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工业回转窑烧制高温氧化铝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王冠[1](2021)在《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试验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进程加快,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伴随着大宗工业废弃物的产生,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低以及安全处置不当已经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含有重金属及高碱性的赤泥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赤泥主要采用露天堆存的处置方式,这种处置方式对水体、空气、土壤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利用赤泥制备建筑材料是赤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其中利用赤泥制备陶粒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潜力。因此,本文提出利用赤泥和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为原料,采用免烧结工艺,制备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创新思路,降低能耗的同时,实现了赤泥大规模资源化利用。首先在课题组研究基础上,利用赤泥、脱硫石膏、铝灰、电石渣四种工业固废制得了具有快硬、早强、高强的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然后,以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为胶结剂,再度结合赤泥,利用圆盘式造粒机实现赤泥基免烧结陶粒的制备,研究了其物理性能、水化矿物、微观结构以及重金属浸出特性。最后,利用赤泥基免烧结陶粒作粗骨料,完成干压路面砖的制备,并分析了其强度、吸水率、干密度、抗冻性能以及制备成本,不仅为赤泥基免烧结陶粒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形成了从固废到赤泥基免烧结陶粒再到干压砖的全固废一体化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赤泥、铝灰、脱硫石膏和电石渣四种工业固废制备的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相为硫铝酸四钙、硅酸二钙以及少量的钙铝黄长石,与普通硫铝酸盐水泥矿物组成相似,具备早强、高强、快硬的优异性能。(2)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掺量为30%,成球角度为45°,成球盘临界转速为33 rpm。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赤泥基免烧结陶粒的成球率约90%左右;粒径大小主要分布在5-20 mm之间;堆积密度为900-1000 kg/m3,满足GB 174311-2010 1000密度等级的标准要求;表观密度在1890-2014kg/m3之间,低于普通石子2300-2600kg/m3的表观密度;1 h吸水率约为11.46%,略高于GB 174311-2010中人造轻集料1 h吸水率小于10%的标准;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28 d筒压强度为7.98 MPa,超过人造高强轻粗集料筒压强度须达到6.5 MPa的标准。(3)赤泥基免烧结陶粒的主要水化产物是钙矾石、硅酸二钙和铝胶,钙矾石的形成是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获得高强性能的本质原因;从微观形貌可以看到结晶度较高的钙矾石呈棒状或柱状(AFt)、铝胶(Al2O3·H2O,AH3)呈绒球状分布,钙矾石相互搭接形成骨架结构,铝胶等凝胶体和未参与水化反应的赤泥颗粒胶结并充填在骨架结构中,共同形成了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硬化体的微观结构,这种结构是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获得高强性能的本质原因;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均远低于GB/T 5085.3-2007中相应重金属的浸出浓度限值,且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水化产生的钙矾石对Cr具有良好的固化稳定化作用。(4)利用全固废实现了干压路面砖制备。当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掺量为30%,石膏掺量为5%,用水量为12%,压砖机载荷为14MPa,制备的干压路面砖28 d抗压强度为47.63 MPa,能够满足GB 28635-2012中Cc40的强度标准,24h吸水率为5.87%,经过25次冻融循环后,干压砖抗压强度损失率为19.08%,质量损失率为4.78%,满足GB 28635-2012中抗冻性能指标要求;干压砖的制备总成本约为16.1-20.3元/m2,低于普通干压路面砖工业化生产约24元/m2的成本,同时制备1 m3干压路面砖可利用约788kg垃圾灰渣和525kg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所以,利用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和垃圾灰渣制备的干压路面砖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环境效益好、应用潜力大等优势。
金光海[2](2021)在《回转窑内物料性质及运动状态引起的窑电流变化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回转窑作为一种大型的热工设备被广泛的运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行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回转窑作为煅烧工艺的核心设备却难以实现对回转窑内部情况的实时监测。回转窑主电机电流作为能反应窑系统运行情况的参数具有易获取、惯性小、准确及时等特点,能可靠的反应窑内煅烧状况。目前,国内外对于回转窑主电机电流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一般通过大数据统计分类的方式对回转窑电流进行定性分析。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回转窑内物料性质及物料运动状态对回转窑电流的影响。通过研究窑内物料与回转窑电流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达到运用窑电流波动变化准确判断窑内煅烧工况的目标。首先,本文根据实际回转窑结构,制作了长径比(L/D)为7.5的回转窑模型。回转窑筒体以两档支撑的方式安装在底座上。以直流电机为回转窑驱动电机,传动方式为齿轮传动,与实际回转窑一致。其次,以RS-485串口与MODBUS协议为通讯基础,建立回转窑电流数据采集系统。利用Lab VIEW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一套可以实现采集回转窑电流数据、实时显示电流变化曲线、储存电流数据功能的软件。最后通过实验研究在不同物料,不同转速,不同质量条件下窑电流的波动变化。实验发现窑电流的变化趋势具有周期性特点,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傅里叶分析的方法对电流数据进行了时域至频域的转换,提取电流波动频率、电流波动幅值等特征参数。实验发现:1)电流波动频率只与回转窑转速频率一致,回转窑转速越快电流波动频率越大。2)电流波动幅值与回转窑内物料被带高的程度、物料被带高的质量相关。回转窑内物料在运动中被带的越高,电流波动幅值越大;回转窑内物料质量被带动的越多,电流波动幅值越大。通过建立窑电流波动幅值计算模型,对比在相同条件下理论计算的窑电流波动幅值与实验获得的窑电流波动幅值,验证了物料被提升得越高,电流波动幅值越大的结论。
