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所中小学校集中管理

77所中小学校集中管理

一、77所中小学集中管(论文文献综述)

马福生[1](2021)在《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处理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原则。中小学教学楼是人员密集、在固定空间停留时间长、因通风不足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不佳的典型代表场所。我国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普遍采用自然通风,缺乏有效的、经济适用的通风技术与措施应对采暖时期室外低温气候条件时期的通风问题,教室空气质量差的问题尤为严重。基于上述问题,为解决严寒地区采暖时期教室上课时期不适宜开窗通风的现实情况,本文通过中小学教学楼的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的63所中小学120栋教学楼进行整理,分析严寒地区中小学建筑和使用特点,并选择样本教学楼进行教室空气环境的主客观评价,分析教学楼现状通风性能与主要影响因素,计算了中小学生冬季舒适温度区间;提出适用于中小学教学楼封闭时期的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构想,构建教学楼空间通风模型;通过模拟测试的方法,研究通风通道模式、空间形式和换气界面开口方式等对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构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流程;提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策略。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大量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的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归纳分析教学楼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形态、通风方式与措施、使用特点,分析严寒地区气候影响下的中小学教学楼自然通风潜力。根据调研与分析结果建立中小学教学楼通风性能的评价方法,包括确定评价通风性能的主客观评价指标,制定现场测量方案和设计主观调查问卷。(2)根据沈阳地区典型年气候特点,分析不同室外温度条件下的室内CO2浓度变化情况,当室外温度低于16℃时教室空气质量水平开始显着下降。通过进一步对样本教室的空气质量和热环境现场连续测量,评价教学楼现状通风性能。研究分析教室CO2浓度在上学时期的时间分布状况和相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正交实验分析各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3)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对教室空气质量和热环境的感受和满意度,发现学生对空气新鲜度的主观感受和实际测量状况差异较大。通过对比教室温度、相对湿度与学生热舒感觉投票结果可知,学生更喜欢偏冷环境。实际和预测的学生热中性温度分别为18.56℃和19.34℃。80%学生可接受的温度区间为16.93~21.80℃,90%学生可接受的温度区间为17.91~20.81℃,这一结果为保障通风时期的教室舒适温度提供了理论依据。(4)根据对教学楼通风状况调研和评价研究的结果,提出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构想,利用教学楼空间特点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通道,提出了教学楼空间通风方式。通过现场实验,分析教学楼空间通风条件下不同使用模式、通风模式和空间模式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旨在揭示教室内CO2浓度在空间上的模态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为下一步模拟提供验证数据依据。基于CO2浓度的教室最小通风量计算和换气界面开口大小预测,为制定教室开口方案和模拟工况设计提供指导。(5)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进行模拟研究。模拟分析通风通道模式、空间形式、换气界面开口等条件对教学楼空间的气流组织、教室的通风量和CO2浓度分布的影响,全面、整体的分析了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研究归纳了有利于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进排风路径模式、水平开敞空间与进风口距离、进风温度大小、竖向空间数量、换气界面开口位置和大小等工况条件。(6)根据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的通风现状和空间通风性能评价结果,构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流程;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有效性和适用性的设计原则;提出有利于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的空间通风路径、空间形式、换气界面开口的设计策略。

黄军林,陈锦富,陈健[2](2019)在《兼具“技术”与“政策”的治理型规划探索——基于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规划“作为”分析》文中提出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在空间治理领域的一种基本工具纳入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中,转型探索亦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文章以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中的城市规划"作为"为主线,首先,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从计划"线"下的"福利配套"到市场"线"下的"谁开发、谁配套"的变迁。分析表明,在两种方式下,规划以"技术工具"的刚性"规制"方式介入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影响了其在多元供给及"治理"背景下提供"’选择权’转移动力"中积极"作为"。其次,通过引入制度经济分析工具,提出了"产权激励"的应对策略,并以此作为规划的"政策"补充,进而提出作为"治理工具"的治理型规划应兼具"技术"与"政策"工具双重属性。最后,结合长沙案例对两种属性的实现进行阐述:在"技术"方面,通过编制"生活圈"行动规划,制定系统性的供给计划;在"政策"方面,即创设"激励性"工具,为规划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张瑶[3](2019)在《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 ——以雁塔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时代,我国日渐重视运用新兴技术来改造教学环境,在教学环境中广泛使用数字化媒体技术,增加教学设备的智能性,提高师生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从而使我国国民素质和信息素养得到大幅提高。教室作为学校中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教育资源配备和教师保障措施等情况更能反映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现状。因此要加大学校数字化教室建设与应用程度,就必须先要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教育资源配备、教师保障措施等建设水平,提高师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参考已有的数字化教室建设规范、结合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调研的现状,笔者以雁塔区为例,对雁塔区已有的智慧教室进行分类,分别探究了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的特点、配置、结构、环境建设及应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西安市中小学信息化的应用更广泛、更深入,并对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思路。笔者依托西安市雁塔区电教中心,以西安市雁塔区中小学为调研对象,得到西安市雁塔区中小学数字化教室建设和应用的基本情况和数据,根据建设与应用现状,总结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升策略,明确未来西安市雁塔区中小学智慧教室的前进方向,促进西安市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查阅文献,归纳出国内外关于智慧教室的研究现状。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国内外智慧教室建设程度和典型案例,总结出现阶段国内外智慧教室建设情况。(2)以西安市雁塔区为例,对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统计分析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雁塔区现有的智慧教室进行归类,分析比对不同类型智慧教室使用情况及教学人员的接受程度,理清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未来发展的方向。(3)规划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未来建设与应用方向。参考沿海发达地区的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情况,以雁塔区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情况为例,提出符合西安市市情的基础教育智慧教室建设的策略,以期为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借鉴。为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引领带动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就需要先调研现阶段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校园与智慧教室建设及应用情况,本文以雁塔区为例,对雁塔区中小学现有的智慧教室从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保障措施和教师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并对所调研的智慧教室进行归类,为西安市后期智慧教室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加快西安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黄军林[4](2019)在《基于“产权激励”的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研究》文中指出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在空间治理领域的一种基本工具被纳入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中,由“技术”型规划向“治理”型规划的转变成为必然。