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惠柳[1](2021)在《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零部件是汽车的重要构成内容,其优劣程度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好坏。而汽车零部件行业为汽车产业的供应端,为汽车工业的基础内容,其优劣性关系到国家汽车工业发展。随着汽车市场规模扩张,各种外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与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共同竞争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市场。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面临着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其有利地位,应该注重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构建。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占据有利地位,如何构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值得深入研究探讨。本文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结合L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定位、识别以及评价,从理论中寻找合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理论结合实际,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提供学术参考。以L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概述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基础上,结合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就L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定位与识别分析,进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分析,从内部培育核心竞争力、外部并购核心竞争力、联合开发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建议。
高文田[2](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研究: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面貌,而O2O模式作为“互联网+物业”的新模式,正在为物业服务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和推动力量;同时考虑到竞争力理论及其实证评价本身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议部分,本文并不期望能够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和框架。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在于从“互联网+”的视角,以价值链分析为基本工具,对“互联网+物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规范性理论分析和探讨,然后从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理论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梳理了国内物业服务企业经营流程和服务内容,分析了传统物业服务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已有“互联网+物业”发展实践的分析和研究,研究显示,“互联网+物业”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产物,并且适应不同物业服务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需要,社区O2O是“互联网+物业”的具体是实现形式。物业服务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内容,采用O2O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通各个环节的通路,通过O2O的模式,不仅为业务带来了便利,也大大提高了物业管理行业的管理效率,拓宽了收益渠道。(2)通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对“互联网+”影响和推动物业服务行业发展深层规律的探讨,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应主要致力于“三维八化”,其中“三维”指技术进步、模式升级和流程再造,“八化”则指分别从属于“三维”的八个方面,分别是从属于技术进步的管理网格化和服务智能化,以及从属于模式升级的企业规模化、竞争跨界化、业务多元化、用户平台,从属于流程再造的服务专业化和治理现代化。“三维八化”构成“互联网+物业”的主要发展方向。(3)分析了双寡头企业面临社区居民O2O偏好和政府物业新技术政策规制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对双寡头企业O2O行为选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物业新技术的发展对于O2O,结果显示物业新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O2O转型升级都具有积极性的指导意义;物业O2O政策下,分析了不同契约模型下社区达到最优决策时,物业价格、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平台上线的参与率的影响及社区协调决策;基于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社区O2O而需要进行流程再造的需求,企业面临着online平台搭建(自建或与委托第三方)以及运营模式(自运营与委托第三方)的决策,本节分别对自建且自运营、委托建设且自运营、自建且委托运营、委托建设且委托运营四种模式进行建模,并进行相应的数值分析。(4)研究紧扣“互联网+”时代趋势,系统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由2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本文以75家主要物业服务企业2019年的公开资料为基础,对该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验证。与现有的以“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评价研究”为代表的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相比,由于本文的评价方法以价值链理论为根本依据,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也密切结合“互联网+”背景,在逻辑上更加具有内在一致性,因而评价结果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的可能创新点包括:(1)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理论模型。本文主要从探讨“互联网+”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内在逻辑入手,构造了一个“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理论模型,系统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路径,提出了物业物业服务企业“三维八化”体系,并给出一个评价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基于O2O模式的“互联网+”发展框架。(2)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发展的机制设计。从互联网技术政策规制角度,研究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社区居民的O2O行为选择;在物业服务企业实施O2O技术条件下,分析完全合作、完全不合作和成本分摊三种契约模型的社区居民选择和物业服务企业行为策略;在流程再造的需求下,对物业服务企业自建且自运营、委托建设且自运营、自建且委托运营、委托建设且委托运营四种模式进行分析。(3)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的评价体系。O2O模式作为“互联网+物业”的新模式,正在为物业服务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和推动力量,同时考虑到构建基于价值链的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在某一方面刻画物业服务企业的特征,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在于从“互联网+”的视角,以价值链分析为基本工具,对“互联网+物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规范性理论分析和探讨。本论文包含图22幅,表17个,参考文献120篇。
