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CL电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论文文献综述)
吴丽赫[1](2019)在《TCL沈阳商务中心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是全球知名的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商。TCL沈阳商务中心是TCL集团在辽宁地区的分公司,主营产品为电视机,负责辽宁省区域的产品分销,分销渠道主要为连锁渠道和部分县乡渠道。企业产品质量过硬,市场口碑较好。但是随着近几年彩电市场不断趋于饱和、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多、产品同质化严重、渠道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使得企业近几年出现亏损,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因此研究和探讨TCL沈阳商务中心在困境中采取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摆脱企业困境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企业背景及企业经营现状进行了概述,同时指出目前企业面临几个问题。同时也分析了营销理论在国内和国外目前研究现状和可借鉴的营销理论。对彩电市场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宏观环境对消费者需求和未来彩电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影响和存在的机遇。同时通过对彩电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及消费者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两个关键竞争对手的目前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在结合企业内部现有的资金、技术和品牌等资源,通过SWOT分析找出TCL沈阳商务中心目前存在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重新为企业细分市场及确定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并为企业制定了符合企业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分别通过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四个维度帮助企业解决目前面临的企业困境。最后在通过销售人员的激励与培养、企业文化理念的建设及外部资源获取几个方面保障企业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本文认为,TCL沈阳商务中心应改变现有营销策略,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从顾客角度出发,执行科学的营销策略。解决企业目前面临的经营困难,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走出企业困境,同时也为其他彩电品牌实施营销策略的变革提供借鉴意义。
杨勃[2](2017)在《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化已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获取战略性资源、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企业国际化也面临“外来者劣势”的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东道国利益相关者对中国企业“组织身份”(即组织核心的、独特的和持久的特征)的误解和歧视。例如,长期以来,在进入发达国家时,中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常常被定格在“低端产品”、“政府参与”、“不良治理”等负面的标签上,导致中国企业难以在发达国家获取合法性,面临显着的外来者劣势。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企业如何克服由组织身份引致的外来者劣势?然而,针对这一问题,已有研究却缺乏解释力。导致这一理论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已有研究主要从环境因素(如制度距离)来解释外来者劣势现象,忽视了外来者劣势的一些组成部分可能是内生性的,即由跨国企业的身份特征引起。这一理论缺口也导致已有研究对跨国企业如何克服由组织身份引致的外来者劣势缺乏阐释。为了弥补这些理论缺口,本研究基于组织身份理论,揭示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并探究跨国企业如何通过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克服外来者劣势。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遵循“由案例研究构建理论”的典型范式,选择8家中国跨国企业开展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三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数据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揭示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进而从组织身份视角解释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通过对中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进行案例分析,本研究构建组织身份视角下的外来者劣势形成机制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跨国企业面临的外来者劣势由组织身份冲突和组织身份模糊引起。一方面,由于制度差异,跨国企业根植于母国制度环境的组织身份与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相冲突,导致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难以在东道国新制度环境下获取合法性。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导致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处于模糊状态,进而不被东道国利益相关者理解和认可。(2)探索跨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变革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组织身份变革是指跨国企业重新定义“作为组织,我们是谁”的过程,其目的是降低组织身份冲突,进而在东道国制度环境下建立合法化的新组织身份。通过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本研究归纳中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模式、机制及其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组织身份变革包括三种模式:一是以标签为基础,即改变定义“组织是谁”的标签;二是以含义为基础,即不改变身份标签,而是改变标签背后的含义;三是以突出性为基础,即降低负面身份维度的突出性,提高积极身份维度的突出性。通过对身份标签和含义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本研究归纳出四种具体的组织身份变革机制,即“替换”机制(用积极的身份标签和含义替换负面的身份标签和含义)、“进化”机制(对现有身份进行深化和发展,使之进化为更积极的身份)、“增补”机制(创造新的身份标签和含义)以及“厚化”机制(补充和完善标签的含义)。从过程看,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同机制之间呈现序贯、互补等关系。(3)探索跨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意义给赋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是指跨国企业向东道国利益相关者营销真实的或变革后的新组织身份,促使利益相关者对“跨国企业是谁”形成正确的、积极的认知。通过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本研究归纳中国企业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具体机制及其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组织身份意义给赋包括三个迭代的、互补的机制:一是“话语”机制,即通过语言进行身份释义,包括身份框定、传播故事、媒体访谈及信息披露;二是“行为”机制,即通过企业的实际行为向外表达组织身份,包括战略营销、业务展示以及产品推广;三是“信号显示”机制,即通过信号显示活动进行身份显示和身份“背书”,包括企业荣誉和权威认证。从过程看,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是一个“厚化—互补”相组合的过程。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理论视角的创新,即为外来者劣势现象增添了组织身份这一新的理论视角,深化和补充了已有理论视角:一方面,从组织身份视角解释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打开了外来者劣势形成过程的“黑箱”;另一方面,从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视角探究跨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过程,为跨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在实践意义方面,本研究对中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化过程中开展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具有启示意义。
