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架的后屈曲分析

刚架的后屈曲分析

一、刚架的后屈曲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万[1](2020)在《深水平面钢闸门大规模屈曲和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平面钢闸门其结构制造简单,可以出厂的时候分批制造运输到目的地进行组装,因此平面钢闸门应用十分广泛方便。平面钢闸门的大量是使用使得这类闸门在水利工程中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因平面钢闸门为了克服主梁腹板上启闭的时候其水流下吸力和泥沙淤积等影响,且为了减轻闸门自重,通常会在主梁腹板上进行开孔设置排水孔。因排水孔的设置直接影响了主梁腹板的强度和刚度,所以排水孔对闸门的整体的安全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避免设置排水孔造成闸门整体强度降低,因此在排水孔上设置了加强环。闸门底横梁和加强环在排水孔上可以选择贴角焊或是坡口焊。不同的安装方式对于闸门整体强度、刚度、甚至是稳定性具有不同的效果。研究其不同的组装模式对于闸门的稳定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某个水电站中的深水平面钢闸门为例,通过使用UG-NX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使用Hypermesh进行网格划分,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中。本次计算分别以71米水头和设计水头93米为基础,对闸门进行四种工况下的计算分析。其四种工况分别为主梁腹板排水孔加强环和底横梁采用坡口焊方式、主梁腹板排水孔加强环采用贴角焊方式、底横梁采用贴角焊方式以及主梁腹板排水孔加强环和底横梁采用贴角焊方式。对这四种工况分别在71米水头和设计水头93米的情况下进行静力分析、线性屈曲分析、非线性分析(Riks)。因闸门在运行的过程中,闸门面板受到后部通气孔造成的射流,对该闸门进行了动力分析、动力屈曲分析。探讨了不同工况下闸门的安全性能。深水平面钢闸门主梁腹板排水孔加强环应采用坡口焊,采用贴角焊会明显降低闸门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底横梁采用贴角焊和坡口焊对其影响不大。对于实际工程中的模型,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正确引入初始缺陷是十分重要的。

马英成[2](2020)在《杆件结构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工程结构的研究重点。细长杆件结构因自身的性能和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例如机械、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工业等领域。在小挠度理论中,常用临界载荷作为杆件结构失稳的判别准则。在大挠度理论中,当轴向载荷大于临界载荷时,有些杆件仍具备承载能力,有稳定的后屈曲平衡阶段。因此,研究杆件结构后屈曲的力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考虑了几何非线性的影响,结合力学理论和数学理论,构建了固定-自由、两端简支、固定-简支三种边界条件下杆件结构的后屈曲载荷目标函数模型。通过结合最优化方法和MATLAB程序设计语言,提出了一种计算杆件结构后屈曲载荷与变形的优化算法。以等截面悬臂梁、简支梁、静不定梁算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优化算法计算了后屈曲载荷与变形。通过优化算法的结果与参考文献的结果对比,验证了优化算法的正确性。针对等截面杆件结构的算例,研究了截面形状、边界条件对后屈曲载荷的的影响,讨论了后屈曲阶段载荷与最大挠度、最大水平位移之间的关系。以变截面悬臂梁、简支梁、静不定梁算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优化算法计算了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并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算例进行了模拟,通过优化算法的结果与ANSYS模拟的结果对比,验证了优化算法同样适用于计算变截面杆件结构的后屈曲载荷与变形。针对变截面杆件结构的算例,研究了楔率对后屈曲行为的影响。对于杆件结构,优化算法可以实现后屈曲载荷与变形的快速精确计算,为后屈曲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

