 全国粳稻生产总体格局 |
4.2.2 不同区域粳稻生产变化 |
4.2.3 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4.3 东北地区粳稻生产情况 |
4.3.1 黑龙江省粳稻生产情况 |
4.3.2 吉林省粳稻生产情况 |
4.3.3 辽宁省粳稻生产情况 |
第五章 模型理论框架及预测模拟结果 |
5.1 模型概述 |
5.2 水稻供需均衡模型及预测结果 |
5.2.1 模型理论框架 |
5.2.2 模型结果及预测值 |
5.3 粳稻生产成本变动对粳米市场价格的影响 |
第六章 东北地区粳稻(米)农业产业化经营状况调研 |
6.1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主要政策措施及发展情况 |
6.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
6.1.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政策措施 |
6.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情况 |
6.2 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其特征 |
6.3 东北地区调研案例分析 |
6.3.1 盘锦市东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化发展概况 |
6.3.2 北大荒米业集团产业化发展概况 |
6.3.3 案例分析结论 |
6.4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化发展的 SWOT 分析 |
6.4.1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 |
6.4.2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
第七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世界稻米产业发展结论 |
7.1.2 全国粳稻优势区域分析结论 |
7.1.3 计量经济分析结论 |
7.1.4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化现状分析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因素推动粮价持续上行 |
1.1.2 粮食生产基础依旧薄弱 |
1.1.3 种粮比较效益不高,粮农收入偏低 |
1.1.4 粮食生产受外部环境影响加大 |
1.1.5 市场调控措施有待完善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粮食生产是基础,关系国计民生 |
1.2.2 产业相对弱质,宏观调控至关重要 |
1.2.3 生产潜力下降,需要政策支持引导 |
1.2.4 需求增加,结构矛盾凸显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粮食市场调控的概念及历程回顾 |
2.1 相关概念 |
2.1.1 粮食 |
2.1.2 市场调控 |
2.1.3 粮食市场调控 |
2.2 粮食市场调控的历程回顾 |
2.2.1 自由购销体制时期(1949-1952) |
2.2.2 高度集中统购统销时期(1953-1978) |
2.2.3 购销双轨制时期(1979-1997) |
2.2.4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流通体制过渡时期(1998-2003) |
2.2.5 2004 年至今 |
2.3 2004 年以来主要粮食市场调控政策 |
2.3.1 生产性调控政策 |
2.3.2 流通性调控政策 |
2.3.3 收入性调控政策 |
2.3.4 贸易调控政策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市场调控政策案例分析 |
3.1 稻米 |
3.1.1 稻米产业现状 |
3.1.2 稻米市场调控政策内容 |
3.2 小麦 |
3.2.1 小麦产业现状 |
3.2.2 小麦市场调控政策内容 |
3.3 玉米 |
3.3.1 玉米产业现状 |
3.3.2 玉米市场调控政策内容 |
3.4 大豆 |
3.4.1 我国和世界大豆产业现状 |
3.4.2 大豆市场调控政策内容 |
3.5 小结 |
第四章 WTO 规则下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实施空间测算 |
4.1 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及成果 |
4.1.1 谈判进程 |
4.1.2 谈判主要内容 |
4.1.3 阶段性成果 |
4.1.4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停滞的原因 |
4.2 中国加入 WTO 在农业方面作出的承诺及政策调整 |
4.2.1 市场准入 |
4.2.2 出口补贴 |
4.2.3 国内支持 |
4.3 WTO 规则体系下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实施空间测算 |
4.3.1 黄箱政策 |
4.3.2 绿箱政策 |
4.3.3 支持总量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效率分析 |
5.1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
5.1.1 数据包络分析法介绍 |
5.1.2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原理 |
5.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中国支农政策相关研究方法及结论 |
5.3 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的效率分析 |
5.3.1 模型变量的选择及数据说明 |
5.3.2 结果分析 |
5.3.3 中国粮食产业支持政策的改进途径 |
5.4 小结 |
第六章 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及效果的国际比较 |
6.1 美国粮食市场调控 |
6.1.1 补贴政策 |
6.1.2 粮食储备管理政策 |
6.1.3 贸易政策 |
6.1.4 信息服务政策 |
6.1.5 评述 |
6.1.6 美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调整动向 |
6.2 欧盟粮食市场调控 |
6.2.1 价格支持政策 |
6.2.2 补贴政策 |
6.2.3 贸易政策 |
6.2.4 评述 |
6.2.5 欧盟粮食市场调控政策调整动向 |
6.3 日本粮食市场调控 |
6.3.1 价格管理政策 |
6.3.2 补贴政策 |
6.3.3 粮食流通管理政策 |
6.3.4 粮食储备政策 |
6.3.5 贸易政策 |
6.3.6 日本粮食市场调控政策调整动向 |
6.4 WTO 规则下世界各国粮食市场调控发展趋势 |
6.4.1 通过立法巩固粮食生产重要地位 |
6.4.2 充分重视市场机制基础作用 |
6.4.3 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过渡 |
6.4.4 调控政策由“黄箱”向“蓝箱”、“绿箱”转变 |
6.4.5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节粮食供需 |
6.4.6 鼓励粮食规模化生产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调控政策成效显着,调控体系初步形成 |
7.1.2 黄箱政策空间宽裕,年际支持有所波动 |
7.1.3 调控目标有待调整,口粮作物亟需重视 |
7.1.4 把握国情主要特点,借鉴国际有益经验 |
7.1.5 粮食特殊商品属性,自由贸易步履维艰 |
7.2 对策建议 |
7.2.1 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坚持市场调控原则 |
7.2.2 加快粮食立法进程,依法调控粮食市场 |
7.2.3 有效利用黄箱政策,确保农民生产收益 |
7.2.4 充分利用政策空间,扶持生产健康发展 |
7.2.5 完善产业运行机制,建设服务支撑体系 |