隆惠君[3](2015)在《考虑客户感知的产品服务系统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服务化是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之一,同时,制造业服务化也是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而产品服务系统是制造业服务化的一种具体模式。就产品服务系统而言,由于服务的体验性和异质性使得产品服务系统的顾客需求必然是多样化的,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必须以定制化的产品服务作为交付的主要形式才能获得更高的客户价值,而定制产品服务系统最有效的方法是产品与服务的配置。比起传统的产品配置,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和客户体验特性,产品服务系统配置活动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是制造业实施服务化转型过程中必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然而,目前阶段用于解决该难题的成熟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论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配置活动实践的基础上,围绕产品服务系统配置活动中的三个关键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其中,针对客户需求个性化与表达模糊,不精确问题,进行了产品服务系统的客户需求识别与转化研究;针对诱发客户感知的产品部件和服务模块识别问题,展开了面向客户感知的产品服务系统配置规则挖掘研究;针对客户指定部分产品部件和服务模块,通过与提供商进行双向、多次沟通来完成配置活动的情境,研究产品服务系统的交互配置方法。围绕这三个核心问题,论文展开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产品服务系统的客户需求识别与转换。针对客户需求个性化与表达模糊,不精确问题,首先展开产品服务系统的客户需求识别与转化研究。论文将客户需求被划分为功能需求和感知需求;随后,通过因子分析和语义歧义分析方法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感知描述维度;在此基础之上,以客户需求-产品服务系统数据对为素材构建客户需求到产品服务系统映射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实现客户需求到产品服务系统的转换。其间,以高斯径向基函数为支持向量机模型核函数,并通过OVO策略构建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进一步,结合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方法寻找模型的最优参数对(C*,?*)以提高模型运行效率。通过案例研究证实所提议方法的有效性,同时,研究发现综合考虑客户功能需求与感知需求有利于提高模型的分类精度。2.挖掘描述产品部件和服务模块与客户感知间关系的规则。针对服务的客户体验特性,在实施产品服务系统配置时,需明晰导致客户某一感知的产品部件和服务模块。为查明产品部件和服务模块与客户感知间的关系,论文结合因子分析和调查问卷,在前述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适宜于优势关系粗糙集分析的信息表;而后,以客户特征为变量,通过欧几里得平方距离和离差和平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实现以客户特征为依据的客户细分;随后,以信息表和客户细分群组为基础,通过优势关系粗糙集方法抽取描述产品部件和服务模块与客户感知间关系的规则,并通过If…Then…的形式表达。论文通过案例研究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发现客户细分可以提高以确信度和覆盖度为衡量指标的规则质量。3.规则导向下的产品服务系统交互配置方法。针对客户部分指定产品部件和服务模块,通过与提供商进行双向、多次沟通以完成配置活动情形,论文提议了一套产品服务系统交互配置方法。首先将通过约束满足问题描述的配置问题转化为基于内容可访式记忆模式描述的记忆唤醒问题;以此为基础,通过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这一记忆唤醒过程,进而实现产品服务系统的交互配置。论文着重就方法中的记忆联想模块、伪记忆变异模块以及规则生成模块展开研究。为验证方法,分别就客户需求无更新、客户需求更新、方案不满足一致性以及规则引导配置活动四种情形进行讨论。最后,从变异有效性、响应时间和配置过程可视性三方面进行方法性能分析。
朱虹[4](2013)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众多中国企业积极投身海外并购,但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在国际上,人们对于跨国并购有一个着名的“七七定律”,即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目标和价值,其中70%的并购失败是由于并购后文化整合的失败导致的。可见,研究文化整合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国际上对海外并购文化整合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而国内起步相对较晚。中外学者研究海外并购文化问题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和组织文化研究,而对商业文化的研究甚少。本文意在补充研究商业文化对整合的影响,并提出不同文化差异情况下最佳的整合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综上,本文从三种文化差异的视角入手,探讨不同文化差异组合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收益,提出对应的最佳整合策略的匹配;同时选取联想收购IBM、TCL收购阿尔卡特、明基收购西门子、中石化收购Addax四个典型案例,对得到的理论进行验证,并通过横向比较总结出针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建议,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研究视角和结论上具有一定创新性。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有:民族文化差异、商业文化差异和组织文化差异都较小时,文化整合速度与文化整合成功无太大关系,进行文化整合的需要很小;民族文化、商业文化差异较小而组织文化差异较大时,企业应采取慢速的、高程度文化整合;民族文化、商业文化差异较大且组织文化差异较小时,企业应采取快速的、低程度文化整合;民族文化、商业文化差异和组织文化差异都较大时,文化整合速度与文化整合成功无太大关系,文化整合模式选择较为复杂,应根据整合各阶段核心目标具体选择。
曹宇明[5](2012)在《基于组织学习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加快,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动荡和复杂,许多企业为了保持企业成长,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强化了对新技术和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以期通过组织学习来提升动态能力,进而促进企业成长。目前国内外的文献大部分仅停留在对组织学习和企业成长的理论综述层面,缺乏对中国企业实践的实证研究。国外研究表明,在动态环境下,组织学习对企业成长的保持具有关键作用。为推动企业成长理论等相关管理理论的中国化,总结以中关村企业为代表的企业成败的经验与教训,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制订政策的依据,为中关村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研究目标定位于通过理论总结与归纳,探索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阶段划分(Stage)、每个阶段的典型竞争优势的分析维度(Dimension),以及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维度培育管理体系的途径和方法三个关键问题。实证方面,本文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公司,将理论与实践的匹配与公司之间的对比分析相结合,以实证逻辑展开的研究,并以归纳逻辑为补充和辅证。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证两部分。理论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个企业成长战略的研究框架,该框架由9个研究假说组成,从领导、领导班子、战略、组织、激励、营销、财务、人才队伍、公司文化等方面构架了企业成长模型;实证方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中关村30个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三个IT行业企业进行深度案例研究,证实了理论研究假说的正确性。本文研究主要在企业战略思想、企业成长战略分析框架和管理实践意义等几个方面做出了贡献。在理论方面,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有三点。首先,在回答企业如何长大这个问题上,提出企业成长战略可以划分为生存、成长、领先三个阶段。其次,在解释企业成长的机制这个问题上,详细解释了企业战略成长机制,每个阶段都给出了关键的成功要素和典型成功企业的做法。第三,在不同层次企业战略成长阶段跨越的关系问题上,通过综合分析,指出企业成长阶段转化的关键是九个方面要素发生转化。在实践方面,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是为企业战略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分析框架,帮助其分层次制订成长战略,为企业获取优势并创造价值。