刘晓昳[3](2020)在《国有企业的柔性能力对创新战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在推动经济增长、培育新兴产业、服务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国有企业在复杂政治经济形势中稳定宏观经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更重,面临的冲击更大,其抗冲击的柔性能力和摆脱西方压制实现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处于转型的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重任在肩,需要不断创新形成竞争优势,成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引领者和践行者。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基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和情境进行,但中国国有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柔性能力具有显着的特异性。本文基于中国国情研究国有企业,对不同创新战略类型的国有企业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借鉴整合创新战略、柔性理论、绩效反馈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归纳我国国有企业创新战略类型实施的规律以及国有企业柔性能力的特征。在Miles&Snow战略类型框架下,将国有企业柔性能力因素引入到战略与绩效的作用关系之间,基于战略匹配视角及适应性观点,分析战略决策柔性在四种战略类型之中的差异,探讨其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针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分别检验战略类型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以及财务柔性在其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分析谈判柔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战略类型的国有企业所取得的技术创新绩效及战略决策柔性的开放性具有显着差异,国有企业战略决策柔性开放性和递归性两维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不同,发现了战略决策柔性的开放性在战略类型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国有企业财务柔性对战略类型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非国有企业财务柔性在战略类型对经济绩效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外部战略柔性方面,我国国有企业在谈判策略上保持较高的谈判道德标准,谈判柔性较低。研究拓展了企业柔性能力的研究,为后续基于战略层面研究国有企业组织特性及其对绩效的影响,奠定微观知识基础。对于实施探索型、分析型、防御型以及响应型战略类型的四家典型国有企业进行案例研究,进而检验实证研究结果。多途径收集文献资料、档案记录,调研走访获取案例企业战略实施、柔性能力和绩效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采用半结构化面谈的方式对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深入访谈获取一手资料,了解企业实施创新战略过程中管理者的态度与实践、战略决策过程,剖析表象背后的原由,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通过案例内研究,发现不同战略类型国有企业的特征和规律;通过跨案例对比研究,对四家典型企业在战略类型、柔性能力特征和绩效结果等方面的表现横向进行对比并提炼总结,应用案例研究结果验证了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成果。基于实证和案例研究结果,从多个视角提出针对国有企业增强战略实施有效性的管理策略建议,为国有企业管理者、实践者和监管层更好地理解实施战略、构建国有企业柔性能力提供理论实证证据,助力我国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国有企业应当加强探索型及分析型战略的实施,注重工程领域和行政领域匹配于创业领域。为国有企业构建柔性能力提供了策略建议,国有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当积极提高战略决策柔性的开放性水平,鼓励企业管理者从外部积极引进新观点、新理念,倡导重视新思路、新想法,避免过度依附以往决策和企业制度,鼓励内部跨职权决策,在跨职权协作中相互汲取新思想,避免战略决策的僵化;国有企业应当基于产权特性,科学有效控制财务柔性,强化财务资金管理使用,以促进其对于目标战略的支持。为我国企业的变革、转型、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和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卢承恺[4](2020)在《ZD药业互联网营销及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企业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而为了抓住发展的机会,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许多企业寻求战略转型变革,逐步实施互联网商业营销策略,极大改进和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能力。互联网具备连通性特征,这一本质特征能方便、快捷地连接经济社会的各个主体,也使得企业开始发力发展互联网营销,这样固然为企业经营绩效提升奠定了基础。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表明,互联网营销在企业经营各个环节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重视互联网营销的利用,使其与传统企业发展模式深度融合,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2014年我国政策对互联网医药销售条件的放开,大大增强了我国传统医药企业实施互联网营销的决心,企业的绩效在互联网背景下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国传统医药企业互联网营销策略的实施也将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的一条战略主线。ZD药业于此时开始实施互联网营销策略,但互联网医药企业尚未真正颠覆传统医药企业,企业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实现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绩效的提升。因此研究互联网营销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互联网营销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在实施互联网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目的。本文首先分析了与企业战略管理和互联网营销的相关基础理论,梳理和探讨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互联网营销、企业经营绩效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其次,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财务比率分析法、经济增加值等相关方法,对互联网营销医药企业的典型代表ZD药业实施互联网营销前后的经营绩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互联网营销对ZD药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同时指出在实施互联网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最后,针对前文的分析做出了总结,发现存在的不足及将来的研究展望。通过对ZD药业互联网营销案例的研究,发现互联网营销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及经济增加值等方面影响了企业经营绩效,互联网营销之所以促进了ZD药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其主要原因为互联网营销能够引导消费者行为、互联网营销能够提供更多信息、互联网营销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互联网营销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ZD药业在实施互联网营销中存在着如下问题:(1)互联网营销人员素质能力需提升;(2)互联网营销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3)线上与线下营销业务整合不到位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提升互联网营销人员素质与能力;(2)完善对互联网营销人员激励机制;(3)整合线上线下业务创新营销模式。本研究的完成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研究维度和加强了现有研究的深度,另一方面通过对ZD药业的案例研究也可以发现ZD药业在实施互联网营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本行业中其他企业制定互联网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刘沙沙[5](2020)在《基于知识基础视角的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来释放发展潜能、转换发展动力并引领技术发展趋势,从而获得持续的创新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也对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创新实践中,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基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当前,企业正在不断吸收外部前沿知识,以增加知识积累,从而发挥知识基础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如何获取合理的创新知识资源来进行知识基础的积累?如何有效的整合与运用知识基础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最终实现将企业的知识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这些成为企业创新历程中的重要难题。因此,为了帮助企业更有效的利用知识资源来实施创新,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视角,探究企业知识基础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具体地,以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为研究核心,采用量化模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在厘清知识基础内涵的基础上,综合探究了不同环境动态性水平下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创新策略下知识基础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知识整合的时间调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1)不确定性环境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关系研究。构建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的创新生产函数模型,在分析知识广度与知识深度之间协同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环境动态水平下企业为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应选择的创新策略。