7.2.6 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粮食余缺 |
7.2.7 分类指导粮食价格,确保食用粮食安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的变迁与绩效评价 ——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指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1.3.2 比较分析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文献与理论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粮食概念与粮食属性的研究现状 |
2.1.2 有关粮食安全内涵的研究现状 |
2.1.3 有关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
2.1.4 有关粮食供需预测研究 |
2.1.5 有关如何促进粮食生产和提高总量供应方面的研究现状 |
2.1.6 有关粮食保障制度体系的研究 |
2.1.6 文献述评 |
2.2 理论综述 |
2.2.1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 |
2.2.2 制度变迁的效率评价 |
3 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3.1 我国粮食安全的一般特征 |
3.1.1 粮食安全的评价标准 |
3.1.2 我国粮食生产的总量特征 |
3.1.3 我国粮食生产的结构特征 |
3.2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
3.2.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3.2.2 数据的计算 |
3.2.3 关联度分析 |
3.3 我国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单产影响因素分析 |
3.3.2 播种面积影响因素分析 |
3.4 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与成因 |
3.4.1 波动的测量 |
3.4.2 粮食生产波动的国际比较 |
3.4.3 粮食波动周期的划分 |
3.4.4 波动的成因 |
4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的考察:历史与现状 |
4.1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变迁的一般特征 |
4.2 改革开放前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统购统销制度 |
4.3 改革开放后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粮食流通制度模式的市场化选择 |
4.4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的比较 |
4.5 现阶段我国粮食保障制度体系:一个分析的框架 |
5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变迁主体的行为分析 |
5.1 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变迁主体 |
5.2 制度变迁主体的目标函数分析 |
5.3 政府间行为的博弈分析 |
5.4 央地政府之间利益的平衡 |
6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实现的路径选择 |
6.1 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的内生性均衡分析 |
6.2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6.3 我国粮食安全的系统风险性 |
6.3.1 粮食安全系统风险性的表现形式 |
6.3.2 粮食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6.3.3 粮食安全系统风险效应的扩散性 |
6.4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实现的路径:政府与市场的互动 |
6.4.1 政府与市场两分视角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
6.4.2 政府与市场互动方式的比较 |
6.4.3 政府与市场互动原则 |
7 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
7.1 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
7.2 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
7.3 国外粮食安全保障保障制度的评价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保护耕地资源,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是制度建构的重点 |
8.2 建构以农户种粮激励机制为核心内容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 |
8.3 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中政府与市场的互动 |
8.4 健全与完善粮食储备与贸易制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理论研究 |
1.1.1 公共物品理论 |
1.1.2 经济增长理论 |
1.1.3 农业技术进步理论 |
1.1.4 比较优势理论 |
1.1.5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
1.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研究 |
1.2.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历史回顾 |
1.2.2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 |
1.2.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条件 |
1.3 水稻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
1.3.1 水稻生产影响因素 |
1.3.2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 |
1.3.3 气候变化对东北水稻生产的影响 |
1.4 我国水稻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
1.5 水稻生产发展战略研究 |
1.5.1 水稻产业化发展研究 |
1.5.2 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
1.6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 |
2.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
2.1.1 世界水稻生产情况 |
2.1.2 世界水稻增产的主要途径 |
2.1.3 世界水稻消费状况 |
2.1.4 世界水稻贸易状况 |
2.2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
2.2.1 我国水稻区域分布 |
2.2.2 我国水稻优势区域布局 |
2.2.3 建国后我国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2.2.4 我国水稻进出口和贸易状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3.1 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 |