李银启[3](2019)在《基于二阶弹塑性理论的格构钢架高等分析及其布局优化设计》文中提出结构的分析与优化设计是研究结构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在工程结构应用中,企业或研究者一方面要求结构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能够精确地反映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响应路径,即结构设计安全性要求;另一方面希望结构的优化方法中能够包含更多的、甚至所有的结构设计参数,以此达到最大的优化收益,即结构轻量化要求。对于离散钢架结构的研究,结构的分析经历了线弹性分析、一阶弹塑性分析、二阶弹性分析、二阶弹塑性分析和高等分析,高等分析已能够真实地反应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另一方面离散钢架结构优化经历了形状优化、尺寸优化、拓扑优化和布局优化,布局优化设计已基本能够考虑所有的结构设计参数。钢结构高等分析与高层次的优化设计手段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在各自领域已经形成比较丰富的知识体系。本文将能够反映结构真实承载能力的高等分析与高层次的优化方法结合,形成基于结构高等分析的布局优化理念。首先从二阶梁柱单元刚度的表达、非线性坐标矩阵的转换和非线性数值求解三个方面实现并优化整个高等分析的流程,重点研究了二阶梁柱单元刚度表达、构件缺陷单元的表达和数值求解算法;其次将高等分析输出结果极限承载能力和极限位移作为约束条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钢架结构布局优化;最后设计工程实验并联合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详细验证。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采用自主程序设计法编写钢结构高等分析程序,从二阶梁柱单元刚度矩阵的表达技术、非线性坐标矩阵的转换技术和非线性数值求解技术三个方面阐释并优化钢结构高等分析的整个技术流程。对比了理想二阶梁柱单元与有限元三次Hermmite插值梁单元在横向位移场和扭转位移场表达上的准确程度;推导了带扭转缺陷二阶梁柱单元刚度矩阵的表达,结合国内外钢结构规范和工程实践,将规范中的单波正弦缺陷拓展为单双波正弦缺陷模型,使高等分析的缺陷表达更加通用化;(2)设计了两种常见三肢格构梁和四肢格构柱的5种缺陷模型进行实例验证,分别基于非线性数值迭代算法Newton-Raphson载荷增量控制法和Risk弧长控制法对其进行高等分析,并协同ABAQUS有限元非线性后屈曲分析仿真验证。详细论证了基于二阶弹塑性理论的高等分析两种数值算法在求解格构式钢架缺陷模型中的准确性;(3)在离散杆系类结构的布局优化中,总结了目前布局优化数值模型将工程钢架结构假设为杆单元结构的问题,根据目前钢结构设计规范的理念建立了真实意义上的空间钢架的布局优化数值模型,分析了基于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布局优化数值模型的复杂性。将高等分析的两项输出结果极限承载能力和极限位移做为约束条件,建立布局优化的新型数值模型,形成了基于高等分析的布局优化设计理念;(4)在基于高等分析的布局优化设计中,针对布局优化变量空间解的复杂性改进遗传搜索算法GA,提出了可靠拓扑和遗传引导双向控制算法KLGA,该方法一方面将拓扑变量从布局设计变量中分离,以构件重要度评定结构可靠拓扑变量组合,再与设计变量整合。另一方面将结构特有的引导信息加入算法中,为GA提供全局最优解的指引路径;(5)设计了3组8件四肢缀条格构钢架的极限承载能力实验,详细研究了缀条的截面型号、缀条系统的分布形式,载荷的偏心状况对格构柱载荷位移曲线的影响。在实验加载前,按照安装位置详细测量格构柱肢脚和缀条的初始弯曲和扭转缺陷,通过统计分析工程实践中的缺陷数据,说明高等分析中的二阶梁柱单元缺陷表达形式的通用性。加载过程中,测量测试点的载荷位移曲线,协同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带缺陷结构的后屈曲分析,对基于二阶弹塑性理论的高等分析技术进行验证。综上,本文整合了理论分析,自主计算程序设计、有限元仿真和实验验证多种技术手段,对格构钢框架的高等分析和布局优化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钢结构高等分析的技术体系,形成了以高等分析为基础的布局优化新理念,对空间刚架的布局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振[4](2019)在《三角形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结构力学性能分析与设计》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三个不同跨高比的单榀三角形豪威氏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的受力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角形屋架的破坏模式为屋架整体屈曲破坏,且破坏位置为屋架的上弦杆与下弦杆交界处的上弦杆压弯破坏以及下弦杆的屈曲破坏;相对于下弦杆,上弦杆的变形较为明显。首先,对Nuthaporn Nuttayasakul的带屋盖的两榀三角形豪威氏冷弯薄壁型钢屋架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对单榀三角形豪威氏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的屋架跨高比、跨度、弦杆和腹杆厚度、水平荷载、弦杆和腹杆尺寸、屋架类型以及弦杆截面形式影响屋架竖向承载能力、屈服荷载和弹性刚度等因素进行了变参数分析。通过分析可得:三角形豪威氏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的最大承载力和屈服荷载随着屋架跨高比的增加而增加,弹性刚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三角形屋架跨度的加大,三角形屋架的最大承载力、屈服荷载和弹性刚度逐渐减小。随着三角形屋架杆件厚度的加大,最大承载力、屈服荷载和弹性刚度是逐渐增大的,弦杆有着比腹杆更明显的提升。随着三角形屋架杆件尺寸的加大,最大承载力和弹性刚度逐渐增大,屈服荷载是先增大后减小的。相较于普通U形弦杆、帽形弦杆及复杂帽形弦杆,三角形屋架的最大承载力、屈服荷载和弹性刚度是依次增加的。水平荷载的存在会使得三角形屋架的最大承载力和弹性刚度降低,屈服荷载是先减小后增加的,迎风面的屋架破坏模式现对于背风面的破坏模式迎风面的下弦杆破坏更为明显。对于跨高比比较小的三角形屋架选用Fink屋架有着更高的最大承载力和屈服荷载,对于跨高比比较大的三角形屋架选用Double Fink屋架有着更高的最大承载力、屈服荷载以及弹性刚度。其次,对单榀三角形豪威氏冷弯薄壁型钢屋架进行了稳定分析,根据结构稳定分析的概念,分析了三角形豪威氏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的线弹性稳定和非线性稳定,确定了三角形屋架线弹性荷载系数和非线性荷载系数。最后,通过对三角形豪威氏冷弯薄壁型钢屋架进行试设计,验证现有规范的适用性。