然而现实的困境在于,城市空间问题应对的“技术”实现方式已经被城市规划界所熟悉,而“治理”实现方式却比较模糊。因此,探索城市规划从“技术”转向兼具“技术”与“政策”双重属性的治理型规划,成为当前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课题。研究立足于新时代的空间治理,以城市空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产权”为理论工具,围绕“再配置”的“产权激励”展开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规划转型的实现路径。基于此,研究按以下逻辑展开:(1)规划转型之“问”。新时代背景下,引出了关于城市既有空间资源的优化“再配置”之问,并提出“作为空间资源配置工具,新时代规划何为?”的问题,并由此展开了相关的文献梳理及基础理论的研究。(2)研究立论之“基”。基于问题导向,聚焦“再配置”过程的“产权”问题,引入“产权交易”与“产权运行”来解译空间资源“再配置”过程,进而提出了“产权激励”方法,并构建了基于“交易成本”与“综合效益”两个维度的“产权激励”效用评价的矩阵决策模型。并选取了“初始配置”主导期和“再配置”主导期的两个案例进行分析,论证了“再配置”过程受困于交易成本增加与综合效益受限的现实状况。(3)解困应对之“策”。首先,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探索了应对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困境的“产权激励”路径选择,并基于激励条件、方式、收益分配及逻辑机理等关键要素搭建了理论框架;其次,设计了“功能调整”、“容量奖励”、“空间置换”三类“产权激励”政策工具,将其纳入规划运行与空间治理体系;最后,选取了三个案例,通过调查研究方法获取数据,应用矩阵决策模型对三种“产权激励”工具效用进行评价。(4)路径探索之“旨”。研究最终指向基于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过程的“治理”型规划本体,探索了“激励”方法与工具的与有效性,并构建了城市规划由“技术”转向兼具“技术”与“政策”双重属性的治理型规划的理论与现实路径。研究的创新之处有2点:一是引入“产权交易”与“产权运行”对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过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产权激励”方法与工具以应对“再配置”所面临的困境;二是以“产权激励”方法与工具的实现路径探索城市规划由“技术”型向“治理”型的转型的理论与现实路径,提出了从刚性规制“管控”走向柔性激励“治理”的城市规划转型方向。研究亦有2点主要不足:一是定量分析研究方面的不足。囿于知识局限性,文章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及其相关理论在分析中国问题的现实性、并未作深入的理论溯源与计量求证,而是立于已有研究基础之上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对“产权激励”的可行性进行了量化评价;二是政策工具创新方面的不足。虽提出基于“产权激励”的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但并未提出新的政策工具,而是基于国内外的政策工具的梳理及可实施性的现实诉求,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类工具,不失为一个遗憾。研究始于此,而不止于此。本选题提出恰逢新时代,既能以此文呼应时代改革大背景,又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廖宇亮[5](2018)在《基于可达性与供需协调性的深圳市南山区基础教育划片和规划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教育设施的供需矛盾日趋凸显,主要表现为教育设施供给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并由此导致人户分离、高价学区房、入学难等社会问题。基础教育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规划、管理中小学校不仅有助于实现基础教育设施的公平性与均等化,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公平性发展,而且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基础教育设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深圳市南山区基础教育设施的空间布局、教育划片可达性、供需协调性为研究切入点,基于地理学、统计学、经济学、数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辅以GIS空间分析模型、数学计算模型等手段,对研究区的中小学空间布局、教育划片可达性做出分析评价,以及引进供需协调度概念对南山区各街道内的中小学供需协调度值计算分析并展开研究,为后续南山区对基础教育设施的优化工作提出探讨建议。空间布局层面,深圳市的基础教育设施数量与人口占比并不均衡,各区分布差异较大;南山区各街道中小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应关系吻合度不高,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教育划片可达性方面,南山区中小学的步行可达性整体水平比较一般,各街道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均有可达性覆盖空白区域,南山区中小学总体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街道内的小学的教育划片在合格服务半径下比较均衡,总体有近75%的小学数量教育划片合格,各街道小学的教育划片合格率仍有一定的差异;中学的教育划片则比较不均衡,仅有近30%的合格率,各街道中学的教育划片合格率普遍较低,街道之间的差异也较大。供需协调性方面,南山区中小学供需关系整体表现为“供不应需”的状态,中小学协调发展等级总体表现为良好协调阶段,但是各街道之间的供需表现有一定的差异。首先,南山区的小学在8个街道均表现为“供不应需”的状态,说明各街道的小学供需状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各街道的协调等级有一定差异,蛇口街道为中级协调,南山、招商和桃源街道为良好协调,南头、沙河、粤海和西丽街道为优质协调;其次,南山区的中学在南头、粤海和西丽三个街道表现为“供大于需”的状态,而其他5个街道的中学供需关系均表现为“供不应需”的状态,中学尤其以南山和桃源街道的表现最差,协调等级为初级协调,蛇口街道表现较差,协调等级为中级协调。南山区后续应该优先考虑对沙河、蛇口街道的中小学建设,以及南山街道的中学建设。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本文提出了优化南山区的中小学校教育划片、空间布局的建议。从规划方面,通过加强推进中小学校的近远期新建工作来优化空间布局,保障中小学校的可达性,提高供需协调性发展;部分优质民办学校纳入教育划片,以及开通校园微巴来完善中小学教育划片。从教育管理方面,建立“政府主导、集团化办学以及学校联盟、公众参与”的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均等化发展。

谢颖[6](2018)在《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梧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到处充满着机会和挑战,知识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个人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动态与多元化的世界,师生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系统的认识论去迎接“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而教育信息化则是推动知识创新的有力保障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割裂与孤岛”式的深层次问题,以硬件建设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需要逐步转变为以应用为核心的建设方式,从而提高对知识创新的支撑能力。作为本地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项目,梧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完成基础建设并投入运行,但同样存在以政府集中购买资源为主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师生对应用资源平台的热情不高等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个案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将知识管理与教育信息化生态观理论相结合,分析平台建设与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改善数字资源应用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改进使用者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为组织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最后总结出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应用的策略并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加以初步验证。本论文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研究概述。阐述了本研究的来源,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情况以及梧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凸显了研究的紧迫性;同时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为理论探究。首先对知识、知识管理、教育资源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概念界定;然后阐述了SECI模型、创造知识的“场”、教育信息化生态观关系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为现状调查。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平台提供的硬件、软件、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人群的个人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将现状与建设和应用目标相对照,找出存在问题并为开展策略研究做准备。