杜宜明[6](2007)在《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认为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公司主要致力于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增值服务的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2002年和2003年,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因其优异的市场表现两度入选德勤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前五名,成为唯一一家连续两年入选前五名的高科技企业。2003年,TCL手机产销量达982万台,产值94.5亿人民币,市场占有率为11.2%,成为了国内手机行业的领先者。然而,好景不长,2004年以来,国产手机不仅市场份额受到严重侵蚀,利润也急剧下滑。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04财年净亏2.235亿港元,2005年更是净亏16亿港元[1]。TCL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03年底的11.2%急剧下降到2006年第四季的1.9%[2]随着市场需求的减缓以及国外品牌的疯狂反扑,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有可能还会继续下降。如何改变目前的被动挨打局面,使企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以实现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移动通信企业目标,是TCL移动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试图找到适合TCL手机的营销战略,帮助TCL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本文把营销战略的理论知识与作者多年的手机行业工作经验相结合,在以环境分析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思想指导下,对TCL移动通信公司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波特的五大竞争力模型(顾客、供应商、替代品、潜在进入者和行业内竞争等五种竞争力量)分析了行业的竞争结构和状况;利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外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TCL移动的营销战略现状,制定了营销组合策略、品牌建设策略、大规模定制营销策略、技术开发与管理策略、内部协同策略等诸多方面的策略,并设计了针对战略实施的控制和保障措施。
姚慧[7](2007)在《TCL个人电脑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战略的实施,PC行业得到迅速发展。PC市场日趋成熟,产品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企业间竞争激烈。目前我国PC企业正面临着营销困境,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价格战日益惨烈,整个PC行业利润非常低。同时消费者对PC使用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趋势。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采取目标市场营销战略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是十分有效的解决途径。作为行业的后进入者,TCL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在电脑营销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市场份额和利润逐年攀升,目前己成为国内电脑中仅次于联想、清华同方等品牌的电脑。TCL电脑公司目前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十分有效的差异化的营销战略,在对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与产品的优势定位。但是目前TCL电脑公司对PC市场的细分与定位尚处于探索阶段,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不足与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在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寻找出更加科学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营销战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为论文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第三部分为我国PC市场现状及行业竞争现状分析;第四部分为TCL电脑科技有限公司简介及营销现状分析;第五部分为TCL电脑科技有限公司PC产品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选择。本文在分析我国PC行业的竞争状况、PC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市场细分在PC行业中的必要性。并结合TCL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情况及营销环境,指出其在目前营销现状中存在问题。针对该企业的实际,对其应采用的目标市场营销战略进行更进一步科学的研究探索,重点研究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细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最后针对目标市场粗略的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本文将营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联系企业实际,探索符合该企业的一种有效的目标营销分析方法,希望能够让企业的管理者对战略营销分析、目标市场营销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并能在企业的实际运用中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鉴作用。
毛武兴[8](2006)在《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研究 ——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企业的创新和能力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1912年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以发表《经济发展理论》为标志开创了创新理论,1959年潘罗斯(E. T. Penrose)以发表《企业的成长论》为标志提出了企业能力理论。以往关于企业创新理论和能力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然而,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创新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关于企业创新管理和能力建设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进行有效的全面创新管理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途径。创新管理是一个过程,而且是战略、技术、市场和组织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成功的创新管理要求企业建立惯例,并适时打破旧惯例、不断建立一套完整的新惯例。成功的创新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需要以一种综合的方式进行创新管理;仅仅开发某些方面的能力或者片面的管理都是不够的。很多公司对创新过程的某些方面的管理能力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由于欠缺其他方面的能力而以失败告终。