李若廷[5](2018)在《曳引电梯结构的冲击和稳定性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我国电梯市场的快速发展。在电梯系统中,承载结构(如轿厢架)主要由钢材制造而成。传统的电梯钢结构设计大都以结构力学等理论为基础进行结构框架的设计,再进行实验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设计研发流程已经逐渐显示出一些弊端,如没有考虑蹲底事故对于轿厢架结构产生的影响;对结构的优化仍主要以工件的厚度为参数进行尺寸优化等。为考虑动力学工况对电梯钢结构产生的影响和进行更深层次的优化设计,结合当下主流的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和优化设计软件对电梯的承载结构进行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所得结论如下:(1)建立液压缓冲器蹲底工况的数学模型,结合MATLAB求解得出缓冲力-速度关系曲线。利用ABAQUS中的连接器单元,建立简化的缓冲器有限元模型。通过简化的缓冲器-轿厢架碰撞模型得到轿厢架在缓冲过程中的加速度-时间曲线,并与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两组数据基本吻合,说明建立的数学模型与缓冲器的简化方法是正确的。最后将所得的加速度-时间曲线以加载曲线的方式应用到轿厢架有限元模型中,完成蹲底动力学工况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防撞梁和轿厢架上底板与防震橡胶接触的位置发生了塑性应变。防撞梁发生塑性应变说明其在碰撞中吸收能量,起到保护作用。而另一应力较大的位置则需要进行加劲肋的布置。(2)对主机架结构的搁机梁进行Buckling分析与Riks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搁机梁的失稳荷载为48 k N,远大于额定工况下所受载荷,结构不会发生失稳。(3)结合ABAQUS对轿厢架和主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轿厢架上底板与防震橡胶接触的位置应力值较大。主机架结构的中间层槽钢与防震橡胶接触的位置发生应力集中现象,需要对发生应力集中的区域进行加劲肋的布置。(4)基于静力学与动力学的分析结果,对轿厢架结构进行尺寸优化设计及对主机架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轿厢优化前重422.21 kg,优化后重393.92 kg,减重28.29 kg。优化前最大应力发生在上底板与防震橡胶接触的位置,值为124.16 MPa,优化后为124.15 MPa,其位置并没发生明显的改变。搁机梁优化前重64.1 kg,优化后重51.28 kg,三根共减重38.46 kg,优化前搁机梁最大应力为69 MPa,优化后为78 MPa,最大应力位置也没有发生改变。且优化后的搁机梁结构失稳载荷为40 kN,仍然远大于实际所承受载荷。(5)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虽然为电梯的承载结构,但是所用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土木工程领域中大型钢结构的分析。

雷海鹏[6](2017)在《钢结构槽型肋矩形加劲板稳定性能分析》文中认为钢结构矩形加劲板采用扁钢肋、T型钢肋或角钢肋后,在承受面部侧压、纵压轴压等荷载时易发生整体屈曲或局部屈曲。实际工程经验表明,宽翼缘形式的国标普通槽钢加劲肋由于其优越的截面性能以及与壁板焊接的贴合性,更具有推广价值。槽钢肋薄壁矩形加劲板结构在工业建筑、桥梁工程和船舶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本文在对T型、L型和球头型等对称和非对称截面形式加劲肋的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槽型钢肋矩形加劲板的稳定性能,探讨了槽钢肋加劲板的极限承载能力。首先,研究了槽钢肋矩形加劲板在荷载组合作用下复杂的失稳行为,包括:槽钢肋矩形加劲板的整体屈曲、槽钢肋间矩形板的局部屈曲和槽钢加劲肋的屈曲。认为在高腹板加劲肋承受偏心受压较大时,加劲肋腹板侧倾行为对加劲板屈曲应力影响较为明显,为后续研究槽钢肋矩形板的屈曲行为和失效问题提供了基础。其次,对单根槽钢加劲肋矩形板的腹板弯扭屈曲行为进行了研究。取有效宽度内单根肋的加劲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槽钢肋与加劲板组合体简化的受力模型。假定在矩形板屈曲之后槽钢肋对其加劲约束作用完全丧失,随着板内纵向压应力增加到屈曲应力的过程中,这种约束作用以抛物线形式衰减至忽略不计。并考虑了肋的腹板侧倾行为对矩形板屈曲行为的影响,求出了在面压和纵向轴压荷载组合作用下槽钢肋矩形板的控制方程和近似屈曲应力。不同侧向荷载对组合作用下加劲板的屈曲性能影响显着,在构件长细比较大时,负压作用下由于槽钢加劲作用加劲板的临界屈曲应力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最后,对多根纵向槽钢肋矩形加劲板的稳定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在面压和纵向轴压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多肋板受力模型,分别分析了槽钢肋加劲板体的屈曲行为和考虑初始缺陷的静态后屈曲行为。在保证矩形板槽钢加劲肋端部不发生过于明显局部屈服的情况下,发现槽钢加劲肋腹板屈服区(Yield Zone)开展到一定截面高度时,加劲板丧失承载能力并整体发生较大变形。本文认为槽钢加劲肋沿腹板截面屈服的高度可以客观地评价加劲板的极限承载能力,建议取加劲肋截面腹板高度1/2位置。通过控制挠跨比限制矩形加劲板的在面压和轴压组合作用下发生的法向位移,以保证加劲板的正常使用性能。