第四部分为建设与应用策略分析:首先对“场”与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关系、知识管理的资源平台与内容管理的资源平台的区别进行阐述,然后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平台建设方面分为两部分提出建设策略;对平台应用方面提出五个方面的策略。第五部分为策略应用的个案分析。首先分析了“戏曲进校园”校本课程的开展背景,对其推广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平台的知识管理策略对校本课程的开展进行了改进,得到初步的效果。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不足。总结了本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过程存在的不足,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认为:第一,构建适宜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基础。资源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解决长期以来的“割裂与孤岛”问题,就要从其所在环境入手研究。教育信息化生态观强调人本核心,以“应用”为导向设计并最终实现“人的发展”,则信息化环境的设计应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协调规划包括“资源平台”在内的软硬件、资源以及培训等内容。第二,知识管理的“场”与生态观里的信息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知识创新离不开合适的“场”,而协调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能为不同类型的“场”提供相应的支持,因此建设协调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能更好的促进知识创新的发生。第三,在动态平衡的“场”的支持下,运用知识管理策略,一方面使平台上的显性知识获得持续的使用、重构,另一方面也将师生原本的隐性知识通过SECI模型的显性化作用得以在组织间扩大、普及。

尹超[7](2018)在《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过去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传统教育体系将难以支撑新时代的人才需求。重新设计学校,应对未来社会的复杂挑战,已经成为了国际共识。应时代需求,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的学校教育将朝着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学校组织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组织变革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有关学校组织变革的研究主要侧重从管理学角度、领导者立场出发,学生发展问题与学校组织变革的关系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面对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诉求,基于学生立场来探讨学校组织变革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学校组织是指为了实现育人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学校成员按一定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相互协作,并按一定规律和规范运作的机构。一般来说,学校组织主要有三类:学生组织、教师组织和管理组织。其中,学生组织更多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有时也是主导者;教师组织和管理组织的职能主要是为学生组织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服务。在学生立场视野下对学校组织历史发展进行考察发现,学校组织早期呈“混沌态”,即没有具体的学校组织,仅有学校组织的职能。伴随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出现了今天学校中最为常见的学生组织,即班级组织。后来,伴随社会发展的进步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学校组织的类型逐渐变得多样化,并且越来越有序,形成了科层制组织结构。在整个学校组织的演变历程中,因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关注到学生发展的不同层面,呈现出了不同类型的学生立场。从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以及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来看,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组织变革不变的内核,而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都呼唤学校基于学生的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立场进行组织变革。通过对学生组织、教师组织以及管理组织变革的全面考察,可以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部分学校为变革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我们也从中发现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着力改进。总的来说,目前绝大数学校组织变革仍以学生知识获得与能力增长为出发点,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依然缺少关注;学校组织变革强调组织效能的提高,缺少对人的关注;学校组织变革缺少系统规划,而导致琐碎、缺乏连续性;学校组织变革形式存在同质化倾向,缺少对校情的分析。学校组织变革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以“人”为开始,以“人”为旨归的。学校组织变革的样态是教育体制、教育政策这些外部因素以及课程、人员、学校制度等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中,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是促使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力、支持与保障,教育体制影响了学校组织变革的方向、决定了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各组织之间的关系,教育政策为学校组织变革创造了条件,并起到价值引领与实践引导的作用。课程、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制度则影响了组织变革开展的实际效果。基于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立场进行组织变革可以从多个层面予以努力。首先,通过健全和完善学校变革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的举措为学校创设适宜变革的环境,使学校能够自主地、因地制宜地,依据学生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革;其次,围绕“学校现在在哪里?将要去何方?以什么方式向目标前进”三个问题对变革进行系统规划、顶层设计;再次,通过校长下放权力、形成各类人员参与变革机制的方式,使学校内部各类成员的力量凝聚起来,产生变革的合力,尤其是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变革中来。最后,围绕课程的开发、实施方式的变化等,有意识地去变革包括学生组织、教师组织和管理组织在内的各类组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

袁穗满[8](2017)在《广州市荔湾区社区职业教育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区理念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广州作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社会劳动力流动量和频率较大,因此,对下岗人员和待业人员以及从业人员普遍进行相应的技能教育和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社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立足于社区开展的职业技能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相对于传统的教育形式来说,社区职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更紧密的,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的形式。我国当前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民迫切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产品。社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政府必然在其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本文以社区职业教育中的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在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探讨政府在社区职业教育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职能发挥现状怎么样,如何去更好地完善其职能。首先,对职业教育中的政府职能进行了简单历史回顾,引申出当前社区职业教育中政府的四大应有职能,包括统筹主导职能、支持保障职能、宣传引导职能、监督管理职能。然后,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政府职能发挥现状以及现行的社区职业教育模式,以公共产品理论、善治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对照政府应有职能,分析政府在社区职业教育中的职能问题。最后,汲取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特色职业教育模式下政府职能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和广州市荔湾区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社区职业教育中政府职能的四点建议和对策:一是中央政府加快社区教育立法进程,广州市政府制定社区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及条例,以明确社区职业教育的地位、权利与义务、制度保障、经费投入、人员管理、监督评估等;二是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在中央、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确定一个合理的社区职业教育经费分担比例,拓宽集资渠道;三是政府加大社区职业教育宣传,逐步树立起社区职教理念;四是健全社区职业教育监管机制。