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企业的全面创新管理能力进行研究。 本研究以我国企业创新管理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以电子信息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企业创新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等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通过结构方程建模(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对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建立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理论框架。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是:(1)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关键维度及其子维度;(2)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关键维度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3)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构建过程及其动态演进。本研究对发展企业创新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为我国电子信息企业自主创新和全面创新管理能力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管理工具和政策建议,对构筑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全面创新管理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和建造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共分七章。 第一章是绪论。本章重点在于概述研究背景、阐明研究问题。根据研究背景中所阐述的企业创新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企业创新管理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进而确定研究目的。 第二章是文献与理论研究述评。本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企业创新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创新管理过程与创新管理能力等文献与理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为本研究概念模型的构建以及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陈琳[9](2005)在《TCL电脑科技公司笔记本产品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笔记本电脑行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因其具有灵活性、简便性及高效性等优点,决定了它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笔记本电脑行业是一项投资巨大、收益与风险共存的产业,如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能正确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制定正确的产品技术开发策略,就不可能获取利润,达到永续经营的目的。对于企业来说,产品是利润增长和发展的关键。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是现代IT企业生存、发展的特点之一,也是IT企业的活力所在。由于技术型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替代快,市场竞争激烈,使新产品开发策略的选择成为现代技术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而正确的产品开发策略将技术与市场衔接起来,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其目的是创造价值,获取竞争优势。目前,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主要被国外知名品牌所占据,笔记本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不少国内厂商的加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国内品牌面临生存压力。本文首先立足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和技术环境,对笔记本电脑的市场状况、产品营销、生产研发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的方法,对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其次,站在TCL电脑科技公司的企业角度,分析企业战略定位及其产品的竞争地位,对新产品开发流程和技术创新进行理论研究,将国内外产品技术开发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重点研究TCL电脑科技公司应采取的技术策略选择。
王洪庆[10](2005)在《TCL商用电脑市场营销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我国商用电脑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进入,特别是许多具有雄厚技术、资金、品牌实力的国外着名厂商的介入,导致我国商用电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面对产品结构标准化、性能同质化、服务规范化、消费理性化等新形势的国内商用电脑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以从早期的产品品种和价格的竞争,演变为现在的全方位竞争,包括价格、销售模式、市场宣传、人力资源、营销渠道、企业文化、战略联盟等众多方面。为此,商用电脑的生产商都面临着对自身的市场营销战略作出新的审视和调整,以应对激烈市场所带来的挑战。论文运用战略管理中价值链理论和SWOT 分析方法,在全面阐述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我国商用电脑市场现状进行系统分析,选择TCL 商用电脑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其市场容量、竞争对手的相关举措、目标市场的变化、销售模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找出了TCL 商用电脑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市场发展的机会提出了TCL 商用电脑应采取的营销策略:产品方面,锁定主要的目标客户并对客户需求进行细致分析;人力资源方面,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塑造健康的企业文化;渠道方面,从客户到代理商,对原有的渠道进行全面的提升;客户方面,加强对项目过程的管理能力,提升项目成功率,更加贴近客户。
二、TCL电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CL电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1)TCL沈阳商务中心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公司简介 |
1.1.2 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市场营销理论综述 |
2.2 国内外彩电营销策略研究 |
2.2.1 国外彩电营销策略研究 |
2.2.2 国内彩电营销策略研究 |
3 TCL沈阳商务中心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彩电市场现状及辽宁市场需求量分析 |
3.2.1 彩电行业环境分析 |
3.2.2 辽宁彩电市场现状分析 |
3.2.3 辽宁省彩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
3.2.4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
3.3 竞争分析 |
3.3.1 竞争对手识别 |
3.3.2 竞争对手分析 |
3.4 内部环境分析 |
3.4.1 资源分析 |
3.4.2 能力分析 |
3.5 企业SWOT分析 |
3.5.1 机会分析 |
3.5.2 威胁分析 |
3.5.3 优势分析 |
3.5.4 劣势分析 |
3.5.5 TCL沈阳商务中心的SWOT矩阵 |
4 TCL沈阳商务中心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 |
4.1 市场细分 |
4.2 目标市场选择 |
4.3 市场定位 |
5 TCL沈阳商务中心营销策略 |
5.1 产品策略 |
5.1.1 优化产品组合 |
5.1.2 改进产品功能 |
5.1.3 开发新型产品 |
5.2 价格策略 |
5.2.1 定价方法与原则 |
5.2.2 定价体系 |
5.3 渠道策略 |
5.3.1 连锁渠道运营效率的提高 |
5.3.2 渠道管理 |
5.3.3 深耕传统县乡渠道 |
5.3.4 加大异业联盟渠道合作 |
5.4 促销策略 |
5.4.1 人员推销策略 |
5.4.2 广告策略 |