高振洋[3](2019)在《回转窑生产过程工况识别研究》文中指出回转窑烧结过程工况的准确识别,尤其是烧成带的准确识别,影响着产品的最终质量。烧成带的准确识别主要是依赖烧成带的火焰图像,火焰图像中蕴含着丰富的熟料烧结状况信息以及烧成带温度场信息。但是,火焰图像在受到窑内粉尘等影响时,会导致感兴趣区域之间的强耦合、边缘模糊等现象发生。与此同时,一些复杂噪声干扰会对整个焙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过程参数有一定影响。致使目前很多生产企业仍通过“人工看火”方式来观察回转窑的烧结过程。基于此背景,本文对烧成带火焰图像燃烧状态的识别以及通过关键过程参数信息来对产品质量的预测等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应用机器学习理论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对烧成带火焰图像燃烧状态进行分类和识别。对CNN的各层原理进行了简述,同时对传统的LeNet-5神经网络进行改进。采用改造后的网络对采集的烧成带火焰图像进行识别,利用机器学习中的Tensorboard可视化平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对多信息融合技术相关知识及方法进行了简述。基于此方法,在同步周期内,将CNN对烧成带火焰图像的识别结果同采集得到的回转窑的窑头温度、烧成带温度、窑尾温度、窑尾负压四种关键过程数据进行信息融合,形成数据集。应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提出了基于RF的回转窑产品质量分类识别方法。利用Python语言编写程序进行实验,建立了多信息融合的回转窑产品质量分类识别模型。最后,通过混淆矩阵的可视化来分析实验结果。以ROC曲线为评判指标,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回转窑产品质量的分类准确率达到81%左右,且性能优越于SVM。可以应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某单位时间内的回转窑产品质量进行预测。实现了人机物多信息融合的网络信息控制系统。
唐先智[4](2016)在《α-氧化铝载体的研制及其在CO偶联反应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以工业级γ-Al2O3颗粒为原料,选用矿化剂并研究氧化铝在煅烧过程中的转晶规律,由此制备得到α-Al2O3载体。改变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前驱体溶液浓度和浸渍温度等条件浸渍得到Pd/α-Al2O3催化剂,并将超声浸渍和真空浸渍引入到负载型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得到Pd/α-Al2O3催化剂。优化无梯度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考评催化剂活性。根据CO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推导出动力学方程式,经实验和模拟计算得到了最终动力学方程。实验发现,矿化剂NH4F能够改变氧化铝煅烧过程中的转晶路线,先形成中间物AlOF,降低了α相氧化铝的转晶温度。经矿化剂处理后再1050℃焙烧得到的氧化铝种α相含量高于99%,得到的α-Al2O3晶型呈大片状,孔径分布集中,平均孔径为2066nm。研究高温、超声和真空浸渍条件对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浸渍方式得到的Pd/α-Al2O3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负载情况和规律。优化无梯度反应气中的反应温度、空速和原料进气比等条件。根据活性测试结果,研究负载量和负载方式对Pd/α-Al2O3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分析影响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根据CO气相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基于控速步骤理论推导反应动力学表达式,根据偶联反应实验数据在MATLAB中模拟得到最终的动力学方程。在FLUENT中模拟CO偶联反应在单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反应情况,有助于该反应的工业化生产和固定床反应器设计。
李睿卿[5](2013)在《砖的模式语言》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砖的不同层面的要素进行归类分析与总结思考得到有意义的启发。砖的模式语言共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从小到大、从一块砖自身到砖与砖之间的关系,对砖建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层面是每块砖本身的形状、色彩还有质感。单块砖的特征是决定整体砖墙性质的基本要素。每块砖形状决定了墙体外表面肌理分隔,色彩决定砖墙的“性格”,而质感赋予了砖墙予“情感”。第二层面是砖与砖之间的连接——灰缝。这一层面在设计中往往被忽略,但灰浆厚度、色彩以及是否凸出或凹进于砖表面都会对砖墙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第三层面是多块砖的组合,即砖的砌筑方式,这也是砖最主要的语汇。砌筑方式随着砖墙的功能性减弱和表现性增加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在平面图形学上也有更丰富的表达。在对砌筑方式的研究上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要素分析,提取对透空砌筑、出挑砌筑和扭转砌筑三种砌筑方式有影响的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探讨其影响因子;而是类型分析,将三种砌筑方式中出现的可能性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比较分析。论文的目的并不是要针对砖的某一方面有一个明确的回答,而是希望能够打破原有对砖的思维定式,拓展对砖这种传统建筑材料的理解和认识,开拓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对砖的模式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发掘砖的建造及表现潜力,可以为我国当下的建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杨稔[6](2012)在《煤泥、粉煤灰、煤矸石制备陶粒及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泥、粉煤灰、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一般采用填埋或露天堆放,由于产量高、综合利用率低,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也属于资源的浪费。因此,探讨和研究煤泥、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直接利用煤泥烧制陶粒,通过实验选择出制备煤泥陶粒的工艺条件,在煤泥陶粒制备的基础上,以煤泥为主,添加粉煤灰、煤矸石作为辅料烧制陶粒,对配料的最佳配比进行筛选,并考察烧制过程中各主要因素(预热温度、预热时间、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以煤泥为主,粉煤灰、煤矸石为辅制备陶粒的焙烧方法,还将煤泥陶粒与煤泥、粉煤灰、煤矸石陶粒作对比,考察其在氨氮废水处理中的性能,进一步论证了煤泥、粉煤灰、煤矸石陶粒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吸水率和表观密度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制备煤泥陶粒最佳工艺条件:干燥温度105±2℃,干燥时间1h,预热温度450℃,预热时间20min,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15min。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陶粒,吸水率48.9%,表观密度1023kg/m3,比表面积17.1m2/g,盐酸可溶率0.54%。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以煤泥为主,粉煤灰、煤矸石为辅制备陶粒,最佳原料配比:煤泥60%,粉煤灰10%-15%,煤矸石20%。最佳工艺条件:干燥温度105±2℃,干燥时间1h,预热温度450℃,预热时间25min,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20min。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陶粒,吸水率63.5%,表观密度920kg/m3,比表面积20.8m2/g,盐酸可溶率0.67%。XRD分析表明煤泥陶粒和煤泥、粉煤灰、煤矸石陶粒的晶体结构都以氧化物结构和硅酸盐结构为主,主要晶体都是石英(SiO2)且还含有少量的重金属化合物。SEM分析表明两种陶粒均具有粗糙的表面,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适合用于废水处理。