杜宗亮[7](2016)在《拉压不同模量结构的分析与设计及结构优化的对称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数学规划、有限元和计算机硬件等工程科学计算方法和工具的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已成为产品创新设计平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称性化简技术常被用来求解对称的结构优化问题,以简化分析难度和节省计算量,但这种处理将只能得到对称的设计。然而近来的研究表明对称的结构优化问题可能存在非对称的全局最优解,这便意味着不合适的对称性化简将导致全局最优解的遗失。这自然地引出了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满足何种条件的对称结构优化问题,一定存在对称的全局最优解?”另一方面,自然界和工程中存在许多具有广泛应用的、拉压性质不对称的材料和结构,如混凝土、橡胶、合金、贝壳、索膜结构等,而拉压不同模量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其中某些材料和结构的力学响应。该非光滑性本构关系为研究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现阶段尚没有适用于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自洽变分原理和界限分析理论,也缺乏成熟的数值分析框架和拓扑优化求解技术,这些不足严重限制了拉压不同模量弹性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此外,研究适用于具有非光滑本构的材料的力学基本理论和算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以上,本文应用凸分析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论文第二章进行了介绍),分别针对结构优化的对称性问题和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变分原理和界限分析理论、高效数值分析框架及拓扑优化问题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结构优化问题全局最优解的对称性研究。首先借助群论,给出了对称的确定性结构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提出并证明了确定性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称性定理,揭示了拟凸性和连续性是保证全局最优解对称性的充分条件,并举例说明了违反这两个条件可能会导致存在非对称全局最优解的情况。而后将对称性定理分别推广至多目标和多工况的结构优化问题。对于考虑不确定性的结构优化问题,从非概率的鲁棒性结构优化设计和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设计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分别定义了两种不同对称性的不确定性结构优化问题,提出并证明了相关的对称性结论。这些结果推广了前人关于全局最优解对称性的认识,也为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称性化简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统一变分原理和复合材料界限分析理论。通过引入半定的内变量,将拉压不同模量材料分区的本构关系和应变能表达式统一地嵌入到半定规划问题中,进而给出了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最小势能/余能原理、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Hu-Washizu变分原理及Hashin-Shtrikman变分原理。而后通过分别选取合适的试探场,结合最小势能/余能原理和Hashin-Shtrikman变分原理,构造了含拉压不同模量组分的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性质的界限理论,讨论了界限的可达性。求解了其等效刚度矩阵的Voigt-Reuss界限的具体表达式,说明了由于具有非光滑性,拉压不同模量复合材料的等效性质界限依赖于边界条件。这些结果将传统线弹性材料的变分原理和界限理论推广至具有非光滑本构关系的双模量材料。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高效数值分析框架及其应用。首先运用本文建立的统一变分原理,证明了小变形假设下的拉压不同模量弹性力学边值问题兼具线性和非线性的特点。通过分析AAmbartsumyan本构关系,指出了传统迭代算法由于采用割线刚度阵将导致收敛性问题,推导了切线弹性矩阵和补全弹性矩阵,分别建立了两种在理论上具有二阶收敛率的Newton-Raphson数值分析框架,而后将相关算法推广至三维问题及考虑小应变大转动的有限变形情况。为推广该算法的工程应用,开发了适用于ABAQUS的材料用户子程序。在近似预测拉伸薄膜起褶区域和应力水平及解释细胞机械传感中反常现象方面的成功应用,展示了拉压不同模量弹性理论的潜在价值。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研究。首先在SIMP框架下严格推导了拉压不同模量结构最小柔顺性设计的灵敏度结果,结合所提出的高效分析算法,给出了此类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以两相材料为例,将单相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结构优化问题的理论结果和数值方法推广至多相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情况。通过算例展示了,由拉压不同模量结构的最小柔顺性设计可以方便地得到近似全域拉伸或全域压缩的设计和“拉压杆模型”的设计。最后研究了双模量桁架优化问题全局最优解的对称性。结果表明,线弹性桁架优化设计的对称性结论均可以推广至双模量情况,但由于本构关系的非对称性,全局最优解的反对称性质(外荷载反对称,基结构、质量分布、位移约束等均对称的结构优化问题存在对称的全局最优解)将不再成立。

文颖,李特,曾庆元[8](2015)在《柔性梁几何非线性/后屈曲分析的改进势能列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基于Updated-Lagrangian列式的能量方法存在:1)由于位移模型的近似性而带来虚假节点力;2)在分析节点空间转动效应上存在争议;3)势能高阶项由于物理概念不明确给简化列式带来困难等问题,提出描述柔性梁构件有限位移过程受力状态变化的势能列式方法。根据连续介质力学极分解定理,将典型增量步内单元内力势能分解为刚体变位下初始节点力势能和自然变形中积累的初始节点力势能和应变能,推导了满足刚体运动检验和变形后节点受力平衡的空间梁单元几何刚度矩阵。建立全面反映构件非线性大位移行为的增量割线刚度矩阵显式列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势能列式能准确预测任意荷载作用下结构非线性平衡路径,物理概念清晰,适应工程实践对一般杆系结构非线性分析需求。

杨立戈[9](2015)在《格构式阶形柱计算长度系数研究》文中指出阶形柱主要以其各段计算长度系数来表征其屈曲荷载。计算长度系数μ即计算长度l0与几何长度l的比值,其用于描述不同端部约束条件的轴心受压构件在屈曲临界荷载NE作用下几何长度与两端铰接杆的等效程度,其取值意义不言而喻。格构式阶形柱的空腹截面高度h>1m,虽其平面外侧向刚度较大、抗扭刚度大,但其局限性亦较明显,即截面形状尺寸和缀材体系所产生剪切变形不可忽略,剪切变形存在即削弱其临界荷载。同时,大量研究表明,高强钢有利于提高构件稳定承载力,可适当考虑其对计算长度系数的有利影响。再者,其梁柱连接约束刚度,初始弯曲、柱间相互约束作用及缀材体系等因素对其计算长度系数影响的可予以考虑。格构式阶形柱稳定设计目前仍按上段、中段、下段柱均为实腹式柱来确定其计算长度,《钢结构设计规范》亦无上述相关影响因素的具体条文规定,工程上习惯于对等截面柱惯性矩Ix乘以0.9折减系数以考虑剪切变形的方法对于阶形柱μ值影响甚微,并不适用。本文引入截面形状尺寸剪切变形系数和缀件临界荷载折减系数,综合考虑高强钢、实际结构初弯曲、变阶处柱间相互约束作用的影响,基于考虑剪切变形的有侧移轴压柱两端抗弯约束常数之间关系式,提出不同柱端约束格构式阶形柱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进行整体稳定性屈曲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变形存在即削弱稳定承载力,且严格控制其换算长细比方可发挥高强钢有利作用,实际结构的相关影响较大地降低了其临界荷载,《规范》相关公式已偏于不安全,按照本文所述方法可在实际中予以一定的修正。