5.4.3 销售促进策略 |
6 营销策略实施及保障 |
6.1 销售人员的激励与培养 |
6.1.1 建立人才长期引进和储备机制 |
6.1.2 完善员工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
6.2 企业文化理念建设 |
6.3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
6.4 组织架构变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对象、关键构念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关键构念界定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 |
2.1.1 文献检索过程和结果 |
2.1.2 学术发展趋势 |
2.2 外来者劣势研究综述 |
2.2.1 外来者劣势的构成 |
2.2.2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 |
2.2.3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理论视角 |
2.2.4 研究不足 |
2.3 组织身份研究综述 |
2.3.1 组织身份的内涵和维度 |
2.3.2 组织身份的持久性和动态性 |
2.3.3 组织身份变革 |
2.3.4 内部身份、外部身份以及组织形象 |
2.3.5 研究不足 |
2.4 意义给赋研究综述 |
2.4.1 意义给赋的目的和主体 |
2.4.2 意义给赋的策略 |
2.4.3 意义给赋与意义建构 |
2.4.4 研究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
3.1 研究方法选择 |
3.1.1 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的比较 |
3.1.2 案例研究方法 |
3.2 案例选择 |
3.2.1 目标东道国选择 |
3.2.2 目标企业选择 |
3.2.3 案例企业简要描述 |
3.3 数据收集 |
3.3.1 档案数据 |
3.3.2 访谈数据 |
3.4 数据分析过程 |
3.4.1 组织身份审计 |
3.4.2 案例内分析 |
3.4.3 跨案例分析 |
3.5 效度和信度保障 |
第4章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 |
4.1 制度距离与组织身份冲突 |
4.2 信息不对称、来源国效应与组织身份模糊 |
4.3 组织身份冲突、模糊与组织身份合法性 |
4.4 组织身份合法性与外来者劣势 |
4.5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4.5.1 理论模型构建 |
4.5.2 制度距离与组织身份冲突 |
4.5.3 信息不对称与组织身份模糊 |
4.5.4 来源国效应与组织身份模糊 |
4.5.5 组织身份合法性 |
4.5.6 外来者劣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机制 |
5.1 组织身份变革的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1 基于标签的身份变革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2 基于含义的身份变革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3 基于突出性的身份变革模式 |
5.2 组织身份变革的过程 |
5.2.1 序贯过程 |
5.2.2 互补过程 |
5.2.3 变革时间 |
5.3 组织身份变革的结果 |
5.3.1 变革前后的身份比较 |
5.3.2 组织身份合法性 |
5.3.3 竞争优势 |
5.4 组织身份变革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5.4.1 理论模型构建 |
5.4.2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驱动因素 |
5.4.3 基于标签的身份变革 |
5.4.4 基于含义的身份变革 |
5.4.5 基于突出性的身份变革 |
5.4.6 三种身份变革模式的比较 |
5.4.7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速度和频率 |
5.4.8 组织身份变革、组织身份合法性及竞争优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机制 |
6.1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具体机制 |
6.1.1 “话语”机制 |
6.1.2 “行为”机制 |
6.1.3 “信号显示”机制 |
6.2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过程 |
6.2.1 厚化过程 |
6.2.2 互补过程 |
6.2.3 “厚化—互补”组合过程 |
6.3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结果 |
6.3.1 组织身份意义建构与意义重建 |
6.3.2 克服外来者劣势 |
6.4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6.4.1 理论模型构建 |
6.4.2 “话语”机制 |
6.4.3 “行为”机制 |
6.4.4 “信号显示”机制 |
6.4.5 意义给赋的“话语—行为—信号”三支柱模型 |
6.4.6 意义给赋的“厚化—互补”组合过程 |
6.4.7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与外来者劣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7.1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理论模型 |
7.1.1 动态机制理论模型 |
7.1.2 认知与行为视角 |
7.2 组织身份视角与其他理论视角的比较 |
7.2.1 与制度理论视角的比较 |
7.2.2 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比较 |
7.2.3 与社会网络视角的比较 |
7.3 理论边界 |
7.3.1 理论适用范围 |
7.3.2 跨国情境与国内情境的比较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管理启示 |
8.3.1 组织身份变革的管理启示 |
8.3.2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管理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组织身份审计结果 |
附录B: 开放性编码形成的概念和副范畴 |
附录C: 案例企业组织身份变革机制图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3)考虑客户感知的产品服务系统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 |
1.1.1 制造业服务化途径之产品服务系统配置 |
1.1.2 产品服务系统配置的问题分析 |
1.1.3 产品服务系统配置研究的挑战 |
1.1.4 相应问题的解决思路 |
1.1.5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主要方法 |
1.3 论文组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产品服务系统 |
2.2.1 产品服务系统理论与实践的交融 |
2.2.2 产品服务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2.2.3 产品服务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
2.3 产品服务系统的客户体验与客户感知 |
2.3.1 客户体验 |
2.3.2 客户感知与客户满意 |
2.3.3 客户感知的测量 |
2.4 配置基础之客户需求分析 |
2.4.1 客户需求的定性研究 |
2.4.2 客户需求的定量研究 |
2.4.3 产品服务系统的客户需求 |
2.5 产品服务系统配置研究 |
2.5.1 配置框架 |
2.5.2 配置方法 |
2.5.3 配置知识抽取 |
2.5.4 配置决策与方案评选 |
2.6 配置特定情形之交互配置 |
2.6.1 基本概念 |
2.6.2 交互配置方法研究 |
2.6.3 交互配置中的一致性矫正 |
2.7 研究现状小结 |
第三章 产品服务系统的客户感知识别与需求转换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基于SVM的产品服务系统配置方法 |
3.3.1 客户感知识别 |
3.3.2 数据收集与编码 |
3.3.3 客户需求到产品服务系统映射的SVM建模 |
3.4 案例研究 |
3.4.1 客户感知描述维度抽取 |
3.4.2 客户需求与产品服务系统信息 |
3.4.3 产品服务系统配置的SVM模型构建 |
3.5 方法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户感知与产品服务系统间的关系获取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基于优势关系粗糙集的规则抽取方法 |
4.3.1 信息表的构建 |
4.3.2 规则获取 |
4.3.3 规则质量提升方法 |
4.4 案例研究 |
4.4.1 客户感知与产品服务系统的信息表达 |
4.4.2 基于特征属性的客户细分 |
4.4.3 细分群组下的客户感知与产品服务系统关系抽取 |
4.5 方法性能分析 |
4.5.1 有效性 |
4.5.2 可行性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则导向下的产品服务系统交互配置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规则导向的产品服务系统交互配置 |
5.3.1 记忆联想模型 |
5.3.2 伪记忆变异方法 |