两种陶粒重金属浸出液浓度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3-2007)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阈值规定,因此,陶粒用于水处理是安全可行的,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利用陶粒处理模拟氨氮废水和实际农业污水,取得了良好的吸附效果,模拟废水氨氮去除率保持在40%—44%之间,农业污水氨氮去除率保持在35%,由于煤泥、粉煤灰、煤矸石陶粒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更强,其氨氮去除率高于煤泥陶粒,这表明利用煤泥、粉煤灰、煤矸石制备陶粒是可行的,而且制备的陶粒可用于氨氮废水处理,实现了煤泥、粉煤灰、煤矸石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徐欣[7](2011)在《回转窑物料运动规律及其实时监测》文中研究说明回转窑是一种大型的热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矿业、水泥和造纸等工业部门。但是,回转窑也属于大型的高能耗设备。在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回转窑生产自动化水平低下,长期工作在高耗能状态,不利于完成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降低能耗的指标。国内外在回转窑的自动控制方面也做过许多有意义的实践,主要通过检测窑内温度、压力和料浆流量等热工信号,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各种方法实现对回转窑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优化。但是,由于检测方法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这些控制系统设计时往往没有考虑物料运动特征这一重要信息。回转窑横截面内物料颗粒的径向运动包括泻落层和滞留层两个区域。本文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单个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跟踪测量,分析了颗粒在泻落层的运动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颗粒时间特性与回转筒转速和物料填充率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定义了泻落时间比,并推断此无纲变量能够作为衡量回转窑料床内部传热效率的参数。目前,工业回转窑物料运动监控系统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针对某企业铁氧体焙烧回转窑,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物料运动实时监测系统。该软件包含图像采集与显示、图像处理以及数据库等模块,能够有效的检测出休止角、填充率等物料运动关键特征信息。经过对现场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休止角的动态变化能够预测窑内热工状况这一重要结论,对于完善现有的回转窑生产过程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岳敏[8](2011)在《污泥的粉煤灰调理和污泥陶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将粉煤灰作为污泥调理剂,首先对城市污水厂污泥进行了脱水预处理效果研究。随后,以污泥、粉煤灰为原料,添加粘土为粘结剂,研究了污泥陶粒的烧制工艺,进行了中试生产,并在水处理实验中考察了其应用性能。在上述实验研究过程中,探讨了粉煤灰对污泥脱水的影响机理;研究了污泥中高含量有机物以及助熔剂对污泥陶粒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从而揭示了污泥陶粒的膨胀机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污泥比阻(SRF)、脱水速度、滤饼含水率等为考察指标,并以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为对照,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了脱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投加量的提高,污泥比阻持续降低。当粉煤灰投加量达到2g/(100mL污泥)时,污泥比阻从0.92×109s2/g降至0.32×109s2/g,降低了65.2%。单独投加粉煤灰对降低脱水污泥含水率效果最明显,当粉煤灰投加量为3g/(100mL污泥)时,滤饼含水率降至66.9%。PAM的投加,只能将污泥含水率降至80%左右,当继续投加粉煤灰至3g/(100mL污泥)时,滤饼含水率可降为71.8%。PAM与粉煤灰联合投加可使污泥脱水速度提高90%以上。2.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微观形貌观察(SEM)、粒径分布、表面电负性(Zeta电位)等表征手段,结合脱水效果实验,认为粉煤灰降低污泥比阻的主要原因在于粉煤灰颗粒结构疏松多孔,分散性好,强度较大,作为骨架均匀分散在污泥絮体结构中,使污泥滤饼形成了透水性更好的多孔结构,降低了压缩程度,水分进出通道比较畅通,从而表现为污泥比阻的降低。粉煤灰和污泥表面都带负电荷,不能对污泥起到电性中和作用,而且粉煤灰的投加不能促进污泥颗粒粒径的长大,因此粉煤灰不会对污泥产生絮凝作用。3.结合污泥、粉煤灰、粘土的化学成分分析,塑性指数测定以及热重-差热(DSC-TGA)分析,分别以硬度、吸水率、密度等为考察指标,对原料配比、预热温度与时间、烧结温度与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污泥陶粒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确定制备污泥陶粒的工艺参数为:原料配比中污泥含量不超过50%,粘土不低于50%;预热温度为400℃,预热时间20min;烧制污泥陶粒滤料时,烧结温度为1050℃,烧结时间为5min;烧制膨胀陶粒时,烧结温度为1150℃,烧结时间10min。实验结果表明,烧结温度是影响陶粒物理性能的最关键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原料成分熔化成为玻璃态物质,使陶粒体积收缩,密度增大,表面增稠而致密,吸水率降低;当温度超过1125℃后,由于产气反应的发生,陶粒体内气压增大,体积膨胀,密度开始降低。4.通过考察预热温度对污泥陶粒密度和吸水率的影响,揭示出污泥中高含量有机物对污泥陶粒的膨胀作用机理为:ⅰ)有机膨胀剂(污泥中的有机物)在预热阶段(<500℃)发生了脱水和碳化,生成还原性的碳;ⅱ)在烧结阶段(1150℃),先是无机膨胀剂中的碳酸盐(主要是CaCO3)、硫酸盐等分解为对应的氧化物和CO2、SO2,然后是Fe2O3在高温下分解为FeO、Fe3O4和O2,产生的这些气体使得陶粒体积产生一次膨胀;ⅲ)由氧化铁分解产生的02与预热阶段产生的还原碳生成CO和CO2,这些二次气体使得污泥陶粒体积产生二次膨胀。5.通过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及烧结温度对污泥陶粒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揭示了污泥中的助熔剂与烧结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高温下,污泥中较多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使得Si-O(桥氧)键断裂,破坏了[SiO4]四面体骨架网络的稳态结构,使其更易解体,从而生成了更多的玻璃态熔融体。故污泥陶粒更容易烧结,即烧结温度更低,烧结时间更短。6.通过对比污泥-粘土陶粒和粉煤灰-粘土陶粒的密度和膨胀率随烧结温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污泥陶粒的膨胀机理:当温度低于烧胀温度(1150℃)时,熔融物质的数量是决定污泥陶粒物理性能的关键因素。而熔融物质的多少与助熔剂有关,助熔剂越多,则成陶材料的熔点越低,在相同温度下熔化生成玻璃态物质就越多,导致收缩更剧烈,颗粒密度更大。当烧结温度达到膨胀温度后,决定污泥陶粒物理性能的关键因素演变为所产生气体的压力。当气体压力足以克服表面张力时,体积膨胀。1150℃后,开始发生产气反应,在污泥陶粒中,这类反应主要是碳和氧化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还原碳来自预热阶段污泥中有机物的热解。因此,碳和氧化铁的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是气体产生量的两个决定因素。污泥陶粒中有机物和铁含量都较高,因此,产气量较大,导致内部的空隙率高从而降低了颗粒密度。7.通过陶粒中矿物成分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发现粘土陶粒中主要是钙长石、钠长石等长石类矿物,而污泥陶粒中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正是由于高温下原料粉末颗粒之间的熔融烧结,形成了这些长石以及石英等架状硅酸盐晶体和玻璃相无定形物质,才使陶粒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大的硬度。8.通过以上污泥陶粒的烧制工艺研究和膨胀机理探讨,认为污泥陶粒滤料的烧结是一个不完全烧结和不完全烧胀的过程。