刘树堂[10](2014)在《空间梁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的精确分析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有效进行空间刚架结构后屈曲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空间梁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的精确分析方法。首先用直接法建立梁单元杆端力与杆端位移的增量关系式,然后根据矩阵微分理论求出单元杆端力关于杆端位移的导数,在求导结果表达式中令杆端位移增量为0,即可得到梁单元切线刚度矩阵。对六层和二十层空间刚架结构进行了后屈曲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的空间梁单元切线刚度矩阵具有足够精度,可有效用于大型空间刚架结构的后屈曲分析。

二、刚架的后屈曲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刚架的后屈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深水平面钢闸门大规模屈曲和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闸门应用背景简介
        1.1.2 结构屈曲的研究意义
    1.2 结构屈曲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结构屈曲国外研究状况
        1.2.2 屈曲国内研究状况
        1.2.3 数值模拟在结构屈曲分析中的应用
    1.3 平面钢闸门屈曲研究方法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平面钢闸门屈曲分析理论基础
    2.1 薄板的小挠度理论
        2.1.1 平衡法建立板的平衡方程
        2.1.2 能量法建立板的平衡方程
    2.2 稳定性问题有限元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水平面钢闸门静力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模型以及相关计算参数
        3.2.1 深水平面钢闸门有限元模型
        3.2.2 深水平面钢闸门计算参数
        3.2.3 荷载组合及工况
    3.3 闸门静力工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水平面钢闸门线性屈曲分析
    4.1 引言
    4.2 结构线性屈曲分析方法
    4.3 计算模型及力学参数
    4.4 闸门屈曲分析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水平面钢闸门非线性屈曲分析
    5.1 引言
    5.2 结构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
        5.2.1 弧长法分析理论
        5.2.2 弧长法法在Abaqus中的应用
    5.3 非线性屈曲计算模型及力学参数
    5.4 非线性屈曲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水平面钢闸门动力分析
    6.1 引言
    6.2 结构显示动力学分析方法
    6.3 计算模型及力学参数
    6.4 计算结果分析
        6.4.1 设计闸门动力分析
        6.4.2 无加强环闸门动力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构动力屈曲分析探讨
    7.1 结构动力非线性稳定分析方法
    7.2 方管的动力非线性屈曲分析
    7.3 深水平面钢闸门的动力屈曲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1.发表学位论文目录