张河森[9](2016)在《代课教师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代课教师是学校为了补充师资不足而聘请的没有教师编制的非正式教师,这里特指义务教育阶段公立中小学中的代课教师。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民办教师入口收紧后,公办教师补充不到位的情况下,农村地区代课教师开始大量涌现。他们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代课教师数量逐步减少,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代课教师仍普遍存在于偏远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同时,城镇地区也出现一定数量的代课教师。那么,他们的现状如何?面临什么问题?为什么一直“清而不退”?代课教师产生的制度根源有哪些?如何解决目前在岗代课教师面临的伺题?如何从根本上抑制代课教师的使用?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为资料收集手段,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资料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代课教师问题的对策建议。我国的代课教师是同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同时产生的,最初形态有三种:临时代课教师、长期顶编代课教师以及耕读教师。代课教师产生之初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具有一定合理性,且数量较少。在“十年动乱”期,教育发展十分混乱,代课教师群体初步形成。文革结束之后,国家开始着手解决规模十分庞大的民办教师问题,收紧了民办教师入口,但各地,特别是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为了节省经费,在限制民办教师增加的情况下,却自行聘请了成本低的代课教师,致使代课教师数量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开始限制代课教师的使用,并开始“清退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数量逐渐减少,但仍然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课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城乡教育第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弥补了城乡学校师资的不足,缓解了城乡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师资的供求矛盾,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实际上已成为支撑我国城乡教育的重要力量。但代课教师仍面临相当多的问题,如待遇普遍较差,工作繁重,权利缺失,心理状态不佳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较好解决,不仅会影响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会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我国代课教师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但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需要从制度的层面进行。制度是造成我国代课教师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解决代课教师面临的问题,必须从制度改革入手,具体包括完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逐步建立省级统筹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加大编制管理改革的力度,建立起灵活动态透明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重建农村教师培养制度;定向培养农村本土全科小学教师;大力提高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

王正惠[10](2014)在《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研究 ——以成都试验区为例》文中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行动。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发展政策的演进历程,已充分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到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再至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机制的构建,国家教育政策的重心无疑指向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市相续探索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改革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政策功效与作用,但还存在着诸多困惑与问题。因此,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与时俱进地对政策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论文以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案例,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文本、政策运行状态及政策运行结果进行全面考察,以模糊—冲突矩阵理论来解释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成败的实践逻辑,通过构建"中心原则"的成功运行机制,从而保障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在绪论部分,通过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厘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进展与不足,在总结凝炼前人研究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视角、思路与方法。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确立部分,通过对国家与地方政策文本的全面解读与分析,既梳理了国家层面上城乡二元教育政策到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嬗变过程,揭示出国家教育政策确立的"渐进变迁"特点;又以成都试验区为例从地方层面运用多源流分析框架,探讨了国家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在地方确立的"多源流耦合"特点。由此,笔者认为: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演进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积极互动,以及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创新又进一步促成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变迁。第二部分,即第三章、第四章。在第二部分中,以成都试验区为例,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中的城乡差距进行了对比分析,一是通过静态考察政策执行结果与政策目标的一致程度,二是通过动态考察执行主体的政策执行忠实程度,对政策执行者的行为进行更为广泛的评估。在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结果的静态考察方面,论文从三个维度五大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三个维度即成都市整体维度、圈层维度以及县域内的城镇——乡村维度;五大方面即教育机会、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五大方面的城乡差距。在动态考察执行主体与相关利益主体的政策执行忠实程度方面,论文从管理体制、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建设等四大方面入手对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第三部分,即第五章、第六章。由论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可见,成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践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政策目标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政策执行过程的复杂性,政策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困境,致使政策在地方政府的执行过程中并未得到成功实施。政策执行成败的原因何在,其"背后"的制约因素是什么?论文第第五章运用模糊—冲突矩阵理论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矩阵进行了构建与分析,以期探寻政策执行成败的背后逻辑。论文从国家层面探讨了影响国家政策在地方试验性执行的五大逻辑;从地方层面探讨了影响国家政策在地方执行的两大逻辑。上述政策执行的实践逻辑,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模糊—冲突矩阵下的"中心原则"——资源、权力、联盟力量、背景条件等因素——运行阻滞甚至失效,最终导致了政策执行差距。为保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成功运行,论文第六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激励与问责机制、建立政策信息沟通与评估的有效机制、构建政策运行合法性机制、加强政策运行制度的"一体化"建设,以共同合力确保"中心原则"的运行环境,最终保障政策的成功执行。

二、77所中小学集中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7所中小学集中管(论文提纲范文)

(1)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室环境的健康与舒适性需求
        1.1.2 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1.1.3 经济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小学教室通风现状调查研究
        1.3.2 通风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1.3.3 通风网络模型及模拟技术研究
        1.3.4 建筑通风的换气界面开口研究