一方面,通过烧结,使颗粒间键合,形成一定的结合力,提高机械强度;另一方面,要在陶粒内部产生气体使其体积膨胀,从而形成多孔的微观结构,降低密度;第三还要通过降低助熔剂等成分的含量,使陶粒表面不易熔融,从而提高表面孔隙率。9.对污泥陶粒的重金属浸出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污泥陶粒(污泥:粘土=1:1)的重金属浸出浓度都低于1ppm,对重金属的固化率都超过80%,对总Pb的固化率达到了99.1%。通过高温烧结,污泥中的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很可能与Si4+、Al3+等网络形成元素发生了类质同象置换,从而被牢牢固定在新的矿物晶体结构中。污泥陶粒作为水处理滤料,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符合应用要求。10.分别在实验室旋转电炉和工业回转窑内进行了污泥陶粒动态试验和中试生产,证明污泥陶粒烧制工艺合理,生产过程容易控制,产品性能稳定,具备工业化放大条件。将中试产品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中,进行了生活污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污泥陶粒滤料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各项性能不逊于商品陶粒,并在氨氮的去除方面更具优越性,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水处理填料。通过以上研究,对粉煤灰调理后脱水污泥的处置及资源化途径进行了展望。对于小型污水厂而言,通过投加粉煤灰后压滤脱水使滤饼含水率降至60%以下,可以最经济的卫生填埋方式解决污泥问题。对于大型城市污水厂而言,采用PAM与粉煤灰联合脱水后,添加辅料烧制污泥陶粒,可以同时实现污泥无害化、资源化。
付延军[9](2010)在《回转窑煅烧α-Al2O3生产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煅烧α-Al2O3又叫高温氧化铝,是氧化铝八种同型异构体中的最稳定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高温性能和绝缘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作为电子陶瓷、结构陶瓷、高级耐火材料、磨料、磨具、研磨介质、机械设备的内衬的原料。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煅烧α-Al2O3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广,其用量也越来越大。本文针对中铝山东分公司高温氧化铝生产线回转窑煅烧α-Al2O3时存在的原晶粒度粗、α相低、氧化钠高等问题,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及工业化试验。首先对可获得生产α-Al2O3的各种原料进行实验研究,确定适合陶瓷球用α-Al2O3产品的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工业化试验,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原料选择及矿化剂加入方式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确定回转窑煅烧α-Al2O3的优化工艺条件如下:(1)原料选择:以烧结法种分氢氧化铝为原料煅烧α-Al2O3,微观颗粒为较规则球状,原晶粒度小;氢氧化铝最佳粒度D50范围在80~95μm。(2)煅烧温度:1300~1400℃,需要根据下料量多少调整燃料量,工业试验中,一级旋风出口温度控制范围为380~400℃。(3)矿化剂:窑尾添加0.2%-0.5%的硼化物可获得原晶粒度1.5≤D50≤2μm的α-Al2O3,并且硼化物对提高α相转化率较好,在工业生产中推荐采用硼酸作为矿化剂。(4)煅烧时间:延长煅烧时间可以促进α-Al2O3原晶粒度生长和提高α相转化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实际控制为30-60 min。上述研究结果对国内煅烧α-Al2O3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意义。
孙鹏[10](2009)在《基于图像处理的氧化铝回转窑烧结工况识别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铝土矿资源丰富,但占储量80%的铝土矿的铝硅比较低,普遍采用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回转窑是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生料浆烧结成为容重合格的熟料。回转窑烧结工况综合反映了窑内火焰燃烧状态与物料烧结状况,与回转窑过程熟料产品的质量、产量、能耗以及设备安全等因素密切相关,它的自动识别对于实现回转窑过程的自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回转窑长达百米,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烧结法工艺的复杂性导致了氧化铝回转窑过程具有质量指标熟料容重难以在线测量,关键工艺参数烧成带温度检测干扰严重,多变量强耦合、强非线性、大惯性以及不确定性干扰等综合复杂特性。受到回转窑窑体倾斜、旋转以及窑内各类复杂的高温固、液、气三相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的火焰闪烁、物料运动以及窑内各区域间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等因素的影响,回转窑过程还存在着窑内烧成带火焰区与物料区难于分辨,过程数据检测可靠性差等问题,难以采用常规仪表与监测技术实现对回转窑烧结工况的连续在线准确监测。工业现场长期依赖“人工看火”方式肉眼观测窑内烧成带火焰燃烧状态与物料烧结状况结合过程数据识别烧结工况后进行回转窑过程的控制。容易造成熟料的欠烧或者过烧,导致熟料容重合格率低、设备运转率差、窑内衬使用寿命短、产量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本文依托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重点项目“中国铝业公司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攻关”的子课题“大型回转窑过程优化控制技术”,以实现回转窑烧结工况的自动识别为主要目标,进行了基于图像处理的氧化铝回转窑烧结工况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如下成果:1.将图像处理技术与数据融合技术相结合,在分析人工识别回转窑烧结工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烧结工况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图像特征提取、数据融合与烧结工况识别模型组成的基于烧结工况图像特征与数据融合的烧结工况自动识别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归纳如下:针对氧化铝回转窑烧结工况图像频域噪声干扰的特点以及彩色图像处理算法复杂、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频域滤波技术与灰度变换技术相结合对烧结工况图像进行预处理的算法,实现了烧结工况图像的去噪与灰度变换。针对单纯的基于像素灰度值的图像分割方法难以精确分割火焰区与物料区的难题,分析了氧化铝回转窑烧结工况图像火焰区与物料区在纹理特征方面的差别,提出了利用Gabor小波纹理粗糙度对基于像素灰度值的FCM聚类结果进行去模糊化的烧结工况图像分割算法,实现了图像中火焰区与物料区的分割。根据“人工看火”经验描述了物料高度、闪烁频率、整体平均灰度、火焰颜色与物料颜色五个氧化铝回转窑烧结工况图像特征,提出了从整体图像及分割后的图像中提取上述特征的算法。根据“人工看火”过程的数据融合原理,针对烧结工况图像特征以及由烧成带温度、窑头温度、窑尾温度以及冷却机电流构成的关键过程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包括数据滤波、同步序列化与归一化处理的融合算法,得到了融合后的混合特征数据。将混合特征数据作为输入,欠烧结、正烧结和过烧结三种基本烧结工况作为输出,建立了基于准正态二叉树支持向量机的烧结工况识别模型。提出了基于上述模型的烧结工况自动识别算法,并利用专家修正样本进行模型的反馈增量学习,提高了模型适应生产边界条件波动的能力。2.研究并开发了基于上述烧结工况识别算法的工况识别软件,该软件具有烧结工况视频监视功能、烧结工况识别功能、过程数据通讯功能和人机交互功能;研制了由前端图像采集设备、网络视频传输设备、图像采集卡、工业控制计算机、显示与存储设备构成的远程分布式系统硬件平台和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接口(API)、组件对象模型(COM)、动态链接库(DLL)、软件二次开发包(SDK)、工况识别软件组成的基于图像处理的氧化铝回转窑烧结工况识别系统。3.将本文提出的基于图像特征与数据融合的烧结工况识别方法与基于烧成带温度测量值模式识别的烧结工况识别方法进行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由于单一类型的监测数据不可靠而导致的烧结工况识别率低、识别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烧结工况的准确识别。将本文研制的烧结工况识别系统于山西铝厂3#回转窑熟料烧结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上述设计功能,运行过程稳定可靠,能够实时的识别烧结工况,识别率达到93.5%。