最后,利用京东方显示器领域、比亚迪汽车和新能源领域的专利和财务数据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所述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有效性。(2)不同创新策略下知识基础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首先探究了知识基础的维度特征,将其划分为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分析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其次,构建基于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的企业创新绩效量化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探讨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揭示不同创新策略下企业知识基础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规律。(3)不同创新策略下知识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基于知识基础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产生机理展开深入分析,基于上述构建的企业创新绩效量化模型,进一步探究企业知识整合时间调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吉利公司的实际案例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4)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策略研究。根据环境动态性水平对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创新策略下企业知识基础和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规律,提出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策略。根据研究内容,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环境变化程度影响企业知识广度与知识深度之时的协同关系,从而影响会企业的创新策略;(2)知识基础的两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影响,其中,知识广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知识深度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从而得到不同创新策略下企业知识基础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3)企业不同的创新策略对知识基础的影响存在差异,企业应根据创新策略对企业知识基础的影响特征,选择差异化的知识整合方式,才能合理地运用新知识,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强化企业环境认知能力、优化企业知识基础积累和提高企业知识整合效率三个方面提出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升策略,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开展创新并实现创新绩效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范仕明[6](2020)在《S公司的战略及其实施策略分析优化》文中提出S公司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经营发展高度依赖科技创新研发,计算、存储、数据、智能领域的科技研发成为公司的命脉。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市场空间和飞速发展,加以中美贸易争端、“2019冠状病毒疾病”等影响,S公司的战略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公司的战略及其实施策略亟需进行全面地梳理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地优化,促进公司的中长期科学发展。通过梳理S公司的战略及其实施策略现状发现,公司战略存在“目标定位模糊”和“行动计划仓促”等问题;而公司战略的相应实施策略,在业务发展方面存在“计算存储业务发展不稳”和“数据智能业务分散”等问题,在组织方面存在“组织体系紊乱”等问题,在研发方面存在“研发体系不健全”和“研发管理对战略的支撑不强”等问题;在人才方面存在“人才体系不合理”和“人才发展管理落后”等问题,在文化方面存在“文化体系欠缺”和“文化管理薄弱”等问题。据此,综合运用PEST模型、五力模型、资源能力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商业生态系统、SWOT分析等战略分析的理论工具,从宏观、中观、微观、内部外部结合等层面对S公司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对S公司的战略及其实施策略进行优化,形成从战略到实施策略的较为完备的战略管理体系,从而为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提供较为明晰的蓝图,这对S公司统一全员认知和凝聚全员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塑造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谭银清[7](2020)在《电商平台生态圈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生态化已成为企业的发展趋势。已有研究关注到生态化发展对企业的重要性,且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步转变为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但有关平台生态圈形成机理的解释相对匮乏,将不利于企业生态化发展。因此,本文将聚焦电商平台生态圈,深入分析其形成机理与协调策略。首先,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厘清电商平台生态圈的内涵特征、要素结构及演化阶段,进而刻画出电商平台生态圈的概念模型,并对电商平台生态圈的种群关系予以阐述。其次,本文选取阿里巴巴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剖析其各演化阶段特征,探寻其演化动因、演化过程等。最后,本文构建了电商平台生态圈核心平台企业与非核心平台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寻找影响电商平台生态圈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并结合阶段问题提出相应的协调策略,以供其他企业参考借鉴。研究发现:电商平台生态圈的演化经历了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更新阶段及生态化阶段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问题如下,初创阶段的主要问题是用户缺失、信任缺失,成长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未形成规模效应,更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组织结构不匹配,生态化阶段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创新;在生态圈发展演化路径中,生态圈物种逐渐丰富,且企业组织结构随企业战略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复杂化、动态化及网络化特征。电商平台生态圈的协调策略要结合阶段目标制定,初创阶段可通过契约维持信用,成长阶段要合理控制成本,更新阶段则要完善组织结构,生态化阶段要保持创新。本文可有效呈现电商平台生态圈的形成规律,进而促进企业生态化、和谐化发展。
吕君[8](2020)在《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机理及激励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往往会带来异常严重的环境问题,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快车道上与生态保护背道而驰,甚至渐行渐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受到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制约。企业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开展节能、降耗、治污的绿色创新活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创,对推动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不是呈现静止状态,而是动态变化的,因而有必要对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机理展开研究。本文在梳理和归纳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剖析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绿色创新意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指出绿色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方共赢的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容易形成绿色创新意愿,进而通过绿色创新行为获得竞争优势;其次,利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贴标签、概念化、范畴化等分析过程,辨识出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构建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影响因素模型;然后,基于扎根分析的研究结果,构建绿色创新能力约束下不同企业类型绿色创新意愿的演化博弈模型和绿色创新规范约束下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借助仿真结果提出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激励策略和提升对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企业的绿色创新和竞争优势。