        1.3.5 自然通风及辅助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1.3.6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通风调查与评价方法
    2.1 教学楼建筑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2.1.1 严寒地区气候特点
        2.1.2 中小学教学楼自然通风潜力
    2.2 教学楼建筑特征与通风方式
        2.2.1 中小学教学楼建筑概况
        2.2.2 教学楼建筑功能和空间特点
        2.2.3 教学楼通风方式与通风管理
        2.2.4 教学楼使用特点与管理模式
    2.3 教学楼通风性能评价方法
        2.3.1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客观评价指标
        2.3.2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主观评价指标
        2.3.3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现场测量方案
        2.3.4 室内空气环境的主观调查问卷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通风性能评价与分析
    3.1 教室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分析
        3.1.1 气候条件影响下的建筑通风性能分析
        3.1.2 教室空气质量现场测量结果与分析
        3.1.3 教室空气质量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3.2 教室热环境调查与评价分析
        3.2.1 教室热环境现场测量结果与分析
        3.2.2 教室热环境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3.2.3 热中性温度及舒适温度范围分析
    3.3 基于正交试验的教室楼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3.1 正交试验基本原理
        3.3.2 影响因子极差分析
        3.3.3 影响因子方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模式构建
    4.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相关理论基础
        4.1.1 热压驱动通风
        4.1.2 风压驱动通风
        4.1.3 热压和风压联合驱动
        4.1.4 辅助式自然通风
    4.2 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
        4.2.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可利用条件分析
        4.2.2 教学楼空间通风构想
        4.2.3 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建立
    4.3 教学楼空间通风实验测试与计算
        4.3.1 教室CO_2浓度的空间模态分布特征
        4.3.2 基于CO_2浓度的教室最小通风量计算
        4.3.3 教室换气界面开口大小测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模拟研究
    5.1 教学楼空间通风CFD建模与验证
        5.1.1 物理模型
        5.1.2 数学模型
        5.1.3 模型验证
    5.2 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模拟工况设计
        5.2.1 通风通道模式的模拟工况A组
        5.2.2 空间形式的模拟工况B组
        5.2.3 换气界面开口方式的模拟工况C组
    5.3 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模拟结果与分析
        5.3.1 通风通道模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5.3.2 空间形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5.3.3 换气界面开口方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5.4 教室通风量与室内空气环境关联关系分析
        5.4.1 教室通风量与CO_2浓度回归分析
        5.4.2 教室通风量与室内温度回归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策略
    6.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与流程
        6.1.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
        6.1.2 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流程
    6.2 教学楼空间通风路径设计策略
        6.2.1 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设计
        6.2.2 进排风口及辅助设计
    6.3 教学楼空间形式设计策略
        6.3.1 教学楼水平通风空间设计
        6.3.2 教学楼竖向通风空间设计
    6.4 教学楼换气界面开口设计策略
        6.4.1 换气界面开口位置设计
        6.4.2 换气界面开口尺寸和高度设计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 ——以雁塔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
    2.1 教室
    2.2 多媒体教室
    2.3 智慧教室
第3章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
        3.1.1 调研方法
        3.1.2 调研指标及问卷设计
    3.2 问卷信度与效度
        3.2.1 信度检验
        3.2.2 效度检验
    3.3 调研过程实施
    3.4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
第4章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4.1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现状
        4.1.1 西安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
        4.1.2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4.1.3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4.1.4 本节小节
    4.2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应用现状
        4.2.1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基础设施应用现状
        4.2.2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现状
        4.2.3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保障措施应用现状
        4.2.4 本节小节
    4.3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情况交叉分析
        4.3.1 教师在智慧教室中使用数字教育资源选择的交叉分析
        4.3.2 不同学段的教师进行培训情况交叉分析
    4.4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水平分析
第5章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提升策略
    5.1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存在问题及原因
        5.1.1 发展水平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
        5.1.2 智慧教室与教学行为的融合应用与创新能力不足
        5.1.3 建设投入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5.1.4 建设与发展思路不够清晰
        5.1.5 教师上课难度较大
        5.1.6 教师缺乏观摩教学和经验交流
        5.1.7 校级管理者重视程度欠佳
    5.2 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提升策略
        5.2.1 加大融合应用力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5.2.2 构建多元化保障模式,健全资金投入机制
        5.2.3 完善教育大数据汇聚融合,促进智慧教室均衡发展
        5.2.4 做好顶层设计引领,推进智慧教室建设
        5.2.5 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力度,提高智慧教室使用水平
        5.2.6 出台阶段性激励政策,激发教师使用兴趣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基于“产权激励”的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新时代的中国:研究的宏观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引入
    2.1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问题
    2.2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与产权激励
    2.3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中引入“产权激励”的理论解释
    2.4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效用评价模型构建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产权激励”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问题解析
    3.1 “初始配置”主导期
    3.2 “再配置”主导期
    3.3 “再配置”主导期的双重困境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框架构建
    4.1 再配置的“产权激励”:一种“柔性”的空间治理策略
    4.2 再配置的“产权激励”途径
    4.3 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方式
    4.4 再配置的“产权激励”逻辑机理