3.1.1 自然条件好 |
3.1.2 稻米品质好 |
3.1.3 产量持续增长 |
3.1.4 稻米商品率高 |
3.2 建国以来东北水稻的历史演变 |
3.3 现阶段东北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3.3.1 生产在波动中持续增长 |
3.3.2 稻作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
3.3.3 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3.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格局与变化 |
3.4.1 辽宁省的水稻生产 |
3.4.2 吉林省的水稻生产 |
3.4.3 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 |
3.5 东北水稻生产发展展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北水稻生产波动性测定 |
4.1 产量长期波动性分析 |
4.2 产量短期波动性分析 |
4.3 面积和单产波动及其对产量波动的影响 |
4.3.1 面积和单产的长期波动分析 |
4.3.2 面积和单产的短期波动分析 |
4.3.3 面积和单产波动对产量波动的影响 |
4.4 结论与启示 |
4.4.1 生产发展很快 |
4.4.2 生产波动幅度较大 |
4.4.3 产量波动是面积和单产波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分析与评价 |
5.1 东北水稻增产的可行性分析 |
5.1.1 市场需求分析 |
5.1.2 基本自然条件分析 |
5.1.3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5.2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系统分析与评价 |
5.2.1 生产潜力测算方法 |
5.2.2 光温生产潜力 |
5.2.3 气候生产潜力 |
5.2.4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开发 |
5.3 东北水稻增产潜力综合评价与比较 |
5.3.1 东北地区总体水稻增产潜力 |
5.3.2 辽宁省水稻增产潜力 |
5.3.3 吉林省水稻增产潜力 |
5.3.4 黑龙江省水稻增产潜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东北水稻生产的影响因素 |
6.1.1 气候变化的影响 |
6.1.2 土壤条件变化的影响 |
6.1.3 农业投入及科技发展的影响 |
6.1.4 比较优势及市场前景的影响 |
6.2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2 东北水稻增产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
6.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构建与对策 |
7.1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前景 |
7.2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构建 |
7.2.1 产前技术 |
7.2.2 产中配套技术 |
7.2.3 产后配套技术 |
7.3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构建 |
7.3.1 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 |
7.3.2 资源与环境政策 |
7.3.3 技术政策 |
7.3.4 生产、贸易保护政策 |
7.3.5 市场经济政策 |
7.4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保障水稻生产的良性循环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评价 |
8.1.2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概算及开发技术途径 |
8.1.3 东北水稻竞争力及稻米经济分析研究 |
8.1.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与对策 |
8.2 政策建议 |
8.2.1 发展目标 |
8.2.2 建设重点 |
8.2.3 保障措施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发章 |
(8)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论文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农业产业链理论 |
1.1 产业链的科学内涵 |
1.2 农业产业链的内涵 |
1.3 农业产业链相关研究 |
2 农产品供应链理论 |
2.1 供应链的内涵 |
2.2 农产品供应链的内涵 |
2.3 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研究 |
3 产业组织理论 |
3.1 产业组织理论的内涵 |
3.2 产业组织理论相关研究 |
第三章 优质稻米产业链的系统认识 |
1 优质稻米质量形成分析 |
1.1 农业标准与稻米品质的内涵 |
1.2 稻米品质分类分级与质量标准 |
1.3 产业链功能环节影响优质稻米的质量形成分析 |
2 世界稻米产业链系统分析 |
2.1 世界稻谷生产持续发展 |
2.2 稻米及其副产品深加工是稻米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
2.3 稻谷销售、贸易竞争激烈 |
2.4 稻米消费缓慢增长 |
3 中国稻米产业链系统分析 |
3.1 稻米(稻谷)生产持续发展,但优质率不高 |
3.2 稻米总体供需平衡,结构性矛盾有所缓解 |
3.3 稻米加工业有所发展,但加工转化率仍较低 |
3.4 挑战与机遇并存,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
4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
4.1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优势 |
4.2 湖南省发展优质稻米产业链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竞争力分析 |
1 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1.1 竞争力理论 |
1.2 稻米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
2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分析 |
2.1 湖南省水稻生产情况分析 |
2.2 湖南省优质稻谷(米)贮藏加工 |
2.3 湖南省优质稻米消费分析 |
2.4 湖南省优质稻米国内外贸易分析 |
3 湖南省优质稻米竞争力相关因素分析 |
3.1 区域比较优势 |
3.2 成本优势比较 |
3.3 价格优势比较 |
3.4 质量优势比较 |
3.5 信誉优势比较 |
3.6 技术优势比较 |
4 提高湖南稻米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
4.1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 |
4.2 守住耕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稻米生产的综合效益 |
4.3 培育绿色精品,开拓国内外市场 |
4.4 进一步搞好以稻米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优质稻米产业化经营 |
4.5 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优质稻米产业链 |
第五章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实证分析 |