5.3.3 规则导向的交互配置模块 |
5.4 案例研究 |
5.4.1 客户需求无更变情形 |
5.4.2 客户需求更新情形 |
5.4.3 配置方案不满足一致性的情形 |
5.4.4 规则引导配置活动情形 |
5.5 方法性能分析 |
5.5.1 变异有效性 |
5.5.2 响应时间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现实背景及意义 |
1.1.2 理论背景及意义 |
1.1.3 项目背景 |
1.2 论文分析的主题、结构以及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 |
2 理论综述 |
2.1 海外并购企业文化差异研究回顾 |
2.1.1 民族文化差异研究综述 |
2.1.2 组织文化差异研究综述 |
2.1.3 商业文化差异研究综述 |
2.1.4 文化差异综合研究综述 |
2.2 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研究回顾 |
2.2.1 文化整合模式 |
2.2.2 文化整合速度研究回顾 |
2.2.3 文化整合效果评估研究回顾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3 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理论分析框架 |
3.1 海外并购文化差异的相关定义 |
3.2 海外并购文化整合 |
3.3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海外并购文化整合风险与收益 |
3.3.1 从文化差异到文化冲突 |
3.3.2 从文化差异到知识转移 |
3.3.3 文化差异的组合影响 |
3.3.4 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的选择机制 |
3.4 理论分析小结 |
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案例分析 |
4.1 案例分析说明 |
4.2 联想收购IBM——蛇吞象的惊世成功 |
4.2.1 案例概况 |
4.2.2 联想与IBM文化差异分析 |
4.2.3 联想与IBM文化整合分析 |
4.2.4 联想收购IBM成功的启发 |
4.3 TCL收购阿尔卡特——南辕北辙的失败 |
4.3.1 案例概况 |
4.3.2 TCL和阿尔卡特文化差异分析 |
4.3.3 TCL和阿尔卡特文化整合 |
4.3.4 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的教训 |
4.4 明基收购西门子——“完美契合”的失败 |
4.4.1 案例概况 |
4.4.2 明基和西门子文化差异分析 |
4.4.3 明基和西门子文化整合 |
4.4.4 明基收购西门子失败的教训 |
4.5 中石化收购ADDAX——石油巨头的联姻 |
4.5.1 案例概况 |
4.5.2 中石化和ADDAX文化差异分析 |
4.5.3 中石化收购ADDAX石油公司文化整合 |
4.5.4 中石化收购ADDAX石油公司的经验 |
4.6 案例分析小结 |
5 总结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政府层面 |
5.2.2 企业层面 |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基于组织学习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序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本文创新点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成长理论 |
2.1.1 企业成长的动力 |
2.1.2 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 |
2.1.3 企业成长模式与战略 |
2.2 彭罗斯理论 |
2.2.1 理论概述 |
2.2.2 核心问题 |
2.2.3 理论特色 |
2.2.4 理论改进 |
2.3 组织学习的内涵和过程 |
2.3.1 组织学习的内涵 |
2.3.2 组织学习的过程 |
2.4 组织学习能力 |
2.4.1 从行为特性视角研究组织学习能力 |
2.4.2 从过程视角研究组织学习能力 |
2.4.3 从功能视角研究组织学习能力 |
2.4.4 定义与测量维度 |
2.5 组织学习与企业成长相关性的理论研究 |
3 基于组织学习能力的角度研究企业成长机制 |
3.1 认知机制 |
3.1.1 概念 |
3.1.2 特点 |
3.2 组织学习机制 |
3.2.1 组织学习与企业成长 |
3.2.2 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机制 |
3.2.3 组织学习 |
3.3 两个成长机制的相互关系和企业成长形态 |
3.3.1 两个成长机制间的关系 |
3.3.2 企业成长形态 |
4 基于组织学习能力的角度构建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模型 |
4.1 构建思路 |
4.1.1 基于西方经济学的构建模型 |
4.1.2 基于西方管理学的角度构建模型 |
4.1.3 基于东方管理的角度构建模型 |
4.2 基于组织学习能力的企业成长模型 |
4.2.1 整合多重视野企业成长理论 |
4.2.2 三个阶段的划分 |
4.2.3 九维度的划分 |
4.2.4 模型的理论假说 |
4.2.5 模型的数学表述 |
4.3 综合分析 |
5 模型的实证检验 |
5.1 调查对象简介 |
5.2 问卷设计 |
5.3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简介 |
5.4 问卷数据描述性统计 |
5.5 理论假说的检验 |
5.6 结论与分析 |
6 案例研究 |
6.1 联想集团成长路径分析 |
6.1.2 生存阶段(1984—1994) |
6.1.3 成长阶段(1994—2003) |
6.1.4 领先阶段(2000—至今) |
6.2 启明星辰公司成长路径分析 |
6.2.1 生存阶段(1996年—2000年) |
6.2.2 成长阶段(2000年—2005年) |
6.2.3 领先阶段(2005年—至今) |
6.3 TCL集团“S-D分层进阶”成长分析 |
6.3.1 生存阶段(1981—1991) |
6.3.2 成长阶段(1992—2002) |
6.3.3 领先阶段(2003—至今) |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 TCL 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简介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市场营销战略基本理论及发展 |
2.1 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 |
2.2 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
第三章 TCL 移动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4 技术环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
4.1 消费者的背景分析 |
4.2 消费者购买手机的价值首选分析 |
4.3 消费者的期望价格选择 |
4.4 消费者购机的功能偏好 |
4.5 顾客购买手机的动机分析 |
4.6 顾客的品牌偏好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手机行业环境分析 |
5.1 潜在进入者分析 |
5.2 替代产品分析 |
5.3 供应商分析 |
5.4 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
5.5 TCL 移动的竞争对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TCL 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6.1 产品分析 |
6.2 管理能力分析 |
6.3 技术能力分析 |
6.4 财务状况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TCL 手机的营销战略 |
7.1 TCL 手机 SWOT 分析 |
7.2 市场细分及 TCL 手机的市场定位 |
7.3 TCL 手机的营销组合策略 |
第八章 TCL 移动的营销战略实施与保障 |
8.1 战略实施中的组织保障 |
8.2 战略实施中的人力资源配置 |
8.3 战略实施中的营销制度建设 |
8.4 战略实施中的企业文化塑造 |
8.5 战略实施中的营销审计 |
8.6 战略实施中的财务问题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TCL个人电脑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论文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
2.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理论综述 |
2.1.1 市场细分理论 |
2.1.1.1 市场细分的概念 |
2.1.1.2 市场细分的作用 |
2.1.1.3 市场细分的原则 |
2.1.1.4 细分变量 |
2.1.1.5 市场细分的方法 |
2.1.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2.1.2.1 评估目标市场 |
2.1.2.2 目标市场策略 |
2.1.3 市场定位 |
2.1.4 总结 |
2.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2.2.1 波特五种竞争力模型 |
2.2.1.1 行业内的竞争者 |
2.2.1.2 新进入者的威胁 |
2.2.1.3 替代品的威胁 |
2.2.1.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2.2.1.5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2.2.2 SWOT 分析法 |