    4.5 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收益分配
    4.6 本章小结
5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实现
    5.1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实施
    5.2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功能调整”激励工具
    5.3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容量奖励”激励工具
    5.4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空间置换”激励工具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矩阵决策模型的“产权激励”效用评价
    6.1 “功能调整”激励的案例及其效用分析
    6.2 “容量奖励”激励的案例及其效用分析
    6.3 “空间置换”激励的案例及其效用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展望
    7.1 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
    7.2 研究创新与延伸思考
    7.3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激励工具对“交易成本”影响的访谈表
附录2 激励工具对“综合效益”影响的访谈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着作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目录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项目录

(5)基于可达性与供需协调性的深圳市南山区基础教育划片和规划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教育改革的要求
        1.1.2 基础教育学位紧缺且布局不均衡,备受学术界关注
    1.2 研究内容与范围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章节安排及研究框架
        1.4.1 论文章节安排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教育设施
        2.1.2 义务教育与教育划片
        2.1.3 供需协调性
        2.1.4 空间可达性
        2.1.5 公众参与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
        2.2.2 基础教育设施相关研究
        2.2.3 供需协调性相关研究
        2.2.4 可达性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圳市与南山区人口及基础教育设施概况分析
    3.1 深圳市人口及基础教育设施概况分析
        3.1.1 深圳市基本概况
        3.1.2 深圳市人口及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3.1.3 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概况分析
    3.2 南山区人口及基础教育设施概况分析
        3.2.1 南山区人口基本概况分析
        3.2.2 南山区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基本概况分析
        3.2.3 南山区基础教育设施概况分析
    3.3 南山区基础教育划片概况
        3.3.1 教育划片依据
        3.3.2 南山区各学校现状教育划片分布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现状可达性的基础教育划片分析
    4.1 南山区各街道中小学可达性分析
        4.1.1 可达性模型选择
        4.1.2 各街道中小学可达性计算
        4.1.3 各街道中小学校可达性分析
        4.1.4 基础教育可达性评价
    4.2 各街道中小学校可达性与基础教育划片分析
        4.2.1 各街道中小学教育划片与人口密度吻合度分析
        4.2.2 各街道中小学教育划片与学校可达性吻合度评价
    4.3 基于可达性的基础教育划片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供需协调性的基础教育规划布局分析
    5.1 基础教育设施供需协调性指标体系构建
        5.1.1 基础教育设施供需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2 构建供给与需求综合评价指数
        5.1.3 度量供需协调均衡性程度
    5.2 南山区各街道基础教育设施供需协调分析
        5.2.1 各街道基础教育设施供需表现
        5.2.2 供需协调性总体评价
    5.3 南山区各街道中小学校建设与规划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对需求压力与教育划片问题的基础教育布局优化探讨
    6.1 优化中小学校空间布局,保障可达性与供需协调性
    6.2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均等化发展
        6.2.1 政府主导基础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6.2.2 公众参与基础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6.2.3 中小学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完善的必要性
    6.3 完善中小学教育划片
        6.3.1 部分优质民办学校纳入教育划片
        6.3.2 开通校园微巴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深圳市南山区各街道公办小学统计表
附录二:深圳市南山区各街道公办中学统计表
致谢

(6)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梧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研究概述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研究思路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的研究现状
        2.国内的研究现状
        3.对研究现状的简要评析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知识(Knowledge)
        2.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3.教育资源
        4.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二)理论基础
        1.SECI模型
        2.创造知识的“场”
        3.教育信息化生态观
三、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工具的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问卷设计
        3.访谈提纲的设计
        4.调查对象、范围
        5.系统数据
    (二)调查实施
    (三)资源平台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1.平台的总体投入与基本情况
        2.平台物理层面的主要建设内容
        3.平台的总体架构与个人桌面构成
        4.资源平台系统模块建设
        5.平台建设问题分析
    (四)资源平台应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1.平台两类模块的应用现状对比
        2.运行效果评价
        3.平台应用问题的分析
四、基于知识管理的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优化策略
    (一)面向“知识管理”的资源平台建设策略
        1.基础功能层的建设策略
        2.应用界面层的建设策略
    (二)面向“知识管理”的资源平台应用策略
        1.提高管理层重视程度
        2.加强职能部门的内部沟通
        3.为“场”创造良好的信息化条件
        4.掌握个人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5.重构知识资源并实现人的发展
五、应用实践——“戏曲进校园”
    (一)“戏曲进校园”活动
        1.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开展现状
        2.存在问题
    (二)应用实践
        1.争取学校管理者的支持
        2.明确各方职责范围
        3.构建服务于“场”的信息化环境
        4.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
        5.开展组织知识管理活动
    (三)应用结果
六、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二)存在问题
    (三)研究的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时代发展提出了学校组织变革的诉求
        (二)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亟待学校组织变革
        (三) 我国中小学组织变革的现实发展诉求
    二、研究意义
        (一) 有利于加强对学校组织变革的实践指导
        (二) 有利于促进学校整体转型
        (三) 有利于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校组织体系
    三、文献综述
        (一) 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基于已有研究的认识和反思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学生立场与学校组织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一、学生立场概述
        (一) 已有研究探讨
        (二) 学生立场内涵
        (三) 相关概念辨析
    二、学校组织概述
        (一) 组织界说
        (二) 学校组织的内涵
        (三) 学校组织的要素
        (四) 学校组织的分类
第二章 学生立场视野下的学校组织历史考察
    一、基于学生道德发展的“混沌态”学校组织
        (一) 我国基于学生人伦道德的学校组织
        (二) 西方基于学生理性道德的学校组织
    二、基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雏形“班级组织”
    三、基于学生认知能力与智能发展的班级组织