二、用工业回转窑烧制高温氧化铝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工业回转窑烧制高温氧化铝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试验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赤泥的产生与危害 |
1.2.1 赤泥的产生 |
1.2.2 赤泥的危害 |
1.3 赤泥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1.3.1 赤泥中有价物质的回收 |
1.3.2 建材领域 |
1.3.3 环境修复 |
1.3.4 农业领域 |
1.3.5 赤泥资源化利用主要问题 |
1.4 陶粒概述 |
1.4.1 陶粒的分类 |
1.4.2 陶粒的制备工艺及原理 |
1.4.3 烧结陶粒的研究现状 |
1.4.4 免烧结陶粒的研究现状 |
1.4.5 赤泥基陶粒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试验原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1.1 原材料 |
2.1.2 试验所用化学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 |
2.2.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方法 |
2.2.3 干压路面砖的制备方法 |
2.3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
2.3.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
2.3.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
2.3.3 干压路面砖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
2.4 化学分析及测试方法 |
2.4.1 XRF和XRD分析 |
2.4.2 TG/DTG同步热分析 |
2.4.3 重金属浸出分析 |
2.4.4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章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制备 |
3.2.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制备工艺流程 |
3.2.2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化学组成 |
3.2.3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物理性能 |
3.3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优化以及性能研究 |
3.3.1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流程 |
3.3.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优化—正交实验设计 |
3.3.3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优化-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4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优化-正交实验结果验证 |
3.4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调控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 |
3.4.1 粒径分布 |
3.4.2 成球角度和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掺量对筒压强度的影响 |
3.4.3 成球角度和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掺量对堆积密度的影响 |
3.4.4 成球角度和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掺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
3.4.5 成球角度和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掺量对表观密度的影响 |
3.5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水化矿物特性 |
3.5.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XRD分析 |
3.5.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水化XRD分析 |
3.5.3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同步热分析 |
3.6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微观结构分析 |
3.6.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SEM图分析 |
3.6.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SEM图分析 |
3.7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重金属浸出特性 |
3.7.1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重金属浸出浓度测定 |
3.7.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中重金属Cr的固化稳定化机理 |
3.7.3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中重金属Cr的固化率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制备干压路面砖 |
4.1 引言 |
4.2 基于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制备干压路面砖的工艺参数 |
4.2.1 干压路面砖的用水量 |
4.2.2 干压路面砖的压砖机载荷 |
4.2.3 干压路面砖中石膏的掺量 |
4.2.4 干压路面砖中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掺量 |
4.3 基于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制备干压路面砖的物理性能 |
4.3.1 压砖机载荷对干压路面砖的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2 石膏掺量对干压路面砖的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3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掺量对干压路面砖的吸水率和干密度的影响 |
4.3.4 干压路面砖的抗冻性 |
4.4 基于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制备干压路面砖的成本分析 |
4.4.1 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的成本分析 |
4.4.2 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成本分析 |
4.4.3 干压路面砖的成本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回转窑内物料性质及运动状态引起的窑电流变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回转窑发展与运用现状 |
1.2 回转窑工作原理 |
1.3 回转窑主传动电机电流在监测参数中的优势 |
1.4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5 选题的意义与论文主要内容 |
1.5.1 选题的意义 |
1.5.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回转窑实验模型与数据采集系统 |
2.1 回转窑模型的建立 |
2.1.1 回转窑结构与功能 |