2.2.2.1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2.2.2.2 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
3 我国PC 市场现状及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
3.1 我国PC 市场现状及消费倾向分析 |
3.1.1 当前用户使用PC 机的现状 |
3.1.2 我国台式机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3.1.2.1 我国台式机市场现状及特点 |
3.1.2.2 台式电脑市场发展趋势 |
3.1.3 我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3.1.3.1 我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现状与特点 |
3.1.3.2 我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发展趋势 |
3.2 PC 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
3.2.1 PC 行业特点 |
3.2.1.1 摩尔定律与PC 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 |
3.2.1.2 进入壁垒低与运营成本高 |
3.2.1.3 技术与知识含量高 |
3.2.1.4 高专业技术能力 |
3.2.1.5 产业关联度强,具有极强的渗透性 |
3.2.2 我国PC 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
3.2.2.1 潜在的进入者的威胁 |
3.2.2.2 替代品形成的威胁 |
3.2.2.3 顾客议价能力(顾客侃价能力) |
3.2.2.4 供方议价能力 |
3.2.2.5 现有品牌厂商之间的竞争 |
3.3 PC 行业进行市场细分的必要性 |
3.3.1 从目前我国PC 的营销困境分析进行市场细分的必要性 |
3.3.1.1 产品困境:产品同质化,产品概念口号化 |
3.3.1.2 价格困境:拼谁卖得价低 |
3.3.2 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分析进行市场细分的必要性 |
3.3.3 从企业规模和竞争现状来分析进行市场细分的必要性 |
4 TCL 电脑科技有限公司简介及其营销现状分析 |
4.1 TCL 电脑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
4.1.1 集团背景 |
4.1.2 TCL 电脑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
4.1.3 TCL 电脑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
4.1.3.1 最初的行业后进入者 |
4.1.3.2 凭借精准的营销逐渐确立在行业中的地位 |
4.1.4 TCL 电脑公司进行市场细分的必要性 |
4.2 TCL 电脑科技有限公司目标市场营销现状 |
4.2.1 TCL 电脑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信息 |
4.2.2 TCL 电脑公司目前市场细分现状 |
4.3 对TCL 电脑公司目前目标市场营销现状的评价 |
4.3.1 取得的成绩 |
4.3.2 存在的问题 |
4.3.2.1 台式PC 用户细分市场不够准确 |
4.3.2.2 笔记本PC 市场细分不够 |
5 TCL 电脑科技有限公司PC 产品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选择 |
5.1 TCL 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5.1.1 外部环境分析 |
5.1.1.1 机会 |
5.1.1.2 威胁 |
5.1.2 内部环境分析 |
5.1.2.1 优势 |
5.1.2.2 劣势 |
5.2 PC 企业进行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思路与方法 |
5.2.1 市场细分 |
5.2.1.1 PC 市场细分的变量 |
5.2.2 细分市场的评估 |
5.2.3 选择目标市场 |
5.3 TCL 电脑科技有限公司PC 产品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选择 |
5.3.1 市场细分 |
5.3.1.1 选择细分变量,构建细分模型 |
5.3.1.2 确定细分方法 |
5.3.1.3 利用模型进行测算 |
5.3.2 评估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 |
5.3.2.1 评估细分市场 |
5.3.2.2 TCL 电脑公司的目标和资源 |
5.3.2.3 选择细分市场以及进入计划 |
5.3.3 产品的定位与传播 |
5.3.3.1 产品的定位 |
5.3.3.2 产品的市场定位传播 |
5.4 TCL 电脑公司营销中的建议 |
5.4.1 在1—3 级市场做好细分工作、4—6 级市场做好普及工作 |
5.4.2 战略重点应转移向笔记本产品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市场细分计算结果详表 |
附录 2 个人简历 |
(8)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研究 ——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技术空心化和企业“双怪圈”问题对创新管理提出新挑战 |
1.1.2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创新管理能力提出新要求 |
1.1.3 我国企业创新管理能力建设的现状 |
1.1.4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几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
1.5 章节安排、逻辑框架和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主要研究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与理论研究述评 |
2.1 企业创新理论 |
2.1.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1.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理论:继熊彼特之后创新研究 |
2.1.3 我国创新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
2.2 企业能力理论 |
2.2.1 企业能力理论的演进 |
2.2.2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
2.2.3 企业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理论 |
2.2.4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 |
2.3 创新管理过程与创新管理能力 |
2.3.1 战略、能力与创新 |
2.3.2 技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动态能力与核心能力 |
2.3.3 创新管理过程与创新管理能力 |
2.4 以往文献与理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全面创新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相关性研究的概念模型 |
3.1 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框架及其关键维度 |
3.2 全面创新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相关性的概念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相关性问卷调研 |
4.1 问卷调研方法介绍 |
4.2 问卷内容介绍 |
4.3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数据合并的有效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 |
5.1 定量研究方法、数据判别标准和定量研究流程的介绍 |
5.2 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框架中的关键因子 |
5.2.1 战略管理能力子量表因子分析结果 |
5.2.2 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子量表因子分析结果 |
5.2.3 市场需求管理能力子量表因子分析结果 |
5.2.4 基础管理能力子量表因子分析结果 |
5.3 各子量表、各关键因子的CFA模型效度检验 |
5.3.1 收敛效度检验 |
5.3.2 区分效度检验 |
5.4 整体 SEM模型与假设检验 |
5.5 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及其创新绩效相关性的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构建及其绩效作用路径的案例研究 |
6.1 TCL集团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构建及其研究发现 |
6.1.1 TCL集团全面创新管理能力和研发体系组织形式的演进 |
6.1.2 TCL集团案例研究中的发现 |
6.2 联想集团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构建及其研究发现 |