在定性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企业创新行为,并从创新目标、创新模式和创新系统等方面探寻企业绿色创新和传统创新的差异;探究企业特有创新资源和能力,总结出绿色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特征,得到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差异化表现;提出绿色创新意愿的定义及特征,从演化博弈的视角研究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发展、调适和成熟的演化过程;在资源基础理论、环境管理理论和管理者诠释理论下探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2)辨识了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影响因素和机理。首先,以案例企业的绿色创新实践为基础,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从21个样本企业的绿色创新实践资料中寻找基本概念,将概念归纳为范畴,最终将范畴提炼为理论;其次,辨识出资源支持、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和市场导向等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影响因素,并构建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影响因素模型;最后,阐释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机理。(3)分别构建了绿色创新能力约束下和规范约束下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扎根研究的基础上,将技术进步和资源支持划分为绿色创新能力,构建对称型企业和不对称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绿色创新成本和排污敏感要素影响下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演化;将社会规范和市场导向划分为绿色创新规范,构建了企业、政府和消费者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三方博弈模型;通过Matlab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进而探寻消费者绿色消费、企业绿色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三方的初始意愿对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以及政府的绿色创新补贴、价格补贴和非绿色创新惩罚对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影响。(4)提出了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激励策略和提升对策。通过对案例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影响因素和绿色创新意愿演化过程的分析,总结出绿色创新意愿激励策略的设计目标和要求,并根据前文研究结论从企业绿色创新资源、绿色创新能力、环境规制工具和社会规范等方面提出激发和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影响因素众多且较为复杂,但企业自身拥有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能够激发企业主动参与绿色创新的意愿;外部环境变化致使企业受到一定的规范制约,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绿色创新的意愿。(2)对称型企业的绿色创新意愿演化方向和绿色创新成本、排污敏感系数有关,如果单位绿色创新成本低于排污敏感系数,企业创新意愿向绿色创新方向演化;反之,企业创新意愿向非绿色创新方向演化。研究发现,绿色创新能力差异和创新技术溢出效应影响不对称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演化轨迹,创新技术溢出系数越大,领先企业的绿色创新意愿越弱,而追随企业的绿色创新意愿越强;绿色创新能力位势差越大,领先企业绿色创新意愿越强,追随企业绿色创新意愿越弱;绿色创新的效率越高,企业绿色创新意愿越强,选择绿色创新策略的可能性就越大。(3)仅依靠企业自身难以形成有效的绿色创新意愿和行为,应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的激励策略,尤其是多种环境规制手段并用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于企业自身绿色创新的初始意愿,政府环境规制初始意愿对企业绿色创新系统的影响作用大于消费者绿色消费初始意愿;给予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时的价格补贴、给予企业的绿色创新补贴能够降低企业的绿色创新成本,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并且补贴力度越大绿色创新意愿演化速度越快,这对政府和企业制定绿色创新相关激励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特[9](2020)在《浙江T公司地暖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我国居民随着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高,家居生活水平亦日渐提升。居民的消费目光更多地聚焦于智能家居。智能地暖作为一种智能家居生活模式,其发展规模持续走高。随着地暖生产技术进步与市场扩张,其产品价格也越来越亲民。浙江T公司是一家集聚高端地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技术型制造企业,公司以智能地暖系统、精密阀门、地暖管材生产为主。在当前行业市场前景及发展势态良好的大背景下,公司却面临着销售额和利润率持续下滑、产品组合市场竞争力减退、连年丢失市场份额等问题,因此公司为了扭转现状,急需优化完善现行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策略。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背景,以浙江T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公司内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结合公司营销现状,深入挖掘公司现存的营销问题及其原因。运用SWOT矩阵分析并通过竞争对手营销策略对比,找到公司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所在,识别出适合于浙江T公司未来发展的营销战略选择方向。通过STP营销战略优化,进一步明确公司消费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及定位。应用4P营销组合策略理论,分别从4个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优化方案。同时,提出保障策略实施的执行方案,以确保营销策略执行效果的最大化。本次研究也运用了问卷调查法,通过面向地暖产品消费者群体、经销商的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充分说明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的必要性,使研究过程具备实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本文紧密联系公司地暖产品的营销实际,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为公司营销运营提供了前瞻性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策略优化方案,助力公司明确发展方向,提升销售业绩,规避经营风险。同时,笔者也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对行业内同类企业营销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雷雨嫣[10](2020)在《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创新生态位是基于生态位学的一个概念,以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组织的创新活动为依据,研究企业占据资源空间和对资源的控制能力的问题,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实质是创新战略定位的改变而引起资源配置的变化。现有学者通过生态位战略问题的讨论,借助创新生态位的指标测算,研究了创新生态位形成的条件和结果,然而,对于其中的过程缺少相应的文献。本研究将针对创新生态位变迁的过程机理展开分析,探讨企业如何在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创新生态位的变迁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揭开谜团,本文提出以下问题,创新生态位的扩张是否一定能形成创新能力?创新生态位的变迁体现在哪些方面?依据创新生态位的变迁战略,企业采取了怎样的行为策略提高创新能力?围绕这几个问题,逐步展开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创新能力的机理研究。创新生态位变迁既是管理实践中有关战略管理和企业行为的复杂难题,也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和完善,企业生态战略和行为都受到一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在资源基础观、系统观、生态观等理论基础上,梳理创新生态位和创新能力相关文献,提出了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将研究分为以下研究内容:(1)构建创新生态位变迁、创新生态位适应性、系统稳定性和创新能力四个变量的关系模型,提出37个研究假设;(2)结合理论文献和实际调查,进行变量的维度划分、量表设计,开展预调研;(3)通过结构方程和多元层级回归方法检验模型;(4)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设计创新生态位变迁系统动力模型,并进行长期动态反馈关系的仿真模拟;(5)根据实证检验和仿真结果阐释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创新能力的机理,提出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中企业获取更多竞争优势的研究启示。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包括:(1)创新生态位变迁的三个维度均改变了企业对于资源的配置结构和特征,其本质目标是获得竞争性的创新资源,企业创新资源构成不同则获得的竞争优势不同,资源地理空间范围不同则获得的创新效率不同,资源获取的动机不同则形成竞争持续性不同,创新生态位的扩张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2)生态位适应性在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创新生态位扩张促进了企业对知识和关系资源的搜寻,这一适应行为调整了资源与环境的匹配性,进而生态位适应性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3)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具有调节作用。