2.1.2 回转窑模型筒体的材质选择与尺寸设计 |
2.1.3 回转窑模型底座与支撑装置的制作 |
2.1.4 回转窑模型电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的设计 |
2.2 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 |
2.2.1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部分 |
2.2.2 数据采集系统软件部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窑电流数据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
3.1 实验参数与实验内容 |
3.2 实验步骤 |
3.3 电流数据采集的实验结果 |
3.4 实验结果的傅里叶分析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回转窑电机电流数据与分析 |
4.1 物料质量对回转窑电流的影响 |
4.2 回转窑转速对回转窑电流的影响 |
4.3 分析与结论 |
4.3.1 回转窑内物料运动状态与电流波动 |
4.3.2 电流波动幅值计算模型 |
4.3.3 电流波动幅值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回转窑生产过程工况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 回转窑烧成带状态识别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2 CNN的发展历程及在图像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
1.2.3 随机森林应用研究现状 |
1.2.4 信息融合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 |
第二章 回转窑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要求及检测参数 |
2.1 回转窑烧结过程工艺流程 |
2.2 回转窑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及相关参数 |
2.2.1 回转窑工况控制原理及操作参数 |
2.2.2 回转窑常用检测参数 |
2.3 回转窑烧成带状况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回转窑烧成带状态识别方法 |
3.1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知识 |
3.1.1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分析 |
3.1.2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的开源工具 |
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烧成带状态识别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回转窑产品质量分类识别方法 |
4.1 信息融合相关知识简介 |
4.1.1 信息融合的基本概念 |
4.1.2 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 |
4.2 信息融合的功能和结构模型 |
4.2.1 信息融合的功能 |
4.2.2 信息融合的结构模型 |
4.3 基于随机森林的多信息融合回转窑产品质量分类识别方法 |
4.3.1 随机森林简介 |
4.3.2 回转窑产品质量综合评估模型设计总体方案 |
4.3.3 基于RF的多信息融合回转窑熟料产品质量分类识别模型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α-氧化铝载体的研制及其在CO偶联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乙二醇的合成工艺及研究现状 |
1.2.1 乙二醇的合成工艺 |
1.2.2 乙二醇研究现状 |
1.3 氧化铝研究进展 |
1.3.1 氧化铝晶型转变关系 |
1.3.2 α-Al_2O_3的制备工艺 |
1.3.3 α-Al_2O_3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分析方法 |
2.1 实验原理 |
2.1.1 α-Al_2O_3的制备原理 |
2.1.2 CO偶联反应实验原理 |
2.2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1 原料气亚硝酸甲酯(MN)的制备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装置 |
2.4 表征和考评方法 |
2.4.1 催化剂载体的表征 |
2.4.2 催化剂的表征 |
2.4.3 催化剂考评方法 |
2.4.4 催化剂考评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α-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
3.1 前言 |
3.2 α-Al_2O_3的制备 |
3.2.1 制备原材料及反应设备 |
3.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3 α-Al_2O_3的表征 |
3.3.1 差热分析 |
3.3.2 XRD |
3.3.3 SEM |
3.3.4 孔结构分析 |
3.3.5 颗粒强度和吸水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d/α-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4.1 Pd/α-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4.1.1 不同活性组分含量浸渍 |
4.1.2 不同浸渍温度浸渍 |
4.1.3 超声浸渍 |
4.1.4 真空浸渍 |
4.2 Pd/α-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 |
4.2.1 ICP测试 |
4.2.2 化学吸附 |
4.2.3 TEM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d/α-Al_2O_3催化剂在CO偶联反应中的应用及其动力学研究 |
5.1 实验设备和原料 |
5.2 反应条件优化 |
5.2.1 反应温度 |
5.2.2 质量空速 |
5.2.3 CO与 MN的进料比 |
5.3 催化剂的活性表征结果 |
5.3.1 不同负载量的Pd/α-Al_2O_3催化剂 |
5.3.2 不同浸渍温度的Pd/α-Al_2O_3催化剂 |
5.3.3 不同浸渍方式的Pd/α-Al_2O_3催化剂 |
5.4 偶联反应动力学 |
5.4.1 动力学机理 |
5.4.2 动力学测定 |
5.5 固定床反应器模拟 |
5.5.1 偶联反应的热力学数据 |
5.5.2 模型建立 |
5.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砖的模式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为什么要写砖? |
1.1.1 砖在建筑历史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1.1.2 对当代城市化的反思呼唤传统与地域的回归 |
1.1.3 技术进步和理念更新为砖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 |
1.2 砖的基本概述 |
1.2.1 砖的分类 |
1.2.2 砖的材料性能 |
1.2.3 砂浆 |
1.2.4 墙身基本砌法 |
1.3 选题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研究整理 |
1.4.2 实地调研与访谈 |
1.4.3 分类比较归纳 |
1.4.4 图解量化分析 |
1.4.5 实体建模分析 |
1.4.6 理论结合实践 |
1.5 研究目标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目标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第一层面——砖的外形尺寸、色彩和质感 |
2.1 砖的外形尺寸 |
2.1.1 外表面形状 |
2.1.2 特殊形状 |
2.1.3 尺度与人 |
2.2 砖的色彩 |
2.2.1 暖色调 |
2.2.2 冷色调 |
2.2.3 色彩与自然 |
2.3 砖的质感 |
2.3.1 粗糙 |
2.3.2 光滑 |
2.3.3 通透 |
2.3.4 质感与时间 |
第3章 第二层面——砖与砖的连接:灰缝 |
3.1 灰缝的厚度 |
3.1.1 标准厚度 |
3.1.2 加厚砌筑 |
3.1.3 薄缝砌筑 |
3.2 灰缝的色彩 |
3.2.1 明度变化 |
3.2.2 色相变化 |
3.2.3 外界因素影响 |
3.3 灰缝的位置 |
3.3.1 灰缝形式 |
3.3.2 凹进于砖墙面 |
3.3.4 凸出于砖墙面 |
第4章 第三层面——砖的砌筑方式 |
4.1 从承重到表皮——砌筑的建构逻辑 |
4.1.1 承重结构 |