(2)杆件结构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杆件结构屈曲载荷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2.1 杆件结构小变形临界载荷的分析方法
        1.2.2 杆件结构大变形后屈曲载荷与变形的分析方法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杆件结构屈曲载荷与变形方法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杆件结构屈曲载荷与变形方法理论研究
        2.2.1 小变形屈曲临界载荷方法
        2.2.2 大变形后屈曲载荷与变形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杆件结构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优化算法
    3.1 引言
    3.2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杆件大挠度后屈曲力学模型
        3.2.1 大挠度后屈曲平衡状态
        3.2.2 节点坐标的计算
        3.2.3 目标函数的构建
    3.3 两端简支杆件大挠度后屈曲力学模型
        3.3.1 大挠度后屈曲平衡状态
        3.3.2 节点坐标计算方式
        3.3.3 目标函数的构建
    3.4 一端固定一端简支杆件大挠度后屈曲力学模型
        3.4.1 力学模型
        3.4.2 目标函数的构建
    3.5 精度准则
    3.6 无约束优化算法的搜索原理
        3.6.1 一维随机搜索法
        3.6.2 改进POWELL法
    3.7 MATLAB程序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等截面杆件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分析
    4.1 引言
    4.2 优化算法算例验证
        4.2.1 悬臂梁算例验证
        4.2.2 简支梁算例验证
        4.2.3 静不定梁算例验证
        4.2.4 优化算法结果分析
    4.3 不同截面对杆件结构后屈曲的影响
        4.3.1 悬臂梁结构
        4.3.2 简支梁结构
        4.3.3 静不定梁结构
    4.4 不同边界约束条件对杆件结构后屈曲行为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变截面杆件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分析和ANSYS模拟
    5.1 引言
    5.2 变截面杆件结构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算法原理
        5.2.1 变截面杆件结构的惯性矩
        5.2.2 变截面杆件结构算例分析
    5.3 变截面杆件结构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的ANSYS分析
        5.3.1 ANSYS的分析过程
        5.3.2 算例结果对比分析
    5.4 楔率对杆件结构后屈曲行为的影响
        5.4.1 楔率对杆件结构后屈曲载荷的影响
        5.4.2 楔率对杆件结构后屈曲载荷-位移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悬臂梁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算法MATLAB程序代码
附录 B 简支梁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算法MATLAB程序代码
附录 C 静不定梁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算法MATLAB程序代码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二阶弹塑性理论的格构钢架高等分析及其布局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传统解析法
        1.2.2 能量法
        1.2.3 数值法
        1.2.4 布局优化方法
        1.2.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二阶弹塑性理论的钢结构高等分析技术
    2.1 引言
    2.2 高等分析的构件二阶梁柱单元表达技术
        2.2.1 理想构件的二阶梁柱单元
        2.2.2 二阶梁柱单元的稳定函数插值与有限元三次Hermite插值
        2.2.3 结构和构件的初始几何缺陷
        2.2.4 几何缺陷对二阶梁柱单元刚度的影响
        2.2.5 材料屈服与残余应力对二阶梁柱单元刚度的影响
        2.2.6 二阶梁柱单元非弹性刚度矩阵的表达
    2.3 高等分析的几何非线性坐标转换技术
        2.3.1 坐标转换描述-基于UL的增量割线方法
        2.3.2 三维构件高等分析的初始坐标转换矩阵
        2.3.3 三维构件高等分析的增量坐标转换矩阵
    2.4 高等分析的非线性数值求解技术
        2.4.1 非线性数值求解方法
        2.4.2 收敛准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格构式钢架高等分析方法研究
    3.1 格构式钢结构现行规范设计方法
        3.1.1 理想格构式钢结构
        3.1.2 带初始几何缺陷的格构式钢结构
    3.2 格构式钢结构高等分析与现行规范对比
        3.2.1 理想格构钢架弹性屈曲载荷对比
        3.2.2 几何缺陷格构钢架弹性屈曲载荷对比
    3.3 格构式钢架真实几何缺陷模型研究
        3.3.1 格构钢架真实缺陷模型及数值表达
        3.3.2 构件局部缺陷刚度矩阵表达
    3.4 格构式钢架高等分析程序设计
        3.4.1 基于Newton-Raphson载荷增量控制法程序设计
        3.4.2 基于改进型的Risk弧长控制法程序设计
    3.5 工程实例与非线性有限元验证
        3.5.1 实例1三肢格构钢架梁模型
        3.5.2 实例2四肢脚格构柱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高等分析的格构钢架布局优化设计
    4.1 引言
    4.2 基于高等分析的布局优化数学模型
    4.3 基于高等分析的布局优化变量灵敏度分析
    4.4 基于高等分析的布局优化双向控制遗传算法KLGA
        4.4.1 KLGA可靠拓扑外形控制
        4.4.2 KLGA遗传引导控制
    4.5 实例分析
        4.5.1 实例1.三肢格构钢架构-梁模型
        4.5.2 实例2.四肢格构钢结构-柱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四肢格构钢框架高等分析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参数选取
        5.2.1 实验的目的与对象
        5.2.2 测试件的结构设计
        5.2.3 试验件的变量参数
    5.3 实验数据测量与统计
        5.3.1 几何初始缺陷的测量
        5.3.2 试验件加载测量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高等分析的布局优化算法KLGA程序
附录2 高等分析的二阶梁柱构件刚度表达程序
附录3 试验件缺陷测量数据统计表
附录4 试验件加载载荷-位移与应变关系统计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三角形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结构力学性能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屋架结构基本理论概述
        1.2.1 屋架结构基本理论
        1.2.2 冷弯薄壁型钢屋架主要组成形式
    1.3 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结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之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冷弯薄壁型钢全尺寸屋架加载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
    2.1 引言
    2.2 Nuthaporn Nuttayasakul试验简介
    2.3 试验结果分析
    2.4 ABAQUS有限元程序概述
    2.5 有限元模型建立
        2.5.1 创建部件
        2.5.2 模型材性特性
        2.5.3 模型装配
        2.5.4 模型的接触与约束
        2.5.5 模型的边界条件及加载
        2.5.6 模型的网格划分
    2.6 有限元模型分析
        2.6.1 特征值屈曲分析
        2.6.2 初始缺陷的施加
        2.6.3 非线性屈曲分析
        2.6.4 结果后处理
    2.7 冷弯薄壁型钢屋架最大承载力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2.7.1 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破坏模式对比分析
        2.7.2 冷弯薄壁型钢屋架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2.7.3 冷弯薄壁型钢屋架最大承载力对比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角形冷弯薄壁型钢屋架承载力的变参数分析
    3.0 引言
    3.1 本文研究对象模型概况
    3.2 屋架跨高比的影响
    3.3 屋架跨度的影响
    3.4 弦杆和腹杆厚度的影响
    3.5 弦杆和腹杆尺寸的影响
    3.6 弦杆截面形式的影响
    3.7 水平荷载的影响
    3.8 屋架类型的影响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角形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稳定分析
    4.1 引言
    4.2 三角形屋架线弹性稳定有限元分析
    4.3 三角形屋架非线性稳定有限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角形冷弯薄壁型钢屋架设计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三角形冷弯薄壁型钢屋架设计
        5.2.1 设计前提
        5.2.2 荷载组合
        5.2.3 设计条件
    5.3 三角形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的计算
        5.3.1 有效截面面积Ae的计算
        5.3.2 屋架验算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和获奖情况
致谢