系统稳定性分别在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关系之间,以及在企业生态位适应性与创新能力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且关系稳定性和环境稳定性的调节效果不同。(4)在系统稳定影响下,企业经过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生态位与企业创新之间具有正负共五条反馈回路,形成了企业从基础生态位跃迁到实现生态位的路径。(5)“创新生态位——生态位适应——创新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流图仿真模拟发现,长期演化趋势中,创新生态位和创新能力之间具有互动关系。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划分了基于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维度。现有文献对于创新生态位不同意义的维度划分互相交叉,缺乏系统性研究,且大多聚焦于静态评价和测度,没有贴近系统的动态性。本研究结合既有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企业创新生态位的内涵,结合生态位和创新战略理论,归纳演绎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三个维度,研究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过程。(2)揭示了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中企业生态位适应性行为的中介作用。已有文献现有文献关注企业环境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缺乏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的相互适应性以及适应行为的情境性。本研究基于搜寻理论、协同理论和生态学理论,分析不同维度的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当前生态位知识适应和关系适应性的影响,识别了生态位变迁提高创新能力的路径。(3)考虑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个体的干扰,论证了系统稳定性在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关系中间的调节作用。目前的研究大多处于系统稳定性边缘阶段,尚且缺乏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研究。本研究从系统和生态学视角切入,探讨了企业与系统创新演化之间的联系,深化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理论模型。(4)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演化存在多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目前少有研究演化动力因素来分析二者的关系。本研究建立了生态位复杂演化的因果关系模型,企业基础生态位与实现生态位的动态关系,揭示了系统复杂性和动态性对创新生态位变迁的作用。(5)构建了创新生态位变迁动力系统流图模型,阐述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动力机制。挖掘了创新生态位和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检验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动态反馈性。
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制造企业相关理论 |
2.1.1 制造企业的概念 |
2.1.2 制造企业的特点 |
2.1.3 汽车制造企业的特点 |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2.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与识别 |
2.2.4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素 |
2.2.5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原则及方法 |
第3章 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及评价分析 |
3.1 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现状分析 |
3.1.1 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
3.1.2 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的竞争对手分析 |
3.1.3 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所在行业分析 |
3.2 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3.2.1 资源因素 |
3.2.2 技术因素 |
3.2.3 环境因素 |
3.2.4 管理因素 |
3.3 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与识别 |
3.3.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 |
3.3.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
3.4 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分析 |
3.4.1 评价样本选取 |
3.4.2 指标数据收集 |
3.4.3 指标权重确定 |
3.4.4 综合评价 |
3.4.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章 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分析 |
4.1 内部培育核心竞争力 |
4.1.1 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增强管理能力 |
4.1.2 整合企业资源,整合企业价值链 |
4.1.3 利用互联网工具,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 |
4.1.4 持续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研发核心技术 |
4.2 外部并购核心竞争力 |
4.2.1 加强与国外大公司合作,建立战略联盟 |
4.2.2 技术引进模式和途径改变,提升技术水平 |
4.3 联合开发核心竞争力 |
4.3.1 加强与合作伙伴整车企业的协同创新 |
4.3.2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
4.3.3 加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标准体系的完善 |
4.4 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风险控制策略 |
4.4.1 加强运营资金管理,为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 |
4.4.2 加强公司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质量风险 |
4.4.3 逐步扩大内贸销售,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比例 |
4.4.4 将汇率风险纳入成本控制中,减少汇率波动风险 |
4.4.5 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能力、议价能力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研究: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论文架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研究现状 |
2.1.1 ”互联网+”的基础研究 |
2.1.2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3 ”互联网+”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影响研究 |
2.2 企业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现状 |
2.2.1 企业价值链基础理论研究 |
2.2.2 物业服务企业价值链研究 |
2.3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 |
2.3.1 企业竞争力的资源学派 |
2.3.2 企业竞争力的能力学派 |
2.3.3 企业竞争力的综合研究 |
2.4 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的研究现状 |
2.4.1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
2.4.2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5 O2O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 |
2.5.1 O2O商业模式发展趋势 |
2.5.2 O2O商业模式业务元素分析 |
2.5.3 O2O在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 传统物业服务的“互联网+”转型 |
3.1 物业服务内容 |
3.1.1 物业服务企业的基本活动 |
3.1.2 物业服务企业的辅助活动 |
3.2 传统物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
3.2.1 物业服务企业发展不平衡问题 |
3.2.2 物业服务企业发展不充分问题 |
3.3 互联网+物业的O2O模式转变 |
3.3.1 “互联网+物业”的服务模式转变 |
3.3.2 “互联网+物业”的O2O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4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
4.1 “互联网+”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对竞争力的主要影响 |
4.1.1 “互联网+”的技术经济特征 |
4.1.2 “互联网+”对融合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影响 |
4.2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基本逻辑 |
4.2.1 “互联网+”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逻辑 |