4.1.2 承重结构模板 |
4.1.3 围护体系 |
4.1.4 表皮体系 |
4.1.5 建构逻辑的演变 |
4.2 从规律到自由——砌筑的平面图形学表达 |
4.2.1 规律图形 |
4.2.2 渐变图形 |
4.2.3 自由图形 |
4.3 透空砌筑 |
4.3.1 要素研究——孔洞大小、孔洞形状、孔洞率及室内光影 |
4.3.2 类型研究——均质透空、渐变透空与曲面透空 |
4.4 出挑砌筑 |
4.4.1 要素研究——出挑形状、出挑距离与分布及其落影 |
4.4.2 类型研究——单块出挑、叠涩出挑与分类出挑 |
4.5 扭转砌筑 |
4.5.1 要素研究——扭转方位与扭转角度及其阴影 |
4.5.2 类型研究——三维曲面与扭转透空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天台县砖民居调研成果 |
附录B 天台百草园会所方案 |
附录C 天台百草园会所与砖有关的施工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及研究成果 |
(6)煤泥、粉煤灰、煤矸石制备陶粒及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案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案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陶粒的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 |
2.1.1 陶粒的综合利用 |
2.1.2 陶粒的研究进展 |
2.1.3 我国陶粒发展现存问题 |
2.2 煤泥的资源化利用 |
2.2.1 煤泥的产生及危害 |
2.2.2 煤泥的综合利用 |
2.3 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 |
2.3.1 粉煤灰的产生及危害 |
2.3.2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
2.4 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 |
2.4.1 煤矸石的产生及危害 |
2.4.2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原材料 |
3.1.1 煤泥 |
3.1.2 粉煤灰 |
3.1.3 煤矸石 |
3.2 实验仪器与药品 |
3.3 实验方法 |
3.3.1 陶粒制备工艺流程 |
3.3.2 陶粒性能测试方法 |
3.3.3 陶粒处理废水中的氨氮 |
第四章 煤泥、粉煤灰、煤矸石陶粒的制备研究 |
4.1 纯煤泥陶粒的制备 |
4.1.1 焙烧温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
4.1.2 焙烧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
4.1.3 预热温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
4.1.4 预热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
4.2 煤泥、粉煤灰、煤矸石陶粒的制备 |
4.2.1 原料配合比的选择 |
4.2.2 原料配比正交实验 |
4.2.3 焙烧温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
4.2.4 焙烧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
4.2.5 预热温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
4.2.6 预热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
4.3 主要晶体成分和结构分析 |
4.4 表面形态和孔隙结构分析 |
4.5 陶粒重金属浸出率 |
4.6 陶粒制备机理研究 |
4.6.1 陶粒烧制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
4.6.2 陶粒膨胀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陶粒对氨氮废水的处理 |
5.1 模拟废水静态吸附实验 |
5.1.1 陶粒投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2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3 溶液pH值对附性能的影响 |
5.2 模拟废水静态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投加量的影响 |
5.2.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5.2.3 pH值的影响 |
5.3 农业污水静态吸附实验 |
5.3.1 污水来源 |
5.3.2 实验方法 |
5.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 农业污水动态吸附实验 |
5.4.1 填充量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5.4.2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
(7)回转窑物料运动规律及其实时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插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回转窑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回转窑结构 |
2.2 回转窑的工作原理 |
2.3 回转窑的实际操作 |
2.4 回转窑物料运动关键参数 |
2.5 小结 |
第3章 回转窑内物料颗粒径向运动的实验研究 |
3.1 径向运动的研究现状 |
3.2 实验过程及检测方法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图片的获取 |
3.2.3 图像处理流程 |
3.3 颗粒运动轨迹分析 |
3.4 颗粒径向运动时间特性分析 |
3.4.1 泻落时间与滞留时间 |
3.4.2 填充率对时间特性的影响 |
3.4.3 转速对时间特性的影响 |
3.4.4 泻落时间比 |
3.5 小结 |
第4章 铁氧体焙烧窑物料运动实时监测系统 |
4.1 物料运动信息的重要性 |
4.2 硬件平台 |
4.3 软件界面设计 |
4.4 软件模块实现 |
4.4.1 图像采集显示模块 |
4.4.2 图像处理模块 |
4.4.3 曲线模块 |
4.4.4 数据库模块 |
4.5 物料信息提取与检测 |
4.5.1 休止角 |
4.5.2 填充率 |
4.5.3 物料温度 |
4.6 结果与讨论 |
4.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相关程序 |
(8)污泥的粉煤灰调理和污泥陶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污泥调理及污泥陶粒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
2.1 污泥的来源、分类与性质 |
2.2 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
2.3 污泥调理技术研究进展 |
2.3.1 化学调理 |
2.3.2 物理调理 |
2.3.3 物理化学联合调理 |
2.3.4 物理调理剂调理 |
2.3.5 脱水污泥资源化前景展望 |
2.4 污泥陶粒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
2.4.1 陶粒简介 |
2.4.2 陶粒烧胀机理及影响因素 |
2.4.3 污泥陶粒烧制工艺及机理研究进展 |
2.4.4 目前污泥陶粒制备及机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2.5 污泥陶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粉煤灰对污泥的脱水调理效果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学成分 |
3.3.2 形貌分析 |
3.3.3 粒度分布 |
3.3.4 表面电性 |
3.3.5 污泥比阻 |
3.3.6 脱水程度 |
3.3.7 脱水速度 |
3.3.8 粉煤灰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作用机理 |
3.4 应用展望 |
3.4.1 卫生填埋处置 |
3.4.2 烧制污泥粉煤灰陶粒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污泥陶粒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原材料性质分析 |
4.3.2 污泥陶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
4.3.3 污泥陶粒的膨胀机理探讨 |
4.3.4 污泥陶粒矿物相分析 |
4.3.5 污泥陶粒烧制工艺的特点 |