1 湖南省农户采用优质稻技术意愿分析 |
1.1 研究背景 |
1.2 调查与数据 |
1.3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1.4 调查结果计量分析 |
1.5 结语与建议 |
2 湖南省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管理实证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调查与数据 |
2.3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2.4 优质稻米加工行业产业链效率分析 |
2.5 结语与建议 |
3 湖南省城镇居民优质稻米消费实证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调查与数据 |
3.3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调查结果计量分析 |
3.5 结语与建议 |
第六章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的组织模式案例分析 |
1 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的分类及其特点 |
2 组织模式案例分析 |
2.1 案例一: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
2.2 案例二:天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
3 案例分析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
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2.2 强化优质稻米产业链主要功能环节 |
2.3 创新优质稻米产业制度 |
2.4 完善优质稻米产业链管理系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查问卷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课题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贸易自由化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2.1 中国粮食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2.1.1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发展状况 |
2.1.2 中国粮食市场需求的发展状况 |
2.1.3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 |
2.2 贸易自由化对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要求 |
2.2.1 粮食产品的市场准入方面 |
2.2.2 涉及粮食产业的境内支持方面 |
2.2.3 粮食产品的卫生检疫方面 |
2.3 贸易自由化对粮食产业发展的双重影响 |
2.3.1 有利影响 |
2.3.2 不利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贸易自由化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施的现状及问题 |
3.1 贸易自由化下我国粮食财政扶持政策调整策略 |
3.1.1 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方式及概况 |
3.1.2 直接收入补贴实施方式及概况 |
3.1.3 生产要素补贴实施方式及概况 |
3.1.4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概况 |
3.2 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施问题及障碍 |
3.2.1 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结构和力度方面 |
3.2.2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方面 |
3.2.3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方面 |
3.2.4 生产要素补贴方面 |
3.2.5 支持政策组及与生态退耕政策的协调性方面 |
3.3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贸易自由化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施的绩效评价 |
4.1 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 |
4.1.1 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目标体系 |
4.1.2 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实施成本与效益 |
4.1.3 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
4.2 粮食直接收入补贴政策的实施绩效 |
4.2.1 理论分析框架 |
4.2.2 绩效评价方法 |
4.2.3 数据选择及来源 |
4.2.4 直接补贴政策绩效的DEA分析 |
4.3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绩效 |
4.4 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实施绩效 |
4.5 生产要素补贴的实施绩效 |
4.6 个案调查及分析 |
4.6.1 对粮食主产区—湖北荆州的专项调查 |
4.6.2 对粮食主销区—湖北武汉的个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贸易自由化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施的微观经济分析 |
5.1 中国农户经济行为分析的经济学基础 |
5.1.1 经济理论与农户行为 |
5.1.2 现阶段中国农民经济行为的特点 |
5.1.3 农业政策对农户行为影响的国内外研究 |
5.2 农户生产行为模型的基本架构 |
5.2.1 基本假设 |
5.2.2 农民行为模型的基本架构 |
5.3 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目标实现的比较静态分析 |
5.3.1 混合政策对粮食安全目标的影响 |
5.3.2 混合政策对农民增收目标的影响 |
5.3.3 混合政策对农田保育目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贸易自由化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施的宏观经济模拟 |
6.1 部门均衡模型的研究进展 |
6.2 粮食部门均衡模型的理论架构 |
6.2.1 理论模型构建 |
6.2.2 构建需求函数和生产函数 |
6.2.3 资料来源及处理 |
6.3 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施的宏观经济模拟 |
6.3.1 弹性系数的估计 |
6.3.2 模型检验:以2004年为基期 |
6.3.3 情景模拟及敏感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主要国家及地区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施的实践及启示 |
7.1 美国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践及中美比较 |
7.1.1 美国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发展实践 |
7.1.2 中美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比较分析 |