4.2.2 “互联网+”促进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升级的基本逻辑 |
4.2.3 “互联网+”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流程再造的基本逻辑 |
4.3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
4.3.1 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技术进步 |
4.3.2 促进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升级 |
4.3.3 加快物业服务企业流程再造 |
4.4 本章小结 |
5 物业新技术要求对物业O2O行为选择的影响 |
5.1 物业新技术要求与竞争发展 |
5.2 问题描述与假设 |
5.3 模型构建与求解 |
5.3.1 MSI模式 |
5.3.2 MSII模式 |
5.3.3 MSIII模式 |
5.4 结果对比与分析 |
5.5 研究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物业O2O模式分析与机制设计 |
6.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6.2 模型建立与求解分析 |
6.2.1 完全合作契约模型 |
6.2.2 完全不合作契约模型 |
6.2.3 参与成本分担契约模型 |
6.3 三种契约模型比较分析 |
6.3.1 三种契约模型下的比较分析 |
6.3.2 社区协调契约设计 |
6.4 数值仿真 |
6.4.1 价格和参与度上限对平台上线的参与率的影响 |
6.4.2 价格和参与度上限对社区收益的影响 |
6.4.3 价格和参与度上限对协调机制影响 |
6.4.4 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平台上线的参与率的影响 |
6.4.5 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社区收益的影响 |
6.4.6 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协调机制影响 |
6.5 研究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7 O2O模式下物业服务企业流程再造策略分析 |
7.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7.2 模型建立与求解分析 |
7.2.1 自建且自运营 |
7.2.2 委托建设且自运营 |
7.2.3 自建且委托运营 |
7.2.4 委托建设且委托运营 |
7.3 模型比较分析 |
7.3.1 模式一VS模式二 |
7.3.2 模式一VS模式三 |
7.3.3 模式一VS模式四 |
7.4 数值仿真 |
7.5 研究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竞争力的评价 |
8.1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方法 |
8.1.1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价值链分析逻辑 |
8.1.2 基于价值链的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主要维度 |
8.2 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8.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8.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
8.2.3 评价方法及其特点 |
8.3 物业服务企业O2O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8.3.1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
8.3.2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8.3.3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网格 |
附录 B |
附录 C 已上市主要物业服务企业基本情况 |
表索引 |
图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国有企业的柔性能力对创新战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战略理论 |
1.3.2 柔性能力 |
1.3.3 创新战略与柔性能力及绩效间的关系 |
1.3.4 国有企业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概念界定及国有企业特征分析 |
2.1 理论概念界定 |
2.1.1 战略类型 |
2.1.2 柔性能力 |
2.1.3 企业绩效 |
2.2 国有企业战略类型的特征 |
2.2.1 国有企业战略的特殊性 |
2.2.2 不同类型国有企业战略特征分析 |
2.3 国有企业柔性能力的特征 |
2.3.1 国有企业柔性能力的特点 |
2.3.2 不同战略类型国有企业柔性能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3.1 研究假设提出 |
3.1.1 战略类型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
3.1.2 战略类型与战略决策柔性的关系 |
3.1.3 战略决策柔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
3.1.4 战略决策柔性在战略类型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
3.1.5 战略类型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
3.1.6 财务柔性在战略类型与经济绩效关系间的作用 |
3.1.7 人格特征与谈判柔性的关系 |
3.2 概念模型 |
3.2.1 概念模型构建 |
3.2.2 研究假设汇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采集与实证研究 |
4.1 战略类型与战略决策柔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
4.1.1 问卷设计 |
4.1.2 变量测度 |
4.1.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1.4 样本获取 |
4.1.5 问卷结果分析 |
4.1.6 实证检验 |
4.2 财务柔性与创新战略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2.2 变量设计与测度方法 |
4.2.3 实证检验 |
4.3 人格特征与谈判策略的关系 |
4.3.1 数据获取及变量测度 |
4.3.2 实证检验 |
4.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4.1 实证结果汇总 |
4.4.2 战略类型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
4.4.3 战略类型与战略决策柔性的关系 |
4.4.4 战略决策柔性在战略类型对技术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
4.4.5 不同行业战略决策柔性的差异分析 |
4.4.6 非国有企业财务柔性在战略类型对经济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
4.4.7 国有企业财务柔性在战略类型对经济绩效间的调节作用 |
4.4.8 人格特征与谈判策略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有企业的案例检验 |
5.1 国有企业案例研究设计 |
5.1.1 典型案例企业的选择 |
5.1.2 数据信息收集渠道 |
5.1.3 深度访谈框架 |
5.2 国有企业案例对比分析结果 |
5.2.1 战略类型层面的案例分析结果 |
5.2.2 柔性能力层面的案例分析结果 |
5.2.3 企业绩效层面的案例分析结果 |
5.2.4 案例间对比研究结果分析 |
5.3 案例研究结果对实证研究结果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有企业增强战略有效性的策略建议 |
6.1 管理策略建议的分析路径 |
6.2 国有企业战略类型选择的管理策略建议 |
6.2.1 国有企业内部 |
6.2.2 政府宏观环境政策 |
6.3 国有企业柔性能力建设的管理策略建议 |
6.3.1 战略决策柔性 |
6.3.2 财务柔性 |
6.3.3 谈判能力柔性 |
6.3.4 知识与技术能力柔性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战略类型与战略决策柔性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案例企业情况介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ZD药业互联网营销及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战略管理理论 |
2.1.2 营销管理理论 |
2.2 互联网营销相关文献 |
2.2.1 “互联网+”相关研究 |
2.2.2 互联网营销相关研究 |
2.2.3 医药行业互联网营销相关研究 |
2.3 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文献 |
2.3.1 企业经营绩效的定义 |
2.3.2 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 |
2.4 互联网营销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相关文献 |
第三章 ZD药业的互联网营销策略分析 |
3.1 医药行业互联网营销发展概况 |
3.2 ZD药业公司概况 |
3.3 ZD药业公司经营状况 |
3.4 ZD药业实施互联网营销的动因 |
3.4.1 ZD 药业实施互联网营销的外部动因 |
3.4.2 ZD 药业实施互联网营销的内部动因 |
3.5 ZD药业互联网营销策略 |
3.5.1 产品策略 |
3.5.2 定价策略 |
3.5.3 促销策略 |
3.5.4 渠道策略 |
第四章 ZD药业互联网营销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 |
4.1 企业经营绩效指标的选择 |
4.1.1 财务评价指标 |
4.1.2 非财务评价指标 |
4.1.3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
4.2 ZD药业实施互联网营销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
4.2.1 盈利能力分析 |
4.2.2 偿债能力分析 |
4.2.3 营运能力分析 |
4.2.4 发展能力分析 |
4.3 ZD药业互联网营销的EVA评价 |
4.3.1 ZD药业经济增加值EVA计算 |
4.3.2 ZD药业互联网营销的EVA分析 |
4.4 互联网营销影响ZD药业经营绩效的原因分析 |
4.4.1 互联网营销能够引导消费者行为 |
4.4.2 互联网营销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 |