(5)曳引电梯结构的冲击和稳定性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来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轿厢架蹲底动力学工况有限元分析
    2.1 引言
    2.2 液压缓冲器简介与工作原理
    2.3 液压缓冲器数学建模
        2.3.1 数学模型的建立
        2.3.2 数学模型的求解
        2.3.3 MATLAB动态仿真结果
    2.4 有限元动力学分析理论基础
    2.5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2.6 简化的轿厢架-液压缓冲器碰撞有限元模型
        2.6.1 简化的缓冲器有限元模型和简化的轿厢架模型
        2.6.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7 三维轿厢架蹲底工况有限元分析
        2.7.1 蹲底工况分析
        2.7.2 轿厢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7.3 结果与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机架搁机梁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3.1 引言
    3.2 稳定问题的类别
        3.2.1 分岔失稳
        3.2.2 极值点失稳
        3.2.3 跃越失稳
        3.2.4 稳定问题的计算方法
    3.3 搁机梁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3.3.1 特征值屈曲分析(Buckling分析)
        3.3.2 非线性后屈曲分析(Riks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机架结构与轿厢架结构优化设计
    4.1 引言
    4.2 轿厢架结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4.2.1 轿厢架结构额定载荷工况受力分析
        4.2.2 轿厢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3 轿厢架结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结果
        4.2.4 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
    4.3 基于ISIGHT的轿厢架结构尺寸优化
        4.3.1 尺寸优化理论基础
        4.3.2 ISIGHT软件简介
        4.3.3 设计参数、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的确定
        4.3.4 轿厢架尺寸优化集成
        4.3.5 尺寸优化结果
    4.4 主机架结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4.4.1 主机架结构额定载荷工况受力分析
        4.4.2 主机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3 主机架结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结果
        4.4.4 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
    4.5 基于TOSCA的主机架搁机梁拓扑优化
        4.5.1 拓扑优化理论基础
        4.5.2 TOSCA优化软件简介
        4.5.3 单根搁机梁优化模型的验证
        4.5.4 搁机梁拓扑优化模型的建立
        4.5.5 拓扑优化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钢结构槽型肋矩形加劲板稳定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槽钢肋矩形加劲板稳定问题概述
    1.1 前言
    1.2 加劲肋稳定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矩形加劲板稳定问题的研究现状
        1.3.1 加劲板刚度叠加简化模型研究历史
        1.3.2 矩形加劲板弹性压杆模型研究概述
        1.3.3 正交异性板理论风道壁板模型研究概述
    1.4 初始缺陷对矩形加劲板稳定性能的影响
    1.5 槽钢肋矩形加劲板的屈曲行为
        1.5.1 槽钢肋矩形加劲板的整体屈曲
        1.5.2 肋间矩形板的局部屈曲
        1.5.3 槽钢加劲肋的屈曲
    1.6 矩形烟风道和槽钢肋加劲板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7 论文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2章 单根槽钢加劲肋对板体稳定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考虑加劲肋腹板弯曲的单根肋简化分析
    2.3 考虑腹板弯曲时的矩形板加劲肋简化分析模型
    2.4 槽钢肋矩形加劲板模型的平衡方程
    2.5 面压和轴压荷载组合作用加劲板的近似屈曲应力
    2.6 不同面压和轴压荷载组合作用下加劲板的屈曲性能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纵向槽钢肋矩形板稳定性分析
    3.1 引言
    3.2 面压和轴压荷载组合作用下多肋加劲板稳定分析
        3.2.1 多槽钢肋纵向加劲板稳定性分析类型
        3.2.2 薄壁加劲板结构线性屈曲分析
        3.2.3 Abaqus分析软件特征值屈曲分析方法
        3.2.4 矩形加劲板结构静态后屈曲分析的Riks方法
    3.3 多槽钢肋纵向矩形加劲板有限元分析实例
        3.3.1 典型多纵向槽钢肋板的算例模型概况
        3.3.2 矩形多肋加劲板分析建模步骤
        3.3.3 多槽钢肋加劲板线性屈曲分析
        3.3.4 考虑初始缺陷的加劲板静态后屈曲分析
    3.4 槽钢肋矩形加劲板极限承载失效机理
        3.4.1 具有相同轴压和不同面压时加劲板的失效行为
        3.4.2 不同面压和轴压荷载组合作用加劲板的失效准则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4.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4.3 不足与相应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拉压不同模量结构的分析与设计及结构优化的对称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1.1.1 结构优化中的对称性问题
        1.1.2 拉压不对称的材料/结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结构拓扑优化研究综述
        1.2.2 结构优化中的对称性问题研究综述
        1.2.3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相关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2 凸分析基础知识及其在固体力学中的应用简介
    2.1 凸集、凸函数和拟凸函数
        2.1.1 凸集、凸函数和拟凸函数的定义
        2.1.2 (拟)凸函数的性质和保(拟)凸运算
        2.1.3 共轭函数
    2.2 凸优化及相关理论
        2.2.1 (拟)凸优化问题列式
        2.2.2 Lagrange对偶理论
        2.2.3 鞍点定理
        2.2.4 最优性条件
    2.3 凸分析在固体力学中的重要应用简介
        2.3.1 最大塑性功原理
        2.3.2 Talbot-Willis变分原理
    2.4 本章小结
3 结构优化问题全局最优解的对称性研究
    3.1 对称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3.1.1 群论与对称性
        3.1.2 对称的确定性结构优化问题数学描述
    3.2 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称性定理
        3.2.1 对称的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称性定理
        3.2.2 结构优化问题对称性定理的证明
        3.2.3 验证对称性定理的算例
        3.2.4 多目标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称性结论
        3.2.5 多工况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称性结论
    3.3 考虑不确定性的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称性定理
        3.3.1 鲁棒性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称性结论
        3.3.2 验证鲁棒性结构优化问题对称性结论的算例
        3.3.3 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称性结论
        3.3.4 验证可靠度结构优化问题对称性结论的算例
    3.4 本章小结
4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统一变分原理和界限理论
    4.1 拉压不同模量本构关系简介
    4.2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统一变分原理
        4.2.1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统一本构关系和能量表达式
        4.2.2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最小势能/余能原理
        4.2.3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
        4.2.4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Hu-Washizu变分原理
        4.2.5 拉压不同模量复合材料的Hashin-Shtrikman变分原理
    4.3 含拉压不同模量组分的复合材料的界限分析理论
        4.3.1 拉压不同模量复合材料的Voigt-Reuss界限
        4.3.2 拉压不同模量复合材料的Hashin-Shtrikan界限
        4.3.3 理论界限的可达性讨论
    4.4 算例说明
        4.4.1 拉压不同模量细长梁的纯弯曲问题
        4.4.2 生物启发的纳米复合材料弹性性质等效界限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拉压不同模量结构的高效数值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5.1 拉压不同模量弹性力its学问题的数学性质
    5.2 Ambartsumyan本构关系的分析和改进
        5.2.1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割线弹性矩阵—传统迭代算法失效的原因
        5.2.2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切线弹性矩阵—二维情况
        5.2.3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补全弹性矩阵—二维情况
        5.2.4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切线弹性矩阵—三维情况
    5.3 拉压不同模量弹性力学分析的Newton-Raphson求解框架及其在ABAQUS中的实现
        5.3.1 小变形情况
        5.3.2 有限变形情况
    5.4 数值验证与应用
        5.4.1 算法验证性算例
        5.4.2 计算拉压不同模量弹性理论的应用实例
    5.5 本章小结
6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研究
    6.1 单相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拓扑优化设计
        6.1.1 问题描述与优化列式
        6.1.2 灵敏度分析
        6.1.3 算例与讨论
    6.2 多相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的拓扑优化设计
        6.2.1 材料插值模型与优化列式
        6.2.2 灵敏度分析
        6.2.3 算例与讨论
    6.3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称性研究
        6.3.1 拉压不同模量桁架的结构优化问题
        6.3.2 拉压不同模量桁架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称性定理
        6.3.3 验证拉压不同模量结构优化问题对称性结论的算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摘要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瑞利商的拟凹性证明
附录B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最小势能原理的等价性证明
附录C 拉压不同模量材料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证明
附录D 第二类Hashin-Shtrikman变分原理证明
附录E 拉压不同模量桁架势能函数的对称性证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格构式阶形柱计算长度系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阶形柱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格构式阶形柱计算长度系数
    2.1 轴压构件弹性稳定理论的概述
    2.2 格构柱考虑缀材剪切变形影响换算长细比
        2.2.1 缀条柱临界荷载折减系数及其修正换算长细比
        2.2.2 缀板柱临界荷载折减系数及其换算长细比
    2.3 有侧移的格构式下段阶形柱端约束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3.1 有侧移的轴心受压柱端约束常数的相互关系
        2.3.2 剪切变形对轴压柱临界荷载的影响
        2.3.3 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有侧移轴压柱端约束常数的相互关系
        2.3.4 单阶柱两端约束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3.5 双阶柱两端约束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3.6 三阶柱端约束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4 半刚性梁柱节点的类型和初始刚度
        2.4.1 柱上端与实腹式钢横梁刚接的初始刚度
        2.4.2 几种典型的半刚性连接的初始刚度
    2.5 有侧移的格构式阶形柱计算长度系数
        2.5.1 柱上端与横梁铰接的计算长度系数
        2.5.2 柱上端与横梁刚接的计算长度系数
        2.5.3 柱上端与横梁半刚接的计算长度系数
3 格构式阶形柱计算长度系数
    3.1 剪切变形的影响
        3.1.1 单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3.1.2 双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3.1.3 三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3.2 格构式阶形柱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3.2.1 高强钢对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3.2.2 完善弹性直杆状态计算长度系数
        3.2.3 变阶处柱间相互约束作用的影响
        3.2.4 构件初弯曲对轴心受压构件的影响
        3.2.5 缀材体系对临界荷载的影响
        3.2.6 刚架实际结构的计算长度系数
    3.3 有限元分析及验证
        3.3.1 模型及约束
        3.3.2 数值法计算结果
        3.3.3 屈曲分析及结果对比
4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格构式阶形柱计算长度系数表格