    四、基于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多样化学校组织
    五、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复杂化学校组织
    六、小结
        (一) 学校组织样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二) 教学组织形式是学校组织变迁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学校组织变革的立论之基与方向定位
    一、学校组织变革的内核:促进学生发展
        (一) 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
        (二)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三) 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组织变革的关键所在
    二、学校组织变革的方向:基于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立场
        (一) 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立场的理论探讨
        (二) 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立场的确立
第四章 学校组织变革的现实考察与反思
    一、学校组织变革的现实图景
        (一) 学生组织的变革
        (二) 教师组织的变革
        (三) 管理组织的变革
    二、学校组织变革的问题检视
        (一) 学校组织变革强调组织效能的提高,缺少对人的关注
        (二) 学校组织变革侧重学生学业成绩,较少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 学校组织变革琐碎,缺乏系统连续性
        (四) 学校组织变革形式存在同质化倾向,缺乏校情分析
第五章 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构建
    一、影响学校组织变革的外部因素分析
        (一) 教育体制
        (二) 教育政策
    二、影响学校组织变革的内部因素分析
        (一) 课程
        (二) 人员
        (三) 学校制度
    三、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构建
        (一) 基于学生立场的学生组织
        (二) 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师组织
        (三) 基于学生立场的管理组织
第六章 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变革策略
    一、创设适宜于学校组织变革的制度环境
        (一) 健全和完善学校变革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 推进与加强学校变革的相关制度建设
        (三) 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二、系统规划,顶层设计
        (一) 对学校进行全面定位
        (二) 构建组织变革共同愿景
        (三) 选择与确立学校组织变革方式
    三、凝结共识,集聚各种力量
        (一) 下放校长权力
        (二) 形成学校内部各类人员参与变革的机制
    四、围绕课程实施变革学校组织
        (一) 与多维课程整合相适应的组织变革
        (二) 与多样性、选择性课程相适应的组织变革
        (三) 与私人定制课程相适应的组织变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广州市荔湾区社区职业教育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区职业教育中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社区教育
        2.1.2 社区职业教育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终身教育理论
        2.2.3 善治理论
    2.3 社区职业教育中的政府职能
        2.3.1 社区职业教育中的政府统筹主导职能
        2.3.2 社区职业教育中的政府支持保障职能
        2.3.3 社区职业教育中的政府宣传引导职能
        2.3.4 社区职业教育中的政府管理监督职能
第三章 荔湾区社区职业教育中政府职能的现状分析
    3.1 广州市荔湾区基本概况及社区教育情况
    3.2 荔湾区社区职业教育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现状
        3.2.1 社区职业教育需求度高但受众人群偏少
        3.2.2 政府对社区职业教育各项资源投入不足
        3.2.3 社区职业教育形式偏向形象工程
        3.2.4 社区职业教育管理缺乏宏观政策
    3.3 荔湾区社区职业教育中的政府职能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政府保障职能发挥不健全
        3.3.2 政府宣传职能落实不到位
        3.3.3 社区职教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3.3.4 政府监管和引导职能欠缺
第四章 国外社区职业教育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经验借鉴
    4.1 美国社区学院模式下的政府职能
    4.2 德国“双元制”模式下的政府职能
    4.3 澳大利亚“TAFE”学院模式下的政府职能
    4.4 国外社区职业教育中政府职能发挥的启示
        4.4.1 社区职业教育定位明确
        4.4.2 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
        4.4.3 提供政策措施上的有力保障
        4.4.4 保证社区职业教育所需经费
第五章 完善荔湾区社区职业教育中政府职能的对策探讨
    5.1 加快社区教育立法进程,健全配套发展政策
        5.1.1 制定社区教育法
        5.1.2 完善社区职业教育配套发展政策
    5.2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宽经费筹集渠道
    5.3 加强政府宣传力度,明确社区职业教育理念
    5.4 完善社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5.4.1 设立社区职业教育专门机构
        5.4.2 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
    5.5 结合产业特点,推进职教与地方经济融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IV-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9)代课教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 公办教师
        (二) 民办教师
        (三) 代课教师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历史研究法
        (三) 实地研究法
        (四) 个案研究法
    六、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代课教师的产生与发展
    一、代课教师的出现(1949-1966)
        (一) 临时代课教师
        (二) 长期顶编代课教师
        (三) 耕读教师
    二、代课教师群体初步形成(1966-1976)
    三、代课教师数量急剧增长(1977-2000)
    四、代课教师数量逐步减少(2000年至今)
第二章 代课教师的数量、分布特点及其贡献
    一、代课教师生存的背景
        (一) 代课教师所处的社会背景
        (二) 代课教师存在的政策背景
    二、代课教师的数量及分布特点
        (一) 代课教师的数量
        (二) 代课教师的分布特点
    三、代课教师对我国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一) 代课教师担负了农村基础教育重任
        (二) 代课教师弥补了师资的“偶然性”不足
        (三) 代课教师适应了学生数量的动态变化
        (四) 代课教师弥补了教师编制调整周期长和教育主管部门权利缺失的不足
        (五)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第三章 代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代课教师的现状
        (一) 部分农村地区代课教师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二) 部分偏远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比例仍然较高
        (三) 部分流动人口较多的城镇地区代课教师比例突出
        (四) 农村代课教师群体多样化且本土化程度高
        (五) 农村代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六) 城镇代课教师整体年纪轻、教龄短、学历高
    二、代课教师面临的问题
        (一) 代课教师待遇普遍较差
        (二) 多数代课教师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二) 农村代课教师工作繁重
        (四) 代课教师的权利缺失
        (五) 代课教师心理状态不佳
    三、代课教师对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 不利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二) 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 阻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 影响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五) 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第四章 代课教师产生的制度根源
    一、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过度分权
        (一)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历程
        (二)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过度分权是代课教师存在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编制管理制度的僵化
        (一) 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滞后
        (二) 教师编制核定管理过程中,教育部门权利弱化
        (三) 编制设置脱离学校实际工作需要
        (四) 教师编制调整周期长