6.2.1 联想集团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构建过程分析 |
6.2.2 联想集团案例研究中的发现 |
6.3 中兴通讯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构建及其研究发现 |
6.3.1 中兴通讯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构建和组织形式的演进 |
6.3.2 中兴通讯案例研究中的发现 |
6.4 华为技术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构建及其研究发现 |
6.4.1 华为技术全面创新管理能力构建过程分析 |
6.4.2 华为技术案例研究中的发现 |
6.5 电子信息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结构特征和绩效路径 |
6.5.1 电子信息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结构特征 |
6.5.2 电子信息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绩效作用关键路径分析 |
6.5.3 创新管理能力绩效路径图的应用:对困境企业的分析诊断 |
6.6 本章小结 |
7 中外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比较研究 |
7.1 NOKIA全面创新管理能力演进及其研究发现 |
7.1.1 NOKIA全面创新管理能力和组织形式的演进 |
7.1.2 NOKIA案例研究中的发现 |
7.2 MICROSOFT全面创新管理能力演进及其研究发现 |
7.2.1 MICROSOFT全面创新管理能力演进过程分析 |
7.2.2 MICROSOFT案例研究中的发现 |
7.3 中外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有关绩效的比较分析 |
7.3.1 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绩效作用关键路径比较 |
7.3.2 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绩效演进比较分析 |
7.4 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的提高模式:基于结构和流程方面的演进 |
7.5 中外企业案例研究的主要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调查问卷(正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TCL电脑科技公司笔记本产品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 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
1. 2 产品技术开发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
1. 3 论文研究框架及基本思路 |
2 笔记本行业市场分析 |
2. 1 笔记本产品市场现状 |
2. 1. 1 市场销量分析 |
2. 1. 2 品牌及价格分析 |
2. 1. 3 目标市场分析 |
2. 1. 4 需求因素分析 |
2. 1. 5 竞争对手营销策略分析 |
2. 2 国内笔记本市场趋势分析 |
2. 2. 1 定性预测 |
2. 2. 2 定量预测 |
2. 3 小结 |
3 国内外笔记本产品开发技术分析 |
3. 1 笔记本电脑构成 |
3. 1. 1 笔记本外壳 |
3. 1. 2 电池 |
3. 1. 3 存储设备 |
3. 1. 4 显卡 |
3. 1. 5 声卡 |
3. 1. 6 CPU及其芯片组 |
3. 2 产品技术现状及趋势分析 |
3. 2. 1 笔记本产品技术现状 |
3. 2. 2 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
3. 3 产品生产现状分 |
3. 3. 1 生产模式 |
3. 3. 2 生产成本与利润 |
3. 4 国内外笔记本技术开发现状对比 |
3. 4. 1 国外笔记本产品技术开发现状 |
3. 4. 2 国内笔记本产品技术开发现状 |
3. 4. 3 对比分析 |
3. 5 产品开发过程分析 |
3. 5. 1 产品开发的概念 |
3. 5. 2 产品开发模型 |
3. 5. 3 产品开发过程 |
3. 5. 4 产品平台 |
3. 6 小结 |
4 TCL电脑公司笔记本产品技术开发策略分析 |
4. 1 公司背景研究 |
4. 1. 1 TCL集团背景及集团产品战略 |
4. 1. 2 TCL电脑公司情况及现有产品组合 |
4. 1. 3 TCL笔记本产品研发分析 |
4. 2 TCL电脑公司笔记本产品SWOT分析 |
4. 2. 1 优势 |
4. 2. 2 劣势 |
4. 2. 3 机会 |
4. 2. 4 威胁 |
4. 3 TCL电脑公司笔记本产品技术开发分析 |
4. 3. 1 产品技术开发策略类型 |
4. 3. 2 TCL笔记本电脑产品开发策略分析 |
4. 3. 3 层次分析法 |
5 TCL电脑公司笔记本产品技术策略选择的建议 |
5. 1 技术开发策略选择的原则 |
5. 2 技术开发策略选择的建议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PConline 2003笔记本消费调研报告 |
致谢 |
(10)TCL商用电脑市场营销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论文研究所采用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
2.1 市场营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1.1 市场营销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2 美国早期市场营销学界的主要学术流派 |
2.1.3 市场营销观念新发展 |
2.2 市场营销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2.3 论文研究所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2.3.1 价值链理论 |
2.3.2 SWOT 分析法 |
3 商用 PC 市场现状 |
3.1 市场需求状况 |
3.2 竞争形势分析 |
3.3 激烈竞争带来营销体系变化 |
3.3.1 细分市场变化变化 |
3.3.2 网吧和政府采购是主攻市场 |
3.3.3 销售模式的变化 |
4 TCL 商用电脑营销现状分析 |
4.1 TCL 电脑公司发展历程 |
4.2 TCL 商用电脑的组织体系结构分析 |
4.2.1 TCL 电脑商用销售体系结构 |
4.2.2 TCL 商用销售体系全国分支机构 |
4.2.3 TCL 商用电脑渠道架构 |
4.2.4 TCL 电脑运营体系 |
4.3 TCL 商用电脑营销体系价值链分析 |
4.3.1 产品 |
4.3.2 人力资源 |
4.3.3 销售渠道 |
4.3.4 客户:重点项目及行业市场 |
4.4 TCL 电脑商用销售体系SWOT 分析 |
4.4.1 优势(S) |
4.4.2 劣势(W) |
4.4.3 机会(O) |
4.4.4 威胁(T) |
4.4.5 SWOT 战略 |
5 TCL 商用电脑营销战略研究 |
5.1 产品环节战略 |
5.1.1 渠道销售产品 |
5.1.2 行业投标产品 |
5.1.3 大型企业定制产品 |
5.1.4 网吧定制产品 |
5.2 人力资源环节战略 |
5.3 渠道环节战略 |
5.3.1 原有渠道 |
5.3.2 引入新的渠道 |
5.4 客户环节战略 |
5.4.1 对于零散采购市场 |
5.4.2 对于行业市场-提升项目过程管理 |
5.5 所需资源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TCL电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论文参考文献)
- [1]TCL沈阳商务中心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吴丽赫.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2]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D]. 杨勃. 东北大学, 2017(08)
- [3]考虑客户感知的产品服务系统配置研究[D]. 隆惠君.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4]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研究[D]. 朱虹. 浙江大学, 2013(10)
- [5]基于组织学习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路径研究[D]. 曹宇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 [6]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D]. 杜宜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07(S2)
- [7]TCL个人电脑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姚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8]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研究 ——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D]. 毛武兴. 浙江大学, 2006(02)
- [9]TCL电脑科技公司笔记本产品开发策略研究[D]. 陈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05(04)
- [10]TCL商用电脑市场营销战略[D]. 王洪庆. 重庆大学, 2005(01)