(10)空间梁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的精确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空间梁单元杆端向量变换矩阵
    1.1 节点方向矩阵
    1.2 单元方向矩阵
    1.3 单元端面方向矩阵
    1.4 确定单元方向矩阵的第2列和第3列
2 空间梁单元切线刚度矩阵
    2.1 单元生标系下单元基本内力与单元基本变形的关系
    2.2 单元坐标系下单元杆端力向量与杆端位移向量的关系
    2.3 单元坐标系下单元杆端位移与结构坐标下单元杆端位移的关系
    2.4 单元杆端力向量关于杆端位移向量的导数
3 算例分析
    3.1 六层空间刚架
    3.2 二十层空间刚架
4 结语

四、刚架的后屈曲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深水平面钢闸门大规模屈曲和动力分析[D]. 吴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2]杆件结构大挠度后屈曲载荷与变形算法研究[D]. 马英成.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基于二阶弹塑性理论的格构钢架高等分析及其布局优化设计[D]. 李银启.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4]三角形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结构力学性能分析与设计[D]. 王振. 长安大学, 2019(01)
  • [5]曳引电梯结构的冲击和稳定性分析及优化设计[D]. 李若廷.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6]钢结构槽型肋矩形加劲板稳定性能分析[D]. 雷海鹏. 山东大学, 2017(09)
  • [7]拉压不同模量结构的分析与设计及结构优化的对称性问题研究[D]. 杜宗亮.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8)
  • [8]柔性梁几何非线性/后屈曲分析的改进势能列式方法研究[J]. 文颖,李特,曾庆元. 工程力学, 2015(11)
  • [9]格构式阶形柱计算长度系数研究[D]. 杨立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3)
  • [10]空间梁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的精确分析方法[J]. 刘树堂.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4(04)

标签:;  ;  ;  ;  ;  

刚架的后屈曲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