        (五) 按户籍学生人数定编的教师编制制度不能满足教育的发展
        (六) 中小学教师“虚编”问题突出
    三、教师培养制度的城市导向
        (一) 20世纪末我国教师培养制度的转型
        (二) 转型后的教师培养制度不利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农村教师
    四、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有效性不足
        (一) 对偏远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师资补充不到位
        (二) 补充到农村的教师稳定性较差
        (三) 农村中小学校长对新补充的教师评价不高
第五章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国外经验的借鉴
        (一) 认可代课教师身份
        (二) 严格代课教师准入制度
        (三) 探索建立代课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第三方协调管理部门
        (四) 提高代课教师工资待遇
        (五) 探索建立代课教师的权益保障机制
    二、解决我国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
        (一) 完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逐步建立省级统筹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二) 加大编制管理改革的力度,建立起灵活动态透明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
        (三) 重建农村教师培养制度,定向培养农村本土全科小学教师
        (四) 大力提高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是有效补充农村师资的根本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10)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研究 ——以成都试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基于对"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基于对成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试验区的特有关注
        三、基于本人的学习经历与研究旨趣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解析与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确立
    第一节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演进
        一、经济社会背景:由城乡隔离走向城乡一体化
        二、教育政策嬗变:从城乡二元教育到城乡教育一体化
        三、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内容:从理念到机制,从抽象到具体
        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目标: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第二节 成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一、"政策之窗":国家政策在地方确立的多源流分析
        二、政府间互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成都
        三、成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政策
        四、成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目标分解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绩效案例考察
    第一节 成都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总览—整体与圈层
        一、教育机会城乡一体化水平考察
        二、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水平考察
        三、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水平考察
        四、师资队伍城乡一体化水平考察
        五、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水平考察
    第二节 成都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个案比较—Y区与X县
        一、Y区与X县:横向发展水平的比较
        二、Y区与X县:纵向发展水平的比较
    第三节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县域内的差距—X县城镇与乡村的比较
        一、X县城镇与乡村学校规模比较:繁荣与凋敝
        二、X县城镇与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比较:总体均衡与部分失衡
        三、X县城镇与乡村学校师资队伍比较:失衡的自然结构与逐步协调的文化结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差距审视
    第一节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执行差距
        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演进理路
        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的运行现状
    第二节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办学条件政策执行差距
        一、办学条件政策执行成效
        二、办学条件政策执行中的偏离
    第三节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经费政策执行差距
        一、区(市)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穷县办大教育的尴尬
        二、公用经费"低保"政策:城乡统一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第四节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教师政策执行差距
        一、教师流动:由"单位人"到"系统人"
        二、教师培训:"分配不等"与"脱离实际"
        三、教师待遇:"同城同薪"的困境
        四、教师之眼:政策是如何被接受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糊—冲突矩阵: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逻辑分析
    第一节 模糊—冲突矩阵: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方式
        一、模糊—冲突矩阵
        二、模糊—冲突矩阵下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方式
    第二节 破解"中心原则":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逻辑解读
        一、国家层面政策试验性执行的逻辑解读
        二、地方层面政策执行困境的逻辑解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政策的确立与推进:国家层面的"渐进变迁"与地方层面的"多源流耦合"
        二、政策运行中的城乡差距:结果的差距与行动的偏离
        三、模糊—冲突矩阵下的"中心原则"制约着执行成败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完善激励与问责机制
        二、建立政策信息沟通与评估的有效机制
        三、构建政策运行合法性机制
        四、政策运行制度的"一体化"建设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二、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受访对象一览表
附录B: 成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访谈提纲
附录C: 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77所中小学集中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D]. 马福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兼具“技术”与“政策”的治理型规划探索——基于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规划“作为”分析[A]. 黄军林,陈锦富,陈健. 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 2019
  • [3]西安市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 ——以雁塔区为例[D]. 张瑶.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基于“产权激励”的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研究[D]. 黄军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11)
  • [5]基于可达性与供需协调性的深圳市南山区基础教育划片和规划布局研究[D]. 廖宇亮. 深圳大学, 2018(07)
  • [6]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梧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 谢颖.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 尹超.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8]广州市荔湾区社区职业教育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袁穗满.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 张河森.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研究 ——以成都试验区为例[D]. 王正惠.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77所中小学校集中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