4.4.3 互联网营销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 |
4.4.4 互联网营销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
第五章 ZD药业互联网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5.1 ZD药业互联网营销存在的问题 |
5.1.1 互联网营销人员素质能力需提升 |
5.1.2 互联网营销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
5.1.3 线上与线下营销业务整合不到位 |
5.2 相关对策与建议 |
5.2.1 提升互联网营销人员素质与能力 |
5.2.2 完善对互联网营销人员激励机制 |
5.2.3 整合线上及线下业务创新营销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知识基础视角的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环境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
1.2.2 知识基础研究现状 |
1.2.3 知识整合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 知识基础理论 |
2.3 知识管理理论 |
2.4 知识整合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研究 |
3.1 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问题描述 |
3.2 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创新策略选择模型构建及分析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模型构建 |
3.3 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的创新策略选择 |
3.3.1 模型分析 |
3.3.2 案例分析 |
3.3.3 结果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创新策略下知识基础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
4.1 企业知识基础与创新绩效问题描述 |
4.2 企业创新绩效模型构建 |
4.2.1 基本假设 |
4.2.2 模型构建 |
4.3 知识基础与企业创新绩效 |
4.3.1 模型分析 |
4.3.2 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创新策略下知识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
5.1 不同创新策略下企业知识整合问题描述 |
5.2 知识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 |
5.2.1 模型分析 |
5.2.2 案例分析 |
5.2.3 结果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策略研究 |
6.1 强化企业环境认知能力 |
6.2 优化企业知识基础积累 |
6.3 提高企业知识整合效率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2.1 研究局限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S公司的战略及其实施策略分析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 战略管理的内涵 |
2.2 战略管理的意义 |
2.3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工具 |
2.3.1 PEST模型 |
2.3.2 五力模型 |
2.3.3 资源能力理论 |
2.3.4 社会网络理论 |
2.3.5 商业生态系统 |
2.3.6 SWOT分析 |
2.4 战略管理理论总结 |
第3章 S公司的战略及其实施策略现状分析 |
3.1 S公司的战略及其实施策略现状 |
3.1.1 S公司的战略现状 |
3.1.2 S公司的业务发展策略现状 |
3.1.3 S公司的组织策略现状 |
3.1.4 S公司的研发策略现状 |
3.1.5 S公司的人才策略现状 |
3.1.6 S公司的文化策略现状 |
3.2 S公司的战略问题分析 |
3.2.1 目标定位模糊 |
3.2.2 行动计划仓促 |
3.3 S公司的业务发展策略问题分析 |
3.3.1 计算存储业务发展不稳 |
3.3.2 数据智能业务分散 |
3.4 S公司的组织策略问题分析 |
3.5 S公司的研发策略问题分析 |
3.5.1 研发体系不健全 |
3.5.2 研发管理对战略的支撑不强 |
3.6 S公司的人才策略问题分析 |
3.6.1 人才体系不合理 |
3.6.2 人才发展管理落后 |
3.7 S公司的文化策略问题分析 |
3.7.1 文化体系欠缺 |
3.7.2 文化管理薄弱 |
第4章 新形势下S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3 微观环境分析 |
4.3.1 S公司的资源能力分析 |
4.3.2 S公司的社会网络和商业生态分析 |
4.4 S公司的内部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
第5章 S公司的战略及其实施策略优化 |
5.1 S公司的战略优化 |
5.1.1 使命宗旨 |
5.1.2 目标定位 |
5.1.3 理念纲领 |
5.1.4 行动蓝图 |
5.2 S公司的业务发展策略优化 |
5.2.1 强化计算存储业务并优化业务生态 |
5.2.2 优化数据智能业务而重点突破深入发展 |
5.3 S公司的组织策略优化 |
5.4 S公司的研发策略优化 |
5.4.1 健全科技研发体系 |
5.4.2 强化研发管理对战略的支撑 |
5.4.3 科学进行研发管理实践 |
5.5 S公司的人才策略优化 |
5.5.1 优化人才体系 |
5.5.2 升级人才发展管理 |
5.5.3 科学进行人才管理实践 |
5.6 S公司的文化策略优化 |
5.6.1 构建文化体系 |
5.6.2 增强文化管理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电商平台生态圈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平台生态圈 |
2.1.1 平台及平台型企业 |
2.1.2 平台生态圈 |
2.2 动态能力理论 |
2.3 演化博弈理论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商平台生态圈形成机理分析 |
3.1 电商平台生态圈的内涵与特征 |
3.1.1 电商平台生态圈的内涵 |
3.1.2 电商平台生态圈的特征 |
3.2 电商平台生态圈的要素与结构 |
3.2.1 电商平台生态圈的构成要素 |
3.2.2 电商平台生态圈的结构模型 |
3.3 电商平台生态圈互动关系分析 |
3.3.1 电商平台生态圈种群内互动关系 |
3.3.2 电商平台生态圈种群间互动关系 |
3.4 电商平台生态圈演化阶段分析 |
3.4.1 初创阶段 |
3.4.2 成长阶段 |
3.4.3 更新阶段 |
3.4.4 生态化阶段 |
3.5 电商平台生态圈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内部影响因素 |
3.5.2 外部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阿里平台生态圈形成机理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对象 |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4 案例描述 |
4.5 案例分析 |
4.5.1 初步建立平台架构(1999-2003年) |
4.5.2 初步形成网络效应(2004-2010年) |
4.5.3 不断优化组织结构(2011-2013年) |
4.5.4 生态化发展(2014年至今) |
4.6 案例发现 |
4.6.1 阿里平台生态圈演化动因 |
4.6.2 阿里平台生态圈组织结构 |
4.6.3 阿里平台生态圈动态能力分析 |
4.6.4 阿里核心平台企业和参与种群的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商平台生态圈协调策略研究 |
5.1 电商平台生态圈的协调目标 |
5.2 电商平台生态圈的协调原则 |
5.3 电商平台生态圈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5.3.1 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5.3.2 演化均衡分析 |
5.4 电商平台生态圈协调策略 |
5.4.1 初创阶段的协调策略 |
5.4.2 成长阶段的协调策略 |
5.4.3 更新阶段的协调策略 |
5.4.4 生态化阶段的协调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8)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机理及激励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2 企业绿色创新及竞争优势分析 |
2.1 企业绿色创新 |
2.2 企业绿色创新能力 |
2.3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 |
2.4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3.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
3.2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影响因素的内涵 |
3.4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能力约束下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机理 |
4.1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能力约束 |
4.2 对称型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博弈分析 |
4.3 不对称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博弈分析 |
4.4 能力约束下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规范约束下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机理 |
5.1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规范约束 |
5.2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的演化博弈主体和基本假设 |
5.3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模型构建 |
5.4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数值仿真 |
5.5 规范约束下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激励策略研究 |