7.2 欧盟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践及中欧比较 |
7.2.1 欧盟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发展实践 |
7.2.2 中欧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比较分析 |
7.3 日本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践及中日比较 |
7.3.1 日本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发展实践 |
7.3.2 中日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比较分析 |
7.4 中国台湾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实践及两岸比较 |
7.4.1 台湾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发展实践 |
7.4.2 海峡两岸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比较分析 |
7.5 境外经验对完善我国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的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
8.1.2 我国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具有多样性,政策绩效尚未达到最优 |
8.1.3 最低收购价、直接收入补贴与生态退耕制度存在明显目标矛盾和冲突 |
8.1.4 不同的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存在不同政策效果,面积补贴较优于产量补贴 |
8.1.5 我国粮食支持政策调整需借鉴国际经验,政策管理的法制化尤为关键 |
8.2 政策建议 |
8.2.1 建立科学完善的粮食财政支持政策体系,提高补贴绩效 |
8.2.2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减轻粮食补贴压力 |
8.2.3 加强农业补贴法制建设,建立可持续的粮食财政支持政策体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荆州地区农户种粮成本与收益问卷调查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广西优质稻生产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优质稻的涵义、国内外现状及意义 |
1.1 优质稻的涵义 |
1.1.1 优质稻的涵义 |
1.1.2 影响稻米品质的内外因素 |
1.2 国内外优质稻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开发 |
1.2.1 国外优质稻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开发 |
1.2.2 国内优质稻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开发 |
1.3 发展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开发的意义 |
1.3.1 发展优质稻生产的意义 |
1.3.2 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的意义 |
2. 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广西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开发现状 |
3.1.1 广西自然环境及对优质稻生产的影响 |
3.1.2 广西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开发的人文社会环境 |
3.1.3 广西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的发展 |
3.1.4 广西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的主要技术模式 |
3.2 广西优质稻生产基地及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 |
3.2.1 基地建设的现状及主要成绩 |
3.2.2 基地建设的主要经验 |
3.3 广西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3.3.1 广西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广西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对策 |
3.4 广西百万亩优质稻产业化开发 |
3.4.1 项目实施的过程 |
3.4.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法 |
3.4.3 项目实施结果与取得的主要成绩 |
3.4.4 项目的先进技术与国内外同类的对比情况 |
3.4.5 项目创新点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意义 |
3.4.6 项目的成熟度,推广应用的条件和前景 |
3.4.7 项目存在的技术问题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从新稻谷购销形势看我国稻米市场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七星农场稻米供应链质量供给策略研究[D]. 张宏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7)
- [2]基于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中越粮食安全区域合作[D]. 江文国.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8)
- [3]中国东北粳稻供需及产业经营状况研究[D]. 王晓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1)
- [4]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研究[D]. 矫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5]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的变迁与绩效评价 ——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研究[D]. 董巍.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6]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 潘文博.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7]2007年度中国粮油市场报告[J]. 中华粮网. 粮油加工, 2008(01)
- [8]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研究[D]. 李军民.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9]贸易自由化下粮食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 叶慧.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10]广西优质稻生产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D]. 曾华忠. 广西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