4.3.6 污泥陶粒对重金属的固化机理探讨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污泥陶粒中试生产 |
5.1 实验室动态生产试验 |
5.2 中试生产 |
5.2.1 中试生产原料 |
5.2.2 主要生产设备 |
5.2.3 生产工艺流程 |
5.2.4 产品性能测试 |
5.3 小结 |
第六章 污泥陶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装置 |
6.2.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陶粒滤料的微生物亲和性 |
6.3.2 陶粒滤料BAF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附录1 PROPERTIES AND EFFECT OF FORMING SEWAGE SLUDGE INTOLIGHTWEIGHT CERAMICS |
附录2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EWAGE SLUDGE CERAMICPELLETS |
(9)回转窑煅烧α-Al2O3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煅烧α-Al_2O_3的重要应用价值 |
1.2.1 陶瓷行业 |
1.2.2 耐火材料 |
1.2.3 抛光用高温氧化铝 |
1.3 市场调查 |
1.4 国内外技术 |
1.4.1 倒焰窑 |
1.4.2 隧道窑 |
1.4.3 梭式窑 |
1.4.4 回转窑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回转窑煅烧原理及影响因素 |
2.1 回转窑生产煅烧α-Al_2O_3原理 |
2.2 主要反应方程式 |
2.3 煅烧α-Al_2O_3影响质量因素 |
2.3.1 煅烧温度 |
2.3.2 煅烧时间 |
2.3.3 原料质量 |
2.3.4 矿化剂 |
2.3.5 燃烧火焰 |
2.3.6 窑头部和尾部温度 |
3 煅烧α-Al_2O_3实验研究 |
3.1 主要实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
3.2 主要指标检测方法 |
3.2.1 原晶粒度分析 |
3.2.2 煅烧α-Al_2O_3相量分析 |
3.3 矿化剂对煅烧α-Al_2O_3产品性能的影响 |
3.3.1 实验原料 |
3.3.2 矿化剂的选择 |
3.3.3 烧成实验 |
3.3.4 结果分析 |
3.4 不同工艺氢氧化铝煅烧α-Al_2O_3 |
3.4.1 实验原料 |
3.4.2 实验过程 |
3.4.3 结果分析 |
4 工业化试验 |
4.1 主要试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
4.2 以烧结法碳分氢铝为原料工业化试验 |
4.2.1 工艺条件 |
4.2.2 试验流程 |
4.2.3 试验原料指标 |
4.2.4 试验控制参数 |
4.2.5 产品分析结果 |
4.2.6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 以拜尔法种分料为原料工业化试验 |
4.3.1 工艺条件 |
4.3.2 试验流程 |
4.3.3 试验原料指标 |
4.3.4 试验控制参数 |
4.3.5 产品结果 |
4.3.6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 以烧结法种分氢铝为原料工业化试验 |
4.4.1 工艺条件 |
4.4.2 试验流程 |
4.4.3 试验原料指标 |
4.4.4 试验控制参数 |
4.4.5 产品结果 |
4.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 消耗分析 |
5.1 回转窑热工平衡测定 |
5.2 物料平衡计算 |
5.2.1 干料平衡计算 |
5.2.2 气量平衡计算 |
5.3 热工平衡计算 |
5.3.1 热收入 |
5.3.2 热支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实验室研究 |
6.2 工业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图像处理的氧化铝回转窑烧结工况识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图像处理技术在工业过程监控中的研究现状 |
1.2.1 图像处理技术概述 |
1.2.2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工业过程监控研究现状 |
1.3 图像处理技术在炉窑监控中的研究现状 |
1.4 氧化铝回转窑烧结过程监测与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国内氧化铝生产特点 |
1.4.2 氧化铝回转窑烧结过程监测的研究现状 |
1.4.3 氧化铝回转窑烧结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 |
1.4.4 氧化铝回转窑烧结过程监测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氧化铝回转窑烧结工况的描述 |
2.1 氧化铝回转窑过程工艺描述 |
2.2 回转窑烧结工况特性分析 |
2.3 回转窑烧结工况识别的重要性与难度 |
2.3.1 烧结工况识别的重要性 |
2.3.2 烧结工况识别的难度 |
2.4 烧结工况识别现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图像特征与数据融合的烧结工况识别方法 |
3.1 基于图像特征与数据融合的烧结工况识别策略 |
3.1.1 烧结工况识别方法的结构 |
3.1.2 烧结工况识别方法的功能 |
3.2 基于图像特征与数据融合的烧结工况识别算法 |
3.2.1 烧结工况图像预处理算法 |
3.2.2 烧结工况图像分割算法 |
3.2.3 烧结工况图像特征提取算法 |
3.2.4 烧结工况图像特征与数据融合算法 |
3.2.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烧结工况识别算法 |
3.2.6 基于烧结工况图像特征与数据融合的工况识别方法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图像处理的氧化铝回转窑烧结工况识别系统的研制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4.1.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4.2 系统体系结构 |
4.3 系统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 |
4.3.1 系统硬件平台 |
4.3.2 系统软件平台 |
4.4 烧结工况识别软件设计与开发 |
4.4.1 烧结工况识别软件开发环境 |
4.4.2 基于多线程的烧结工况识别软件总体设计 |
4.4.3 烧结工况识别软件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5.1 实验对象描述 |
5.1.1 实验背景介绍 |
5.1.2 实验平台 |
5.2 实验数据描述 |
5.2.1 实验条件 |
5.2.2 实验数据描述 |
5.3 烧结工况识别模型的参数选择 |
5.4 实验过程描述 |
5.4.1 系统软件参数设置 |
5.4.2 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
5.4.3 烧结工况识别方法的比较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作者简介 |
四、用工业回转窑烧制高温氧化铝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赤泥基绿色免烧结陶粒的制备试验及性能研究[D]. 王冠. 山东大学, 2021(12)
- [2]回转窑内物料性质及运动状态引起的窑电流变化实验研究[D]. 金光海.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3]回转窑生产过程工况识别研究[D]. 高振洋.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2)
- [4]α-氧化铝载体的研制及其在CO偶联反应中的应用[D]. 唐先智.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砖的模式语言[D]. 李睿卿. 清华大学, 2013(07)
- [6]煤泥、粉煤灰、煤矸石制备陶粒及应用基础研究[D]. 杨稔.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2)
- [7]回转窑物料运动规律及其实时监测[D]. 徐欣. 湖南大学, 2011(07)
- [8]污泥的粉煤灰调理和污泥陶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岳敏. 山东大学, 2011(11)
- [9]回转窑煅烧α-Al2O3生产工艺研究[D]. 付延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1)
- [10]基于图像处理的氧化铝回转窑烧结工况识别系统研究[D]. 孙鹏. 东北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