6.1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的案例分析 |
6.2 激励策略的设计目标和要求 |
6.3 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激励策略的实施对策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浙江T公司地暖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营销理论基础 |
2.1.1 STP营销战略理论 |
2.1.2 4P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
2.1.3 工业品营销理论 |
2.1.4 新营销策略理论 |
2.2 营销管理分析工具 |
2.2.1 内部环境分析-SWOT矩阵分析法 |
2.2.2 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 |
2.2.3 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
2.3.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
2.3.3 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浙江T公司地暖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
3.1 行业背景与公司业务简介 |
3.1.1 地暖行业背景与现状 |
3.1.2 公司及其产品业务基本情况 |
3.2 公司营销业务环境 |
3.2.1 宏观环境分析 |
3.2.2 竞争环境分析 |
3.2.3 营销环境总结 |
3.3 公司现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销售额和利润率持续下滑 |
3.3.2 产品组合市场竞争力减退 |
3.3.3 产品报价客户接受度低 |
3.3.4 经销商渠道管理内耗严重 |
3.3.5 促销内容过于成旧缺乏创新 |
3.4 公司营销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3.4.1 营销战略不清晰 |
3.4.2 营销组合策略不适应市场变化 |
3.4.3 营销策略优化必要性 |
第四章 浙江T公司地暖产品营销组合策略优化设计 |
4.1 营销策略优化原则及目标 |
4.2 营销策略优化依据 |
4.2.1 公司竞争对手营销策略对比 |
4.2.2 公司SWOT矩阵分析 |
4.3 STP营销战略优化 |
4.3.1 消费市场细分(Segmentation) |
4.3.2 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 |
4.3.3 目标市场定位(Positioning) |
4.4 营销组合策略优化 |
4.4.1 产品策略 |
4.4.2 价格策略 |
4.4.3 渠道策略 |
4.4.4 促销策略 |
第五章 浙江T公司地暖产品营销策略优化实施保障 |
5.1 建立健全组织结构 |
5.2 组建精英销售团队 |
5.3 加大研发技术投入力度 |
5.4 完善营销信息系统建设 |
5.5 优化供应链运营体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市场营销调查问卷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关键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创新生态系统文献综述 |
2.1.1 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 |
2.1.2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
2.1.3 研究评述 |
2.2 创新生态位文献综述 |
2.2.1 创新生态位相关概念比较 |
2.2.2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相关理论 |
2.2.3 研究评述 |
2.3 创新能力文献综述 |
2.3.1 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 |
2.3.2 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位的联系 |
2.3.3 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中的企业创新能力 |
2.3.4 研究评述 |
2.4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文献综述 |
2.4.1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概念的比较 |
2.4.2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 |
2.4.3 研究评述 |
2.5 生态位适应性文献综述 |
2.5.1 企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2.5.2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生态位适应性 |
2.5.3 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 |
3.1 研究前提 |
3.1.1 假设前提 |
3.1.2 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机理 |
3.2 关键变量维度划分 |
3.2.1 企业生态位适应性的维度 |
3.2.2 系统稳定性的维度 |
3.3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3.3.1 创新生态位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假设 |
3.3.2 生态位适应性的中介作用分析假设 |
3.3.3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调节作用的分析假设 |
3.3.4 模型构建与假设汇总 |
3.4 创新生态位变迁系统动力模型 |
3.4.1 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的理论逻辑 |
3.4.2 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因果关系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调查问卷 |
4.1.1 设计思路 |
4.1.2 编制过程 |
4.2 变量测定 |
4.2.1 创新生态位 |
4.2.2 企业生态位适应性 |
4.2.3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 |
4.2.4 企业创新能力 |
4.2.5 控制变量 |
4.3 问卷收集与分析 |
4.3.1 发放与回收 |
4.3.2 小样本数据分析 |
4.3.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大规模调研 |
5.1.1 问卷发放与收集 |
5.1.2 样本描述 |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数据质量分析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2.4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构方程路径分析 |
5.3.1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直接效应 |
5.3.2 生态位适应性的中介效应 |
5.4 层级回归分析 |
5.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2 系统稳定性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 |
5.4.3 系统稳定性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 |
5.5 结果讨论 |
5.5.1 结论汇总 |
5.5.2 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
5.5.3 创新生态位适应性的作用机理 |
5.5.4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
6.1 模型研究设计 |
6.1.1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动力系统 |
6.1.2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适用性 |
6.1.3 创新生态位变迁动力流图构建 |
6.2 模型稳健性检验 |
6.3 仿真测试 |
6.3.1 水平变量的仿真与分析 |
6.3.2 水平变量趋势对比 |
6.3.3 系统稳定性的敏感性仿真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2.1 理论贡献 |
7.2.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L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研究[D]. 陈惠柳.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研究: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体系[D]. 高文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国有企业的柔性能力对创新战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刘晓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ZD药业互联网营销及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D]. 卢承恺.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基于知识基础视角的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策略研究[D]. 刘沙沙.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6]S公司的战略及其实施策略分析优化[D]. 范仕明. 青岛大学, 2020(02)
- [7]电商平台生态圈形成机理研究[D]. 谭银清.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8]企业绿色创新意愿演化机理及激励策略研究[D]. 吕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浙江T公司地暖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张特.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10]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D]. 雷雨嫣. 西北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